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乙醇》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乙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乙醇》教學設計1
復習再現(情景創設):復習乙醇的結構和性質,通過計算機課件、立體模型展示乙醇的結構,深入認識羥基官能團。
探究學習:根據“結構決定性質”的基本觀點,首先討論乙醇和水結構的相似點,進而根據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推測乙醇與金屬鈉反應的規律。然后開展討論,對比乙醇、水與金屬鈉反應的實驗現象,書寫乙醇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實驗探究乙醇的還原性──乙醇被重鉻酸鉀酸性溶液,或高錳酸鉀酸性溶液氧化的反應,討論小結實驗現象。
接受學習:演示乙醇的消去反應實驗,講解乙醇的消去反應規律;講解乙醇的取代反應規律;講解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反應規律。
遷移學習:根據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規律,推測甲醇、正丙醇、乙二醇、丙三醇與金屬鈉反應的產物;根據乙醇與濃硫酸加熱反應可能生成乙烯或乙醚的反應規律,推測2脖醇可能的反應產物;根據乙醇與氫溴酸反應的規律,推測1—丙醇與氫溴酸反應的`產物;根據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的規律,推測1脖醇的催化氧化反應的產物。
小結提高:分析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中,變化的基團和不變的基團,歸納反應中“官能團轉化”的規律。
例如,乙醇(CH3—CH2OH)→乙醛(CH3—CHO),變化的是—CH2OH→—CHO,不變的是CH3—,規律小結:醇→醛,即R—CH2OH→R—CHO。
乙醇》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乙醇的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探究,學會由事物的表 象解析事物的本質、變化。強化結構決定性質的化學思想。
2. 通過揭示問題、討論釋疑、化學實驗,學習對比、推斷等多種科學探究方法。
3.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化學的積極性。
二.教學重點
乙醇的結構和化學性質
三.教學難點
乙醇發生催化氧化反應的機理
四.教學方法
采用實驗探究、對比分析、誘導等方法學習乙醇有關知識
五.教學用具
多媒體、試管、酒精燈、無水乙醇、Na、火柴、銅絲。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乙醇
【導入新課】《舌尖上的中國》釀酒視頻導入
【推進新課】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一部中華文化史從一個側面上看,也完全可以認作是一部酒文化發展史。那么酒到底是什么,它又有哪些主要的性質呢?今天我們就來走近她。
【板書】第三節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一、乙醇
【板書】(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引導】利用生活常識嘗試總結乙醇的常見物理性質
【討論】
【小結】物理性質:顏色、氣味、狀態、溶解性、揮發性等等
【活動】給出乙醇的分子式和典型的結構特征,寫出乙醇可能的分子結構(兩種)
【思考】兩種結構中哪種才是正確的?如何證明
【實驗】1、乙醇與金屬鈉反應
取一個潔凈的小燒杯,導入約一半體積的無水酒精,再向其中加入數粒金屬鈉小顆粒。再將一個普通漏斗倒扣在燒杯上方,觀察現象。一段時間后,點燃漏斗底部,繼續觀察現象,檢驗生成氣體,討論。
【現象】燒杯內鈉粒沉于液態無水乙醇底部,有無色氣泡在鈉粒表面生成后逸出液面,最終鈉粒消失;氣體可以被點燃;倒扣在火焰上方的燒杯在內壁上出現了水珠,但倒入燒杯內的石灰水無明顯現象。
【結論】鈉與乙醇能發生類似于水的反應,說明乙醇分子中存在與水分子相似的結構,即存在羥基(-OH)。此外,由于鈉與乙醇的反應沒有它與水反應劇烈,也說明乙醇分子中羥基上的H沒有水中的活潑。
【投影】乙醇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
結構簡式:CHCHOH或CHOH 3225
【釋疑】分析乙醇的結構,講解烴的衍生物和官能團的概念。
【講解】乙醇之所以能與水反應的原因就是因為原子團(—OH)它的存在,這個基團決定了乙醇的性質,像這種決定有機化合物化學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團稱為官能團,讀作羥基,寫作—OH,像我們以前學習過的-X -NO等都是官能團 。
2【講解】現在大家重新審視一下乙醇的結構,與乙烷結構對比一下,可以看出乙醇相當于乙烷中一個氫被羥基取代,像這種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團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我們稱為烴的衍生物。后面我們將要學到的醛、酸、酯和酚類等都屬于烴的衍生物。
【板演】金屬鈉與水反應就是鈉置換出了乙醇分子羥基中的H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板書】2CHCHOH+2Na ==2CHCHONa+H↑ 32322【講解】
①乙醇與鈉的反應類似于水與Na的反應,因此,乙醇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氫原子被乙基取代的產物。乙醇與鈉的'反應比水與鈉反應要緩和得多,這說明乙醇羥基中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
②在乙醇分子里,被鈉取代的氫是羥基中的氫,而不是乙基上的氫。
③綜合乙醇與Na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便知,鉀、鈣等很活潑的金屬也能與乙醇發生反應。
【練習】寫出乙醇和Mg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CHCHOH + Ca == (CHCHO)Ca+H↑
323222【過渡】作為一種主要的清潔能源,乙醇可以燃燒。
2、乙醇的氧化反應
(1)乙醇的燃燒反應
【科普】乙醇汽油
【投影】銅器、銀器煅燒以后都會變黑,銀匠們卻并不擔心,光亮如新對于他們來說只是舉手之勞,原因何在?
【實驗3-3】把一端彎成螺旋狀的銅絲放在酒精燈外焰中加熱,使銅絲表面生成一薄層黑色的CuO,立即把它插入盛有乙醇的試管里,這樣反復操作幾次。觀察三個階段銅絲的顏色:(a、沒加熱之前銅絲的顏色;b、加熱后銅絲的顏色;c、伸入無水乙醇后銅絲的顏色。)
現象: 銅絲加熱后變黑,插入乙醇中又變紅;同時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
【板書】方程式:2Cu+O=====2CuO(由紅→黑)
2 CuO+CHCHOH ==CHCHO+Cu+HO(由黑→紅) 3232【師】Cu在反應過程中起什么作用?
【生】催化劑。因參加反應的Cu和生成Cu的量相等。
【板書】 (2)、乙醇的催化氧化:
【討論】乙醇催化氧化的斷鍵、成鍵位置 。以及醇發生催化氧化的條件。
【推進】與強氧化劑反應:與高錳酸鉀或重鉻酸鉀反應直接氧化成乙酸。
【活動】判斷酒后駕車的方法。觀看救駕肇事視頻。
【小結】
七.板書設計
第三節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一、乙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二).乙醇的結構
結構簡式:CHCHOH或CHOH 3225(三).化學性質
1、與Na反應
2CHCHOH+2Na 2CHCHONa+H↑ 323222、乙醇的氧化反應
(1)、乙醇的燃燒反應:CHOH+3O2CO+3HO 252 22(2)、乙醇的催化氧化
(四)乙醇的的用途
乙醇》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在初中化學中,只簡單地介紹了乙醇和乙酸的用途,沒有從組成和結構角度認識其性質、存在和用途。乙醇和乙酸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烴的衍生物,從這兩種衍生物的組成、結構和性質出發,可以讓學生知道官能團對有機物性質的重要影響,建立“(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教學設計中,在學生初中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從烴到烴的衍生物的結構變化,強調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烴基與官能團位置關系等立體結構模型,幫助學生打好進一步學習的方法論基礎,同時鼓勵學生用學習到的知識解釋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
二、設計思路
新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建構起學生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課堂和課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
本節課的教學采取從古人、古詩及日常生活入手感受酒精,利用小組設計實驗、討論交流等形式探討乙醇的結構、性質;同時通過觀察、歸納和總結乙醇的物理性質→完成探究實驗:乙醇與金屬鈉、乙醇與氧氣的反應→總結實驗現象→進一步解析乙醇結構→認識乙醇性質、書寫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討論或網上查閱乙醇的用途→ 調查酗酒造成的社會危害,強化責任意識。這樣既強調學生在課堂內外的參與程度,又特別注意學生的生活背景、興趣和認知水平。從結構到性質,從性質到用途,然后啟發引導、實驗探究、討論總結。從而,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認識乙醇。
本節課我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采取了啟發、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方法,并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三、重點、難點
本節教學重點:官能團的概念、乙醇的組成、乙醇的取代反應與氧化反應。 本節教學難點:使學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體結構模型,并能從結構角度初步認識乙醇的氧化反應這個重要有機反應的機理。
四、教具準備:多媒體、乙醇分子結構模型、試管、酒精燈、小燒杯、尖嘴管、銅絲、火柴、酒精檢測儀、鈉、澄清石灰水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通過回顧從古至今文人墨客筆下描寫酒的詩句,把同學們引入酒的世界:
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2、酒香不怕巷子深。 師:古往今來無數詠嘆酒的詩篇都證明酒是一種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飲料。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多媒體:酒是多種化學成份的混合物,酒精是其主要成份,酒精的學名是乙醇,啤酒中乙醇含量為3-5%,葡萄酒含酒精6%~20%,黃酒含酒精8%~15%,一些烈性白酒中含乙醇50-70%(以上均為體積分數)。
學生互動:學生分組設計實驗,通過觀察、聞氣味、涂抹在手上、溶解在水中等一系列活動之后讓學生自己總結出乙醇的物理性質。
學生小結并板書:
一、乙醇的物理性質如下:
1)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
2)與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3)易揮發,沸點78℃
4)密度比水小
5)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 師:乙醇的分子組成和結構是什么樣的呢?請根據初中學過的知識寫出它的分子式。
板書:
二、乙醇的分子結構
生:乙醇分子式:C2H6O
師:展示乙醇的球棍模型,請學生根據乙醇的模型推測乙醇的結構,并寫出乙醇結構式和電子式。
生: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 啟發思考:分析對比乙醇與乙烷在分子結構上的異同點?
學生回答教師講述:乙醇與我們學過的烴這類物質的不同點是:
①元素組成上多了氧元素,我們稱之為烴的衍生物。
②結構上與烴的差別就是烴分子中的一個氫原子換成了-OH原子團。
有機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團叫做基團, -OH原子團就叫做羥基。(對比羥基和氫氧根的差異) 小結并板書:烴的衍生物:從結構上看,烴分子中的氫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團所取代而衍生出的一系列化合物。
官能團:決定有機物化學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團。如溴乙烷的溴原子、烯烴的碳碳雙鍵等。 設疑:乙醇分子中羥基官能團的出現會使它具有那些特殊的化學性質呢?下面我們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乙醇的化學性質。
板書:
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實驗探究3—2:將一小粒金屬鈉投入無水乙醇中,用小試管收集并驗純氣體;然后點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燒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后在燒杯壁上出現液滴,迅速倒轉燒杯,并加入石灰水,觀察現象,與鈉與水反應的實驗對比。
現象:有無色氣體放出,能燃燒,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壁有水滴,加石灰水不變渾濁。
板書:
1、乙醇與金屬鈉(活潑金屬)反應
動畫模擬:金屬鈉與乙醇反應時斷鍵情況(乙醇中羥基中的O-H鍵斷裂)
師:你能否完成本實驗涉及的化學方程式呢?通過觀察剛才的演示實驗現象,與鈉和水反應的實驗現象對比,你能夠得到什么結論?(學生分組討論,總結,再派代表來發言)
生: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生:此反應類似于鈉與水的反應,故乙醇又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氫原子被乙基取代的產物,根據實驗現象可以比較出乙醇與鈉反應不如水與鈉反應激烈,這說明乙醇羥基中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
板書:
2、乙醇的氧化反應
多媒體:展示常用的燃料圖片,乙醇也可做燃料
板書(1)燃燒CH3CH2OH+ 3O2 → 2CO2 +3H2O
(2)催化氧化
師:乙醇和氧氣的反應在不同條件下會生成不同的產物,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實驗。
實驗探究3—3:向一支試管中加入3-5mL 無水乙醇,將一根銅絲螺旋狀一端在酒精燈上灼燒至紅熱,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復多次。仔細觀察現象,小心聞試管中液體產生的氣味。
現象:銅絲表面由黑色變紅色,試管中有刺激性氣味的物質生成。
板書:2CH3CH2OH+ O2→ 2CH3CHO +2H2O 動畫模擬:乙醇催化氧化的斷鍵方式
設疑:乙醇還能被什么氧化劑氧化?請學生閱讀教材 P74—75,自己找到答案。
師:乙醇可以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或酸性重鉻酸鉀溶液反應,直接生成乙酸。
設疑:用乙醇的化學性質,請大家來說說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用途?
生:酒精可以做燃料,75%的酒精可以殺菌消毒……
師:大家總結得很好,可是你們知道利用乙醇的氧化反應的性質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什么用途么?
圖片展示:司機酒后駕車引起的'車禍事件圖片,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并簡單介紹酒精檢測儀的原理。
師:本節課我們認識了乙醇的常見性質,也對酒這種神奇的飲料有了全新的認識。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只有我們合理的去利用它,它才會給人類造福。
【隨堂反饋】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醇分子是由乙基和氫氧根組成
B、乙醇是比水輕的液體,與水混合時浮于水面上
C、含乙醇99.5%以上的酒精叫做無水乙醇
D、乙醇可作為提取碘水中碘的萃取劑
2、填空:把一端彎成螺旋狀的銅絲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看到銅絲表面生成黑色的( ),再迅速把銅絲插入盛有乙醇的試管中,看到銅絲表面( )反復多次試管內有( )氣味的 ( )生成,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反應中乙醇被( )(填“氧化”或’還原”)
3、將等質量的銅片在酒精燈上加熱后,分別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銅片最終質量增加的是( )
A、硝酸
B、無水乙醇
C、石灰水
D、鹽酸
4、與鈉反應時在何處斷鍵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時在何處斷鍵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④
課堂小結
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二、乙醇的分子結構(分子式、結構式、電子式、結構簡式)
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1、乙醇與金屬鈉(活潑金屬)反應
2、乙醇的氧化反應(燃燒、催化氧化)
師:本節課通過對我們熟悉的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探究,不僅要求我們要掌握這些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求我們善于用化學的視角看待周圍生活中的一些常見問題,并能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主動探究的科學方法了解社會、認識自然、發現奧秘。
課后作業
1、認真閱讀課本,理解所學內容;
2、課本習題
一、三;
3、預習課本《乙酸》部分。
乙醇》教學設計4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新理念下的化學教學強調“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應該被看成是對于教師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的建構活動”,即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是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基于問題學習”是建構主義所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同時心理學的研究也表明,發現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源泉和動力。基于建構注意理論的指導,本設計以層層遞進的問題式教學為主,輔助以實驗、幻燈片、討論、歸納等手段,引領學生發現問題,在合作、探究中解決問題,并進一步深化,將所得知識進行應用,學生在體驗到不斷解決問題的成功感的同時,逐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2.教學內容分析:
在初中化學中,只簡單地介紹了乙醇的用途,沒有從組成和結構角度認識其性質、存在和用途。乙醇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烴的衍生物,因此本節課主要從乙醇的組成、結構和性質出發,可以讓學生知道官能團對有機物性質的重要影響,建立“(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教學設計中,在學生初中知識的基礎上,突出從烴到烴的衍生物的結構變化,強調官能團與性質的關系,在學生頭腦中逐步建立烴基與官能團位置關系等立體結構模型,幫助學生打好進一步學習的方法論基礎,同時鼓勵學生用學習到的知識解釋常見有機物的性質和用途。
3.學生情況分析:
從學生學習能力上看,經過近一個半學期的高中化學學習,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系統知識學習的能力,學會了分析物質結構與性質的關系,具備了一定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本單元的學習中,學生已經認識了甲烷、乙烯、苯的分子組成、結構特征、主要化學性質及應用,并學會比較各種烴在組成、結構、性質上的差異,也初步了解了有機基團與性質的關系,對于官能團的學習有一定的基礎,但畢竟高一學生剛接觸有機化學,知識掌握是零亂而不系統的。
4.教學目標設計:
(1)基礎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質及用途
2.掌握乙醇的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與鈉的反應、氧化反應。
過程與方法:
1.采用實驗探究法,引導學生學習科學方法,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
2.在教學過程中訓練思維的嚴密性、邏輯性,培養學生分析、推理、類比、歸納、總結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艱辛與樂趣,認識化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
2.學會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質、變化,進一步培養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人人動手實驗,規范操作,全面培養、提高實驗能力、觀察能力和對實驗現象的分析能力。
5.教學過程設計:
(2)教學資源的開放性措施:
①實驗儀器及藥品:無水乙醇、金屬鈉(保存的煤油中)、一端繞成螺旋狀的'細銅絲、酸化的高錳鉀溶液、酒精燈、試管、帶橡皮塞的尖嘴導管、鑷子、小刀、濾紙、鐵架臺(帶鐵架)、火柴等。
(3)問題情境的開放性措施:
①C2H6O的同分異構體的球棍模型:這個問題主要讓學生明辨有機分子式和化學物質的對應關系。
②定量實驗探究乙醇的結構式:這個問題主要讓學生明辨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
③乙醇和水都可以跟鈉反應: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明辨官能團的性質,結構相似性質相似。
④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通過這個實驗讓學生明辨催化劑性質,以及乙醇可以被弱氧化劑氧化
(4)教學過程:師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傳頌看許多與酒有關的詩歌和故事.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樣的結構和性質? 學習某一物質的物理性質時,要觀察其顏色,狀態,聞其氣味,測其熔沸點,溶解性,密度,硬度.展示用一試管盛少量的乙醇讓學生觀察其狀態,并聞其氣味.(多媒體)
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1)乙醇是一種無色液體,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
(2)比水輕,沸點78.5℃,熔點-117.3℃,易揮發
(3)是一種良好的有機溶劑,能與水的任意比互溶.演示實驗3-2乙醇與鈉的反應 演示實驗3-3乙醇的催化氧化 (要求學生總結上述實驗現象)
(多媒體)實驗3-2的現象:鈉粒沉于無水酒精底部,鈉塊表面有氣泡產生.鈉粒不熔成閃亮的小球,也不發出響聲,反應緩慢.
實驗3-3的現象:
(1)銅絲有酒精燈上加熱后由紅色變成黑色.
(2)將紅熱的銅絲插入乙醇中,銅絲由黑色變為紅色,并聞到刺激性氣味.
師由乙醇與鈉的反應可以得到什么結論?金屬鈉保存在什么物質中? 點撥煤油是多種含碳原子數較少的烴的混合物,也就是說金屬鈉不能置換出烴中的氫,說明C—H不活潑(多媒體)(視頻)乙醇的分子結構(學生觀察)(多媒體)
二.乙醇的組成的結構
分子式:C2H6O
結構式:
結構簡式:CH3CH2OH或C2H5OH
師乙醇分子中含的-OH基團,稱為羥基.由于羥基的存在使乙醇的性質不同于乙烷。 (多媒體)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1.乙醇與鈉的反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動畫)乙醇與鈉的反應時化學鍵的變化
(投影給出乙醇的結構式,要求學生根據上述反應分析乙醇分子中的斷鍵位置) 師乙醇與鈉的反應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的哪一類反應? 投影鈉與乙醇、鈉與水的反應的比較
結論:乙醇羥基上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多媒體)2.乙醇的氧化反應
點燃
(1)燃燒:C2H5OH+3O2 2CO2+3H2O
(想一想)完全燃燒后只生成CO2和H2O的有機物一定是烴呢? (多媒體)
(2)乙醇和催化氧化:
6.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在課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參與探究活動的情況進行評價,充分體現出學生對本節課學習效果的認可,和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要求教師和學生認真反思自己在教與學過程中的成功和失敗,進行自我評價,為開展探究式的自主學習的研究提供可靠的數據。
7.教學反思:
新課程改革的實質,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能達到學生知識的自主建構,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就本課來說,有以下體會:
(1)食物中有機物的獲得遵循了這樣的學習線路:生活→化學→生活。從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物質入手,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探究的欲望,再過渡到物質化學性質的學習,這樣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因為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學習中的直接興趣是第一位的,只有激發起直接興趣才能維持抽象知識學習興趣。了解了物質的性質后及時與現實生活事例結合,才能鞏固學生的知識,學生體會到化學是有趣的而且是有用的時,就能使興趣持續,從而去學習更多的化學知識。
(2)教學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教師要認識學生解決某些新知識的能力與其具備的能力是存在差異的,必須要時時走進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立“支架”幫助學生克服差異,讓學生能跳一跳能“摘到果子”,這樣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借助微觀機理的宏觀化,對于學生理解抽象的反應機理幫助很大。
(4)學生的實驗探究,在新課程學習中得到很高的重視,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提高,而且在“做中學”遠比教師只做演示實驗印象來得深,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多設計些適合學生探究的實驗,以便更好地開展探究活
乙醇》教學設計5
一、說教材和學情: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課程有機知識的學習呈螺旋式上升式,而必修2有機化學的內容,都立足于“簡單并且與生活和生產聯系密切”的有機化合物,在整個有機教學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乙醇是學生接觸到的第一個烴的衍生物,通過對乙醇的性質和結構的學習,學生將體會到有機官能團對有機物的性質有多么大的影響。學生能從乙醇的學習中體會到有機學習與無機學習方式的不同,可以說是開啟了學習的新視角。
2.學情
(1)知識儲備:
①9年級化學
②必修1的元素基礎知識
③必修2的結構基礎知識和烴類相關知識
(2)高中生思維品質發展特點:
高中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已高度發展。同時高中生的思維更具獨立性、批判性和創造性。其辨證思維也發展迅速,漸漸能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點去分析和解決問題。
3.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乙醇的結構,掌握乙醇的重要化學性質。
知道官能團對有機物的性質有重要的影響。
能建立烴基與官能團位置關系等立體結構模型。
(2)過程與方法:
利用實驗探究、分組討論、模型展示、動畫模擬等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建立“(組成)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實驗的觀察、記錄、分析,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通過分組實驗及討論,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表達能力;體會有機學習的方法。
4.重點和難點
重點:官能團的概念;乙醇與鈉的反應原理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過程分析
難點:乙醇的結構與性質的關聯;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方程式的書寫
5.教材處理:
將教材主要內容順序調整為:乙醇的物理性質及用途→乙醇被重鉻酸鉀溶液氧化(測酒駕)→乙醇的燃燒→乙醇的催化氧化(難點)→乙醇與鈉→乙醇的結構及官能團簡介→回頭再看催化氧化反應的部位。
二、教法和學法:
教法----1.情境激學法;2.多媒體輔助;3.綜合啟發法
學法----1.實驗探究法;2.討論交流法;3.類比和對比
三、教學過程:三大板塊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乙醇俗稱酒精,以酒開篇點題。
利用白酒和醫用酒精的區別、酒精的洗滌作用等興趣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實驗中體會乙醇的一些用途,并推導出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質。
(二)探索新知,分析交流
1.乙醇的氧化反應:
仍然以酒為題引,引出酒后駕駛的危害,測酒后駕駛的'反應原理——學生分析得出乙醇被氧化,過渡到乙醇的充分燃燒,了解乙醇燃料的優點及發展前景。
從乙醇的燃燒過渡到乙醇與CuO的反應,分析整個反應過程,得出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及其應用。
2.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從乙醇的用途可銷毀鈉、鉀,得出乙醇能夠與鈉、鉀反應。
探究實驗:通過鈉與乙醇的實驗現象和產物探究,推測出乙醇與鈉反應產生氫氣,引出問題——生成的氫氣的氫原子來自哪里?
本環節主要采用對比和類比的方法來突破教學難點——乙醇與鈉反應的原理:
首先采用乙醇、乙烷(或石蠟油)、水分子的結構及其與鈉的反應的類比,突破對鈉與乙醇反應原理的探索,體現—OH對乙醇性質的決定性影響;然后通過對乙醇與鈉、水與鈉反應現象的對比,體現C2H5—對—OH也有一定的影響;最后借助動畫微觀模擬演示,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該反應原理的印象。
3.再次回看催化氧化反應,突出—OH對乙醇性質的決定性影響,引出官能團、烴的衍生物等重要概念。
4.利用課堂練習鞏固新知識。
5.思考與交流: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中的有趣現象:將銅絲放在酒精燈外焰加熱時,銅絲能較快變黑;將變黑的銅絲放在酒精燈內焰部位加熱,Cu絲卻變紅了。這些變化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三)拓展視野,自主研究
課后作業:教材P76:1,2,3,4,8,9;
研究性學習課題(任選一個):
(1)制作一張海報,宣傳酗酒或酒后駕車的危害
(2)查閱相關資料,了解乙醇的生理作用
(3)查閱車用新燃料相關知識
(4)釀造酒
(5)其他與乙醇相關的你感興趣的研究
四、板書設計(部分內容通過多媒體呈現)
五、教學反思
1.對必修2的有機教學深度和廣度的思考:
必修2從生活和生產中重要的、常見的幾種有機物出發,立足于有機物的用途和性質,學習方式偏向于從特殊(具體物質)到一般規律(官能團的結構與性質),是為選修5的學習打基礎,應控制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2.對教材內容再加工的思考:
注重聯系生產和生活,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體現“生活中的化學”“化學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這一新課改思想。
乙醇》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1、活動與探究建議
情景展示:酒桌文化,酒駕,讓學生認識到酒駕的危害,珍愛生命,增強社會責任感。并提出的想要進一步了解的問題,然后進行逐一解決。
學生實驗: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和與強氧化劑的反應,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2、教材內容分析:
《乙醇》是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是繼烴類——甲烷、乙烯、苯之后,學習的第一種烴的衍生物,它是聯系“烴”與“烴的衍生物”的橋梁,在有機物的相互轉化中處于核心地位。學好這一課,既鞏固了前面所學的烴的性質,又對下一課時學習生活中的另外一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酸以及其它烴的衍生物具有指導性的作用,可以讓學生掌握在烴的衍生物的學習中,抓住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這一中心,確認結構決定性質這一普遍性規律,使學生學會觸類旁通的學習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也為選修四進一步學習有機化學的學生打下最基本的知識基礎,而且它也是與生產、生活、社會密切聯系的典型的烴的衍生物。因此,本節內容是全章的重點之一。
學生分析
從學生心理情況看,由于乙醇是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物質,十分貼近生活,容易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從學生學習能力上看,經過高一多半年的學習,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維創造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是學生對乙醇的認識主要還停留在宏觀表象階段,還沒有從微觀結構角度來認識乙醇;雖然前面已經學習了甲烷、乙烯、苯三種有機物,但還沒有關于有機物官能團的認識,也沒有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突出強調乙醇的結構對性質的影響以及性質對用途的決定作用,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在生活中的應用;
(2)掌握乙醇的組成、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探究實驗,了解科學探究的方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的能力和運用實驗探索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2)通過實驗探索學習,獲得乙醇的組成、結構、性質之間的關系,建立“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使學生學會研究有機化學的科學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學生實驗,培養參與化學科技活動的熱情,培養學生求實、嚴謹的科學態度;
(2)關注與乙醇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讓學生認識酒后駕車的嚴重危害,強化社會責任意識。
教學重點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和乙醇與鈉的反應
教學難點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教學方法
情境激學法、實驗探究法、多媒體展示法、總結歸納法
【教學流程】
教學活動聯系生活
有關酒的詩句導課
總結乙醇的物理性質
認識乙醇的分子結構
分析乙醇的燃燒
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
探究乙醇與強氧化劑的反應
探究乙醇與鈉的反應
總結乙醇的用途
學生學過的詩句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俗語
乙醇的球棍模型
酒精燈、酒精汽油的應用
喝酒后乙醇在人體內的變化
酒駕的檢測原理
乙醇鈉的應用
用酒精消毒,做燃料,制護膚品等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設
情境導入新課
【PPT展示】
李白喝酒的圖片
【提問】
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古代的詩人喜歡借酒來抒發自己的感情,你所學過的詩句和酒有關的有哪些?
酒的成分是什么?
【PPT展示】本節課學習目標
學生回答: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等
學生回答:乙醇。
明確目標
創設問題情境,從學生熟悉的詩句引入,激發學生興趣。
使學生心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有的放矢,增強學習效果。
自學乙醇的物理性質
指導學生朗讀課本P73第二段
【展示】裝在試劑瓶中的酒精
【PPT展示】乙醇的物理性質
【問題】“酒香不怕巷子深”利用了乙醇的什么性質?
朗讀課本P73第二段。
觀察歸納、總結乙醇的物理性質。
思考并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的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
分析乙醇的分子結構
【PPT展示】
乙醇的球棍模型
指導學生寫出乙醇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投影展示】
學生書寫情況并進行評價
指導學生判斷乙醇是否是烴的衍生物,提出結構決定性質,提醒學生注意在化學性質學習中官能團的變化。
觀察乙醇的球棍模型,在學案上寫出乙醇的`分子式、結構式、結構簡式。
對書寫情況進行自評和它評。
接受新知。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分析能力。
指導學生進行評價。
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生活情景展示
【生活情景展示】
觀看前,提醒學生觀看情景展示是應注意和思考的問題。
【觀看后提問】
1、你對甲、乙二人的行為有何評價?
2、從這段對話中找出涉及乙醇性質的關鍵詞,提出你想進一步了解的涉及乙醇性質和用途的問題。
對學生的發言充分肯定,并進行生命教育。
把這三個問題寫在黑板上,準備接下來逐一解決。
【PPT展示】
我國關于酒駕的界定標準和處理規定。
三個人情景展示:
甲:你買新車了,請客!
乙:沒問題!
甲:干一杯!
乙:我開車,不能喝酒。
甲:你酒量那么大,喝一杯沒問題。
乙:行,來,干杯!
(甲、乙喝酒狀)
甲:你臉這么紅,還能開車嗎?
乙:沒事。再喝幾杯也沒問題!
丙(上):酒精測試!喝了這么多酒還開車,扣車,罰款!
乙:時代不同了,汽車還喝酒呢!我喝點酒怎么了?
甲:警察同志,他酒量大著呢,沒喝多。
丙:有沒有喝多,不是看酒量呢,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
學生回答問題:
1.兩人做得不對,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酒駕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2.(1)汽車可以加酒精嗎?(2)飲酒后,乙醇在人體內發生了怎樣的化學變化?(3)交警檢驗司機酒后駕車的原理是什么?
感受酒后駕車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
進行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到酒駕的危害,珍愛生命,增強社會責任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酒后駕車是對生命的漠視,是對家人和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等等。
展示我國關于酒駕的界定標準和處理規定,使學生對酒駕的認識更加全面。也使學生感受酒后駕車給社會帶來的不良影響。
探究乙醇的化學性質:
乙醇的燃燒
【PPT展示】
乙醇的燃燒反應的方程式,現象,酒精燈,酒精爐,介紹乙醇汽油,并介紹乙醇汽油的優點、缺點。
【習題】
乙醇燃燒時斷裂了什么鍵?
認真聽講。
思考并回答。
使學生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
強調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聯系,使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乙醇的催化氧化
【講述】
乙醇在人體內的變化及對人體的影響。
【追問】
乙醇在人體內在各種酶的催化作用下發生了這一系列的變化,乙醇生成乙醛的這種變化在人體外能實現嗎?
【探究實驗】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
【強調】實驗步驟及注意事項。
分析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
1.為什么銅變黑,后來又變紅?分別發生了什么反應?方程式是什么?
2、能寫出乙醇在這個過程中的總方程式嗎?
通過分析系數、氧化銅和銅的作用,指導學生寫出總方程式。
【習題】乙醇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時斷裂了什么鍵?
【flash演示】乙醇發生催化氧化反應時斷鍵情況
認真聽講。
合作探究實驗:乙醇的催化氧化
觀察并總結實驗現象,回答問題。
小組討論交流,完成方程式
2Cu+O22CuO、
CuO++H2O+Cu。
總方程式:Cu或Ag
解決大家思想中的疑問。
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采用實驗探究→討論→引導→分析的方式,有助于學生理解乙醇的氧化反應,順利突破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利用動畫演示微觀反應機理,形象生動,重點強化,難點突破。
乙醇與強氧化劑的反應
【過渡】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乙醇可以被氧氣氧化,它能不能被其他強氧化劑,比如酸性KMnO4或者酸性K2Cr2O7氧化呢?
【探究實驗】乙醇與酸性KMnO4、酸性K2Cr2O7的反應
【PPT展示】交警檢驗酒駕的原理
思考后開始探究實驗。
以白紙為底,展示實驗現象。
引導學生去質疑,培養學生勇于質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與生活相聯系,學以致用。
乙醇與鈉的反應
【PPT展示】乙醇和水的結構式
【問題】乙醇會不會和水一樣可以和鈉發生反應呢?
【多媒體展示】乙醇與鈉反應的視頻
【強調】看視頻時注意觀察的現象。
【提問】1、乙醇與鈉反應的現象及原因。
2、根據金屬鈉與水和乙醇反應的劇烈程度,判斷出它們-OH中的H原子的活潑性。
【PPT展示】乙醇與鈉反應的方程式,講解產物乙醇鈉的作用,強調羥基和鈉與氫氣的對應的量的關系,及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習題】乙醇與金屬鈉
反應的斷鍵位置是?
思考。
認真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看視頻時注意觀察現象:鈉是在液面上還是在液面下,是否熔化鈉的表面是否有氣泡反應是否有響
聲。
學生回答現象并思考回答出現這樣現象的原因。
認真記筆記。
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及等效類比思想。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總結分析問題的能力。
總結乙醇的化學性質
【PPT展示】乙醇的化學性質,及斷鍵位置。
認真看,思考。
加深學生對乙醇化學性質的印象。強調乙醇的結構和性質的聯系,使學生的頭腦中逐步建立起“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
總結乙醇的用途
【講述】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根據本節課所學的化學性質和所給圖片,總結乙醇的性質。
討論,總結,回答。
重新認識乙醇的社會價值,培養學生科學看待事物的態度。
小結
【PPT展示】
學生小結本節課內容。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
作業布置
作業:
<課時作業>124-125頁
課外作業:
制作一張以“酒后駕車或青少年飲酒的危害”為主題的手抄報
鞏固所學知識。加深學生對酒駕或青少年飲酒的危害危的認識。
板書設計
§3-3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二、乙醇的分子結構
三、乙醇的化學性質
1、乙醇的燃燒
2、乙醇的催化氧化
3、乙醇與強氧化劑的反應
4、乙醇與鈉的反應
四、乙醇的用途
乙醇》教學設計7
摘要:應用問題教學模式,設計并實施“乙醇性質”的教學過程,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結果,更關注了學生“問題、歸納、演繹再上升到規律性認識”的學習過程。
關鍵詞:問題;斷鍵;啟示
一、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乙醇的性質,掌握官能團羥基的性質。
2.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3.通過課堂學習,學生逐步形成規律性認識,提高演繹能力、總結歸納能力。
4.領悟理論知識對生活的指導作用,樹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思想認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乙醇的化學性質。
教學難點:根據實例提升總結規律。
【教學過程】
引入:上節課我們探討了乙醇的結構,今天我們學習探究乙醇的性質。
問題1:酒精在生活中的用途廣泛,根據你的知識和經驗,下列應用體現了酒精的什么性質?
①“酒香不怕巷子深”“開壇十里香”。
②高燒病人擦拭酒精或白酒降溫。
③洗發時,在水中加入適量啤酒,洗起來清新舒爽,油污一洗即凈。
④碘酒。
板書:一、乙醇的物理性質
1.無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體,俗名酒精。
2.沸點78.5°C,易揮發。
3.能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是常用的有機溶劑;與水以任何比例互溶。
實驗1:乙醇和金屬鈉反應(現象:鈉在乙醇的底部,有氣泡產生)
4.密度比水小。濃度越大,溶液的密度越小。
問題2:乙醇與鈉反應放出氫氣的氫原子來源于哪里?羥基中的氫還是烴基中的氫?
鈉為什么能存放在煤油中?
分析:煤油是多種液態烷烴,鈉能保存在煤油中說明鈉不與烷烴反應,也就是不能與碳氫鍵上的氫發生反應,由此可見,鈉與乙醇反應生成的氫氣來源于羥基中的氫原子。
板書:二、乙醇的化學性質
問題3:比較鈉與水、乙醇反應的劇烈程度,分析可能的原因。
分析:鈉與乙醇反應比與水反應緩和得多,因為和羥基相連的另一部分結構不同。乙醇分子羥基中的氫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活潑(更難電離)。
思考:同濃度的乙醇鈉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堿性強弱。
乙氧基結合氫質子的能力更強,所以乙醇鈉的堿性強于氫氧化鈉。
問題4:乙醇與鈉反應斷哪些鍵?
問題5:水、乙醇均能和鈉反應,你從中獲得什么啟示?
結論:水和乙醇中都含有羥基,因此都和鈉反應。凡是含有羥基的'物質都能和鈉反應。
練習:甲醇與鈉、乙二醇與鈉的反應方程式。
過渡:人可以飲酒,汽車也飲用,在汽油中添加乙醇制乙醇汽油作燃料,酒精燈中的燃料也是乙醇,由此可見乙醇具有什么化學性質?
2.氧化反應
(1)燃燒反應■
拓展:烴的含氧衍生物燃燒的通式
設問:汽車飲酒燃燒生成CO2和H2O,那人喝了酒會如何變化呢?會面紅耳赤,頭重腳輕,為什么?這與乙醇在人體中的變化有關。乙醇在人體內脫氫酶的作用下被氧化成乙醛,乙醛進一步氧化成乙酸,最終變成CO2,并供給人體能量。但乙醛毒性是乙醇的十倍以上,所以常喝酒會傷肝。可見乙醇在酶作催化劑的條件下,不點燃也能被氧化,下面我們就來模擬這個選擇性的氧化過程。
實驗2:乙醇的催化氧化,觀察現象并書寫相關方程式。
(2)催化氧化(去氫氧化,加氫還原)
■
演示:斷鍵機理
拓展:乙醇加入酸性高錳酸鉀會如何?就利用乙醇具有還原性的性質制作了酒精分析器,交警用來檢測駕駛員是否酒后駕車。(方程式見書54頁)
問題6:判斷此反應斷哪些鍵?
思考:(CH3)2CHOH、(CH3)3COH能否與氧氣發生催化氧化?若能,寫出相應產物。
問題7:從上面的實例得到什么啟示?
結論:羥基連接碳上有氫原子時才可以被氧化成醛或酮。
回顧:乙烯的制備原理。
3.脫水反應
■
問題8:判斷此反應斷哪些鍵?
思考:(CH3)2CHCH2OH、(CH3)3C、CH2OH能否發生消去反應?
問題9:從上面的實例得到什么啟示?
結論:羥基連接碳的相鄰碳原子上有氫原子時,才能發生消去反應。
問題10:為什么溫度要控制在170℃呢?
(2)分子間脫水(取代反應)
■
問題11:判斷此反應斷哪些鍵?
指出:乙醇能與氫溴酸發生取代反應。
4.與HX反應(取代反應)
■
問題12:判斷此反應斷哪些鍵?
總結:
■
總結:化學反應的實質是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以上關于乙醇的性質無一例外都發生在羥基處,羥基是醇的官能團,即化合物性質的敏感部位和功能所在,常常是該化合物的價值所在。
乙醇》教學設計8
資料呈現(情景創設):教師展示有關乙醇的各種學習資料,如乙醇的樣品,乙醇的結構模型,乙醇的燃燒、與重鉻酸鉀酸性溶液的`反應的實驗錄像,乙醇消去反應制乙烯的實驗錄像,探究實驗用的實驗儀器、藥品(如高錳酸鉀酸性溶液、銅絲、硫酸銅溶液、NaOH溶液、錐形瓶、試管、酒精燈等)。
提示研究問題:觀察記錄乙醇的物理性質;為什么乙醇能與高錳酸鉀酸性溶液反應?乙醇的催化氧化的產物是什么?如何檢驗乙醇催化氧化產物?人喝酒后,臉紅、發熱的原因?(注:這是因為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刺激人體表面毛細血管引起血管擴張)
探究學習:學生分組研究有關學習資料,討論上述提示問題,設計并完成探究實驗,歸納總結有關結論。
交流提高:各組同學選派代表交流探究結論,教師進行評價和點撥,并進一步要求學生書寫乙醇與鈉的反應、消去反應、與氫溴酸的取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乙醇》教學設計9
一、教學設計思想
(一)教材分析
乙醇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又是典型的烴的衍生物,前面學生已掌握了幾種烴的結構和性質,本節課從乙醇的結構和性質出發,不僅突出了烴到烴的衍生物的結構變化,強調官能團和性質的關系,而且在學生的頭腦中,逐漸建立烴基和官能團的位置關系等立體結構模型,幫助學生打好進一步學習的方法論基礎。因此乙醇的結構和是本節課的重點。
由于初中化學中只是簡單介紹了乙醇的用途,沒有從組成和結構的角度認識其性質,而且烴的衍生物、官能團的概念淡化,知識的準備顯得不夠充分,所以使學生從分子的結構的角度初步認識乙醇的氧化反應、乙醇與鈉的反應成為教、學生學的難點。
(二)教材內容
本節課內容是高中化學(人教版)必修2第3章第3節《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第一課時——乙醇。
(三)教學對象分析
高一年級的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尚處于啟蒙階段,雖然他們所掌握的化學知識有限,但他們對未知的化學世界充滿了和神秘感,迫切希望對之進行探究,這是教師在教學中展開探究活動的情感基礎。他們思維發展的顯著特點是對事物的還比較直觀,空間的想象力不夠,從而使抽象思維容易產生片面性和表面性,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對乙醇分子結構和性質探究,培養學生學會由事物表象解析事物的本質變化,進一步培養學生綜合探究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四)及教法設計
高中化學改革的基本思路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為了更好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根據知識特點,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擬采用的教法為:
1、目標導學法:充分發揮教學目導學功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索問題,并使學生達到整體感知的目的。
2、引導探索法:在教師的逐步引導啟發下,學生們通過思考分析,自己推導出乙醇與反應的方程式。
3、學生: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讓學生在充分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得出乙醇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二、課程標準
(一)知識目標
1、掌握乙醇的組成、結構及主要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2、了解乙醇的重要用途。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習通過分析結果認識性質的方法。
2、認識條件控制對有機的影響。
(三)情感態度與
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的思想方法。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
乙醇的結構和化學性質。
2、教學難點
認識乙醇的氧化反應、乙醇與鈉的反應。
四、教學過程設計
[新課引入]“關于乙醇的知識,這節課你想學習什么?”
[學生討論后提出問題]“你對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有哪些主要認識?”
[學生活動]觀察乙醇的.物理性質,并做出歸納。
[討論交流]得出結論:乙醇在通常條件下呈液態、可溶于水、易揮發、有香味。
[質疑]從初中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乙醇的為C2H5OH,那么其中的C、H、O是怎樣連接的?
[活動探究]讓學生動手插乙醇的分子模型,引導學生分析乙醇分子可能出現的結構,并插出合理的結構模型。(在學生已學習過的烷烴和烯烴的基礎上,學生插出的合理模型應為兩種結構:CH3—CH2—OH和CH3—O—CH3)
(可對學生提出問題:能否設計實驗證明乙醇的結構?)
[質疑]從插出的結構看,第一種結構中有—OH基團,而第二種結構中6個都直接連接在上。乙醇的結構到底是哪一種呢?
[實驗探究]觀察金屬鈉的保存方法,然后向中加入無水乙醇,并投入一小塊金屬鈉,觀察現象。你認為在上述實驗中乙醇分子可能斷鍵位置在哪兒?并說明判斷的根據或方法。
[交流討論]乙醇的結構應為CH3—CH2—OH,從金屬鈉的保存方法可知:金屬鈉保存在煤油中,而煤油是多種烷烴的混合物,且烴分子中氫原子直接連接在碳原子上,所以與碳原子直接相連的氫不能與鈉發生反應。因此確定乙醇的結構應為CH3—CH2—OH,而不是CH3—O—CH3。
也可通過實驗方法:取1mol乙醇與足量的金屬鈉反應,可在標準狀況下收集到氫氣的體積來判斷。
[講述]從乙醇的分子結構可以看出,乙醇分子既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個氫被中的取代,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氫被乙基取代。
[質疑]乙醇分子中有哪些鍵?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哪些化學鍵可能發生斷裂?
[總結]乙醇分子中存在C—H鍵O—H鍵C—O鍵
[討論交流]從乙醇與鈉的反應中能夠說明乙醇分子中的什么價鍵發生斷裂?與鈉與水的反應對比,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要緩慢得多,說明了什么?
(通過乙醇與水的結構的比較,初步認識到烴基對羥基的影響)
[學生活動]根據剛才的實驗現象,完成化學反應方程式,并指出該反應的類型。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實驗探究]向試管中注入2ml無水乙醇,取一根光亮的細銅絲繞成螺旋狀,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然后深入無水乙醇中,反復幾次,觀察銅絲的變化并聞液體的氣味。
[現象交流]銅絲在酒精燈上加熱后變黑色,深入無水乙醇中又變光亮,試管口聞到刺激性氣味。
[分析討論]引導學生從現象推論該化學反應中銅絲的作用。得出銅絲做的結論。
[質疑]乙醇的燃燒反應和催化氧化反應有何異同?
[討論總結]乙醇的燃燒反應和催化氧化的共同點:都是放熱反應,在反應中碳元素的化合價都升高了,所以都是氧化反應。不同點:乙醇的燃燒反應是完全氧化,而乙醇的催化氧化反應是部分氧化。
[追問學生]“關于這個實驗,你還想問老師什么問題?”
小結:乙醇的性質
[布置作業]
一、乙醇
1、物理性質
2、分子結構
分子式:C2H6O:結構簡式:CH3CH2OH
—OH原子團稱為羥基
3、化學性質
(1)與金屬鈉的反應
2Na+2CH3CH2OH→2CH3CH2ONa+H2↑
(2)氧化反應
①燃燒
②催化氧化
總的反應:
五、教學反思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獲得了乙醇的性質知識,而且充分體會了假說和推理在學習中的應用,逐步了解通過實驗現象剖析反應的本質,體會到有機化學反應的條件不同,產物也不同,并為學生進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質留下充分的余地。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學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數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大,不能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應更注重對不能層次學生的關注。
2、通過本節課的備課和教學實踐,對新課程標準的認識和實施水平有一個飛躍。教師只有深入理解新課程標準,各模塊的功能定位,才能把握教學內容深廣度。要認真研究學生在初三學習過哪些關于乙醇的知識,除化學課外,他們在生物課上也有所接觸。研究必修到選修對乙醇不同層面的知識要求和能力要求。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找到學生新知識的生長點,才能對學生的發展需要、發展方向的可能性進行指導和幫助。
3、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因此在教學的全過程中要不斷地反思自己:你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了解嗎?你考慮了本節課的學習與學生的發展需要之間的關系嗎?對于學生的困惑你應當幫助學生搭建怎樣的學習支架?你所創設的學習情景體現了教師與學生角色互動了嗎?你是否進行了這樣的換位思考:假如你是學生,你是否希望老師這樣教學。本節課對學生如何進行課后評價的思考不夠,對化學“溶解”于生活再“結晶”出來的觀念掌握欠缺。
乙醇》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在初中學生只是簡單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沒有系統的學習其結構和性質。乙醇是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烴的衍生物;對學生來說知識點較多,難度較大;因此,乙醇的結構和性質是本節的重點。力求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知道官能團對有機物性質的重要影響,建立“結構→性質→用途”的有機物學習模式。關于乙醇的結構在初中學生沒有接觸,讓學生在認識乙醇球棍模型的基礎上,通過鈉與乙醇反應的探究實驗,明確羥基的官能團地位,加深對乙醇結構的認識。乙醇的催化氧化對學生來說是陌生的,學生沒有知識基礎;因此,這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實驗是突破這一難點的關鍵。
學情分析
本節采用實驗探究教學模式 提出問題:觀察乙醇的'物理性質→回憶乙醇的組成→觀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連接情況→實驗驗證: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進一步假設乙醇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斷鍵方式→實驗驗證:乙醇的氧化反應→總結乙醇的結構和性質→課后活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乙醇分子結構、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探究,使學生掌握乙醇的結構式、性質和用途。通過實驗規范操作,培養提高觀察能力和對現象的解析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提問、討論、實驗等手段,學習對比、推斷等多種探究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樂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乙醇的主要用途和性質
教學難點:乙醇的分子結構和化學性質,特別是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詩歌引入:“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設問:酒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質和用途?
通過詩歌引入可以使學生感受詩境的美,了解乙醇發展的化學史,激發愛國主義熱情,調動學習積極性,感受化學與生活和文化的緊密關系。
展示:取一瓶無水乙醇,引導學生觀察
無色、易溶于水、沸點比水低
討論: 引導學生討論并得出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質,如呈液態,易溶于水,特殊的香味等
質疑:乙醇與前面學習的有機物(烴)的物理性質有何不同?為什么?讓學生進行總結
通過引導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和總結及表達能力。
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動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
分子式:c2h6o
結構簡式:c2h5oh或ch3ch2oh
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乙醇的分子結構,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們熟悉的原子團
討論交流:學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
學生參與拆插
培養學生的空間立體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對有機物空間結構的認識
演示:教師由水與鈉的反應引出乙醇與鈉的反應并作演示實驗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傾聽,思考。觀察教師演示實驗,書寫學案中乙醇與鈉的化學方程式
體現從生活中走近化學、用化學指導生活的理念,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進一步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觀察:酒精燈的燃燒
ch3ch2oh+3o2 2co2 +3h2o
教師介紹:關注乙醇的能源價值
觀察現象,書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總結有機物燃燒的共性,感受化學與生活
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并做出解釋。 教師在學生猜測生成了不同的物質時,給出乙醇在銅絲催化氧化下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
教師介紹身邊的化學:酒后駕車的檢查原理、
乙醇的能源價值等
觀察現象,書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通過思考感受乙醇就在身邊
體現 教學內容與生產、生活及社會熱點問題的聯系
1、查閱乙醇的用途。
2、寫一篇小論文:調查過度飲酒的危害
學會翻閱資料
板書設計
乙醇
1·分子結構: h h
分子式:c2h6o 結構式:h-c-c-o-h
hh
結構簡式:c2h5oh或ch3ch2oh
2·物理性質:無色、易溶于水、沸點比水低
3·化學性質:
(1)與鈉反應: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2) 氧化反應
①燃燒 ch3ch2oh+3o2 2co2 +3h2o
②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乙醇的分子式____,式量為____,結構式為____,結構簡式為____或____。 2.乙醇俗稱____,無水乙醇____色、透明而具有____味的液體。其密度比水____,____揮發,溶解性____。 3.工業酒精含乙醇____,無水乙醇是指____。 4.如何制取無水乙醇?____。
5、如何檢驗乙醇是否含有水?
6、寫出乙醇與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寫出乙醇在空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 _實驗現象___ _ 應用____。
8、寫出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學方程式:__ __。
教學反思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僅獲得了乙醇的性質知識,而且充分體會了假說和推理在學習中的應用,逐步了解通過實驗現象剖析反應的本質,體會到有機化學反應的條件不同產物也不同,并為學生進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質留下充分的余地。在教學實施過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學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數學生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大,不能體會到探究的樂趣,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應更注重對不能層次學生的關注。
設置“身邊的化學”,把乙醇的學習和生活與社會聯系起來,體現化學教育中的sts思想。學生提出了許多乙醇應用的例子,一時難解釋,引導學生課后查閱相關資料,拓展知識面。
從現象到本質:觀察乙醇推斷物理性質;觀察實驗現象推斷性質,如乙醇與鈉的反應,金屬鈉浮在水面上說明密度比水小;通過生成的氣體具有能燃燒的特性,推斷可能是氫氣等。學生能感覺到樂趣。
通過展示模型,讓學生觀察描述,寫出結構式,結構簡式,討論結構特征。讓學生開展探究,推斷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學性質,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節課的教學中,看出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很差,在以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能做的實驗必須做,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做.
【乙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7-13
學與問教學設計搭配的學問教學設計11-19
《鯨》教學設計鯨的教學設計優質課12-19
教學設計的評語04-25
《雨中》的教學設計09-14
bpmf教學設計01-15
《比的應用》教學設計01-15
At the zoo教學設計09-10
雨中的教學設計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