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蘋果》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蘋果》教學設計1
課題:分蘋果
課型:新授
課時安排:1課時
執教教師:焦秀玲
執教班級:二(1)班
學習目標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2.能用具體操作或圖示的方法進一步解決一些與平均分有關的簡單問題。
重點難點
重點:進一步體會等分的含義。
難點:進一步體驗平均分。
教學環節
個案補充/反思糾錯
【激趣導入】
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平均分的知識,今天咱們就一起來分蘋果,好嗎?
課件出示:教材第60頁第一幅圖。
【自主學習】
1.分成3堆,每堆一樣多。
師:請你用圓片代替蘋果,把這些蘋果分成3堆,要求每堆一樣多。可以怎樣分?
學生用圓片分,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交流。
生1:我是1個1個地分的,結果每堆都有4個蘋果。
生2:我是2個2個地分的,結果也是每堆都有4個蘋果。
生3:我是根據乘法口訣“三四十二”,一次分好的,每堆都有4個蘋果。
師:同學們這些分法都是正確的,分的結果也都是一樣的。
2.每袋裝4個。
師:如果還是這12個蘋果,老師要求大家每4個裝一袋,那么需要幾個袋子呢?說說你是怎么做的。
學生操作后,交流匯報:
生:每4個裝一袋,我就數出4個放成一堆,再數出4個放成一堆……這樣一共就分成了3堆,說明需要3個袋子。
師:說得很好,就是需要3個袋子。
【合作交流】
3.比較。
師:說一說兩次分蘋果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學生可能會說:
·都是分12個蘋果,都是平均分的。
·分完后每份的`個數都是同樣多的,每份都是4個蘋果。
……
師:是啊,都是把12個蘋果平均分,盡管分的方
通過變式練習,進一步體會平均分問題的兩種不同情形。初步感受“等分除”和“包含除”。
式不同,但是結果是相同的。
【達標檢測】
練一練1、2、3
【總結提升】
師:在今天的學習中,你有什么收獲呢?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
板書設計:
作業設計:無
《蘋果》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心窩、遠航”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詩歌表達的意思,感受蘋果樂于奉獻的美好情懷。
教學重點、難點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
2、感受蘋果樂于奉獻的美好情懷。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一只蘋果
教學過程
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老師每天都和你們在一起,看著你們愉快地學習,快樂地玩耍,看到你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老師為你們感到欣慰、為你們感到快樂!那么,你們呢?什么事讓你快樂?誰來說說。
學生暢談。
是啊!令我們快樂的事真多!快樂無處不在,我們的生活原本就這么快樂!現在,我們來學孫悟空七十二變,變、變、變,變成一只蘋果(出示真蘋果),那么,你還會快樂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5課,《我是蘋果》。(板書課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讀詩歌,畫記生字新詞。
不懂的字詞,借助工具書或與同學討論解決。
開火車接讀課文,你發現這首詩歌在寫作上有什么特點?
師小結:一、三、五小節完全一樣,在詩歌中這種形式叫反復。有些句式相同,讀起來朗朗上口,這就是詩歌的韻律美。還有,這首詩中把蘋果當做人來寫,這種寫作方法我們稱之為擬人的手法。
再讀課文,體會蘋果的快樂。
齊讀課文。問:蘋果們,你覺得你是一只怎樣的蘋果?
學生舉手回答。
師:是啊!我是一只小小的、紅艷艷的蘋果,一只快樂、可愛的蘋果!那么,“我”為什么而快樂呢?你從哪個小節可以看出來?
學生暢談。
師:因為“我”給老人和孩子們帶來愉快和滿足,所以“我”感到快樂!誰來接著用這個句式說說?(例:因為“我”給海員和行者帶來了生存的希望,所以“我”感到快樂!)
默讀第四小節。問:除了給這些人帶來快樂外,你們還會給誰帶來什么而感到快樂呢?請仿照第四節的句式說一說。(出示句式:我給我使)
指導朗讀:蘋果們,你們為人們帶來了那么多的快樂,怪不得自己的心里也感到無比的快樂,那么,讓我們用自己的聲音把這份快樂表達出來吧!“助修網”提供更多精彩教案,還有海量教學素材!
齊讀第三、四小節。
指導寫字。
指名認讀生字,讀準字音。
生字開花。
指導寫字。注意“凝”字的第十畫是“橫撇”,第十二畫是“橫鉤”。
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樂觀、熱情、無私奉獻的蘋果精神。
2、培養學生的積極、高尚、樂觀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幸福觀。
教學重點、難點
讀懂詩歌內容,認識和了解蘋果,知道“蘋果”所暗含的對象,懂得應該樂于為他人奉獻的道理。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一個蘋果
教學過程
復習檢查。
認讀生字新詞。
背誦課文。
說說“我”是一只怎樣的蘋果?
細讀課文,知道是誰造就了蘋果。
引導:蘋果們,因為懂得樂于奉獻,所以感到快樂和幸福。那么,是誰造就了你們,賦予了你們快樂的源泉呢?請讀課文,看誰先找到答案。
學生齊讀課文。
學生舉手回答。
教師聆聽學生的回答后,和學生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指導朗讀:面對這么多恩人,我們衷心的感謝!讓我們用充滿感激的心情來朗讀第一、二小節!
齊讀第一、二小節。
小結:是啊!是大地給了我們生長的地方,是太陽給了我們溫暖,有了葉子和花兒的共同努力,我們才如月亮、星星般美麗、可愛,我們身上凝聚著農民伯伯的汗水,是他們用雙手創造了我們,我們要為人們奉獻自己,來感謝那些賦予我們生命的“人”。
總結全文。
分組朗讀課文。
討論:第一、三、五小節在形式上完全一樣,那所表達的感情是否一樣呢?(不一樣,第一小節,表達了蘋果對大地、太陽、葉子、花朵、特別是對勞動者的感激之情;第三小節,表達了蘋果樂于奉獻的情感;第五小節,表達了蘋果為自己能造福于人類而自豪的`情感。)
蘋果們,當你們給人們帶來快樂時,人們會怎樣對你們說?聽到人們對你的贊美,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覺呢?是啊!我們不僅感到快樂、還為我們自己感到自豪!然而我們快樂的源泉來自哪里呢?對造就我們的人,我們充滿感激,那么,讓我們的快樂、自豪、感激在“助修網”提供更多精彩教案,還有海量教學素材!
優美的朗讀聲中流淌吧!
齊讀課文。
這首詩給了你什么啟發?
作業。
仿寫詩句。
預習第六課。
板書:
特點:
1、生長在太陽和大地間
我是蘋果
作用
2、葉、花、結果
3、小小的、紅艷艷的3、實在的
4、勞動的結晶給老人和孩子愉快和滿足給海員和行者生存的希望給病人和健康的人身心健康
《蘋果》教學設計3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詞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每天都要做數學題。有的數學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法和做法,可以訓練我們的思維,提高我們的解題能力。今天我們要學的一篇課文講的是用不同的處理方法會產生意想不到的結果,相信大家一定會感興趣的。
2、揭示課題,解題激趣。
①今天我們就來學一學《蘋果里的“五角星”》(板書課題)誰愿意來讀一讀。
指導:突出蘋果里有什么,怎么讀?強調是哪里的“五角星”,怎么讀?
你們看,同一個課題,大家理解不同,讀法也就不一樣,這就是我們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板書:魅力)在寫“魅”字的時候要注意結構,“厶”不能丟。
②課題中的五角星為什么要加引號?(這里的“五角星”加了引號,表示一種特殊的意義,并不是真的五角星,而是像五角星的東西。)可是,咱們從國旗上看到過五角星,從軍人的帽徽上看到過五角星,怎么蘋果里會有五角星呢?讀了這篇課文就知道這是怎么一回事了。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順語句和課文。
2、檢查自學。
⑴讀準生字新詞:
清晰 生疏 蘋果核 循規蹈矩 感觸
魅力 圖案 創造力 鮮為人知
指導“鮮為人知”中的“鮮”的讀音,猜猜“鮮為人知”是什么意思?
⑵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
清晰:清楚明白。
循規蹈矩:遵守規矩,這里指按一般的做法辦事。
魅力:很能吸引人的力量。
創造力:創新能力。
鮮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如果不是小男孩將這個發現告訴我,文中的我,還有老師,還有你們也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這個圖案真是“鮮為人知”。
⑶指名分節試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讀第一段,指導:“大哥哥,我要讓你看看里面藏著什么。”
小男孩說這話的時候心里會怎么想呢?(得意、急切)
3、質疑:
(一般人為什么不攔腰切蘋果?我想知道這個五角星最早是由誰發現的?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4、問題暫時留到下節課討論。先說說你讀后知道了什么?(課文記敘了鄰居家的小男孩一次來我家玩時,把他在幼兒園學到的橫切蘋果的有趣發現傳給“我”。他的`切法是攔腰切蘋果。)
5、這件事為什么給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初步說一說原因。
三、寫字指導。
1、提示生字描紅的注意點。
2、學生用鋼筆描紅8個生字。
四、作業:
1、練習朗讀課文。
2、思考提出的問題。回家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切蘋果,看看能發現些什么。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會用“清晰、魅力”造句。
2、懂得人的創造力來源于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樹立創造意識,激發創造潛能。
教學過程:
一、 動手操作,激趣揭題
1、你們在家切過蘋果嗎?通常在切蘋果之前家人會叮囑些什么?
師:這么多規矩呀,做父母的總是希望我們循規蹈矩。(板書:循規蹈矩)(指名讀,齊讀)每個小組桌上都有四只蘋果,想一想,你準備怎么切?然后小組人員一個一個地切。一切由你作主,想怎么切就怎么切。
2、交流,相機指導學生理解:“攔腰切” “橫切面”“循規蹈矩”
3、板書課題
二、 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自由閱讀課文,在不太懂的地方注上“?”,吸引你的地方就多讀幾遍。
2、學生自由交流。
(1)出示句子:使我深有感觸的是,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指名讀,你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嗎?這圖案為什么鮮為人知?蘋果里的五角星究竟有多大的魅力?
《蘋果》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體驗自己動手制作的快樂。
2、嘗試運用團圓、搓等技能,表現蘋果的主要特征。
3、初步學習使用簡單的輔助材料,在泥工板上進行操作。
活動準備:
實物蘋果1個,橡皮泥、火柴棒或牙簽
活動過程:
1、教師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活動,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說謎面:紅紅臉,圓又圓,親一口,脆又甜。
(2)幼兒自由猜謎語,教師待幼兒充分后說出謎底。
2、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塑造蘋果的方法。
(1)出示實物蘋果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蘋果是什么樣子的?它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的?
(2)幼兒邊討論邊嘗試制作,教師指導。
教師:請你先自己試試用橡皮泥做蘋果,等會兒來教大家。(幼兒自由探索)
(3)教師:你是怎么做的?橡皮泥怎樣才能變成圓的?怎么才能在上面變出小坑呢?蘋果上還有什么?怎么做?
(4)教師小結,幫助幼兒提煉詞匯“揉一揉、搓一搓、壓一壓”等。
3、集體欣賞幼兒作品。
教師:你喜歡哪個蘋果?為什么?
教學反思:
今天的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因為幼兒對泥橡皮泥制作很感興趣,而且制作蘋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是幼兒能做出來的。但是,活動結束后我也總結了一些不足:
1、活動前我也做了準備,有實物蘋果,還有幼兒每人一桶橡皮泥。但是實物蘋果色澤不是很好看,如果我能準備紅、綠、黃三種顏色鮮艷、特征明顯的.蘋果,那更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幼兒每人一桶橡皮泥,在制作時,幼兒打不開包裝袋,紛紛請老師幫忙,導致出現了一點混亂,而且,由于橡皮泥顏色眾多,幼兒選的顏色也五花八門。如果我事先準備紅、黃、綠三種顏色,分發給幼兒,不僅可以讓幼兒認識這三種顏色,同時也避免了顏色太多的困惑,也能讓孩子自由選擇做什么顏色的蘋果,能力強的甚至可以多做幾個。
2、活動中,我請幼兒自己先嘗試做蘋果,但是對于我們班幼兒來說,這是有難度的,只有個別幼兒能做到“搓圓”的這一步。因此,教師還是要先示范。活動的難點在引導幼兒觀察蘋果的上下兩個坑,并在圓形的基礎上壓出上下兩個小坑。這一點我沒有把握好,只是一帶而過。
3、展示時,由于我已經讓幼兒將做好的作品放到展示臺上了,所以我請幼兒分小組來欣賞評價,這樣會導致秩序混亂。換一種方法,我可以請幼兒將做好的作品托在手上,大家相互展示、評價,然后送到展示臺上,平時也可以欣賞,這樣更好。
《蘋果》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1、感受并掌握歌曲中啃蘋果的節奏,能夠快樂的演唱。
2、嘗試用肢體動作創造性地表現歌曲。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節奏圖譜
2、若干個蘋果卡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毛毛蟲來了
1、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朋友,是誰呢?(毛毛蟲)。
2、毛毛蟲有可能在吃什么呢?(播放毛毛蟲啃蘋果音效,傾聽后猜測)
3、毛毛蟲到底在吃什么呢?我們來看看!(播放PPT)
4、哇,毛毛蟲這么喜歡吃蘋果,我們一起來聽聽。它是怎么啃蘋果的?(播放音效)
二、毛毛蟲啃蘋果
(一)感知游戲學唱歌曲
1、毛毛蟲喜歡咔嗞咔嗞的啃蘋果,那它會啃什么樣的蘋果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完整欣賞歌曲)
2、毛毛蟲都啃了什么樣的蘋果?(按幼兒說的`出示圖片)
3、毛毛蟲它啃了小小的、大大的、紅紅的和綠綠的蘋果,那它是怎么啃的呢,我們再來聽一聽(完整欣賞歌曲)
4、出示圖譜,感知學唱啃不同的蘋果時發出的不同聲音節奏。
小蘋果:○ ○○○○
大蘋果:○ ○○○○
紅蘋果:○○○○ ○——
綠蘋果:○○○○ ○——
5、區別啃大小蘋果的聲音,跟著音樂,和毛毛蟲一塊啃蘋果(快樂地歌唱)。
(二)游戲——毛毛蟲啃蘋果
1、老師做毛毛蟲,幼兒嘗試按節奏表現蘋果被啃,變成蘋果核的動態。
2、請幼兒分組自選蘋果變,唱到啃什么蘋果,變什么蘋果的幼兒就表現被啃動態。(視情況再次游戲。)
三、毛毛蟲變蝴蝶
1、毛毛蟲吃了這么多蘋果,開始休息了。
2、毛毛蟲睡了美美的一覺醒來,呀!變成什么啦?毛毛蟲變蝴蝶嘍!(一起學蝴蝶飛,出活動室)
《蘋果》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用優美、自然和協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學唱和表現本首歌曲,使學生了解朝鮮民族的相關文化,使其拓展知識領域熱愛民族音樂。
3.本課利用多媒體電教手段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引導、啟發、實踐等手段,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難點:
用優美自然和協的聲音演唱歌曲,并能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
教學方法:
聽唱法、練習法、談話法
教學用具:
1鋼琴2錄音機3多媒體課件4打擊樂器
教案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播放音樂,學生觀看朝鮮族風情圖片蘋果風情
師:“你們了解這個民族嗎?說能說一說。
介紹朝鮮族的相關文化。“我國的朝鮮族同胞主要集聚在長白山腳下,不但那里的景色秀麗,那里人的服飾更是清雅,朝鮮族自稱白衣同胞,素衣民族,喜歡穿白色,素色的衣服,看上去十分的樸素大方。
看!畫面中的女孩也在跳朝鮮族舞蹈,不過她身上背了一樣東西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對了,它不是普通的鼓而是朝鮮族特有的鼓叫做長鼓。
2.導入:是啊,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他們的音樂獨具特色。今天就讓我們完完整整的來聆聽一首朝鮮族的歌曲!聽后請你說說你的感受好嗎?”
二、學習歌曲
1.播放歌曲,學生聆聽。
教師:歌曲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說一說
2.教師介紹歌曲,引導再次聆聽。
教師:“這么好聽的歌曲大家聽的很認真,誰能好說一說歌曲都唱了些什么?
學生說一說
3.那么歌曲中反映的應該是哪一個季節?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歌曲,同學們可以跟隨音樂輕聲的學唱歌曲。
歌曲反應了那個季節呢?
學生說一說。
4.模唱歌曲旋律
聽了這么多遍,我想同學們都有了很深的記憶。那就讓我們用輕聲高位的方法來模唱吧!歌曲是兩段體的,前面我們用“哩”來模唱,后面用“嚕”來模唱”。
三、鞏固拓展
填詞演唱:“讓我們試著吧歌詞填進來唱一唱。”
處理歌曲:“正如大家說的那樣,豐收的時節是喜慶的時節,就讓我們用喜悅的心情來演唱這首歌曲”。
四、課堂總結
同學們我們喜愛秋天不是因為秋天的景色伊人,而是因為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我們飽嘗了秋的收獲,也飽嘗了知識的碩果。同學們,今天的音樂課就要結束了,在40分鐘里我們留下難以忘懷的美好記憶,同學們再見”!
教學反思:
教師的范唱,范奏,范演具有直觀性,容易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的示范要表現情感,體現審美性,這樣才能在學生高度集中精神的瞬間,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應加強舞蹈基本功的訓練,用自己的表演去感染學生,讓他們積極參與到音樂學習中。
《蘋果》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二年級數學下冊課本第2頁。
教學目標:
1.在分蘋果的活動中,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并理解除法豎式計算的每一步的含義。
2.經歷分蘋果的實際操作過程,進一步體會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感受數學探索活動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難點:
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的掌握和除法豎式的含義的理解。
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除法的方法,掌握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貼紙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嗎?今天老師也要給你們講一個《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師:星期六,喜羊羊和它的小伙伴們一起去野外郊游,它們都帶了好吃的東西要與小伙伴們分享。可是在分東西的過程中,它們碰到問題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碰到什么問題了?
二、小組交流,自主探究
活動一:如果想把20個蘋果平均分給它的伙伴們,該怎么分?
(1)解決問題,引出除法豎式計算
① 學生獨立思考,想想解決的辦法
② 集體交流(說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學生的答案可能有:A. 通過乘法口訣“四五二十”,平均每人分到5個蘋果。
B. 5+5+5+5=20,每人分到5個蘋果。
C. 20-5-5-5-5=0,每人分到5個蘋果。
D. 20÷4=5,每人分到5個蘋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回答的真棒。老師這里也有20個蘋果,我們來驗證下你們分得到底對不對。(實際操作分蘋果,可以一個一個地分,也可以先兩個兩個的分)
師:20個蘋果,平均分給4個小伙伴,誰再來說說用除法怎么計算?
(20÷4=5)
這個除法算式我們還可以用另外一種方式來表示,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豎式。
(2) 體會除法豎式每一步的實際含義,正確掌握除法豎式的寫法。
①邊演示豎式的.書寫格式邊向學生介紹(要求學生和我一起寫一起說)
先寫被除數20,表示什么?(有20個蘋果).
再寫“ ”表示橫式中的“÷”,注意“ ”中的“—”不要寫斜。
接著寫除數4,寫在“ ”的撇的左邊,表示?(有四個小伙伴)
再寫商5,寫的時候注意數位對齊,寫在“—”的上面,和被除數20中的“0”數位對齊,這個5表示?(平均每個小伙伴分到了5個蘋果)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我現在寫完了嗎?
其實,除法豎式有一個好處,它還給了我們一個驗算的過程,也就是看看,你分蘋果分得到底對不對。那么我們接著開始驗算吧。
4個小伙伴,每人分到了5個蘋果,那么一共有多少個蘋果呢?
(4×5=20(個))我們把這個20寫到被除數20的下面,表示的是4個小伙伴分蘋果,平均每人分5個,一共有20個蘋果,說明,我們把20個蘋果分給4個小伙伴,算出來每個人分到了5個蘋果是正確的,對不對?看來我們的小朋友真的很棒。
最后一步,20-20=0,劃一條“—”在4和5的乘積20下面,再在橫線下寫個“0”(要與“20”后面的“0”數位對齊)表示20個蘋果全部分完,沒有剩余。
②同桌之間說說除法豎式的書寫步驟,并結合例題說說每一步的含義。
③全班一起說各個步驟的含義(出示幻燈片)。
④一起交流說說,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3)鞏固練習: (學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再請學生上臺板演)
活動二:根據番茄貼紙擺豎式并解答
上課前,我給每個四人小組一個信封,信封里放著番茄貼紙,但每個小組的數量并不一定相等(但都是4的倍數)。
師:喜羊羊說它還給我們每個四人小組準備了一份禮物,禮物就在信封里,趕快拆開信封看看,它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番茄)
師:原來喜羊羊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小番茄,你們喜歡嗎?現在趕快來數一數,你們組一共有多少個小番茄。(數完后全班匯報番茄數).
師:如果把這些小番茄平均分給你們組的小朋友,該怎么分?
小組討論,并列式計算:
要求:1. 分別用除法橫式和豎式計算。
2. 說說每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班內交流。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師:不好了,灰太狼來抓羊了,它說:“小羊們,去我的智慧島闖關吧,過關了就放你們回家,不然就做我的晚餐吧。”小朋友們,喜羊羊和它的小伙伴們遇到危險了,我們快去幫助它們吧!
智慧島大闖關:
判斷正誤: (數位未對齊) (商不對)
根據除法算式,列豎式并計算: 27÷9= 48÷8=
應用題:有35支筆,平均分給5個小朋友,每個小朋友可以得到幾只筆?(用豎式計算)(最后要注意答句)
四、知識回顧,總結課堂
師:小朋友們,你們真棒,喜羊羊和它的小伙伴們在你們的幫助下順利過關了。喜羊羊它們順利的回家了,我們的故事也該結束了,不知道小朋友們在今天的故事中學到了哪些知識,誰愿意來說說?(學生總結,老師復述)
在走的時候,喜羊羊還留了一道題給我們,我們一起來看:
如果把20個蘋果分給6個小伙伴該怎么分呢?
師:這個問題就留給小朋友們課后去思考吧!我們的課要結束了,今天,我們班的小朋友都表現的非常好,老師要送你們一首《喜羊羊與灰太狼》的主題曲《我只是一只羊》,希望小朋友們能夠再接再厲,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加努力。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兩個“分蘋果”的活動,學生在小組合作探究、學生動手、獨立思考,學會與他人合作,可操作性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學起來雖比較輕松,但是豎式書寫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豎式數位沒對齊,對于沒有余數的豎式除法,有的學生只寫出被除數、除數和商,在教學中還應加強這方面指導。
《蘋果》教學設計8
教學目和要求:
1、 理解課文
2、 通過關鍵詞,理解創造力就是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教學準備:
PPT
一、 讀題,感受“魅力”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5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2、聽說,有人已經回家迫不及待地切過了,為什么想切?(想看看那五角星)
3、這蘋果梨的五角星吸引了你,或者說它具有很大的魅力。(板書:魅力)
4、找出文中含有“魅力”一詞的句子,讀一讀。
5、出示:使我深有感觸地是,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
自己讀,有什么疑問?
過渡:讓我們先來認識這位小男孩。
二、 學習第一部分
1、 出示:鄰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跑來向我報告幼兒園的新聞,或者顯示顯示他學會的新本領。
(1) 一起讀
(2) 從文中哪些詞句的分析,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什么樣的男孩?
(3) 小結
過渡:今天,他又帶來了什么新本領?(切蘋果)
他今天來到我家,迫不及待地想告訴我他的新發現,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對話
2、 出示對話
(1) 自由讀,想想人物的表情、心理,多讀多感受
(2) 你覺得應該讀出什么語氣?相機出示:神秘、不以為然、不屑一顧、平靜
(3) 作者為什么會淡淡地說:我知道里面有什么?心理會怎么想呢?
小結:不就是蘋果核嗎?還這么神秘?
(4) 可是小男孩并沒有因為“我”的平淡而阻止他顯示本領,他卻說……(引讀)
(5) 此時他說話時心里是怎樣的?(自信)
(6) 再讀對話
過渡:讀到這兒,這蘋果究竟是怎么切的呢?到文中找出句子讀一讀
3、 學習切法
(1) 理解了嗎? 會切嗎?誰來給我們切一切?(學生切)
(2) 你有什么發現?理解攔腰切、橫切面
(3) 你切到了五角星,此時你的心情怎樣?
(4) 小男孩跟你一樣很自豪,帶上你此時的心情讀一讀(出示:大哥哥,看哪,里頭有顆五角星!)
(5) 除了他的語言體現了他自豪的心理,再讀讀,還有什么能夠體現他當時是自豪的、興奮的、驕傲的心情?
(6) 最后讓我們走進他們的內心,再讀讀他們的對話
4、 出示第四自然段
(1) 剛才不以為然的我,此時心情發生了什么變化?我們一起來學習第四小節,體會作者的心情,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在書上把它們圈畫出來
(2) 交流(驚奇、感嘆不已)
(3) 如果把這種心情讀書來就更好了,指導朗讀
(4) 他驚奇感嘆的是什么?我們之前怎么沒有想到呢?理解“循規蹈矩”、“生疏”?循規蹈矩的切法是什么? 我們為什么都循規蹈矩地切呢?
學生猜測原因:習慣、平均、安全、好看……
(5) 小結
(6) 讓我們再讀:使我深有感觸的是,這鮮為人知的圖案竟有這么大的魅力。
三、明理
1、這鮮為人知的圖案僅僅吸引了小男孩嗎?還吸引了誰?(理解還吸引了小作者寫下了這片文章、還吸引了我們每一個讀者……)
2、剛剛我們的談話的內容,在文中也有體現,找出來讀一讀
3、你們回家后會怎么做?(
4、為什么這么有魅力呢?學生回答
5、 什么是創造力呢?
那么往大處說呢?(交流)小結:創造力就是打破常規的思維方式
四、延伸
《蘋果》教學設計9
活動名稱:
蘋果歌
活動目標: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參與歌唱活動,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特點。
2.學習簡單的仿編并演唱大家聽。
物質準備:
1.立體“蘋果樹”(制作成粘貼式,可隨時取放“蘋果”)及蘋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實物或圖片。
2.幼兒已對這些水果有初步的`認識。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學唱歌曲。
1.出示蘋果實物或圖片,引導幼兒討論:蘋果長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體蘋果樹,教師邊有節奏地朗誦歌詞“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邊演示把“蘋果”一一摘下。
3.教師邊朗誦“我們喜歡吃蘋果,身體健康多快活”,邊把摘下”的蘋果“送給想要的幼兒,鼓勵幼兒做出各種吃蘋果的樣子。
4.請個別幼兒摘“蘋果“。期于幼兒拍手念歌詞。
5.教師范唱,幼兒跟唱。
6.請幼兒輪流摘蘋果,教師與其余幼兒為其配唱。
二、仿編歌曲。
1.你還喜歡吃什么水果?這種水果長在哪里?
2.鼓勵幼兒把自己喜歡的水果名稱編進歌曲中,唱給大家聽。
活動反思:
在這節課之前我們已學過歌曲《大西瓜》、《大蘋果》,這類歌曲和水果有關。因為我們知道,托小班的孩子有部分很排斥吃水果,特別是蘋果,此類歌曲活潑歡快,利用歌曲可以讓幼兒親近它們,達到喜歡吃蘋果的目的。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初步學會創編歌詞,幼兒的閱歷,生活經驗相對缺乏,所以教師在課前就可做些鋪墊,讓幼兒知道西瓜長在什么地方,橘子長在什么地方等等。這樣在創編環節上,幼兒不會說不出,對于創編環節就容易進行下去。
《蘋果》教學設計10
【設計理念】
歌唱是心靈的投入與真情的流露。我們的唱歌教學不能僅把學會歌曲當作教學的最終目標,而是要把最終目標定位在讓學生學會一種生動的表達方式:“歌唱”,即學會以歌唱的方式表達情感、描述情景、與人交流。
《蘋果豐收》是朝鮮影片《金剛山的姑娘》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為4/4拍,宮調式,二段體結構。曲調明快活潑、熱情奔放,表現了在蘋果豐收的季節里姑娘們喜摘蘋果時的勞動場面。歌曲為二段體結構,第一樂段由四個樂句組成。采用齊唱的演唱形式,曲調方整,節奏型相同。旋律以模進的手法輕快而富有舞蹈性,在每一句的歌詞上都做了重復的補充,增強了歡樂心情的語氣表達。第二樂段是歌曲的二聲部樂段,第一、第二聲部三度、四度的對位和聲進行使得演唱效果更為豐滿,旋律以四度的模進逐漸把歌曲的情緒推向高潮。歌曲最后一句在下移跳進中歡快地結束全曲。整首歌曲節奏緊湊,旋律具有跳躍性,很好的表現了朝鮮人民獲得蘋果豐收時的歡樂情緒。
【教學目標】
1、通過學唱《蘋果豐收》,感受朝鮮歌曲的風格,指導學生表達歌曲喜悅的心情。
2、通過學唱《蘋果豐收》二聲部,提高合唱表演能力,并培養學生音樂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輕巧活潑的聲音表達歌曲中所描繪的豐收景象。
難點:歌曲中二聲部的音準及聲音的和諧統一。
【教具準備】課件、鋼琴、大鼓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送走了夏天的炎熱,迎來的是秋天的美麗。(課件)語文課文里有這樣一段話來形容秋天:鴨梨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羞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閃光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是啊,到處都是一派豐收的景色。
大家快看,有一位姑娘用她自己的方式來慶祝豐收了。你們能認出她是哪個民族的姑娘嗎?她手里拿的樂器是什么?這件樂器的聲音有怎樣的特點?(課件)
(朝鮮族姑娘長鼓舞)
二、樂器簡介,節奏訓練
(簡介)師:大家一定對音樂知識有著豐富的積累,老師很欽佩。剛才一段舞蹈是朝鮮族姑娘為我們帶來的長鼓舞。她手中的樂器叫做長鼓。(課件)朝鮮族長鼓為兩面鼓,其兩端音高不同。長鼓舞素有朝鮮族舞壇上的一顆明珠之美稱。姑娘們跳的長鼓舞風格優雅,小伙子們跳得長鼓舞活潑瀟灑。
老師聽到了他們慶祝豐收的鼓點聲,你能讀出這個節奏嗎?
1、教師演奏:學生讀節奏。
2、豐收的場面只有鼓點還不夠熱鬧,我們把這個鼓點加入到音樂中吧。(初聽《蘋果豐收》伴奏。)
三、二聲部學習
1、師:大家這堅定有力的鼓聲一下子就把老師帶到了熱鬧的豐收場面中。老師要用歌聲來表達內心的感受。聽聽看,老師的歌聲是由哪些音符組成的'?比比誰的記憶力好。帶著我們的鼓點聽。(第三句旋律唱曲譜。先唱低聲部)
生唱:可以用鋼琴做音高固定。
【培養學生記憶旋律的能力。能在鋼琴的輔助下基本準確的模唱出旋律】
2、大家的歌聲可真動聽。老師這次要請大家連續唱兩遍,在你們第二遍的歌聲中老師會加入另外一種聲音,仔細聽我唱的旋律是高了還是低了?
師:高聲部用LA來演唱。
【讓孩子們知道傾聽對方聲部的重要性,并能準確的分辨出旋律的高低起伏。】
3、二聲部旋律練習。
(在二聲部開始前一定要聲部分開練習)兩個聲部的節奏幾乎完全相同,體會高聲部前十六分音符節奏
高聲部:姑娘們的性格甜美、細膩——聲音明亮
低聲部:小伙子們的性格深沉、穩重——聲音低沉
四、學唱歌曲
美妙的聲音在于和諧,老師從你們的歌聲中感受到了。那現在讓我們一起去聽聽朝鮮的孩子們用和諧的歌聲所表達的豐收吧。
1、(初聽感受歌曲的情緒)你在他們的歌聲中找到了我們共同的豐收旋律嗎?請舉手示意老師。
我們唱唱看。二聲部旋律填詞演唱。注意二聲部的和諧統一。
2、跟伴奏音樂,師生接唱。第一、二、四句老師唱。第三句分聲部學生唱。
糾正錯誤。(結束句旋律:第一遍教師唱高聲部,第二遍教師唱低聲部)
3、跟伴奏再唱。把我們那歡慶的鼓點聲也加入到你們的歌聲中。并請孩子們注意結束句,老師兩遍唱得有什么不同。
4、結束句的演唱。分聲部學生唱。
5、跟伴奏。教師演唱齊唱部分,學生演唱二聲部部分。
6、學生整首歌曲演唱
五、結束語:同學們,這短短的四十分鐘怎能讓我們唱盡豐收的喜悅。老師把這首歌送給大家,僅僅是想在同學們的心中撒下一顆種子,愿大家以后的音樂之路能夠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蘋果》教學設計11
目標:
1.教會幼兒一句一句地用自然的聲音唱歌。
2.引導幼兒唱歌的同時配上動作。
3.引導幼兒仿編歌曲。
4.讓幼兒愉快地參與歌唱活動。
準備:
1.果樹一棵,蘋果、香蕉、桃子圖片若干。
2.圖譜。
過程:
一、師生問好。
小朋友,你們認識我嗎?那我們來打個招呼吧。(小朋友們好,林老師你好)
二、練聲:
下面林老師來考考你們:你們知道小雞是怎樣叫的嗎?(嘰嘰嘰嘰嘰)那我們用好聽的聲音唱出來好嗎?師:小雞怎樣叫?生:嘰嘰嘰嘰嘰。師:小鴨怎樣叫?生:嘎嘎嘎嘎嘎。師:小貓怎樣叫?生:喵喵喵喵喵。師:小狗怎樣叫?生:汪汪汪汪汪。師:小羊怎樣叫?生:咩咩咩咩咩。
三、學習歌曲《蘋果》。
1.出示蘋果樹圖片,引出課題。
師:小二班的小朋友真聰明,那林老師帶你們到熊伯伯的果園里去看一看好嗎?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水果都熟了,小朋友這是一棵什么樹呢?生:蘋果樹。師:蘋果師什么顏色的?生:紅色的。師:你看,蘋果都長在哪啊?生:樹上。師:對了,樹上許多紅蘋果。師:這個蘋果又紅又大,說明蘋果怎么樣了呢?生:熟了。師:蘋果熟了以后就要怎么樣了呢?生:摘。
師:那我們一起學一學摘蘋果的動作好嗎?(一個一個摘下來)師:蘋果摘下來了,小朋友們想干嘛呢?生:吃。師:你們喜歡吃蘋果嗎?生:喜歡。我們喜歡吃蘋果。師:你們知道吃蘋果對身體有什么好處嗎?生:身體好。師:身體健康多快樂。(教師邊說歌詞邊出示圖譜)
2.學習新歌。
(1)老師把這些圖片的內容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想聽嗎?(教師范唱歌曲)
(2)根據圖譜的提示,讓幼兒跟著老師輕輕地哼唱。
(3)完整地演唱歌曲。
3.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配上動作。
師:剛才我看見有些小朋友在唱歌的時候還配上了好看的動作,那我們一起來做一做好嗎?
4.看圖仿編歌曲。
剛才小朋友們唱的蘋果歌讓其他的水果聽見了,他們生氣了,說:“你們都沒有唱到我!”那我們也邀請他們一起來好嗎?(出示香蕉、桃子圖片,加入圖譜讓幼兒仿編)
5.游戲:《摘水果》。
師:水果們開心極了,他們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來玩個游戲,好嗎?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摘水果》,每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個水果寶寶,當我唱到:“樹上許多紅蘋果,一個一個摘下來。”拿到紅蘋果圖片的小朋友就要站起來,其他的水果可不能站起來哦!
四、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玩得開心嗎?但是熊伯伯可發愁了,還有很多的水果沒有人摘呢,我們一起去幫幫他吧。
《蘋果》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讀生字12個,會寫8個。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考慮、多問幾個為什么。
教材分析
本課課文的故事很古老,但很符合現代教育觀念,偉大的科學發現都是從生活中最細小的地方開始的。
學校與學生狀況分析
學生對大科學家的故事都很感興趣,教學中可以利用并繼續培養這種興趣,鼓勵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鼓勵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志向。
公開課教案
(一)交流資料,談話導入
1.課前交流 。
師:同學們,你了解的科學家有哪些?能說一說它們的主要事跡嗎?
生1:我通過看書,知道了張衡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他發明了能預測地震的“地動儀”,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生2:我在爸爸的協助下上網查詢了愛迪生的有關資料。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家,他一生共有1000多項發明,我們熟悉的電燈、電影都是他發明的。
2.激情揭題
師:(出示牛頓在蘋果樹下深思的幻燈片)發揮你的想象,你認為牛頓在樹下想什么?
生1:我認為,牛頓是在想怎樣把樹上夠不著的蘋果全都摘下來。
生2:我認為,牛頓是在想蘋果摘下來以后,怎么運回家?
生3:牛頓在想蘋果熟了為什么往地下掉,而不向天上飛?
3.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牛頓,一起學習《蘋果落地》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自主識字
1.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師:請同學們自身試讀課文,想一想,怎樣才干把課文讀通順?
生1: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查認字表、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問老師。
生2:還可以看上下文猜一猜。
生3:讀課文時,要看準了再讀,不能隨便添字,漏字,讀不好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2)檢查初讀情況,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后,開始討論匯報:自身讀明白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牛頓是英國著名的科學家,地球有吸引力是他最早知道的。
生2:牛頓遇到好奇的問題善于觀察和考慮,我以后要向牛頓學習。
2.自主識字 ,合作交流
(1)現在,老師已經給每個學習小組準備了一套生字卡片。請你們先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干使小組中的每一個同學都能把這些生字讀準。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教師巡回,了解各小組活動的情況。
(3)檢查生字:老師可指名讀生字卡片,也可檢查學習小組認讀生字的整體情況,教師和時評價。
(4)做游戲鞏固生字。
具體操作:黑板上畫有一棵蘋果樹,樹上貼著許多蘋果,蘋果的反面藏著生字,學生搶著讀生字并組詞。
(在識字過程中,“左”和“右”兩個字個別學生區別不開。“秘”和“密”在口頭組詞時有難度,教師應適當點撥,拓寬學生思路,除“秘密”外,“秘”還可以組“秘書”、“秘方”、“秘訣“等。“密”可以組“密碼”、“密切”、“嚴密”等。)
(三)讀好課文,深化感悟
1.認識了生字,我相信大家會讀得更好。 請自由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后,提出不明白的問題。
生1:蘋果幼稚后落到地上,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牛頓為什么感到奇怪?
生2:在牛頓以前,為什么沒有人研究蘋果落地的原因?
生3:老師,我不明白“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
生4:“拋開”這個詞的意思我不明白。
3.學生自由選擇自身感興趣的問題,小組討論,集中大家的智慧想方法解決。
4.匯報交流。
生1:蘋果落地,在我們看來是很正常的現象。牛頓小時候善于觀察和考慮,當他看到蘋果落地時,腦子里發生了疑問。因為能夠發現問題,牛頓經過觀察和研究,才發現了地球有吸引力。
生2:通過看書我還知道,英國科學家瓦特小時候,發現水開以后,壺蓋不停的上下跳動,他對這一問題發生了疑問,長大以后經過研究和試驗,終于發明了蒸汽機。
生3:在牛頓以前,當然也有蘋果落地的現象,只不過人們把它當成正常的現象,沒有從中發現問題,更談不上研究了。
生4:通過討論,我們認為“自言自語”是指牛頓跟自身說話。
5.看了牛頓的表示,對你有什么啟發?(引導學生對好奇的問題或現象,多觀察,多考慮,多問幾個為什么)
(四)引導質疑,拓展延伸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疑問?
生1:地球有吸引力,是不是地球內部有一塊巨大的磁鐵?
生2:假如地球沒有吸引力,我們會飛走嗎?
生3:地球有吸引力,為什么不會把太陽、月亮和星星吸過來?
2.學生能回答的,讓學生回答,不能回答的,讓他們選擇自身喜歡的問題走出課堂,想方法查閱資料,尋找問題的答案。
教學反思
我覺得這節課最勝利的地方是學生的好奇心被激發起來了,永遠堅持這種神圣的好奇心,誰能說我們班不能出幾個牛頓呢?
案例點評
這節課的設計突出了以下特色:
一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俗話說:學貴有疑,大疑有大進,小疑有小進。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學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在讀書中發現問題、自由選擇問題、合作解決問題,然后交流匯報學習效果。既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意識。學習結束,教師又讓學生提出新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已經由課本走向了課外。課結束了,但學生的學習沒有結束,而是開始了新的閱讀和探索。這才是真正的學習。
二是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匯報課前搜集的有關科學家的資料時,要特別說明搜集資料的渠道,注重讓學生掌握方法,運用方法。
三點建議:
一是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進行梳理,哪些是比較簡單的,和時解決就行;哪些是有難度的,需要討論解決;還要防止兩種情況:首先是學生提什么問題就解決什么問題,讓學生牽著老師的鼻子走,最終迷失了方向和目標;其次是學生提出的問題和老師提出的問題是兩張皮,還是老師牽著學生的鼻子走。
二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和自主識字的環節調整一下,讓學生在交流已知的基礎上提出不明白的問題,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
三是小組合作識字的過程教師要加強指導,使小組合作達到應有的實效。
《蘋果》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借助分物活動,回顧并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感受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認識除法豎式,掌握其書寫形式,了解除法豎式各部分的意思。
2、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3、提高學生分析觀察、推理、判斷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重點難點:
體會除法的意義,學會用豎式計算的方法。
教學教具:
課件。
學生學具:
小圓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淘氣和笑笑正在分蘋果,他們遇到了一個數學問題,我們去幫幫他們,好嗎?(大屏幕出示主題圖)觀看主題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根據信息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學生提問題。
二、學習新課,合作探究
1、想一想、算一算。從學生的已有知識入手,獨立思考解決。 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你會算嗎?
2、算一算、議一議。小組合作。在小組內討論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
3、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小組匯報
A組、利用數數的方法,一盤:6個,兩盤:12個,三盤:18個。可以利用手中的小圓片擺一擺,在實物投影上展示擺小圓片的過程。(直觀展示給學生。)
B組、利用減法的方法:18-6-6-6=0
C組、利用乘法口訣:三六十八
D組、利用除法豎式的方法
4、小組派兩名同學,到黑板,一名演示豎式計算過程,一名講解,每一部分表示什么?
5、結合學生板書,教師補充,強調豎式的書寫順序: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后在左側寫除數,商要和被除數的各位對齊。強調除法豎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思。
6、指明說一說除法豎式每部分的意思,同桌同學練習說一說。
7、試一試:進一步熟練掌握豎式計算的方法。師強調書寫豎式的順序,完成第2頁填一填,說一說
182= 639=
三、學中做
1、元宵節快到了,小狗,小熊,小白兔在一起過節,他們分別帶來了很多好東西,我們去幫他們分一分吧。完成第3頁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練習在小組內說一說除法各部分分別表示什么?
2、完成圈一圈,填一填
3、( )里最大能填幾?
3( )<25
8( )<36
7( )<29
( )7<36
4、小黑板出示:錯題解析
四、質疑
同學們對本節課的內容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五、課堂檢測
84= 648= 819=
集體訂正答案,好的提出表揚。
六、總結本課
同學們,在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板 書 設 計:
分蘋果
186=3(盤)
豎式
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最后寫除數,商和被除數個位對齊
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體驗抽象除法豎式的過程。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時,利用乘法口訣已經能夠在算式上直接寫出得數。教材安排了18個蘋果,每盤放6個,可以放幾盤的分蘋果活動,列舉了四種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分這些蘋果,進而再由對除法豎式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介紹豎式計算,并且把豎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義和分蘋果的活動緊密聯系起來。
2、在探究中理解除法的試商方法。學生通過實際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質疑和創新精神,學會學習、積累數學活動經驗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不足:這節課上得不夠生動、活潑。
《蘋果》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具體的問題情境,體會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情形。
2、通過獨立操作(小數目的平均分)與合作交流,發展平均分的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感受平均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進一步體驗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
體會平均分有兩種不同的情形。
教學關鍵:
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教具準備:
蘋果圖片盤子圖片。
教學過程:
一、激活自主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興趣
看,誰來了?智慧老爺爺不但來看同學們,還給同學們帶來了禮物,(把12個蘋果卡片很整齊地貼在黑板上)智慧老爺爺要求:把這些蘋果平均分給咱們班最愛吃蘋果的四個同學。怎么分?
(生動手分一分。)
你怎么分得這么快?
用乘法口訣來幫助我們解決平均分的問題,這個辦法好,值得大家學習。嘿,老師剛把話說完,機靈狗不服氣了,它說:“這不就是昨天學過的平均分嗎,我這里有一個難題,你們敢和我挑戰嗎?”(師邊講邊把機靈狗貼在智慧老爺爺的旁邊,機靈狗的問題是:“每個盤子放2個,可以放幾盤?”)
(學生先獨立思考,再進行全班交流。)
機靈狗提出的新問題,實際上也是平均分,因為每盤放的蘋果是同樣多的。所以,平均分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平均每盤放幾個”,一種是“平均可以放幾盤”。
二、提供自主探索和解決問題的'機會
1.小熊分蘋果。(第34頁試一試第1題)
小熊把家中吃不完的10個蘋果拿來了,要分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同學們愿意幫助他嗎?(小黑板出示:(1)如果每2個裝1袋,可以裝幾袋?(2)如果每3個裝1袋,可以裝幾袋?還剩幾個?)
學生獨立思考或動手操作。
2.小松鼠分松果。(第35頁第2題)
(出示小松鼠采松果的掛圖,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然后投影出示:(1)每個籃子裝2個松果,需要幾個籃子?(2)有六個籃子,平均每個籃子裝幾個松果?讓學生獨立解答,把結果填寫在書上的方框內。
3.小兔運蘿卜。(第35頁第3題)
(出示教材第35頁第3題“小兔運蘿卜”的掛圖)這六只小兔子用課余時間,幫助農民伯伯收蘿卜呢!它們費了好大的勁,拔到12根蘿卜。唉,它們怎么一個個愁眉苦臉的,好像遇到了什么難題,那是什么難題呀?同學們愿意幫助它們嗎?(引導學生閱讀書中的問題,讓他們獨立解決,再利用這個具體情境,想一想還可以提出哪些平均分的數學問題。
三、活動延伸,檢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平均分”的問題?在咱們學校生活中有嗎?(師邊問邊出示課本35頁第4題的掛圖,引導生探索出不同的排法。)
四、賦予學生總結評價的權利
今天,咱們學習了什么?他說得好嗎?(讓學生參與評價。)
板書設計:
分蘋果
平均分有兩種情形:
1、一種是平均每盤放幾個?
2、一種是平均可以放幾盤?
《蘋果》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于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借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可是,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并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么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象中發現了問題,并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并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么事,他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么,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么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現……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并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么想,后來,他又是怎么想的?劃出牛頓心里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么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4’)
教后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么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后,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么,并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1-5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并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么?
3、指導完成作業本題目4,并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10’)
1、再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么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后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么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10’)
1、導入: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么。那蘋果為什么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后,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說一說你有什么想法?(4’)
五、復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并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并評議。
教后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學習第一節和第六節。第二課時學習2-5節。同時,在小組學習后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伙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敢于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么?
2、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么,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么“提問。
通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么會有吸引力?并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么“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后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后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象”在文中指什么?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么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后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并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本:(10’)
1、抄寫生字,并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后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蘋果》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蘋果豐收教學設計05-26
《分蘋果》教學設計06-09
《分蘋果》教學設計15篇06-12
《分蘋果》教學設計(15篇)06-12
《分蘋果》教學設計(合集15篇)06-19
《分蘋果》教學設計集合15篇06-18
《分蘋果》教學設計(匯編15篇)06-22
蘋果里的五角星教學設計(優秀篇)01-18
青蘋果,紅蘋果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