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六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教學設計【優選】
上學的時候,大家都背過文言文,肯定對文言文很熟悉吧?文言文是與駢文相對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那么問題來了,你還記得曾經背過的文言文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材分析】
這兩篇文言文都是通過一個小故事來闡明某個道理,深入淺出,引人深思。《學弈》選自《孟子·告子上》,全文共五句話,雖不足百字,卻把兩個人學弈的過程寫得清楚明白,道理說得深刻透徹,通過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告訴我們只有專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兩小兒辯日》選自《列子·湯問》,全文共分七個自然段,篇幅短小,故事簡單,構思卻頗具匠心。以人物對話的方式,緊扣“辯”字,講述了兩小兒各自的觀點和依據。文中出現了八個“日”字,反復強調所辯的對象是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事物和現象。《兩小兒辯日》所表達的道理可以這樣理解:從“辯日”的角度,可以說本文告訴我們“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事物和現象,也可能包含著我們不了解或不確定的知識,需要多觀察、多思考”。從“小兒”和“孔子”的角度,本文還可以這樣理解: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即便是小孩子也能有獨特的發現和獨到的思考;學識淵博、德高望重的孔子能在兩個小孩子面前坦率承認自己“不能決”,而不是故作高深或惱羞成怒,也很令人敬佩。
本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科學精神”,語文要素是“體會文章是怎樣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的”。圍繞這個要素,教材作了有層次、有梯度的安排。本課是這個單元的第一課,有兩則文言文組成,其中《兩小兒辯日》一文中兩小兒在辯斗中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并有理有據地論證了觀點。結合文言文的特點,時,引導學生借助注釋理解課文內容,通過細讀重點句,以及多種形式的朗讀,幫助學生明白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增強學生的文言語感,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觀點和論證方法。作為小學階段最后出現的文言文,我們要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進行回顧和小結,還要關注小學與初中的有效銜接。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接觸十三則文言文了,對文言文沒有陌生感。他們已經了解了一些朗讀文言文和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但如何讀好韻味,如何理解難理解的字義,還需要老師的引導。
《學弈》這課,學生能夠借助插圖和注釋理解出文章的大意,但文中“之”多次出現,且多處意思不一樣,給理解句子意思帶來難度。《兩小兒辯日》中的句意,學生結合注釋和生活經驗就能理解,但結合本單元的單元要素,學生要學習兩小兒的辯斗,如何從僅有的四句對話中感受兩小兒辯斗的針鋒相對有點難度。
【教學目標】
1.會寫“援、俱” 等4個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善、之、決”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注釋疏通文意,說出故事內容。
4.學習《兩小兒辯日》時,能了解兩個小孩各自的觀點,并知道他們說明觀點的依據。
【教學重點】
1.能根據注釋疏通文意,說出故事內容。
2.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教學難點】
1.聯系上下文,理解“善、之、決”在句中的含義。
2.學習《兩小兒辯日》時,了解兩個小孩的觀點以及他們的依據。
【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學習《學弈》,重在引導學生對文言文的知識進行回顧、小結以及運用。
第二課時學習《兩小兒辯日》,重在引導學生體會人物的觀點和論證方法,落實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梳理舊知,導入新課
1.梳理舊知
(1)回憶小學階段學過的文言文,根據老師的問題給文言文分類,學會分類整理所學知識。
(2)交流在文言文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了哪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2.理解題意
結合注釋說說“弈”的意思,再串聯詞義說說課題的意思,帶著理解一起讀課題。
二、分層指導,讀通古文
1.讀準字音
指名讀文言文檢查預習情況,根據朗讀情況,相機指導讀準字音。預設如下:
(1)讀準多音字
老師先帶著大家理解“與”:結合現代漢語意思去推測字義,判斷出第一個“與”讀第三聲;結合注釋理解字義,判斷出第二個“與”是語氣詞,讀第二聲。
接著讓學生用上剛才的方法說說“為”的讀音及理由,預設第一個“為”的意思學生可能理解不了,提醒學生放一放,等下理解句子意思時再解決這個難題。
(2)讀準難讀字
指名領讀本課中難讀的詞組:專心致志、鴻鵠、援弓繳
(3)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援”,用微課學習“援”的演變過程,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指導寫好“援”:左邊一只手,上面一只手,中間一短橫,下面的友也伸出一只手,眾手合力,勁往一處使,注意中間的短橫。請學生在寫字單上認真練寫一遍“援、俱、弗”,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2. 再指名讀課文
請沒有自信的同學再讀一遍文言文,了解針對性學習的情況,相機指導點評,并小
結:預習時,我們要有意識地關注多音字、難讀字的讀音,爭取把文言文讀通順,讀正確。
3.讀出節奏
(1)學習方法 先回顧朗讀文言文時要把握好節奏和停頓,讀出文言文的韻味。接著播放微課,讓學生學習朗讀文言文的方法。
(2)練習朗讀 學生用上微課里學到的方法,自己練習朗讀。
(3)指名朗讀 學生展示朗讀,相機指導讀好停頓和節奏。
三、合作學習,疏通文意
1.情況
(1)學生匯報課前預習時運用哪些方法理解了哪些詞句的意思。(預設:結合注釋,結合插圖,請教別人等)
(2)學生匯報課前預習時遇到的難理解的詞句。(預設:“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的句意;文中有好幾個“之”,有些“之”的意思不能理解)
2.思考“之”意
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學生的理解難點,然后重點理解“之”的意思,同桌合作思考文中“之”的意思。
3. 交流“之”意 預設如下:
(1)串聯詞義推測“之”義:“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2)結合句意推測“之”義:“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3)聯系上下文推測“之”義:“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4)結合注釋理解“之”義:“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4.小結
學習文言文,我們要注意一字多義現象,還要學會運用多種方法來理解字義。
四、展開想象,感悟道理
1.交流內容
學生把全文連起來完整地說說文意,再想想從簡短的幾句話中能讀懂哪些內容,并做好批注。預設如下:
(1)老師能力
學生匯報弈秋的身份及能力。請學生展開想象見到冠軍,會有什么反應?然后讓學
生帶著激動的心情和表情來夸夸弈秋。
(2)學習態度
學生匯報他們倆的學習態度不一樣。引導學生借助插圖和展開想象來學習。
①出示插圖,讓學生借助插圖體會二人的學習態度,讀出理解。小結兩人的學習態度:其一人——專心致志,一人——三心二意(板書:專心致志三心二意)
②讓學生展開想象,走進他們的生活,再去看看他們平時是怎么學的,讀出理解。
ɑ.在想象中走近專心致志者,在朗讀中感悟他的專心致志
當小鳥在樹上唱著婉轉的歌時,生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當小販在窗外熱情地叫賣時,生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當孩子們在門外盡情地嬉戲時,生讀—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指名說說天天這樣專心致志地學習會有什么結果?(板書:學有所成)。
b.在想象中走近三心二意者,在仿說中感悟他的三心二意
點撥:三心二意者人在課堂,心卻想到天空,一心以為——說原句;那他還可能想到大樹,一心以為——師仿說句子;還可能想到,請學生仿照文中的句式來說話。
指名說說天天這樣三心二意地學習會有什么結果?(板書:一無所獲); 分男女生讀出惋惜和不贊成。
(3)學習結果 學習文中描寫學習結果的句子,感悟二者不同的學習結果。
(4)思考原因 學習作者思考的句子,探究結果不同的原因:
①指名讀讀四、五兩句,抓住語氣詞讀好相應的語氣。
②引導學生抓住“非然也”,明確后者的智力和前者差不多,甚至比前者還要好,再結合老師的能力明確學不好的原因,最后讓學生說說作者用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只有專心致志,才能學有所成。
2. 聯系生活
讓學生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感悟道理:兩人做同樣一件事,因為態度不同,導致了不同的結果?相機引導學生感悟孟子觀察生活中的小事,對司空見慣的現象進行思考和探究的精神。
3. 感悟精神
學生再次朗讀文言文,感受孟子的這種精神。
五、趣讀課文,展示成果
1.明確要求
學生通過朗讀和背誦的方式來展示這節課的學習成果,要求是:朗讀文言文要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情,讀出文言文的韻味;背誦文言文要先理清思路,根據文章的層次結構來背誦。
2.展示成果
(1)學生配上音樂讀一讀,相互點評。
(2)學生背一背文言文,說說是按什么思路背的。
3.布置作業
課后,學生用本節課學到的朗讀和背誦文言文的方法,繼續背誦文言文,練習朗讀。
六、拓展延伸,了解孟子
1.了解孟子
這則文言文不足百字,卻把道理說得很透徹,這就是作者孟子的智慧。介紹孟子,感悟孟子的了不起。
2. 課外閱讀
《學弈》和《揠苗助長》都是《孟子》里面的寓言故事,書里還有許多經典故事,如《再作馮婦》《五十步笑百步》《驕其妻妾》《煮魚》《偷雞賊》等;書里還有許多孟子名言,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思想,到初中大家就會學到含有名言的經典語段《富貴不能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魚我所欲也》,大家課后可以去讀讀這些經典故事和經典語段,感受孟子的智慧和思想。
【板書設計】
14 文言文二則
學 弈
專心致志學有所成
三心二意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