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三年級上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導入:(出示“聰”字)看到這個字,你想說什么?
2.創設情境。(播放動畫故事“填滿房間”)第三個徒弟應該用什么方法才能填滿房間?
3.互動交流。你們有什么辦法嗎?(引導生生之間認真傾聽,互相補充)
4.小結:同學們通過仔細觀察、互相啟發,幫小徒弟解決了棘手的問題,說明遇到困難應該動腦筋解決問題。(揭題)
設計意圖:針對小學生喜愛看動畫片的特點,提供動畫故事創設交際情境,使學生興趣盎然進入交際氛圍。
二、引導發現,提出問題
1.范例引路。(播放課件:新買的衣服被墨水弄臟了;擦教室的大玻璃窗又麻煩又不安全……)
2.小組交際:同學們在生活中遇到過哪些不便之事呢?分小組交流。要求:小組長做好記錄;別人說的時候專心聽。(分組活動,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3.全班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匯報,引導用“有……,有……,還有……”概括匯報,要求具體說清楚是誰提的什么問題或困難,所提問題者可補充。教師相機板書學生最常見的`難題)
設計意圖:豐富多彩的生活是口語交際的源頭活水,引導學生走進生活,聯系實際捕捉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與困難,學生有話可說。各小組成員提出問題,在互動中獲得平等交際的權利。
三、出謀劃策,解決問題
1.自由組合,討論金點子。大家列舉了這么多的問題與困難,看誰的金點子多,可以幫助誰解決哪個問題或困難,你就找他,把你的辦法告訴他。
2.生匯報交流。(鼓勵學生提出多種不同的解決辦法)
3.小結解決方案。
4.評選聰明的“一休”。
5.拓展延伸:你還知道哪些生活中的小發明?
6.總結:其實,世界到處充滿著挑戰,只要我們用聰慧的眼去觀察,用靈敏的耳朵去傾聽,用智慧的腦去思考,一切難題都將迎刃而解,那時,你將品味到更多成功的樂趣,成為生活中“聰明的一休”。
設計意圖:口語交際是在特定的環境中產生的言語活動,目的是訓練學生聽、說和交際的能力,所以離開了特定的環境將無法進行。這一環節通過學生自主發現,合作探究,讓每個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空間,有了與他人交際的機會,激發他們進行交際的主動性,體驗解決問題后的喜悅。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有余數除法”,教學例4,練習十三的第2、6題。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初步培養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收集信息,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的觀察、探索等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從生活數學到數學問題的抽象過程,感受知識的現實性。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解決具體問題,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熱愛數學的良好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結合商和余數在實際情境中的含義正確寫出相應的單位名稱。
教學難點
運用恰當的方法和策略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表格。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教師:同學們,我們先來猜做個游戲好不好?
出示課件:想一想,第十六個圖形是什么樣的?第35個呢?第98個呢?
教師:咱們運用有余數的除法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教師:同學們真厲害,猜得非常準確,其實這就是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實際問題。
教師: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就是“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
二、嘗試問題,自主學習。
(1)顯示例4的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教師:在同學們的體育活動當中也會出現有余數的除法的實際問題,大家請看!
提問: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根據圖中的有效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生1:有32個同學
生2:老師要求每6人一組
生3: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課件同步出現:可以分幾組,還多幾人?)
師: 你能幫老師解決這個數學問題嗎?
師: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開始吧。
(2)自主學習,嘗試解決問題。
教師:小幫手們動作可真快!請兩位小幫手給大伙兒說說你的計算方法。
師:哪位同學給大家說說自己的算法?
教師根據學生的口述板書,
如果有的學生沒有寫出單位,這時提問:
師: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呢?余數2呢?那單位各是什么呢?(根據商和余數的單位提問:
教師:你們知道這里的商5表示什么意思嗎?余數2呢?
生:商表示可以分5組,余數表示還多2人。)
(3)出示練習十三的第2題。
師:下面這道有關跳強繩的問題怎么解決呢?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9-8=11(米) 11÷2=5(根)……1(米)
答:可以做5根短跳繩,還剩1米。
三、探究合作,解決問題。
教師:同學們,當你的練習本用完后,你一般會怎么處理它呢?
生1:把它扔了。
生2:賣給廢品回收站。師:你可真會節約再利用資源。
教師:這些紙是可以重復利用的。
播放課件。
看完后出示:
據調查統計,在一所有一千名小學生的學校里,一個月可回收廢紙約2萬張。按1000張紙重約1千克計算,賣給廢品回收站可得人民幣20元。如果同學們平時收集牛奶盒、礦泉水瓶、飲料瓶等可利用資源,可換得人民幣35元。今年我省不少地區遭受到了洪災,我們可以拿這些錢為災區小朋友做些什么呢?
生1:把這些錢捐給他們。
生2:用這些錢購買學習用品送給他們。
教師:同學們可真有愛心!
出示課件。
教師:這里出現了什么問題?你能解決嗎?
教師:第二個問題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嗎?各小組可以先討論,再寫下各位購買方案。
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表格,將自己認為最好的購買方案進行整理,填寫在表格內。開始吧!
學生一邊討論教師一邊巡視,學生討論完填寫好表格后,老師提問。
教師:誰愿意來展示自己的解決方法?
教師:同學們覺得這個同學的方案好嗎?好在哪里?你認為不足之處在哪?你有什么好的.設計方案?
學生說完后老師小結,進行思想教育。
教師:廢物再利用可以給我們帶來這么好的效益,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大家可得注意回收,這樣既可以保護環境,還可以節約能源,讓我們來爭當環保節能的小公民吧!
四、課外延伸,拓展思維。
師:三年級一班的同學們也利用廢物回收,換來了一些班費,組織大家進行了一次旅行,在旅行中他們遇到了一些問題,請看!
出示第6題的情景圖。
先讓學生觀察“叢林探險”情景圖。讓學生從兩名同學的對話以及圖中的指示牌,獲得數字信息,解決“坐車”和“租船”問題。
師:從圖中同學們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生:叢林探險活動每輛小車坐6人。
生:我們班有44人。
生:激流勇進游戲每條船坐5人。
師:小男孩小女孩提出了什么問題?
生:如果全班都玩“叢林探險”,最多可以坐滿幾輛車?會有剩余的人嗎?
生2:如果都玩“激流勇進”,應該租幾條船呢?
師:請同學們自己先自個兒想想,然后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方法,并列出算式,說明理由。
(1)坐車問題:44÷6=7(輛)……2(人)
答:最多可以坐滿7輛車,還剩余2人。
提問:剩余這2人怎么安排呢?
生:再坐一輛車。
(2) 租船問題:44÷5=8(條)……4(人)
教師:你對這種租船方法有什么看法嗎?
教師:你可真會發現問題。
教師:剩下的4個人不去了嗎?怎么辦呢?
師:應該租幾條船呢?為什么?
教師:你為什么要把8加1呢?
8+1=9(條)
答:應該租9條船。
教師:你考慮得可真周到!
教師:同學們在外游玩的時候可得注意安全哦!
五、結束課題。
教師: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感今天受?對自己和他人有何評價?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求兩數相差多少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解答此類應用題.
2、通過操作、觀察和討論,初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教學,向學生滲透比較思想,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解答“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
難點:理解“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中的數量關系,學會分析這類應用題.
教學過程設計
(一) 學 習 新 課
1. 師:同學們好!今天老師走進教室,發現值日生把教室打掃得真干凈,解決問題。我很想知道我們班與別的班級相比較,衛生成績處于第幾名?
生:第二名。
生:第一名。
2.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全校衛生評比表。(出示表格)
生:我們班最多16面。
師:用統計表很容易看出各班的衛生成績。
3. 師:那你還可以知道其他班得紅旗情況嗎?(表格下面被樹遮住)
生:二(2)班比我們班少3面,
生:二(1)班比我們班少5面,
生:二(4)班比我們班少1面,
4. 師:知道他們班紅旗比我們班少,可以算出他們有多少面嗎?(補上問題)
學生計算。
師:為什么這樣算?同桌討論一下。
甲生:我是這樣想的:
二(2)班比我們班少3面,就是.我們班多,我們班的面數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和二(2)班同樣多的,另一部分是比二(2)班多的3面,從16面中去掉比二(2)班多的3面,剩下的就是和二(2)班同樣多的部分,也就是二(2)班面數。列式:16-3=13(面).
乙生:我是這樣想的:假設我們班和二(2)班同樣多都是16面,再去掉我們班比二(2)班多的3面,也就是二(2)班面數,小學數學教案《解決問題》。列式:16-3=13(面).學
出示課件。再請幾個學生說一說思路.
5歸納.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好,你們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可以把較大數分成兩部分,去掉比較小數多的部分求出比一個數少幾的數;也可以把較小數假設和較大數同樣多,再去掉比較大數少的部分就是較小數.因此,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用減法計算.
二、鞏固練習.
師:比15少8的數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15-8=7,比15少8的數是7.
師:比30少6的數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30-6=24,比30少6的數是24.
(三)鞏固反饋
1.拍手游戲.
(1)老師拍6下,同學們比老師少拍2下,同學們拍幾下?
(2)同桌同學仿照上面的做法,進行拍手游戲.
2.出示書23頁,做一做。
(1)國慶節促銷,每個球優惠8元。
(2)讓學生提出問題。
(3)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后把思考過程小聲說給同學聽一聽.
(四)合作練習
1、根據各國金牌數關系進行計算。小組合作完成。
算 式
金 牌 數
俄羅斯
日 本
法 國
意大利
2、快樂口算練習,獨立完成。
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蘇教版教科書p68、69和練一練,P72第1-3題。
學情分析:
1、在學習本單元之前,學生已經學習過從條件和問題出發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嘗試過用畫圖、列表的策略整理條件;解決過用列舉、轉化等策略的實際問題,并在五年級時能夠用形如ax±bx=c的方程解決相關實際問題。
2、學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對于倍數關系的問題容易掌握。據資料,有人做過前測,在沒任何指導和提示的情況下,約有63%檢測對象能做對例1的答案。但學生不太關注假設策略的提煉和升華。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通過假設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感悟假設的策略,并能運用策略解決一些特定的實際問題。
2、學生在運用假設的策略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假設的策略對于解決問題的價值,進一步發展觀察、比較、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3、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如何用假設的策略使原來復雜的問題轉化成較為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兩種量之間的倍數關系,正確把握假設后新的數量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熱身
1、媒體出示下面的熱身問題,讓學生口頭列式解答。
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個同樣大的杯子里,正好可以倒滿,平均每個杯子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2、提問:為什么可以用720÷9來計算?
3、隆重推出例1,并齊讀。
4、談話:例1與熱身題相比,這道題主要難在哪里?(上道題倒入一種杯子,這道題倒入兩種杯子里,題中有兩個未知量。板書“一種未知量兩種未知量”)
5、揭示課題:這道題怎么解答?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實際問題以及解決這樣問題的策略。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并略作解釋)
二、探索策略
1、教學例1
(1)梳理數量關系(基本策略)
談話:剛才閱讀了題目,想必知道了題中的條件和問題。根據題意想一想,你能找到哪些數量關系?
學生思考梳理后,匯報并板書:
6個小杯的容量+1個大杯的容量=720毫升
大杯的容量×1/3=小杯的容量
小杯的容量×3=大杯的容量
(2)挑名思考方向
談話:我們知道,在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時,要想辦法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你有辦法使這個問題變得簡單嗎?老師在此明確地告訴大家:可以采用假設的策略,把兩種未知量假設成一種未知量,把大杯、小杯假設成同樣的一種杯子。
假設
相機完成板書“一種未知量兩種未知量”
(3)布置:請大家先聯系剛才找到的數量關系式想一想,再在作業紙上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并對需要幫助的學生作個別指導。
個人獨立完成后,同位分享一下,相互質疑,說說思路。
(4)全班展示匯報分享(老師巡視時選擇幾種代表性的解答方法,請學生拿自己的作業紙上講臺展示匯報)。
預設思路一,假設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
提問,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小杯,結果會怎樣?1個大杯要換成幾個小杯?把大杯換成小杯后,一共需要多少個小杯?(第一個匯報的同學要口頭檢驗一下)
預設思路二,假設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
提問,把720毫升果汁全部倒入大杯,結果會怎樣?6個小杯要換成幾個大杯?把小杯換成大杯后,一共需要多少個大杯?
預設思路三,列方程解。
提問,設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1大杯的容量可以怎樣表示?可以根據哪個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5)師精心板書一種方程解答,作為范本,強調方程解答的格式和注意事項。
解:設小杯容量x毫升,則大杯容量3x毫升。
6X+3x=720
9x=720
x=720÷9
x=803x=3×80=240(口頭檢驗)
答:小杯容量80毫升,大杯容量240毫升。
假設
(6)小結,相機完成板書“一種未知量兩種未知量”
調整
三、反思過程,提煉策略
思考:
●解答例1的開始,我們遇到怎樣的困難?
●你是怎樣解決這一困難的?
●解決問題時運用了什么策略?
●說說你對假設這一策略的認識和體驗?
即:假設法的前提條件是什么?假設是要注意什么?假設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價值?
談話:假設是解決問題的常用策略,運用假設的策略,可以把復雜的問題轉化成簡單的問題。
四、比較回顧,豐富策略
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在過去的學習中,我們曾經運用假設的策略解決過哪些問題?
讓學生先在小組里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如果學生想不出,師提示)如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把除數當成整十數試商,276÷43,把43假設成40試商;把接近整百或整十數,估算出大致的結果,298×41可以看做300×40進行估算;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差,把大數假設成小數相等,或者把小數假設成河大數相等,利用和與差的關系求出兩個數……
五、應用鞏固,內化策略
1、完成練一練
根據例1的結構特點,換成桌、椅子的價錢素材編題。
出示“練一練”:
1張桌子和4把椅子的總價是2700元,椅子的單價是桌子的1/5。桌子和椅子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讓學生說一說題中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提問,要求桌子和椅子的單價,可以怎樣進行假設?
讓學生按討論的思路完成解答,教師巡視。
規定學生統一用方程解答,寫在書上。核對,師巡視抽改。
六、鞏固練習
1、做練習十一第一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填空,再指名說說填空時的思考過程和結果。
2、做練習十一第二題
出示題目,讓學生讀一讀,說一說這題與前面例1的不同之處(3大4小,而例1練一練均是1大幾小)
要求學生畫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提問解決這個問題,你想怎樣假設?如果加上全部用小貨車來運,一共需要多少輛?假設全部用大貨車?
讓學生完成書上的填空,并列式解答,教師巡視。
指名說一說是怎樣列式解答的。
3、做練習十一第三題
出示題目后,讓學生讀一讀題目,并對已知條件和問題進行整理,再提出假設,并列式解答。
指名說一說是怎樣假設的,怎樣解答的。
七、全課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還有什么疑問?
送同學們一句話:大膽假設小心求證——華羅庚爺爺
附: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
假設
一個未知量兩個未知量假設都是同樣的大(小)杯
調整
解:設小杯容量X毫升,則大杯容量3X毫升。
數量關系6X+3X=720
6個小杯的容量+1個大杯的容量=720毫升9X=720。
大杯的容量×1/3=小杯的容量X=803X=240
小杯的容量×3=大杯的容量答:小杯容量80毫升,大杯容量240毫升。
附:板書設計
略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5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春天輕輕悄悄地又來了。小朋友說說,你眼中的春天是怎么樣的?
師:你們的春天真美!汪老師眼中的春天是生機勃勃,百花爭艷。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2
(1)師在黑板上先擺一朵花
師:瞧!黑板上現在就開了一朵花!這朵花有幾片花瓣呢?
生:5片
(板書:5)
師:老師再來擺幾朵!
(2)師在第二行擺2朵
師:看,第二行我擺了幾朵花呢?
生:2朵。
師:第二行用了幾片花瓣呢?
生:10片
師:你是怎么想的?
生:擺一朵花用5片花瓣,擺兩朵花要用2個5片,就是10片。
師:2個5片是10片。(板書:2個5)
師:10和5比,10是5的幾倍呢?
生:2倍
師:為什么呢?
生:10里面有2個5,所以10是5的2倍。(2倍,2個)
師:說得真好!誰再來試一試呢?
(板書:10是5的2倍)
(請3~4個學生回答)
(3)學生擺花
師:如果老師給你們15片花瓣,這樣的花你能擺幾朵呢?
生:3朵
師:是嗎?我們同桌合作擺一擺。
師:15片花瓣這樣的花你們擺了幾朵?
生:3朵。
師:沒擺之前你們為什么快就知道是3朵呢?
生:3個5片,就是15片。
(板書:3個5)
師:15和5比,你也能這么說嗎?
生:15是5的3倍。
師:你真是聰明,誰還能再來說一說呢?
(請個學生回答)(齊說)
師:那為什么15是5的3倍呢?
生:因為15里面有3個5,所以15是5的3倍。
(4)練習
師:15和5比,15是5的3倍。35和7比,35里面有()個7,35是7的()倍;
師:全體男同學來回答,28里面有()個4,28是4的()倍。
(5)學生擺花
師:如果我有20片花瓣擺花,說說這樣的花我能擺幾朵呢?
生:4朵。
師:你是怎么想的啊?
預測1:
生:因為4個5是20,所以是4朵。
(板書:4個5)
預測2:
師:還有別的想法嗎?
生:因為20是5的4倍,所以是4朵。
師:現在20和5比,求20是5的幾倍,你能列算式嗎?在草紙上寫一寫。
(5)教學除法算式
20÷5=4
師:我請一位同學說說算式是怎么寫的。
師:你們都是這么寫的嗎?那么20÷5=4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20里面有4個5;20是5的4倍!
師:真行!誰能把這兩句話完整又流利地說一說!
(3~4個)
師小結:求20是5的幾倍我們可以用除法計算。
師:這里汪老師還要提醒一下,倍不是單位名稱,所以4的后面倍不用寫。
師:15是5的3倍,你能用算式表示嗎?
(寫在草稿紙上)
生:15÷5=3
師:這個算式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2個人)
師:真不錯!看來求10是5的幾倍沒問題了吧!我們一起來列算式!
(板書:10÷5=2)
師:同桌說說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師:我想聽聽你們怎么說的,可以嗎?
(5)小結
師:同學們,像這樣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倍數問題,我們通常可以用除法進行計算。下面跟隨汪老師走進生活,去找找生活中這樣的數學問題,去解決這樣的數學問題。
(板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
3、嘗試運用,解決數學問題
(1)師:春天可是個鍛煉身體的好季節。
電腦出示運動圖片
師:瞧!這里可真熱鬧!小朋友都在干什么呢?
生:拔河,跑步
師:跑步有幾人呢?拔河的有幾人?
師:那么拔河的人數是跑步的幾倍呢?誰來說一說?
生:4倍
師:怎么列算式呢?
學生列式:16÷4=4
師:誰來說說這個算式的意思?
生:16里面有4個4,16是4的4倍。
師:越說越好了!
(2)師:操場的這里也很熱鬧,你都看見了什么啊?
師:數一數,丟手絹的有幾人,唱歌的有幾人呢?
師:丟手絹的人數是唱歌的幾倍?
師:草稿紙上列出算式。
師:異口同聲告訴我算式
師:這里有兩個8,除號前的8表示什么?除號后的8表示什么?
師:解釋得很清楚,求丟手絹的人數是唱歌的幾倍,列式時就得是丟手絹的人數去除以唱歌的人數。
三、鞏固練習
1、師:我們身邊的倍數問題還有很多,看!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發現了知道了什么?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一個有關倍數的數學問題嗎?
師:聽清楚了嗎?好,誰愿意再來說一說!
師:在草稿紙上列出算式。
2、統計圖中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這是什么嗎?認識嗎?
生:統計圖
師:這張統計圖大家可能都認識,上學期學習統計的時候就出現過!當時同學們利用數學知識發現了這些數學信息。那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又能發現什么新的數學信息呢?
師:我也發現了,你們看!
小結:同樣一張統計圖,但隨著同學們知識的增長,發現統計圖中還有倍數關系。
3、師:好,下面咱們走出校園到郊外去看看!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又能提出些什么的數學問題呢?
師:同學們不僅問題提得好,回答的也不錯,所以送你們幾個燦爛的笑臉。
4、涂一涂,涂出倍數關系
師:白色的笑臉有幾個?
師:下面拿出準備好的兩支水彩筆,在笑臉上涂一涂,涂出倍數關系。
學生涂色
師:紅色的笑臉有幾個?綠色的笑臉有幾個?他們存在什么倍數關系呢?
四、拓展延伸
1、師:你都學會了哪些知識啊?
2、師:最后我再來考你們一道題目,小朋友今年6歲了,媽媽36歲了,你知道媽媽的歲數是小朋友的幾倍嗎?
生:4倍。
師:這么快怎么知道的啊?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去年媽媽的歲數是小朋友的幾倍呢?
生:7倍
師:你怎么算出來的呢?
3、師:在美好的春天,聽著同學們這么精彩的發言,我感到特別的溫暖。希望同學們趁著好季節多出去走走,去發現更多身邊的數學問題。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2、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度,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養成與他人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內容
第19~20頁。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例3主題圖,“做一做”插圖),獎品“智慧鳥”(不同顏色和大小)。
教學設計
創設提問題的情境,體會提問題在生活中的應用
提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感受數學問題在生活中的存在。
1、教師: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體會,當我們遇到不懂的事情時,就會向別人提出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還藏著許許多多的數學問題,你能試著提一提嗎?
2、學生提出數學問題后,問學生:“你提的數學問題想請誰來回答?”(讓學生合作解答所提問題)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用親切生動的談話、提問題的活動形式引入,通過在對話活動中創設引人入勝的問題情境,自然過渡到本課學習的課題,為全課的教學創造了良好的開端。并且在學生提問題的過程中隨意地請好朋友來回答自己的問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動參與的意識,促進了合作與交流。]
探究新知
1、教學例題,讓學生主動探索新知。
a、教師:春天來了,小樹長出了新葉,花兒也開了,大自然里美極了!小朋友們興高采烈地到公園里游玩。瞧,他們玩得可開心了!(邊說邊演示主題圖。)
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跟你的同桌說一說。
b、小組討論:根據公園里小朋友的活動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你會解答嗎?(喜歡說哪個活動就說哪個。)
c、小組匯報,提問并解答問題。(引導學生既能提出關于加法的問題又能提出關于減法的問題。)
[注重讓學生自主探求問題,使小組合作學習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落到實處。這節課里的合作學習、小組討論的學習方式,老師能根據學生的情況即時開展。這樣,小組學習活動就用的恰倒好處,能體現如何進一步地面向全體,達成意見上的統一,資源共享互補,求同求異。這樣的合作活動才是真實有效的。]
2、借助多媒體課件創設情境,自主練習,鞏固所學。
a、教師:小朋友們做完游戲后,準備去參觀動物園,你們想不想一起去看看呢?看,動物園到了!(邊說邊演示“做一做”的插圖。)
教師: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數學源于生活,沒有生活的數學是沒有魅力的數學。本課注意從學生喜聞樂見的逛公園、動物園的現實生活中挖掘素材,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
b、課件演示: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
教師: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c、課件演示:跑來了15只小鹿。
出示課件:有15只小鹿。
教師:你能根據這個條件提出問題嗎?
學生:有15只小鹿,跑了9只,還剩幾只?
有15只小鹿練習跑步,其中有6只在休息,請問跑走了幾只小鹿?
……
[在數學學習中,提出一個數學問題比什么都重要。這一活動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提問題,再自己解決,充分相信學生,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獨立思考和創新的精神,讓學生從中體會到獨立獲取知識的樂趣,增強了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
d、教師:仔細觀察這幅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有13條魚,游走了7條,還剩幾條?
左邊有6條魚,右邊有7條魚,一共有幾條魚?
……
e、教師從學生提的問題中選出若干個進行板演。
教師:你喜歡解答哪題就解答哪題,你也可以自己提個問題進行解答。
f、教師請個別學生上臺板演,其他在練習本上解答。
[在這個開放性的活動設計中,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并且喜歡哪題就解答哪題,同時注意傾聽學生的各種信息,隨時捕捉交流中學生的數學語言,并善于組織這些信息,使之成為教與學的內容,讓學生的發現和再創造成為他們的“現實財富”。從設計上可以看出,尊重學生有個性的思維方式,無論學生提出什么樣的問題,用哪種方法思考都及時給予肯定。重要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充分交流、嘗試、探索、解決問題的機會。這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學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解決策略的機會,真正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學習中獲得不同的發展。]
知識應用,體驗成功
1、教師:今天,哪位小朋友得到了“智慧鳥”,請你把它高高地舉起來。
真能干,有這么多的小朋友得到了獎品。觀察這些美麗的“智慧鳥”,你能不能也提出一些數學問題呢?(引導學生從顏色、大小等不同角度提出問題。)
2、觀察其中一個組的人數。提問:仔細觀察,你能提出數學問題嗎?
[這一開放性活動設計不僅把學到的知識融入游戲中,而且可以讓學生的個性發揮得淋漓盡致,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因為,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探索性學習方式,這種探索性的基本形式是活動。通過活動,促進兒童產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思考。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游戲中獲得愉快的數學體驗。]
小結
1、說一說: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新本領,用數學知識解決了很多的生活實際問題。(邊說邊出示課題:解決問題)
[本課小結一改過去“你學到了什么數學知識?”的提問方式,更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自我感悟、自我評價和個性發展,并進一步體現了本課“用數學解決問題”的真正意義。]
提出課后建議,將課堂所學知識進行延伸
觀察家里的物品,給爸爸媽媽或是好朋友提個數學問題。
教學設計說明
教學目標的確立
本節課是一年級下冊19~20頁的例3,它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簡單的用加減法解答的用數學和20以內退位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目的是對前面所學進行綜合和提升,要求學生不僅能根據已知條件和問題進行列式,還能自己提出問題,進行解答。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本節課在設計時,力求使學生認識到現實社會中蘊涵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面對實際問題時,能主動嘗試著從數學的角度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根據以上分析,我確立了如前所述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的設計
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三大環節。
1、體會數學問題的來源和含義。
課一開始,教師就讓學生提問,使學生體驗到什么是問題,為什么要提問題。然后將提問題的要求提升,引導學生提生活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明白數學問題在生活中存在的意義和價值。當學生明白什么是數學問題以后,就可以順理成章的轉入新課的學習。
2、新課教學。
教材對這節課的編寫是按三個層次來安排的:一是給出條件問題完備的應用問題,借助情景讓學生理解意義進行計算;二是給出明確的信息、數據,由學生提出問題后,理解意義進行計算;三是由學生自己收集背景材料中的數學信息,自己根據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受生活閱歷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小學生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難以理解。因此,例題教學充分運用了現代教學媒體,發揮直觀性作用,創設了逼真的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生動、直觀的觀察材料,促進學生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結合如上述的三個層次,首先是由計算機創設情境,一群小朋友在做游戲,游戲一個一個的出現。在這一過程中不要求學生急于回答,而是讓同學們靜靜的思考,仔細的觀察,讓學生充分感受信息后,提出思考問題,組織討論:“根據圖中小朋友的活動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你喜歡說哪個活動就說哪個活動。”這就比第一環節的讓學生自由地提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難度大,學生必須從多角度收集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把生活的實際問題抽象成書本知識,使學生掌握如何根據特定的事情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小培養創新意識。
在第一層次學習成功的基礎上,繼續利用計算機演示教材“做一做”的小鳥動態圖,呈現兩個條件:“有17只小鳥,飛走了8只。”根據演示,引導學生感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形成初步數感,并能試著提出問題。接著再演示出現“15只小鹿”,要求學生根據這一條件提出問題。最后讓學生自己搜集畫面上的數學信息,選擇合適的條件提出問題。以此來體現兩個教學層次,一是有指導的提問題,二是創造性的提問題。值得一提的是學生的書面列式,教師并不是要求學生按照老師的規定選擇,而是給學生充分的自主權,喜歡寫哪題就寫哪題,還可以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這樣做,尊重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使數學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體現了課程標準中的“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教學”和“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基本理念。
3、知識應用。
在本節課的最后,我設計了兩個應用活動,一是觀察學生的獎品“智慧鳥”引導學生從大小、顏色等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二是觀察其中的一個組的.人數,根據這個條件從多角度提出問題。從而使學生通過觀察身邊的事物發現數學問題,真正實現本節課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目的。當學生反復體驗到用數學知識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后,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出這節課的課題──“解決問題”。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力求使學生以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主動地研究和學習,并因地制宜從現實生活中提取素材將書本知識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親身感受到身數學,使數學成為學生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
專家評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學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勞動和學習必不可少的工具。本節課是學生初步嘗試應用數學來解決簡單的問題,在設計上根據課題的目標,進行了大膽的改革,打破傳統的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由生活實際引入,使學生從觀察中領悟,在思考與交流中理解,在應用中鞏固,在活動中深化,體現了課程改革的新理念。
整節課以逛公園、動物園為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設計新穎。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整節課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施主要體現了以下幾點:
1、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學習內容貼近兒童,教學設計體現了“生活──數學──生活”的整體思路,使學生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了數學課程的人文精神和社會性。
2、教學中注意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的整體發展出發真正地把學生的探究發現貫穿在整個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當中。
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并設法解決問題。老師創設了一個又一個有利于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情境和事例,讓學生在發現數學、應用數學中體驗與感悟數學,從而體現數學的價值。
3、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探索性。
教學中設置了新穎有趣的開放性實踐活動內容,拓寬了學生進行實踐性、創新性學習的課程渠道,改變了過去過分強調數學學科特點的弊端,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個性發展,增強數學內容的趣味性、開放性,強調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如觀察“智慧鳥”、觀察家里的物品等活動,通過讓學生經歷觀察、發現、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這樣的一個活動過程,使他們獲得情感的體驗,實現個性化的發展。
4、教學形式、學習方式靈活多樣。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本質上是溝通與合作的活動。在這個過程當中,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觀念與理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展,實現教學相長。調查表明,我國目前的教與學的方式,以被動接受式為主要特征,教學以教師講授為主,而很少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與實踐來獲得知識、得到發展;依靠學生查閱資料、集體討論為主的學習活動很少;學生很少有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看法和意見的機會。新理念下提倡多樣化的,現實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學習活動,使得我們學生的學習是基于主體的、積極的、有自信的、主動探索的、合作交流的基礎上,獲得過程的知識,這樣的知識才是具有應用價值的、終身受用的知識。使學習更多的成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綜觀整節課的教學設計,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現的老師決不包辦代替。做到讓學生多思考、多動手、多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師生共同活動相結合,教學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樣,學生參與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寬了學生的思維。
5、師生關系親切融和,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使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課堂教學中教師究竟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傳統的教學模式盡管已被我們所擯棄,但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在大力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同時,又如何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呢?綜合整節課發現,老師在不斷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教師把自己定位于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位置,真正實現教為學服務,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創造性。整節課收放自如,學生和諧發展。老師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又一個的情景,引發一環又一環的問題,促使學生層層深入的思考、體驗與感悟,讓學生自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真誠交流,時而困惑、時而高興,在跌宕起伏的情感體驗中自主完成對知識的建構。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7
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解決問題"(P72-73)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際操作能力及初步分析和推理能力。
3、通過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讓學生經歷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生活情境的模擬教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數學無處不在,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難點:
理解并解決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應用題
學習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過程: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
1、看一看
師:你看到這副畫,想說什么?
生:一和同樣多。
師:你怎么知道是同樣多?
生1:有5個,也有5個。
生2:和一個一個可以相對的。
師:小朋友都回答的非常好,給你們小組各加一顆五角星。(學生回答對了問題教師要及時給該小組加五角星。)
2、擺一擺
請小朋友們拿出你們的學具,第一行擺5個,第二行擺7個
看著你擺的圖,誰能提數學問題。
生1:比少幾個?
生2:比多幾個?
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咱們進一步來學習這種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少)幾的問題。板書課題: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
二、創設情境,鞏固練習
師:今天森林里在召開動物們的運動會,老虎大王邀請我們小朋友去當裁判,大家想不想去,好!那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在比賽哪些項目?
1、跳繩比賽
小白兔和小貓在比賽跳繩,我們看看誰能贏?
小白兔比小貓多跳了下?
小貓比小白兔少跳了下?
2、采松果
兩只松鼠在比賽采松果,哪只松鼠采的更多呢?
3、釣魚比賽
三只小貓每人拿了一只水桶,一根魚竿,你猜它們在比賽什么?
對在比賽釣魚,它們可認真了?我們趕緊去看看!
看著這幅釣魚圖,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小組比賽,哪一組問題提的多,答的好,就能獲"星級小組"!
小組討論匯報情況,教師及時評價鼓勵。
三、自評總結
現在我們來看看各小組得到了多少五角星,哪一組最少,哪一組最多?
你根據各小組的五角星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如: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
生:第一組比第二組少1個;第四組比第三組多個,比第1組多2個……
四、課堂作業
P73做一做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為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上,主要采取動手操作與計算周長緊密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提高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1.閱讀理解,明確要求。
在組織學生操作探究之前,讓學生認真讀題,理解題意,弄清題中的要求和要解決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探究活動,為學生的探究明確了目標。
2.分析解答,指導方法。
在探究活動中,教師引導學生在明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以后進行操作,提高了探究的有效性。同時,鼓勵學生選用不同方法進行探究,或擺或畫,幫助學生拓展想象空間,發展空間觀念。
3.回顧反思,總結規律。
通過課堂活動卡的設計,引導學生觀察幾個不同圖形的長、寬、長與寬的差及周長的變化規律,從而發現并總結出解決此類問題的規律,提高了學生把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16張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
學生準備 16張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方格紙、直尺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完成學情檢測卡,并展示拼圖方法和周長計算結果,討論拼成的圖形的區別。
(1)展示拼圖方法和周長計算結果。
方法一
周長:(4+1)×2=10(厘米)
方法二
周長:2×4=8(厘米)
(2)討論兩個圖形的區別,全班交流。
區別一 方法一拼成的是長方形,方法二拼成的是正方形。
區別二 拼成的長方形的周長比正方形的周長長2厘米。
2.揭示課題:剛才同學們的拼圖完成得非常好,周長計算得也十分準確,尤其是我們發現用同樣的4個小正方形拼成的兩個圖形,不僅形狀不同,周長也不同。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如何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拼圖、計算周長和比較不同,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為下一步學習新知奠定良好的基礎。
⊙閱讀理解,明確要求
(課件出示教材86頁例5)
1.認真讀題,找出題中的數學信息及要解決的問題。
2.匯報交流。
數學信息:要用16張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拼長方形和正方形。
要解決的問題:怎樣拼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
⊙分析解答,指導方法
1.小組合作,用準備好的正方形紙拼一拼,或者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提示:先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再進行操作。
2.課件展示學生的拼圖結果,討論是否還有其他拼法。
拼法一
拼法二
拼法三
(明確沒有其他的拼法了)
3.算一算你拼成的圖形的周長,然后全班交流。(大屏幕對應每個圖形,展示算式)
拼法一 (1+16)×2=34(分米)
拼法二 (2+8)×2=20(分米)
拼法三 4×4=16(分米)
4.組織學生討論,比較三個圖形形狀與周長的不同,全班交流。
區別一 第一個圖形和第二個圖形都是長方形,第三個圖形是正方形。
區別二 第一個圖形的周長最長,第三個圖形的周長最短。
⊙回顧反思,總結規律
1.小組合作,完成課堂活動卡。
2.引導學生從左往右觀察課堂活動卡上的數據,思考、討論,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3.匯報交流。
發現一 這三個圖形的長越來越短,寬越來越長。
發現二 長與寬的差越來越小。
發現三 周長也越來越短。
4.總結規律:用相同個數的正方形拼圖,拼成圖形的長與寬的差越小,周長就越短。
設計意圖:在學生原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通過分析、合作交流、比較探究等形式,找到解決“用相同個數的正方形怎樣拼圖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問題的方法,突破了教學難點。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9
授課內容:
蘇教版數學四年級第八冊解決關于面積計算問題的策略P89~90
授課類型:
新授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用畫圖或列表的策略整理有關長方形面積計算問題的信息,會解決數量關系比較隱蔽或稍微復雜的長方形面積計算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實際問題的經驗,增強解決問題的策略意識,發展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功體驗,提高學好數學的信心。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在探索解決問題方法的過程中,感受到用畫圖和列表的策略整理信息的必要性,增強運用策略意識,提高運用策略水平。難點:讓學生在不同的問題情境中運用策略富有個性地解決問題。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同學們,上新課前,老師給大家講個小故事。有一天,一位啞巴走進商店想買一把錘子,他用手語比劃了好幾遍,店主硬是不明白他想買什么,啞巴靈機一動,做了一個敲釘子的手勢,店主就立刻明白了啞巴想買把錘子。此時來了一位盲人,他也想買一把錘子,你們猜
他會怎么做呢?為了買錘子,啞巴和盲人,采用的方法不一樣,這些方法我們稱“策略”,可見,策略的選擇是因人、因時、因事而各不相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數學中解決問題的策略(板書課題)
二、新課展開。
1、情景創設,呈現問題。
香港迪斯尼樂園,去過嗎,想去嗎。這是迪斯尼樂園的噴水池,噴水池周圍有四個長方形的花壇分別種有郁金香、月季花、蘭花和蝴蝶花。建筑師們在修建工程中,遇到了些數學問題,看看,我們能幫他們解決嗎?首先讓我們走進郁金香花壇。
⑴1號長方形花壇里種的`是郁金香,花壇長8米,在修建時,花壇的長增加了3米,這樣花壇的面積就增加18平方米,原來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從這題中你們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想想看,我們能用什么策略把這些信息整理得更清楚些呢?誰來說說看(生:整理文字、列表、畫圖等)
用你喜歡的方法在草稿本把這道題的信息整理一下。(教師巡視,收集資料)
⑵組織交流。
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策略(1、整理文字或列表的方法,2、畫圖的方法等)
整理文字:用的是什么策略?介紹一下。
列表:用的是什么策略?介紹一下。
畫示意圖:
請你跟大家介紹一下,你用的是什么策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有沒有要完善的地方(要求不要太高,學生只要能清楚表達出條件和問題就行)
⑶比較:比較這幾種策略,哪一種整理的方法讓人看得更清楚一些(列表、畫示意圖)列表整理信息是上學期學過的策略,今天我們將研究畫示意圖整理信息的策略,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畫一下。 ⑷教師示范畫圖。
要先畫長方形表示花壇原來的面積,長是8米,修建時長增加3米,這個花壇的面積增加18平方米,增加的18平方米在什么地方?誰來指一指,怎樣表示呢?
8米3米
⑸你們能用這種畫示意圖的策略來整理題中的信息嗎?拿出練習紙,畫畫看。
⑹要求花壇原來的面積,它是個什么圖形?長方形的面積怎樣計算?長知道嗎?寬呢?(板書:寬)怎樣求?18÷3為什么?求出了寬,下面的問題會解決了嗎?在練習紙上做一做。
⑺交流反饋解題的情況。
寬:18÷3=6(米)
面積:8×6=48(平方米)
⑻剛才我們采用了什么策略解決這道題的,通過畫示意圖可以把題中的信息表示的更清楚,分析數量關系更直觀,下面我們就用這樣的策略繼續解決問題。
2、循序漸進,深入問題。
出示題目2號長方形花壇種的是月季花,原來寬20米,后來因擴建道路,花壇的寬減少了5米,這樣花壇的面積就減少了150平方米,現在的花壇是多少平方米?(在下圖中畫出減少的部分,再解答)⑴還有哪些信息示意圖中沒有表示出來呢?
⑵你們能把它畫出來嗎?跟老師的一比,看看你們畫的對嗎?為什么用虛線表示?
⑶根據畫出的示意圖,你認為要求出現在花壇的面積,先要求出什么?學生結合算式說說解題的思路。
⑷同樣是用畫示意圖的策略分析問題,這題與第一題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3、深入交流,展開問題。
3號長方形花壇種的是蘭花,如果這個花壇的長增加6米,或者寬增加4米,面積都比原來增加48平方米,你知道原來這個花壇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嗎?(先在圖上畫一畫,再解答)
⑴“長增加6米,或者寬增加4米”這里的或者是什么意思,你們能用今天學習的策略分析并解答嗎,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 ⑵四人為一小組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交流一下。
⑶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匯報:展示自己所畫的示意圖,結合示意圖說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4、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下面還有一道題,要考考大家了。
4號長方形花壇種的是蝴蝶花,長50米,寬40米。修建時,花壇的長增加了10米,寬增加了8米。花壇的面積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先在圖上畫出增加的部分或在紙上列表,再解答)
⑴學生獨立完成。
⑵交流:讓學生先用列表的策略方式來解答。
⑶有不同的策略嗎?
先讓學生從自己所畫的示意圖中指出增加的部分,再根據示意圖說明自己的解題思路。
⑷通過這道題的解答,你又有什么想法呢?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數學是思維的體操,今天我們學習的策略現在看來是最簡便的。但是,隨著你們知識的增長,將來一定會發現更多、更妙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四、課堂作業
《補充習題》相應練習
板書設計:
解決面積問題的策略
策略:畫示意圖
尋找長方形的長和寬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1. 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理解有兩個連續性問題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2. 學會先解決一個稍簡單的問題后,運用所得的數據解決另一個稍難的問題。
【學情分析】以前學生接觸到的都是一個問題的應用題,這節課學生主要探索并理解有兩個連續性問題的`應用題的解決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有兩個連續性問題的應用題的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 課件出示情境問題;小明寫了12個字,小紅比小明多寫了8個字,小紅寫了多少個字?
2. 圖書角有故事書35本,科普書比故事書小11本,科普書有多少本?
二、提出問題,探究新知
看,美術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在寫生,從圖上你發現了什么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屬性問題?
1. 展示問題。
男生有多少人?
美術興趣小組一共有多少人?
2. 知道了什么?
美術興趣小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 怎樣解答?
我們有兩個問題,應當先解答哪一個問題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這個問題。
為什么呢?
因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怎樣求男生人數呢?說說你的想法。
14-5=9(人)。
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人)。
4. 解答正確嗎?
5. 小結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較簡單的問題,再解決比較復雜的問題。
三、鞏固練習,檢驗效果
1. 完成第32頁做一做。全班交流解決方法。
2. 完成第33頁練習六第1題。學生分小組討論完成。然后學生匯報,并說明是怎樣思考的。
3. 完成第33頁練習六第3題看圖理解題意,思考解題方法。學生匯報,并說明解答方法。
四、總結評價,匯報提升
我們今天學的內容與以往有什么不同,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能結合實際情境選擇合適的計算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培養估算意識和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精算和估算的區別與聯系。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到面對不同的問題可以選擇不同的計算策略,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能結合實際情境選擇合適的計算策略。
三、教學準備
課件等。
四、教學過程
(一)呈現情境,引入新課
1.呈現情境。
2.觀察清單,提出問題。
預設1:買空調扇和學習機一共要多少錢?
預設2:學習機比護眼燈貴多少錢?
預設3:買這三種商品應該付收銀員多少錢?
預設4:買齊三種商品爸爸應該準備多少錢?
……
3.選擇問題,引入新課。
【設計意圖】讓學生根據情境提出不同的問題,意在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二)分析問題,明確思路
1.理解題意。
(1)問題是什么?(①收銀員應收多少錢?②小紅的爸爸應準備多少錢?)
(2)解決問題需要哪些信息?(每件商品的價錢)
2.討論交流,明晰解決兩個問題的異同點。
(1)收銀員收錢需要精確地計算出結果。
(2)爸爸要準備多少錢,只要有個大致的估計結果就可以了。
【設計意圖】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有時需要估算,沒有必要精算。但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體會估算與精算的區別和適用范圍,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獨立計算,匯報交流”前安排了本環節。
(三)獨立計算,匯報交流
1.交流“收銀員應收多少錢?”
558+225+166=949(元)
2.交流“爸爸應準備多少錢?”
3.討論:為什么估得的結果是960元或1000元就一定夠了?
4.小結:學生估算的方法可以是多樣的,只要“往大估”能滿足購物需要即可。
【設計意圖】通過獨立計算、匯報交流、討論比較,使學生明確在解決問題時,要認真分析具體情況,靈活選擇計算的策略,掌握估算的方法。
(四)回顧反思,應用鞏固
1.反思總結。
(1)討論:在什么情況下用精算的方法,在什么情況下用估算的方法。
(2)總結:在解決問題時,要認真分析具體情況,在靈活選擇解決問題的策略。
2.應用鞏固。
(1)練習九的第12題。
(2)將上題的問題改為“準備700米長的網去圍夠嗎?”
【設計意圖】通過反思、練習,讓學生體會靈活選擇計算的策略必要性。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兩步乘法解決問題這部分內容的訓練目的,一方面是鞏固兩、三位數的乘法計算,另一方面就是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正確分析數量關系,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今后進一步解決較為復雜的問題奠定基礎。本節課的知識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會用表內乘法以及運用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呈現給學生一幅廣播體操表演的情景圖,圖下面小精靈明明提出的一個問題:3個方陣有多少人?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接著,顯示出學生收集數學信息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它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重要途徑,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訓練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學情分析
學生在二年級學習時,已經會用表內乘法、除法以及加減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對本課所研究解決的數學問題,學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在生活的實踐體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經驗。
教學目標
1.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學會用兩步乘法解決問題,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能從多個角度解決同一個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思維。
3.感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分析數量關系,能用兩步乘法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理解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情境導入
二、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學校開展運動會競賽圖片
1.課件出示學生練廣播操的三個方陣的主題圖,通過觀察畫面,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重點解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探究其它的解決策略
學生觀看圖片學生收集到的信息會有:每行有10人,有8行。每列有8人,有10列。有3個方陣。學生可能提出每個方陣有多少人?兩個方陣有多少人?三個方陣有多少人?……學生觀察畫面,收集解決問題的信息數據,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預設:大部分學生都會想到最容易思考的解決方法:先求每個方陣有多少人,再求三個方陣有多少人。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交流解決策略。預設:學生可能探究出以下幾種策略:①把三個方陣作為一個整體橫向看,先求三個方陣的.一行有多少人,再求8行有多少人?② 先求一共有多少行,再求一共有多少人?
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同時也對學生進行熱愛體育運動的思想教育。學生匯報的時候教師及時演示課件,讓學生清楚看到方陣中的每行、每列。主題圖為學生創設愉悅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思考,為下一步的探究做好充分準備。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說清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考過程,發現用兩步乘法解決問題可以分步也可以列綜合算式。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三年級學生的空間觀念不是很強。所以,在學生匯報方法的時候,教師及時演示動態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這種方法。引導學生發現觀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信息不同,解決問題的策略也不相同。
三、鞏固練習
四、總結全課
3.優化解題方法。
4.小結:
1.課件出示“做一做”中的雞蛋問題,指導學生解決“一共有多少個雞蛋?”
2、讓學生解決練習二十三第1、4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你有什么收獲?
比較這幾種方法找出最容易理解的方法。學生總結學生先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并鼓勵學生展示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由于學生觀察事物的角度不同,思考探索解決方法也就不同,解決“一共有多少個”的方法可能會出現多種。
同一應用題,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知識,就會找到不同的“思路”,并能從“多解”中通過“比較”,找到“巧解”。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做到先想后說,能完整、準確、有條理地說清楚解決問題的思路。思維的有序性和合理性的訓練,有利于規范學生有序嚴謹的思考過程,正確分析數量關系進一步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訓練、發展學生的思維。練習題非常貼近學生的生活,并且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通過這道題引導學生利用學會的思維方式,掌握了的解決問題的策略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全面了解學生掌握新知的情況幫助學生初步應用分析、綜合的邏輯思維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板書設計
連乘兩步計算解決問題每個方陣有8行,每行有10人,3個方陣一共有多少人?1個方陣有多少? 3個方陣一大行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行?8×10=80(人) 10×3=30(人) 3×8=24(行)3個方陣有多少人? 3個方陣8大行有多少人? 一共有多少人?80 ×3=240(人) 30×8=240(人) 24×10=240(人)8×10×3=240(人) 10×3×8=240(人) 3×8×10=240(人)
(里面的問題都是用紙條貼出來的)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以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為出發點,讓學生充分感受數學從生活中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所以整堂課,我始終貫穿著陽光小學舉行體育運動會這一主線,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產生親切感,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的理解。
2.加強小組合作,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提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從問題入手,找出需要的數學信息,然后進行獨立思考再小組探究,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通過說說算式表示的實際意義,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再配合課件動態演示每種方法的每個步驟,從而讓學生在說算式的意義、說思路、分析數量關系的過程中進一步掌握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培養了學生從多角度觀察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我本節課中我覺得學生在分析數量關系,清晰地理清解題思路及用不同的解決辦法方面掌握得比較好。
3.本節課中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我也注重了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例如: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在交流之前,我都會安排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有序思考的習慣——在交流時,說說你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讓學生掌握用乘法兩步計算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認真傾聽的習慣——在別人回答問題時,認真聽,這樣才會發現問題,提出不同的見解。
4.由于我本人對課堂的駕馭能力不是很強,課堂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覺得自己的語言不夠精練,不時過于羅嗦。學生能說的問題,我總生怕他們不會,而“扶”得太多,沒做到“扶放結合”,有時還沒做到關注全體;課堂上我給學生的激勵語言還是比較少,該表揚時又忘了,沒能調動學生的情緒,這是我今后需要加倍努力的地方。
5.本節課我基本上是上得比較扎實,學生也有些所獲,如果再讓我重新上這節課,在學生解答出第一種方法后,我會讓尋求到第二或第三種方法的學生自己上臺來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思路,讓他們有個互相學習的機會,也更能加深理解解題方法,同時還要提高自己課堂的駕奴能力。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例1至例2。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具體問題的解決,使學生感悟運算順序規定的必要性。
2、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夠正確地進行混合運算。
3、使學生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培養學生列綜合算式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出示:溫州樂園圖】
成人票:90元人;
兒童票:半價(1。4米以下)一天的售票情況
成人票兒童票
上午280張一天共80張
下午150張
1、師:請你觀察這副圖,你能獲得哪些信息?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預設生同級運算:共售出多少張票?成人票比兒童票多售出多少張?(加減)
兒童票共賣出多少元?(乘除混合)一張成人票和一張兒童票共需多少元?
二、解決問題
(一)生匯報
(一步計算的可以直接解決。)成人票比兒童票多售出多少張?兒童票賣出后共得多少元?一張成人票和一張兒童票共需多少元?
(二)同級運算
1、我們先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問題一:成人票比兒童票多售出多少張?
問題二:兒童票賣出后共得多少元?
(1)找出解決這兩個問題需要哪些信息?
(2)生匯報
師:把這些信息和問題連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題目。
課件出示:
A成人票上午賣出280張,下午賣出150張,兒童票一天賣出80張,成人票比兒童票多售出多少張?
B成人票90元,兒童票半價,賣出80張兒童票共得多少元?
(3)獨立思考解決。分步列的同學能不能試著列成綜合算式。
(4)做好了的同學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是怎樣想的?
(5)生匯報算式
師:你是怎么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為什么先算這一步?還有不一樣的算式嗎?
A180+120-80180-80+120120-80+180
=300-80
B90÷2×8090×80÷2
師:觀察這些算式,他們是按照怎樣的`順序計算的?
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計算。
(三)兩級運算
師:如果把加減乘除混在一起又怎么計算呢?請你們來解決一下第三個問題。
問題三、買一張成人票和一張兒童票一共要多少元?
1、請同學們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2、展示生匯報:90÷2+9090+90÷2
=45+90=90+45
=135=135
師:這里有兩位同學做的,他們這樣算對不對?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想的嗎?
師:他們計算的時候都是先算什么?為什么都先算除法?
師:這兩題的運算循序和前面這幾題有什么不一樣?
預社生:有除法和加法在一起,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3、師:那跟減法在一起呢?乘法跟加減法在一起又要按照怎樣的順序計算呢?
1、說說下面算式的運算順序。
100×3+10200-10×516-20÷2
(1)師:這些算式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師:你能不能聯系生活,來解釋一下。選擇一個算式來說一說,小組討論交流一下。
(2)師: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加減乘除在一起,我們按照怎樣的循序來計算?
得出: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
五、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解決兩步計算的問題。【板書課題】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說出平常生活中的不便之處,并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
2、讓學生學會傾聽,能夠邊聽邊思考,把握主要內容,善于動腦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
3、表達清楚明白,能夠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和想法,并從中受到啟發,成為生活的有心人。
二、學情分析:
教學的.對象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想象力豐富,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通過本次課,希望能給他們一點啟示,讓他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不斷創新!
三、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說出平常生活中的不便之處,并能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四、教學難點:
在交際中學會傾聽、認真動腦,準確、清楚、大方地表達自己的意思。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創設情境
1.創設情境。
教師講一個小故事:王亮家新裝修好了房子,幾個月后,他發現自己家的電燈開關附近雪白的墻面上,有幾個手指印,仔細觀察發現,幾乎家里所有的開關邊上都有這種難看的印痕,而且他在同學家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他想解決這個問題,你能幫幫他嗎?
2.小組討論:怎樣幫助王亮解決問題?
3.課堂交流:
(1)各小組的代表說說解決的辦法。
(2)教師隨時發現學生想出的辦法中的閃光點和明顯的缺陷,適時鼓勵和糾正,引導全體學生深人思考。
4.小結歸納:
(1)教師說明這是一件真人真事,王亮最后受到電冰箱的啟發,發明了新型開關,獲得全國青少年發明大賽一等獎。
(2)引導學生從王亮的發明過程中歸納出動腦筋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發現問題一尋找原因一聯想啟發一解決問題。
(二)、聯系生活實際,動腦筋解決問題。
1.說一說:生活中,你曾遇到過哪些不便之處?
2.小組合作交流
(1)小組選取組員最感興趣的話題,一起交流。
(2)討論:有哪些解決的方法?哪一種方法最好?
3、交流評議。
(1).交流: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中匯報,交流。
(2).評選:“金點子獎”“認真傾聽獎”“表達流暢獎”
(三)、總結:
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發現問題,善于解決問題。不斷創新!請把你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發明、小竅門簡單地寫下來。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在具體的情境認識“逆向求和”的問題,并能運用整體部分的數量關系解決這類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形成思考問題的模型。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讀題、畫圖的方式理解題目的含義;在學生交流互動過程中,掌握解決“逆向求和”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回顧與反思,梳理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學習經驗,體會學習中的樂趣。
二、目標分析
本課教學目標是學生在掌握加法意義的基礎上,能通過逆思考來解決問題,同時體會到,當問題不好理解時,可以采用畫圖表示信息的方法來幫助理解,從而找出信息與問題之間的關系,使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過程,能夠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數學問題的理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建立解決
“逆向求和”問題的模型。
教學難點:
采用畫圖的策略分析“逆向”求和的問題,用整體與部分的數量關系進行解答。
四、教學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激活經驗
1.課件出示游戲規則老師這里有一個漂亮的魔法盒,里面裝著很多的小球,請一個同學從盒子里拿出幾個小球,另一個同學再數一數盒子里還剩下幾個小球,最后請同學們猜一猜,原來盒子里一共有幾個小球?
2.玩一玩教師演示游戲方法,與學生一共可以玩三次。之后進行全班學生進行游戲。
3.回顧與反思每一次求原來盒子里一共有幾個小球,都用共同的方法:拿走球的.個數加上剩下球的個數,等于盒子里原來有多少個小球。
4.揭示課題。這類現象在生活中常見,今天繼續來學習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
在游戲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使學生初步對逆思考解決的問題有所感悟與理解。
(二)情境展開,構建方法
1.引導觀察,提取信息。
(1)課件出示p98例6
(2)學生觀察,交流信息。
①出示情境圖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不出現。老師去商店買口哨,已經領走了7個。(板書:領走7個)。
②猜一猜,原來有多少個口哨?你是怎么想的呢?
預設1:如果商店的口哨領完了,那么原來是7個;
預設2:如果商店還有剩余的,那么原來的可能是8、9……個。(總之,不少于7個)
③出示剩下一部分情境圖。商店還剩下5個,(板書:剩下5個)。
④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原來一共有多少個口哨?(板書)
⑤由同學完整地敘述題意。(可以邊指圖邊說)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主題圖,讓學生經歷從情境中發現信息、提出問題的過程。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新知的構建搭建了橋梁。
教學,數學
【解決問題A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解決問題》教學設計06-04
比例解決問題教學設計06-10
《解決問題連除》教學設計03-28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通用22篇)07-24
一年級下冊《解決問題》教學設計11-06
解決問題的名言02-05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7-13
學與問教學設計搭配的學問教學設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