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的雨教學設計范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昆明的雨教學設計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范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昆明雨的特點。
體會作者平淡自然的語言風格。
學習作者通過拾取生活中的瑣細事物表情達意的寫作手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種朗讀方式來品味作品的內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悟作者對往昔的一種懷念之情。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把握昆明雨的特點
感悟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描寫雨的古詩文名句,說說詩句中的雨具有怎樣的特點,那么昆明的雨又具有怎樣的特點呢,讓我們共同學習課文《昆明的雨》。
二、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整體感知,把握昆明雨的特點
提問1:.本文題目是“昆明的雨”,請問本文寫的僅僅是雨嗎?
明確:還寫了仙人掌、各種菌子、楊梅、緬桂花等景物。寫了為寧坤作畫、和德熙去小酒館喝酒的事。
提問2:這些與雨有關系嗎?任選其中的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
明確:都與雨有著聯系。示例:楊梅是雨季的一種果子,在雨的滋潤下,楊梅是那樣的又黑又紅,在雨季的氛圍中,賣楊梅的苗族女孩子的聲音是那樣的柔和。
提問3:請用幾個詞語描繪一番你對昆明雨的感覺。
示例:豐滿、飽和、旺盛、柔軟……
【目標導學二】多形式品讀,體會作者情感
提問4:體會了昆明雨的特點,誰愿意用自己的語言把這篇文章深情的讀一遍
抽生朗讀。
提問請同學們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說說他們讀的怎么樣?
學生各抒己見。
提問6:結合其他同學的簡介,根據自己的理解,把這篇文章再深情的,自由的讀一遍。
學生讀課文
提問7:在朗讀中,你體會到了作者對昆明的雨的感情是怎樣的嗎:
明確:喜愛、留戀、懷念等。
請同學們帶著喜愛、留戀、懷念的感情讀自己喜歡的段落,然后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同桌聽,讀給好友聽。甚至讀給更多人聽。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抽生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說自己選擇該段的理由。
二、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三】
大屏幕顯示《孤獨之旅》片段
天黑,河水也黑,蘆葦成了一片黑海。杜小康甚至覺得風也是黑的。臨近中午時,雷聲已如萬輛戰車從天邊滾動過來,過不一會,暴風雨就歇斯底里地開始了,頓時,天昏地暗,仿佛世紀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風聲和千萬支蘆葦被風撅斷的咔嚓聲。
鴨欄忽然被風吹開了,等父子倆一起撲上去,企圖修復它時,一陣旋風,幾乎將鴨欄卷到了天上。杜雍和大叫了一聲“我的鴨子”,幾乎暈倒在地上。因為他看到,鴨群被分成了無數股,一下子就在他眼前消失了。
杜小康忘記了父親,朝一股鴨子追去。這股鴨子大概有六七十只。它們在轟隆隆的雷聲中,倉皇逃竄著。他緊緊地跟隨著它們。他不停地用手撥著眼前的蘆葦。即使這樣,臉還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蘆葦葉割破了。他感到腳鉆心地疼痛。他顧不得去察看一下。他知道,這是頭年的蘆葦舊茬兒戳破了他的腳。他一邊追,一邊呼喚著他的鴨子。然而這群平時很溫順的小東西,今天卻都瘋了一樣,只顧沒頭沒腦地亂竄。
提問同樣寫雨,大屏幕上的與課文中的給你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明確:氛圍不同,雨中景不同……
提問2:如果用“豪放”與“婉約”來形容雨的話,《昆明的雨》應該屬于哪一種,作者是怎樣表現出這樣的效果的。
明確:婉約 作者拾取生活中的瑣細事物,如話家常,娓娓道來,具有一種平淡自然之美。
提示:平淡的生活中并非沒有寫作素材,而是缺少發現寫作素材的眼睛,也不一定轟轟烈烈的事情才具有價值,有時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樣也才更能打動別人的心。
小練筆:仿照這種寫法,也寫一寫給自己留下美好記憶的某個雨季。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范文2
【教學目標】
1.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昆明的雨的特點,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1.理解課文內容,品味文中語句,體會作者對昆明的雨的思念。
2.辨讀品味,體悟作者清新自然的語言風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善于從自然中發現美、欣賞美的能力,養成熱愛美、熱愛生活的習慣。
1.理解課文內容,品味文中語句,體會昆明的雨的特點。
2.感悟作者表達的情感,體會作者對昆明的雨的思念。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汪曾祺的散文寫風俗,談文化,憶舊聞,述掌故,寄鄉情,花鳥魚蟲,瓜果食物,無所不涉。讀他的散文就好像聆聽一位性情和藹、見識廣博的老者談話,雖然話語平常,但饒有趣味。今天就讓我們來美美地欣賞吧。
二、資料助讀
有關昆明:昆明,享“春城”之美譽,云南省會,中國面向東南亞、南亞開放的門戶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旅游、商貿城市,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昆明地處云貴高原中部,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亞洲5小時航空圈的中心,國家一級物流園區布局城市之一。昆明市為山原地貌,地勢大致北高南低,多溶洞和溶巖地貌,溶巖盆地有石林壩子。屬北亞熱帶低緯高原山地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6.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無霜期278天,氣候宜人。
昆明市是靈秀而迷人的,它三面環山,南瀕滇池,湖光山色,天然成趣。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全國第六大淡水湖泊,沿湖兩岸風光綺麗。由于地處低緯高原而形成“四季如春”的氣候,特別是有高原湖泊滇池在調節著溫濕度,使這里空氣清新、天高云淡、陽光明媚、鮮花常開。
三、初讀課文,讀中感悟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不認識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詞語,并借助字典給予解決,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鮮腴(yú) 籬笆(lí bɑ) 雞土從(zōng) 緬桂花(miǎn) 綠釉(yòu) 密匝匝(zā)
2.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指名讀課文,教師相機給予指正。
4.學生自由練讀。
5.現在同桌之間賽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好。
6.同學們通過這次讀書,又讀懂了什么?思考:作者筆下的昆明的雨有什么特點,請圈畫出關鍵詞句。
教師小結:這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四十年前作者到過昆明,寫出了對昆明的雨的懷念。昆明的雨季長,明亮、豐滿,舒適,充滿綠意。
7.作者除了寫昆明的雨,還寫了哪些與“昆明的雨”有關的內容?試加以概括。
(學生討論)
教師明確:雨中的景,雨中的仙人掌,菌子,果子,緬桂花及雨中的昆明人。
四、理清文章脈絡
學生討論匯報,教師板書。
由畫導入,昆明雨的特點,昆明雨中的景和人,對昆明雨的想念。
五、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抒情導入,揭示課題
昆明的雨是這樣的`美妙,這樣的舒服,這樣的令人興奮。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昆明的雨》。教師板書課題。
二、復習課文內容
這篇文章寫的是什么內容?
文章中寫到了雨中的哪些景物?
學生結合第1課時回答。
三、品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文中寫了雨中的果兒和花兒。昆明的雨給作者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用文中的句子來回答。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昆明的雨的喜愛。
品讀對果兒、花兒的描寫:
(1)指名讀文章。
(2)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作者對昆明雨的喜歡與懷念之情,畫一畫,然后想一想,學生交流。
(3)你能通過讀把它表現出來嗎?指名讀。
明確:第2段和第11段,作者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第2段,內容點明了文章中心,表達了籠罩全文的作者對昆明雨季的深切懷念的感情。結構:這句獨立成段承接上文的畫面介紹,引起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緣由的抒寫。第11段,內容:深化主題,表達作者對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結構:照應第2段內容,收束全文,使結構顯得完整。
2.通過朗讀,你體會到作者流露出了怎樣的情感?
教師明確:通過分析“我想念昆明的雨”的賓語重音,挖掘文章的深意:
——想念的不僅僅是“雨”,還有物、景、人、事,想念的是昆明的民風、人情和當年在那里的生活,想念那段動亂年代里少有的寧靜、恬然。
3.題為“昆明的雨”,文章開篇為什么要描述給寧坤的畫呢?
小組交流后明確:
①所畫的是昆明雨季特有的現象與產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點;
②為下文作鋪墊,引出下文對“昆明的雨”的描述;
③吸引讀者,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四、品讀課文,賞語言美
小組合作試著分析下列句子的表達效果。
1.賣楊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頂小花帽子,穿著扳尖的繡了滿幫花的鞋,坐在人家階石的一角,不時吆喚一聲:“賣楊梅——”聲音嬌嬌的。她們的聲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氣更加柔和了。
運用人物的外貌、語言描寫(細節描寫)。用賣花女孩的嬌美情態襯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抒發作者對昆明的懷念、喜愛之情。
2.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
“爬”“遮”等動詞,把木香擬人化,生動形象地表現出木香的茂盛,表達作者的喜愛、贊嘆之情。
五、反復誦讀,體會升華
昆明的雨是那樣令人神往,似乎就是一個畫中的故事,是一段讓人懷念的時光。讓我們盡情地贊美昆明的雨吧!
六、板書設計
昆明的雨
長————想念————口語
不氣悶————喜愛————自然
明亮————感激————平淡
豐滿————贊美————清新
使人動情————濃綠
(民風、人情、生活)
(動亂年代少有的寧靜與恬然)
七、教學反思
《昆明的雨》是汪曾祺的一篇散文,課型為自讀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自己有如下做得好與不好地方。
一、做得好的方面
1、對學生讀書方法(圈點批注)的指導,并提供充分的時間,讓孩子們自讀課文,個性化解讀文章。本文是一篇自讀課文,在《昆明的雨》中,作者為我們展現了昆明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圍的美。每個孩子對于文章美的關注點不一樣,對課文所展現的昆明的美的也解讀不一樣。所以,我在自讀感知環節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從本文中,讀出了昆明雨季怎樣的美?”,讓孩子們完成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然后全班展示交流。 2、教學環節清晰,課堂結構清晰。整堂課由導入,課前預習(字音字形、文學常識)檢測,自讀課文——走近文本,拓展延伸——走出文構成,教學過程環環相扣。
3、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的學與思。在預習檢測環節,不僅檢測讀字音的能力,而且檢測他們寫的能力,并讓學生自己強調某些難點字音字形。自讀課文時,給予學生充分閱讀課文的時間,讓他們自學完成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并做好圈點批注。小組合作探究環節,讓他們把自己的學習思考所得,在小組內展示交流。最后,讓學生寫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忘不了的情味”,引發他們對往事的回憶與思考。 二、做得不好的方面
1、引導學生對散文語文的體會不夠。這篇文章語言樸實平淡,但淡中有味。對于曾琪散文語言的品味不夠,對于優美語言和段落的朗讀也不夠。
2、課堂時間把握不太好,整堂課顯得頭重腳輕。由于前面花太多時間進行個性化解讀,導致最后一個片段寫作環節未能在課堂上完成,未能展示孩子們心中“忘不了的情味”。 昆明的雨優秀教學設計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范文3
【教學目標】
1、比較閱讀,體會汪曾祺文章平淡質樸的語言風格。(重點)
2、體會作者深厚的昆明情結,理解作者淡泊的人生態度。(難點)
【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
遠書歸夢兩悠悠,久客游子雨生情。作家汪曾祺在《昆明的雨》中借用一句李商隱的《夜雨寄北》吟唱出了久客游子普遍心聲,凝聚著深厚的昆明情結。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他的抒情散文《昆明的雨》。
二、初讀感知,整體把握。(看篇)
1、 文章題目是昆明的雨,可是文章中對于雨的描寫并不多,更多地寫了雨季中的景、事、物、人,試著找出來,想一想,作者寫的這些內容和昆明的雨有什么聯系?
預設:
1)、景:仙人掌、各種菌、楊梅、木香花;事:為寧坤作畫、小酒店喝酒;人:賣楊梅的苗族女孩、送緬桂花的房東;一起賞雨的友人。
2)、所寫的景、事、物、人,都和昆明的雨季相關,沒有雨季,也就沒有這些獨具特色的景、事、物、人;昆明的雨連綿不斷,就像作者多年來對昆明歲月的念念不忘,作者選擇用昆明的雨來表達懷念之情。
2、文章貫穿全文感情線索的是什么?(我想念昆明的雨。)
過渡:
雨是昆明的精魂,昆明的雨是明亮的、濃綠的、豐滿的,使人動情的,枝葉是旺盛的,仙人掌是極為肥大的。美吃各種菌子,細聽街頭苗族小姑娘嬌嬌地吆喝賣黑紅的大楊梅,輕嗅房東送來帶著雨露的緬桂花,與友人街邊酒店小酌,賞雨中木香花,這些美麗的景、細小的事、普通的人都被融進《昆明的雨》平淡質樸的文字中,織成一個讓汪曾祺先生一生懷想的夢。
三、聚焦第十段,品讀悟情。(看段)
(一)指名朗讀第十段,概括主要內容。
1、文段中寫了哪些人、事、景?(與友人蓮花池畔看陳圓圓石像、街邊酒店小酌、賞雨中木香花,)
(二)圈點勾畫作批注,品“平淡有味”的語言。(看詞句) 作家王安憶評汪曾祺散文:“當你讀他的散文時,就好像在聽一位老人嘮著家常,慢慢悠悠,不急不躁,平平常常,但是你如果僅是這樣理解他的散文,那就膚淺了。他文章全篇的謀局,句段的琢磨乃至標點的鍛煉都是蘊含著深情的。”
在作者眼中昆明的一草一木均藏深意,生活中凡人小事皆含深情,雨中的點點滴滴,無不滲透著作者對往事的思念和懷戀。 品讀1、看了池里的滿池清水,看了著比丘尼裝的陳圓圓的石像(傳說陳圓圓隨吳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蓮花池而死),雨又下起來了。括號里的句子是閑來之筆嗎?平淡的語言包含著怎樣的深意?
預設:補充1944年的中國社會背景(此時中國正遭日本鐵蹄蹂躪,爭戰不斷,國破家亡,親人離散)。吳三桂和陳圓圓故事。(曾經“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而今“受冷出家為尼,孤獨暮投清池”。一代紅妝豪華落盡,歸于寂寞。昆明是她埋骨之地,不是她魂歸之所。)
二十多歲的汪曾祺與陳圓圓雖境遇不同,但心境相似,有著背井離鄉的孤苦和對平淡穩定生活的深深渴望,作者的憂國憂民情懷流露在字里行間。淡而有味的語言飽含深意。
品讀2、 酒店有幾只雞,都把腦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腳著地,一動也不動地在檐下站著。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細碎的綠葉,數不清的半開的白花和飽漲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濕透了。結合具體詞句,品讀這段文字,從中你讀到了哪些意蘊?
預設:幾只雞反插翅膀,單腳站立一動不動。一派寧靜祥和的詩意生活。院中的木香花“綠葉”、“白花”鮮艷的色彩對比,“遮得嚴嚴的”、“密匝匝的”、“半開的”、“飽漲的”、“濕透”,作者對木香花色、形、質、態等方面的描寫彰顯著生命的蓬勃生機和絢爛多姿。寧靜的詩意生活讓人感到生活的溫暖,蓬勃的生命熱情讓人看到無限的希望。
(三)梳理作者情感變化。(看意)
綿綿細雨,滿滿池水,街邊小酒店,綠釉土磁杯,與友小酌,檐下小雞默立,院中木香碧綠,白花半開,骨朵飽漲,構成了一幅簡潔疏朗的水墨畫。字里行間飽含著作者哪些情感?討論交流。
預設:悠悠國情、淡淡鄉情、真摯友情、青春純情、生活詩情、生命熱情依次搖曳心中,定格成溫暖的生命永恒。這是人生最豐富的情味:對昆明雨季的思念,對昆明生活的眷戀,對青春歲月的懷念,對平靜生活的想念。
那個午后與友人雨中小酌賞花的種種情味,四十年后仍念念不忘,以詩溫存(齊讀):
蓮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
濁酒一杯天過午,木香花濕雨沉沉。
(四)拓展閱讀《翠湖心影》、《故鄉的食物》,品讀欣賞汪曾祺淡而有味的語言。精彩片段閱讀欣賞,談感受,說體會。
1、“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樹真是綠得好像要滴下來。湖水極清,淺處沒膝,深處也不過齊腰。湖中有許多水浮蓮,肥厚碧綠的`豬耳狀葉子,一望無際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熱鬧。湖中多紅魚,都有一尺多長,整天悠然地浮沉游動著。有時夜晚從湖中大路上過,會忽然撥剌一聲,從湖心躍起一條極大的大魚,嚇你一跳。湖水、柳樹、粉紫色的水浮蓮、紅魚,共同組成一個印象:翠。”—— 《翠湖心影》
預設:翠湖就是昆明的眼睛,翠湖之“翠”無物不呈現,清澈的湖水、翠綠的柳樹、粉紫的蝶形花、悠然游動的紅魚共同營造了色彩斑斕、寧靜祥和的氛圍,流露著作者對翠湖,對昆明的喜愛。
2、“茶館的地勢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閣子上喝茶,很涼快。昆明的茶館計帳的方法有點特別:瓜子、花生,都是一個價錢,按碟算。喝完了茶,“收茶錢!”堂倌走過來,數一數碟子,就報出個錢數。我們的同學有時臨窗飲茶,嗑完一碟瓜子,隨手把鐵皮碟往外一扔。堂倌算帳,還是照碟算。”
預設:作者用樸實如嘮家常的語言寫湖中半島上喝茶的場景,讓我們看到這里不僅安靜明爽,而且充滿人情、親情,它猶如世外桃源,遠離紅塵,這也恰恰是作者想念翠湖,想念昆明的一個重要原因。
3、品讀畫線語句,體味蘊含的深情和特色語言風格。“我們一家帶了一點行李進了煉陽觀。祖母指揮著,特別關照,把一壇炒米帶了去。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晚上,爬到呂祖樓上去,看雙方軍隊槍炮的火光在東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陣一陣地亮著,覺得有點緊張,也覺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飯,這一晚上,我們是沖炒米度過的。沒有床鋪,我把幾個道士誦經用的蒲團拼起來,在上面睡了一夜。這實在是我小時候度過的一個浪漫主義的夜晚。”
預設:在這個戰亂中與炒米相伴的夜晚,作者不寫常人心中的征戰之悲,離亂之苦,而述說“我”對這種打破常規的生活極感興趣,說是“浪漫主義的夜晚”。作者以淡定從容的心態,用詼諧幽默的調侃,用平淡質樸如敘家常的語言,回顧了這段動蕩歲月,表現了他的達觀與超脫,隱忍和溫和。)
小結:汪曾祺曾引用了沈從文的一段話:“你們能欣賞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蘊藏的熱情卻忽略了;你們能欣賞我文學的樸實,照例那作品背后隱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汪曾祺文章“淡而有味”的語言深意,只有用心品讀方可知其味。
(五)歸納:品讀這類散文的方法。(齊讀)
聚焦批注淡而雅,整合同類齊并行。 凡人俗事有寓意,家常淺語藏深情。
四、總結升華
昆明,這里有作者的燦爛美好的青春時光,這里有遠離世俗的寧靜明爽,這里有詩意生活的美好寄托,這里有人間恬淡的自然祥和。雨是昆明的精魂,想念昆明的雨,想念永遠的昆明!
1.請結合課文內容,和相關精彩片段,寫四五行小詩。
2、分角色朗讀老師創作的這首小詩:
昆明情緣
(男)我想念
好吃的干巴菌
(女)我想念
帶露的緬桂花
(男)我好想再聽一聽
苗族姑娘的嬌聲吆喝
(女)我好想再看一看
小河沿岸的滿架木香
(男)我好想重溫
蓮花湖畔與友人小酌的清淺時光
綠葉細碎,木香開放
(女)我好想再約
翠湖邊上攜同學淺飲小樓臨窗
蝶花粉紫,紅魚游暢
(男合)我想再念那淡而有味的質樸文字
(女合)我想再讀那使人動情的昆明雨季
(男女合)一壺清茶氤氳著翠湖一片心影
一杯濁酒沉淀著昆明一世情緣
五、推薦閱讀
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 汪曾祺的昆明情結如云如水,水流云在。如果你還想念汪曾祺先生淡而有味的文字,老師推薦大家課后閱讀這兩本書:《人間草木》、《蒲橋集》。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05-26
《昆明的雨》教學設計12篇05-30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5-31
《桂花雨》教學設計05-26
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6-21
雨說的教學設計11-25
桂花雨教學設計06-08
語文秋天的雨教學設計05-01
語文《桂花雨》教學設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