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1
一、教材分析:
《竹節人》是統編教材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回憶了作者童年時代做竹節人,玩竹節人以及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自己玩的情景,表現了童年游戲的樂趣,表達了兒童的喜悅與滿足,同時也寫出了老師童心未泯的一面,字里行間流露出簡易的兒時玩具帶來的心靈快樂。本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教材在閱讀提示中給學生安排了三個閱讀任務,引導學生體會閱讀同一篇文章,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也不同。
二、教學目標:
1.會寫“凜”、“棍”等14個字,會寫“威風凜凜、疙瘩”等17個詞語。
2.能根據不同的閱讀任務,快速讀課文,找到相關內容,再仔細閱讀,達到閱讀的目的。
三、教學重點:
了解做竹節人的過程;感受斗竹節人的快樂;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
四、教學難點:
學習有目的地閱讀,完成三個閱讀任務;體會“根據閱讀的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的語文要素。
五、教學準備:
課件、學習單、小視頻
六、教學課時: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1.今天我們學習第三單元的課文,請翻開單元導語頁,齊讀單元導語。
根據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這是本單元的語文要素)
寫生活體驗,試著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是本單元的習作要素。)
板書課題――竹節人
2.猜一猜課文寫什么?
(預測、提問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發現策略秘密
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圍繞竹節人,課文主要寫了哪些方面的內容?
制作竹節人―—玩竹節人――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自己偷偷玩竹節人。
預設:剛才同學們自覺運用了預測、提問等閱讀策略。本單元是閱讀策略單元,它對于課文的`學習有哪些要求?
板書:有目的地閱讀
(三)聚焦閱讀任務,分組合作閱讀
1.明確本課的三個閱讀任務。
分組前指導:要完成三個不同的任務,閱讀時關注的內容一樣嗎?采用的閱讀方法一樣嗎?有沒有相同的地方?
(快速瀏覽課文選擇內容)
2.分發學習單,出示閱讀要求,小組合作完成任務一和任務二。
PPT出示閱讀要求:
(1)速讀全文,找到相關內容。
(2)對照任務,反復細讀文段。
(3)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學習單。
(四)交流閱讀收獲,提升語文素養
任務一竹節人制作指南
1.介紹完成的制作指南,你們是如何閱讀的?主要關注了哪些內容?
預設一:我們小組在完成制作指南時重點關注了第三自然段的內容,通過細細的閱讀、圈畫關鍵詞梳理出了制作指南準備材料和制作步驟部分。
預設二:我們先找到描寫制作過程的段落,對所描寫的內容進行了整理,提煉了制作竹節人的要點。
預設三:我們關注了課文的8.9自然段,知道了竹節人的玩法。
總結:閱讀要仔細,搜集信息要全面;閱讀關鍵信息時,要學會根據需要進行整理。
2.展示、評價優秀作品,指導非連續性文本的寫作。
通過合作學習完成了制作指南,閱讀上有什么收獲?
為了完成閱讀任務,我們先快速地瀏覽了課文,找到了制作竹節人所對應的段落。對于與任務有關聯的內容,我們進行了細讀,其它內容,我們則進行了略讀。
板書:提取關鍵信息
任務二品讀樂趣體會情感
1.竹節人這種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了哪些樂趣?你們是怎么讀出來的?
2.關注語言、精讀品味語言。
(1)預設:出示第11-13自然段,師生配合讀出神氣。
孩子們用各種材料裝飾竹節人,給竹節人起上各種名號,把竹節人當成在戰場上廝殺的戰將,寫出了孩子們斗竹節人的熱情之高,以及竹節人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之多。
(2)預設:出示第17-18自然段,這三個詞常用作武術招式名,形象而生動,突出了招式的威力強大,可見竹節人“戰斗”的緊張和激烈了。文字烘托了斗竹節人時緊張而又激烈的場面。
(學生活動:做動作,讀句子,再想像其他有關武術招式的四字詞語,欣賞竹節人打斗的視頻,為視頻有感情的配音。)
(3)預設:出示第19自然段,你從那些詞語中感受到樂趣?
讀第18—19自然段,感受場面之熱鬧。
預設:抓住關鍵字詞來體會,如“一圈黑腦袋”極言觀戰的人多,反映了觀眾很投入;“攢”的意思是“聚”,表現了同學們圍聚、簇擁的狀態。作者沒有正面描寫“我們”專心入迷的樣子,而是通過側面描寫來烘托,表現出“我們”對斗竹節人入迷。
總結: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抓住關鍵詞句,想象畫面加深我們的讀書感悟,也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方法。
(板書:抓關鍵詞句)
(五)回顧過程、教師總結。
1.這節課,同學們根據閱讀目的,找到對應的段落,采用合適的閱讀方法進行了閱讀,體會了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完成了玩具制作指南。
2.下節課我們將要完成任務三——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我們應該關注哪些內容呢?采用什么樣的閱讀方法呢?同學們,下課!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繼續完成任務
1.分組檢查字詞。
別出心裁技高一籌暴露無遺忘乎所以
威風凜凜叱咤風云大步流星輕手輕腳
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虎視眈眈
2.根據任務,明確內容。
任務三的閱讀任務,要重點關注哪些內容呢?(形成策略意識,采用適當閱讀方法。)
預設: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關注第20―29自然段。
(二)細讀課文,驗證閱讀任務
1.默讀課文,講一個有關這位老師的故事,要求用上“虎視眈眈”“怒氣沖沖”“忘乎所以”這三個詞語。(出示)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起因(虎視眈眈)
經過(怒氣沖沖)
結果(忘乎所以)
2.指導故事的梳理。
板書:復述故事
小組內講一講,推薦優秀同學在全班展示。
(三)分享學習經驗,形成策略意識
1.結合課后三個學習伙伴的交流情況,回顧一下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關注了哪些內容,采用了哪些閱讀方法。
2.交流反饋。
預設:任務一,重點關注了課文3~18自然段,提取了關鍵信息。
預設:任務二,特別關注了“我們”投入地做竹節人、玩竹節人的部分,聚焦關鍵語句和描寫,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預設:圍繞第三個任務,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并關注了老師沒收竹節人的動作、玩竹節人的神態描寫。
小結: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等會有所不同。
板書: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不同
3.實踐運用:讀一篇文章我們可以“有目的地閱讀”。如果是一本書,你覺得可以運用這一策略么?
預設:有目的地閱讀一本書,我們可以有選擇地跳讀,迅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篇章,短時間翻閱多本書籍。
結束語。
板書設計:9竹節人
有目的地閱讀
制作指南(提取關鍵信息)
分享樂趣(抓關鍵詞句)
講述故事(復述課文)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2
教材分析:
《竹節人》是統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中的第一篇課文。《竹節人》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節人的游戲,在文中,作者既寫了做竹節人的方法,又介紹了斗竹節人的玩法,尤其回憶了上課時偷玩竹節人,被老師發現后沒收了竹節人,我和同桌想從老師那里拿回竹節人,結果卻看到老師也在玩竹節人。這篇課文妙趣縱橫,極富樂趣,語言詼諧幽默,非常適合孩子們閱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詞,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清課文的思路,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體會作者語言的夸張色彩和幽默詼諧。
2、在文本的學習過程中,領悟作者介紹游戲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竹節人游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戀。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的思路,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從作者的描述中,體會作者對竹節人游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語言的夸張色彩和幽默詼諧,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童年,是一個人最美好的記憶。陪伴我們童年的玩具有哪些呢?你對這些玩具熟悉嗎?(師出示玩具圖片)而一位叫范錫林的作家,他小的時候家里窮,家里沒錢給他買玩具,他就和小伙伴自己動手做玩具,他做的玩具叫竹節人,作者是怎樣玩竹節人的,圍繞著這個竹節人又發生了怎樣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竹節人》。
師板書課題:竹節人
生齊讀課題。
2、介紹作者。
師:先聽老師介紹一下作者范錫林,范錫林筆名雪凌,江蘇靖江人。1968年,赴靖江市靖南村插隊務農,后歷任靖江團結中學教師,靖江中學教師,靖江市文聯副主席,專業作家。作者的武俠小說獨樹一幟,獨創一格,十分有新意。近年來主要致力于少年傳奇小說和童話作品的創作,并有“范錫林少年大傳奇系列”出版。
3、師動情述說:作者的童年雖然沒有我們現在所擁有的精美的玩具,但自制的竹節人卻給了作者無限的樂趣,竹節人是作者美好的回憶,甜美的情結。那竹節人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樣玩的?作者圍繞竹節人發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看個究竟吧。
【設計意圖】從學生熟悉的玩具引入課文,既調動學生積累的資源儲備,又激發了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圍繞題目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問題,既易于激發學生讀書的欲望,又最快地觸摸到文本的核心。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檢查生詞掌握情況。
出示詞語:蹲風靡儼然破綻頹然沮喪前功盡棄挖空心思叱咤風云別出心裁技高一籌弄巧成拙作鳥獸散虎視眈眈津津有味忘乎所以心滿意足化為烏有
指名讀,男女生讀,全班齊讀。
3、梳理全文結構。
思考:閱讀課文,說說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學生匯報。
根據學生的匯報,分段并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2):寫小時候,“我”和小伙伴們都是自己做玩具,有一段時間,我們迷上了斗竹節人。
第二部分(3—17):介紹竹節人的制作方法以及玩法,突出了斗竹節人給“我”的童年帶來的快樂。
第三部分(18—29):寫“我”上課時偷玩竹節人,被老師發現后沒收了竹節人,下課后,“我”和同桌在辦公室外竟看到老師也在玩竹節人。
4、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生回答。
師展示:《竹節人》這篇課文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和小伙伴迷上了斗竹節人的游戲,在文中,作者既寫了做竹節人的方法,又介紹了斗竹節人的玩法,尤其回憶了上課時偷玩竹節人,被老師發現后沒收了竹節人,我和同桌想從老師那里拿回竹節人,結果卻看到老師也在玩竹節人。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安排學生初讀課文,使學生對文本有一個整體的感知,教師適時檢查學生生字詞的掌握情況,適時點撥,激發了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的熱情。此外,教師在讀后梳理結構,從而幫助學生完成分段及概括段意。
三、精讀課文,加深感悟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學生大聲讀課文第1至2自然段,想想:從第一部分里,能知道哪些信息?
2、學生匯報:第一部分直接點題,揭示“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迷上了斗竹節人。
3、思考:這樣的開頭有什么好處呢?
生:這樣的開頭開門見山,直接點題,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了下文。
師過渡:那竹節人到底是什么樣的?又是怎樣做的呢?斗竹節人的游戲又是怎樣玩的呢?讓我們走進課文的第二部分。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教師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文本的閱讀興趣,在問題的牽引下,促使學生對文本進行思考,又巧妙地引出下文的教學。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1、默讀第3~17自然段,想一想,課文是怎樣介紹竹節人的制作方法的呢?
指名回答問題。
出示課文片段:把毛筆竹竿鋸成寸把長一截,這就是竹節人的腦袋連同身軀了,在上面鉆一對小眼,供裝手臂用。再鋸八截短的,分別做四肢,用一根納鞋底線把它們穿在一起,就成了。鋸的時候要小心,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
課件展示竹節人的圖片,再指名讀這一段。
2、出示: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兒則生意特別好。
請學生交流讀書體會,說說這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指名回答。(言外之意是“我”瞞著媽媽把毛筆都用來做竹節人了,不僅僅是“我”,其他小伙伴也是這樣做的,所以賣毛筆的老頭兒生意特別好。)
3、從哪些地方能看出斗竹節人的游戲非常好玩?
師啟發引導學生得出以下的結論:
(1)斗竹節人的“古戰場”有趣。
師:斗竹節人的“古戰場”就是這些破舊的課桌,課文是怎樣描述的呢?
生回答,師展示:教室里的課桌破舊得看不出年紀,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里掉下去了。
師這句帶有夸張色彩的句子寫出了課桌的破舊,正是這樣的課桌反而成了我們玩竹節人的好場所。
(2)竹節人的樣子有趣。
師:玩游戲時的竹節人是怎樣的呢?
生匯報:把穿著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里,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叉腿張胳膊,威風凜凜,跟現今健美比賽中那脖子老粗、渾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將鞋線一松一緊,那竹節人就手舞之,身擺之地動起來。兩個竹節人放在一起,那就是搏斗了,沒頭沒腦地對打著,不知疲倦,也永不會倒下。
有時其中一個的線被卡住了,那“斗士”便顯出一副呆頭呆腦的傻樣子,挺著肚子凈挨揍。
師:這幾段中描寫竹節人樣子的詞句有哪些呢?(靜立不動的'樣子:叉腿張胳膊、威風凜凜、呆頭呆腦的傻樣子;動起來的樣子:手舞之、身擺之、沒頭沒腦地對打著,不知疲倦,也永不會倒下。)從作者對竹節人的描述中可見竹節人的有趣。
(3)竹節人的裝飾有趣。
師:竹節人有哪些裝飾特別有趣?
生匯報,師總結。
師:在竹節人手上,系上一根冰棍棒兒,就成了孫悟空的金箍棒;找到兩根針織機上廢棄的鉤針,裝在竹節人手上,就成了竇爾敦的虎頭雙鉤;用鉛皮剪一把偃月刀,用鐵絲系一縷紅絲線做一柄蛇矛;還有同學別出心裁,給那竹節人粘上一個橡皮擦雕就的腦袋,做了一頂紙盔甲。
4、師小結:在作家的筆下,竹節人變得有血有肉,仿佛真的成了一名壯士,給作者的童年帶來了無限的樂趣。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教師通過提問,激發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在問題的牽引下,課文的層次感更加的清晰,同時教師的梳理更容易使學生體會字里行間滲透的濃濃童趣。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1、默讀第18~29自然段,想一想,圍繞著竹節人發生了怎樣的趣事呢?
指名讀這部分,說說自己的感受。
2、從哪兒可以看出“我”和同學們對玩竹節人的癡迷?
生匯報,師梳理:
(1)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黒腦袋,攢著觀看,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而作鳥獸散。
(2)上課了,意興依然不減,手癢癢的,將課本豎在面前,當作屏風,跟同桌在課桌上又搏將起來,這會兒,嘴里不便“咚鏘”。
(3)偏偏后面的同學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長脖子,恨不能從我們肩膀上探過來,被那虎視眈眈的老師看出了破綻。
3、老師對竹節人的態度又有著怎樣的變化呢?
(1)一開始,老師的態度怎樣?
從“虎視眈眈、大步流星、怒氣沖沖”這些詞可見老師對孩子們玩竹節人的做法非常生氣,作者詼諧地寫道:“費了許多功夫做出來的,建立了赫赫偉績,鏖戰猶酣的兩個竹節人被一把抓去。”
(2)后來老師的態度又是怎樣的?
指名回答。(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著剛才收去的那竹節人。雙手在抽屜里扯著線,嘴里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也沒留意到我們在偷看。他臉上的神情,就跟我們玩得入迷時一模一樣。)
老師的態度則變得全神貫注,忘乎所以,早已沉浸在玩竹節人的快樂之中,多么有趣的一幕啊!
(3)看到這一幕,“我”的心情變得怎樣?
師出示:方才的那份小怨恨和沮喪化為烏有。
師:你從這句中讀出了什么?
生:讀出了“我”心情的變化,原本的沮喪和對老師的不滿蕩然無存,“我”感到了快樂,因為老師也和“我”一樣迷上了竹節人,這令“我”感到心滿意足。
【設計意圖】文本的語言詼諧幽默,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讓人忍俊不禁,教師在這個環節抓住關鍵詞句,揣摩人物的情緒變化,讓學生充分想像人物心理,對人物的感受更加立體化了。
四、總結寫作特色,情感升華
1、總結寫作特色:
(1)具有夸張色彩的語句,讓文章生動有趣。
(2)語言幽默,耐人尋味,暗含言外之意。
2、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讓學生再讀課文,說說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生匯報
【設計意圖】讓學生透過文本,感受課文的獨特風格,深刻領悟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體驗。
五、總結全文:
小小的竹節人,是作者美美的回憶,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之情。
六、布置作業:
1、課后生字詞要書寫美觀。
2、寫一段介紹玩具或講述玩具帶給你樂趣的往事,題目自擬。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真正走進文本,學習作者的表達技巧,從而積累、遷移運用到閱讀類似的文章中去。
七、板書設計
竹節人
做竹節人
玩竹節人表達了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眷戀之情。
回憶童年趣事
【設計意圖】緊緊抓住這節課講述的知識要點,板書精煉簡明,是對課文內容的高度提煉。精煉的語言,工整的對仗,利于表現文章回味無窮的韻致。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借助預習單正確拼讀“威風凜凜、風靡、弄巧成拙、挨揍”等18個詞語,會寫“豁、凜、疙、瘩、卡、棍”等16個生字。
2.抓住文章的關鍵信息,運用圖表的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3.學習根據閱讀目的,選擇相關內容閱讀。以小組合作完成玩具說明書的方式,運用提取關鍵信息、圈畫關鍵詞等方法,完成閱讀目的一“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教學過程
一、分享玩具,總結特點
1.出示傳統玩具,介紹沙包和花繩的玩法。
2.總結傳統玩具特點:
傳統玩具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很多的快樂,他們制作不僅簡單,還能讓我們趣味盎然。
二、導入課題,檢查預習
1.初識“竹節人”,逐一認讀詞語:
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新鮮玩意兒,它呀,曾風靡全班,它是什么樣子的呢?(指名讀)
讀音指導:叉(chǎ)出示字典意思判斷,根據意思記住讀音。
2.圍繞“竹節人”,概括文章寫了幾件事?根據預習單說一說。
預設:迷上竹節人→做竹節人→玩竹節人→竹節人被沒收→看老師玩竹節人
三、明確目的,了解策略
1.明確閱讀目的,出示三個閱讀任務并梳理。
2.找到對應閱讀內容:
要解決這三個閱讀任務,你要關注文章的哪些內容呢。請你選擇合適的閱讀方法,完成表格。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重點詞語。
2、感知竹節人游戲給作者童年生活帶來的歡樂。
3、理解課文的故事情節,梳理行文思路。
4、理解語言形式與情感表達的統一。
教學重點:
理清結構層次,把握文章主要內容及主旨。
教學難點:
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總第課時)
一、導入新課:
你有動手制作玩具的經驗嗎?想一想,你從中得到了怎樣的.樂趣?與同學們分享。
二、預習檢測:
1、作者簡介:江蘇無錫人。1990年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系。1968年到江蘇靖江市靖南村插隊,后歷任靖江團結中學、靖江中學語文教師,靖江市文聯副主席,江蘇省第八屆人大代表。1980年開始發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集《避邪銅錢》、《秘道》、《小巷三杰》、《血經》等20多種及《范錫林少年大傳奇》(五卷),已發表小說、童話、散文300多萬字,并有若干作品翻譯介紹到日本。作品獲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江蘇省“五個一”工程獎、《兒童文學》優秀作品獎等40多項。
2、生字詞讀寫
3、題目解說:
4、課文朗讀
三、精講點撥:
(一)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1、快速朗讀課文,然后填寫表格。我要完成的閱讀任務。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2、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快樂
3、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我要關注的內容二次備課
(二)感受理解說明性的語言
1、一篇記敘文,為什么有這么多說明性的內容?詳細介紹做竹節人的方法,怎么玩竹節人,一方面是因為讀者可能對竹節人的游戲不熟悉;另一方面,在說明的過程中蘊含了真切的情感。
2、找出相關語句朗讀。
四、課下作業:
1、抄寫字詞
2、賞析課文,做旁批。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豁、凜”等16個生字,隨文讀準20個難認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2.學習“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閱讀策略,完成玩具制作指南,并體會竹節人帶來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預學交流,明確學習要求和起點
1.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一篇課文,課題是《竹節人》
師:同學們在預習課文的時候,你們有沒有發現,今天的課文和平時的精讀課文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打開課文,看看課的前面的內容和課的后面的內容找一找。誰來說一說?
二、關注導語,明確學習任務
1.發現課文前導語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這段話,這段話告訴我們閱讀這篇課文的什么?——任務
2.理解任務
這三個任務我們應該怎么來理解呢?任務一是讓我們干什么,誰來說一說。
任務一:寫做法和玩法
任務二:體會竹節人給人帶來的樂趣,這里的傳統玩具是指什么?
任務三:這里的“老師”是哪里的老師呢?
3.從課前的導語中我們了解了這三個任務,你還知道了什么?讀讀前半部分。
——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也不同。
三、小組合作,完成任務
1.是的,同一篇文章,閱讀的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就不同,采取閱讀方法也不同,這就是有目的的閱讀,是一種閱讀的策略,今天我們就用這種閱讀策略來完成這三個任務。
2.聯系課后任務欄
課后有三位同學也交流了他們的讀法,來看屏幕,再自由讀一讀,想一想他們是怎么讀的?我們該怎么讀?
4.小組討論,選擇讀法。
讀完了以后肯定會有所啟發,課前小組已經選擇了想要完成的任務,現在你們打算如何完成任務呢?在小組內討論討論,交流一下,完成學習單。
5.匯報交流
討論好了嗎?該怎么來完成這三個任務呢?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
(有目的,有方法,相信他們有了這樣的策略之后,肯定會非常成功的完成任務)
剛才同學們交流了閱讀方法,大家有沒有發現?要完成這三個任務都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這個共同的地方是什么?
總結方法:瀏覽全文(略讀)——選擇內容——細讀分析
剛才我們快速閱讀瀏覽了全篇文章,選擇了完成任務所需要重點關注的內容
那么接下來我們就要細讀來完成這三個任務。
三、完成任務單,體驗閱讀方法的選擇過程
在正式完成任務之前,我們先想一想,你看,三個任務是不同的,等會咱們匯報的時候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來匯報呢?匯報的方式是不是也可以有所不同呢?
1.為了幫助同學們更好地完成這三個任務,這有三個任務單,請同學們對照任務單上的提示,四人小組合作完成,開始吧!你在完成閱讀任務的時候也要考慮一下用到了哪些閱讀方法?
2.小組匯報交流
同學們,現在請你們來分享一下剛才的學習成果。哪個小組先來。
(1)成果展示
任務一:請兩個小組上前展示。
(2)評價提升,從選擇內容到細讀提煉
有沒有補充,其他同學呢?
聽了他們的介紹,現在你們會不會做竹節人了?他們的任務完成的非常成功,那么我來采訪一下,你們在寫這個指南的時候,用了什么閱讀方法?
提取關鍵信息。
任務二:
其實隨著時代的發展,竹節人已經很少出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了,想不想瞧一瞧竹節人是怎么玩的?
這么有意思的竹節人給大家帶來了哪些樂趣呢?
任務二,哪個小組來匯報
組內還有沒有要補充的?其他同學有沒有要補充的?還有哪些樂趣。
剛才老師聽到了他們用的最多的一個方法,是什么閱讀方法?
抓住關鍵詞句
四、總結課堂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圍繞本課的三個閱讀任務,關注了《竹節人》這篇課文里面不同的內容,用了不同的閱讀方法,嘗試了有目的的閱讀,在接下來的學習中可以用上這樣的策略進行閱讀,下節課我們再來講講老師的故事。
板書設計:
9竹節人
做、玩 說 瀏覽全文 提取關鍵信息
樂趣 品、讀 選擇內容
故事 講 細讀分析 圈畫關鍵詞句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6
設計說明
課文回憶了自己兒時與小伙伴一起制作“竹節人”的方法、過程,以及伙伴們一起玩耍帶來的樂趣。教學這篇課文,一要讓學生感受傳統玩具帶給人們的樂趣,體會童年的快樂。二是要指導學生明確:同一篇文章,因為閱讀目的不同,關注的內容、采用的閱讀方法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本案以文本為依托,采用以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和活動的形式,借助文前導讀,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自由充分的學習活動中,學會合作、學會閱讀方法和閱讀策略,將閱讀與實踐活動相結合。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1.有關傳統玩具的圖片、視頻資料。
2.竹節人玩具若干。
學生準備:搜集傳統玩具,查找制作等方面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交流:每個同學都有自己喜歡的玩具,你能介紹一下你的玩具嗎?怎樣玩呢?
2.激趣:同學們的玩具可真不少。玩具使我們的童年生活更加富有樂趣。我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也玩過玩具,不過爺爺奶奶小時候的玩具大多是自己制作的。你們想看看嗎?
3.課件出示圖片和視頻資料,學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傳統玩具。
4.揭題:今天我們要來了解一種玩具——竹節人(課件出示竹節人玩具圖片)。
5.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和學生聊自己喜歡的玩具開始,創設了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又從認識傳統的玩具開始,激發學生探究、閱讀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完成自讀要求:
(1)一邊讀一邊圈出課文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讀準確。
(2)把課文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并標上自然段的'序號。
(3)小組合作識記生字。
①朗讀生字,相互正音。
②交流識記生字的好方法。
2.檢查自讀情況。
(1)讀詞語。
教師相機正音:“凜”是前鼻音,“疙瘩”的“瘩”要讀成輕聲。
(2)形近字組詞。
①棍 混 餛 ②裁 載 栽 ③沮 組 租
3.指導書寫。
“凜、棍、悟、橡、跺、沮、趴”要注意左窄右寬的特點。“疙、瘩、裁、籌”書寫時要注意生字的結構特點和筆畫間的穿插避讓。
設計意圖:識字學詞在高年級要以自學為主,教師只需在關鍵處給予學生必要的指導或引導。
三、默讀課文,梳理課文
1.引導思考:課文圍繞“竹節人”這種玩具主要講了什么內容?可以把課文分成幾個部分?
2.學生交流,理清脈絡。
可指導學生采用段意合并法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寫“我們”迷戀自制玩具和怎樣制作竹節人。
第二部分(第5~18自然段):寫怎樣玩竹節人。
第三部分(第19~22自然段):寫玩竹節人得到的樂趣。
第四部分(第23~29自然段):寫老師也玩竹節人。
設計意圖:課文內容很長,為了讓學生的初讀富有成效,就要從字詞句上扎扎實實進行初讀,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脈絡,為下面學生為解決不同學習任務采用不同閱讀方法打下良好基礎。
四、明確任務,自由讀文
1.課件出示導讀提示。
如果給你以下任務,你怎么讀這篇課文?
·寫玩具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2.指名讀導讀提示。
3.學生自由讀文,做好圈畫或記錄。
設計意圖:出示導讀提示,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了解自己的學習目的,更能高效學習。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書寫“豁、凜”等15個生字,理解“威風凜凜、別出心裁”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竹節人的制作方法,帶給人們的無限樂趣,讀懂“我”因為玩竹節人與老師之間發生的故事。
3、學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恰當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了解課文內容,梳理文章結構,歸納文段的大意。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閱讀目的,確定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整體感知,理解課文大意。
3、梳理文章結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談玩具導入新課
1、想一想自己最喜歡的玩具是什么?向你的同桌介紹一下你的玩具是什么材料的,什么構造的?怎么玩?
(學生說,教師巡視,參與學生活動)
2、看來同學們的玩具真不少,也都挺會玩的,有的同學能把一件玩具玩出很多的花樣,真是動腦筋的孩子。
3、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件玩具,(板書:竹節人)【課件2】請同學們大聲讀出來,什么玩具呀?(學生大聲讀課題)你見過這種玩具嗎?玩過這樣的玩具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種玩具。
二、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記生字,理解詞語。
(1)學生自主學習,交流。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指導:
出示:【課件3】
生字:豁凜疙瘩棍悟裁籌橡雕跺頹沮趴屜
①誰能說一說自己識記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師評價,重點指導:
凜:左面兩點水,右面是“稟”,不要把“稟”寫得太長。
疙瘩:都是“疒”旁,這兩個字組成一個連綿詞。
裁:讀cái,注意與“栽”區分開。
籌:上下結構,上面是竹字頭,下面一個“壽”字。
出示:【課件4】
威風凜凜別出心裁技高一籌鏖戰沮喪悻悻
①交流,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理解詞語的,結合課文說出詞語的意思。
②教師指名說詞語的意思。
③評價,指導:
出示:【課件5】
威風凜凜: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別出心裁:獨創一格,與眾不同。
技高一籌:技藝比別人高出一截。
鏖戰:激烈的戰斗。
沮喪:灰心,失望。
悻悻:形容怨恨憤怒失落的樣子。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明確課文圍繞竹節人寫了哪些內容?
(1)根據課文,完成屏幕上的練習題。
出示:【課件6】
【1】根據下列劃分標準,寫出各部分的主要內容(用小標題表示)
①—④⑤—?
?—?
【2】課文中哪一部分內容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2)學生匯報完成情況,教師指導:
A、課文主要敘述了三部分內容
①—④制作竹節人
⑤—?斗竹節人
?—?老師也喜歡斗竹節人
B、學生可能因為自己的興趣點不一樣,所以印象最深的部分也會不一樣。有的同學對制作竹節人這一部分印象最深,可能他們也想著自己動手做這種玩具呢!有的同學對斗竹節人部分印象最深,因為他們體會到了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還有的對老師玩竹節人這種玩具一部分印象最深,他們喜歡這個故事,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都能激情呢!
3、快速讀課文,自己喜歡的部分多讀幾遍。
三、讀詞語書寫生字
1、認真讀一讀自己畫出的詞語,同位相互說一說詞語的意思。
2、在田字格紙上練習書寫生字,寫完后同位評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分組學習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掌握主要內容。
2、體會作者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學習積累語言。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答問題做好銜接
1、提問:《竹節人》一課從記敘的內容上看,可以分成三個部分。這三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制作竹節人斗竹節人老師也喜歡玩竹節人)
2、說一說,自己對哪一部分最感興趣,你記住了些什么細節?
(學生自由說一說)
二、分小組探究學習
(一)按照學生的興趣,將全班同學分成三組。各組的學習任務如下:
出示:【課件8】
一組:寫出竹節人制作指南,教別人玩這種玩具。
二組:體會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快樂,說給大家聽。
三組:講一個有關老師和竹節人的故事。
(二)小組探究,完成本小組的任務。
1、每小組集中在一塊兒,同學們找出與自己小組探究問題相關的段落認真讀一讀,然后交流、合作。
2、每小組推薦一名代表,上講臺匯報。
3、師生共同評價,教師指導。
第一組:
【課件9】竹節人制作指南:
(1)把毛筆桿(細竹竿)鋸成約一寸長的一截,作為竹節人的腦袋和身軀。
(2)在這一截上端留出腦袋,接下來的地方鉆一對小眼,預備裝手臂。
(3)鋸出八截短的,作為竹節人的四肢。
(4)把這些截按人體的形狀擺好,然后用一根結實的線繩依次穿起來。
(板書:制作:一截長的八截短的)
玩法:將線繩一松一緊,竹節人的身子擺動,手揮舞。
在竹節人的手上可以系上或安上東西當武器。
兩個竹節人放在一起可以玩對打的游戲。
第二組:
【課件10】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1)利用破課桌玩竹節人,破課桌變成了古戰場。
(2)玩出種種花樣:一個竹節人獨自表演;兩個在一起搏斗;線被卡住,竹節人變成呆子;制作成孫悟空;裝扮成竇爾敦;佩戴偃月刀,手持蛇矛槍的武士。
(3)課下玩,課上也玩。
(4)老師也會玩得津津有味。
(板書:玩法(樂趣):破課桌——古戰場下課時——上課時)
第三組
【課件11】老師與竹節人的故事
(1)起因:“我”課上玩竹節人。
(2)經過:老師發現后,沒收了竹節人。同學們在老師辦公室窗外尋找老師扔掉的竹節人。
(3)結果:我們意外發現老師也在全神貫注地玩竹節人。
(板書:故事:沒收全神貫注)
三、抓重點感悟語言
1、出示:【課件12】
“那一段時間,媽媽怪我總是把毛筆弄丟,而校門口賣毛筆的老頭則生意特別好。”
學生討論:
(1)“我”真的把毛筆弄丟了嗎?“我為什么說毛筆丟了?”
(2)賣毛筆的為什么生意特別好?
(3)“丟”了的毛筆和買來的毛筆都做了什么?
(4)你認為這句話有什么特點?(含蓄而幽默)
2、出示:【課件13】
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
學生獨立思考:
(1)“一圈”“跺腳拍手,咋咋呼呼”說明了什么?
(玩竹節人真有趣,竹節人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
(2)這句話并沒有直接寫竹節人搏斗得多么激烈,但我們可以從圍觀者的表現看出來,這是什么寫法?(側面描寫)
3、出示:【課件14】
只見老師在他自己的辦公桌上,玩著剛才收去的那竹節人。雙手在抽屜里扯著線,嘴里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一點兒也沒注意到我們在偷看。
學生獨立思考:
(1)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從哪幾個詞語可以看出來?
(老師也很喜歡玩竹節人,從“念念有詞、全神貫注、忘乎所以”等詞語可以看出來)
(2)從全文的中心意思來看,這段話有什么作用?
(老師竟然也玩得那么入迷,說明竹節人確實給人們帶來了無限的樂趣,不只是孩子們才喜歡。)
四、談收獲課外拓展
1、學生說一說學習了這篇課文有什么收獲?
2、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種傳統玩具——竹節人,知道了它的制作方法、玩法以及在當年曾經給人們帶來的無窮樂趣。
課下從網上搜一搜,看一看,傳統玩具還有哪些?你喜歡的玩具是什么,請你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玩具介紹給大家聽。
板書設計:
竹節人
制作:一截長的八截短的
玩法(樂趣):破課桌——古戰場下課時——上課時
故事:沒收全神貫注
《竹節人》教學反思
《竹節人》是一篇精讀課文。本課主要寫了“我們”當時迷上了竹節人,并且自己制作竹節人、斗竹節人的過程與樂趣,最后寫老師沒收了竹節人,也偷偷玩竹節人的趣事,表現了孩子們甚至老師對竹節人游戲的喜愛與熱情,表現了童年游戲的樂趣,表達了兒童的喜悅與滿足,字里行間流露出簡易的物質帶來的心靈的快樂。
一、教學效果
本課教學效果很明顯,有以下幾點:
1、從整體把握,分成幾部分來把握。因為本課的課文比較長,為了避免知識體系的混亂,我讓學生首先從整體上去把握文章的線索,通過“做竹節人——玩竹節人——竹節人被沒收——看到老師偷偷玩竹節人”這樣的一條線索,讓學生對整個課文內容在心中構建起來。
2、在讀中體會文中蘊含的感情。在把握線索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讀一讀自己喜歡的文段,并說一說自己的感受,通過同學們之間互相討論,互相補充,使得他們對本文作者字里行間所表達出來的喜悅與滿足有更深層次的體會。
3、在讀中讓學生體會到文中蘊含的感情的同時,讓學生知道帶著不同的目的去讀,讀法也會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在為了完成叫別人制作這種玩具的任務,我們在朗讀課文的時候應該先快速地讀全文,找到相關內容,再仔細地讀。
5、在品讀文中的經典詞語和句子時,我在教學中引領學生運用“抓住文中的具體詞語和句子,通過聯系生活來想象”的方法學習,例如,描寫老師沒收玩具時“虎視眈眈”“大步流星”“怒氣沖沖”等詞語,將老師的形象描寫得淋漓盡致。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詳細地刻畫了幾個場景,整個過程有詳有略,錯落有致。
二、成功之處
在教學這一課的時候,我覺得自己還是比較成功的,我在本課中通過創設情境,設置問題,準確地把握了本課的目標。本課是一篇回憶類文章,語言夸張而又富有童趣,同時貼合學生的生活,能夠激發學生自身情感的體悟,因此我通過放手讓學生分析課文、充分朗讀的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與自身童年生活比較,了解體悟作者的感情。通過朗讀充滿童趣的語言,同學們參與度很高,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效果很好。
三、不足之處
本課中,因為課文比較長,在分析課文時,我的指導比較多,課堂上,學生們的參與度比較高,我又想讓每個學生充分地朗讀課文,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有很大的欠缺,使得課堂進行不完,最終拖堂。
四、改進措施
如果重上這節課的話,我會在之前成功的基礎上,再對課文把握精細一點,對于指導和干巴巴的分析方面縮短時間,對于朗讀,讓參與的同學合理地把握時間,總之,從整體的課文學習上學生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閱讀和集體交流,品味生動有趣的“童年生活故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美好的童年時光,絢麗多彩、自由快樂的童年生活。
2、在感受美好童年的過程中,掌握讀書方法。
【教學重難點】
閱讀本文后學生能在會心的微笑中感受游戲的快樂,并對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做一些評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播放歌曲《童年》,背景為學生平時生活照片。
師:看到一張張熟悉的笑臉,你們是否想起美好的童年,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多彩的童年,享受童年的快樂吧!板書:竹節人。
二、潛心交流。
1、談話帶入。
光陰似箭,一晃,我們已經一起度過了美好的童年時光。童年,是那么美好!在你們的童年里有哪些有趣的往事趕快和大家一起分享下吧!
2、回顧概括。
(1)提煉關鍵詞:
瞧,一提起童年,大伙都有說不完的話。我們還是先來回想一下作家筆下的童年是什么。課件出示:林海音的《冬陽·童年·駱駝隊》告訴了我們她的童年是(懷念向往),費奧多羅夫在《童年的發現》中發現了什么?讓我們懂得了童年是(敢于探索),蕭紅在《祖父的園子》里無拘無束,自由自在,讓我們感受到了童年是(自由快樂)。
(2)總結方法:
你們看,我們抓住了這幾個關鍵詞就把握了文章的主題,“抓關鍵詞”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板書(抓關鍵詞)。
3、閱讀概括。
(1)閱讀文章:
剛才我們分享了作家的快樂童年。其實童年還藏在《竹節人》這篇文章中,請同學們分組去閱讀,想想范錫林筆下的童年是什么?
(2)重點生詞注音與釋義。
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先帶領學生過一遍本課重點字詞。
讀寫下列字詞:
豁 威風凜凜 疙瘩 棍 別出心裁 技高一籌 橡皮 雕 跺腳 頹然 沮喪 趴 屜
字詞釋義:
豁:裂開。
叉:分開。
儼然:形容很像。
叱咤風云:形容聲勢、威力很大。
弄巧成拙:想用巧妙的手段,結果反而壞了事。
作鳥獸散:像受驚的鳥獸一樣四散逃離。
虎視眈眈:形容貪婪而兇狠地注視。
悻悻然:怨恨失落的樣子。
酣:盡興,暢快。
鏖戰:激烈地戰斗。
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
(3)交流概括:
童年是什么?誰能像剛才那樣用一個詞來告訴我們。《竹節人》——充滿童趣(評價:“抓關鍵詞”這種讀書方法,同學們運用得真好!)
三、感悟方法。
童年藏在作家的`筆下,童年藏在我們的生活中,童年還藏在孩子們的游戲里。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竹節人》,跟隨作者去看看,他那個沒有電視、沒有電腦的年代玩什么,怎么玩?請同學們自由讀文章,劃出最打動你的句子,想想為什么?
1、學生用心品讀。
2、讀后自由交流,教師相機評價,總結讀書方法。
第一,抓句子“把穿著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里,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叉腿張胳膊,威風凜凜,跟現今健美比賽中那脖子老粗、渾身疙瘩肉的小伙子差不多。”
(1)你們見過竹節人是什么樣的嗎?文章的哪一段告訴了我們?
(2)教師課件出示描寫竹節人的句子,這就是描寫竹節人的。
(3)指名朗讀,其他學生閉眼想象畫面。
(4)總結方法:你看到了怎樣的竹節人?語言文字就像一幅靈動的畫面,我們在讀書時,邊讀邊想象畫面就能加深對句子的理解。這也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板書:想象畫面)
第二,抓句子“下課時,教室里擺開場子,吸引了一圈黑腦袋,攢著觀戰,還跺腳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熱鬧。常要等老師進來,才知道已經上課,便一哄作鳥獸散。”
(1)同學們,你們課下也有過這樣的經歷嗎?都在干什么?感覺怎么樣?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部分。
(2)再次讀句子,你又有什么感受?
(3)總結方法: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踐,也能加深我們的讀書感悟。這又是一種讀書方法。(板書:聯系生活)
3、總結:走進竹節人,我們不但分享了快樂,還收獲了兩種讀書方法,想象畫面和聯系生活。
四、踐行閱讀,推薦閱讀。
校園的生活豐富多彩,難以忘懷。走出校園,走進大自然,我們的童年更是酸甜苦辣,五味俱全。是啊,童年是多么令人向往!童年,正是一首這樣綺麗的小詩,指名有感情地朗誦。童年,就像五彩繽紛的夢,醒來還是那樣清晰,讓人回味無窮;童年就像放聲歌唱的小鳥,帶著無限的希冀展翅高飛……
走進童年,我們充滿了美麗的夢想;走進童年,我們享受著無窮的歡樂!課下,讓我們繼續閱讀童年,可以讀讀高爾基的《童年》,林海音的《童年樂事》,不讓童年的歡樂悄悄溜走,愿你們在快樂閱讀中繼續享受童年!
【作業布置】
閱讀是一種選擇,不同的閱讀目的,有不同的閱讀關注。從下列任務中選取一個,關注課文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寫一段介紹或講述的文字。不少于200字。
1、寫一篇玩具制作指南;
2、介紹傳統玩具的樂趣;
3、講述課文中老師的故事。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認識“頹、疙、瘩”等13個生字,會寫“豁、凜、磕”等16個生字。會寫“威風凜凜、疲倦、跺腳”等18個詞語。
2.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體會作者語言的夸張色彩和幽默詼諧。
3.能概括故事情節,理清行文思路,感受作者對竹節人游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4.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重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并能概括故事情節。
2.難點:
(1)通過學習“竹節人”的制作指南和教別人玩“斗竹節人”游戲的內容,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2)能講述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融入感情,表達看法。
教學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自己童年玩具的圖片、文字資料。
2.教師準備《童年》音頻、微課《快樂的童年》、童年玩過的玩具圖片資料、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課件播放《童年》音頻)師伴隨著音樂導入新課:每個人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你的童年都玩過哪些玩具?(生自由回答)你們想不想知道范錫林的童年玩過什么玩具?范錫林小的時候,家里很窮,他非常聰明,就自己動手制作了一個竹節人的玩具。你瞧,(課件出示竹節人的圖片)這就是竹節人,你們玩過嗎?想不想知道怎么玩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文本看看,范錫林和小伙伴們是怎么玩的吧!生齊讀課題:《竹節人》,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提出讀書要求:請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等掌握不認識的字,并標注讀一讀。
2.以開火車的形式讀生字,指名讀生字。
重點指導:風靡(mǐ)叉(chā)腿 金箍(gū)棒 竇(dóu)爾敦(dūn)儼(yǎn)然
3.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著重分析指導“豁、凜、雕、磕、跺、頹”。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豁”是左右結構,注意“害”“谷”,相互要結合緊湊。
“凜”是左右結構,右邊書寫時要瘦一點寫。
“雕”是左右結構,左右書寫時要緊湊一些。
“磕”是左右結構,書寫時左邊要小一點。
“跺”是左右結構,右邊是“朵”,注意正確寫法。
“頹”是左右結構,左邊下“幾”最后一筆是提,右邊的“頁”要瘦一點最后一筆是點。
4.趣味識字詞
(1)出示詞語:
威風凜凜 叱咤風云 弄巧成拙 虎視眈眈 赫赫偉績 津津有味 全神貫注
(2)指名讀,正音。
(3)開火車,練讀。
(4)做游戲鞏固字詞。
a.“貼字”游戲: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根據圖片找到和圖片有關的生詞。
b.玩找字游戲:抽出生字,教師讀生字,學生找到相應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導學生感情飽滿的朗讀課文。
溫馨提示:請同學們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長句子注意停頓。
如“把穿著/九個竹節的鞋線/嵌入課桌裂縫里,在下面一拉緊,那立在/裂縫上的竹節們/就站成一個/壯士模樣。”
2.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理清課文脈絡。
同學們,全文圍繞“我們都迷上了斗竹節人”展開了描寫,仔細閱讀全文,標注段落,說說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請簡要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內容。
學生交流分享:
根據學生的交流分享,概括為:
①第一部分(1-2自然段):寫小時候,“我”和小伙伴自己做玩具,“我們”全都迷上了玩竹節人。
② 第二部分(3-19自然段):介紹竹節人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突出了斗竹節人給“我”打童年帶來的快樂。
③ 第三部分(20-29自然段):敘述了老師沒收竹節人,卻也偷偷玩竹節人,“我”和同桌在辦公室外看到,從沮喪到心滿意足的情感變化。
3.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師:誰能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生交流:
師總結:《竹節人》講的是作者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制作竹節人、斗竹節人、迷上
竹節人和老師沒收竹節人,我和同桌想從老師那里拿回竹節人,結果卻看到老師也在玩竹節人,心滿意足。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2.復習舊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竹節人》,誰能復述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生:回憶課文內容并復述。
3.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感受到作者對竹節人游戲的喜愛和對童年生活的眷戀,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這篇課文,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學習作者語言的夸張色彩和幽默詼諧,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一)小聲朗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完成表格。
閱讀目的 閱讀方法 關注內容
學習“竹節人”的制作指南
學習“竹節人”游戲描寫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1)師:引導學生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用恰當的閱讀方法,關注課文內容。
(2)生交流完成表格內容。
師點撥:
①作者寫“竹節人”制作指南時,可采用快速閱讀的方法,關注如何制作“竹節人”的步驟內容。
②作者寫教別人玩這種玩具“斗竹節人”游戲時,可采用仔細閱讀和反復閱讀的方法,關注“斗竹節人”游戲入迷的細節描寫,體會傳統玩具“斗竹節人”游戲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③作者在寫老師沒收“竹節人”玩具后的故事時,可采用瀏覽閱讀的方法,關注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二)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有感情的大聲朗讀課文1—2自然段。
(1)思考:你都獲得哪些信息?
師:引導學生從寫作方法分析。
學生交流:開篇直接點題“我”小的時候自己制作玩具,有一段時間我們迷上“斗竹節人”的游戲。
(2)這樣的寫法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交流:這樣開篇直接點出主題來寫,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三)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2.請同學們快速閱讀3-19自然段。
(1)思考:竹節人是怎樣制作的呢?
師:引導學生用原文來回答問題。
學生找:第3自然段,用毛筆竿鋸成寸把長一截……弄不好一個個崩裂,前功盡棄。(課件出示:竹節人圖片,及制作方法的字幕,讓學生齊讀。)
(2)仔細閱讀課文第5自然段,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談談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師:引導學生找“桌面上是一道道豁開的裂縫,像黃河長江,一不小心,鉛筆就從裂縫里掉下去了。”
學生通過“像”“黃河長江”兩個關鍵詞說出: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考張的修辭。這樣寫的好處是:把桌子上的裂縫比喻成“黃河長江”生動形象的寫出豁口很大,也表現出課桌的破舊,語言幽默詼諧,為文章增添了色彩。
(3)仔細閱讀課文第17、18自然段。思考:作者采用了什么寫作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找:“黑虎掏心!泰山壓頂!雙龍搶珠!咚鏘咚鏘咚咚鏘!咚咚鏘!”
生交流:作者運用五個感嘆號。
師:引導學生談出這樣寫的好處。(營造出一種緊張、熱烈的氛圍,仿佛一場激戰即將開始,襯托出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激動心情。表現出孩子們對斗竹節人的投入、癡迷和喜愛。)
(4)反復閱讀課文第19自然段。思考: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作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攢著”“跺腳拍手”“咋咋呼呼”來分析寫作方法。
學生通過引導談出方法:作者運用了動作描寫和側面描寫。這樣寫的好處是:通過這些細節描寫,烘托出我們“斗竹節人”的入迷,表現出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師:采用分組讀、齊讀、師生合作讀,來反復朗讀,讀出“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用聲音表現出我們的入迷,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四)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3.請同學們瀏覽閱讀課文20—29自然段。
思考:老師把“竹節人”沒收后,怎么做的?你怎么看待老師的行為?
師:引導學生關注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以及正確看待老師的態度。
學生暢所欲言:老師沒收后自己玩竹節人了。我覺得竹節人得到老師的青睞,讓我們感到自豪,同時也能感受到與老師志趣相近、心靈契合,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突出老師童心未泯,活潑親切的形象。(意思對即可)
三、開展活動,升華主題。
1.播放微課《快樂的童年》拓寬學生的視野面。
學生談談觀看后的感想,也能介紹出一種自己童年入迷玩的玩具。表達出真情實感即可。
2.引導學生介紹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
你的老師是什么樣的性格?和你發生過怎樣的故事,令你難忘?選擇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來講。
學習上 生活中 話語里 心理上
句式練習:學習上對我的細心引導……
生活中對我的親切關懷……
話語里對我的鼓勵支持……
心理上我對老師的感激……
四、鞏固延伸,作業設計。
1.推薦閱讀:《你不是灰姑娘》。1985年范錫林獲兒童文學優秀獎的作品。
2.小練筆:寫一篇有關老師的故事。
要求:
(1)題目自擬。
(2)能運用上本節課所學的修辭和描寫等寫作方法,給語言增添色彩。
(3)記敘一件具體的事情,表達出真情實感。
(4)書寫認真,卷面規范、整潔、大方。
五、板書設計
竹節人
制作:一截長的 八截短的
玩法(樂趣):破課桌——古戰場 下課時——上課時
故事:沒收 全神貫注
教學反思:
1.讓學生搜集童年玩過的玩具和資料圖片,回憶美好的童年。運用《童年》音頻導入新課,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通過朗讀培養學生的語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讀書,談讀書感受,充分來喚起學生的想象,激發學習興趣,從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以達到理解文本的目的。
3.運用微課導學,再次回憶每個學生的童年趣事,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談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竹節人的制作方法。
2、品味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無限樂趣,了解老師與竹節人的故事。
3、學會根據不同的閱讀目的,選擇不同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做竹節人的過程,感受斗竹節人的快樂;品味生動、幽默的語言。
【教學難點】
學習根據閱讀目的,確定采用恰當的閱讀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初步感知
(一)出示傳統玩具:同學們,大家看老師手里的是什么?(依次出示沙包、抓子兒)想一想你最喜歡什么玩具?(變形金剛、拼裝玩具、毽子、跳繩)
(二)展示一些手工老玩具的圖片,如抓子兒、跳皮筋、彈球兒等,由此導入本課課題。同學們,這些老式玩具你們認識幾個?乍看上去,這些玩具雖然顯得簡單粗糙,但它們卻是那個年代孩子們的最愛,都給孩子們留下了珍貴的快樂記憶。玩具永遠是孩子們的朋友之一,特別是在物質十分匱乏的年代,那些手工玩具就顯得格外珍貴了。
(三)大家看,老師手里又是什么玩具?(出示竹節人)讓我們繼續去《竹節人》中,發現它的樂趣。(板書:竹節人迷)
二、梳理文本理清脈絡
(一)師生共同回憶文章脈絡,采用略讀的方法回憶文章情節,并出示略讀的定義,加深對閱讀方法的理解。(板書:脈絡略讀)
(二)教師提出問題:本課與以往學過的文章有什么不同之處?生觀察文章開頭部分,進行分析。并進一步提出,學生帶著不同的任務,應該怎樣閱讀這篇文章呢?(板書:閱讀目的閱讀內容閱讀方法)
三、深入研究完成任務
(一)任務一:
抓住“為完成‘寫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別人玩這種玩具’這個任務,可以先快速讀全文,找到相關內容,再仔細讀。”的課后提示,教會孩子如何運用瀏覽的方法,迅速找到目標內容。
(瀏覽是一種有效閱讀的方法,瀏覽分為掃描式和跳讀式兩種。掃描式,即選讀,要求在閱讀中迅速掃視,選取字里行間的重要信息。跳讀式,根據一定的目的,舍棄一部分不讀,只快速閱讀相關的部分。)(板書:制作瀏覽)
1、根據文章內容,完成任務單一《玩具制作指南》。
2、小組匯報學習成果,了解竹節人的制作方法。
3、教師對有關竹節人的制作方法和玩法進行系統的總結。
4、播放有關竹節人制作的視頻,讓孩子利用更加直觀的方法,了解竹節人的魅力。
(二)任務二:
抓住“‘體會傳統玩具給人們帶來的樂趣’,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文章中寫“我們”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的課后提示,教會孩子如何運用精讀的方法,挖掘竹節人給人們帶來的樂趣。
(精讀,就是要仔細地、反復地閱讀,要對文章進行深入細致地理解和體會,全面地掌握文章的內容、中心及表達方式、寫作特點,包括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體會等,以達到閱讀的.目的和要求。)(板書:樂趣精讀)
1、從整體入手,分析文章中各個環節中可能有哪些備份突出了竹節人給人們的樂趣。讓孩子們各抒己見,說說對于每個部分的內容理解。
2、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們理清了竹節人的樂趣可能在于:做竹節人、裝飾竹節人時的詞句;斗竹節人時有趣、快樂、投入的部分,想象竹節人驚心動魄的“搏斗”場面;上課時,孩子們依然意興不減;老師玩竹節人時專注的樣子。
3、分析上述內容哪些屬于正面描寫,哪些屬于側面描寫。
4、品味寫法詞句和片段,根據提示完成任務單二。
5、師生分析主題內容,在做竹節人和玩竹節人中,有哪些內容體現出“樂趣”。
(三)任務三:
1、抓住“為完成‘講一個有關老師的故事’這個任務,我主要關注了老師沒收玩具、玩玩具的內容,重點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課后提示,教會孩子如何運用復述的方法,把握事情的主要內容。
(運用之前學過的“復述”的方法,將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梳理清楚,故事就能講的清楚明白)(板書:故事復述)
2、重點閱讀了第21—27自然段中與老師相關的部分。
3、學生思考問題:分析老師和孩子對竹節人態度和心情的變化?
四、拓展延伸
動手做一做:制作一個屬于你的竹節人。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竹節人》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部編版上冊語文園地教學設計04-12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教案《竹節人》04-08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4-12
部編版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1-23
部編版六年級上冊語文《草原》教學設計04-07
部編版語文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2-05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5-16
關于部編版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