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濟南冬天的景物特點;
2.學習老舍先生的寫景方法;
3.抓住特點寫寫家鄉的景物。
4.培養愛祖國、愛家鄉的品質。
切入角度:觀察、理解并表現景物之美。
教學程序:
一、 導入。
老待在磨坪,讓人總有幾分厭倦。今天,雪霽天晴,我想跟同學們一道,“走出巖口河,走出南津關”,到山東省省會濟南去作一趟免費旅游,感受一下濟南冬天的獨特魅力,大家可有興趣?
(板書:濟南的冬天 老舍)
二、 品讀。
1. 穿過漫長的時空隧道,剎那間,我們已到達目的地。讓我們首先對濟南來個“走馬觀花”,以便撈個大致印象。(范讀首段,提醒同學們抓主要語言信息。板書:寶地)
2. 我們大老員地跑到山東濟南,僅僅這么驚鴻一瞥就回去,大家甘心嗎?既然是專為游山玩水而來,那我們就不妨先不緊不慢地來看看濟南的山。(板書:山)
請大家美美地讀,細細地品,品出二、三段中所寫的山的特點。
⑴一圈小山——溫暖、慈善(比喻、擬人)
⑵ 雪后小山——害羞、秀氣(比喻、擬人)
3. 濟南號稱“泉城”,我們到了這兒,只看山,不看水,那恐怕要遺憾終生了。走,抓緊時間,抓住機遇,看水去!
(板書:水)
不知這兒的水,有哪些特色?
冒熱氣、綠、澄清、空靈(比喻、擬人)
請注意,這水邊有一塊石碑,碑上還刻有一首詩呢!嘿,這兩句好妙!大家愿記下來嗎?這兩句是“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三、 疑讀:自讀,質疑。
四、 小結、回顧。
同學們,濟南雖好,不可久留。穿過時空隧道,我們眨眼間又回到了磨坪,安安穩穩地坐在了本班教室。
現在,我作為磨坪中學廣播室的特約記者,想采訪幾位同學:
⑴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看過冬天的濟南,你打算如何評價?
⑵老舍先生為什么稱濟南是塊寶地?
五、 寫作實踐。
其實啊,我們磨坪也是個山青水秀的風水寶地,尤其是冬天,景色迷人。大家有興趣拿起自己的生花妙筆,描繪一番嗎?相信你一定能移情入景,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寫出家鄉景物的特點。
濟南的冬天教案2
教學目標:
1、領悟濟南冬天特有的迷人之景,引導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
2、體會作者在文中所流露出的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以及作者是描寫景色的方法。
3、品味文中生動的語言,模仿文中用比喻、擬人的寫景手法寫一種景物。
教學重、難點:
1、文中如何描繪景色。
2、品味語言,仿寫。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投影屏幕上現示一幅中國地圖,請學生在地圖上指出自己家鄉的位置,并說說印象中家鄉的冬天。
二整體把握,領略美景
1、自由朗讀課文,疏通生字詞,初步領悟濟南的美景。
2、推薦朗讀高手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象感受濟南的冬天,用一兩個詞語概括你印象中濟南的冬天,用課文中的一個詞語概括濟南這個地方的特點。
(溫晴 溫暖) (寶地)
3、關上書本,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濟南的冬天的哪些景物,用一個詞語概括這些景物的特點?
(陽光 山雪 水天)
4、如果你是一位導演,你想把濟南冬天的美景介紹給世界人民,讓別人也了解濟南,并激起他們想到濟南來領略一下冬天的美妙的想法。你通過什么景色來表現呢?你的鏡頭中會出現哪些畫面呢?
三、品味語言
1、 比較朗讀,體味文中語言的優美。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保準暖和。”
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快日落的時候,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了點粉色。
問:這兩組句子中,每組中的第二句比第一句中少了什么?
明確:第一句比第二句生動,第一句都體現出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作者融情于景中,都借助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2、 說說你喜歡那幾句,喜歡共同幾句的同學一起朗讀。
3、 配樂齊讀第三自然段。
四、拓展仿寫
文中為我們展現了濟南冬天獨有的特點,我們通過課文感受到了濟南冬天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生命和感情,請你模仿你喜歡的那幾句也來寫一種或一處你喜歡的景物,運用一定的修辭手法將景物寫活。(比喻、擬人)
五、人文拓展。
濟南自古有“泉城”之稱,有“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美景,然而近年來濟南的泉水每年會有一段時間無水流出,今年的夏秋之交,濟南出現了罕見的干旱,究其原因,是環境污染,地下水過量開采所制。我們怎樣使濟南回到過去的美景之中?
六、課外作業
搜集有關這篇文章作者老舍先生資料,盡可能地閱讀一些先生的作品。
板書設計:
陽光 暖和
山雪 秀氣 寶地
水天 清亮
濟南的冬天教案3
教學目標:
⒈精讀課文,體會景物描寫中的感情
⒉賞析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一、導入。
由作業導入:大家在《學習札記》上積累了許多生動美麗的語句,那我們今天就來交流一下,這些語句生動、美麗,它們到底美在哪里?
二、小組討論,完成課文第一段賞析(自己提問題,自己解答,老師引導、補充)
⒈本文的開頭有什么特點?(對比)
⒉你能具體說一說是怎樣對比的嗎?
北平—刮風 倫敦—有霧 熱帶—有毒日
濟南—無風聲 濟南—無霧 濟南—無毒日
⒊作者運用這一組對比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
⒋師補充:作者之所以拿這三個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密切相關。老舍25歲前一直生活在北京,1924年應邀去英國任教,在其生活6年,回國途中又在地處熱帶的新加坡住了半年,領教了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而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兩相比較,老舍不禁發自肺腑抒情道:“濟南真算個寶地。”
從中我們可以深深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三、研讀賞析濟南的山、水(教師出示問題組,引導學生研討,師生合作共同完成)
⒈陽光下濟南冬天的全景圖是個什么樣子的?你能閉上眼睛想出來嗎?(把書面文字化為具體形象,從而體會作者描寫的精妙)
⒉作者從三個方面來寫冬天的山景,你能說一下是哪三個方面嗎?它們各有什么特點?你最喜歡哪方面,請談一談。
A、陽光朗照下的山:可愛
B、薄雪覆蓋下的山:秀氣
C、城外遠山:小水墨畫
⒊在作者筆下,一切景物似乎都具有人的感情,下面兩個句子,賦予景物什么樣的感情?
①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象是把濟南放在一個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這兒準保暖和。”
②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⒋課文中,作者仿佛帶著讀者去看,去想濟南冬天的“溫晴”[背誦]景象,你能脫離課本,想像一下“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的情景嗎?[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次序]
⒌本文語言準確、生動,你能舉例說明嗎?文章多處運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你找出了多少,能和大家交流嗎?
[例]把濟南的一圈小山比作“小搖籃”,賦予小山以慈母之情,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情態可掬。
⒍有人說作者以“這就是冬天的濟南”作結,匠心獨具,說一說你的觀點?
小結:本文布局謀篇,層次井然,情景交融,語言準確,生動,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散文,值得我們細細品讀。
四、拓展延伸。
同是山東省,我們膠州地區的冬天是個什么樣子的?你能把你感受最深的說說嗎?[注意:觀察和描寫景物的特點]
五、體驗反思。
老舍先生住慣了多風的北京,并剛由多霧的倫敦回來,因而對濟南的冬天的溫晴感受格外深切,你到了某一個新的地方,是否有一些特點的感受?
[舉個例子說一說或者可以寫在《讀書札記》上]
濟南的冬天教案4
課 題: 《濟南的冬天》
課 型: 新 課
課 時: 二
教學方法: 競賽式活動課 教學媒體: 錄音機 《春江花月夜》曲 幻燈機及膠片
教學重難點:
1、多角度的寫景
2、多種修辭的應用
3、想象能力的培養
設計思路:
1、從課文客體的分析討論中,使學生明確多角度寫景的`思維方法。
2、從辭格的辨識中,使學生明確用什么語言格式表達自己的欣賞,傳達自己感受。
3、有了前兩者為基礎,學生有了想象的方法,也有了表達想象的方法。于是,以《春江花月夜》為學生想象的載體,滿足學生想象及表達想象的欲望,檢驗學生的想象及表達能力。
4、為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引進交互,引進競賽的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我們剛學過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作者多角度地給我們描繪了哪幾幅春圖?其中應用的修辭手法有哪些?
2、生答:……
3、師:上一課時,我們初步學習了老舍先生的〈〈濟南冬天〉〉,我們知道那里有溫晴的天,慈愛溫情的山,多姿嬌美的雪,溫柔多情的水。(板書)讀之,直惹我們眷顧不舍,流連忘返。除了上一節課咱們欣賞的溫晴的天,還有什么使我們如此迷戀這濟南之冬的呢?作者是怎樣(修辭)把一個活脫脫的濟南之冬呈現給我們的呢?我們的具體感受又如何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第二自然段吧。
二、品析課文第二自然段
(一)閱讀感知
1、自由閱讀第二段
2、抽生閱讀
3、生評價閱讀質量,教師計分。
(二)研讀深化
1、教師設問:并用幻燈展示問
A:作者用哪句話由一段文字過度到這一文段?
B:作者在該文段中用了一個“奇”字,你認為這里的景致奇在哪里?
C:作者從哪些角度寫了濟南的“山”,有什么特征?
D:作者在文段中應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E:文段中,是否用到了想象或是聯想?在哪些文句中有所體現?
F:從小山和人們的對話中,感受到了小山什么樣的情致?
2、生分語文學習小組討論,準備搶答
3,教師評價,計分并板書
(三)談感受繪美景
1、在老舍先生的筆下,濟南的小山慈愛溫情的特點已經歷歷在目,通過研讀學習,我們請幾位同學上臺把你感受到的景象給我們描繪一下。
2、生準備……
3、分組描繪,教師評價計分。
小結 小結內容及各學習小組的比分情況
三、品析課文第三自然段
閱讀感知
1、接力閱讀
2、評價并計分
研讀深化
1、教師設問(以燈片展示問題):
A:文中說“最妙的是下點小雪了”,請問妙在哪里?
B:有哪些動詞寫出了小雪怎樣的特點?
C:段中應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D:作者是如何處理多角度的?
2、生討論,準備搶答……
3、生搶答,教師評價并計分。
談感受述美景
1、師:享受了濟南小雪景,我們請幾個同學上臺來,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
2、生準備 ……
3、生描述,師評價并計分
小結
教師作學習內容和競賽兩方面的小結。
擴展發散應用
1、師: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對于大自然的美好景象,絕不會無動于衷,于是,畫家們拿起了自己的畫筆;音樂家們連綴著自己心中的音符;雕刻家們操起了自己的刻刀;文學家馳騁在自己的思想里……這里的每一位藝術家都會無一例外地應用到一種能力,那就是聯想和想象的能力。
在坐的同學們,你想過成為一名藝術家嗎,你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又如何呢?想展示你的風采嗎?我為大家準備了一首中國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請各位伏案聆聽,打開你思想的閘門,馳騁你的想象,把你頭腦里的生動畫面表述出來,可以是聽到的,可以是看到的,可以是想到的,可以是感受到的……
2、教師播放音樂,生伏案聆聽……
3、生描述,師評價并給相應的組別計分。
總結該課時
總結兩方面的情況,一、學習內容。二、競賽結果。給優秀學習小組最熱烈的掌聲,給暫時滯后的學習小組以鼓勵。
結束并布置作業
1、自學課文余下內容,下節課展示自學結果。
2、把聽音樂后的感受寫在作業本上,下一課時評出優秀篇章節,在班上張貼公布。
反思:
該課以競賽為課堂組織方式,極大地滿足了學生成功的欲望,以交互為核心實現了課堂以學生為文體的現代教學觀。課中學生表現涌躍,努力地思考,積極地回答問題,尤其是在教師給出錄音《春江花月夜》后提出描述感受后的課堂氛圍,更是活躍,同學們紛紛舉手,要表達自己的看法。面對同學們的精彩描述,課中掌聲不斷。這不僅給了學生以美的享受,還為孩子們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臺。他們感受了成功,長此以往,他們會愛上語文的。
我的教學目標,自然也在同學們,快樂而又緊張的氛圍中得以實現。他們懂得了聯想和想象的方法,初步實踐了表達自己感受的方法和手段。
陶行知先生說過這樣一個內容,我們給孩子們學習那些經典名篇,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們學會寫,學會名家名篇的寫法。就這上點來說,我的這堂課是成功的。
從朱自清先生的筆下,我們了解到春天不僅帶來人視覺上的享受,還帶來希望和力量。冬天帶給我們的則是刺骨的寒冷,滿目蕭索和生活上的不便……但冬天也有雪后的美景、無限的生機和令人向往的溫暖。今天,我們就來追隨現代著名作家老舍的足跡,去感受“濟南的冬天”。
簡介濟南歷史,參看《濟南歷史概述》一文。“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劉鳳誥(清)“一面荷花三面柳,半城波浪半城春”它是北方唯一的“水城”——《大明湖之春》
閱讀時進行課文的整體把握,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思路,可思考以下問題:
(1) 濟南冬天的總的特點是什么?(溫晴)(用對比的手法描寫)
(2) 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各有何特點?各段描寫之間有何聯系?
品味優美的語言,體會比喻、擬人修辭在寫景中的作用。
(1) 你最喜歡濟南冬天的哪些景色?你認為語段中哪個詞語用得最妙?妙在何處?有感情地朗讀你所喜歡的語段
(2) 文中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試分析其作用,并模仿舉例。
(3) 你認為好的語言應當具備哪些特點?應當如何品味這些精妙之處?在文字表達上應注意什么?妙:引出了下文對雪的光、色、態的描寫,點出了雪景的秀麗和奇妙。臥:展現了一種安適悠閑的氣氛,呼應前文“安適暖和”的感受。
比較閱讀,通過和《春》的比較,思考下列問題:為什么作者能描繪出這么精彩的畫面?為什么語言能如此優美?體會在寫法上與《春》有什么相同之處?寫好文章,必須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經過內心感受揣摩才能成文。這兩篇文章作者都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甚至被外界景色感動了,而寫出了真情,那些比喻、擬人才那么活靈活現,富有靈性,才能達到神似。
學生自由朗讀《春》和《濟南的冬天》中自己喜歡的精彩片斷,再次體會大師筆法。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2
一:《濟南的冬天》第一課時
二:教材分析:本文是繼朱自清的《春》之后的第二篇優美的散文。作者老舍細致觀察濟南的冬景,把心中對濟南冬景的喜愛以及對自然山河的贊賞之情通過筆墨描繪出來,創作出這么一篇優美的散文。本課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描繪大自然。通過反復朗讀本課文,在學習《春》之后繼續加強朗讀水平的提升。同時,也加強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認識,閱讀更多的文章來加深體會文中細膩的描寫,進一步體會寫景抒情的文學創作方法。
三:學情分析
初一新生在上一節課了解了文學作品中自然的描寫,賞析了優美的語言,發揮想象,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重點學習了比喻對文學語言的潤色功能,一定程度上鍛煉了理解文學語言的思維能力。對于朗讀方面仍需加強學習,體會文中感情。
四:教學目標
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贊美之情以及喜愛之情。
初步分析作者筆下冬日里帶有溫情的濟南山水,發揮想象,理解作者寫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五:教學重點
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作者對濟南冬天的贊美之情以及喜愛之情。
初步分析作者筆下冬日里帶有溫情的濟南山水,理解作者寫景抒情的寫作方法。
六:教學難點:
發揮空間想象能力,想象文中描繪出的景觀,體會文學作品的語言對空間的塑造以及傳達情感的魅力。
七:教學時間
40min
八:教學設計
立足點:“看”(順著老舍先生的目光,在想象的.世界里觀覽冬日里的濟南。)
導入:5min
冬天的電影場景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順著老舍先生的目光,一起認識冬天里的濟南,在想象的世界里觀覽冬日里的濟南。
檢查預習:5min
借助注釋,了解作者背景。以開火車的形式檢查字詞,讀三遍。(基礎鞏固)
朗讀技巧學習:10min
跟著錄音,低聲跟讀,注意感情起伏,重音及停連。(初步感知作者細膩文筆及對濟南,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問題一:5min+12min
順著老舍先生的眼光,你看到了什么自然美景?各自有什么特點?小組討論,把你在文中看到的地名、自然景觀在文中用筆畫出來,五分鐘之后請同學來分享所得,用自己的話簡單描敘出來。(鼓勵積極發言,加強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同時理清文章層次: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總體感受、濟南的小城、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的山以及冬日里的水)
課堂總結:3min
了解作者背景生平等、字詞鞏固、朗讀初步學習以及對文章層次的梳理。
九: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一遍,朗讀第三段三遍。
找出文中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的句子,試著思考一下這些句子好在哪里?
十:板書設計
濟南的冬天
老舍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3
[學習重點]
學會多角度描繪景物,融情于景的寫法。
[學習難點]
如何多角度描繪景物。
[教學課時]
二課時
[課前準備]
1、搜集有關老舍的資料。
2、查找濟南及其山、水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學生齊答:冬季)對!現在正是初冬時節。一提到冬季,同學們也許馬上會想到“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靚麗,也許會想起“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遼遠,更會想起“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孤寂。在我國的土地上,有沒有一個地方它的冬天也溫暖如春,給人一種溫情脈脈的感覺呢?今天,就讓我們追逐老舍先生的足跡,走進《濟南的冬天》,切身感受一下它的溫馨,欣賞它那秀氣的山和澄綠的水吧!
[由生活常識導入話題,運用優美的語言,并輔之以切合時令特點的。詩句,創設情境,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引導學生感受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二、檢查預習
1、作者介紹(讓學生先介紹,最后屏幕顯示老舍的有關情況,讓一位學生朗讀)
老舍,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劇本《茶館》等。
2、介紹濟南(讓學生介紹,互相補充之后,屏幕顯示老師準備的有關介紹濟南的文字及圖片資料,請學生集體讀一下)
(1)濟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公元前22世紀的原始部落首領舜就誕生與生活在濟南一帶,濟南城的歷史達4、5千年以上,這里古跡眾多,山川秀美,人杰地靈,是歷代文人墨客謳歌和推崇的一座歷史文化名城。
在濟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它東接佛懋山,西連南馬鞍山,四里山,層巒疊翠,形成濟南的天然屏障。它們都是名副其實的“小山”,連最高的千佛山,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
濟南多泉水,自古有“泉城”之名,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舉泉名72個,大致為趵突泉、虎泉、珍珠泉、五龍潭四大泉群,泉水千姿百態,蔚為壯觀,趵突泉名列72泉之首。
(2)大明湖
大明湖在濟南舊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處泉水匯成,湖面占全城的三分之一。清人劉風誥詠濟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3)出示幾幅陽光下及小雪后濟南山水的圖片。
[通過檢查預習,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字詞測評
課前大家已預習課文,下面我們檢查一下字詞掌握的情況: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發髻澄清貯蓄水藻濟南著落暖和真得鑲
(2)、解釋詞語
響晴空靈奇跡響亮安適澄清水墨畫慈善
三、指導朗讀
1、齊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初步體味感情。(配樂朗誦)
2、討論:本文該怎樣朗讀?
1)學生前后左右分組討論,教師巡回指導,適時點撥。
2)學生派代表回答。
3)教師歸納:讀出喜愛的感情,語速較慢,語調柔和,語氣親切。
3、學生按這樣的要求自選一段最喜歡的內容自告奮勇朗讀,其他同學掌聲鼓勵。(配樂)
4、放音樂,聽名家師范朗讀,學生體會讀法。
四、整體感悟。
剛才我們通過朗讀課文,已經充分感受了全文,現在請同學思考:
1、濟南冬天最顯著的特點是什么?
2、課文寫了濟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學生回答
明確:南冬天的特點是“溫晴”,還了濟南冬天的山、水。
3、這天氣、山、水三者的關系是怎樣的?
(根據課文內容,教師稍作點撥引導。)
學生回答
歸納:因為有小山的包圍,所以才會有“溫晴”的天氣;又因為有“溫晴”的天氣,才會有小雪覆蓋的山景,河水才會冒點熱氣。所以,“溫晴”是濟南冬天的特點,描繪濟南的山水都是圍繞這個特點來寫的。
五、齊誦全文,再次體味。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一、朗讀課文,讀出重音和勾連。掌握課后生字詞及課下注解,并能運用。重點理解比擬手法及作用,兼顧品味運用對比、反復、設問、排比的語句。能夠區分實寫與虛寫的語句。會寫200字的家鄉冬景,寫出景物的特征。
二、借助解讀富有感情色彩的關鍵詞或關鍵句,理解蘊含句中的美好情感。借助想象讀懂文中的詩情畫意的具體體現。
三、課前預習,課堂自主合作探究問題,教師點撥,課后閱讀四季寫景文。
【教學安排】兩教時
【教學內容與步驟】
第一教時
【教學要點】
一、檢查預習作業:
1、學生誦讀,能讀出重音和勾連。
2、出示抄寫本,備查。檢查關注學生的書寫和標音。教師點撥字形、字音和字意如何辨認并識記。
二、作者簡介(略)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檢查預習作業:
1、學生誦讀,能讀出重音和勾連。
2、出示抄寫本,備查。檢查時關注學生的書寫和標音。教師點撥字形、字音和字意如何辨認并識記。
3、從文中找出運用比擬的句子,并說說它們對寫景和抒情起到怎樣的作用。(教讀過程中回答)
二、作者簡介(略)
三、解讀課文
1、誦讀全文,注意讀出重音和勾連。(完成積累拓展四)
2、課文主要寫了哪幾種景物,反映了濟南的'冬天什么特點?(完成思考探究一)
3、文中運用比擬等多種修辭手法,對描寫景物和表達作者思想感情分別起到什么作用?
4、“理想的境界”蘊含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說冬天的濟南是理想的境界。(完成思考探究二)
5、借鑒課文寫家鄉冬天的景物,不少于200字。(完成積累拓展五)
四、布置作業
1、完成校本作業
2、閱讀輔助資料
3、預習新課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5
基本信息 | |||
課題 |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與反思 | ||
教材分析 | |||
本文是老舍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所寫的一篇情辭并茂的寫景散文。文章生動形象地描寫了冬天的濟南氣候溫和、度冬如春、美麗如畫的景色,抒發了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全文思路清晰,安排有序。先總提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再從濟南的山、水兩方面寫出濟南冬天的這一特點,最后以一句簡明有力而耐人尋味的話結束全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本文寫作的一個特點。優美的意境中,表達出作者贊美的真情。 | |||
學情分析 | |||
七年級的學生對于一些問題已有自己的看法,但對文章的內容沒有具備概括和分析能力。雖能初步把握文章內容,但對散文的學習方法尚不熟悉。初一學生抒情感悟較低,但剛剛學了朱自清的《春》,學生隊抓住特征有層次的進行景物描寫以及情景交融這種學法有了一定的認識。在本課中將對學生作進一步的引導,加深他們對寫景散文寫法的指導。因此,注重課前指導,課堂引導,課后訓練。 | |||
教學目標 | |||
1.知識技能目標: ①通過文章閱讀學生能理解和運用“響晴、溫情、設若、空靈、澄清、清亮”等詞語 ②學生能在閱讀中積累文中優秀語句 2.能力方法目標: ①在反復閱讀過程中能理解分析文中描繪濟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寫中情與景的融合。 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自覺培養自讀寫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閱讀教學,學生能體會作者對濟南,對祖國河山真摯的思想感情 | |||
教學重點和難點 | |||
學習重點: 體會濟南冬天與老舍情感的緊密結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欣賞并學習本文的寫作手法和語言特色。 | |||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主要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很清楚地再現。) | |||
教學環節 | 教師活動 | 預設學生行為 | 設計意圖 |
一、新課導入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簡介作者并解題 四、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五、體味美 六、探究美 七、作業布置 | 春游芳草地, 夏賞綠荷池。 秋飲黃花酒, 冬吟白雪詩。 一年四季都有許多美景 ,你喜歡哪個季節? 同學們,北國的寒冬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江南的冬天溫柔可人,那么地處中原的濟南呢?它有一番怎么別致的性格呢?老舍在《濟南的秋天》里曾這樣說過:“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西湖,秋和冬全賜給了濟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見證老舍先生的評判。 1.了解濟南冬天的景物特點; 1.看課文解釋①后補充: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寫該文時,作者就在山東濟南任教。 2.解題 1.聽課文朗讀,學生邊讀邊圈點,感受課文:題目限制了地方和時令,濟南的冬天有 什么可寫的呢?先看課文,把有關描寫濟南冬天的詞句劃出來。 2.師生互動,評點第一段 濟南的冬天有哪些特點?第一段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寫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的? b.文中哪一個詞寫出了濟南的冬天獨具一格的風貌? 【補充:統觀全文可以看出“溫晴”“寶地”兩詞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溫晴”偏重特點,“寶地”偏重感覺】 3.你能看出老舍帶著我們欣賞了冬天濟南的幾幅美景,能用精練的詞句給每一幅圖擬一個名稱嗎? 1、 2、 3、 4、 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并說說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景物,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特點? 推薦一句你認為寫的好的句子,說出推薦的理由。 例: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樹尖的雪比作“白花”; 二是將樹尖頂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比喻貼切得表現了雪后樹的秀美。 例: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這是不是個理想的境界? 句中用“曬”“睡”“醒”形象地突出了小村莊舒適、溫暖的環境。 想一想,為何老舍先生這些文學大師們能描繪出如此精彩的畫面,他的語言能如此優美?我們寫景時要向他學習什么呢? 啟示 細致觀察 角度多樣 情景交融 運用修辭手法 | 學生回答春夏秋冬的可能都有,教師要有意識引導。 讓學生感受一下北國的冬天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情形,然后讓學生猜想一下濟南的冬天該有什么特殊呢? 學生默記 閱讀注解① 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 聽讀全文,同時把有關描寫濟南冬天的詞句劃出來 整體感知,理清思路,邊讀邊圈點,感受課文 閱讀第一段,找出特點及方法:“無風聲,無重霧,無毒日。”“和北平、倫敦、熱帶對比,贊美濟南的冬天” “溫晴” 閱讀感知,學生擬題 小山搖籃圖 薄雪覆蓋圖 城外遠山圖 空靈水晶圖 閱讀尋找自己喜歡的描寫語段,并簡述理由 主要技巧是運用了比喻、擬人的手法 動詞的使用,如: 樹尖用“頂”,山尖用“鑲”,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幾個字各得其所 采用多角度(視、嗅、味、觸)描寫手法,恰當運用修辭在課堂練習本上寫一段景物描寫。 | 設疑引入,激發興趣 讓學生在學習本文是有一個總體方向 補充文學常識,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帶著問題去聽、讀課文,可增強學生閱讀使得目的性 師生互動,展開探究,感受第一段在文中的作用 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 培養學生的綜合概括取題能力 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高對于祖國文字的理解能力,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習字詞 將寫景特點這一知識點隨課文教學加以強調 |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 |||
濟 南 的 冬 天 老 舍 無風聲 小山搖籃圖 溫 山 雪霽初睛圖 無重霧 溫 晴 水 空靈水晶圖 綠 無毒日 藍 | |||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 |||
學生行為評價方案 1、看學生的學習狀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否被激起,能積極地以多種感觀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精神振奮,有強烈的求知欲望。 2、看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參與學習活動中的數量、廣度和深度是衡量主體地位發揮的主要標志,學生要全員參與,有效參與。 3、看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是否由個體學習到主動合作學習;是否由接受性學習變為探究性學習。 4、看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的表現。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全身心地投入、是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積極解決問題,是否敢于質疑,善于合作、主動探究并有實效,是否圍繞某一問題彼此間能交流、討論、傾聽,提出有效建議。 5、看學生學習的體驗與收獲。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90%以上的學生能夠相互交流知識、交流、體會,交流情感由自悟——覺悟——感悟——醒悟,在獲取豐富知識的同時形成了一定的學習能力。 附: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表 | |||
教學反思 | |||
《濟南的冬天》是老舍的散文名篇,篇幅短小,構思精巧,語言優美。學習這樣的美文,既能讓學生得到語文的滋養,又可得到審美的陶冶。 |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體會語言的準確性和生動性。
2、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3、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的句子,分析它們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
教學重點
找出文中運用比喻,擬人的句子,分析它們的精妙之處。
教學難點
感知濟南冬天的特點,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這幅對聯說的是哪個城市的風光?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代詩人劉風浩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濟南的冬天》去見證老舍先生的評判。
二、老舍及其創作
1.看課文解釋①后補充:
老舍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寫該文時,作者就在山東濟南任教。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聽課文朗讀,學生邊讀邊圈點,感受課文:題目限制了地方和時令,濟南的冬天有什么可寫的呢?先看課文,把有關描寫濟南冬天的詞句劃出來。
2.師生互動,評點第一段
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特點?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來概括“濟南的冬天”的氣候特點嗎?第一段是通過什么方法來寫出濟南冬天的特點的?
【補充:統觀全文可以看出“溫晴”“寶地”兩詞是貫穿全文的主線,“溫晴”偏重特點,“寶地”偏重感覺】
3.老舍先生主要寫了哪些景物來組合成“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畫卷?你能根據文中的描述,給每幅畫面起一個合適的名字嗎?
四、體味美
1、選擇你喜歡的段落朗讀,并說說這段主要寫了什么景物,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特點?
2、推薦一句你認為寫的好的句子,說出推薦的理由。
例: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
這句話含有兩個比喻,一是將樹尖的雪比作“白花”;二是將樹尖頂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護婦”。比喻貼切得表現了雪后樹的秀
五、精彩語段研習,鑒賞景物描述方法。
(一)齊聲誦讀第3語段,就如下內容品析研討。
1、文章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
2、“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處?
3、這段文字用什么修辭手法寫雪后的山景?找出相應的例子。
4、本段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濟南的雪一點也沒抹殺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溫晴”越發顯露了出來,請學生歸結本段的寫景特色。
(三)吟詠體味第3語段。
六、小結,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體會文中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對突出事物形神特點的作用,如揣摩喻體選用的精妙。與《春》在寫法上的對比閱讀。
一、復習導入
二、揣摩優美語句,品析寫景藝術,領悟思想感情
1.默讀全文,畫出文中貼切且給人以美感的比喻、擬人句,并小組討論、分析是如何寫意情狀、傳達情韻的。
在小組討論交流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展開聯想,體味情景交融的詩意境界。對于修辭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換法”即通過與改為一般表述的比較,看表達效果的不同。
(投影顯示)如:
(1)組:
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2)組:
甲: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
乙:快日落時,陽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點粉色。
(3)組:
甲:天兒越晴,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里照個影兒呢!
乙:天兒越晴,水藻越綠,水也不結冰,垂柳的長枝倒映在水中。
教師點撥、明確:
(1)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搖籃”,寫出山景的小巧秀麗,又用擬人顯出感人的脈脈溫晴。躺在搖籃里承受母親體貼入微的撫愛,那當然是最暖和不過的了,而況山們還“低聲地”哼著搖籃曲,秀美的睡態再現了這個“理想境界”的溫暖、舒適的特點。而乙句的直白敘述則傳達不出寄寓的贊美深情。
(2)組甲句把夕陽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擬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嬌美和小山的秀麗,情態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黃斜陽相映襯,色彩鮮艷悅目。比擬把本來沒有生命的、靜止的東西寫得活靈活現,呼之欲出。而乙句則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愛。用“不忍得”寫水不僅有生命的質感,而且還有一副和善心腸,為了水藻的綠,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滿著春意。雖沒直接寫天氣暖和,卻讓人感受到了溫暖,傳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2.訓練聯想能力,練習使用比喻、擬人句寫形神。
提示:文學需要聯想,聯想對于散文尤為重要,本文不僅聯想豐富,而且貴在自然、取譬精當。給學生設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鄉野清晨、海濱夏夜等,讓學生抓住情境特征,展開豐富的聯想,以優美傳神的手法狀景達意。
3.本文語言樸實清新,娓娓道來,情懇辭切,除體現在比喻、擬人手法的運用,同時在遣詞造句上還非常講究,值得仔細玩味。
思考:
(1)“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去掉“聲”字可以嗎?為什么?
(2)“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這里為什么用“臥”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應?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不可以。“沒有風聲”并不是沒有風,濟南的冬天只是沒有那種令人戰栗的呼嘯的北風而已,如果去掉“聲”就說成了“沒有風”,那是不切合實際情況的`。
(2)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
4.誦讀全文。男女同學合讀第1語段,男同學讀繪寫山景的2、3、4語段,女同學讀寫水色的第5語段。
三、對比閱讀
思考:《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提示:兩篇散文都通過幾幅具體生動的畫面來表現特征。《春》一文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繪了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等五幅畫面,體現了春的“新、美、力”的特點。而《濟南的冬天》同樣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描繪了陽光下的濟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畫圖,表現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四、課堂小結
濟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筆下濟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細味那淡雅的水墨畫浸蘊的“溫晴”,更覺神韻。繪山景、描水色。“這就是冬天的濟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猶未盡,話猶未了,明敏的讀者是否會饒舌地續寫“我愛濟南的冬天,我愛冬天的濟南”以抒發胸臆呢?我想,是會的。但老舍先生不會,誰讓他是丹青高手呢!
五、布置作業
以“________的冬天”為題寫一篇小作文。
要求: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②仔細觀察,充分展開聯想與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課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基礎落實不夠扎實。生字詞可以讓學生多寫寫。
以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教學中,使文本朗讀如何和文本內容聯系起來。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通過朗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
教學重點:
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朗讀“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讓學生感受美,領略美。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
以話題“我眼中的冬天”為話題,聊聊冬天給學生的感受。找準機會板書課題《濟南的冬天》,并順勢介紹有關老舍的文學常識。
二、初讀感知“美”
1.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是美的,同學們讀讀看你從哪里發現了美?(學生會從文章各個地方找出“美”,拿來和同學交流)
2.你能用美麗的'聲音,向我們傳達美嗎?
(教師啟發、引導,并積極表揚)
三、再讀聚焦“美”
3.同學們,你們覺得最美的是哪一段?(學生大部分會回答“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這一段)
4.讓我們齊讀這一段。(讓學生熟悉這一段)
5.教師范讀這一段,配樂讀出美感。(教師引讀,將學生帶入情境)
四、三讀朗誦“美”
6.教師提出朗讀要求,做標記,具體指導。(要做到細致而有效,如用﹏號表示聲音的延長等)
7.學生自由練讀。(根據標記提示,注意輕重緩急、語氣感情)
8.指名學生朗讀,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評價,教師指導。在這一環節,老師可以要求學生以“我從 讀出了 ,因為 。”(必要情況下,教師可以具體指導一兩句)
9.學生再次練讀,為下一環節做準備。
五、朗讀擂臺賽
10.教師公布擂臺賽具體規則。(找裁判,以學生掌聲高低為準,最后能站在講臺上的同學獲勝)
11.參賽學生朗讀,教師配樂,其他學生評價。
六、板書設計(略)
七、沉思畫出美
課下再讀這段,將你心中的美畫出來吧。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抓住了一個“美”字,讓學生在美麗的世界里走了一遭。這節課重點訓練了學生的朗讀能力和感知語言的能力,達成了預設目標,學生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獲。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8
【教學設想】
這是一篇寫景的抒情散文,課文選取了一個個獨特的角度,描繪濟南冬天的特有魅力。語言準確生動,充滿了對濟南的熱愛之情。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朗讀、品味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使學生在合作、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感悟濟南冬天的美麗。
【教學步驟】
一、課前3分鐘說話訓練
1、學生說話。(或演講,或朗誦,或講故事,或報道新聞)
2、學生點評。(或語言,或感情,或體態、或節奏等)
二、導入新課
一年可分為幾個季節?同學們冬天聯想到什么?東山的冬天有什么特點?┈┈
三、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思考:
⑴濟南的冬天給你的整體印象是什么?
⑵課文中哪些景物你印象最深的?為什么?
四、學生自主探究,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以上問題進行探討。圍繞問題進一步理解課文
1、討論,推薦同學發言,在大組(全班范圍內)中交流。
2、教師點撥:
⑴濟南冬天的特點:溫晴──對比的寫法。
⑵濟南的山特點:溫暖、可愛、美麗迷人──襯托的寫法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⑶濟南的水特點:清亮、空靈──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既贊美濟南冬天的美麗,同時也無不流露出作者對濟南冬天美麗景致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3、小結:
通過剛才的討論分析,我們感受到老舍先生筆下的冬天濟南,她溫暖如春、秀麗如畫,天明水凈。字里行間到處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熱愛之情。
五、拓展練習
1、想一想你看到過的什么地方的景色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模仿《濟南的冬天》的一些寫法寫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2、配套教材──《濟南的冬天》。
【板書設計】
無風聲
無雷聲
無毒日
陽光朗照
薄霧覆蓋
城外遠山
清水碧綠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帶領學生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揣摩詞句含義,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3.培養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清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
1.導讀導議。
2.學生小組合作探究,班級讀、評、講、議。
3.課文解讀和情境營造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濟南的熱愛和贊美之情,激發自身對祖國自然景色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品味揣摩語句。
2.理清思路,了解濟南冬天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讀文章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在寫景中的作用,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4.讓學生查找作者的一些經歷、創作,加強對作者和作品的理解。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語:老舍在《濟南的秋天》里說:“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瑞士,把春天賜給了西湖,秋和冬全給了濟南。”尤其是北中國的寒冬,腦海中浮現的多是朔風怒號、冰封雪飄、天寒地凍的畫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濟南的冬天》,看大自然賜給了濟南什么樣絕美的景致,竟那樣令作者心醉神迷,寫出這樣的評價。
課件展示圖片和板書標題、作者。
【設計意圖】帶著疑問學習課文,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感知學習
教師播放背景音樂讀書,并設計相關問題:
1.師生同讀:解決課文中的生字詞、多音字、形似字。
教師出示整理好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2.生生自讀討論:作者如何概括贊譽濟南的,濟南冬天的總特征是什么?
3.分組討論:圍繞著總特點是如何安排文章結構的?
教師引導學生:說清楚文章結構脈絡。
贊譽了“濟南真得算個寶地”;最能概括濟南冬天的氣候特點的詞語是“溫晴”。
第一部分(1段)總寫濟南冬天的天氣特點。
第二部分(2~6段)具體描繪濟南冬天的美景。
【設計意圖】營造情境和引導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明確作者的寫作思路。好的詩文當以朗讀為主,尤其是寫景、抒情散文的朗讀,師生讀,生生讀,在朗讀中讓學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朗讀文本中理解、解決問題。
(三)內容探究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小組內、班級內討論。
1.文章開頭,作者采用什么方法來突出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
2.感知作者的情感,互相交流預習中查找到的資料。
3.第二部分具體抓住了濟南冬天的哪些自然景象來描寫,各突出了什么特點。
師生共同總結如下:
1.把濟南和北平、倫敦、熱帶地方進行了對比的方法:北平的寒,濟南的暖;倫敦的暗,濟南的明;熱帶的熱,濟南的溫;抒發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
2.教師點撥: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北京人,滿族。譽為人民藝術家。著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龍須溝》《茶館》等,其中話劇《茶館》被西方人譽為“東方舞臺上的奇跡”。作者之所以用北平、倫敦、熱帶地方來對比,與他的生活經歷有密切關系。老舍25歲以前生活在北京,1924年去英國,生活了6年,回國途中在新加坡生活了半年,所以領教過北京風、倫敦霧、熱帶毒日頭的厲害,一回國便到山東齊魯大學任教,定居濟南。在濟南溫晴宜人的冬季里,老舍感到驚異陶醉,不僅發自肺腑的抒情道:“濟南真得算個寶地。”從中我們可以深深地體會到:作文時一定要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要有真情實感,這樣才能感染人。
3.全文抓住了濟南冬天“響晴”的特點,描寫了濟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文章從自己感受的角度總寫“響晴”特點,然后具體描繪了濟南暖冬的幾個畫面:陽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蓋下的山,城外遠山,濟南冬天的水。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更清晰地把握文章的內容,抓住重點,培養學生相互交流查找資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學會運用精練的詞語來概括景物的特點。
(四)語言運用與品味
1.教師導入并設計問題,請學生展示朗讀,帶著同學們再品析課文,思考問題。
語言是情感思想的載體。細細地品味語言,才能更好領會文章的內容。要善于抓住關鍵句子,再細細體會句中詞語的意味。
(1)文中描繪了山、水、城、雪等多幅畫圖,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2)我認為 是最精彩傳神的詞語或句子,它妙在 。
2.教師在全班討論的基礎上總結。
(1)語言運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生動貼切。
舉例: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這個句子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形象地寫出了濟南四面環山的地形特點,同時,將小山寫得像慈母般溫存、可愛、慈善,生動而巧妙地突出了濟南的冬天溫晴的特點;“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以動寫靜,寫出動人的形態;“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寫出雪的情態。
重點分析:被風兒吹動;害了羞。
(2)詞語選用上十分講究。
舉例:用“臥”字傳神地寫出了村莊和雪的情態,表達了一種安適平靜的氣氛,與文章基調相調諧,有一字傳神之效。和前文“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相呼應。
【設計意圖】1.通過品味語言,培養閱讀分析能力,了解品賞語言的角度。2.通過評析語言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作者對濟南冬天的熱愛。
(五)活動學習
教師布置圍繞下列問題展開活動。(根據課堂實際選擇合適的活動)
1.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仿照自己喜歡的語句或段落,進行仿寫。
2.說說自己家鄉冬天的特征,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方法。
3.《濟南的冬天》在寫法上與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歡哪一篇?說出理由。
【設計意圖】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實現能力遷移和情感內化。
(六)布置作業
1.摘錄比喻、擬人句,體會表達效果。
2.小寫作《校園的冬天》,400字左右,恰當地使用修辭方法。
【設計意圖】1.讓學生感受語言表達效果。2.課堂知識的學以致用。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思想: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明白:語文學習關鍵在課外自己很樂意的參與,課堂學習是進行學習的交流和完善。
學習目標:
學會擇文朗讀,并對選文進行質疑、設計問題;學會評價他人的學習情況。
學習重點:
散文的朗讀,把握朗讀要點。
學習難點:
學生自己對選文的質疑、設問。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手段:
多媒體
學習過程:
一、課題導入。文體、作者。(圖一)
二、說
你對老舍和其作品了解多少?
1、老舍曾創作優秀話劇《龍須溝》,被授予“”稱號。
2、下列作品是老舍創作的是()
A《家》
B《子夜》
C《四世同堂》
D《雷雨》
3、“虎妞”是老舍作品《》中的一個主要人物。
三、比(圖二)
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學中的收獲,好嗎?
要求:
1、小組交流
2、選出代表
3、綜合意見
4、發表看法
四、聽傾聽課文錄音,在聽的過程中用你喜歡的符號、線條劃出值得你關注的`詞或句子,確定自己喜歡的段落。
五、試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進行朗讀練習,自己邀請同學進行點評。
點評角度:語速語氣普通話停頓重音
六、問(圖三)
就你喜歡的段落質疑或設計問題考考別人,趕快行動!談(圖四)
談談本節課你的收獲,好嗎?
七、做(圖五)
你愿意圍繞所學內容給同學布置一些家庭作業嗎?注意:作業可不能太多呀!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濟南的冬天》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散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成的。文章緊緊抓住濟南冬天“溫晴”的特點,使筆下的山、水、城、人跟這“溫晴”天氣緊密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幅溫暖晴朗的濟南冬天圖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三個生字,掌握五個要求會寫的生字,理解“響晴、溫晴、安適、貯蓄、澄清”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內容,揣摩詞語,體味濟南的冬之美。
3.理清思路,體會比喻、擬人手法對突出景物特點的作用,品味語言的優美;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開描寫,情境交融的寫法。
4.體會作者對平凡景物獨特的感受,以及對其寄予的深情。
【教學重點】
把握濟南冬天的特點,理清文章層次結構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并學習文中景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提到冬天,你腦中會浮現出哪些詞句呢?
(白雪皚皚、冰天雪地、大雪紛飛……)
冬天,除了美麗的雪景也伴隨著刺骨的寒冷。但是,有個城市卻是個例外。它的冬天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學習內容。
二、走進作者
老舍(1899—1966),現代小說家,戲劇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北京人。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老舍先生在1924年赴英國講學,1930年回國,本想作職業作家,但專職寫作難以維持生活,為了取得可靠的收入,經好友們的勸告,1930夏天到濟南的齊魯大學任教。這篇文章就是在濟南齊魯大學任教時寫的。老舍在齊魯大學任教四年,其間他“努力地創作,快樂地休息”,因而濟南成了老舍的“第二故鄉”。他對濟南有著深厚的感情,他把許多美麗的文字留個了濟南。
三、初讀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1、出示讀文要求:
①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圈畫出不理解的字詞,讀文后結合上下文或工具書理解。
③自學生字,要理解字義。
2、字詞通關
①認讀生字、詞
xiāng、zǎo、píng、zhù
鑲、邊、水、藻、綠、萍、貯、蓄
chéng、jì、báo、jǐ
澄、清、一、髻、兒、薄、雪、濟、南
②結合句子理解劃線詞語。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
“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
“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四、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讀文要求:
①快速瀏覽課文內容,思考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
②思考文中哪個詞語可以概括濟南冬天的特點?
2、課文內容概括
課文從濟南的________、(第一自然段)濟南的_________(第二-----四自然段)以及濟南的_________(第五自然段)三個方面,突出展現了濟南冬天_______的特點。
五、了解濟南的`天氣
1、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濟南的天氣是怎樣的?
“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
“濟南的冬天是響晴的。”“濟南的冬天是溫晴的。”
2、作者通過什么手法寫出了濟南的天氣?
北平的風——濟南的暖
濟南冬天的溫晴:對比
倫敦的霧——濟南的晴
熱帶的毒——濟南的溫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主要掃清了課文的字詞障礙;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以及梳理了文章的脈絡結構,同學們課后熟讀課文,下節課,我們將深入學習課文,一起走進濟南的山景水色。
第二課時
一、謎語導入
老師課件出示謎語,請同學們猜一猜。
“百年故居——猜一作家名字”
(老舍)
我們對這位作家已經非常熟悉了,老舍是他的筆名,請一位同學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作家。(學生整合老舍資料)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齊讀課題《濟南的冬天》
二、溫故知新
子曰:“溫故而知新”。就是告訴我們,溫習舊的知識從中獲得新的理解是好的學習方法。我們一起來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
①課文通過哪些方面介紹濟南的冬天?(天氣、山景、水色)
②作者通過什么手法寫出濟南冬天怎樣的天氣特點?
(對比手法濟南天氣的溫晴)
三、濟南山景欣賞
出示自學提示:快速自讀課文2---4自然段,根據其內容給每段概括出一個小標題。
(陽光下的山、小雪后的山、城外遠山)
【陽光下山景圖】
1、讀文。找學生合作讀“陽光下的山”段落。同學點評,教師指導。
2、賞析。哪一處描寫最打動你,說說打動你的原因。
“一個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曬著陽光,暖和安適地睡著,只等春風來把它們喚醒”。“睡著”、“喚醒”是擬人的寫法,將老城人格化,使之帶有生命的感覺與意味,表現了濟南
“暖和安適”的特點。
“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里,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時而比喻時而擬人穿插描寫,賦予小山感情色彩,像一位家長呵護著濟南這個城市。而濟南就只管“暖和安適地睡著”。
“真的,濟南的人們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此處對濟南人神態、心理的描寫從側面烘托出濟南的“溫晴”特點。
師過渡:這樣溫暖的濟南,這樣溫情的小山,要是下場雪呢?會變得寒冷起來嗎?我們一起讀讀吧。
【小雪后的山景圖】
出示自讀提示:齊讀本段。用“____”畫出本段中心句,圈出表示方位的詞,思考本段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
1、中心句: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吧。(中心句作用:概括本段的主要內容及中心,話句話說就是本段內容都是圍繞這句話來寫的。)
2、順序:自上而下的順序。
山上矮松(樹尖):——“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一個“頂”字寫出雪的位置與大小,形象地寫出小雪后松樹的形態。)
山尖————“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鑲銀邊”形象地寫出山與天相接處的美態,同時緊扣“小雪”)
山坡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把山上因下小雪而露出不同地色
比喻成一件花衣,花衣還能動,把一幅靜止的畫面寫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突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擬人化手法描寫成一位害羞而臉紅的少女,貼切又美好。)
師小結:老舍先生不愧為語言大師,修辭手法的運用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小雪后的山景,遣詞造句精妙講究,字字傳神。句句流露出作者對濟南的喜愛之情。這么美的景,如此美的文字,我們也定要美美地讀一讀。教師知道朗讀。
【城外遠山圖】
“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用“臥”字來寫村莊,寫雪,寫它們的形狀、情態,仿佛是寫活物,活靈活現。
“這是張小水墨畫,也許是唐代的名手畫的吧。”水墨畫寫出了濟南的淡雅之態。
四、濟南水色欣賞
出示自讀提示:自讀本段,根據內容概括出小標題。思考濟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點?
【空靈水晶圖】
溫暖——“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反倒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
澄清——“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整個是塊空靈的藍水晶。”
五、深入全文,體味情感
師引導:欣賞了濟南的山景水色,感受了濟南的溫晴舒適,文章最后作者發出由衷的贊美——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置疑?文章題目叫“濟南的冬天”,文章最后卻說“冬天的濟南”你理解作者的用意嗎?試著讀一讀這兩句話。
濟南的冬天——重點在冬天上,因為作者的文章內容都是圍繞冬天的景色來寫的,所以題目叫濟南的冬天。
冬天的濟南——重點在濟南上,作者全文都表達出對濟南這座城市的喜愛之情,放在文章最后用來抒發對濟南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六、方法借鑒,學會發現。
師引導:想要寫好一篇景色文章,老舍先生的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借鑒呢?
抓住景物某一特點,圍繞中心句展開描寫。
按照一定的順序描寫。
修辭手法的運用可以幫助把景物寫得更生動。
寫景離不開抒情,要情景交融。
七、拓展閱讀
上帝把夏天的藝術賜給了瑞士,把春天的賜給西湖,秋和冬的全賜給了濟南。——《濟南的秋天》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 篇12
一、導入:
現在天氣是越來越冷了,穿梭在城市的濃霧冷風中,每天都能感受到冬天那強有力的擁抱,心里最渴望的就是溫暖了。今天就讓我們通過老舍先生的文章去領略一個不同的冬天,那就是濟南的冬天。
二、教師范讀,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聽讀要求:
1、注意辨析字音,尤其是生僻字和易讀錯的字。
2、思考: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獨特之處?
3、文中寫到了冬天的濟南的那些景物,注意用筆在文中勾劃出來。
范讀后落實字音。
三、整體感知
1、濟南的冬天有什么獨特之處?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特征)
(天氣)溫晴
2、作者是怎么把握到這個特征的?
通過對比:和北京比,“無風”;和倫敦比,“響晴”;和熱帶比,“日光不毒”。
3、作者對于冬天的濟南懷著怎樣的情感呢?第一段中哪個詞語最能體現這種感情?
喜歡珍愛“寶地”
北京和倫敦都是古都名城,而且北京還是老舍先生的故鄉,可先生卻把這個詞給了濟南,喜愛之情由此可見。
四、研讀欣賞
1、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些美麗的景物?讀出相關的句子。
山:山上的雪青松山草遠山的村莊
水:綠萍水藻垂柳
2、這些景物是如何體現“溫晴”這一特點的?
(學生小組討論后,全班交流。)
溫暖:山形環繞小雪山坡有的草色還露著斜陽下粉色的雪水不結冰冒著熱氣
響晴:老城曬著日光雪后的陽光空靈清亮的水和天
3、作者為什么把山水作為描寫重點?
這是濟南的代表性景物,是濟南的魅力所在。
濟南多水,有“泉城”的美譽。著名的趵突泉是72泉之首,位于舊城北部的大明湖湖面占全城的三分之一。人稱城中“家家聽泉,戶戶插柳”。
在濟南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是濟南的天然屏障。
清人劉鳳誥,有詠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課件圖片)
總結:作者是借典型景物來體現典型特征。
五、修辭手法
1、濟南的山水是美麗的,可作者筆下的濟南似乎比現實中更加可愛動人。這得益于文中修辭手法的運用。(擬人和比喻)
我們以2、3段為例來看,首先找出擬人句。
環抱老城的小山慈善的'母親保護
薄雪覆蓋的山坡婀娜的美人穿著花衣
斜陽下山上的薄雪害羞的少女粉色
同是寫山,卻是姿態各異。分析事物和被比的事物間是如何形成比擬關系的。
兩者之間有共同的性狀。
2、擴展
積累擬人句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
六、作業
讀完了《濟南的冬天》你是否也愛上了冬季呢?你生活的城市在冬日里是什么樣子呢?是否也有令你難以忘懷的記憶呢?
請以“石家莊的冬天”為題,寫一小段文字200字左右。注意運用講到的寫景方法。
七、板書
無風山雪村莊
響晴對比溫晴
無毒日水綠萍垂柳
【七年級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03-20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06-10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05-30
七年級上冊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1-18
語文《濟南的冬天》教學反思12-27
語文課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3篇03-20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精選21篇)10-24
《濟南的冬天》教學設計13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