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優秀,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優秀1
設計理念
幫助學生建立相應的長度觀念是本單元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基礎。千米的長度觀念比較難建立,除了選用教材中提供的資源,教師還應該自主開發一些學生身邊的素材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對于千米的感受,應將實際感受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結合起來。教學“千米”時,一定讓學生們實地走一走,知道從哪里走到哪里(或往返幾次)正好走了1千米,使他們初步形成千米的長度觀念。學生形成了較清晰的長度單位的觀念,對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就容易掌握。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8頁例4、例5,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二中的第1—3題。
學情與教材分析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日常生活中也有走路上學、逛超市、乘車旅游、參加運動會等生活經驗,這就使得本節課很容易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教材通過情境圖,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圖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題。接著,展示學生比較熟悉的運動場400米跑道上運動的場景,目的是讓學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創設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喚起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直接經驗,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會進行長度單位間的換算及簡單的計算。
3、進一步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準備:要求學生到路邊觀察路標,教師制作一塊路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提問:我們都學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后,讓學生具體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2、教師說明: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比較大的是米。你們還見過或聽說過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嗎?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提到“千米”。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千米。
教師出示例3的情境圖。(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播放提前錄制好的視頻錄像,錄像中出現路牌標志)
提出下面的問題: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學情預設:看到上面的情境圖,學生一下子會調出已有的知識經驗,他們會想到周圍的路標。]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解釋路標上的“21千米”和“23千米”是什么意思。
教師指出:在計量比較長的路程的時候,通常用千米作單位,千米也叫做公里。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
2、出示老師收集到的學校附近的路標,讓學生理解、體會從某路口到當地某個標志性建筑的路程是多少千米的含義。
3、建立1千米的長度概念
(1)師:那么1千米的路程有多遠呢?它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有什么關系呢?
同學們都喜歡上體育課,(教師出示學校操場的圖片)學校操場的跑道一圈是400米(注:每個學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這里僅以400米為例說明大體教學思路,實際教學時,盡可能用學生身邊的數據),算一算,跑幾圈就是1000米?
教師指出:1000米就可以用較大的長度單位來表示,就是千米。
板書:1千米(公里)=1000米
教師:同學們上學,有步行的,有騎自行車的,有坐公交車的,還有父母開車接送的。人步行每小時可以走5千米,騎自行車每小時可行15千米,坐公交車每小時可以行40千米。你們能估計一下從自己家到學校有多少千米嗎?
(2)實際感受1千米。
到操場上量出100米的距離,讓學生仔細觀察一下。并讓學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實際走一走,所需時間大約是1分十幾秒。(注:這個教學環節也可以放到課前進行)。然后告訴學生10個這樣的長度就是1千米,一般步行12分左右的距離大約是1千米,并讓學生想象一下10個100米有多遠。
4、完成教科書第8頁上的“做一做”。
到校門口,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估)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大約是1千米?在確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動,感受1千米的距離。(注:如果條件不允許,此題可以作為課外作業)
5、教師出示教科書第22頁的`例5。
3千米=()米5000米=()千米
教師放手讓學生先獨立填寫,然后讓學生在組內互相說說是怎樣想的。
通過學生回答,使學生明白: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個1000米,就是3000米;1000米是1千米,5000米是5個1000米,就是5千米。
6、練一練。
6000米=()千米4千米=()米
()米=7千米9000米=()千米
[設計意圖:本節課的教學,教師沒有平均使用力量,教學時把重點放在千米的認識上,長度單位間的變換由于學生基本上屬于“教師不講就會”的狀態,所以教師花費的教學時間相對就少一些。]
三、鞏固練習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1、2題。
第1題,是關于物體運動速度的練習,目的是讓學生對常見物體運行速度有一定的認識。可以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再進行反饋。
第2題,目的是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
2、練習二第3題。
學生在教科書上獨立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3、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四、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設計意圖: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環境。]
設計意圖
千米的認識一課,看起來似乎內容不多,但要真正上好這節課很不容易。,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現,在發現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其次,在選擇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感受,圍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現,讓學生在一個又一個有趣的情境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數學第五冊P、45——P、47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
2.運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進一步培養學生估計、推算和分析能力
3、初步學會用千米估測日常生活中常見物體的長度,知道1千米=1000米,能進行長度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4、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地緊密聯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難點:感知和認識千米的含義、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出千米:
1、同學們!在長度單位家族中,你認識了哪幾個朋友呀?(貼出:毫米、厘米、分米、米)
你能用手勢表示1米大約有多長嗎?
2、同學們走1米大約是幾步呢?
請看錄象:
(一個小朋友測量,一個小朋友走。)
提問:再想想,走100米,大約是幾步呢?(200步)
照這樣計算,走1000米是多少步呢?
3、談話:我們老學校的跑道一圈是200米,你們走一圈大約是幾分鐘?走一圈是3分鐘,那走5圈大約需要幾分鐘?走5圈也就是走了多少米,(1000米)
1000米也可以寫做1千米。不過,1000米和1千米聽起來不大容易區分,誰能想個辦法通過不同的朗讀,把他們區分開來,使人一聽就明白。
二、聯系生活,建立表象
1、千米是長度單位家族中的又一個成員(貼出:千米)
它還有一個名字叫“公里”,可以用符號“km“來表示(貼出km)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它(出示課題:千米的認識)
2、誰來說說,你在哪兒見過或聽說過千米?
大家請看:(出示4張圖片)
從這些圖片中,你知道了什么?
請選擇自己最熟悉的一張在組內介紹一下。
誰愿意把你們組交流的知識介紹給大家。
3、看來大家對千米已經有所了解,那你們還想了解千米的哪些知識呢?
學生說一說。
4、提問:1千米究竟有多長呢?我們先來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長?(錄象:學校中100米的跑道)100米的跑道已經這么長了,那幾個100米才是1千米呢?
10個100米連起來才是1千米,那該有多長呀?
我們學校的跑道一圈是300米,大約走幾圈是1000米呢?
同學們!新梅廣場(出示新梅廣場照片)你們都認識嗎?想一想,從那兒出發,向南走,你覺得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
播放從新梅廣場出發,經過郵局、電影院、小商品市場到新區實驗小學的錄象。好!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誰來估計一下,走這段路大約需要幾分鐘?
5、如果從校門口出發,到哪里大約也是1千米?同桌互說,交流。
到底誰的意見比較準確呢?假如讓你去驗證,你準備用什么方法去驗證?交流。
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好辦法,課后就請你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去驗證一下,好嗎?
三、加深千米和米之間的聯系:
1、現在,我們一起來看這幅圖,這是小明的家,請你們幫小明找找看,從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先在組內說一說,并且在圖上圈出來。
想想做做1
從小明家到哪里正好是1千米?在圖上畫出來。
再找找看,從哪兒到哪兒也是1千米?
2、你們看,小華在干什么呀?
他每天都要在這個400米一圈的跑道上跑步,今天,他已經跑了5圈了,你知道,他今天跑了多少米了嗎?
是多少千米呢?
你是怎么想的?
(1000米=1千米,2000米里有2個1000米,就是2千米)
3、其實利用1千米=1000米不僅可以將米轉化成千米,還可以把千米轉化成米。請看:
想想做做3
說說怎樣想的`。
四、系統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千米,到現在為止你們一共認識了幾個長度單位朋友呀?你能說說他們之間的關系嗎?(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在使用這些單位時,我們一定要注意合理、恰當。
五、解決問題:
1、步行汽車飛機自行車
每小時每小時每小時每小時
1800千米5千米16千米40千米
2、想想做做4
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單位名稱。
3、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最長的河流是哪一條嗎?(長江)對!
請看這張表格,從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能比較他們的長短嗎?
4想想做做5
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幅簡單的鐵路示意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⑴從太原到青島的鐵路長多少千米?快速算一算。
下面兩個問題請在小組內討論:
⑵南京到上海的鐵路大約長300千米,你能估計出南京到濟南的鐵路大約長多少千米嗎?
⑶從南京到北京的鐵路大約長多少千米?
說一說你的理由。
六、實踐作業:實踐園地
1、想辦法測量一下你家到學校大約距離多少千米?
2、觀察無錫旅游地圖,根據各景點之間的距離,為自己或家人設計一條經濟實惠的旅游路線。
知識介紹:
聲音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光速是每秒30萬千米,火箭的速度大約是每秒4千米。
我們偉大祖國東西長4500千米,南北長5500千米。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優秀3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第7—8頁。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
2.課件。
【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目標確定
教材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公路上常見的交通指示牌引出千米,然后讓學生親身體驗,要求學生走一走100米和200米的長度,推斷走1000米大約要多少時間。在課前訪談中,發現只有極少數學生知道1千米=1000米,至于1千米大約有多長,基本上沒有什么體驗,學生表達也不甚清楚。可見,建立1千米的觀念是本課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因此,本課目標定位如下: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進行該單位的簡單化聚;
2.利用遷移的規律,體驗探索1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讓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在與同伴交流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愉悅心情。
(二)策略選擇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千米”這一觀念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重組了教學過程,具體用到以下教學策略。
1.創設情境:如課題引入時,讓學生估計老師到上海經過的路程,引出千米這個概念,同時感受千米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又如綜合練習“我當西博小導游”,讓學生置身生活情境中,既充分應用米、千米互化的知識,又讓學生體驗到千米存在的必要性。
2.選擇驗證:由于學生生活經驗存在差異,如學生放學經過的路線的不同,導致學生印象中從學校到某處大約是1千米的觀念大不相同,教學設計時,教師根據學生常走的三條路線進行了步測,在學生回答后,課件中有選擇地驗證,強化“千米”的觀念。
3.合作解疑:在建立和強化1千米的觀念時,讓學生在教師指導的前提下進行交流,互相糾錯,實現互學共進;在綜合練習“我當西博小導游”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或合作解答,或自主探究,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片段實錄】
教學片段一:初步建立千米的觀念
師:課前大家都走了100或200米,并做了記錄,你能說說走1000米大約花多少時間或走多少步數嗎?
生1:我走了100米用了60秒時間,照這樣算走1000米就需要600秒時間。
師:600秒也就是幾分鐘時間?(10分鐘)有不一樣的嗎?
生2:我走100米用了70秒,照這樣算走1000米需要700秒,大約12分鐘。
生3:我走了200米用了3分鐘,照這樣走1000米,需要15分鐘。
生4:我走了100米走了82步,照這樣算1000米就需要走820步。
生5:我走200米走了132步,我以前走過1000米,大約走了754步。
師:你們同意他的說法嗎?
生6:不同意,200米走132步,1千米是200米的5倍,應該是660步。
生5:我走到后面越來越累,步數當然就多一些了。
師:同學們,她的話給我們什么啟示?
生6:我們如果按照走100米或200米的速度勻速走的話,可以直接將時間或步數直接乘5,但考慮我們小朋友身體狀況的話,實際上走1千米所花的`時間和步數就比勻速走多一些。
師:看來我們還要尊重實際狀況。下面請同桌兩人交流走1千米所花的時間和走的步數。
……
教學片段二:強化1千米概念
師:同學們,你們認為從校門口出發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
生1:到邵逸夫醫院吧。
生2:我認為不對,因為從學校門口到采荷路的34路車站就有一站路,而34路車站到邵逸夫醫院還有三四站路呢,比1千米可遠多了。
師:那你認為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呢?
生2:大約到采荷路口,因為到那兒大約兩站路,接近1千米。
師:是這樣嗎?我們一起看(看課件演示)
生(全體):哦,是采荷路口。
師:如果往慶春路方向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
生3:我覺得到慶春立交橋大約是1千米。
師:你是怎樣知道的。
生3:因為我家在立交橋邊,我早上走到學校一般用14分鐘,我走100米大約75秒,走1000米大約13分鐘,13分鐘和14分鐘很接近,所以我認為到那兒大約是1千米。
師:讓電腦叔叔告訴我們是否正確(電腦演示)。
生(全體):完全正確。
師:下面請你和同桌交流,學校出發到哪兒大約是1千米,并說說理由。
……
教學片段三:練習1選一選、填一填
師:下面請同學們完成練習1,請看清題目要求。
(學生填寫后反饋)
生1:我認為青春醫院到眾安橋的路程是1千米500米,因為青春醫院到浙一醫院是兩個500米,剛好是1千米,再從浙一醫院到眾安橋500米,合起來就是1千米500米。
師:答案完全正確,有其他想法嗎?
生2:我是這樣想的,因為青春醫院出發到眾安橋有3站路,每站路大約是500米,也就是1500米,1500米=1千米500米。
師:你的思路非常清楚。如果從湖濱出發到大學路口大約多少路程,你們誰知道?
生3:我認為是2千米500米,因為湖濱到大學路口有5個500米,也就是2500米,2500米有2個千米1個500米,即2千米500米。
師:同學們,復興大橋是杭州新造的大橋,它的信息誰能補充完整。
生4:我認為復興大橋長約80千米,寬約26米。
生5:我對長約80千米有意見,我看過報紙,錢塘江的寬大約1200米,橋不可能80千米長,我認為填1千米500米比較合適。
師:其他同學有意見嗎?
生6:我認為長填2千米500米比較合適,因為1千米500米第一小題已經用過了,錢塘江寬1200米,橋身加上兩邊的長度,大約是2500米,也就是2千米500米,填80千米、15千米更不符合實際。
師:正確,同學們很善于比較和估計,那么第三題誰來解決?
生7:我覺得飛機每小時行的路程大約是800千米,坐小轎車每小時行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步行每小時行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師:你們認為對嗎?為什么這么填?
生7:飛機速度最快,所以應該填最大的數量800千米,小轎車比飛機慢多了,但也比較快,填80千米,步行最慢,我想我8分鐘走1千米,60分鐘大約走8千米,大人比小孩快,所以填15千米比較合適。
……
【教學反思】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富有個性的探究過程,在本課教學中我努力達到這一要求,在反復的教學嘗試中,我覺得該節課做到了以下幾點。
1.找好知識的“生長點”,教學流程通暢。
本課開始就讓學生通過估計鉛筆長度、教室前后的距離、杭州到上海的路程這些具體問題感知單位由小到大的客觀存在,以及千米這個單位出現的必要性,使千米這個單位的學習過程自然通暢。
2.尊重學生的真實體驗,觀念建立自然。
在1千米概念的建立初期,難度比較大,但教學中能充分尊重學生走100米和200米的真實體驗,并在課前讓學生進行整理,通過合理的推理,知道1千米大約走多少步或走多少時間,利于概念的建立,特別是從學校到何處為1千米的估計、公交車站的路程估計,層次明顯,不斷幫助學生喚醒原有的生活經驗,強化1千米的觀念。
3.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學習方式合理。
在整堂課中,1千米觀念的建立,不是靠死記硬背,而是教師不斷引導,提供相應的學習任務,根據學生的差異,讓學生決定學習方式,如通過100米和200米來幫助建立概念時,學生既全體交流,又個別討論,又如最后的綜合練習,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能力選擇合作還是自主探索。
在整個教學中,我也深切感受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環境在該課中應予以高度關注,因為教師的設計不可能考慮到所有學生的生活經驗,如在教學片段二中,教學時就發現有的班級學生大部分就住在校園后面,課件演示難以啟發學生去強化1千米的觀念。此外我們也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多種結果出現以后,教師要靈活處理,如片段一中出現了一個學生走了1千米發現實際結果并不是按照乘5得到的,這就需要教師靈活應對……,顯然,這些問題既可能導致教學失敗,同時也是教師反思成長的有效資源,值得我們回味和珍惜。
【千米的認識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認識千米教學設計06-04
《千米的認識》的教學設計01-21
認識負數優秀教學設計02-29
認識時間教學設計優秀12-17
克的認識優秀教學設計范文11-04
《噸的認識》教學設計06-25
[經典]圓的認識教學設計09-10
《秒的認識》教學設計07-07
倒數的認識教學設計11-04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