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一、營造氛圍,激發興趣
1、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2、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師補充敘述:我們的身邊,時時會發生許多令人感動的事,它讓我們感到人世間最美好的是真善美的情感,讓我們終身難忘。當我們被一幕幕事情感動著,我們的'心靈正一次次得到洗滌。
3、教師利用課件展示一些感動畫面或場景,營造表達氛圍。
二、拋磚引玉
1、談話,撥動“琴弦”
同學們,在你的成長過程中,我想你曾開心地笑過,痛苦地哭過;也曾感動過,懊悔過;更沐浴過愛的圣潔,遭遇過煩惱與無奈……這些情感是什么造成的呢?你若能把這令你最熟悉、最動情的東西說出來,定能感動聽眾。老師我也有種種的情感體驗,特別是我親愛的學生最讓我感動。
觀看一則公益廣告:一個五六歲的男孩,用稚嫩的雙手顫巍巍的打來一盆洗腳水,要給他媽媽洗腳。
看一部電影簡介:一個窮苦的學生為了完成學業,背著病患的父親去上學。
2、閱讀87頁口語交際內容提示,說說你通過閱讀明白了什么?想一想你喜歡選擇什么內容來和同學交流?
3、學生整理自己的材料。
4、小組交流:
(1)交流自己感動的事。
(2)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暢,感情要真實。
5、全班交流
學生開展口語交際活動,要求說話有順序,條理清楚,有重點。讓學生”說自己最難忘、最動情的事”,讓學生打開記憶的大門提取“存貨”,發言交流。教師適當進行點撥。(教師多作鼓勵性點評)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新課標版第十冊第六課
二、教材和學情分析
《貓》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過觀察貓的神態、動作,傾聽貓的叫聲等,用通俗生動的語言細致地把成年貓的古怪性格以及剛滿月的小貓的淘氣可愛描寫得活靈活現,文章結構嚴謹,內容具體,語言形象逼真。
全文字里行間流露著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紹貓的性格特點時,用平實、樸素無雕琢的語言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文是一篇講讀課文,基于五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教學本課應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通過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引導學生理清文章脈絡,通過朗讀和對重點詞句的推敲,加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理解,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學習作者精妙的寫作手法;體會人與貓之間那份和諧、美好,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過程與方法:揣摩重點詞語、句子,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及它的活潑可愛。感受作者用具體事例表現動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對貓(自然)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體會貓性格古怪的特點以及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和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感情色彩。
五、教學準備
學生:
1、查找相關資料,了解老舍先生的及作品。
2、借助字典,預習課文中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
老師: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1、出示多媒體課件:不同形態的貓。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識了很多小動物,它們很可愛,給我們帶來了的快樂。貓就是其中的'一個。你們喜歡貓嗎?貓給你留下怎么的印象呢?
2、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特別喜歡貓,還寫了一篇文章,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走進老舍先生家的貓。
3、如何有效進行小學語文教學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語文教學的生命,而這生命能否得以延續,取決于教師是否能充分發掘學生的興趣點,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否做到與文本有機結合,真情演繹文本內涵,提升孩子們對文本的感悟,讓我們的語文教學呈現實效。
有效的課堂教學是兼顧知識的傳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養和個性塑造的過程。那么,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
我有幾點體會:
一、深入鉆研課本
新課程提倡開發與利用教學資源,其實最重要的教學資源就是語文教科書。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途徑在于教師必須先鉆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幾個來回,明確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挖掘訓練要素,并選取符合教材與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如果教師自身對文本沒有吃透,不了解編寫意圖,教學目標不明,教學重點不詳,甚至南轅北轍,便很難做到以文本為憑借,幫助學生提高語文素養。
課文也很少朗讀,上課時對教材內容都不甚了了,以其昏昏,使其昭昭,這樣的課堂教學自然是不可能取得高效的。因為語文學科的本質特征表明: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均具體地體現、落實在語言文字上;語文一旦離開了語言文字,‘工具’也就無法成為工具,‘人文’也就無所依附,只能是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我每每鉆研一篇新的課文,總是先通讀一遍,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畫出學生可能不理解的詞語,對這些詞語的理解方法作出預設,或查字(詞)典解釋,或對照近義詞、反義詞理解,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或聯系上下文理解。如果要聯系上下文理解的,則在一旁作上標記。
對于要通過查字(詞)典理解的詞語,自己先查字(詞)典并把義項寫在一旁。為了掃除閱讀障礙,我總是認真地把課文朗讀或默讀幾遍,發現一些難于把握停頓或比較拗口的語句,及時做上記號,備課時寫入教案,課堂上予以指導。
此外,在閱讀各種教學參考書的同時,我總是把文章的結構分析在教本上作好標注,把每一段的段意寫在段末空白處。對于重點詞句的含義,總是寫在一旁,方便課堂上參考表述。
只有在對文本內容、教學重點、難點等了然于胸的基礎上,我才開始撰寫教案,而且幾乎是一氣呵成。課堂上,我可以不看教案執教,但卻不能離開教本上課。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探究的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這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機會,讓他們置身于一種探索問題的情境中,以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愿望,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新知識。
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心理上的愉悅感,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
針對題目引發學生發揮想象課文有可能寫什么內容。因此學生也毫無顧慮的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
如:太陽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太陽給人們送來什么?等問題。教師是教學過程中問題情境的創設者,一個好的問題情景,能夠激起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究動機,引起學生積極地思考。
創設問題情境的常用方法有:
(1)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2)利用演繹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3)利用類比推理創設問題情境
(4)借助多媒體直觀手段創設問題情境;
(5)借助童話故事創設問題情境。在探究中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引導學生發現提出問題。
愛因斯坦也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弘揚創新精神的今天,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顯得尤為迫切。
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無論從提煉文章主題,還是分析人物形象,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會增強學習效果。美國學者布魯巴克認為,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問題。
因此我們在課題研究課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我們通過研究總結出的引導學生提出問題的策略。
1、創設和諧的教學氛圍,信任學生,相信學生能提出問題;要激勵學生,哪怕是一個贊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欣賞,是一種給予,一種溝通與理解;要允許學生犯錯誤,不輕易否定。
2、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1)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能夠提出問題。
(2)注意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組織匯報討論,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4)開展課外實踐,引導學生發現問題。
3、重視對問題進行篩選,讓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
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嘗試解決問題。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問題解決過程就是創造性思維的過程。
當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后,教師應該是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指導者,應該鼓勵并放手讓他們通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小組交流等多種途徑嘗試解決問題。這對啟發、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大有好處的。
三、把握學生思維發民的年齡特點,發展學生的智力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對形式新異,生動活潑的東西特別容易發生興趣,一旦有了興趣,他們就會發揮極大的主動性,對一些問題主動地多思多想,并在這個過程中發展自己的智力。因此,我在低年級課堂教學中,畫畫寫寫,模仿表演。
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學會“籮、杭”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3、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華僑老人,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了這位老人對祖國的無盡思念。現狀正值中秋前后,還有一種花也裝點起我們的生活,它就是——桂花
2、提起“桂花”你會想到些什么?(鏈接生活與積累的古詩詞)
3、生活在江浙的琦君每見桂花飄香,就會想起那一場場“桂花雨”板書課題
4、讀題質疑
二、品析開頭結尾
1、接讀課文,思考:在作者美好的記憶中的桂花雨是什么樣的?課文哪句話點了題。
2、交流:
(1)文中描寫桂花落的語句。課件
(2)結尾的句子。課件師點撥:文末點題是寫作常用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結構更完整,要學會運用。
(3)結尾的寫法值得我們學習,那么開頭一二節呢?
A、采用對比的方法,突出對桂花的喜愛。舊知牽引——《桂林山水》課件
B、讀了這段語句,你能用合適的AA式疊詞補充這段文字嗎?課件詞語手冊P36
點撥:疊詞往往能更生動地表情達意,富有童趣,習作中有意識地加以運用。
3、那么,文中是什么使我“又”想起了故鄉同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課件出示母親的話
三、品悟重點句,輻射全文
1、“這里”指哪里?課文哪些句子在描寫杭州的桂花香?哪些句子在描寫家鄉的桂花香?
2、讀這兩段語言,你覺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嗎?
3、為什么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哪些方面比不上)
(1)第三節:關注桂花、饋贈桂花的快樂。(類比我們自己育出來的豆苗和買來的沒什么兩樣,但感情不同)
(2)第四節:桂花給鄰居帶來的香甜。
(3)第五節:收獲桂花的快樂——板書:搖花樂桂花雨指導感情朗讀。
(4)第六節:吃著這些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香甜四季,香甜了人們的生活。桂花成了母親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家鄉院子里的桂花融進了母親的情感,僅僅是母親的嗎?
4、再讀課件“于是,我又想起……”你還讀懂了什么?(又一次)
作者僅僅為了寫搖花樂、桂花雨?板書:思鄉情。
四、閱讀延伸,品讀同題材文章。
同步中的《故鄉路》
板書:桂花雨
搖花樂——桂花雨
思鄉情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早春》教學設計07-22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8-0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23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5-08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5-09
[精選]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7-05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設計02-21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