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學會詩詞中出現的生字,能結合注釋理解詞義。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二)過程與方法:能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語言美。
重點難點
品位詩句,指導朗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整體誦讀古詩三首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朗讀古詩,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3、借助詩文注釋,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寫的古詩嗎?
⑶景物描寫:眾鳥、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讀,感悟詩情
1、學習“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⑴、畫一畫這兩句。
⑵、理解“眾鳥”:說一說為什么畫好多只鳥?
⑶、理解“孤云”:說一說為什么只畫一片云?
⑷、理解“盡”和“去”:看一看老師的畫面(空白的畫面)。⑸、品析:
并不是同學們畫錯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動態的畫面,而我們所畫的是靜止的畫面,可見作者用字的精妙。
過渡:眾鳥飛走了,孤云離去了,現在只剩下詩人李白一個人了,難怪題目里是──“獨”坐敬亭山。
2、品讀“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邊的景物都離李白遠去了,李白看起來非常?(板書:獨)
⑵、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讀出孤獨的味道:
過渡:前兩句看起來李白很孤獨,后兩句還是寫孤獨嗎?難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獨嗎?讀后兩句。
三、學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見這里的.“相看兩不厭”是誰和誰互相看不滿足呢?
⑵、理解“看不厭”:
①看敬亭山為什么看不滿足?──景美
②李白僅僅把敬亭山當作一個景物來看嗎?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當作了──神,所以看不厭,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厭,
這又是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當作了──神。而神總是“超凡”的,神總是“脫俗”的。
⑷聯系《夜宿山寺》和《望廬山瀑布》更深地體會超凡脫俗、寄情山水。
四、品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還孤獨嗎?這時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⑵品析:
那《獨坐敬亭山》中的“獨”是不是作者用詞不當啊?以“不獨”寫“獨”又是作者獨具匠心之處。
⑶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帶著高興的心情讀。
五、表情朗讀,升華詩意
1、古詩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才會噴涌而出。《獨坐敬亭山》看似寫景,實在抒發作者的感情,就讓我們也帶上作者的感情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2、背誦全詩。
3、默寫全詩。
六、回顧總結,受之以漁
以前,我們通過老師的講解,同學們的討論,或者是畫詩、表演來學習古詩,今天,我們又是怎樣學詩的呢?學生自己總結:曉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還有畫一畫的方法。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表面)獨(內心)不獨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你知道洞庭湖嗎?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4、老師送一組詞: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二、精讀會意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理解“湖光秋月兩相和”。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2)理解“潭面無風鏡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朦朦朧朧、模模糊糊。)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看一看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第三課時
一、導入,簡介相關資料
1、背誦有關描繪春天景色的詩句。
2、齊讀詩題:憶江南
3、介紹詩人和創作背景:
二、初讀全詩,感知詞的特點
1、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讀流暢。
2、初步感知詞的特點:
3、指名讀。(重點提示“諳”這個生字的讀音)。
三、自學交流,探究詩意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五、作業布置
展開想象,把“日春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景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可以寫,也可以畫。)
【板書設計】
贊美
憶江南────好詞
思念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爺爺和小樹》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課文。它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視覺、孩子的語言,敘述了爺爺和小樹之間的親密和諧的關系。冬天,熱心、慈愛的爺爺為小樹御寒;夏天,懂事、善良的小樹為爺爺遮陽。這是一幅多么美麗、動人,富有人情味的`圖畫。人與樹的關系是親密的,互相幫助,互相關心的;人與自然也應當是和睦相處的,而我們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更應當互幫互助。
二、設計意圖
1、小學1——2年級要認讀生字1600——1800個。同時又要讓學生在起始的閱讀教學中,感受到閱讀課文興趣,因此,本課教學中,力求落實好10個生字以及5個偏旁的教學,同時,把認讀生字放在課文中去理解體會;讓學生在整體的朗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力圖很好地體現語文教學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結合。
2、充分發揮學生合作學習的優勢來解讀課文,認讀生字,掌握偏旁。教學設計中,通過讓學生“說、認、讀、找、比”等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質疑、討論,來突破“暖和的衣裳”、“綠色的小傘”這兩個閱讀理解的難點。
3、運用想象,延伸課外。小學生是最富想象力的。本課富有童趣,從而設計“假如你是小樹,你會說些什么?”“爺爺和小樹之間會說些什么?”來激活學生的思維,充分利用學生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給小樹加以人物化的想象。本課結束,以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作為課外的延伸,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樹木,珍惜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不、開、四、五”四個字。認識1筆畫“乚”和五個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情感目標:
(1)培養合作互愛的情感,學會與人共處。
(2)懂得樹木是人類的朋友,人人都要愛護花木。
四、教學流程
一、由圖片引出課題
1、貼“小樹”請學生用“小樹”一詞說一句完整的話。
2、貼“爺爺”出示詞語“爺爺”教學生字“爺”(1)比較爺——爸(2)教“父”字頭
3、在兩幅圖中貼上“和”,齊讀課題。你們想編一個爺爺和小樹之間的故事嗎?
4、出示圖一、二,讓學生說。(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
(1)自由說(2)指名說
看課文是怎么寫的。
二、讀通課文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互讀,檢查。
5、出示詞語(請學生讀準“和”兩種讀音,以及“不”的變調)爺爺和小樹暖和不冷了不熱了
4、齊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
1、在課文中找到生字,圈出來,讀讀字音,看看你能記住它嗎?你是怎么記住的?
2、四人一組合作
(1)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讀。
(2)說說用什么辦法記住生字
3、教師把生字貼在黑板上,指名上臺說說你認識哪個字?是怎么記住的?領讀(組詞讀)
4、師隨機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讓學生認認、讀讀、記記
四、再讀課文
1、四人合作一起讀2、比賽,指名小組讀
五、游戲“當小小啄木鳥”
1、師在黑板上帖一棵“流著淚”的小樹,告訴學生,小樹上有許多蟲子,讓學生當啄木鳥醫生給小樹捉蟲。
2、學生拿出信封里的畫,樹上的“小蟲”上都有一個生字或偏旁,讀給同桌聽,讀對了,就劃去一條小蟲,看誰捉的小蟲多。
3、最后老師在黑板上貼出“有笑臉”的小樹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臘”“渾”“豚”三個生字,會寫“莫”“臘”“渾”“疑”四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積累古詩名句。
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句中蘊含的人生哲理。了解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教學難點:
體會含有人生哲理的詩句。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詩,導入新詩。
1、同學們,我們一起跟隨著蘇軾游覽了廬山,了解到蘇軾眼里的廬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不是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宋朝詩人陸游一起來《游山西村》。
二、初讀古詩,整體感知。
(一)初讀古詩,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1、請大家自由朗讀《游山西村》,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指名朗讀,隨機糾正字音和詩句朗讀。
(1)指名朗讀古詩,注意評點字音的準確和詩句朗讀的味道。
(2)(點擊課件)認讀生字,學生提出書寫注意事項。
臘là 渾hún 豚 tún 疑yí
(3)老師指導詩句朗讀的味道,學生試讀,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出示課件)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二)借助注釋,了解詩意。
1、請大家結合注釋,猜猜這首詩的意思。同桌之間可以互相講講。
2、全班交流古詩的大概意思。
3、思考:你讀出來了陸游的心情沒有?
三、品讀古詩,體會感情。
品讀古詩,體會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體會陸游快樂的心情。
1、體會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一——人好)
(1)請大家默讀詩句,想想農家人招待游客給你印象最深的一個字是什么?(足)理解“足”的'意思。
(2)農家僅僅是“足”雞豚嗎?還“足”什么?
(3)一個“足”字可以看出什么?
(4)想象畫面,感情朗讀1、2句。
“豐足”之年,農家人殺雞宰豬,熱情招待外來游客,陸游在這里喝著酒、吃著肉,他快樂嗎?
2、體會陸游的快樂心情。(陸游快樂心情的原因之二——景好)
陸游的快樂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1)指名回答,引導學生重點體會:
①理解“莫笑”,從農家人熱情地招待可以體會到快樂。
②“山重水復”和“柳暗花明”的游玩情景對比看出快樂。“疑無路”和“又一村”的心理對比看出快樂。
(2)拓展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3)想象畫面,感情朗讀3、4句。
同學們,陸游到山西村游玩,農民熱情款待他,詩中一個“足”字可以看出當地農民的好客、純樸的性格。當陸游結束這次愉快的旅游,他的心情是快樂的,他由衷感激農民的熱情好客,他無比留戀農村的純樸生活,其實,“足”也可以概括陸游的心情,那就是——“滿足”。
四、配樂朗誦,背誦古詩。
游山西村
人好 豐足
足
景好 滿足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設計理念:
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作家筆下的動物”總共有四篇課文——《白鵝》、《白公鵝》、《貓》、《母雞》,編寫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動物的可愛、可敬;同時通過同題閱讀,使學生體會到,同樣是寫動物,觀察角度不同,心理體驗不同,運用的表達方法就不同,語言也就各有特色。本節課,從“表達方法”入手,讓學習讀中感悟,體會老舍先生的語言特點,并通過寫作訓練,落實了“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的教學思路,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內容簡析:
《母雞》這篇課文語言直白自然,散發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
教學目的:
1、采用邊讀邊想象畫面的方法,感受母雞的形象,體會作者運用直白的語言表達感情的方法,感受作者口語化的語言風格。
2、學會運用直白的語言,表達對母雞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同學們,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我們學過一組課文“作家筆下的動物”,豐子愷的《白鵝》、葉·諾索夫的《白公鵝》、老舍先生的《貓》和《母雞》。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給我們描繪了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這節課,我們以《母雞》為例,學習“語言直白表真情”。
二、探討交流
1、在讀中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情感:
我一向討厭母雞。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并且沒有什么理由,討厭!有的時候,它不這樣亂叫,而是細聲細氣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顫顫巍巍的,順著墻根,或沿著田壩,那么扯長了聲如怨如訴,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
①集體朗讀,思考,這段話表達了作者對母雞的怎樣的情感?
②默讀思考,作者是怎樣將這種情感表達出來的?
③在朗讀中再次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
2、再讀感悟:
它永遠不反抗公雞。有時候卻欺侮最忠厚的`鴨子。更可惡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雞的時候,它會下毒手,趁其不備,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毛來。
到下蛋的時候,它差不多是發了狂,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它這點兒成績;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
①默讀思考,這兩段話表達了作者對母雞的怎樣的情感?
②朗讀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小結:作者先寫了母雞的叫聲,再寫了性格特點,欺軟怕硬,最后又寫了它的性格特點,愛炫耀。語言非常的直白,通過這樣的描寫,把作者對母雞的討厭之情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
3、再次體會作者的語言風格。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為它有了一群雞雛。它偉大,因為它是雞母親。
①指名朗讀。
②體會作者對母雞的喜愛之情,進一步了解作者語言的特點。
三、改寫練習
改寫前三段語言,學會運用直白的語言,表達對母雞的喜愛之情,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
小結:同學們,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我們用直白的語言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兩首古詩。
2、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詞語及詩句的意思。
3、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感受古詩語言與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
1、通過誦讀,理解詩句的含義,體會詩歌的意境,熟讀成誦。
2、結合古詩簡潔的語言想象豐富的畫面,先說再寫。
教學難點:
1、誦讀古詩,體會作者從聽覺、觸覺、視覺等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學習作者邊觀察邊想像以及動用各種感官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方法。
2、透過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教學準備:
1、師生查找有關詩人、詩作的相關資料。
2、教學掛圖。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調動積累,揭示課題
1、啟發學生回憶背誦過的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
2、引出詩題“江南春”:顧名思義,江南的春天。 全詩描寫了江南春天的綺麗景色。
3、介紹作者:杜牧,字牧之,今陜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歲中進土曾做過幕僚,很不得志。他關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間為人民做
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隱齊名,世稱“小李杜” 。
二、自學古詩,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
要求:(1)讀準字音,注意節奏。
(2)邊讀邊想詩句的意思,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借助工具書,自己理解詩意。
3、小組合作學習,弄懂詩意。
4、檢查學習效果
(1)指名朗讀,集體正音。然后齊讀全詩,注意停頓。
(2)解釋詞語:
“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樓臺”、“四百八十寺”
(3)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復誦讀,體會意境
(一)前兩行——寫今
1、學生自由誦讀古詩,邊讀邊思考:《江南春》寫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點?(到處是黃鶯宛轉啼鳴,到處是綠葉紅花相互映襯。依山臨水的`城鄉,迎風招展的酒旗。)
2、詩的前兩句抓住了黃鶯、紅花、綠葉、水鄉、山城、酒旗、春風等七種景物來描寫,共同構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畫面。
3、看圖、配樂輔助,指導學生讀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話描述感受到的內容。
(二)后兩行——懷古
1、提問:詩歌的后兩句還是描寫江南春天的嗎?
2、學生默讀后兩句詩,體會一下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集體討論(抒發了作者憂國憂民之情)
4、教師小結:南朝統治者迷信佛教,廣建佛寺,企圖依靠神靈的庇護,永保江山穩固。可是時移世易,當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樓臺意境掩映在蒼茫的煙雨之中了呢?
5、帶著理解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妖、矩”等8個字,會寫“介、紹”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介紹、神仙、妖怪、規矩”等詞語。
2、自讀感悟,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學難點
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妖、矩”等8個字,會寫“介、紹”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介紹、神仙、妖怪、規矩”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課件出示2:一只葫蘆】看,這是什么?對,一個葫蘆,它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葫蘆,它可是有故事的寶葫蘆。
2、今天,我們來學習《<寶葫蘆的秘密>(節選)》。學生齊讀課題“寶葫蘆的秘密”。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一下自己課前閱讀到的關于《寶葫蘆的秘密》的故事,談談自己對寶葫蘆的感知。
今天,我們就和作家張天翼一起,走進童話故事《寶葫蘆的秘密》,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寶葫蘆的秘密(節選))
2、 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出示課件3】
張天翼(1906—1985),中國當代作家。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讀完小學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學。1929年正式開始職業寫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聯,抗戰爆發后,一直在長沙等地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藝活動。解放后歷任中央文學講習所副主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等職。代表作有童話《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小說《華威先生》《鬼土日記》等。他的童話在兒童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2、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出示課件4、5、6、7:字詞】
妖怪 規矩 乖巧 攆上 腳丫 拽住 沖著 又瘦又長 燙著 溜開 幸福 舔手 向日葵 罷了
(1)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翹舌音“拽 瘦 紹”,前鼻音“攆 舔”,后鼻音“燙”。另外,多音字“沖”在這里讀“chòng”,還有一個讀音“chōng”,組詞“沖動”。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舔 葵 瘦”。
“舔”左右結構,注意右邊的部分,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上面的“天”的撇注意不要寫太長,下面是“小”多一點點。“葵”上窄下寬,注意第四筆是橫撇,第六、七筆都是撇。
“瘦”半包圍結構,注意病字框里面的部分,筆順依次是是: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撇 捺。
(3)詞語解釋
介紹:溝通使雙方相識或發生聯系;引入;推薦;使了解。
妖怪:除人類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于認知限制,人們暫時難以用科學解釋的現象或事物。
規矩:一定的標準、法則或習慣。
劈面:迎面,正對著臉。
可憐巴巴:非常令人可憐的樣子。
聲明:指公開表態或說明。
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講了什么?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
4、教師總結。【出示課件8】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寶葫蘆的主人王葆的自我介紹。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奶奶從小給我講了許多寶葫蘆的故事。
第三部分(19—21自然段):我非常想得到一個寶葫蘆的原因。
5、整體感知【出示課件9】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本文主要講了寶葫蘆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寶葫蘆之前,經常聽奶奶講許多關于寶葫蘆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這么一個寶葫蘆。)
四、細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文章第一部分,想想張天翼筆下的寶葫蘆的主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畫出有關句子,并想一想這些語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學生作批注,自我品讀探究。
3、學生小組交流自學結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師根據交流結果歸納:(寶葫蘆的主人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員,名叫王葆。)你從哪里得到這些信息的?
教師重點導讀并理解以下語句:【出示課件10】
①“我姓王,叫王葆。”
為什么不說“我叫王葆”?
(這樣說,比較正式,有儀式感。)
②“可是我要聲明,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為什么說王葆說“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因為他和寶葫蘆有故事,是傳說中的那種寶葫蘆和王葆發生過一些故事。)
四、課堂總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跟隨張天翼先生一道認識了傳說中的寶葫蘆有過故事的王葆小朋友。下節課我們,來看看寶葫蘆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自讀感悟,感受童話的奇妙。
2、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認識了一個小朋友王葆。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張天翼先生走進寶葫蘆的故事,去感受一下寶葫蘆的神奇。
二、深入理解,探討故事
(一)學習第二部分: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
1、 “至于寶葫蘆的故事,那我從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講給我聽的。”
奶奶給“我”講了哪些故事?(都是寶葫蘆的故事)
2、【課件出示14】“奶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上次講的是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了一個寶葫蘆。下次講的是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呢,他因為是一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所以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至于趙六得的一個寶葫蘆——那是掘地掘出來的。”
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條大花狗,馬上就冒出那么一條——沖著他搖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非常奇妙)
怎么奇妙了?
預設:
① 三遇到了神仙,并得了一個寶葫蘆很神奇。
②李四游到了龍宮,得到一個寶葫蘆。
③他們從寶葫蘆那兒得到了很多好處“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
指導朗讀第二部分:帶著幸福、快樂的語氣讀出寶葫蘆的神奇。
(2)奶奶給我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選擇其中一個,根據已有的內容創編一下,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分組講故事,選代表上臺講給全班同學聽。
注意:可以補充課文中沒有的空白,發揮想象,大膽編創。
預設:
有一天,趙六到地里翻地,因為他是個勤奮的農夫。掘著掘著,忽然感覺鋤頭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難道底下有寶貝嗎?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寶貝”從土里掘出來,一看,是一只金燦燦的,長得非常飽滿的葫蘆。趙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趙六想:“如果挖上來的是一個大元寶,該多好呀!”奇跡出現了,立刻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元寶就出現在他的手心上!
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個寶葫蘆,為什么?(因為聽了這么多寶葫蘆的故事,每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幸福極了”“過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板書:寶葫蘆使人們 幸福極了 過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4、【課件出示15】“我要是有了一個寶葫蘆,我該怎么辦?我該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寶葫蘆最想做什么呢?
(二)學習第三部分:
讀讀課文20—21自然段,圈畫出王葆要寶葫蘆的目的是做哪些事?【出示課件16、17】
(1)幫助王葆列式子,學數學: “我有幾次對著一道算術題發愣,不知道要怎么樣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寶葫蘆——假如我有這么一個,那可就省心了。”
從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個怎樣的孩子?(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王葆: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2)幫助向日葵長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長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從這兒可以看出,王葆是個怎樣的孩子?(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板書: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
指導朗讀:讀讀第三部分,讀出王葆對寶葫蘆的渴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課文具體寫了王葆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自己也想要個寶葫蘆。童話的故事好奇妙呀!
2、王葆為什么要寶葫蘆?他能用寶葫蘆做什么?
小組分組交流,展示如下:
預設:王葆想要寶葫蘆為自己做事情,自己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預設:有了寶葫蘆可以替他做數學題,可以幫助他種好向日葵。
2、作業
(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把寶葫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內容
25、寶葫蘆的秘密(節選)
寶葫蘆使人們:幸福極了 過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關注學生獨特的感悟與體會。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堅持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開放性閱讀理解,而不是想著怎樣將學生的認識以及對文本的理解統一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中。比如在探討“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學生們同樣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我與學生共同評價,教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想象,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學生想象的內容豐富了,語言表達也更切合內心實際了。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從指導者的角度出發,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認真學習課堂評價語言,爭取恰如其分,及時到位地評價學生。
小學四年級下語文25《寶葫蘆的秘密》優質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故事,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
2、讀懂文章,回答出針對故事提出的問題。
3、積累好詞好句,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4、感受王葆得到寶葫蘆后生活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斷在發生變化的過程,從而來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這一道理。從書中每一個細節中感受閱讀的快樂。
設計理念:
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梗概來激發孩子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讓孩子自己靜靜閱讀精彩片段來感受人物的心情和心理變化,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
閱讀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賞析,激發閱讀的興趣。
教學難點:
在精彩片段賞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觀看《寶葫蘆的秘密》動畫片一段視頻。激發學生興趣。今天繼續來讀這本書,看看里邊有趣的故事。
二、閱讀分享。
1、讀故事,根據故事來提問。其他同學搶答。
2、推薦自己喜歡的片段。
3、比比誰讀得更棒
同學交流喜歡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片段。
三、總結回顧
《寶葫蘆的秘密》是20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民族童話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國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放進書架,珍藏一生。像這樣有趣的童話還有很多。課后,我們可以再去讀讀他的其他作品,領略這位童話大師的風采。
小學四年級下語文25《寶葫蘆的秘密》優質課教學設計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上節課大家學習了生字生詞,也整體感知了整篇課文。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關于王葆的自我介紹。你還記得王葆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嗎?王寶是一個普通的少先隊員,和我們一樣愛聽故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寶葫蘆的秘密》。
請你按下暫停鍵,默讀全文,思考一下這篇課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講了什么內容?
這篇課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讀幻燈)
請你再次快速的瀏覽課文,看一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呢?(等待瀏覽課文的時間)本文主要講了寶葫蘆的主人王寶在得到寶葫蘆之前,經常聽奶奶講許多關于寶葫蘆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這么一個寶葫蘆。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先默讀5到14自然段。找一找表現奶奶和王寶性格的句子用直線和浪線區分開,分析王寶和奶奶的性格各是怎樣的?(等待畫句子的時間)
我們先來看王寶,你是不是找到了這兩句呢?第七自然段我不干,我怕燙,我總是一面溜開一面擺手。第13自然段什么剪腳趾甲呀?那不行。我光著腳丫一下地就跑。從這兩句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王葆是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
關于王葆還有這三句。在第五自然段,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給我講個故事,正是我們的規矩。還有11三段。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你愛洗就讓你洗,你可得講個故事。還有14自然段,不過我得提出我的條件,那非得講故事。從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王寶是一個喜歡聽故事的孩子。
而奶奶呢?看第六自然段。乖小寶來奶奶給你洗個腳。奶奶總是一面攆我一面招手。第八自然段不燙啊,冷了好一會兒了。從這兩句來看,奶奶是一位慈愛有愛心的奶奶。
再看14自然段這一句。于是奶奶又講了一個又是寶葫蘆的故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奶奶特別擅長編故事。而且呢,還能激發孫子王葆的想象力。
我們再來讀15到17自然段,邊聽邊找一找奶奶給我講了哪些故事?
奶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上次講的是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到了一個寶葫蘆,下次講的是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呢,他因為是一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所以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至于趙六得到的一個寶葫蘆。那是掘地掘出來的。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條大花狗,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條沖著他搖尾巴舔他的手。
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對啦,就是奇妙。這寶葫蘆真奇妙,簡直是要什么有什么。難怪他們全都過上了好日子。
這么有趣兒的故事。這么奇妙的寶葫蘆,我們應該怎樣讀呢?請你出聲地朗讀出來。(等待朗讀一次的時間。)
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選擇其中一個?根據已有的內容創編一下,講給同學們聽。(思考一會)下面讓我們聽一聽王子文同學的故事。(聽)我們再來聽一聽張筱琛講的故事。(聽)苗楚涵同學也帶來了她的故事。(聽)最后再聽聽程禹智的故事。(聽)相信你們的腦子里也藏著這樣的故事吧。課后可以講給身邊的人聽。
大家聽了這么多寶葫蘆的故事,每一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要什么有什么?你想有這樣的一個寶葫蘆嗎?王寶就常常聯想到自己,他也想要有一個寶葫蘆。
那王寶想得到寶葫蘆的原因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文章的第三部分。請你認真朗讀18到21自然段。圈畫出王寶藥寶葫蘆的目的是做哪些事兒?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找到了。一共有三件事兒。第一件在19自然段。王葆想要寶葫蘆幫助他列式子學數學。第二件在20自然段。王寶想要寶葫蘆幫他的向日葵長高。第21自然段。王寶希望寶葫蘆讓鬧翻的同學跟他重歸于好。那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王寶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學數學可以看出王寶的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從夏日可以長高可以看出王寶的好勝心強,凡事要比別人做的好。從鬧翻的同學可以看出,王寶喜歡交朋友,但是呢卻處理不好關系。由這么多事兒可以看出,王寶對寶葫蘆的渴求是那么的強烈還有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其實啊,這篇課文還沒講完。只是整個故事的開頭部分而已。后來王葆真的得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寶葫蘆。聽,他是怎么發現它的?(太陽快要落下去了,河面上閃著金光,時不時破爛拉的一雙。就皺起一圈圈的水紋,越當越大越當越大。把我的勾絲當的一上一下的晃動著,這一來于一定全都給嚇跑了。我嚷起來是誰跟我搗亂?有一個聲音回答。好像是青蛙叫,又好像是說話各路谷歌露骨。什么又叫了幾聲咕嚕咕嚕,可是再聽聽又似乎是說話。好像說是我是我。誰呀?你是誰?回答我的人就是個露骨個露骨,叫了一遍又一遍。漸漸地可就聽得出適應來啦,寶葫蘆寶葫蘆。越聽越真,越聽越真。)就這樣王寶發現了寶葫蘆,并且得到了他。
那你覺得王葆得到寶葫蘆就一定能得到幸福嗎?猜一猜吧!
你猜的到底對不對呢?只有去閱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才能知曉結果。同時從這本書中你也將學到一個重要的人生哲理。
如果你有機會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請你思考以下兩個問題。寶葫蘆給王葆帶來了哪些變化?二王寶為什么會放棄這么神奇的寶葫蘆?
最后讓我們回顧這篇課文。《寶葫蘆的秘密》這篇課文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寶的自我介紹。可見王寶是一個普通的愛聽故事的人。第二部分是奶奶給王葆講寶葫蘆的故事,而且每次都不一樣。第三部分寫出了王保的心愿,他想要有一個寶葫蘆。通過這樣的結構圖,通過這樣的板書設計我們可以很清晰地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我們學完啦,快看看作業是什么?一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二再讀一讀王寶和奶奶的對話,運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寫一寫。你和一位親人相處的日常細節。
這節課就上到這兒,再見!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 體會寓言所蘊涵的寓意:任何一樣東西都有他存在的價值,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學會聰明地利用自身的特點。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柳枝吐出了新綠,花兒綻開了笑醒的笑顏,世間充滿了勃勃的生機。有這么一條小路,它的一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讓踏上小路的人們滿懷欣喜地感受到這撲面而來的一路花香。(一路花香:板書)
(1)看到花、花香你會用什么詞來形容來贊美它呢?(老師也送給大家一組詞語)
花兒五彩繽紛、花香沁人心脾,請大家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2)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常寓言故事里會隱含一個人生哲理,這個故事又會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3) 花兒五彩繽紛,花香沁人心脾,請大家再讀讀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二、 讀通課文。
1、談話: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么多的問題來讀讀這個故事吧。朗讀時老師有一些要求:(1)讀準字音(2)讀通句子,把課文讀流利(3)在書上圈圈劃劃,解決剛才提出的問題。
師:通過讀課文相信大家收獲不少吧,那老師就要來考考你們了。
2.認識生字詞
3.指名讀課文(分小節)
4.師:剛才讀完了課文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嗎?
三、學習第二小節。
1、 談話:剛才同學們都說到這只破水罐很慚愧,他慚愧的是什么呢?請大家去讀一讀第二小節后,我們再來交流。
2、 學生讀文討論:
(1) 是啊,這只破水罐為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挑水任務而慚愧,為連累了挑水工而慚愧,你們看,他多傷心啊!
(2) 出示:“兩年后的一天……回報。”
(3) 你能通過你的朗讀把破水罐此時的心情讀出來嗎?自己練練。學生自由讀,指名讀,(評議:1、我覺得他讀得還不夠傷心;2、聽了你的朗讀我仿佛看到了一只難過、傷心的水罐。3、這是一只充滿歉意的水罐。)齊讀。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只破水罐的話。
(4)破水罐道歉后,挑水工講了什么話呢?你能找到嗎?
(5) 齊讀第二小節。
四、學習第三小節。
1.談話:挑水工為什么要它注意小路旁那些美麗的花兒呢?這個問題我們讀了第三自然段就會知道了。(生自由朗讀)
師:(1)當破水罐聽了挑水工的話去注意花時的心情是怎么樣的?是不是從此不傷心了呢?你從哪些話里面知道呢?
(2)讀到這也許好多同學也會有這樣的疑問,“破水罐只能灌半瓶水,挑水工為什么不扔掉呢?你從哪里讀懂了?學生找
(出示挑水工的話)再請同學讀一讀這段話!
這里“利用了它”,這個“它”指什么呢?利用它做了什么呢?(板書“澆灌”);破水罐給主人帶去了美麗的花,給我們大家帶來了什么呢?(學生思考,同桌討論)
師:我們再來讀讀這句話(那些花兒只長在你這邊),所以給大家帶來了(回到課題:生齊讀)是它滲出的水澆灌了這一路美麗的景象,讓人們陶醉于這一路花香。
3、 小結:挑水工真聰明,他知人善用,恰倒好處地利用了破水罐的裂縫,澆灌了一路鮮花,使這條路上充滿了鳥語花香,給自己,給破水罐,給主人,更給所有從這條路上走過的人,帶來了 —— 一路花香,帶來美的享受。
板貼:
4、讓我們一起來把挑水工的話讀一讀,再次體會挑水工的聰明和良苦用心。
五、抒發感受。
1、聽了挑水工這番話,這只有裂縫的水罐,他會怎么想,怎么說呢?(集體交流)
2、此時此刻的破水罐他快樂、他自信,他不再為自己有一條裂縫而感到內疚、自卑。(世界上每一個人,每一樣東西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如果我們能夠發揚自己的長處,又能夠善待自己的不足,聰明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獲得“一路花香”。)出示
3.老師愿這“一路花香”帶給我們的啟示永遠留在你、我、他心中……
教學反思:頗為得意的課前準備,明確而清晰的教學思路,成了我為《一路花香》精心砌成的頗為美麗的“墻”。
圍繞課文我精心設計了如下的教學步驟:以一組詞語引出課文內容。激起學生興趣,揭示課題,再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抓住破水罐和挑水工的話來討論體會課文所蘊涵的寓意,還精心設計了板書幫助學生體會破水罐的心情的變化,并把這一感情變化為一條線索。但課后心中卻有一份說不出的遺憾:
1、 交流有不充分之處。關于學習挑水工這段話,學生在談感悟時,大都是脫離課文在談,而我作為老師,沒能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從而使討論交流流于一種形式,學生的學習沒有落到實處。
2、教學機會有丟失。我們在課堂上如果更多的讓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考慮,更深刻地關注孩子的發展,那么就會獲得更多的教學機會。這課堂上在討論 “破水罐為什么慚愧?”這一問題時,有一位同學非常有條理地說出三點理由,多不簡單,他不但學會了聆聽其他同學的發言,而且還能在其他同學回答的基礎上加以總結概括。這不正是我們教師所期盼的學生的能力嗎?如果我在此時能夠以一種欣賞的話語來評價他該多好,既鼓勵了他,又是給其他同學一個學習的機會,可是卻因為我的疏忽而丟失了一個極好的教學機會。
《一路花香》的教學,使我感到自己的精心設計,就好像砌在自己和學生之間的一堵“教”和“學”的墻,牽制著我的教,學生的學。或許這種墻,我已砌得太多了,以至自己也成了教學視網膜上的一個盲點。在以后的教學中,只有把學生的發展放在心中,才能守助教學永遠不應該改變的東西:把學生放在心中,讓學生在“教”與“學”中得到充分主動發展。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第四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情“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教學重難點】
感悟三個“番茄太陽”的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聯系生活,激疑導入
1、提問,在生活中你有沒有見到過殘疾人,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你有沒有想過幫助他們?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與殘疾人的生活有關(板書:“番茄太陽”)
見了課題,你想問什么?
二、 整體把握,理清線索
1、輕讀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明確課文中的人物,練習用幾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讀題。讀出溫暖而美好的感覺。
2、過渡:番茄,太陽,太陽,番茄,這是一個怎樣的奇妙組合呢?讓我們打開書本一起去感悟。
二、 精讀感悟三個“番茄太陽”
1、找找“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線畫出。
2、交流:
(1)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
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2) 自讀出示的三句話,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陽 ,二指明明的笑臉 )
3、過渡:看看這一直掛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陽”到底是什么?
三、精讀感悟“我心中的番茄太陽”
1、快速地讀課文,畫出描寫明明容貌和言行的`句子。
讀一讀,想一想,你覺得明明是個怎樣的孩子?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3、交流:
明明是樂觀開朗,向往光明的人;明明熱愛生活的人;明明關愛他人的人。
4、那么明明給我帶來的是什么呢?請畫出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
5、你覺得第三個“番茄太陽”是什么?
歸納:是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即熱愛生活,關愛他人
6、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想說什么?問什么嗎?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一、基本情況。
本班有學生46名,其中男生24人,女生22人。我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基礎知識比較扎實,聽、說、讀、寫的能力比較好,基本知道一些學習語文的規律,具備了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但不善于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課文的理解能力不強,不習慣邊讀書邊作記號邊寫下疑問感受;學生不善于合作,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學習自覺性有待提高。因此,教學要從學生的學習習慣、做人、做事抓起,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二、教材分析。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七冊教材共十二個主題單元,分別為:《師生》、《明月》、《民族之花》、《收獲》、《橋》、《方寸世界》、《地名》、《規則》、《音樂》、《金錢》、《大與小》、《雪》。其中,第七單元《地名》是一個開放性的單元,其余單元由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兩部分組成。這些單元所涉及的內容豐富多彩,如:《明月》、《橋》、《風雪》等單元從人和自然的維度設計,通過這些單元的學習,使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建立起處理發展與保護環境關系的意識;《師生》、《民族之花》、《方寸世界》、《音樂》等,從人與社會的維度設計的,通過這些單元的學習,培養學生愛親人、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思考和文化選擇能力,為處理好人與他人、人與社會、不同文化的關系奠定基礎。《收獲》、《規則》、《金錢》、《大與小》等,從人與自我的維度設計,通過這些單元的學習,幫助孩子逐漸樹立正確的個人意識,使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某一單元雖然從某一維度設計的,但它很可能也涉及另外的維度。“語文天地”包括“日積月累”、“暢所欲言”、“開卷有益”、“初顯身手”和“金鑰匙”。
四年級教材的體例與前三個年級相同:仍然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編寫,每冊共有12個單元(包括一個開放單元),每個單元分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兩個部分。四年級學生已逐漸趨向根據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學生字新詞和句子,課本對這方面的自學能力要求比較明確。這個目標主要是通過記摘錄筆記的途徑來實現的。
四年級上冊1—3單元“學寫摘錄筆記”。語文教學摘錄的重點在于語言材料。摘錄有用的信息資料是所有課程應該學會使用的學習方法,可以另設一個摘錄本,從語文教材之內或者從語文教材之外摘錄。
第4單元后的“語文天地”中,“日積月累”第一項“學寫摘錄筆記”改為“我的摘錄筆記”,旨在培養學生寫摘錄筆記的習慣。教材對寫摘錄筆記的具體要求是:必須寫,經常寫,養成習慣。
對摘錄的內容不應做統一的要求,但是應該通過交流給予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寫摘錄筆記,從激發興趣、養成習慣、教給方法這三方面落實。
三、教學目標。
1、認識81個漢字,正確書寫257個漢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2、積累一定數目的名言警句、諺語和古詩詞。
3、學寫摘錄筆記,交流展示自己的摘錄筆記,提高閱讀能力,養成閱讀習慣。
4、積累帶“月”“明”等的成語。
5、記敘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自己需要的資料。
6、熟練閱讀28篇詩文,背誦四篇。在閱讀中會自己提出比較有質量問題,會處理所提的問題,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問題,通過討論,糾正或完善自己的認識,能對照譯文讀懂古文,基本上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注意把閱讀和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及各種學習實踐結合起來。
7、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力求學生做重點發言人,做討論的主持人,分辨討論中的不同意見,與不同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使學生樹立對錯意識,提高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
8、寫日記,使習作與生活緊密結合。寫作和閱讀結合,續寫,仿寫,補寫,還包括寫發言提綱。寫作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相結合。開始練習寫真實的作文,寫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內容具體);有聲有色(生動);有條有理(結構清楚)。教給學生三種修改的方法——自己讀、請人提意見和冷處理。
四、教學重點。
1、在閱讀的同時,既教給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在閱讀中,通過自己提問,自己解決,通過討論完善問題,提高閱讀能力,讀懂課文內容,懂得課文內涵。
3、大量閱讀,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
4、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力求學生做重點發言人,做討論的主持人,分辨討論中的不同意見,與不同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
5、寫有根有據(真實)的作文,寫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內容具體);有聲有色(生動);有條有理(結構清楚)。
五、教學難點。
1、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完善。
2、提升獨立閱讀技能,擴大閱讀量,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
3、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寫真實、有新鮮感的習作。
六、口語交際、語文綜合性活動。
1、開展讀書活動,每周至少指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兩篇以上,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成語或警句。把自己的摘錄和同學交流,說自己的想法。
2、利用課堂上的一切機會,精心設計,為孩子創設說的環境,說的情景,實踐活動與口語交際相輔相成。
3、設計好課前三分鐘說話練習,可以演講,可以介紹圖書、風景,可以朗讀背誦,讓學生天天說起來,并且每周選擇以此進行記錄。
4、按學校重大節日、主題或班里實際出題目,發動學生定期給班里的板報、學習園地投稿,用圖文等方式表達自己的見聞和想法,對班里的的事發表自己的意見,增加學生語文實踐機會。
5、給學生收集資料,介紹資料的機會,讓他們整理后有序的表達出來。
七、教學措施。
1、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情感體驗,如何學會讀書、思考、質疑,如何查詢資料、探究討論、表達交流,如何與人合作,如何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教師還要關注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創新意識的樹立。從關注過程的角度出發,就會容許學生在學習中
出現錯誤,會給孩子寬松和諧的足以成長進步的空間,會給孩子更多的方法的指導、思維的啟發。
2、創設情境,進行口語教學,雙向互動,體現交際,要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首先,教師必須先“動情”,要用自己的激情來感染學生,以情激情。
3、在閱讀教學中,注重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讀能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通過比較鑒別,學會質疑,學會帶著問題閱讀。
4、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教師要按照規范嚴格要求、嚴格訓練謹防時緊時松,出現“回潮”。
5、注重有目的、有計劃的上好作文指導課,豐富學生的積累,調動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水平。5、引導學生敢于講出自己的體會和理解,尊重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在大語文的學習實踐中領悟、掌握和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
6、在作業設計中,注意有多種多樣的題型和不同層次的題型。
7、引導學生完成課標規定的閱讀量。
八、輔導計劃。
(一)優、中等生。
1、引導增加課外閱讀量,拓寬知識面,學習摘抄自己喜愛的詞句。
2、指導預習及自學,課堂回答有難度的問題;負責在小組學習幫教其他同學;每次練習比其他同學適當布置多點思考題。
3、鼓勵多寫話,把自己心里想說的話寫下來,告訴老師和同學。
4、定期為班里出黑板報和雛鷹小報,學習自己選擇版式、內容,發展思維和想象力。
(二)學困生
5、課堂上特別提示專心學習,留意給予機會在集體面前發言。做練習前先指導讀題、解題,待理解后才做,鼓勵不怕困難,盡力而學。
6、作業有錯面批面改,直至做對為止。
7、指定兩個學習優秀的班干部每天帶他們讀書、幫聽寫,復習學過的知識,提高記憶,減少回生率。
8、有一點進步及時表揚,提高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九、習作計劃。
第二周 寫老師
選一件事,來記下和老師一起度過的時光。
第四周 寫心中、眼中的月亮
觀察月亮,直到月亮的相關知識。用不同的形式清楚有序地記敘,合理使用標點。展開豐富的想象。
第六周 介紹感興趣的民族工藝
記述一個少數民族的故事。少數民族的大概和生活習俗。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習俗。有序地介紹物品,懂得寫說明文的技巧。文章有內容,語句通順。愿意將習作讀給別人聽,互相修改。
第七周 收獲的成功,喜悅,或者收獲的趣事。
懂得收獲的辛苦與喜悅,記敘圍繞中心,表現出重點內容。看圖有順序,想象豐富合理。
第八周 有關橋的習作。
了解各種橋的作用,在習作中用上積累的材料,寫出 印象最深的地方。
第九周 郵票中的(歷史、自然風光……)
我和郵票
為郵票寫說明。了解郵票的知識,運用積累的材料進行創作,文章真 實,不胡編亂造。
第十周 有趣的地名 地名調查報告
記敘時努力做到資料詳實,寫有情有意的文章。正確使用冒號,引號。
第十二周 在規則面前,我……
第十三周 最喜歡的歌曲、樂曲、樂器
我和一支歌(一節音樂課、一次演出……)的故事
想象作文:一件神奇的樂器。
受到美的熏陶,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有創造性的習作。
第十四周 金錢
續寫:金錢……有順序地記敘人民幣的相關內容, 注意表達自己的感受
我的壓歲錢
第十五周 編故事:
小水滴與大海
難忘的一件小事 展開豐富的想象,盡量讓故事生動,感人,具有新鮮感。
第十六周 寫學期總結。學會認識自己,總結做到全面真實。
寫雪。
十、教學課時安排:
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學計劃
一、教材簡析:
本教材仍采用主題單元的形式編排,共有12個單元(包括一個開放單元),每個單元分主體課文和“語文天地”兩個部分。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學生對作品的感受逐漸接近作品本身傳達的思想感情,逐漸與作者的思想感情合拍。1 ~ 3單元學寫摘錄筆記。因為我們是語文教學,摘錄的重點在語言材料。摘錄有用的信息資料是所有課程應該學會使用的學習方法,可以另設一個摘錄本記錄,從語文教材之內或者從語文教材之外摘錄。第4單元后,“語文天地”中第一項“日積月累”都是“我的摘錄筆記”,旨在培養學生寫摘錄筆記的習慣。教材對寫摘錄筆記的具體統一保底要求是:必須寫,經常寫,養成習慣。用兒童的語言,在課文后面以小金鑰匙的形式對閱讀做指導,是北師大版教材做的一種嘗試。通過這些小金鑰匙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策略、方法和習慣。教材對四年級學生的自學水平通過這些金鑰匙提出了比較具體的要求。從培養表達能力的角度看,寫作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綜合性勞動,不能簡化為“制模——鑄造”這樣的`過程。學生要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多次反復,才能學會把話說通,既而把話說好。從學生的學習心理看,習作教學應當從學生的已知經驗、情感世界、想象世界出發,根據學生的意愿和能力,相機誘導,循循善誘。
二、學情分析:
本班有學生43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23人,我班學生思維相當活躍,個性張揚,學習興趣比較濃,主動性較強,但不善于傾聽別人的觀點和意見,對最基礎的知識點不放在眼里,協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紀律觀念……看來,教學的著眼點不應僅僅停留在語文教學上,更不能僅僅看孩子們的成績,而應該從他們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認識81個漢字,正確書寫257個漢字,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2、積累一定數目的名言警句、諺語和古詩詞。
3、學寫摘錄筆記,交流展示自己的摘錄筆記,提高閱讀能力,養成閱讀習慣。
4、積累帶“月”“明”等的成語。
5、記敘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整理自己需要的資料。
6、熟練閱讀28篇詩文,背誦四篇。在閱讀中會自己提出比較有質量問題,會處理所提的問題,基本上能自行解答提出的問題,通過討論,糾正或完善自己的認識,能對照譯文讀懂古文,基本
上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注意把閱讀和語文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學習及各種學習實踐結合起來。
7、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力求學生做重點發言人,做討論的主持人,分辨討論中的不同意見,與不同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使學生樹立對錯意識,提高分析、判斷、綜合的能力。
8、寫日記,使習作與生活緊密結合。寫作和閱讀結合,續寫,仿寫,補寫,還包括寫發言提綱。寫作與綜合性學習活動相結合。開始練習寫真實的作文,寫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內容具體);有聲有色(生動);有條有理(結構清楚)。教給學生三種修改的方法——自己讀、請人提意見和冷處理。
四、教學重點:
1、在閱讀的同時,既教給學生的語文基本技能,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 、在閱讀中,通過自己提問,自己解決,通過討論完善問題,提高閱讀能力,讀懂課文內容,懂得課文內涵。
3、大量閱讀,豐富學生的文化素養。
4、在口語交際活動中,力求學生做重點發言人,做討論的主持人,分辨討論中的不同意見,與不同意見交流,正確對待反對意見。
5、寫有根有據(真實)的作文,寫有情有意(有中心);有血有肉(內容具體);有聲有色(生動);有條有理(結構清楚)。
五、教學難點:
1、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完善。
2、提升獨立閱讀技能,擴大閱讀量,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
3、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4、寫真實、有新鮮感的習作。
六、教學措施:
1、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維為指導,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2、注重教學過程,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鼓勵學生先自主學習,敢于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大膽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3、創設寬松、和諧,師生共同探討問題的學習氛圍。
4、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每個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每節課均有機會讓每個學生都動腦、動口、動手學習。
5、引導學生敢于講出自己的體會和理解,尊重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在大語文的學習實踐中領悟、掌握和運用所學的語文知識。
6、在作業設計中,注意有多種多樣的題型和不同層次的題型。
7、引導學生完成課標規定的閱讀量。
七、教學課時安排:
周 次 內 容 課時安排
第一至二周 第一單元 師生 六課時
第二至三周 第二單元 明月 八課時
第三至四周 第三單元 民族之花 九課時
第五至六周 第四單元 收獲 七課時
第六至七周 第五單元 橋 七課時
第七至八周 第六單元 方寸世界 七課時
第八至九周 第七單元 地名 五課時
第九至十周 第八單元 尊嚴 
; 九課時
第十一至十二周 第九單元 音樂 九課時
第十三至十四周 第十單元 金錢 九課時
第十四至十五周 第十一單元 大與小 九課時
第十五至十六周 第十二單元 風雪 九課時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認識本課4個生字,會寫7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文言文的語言特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寓言所蘊含的寓意。
教學準備
生字卡、硬紙折成的小船、寶劍和線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
1.同學們,我們過去學習了一些寓言故事,有的同學課外一定還閱讀了不少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的文章。)
2.誰能給大家講一個寓言故事?你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則寓言,看看它們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有哪些同學看過或聽過《刻舟求劍》這個故事?誰能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
2.范讀課文。
3.讓學生將課文與以前學習的課文進行比較,看看有哪些不同?
師述:用文言寫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誦讀文言文,能提高語言的感悟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學習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誦讀,最好的方法也是誦讀。
今天我們學習的《刻舟求劍》這篇文言文僅53個字,是一個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4.自由朗讀課文。
5.指名讀,正音。涉(shè)、墜(zhuì)、遽(jù)、契(qì)。
三、深入理解課文。
1.根據譯文自己試著理解課文意思。
2.討論交流: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
點撥理解以下詞語:
涉:跋涉,就是渡過江河的意思。
遽:匆忙;立刻,表示時間很緊迫。
契:用刀雕刻。
惑:迷惑,這里是對事物感到迷惑不理解的意思。
3.教師用簡筆畫畫出“江面”,然后指名上臺利用“硬紙折成的小船”“寶劍”和“線”教具演示故事,邊演示邊講故事。
四、總結全文,明白寓意。
1.解題。
(1)逐字分析。舟:小船。求:找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說出“刻舟求劍”的意思。(照船上刻的記號去尋找航行中丟失的寶劍。)
2.討論:
(1)這個人準能把寶劍撈上來嗎?為什么?(寶劍是從正在行駛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斷向前移動,船上的記號就隨著船移動,這個記號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從船上刻記號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撈到劍的。)
(2)想一想這個人錯在哪里?
(3)學習了課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必須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情況變了,處理的辦法也跟著變化。根據情況的變化去處理事情才能成功。)
(4)你能舉出根據情況變化處理事情獲得成功的例子嗎?
五、熟讀課文。
1.指導朗讀。
2.自由讀。
3.背誦課文。
六、學習生字詞。
1.自由識記字形。
2.討論交流。
3.給“糊涂”找反義詞,并用“糊涂”說一句話。
七、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并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憶。
1.檢查背誦《刻舟求劍》。
2.從《刻舟求劍》這個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學習《狐假虎威》。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通順、流利。
2.再讀課文,試著理解句子意思。
(1)自讀自悟。借助譯文,一句一句地讀,想一想每句話的意思。
(2)練習把語句讀正確、流利。
3.檢查試讀課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況。
4.參照譯文,練習講課文故事。
(1)自己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練習講課文故事。
(2)啟發想象:森林里有哪些動物看到了老虎跟在狐貍的后面,會出現怎樣的情景?
(3)指名講故事,相機幫助理解重點句和難句。
三、拓展延伸,理解含義。
(1)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假虎威”的“假”是?“假借”的意思。狐貍借用老虎的威風把百獸嚇跑了。現在人們用它來比喻倚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2)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狐貍借著的老虎的威風把小動物們嚇跑了,老虎也相信了狐貍的話,沒敢吃他。那你們喜歡狐貍嗎?
(3)延伸:出示下面一段話: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個日本軍官問:“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個漢*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說:“皇軍問你是干什么的,快說!”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說:“放牛的!”
大家讀一讀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四、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逆”的聲母是鼻音“n”,不是邊音“l”。
2.自由識記字形。
3.指導書寫。“曰”要注意與“日”區別,“狐、貍”兩個字的反犬旁不要寫得太寬,整個字要寫得左窄右寬。“逆”和“違”是半包圍結構,書寫時從內到外,“畏”字下面不要寫成“”。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熟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學,掌握“掩耳盜鐘”這則寓言中的生字、新詞。
2.結合插圖、動畫理解本文意思,懂得這則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掩耳盜鈴”的意思并用這個詞造一個句子。
4.誦讀這則寓言。
教學重點
理解這則寓言的內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能用“掩耳盜鈴”造句。
教學準備
圖片、小黑板、投影儀、動畫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略)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放動畫,聽故事
猜猜故事的結尾,來給這個故事取個名字:掩耳盜鐘(板書),讀題。說說“掩”“盜”的意思,做做“掩”的動作——捂。連起來說一下這個詞的意思。
2.過渡:我們的課本把這個有趣的故事完整講述出來了,我們來走進這個故事。
三、明確學習目標
投影出示學習目標。
四、課堂自學,整體感知課文
1.投影出示自學要求: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
(2)把本課的生字、新詞在課文中畫出來讀幾遍。
(3)再讀課文,畫出不明白的詞語、句子。
(4)熟練地誦讀課文。
2.學生自學。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帶生字的詞語卡片,糾正讀音。
(2)指名試讀課文。
4.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讀課文。
2.分小組討論: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和結果怎樣?指名說一說,討論結果。
3.重點理解課文內容和寓意。
(1)理解字的含義:掩——捂,盜——偷、竊,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兒,聞——聽。
(2)在書上畫出“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鐘怳然有音”,齊讀。
(3)那個人明明知道用槌兒打鐘的后果,沒有就此打消念頭,而是想出了一個辦法。
①投影出示思考題: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兒砸鐘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對嗎?為什么?
②那個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聽不見聲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別人的耳朵嗎?
(4)他認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聰明,于是就按這個想法去做了,結果怎樣?
(5)那個人一開始就“明明知道”砸鐘的'后果,為了達到目的,他想出了一個自認為很好的辦法。可事實證明,他只是“自作聰明”,他的做法在別人看來是“十分愚蠢”的。(板書:自作聰明,十分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無法把別人的耳朵也捂住)
(6)誰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則小故事。
(7)指導朗讀。
①指名讀課文,注意讀出自作聰明的語氣。
②齊讀全文,注意誦讀時要把盜鐘人自作聰明的愚蠢表現出來。
六、揭示寓意,總結擴展
1.投影出示思考題:
(1)掩耳盜鐘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應該從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訓?
(3)這則寓言告訴人們一個什么道理?
學生分組討論后,指名回答。
2.提示寓言《掩耳盜鐘》與成語“掩耳盜鈴”的關系。同桌總結,用自己的話說說成語“掩耳盜鈴”的意思。
3.組織學生表演課本劇《掩耳盜鐘》。
4.總結擴展。
同學們想象一下后來會怎樣呢?我們把大家想的演出來好不好?
(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真正自主學習,充分體現閱讀中閱讀主體情感的投入。不直接給盜鐘人的想法下判斷,而把所設計問題留給學生,給他們較大的思考、感悟空間。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閱讀,學生在回答“偷鐘人的想法對不對”這一問題時,能從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插圖、生活經驗多方參與課堂活動)
想一想,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掩耳盜鐘”的事?聯系學習、生活實際,談談感想,學生討論后自由發言。
七、拓展延伸
1.小黑板:選擇成語填空
掩耳盜鈴亡羊補牢揠苗助長
現在許多家長望子成龍,不顧孩子實際,讓孩子學這學那,這真是()!
我發現了自己的錯誤,趕緊改正,還算()吧!
有的同學做練習冊上的題目,照抄后面的答案,這不是()、自欺欺人嗎?
(學生的認知必須與實踐結合,才會有體驗與感悟,才能回歸生活)
2.你喜歡讀寓言嗎?還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從哪兒知道的?
3.選擇作業:①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②找幾個小伙伴,把這個故事演給別人看;③把你課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講給同學們聽;④用“掩耳盜鈴”說一句話并背誦這則寓言。
教學目標
1.會認本課的生字,會寫本課的生字。
2.懂得生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4.誦讀這則寓言。
教學重點
理解這則寓言的內容和寓意。
教學難點
能用“畫蛇添足”說一句話。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本劇、小黑板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掩耳盜鐘》,它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我國古代有不少流傳很廣的寓言故事,它們往往借助淺顯易懂的故事來說明深刻的道理。這些寓言故事見于各類文獻之中,如《戰國策》《淮南子》《韓非子》等,后來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一則寓言。
二、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的2個生字,會寫本課的3個生字。
2.懂得字、詞在文中的含義,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成語“畫蛇添足”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說一句話。
4.有感情地誦讀這則寓言。
三、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2.幻燈顯示:
(1)讀準
祠賜謂
(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①引酒且飲之()②丁壯者引弦而戰()
(3)說說句子大意:
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
3.活動安排:復述故事比賽,以小組為單位,任選一則寓言故事派代表參賽。
最后師生評議,評出優勝者,頒發小獎品。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指名誦讀“畫蛇添足”。
2.串講課文:同學串講,老師適時指點。
3.學生分小組討論問題:這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然后交流。
明確:“畫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當。
4.能力訓練:這則寓言已成為常見的成語,請造一個句子。教師可先示范造句。學生造句后,組織大家評價是否恰當。
5.全班齊讀“畫蛇添足”一文。
6.請舉出生活中與之同類的事例,并談談你從文中所獲得的啟示。
五、總結
畫蛇添足:事情已經完成了,再做多余的事,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畫蛇添足》是諷刺寓言,有生動的喜劇情節,活潑風趣,讓讀者在輕松的閱讀中忍俊不禁,并從中體會其蘊含的道理。
六、布置作業
1.復習字詞,熟讀課文。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并寫出句子的大意。
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奪卮酒,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運用表格圖像化閱讀策略,體會了解魯賓孫在荒島上戰勝困難、謀求生存的非凡經歷。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魯賓孫敢于戰勝困難的積極的生活態度,學習他面對困難不退縮,勇于戰勝困難的品質。
教學重點:
運用表格圖像化閱讀策略對課文進行閱讀,體會主人公形象特點,學習他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提取、歸納關鍵信息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表格卡片。
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學習的自覺性、組織紀律性都有所增強,感知能力得到發展,能初步看到問題的實質,并已學習運用、演繹、類化的思維方法。能通過有效閱讀文本感悟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設計理念:
本文節選自英國作家笛福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文中的“我”就是小說的.主人公魯濱孫·克魯索。課文以日記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魯濱孫一個人漂流到荒島上戰勝了種.種困難的故事。縱觀全文,文章屬“日記體”,按時間順序記敘了前三個月荒島生活的事件,篇幅較長,行文較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容易提煉內容,理清層次,這需要掌握方法,需要教師進行引導。
“圖像化”是一種很實用的閱讀策略,其中利用表格梳理、提取、歸納信息是很適用于本文的一種方法。學生在從前的學習過程中曾初步接觸過一些簡單的圖像法,本課重在學習并嘗試運用。提煉出主要事件對學生來說并不困難,但要準確概括、歸納卻有一定的難度。
方法策略:
以“圖像化”策略為主,朗讀法、討論法、談話法為輔完成教學內容。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
通過創設情境“遇到下面幾種情況,你會有什么感受?”外面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你獨自在家時??;漆黑的夜晚,你需要一個人回家時??;當學習遇到難題時??;從而引出當獨自處在荒無人煙的小島時,我們會感到無助絕望,而魯濱孫卻通過自己的努力生活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引入本課的學習。
(二)、“圖像化”閱讀感悟
1、回顧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2、瀏覽課文,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3、完成三個表格,感悟課文。
4、表達想法,深入感悟。
通過朗讀感悟,你認為魯濱孫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回到情境,學習人物品質
再次出示導入環節中的幾個情境,讓學生說一說現在你會怎樣做?培養學生面對困難不退縮,敢于去戰勝困難的品質。
(四)、總結拓展
通過總結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讀《魯濱孫漂流記》的興趣。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獲得者——張迎善那雙寬大、粗糙、有力、勤勞,創造了綠色寶庫的手,投射出這位普通勞動者質樸美好的心靈及其高尚的情懷,贊美了普通勞動者堅忍、敬業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敬意。
教學目標:
1.學習專注關鍵詞,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理解文章的閱讀方法。
2.了解張迎善一雙手的特點,探討這雙手形成的原因,從而感受張迎善甘愿奉獻的高尚情懷和造福大家的美好心愿。
教學重點:
1. 體會林業工人無私奉獻的精神;
2. 學習抓住特征表現人物寫作的方法。
教學難點:
品味課文的語言風格,揣摩句子的深刻含義,感悟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三疑三探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1.圖片導入:人人都有一雙手,可由于人的年齡和社會經歷不同,它們絕不會是一模一樣的,每雙手都有它的特點,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幾張關于手的圖片,請大家猜猜它是屬于誰的手?
生:
媽媽的手(溫柔細膩的撫摸著嬰兒,藏著濃濃的母愛)
農民的手(手上布滿老繭和泥土,藏著農民的辛勞)
醫生的手(帶著手術用的手套,藏著救死扶傷)
……
2.引導質疑:每雙手都有它的特點今天我們也來認識一雙特殊的手。(板書課題:一雙手)通過上節課的初步了解,這節課你還有哪些疑問?
生:
張迎善的手是什么樣的?
他的手有什么特點?
他的手做了什么?
……
3. 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自探提示: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盡情讀課文,邊讀邊用筆把描寫這雙手的句子用直線劃下來,抓住關鍵詞把你感受到的手的特點批注在旁邊。
2.思考:為什么這雙手會是這個樣子?在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細細品味。
二、解疑合探
(一)1.小組合作,匯報自學成果。分小組展示自學時找到的關于手的樣子的句子,并簡單談一談在讀這句話時的感悟。
2.轉關鍵詞,深入分析張迎善手的特點。
A. 出示句子“ 在兩只手握到一起的一瞬間,我驚訝了:我握的是手嗎?活像半截老松木!我本能地想抽回手來,可是沒能得逞。那只有力的大手,把我的手緊緊地裹住了。”
方法指導:從哪些地方看出張迎善手的特點?
粗糙(“活像半截老松木”聯系實際生活中老松木的樣子進一步理解手的粗糙)
有力(“想抽回手沒得逞”、“緊緊裹住”說明張迎善得手有力)
讀書指導:出示“我驚訝了:我握的是手嗎?活像半截老松木!”讀出驚訝的感覺。(差生讀,中等生評價后再讀,優生再評價再讀。比一比誰讀的更好)
并且多次閱讀后讓學生觀察句子特點:前面是問句,后面是對問句的回答,這樣的句子叫做設問句,出示設問句的作用,讓學生進行句子練習。)
結合圖片認真觀察感受手的粗糙
B. 出示句子“掌面像鼓皮一樣硬,老繭布滿每個角落,手指肥圓。一個手指似三節老干蘑。”
方法指導:這里運用打比方的手法,把______比作 _______;把_______比作________.
生活中你見過鼓皮和干蘑吧,是怎樣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手的粗和硬)
C. 出示“左手大拇指沒有指甲,長過指甲的地方,刻著四條形成上下兩個“人”字形的黑且深的裂紋,手指各個關節纏著線,線染成了泥色。”
閱讀感知:從文段中抓關鍵詞了解手的特點,從“沒有指甲”、“刻”、“黑且深的裂紋”等知道這雙手是傷痕累累的。
D. 出示: 我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來:長24厘米,寬10厘米,厚2.5厘米,這是我今生見到的天下第一號大手。
方法指導:抓住具體數字,感知手大的特點,總結列數字說明方法。
展示按照這個尺寸畫的一只手,組織學生比一比,在直觀形象對比中是學生對張迎善手大的特點有直接、真切的'感受。總結張迎善手的特點,讓學生看一看自己的手,再對比張迎善的手,想一想他到底做了什么?為什么和我們的手千差萬別?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答案。
(二)從文中找出這雙手形成原因的句子,進行朗讀。
A. 出示:栽樹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塊塊得用手揀出來。保證苗苗不窩根,得用手把苗根送進土里。栽一根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貼膠布涂手油不管用。
(讓學生邊讀,邊做出動作,體會張迎善對樹苗的愛惜,再帶著愛惜之情讀一讀,明白張迎善必須親自用手種樹,因此才會傷痕累累,手上布滿老繭。)
B.計算器請:
我們為張迎善算一算:栽一棵樹手往土里插三四次,一天栽一千棵,這雙手往土里插多少次?張迎善一共種了多少棵樹?這雙手又往土里插了多少次?(780000次)
組織交流:看呀,就是這雙手,和土壤接觸了幾十萬次,這一串數字多令人驚訝,作者在得知這一數字后驚訝的說道: 這雙手虧得是肉長的,若是鐵鑄造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請盡情地用驚訝的語氣讀出這句話來。學到這里,讓我們想一想這雙手的付出,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這雙手。
生:勤勞的手,堅硬的手,比鋼鐵還硬的手,無私奉獻的手,默默無聞的手,創建綠色寶庫的手……
(三)林業局負責人說:這是一雙創建綠色金庫的手。綠色金庫指的是什么?植樹造林還有哪些好處?小結:這大森林的的確確是綠色的金庫,而這金庫的創造者就是張迎善這雙手,讓我們再重溫一下張迎善的手。
三、質疑再探
課前的問題大家都弄明白了嗎?誰還有那些疑問?
預設:看著雙手老師看到了翠綠的森林,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
四.運用拓展
一雙手一個動人的故事,一雙手一個奇跡的見證,一雙手一個美好心靈的展現!張迎善用他普通的雙手為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學們我們人人都有一雙手,你愿意用你的手為社會做哪些好事呢?
(拾金不昧,助人為樂,扶老愛幼……)
五、布置作業:
其實在我們的身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普通而又不普通的手,不怕風寒清潔工人的手,傳遞知識老師的手,勤勞能干爸爸的手,溫暖細膩媽媽的手,還有你們,稚嫩靈巧的手等等,課后請你仔細觀察,試著把它寫一寫。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7個字。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3、比較《白鵝》和《白公鵝》在表達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課文重點課文的2———7自然段。
感情朗讀訓練點
讀說結合訓練點
教學準備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檢查自學,總體感知課文內容。
導語:上節課我領略了“架子十足”、高傲的白鵝,那在俄國作家葉?諾索夫眼中課文2、3、5自然段。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你喜歡什么動物,說說他們有什么特
的白公鵝又是如何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自己去尋求答案吧!
1、根據常規預習提綱預習課文。
2、讀讀記記下列詞語。
腔調、慢條絲理、掂量、漣漪、舉步、官司、徑直、勾當、屬于、主宰
3、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課本上(注音、組詞)。
調diàotiáo
4、結合上下文(或查工具書)解釋詞語。(寫在課本上)
漣漪慢條絲理主宰
5、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提示:本文主要圍繞白公鵝的哪些特點來寫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再讀課文劃出重點句,與上課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并試著填下表:
白鵝白公鵝
姿態
叫聲
步態
吃相
玩相
8、質疑。(至少提出2個問題,并在文中做好標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白公鵝的特點。
2、比較《白鵝》和《白公鵝》在表達上的異同之處,體會作者的語言特點。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一課,我們認識了豐子凱老先生筆下的.白鵝(板書:白鵝),今天,和我們見面的是葉諾索夫筆下的白公鵝(加板書:公),你猜猜,這兩只鵝會有什么不同。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二、初讀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把課文讀一遍,我的要求是不讀錯一個字,不讀得結結巴巴的,能辦到嗎?
2、交流,找到海軍上將了嗎?(板書:榮膺)你知道什么樣的人能當海軍上將嗎?
3、一只白公鵝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太有意思了,我們再讀一遍這有趣的課文,怎么樣?這回我要抽同學讀。(抽生分段讀)
4、交流:現在你知道白公鵝憑什么理當榮膺海軍上將銜了嗎?(板書:傲)
三、比較
1、同學們講得都不錯,上一課我們認識的是豐子愷先生筆下的一只白鵝——高傲的鵝老爺,現在我們又認識了葉。諾索夫筆下的海軍上將。我想考考大家,我這有它們倆的肖像,你能認清哪個是海軍上將——白公鵝嗎?
2、出鵝圖,交流想法。
結合引導學習白公鵝走路:
A、走路的樣子(請生表演,評演)讀出慢條斯理
過渡:在這一段中,關于白公鵝的走路,作者還有怎樣的描寫?
B、車轍凌亂而泥濘的路可不好走,你能想象它用什么辦法使自己的細翎不沾一點污泥嗎?
C、狗追趕都不奔跑,這又是為什么呢?它心里會想些什么?(板書:傲氣)聽了你們的介紹,我知道了,這是一只特別有趣的,特別高傲的白公鵝。同學們也談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有的認為??現在,我來揭曉正確答案——我也不知道是哪只。
四、辯論
“不過,你們先別笑。讀了課文,有一點我卻可以確定地告訴你們,葉。諾索夫先生可不喜歡這只白公鵝。”不信,我還有證據——
1、證據一:搗亂
出句“有時??亂羽”
聽你這么一說似乎也有些道理。不過我每次讀到這都感覺葉。諾索夫討厭它,你聽——(師讀)
引導生讀出喜愛。
2、證據二:偷食
出句“有多少次?主宰。”
不光偷吃魚餌,還拖走掛著魚餌的釣繩,多討厭,這回你們無話可說了吧?(導:它知道自己偷東西嗎?)
(那作者是喜歡它偷東西嗎?板書:傲骨)
3、證據三:“吃驚”
A、出句“白鵝大概認為這個??大吃一驚了。”
B、瞧,作者想到小男孩要把它吃了,該是討厭了吧?(結合講講破折號)
C、聽你們這么說,作者是在講俏皮話啊。
你聽聽看,當時作者是不是這么說的(師范讀,引學生說出講俏皮話的特點)“講得有理,那你來試試。”
D、那你看看這幅圖,白公鵝要去搗亂了,誰能用葉。諾索夫的調侃的語氣對白公鵝說幾句話嗎?
五、小結
看來作者明著是寫白公鵝的缺點,實際上是對這只有著傲氣和傲骨的鵝充滿了喜愛。還有誰喜歡這樣的鵝?
六、拓展: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你喜歡什么動物,說說他們有什么特點?板書設計:
海軍上將
白公鵝步態:慢條斯理不慌不忙
教后反思:
活動: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說明紛繁復雜事物的方法。
2、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吆喝是“生活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在老北京城的胡同小巷經常可以聽到小販們的各種吆喝聲。今天,我們跟著蕭乾先生一起去品位老北京城那起伏有致的吆喝聲。
二、整體感知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文中介紹到的吆喝聲有哪些?介紹吆喝聲時按照什么順序?
研讀賞析
提問:
1、文中介紹了多種吆喝,哪個片段你最喜歡?為什么?請找出來細細品讀。
2、作者多老北京街頭的吆喝聲懷著怎樣的情感?(讓學生深入文本,反復朗讀品位出京味文化的內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整節課的.重要點所在。)
3、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你來提問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課文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繁復多樣的吆喝聲的?
(2)為什么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么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這會給你什么樣的啟示?
(3)為什么“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聲會嚇個馬趴?這一定是夸張嗎?
(4)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
(1)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結構時,一定要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閱讀時要搞清楚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如銜接過渡的語句有:
①“囿于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這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并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從“一日”轉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敘述介紹自此開始轉向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學習課文把事物描述得更形象、生動。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
3、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體會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通過談話簡要了解文章的作者及創作背景。
2、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檢查讀書情況,注意正音。
二、發現文中的語言密碼,積累語言,學習寫法。
1、在文章的字里行間,作者還向我們展示了許多景物、動物。
屋子,閃電,云彩
星,蝙蝠,夜鶯,貓頭鷹
2、學習比喻句
在文中作者是怎樣形容它們的呢?
地洞似的屋里
帶子似的閃電
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理解比喻詞“似的”
3、引導學生展開想象,仿說比喻句。
4、出示寫夜色的一組
星——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蝙蝠——灰色的蝙蝠
夜鶯——會唱歌的夜鶯
貓頭鷹——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男、女分角色讀豎著讀
5、比一比這兩組詞語,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學習課文,理解主要內容。
好的讀者還要會問。猜一猜,學習這篇文章,老師可能會問那些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問,教師重點指導:
1、什么是天窗?
2、為什么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活潑會想的孩子,怎樣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
好,課文的那幾自然段具體寫了透過小小的天窗孩子們從“無”中看出了“有”、“虛”中看出了“實”。
板?無?有?虛?實
3、結合課文理解“這時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慰藉”是什么意思?
句子中的“你”指的是誰?
“這時候”指的是什么時候?
(夏天陣雨來了時)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晚上,當他們被逼著上床去“休息”是)小小的天窗又是孩子唯一的慰藉。
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理解“唯一”。
課件出示文章第四、第六自然段。自由讀讀這兩段話,透過字里行間,你能發現這是一群怎樣的孩子。體會孩子們認識外面世界的迫切渴望。
指導朗讀
4、這小小的天窗又是怎樣安慰他們的?怎么成為了他們唯一的慰藉的呢?
快速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A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指名朗讀這一段
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雨腳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瞥,你想象到這雨這風這雪這電,怎樣猛烈地掃蕩了這個世界,你想象它們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實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指導理解朗讀
師讀:從那小小的玻璃,你會看見雨點在那里跳,你會看見帶子似的閃電一瞥。
聽出了什么?
雨點跟雨腳不一樣嗎?
對啊,雨點它有腳,它光著腳丫在那兒卜落卜落跳,跳得那樣輕快。
“一瞥”是什么意思?閃電它有眼睛啊,它飛速地看了你一眼。
指導朗讀,讀出想象中風、雨、雷、電的威力無比。
小結:就這樣,活潑會想的孩子,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小小的天窗成了他們唯一的慰藉
B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
夏天的夜晚,孩子們又透過小小的天窗看到了什么呢?請默讀第七自然段,用“——”畫出看到的,用……..畫出想象到的。
匯報:
看到:——想到:
一粒星——無數閃閃爍爍可愛的星
一朵云——無數像山似的、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條黑影——灰色的蝙蝠
會唱的夜鶯
霸氣十足的貓頭鷹
夜的美麗與神奇,就這樣在你的想象中展開。
親愛的孩子們,透過那小小的天窗,仰望頭頂的星空,你會想的.什么呢?
訓練說話出示圖:
秋天來了,當你透過小小的,看見飛過的一只大雁,你會想到:
北風呼嘯,當你看見一朵潔白飄逸的雪花,你會想到:
活潑會想的孩子就這樣從無中看出有、虛中看出實。小小的天窗成了他們唯一的慰藉。
四、總結升華,體會情感
現在,你明白了嗎?為什么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
指名匯報
小結:是啊,當門窗緊閉,屋子黑得地洞里似的時,只有這個小小的透明玻璃,給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外面的世界,通向廣袤宇宙的窗。所以作者說發明這“天窗”的大人們,是應得感謝的。
引讀課文第八自然段
小小的天窗,帶給孩子們無限的想象(板)
理解文中第八自然段的“天窗”為什么要加上雙引號呢?
天窗已經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天窗是孩子們想象的窗口,也是孩子們心靈的窗口,揣著一顆向往美好的心,才能打開想象的窗,讓心靈通向更多更廣袤的美好世界。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23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3-14
小學語文《草原》教學設計03-09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3-02
小學語文《白鵝》的教學設計02-26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10-23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