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條形統計圖》是人教版新課改中四年級上冊的內容。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統計圖表表示統計的結果,能夠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經歷了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并初步建立了統計觀念。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并繼續注意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這樣就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讓學生完成兩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并引導學生把兩個統計圖合二為一,然后介紹這就是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通過提問:“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引起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更寬的角度認識新的統計圖和統計量,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建立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怎樣根據新的統計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教材處理:
根據這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問題情境,打破原有知識結構,促使學生重新思考,自主構建
新的知識結構。在此過程中,本課以主題情境為主線,有意識的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的現實意義。具體地說,本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層的內涵。
通過例題,我認為,本課的教材編排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然而,對于農村的四年級學生而言,城鄉的人口發展問題畢竟是個“遙遠”的情境。所以,我從調查學生體育活動的愛好為素材。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及復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內容,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地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 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復式統計表,單式條形統計圖等知識。另外,學生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對出現進行比較,如男生和女生、城鄉和鄉村、工業和農業等,在此基礎上,我以學生熟悉的事為學習的素材,通過主題情境問題的提出,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促進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達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識呈現的完整性,思維過程的靈活性,思維方法的多樣性。
本課的設計從調查學生的興趣開始,讓學生完整的經歷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數據,最后環節通過統計學本節課的表現結果,再一次參與統計,深切體會統計的完整過程,及統計活動的現實意義。教學過程中以主題問題情境為中心,展開討論,自主探究,允許靈活的不同的處理方法,從不同中找相同點,從比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運用到實際中,體現了學習活動的完整性、靈活性、多樣性。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 進一步感受統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 教學難點:怎樣描述統計圖中的多個項目及圖例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一 課前談話,分散教學難點
二 創設情境,呈現數據素材
1、談話,說說各位學生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
2、你還會其他形式描述以上的統計結果嗎?
三 設置問題情境,探索解決方法1、討論,怎樣將上表繪制成統計圖 合作完成兩張統計圖
分析:從這張統計圖上能看出什么?感知復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
2、打破平衡,促進思考(1)提出疑問(2)討論解決辦法
怎么合并?兩個直條放在一起,你怎么知道哪個是表示男生,哪個是表示女生?
(3)學習圖例,介紹圖例的重要(4)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
3、作品展示,體驗成功
4、揭示課題
四 、分析數據
1、分析上圖,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2、比較兩種統計圖3、小結
五、 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分析“城鄉四年級同學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
(1)哪兒表示城市學生的情況,哪兒表示農村學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根據統計圖完成統計表
(3)分析條形統計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看到這個統計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2、課堂表現情況統計(1)對本節課的表現作自我評價(2)小組統計(收集數據)
全班匯總(整理)
(3)繪制統計圖(描述)(4)分析
六 、小結評價1、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 有什么收獲?
2、評價 鼓勵
教學反思:設計這堂課時我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導入,讓學生體會統計的現實意義;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兩張單式統計圖,讓學生感知復式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通過中心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展開討論,嘗試解決問題;
一、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能力
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會了很多關于統計的知識,教學前我翻閱了第一學段所有有關統計的教學內容,找準學生知識的起點放手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學生能做好的事我不必手把手地教,我們要做的,是引導他,是以欣賞的眼光去評價他、鼓勵他。
二、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較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通過思考解決實際問題,在過程中了解條形統計圖的不同表現形式,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
2、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知道條形統計圖表示的數量不僅與所畫直條的長度有關,也與一格(1刻度)所表示的數量有關,在矛盾中發展思辨能力。
3、學生通過對比分析,知道在確定一格所表示的數量大小時,須考慮到統計表所提供的數據大小,以使統計圖能夠完整地表示統計數據,在過程中發展數據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統計表的數據合理定制一格表示的數量。
學科素養:
創新意識、思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及推理能力。
一、復習引入
1、通過統計表,復習條形統計圖中的要素,發現問題:格子不夠用了怎么辦?9876543210運動會中某班購買飲料情況運動會中某班購買飲料情況項目礦泉水果汁汽水運動飲料數量82610礦泉水果汁汽水運動飲料
2、學生嘗試思考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
二、新知探究
1、交流成果:
a.統計圖改成向右畫后能夠解決問題。
從這個小小的轉變中啟發思想。
小結:條形統計圖可以是向上的,也可以是向右的,還可以向左,向右。可以向上下左右任意一個方向。
評價:謝謝這位同學,不僅完美的解決了問題,還讓我們知道了條形統計圖別的表示的方法。
2、交流成果:
b.對比向上加格子的方法與一格表示2的方法。感受數學中更簡潔的方法。
看了這位同學的改法,你有什么啟發嗎?
小結:在統計圖中,1格可以表示1,也可以表示2。(還可以表示3、4、5……)評價:僅僅是改變一下每格表示的數量就解決了問題,謝謝這位同學讓我們感受到了數學的奇妙之處!掌聲!
那么這些統計圖中的.1格有表示多少呢?圖中的直條又表示多少呢?
3、看來直條表示的大小與每一格表示的數量息息相關,那么這張統計圖與剛才又有什么不同呢?通過這張圖你能看出哪種食品最受歡迎嗎?小結:在條形統計圖中,直條越長,表示的數量就越大。
4、2號售貨亭的統計圖呢?在這8種食物中,誰能一眼看出哪種食品最受歡迎?小結:同一張圖表中可以通過直條的長短判斷多少,不同的圖表中必須確定每格表示的數量后才能比較。
5、為什么2號收貨站的圖標每格表示的數量要和1號不一樣?高度不合適。
6、那么你能根據統計表選擇合適的統計表呢?(用手勢表示)球類排球足球籃球數量(只)509030球類排球足球籃球數量(只)252035球類排球足球籃球數量(只)20126。
小結:在選擇統計表時,要考慮到最大數據能否統計進表。
7、能否根據統計表自行定制每格表示的數量?名稱足球游泳跑步跳繩人數(人)65409530
三、總結談談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條形統計圖方向每格根據表格數據,合理定制。
上1右2下3左4……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3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基礎上,使他們體會數學就在身邊,領悟數學的魅力,感受數學的樂趣,所以在我們的教學中要處理好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本節課通過將較大的數據繪制成條形統計圖,使學生認識到用1格代表5個數據的條形統計圖存在的意義。
1、使學生經歷動態數據的統計過程。
通過統計一個路口幾種機動車通過的數量,使數學貼進生活,讓學生體驗隨機出現的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過程與方法,使學生明白與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2、使學生知道學習統計的必要性,并能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
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根據條形統計圖預測20分鐘后開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種車的問題,讓學生根據條形統計圖的數據進行科學合理的預測,感受學習統計的必要性,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卡片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課件出示一段時間內一個路口車輛過往的情境,讓學生自主記錄各種車的數量。
(學生自主記錄,并匯報記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不僅是引入新課,更是激發矛盾,學生在沒有分工合作的情況下,獨自去記錄各種車的數量,表現出手足無措,因為記住了這種車又記不住另一種車,于是學生自己提出遇到的困難。這時,順勢引導學生思考:有什么好方法可以同時記錄各種車的數量?學生經過思考,得出分工合作是最好的方法。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98頁上面的統計表。
(1)學生觀察統計表,說說有幾種車。
(2)學生分組討論是否可以把這個統計表用“1格代表2個數據”的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3)各組獨立繪制條形統計圖。
(4)說說在繪制過程中遇到了什么難題。
(用1格代表2輛車,要畫很多個格,太麻煩了)
(5)討論:如何解決上面遇到的難題。
(6)小組匯報。
生1:可以用1格代表3輛車。
生2:可以用1格代表4輛車。
生3:可以用1格代表5輛車。
……
(7)教師引導學生用1格代表5輛車繪制條形統計圖。
(學生在教材上完成條形統計圖,并在組內展示作品)
(8)全班交流,課件展示各組的代表作品。
2、分析數據,合理預測。
(1)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思考:
①什么情況下用1格代表5個數據比較合適?
②哪種車最多?哪種車最少?兩種車相差多少輛?
③猜一猜,20分鐘后,這個路口開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種車?為什么?最不可能開來的是哪種車?為什么?
(2)各組學生討論上面的問題,教師巡視。
(3)各組匯報,全班交流。
3、知識拓展。
課件出示教材98頁下面的統計表,學生觀察,思考:每格代表幾個數據合適?為什么?
(學生討論后匯報)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4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96~97頁例2相關內容及做一做、練習十九第3、4題。
“一格表示2”的條形統計圖是在學完“一格表示1”的條形統計圖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提供了“同學最喜歡的一種早餐”這一素材,貼近學生生活;
然后呈現了兩個條形統計圖,分別是“以一當一”和“以一當二”,通過分析比較,讓學生直觀地體驗統計圖中“以一當二”的必要性,為后續學習“以一當五(多)”的統計圖打下基礎;
最后,通過解決問題,引導學生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發現信息,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二)核心能力
通過獨立探索和交流展示,了解對于同樣的數據可以有多種分析方法,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法。通過解決問題并發現更多的信息,培養數據分析觀念,進一步發展數學應用意識。
(三)學習目標
1、經歷收集數據、用“一格表示1”的條形統計圖統計數據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索、觀察比較,知道當數據比較大時,要用“一格表示2”,感受用“一格表示2”的必要性,知道單數可以用半格來表示。
2、通過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作用與價值,培養數據分析觀念。
(四)學習重點
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理解統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的必要性,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五)學習難點
1、體驗“以一當二”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能根據數據的特點確定一格表示幾更合適。
2、一格表示2個單位,而要表示的數量不能用整格表示時,會用半格表示。
(六)配套資源
實施資源:《條形統計圖(以一當二)》名師教學課件、坐標紙,直尺
二、學習設計
(一)課前設計
預習與練習任務
1、說一說繪制條形統計圖需要注意什么。
2、預習課本96頁例2的有關內容,并完成左邊的表格。找一找左邊的表格和右邊的表格有什么不同?
(二)課堂設計
1、導入
師:同學們早餐喜歡喝什么?
師:種類還不少呢!我想知道咱們班喜歡喝牛奶、豆漿、粥的人各有多少?該怎么辦呢,你們幫我出出注意吧。
師:哦,可以舉手表決,然后數出人數并統計在統計表中。
下面是四年級一班同學最喜歡的一種早餐的統計表。
最喜歡的早餐、牛奶、豆漿、粥人數61224
師:如果把這組數據更直觀地展現出來,你想到了哪種統計方式?
師:請你在我們準備的坐標紙中畫一畫吧。
展示學生作品(一格表示1),完善學生作品。
【設計意圖:經歷統計全班喜歡喝粥等早餐的人數,感受統計的價值。通過自主完成統計圖,復習“以一當一”的條形統計圖,為學習“以一當二”的條形統計圖做鋪墊。】
2、問題探究
(1)自主探索“一格表示2”
師:仔細觀察這個條形統計圖,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預設1:這個條形統計圖畫得很長,比較浪費紙。
預設2:假如喝粥的人數是34,那我們就要畫34格,沒有那么多格怎么辦?
師:你們真善于思考!這個條形統計圖縱軸太長了,那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
師:是的,如果一格表示2,縱軸只需要12格就夠了。那為什么是12格呢?
師:對,喝粥的人數最多,是24人,一格表示2人,那么24人就需要24÷2=12格。
課件出示一格表示2的條形統計圖(不完整)。
師:現在請你在坐標紙中再次畫畫吧。
(2)對比觀察:“一格表示1”和“一格表示2”課件出示“一格表示1”和“一格表示2”的條形統計圖。
對比:你覺得用哪個圖表示這里的數據比較合適?為什么?
思考:到底什么時候“一格表示1”,什么時候“一格表示2”呢?
師(總結):大家說得太好了,我們要結合統計表中最大的那個數據來決定。比如:最大的數據是8,一格表示——1就行,最大的數據是26,一格表示——2更合適。
(3)體會“半格”
課件出示:如果喜歡牛奶的人數是5人,該怎么表示呢?
師:是的,一整格是2人,那么半格就是1人。5格就是2格+半格,正好畫在4和6的正中間。那如果是9人呢?怎么表示,請大家在自己的統計圖中畫一畫。
(4)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有了這個統計圖,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師:大家可真了不起,看出了這么多的信息。
師:其實統計圖就是一個載體,一個承載著很多信息的載體,所以我們要有一雙善于觀察和發現的雙眼哦!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以一當一”的條形統計圖,感受它的局限性;然后通過全班交流,提出“以一當二”的解決辦法。之后設置對比觀察,再次感受“以一當二”的必要性。在此基礎上,解決半格的問題,并通過自己動手畫一畫9人,有效地解決學生認知上的難點。最后的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生活中的.意義和作用。】
(3)鞏固練習
1)下面是麗麗班同學喜歡看課外書的人數統計表。
種類科技書連環畫故事書漫畫童話
人數10816612
根據統計表完成下面的統計圖。
根據統計圖回答問題。
①每格代表()人。
②喜歡看()的人最多,喜歡看()人的最少。
③喜歡看連環畫的比喜歡看童話的少()人。
④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并解答。
2)課本97頁做一做。
3、課堂總結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師生總結:我們知道了“一格表示2”的條形統計圖,并通過觀察獲取了信息,還知道了怎樣結合數據去選擇“一格表示1”或者“一格表示2”。
(三)課時作業
1、昨天上體育課時,大家進行了拍球比賽,還記得自己組的成績嗎?
(1)指名體育小組組長匯報數據,學生填寫。
(2)下面,請你們自己根據這張統計表繪制統計圖。
(3)完成后,組內交流,說說你是怎么表示的?
(4)你能根據這張統計圖提出什么問題?
(5)了解了咱們班同學拍球的情況,你有什么建議嗎?
答案:略
解析:【考察目標1,2】簡單的重復不是好的學習方式,形式上的模仿就會導致學生的機械,而統計中重要的要義就是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并形成統計觀念,因此此題的設計是符合課標的要求的。
2、答案:略
解析:【考察目標1,2】能結合數據的特點,選擇“一個表示1”或者“一格表示2”,能結合繪制的條形統計圖去觀察,獲取信息。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結構,能閱讀圖意進行數據分析,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能找到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復式統計表之間的內在關系,填寫復式統計表
3、引導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提高發現信息,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有意識的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進一步感受統計的現實意義,逐步形成統計觀念,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過程:
一、觀察、提問
1情景引入:本學期我們四年級同學們都積極報名參加了課外活動,具體情況是怎樣的呢?老師作了下面的情況統計:
1、給出四(1)班參加課外活動人數單式條形統計圖
請你描述這幅統計圖,說說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2、再給出四(2)班參加課外活動人數單式條形統計圖
請你描述這幅統計圖,說說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二、閱讀、交流
1、師:佳佳想比較兩個班參加課外活動的人數情況,怎么辦呢?
2、師:為了便于比較兩班參加課外活動的人數,可以把兩個條形統計圖合并為復式條形統計圖
師操作:在四(1)班的統計圖中添畫四(2)班的內容
師展示復式條形統計圖并板書:復式條形統計圖
3、請你描述這幅復式條形統計圖,說說你現在又有哪些新發現?
4、回答問題:
(1)電腦組在哪個班比較受歡迎?
(2)哪一種活動兩個班的人數相同?共有多少人?
(3)四(1)班參加舞蹈隊的人數比四(2)班少多少人?
(4)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三、討論、交流
1、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于聯系呢?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比有什么優勢?
請同學們先獨立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2、小結: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比可以發現更多的信息,了解更多的情況,有著更大的作用及意義。
四、練習、應用
1、下面的條形統計圖表示20xx~20xx年到某市旅游的人數。縱軸表示人數,橫軸表示年份。
請你描述這幅統計圖,說說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回答問題:
(1)縱軸表示人數,每小格代表多少萬人?
(2)20xx年乘火車去該市旅游的約有多少萬人?
(3)這三年乘飛機去該市旅游的約有多少萬人?
(4)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2、下圖是某校四年級學生最愛吃的蔬菜統計圖。(每人選1種)
閱讀、分析統計圖,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出示:
(1)看圖填統計表
(2)交流:填寫復式統計表的方法
(3)回答問題:
A、四(1)和四(2)班各有多少人?
B、喜歡吃芹菜的比喜歡吃蘿卜的少多少人?
(4)交流:回答A、B兩個問題時你是選用圖還是表來查找所需信息?
(5)比較:復式統計表與復式條形統計圖
(6)你還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進行描述及收集信息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會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復式統計圖,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重點:
繪制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難點:
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許多家庭都買了汽車。哪些同學的.家里買了汽車?我們在外出時有時就要將汽車放在停車場。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學習例2
師:復式條形統計圖還可以畫成橫式的。
2學生獨立完成橫向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
3、通過分析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
三、鞏固新知
1、完成106頁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的第1題、第2題和第3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第103104頁3、4、5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讓學生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3.通過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這部分內容可以用5課時進行教學。
第1課時: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總第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經歷簡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程。
2、使學生初步了解數據的收集和整理過程,學會整理簡單的數據,會看簡單的統計表和統計圖,會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體驗解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良好學習品質。
重點繪制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難點根據統計圖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教師導學
一、情境導入:
你們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國有多少人嗎?那你們知道自己所在的區有多少人嗎?
下面我們一起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究新知:
1、根據統計表,分別完成兩個單式條形統計圖
2、根據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能發現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個統計圖中描述這些信息怎么辦?在學習復式統計表時是怎么把兩個單式統計表合并的3、展示學生繪制的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板書課題: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
4、討論交流:
復式條形統計圖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
5、全班匯報交流。
分析:
三、鞏固新知
1、完成95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十九的第1題和第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第101頁3、4
課后反思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8
設計說明
學生已經學習了一些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的知識,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學會了運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這節課最大的變化就是隨著統計數據的增大,條形統計圖的每格代表2個數據。
1、教學中,把“統計”這一數學知識還原到了學生的生活背景中,使學生在溫馨愉悅的氣氛中,進入學習狀態,導入新課。
2、在探究新知時,激發學生統計的興趣,使學生在繪制條形統計圖時格子不夠的認知困境中,自覺地進行探索、交流,最終把認知指向“1格表示2個數據”這一新知的前沿。
3、學生在現實的數學情境中參與教學活動,進行數學探索、交流,開展數學操作,主動構建起“以一當二”的數學知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兩種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卡片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看一看老師這里的三樣早餐都是什么。
生:牛奶,豆漿,粥。
師:同學們喜歡這三樣早餐嗎?
生:喜歡。
師:那老師就將這三樣早餐獎勵給這節課表現好的三個組。現在我們看一看四(1)班的同學們最喜歡的早餐是什么?
設計意圖:愛吃是小學生的天性,用學生喜歡的早餐引入新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始至終都主動參與學習,為學生學習新知做好鋪墊。
⊙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教材96頁統計表。
2、學生觀察統計表,說一說得到的數據。
生1:最喜歡的早餐是牛奶的有6人。
生2:最喜歡的早餐是豆漿的有12人。
生3:最喜歡的早餐是粥的有24人。
3、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兩種不完整的條形統計圖卡片,選擇一種把統計表中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出來。
4、學生在組內匯報各自繪制的條形統計圖,教師巡視。
5、各組匯報并展示各自的條形統計圖。(課件出示教材96頁的兩個條形統計圖)
6、學生觀察兩個條形統計圖并說出區別。
(全班交流)
預設生1:左邊這個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數據。
生2:右邊這個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2個數據。
7、思考:觀察兩個條形統計圖,你認為用哪個表示這里的數據比較合適,為什么?
(學生思考,并在全班交流)
教師總結:有時由于數據偏大,在畫條形統計圖時為了方便可以用1格表示2個數據。
8、同學們根據條形統計圖能得到哪些信息?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條形統計圖,提出問題并解答。
9、思考:如果最喜歡的早餐是牛奶的有5人,那么在右圖中怎么表示?
學生組內討論,各組匯報。
引導學生明確可以用半格表示1人。
設計意圖
這節課主要是以學生活動為主,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學生在活動中對比兩個統計圖的區別,發現“以一當一”的局限性,總結出“以一當二”的統計圖。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9
一、教材分析:
《條形統計圖》是人教版新課改中四年級上冊的內容。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初步體驗了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統計圖表表示統計的結果,能夠根據統計圖表提出一些簡單的問題,初步經歷了用統計的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了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和意義,并初步建立了統計觀念。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認識兩種復式條形統計圖。并繼續注意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斷。這樣就把數據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讓學生完成兩個縱向單式條形統計圖,并引導學生把兩個統計圖合二為一,然后介紹這就是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通過提問:“它與單式條形統計圖有什么區別?”引起學生的討論和交流,一方面讓學生從更高更寬的角度認識新的統計圖和統計量,體會新知識與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進一步建立統計觀念;另一方面引導學生怎樣根據新的統計圖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
二、教材處理:
根據這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認知特點,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和實際情況出發設置問題情境,打破原有知識結構,促使學生重新思考,自主構建新的知識結構。在此過程中,本課以主題情境為主線,有意識的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在經歷統計的全過程中,進一步體會統計的現實意義。具體地說,本課的設計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層的內涵。
通過例題,我認為,本課的教材編排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然而,對于農村的四年級學生而言,城鄉的人口發展問題畢竟是個“遙遠”的情境。所以,我從調查學生體育活動的愛好為素材。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體會統計的必要性,及復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現實的、有意義的學習內容,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主動地去建構新的認知結構。教學之前,學生已經掌握了復式統計表,單式條形統計圖等知識。另外,學生也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物需要成對出現進行比較,如男生和女生、城鄉和鄉村、工業和農業等,在此基礎上,我以學生熟悉的事為學習的素材,通過主題情境問題的提出,打破學生原有的認知平衡,促進學生自主探索,主動建構新的認知結構,達到新的平衡。
(三)、注重知識呈現的完整性,思維過程的靈活性,思維方法的多樣性。
本課的設計從調查學生的興趣開始,讓學生完整的經歷了數據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全過程,而不是直接出示數據,最后環節通過統計學本節課的表現結果,再一次參與統計,深切體會統計的完整過程,及統計活動的現實意義。教學過程中以主題問題情境為中心,展開討論,自主探究,允許靈活的不同的處理方法,從不同中找相同點,從比較中得出最佳方案,再運用到實際中,體現了學習活動的完整性、靈活性、多樣性。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
2、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3、能有意識地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4、進一步感受統計的現實意義,理解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點: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方法,并根據統計圖對數據進行分析。
教學難點:怎樣描述統計圖中的多個項目及圖例的理解和應用。
教學過程:一課前談話,分散教學難點二創設情境,呈現數據素材
1、談話,說說各位學生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
2、你還會其他形式描述以上的統計結果嗎?
三設置問題情境,探索解決方法
1、討論,怎樣將上表繪制成統計圖合作完成兩張統計圖
分析:從這張統計圖上能看出什么?感知復式條形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
2、打破平衡,促進思考
(1)提出疑問
(2)討論解決辦法怎么合并?兩個直條放在一起,你怎么知道哪個是表示男生,哪個是表示女生?
(3)學習圖例,介紹圖例的.重要
(4)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
3、作品展示,體驗成功
4、揭示課題
四、分析數據
1、分析上圖,進行簡單的判斷推理;
2、比較兩種統計圖
3、小結
五、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1、分析“城鄉四年級同學喜歡的運動項目統計圖”
(1)哪兒表示城市學生的情況,哪兒表示農村學生?你是怎么知道的?
(2)根據統計圖完成統計表
(3)分析條形統計圖,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4)看到這個統計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2、課堂表現情況統計
(1)對本節課的表現作自我評價
(2)小組統計(收集數據)全班匯總(整理)
(3)繪制統計圖(描述)
(4)分析
六、小結評價
1、這節課你學得開心嗎?有什么收獲?
2、評價鼓勵
教學反思:設計這堂課時我通過學生身邊熟悉的情境導入,讓學生體會統計的現實意義;通過引導學生分析兩張單式統計圖,讓學生感知復式統計圖產生的必要性;通過中心問題的設計,讓學生展開討論,嘗試解決問題;
一、充分尊重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生在第一學段已經學會了很多關于統計的知識,教學前我翻閱了第一學段所有有關統計的教學內容,找準學生知識的起點放手讓學生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自主探索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學生能做好的事我不必手把手地教,我們要做的,是引導他,是以欣賞的眼光去評價他、鼓勵他。二、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體系,較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年級《條形統計圖》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條形統計圖》的課程教學設計范文10-18
《條形統計圖》說課稿(通用12篇)06-18
扇形統計圖教學設計06-05
155條形容動物的謎語03-29
折線統計圖說課稿06-22
《折線統計圖》的說課稿01-06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