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夜書所見》教學設計2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夜書所見》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會寫“促、深”兩個生字。理解多音字“挑”。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古詩的韻味,并背誦積累古詩。
3.引導學生明詩意、悟詩情的同時感悟表達特色并學以致用。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讀出古詩的韻味,并背誦積累古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明詩意、悟詩情。
教學過程
一、圖片揭題,知曉作者。
1.欣賞秋天的圖片,問:這是什么季節的景色?
2.引題: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豐收的季節,也是一個容易引起人愁思的季節。下面,我們學一首描寫秋天的古詩:《夜書所見》葉紹翁(板書)
3.學生先齊讀題目,再交流對課題的理解。
4.知曉作者
(1)出示圖片讀作者的自我介紹。
(2)齊讀作者名字
過渡:作者葉紹翁為我們帶來關于秋天一首什么樣的古詩呢?
二、初讀古詩,學寫生字。
1.學生自由讀古詩,一生再讀詩,隨機正音并點評。
2.出示詞語全班拼讀:蕭蕭梧葉挑促織籬落
3.學習多音字“挑”,理解詞義,強調注釋的作用。
說明:理解古詩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比如字典、詞典等,還可以上網查閱。
4.學寫生字:促深
(1)一位學生讀出讀音。
(2)給它們找找朋友組詞。
(3)提醒書寫這兩個生字時要注意地方。
(4)在練習本上認真書寫生字。
教師檢查后過渡:生字詞我們掌握的很不錯,下面把它們再送進詩里,看你能不能把它讀得更好。
三、再讀古詩,讀出節奏。
1.一生讀,師評價(注意停頓,讀出節奏。)
2.師范讀。
3.生齊讀。
教師點評后過渡:多有意境的一首詩啊!我們先來看這首詩歌的前兩行。
四、理解詩意,體悟詩情。
(一)鎖定前兩行詩,體會詩人心里的“寒”。
1.一生讀一遍,問:在這里,詩人看見了什么景物?聽到了什么聲音呢?詩歌第二行“客”指誰?為什么?
2.請大家閉眼想象:在一個秋天的晚上,蕭蕭秋風吹落了一片又一片梧桐樹的樹子,讓人感到一絲寒意。遠離家鄉的詩人葉紹翁獨自坐在江邊,若有所思,假如你就是詩人,此時此刻你心情怎樣?會想些什么?
3.那一夜,詩人葉紹翁看不見春天“扶堤楊柳醉春風”的美景,也看不到夏天“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樣子,此時,展現在他眼前的只有萬木凋零、感受到的只有秋風蕭瑟。眼前的情景引起他想家,想親人的一種心情,這就叫:動客情(板書),“客情”就是作客人的:思鄉情(板書)。是什么引起他的思鄉情?江上秋風蕭蕭梧葉(板書)。
4.創設情景,朗讀前兩行詩句。
天氣一天天轉冷了,我的老父老母不知身體如何?帶著一種牽掛,男生讀——
我的孩兒最是淘氣,這種天氣,他有沒有及時添加衣服呢?滿懷疼愛,女生讀——
妻子操持家務非常辛苦,不知道這個時候她在干些什么,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團聚呢?帶著一種思念與惆悵,集體讀—
小結:同學們,你們可真是詩人的知音呀,讀出了他的寂寞孤獨和濃濃的思鄉之情,5.到現在,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填空說出你對前兩行詩的理解。
多媒體課件出示:
蕭蕭()吹動(),送來陣陣(),客游在外的()不禁()。
完成當堂練習后過渡:蕭蕭梧葉動客情,江上秋風動客情,還有什么引起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呢?
(二)鎖定畫面二,體會詩人心里的“明”。
1.請大家默讀后兩行詩,邊讀邊結合插圖和注釋想一想,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不懂的問題可以提出來。
2.蟋蟀很小很小,他遠遠看去,能看見嗎?他怎么知道兒童是在捉蟋蟀呢?哦,老師知道了,“知有兒童挑促織”是因為——因為“夜深籬落一燈明”所以——
3.“知”什么意思?能否換成“見”?
4.填空說詩意。
多媒體課件出示:
作者忽然看到(),料想是()。
5.溫暖的燈光下捉蛐蛐的孩子,喚起了他對童年玩伴的思念,對美好童年的記憶。那你們說,這種情,是后兩行詩里什么景引發出來的呢?兒童挑促織籬落一燈明(板書)
這是多么親切的畫面呀!誰能把這種親切用朗讀傳遞出來?
師:你這樣讀,把我們的心情也讀得溫暖了。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生齊讀后兩句詩)
五、朗讀詩歌,進入詩境。
點評引導后過渡:全詩從頭到尾都融進了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我們在朗讀時一定要讀出韻味。前兩行詩里,作者孤獨郁悶,所以要讀得慢一些,后兩行詩中,作者對眼前的景物倍感親切,在讀時要快速一些,這一悲一喜,要讀出層次感哦!誰想嘗試誦讀一下呢?
1.一生誦讀
2.生生評價
3.優生再讀
4.老師范讀
5.配樂全班齊讀
全面(音讀、意讀、情讀、美讀)朗讀評價后過渡:老師被你們濃濃的鄉愁打動了!想把它背下來嗎?大家試試吧!老師做游戲先考考大家。
六、游戲引入,背誦古詩。
1.指名說:詩人借蕭蕭秋風和梧葉飄落抒發了思鄉之情的詩句是什么?(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2.全班說:夜深了,詩人看到遠處籬笆外有一點燈火,猜想是孩子們在捉蟋蟀吧!(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3.同桌互相背誦古詩。
4.齊背古詩。
七、拓展遷移,提升寫作。
1.“江上秋風動客情”,同學們每周積累一詩,它讓我們聯想到哪些思念家鄉的古詩呢?說說看。
2.今天老師帶來了三首,你們用心體會體會,這些詩歌中客居他鄉的詩人見到了什么景,而觸動了他們的思鄉之情呢?請你用“————動客情”這樣的詩句把我們的理解表達出來。(學生多種方式讀古詩《靜夜思》、《泊船瓜洲》和《楓橋夜泊》)。
3.學生嘗試填空并交流。
總結:“腹有詩書氣自華”,詩歌,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海洋里一顆璀璨的明珠,老師希望同學們在課余時間里,能多多閱讀經典,增長知識,啟迪智慧,人人爭做博學多才的中國人!
過渡:讓我們一起在歌曲《夜書所見》優美的旋律中,來看一看今天的作業。
八、布置作業
1.背誦《夜書所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背誦葉紹翁所寫的古詩《游園不值》,體會詩人筆下描繪的景色。
板書:
夜書所見葉紹翁
蕭蕭梧葉
江上秋風動客情
兒童挑促織思鄉情
籬落一燈明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學習古詩《夜書所見》。
教學目的:
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借助注釋,理解詩句,感受詩中的秋意和詩情,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目標3
教學難點:目標2
課時安排:1
教學準備:
1、PPT課件(生字卡片、古詩掛圖)。
2、學生課前查閱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與生對話,導入古詩
1、與學生對話,體會如果自己在外孤單心情。
2、板書課文題目,理解課文題目中的“書”是什么意思?
3、理解整個詩名是什么意思.
二、自主學習,初步感知
1、自由朗讀。
借助拼音、字典等讀準字音,把這首詩正確、流利的讀出來。
2、同桌互讀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的情況,有重點地指導識記。
4、在讀準字音的情況下,注意讀準節奏。
5、教師范讀,指導停頓。
節奏應該是二二三拍。
6、學生熟讀。
三、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給古詩加注釋,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注釋是為了幫助我們理解那些非常難的詞語,但是不要生硬的往里面套,只要明白詩人所寫內容和所要表達的'感情即可。現在以小組為單位,借助字典和注釋,理解詞語的意思。
2、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討論,嘗試解決。(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四、品讀古詩,感悟詩意
1、學生再讀古詩,并且仔細看圖,思考:詩人在這個夜里到底寫了他見到的一些什么?圖畫中的景象體現了那幾句詩的意思?
初步感知古詩,大致了解古詩意思
2、(1)思考:在這樣的夜晚,詩人一個人在外地作客會很自然地感到什么?
人都是有感情的,出門在外就很容易想家、想親人。也就是第二句“動客情”。
(2)思考:動客情,動的是什么情?往后讀。
(3)這個時候詩人看著遠處籬笆下的燈火,料想到孩子們正在捉蟋蟀,肯定非常開心,詩人也替他們開心,可是,詩人這時不是在自己的家鄉呀,這個時候就越會想到什么?
詩人會想起他的家鄉和他的童年。
得出結論:那么,“客情”第一個是:詩人的思鄉之情,第二個是:思念自己的家鄉和童年。
(4)理解再讀,品味賞析
這首詩要把詩人“想家”的感情讀出來,聲調要緩慢些。最后兩句“捉蟋蟀”場景確實令人高興,但同時又牽動了詩人“動客情”思念家鄉呀!所以后兩句語氣可明快些,但不可過快。(學生先讀,老師指導,老師再范讀,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
五、趣味活動,強化記憶
(1)把《夜書所見》這首詩的詩句變成自己的語言說一說
(2)老師描述詩句的內容,學生讀出對應的詩句。
(3)老師讀詩的前面,學生接后面,直到學生基本會背為止。
(4)小組比賽。
六、拓展閱讀,增加興趣
1、你們還讀過哪些詩人所寫的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古詩呢?誰來背一首試試!
2、老師這里也有一首古詩,請你們認真聽一聽,跟著一起體會詩歌的感。
《泊船瓜州》(宋.王安石)
3、背一背。
七、作業。
結束語:今天學習的這首詩,飽含思鄉之情,秋天到了,出門在外,哪怕只是一磚一瓦都使人多么容易思念親人呀!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11-29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14篇(精品)12-23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07
《夜書所見》教學設計范文(通用8篇)05-26
《夜書所見》優秀教學設計(通用10篇)09-13
《夜書所見》說課稿09-22
《所見》教學設計05-28
夜書所見古詩全文09-15
夜書所見古詩的鑒賞02-10
古詩夜書所見的意思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