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 《紅樹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 《紅樹林》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 《紅樹林》教學設計1
一、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的閱讀教學旨在由教師教的思路轉向學生學的思路,貫穿以學為主的思想,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不搞條分縷析的講解,而是在學生充分預習查閱資料的基礎上從文章整體入手,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整體感知課文;然后交給學生精讀的方法,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指導學生習作,使讀寫結合,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學會閱讀和寫作。
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能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紅樹林被稱為“奇觀”的原因。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世外桃源”“縱橫交錯”“盤根錯節”“貧瘠不毛”等詞語的意思。
4、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能力目標:
1、 培養學生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2、 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 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了解紅樹林的壯觀、美麗、與奇特,體會紅樹林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
2、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培養民自豪感。
三、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 了解紅樹林的壯觀、美麗、與奇特,體會紅樹林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
2、 能繼續獨立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
難點:
3、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四、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搜集的有關資料。
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設疑導入
1、 同學們,你們見過森林嗎?喜歡嗎?那你們見過海底森林嗎?
2、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領略海底奇觀---紅樹林。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認為紅樹林是什么樣子的?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二) 初讀感知
1、 自由地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小組內互相提醒易錯的字。
2、 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紅樹林的?寫出課文的提綱。
3、 按內容不同把課文分成三段。
(三)精讀感悟
1、 指讀課文,你喜歡海南島的紅樹林嗎?為什么?
(這一問可以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使學生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為下面的精讀課文做準備。)
2、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 以第二自然段為例,指導學習方法。
(1) 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遠看紅樹林,給你留下什么印象?(宏偉、壯麗)
(2) 從那些詞句看出來的?(教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
相機理解:芳馨、婀娜、絢麗多姿
(3)應該怎樣讀?(本文語言優美、生動,堪稱寫景佳作,必須引導學生充分的朗讀。)
4、 出示金鑰匙:有些文章,我們閱讀時不必通篇細讀。在瀏覽之后,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
5、 下面我們就運用剛才學過的方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自學剩下的部分。
回顧學法:
(1) 自讀課文相關段落,想想課文中描寫的紅樹林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 通過哪些詞句體會到的?(不理解的詞語嘗試用學過的方法理解。)
(3)想想該怎樣讀?練習朗讀。
6、 小組交流。
7、 全班交流。(教學時采用由“教”到“扶”再到“放”的過程,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小組學習,最后自學,滲透了精讀課文的方法。)
第三自然段要點:體會近看時紅樹林的幽靜、神秘。相機理解“世外桃源”、“縱橫交錯”“盤根錯節”等詞語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要點:體會紅樹林“胎生”的繁殖特點。
第五自然段要點:與開頭照應。理解為什么把紅樹林比作具有奉獻精神的海岸衛士。
(四)總結全文
1、 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 作者被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深深吸引,不僅因為它壯麗、奇特、神秘的景觀,還因為它默默奉獻的衛士精神,在寫景狀物的同時歌頌了具有奉獻精神的人,這種寫法就是借物喻人的寫法。
(五)布置作業
學習作者的寫法,觀察一種你了解的植物,由對這種植物的介紹,進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1、復習生字。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
二、 練習寫作
1、 作者按什么樣的順序觀察紅樹林?
2、 重點寫了紅樹林的什么特點?為什么把它作為重點?
(由此聯想到紅樹林的奉獻精神。)
3、 學生列提綱,教師巡視。
4、 習作練習。
三、 全班交流
北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 《紅樹林》教學設計2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大雁塔小學地處著名的古跡大雁塔西側,毗鄰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創辦于1960年。整個校園精心設計規劃,形成了一個綠化、美化、凈化、文化的優雅育人環境。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教工135名,學生3000多名。學校于1978年分別經省、市、區政府批準定為省、市、區三級重點小學和對外開放學校。1991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科研八五電化教育實驗學校。1998年分別被國家教育部和陜西省教委確定為首批全國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陜西省現代化技術實驗學校。學校多次獲得多種省、市、區級的先進、優秀等稱號。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的意圖在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引導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文章從四個方面介紹了紅樹林:遠觀紅樹林,近賞紅樹林,紅樹林的繁殖,紅樹林的精神。文章語言優美生動,堪稱寫景佳作,所以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多積累。
教學建議
1.在語言文字方面,教師在教學時,要幫助、引導學生多積累。
2.遠觀和近賞紅樹林部分,在朗讀時側重點有所不同,教師在朗讀時可作適當的引導和示范,當學生出現不同的感悟方式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3.課后可安排一篇習作,寫一種你了解的植物,有對這種植物的介紹,并進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紅樹林被稱為奇觀的原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進而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培養民自豪感。
5.體會紅樹林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1.了解紅樹林的壯觀、美麗、奇特,體會紅樹林對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
2.能繼續獨立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3.在閱讀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和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導入。
1.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熱愛森林,長白山的茫茫林海,給他留下了許多綠色的夢,但令他從沒想到的是:在大海里也有著夢幻般的森林。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走進他為之陶醉和震撼的海底奇觀紅樹林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認為紅樹林是什么樣子的?
(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然后交流課前查閱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輕聲讀課文,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組合作,注意生字的讀音,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紅樹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試著寫出課文的提綱。
4.根據課文內容,把文章分成三大部分。
三、精讀課文,感悟理解
1.在作者的心目中,紅樹林是一個海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話里龍宮的大花園,那么,你喜歡海南島的紅樹林嗎?為什么?
2.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學生自讀自悟做批注。
(這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體悟的過程,學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注,談理解,為下文的`合作交流做一個鋪墊。)
4.合作交流學習。
(1)說說自己喜歡紅樹林的原因。
(2)文章的哪個部分或者哪個自然段使你有著這樣的感受?抓住重點的句段,精讀理解。
(出示金鑰匙:有些文章,我們閱讀時不必通篇細讀。在瀏覽之后,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
遠觀紅樹林:漲潮時,紅樹林在海水中動態的美;退潮時,紅樹林的芳馨和婀娜、絢麗多姿。
近賞紅樹林:世外桃園。縱橫交錯、盤根錯節、幽靜神奇。
紅樹林的繁殖:胎生的特點,飄落于地,扎根于土。簡單而令人贊嘆。
紅樹林的精神:首尾照應。理解為什么把紅樹林比作具有奉獻精神的海岸衛士。
(對大自然不求索取,但卻默默地奉獻,造福于人類。)點題升華。
(3)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應該怎樣讀?
練習朗讀。側重點有所不同:
①遠觀部分重點要突出這一海上奇觀的雄偉、壯麗,朗讀時適合用高昂的語調來表現。
②近賞部分重點突出這一世外桃源的幽靜、神秘,朗讀時適合用舒緩的語調來表現。
③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出現不同的感悟方式時,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感受。
5.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么?
2.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作者被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深深吸引,在贊美這一奇觀的同時,更要贊美的是紅樹林的精神,從而進一步贊美具有紅樹林精神的人,這就是借物喻人的寫法。
五、布置作業
學習作者的寫法,觀察一種你了解的植物,由對這種植物的介紹,進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課后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的意圖在于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所以,在具體學習文章內容時,根據金鑰匙的提示(有些文章,不必通篇細讀,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我嘗試把精讀和略讀相結合,教學的前半段,側重于略讀點撥,后半段側重于精讀指導,目標明確又各有側重。精讀、略讀都是閱讀的基本方法,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小學閱讀教學應以精讀訓練為主,但也不是把培養閱讀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精讀上。只有精讀與略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才能提高學生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課堂,要引導孩子有目的的略讀,有創意的精讀。對于略讀,我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在學習本課時,學生繼續用《雅魯藏布大峽谷》中學到的列提綱的方法梳理文章內容,整體感知課文。對于精讀,我主要教給孩子讀書的基本方法:有滋有味地讀,抓住關鍵詞語讀,在讀中感悟理解。學生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交流探究,共同進步,課堂氣氛寬松平和,學得有聲有色。
總評:
在本單元的三篇主題課文中,《紅樹林》是一篇略讀文章。略讀課文作為閱讀教學的載體之一,它在一個教學單元中的定位、目標以及閱讀方法等,是有別于精讀課文的。王老師在本課教學中力求體現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
1.在教學目標確定上,重在從閱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根據課標的精神,略讀課文旨在通過閱讀,快速捕捉信息,粗知文本大意,至于文字的訓練,文章的結構、語言修辭等有關知識性方面的,則不是它所要特別關注的,不必作繁鎖的講解和精細的語言文字訓練。本課教學,著重在讓學生從課文中捕捉三類信息:一是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二是所描繪的每一方面都有著怎樣的特點?三是作者由紅樹林聯想到了什么?
2.在教學策略運用上,重在自讀為主,略而不簡。略讀課文,必須抓住主要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自讀自悟、重點探究以及拓展延伸,做到自讀為主,略而不簡,教略學豐。本課教學,一是注意引導學生憑借課后兩個問題,自讀自悟。以學生為主,以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為主,突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切實讓學生自讀自悟;二是注意引導學生憑借金鑰匙,精略交互。略讀與精讀雖然各不相同,各有側重,但是只是相對而言的,精讀精到什么程度,略讀略到什么程度,并沒有絕對的明確的界限。他們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配合使用,都是閱讀策略、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構成要素。因此,本課教學注意引導學生憑借金鑰匙,在自讀自悟、粗知大意、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精讀略讀交互進行,相互配合,努力促進學生閱讀策略和閱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三是注意引導學生憑借金鑰匙,內引外連。略讀課文的教學,還要注意以一篇帶多篇,以一點帶一片,注意以教材為拓展點,內引外連,進行語文課外拓展性學習與綜合性實踐。本課教學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課后安排的一篇習作,從課內向課外拓展,努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3.在學法的指導上,根據本組內容和本課金鑰匙,本課教學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培養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主要突出二項:①繼續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文章內容,進而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②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作點批注的習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也可以在書旁簡單寫一寫自己的感想。這個要求放在金鑰匙中提出,目的不是寫讀書筆記,而是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作點批注的習慣。本課設計注意在自學前提出要求,自學后組織交流,目的在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除此之外,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在教學時還要體現出人文關懷,文以載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不僅是知識的獲得,更是人生的智慧的提升,是精神的體悟,是生命的涌動和成長。而這一點,也正是本課上竭力在做的。
【五年級語文上冊 《紅樹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5-03
五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3-27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4-10
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3-27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學設計02-21
五年級語文上冊《松鼠》教學設計02-24
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5篇05-04
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5篇)05-04
語文上冊《媽媽睡了》教學設計01-26
五年級語文上冊《釣魚啟示》教學設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