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分析文章的語言、結構特點,培養閱讀、欣賞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培養自覺誦讀的習慣,達到熟讀成誦。
2、掌握并積累本課出現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辨析并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理解文章巧妙設喻說理的特點,明白虛心接受意見的好處。
教學重點
1、領會文章設喻說理的寫法。
2、掌握《戰國策》的行文特色。
教學難點
掌握本文諷喻的手法,體會本文結構安排的精巧之處。
教學方法
研討法、點撥式。
輔助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圣君,有賢臣,政治穩定,國泰民安的時期被稱為“太平盛世”,但是自古忠臣易得,圣君難覓,于是才會出現忠義之士,赤心耿耿,盡忠進諫,甚至死諫,在《紅樓夢》中借助賈寶玉之口道出了封建社會用人的標準,那就是“武死戰,文死諫。”然而,忠言逆耳,即使死諫,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的君王也未必愿意聽取,怎樣使帝王能夠聽取自己的進諫呢?戰國時期齊國的鄒忌能夠使齊威王察納雅言,從諫如流,廣開言路,用的就是“忠言順耳”諷諫的辦法。下面我們就走近鄒忌和齊威王這對被人稱頌的賢臣、明君。
授課:
(板書課題,解題)
題目包括兩個含義:鄒忌諷諫,齊威王納諫。(掌握“諷”的含義)
二、通過預習課文,請大家說出鄒忌諷諫結果
“戰勝于朝廷”(板書)
三、齊國為何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就使得“燕、趙、韓、魏皆朝于齊?”
齊威王納諫除蔽(板書)
四、用課文原句找出齊王納諫后齊國的變化,分析描寫方法,解釋重點實詞,積累文言知識
變化:“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無可進者”。(三賞三變)
描寫方法:側面描寫
同學齊讀第三自然段,以“上賞”、“中賞”、“下賞”與“令初下”、“數月”、“期年之后”為綱,把握結構,為背誦作準備。
五、同學快速從第一、第二自然段中找出自己認為重要的應積累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文言的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識,并標出有疑難的地方,同學之間討論
教師總結,多媒體展示文言知識歸納結果。
六、富有四海,臣服萬民,行為萬世師,言作萬世法的君主肯于從諫如流的并不多見,為什么齊威王能夠做到呢?這恐怕應該從進諫的人談起,下面,我們來分析鄒忌的諷諫藝術
1、鄒忌諷諫的緣起?
⑴三問三答,提出問題。
學生自己揣摩妻、妾、客的語氣,朗讀。
⑵找同學范讀,注意體會語言的細微區別,以分析人物的不同心理,為背誦做準備。
2、鄒忌得出怎樣的結論?
妻──私妾──畏客──求(板書)
3、鄒忌是怎樣諷諫的?得出怎樣的結論?
巧設比喻,以私事比國事,從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由近及遠,由小到大,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論。(板書)
揣摩語氣,誦讀課文,注意區別人物語氣與第一自然段中的不同,注意語言的細微差別。
總結:
從齊國“令初下,門庭若市”看,足見齊國的積弊,但是,此次齊威王卻能夠納諫除蔽,使得內政修明,是由于齊威王的清醒,更是由于他聽到了“順耳忠言”,鄒忌巧設比喻,以家事喻國事,講述道理,表明見解,委婉動聽。正像《古文觀止》中評價的那樣: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于
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七、請同學再次在全文范圍內找出自己尚存疑義的文言知識問題,(實詞、虛詞、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異義等等),大家研討,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解答和歸納總結:
1、理解11個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⑴諷
⑵美(我)
⑶以(美于徐公)
⑷面刺
⑸書
⑹謗
⑺譏
⑻聞
⑼朝
⑽私
⑾期
2、歸納四個實詞和虛詞的`義項:
實詞:修朝
虛詞:孰誠
3、掌握二個通假字:
有孰
4、注意一個成語:
門庭若市
5、熟悉三個詞組的用法:
孰與地方左右
6、解釋四個文句:
⑴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⑵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⑶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⑷此所謂戰勝于朝廷。
7、研究兩種文言特殊句式:
⑴賓語前置句
⑵被動句
在總結文言知識的基礎上,同學們齊讀課文,鞏固學過的知識,為背誦做準備。
八、從內容、結構上看,《鄒忌諷齊王納諫》有怎樣的特點?這反映了《戰國策》行文上有怎樣的特點?
討論,教師總結。
1、內容上:
《鄒忌諷齊王納諫》屬于歷史寓言,即利用某些真實的歷史人物附會以虛擬的情節,從而寄予深刻的道理。因此,從本文的內容安排來看,作者先宕開筆去,從鄒忌的家事開始寫起,而將齊國大治的情況以及戰勝于朝廷的具體經過一表而過。這樣的主題,顯然是作者總結了封建社會初期統治階級在政權得失
方面的經驗教訓而得出的結論,這也正是文章思想性上值得肯定的地方。這個主題的設定,恐怕是由當時正處于各國兼并征戰的背景決定的。
我們知道,《戰國策》是一部介乎子、史之間的古書,主要記錄了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以及有關的謀議或辭說,它記載了一些歷史事實,但歷史中又夾雜了一些民間傳說,此外還保留了一些如“鷸蚌相爭”、“畫蛇添足”之類的寓言。因此從文學的角度,它的藝術性是很突出的,從歷史的角度
看,某些故事的真實性是值得研究了。因此,今后我們閱讀《戰國策》中的作品,要注意這一點。
2、結構上:
別致、有序。《鄒忌諷齊王納諫》從頭到尾一直使用三層排比的手法寫作,第一段從三問三答到“私我”、“畏我”、“有求于我”,再到“朝”、“旦日”“明日”。在第二、三自然段中,從“宮婦左右”到“朝廷之臣”到“四境之內”,從上、中、下三賞到“令初下”、“數月之后”“期年之后”。
從全文看,整個事件的發展也是三層:鄒忌以現身說法進行諷諫是第一層,齊威王“下令”廣泛征求意見是第二層,“皆朝于秦”是第三層……等等,我們分明看到了散文的節奏美。文章在結構層次上的對稱美,使用排比和層遞的手法,是值得借鑒的。
《戰國策》的作者在記述歷史事件時,往往美化封建統治者,過分夸張渲染策士謀臣的作用,有時是違背歷史的真實的。在文學方面,它長于議論和敘事,文章活潑恣肆,有聲有色,文采斐然,變化不測,在我國散文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同學們今后閱讀《戰國策》中的文章,要特別注意這一點。
九、請同學們在理解內容和結構的基礎上,背誦課文
十、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閱讀《史記·田敬仲完世家》中關于齊威王、鄒忌的記載,加深對人物的認識。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注釋,利用積累的文言知識,疏通文意;
2.學習齊威王虛心聽取意見與鄒忌善于思考、敢于進諫的可貴品質;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疏通文意;
2.以問題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3.領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4.文言字詞的理解、積累。
課前預習
借助工具書與注釋,掃清認讀障礙,粗通文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內容
一、整體感知
1.朗讀全文(檢查以下讀音是否正確)
昳間
2.文意疏通
A.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結合注釋疏通文意(約8分鐘后請三位同學代表小組分別將前三段譯為現代漢語,不對的地方請其他同學指出、糾正)
B.教師整體梳理文意,如同學對文中的字句還有不理解的地方請舉手提問,全班同學共同探討解決。(梳理文意時強調以下字詞)
3.將全文再朗讀一遍,要求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一講本文的故事情節。(兩分鐘準備)抽2—3名學生講述,檢查學生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板書
4.指導學生在把握文章脈絡的前提下,分句、分段朗讀,直至基本成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品味探究
1.鄒忌為什么要向齊王進諫?
明確:鄒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對話中,在當面與徐公比較,在暮寢而思之后,感受到自己受了蒙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國君一定也多受蒙蔽,由此進諫。
2.突出了鄒忌什么性格特點?
明確:實事求是,善于思考,勤于政事。
3.鄒忌進諫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明確:鄒忌能進諫成功有兩個關鍵:一在于他說話的藝術與技巧上,他巧妙地將自己的妻,妾,客人與威王的宮婦,群臣,鄰國進行類比,輕而易舉地讓齊王明白確實受了蒙蔽,二是納諫者齊王有謙厚開闊的胸襟,重賢而又明理。
4.這突出了鄒忌的什么特點?突出了齊王什么性格?
明確:鄒忌──善于言辭。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以類比推理,得出結論。語言委婉,易于讓人接受。齊威王──重賢明理。
5.鄒忌進諫的結果怎樣?
明確:齊王采納了建議。下令面刺、上書、謗譏于市朝分別受上、中、下賞。進諫的人數由門庭若市—時時間進—無可進者。最后其他幾個國家皆朝于齊,乃至于戰勝于朝廷。
小結:鄒忌:善于思考,實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愛國。齊威王:勇于面對自己的過失,鼓勵天下人評說自己的'是非,這種開闊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獨尊的朝代實屬難能可貴。
三、拓展遷移
1.學習本文在今天有什么現實意義?(可從鄒忌與齊王二人的品德修養和鄒忌的語言藝術兩個方面來談,也可從其他方面來談。)
自己獨立思考后再全班交流。
2.你還知道哪些通過說話的技巧而取得成功的故事?
3.古今中外類似齊威王這樣善于納諫的人還有誰?你能講給大家聽一聽嗎?(學生思考后舉手講述,教師給以鼓勵)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生結合注解,自行翻譯課文,提高學生閱讀淺顯的文言文的能力。
2、培養學生上網查閱專題性資料的能力。
3、培養學生根據課文內容自編劇本,自行導演的能力。
4、幫助學生體味本文勸諫的語言藝術,分析人物性格及學會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悟出一定的道理的能力。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準備課
一、反復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句讀,確定學習目標,圍繞學習目標分解學習任務。
二、任務分解,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興趣愛好,組成學習小組。
(1)文學常識專項組
(2)課文翻譯及重點字詞解釋組
(3)劇本改編和表演組
(4)人物形象及對勸諫藝術分析組
三、學生上網及查閱圖書,編寫劇本和演練。
第二課時:展示學習成果,交流探究。
一、文學常識專項組
該組學生向同學介紹《戰國策》及鄒忌和齊威王后,老師作適當的'補充。
二、課文翻譯及重點字詞解釋組
該組學生合作以段為單位,一人讀一人翻譯。老師補充:
(1)對“諷”“諫”“刺”“謗”用比較分析。
(2)詞類活用:“服”“私”“美”等作分析。
(3)對實詞的注釋:“孰”“私”“間”“期”“信”“進”“方”“窺”等。
(4)特殊句式:選擇句“吾孰與徐公美”。省略句“與坐談”。賓語前置句:“忌不自信”
三、劇本改編和表演組
該組學生上臺把第一課時排練的節目呈現給同學們,穿越了時空,把人物內心世界惟妙惟肖的表現出來。
四、人物形象及對勸諫藝術分析組
(1)對劇本改編和表演組的節目作點評:如趣味性,靈活性,生動性,創新性等。老師要肯定學生的同時也作分析。
(2)對勸諫藝術分析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①鄒忌與妻、妄、客對話的中心內容是什么?
②妻、妄、客是怎樣回答的?
③鄒忌從比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④文章寫鄒忌與徐公比美及自省的目的何在?
⑤這里運用什么樣的說理手法?有什么好處?
⑥標題是“鄒忌諷齊王納諫”重點是諷齊王,為什么還要寫齊王納諫后的結果?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除弊納諫在當時的積極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鑒意義。
2、了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4、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
1、反復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為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提高借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一、導入新課
唐太宗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資料導讀
1、《戰國策》的資料:
《戰國策》由于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后定名為《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后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
2、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進諫和善辯著稱。
3、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了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三、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理解詞句:
⑴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鄒忌諷齊王納諫
(諷:用委婉的語言暗示、勸告或指責。諫:臣子向國君提出的意見。)
能謗譏于市朝
(公開指出。謗,公開地指責,沒有貶義;譏,微言諷刺。注意區別:誹,背地里議論、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指責)
上書諫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書、文件。這里指奏章)
期年之后(期,一周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⑵詞類活用:
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服,名詞作動詞)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名詞作狀語)
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⑶一詞多義:
修:
①乃重修岳陽樓(興建,建造)
②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整治)
③鄒忌修八尺有余(長,高)
朝:
①燕、趙、韓、魏聞之,皆朝于齊《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朝拜
②于是入朝見威王《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朝廷
③朝服衣冠《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早晨(zhāo)
孰:
①我與城北徐公孰美代詞,誰
②孰視之,自以為不如同“熟”,仔細。
誠:
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的確)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確實、的確
⑷古今異義:
今齊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今義,地點。)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義,國君旁邊的近臣;今義,方位名詞。)
明日,徐公來。(古義,第二天;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四、布置作業
1、掌握本節課的要點。
2、參照課后練習整體理解課文。
《鄒忌諷齊王納諫》優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解讀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把握人物形象。
3、欣賞鄒忌委婉的諷諫藝術以及古代明君勇于納諫的大度胸懷。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把握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鄒忌諷諫的思路和技巧。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實,人們更希望良藥不苦口,忠言不逆耳,這樣既能達到利于病、利于行的效果,而且更容易讓人接受。
早在戰國時期的齊國,就有這樣一位智者,他婉言勸諫齊王,使齊王廣開言路,使齊國政治清明。這位智者就是鄒忌,同學們打開書第17課,讓我們一起去拜訪鄒忌。
二、解釋文題。
1、“鄒忌諷齊王納諫”這個文題告訴我們文章寫了幾件事?如何解釋“諷”和“諫”?
題目“鄒忌諷齊王納諫”點明了文章內容的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其中,諷:用含蓄的話勸說或指責。諫:規勸君主、尊長或朋友,使改正錯誤。
2、這篇文章選自《戰國策》,通過積累中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到:
《戰國策》由誰整理的?劉向。
哪個時代?西漢。
內容包括哪些?多是戰國時期游說之士的策謀和言論。
哪些成語故事來源于《戰國策》?畫蛇添足、南轅北轍、狐假虎威……
《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也有一個成語門庭若市,查字典積累它的含義。(門庭若市:門前和院子里像集市一樣,形容往來的人很多,十分熱鬧。)
門庭若市的反義成語是什么?門可羅雀(門前可以張網捕雀,比喻門庭冷落,賓客稀少。)
三、朗讀指導。
1、教師范讀課文。從讀音、語氣、句讀三個角度進行朗讀指導。
(第一段記敘十分生動,朗讀時應注意表現出人物的`情態。第二段是鄒忌諷諫齊威王的話,頗能表現鄒忌的個性特色,朗讀時應注意以略帶詼諧的方式說出嚴肅的內容。第三段記敘納諫的舉措及結果,要讀得層次分明。重讀“面刺寡人之過”“上書”“謗譏于市朝”“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無可進者”“皆朝于齊”等詞語,用來表現齊威王當機立斷,馬上頒布政令的果斷。)
2、學生放聲朗讀。教師將學生易讀錯的字詞寫在黑板上。
3、提問兩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
4、全班齊讀。
四、背誦環節。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促進背誦。課堂上給學生10分鐘左右的時間背誦。
五、課后作業。
1、繼續熟練背誦課文,并用小稿紙抄寫一遍。
2、結合課下注釋,借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理解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