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黃鶴樓》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語文《黃鶴樓》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學目標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作,掌握重點字詞,理解古詩大意,體會古詩情感。
2.通過教師范讀、學生小組討論、品詞析句等方式,理解詩歌大意,體會作者情感。
3.感受崔顥對歲月蒼茫、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大意,體會作者情感。
教學難點:感受崔顥對歲月蒼茫、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三、教學方法
多媒體法(配樂);朗誦法(教師朗誦、集體朗誦);討論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示范朗讀古詩,進而談話導入本課:“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對話同學:同學們,從老師的朗讀聲中,你能想象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學生自由回答)的確,在詩人充滿意趣的遐想中,我們能夠感受到草木繁茂的美景盛況。能夠想到這樣的美景,詩人的心情應該是愜意的。可事實卻并非如此。那么詩人究竟想要表達怎樣的情感呢?今天就讓我們學習崔顥的《黃鶴樓》,去一探究竟。【板書:黃鶴樓】
(二)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根據課前預習,解決重點生字詞。
明確:歷歷:清楚可數。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2.請同學們與同桌交流詩歌大意。
明確:這首詩的大意是:早先的仙人乘著黃鶴遠去,只留下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飛走了,就不再回來了,只有天邊的白云千百年來依舊如此。天氣好的時候,放眼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江對岸繁茂的樹木,以及鸚鵡洲上茂盛的草木。可是在夕陽遲暮之時,卻看到江上泛起的無盡煙波,何處才是我的家鄉呢?真是令人發愁啊!
(三)深入研讀
1.詩人在這首詩中的前三句中一連用了三次“黃鶴”,請同學們思考每次出現的用意是什么?(指定學生答)
明確:從內容上來說,第一次出現:作者借助“黃鶴”這一令人喜愛的意象開啟此篇,引出想象中的仙人駕鶴遠去的宏大場面,給讀者營造了無限遐想的空間。第二次出現:直接點題,且與第一句相互承接,共同借助“黃鶴樓”名字的由來,巧妙自然地引出了本詩描寫的古跡對象——黃鶴樓。第三次出現:虛實結合,“黃鶴”是動態虛幻的意象,無拘無束地來往于時空之中,并且能夠與眼前實實在在存在的白云相映成趣,構成一幅令人產生無限聯想的畫面。從結構上來說,詩的前三句重復出現三次“黃鶴”,使得整首詩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和節奏感。
2.小組討論:找出你喜歡的字句,并說出其中包含了怎樣的美?
明確:“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一句,是說仙人乘著黃鶴飛去,仿佛已有千百年之久。這種說法本是詩人想象出來的情境,可是詩人在詩中卻把它當作實際存在的樣子來寫,還說仙人駕著黃鶴“一去不復返”,不僅為全詩增添了物是人非、往昔不可追的慨嘆,而且借眼前漂浮的白云營造了虛實結合的意境美。(板書:意境美)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以及“日暮鄉關”“煙波江上”體現了場面曠達、色彩斑斕的繪畫美。詩人登上黃鶴樓,極目遠眺,首先在天氣晴朗時,看到離黃鶴樓不遠的江外長著蔥蘢的草木,接著又含蓄地描繪了夜幕降臨時江上朦朧的景色。一棵棵清晰可見的樹木,再加上在落日中泛著霧氣的江面,明暗交錯,像一幅色彩繽紛的圖畫。(板書:繪畫美)
此外,全詩以“ou”為韻,詩中還用到了“悠悠”“歷歷”“萋萋”等疊音詞,讀起來朗朗上口,富于輕快和諧的音樂美。(板書:音樂美)
3.再次有感情地朗誦這首詩,思考詩人的情感。
明確:這首詩一方面表達了詩人吊古傷今的無限慨嘆,另一方面也表達了詩人在仕途失意途中衍生出的無限思鄉之愁。(板書:吊古傷今 思鄉之愁)
(四)拓展延伸
配樂集體朗誦,注意詩歌的停頓和語調氣勢。
(五)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課堂所學。
作業:背誦本詩;繼續搜集崔顥的其他詩作,品味其詩作風格。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本文是一首古詩,因而重心在誦讀和體悟情感上。本堂課的教學,抓住了詩歌蘊含的意境美、繪畫美、音樂美,并讓學生在反復聽誦和朗誦的過程中,深切感受詩人崔顥在詩中表達的雙重情感。課堂充分地利用了各種教學資源,采取了多種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盡可能地營造了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從而實現了本節課的三維目標,達到了師生共建課堂的效果。
【初中語文《黃鶴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經典教學設計03-28
《黃鶴樓送別》教學設計(精選11篇)08-14
初中語文《背影》教學設計09-25
初中語文雪教學設計03-17
初中語文背影教學設計05-09
初中語文春酒的教學設計04-10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02-17
初中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2-16
初中語文《談生命》教學設計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