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語文乞巧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乞巧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乞巧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乞、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情感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并愿意講給別人聽。
【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古詩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耀眼奪目。在你的記憶中,有哪些古詩是與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關的呢?背一背。
今天,我們還要來學習一首與我國的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乞巧。
二、初讀
1、板書課題:
看老師寫課題,會讀嗎?(指生讀)。“乞”字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指生說。師板書比較“乞──氣”,書本P124,端端正正地寫一遍。“乞”是什么意思?齊讀課題。
2、下面就來讀讀這首詩吧,注意: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請你自由反復地讀,努力讀正確,讀流利。
⑴由讀;
⑵指生2、3讀;
⑶齊讀。
3、孔子曾說過:
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殆。
下面就請你再來讀讀古詩,邊讀邊想,學思結合,可以借助P122注釋、P124課后資料袋,想想詩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
自學。
4、學完的小朋友把自己的理解在小小組里相互交流交流,不明白的地方與大伙討論討論:
⑴討論。
⑵集體交流:
說說你讀懂了哪些詞句?
⑶是啊,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平時學習中,也要學會與人合作,向他們學習。
三、研讀
1、現在還有哪些問題未能解決呢?指生說,師引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七夕今宵看碧霄”:
⑴請關注第一行中兩個讀音相同的字。
①生找出來,師板書:宵,霄。引導組詞理解;
②在詩句中,“今宵”就是指:今天晚上;
“七夕今宵”:七夕節的晚上;
“碧霄”:深藍的天空。
⑵“碧霄”是什么樣子呢?能想像出來嗎?指生說。
⑶在七月初七的晚上,抬頭仰望天空,深藍的天空中繁星點點,出示星空圖。
⑷七夕今宵看碧霄,看著這美麗的星空圖,你想到了什么?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個流傳甚廣的神話故事──播放故事。
⑸多么生動的神話啊,讓我們一起美美地來讀讀(一、二兩句)。
3、詩人寫這首詩僅僅是講述牛郎織女的故事嗎?還寫了些什么再讀讀古詩:
⑴自由讀,指生說。
⑵向誰乞巧?
“織女”在天宮里不停地織著云霞,我們一起來欣賞她的杰作。
①看圖片;
②你想用哪些詞句來形容這么美的云霞?指生說;
是啊,出示課件、齊讀。
③這么美的云錦都出自──織女的巧手。
人們對織女的云錦嘖嘖稀奇,少女們也羨慕得不得了。她們羨慕什么呢?指生說,心靈手巧(板書),所以,七夕節的晚上,人們都會望著秋月乞巧(回題)
出示:“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4、輕輕地吟誦這兩句,讀著讀著,你的腦海中隱約浮現怎樣的場景:
⑴指生說;
⑵師相機評價引導:
家家──人多;望秋月──地廣;
穿盡、幾萬條──心誠。
(很多人穿了很多條線,可見非常熱鬧)
⑶理解了這些,再來讀讀這兩句,齊讀;
④每逢七夕,少女們都要乞求得到像織女一樣的美麗、聰明、心靈手巧,所以七夕節,又稱“乞巧節”,齊讀全詩。
四、延伸
1、在民間,還流傳著《乞巧歌》,出示,自由讀讀,想想人們還在乞取什么呢?(自讀,指名說,齊讀。)
乞巧的`內容更豐富了,人們乞巧的心意也更真誠了,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指生讀;齊讀。
2、《乞巧》一詩表現出古代女子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小朋友有沒有自己的愿望?(指名說自己的愿望。)讓我們借助此詩來表現自己的愿望,一起讀。
3、能把這首詩背出來嗎?
4、七夕節是人們喜愛的一個節日。在古詩園里,還有很多表現七夕節的古詩。老師選取了兩首推薦給大家,你可以讀一讀,簡單地學一學:
⑴出示,自由讀;
⑵指生讀,齊讀:
這兩首詩中,哪些地方又讓你感受到七夕節人們乞巧的場景?)
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
積累是很重要的,把《乞巧》這首詩抄一抄,也可以把《七夕》摘抄在自己的積累本上。
三年級語文乞巧教學設計2
一、導課
1、今天我給孩子們帶來了一些神話故事的片段,知道故事名字的就把它喊出來。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盤古開天地、牛郎織女(抓住孩子喜歡故事的心理,激起孩子的學習的興趣。)牛郎織女在農歷七月七日相會,這天就叫做七夕。七夕的怎么來的呢?讓我們看一下動畫(出示視頻)。
2、七夕是現代人和古代人都很重視的節日,很多人為七夕寫下了很多名篇,今天我們就學習其中的一篇古詩《乞巧》。書寫課題。
二、讀中識字
1、你們在書寫課題時有沒有想過怎么記住這個“乞”字呢?
生:氣去一橫、吃去掉口。師:乞是求人的意思,求人呢就少了一口氣,而且求人呢要彎下腰表示尊敬,所以它的最后一筆是“橫折彎鉤”讓我們再來寫寫這個字。(抓住孩子的求知欲,進行趣味引導)
2、“乞”是第幾聲?“巧”呢?在一起要怎么讀?
3、乞巧是受古詩,是唐代詩人林杰寫的,林杰七歲就能寫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下這首詩。請同學們打到課本122頁,自由的讀詩。
4、隨緣起來讀讀?
剛才的同學讀得不錯,因為他們找到了詩的節奏。(及時表揚能使孩子增加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這首詩是七言詩,讓我們根據它的節奏一起來讀讀。
5、你們在讀的過程中有沒有注意到有兩個同音字?是哪兩個字啊?生:宵,霄。我們怎么才能記住這兩個字呢?生:相互討論,發表意見。
6、你們知道嗎以前宵篆文的寫法是…寶蓋頭像所房子,以前的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要回家睡覺,所以“宵”指的是晚上。“霄”是雨字頭,雨從哪里落下來?生:天上師:所以“霄“就指天空的意思。(趣味識字,抓住孩子們的喜歡聽的東西來講)
三、精讀詩句,進行理解
1、現在同學們再來讀讀這首詩,讀的時候想想都看到了什么?(根據孩子說的出示四句詩)
2、同學們想不想看看當時的碧霄?出示圖片
在農歷七月七日這天,仰望星空牛郎和織女通過鵲橋來相會。用詩中的兩句說是: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3、想想詩人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是怎樣的心情?生:各所己見,并帶著不同的感受讀讀。
4、牛郎和織女在天上相會,地上的人們又在做什么?生:家家乞巧王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用自己的話說說——乞巧
5、人們在乞巧,向誰乞巧?——織女(加以介紹,出示云錦的圖片,進而引出乞巧節)。
6、人們乞巧時時怎樣的場景呢?——家家乞巧望秋月
通過這句記感覺到乞巧的人多嗎?從哪里能看出來?——家家
7、他們可能會在哪乞巧呢?生:各所己見師:在每一個能看到織女星的地方都可以對月乞巧。
8、乞巧的同時人們還做了什么?——穿盡紅絲幾萬條。真的有幾萬條嗎?這里用了什么手法?——夸張。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在一首古詩里也用到了夸張的手法是?
9、通過“穿盡紅絲幾萬條這句詩中你還能從哪個字中看出穿了很多汗你紅線?生:盡
10、一個“盡”寄托了人們多少美好的心愿,這美好的心愿就讓我們化作對詩的朗誦來體現吧!有誰能帶著美好的愿望讀讀這兩句?
11、當時人們都在乞求,他們當時都在乞求什么呢?當時民間有首乞求詩,讓我們看一下。讀讀
12、現在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七月七日,拿出筆寫下自己的心愿吧!
我乞:
13、通過學習我相信同學們對這首詩有了更深的認識,現在讓我們再來朗誦下這首詩,聽好老師的提示
在星月如鉤的夜空下人們:
在茫茫銀河上喜鵲搭橋讓:
讓愛聰明的少女昂起頭:
為了那美好的心愿人們:
14、現在同學們能背過這首詩嗎?
15、一個美麗的傳說成就了我們優美的詩篇,孩子們只要你們熱愛生活,熱愛民族文化,你們也能成為充滿神奇的人。
三年級語文乞巧教學設計3
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文章是《乞巧》,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程序——說板書設計這幾方面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乞巧》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六冊的一篇課文,本課主要是圍繞本單元專題“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而選編的。《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的一首古詩,詩人通過描寫人們乞巧的盛大場面來表達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本詩想象豐富且內容較淺顯易懂。因此,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擬定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寫4個生字。
2.了解牛郎織女的故事。
3.理解詩中字詞的意思及整首詩的意思,體會詩中豐富的想象。
4.理解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正確、流利地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1.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中的意境,展開豐富的想象。
2.準確、流利地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體會詩中的意境,展開想象的思維。
二、說教法學法
接下來,我將說一說關于這篇課文我所運用的教法以及引導學生學習的學法。
都說“教學有法、學無定法、貴在得法”,且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我準備采用“故事導入法”來導入課題,再運用“重點字詞剖析法”“適時點撥法”以及“朗讀法” 來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來完成本課的教學。
三、說教學過程
現在,我將重點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本節課分為五個環節:
故事導入,學習課題----初讀古詩,把握節奏----再讀古詩,自主探究----精讀古詩,深入學習----整體領悟,課后拓展
(一)故事導入,學習課題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采用講故事的方法來激發學生對本首古詩的學習興趣。我以牛郎織女的故事引出七夕節,再由七夕節拓展到乞巧節,由此也就導出了本課課題乞巧。
因為三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識字能力,因此接下來,我會直接板書課題“乞巧”,在板書的同時,我會提醒學生注意書寫的筆畫筆順(“乞” 下邊為橫折彎鉤,“巧” 左邊的工字最后一筆為一提),之后就是齊讀課題。
為了加深對課題的理解,接著我會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課后的資料袋,提取相關的重要信息。
(二)初讀古詩,把握節奏
在學生們借助資料袋了解到乞巧是在七夕的夜晚也就是農歷的七月初七,人們向織女乞求靈巧與智慧之后,我就學生進入古詩初步的學習。在這里,我會先介紹一下有關詩人林杰的相關信息,之后就是初讀階段,由學生自由朗讀,并提出要求(讀準字音,找準節奏)。
接下來是檢查讀書情況,我會抽幾位同學朗讀古詩,并做出適當的點評,最后提出古詩的節奏,接著要求學生在正確把握節奏的情況下齊讀古詩。
(三)再讀古詩,自主探究
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我再次要求學生們自由朗讀古詩,并要求學生試著理解詩中的一些詞句的意思。然后學生將自己對本詩的一些領悟與小組成員之間進行交流,并對仍不能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這樣學習可以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探索能力,從而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接下來,我會抽同學匯報小組探究的'結果,并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詩文內容的兩大版塊,即“天上相會”、“人間乞巧”。
(四)精讀古詩,深入學習
之前已完成了對詩文大意的理解,接下來就是深入學習古詩。這里是本課的重點環節,首先我會讓學生齊讀古詩第一句,之后引導學生學習形近字“宵——霄”,在解決“今宵”與“碧霄”的意思后,引導學生翻譯“七夕今宵看碧霄”。
接下來進入第二句是詩的學習,同樣,我會要求學生齊讀本句。之后提出“河橋” “渡”,在解決“河橋”字義的理解以及生字“渡”的學習后,引導學生翻譯“牽牛織女渡河橋”。在前兩句詩意理清之后,就是對詩意的情感把握,這里我會引導學生感悟牛郎把織女相見時的激動與喜悅,以及我們不忍心打擾如此難得的幸福時刻的情感,最后通過學生的朗讀來檢驗他們對兩句詩意境的把握。
解決了關于“天上相會”的詩句理解,接下來就是引導學生對“人間乞巧”兩句詩的學習。首先,我會要求學生們齊讀三、四兩句。接著,我會抓住“家家”兩字來引導學生了解乞巧的人很多,從而引出乞巧的方式,并由學生根據課后資料袋來了解“望月穿針引巧”,也由此來幫助詩句“家家乞巧望秋月”的理解。而在學習“穿盡紅絲幾萬條”時,我會追問“幾萬條,真的有這么多嗎”“詩人這樣寫是想表達什么意思呢”,再加上“家家”、“穿盡”來深入引導學生領悟“人間乞巧”所表達的意境及其思想感情(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幸福的強烈愿望)。最后就是對最后兩句詩進行翻譯。
(五)整體領悟,課后拓展
接下來就是對古詩的整體回歸,先由學生們齊讀古詩,再由同學自愿翻譯整首詩的意思。在檢驗學生整體意思把握比較準確后,我再將整首詩的意思完整的說一遍。接著就是對古詩思想感情的領悟,同樣先由學生自己說,之后我再將學生所說進行總結及補充。
之后就是背誦古詩,在這里我將以比賽的形式完成背誦。以正確、流利為背誦要求,先自由背誦,再抽學生背誦。
最后,以“收集其他有關牛郎織女或七夕的故事”為課后拓展,并結束教學。
【三年級語文乞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乞巧教學設計06-04
古詩《乞巧》的教學設計11-27
乞巧節手抄報圖片設計05-07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04-02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9-28
語文《麻雀》教學設計03-15
《語文樂園》教學設計03-20
語文《麋鹿》教學設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