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看過雪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
2、小朋友們看了課題有沒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隨老師談談嗎?
二、自讀課文,小組互助學習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三、認記生字
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如:
1、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2、借助偏旁認記。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義和人的手有關;“銀”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四、鞏固練習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猜字游戲:一人被蒙住眼睛,讓一個人指某個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讓被蒙眼的同學一個一個地指著生字向大家發問。如,問:“是不是櫥窗的‘櫥’?”答:“不是櫥窗的‘櫥’!”直到猜對了,全班一起回答:“對對對!就是這個字。”
3、“摘蘋果”游戲:在黑板上畫棵蘋果樹,把做成蘋果形狀的生字卡貼在“樹”上,讓學生上臺讀字音,讀對的就可以把“蘋果”摘下來。摘對五個以上可獎勵一張蘋果貼畫。
五、擴展活動
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包括中國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系,中國臺灣的風景名勝,中國臺灣回歸問題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再互相交流中國臺灣的資料,以你問我答的方式,學生把還不懂的問題或自已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由其他同學根據自已自已掌握的內容來回答。今天繼續學習看雪那一課。讀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學生回憶下雪的情景,并說說自已回憶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讀。
1、假設自已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帶著對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復習“識字3”中的'“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把以前對中國臺灣的了解運用到本課的學習中。
3、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4、小組交流解決各自所提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注意結合朗讀課文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5、各組挑選自己認為最有意思或最有價值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各組從其他組提的問題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交流、討論。
6、選擇同學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引導大家讀書、思考、表達。教師也可提出重點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如,課文最后一句話,老師為什么要“深情”地說?老師心里在想什么?
7、通過教師范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8、課文語言優美,感情豐富,可配抒情音樂讓學生美讀。
(三)實踐活動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看過雪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
2、小朋友們看了課題有沒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隨老師談談嗎?
二、自讀課文,小組互助學習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三、認記生字
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如:
1、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2、借助偏旁認記。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義和人的手有關;“銀”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四、鞏固練習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猜字游戲:一人被蒙住眼睛,讓一個人指某個生字,等全班都看清楚了所指的字以后,讓被蒙眼的同學一個一個地指著生字向大家發問。如,問:“是不是櫥窗的‘櫥’?”答:“不是櫥窗的‘櫥’!”直到猜對了,全班一起回答:“對對對!就是這個字。”
3、“摘蘋果”游戲:在黑板上畫棵蘋果樹,把做成蘋果形狀的生字卡貼在“樹”上,讓學生上臺讀字音,讀對的就可以把“蘋果”摘下來。摘對五個以上可獎勵一張蘋果貼畫。
五、擴展活動
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臺灣的資料,包括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系,臺灣的。風景名勝,臺灣回歸問題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臺灣的位置。再互相交流臺灣的資料,以你問我答的方式,學生把還不懂的問題或自已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由其他同學根據自已自已掌握的內容來回答。今天繼續學習看雪那一課。讀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學生回憶下雪的情景,并說說自已回憶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讀。
1、假設自已就是臺灣的小朋友帶著對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復習“識字3”中的“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把以前對臺灣的了解運用到本課的.學習中。
3、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4、小組交流解決各自所提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注意結合朗讀課文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5、各組挑選自己認為最有意思或最有價值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各組從其他組提的問題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交流、討論。
6、選擇同學們共同關心的問題,引導大家讀書、思考、表達。教師也可提出重點問題讓學生思考、討論。如,課文最后一句話,老師為什么要“深情”地說?老師心里在想什么?
7、通過教師范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8、課文語言優美,感情豐富,可配抒情音樂讓學生美讀。
(三)實踐活動
給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文學家梁衡說過,有兩篇小品文就像兩幅精美的畫卷掛在中國文學歷史的長廊里,一篇是蘇軾的《記承天寺夜游》,一篇就是張岱的《湖心亭看雪》由此可見《湖心亭看雪》在中國文學世界中的地位學習這樣的小品文,重在看作者所描繪的奇景所寄寓的奇情。王國維言“一切景語皆情語”,所以在講解過程中,作為一篇文言文文言知識固然重要,但引導學生走進作者所描繪的美景之中,從而一窺作者的精神世界更為重要。
故,設計本文授課,我的目標中心定位為“讀”讀準音節,也就是落實基礎;讀懂文意,也就是掌握文言知識;讀出情感,即走進作者的內心世界,自然這也就成為本文的授課重點。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展示“西湖之勝,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湖心亭看雪》,一起領略雪后西湖的魅力。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句讀。
挐( )毳( )淞( )沆( )碭( )
堤( )氈( )強( )喃( )
一童子/燒酒/爐正沸
湖中/人鳥聲/俱絕
2、結合注釋,讀懂文意。小組合作理通文意,看文中還有哪些字詞句弄不明白?若有就讓學生提問解答,若無就進入下一環節。
三品雪景
既然題目是《湖心亭看雪》,請找出描寫西湖雪景的句子。
1、展示
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先)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先)
生先讀句子,再問這兩個句子你能夠翻譯出來嗎?明確:冰花一片彌漫,天空與云層與遠山與湖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長提(淡淡的)一道痕跡,湖心亭一點輪廓,和我的一葉小舟,以及船中的兩三個人影罷了。
2、比較品味。
我們知道文言文一般都惜字如金,非常簡潔,很少有用連詞和量詞的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口技》
那么我們這兩句話能不能改為
展示
霧凇沆碭,天云山水,上下一白(后)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湖心亭一,與余舟一,舟中人兩三而已(后)
湖上影子,惟長堤一道、湖心亭一座、與余舟一艘、舟中人兩三個而已。
明確:這四個“與”并不多余,他讓天云山水四個景物融合到了一塊,去掉就好像有界限似的四個“與”的存在造成了一種天地蒼茫的浩大氣象,把所看到的景無限的擴大了(三個“與”,生動地寫出了天空、云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的景象,寫的是由上到下的全景,突出天地茫茫,闊大遼遠之勢,即著眼于“大”字。
后一句作者變換角度,連用“一痕、一點、一芥、兩三粒”,由大到小,由遠到近,不僅表現了視線的移動,景色的變化,而且暗示了小船在夜色中緩緩行進,展現了一個微妙而變幻的意境,給人一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之感。突出“小”字。)
我們再來看這幾個量詞痕一般指很小的一道,點更是小到極致,在說芥,是芥菜的種子,非常小,粒也就是米粒了這幾個量詞不但有量詞的作用還起到比喻的作用,堤、亭、舟、人,以此類推一個比一個小,到人的時候仿佛已然可有可無了
王國維有言: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由此可見,作者極言景物之大,極言自己之小,顯然是要達到無我之境,融自己與境中人、舟、堤、湖、天、地,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也就是我們經常說到的天人合一
現在你能夠描繪出作者所看到的這幅畫面嗎?
(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長堤的.痕跡,湖心亭像一個墨點,我的小舟像一片芥葉,舟中的人影像兩三個米粒罷了。)
景的特點表現出悠遠脫俗,蒼茫靜寂的情味,天人合一,山水之樂,也有自然的蒼茫,人的渺小之感。
朗讀指導:語調(氣勢)。“天與云與山與水”一句,可利用氣息拖音,讀出悠遠的意味。
第二句:“惟”字讀出了寂靜。
作者借著雪光,似有若無,依稀恍惚。長堤的一“痕”,湖心亭的一“點”,余舟的“一芥”,渲染了背景的廣闊蒼茫與自己所在位置的渺小。
3、學習白描手法。我們回過頭來再看這兩句,作者僅僅用一個連詞“與”和“痕、點、芥、粒”幾個量詞,沒有對景物做任何了的修飾和渲染,就把這一天人合一的圖畫展現了出來,這種手法我們以前也學過《天凈沙8226;秋思》,這些文字簡練樸素,不加渲染,寥寥幾筆就勾勒出湖中雪景之美,這種寫作方法就稱謂白描。
補充白描概念:
白描原是中國畫的一種技法,是指一種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線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畫法。(展示圖畫)作為一種描寫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質樸的文字,寥廖幾筆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寫方法。白描用于寫人,只需三言兩語即可勾畫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態,使讀者如見其人。白描用于寫景,只需幾筆就可勾勒出一幅鮮明的圖畫,使人如臨其境。白描用于寫事,也只要幾筆就可使事態畢現,生動形象。(誦讀“白描”的解釋。幫助學生理解。)
③、遷移訓練:
判斷下列句子哪些才是白描,并說說白描的作用。如:
a。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白描)
評述:作者運用白描手法對九個景物進行了排列,勾勒了一幅“天涯游子圖”。在這幅圖中,藤是枯的,樹是老的,鴉是黃昏中的,它們給人的情緒是蕭索暗淡的。此時再看到小橋流水人家,那種思鄉思家的情緒就很自然地從心底彌漫開來。抬頭望望遠處漫漫古道,聽聽耳邊呼嘯秋風,看看跨下長途跋涉的瘦馬,啥感覺?只能斷腸!僅28字就達到了一種千古絕唱的效果。這就是白描。
是白描手法)
4、當你一個人置身于這白茫茫的冰天雪地里,看到這樣的景,你會發出怎樣的感慨?
四、理解癡把握人物特點
把握情感部分的主問題:“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這里的癡如何理解?
引導:這樣的美景,我們也都想看,那就讓我們借時空隧道,穿越到張岱身邊去看看,到湖心亭后看到什么?
1、自由朗讀第二段,熟悉內容。
2、用自己的話向同學描述你在湖心亭看到的情景。
3、學生評價,再次熟悉內容。
4、說出舟子對張岱和金陵認得言行的評價的語句,翻譯句子。
5、理解“癡”。百度百科里對“癡”的解釋有好多種,如A傻,無知B癲狂C對某事或某人著迷……你覺得舟子這里的“癡”是什么意思,請你結合文中的語句來說說你的理解,可以單獨思考也可小組討論。
師小結:舟子的癡是傻的意思,那再來看看作者張岱資料。
張岱是一個用后半生回憶前半生的人。
張岱少為富貴公子,“極愛繁華。好精舍,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凡俗世享受,無所不至其極。
1644年,明朝滅亡。“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發入山,駭駭為野人。”“語及少壯秾華,自謂夢境。”明亡后不仕,發誓不向清廷妥協,入山著書以終。
師追問:張岱年輕時是個琴棋書畫無所不會的富貴才子,他會是個傻子嗎,那這個“癡”對張岱來說應是什么意思?癡迷。
6、張岱癡迷于什么,也請用文中的語句說明。(癡迷于山水,癡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癡迷于故國。)
7、想像補讀于是,當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時,張岱會辯解嗎?當時他會是怎樣的表現?他心里會怎么想呢?試讀舟子喃喃之語,想象張岱的言行舉止。
演示文稿六
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張岱
【設計意圖】在對張岱情感的理解基礎上,補白張岱的神情,姿態,心理活動,突出“情懷之獨”
明確:張岱不會辯解,舟子是根本無法理解張岱的。張岱游湖的情致和情懷,惟他自己獨有,惟與西湖共享。
明確:獨情——寄情西湖,孤高獨立
五、拓展延伸——點數“獨人”,感受“獨情”
中國傳統文化中,“獨”是個經常出現的字,如獨愛蓮、獨釣寒江雪、獨清、獨醒……這些“獨”字傳達了一份不隨波逐流的清醒、一種卓然不群的精神追求。
在我們民族歷史的長河中,有獨特個性、獨特情懷、獨特思想的文人有豈止張岱一人呢?他們,也同樣不被世人所理解,但他們也正如張岱“獨往湖心亭”一樣,在他們的詩句中寫入了一個“獨”字……
演示文稿七
一個人,登臺長吟: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一個人,登高作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一個人,夜上西樓: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一個人,孤舟獨釣: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一個人,獨往湖心亭: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一個人,持有一份情懷,堅守一種節操,直到天荒地老!
愿我們大家都做一個情懷高尚、個性獨立的人!
六、作業:
1、背誦課文。
2、搜集含“獨”的詩句,加深對傳統文化中“獨”的理解。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練寫帶提手旁的三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激發學生盼望祖國回歸的愿望。
3、學習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知道詞語搭配的妙處。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通過重點詞句,體會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2、教學難點:
從課文最后一句話中激發學生盼望中國臺灣回歸,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導入新課
1、猜謎語“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鵝毛飛滿天,掉在地上處處白,落在水里都不見。”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標出自然段。
2、師提問:是哪的`小朋友想看到雪?他們希望到哪里看雪?(板書:中國臺灣、北京)
3、認讀生字:
⑴自由練讀生字。
⑵開火車讀生字。
⑶生字排序,學生觀察找排序規律。
⑷去拼音讀生字。
4、認讀詞語:
⑴看詞語,心里默讀。
⑵齊讀詞語。
三、感悟課文,指導朗讀
1、學習一、二自然段:
⑴齊讀一、二自然段。
⑵師提問:假如你是中國臺灣小朋友,看到這種人工做的雪景,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呢?
2、學習三-八自然段:
⑴同桌合作朗讀三-八自然段。
⑵指名朗讀。
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們問的句子:
①您看到過真的雪嗎?(讀出好奇的語氣)
②您是在哪兒見過的呢?(讀出驚奇的語氣)
③北京離這兒很遠吧?(讀出打探的語氣)
⑷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老師回答的句子:
①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②小時候,在我的故鄉。(學生在地圖上指出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
③不算太遠。
3、學習九自然段:
⑴自由輕聲朗讀九自然段。
⑵課件出示雪景圖,學生在課文中找句子配圖。
⑶完成課后連線題。
⑷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一句話。
⑸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句話。
⑹齊讀全段。
4、學習十、十一自然段:
⑴指名朗讀十、十一自然段。
⑵學生填空:
()的小朋友正盼著()去和他們一起玩兒呢!
⑶學生把自己當作北京的小朋友,為中國臺灣小朋友介紹北京的名勝景點。
⑷欣賞中國臺灣的名勝景點介紹。
四、朗讀全文,指導寫字
1、全文朗讀。
2、指導寫“打”“指”“接”三個生字:
⑴觀察三個字的共同點。
⑵老師范寫,學生書空。
⑶學生練寫。
【板書設計】
12看雪
中國臺灣北京
盼著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11-25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設計精品09-04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看雪》教學設計07-13
二年級語文《看雪》教學設計04-02
二年級語文上冊《雪孩子》教學設計03-10
二年級語文上冊看雪教學反思04-27
二年級上冊語文看雪教學反思11-16
看雪教學設計05-28
《看雪》教學設計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