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單元教學設計(共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單元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
一、設計說明
本文是新聞特寫,新聞特寫側重于再現,用形象的事實說話,往往采用文學手法集中、突出地描述某一重大事件的發生現場,畫面感特別強。本文適合采用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在學生體驗的基礎上概括總結,幫助學生把握新聞特寫的一般特點及閱讀方法。
二、教學目標
1.了解新聞特寫的一般特點。
2.把握本文畫面描述與評論相結合的表現方法。
3.體會文章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三、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特寫鏡頭,它專門拍攝人或物的某一部分進行特別放大。特寫鏡頭在刻畫人物和表現細節時,能夠抓住人們的視線,扣緊人們的心弦,產生意想不到的震撼力。用這種手法寫成的新聞叫新聞特寫,新聞特寫是用“鏡頭”來表現新聞事實的,怎么表現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別了,“不列顛尼亞”》這則新聞特寫,共同思考探究。
2.整體把握
(1)從新聞特寫和消息的區別切入
①請同學們閱讀全文并思考:如果把本文改寫成一則消息,應該刪去哪些內容?
②探究討論:刪去的'這些內容在表達上有什么作用?
③請同學們概括新聞特寫和消息的區別。
(2)從文中的“特寫鏡頭”切入
①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全文,按照時間順序找出文中的“特寫鏡頭”,并為每個鏡頭擬一個標題。
②探究討論:新聞是選擇的藝術,作者為什么要選擇這幾個“特寫鏡頭”呢?
③為了讓讀者更深切地體會這一事件的意義,在每一個鏡頭后面作者都有精當的評論,請同學們再次閱讀全文,找出評論性的句子,探究其深刻含義。
④請同學們結合鏡頭與評論簡要概括這則新聞的主旨。
(3)從文章的題目切入
①毛澤東主席在1949年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回國、美國政府的白皮書發表之時,曾寫過一篇文章題目是“別了,司徒雷登”。本文的題目化用了毛主席文章的題目。你覺得本文的題目有什么含義?
②閱讀分析:文章用了哪些“特寫鏡頭”來表現題目的含義?
③探究討論:在表現當天的事實以外,文章還寫到了哪些內容?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
3.重點、難點突破
(1)幫助學生體會文章重點詞句的深刻含義
方法一: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畫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大家交流討論。
方法二:引導學生通過誦讀體會語句的深刻含義。
(2)幫助學生總結新聞特寫的一般特點
方法一:先讓學生自己總結,然后在討論交流中完善。
方法二:介紹新聞特寫的一般特點,讓學生結合本文進行分析。
四、拓展延伸
課外閱讀《中外新聞特寫名篇賞析》(李小林、白慶祥編著,新華出版社20xx年版),選擇自己最欣賞的篇目寫一則讀書筆記。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認會本課10個生字,重點指導“瀑”字的書寫;朗讀課文,能讀出自己的感受。
2、過程與方法: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學習生字,繼續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通過讀課文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來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能夠喜歡這篇課文,愿意朗讀課文,通過讀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對學習有著積極的態度,高度的熱情。
教學重點:在讀文中掌握要學習的生字,能夠朗讀課文,并讀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對這首詩歌內容的理解。如:珍珠的屏;如煙、如霧、如塵;一道白銀;詩中人物位置的變換。
教具準備:錄音機、音樂、圖片、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你喜歡旅游嗎?貼圖(丁丁、冬冬)老師和丁丁冬冬也很喜歡旅游,他們今天邀請我們和葉圣陶爺爺一起去看大自然賦予人類的一項自然景觀“瀑布”,你們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讓我們和丁丁冬冬一起去看看“瀑布”。(學生發言老師板書“瀑布”)[導入的語言親切又簡單,巧妙的告訴了學生文章的作者是葉圣陶。]
二、指導書寫:
老師板書時讓學生跟著書寫“瀑”字,并認真看老師寫。
1、指著“瀑”字問:想一想,這個字有沒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學生觀察并指名發言。)
2、看黑板上的“瀑”字書寫,心里提醒自己這個字需要注意的地方。
3、打開書73頁,在生字表“瀑”字下面寫一個。寫字要做到三個一“一拳、一尺、一寸”,要想把字寫好還要做到1、2、3,想知道是什么嗎?(1)要認真看書上的字;(2)想它是怎樣組成的;(3)一次性寫好。你有信心寫好嗎?
4、學生寫字。如果你覺得自己寫的還不錯,就獎勵自己一個小笑臉。
[寫字的指導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在安排寫字環節時,沒有墨守成規把寫字教學放在教學的最后,而是在出示課題時巧妙地解決了本課生字的`難點“瀑”。同時,生字教學的環節扎實,在教學過程中給出學生寫好字的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三、隨文識字
1、過渡:你們寫得真認真,丁丁冬冬都快等著急了。輕輕把書合起來,讓我們閉上眼睛,隨著美妙的音樂,一起去美麗的大自然看一看。放音樂,老師范讀課文。
[要使學生動情,教師自己首先得動情。流暢美妙的音樂,老師動情地范讀,把學生帶到了文中,激發了學生的情感。]
2、喜歡這首小詩嗎?快打開書自己讀讀。
出示學習小建議:(1)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找出不認識的字;(2)小組學習,同學互相幫助,學會生字。
3、對生字的學習進行反饋。
(1)老師用字卡反饋:認識就大聲讀,不認識舉手。
(2)組詞帶讀。
[二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字能力,要敢于放手讓學生去自學生字。并在小組的學習中進一步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四、理解內容,感情朗讀
1、生字詞學會了,相信你們課文讀得更棒了,同桌兩個人互相讀讀,看看字音是否讀準了,句子是否讀通了,如果他都做到了,你就夸一夸他。
2、同學們真會學習。聽,小丁丁說話呢,他讓你們認真聽。(板書:聽)老師以丁丁的口吻讀第一小節,讀后問:你們都聽到了什么?(指名發言)能把你聽到的讀出來,讓在座的老師也能聽到嗎?
(1)自由練讀(2)指名讀
3、瀑布的聲音這么吸引人,想不想看看呢?(取下丁丁的圖,叮囑學生:跟緊了,別掉隊。)拿著丁丁的圖在黑板上繞著山路轉過來,把丁丁貼好,然后貼瀑布圖,邊貼邊問:看,我們看到了什么?
(1)快跟同桌交流一下你此時的感受。
(2)讀讀第二小節,談談你的理解。
(3)能帶著你的理解再讀讀嗎?能把你的這種感受讀給大家聽嗎?
(4)師生配合讀。
過渡:遠看瀑布是如此的壯觀,讓我們加快步伐,來到瀑布腳下。(把丁丁貼的離瀑布更近)
4、邊貼邊和同學配合讀:師:站在瀑布腳下仰望
生: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師:時時吹來一陣風
生:把它吹得如煙、如霧、如塵!
(1)誰愿意讀一讀這小節?學生讀后問:你為什么這么讀?
(2)誰還想讀出自己的感受?
(3)齊讀這一小節。
5、帶著自己的感受讀這首小詩,怎么理解怎么讀。
6、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好朋友聽。
7、配樂朗誦:學生讀,師生配合讀。
[朗讀、討論、交流是感悟的基礎。在這兒,教師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體會瀑布的偉大與壯觀。當學生渴望交流的時候又恰到好處的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在交流的基礎上再帶著自己的感受讀文,使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
8、你們能想起我們學過的一首寫瀑布的古詩嗎?全班齊背《望廬山瀑布》。
[注意了課外的延伸,體現了語文的特點。]
五、作業:
你都知道哪些瀑布?學生自由發言;老師可以介紹:世界三大瀑布是:尼亞加拉瀑布;維多利亞瀑布;伊瓜蘇瀑布。世界上最高的瀑布是:安赫爾瀑布。有關瀑布你還想知道什么,可以查資料。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3
一、教材解讀
(一)語文教學內容及策略
1。字母教學板塊
(1)讀準音
在讀音方面,正確讀準單韻母“a o e ”的發音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例如:a的發音,借助情景圖“小女孩練習‘啊’的發聲”引入,教師做好示范,讓學生觀察口型,模仿練讀。引導學生根據字母口型特點編成兒歌“嘴巴張大aaa,”初步體會韻母的發音特點:口型不變,聲音響而長。
借助情境圖、模仿練讀、編兒歌和聯系生活等方式可以幫助學生讀準韻母的音,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
(2)識記形
在識記韻母的形方面,這部分內容的重點是認識四線格,正確識記a o e 的字母的形。例如:情境圖中小女孩的頭部和小辮子結合起來的的輪廓處就像a。右手食指和大拇指也可以做出a的形狀。借助情境圖和手指操識記單韻母的形是個比較好的方法。
(3)四聲練習(四聲練習中有易有難,難點應該是三聲怎么指導學生讀準確,在教學中請增加環節,重點指導三聲讀準)
在四聲練習方面,認識聲調和正確認讀a o e的四聲是本課的重點,例如:a的四聲,可以借助文本中小汽車行駛的路線圖和手勢引導學生讀準四聲的聲調。教學中可以利用編兒歌,打手勢的方法讀準四聲,激發孩子學習興趣。
2.書寫板塊
作為漢語拼音的第一課,要學會認識四線格:由四條線組成,分成三格。從上往下稱為上格、中格、下格。讀四線格兒幫助孩子掌握書寫拼音的注意事項,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書寫欲望。
引導學生按照“仔細觀察——教師范寫——獨立描紅——認真書寫”的順序來寫單韻母。
二、板書設計
三、教學評價
四、資源鏈接
字母手指操。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兒歌激趣
1。 引入: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非常奇妙的地方,那就是拼音王國。
(課件展示:拼音王國)
拼音王國中有許多寶寶,認識它們,你就能識字、讀書,還能像播音員那樣說話。
就像一首兒歌寫的那樣:
(課件展示:漢語拼音用處大,
識字讀書要靠它,
幫我學習普通話,
看誰學得頂呱呱!)
今天,我們就先來認識三個拼音寶寶。板書:a o e。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利用圖片和兒歌開啟漢語拼音的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發音
1.引導發現,看圖說話。(課件出示情境圖)
圖上畫著什么?(預設:早晨,一個小姑娘在練習發聲,大公雞在喔喔地叫,大白鵝在游水。)
如果學生不能如預設那樣,教師提示:用“誰在干什么”的句式說一說。
(1)師引導:你找到哪個韻母寶寶了?它在哪兒?
(2)你的小眼睛真是很尖,拼音寶寶被你找到了。那么,你能不能用“什么像什么”把拼音寶寶 在哪兒給我們說清楚呢?(問題提的不清楚,學生不易理解)
(預設:第一句:小女孩的頭部和小辮子結合起來的形狀像“a” 的形狀。第二句:大公雞嘴巴前邊的小泡泡像“o”的`形狀。第三句:大白鵝水中的倒影像“e”的形狀。)
課件隨機出示:小女孩的頭部和小辮子結合起來的的輪廓處出現“a”。
隨機出示:大公雞嘴巴前邊的小泡泡的輪廓處出現“o”。
隨機出示:大白鵝水中的倒影輪廓處出現像“e”。
教師采用趣味性評價:這些拼音寶寶真會捉迷藏,原來它們都藏在美麗的圖畫中,太調皮了!可是還是被我們發現了,你們太了不起了。
(3)師引導:剛才,通過你們的說話,老師發現,你們已經叫出了這三個拼音寶寶的名字,你們怎么知道的呀?
師評價:你們真會學習,那么,你們告訴我“什么提示著我們誰的讀音”嗎?讓我們聽清楚,都能學會。(問題提的不清楚,學生不易理解)
(預設:第一句:小姑娘發出的聲音提示著我們“a”的讀音。
第二句:大公雞的叫聲提示著我們“o”的發音。
第三句:大白鵝的“鵝”提示著我們“e”的發音。)
教師采用激勵性評價:你們真是太棒了,會發現,會學習。既然你們都發現了這幾個拼音寶寶,我們就來大方地認識一下他們吧。
2.教師范讀,學習韻母發音規律。
(1)(課件出示單韻母a)
教師:剛才同學們讀得也不錯,叫對了三個拼音寶寶的名字,但是他們的要想讀準也不容易,跟老師學習。教師范讀,學習跟讀。
讀單韻母a時,嘴巴要張大,聲音要長要響,發音的過程中,口型不能變。
(課件出示單韻母o)
教師:讀o時,嘴巴要圓圓的,聲音同樣要長而響,發音過程中口型不能變。
(課件出示單韻母e)
教師:讀e時,嘴巴要扁扁的,聲音同樣要長而響,發音過程中口型不能變。
(2)小組練習,開火車讀三個單韻母。
(3)通過剛才這三個韻母的讀音,你們發現韻母發音有什么特點嗎?
(課件出示:韻母發音特點:聲音長而響,發音過程中口型不變。)
3.編兒歌,記憶發音特點。
師:為了的更好地分辨這三個韻母寶寶的發音,我們給它們編個兒歌——
(課件出示:嘴巴張大aaa,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
師:這樣我們就能牢牢地記住他們了。
讀四聲
1.游戲引入:同學們,看這四張圖,是一輛小汽車在行駛。你能不能用手勢做一做它行駛的路線,說說它的行駛路線。
(課件出示圖片)
(預設:學生做動作,起名字:平地開車、上坡、下坡又上坡、快速下坡)
2.認識聲調:
三個韻母寶寶就像這小汽車一樣,有四個聲調。
3.練讀四聲。
(1)對比發現:小汽車的行駛路線和四個聲調有什么相像的地方嗎?
(2)教師:不僅樣子像,讀起來也很像呢!和老師一樣打手勢讀,練讀四聲。
(3)讀兒歌,打手勢,練讀四聲。
小車帶我去旅行, 平地開車 ā ā ā
加油上坡 á á á 下坡又上坡 ǎ ǎ ǎ
快速下坡 à à à
“o e”的四聲練習同此。
(4)配合手勢,發現規律:
一生平,二聲揚,三聲拐彎四聲降。
(5)2、3聲對比讀。
教師總結:拼音寶寶戴上帽子,有的小朋友就不能正確或者迅速地叫出它的名字了,我們得多多練習,多多見面,就熟悉了。
認識四線格
1。 教師:漢語拼音寶寶有它們自己的家,它們的家的名字叫四線格。
(課件出示四線格)
教師講解:四線格由四條線組成,分成三格。從上往下稱為上格、中格、下格。關于四線格,還有一首小兒歌呢!
(課件出示:
拼音格,四條線,
拼音字母住里邊。
住上格的不頂線,
住下格的不采邊,
中格寫滿頂兩邊。)
大家讀兒歌。
教師:兒歌包含著拼音的寫法,以后我們就會慢慢領悟兒歌的奧秘。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三個單韻母寶寶的書寫。
學習書寫a o e
1.觀察書中的四線格:三個韻母寶寶占格的位置都一樣,你發現了嗎?都占哪一格?(都占中格)
2.教師邊講解邊范寫。
a占中格,兩筆寫成。先寫左半圓,再寫右豎彎。
o 占中格,一筆寫成。書寫時從左上起筆,圓要寫飽滿。
e 占中格,一筆寫成。從中格正中間起筆寫橫不抬筆,再寫左半圓。
3.學生練習。
學生描一個寫一個。教師巡視,在寫的漂亮的字母旁邊畫一顆星。
4.總結寫法:我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預設:仔細觀察——教師范寫——獨立描紅——認真書寫)
5.反饋,評價。(規范、端正、整潔三星評價。)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4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壺口瀑布的美。
2.品味文章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學習作者從聲響、形狀、態勢等不同角度來描寫壺口瀑布的方法。
3.領會文中所寫的黃河的偉大性格,激發熱愛中華民族母親河的情感。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最能體現黃河奔騰的氣勢的,莫過于壺口瀑布了。(教師簡單介紹壺口瀑布的位置與形成。
出示幾張有關瀑布的照片,請學生判斷哪張為壺口瀑布。請學生用一個詞語,描繪一下最喜歡的那幅照片,或表述看到照片時的感覺。)
今天我們學習著名作家梁衡筆下的《壺口瀑布》,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課文,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教師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聽讀,一邊聽一邊畫出描寫壺口瀑布的語句,感受語言的魅力及壺口瀑布的氣勢。
學生自由朗讀,根據剛剛聽讀的體會,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壺口瀑布的意境美。并說說文章兩次寫到壺口瀑布的情景,分別是什么時段。在文中標出這兩次描寫所在的段落。
明確:第一次是雨季,在第2段;第二次是枯水季節,在第3、4段。
目標導學二:分析壺口瀑布的特點
1.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雨季和枯水季壺口瀑布的語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點?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點?你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
明確:(1)雨季壺口瀑布的特點: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從下面句子可以看出來:
①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②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③我在霧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霧罩亂石,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只有一個可怕的警覺:仿佛突然就要出現一個洪峰將我們吞沒。
(2)枯水季瀑布的特點:氣勢磅礴、雄偉壯大、堅韌不拔、剛中帶柔。
從下面句子可以看出來:
①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
②突然腳下出現一條四十多米寬的深溝,它們還來不及想一下,便一齊跌了進去,更鬧,更擠,更急。
③只見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向龍槽里隆隆沖去,先跌在石上,翻個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這樣被跌得粉碎,碎成點,碎成霧。
……
目標導學三:體會黃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么……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1.小組討論: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這段文字?
明確:語氣應該由平緩漸漸提速,帶著驚嘆、贊美的語氣朗讀。
2.看到這黃河之水作者想到了什么?流露出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由海、河、瀑、泉、霧這些水的形態,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懷。正因為如此,在作者筆下黃河之水也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對黃河之水的描寫之中。
3.請繼續朗讀第6段,作者由黃河之水想到人之外,還想到了什么?
明確:想到民族的精神。他由黃河的“柔中帶剛”“遇強則抗”“勇往直前”聯想到中華民族的堅強不屈,借對黃河的贊美,表達對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頌。
總結:作者描寫了黃河之水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時由黃河的性格想到中華民族雖歷經艱難,但寧折不彎、堅忍剛強、勇往直前的精神。通過議論和抒情,抒發了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美之情。
三、板書設計
特點雨季:驚心動魄ì
ì枯水季:氣勢磅礴、柔中帶剛、勇往直前
第2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感受了壺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體會了黃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請同學們一起來回顧黃河之水有哪些精神(請學生發言)。這節課我們將從寫作手法和語言特點方面繼續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和精神。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體會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
1.在寫雨季的壺口時,作者寫“只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心還在不住地跳……”這一感受,有何用意?
明確:側面描寫,從“我”的感受出發,間接寫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懼的氣勢,使人感受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無窮。
2.你還能找到運用側面描寫的例子嗎?
明確:第3段,“當地人說,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渾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聽了不覺打了一個寒噤。”引用當地人講的“豬毛被拔光”的事,側面體現壺口瀑布的迅疾。
3.作者在寫了壺口瀑布的水之后,為什么又寫腳下的石呢?
明確:寫腳下的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旋出光溜溜的大坑,側面表現出河水遇強則抗、堅韌的特點,表明水的剛強和抗爭精神。
4.作者的重點是寫枯水季的壺口瀑布,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次雨季時來觀看壺口瀑布的感受?
明確:第一次是雨季時的遠觀,寫壺口瀑布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為后文具體描寫第二次在枯水季節觀看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起到鋪墊和渲染的作用。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目標導學二:品味本文語言特色及效果
1.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繪雨季壺口瀑布的特點的?
明確:①聽覺角度:在半山腰“濤聲隱隱如雷”,近處濤聲“震耳欲聾”。
②視覺角度:“河谷里霧氣彌漫”“像一鍋正沸著的水”“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
2.作者描繪雨季壺口瀑布時的語言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找出你認為最有表現力的一句具體分析。
(1)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明確:本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洶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壺口瀑布驚心動魄、氣勢磅礴的特點。
(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時,正是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明確:句中用了“跌”“吸”“灌”“沖”一系列動詞來描寫河水,突出河水險急、洶涌澎湃的氣勢,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體可感。
3.作者描寫了壺口上游的河水和腳下的深溝,找出相應的語段,仔細品味其語言特色,體會其意境。
(1)上游:“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
明確: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將枯水季仍然氣勢磅礴、洶涌無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點展現了出來,令人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回味無窮。
(2)壺口龍槽:
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
明確:運用“吸”“攏”“沖”“跌”“升”“跨”“穿”一連串的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黃河奔騰至此,由于地理環境的改變,一下從河床跌入深谷,碎成點,碎成霧,充滿靈性與生命力量。
②“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明確: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時奔騰的黃河之水已變成了飛流而下的瀑布——渾厚、壯闊、猛烈、凝重。
③“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的……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
明確: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和長短句結合的語言,形象地寫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礙后尋找其他的出路,成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目標導學三:學習本文寫景的語言特點
作者調動多種感官,運用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并運用一系列具有表現力的動詞,結合自身的感受,描寫了壺口瀑布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請你選取生活中的一處景物,仔細觀察,結合內心感受,寫一個描寫景物的片段。不少于200字。
示例:站在湖岸的觀景臺上,我激奮的心情幾乎躍出胸腔。試想,面對這一湖藍得“暈”人的碧水,撲面的芳香水汽,哪有生命不振奮呢?哪有意興不飛揚呢?我盡全力把身子往前傾,脖子向前伸,瞪大眼睛向湖中望去。湖中間的水域,似乎有一臺一刻不停運轉著的機器,生產出粼粼清波,后頭的清波驅趕著前面的,一齊向四面遞進,奔向湖岸。陽光照在清波上,粼粼閃動,有些晃眼,像薄薄的金片鋪于太陽底下。清波一波連著一波,波波相依,蔚為壯觀,就像天上掉下來的一塊布滿無數皺褶的大布。藍色的湖面映托著湛藍的天空,天空高遠,朵朵白云如只只綿羊,悠閑自得,似乎是不愿意離開這人間美景。湖面上水霧氤氳,繚繞著彎扭著盤旋著往天空升騰,但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見了蹤影。
三、板書設計(略)
可取之處:
1.注重讓學生從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語言特點。
2.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和自主思考。
不足之處:
探究本文寫作手法及語言特點的環節相對割裂,沒有注重知識點的整合貫穿。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課文的12個生字。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這一特性,產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識寫本課生字。
2.讀懂課文,激發閱讀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植物果實的生長特點。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帶殼花生)因為它特別香,所以我們都很喜歡吃它。其實不僅我們喜歡,小松鼠也很喜歡吃它。有一次,小松鼠發現一塊地里種了很多花生,就打定主意,今年冬天要靠花生過冬。可是它的愿望卻沒有實現,這是為什么呢?這個故事就是《小松鼠找花生》(全班齊讀課題,注意讀準“找”和“生”的讀音) (二)整體感知:
1.放課文錄音,學生看課文中的文字。
2.自己練讀,并標出自然段,把覺得難讀的字畫出來。
3.學生置疑:哪些發音有困難?
4.根據學生提出的難讀字,及本課的生字,出示帶音節詞卡。(指名三個各讀一遍,老師注意糾正,然后由一個人當小老師領讀)
(三)檢查識字:
1.出示要認的字
2.學生借助拼音領讀
3.同桌交流用什么方法記住了哪個字?
4.說一說記字方法
5.去拼音開火車認讀生字
6.出示課文中的生詞再次認讀
(四)指導寫字:
1.出示本課要寫的字
2.同學們按字的結構給字分類
3.分類指導書寫
4.同桌互查,交流寫字心得
(五)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出示生詞,開火車讀
二、理解學文:
1.按自然段指名讀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匯報:(課題拓展法)
3.展示臺:知道了故事的內容,現在請同學們來比一比,看誰能把這個幫事讀得生動,讓大家都喜歡聽吧!
生先獨立練習再展示
每名同學可以選三名同學給出指導建議
4.分角色表演讀
5.理解感悟
(1)出示討論題: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
(2)各小組展開討論
(3)匯報:
(鼓勵學生大膽的表明自己的看法。這個問題可能有三種答案: 一種是花生被摘走了;一種是花生開花后沒有結果;一種是花生結果了,沒被摘走而是被埋在了土里。)
(4)體會松鼠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
6.小松鼠找不到花生,它會怎么辦呢?
同學們先想象,再動筆寫一寫。
三、拓展學習:
你還知道哪些植物的果實長在地里?對于植物的果實,你還想說些什么?
四、總結
教學反思:
《小松鼠找花生》是一篇科普性的童話故事,通過學文,要讓學生明白花生是在地下結果的這一道理。淺顯易懂,學生通過讀書就能自己明白這一道理。越是這樣淺顯易懂的課文,學生越感覺沒有興趣,所以如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實現“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低年段教學目標明確指出: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所以我想,低年級的課堂尤其要有趣,尤其要注意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上下功夫。對于文中小松鼠與鼴鼠的對話我采取分角色朗讀的方式,讓同桌兩個一個扮演“小松鼠”、一個扮演“鼴鼠”,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感受一下小松鼠的心情。先是好奇——“這是什么花呀?”找到答案之后心里很高興,這種心情的變化要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對于小松鼠沒找到花生時的失落心情,則通過課文中“他等啊,等啊,等到花生都落光了,也沒看見一個花生。”讓學生體會一下,在花生生長的漫長過程中,小松鼠的心情又發生了什么變化呢?怎樣才能將這種變化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在我的引導下,學生邊讀書邊體會,邊體會邊讀書,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沒關系,回到課文中多讀幾遍就明白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比較有成就感,所遇到的問題都是自己通過讀書解決的,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原來我這么厲害!這種朗讀指導雖然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但我覺得是非常值得的,通過時間的積累學生慢慢會掌握這種方法,慢慢會養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雖然要實現這一步會很艱難,但我會一直嘗試這樣引導學生的。
課題:14《烏鴉喝水》
教學目標:
1.識寫本課生字,掌握識寫方法。
2.感受烏鴉由找水的著急到喝著水高興的變化過程。能用“漸漸”說話。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4.喜歡這只遇到困難能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烏鴉。
教學重點:
1.識寫生字
2.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讀出味道,體會出烏鴉的感情變化。
教學難點:
鼓勵學生質疑問難,讀出烏鴉的感情變化。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出示烏鴉頭飾,問:這是誰?有誰認識它,向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新朋友吧!
板題:烏鴉喝水
問:看著課題,你知道課文會講一件什么事嗎?
二、檢查預習:
(一)檢查認字:
1.出示帶拼音要認的字,指名讀
2.同桌介紹自己的記字方法
3.匯報記字方法,強調形近字的區分方法“喝、渴”
4.去拼音開火車讀
5.齊讀
6.認讀生詞
(二)檢查讀文
1.問: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同桌檢查自然段序號標記是否正確。
2.指名段讀,其他同學糾正字音。
三、指導寫字:
1.課文中一共有幾個要寫的字?你能給它們分分類嗎?
2.分類指導
3.書寫展示
四、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測:
1.讀詞卡。
2.找朋友游戲——連字成詞。
二、提出問題,合作初步解疑:
1.自由讀文
2.小組內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讀不懂的問題?
三、讀中感悟喝不著水的原因(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烏鴉為什么一開始喝不著水?
2.朗讀指導。著重指導“到處”、“水不多”、“口又小”,讀出烏鴉喝不著水著急的語氣。
3.學生自我評價朗讀。
四、合作探究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過渡語: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可瓶里水不多,瓶口又小,怎么辦呢?現在你們就是這只烏鴉,你們來想想辦法。
2.學生自讀二、三自然段。
3.四人小組合作研究烏鴉是怎么喝上水的?邊研究邊做實驗。
4.交流合作結果。
5.理解“漸漸”一詞的含義,能用它說話。
6.指導朗讀二、三自然段,學生自我評價。
7.發散思維:如果旁邊沒有小石子,你們該怎么辦呢?同桌討論、匯報。
五、拓展訓練:
1.你們喜歡這只烏鴉嗎?寫一句話夸夸他。
2.學習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反思:
學習過程是學生主體在具有主觀意志作用下親自實踐的過程,我在課堂中創設了學生主動參與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機會,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寫烏鴉想辦法喝著水,傳統的教學通常是教師演示,讓學生理解喝著水的過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狀態。為了讓學生嘗試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我設計了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4人小組合作動手做實驗,研究烏鴉喝著水的過程。學生實驗完成后,不禁發出:“呦,水真的升高了!”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這時,講解是多余的,通過合作實驗,學生主動悟出了烏鴉是怎么喝著水的。由于設計的實踐活動符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一讀課文、做一做實驗、說一說實驗過程中興趣盎然地學習語文,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課題:快樂讀書屋七《種魚》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4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閱讀課外書感興趣。
3.初步了解動物的生長規律,知道小魚是不可以種在地里的。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閱讀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動物的'生長規律,知道小魚不可以種在地里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
1.談話揭題:(老師板書:種)同學們,認識這個字嗎?你會填這個空兒嗎?(種)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種魚》
2.讀題質疑:齊讀課題后問:圍繞課題,你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嗎?
二、初讀識字:
1.自由讀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將圈好的生字再多讀幾遍。
3.認讀生字:
(1)出示要認的字
(2)指名讀字
(3)同桌交流自己認識的字
(4)說一說自己的記字方法
(5)開火車認讀生字
4.同桌合作讀書,當個小老師,糾正讀錯或不準確字音。
三、朗讀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思考:通過讀文,你知道了什么?(相機指導朗讀)。
2.圖文結合,小組討論:小貓會收獲很多小魚嗎?為什么?
3.出示句式,品讀:
農民把( )種在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 )。(用這個句式練習說話)
4.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誰能告訴小貓,他錯在哪里?
5.讀了這個故事,對你有什么啟發?
四、語言訓練:
(出示掛圖)看圖講故事。
課題:《他們自己爬出來了》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并主動增加識字。
2.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獨立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倒影現象,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學會動腦,善于思考。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學習獨立閱讀,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初步了解倒影現象,懂得遇事要仔細觀察,學會動腦,善于思考。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愿意和老師一起到快樂讀書屋去做客嗎?那里的小主人給我們準備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大家快來讀讀吧!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小組合作,互當小教師,認識生字。
3.集中識字,交流識字方法
三、再讀課文,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畫上問號,在有所會的地方畫上橫線。
2.小組討論交流:
①匯報自己的體會
②請教讀不懂的地方
3.提出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全班交流,教師相機引導讀書,抓住關鍵詞語,如“走近一看”“立刻”“連忙”等體會母雞和小山羊沒有動腦,沒有思考,看見了就叫起來。
4.實驗演示倒影現象:講桌上放一盆清水,請同學們依次往盆里看一看,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母雞和小山羊看到的是什么嗎?
5.在讀課文,說一說小鴨子為什么說一定是他們自己爬出來的。
6.指導朗讀,分角色表演
四、深化主題:
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感想想對大家說一說嗎?
課題:你說我說《小猴子撈球》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積極動腦的好習慣。
2.培養學生能力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講述故事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憑借教材,自主構建,多元解讀
教學過程:
一、童話導入:我們來給小猴想辦法。
1.出示《小猴子撈球》的畫面,播放有趣的童話故事。
2.聽童話,看畫面,提出問題“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3.議一議“我看懂了.”“我想知道.”
4.全班交流。 板書“小猴子撈球”
5.小猴子把球撈上來了嗎?怎么撈的?我們來幫小猴子想想辦法。
二、口語交際,互相評說:
1.小組討論:我來幫小猴想想怎么辦。
2.全班交流,學生評價。(師隨機提示“如果用這種方法,你要提醒小猴子注意什么?”)
3.學生們幫小猴想出了不少好辦法,那么他們會采用什么辦法呢?他們會怎么說,怎么做?現在請大家扮演小猴子,四個人為一組先商量好你們打算用什么辦法撈球,再分角色表演。
三、請你完整地給大家講一講“小猴子撈球”的故事。
四、回家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課題:《語文七色光七》
教學目標:
1.激發學生查字典的興趣,學會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義。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及探索知識的興趣,了解動物的有關知識。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查字典的興趣,學會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了解字義。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
教學難點:學會查字典
教學流程 :
一、笑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經常看《動物世界》這個欄目嗎?下面老師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動物的小笑話。
1.講述《小白兔和螞蟻》這個小笑話,還可以結合自制動畫片讓學生欣賞這個小笑話。
2.學生間交流小笑話的可笑之處。
3.指名匯報你為什么笑?你覺得什么地方讓你笑?幫助學生運用對比的方式了解故事中兩種動物的特征。
4.自讀笑話《小白兔和螞蟻》,體會小動物的語言,讀出感覺。 二、自讀感知學習知識窗:
動物王國中有許許多多的小動物,它們有著各自的特點,下面我們一起走近黑猩猩,看看它有什么與眾不同之處,學習知識窗《有趣的實驗》。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讀《有趣的實驗》這篇小短文。
2.有趣的實驗指的是什么實驗?有趣在什么地方?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么?(生匯報)
3.小組間交流學習心得。
三、師生交流學習查字典:
在剛才的學習中,大家學得認真,說得準確,你在學習過程中有不懂的詞或句子嗎?(全班交流。學生如果有,就請同學們談談是怎么弄明白的。再導入今天學習用音序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明白意思的字,如果沒有,可以直接導入。)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師用一個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生舉例說一個字,教師借助字典就很快說出這個字的意思,多說幾個字,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方法好,把學生查字典的興趣激發起來。
2.自主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老師是怎么查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教科書上查字典的方法,結合手中的字典明確查字的過程。
3.交流學習查字典的方法:請小組推薦查得好的學生到前面交流演示查的過程,教師適時點撥,使學生明確音序查字典的關鍵步驟。
4.強化練習查字典的方法:進行小競賽,選拔班級查字典的高手,評出小狀元。鼓勵學生回家繼續練習。
四、激勵鼓舞學習名言: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的表現令人非常滿意,老師送你們兩句名人名言:
1.出示名言: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袁枚
好奇心造就科學家和詩人。———弗郎士(法國)
2.談學習感受和對名言的理解。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名言。
4.學會收集和積累名言。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感受西湖的美景,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2、初步了解景物的特點描寫的方法。
3、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部分,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西湖的美景。
教學難點:
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感知全文,理解有關描寫綠的'詞句,感受西湖的“綠”,有感情朗讀第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引課:
1、說一說帶有“馬”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馬到成功”。
2、說一說帶有“綠”或是相當于綠的意思的字的成語或四個字的詞語,比如“花紅柳綠”、“一碧千里”。
一、初讀,感知課文
1、示課題“綠”,引導學生回憶文章標題的幾種形式。
2、讀課文,想想課文還可以以什么為題?
二、再讀,理解課文
1、自由讀課文,想想作者為什么最后把這篇課文的題目確定為“綠”?要求從課文中找出理由。
2、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時引導:
(1)理清課文的結構。
(2)初步理解“領略”。
三、精讀,體味課文
1、自由讀課文,作者到底“領略”到了一個怎樣的“綠”字?
2、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
(1)作者領略了哪些地方的“綠”?
(2)作者領略了哪些不同的“綠”?
3、比較靈隱的“綠”和花港觀魚的“綠”有什么不同?
4、觀看“綠”的錄像,感情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5、較深入地理解“領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深入理解課文,有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領悟“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教學過程:
引課:
用“領略”說話。
四、深讀,領悟課文
1、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所“領略”到的這個“綠”字有什么特別之處?
2、引導學生理解“綠色,是生命的顏色。”
(1)聯系上下文理解。
(2)觀看“荷葉”錄像。
3、感情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4、深入理解“領略”。
五、熟讀,背誦課文
1、用的方法,最快的速度,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背誦課文部分。
2、檢查背誦,交流背誦方法。
六、拓讀,超越課文
1、小結:綠,是有意蘊的,需要用心去“領略”。
2、拓展閱讀朱自清的《綠》,用心“領略”其中的意蘊。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會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會認9個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課文,知道電視塔是做什么用的。
教學重點:
1、學會7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通過讀課文,知道電視塔是做什么用的。
教學難點:
理解“能讓我們看到多彩的世界”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板書:請同學讀一讀這個字。
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塔?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神奇的塔”。教師接著板書:神奇的。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生:(這個神奇的塔是什么塔?為什么說它是神奇的塔?)咱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學習課文內容。
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聽錄音讀課文。思考:這神奇的塔是什么塔呢?(生:這神奇的塔是廣播電視塔)
2、你們去過嗎?請去過的學生講一講。
3、你們知道我國有幾個著名的電視塔嗎?老師告訴你們,我國有3個著名的電視塔:第一個是上海電視塔,叫東方明珠;第二個是天津電視塔,簡稱天塔;第三個是北京的中央廣播電視塔。
4、你們想看看嗎?那老師當導游帶大家一起去看一看,放錄相。
三、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和會認的字。
1、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把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多讀幾遍。
2、同桌同學互讀生字和會認的字。
3、抽讀帶拼音的生字和會認字的卡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相互糾正讀音。讀后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5段)
5、分段讀課文。聽聽讀音是否正確。
四、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讀后你知道了什么?板書:
2、這塔很高很高,你們能把它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3、指名讀。
4、教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范讀。你們聽出什么了?(聽出這座塔特別高)
5、學生模仿讀。
(二)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在實物投影上出示書上插圖,你能看圖說一說嗎?
2、師講:塔這么高,星星月亮看見了想說些什么呢!自己出聲讀讀2、3段。
3、同桌同學分角色讀2、3段,體會它們說話的意思。
4、分角色指名讀,說說自己的理解。
(星星說的意思是塔特別高,離星星很近,更加突出了塔高。月亮說的意思是塔很美,每當晚上,電視塔里面的燈都亮了,就像一盞明亮的宮燈。)
板書:美
師問:你們見過宮燈嗎?什么樣呀!請查找到宮燈圖片的同學放在實物投影上讓學生看一看。
又問:給你什么感覺?(美)
5、你能不能把塔的高、美讀出來?同桌讀,指名讀,教師指導讀。
(三)學習四、五段。
1、實物投影出示第二幅圖:他們在干什么?
2、自己出聲讀讀第四五段,媽媽和力生說了些什么呢?
3、同桌同學分角色讀他們說的話。
4、指名分角色讀。
(1)思考:媽媽說這塔很神奇,為什么這塔很神奇?(生:這個塔能讓我們看到多彩的世界。)
(2)“能讓我們看到多彩的世界”是什么意思?你能結合平時的.生活說一說嗎?
5、指導學生讀出疑問的語氣和神奇的感覺。
五、分角色朗讀全文。
六、學習生字:
(一)讀準生字的音:
1、自己讀讀本課生字,讀不準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
2、同桌同學互讀生字。比比誰全讀對了!
3、抽讀沒有拼音的生字卡片,指名讀,開火車讀。
4、認識新偏旁“單人旁”“門字框”。
(二)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1、學生自學。
2、小組討論自己是怎樣記字形的?說說平時是怎樣用這些字的?
3、小組匯報學習過程。每組講一個字,講的不好,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8
教材簡析:
《打電話》是一段惹人發笑、發人深省的相聲,它諷刺了一個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小事,結果被這個人東拉西扯,說了兩個多小時,既誤了自己的事,又耽誤了別人的時間。這段相聲采用夸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啰里啰唆、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選編這段相聲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聲這種特殊的語言表演藝術。在讀中感悟到,打電話與人交流要言簡意賅,這樣不僅節省時間,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2、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3、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能對相聲感興趣。
教學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教學難點:
了解相聲語言表達特點。學情分析:
對于相聲學生并不陌生。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積累,調動起學生讀相聲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閱讀,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感受人無語言的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收集《打電話》相聲段子的錄音或錄像。
2、收集其他經典的相聲段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由我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郭啟儒合說的相聲《打電話》,領略相聲這門藝術獨特的語言魅力。(板書課題)
二、瀏覽課文,初步感知
1、瀏覽全文,想想這則相聲說的是件什么事?
2、相聲里打電話的年輕人說話的特點是什么?(說話啰唆、廢話連篇)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學們所說的,課文中打電話的這個人說話啰唆,廢話連篇,你從哪兒感受到他的啰唆?請先瀏覽課文找找依據,說說你的理由。2、學生自主學習。3、集體交流:
(這樣的例子課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學生能找到并說明理由均可。)例如:
⑴ 你貴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
是耗子呀。??
⑵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夠啰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⑶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⑷ 長安大戲院,從你家出來,坐六路公共汽車,往前坐三站,車上有座你就坐著,人多你就站著。
??
小結: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把一個啰嗦者說話啰唆、廢話連篇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把他取名為啰唆,真是名副其實,讓人不由得發笑。
4、想像:
聽電話的小王會有什么感覺?假如你是旁邊準備打電話的人,你會怎么樣?
師小結: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費了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耽誤了事情。
5、通過學習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
(說話太啰唆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四、了解特點,學習表演
1、學了這個相聲,你現在覺得相聲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通俗易懂、貼近生活、風趣幽默、極其夸張,有很濃的諷刺意味。)
2、小結:
是的,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它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表演中說、學、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發笑,讓觀眾們在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中,在陣陣笑聲中得到啟迪。3、學習表演:
⑴ 觀看錄像(或聽錄音)《打電話》。
⑵ 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讀相聲《打電話》。
(因為語言比較通俗,諷刺意味比較濃,所以朗讀的重點是讀出人物語言的生活化,讀出諷刺意味。)
⑶ 找學生上臺試著說一說這個相聲。
4、小結:
相聲不僅是說,還是唱,相聲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相聲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聲是笑的藝術,又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可以讓人們在笑聲中得到啟迪??
五、作業
1、課余與父母共同看相聲、演相聲。
2、創作一個短小的相聲段子。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9
一、教材簡析:
第五單元專題是“燦爛的中華文化”。簡短的“導語”點明專題之后,編排《孔子拜師》這篇精讀課文,讓學生認識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并在課文之后提出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開展“綜合性學習”──“了解生活中的傳統文化”的要求。怎么開展?教材提出了活動要求、活動內容和開展活動的途徑等建議:“大家自由組成小組,先商量一下,打算了解哪些方面的內容,準備怎樣開展活動,然后分頭行動,用多種方式了解傳統文化。”然后學習精讀課文《盤古開天地》,了解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創造天地的一些神奇想象。接下來學習精讀課文《趙州橋》,從建筑的層面,了解古代文化的燦爛和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課后安排“綜合性學習提示”,引導學生進一步搜集資料,做好展示的準備。再用一段簡短的過渡語,由古代建筑引到古代繪畫,引導學生略讀介紹《清明上河圖》的課文。最后,在“語文園地”的“口語交際”中,讓學生交流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傳統文化,在“習作”中寫自己活動中最想寫的內容。“日積月累”讓學生借助生肖郵票,讀背體現傳統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展示臺”中,引導學生用寫春聯、做風箏、辦手抄報等形式,展示在“綜合性學習”中了解到的中華傳統文化。在這一單元的語文學習中,圍繞“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一專題,開展聽說讀寫各項活動,既培養了語文能力,又增進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
綜合性學習不是標準化的學習,它是個性化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對于綜合性學習的安排,教材不僅提出了活動的內容,還體現了一個根本的指導思想: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也就是盡可能地讓學生自己開展活動。這不僅表現在學習方式的選擇上,也表現在學習內容的安排與組織上。教師應放手讓學生確定具體內容,選擇學習伙伴,自己制定活動計劃,并按計劃開展活動。活動中,教師要參與其中,有督促和檢查。活動后,要通過不同的方式組織學生展示活動的成果,如,辦小報,辦展覽,交流課外閱讀的書籍。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覺到,語文很有用,體驗成功的快樂。
開展綜合性學習要因地制宜。各個地方、各個學校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教師可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充分開發和利用各種語文教育資源,創造性地組織語文綜合性學習,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目前,許多學校都在進行綜合性學習的'探索,積累了一些經驗和做法。如,把語文綜合性學習和單元整組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將綜合性學習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在單元學習之前,先進行單元導讀,讓學生初步了解本單元學習內容,同時明確綜合性學習的任務。然后,從多數學生感興趣的一課開始進行精讀訓練,根據學習需要進行學習內容的重組。學習活動中,每一單課的學習都有課外實踐活動的要求,將綜合性學習貫穿到語文教學的各個環節當中。在學完本單元后,進行整體回顧和交流。我學到哪些知識,我掌握了哪些本領。并隨機向課外拓展,展示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獲。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還可以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來。
二、單元教學目標:
1.學會本單元67個生字,其中綠線內的27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一些關聯詞語造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單元課文。
3、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從多個側面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加深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和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教學重點:
1、正確朗讀課文,會認27個生字,會寫40個生字。
2、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從多個側面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一步加深熱愛祖國文化的感情和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難點:
在引導學生學好課文的同時,指導學生開展好綜合性學習活動。
五、課時安排:
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14課時。
《孔子拜師》2課時
《盤古開天地》2課時
《趙州橋》2課時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1課時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燈籠》是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本單元的單元目標是品味課文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分析寫作方法,體會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感知課文內容,;理解其中民俗的價值和意義。《燈籠》寫于20世紀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燈籠”為話題,串聯起早年鄉村生活的諸多記憶,表現舊時的鄉村民風民俗,表達了對故鄉的懷念之情;同時還以小見大,借“燈籠”這一形象表達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愿為保衛國家充當“馬前卒”的意志和熱情。因此,在教學時還應開放視野,盡力還原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意蘊,而不局限于民俗文化的探究。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并理解重點字詞。
2.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筆法,體會作者對往昔生活和家國天下所寄寓的復雜感情。
3.學習作者如何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品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訓練語感,積累詞語。
4、體會“燈籠”所承載的厚重的文化內涵。
【教學重點】
1.準確認讀并理解重點字詞。
2.學習作者如何根據需要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品
味作品富有表現力的語言,訓練語感,積累詞語。
【教學難點】
1、了解作者自由的散文筆法,體會作者對往昔生活和家國天下所寄寓的復雜感情。
2、體會“燈籠”所承載的厚重的文化內涵。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準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
2)課前利用各種途徑查閱書籍或上網查找,了解作者及
作品寫作背景。
2、教師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品味分析及合作探究法。以開放性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學理念,通過活動、小組討論等形式,力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會“燈籠”所承載的厚重的文化內涵及作者的愛國情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我們來看看下面的謎語,猜猜謎底是什么?
A、一個南瓜兩頭兒空,肚里開花放光明,有瓜沒葉兒高高掛,照得面前一片紅。 (打一物)
B、奇怪事情多,紙里包著火。(打一物)
C、千窟窿,萬窟窿,上下兩個大窟窿。(打一物)
D、一個壇子兩個口,里頭坐著紅小鬼。(打一物)
E、一個壇子兩個口,日里不走夜里走。(打一物)
F、竹將軍筑城自圍,紙將軍四面包圍,鐵將軍穿城而過,木將軍把守后門。(打一物)
G、墻里開花墻外紅,想去采花路不通,通得路來花又謝,
一場歡喜一場空。(打一物)
學生自由發言猜謎。
教師:沒錯,這些謎語的謎底都是一樣的,就是“燈籠”。
2、教師:同學們,提起燈籠,你會想到什么呢?春節張燈結彩的喜慶?元宵節的游神燈會?還是宮廷戲中穿梭在紫禁城的點點燈火?
燈籠,在如今人們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節日喜慶的象征;但在電燈尚未出現和普及的時代,燈籠卻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承載著厚重的文化內涵。手中燈籠點亮,指引人們返回溫暖的家中;村口紅燈高照,慰藉著孤行客“四面虛驚”的心;宅第紅燈高掛,則顯示著主人的地位和權勢。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吳伯蕭的《燈籠》,去了解在那個特殊時期燈籠給作者留下了哪些難忘的記憶。
二、教學步驟
步驟一:了解傳統的“燈籠”文化,走近作者
1、燈籠文化
燈籠,又稱燈彩,是一種籠狀燈具。其外層多以細篾或鐵絲等制骨架,而蒙以紙或紗類等透明物,內燃燈燭。供照明、裝飾或玩賞。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每年的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前后,人們都掛起象征團圓意義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后來燈籠就成了中國人喜慶的象征。
經過歷代繼承和發展,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品種和高超的工藝水平。從種類上分,有宮燈、紗燈、吊燈等等。從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鳥、龍鳳、魚蟲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專供人們賞玩的走馬燈。(多媒體課件展示燈籠圖片)
2、走近作者(學生分享查找到的內容,教師進行歸納小結)
吳伯簫(1906—1982)原名熙成,字伯簫,山東萊蕪人。筆名曾有山屋、山蓀,都很少用。是我國當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書》、《黑紅點》、《北極星》、《忘年》、《吳伯蕭散文集》中。代表作《記一輛紡車》《菜園小記》。
3、背景解讀(學生分享查找到的內容,教師進行歸納小結)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者發動“九一八事變”,炮火不僅震碎了壯麗的祖國河山,也擊破無數文士的美好幻想,這其中就包括吳伯蕭。然而,國民黨政府竟然采取的“不抵抗”政策,這讓他十分憤懣,憂心如焚、怒火中燒。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于是,他在從事教育工作的同時,堅持業余寫作,舒解一腔積郁。他在這一時期的`散文,常常回蕩著愛國主義的激越旋律。即使在回憶童年生活的篇章里,這一旋律也時常跳躍而出。
步驟二:讀讀寫寫,積累語基
1、生字詞注音,掃除閱讀障礙
爭訟(sòng )領域(yù)斡旋(wò)靜穆(mù)
思慕(mù)悵惘(wǎng )鏘然(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熙熙然(xī)暖融融(róng )
馬前卒(zú)焚身(fén)神龕(kān)霍驃姚(piāo)
2、解釋重點詞語。
爭訟:因爭論而訴訟。
領域:從事一種專門活動或事業的范圍、部類或部門。
斡旋:調停調解。
靜穆:寂靜肅穆。
思慕:還念,追慕。
悵惘:因失意而心事重重;惆悵迷惘。
鏘然:形容金寶珠玉等聲音清脆。
褪色;顏色失去鮮艷,變得暗淡。
燎原:大火延燒原野。比喻勢態不可阻擋。
人情世故:為人處世的道理。
步驟三:整體感知,走進文本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并以小組為單位分組討論下面問題:
(1)課文以《燈籠》為題,寫的是什么時期的事?從哪些角度來抒寫作者關于燈籠的哪些記憶?
(2)作者抒寫了他關于燈籠的一些記憶來表現燈籠對自己乃至民族的意義,但第十、十一自然段卻跳出回憶,而去寫了想象虛構的事件,作者這樣安排有何意義?
(3)文章結尾說:“唉,壯,于今燈籠又不夠了。應該數火把,數探海燈,數燎原的一把烈火!”結合文章,分析并評價這段話所表現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4)第1段敘寫了小時候喜歡火、光的情景,這樣寫有何作用?
2、師生共同探討完成上面問題。
(1)課文以《燈籠》為題,寫的是什么時期的事?從哪些角度來抒寫作者關于燈籠的哪些記憶?
明確:作者寫于20世紀30年代中期,以散文的自由筆法抒寫了他關于燈籠的一些記憶。從情感和文化兩個角度來抒寫燈籠。
情感上:挑著燈籠,迎回祖父,祖孫情篤;接過紗燈,上下燈學,母子情深;村頭掛燈,給孤行客以慰藉;元宵張燈,跟著龍燈跑個半夜,伴著小燈入夢,綻放著飛揚的青春;族姊遠嫁,進士第的官銜燈映照著褪色的朱門,是對歲月滄桑的感慨。
文化上:在紗燈上描紅,愛的是那份雅致;對宮燈的想象,體驗的是深長的歷史況味。
(2)作者抒寫了他關于燈籠的一些記憶來表現燈籠對自己乃至民族的意義,但第十、十一自然段卻跳出回憶,而去寫了想象虛構的事件,作者這樣安排有何意義?
明確:虛寫追慕古代名將挑燈看劍、塞外點兵令胡人不敢南下的業績,是為后面的直抒胸臆做鋪墊,作者借燈籠表達自己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懷,自回憶中超脫出來,表達悲壯激越的家國情懷,表現出自己要同時代共呼吸的擔當精神。
(3)文章結尾說:“唉,壯,于今燈籠又不夠了。應該數火把,數探海燈,數燎原的一把烈火!”結合文章,分析并評價這段話所表現的作者的觀點態度。
明確:作者熱烈贊頌古代將領塞外點兵,挑燈看劍,英勇殺敵的氣概,他們激發了作者的愛國情懷,作者熱切希望沖上前線,奮勇殺敵,抗擊日寇。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擔憂和對未來的期望。
(4)第1段敘寫了小時候喜歡火、光的情景,這樣寫有何作用?
明確:豐富了文章內容,增添了情趣,避免敘述的呆板和結構的單調,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引出下文,為下文敘述喜愛燈籠作鋪墊。
步驟四:精讀課文深入理解
(1)結合全文,簡析作者喜愛燈籠的原因是什么?
明確:①燈籠寄托著祖父、母親等親人的慈愛和牽掛,也寄托著作者對親人的感激之情;②許多鄉情民俗與燈籠結下太多的緣分,給作者留下很多美好的回憶;③燈籠能為夜行人指路,溫暖他人;④記錄、傳承著家族歷史;⑤引發作者聯想起古代將領挑燈看劍,抗擊敵人的情景,激發愛國熱情。
(2)“燈籠”在課文起怎樣的作用?
明確:①起線索作用,串聯各個材料,所有的敘事都與“燈籠”有關;②寄托著作者對故鄉和故鄉親人的懷念,引發作者對國家的責任擔當意識。
步驟五:品味語言探究寫法
1、文章第2段中“燈籠的緣結得太多了,記憶的網里擠著的就都是”一句可否換成“燈籠的緣結得太多了,我能記起很多這樣的往事”?為什么?
明確:不行。原句使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回憶的思緒比喻成一張網,把腦海里眾多的思緒說成是“擠”在一起。形象地表達出了“我”與“燈籠”之間結下的緣分之多,使表達顯得形象生動,突出了“我”對燈籠的喜愛。而改句平凡,沒有新意。
2、第二段中“提起燈籠,就會想起……《司馬懿探山》”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排比。連用五個“想起”,將“我”由燈籠引起的一系列回憶娓娓道來,將“我”回憶中最美好的鄉村風俗呈現在讀者眼前,令讀者感受到濃濃的生活氣息和真情實感。
3、請從修辭的角度欣賞下列句子,說說怎么體現“我”對燈籠的喜愛?
連活活的太陽算著,一切亮光之中,我愛皎潔的月華,如沸的繁星,同一支夜晚來挑著照路的燈籠。
明確:將“燈籠”的光與“太陽”的光、“月華”“繁星”的光相提并論,強調了“我”對“燈籠”的情有獨鐘。
4、本文運用了散文的自由筆法,請你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分析。
明確:作者以“燈籠”為線索,順著自己的思緒,寫了夜晚挑燈接祖父、母親囑咐“我”上下燈學打燈籠、元宵節看燈猜謎、族姊遠嫁看燈火、在紗燈上描宋體字燈回憶,以及由宮燈引發的聯想和塞外戰場上的燈籠,雖意緒紛繁,卻主題突出,形散神不散,表現了鄉情民俗和家國情懷,表達了燈籠對自己的重要意義。
步驟六: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學生分小組討論,自由發言,教師作適當的提示。
1、作者說“我愿就是那燈籠下的馬前卒”,你認為這個“馬前卒”是否有明確的指向?
(提示:從寫作背景和文章結尾部分內容來看,很可能與抗戰有關。)
2、課文第十段寫了“處境可憫”的漢獻帝,有無特殊的意味?
(提示:一個末代皇帝,國破家亡,暗示當時中國面臨的險惡處境。)
三、布置作業:
請針對“你認為在霓虹燈閃耀的今天,燈籠還有存在的價值嗎?”這一問題,寫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作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借助謎語導入新課,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學生互相討論探究的氛圍很熱烈。但現在的生活已經無法完全的展現燈籠的傳統文化,所以學生對于作者借助燈籠表達的愛國情感難以完全理解。接下來的教學中將加強對傳統文化的教學。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習作一》
教學目標:
1、消除習作神秘感,使次接觸習作學生感習作并不難,增強習作自信心
2、激發習作興趣動機,讓學生擁有放松習作心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3、讀懂例文《好阿姨》、《假如我有一支神筆》,結合作文提示,讓學生明白寫作文就是把自己的見聞記下來,把自己所想的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自主作,抒童真,表達童趣,放飛童心,體味快樂。
教學準備:課件、圖片、作文本、鋼筆,學生作文等。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讀例文,明確學習目標,完成自作初稿。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經升入三年級了。從今天起,我們要學習寫作文這項新本領了。與寫話一樣,寫作文并不難,只要把自己做過的、看見的、聽見的、想到的寫下來,讓人看明白了,就是作文。其實,有好多同學上學期的寫話,就已經是作文了。所以,作文并不神秘,也不可怕,相信你們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能寫出非常精彩的作文來。
二、閱讀例文,感受作文
1、閱讀例文
①閱讀《好阿姨》。
△自由讀一讀《好阿姨》,想一想,小作者筆下的阿姨“好”在哪里?
△交流、討論。
好阿姨是怎樣給小作者留下“熱情”的“好”印象呢?再仔細地讀一讀,與同桌討論討論。
小結:小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真實有序地寫下了自己去商店買牙膏時的見聞和感受,動作、語言的描寫反映了阿姨熱情待客的特點。由此可見,作文是十分簡單的,只要留心周圍的事物,就能寫出作文來。
②閱讀《假如我是一支神筆》。
△自由讀一讀,邊讀邊想,小作者有了神筆以后,他想做些什么?
小結:小作者展開了想像的翅膀,寫出了這篇生動有趣的作文,而且字里行間流露出小作者的美好心愿。由此可見,作文可以寫自己想象的世界,只要大膽想象,也能寫出精彩的作文來。
2、暢談感受
讀了《好阿姨》《假如我有一只神筆》后,你對作文有了什么感受呢?
三、明確要求,確定內容
四、指導習作
1、明確寫作要求。
下面我們就來試一試,輕輕松松地寫出我們的第一篇精彩的作文!寫什么呢?
2、學生表演,創設情境。
①兩名學生表演小劇《客人來了》。按照“請進”——“請坐”——“倒茶”——削水果“——”給爸爸打電話“的順序進行表演。
②學生評議,從表情和語言兩個方面,給予補充。
③再請一組同學表演。
3、交流構想
小組內交流各自的寫作內容,拓展思路。
4、其他要求
本次習作出了對作文內容的要求外,還有什么要求?
(先打草稿,再朗讀修改,最后謄寫)
五、我的20分鐘。
1、現在我們拿起筆,把你招待客人的經歷寫下來,寫的時候可以想一想我們剛才的表演。
2、點評。
①同桌互相朗讀自己的'習作,互相糾正,互相表揚、肯定。
②推薦你認為寫得好的習作讀給大家聽。
③交流評議。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修改習作。
一、我的10分鐘
請同學們把自己寫的文章認真地讀幾遍,把錯別字改正過來,把不通順的地方改通順,把需要增加地方加上去,刪除不必要的語句。
二、相互修改
自己修改滿意的作品讀給同座聽,征求別人的意見。
三、交流習作,師生評議
四、朗讀習作
請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大家聽的學生讀自己的習作,其他同學認真聽,看她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
五、評價方式
1、學生自評
讓讀習作的學生自我評價,體驗習作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師生評價
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習作的評價,注意引導學生公正客觀的評價他人的作品,分享他人習作的快樂。
板書設計
招待客人
打草稿
自己修改
再謄寫
智慧瞬間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二)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三)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二)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教學難點
理清課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以她那壯美的河山、神奇的風光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留下了人們的贊嘆。《記金華的雙龍洞》就是作家葉圣陶游覽之后寫下的一篇游記。我們就沿著他的足跡去觀賞這一神奇的溶洞。
(板書:8、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檢查預習。
1、填寫生字表。
教師強調生字“浙”的讀音是zhè,不要讀成zhé;“蜿”的讀音是wān,不要讀成wǎn。“蜒”字中間是“廴”,不是“辶”。要求學生在讀寫時注意。
2、查字典并結合課文內容解釋詞語。
解釋詞語要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聯系上下文準確地理解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意思。
盤曲:曲折環繞。(“曲”讀qū,不要讀成qǔ)呈明艷昏暗擠壓
突兀:高聳。課文中指山勢高聳。
森郁:樹木茂盛繁密。課文中指山上草木生長得茂盛繁密。
孔隙:窟窿眼兒;縫兒。課文中指石壁上的窟窿眼兒。(“隙”讀xì,不要讀成xī)
稍微:表示數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課文中指頭抬起的高度很低。
婉蜒:蛇類爬行的樣子。課文中形容洞頂雙龍彎彎曲曲的姿態。
石鐘乳:石灰巖洞中懸在洞頂上的像冰錐的物體,常與石筍上下相對,由含碳酸鈣的水溶液逐漸蒸發凝結而成。也叫鐘乳石。
名目變化多端顏色各異一轉
進:平房的一宅之內分前后幾排的,一排稱為一進。課文中指內洞大約有十來排平房那么深。
上源:水流起頭的地方。課文中指洞中泉水的源頭。
(三)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認真看課文,進一步加強對生字、新詞的記憶與理解。
2、學生默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1)學生邊默讀課文邊畫出游覽雙龍洞的路線。
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幫助指導。
(2)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作者記敘了他游金華雙龍洞的經過)
作者從金華出發,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
學生總結游覽順序時,有不少學生會忽略由外洞進入內洞的過程,對此教師可設計提問:作者是由外洞直接進入內洞的嗎?以引導學生注意從孔隙進入內洞的過程。
(板書:·金華·羅甸洞口外洞孔隙內洞)
教師根據學生描述的游覽順序邊板書邊畫一幅簡單的示意圖。
(四)按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指導學生按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按游覽順序可分六段。第七段是第1自然段;第二段是第2、3自然段;第三段是第4自然段;第四段是第5自然段;第五段是第6、7自然段;第六段是第8自然段)
學生在理清作者的游覽順序后,按游覽順序分段和概括段意獻比較容易了。
2、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寫4月14日作者去游覽金華的雙龍洞。第二段:寫去雙龍洞路上的見聞。第三段:介紹游覽外洞的情景。第四段:介紹從外洞進入內洞的經過情形。第五段:介紹游覽內洞的情景。第六段:寫乘船出洞。)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熱愛之情。
1、請6名學生分段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描寫的景物,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進一步感受文中所描寫的景物及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作業。
1、抄寫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附:板書設計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3
一、學習目標:
1.回顧本冊第四單元課文的主要表達方法。
2.體會這些表達方法的作用和好處。
3.運用環境描寫進行小練筆。
教學重點:
1.回顧本冊第四單元課文的主要表達方法。
2.體會這些表達方法的作用和好處。
二、教學難點:體會這些表達方法的作用和好處。
三、教學過程:
1.溫故知新:
師:本冊第四單元我們已經學完了,大家想一下,這一單元有那些課文?
生:舉手回答。
師:這一單元的課文講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故事,刻畫了一個個崇高偉大的人物形象。他們都能有(老師展示圖片)。
生:說一說老班長、老支書和瑞恩三個人物形象的崇高品質。
師:這些人物形象作者在文章中是用什么表達方法刻畫的?這節課我們就在這四篇課文中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板書課題)
2.總結知識,解決問題
師:回顧本單元課文,想一下課文中主要用了什么表達方法?
生:《再見了,親人》中用了敘事與抒情的表達方法。
師:還有其他表達方法嗎?
生:《橋》用了設置懸念的表達方法。
生:《橋》用了環境描寫的表達方法。
生:《金色的魚鉤》《夢想的力量》也用了敘事的表達方法。
師:今天,我們重點的復習一下這三種表達方法。請大家打開課本68頁,找到抒情的語句。
生:讀出相關語句。
師:大家發現這一段有什么特點?用上抒情的句子有聲么好處?
生:回答討論
師:出示幻燈片,問誰能讀出中朝人民的深情厚誼。
生:體會情感,讀給大家聽。
師:如果把第一自然段中間的敘事部分去掉行嗎?
生:思考回答。
師:敘事是抒情的基礎,抒情是敘事的升華。
師:第二、三兩個自然段與第一自然段表達結構有何共同點?
生:思考回答
師:設置懸念是《橋》這一課的典型表達方法。請大家從課文中找一下哪里表現了這一方法?
生:文章最后解釋了老漢和小伙子的父子關系。
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生:思考回答
師:請大家從《橋》一文中找到環境描寫的句子,體會環境描的作用。
生:讀出有關句子,環境描寫的作用。
師:在閱讀文章時有很多文章用了這三種表達方法。請大家默讀《啞巴渡》
解決以下問題。
1.想想本文用了哪些表達方法?畫出相關語句。
2.這些方法有什么作用?
師:巡視收集學情。
生:解答問題。(師生交流討論答案)
四、運用知識,寫作提高
師:將這三種方法用到寫作中,出示小練筆:
以“今天,我數學考了100分,又蹦又跳的走在回家的路上。”為開頭進行一段環境描寫,烘托我但是愉快的心情。
生:用5分鐘寫
生:點評同學的寫作,寫了那些景物?寫景的作用。
五、課后作業
課下讀一讀必讀書目,體會這些表達方法的作用。
板書設計
敘事抒情←表達方法→ 設置懸念
↓
環境描寫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4
一、引言導趣,激發情感
孩子們,第六單元的那一個個充滿人間真情和愛意的故事撥動了我們愛的心弦,打動了我們的心靈。(杭州的小錢得了白血病,是誰獻出了骨髓,挽救了他的生命?卡羅納失去了母親,有誰給他關心與安慰?)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幅感人的畫面。
二、看圖想象,激活畫面
1、指導看圖
師:你看到了什么人?
師:小姑娘與老奶奶是什么關系呢?你們是怎么知道的?(勝似親人)
2、理解題目
師:“勝”的意思是……(勝于、超過)“勝似親人”就是不是親人,卻比親人還親。
3、理解圖意
(1)仔細觀察畫面,老奶奶正在干什么?
(學生可能會說,老奶奶正摟抱、撫摸著小姑娘)
(2)老奶奶為什么要摟抱、撫摸著小姑娘?請仔細觀察畫面,好好想一想?
(學生可能會說,因為小姑娘幫助老奶奶洗衣服,老奶奶感謝她。)
(3)事情可能發生在什么時候?(可能,也可能……)
(4)小姑娘是怎樣幫助老奶奶洗衣服的呢?洗衣過程
(課件出示:想一想,小姑娘是怎樣幫老奶奶洗衣服的呢?)
4、指名反饋
(師相機追問:小姑娘一拿起衣服就洗嗎?小姑娘正在洗著衣服,我們又仿佛可以聽見傳來……(聲音);我們又仿佛可以看見小姑娘臉上……;同時,小姑娘洗衣服時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5、提出要求,試寫片段
師:同學們都能根據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把小姑娘幫助老奶奶洗衣服的過程想得很具體。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不能讓每位同學將自己的想法,在這里一一交流,那么趕緊把它寫下來吧,下面請拿出作文草稿,寫一寫小姑娘幫老奶奶洗衣服的過程,當然,在寫之前,請先看看屏幕上的寫作要求。
(課件出示要求:
①用上“先……再……然后……接著……最后……”等表示先后順序的關聯詞把小姑娘洗衣服的經過寫清楚。
②選用“詞句寶庫”里的詞,把小姑娘洗衣服的動作、聲音和心理活動等寫具體。
詞句寶庫:
動作描寫:系 背 蹲 浸 擦 搓洗捶打 刷 漂擰
聲音描寫:嘩嘩嘩嚓嚓嚓唰唰唰
心理活動:呀,這些衣服可真沉。老奶奶年紀這么大了,
洗衣服多累呀!可我年紀輕,有的是力氣。
細節描寫:細細的汗珠滲滿了額頭
溪水濺濕了小姑娘的布鞋
師:看清楚了,那就趕快動筆吧,看誰寫的又快又好!
6、試寫片段講評
A、出示一生作品
師:趕快來看一下這位同學寫了些什么!(投影展示)
(師引導學生注意起因、經過、人物的動作、表情、對話有沒有寫清楚。)
生評,提修改建議,師評。
B、展示另一生作品
師:再來看一看這位同學的成果!(投影展示)
生評,師評,共同修改。
7、過渡
師:當小姑娘洗好衣服,回到院中將滿滿一簍衣服被單晾好時,老奶奶回來了,老奶奶見到眼前的這一切又會怎么感謝小姑娘呢?
請你再次看圖摟抱情景
8、你能否用上詞句寶庫里的好詞好句,把接下來發生的事說具體呢?
動作描寫:
小姑娘:晾雙手不自在地絞著圍裙。
老奶奶: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
抬起手用袖口擦了擦眼角,
摟在懷里輕輕地撫摸著愛撫地拍拍
滿是皺紋的臉緊緊地貼著小姑娘的白嫩紅潤的臉蛋。
神態描寫:
小姑娘: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嘴巴抿著
小姑娘的兩頰飛起了紅云洋溢著快樂的笑意。
老奶奶:眼角有些濕潤了
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像一朵盛開的菊花。
語言描寫:
小姑娘:您說哪里去了,幫您做點兒事是應該的。以后,我還要
幫您做更多的事呢!
老奶奶:你真是個好孩子!你們這樣幫助我,照顧我,真比我的
女兒還親哪!我該怎么謝你呢?
孩子,總是讓你忙著,奶奶真過意不去!謝謝你
三、畫外聯想,豐富內容
1、圖前想象
師:課上到這里,老師有一個問題不明白了,老奶奶為什么是孤身一人呢?她沒有親人照顧嗎?
指名反饋。
師:老奶奶身邊沒有親人,生活遇到了困難,樂于助人的小姑娘平常還可能會幫她做些什么事情呢?
指名反饋。
師:嗯,小姑娘對于老奶奶來說,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啊!老師覺得可以把這些內容放在我們習作的最前面,也就是剛剛寫的.片段的前面,作為故事的起因。板書:背景介紹,平時關系如何?
2、圖后想象
師:是的,這么一位美麗、善良的小姑娘,用她的愛心讓老奶奶得到了比親人還好的照顧,她們以后的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子的呢?你能大膽、合理地猜測一下嗎?(指名說)
指名反饋。
師:說的真不錯,我們可以把它放在習作的后面,作為故事的結尾。
板書:結尾
師: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些什么呢?
點睛之筆供你選:
人間處處有真情,真情時時暖人心。
這可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多少令人感動的一幕呀!
多么感人,多么美好的畫面呀!
板書:點明中心。
3、取題
師:這么感人的一個故事,我們可以用“勝似親人”來做題目,除此之外,你認為還可以取什么題目?(《感恩》《親如一家》)
四、整合結構,開始習作
1、師:現在,讓我們來梳理一下寫這個故事的完整結構:
作文提綱:
1、背景介紹,平時關系如何?
2、這一天發生了什么事(通過動作、神態、語言等把情節寫具體)
洗衣過程 摟抱情景
3、結尾,點明中心。
2、師:根據以上的寫作提綱,老師讓你們回去把這篇故事完成好,有信心嗎?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姑娘等7個生字, 會寫只 星等6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 讀好請求的語氣。
3.認識一些對人類有用的鳥類和益蟲。
教學重點:識字、 寫字,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驗故事中角色的內心世界。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語氣。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查閱有關益鳥和益鳥的資料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好,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謎面是
2.出示課件(謎語)“小樹長桃多又大,桃兒裂了開白花。結的籽兒能榨油,采下花兒能紡紗”。
生猜
3.真聰明!瞧,這就是棉花。(課件出示)她美嗎?(美)誰來夸夸她?那誰知道棉花可以干什么用?(棉衣、棉襪、棉球、被子、鞋子)
4.是啊,棉花不僅漂亮,而且用處又這么多。讓我們親親熱熱地和她打聲招呼——棉花姑娘(出示課題)指名讀,教學生字:姑 娘 。隨機正音,輕聲:娘 花。
二、設疑激趣,初讀課文
可是不久,棉花姑娘變成了這個樣子(點擊課件:生病圖)你看她,皺著眉頭,低著腦袋,一幅無精打采的樣子,小朋友,你想對她說什么呢?
1.生自由發言
小朋友多么關心棉花呀,她到底怎么了?想知道嗎?快把書翻到137頁,自己讀讀故事吧!
2.自讀課文,注意,邊讀邊把自然段標上序號,碰到不認識的生字讀拼音,盡量把課文讀正確, 讀通順。
3.小朋友學得非常認真,想不想把你讀的故事讀給大家聽。這樣吧,一人讀一個自然段,我們開火車讀,其余同學認真聽,聽聽他們有沒有把字音讀正確。(隨機糾音)
三、學習生字詞,指導書寫
1. 小組合作讀一讀生字詞。
2. 全班交流。
3. 重點指導書寫“塊、非”等7個字,并擴詞。
四、課后練習
1. 能正確書寫生字。
2. 熟練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棉花姑娘遇到了一件什么麻煩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出示生病的棉花圖)(愁眉苦臉)
1.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葉子上有許多可惡的蚜蟲。
2.感受可惡:棉花為什么會生病?隨機教學生字“蚜”, 你有什么辦法來記住它?
3.小朋友見過蚜蟲嗎?出示“蚜蟲”,你覺得蚜蟲怎么樣?
如果那么多蚜蟲爬在你的身上,你會有什么感受?
(疼 可怕)指名讀,齊讀
4.這時候,棉花姑娘多么盼望(引讀)(出示:她多么盼望有醫生來給她治病呀!)你讀懂了什么?
哪個詞表達了棉花姑娘的這種心情呢?
隨機教學“盼”你記住它了嗎?“治”強調翹舌音
這種苦苦等待,苦苦盼望的心情你有過嗎?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第二至四自然段
1.大自然里的醫生可多了,請大家再讀讀課文2——4自然段,圈出棉花姑娘請誰為它治病。
2.交流(指名說,師板書。)隨機教學生字“啄”,老師覺的這個字很難記,誰能幫幫我?
比一比,誰最能干。
出示:棉花姑娘請( )、( )、( )幫它治病。
自由練說——請生說——同桌互說
3.燕子、啄木鳥、青蛙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嗎?這是為什么呢?再讀一讀2——4小節。
4.瞧,棉花姑娘看到燕子飛來了,它會怎么想呢?又會怎么說呢?指名讀, 連忙, 高興 , 大聲
可是,燕子說(出示)生讀,再自由讀讀,你讀懂了什么?板書:空中飛
這時,燕子會怎么說?
師生分角色——同桌分角色對話——教師引讀 , 棉花姑娘高興地說: 可是,燕子抱歉地說:
5.燕子飛走了,棉花姑娘請了()()來為它治病,選擇一個同桌分角色讀
6.交流展示
啄木鳥為什么不能給棉花治病?板書:樹干里(做啄木鳥的同學站起來,師生對讀。)
你知道青蛙為什么不能幫棉花的忙嗎?板書:田里
男女分角色讀
7.出示:棉花與三個醫生的對話。再讀,你發現了什么?
(有禮貌) 棉花姑娘的話一樣,心情一樣嗎?你能說說怎么不一樣嗎?
8.生分角色讀。
9.燕子、青蛙、啄木鳥都幫不上棉花姑娘的忙,誰來幫她的忙?他它在哪里呢?
四、 學習課文5 --- 6自然段
1.自由讀5 ---- 6自然段, 想想是誰治好了她的病
2.指名說, 課件出示七星瓢蟲, 介紹
3.七星瓢蟲怎么治好棉花姑娘的病的? 醫生的本領大嗎? 從哪 句話, 哪個詞知道的?
4.這時棉花姑娘會是什么心情? 她會對醫生說些什么? 指導讀對話
5.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嗎? 碧綠碧綠是什么樣子?(課件出示棉花圖) 雪白雪白呢? 還有哪些東西是碧綠碧綠的, 雪白雪白的?
6.看著棉花姑娘美麗的樣子, ,你們高興嗎?齊讀最后一段
五、 總結拓展
學習了這一課你知道了什么? 你還知道哪些動物是莊稼的好朋友?
【課后反思】:
20 咕咚
教學目的:
1.能借助漢語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
2.理解課文,知道遇事要弄清事實真相,先問為什么,不要盲目地跟著別人跑的道理。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著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要問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教具準備:課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上新課前,老師想出個問題考考大家:一個木桶中,裝了滿滿的一桶水,假如你們把一塊石子扔進水中,這時會發出什么聲音呢?(咚,咕咚。)(板書:咕咚)就是這聲音,曾經嚇跑過好幾種動物呢!你們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想)好,老師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篇新課文,這篇課文的題目就叫《咕咚》。
2.這是一篇閱讀課文。這篇課文到底講了什么事呢?下面請聽錄音。
二、聽全篇課文的朗讀錄音,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要求:仔細聽,認真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講了哪幾種動物?(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故事中講了小兔、小鹿、小猴、狐貍、山羊、大象和野牛這些動物)
三、借助漢語拼音,再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標好自然段的序號。
2.畫出你不理解的字、詞。
3.指名朗讀課文,進行朗讀指導。
4.出示小黑板,思考回答問題。
全文共有____個自然段,____幅圖,講了____聽到“咕咚”的聲音,沒有弄明白,拔腿就跑,后來____、____、____、____、____也跟著跑,只有____沒有跟著跑。幫助大伙兒弄清了真相的事。
四、指導看圖,說清圖意。
出示課文中的一、二、三、四幅掛圖,要求學生按照“誰、在干什么、為什么這樣”的順序,說說每幅圖的意思。
圖意參考:
1.兔子聽到木瓜熟后掉進湖里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聽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貍、山羊也跟著跑。
3.大象也跟著跑。野牛攔住了大伙兒,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
4.兔子領著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咕咚”是什么,大家都笑了。
五、小結過渡。
剛才,老師和大家聽了錄音,讀了課文,看了插圖,同學們對《咕咚》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有了初步的了解。這篇課文中,兔子聽到“咕咚”聲為什么拔腿就跑,其它幾種動物為什么也跟著就跑,野牛為什么攔住它們,故事的結果怎樣?這些問題你們想知道嗎?(想)老師下一堂課再和大家一起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新課。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咕咚”是什么?
2.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事情,它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呢?下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閱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1.(出示掛圖1)這幅圖講了什么?(小兔聽到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咕咚”聲,嚇了一跳,拔腿就跑)
2.小兔為什么跑?(它認為咕咚可怕極了)
3.它有沒有仔細看一下?(沒有)
4.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發出“咕咚”一聲,這聲音太響了,膽子很小的兔子聽到這個聲音會怎么樣?(害怕)
5.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嚇了一跳、拔腿就跑、邊跑邊叫)(隨機理解:拔腿就跑)
6.它邊跑邊叫,對誰叫?叫什么?(對小猴叫:“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理解:這里的“咕咚”是指一種東西的名稱)
7.指導朗讀:“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注意停頓、重音、語氣)
三、閱讀課文三、四自然段。
1.(出示掛圖2)這幅圖講了什么?(聽了兔子的叫喊,小猴、小鹿、狐貍、山羊也跟著跑起來了。)
2.小猴為什么也跟著跑?從哪兒看出來的?(小猴聽了兔子的叫聲,認為“咕咚”追它們來了。從小猴子邊跑邊叫:“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可以看出)
3.“咕咚”追它們來了,小猴子心里會怎樣?(非常害怕)
4.指導朗讀:“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注意語氣、停頓、重音。句中第二個“不好了”和“快跑哇”音要讀得重一些,調要拉得長一點)
5.小猴子那可怕的叫聲,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一下森林里可熱鬧了。聽!(放第四自然段的配樂朗讀錄音)
6.這一自然段中講到了哪些動物?它們怎么樣?“大伙兒”指誰?(有狐貍、山羊、小鹿。它們也跟著跑起來,邊跑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大伙兒”指狐貍、山羊、小鹿)
7.它們為什么叫“快逃命啊”?(它們認為“咕咚”是一種可怕的東西,要來吃它們了)
8.比較“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它們講的話相同嗎?不同在哪里?(小兔子只是說“咕咚”可怕極了;小猴子認為“咕咚”追它們來了;其它的動物以為“咕咚”吃它們來了。它們把“咕咚”越傳越厲害)
9.分角色朗讀“兔子”“小猴”“大伙兒”說的話。
10.就這樣,很平常的一聲“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解、誤傳,它成了一種很怪的動物,嚇壞了森林中的許多動物,它們一個跟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也怎樣了?(跟著跑起來)
四、閱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1.(出示掛圖3)這幅圖講了什么?(野牛攔住大伙兒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
2.野牛為什么沒有跑?它是怎樣做的呢?(野牛想搞清楚“咕咚”是什么。它攔住了大伙兒)
3.(出示“攔住”一詞)你會做“攔”的動作嗎?野牛是怎么攔的?(讓學生通過演示理解)
4.野牛攔住了大象和大伙兒后是怎樣問的?(指導學生用“先問____,再問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問____”的句式回答。)
5.分角色朗讀“野牛”的問話和“大象”“兔子”的答話。
五、閱讀課文六、七自然段。
1.(出示掛圖4)這幅圖講了什么?(大伙兒知道“咕咚”的真相后,笑了)
2.大伙兒是怎樣知道事情真相的呢?(出示課文第六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比較朗讀后思考:
(1)木瓜為什么會自己掉下來?(木瓜熟透了)
(2)木瓜掉進湖里為什么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撞擊水面)
(3)“咕咚”究竟是什么?(“咕咚”是熟透了的木瓜從樹上掉進湖里所發出的聲音)
3.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它們都怎樣呢?(大伙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
4.這里的“大伙兒”指誰?為什么都笑了?(“大伙兒”指:兔子、小猴、小鹿、狐貍、山羊、大象。它們知道了“咕咚”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的行動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5.這時候,它們會想些什么呢?(誘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如:小猴想:我以后要向野牛學習,不再瞎跟著別人跑,而要問個為什么,弄清事情真相)
六、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兔子聽到“咕咚”的響聲,沒有弄明白,就邊跑邊叫“咕咚”非常可怕。小猴子聽了兔子的話,跟著跑起來,并且叫大家也快跑。狐貍、山羊、小鹿聽到后,一邊跑一邊叫大家逃命。大象看見了也跟著跑起來。野牛卻不這樣。他攔住大家問“咕咚”在哪里,誰看見了。最后兔子領著大家來到湖邊,弄清了事情真相。
2.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在這個故事中,我喜歡野牛,因為它遇到事情不慌張,能先問個為什么,不盲目地跟著別人跑。我不喜歡兔子、小猴子、山羊、狐貍、小鹿、大象,因為它們遇事不先問為什么,別人怎么說,也跟著別人怎么說;別人怎么做,也跟著別人怎樣做)
3.我們同學們以后遇到事情應怎么辦?(遇事先問個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課后反思】:
21 小壁虎借尾巴
教學目的:
1.會認“壁”、“虎”等9個生字,會寫“河”、“姐”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3.初步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作用。
教學重點:認識9個生字,會寫6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對話的不同語氣。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見過壁虎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小壁虎借尾巴》。(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借助圖畫獨立讀課文,同學之間互相提醒字的讀音,注意平翹舌音。
2.分小組互助讀書,把課文讀通順。全班交流:你們小組新認識了什么字?是怎么認識的?(學生沒說到的,教師幫助)
3.出示詞語(帶拼音):
小壁虎 借尾巴 蚊子 一條蛇 逃走 難過 姐姐 新尾巴
A指名讀,齊讀。
B去掉拼音再讀。
4.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壁虎向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請大家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2.指名回答,學生邊回答教師邊相機貼出小魚、老牛、燕子的圖片。
四、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很難看時,它心情怎樣?(傷心、難過)那就請你們難過地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得最難過。(指名讀、齊讀)
2.小壁虎先向誰借了尾巴?(自由讀第三段)學生比賽讀小壁虎說的話,比比誰讀得最好。
3.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它很有禮貌?為什么小魚不把尾巴借給它呢?(出示:小魚的尾巴要用來 。
小魚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請你們用手做做撥水的動作。
小結:如果尾巴沒了,小魚就會淹死,所以它不能借給小壁虎。
4.分角色朗讀小壁虎與小魚的對話。(教師范讀,男女分角色讀。)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認讀要寫的生字。
2.學生觀察特點,并說一說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學生練寫,展示評議。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知
1.找好朋友,把認識的生字讀給對方聽。
2.看圖說說小壁虎向 借尾巴,結果 。
二、繼續學習課文,感悟理解
1.自由讀四、五段,學生交流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
2.全班交流讀懂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3.學生讀老牛與小燕子說的話,想想為什么他們都不借尾巴給小壁虎。
4.教師利用掛圖,幫助學生了解動物尾巴的用途。
的尾巴要用來 。(學生用黑板上的圖片邊擺邊說)
5.指導學生讀好老牛、燕子的話(注意各自的語氣)。
(教師范讀,學生練讀,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
三、小結延伸,拓展交流:
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多傷心呀!它還會去向誰借呢?他們會怎么說呢?(仿照課文續說)
學生借助收集來的資料,分小組說說其他動物尾巴的用途,并演一演。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里很難過,他該怎么辦呢?(師引讀第六段)
(2)結果怎樣?為什么?
指導朗讀:優生范讀,學生自由讀,男女比賽讀。
四、課堂演練,加深理解
1.分角色朗讀全文,喜歡誰就讀誰說的話。
2.以小組為單位,小組長分配角色,學生進行表演。
3.指名小組上臺表演,全班評議。
五、課堂總結,課后延伸
1.再分角色朗讀全文。
2.布置課后作業——編故事:小壁虎長出了一條新尾巴,它高興極了,它會把這個好消息告訴誰呢?朋友們又會說些什么呢?請小朋友們來講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17.小壁虎借尾巴
尾巴作用
小魚: 撥水
老牛: 趕蠅子
燕子: 掌握方向
小壁虎: 再生
【課后反思】:
語文園地八
教學目標:
1.在生活情境中,正確認讀、積累“衛生間、牙刷”等11個詞語,認識“衛、刷”等8個生字。
2.能根據生活經驗將詞語分類,培養在生活中主動識字的意識。
3.發現反犬旁、鳥字邊、蟲字旁所代表的含義,復習鞏固形聲字偏旁表意的規律。
4.借助插圖,積累表示心情的詞語,結合生活情境,體會四種不同心情,并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
5.借助拼音,正確朗讀、背誦古詩《畫雞》。
6.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寓言《三只白鶴》,和大人一起讀邊思考,并能結合生活經驗作出判斷。
教學重點:
1.正確認讀、積累“衛生間、牙刷”等11個詞語,認識“衛、刷”等8個生字。
2.發現反犬旁、鳥字邊、蟲字旁所代表的含義,復習鞏固形聲字偏旁表意的規律。
教學難點:
1.發現反犬旁、鳥字邊、蟲字旁所代表的含義,復習鞏固形聲字偏旁表意的規律。
2.結合生活情境,體會四種不同心情,并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
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字卡。
教學準備: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識字加油站
1.導言:同學們,看看我們的好朋友誰來了?(課件播放喜羊羊起床、穿衣,來到衛生間的動畫。出示:喜羊羊早早起,來到衛生間要考考你。)
2.課件依次出示圖片,引導學生說出相應的詞語:衛生間、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臉盆。
3.引導學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間自由交流識字:衛、巾、刷、皂、梳、盆。
(1)讀準字音:刷shu、皂 zào、梳sh。
“刷”和“梳”是翹舌音,“皂”是平舌音。
(2)認清結構:“衛”和“巾”是獨體字,“刷”和“梳”是左右結構的字,“皂”和“盆”是上下結構的.字。
(3)交流識字方法。
(4)同桌互相考一考:搶讀生字,看誰讀得準確。
4.以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認讀生字。
5.導學:喜羊羊為大家鼓掌,大家真棒!聽一聽,他又說了什么:“毛巾、牙刷、香皂、梳子、臉盆這五種物品分別是干什么用的呢?”(課件出示。)
6.引導學生說出五種物品的用處,并一一課件出示:毛巾——擦手、牙刷——刷牙、香皂——洗澡、梳子——梳頭、臉盆——洗臉。
7.引導學生利用形聲字的特點識記生字:“擦”和“澡”。
8. 指導學生男女生讀、小組讀、齊讀詞語。
二、認真觀察,我的發現
1.導言:由于同學們表現非常棒,現在喜羊羊帶我們去動物王國逛一逛。一年一度的動物王國運動會的開幕儀式就要開始了,讓我們隨著喜羊羊一起看看都有哪些隊伍參加。
2.課件播放第一支走來的隊伍——小狗隊,并相應出示生字貓、猴、獅。
(1)齊讀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有什么共同點。(課件出示“反犬旁”。)
(2)引導學生思考“反犬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關,然后指名匯報。
(3)導言:這支隊伍想擴充,哪些動物還可以參加呢?(預設:狗、狼、豬、狐貍等。)
3.課件播放第二支走出來的隊伍——小鳥隊,并相應出示生字雞、鴨、鴉。
(1)導言:觀察生字,你又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鳥字旁”。)
(2)引導學生思考“鳥字旁”的字又和什么有關,再舉幾個例子。
4.課件播放第三支走出來的隊伍——蜘蛛隊,并出示詞語蝴蝶、蜻蜓、螞蟻。
(1)導言:最后一支隊伍比較特殊,看看都有誰。(生齊讀。)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一組字又有什么相同點。(課件出示“蟲字旁”。)
(3)“蟲子旁”的字多數和蟲子有關,學生舉例子。(螳螂、蟑螂等。)
三、情感體驗,字詞句運用
1.導言:雖然這三支隊伍相差懸殊,但是,大家看在第一場“穿針引線”比賽中,在蜘蛛隊長的領導下,他們取得了第一場勝利。
(1)同學們,觀察他們的表情,你想到了哪個詞語?(課件播放比賽場景并出示:高興。)
(2)引導學生認識并理解:高興。
(3)學生小組討論交流平時生活學習中令自己高興的事,然后學生代表匯報。說的比較好的句子教師板書寫在黑板上,全班同學齊讀。
2.引導學生觀察其他隊伍是什么表情。(課件出示:難過。)指名回答難過的事情有哪些,師生共同評價。
3.課件出示獅子生氣的面孔,引導學生體會什么是生氣,看見過誰在什么情況下生氣。
4.課件出示蝴蝶受驚的畫面,引導學生用一個詞描述蝴蝶,了解體會什么是害怕,并說說在什么情況下害怕。
5.指導學生用這四個詞語各寫一句話,語句通順、內容完整、書寫工整。
6.小結:高興、難過、生氣、害怕這四個詞語描述的是心情,是內心情感的一種表現。你還知道哪些情感表現呢?(憤怒、傷心、興奮等。)
第二課時
一、誦讀古詩,日積月累
1.導言:運動會各項比賽進行得熱火朝天,這時喜羊羊發現了什么呢?
2.喜羊羊發現這次運動會要求運動員們讀出古詩后,才能起跑。
3.教師播放古詩《畫雞》的多媒體課件,會讀的同學可以跟著視頻一起誦讀。
4.學生自由練讀古詩,要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5.同桌交流學習情況互相糾正字音,反復練讀。
6.教師范讀,學生模仿老師的節奏和語調練習誦讀。
7.想象交流:這首古詩是明朝詩人唐寅寫的。請你一邊朗誦古詩,一邊看圖,看看大公雞的樣子,想象公雞打鳴叫醒千家萬戶的情景。
8.課件播放《畫雞》的公雞插圖,學生一邊觀察公雞的樣子,一邊用自己的語言說詩意。
9.齊聲誦讀,背誦古詩。
二、共同閱讀,感悟道理
1.導言:同學們請看,天空中飛來了三只美麗的什么動物?(課件出示:三只白鶴)這三只白鶴想向我們講述一個什么故事呢,就讓我們和喜羊羊一起來聽一聽吧。(課件配圖播放故事。)
2.學生初步了解內容。教師出示字卡,指導學生學習發音易錯的生字。
3.指導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4.引導學生思考交流:哪只白鶴找到魚了呢?另外兩只白鶴為什么找不到魚?通過這個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5.討論交流:如果今后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呢?
6.布置作業:回家和大人一起來朗讀這個小故事,并把你學到的內容講給大人聽。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02-23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優秀08-05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3-15
語文第五單元教學設計03-01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5篇02-23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5篇)02-23
第一單元“語文天地”教學設計09-16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合集15篇)02-24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匯編15篇02-23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精品]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