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鶴樓》崔顥語文教學教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黃鶴樓》崔顥語文教學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黃鶴樓》崔顥語文教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采用多種朗讀形式,感受詩中的氣韻。
2.品味感受作者滿懷的物是人非、歸思難禁的情懷。
說明:
崔顥的這首詩被譽為唐人七言律詩中的第一位。(嚴羽《滄浪詩話》: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第一。)雖然首聯、頷聯中多處觸犯律詩大忌,但卻顯得氣勢奔騰,由傳說起頭,一瀉而下,轉、承、起、合一氣呵成,被推崇為題黃鶴樓的絕唱。通過各種
形式的朗讀,體會這首詩的氣韻。探尋作者從感懷傳說到遠眺風景最后抒發情懷的情感脈絡,了解作者寫什么樣的景,抒什么樣的情。
重點難點
1.了解詩中涉及的傳說,感受作者對物是人非的感慨是讀懂該詩的重點。
2.多樣式的反復朗讀是體會詩人歸思、懷舊之情的重要方法。
說明:
尾聯詩人抒發了思鄉、懷舊的情懷,這種.種情感的產生由首聯、頷聯的傳說引發,因此了解相關傳說,有助于感受詩人對物是人非的`感慨之情。通過反復朗讀促使學生感受詩種創設的意境,了解作者的情懷。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預設
學生活動預設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激發興趣
從《唐才子傳》中記載的故事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李白曾登黃鶴樓想題詩紀念,但當他看到崔顥的《黃鶴樓》后,自認無法超越,就此收手。事后對崔顥的該詩念念不忘,曾兩次作詩模仿此詩的格調。眾多古人稱崔顥的這首詩是“第一”、“千古之奇”。這究竟是一首怎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教師范讀《黃鶴樓》(如有錄音也可)。
引起興趣,初步熟悉古詩。
以學生熟悉的大詩人李白的故事入手,并補充前人對該詩的贊譽,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興趣。
朗讀課文
熟悉內容
要求以自讀、散讀、齊讀等多種形式朗讀課文,熟悉古詩所寫的內容。
學生以多種形式朗讀,結合注釋了解詩歌所寫的內容。
以多形式的朗讀感受詩的氣韻,了解詩中所寫的內容。
深入了解
整體感知
詩人在最后感嘆道:“煙波江上使人愁”,他為何而愁?愁什么呢?
個人朗讀感受,小組交流:詩人由“黃鶴樓”名字的由來想到傳說中的仙人已乘鶴而去,只留下這座樓和千年不變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漢陽城一帶,草木茂盛蒼翠;繼而想起自己的故鄉,不禁抒發了懷舊、思想的感慨,一股世事蒼茫的愁緒涌上心頭。
通過“為什么愁”和“愁什么”這兩個提問,使學生能從整體上感受該詩,了解詩人的情感脈絡,體會詩人在詩中體現的情感。
熟讀成誦
復習舊知
要求:
學生課后反復朗讀背誦該詩。
回憶、背誦曾學過的與黃鶴樓有關的古詩
課后背誦《黃鶴樓》
回憶、背誦《登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等古詩。
在學習新詩的基礎上,把具有相關內容的古詩組合在一起,便于學習積累。
思路點撥
采用比較閱讀的方法來理解詩的內涵,提供賈島的《黃鶴樓》與崔顥的《黃鶴樓》相比較,區分兩詩選材角度、所抒情感等方面的差異,從而更細膩地理解文本。
《黃鶴樓》(賈島)
高檻危檐勢若飛,孤云野水共依依。
青山萬古長如舊,黃鶴何年去不歸?
岸映西州城半出,煙生南浦樹將微。
定知羽客無因見,空使含晴對余暉。
練習舉隅
1. 就“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兩句展開想象,作150字左右的描寫性文字。
2. 收集有關黃鶴樓的詩詞典故等文化資料,增加文化積累。
《黃鶴樓》崔顥語文教學教案2
崔顥早期詩歌多寫閨情,反映婦女生活;后赴邊塞,所寫邊塞詩慷慨豪邁,詩風變為雄渾奔放。但崔顥詩最負盛名的則是《黃鶴樓》。相傳這首詩為大詩人李白所傾服。宋代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二十一在《黃鶴樓》詩下注曰:“世傳太白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遂作《鳳凰臺》詩以較勝負。”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也記載了李白登黃鶴樓,因見崔顥此詩,即“無作而去,為哲匠斂手云”。
一是意境美
當黃鶴樓因其所在的黃鶴山而得名,所謂“仙人乘鶴”之事,當由其名附會而出,本屬子虛烏有。詩人卻巧妙地利用了這些傳說,從虛處生發開去,從而使詩篇產生了令人神往的藝術魅力。接著就寫實景,隔江一派大好景色彌望:晴朗的江面,漢陽地區的綠樹分明可數,鸚鵡洲上的青草,生長得十分茂盛。漢陽鸚鵡洲,原是今武漢市西南長江中的一個沙洲,相傳因東漢末年禰衡在此作《鸚鵡賦》而得名,后來漸被江水沖沒,今鸚鵡洲已非宋代以前故地。眼前的勝景明朗開闊,充滿著勃勃生氣,使人心曠神怡,留連忘返,竟至于直到日落江中,暮靄襲來。崔顥南下漫游。離家日久,面對著沉沉暮色,浩渺煙波,便產生了思鄉懷歸之情:“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詩人縱筆順勢一路寫去,既表現了作者豐富復雜的內心感受,又展示出黃鶴樓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色,變化著的感情和變化著的景色,造成了一種優美動人的藝術意境。正如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卷十三中對此詩所作的評論:“意得象先,神行語外,縱筆寫去,遂擅千古之奇。”
二是氣象恢宏、色彩繽紛的繪畫美。
詩中有畫,歷來被認為是山水寫景詩的'一種藝術標準,《黃鶴樓》也達到了這個高妙的境界。首聯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著此樓枕山臨江,崢嶸縹緲既形勢。頷聯在感嘆“黃鶴一去不復返”的抒情中,描繪了黃鶴樓的遠景,表現了此樓聳入天際、白云繚繞的壯觀。頸聯游目騁懷,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聯徘徊低吟,間接呈現出黃鶴樓下江上朦朧的晚景。詩篇所展現的整幅畫面上,交替出現的有黃鶴樓的近景、遠景、日景、晚景,變化奇妙,氣象恢宏;相互映襯的則有仙人黃鶴、名樓勝地、藍天白云、晴川沙洲、綠樹芳草、落日暮江,形象鮮明,色彩繽紛。全詩在詩情之中充滿了畫意,富于繪畫美。
三是聲調自然、音節瀏亮的音樂美。
律詩有嚴格的格律要求,其實《黃鶴樓》并不是規范的七律。其一、二兩句第五、第六字竟都為“黃鶴”,第三句連用六仄,第四句以三平調煞尾。也不用對仗,幾乎都是古體詩的句法,而第五、第六句的“漢陽樹”、“鸚鵡洲”,亦似對非對。其所以被認為是“七言律詩”名作的原因,除了前面所分析的它具有意境美、繪畫美之外,就是聲調自然、音節瀏亮。此詩前四句脫口而出,信手而就,一氣呵成,順勢直下,以至于無暇顧及七律的格律對仗,五、六雖斷寫景,而氣亦直下噴溢,收亦然,所以可貴。”(清人方東樹評語,見高步瀛《唐宋詩舉要》卷五。)由于全詩一氣轉折,所以讀來自然流轉。此外,雙聲、疊韻和疊音詞或詞組的多次運用,如“黃鶴”、“復返”等雙聲詞,雙聲詞組,“此地”,“江上”等疊韻詞組,以及“悠悠”、“歷歷”、“萋萋”等疊音詞,造成了此詩聲音鏗鏘,清朗和諧,富于音樂美。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顥(704~754),字不詳,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開元年間考中進士,曾任太仆寺丞、司勛員外郎。青年時詩風輕艷,多寫婦女題材,晚年出入邊塞,寫下了不少優秀的邊塞詩篇,詩風亦轉為剛健雄渾、豪邁壯逸。
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蛇山的黃鵠磯頭,始建于三國吳黃武二年(223),歷代屢毀屢建。傳說費祎登仙后,常乘黃鶴于此憩息,故名黃鶴樓。這首詩描寫了登樓所見所感,并抒發了久客思鄉之情。
黃鶴樓是著名古跡,且有費祎在此登仙的傳說,因此登上黃鶴樓就不能不令人首先想起這一美麗而凄傷的神話。昔人即指費祎。昔人已乘黃鶴登仙而去,而且是一去不復返了,這里只留下了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以及那樓的上空終日飄浮無所依歸的白云,何等凄冷!昔人登仙,固是幸事,然今日之凄涼,則不能不令人感傷不已。前四句兩用“去”字,意在借那已逝的往昔,以襯托自身之孤獨凄涼,四句一氣呵成,純用古調,既寫出甫一登樓自然而生的感受,又借傳說為詩境涂上神奇的色調。
五、六句描寫登樓所見實景,漢陽與黃鶴樓隔江相望,所以景物歷歷在目,鸚鵡洲在漢陽西南長江之中,因《鸚鵡賦》的作者禰衡被黃祖殺于此洲而得名,因此鸚鵡洲顯然并非單純的景象,而是帶有的詩人的濃厚的情感因素。最后寫到日暮時分,江上煙波浩渺,暮靄蒼茫,視線阻隔,家鄉不見,更增旅人思鄉情懷,詩境亦被推至極度蒼莽空闊。
《黃鶴樓》崔顥語文教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 、采取多種朗讀形式,感受詩中的氣韻。
2、品味感受詩歌所體現的物是人非、歸思難禁的思想感情。
3. 了解詩中涉及的傳說,感受作者對物是人非的感慨。
重點難點
了解詩中涉及的傳說,感受作者對物是人非的感慨。
教學時數1
一、導入
1、作者簡介:崔顥(704~754),汴州(開封)人。開元十一年進士。天寶中為尚書司勛員外郎。少年為詩,意浮艷,多陷輕薄;后來的邊塞生活使他的詩風大變,風骨凜然,雄渾奔放。有《崔顥集》。
2、從《唐才子傳》中記載的故事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李白曾登黃鶴樓想題詩紀念,但當他看到崔顥的《黃鶴樓》后,自認無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詩下面題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飄然離去。事后對崔顥的這首詩念念不忘,曾兩次作詩模仿此詩的格調。如:在金陵鳳凰臺時寫下了《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3、黃鶴樓簡介
黃鶴樓,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名樓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毀;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長江之濱。昔日的黃鶴樓有“天下絕景”之稱,今日的黃鶴樓更雄偉、壯麗。據史料記載,黃鶴樓始建于三國。1700多年來,屢建屢毀,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重建和維修了10次。有“國運昌則樓運盛之說。黃鶴樓瀕臨萬里長江,雄踞蛇山之巔,挺拔獨秀,輝煌瑰麗,很自然就成了名傳四海的游覽勝地。歷代名士崔顥、李白、白居易、賈島、陸游楊慎、張居正等,都先后到這里游樂,吟詩作賦。而崔顥的《黃鶴樓》詩,一直被認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育。因這首詩,使很多人產生了對黃鶴樓的懷念,當黃鶴新樓落成之后,它的豐姿令人振奮,是很自然的事。關于黃鶴樓有許多動人的傳說。據《報恩錄》記載,黃鶴樓原為辛氏開設的酒店,一道士為了感謝她千杯之恩,臨行前在壁上畫了一只鶴,告之它能下來起舞助興。從此賓客盈門,生意興隆。過了10年,道士復來,取笛吹奏,并跨上黃鶴直上云天。辛氏為了紀念這位幫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樓,取名“黃鶴樓”。另一說是有一位名叫費煒的人,在黃鶴山中修煉成仙,然后乘黃鶴升天。后來們為懷念費煒,便在這黃鶴山上建造了一座黃鶴樓。崔顥的.詩與此有關。
二、多形式朗讀古詩
三、深入感知古詩問
1 詩中借用仙人故事的詩句是?引用神話傳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傳達出詩人內心的孤寂與苦悶)
2 描寫登黃鶴樓所見江上情景的兩句詩句是?請你用自己的畫描繪一下
3 詩人在最后感嘆道“煙波江上使人愁”,他為何而愁?愁什么呢?
明確:詩人由黃鶴樓的名字由來想到傳說中的仙人已乘鶴而去,只留下這座樓和千年不變的悠悠白云;再眺望眼前漢陽城一帶,草木茂盛蒼翠;繼而想起自己的故鄉,不禁抒發了懷鄉、思故的感慨,一股世事蒼茫的愁緒涌上心頭。
五、六句寫看到的繁榮景象,而七、八兩句卻寫清冷的思鄉之情,運用了什么手法?傳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反襯手法,傳達出詩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對歸宿的向往。
四、小結:全詩借景抒情,抒寫了詩人漂泊異地的傷感與思念故鄉的情懷。
五、再次朗讀古詩
六、作業布置
【《黃鶴樓》崔顥語文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黃鶴樓古詩崔顥08-12
關于崔顥的黃鶴樓古詩07-20
黃鶴樓古詩崔顥故事11-04
崔顥黃鶴樓古詩的意思07-28
古詩黃鶴樓崔顥翻譯07-29
黃鶴樓古詩崔顥鑒賞07-21
崔顥古詩《黃鶴樓》賞析12-11
中考古詩崔顥《黃鶴樓》01-16
崔顥黃鶴樓古詩譯文及賞析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