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設計(實用)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區別形近字,會寫四字詞語,積累表示“看、說、走”的詞語。
過程與方法
通過平時的積累,利用小組合作優勢解決學習中的的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將平時積累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學習、生活中。
教學重點:
積累語言,
教學難點:
運用語言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讀、寫、議相結合
教學流程:
一、區別形近字
1.出示“但、擔、峰、蜂、鋒”
2.指名讀
3.交流討論這兩組字中三個字的不同之處。
4.分別給它們組詞。
二、走進“我能寫”
1.學生自由讀這四個詞語。
2.把不理解的詞語提出來,借助工具書或在小組內討論學習。
3.從這些帶點的字中,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在組內討論交流。
匯報你的發現。
4.寫一寫這樣的四字詞語。
三、走進“我能填”
1.出示這些詞語,學生讀一讀,背一背。
2.在小組內互相學習詞語,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意思:徘徊盤問
溜達疾步
3.把詞語按要求分類,完成填空。
4.你還知道哪些表示“看、說、走”的詞語?
四、積累詞語
把你喜歡的詞語讀一讀,抄一抄。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理解古詩,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完成春聯的活動策劃。
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通過讀、思、議等方式完成語文活動。
情感態度價值觀
從古詩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感受春聯的奇妙。
教學重點:
端正態度,放開手腳,以主人翁的姿態面對各種活動
教學難點:
深入生活,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團結協作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
教學流程:
一、學習古詩《惠崇〈春江晚景〉》
1.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2.解題,作者介紹。
解題:惠崇,宋朝著名畫家,是個和尚。
《春江晚景》,這是惠崇創作的.一幅畫,這首詩就題寫在這幅畫上。
作者介紹: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是北宋杰出的文學家和藝術家。
3.理解詩意。
用自己的話試著說說詩的意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運用了什么修甜辭方法?
4.小結
5.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春聯活動策劃
1.出示春聯,指名把這副春聯讀出來。
2.介紹春聯的有關知識。
春聯在我國源遠流長,是祖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明珠。
3.活動策劃
收集你感興趣的春聯,策劃一次活動。
收集春聯,朗誦春聯,書寫春聯,張貼春聯。
4.布置任務:課余時按策劃完成活動。
5.檢查活動完成情況。
語文教學設計2
本單元包括四篇課文《比一比》《自選商場》《菜園里》《日月明》和一個語文園地。本單元向我們展示了豐富多彩的生活場景,有美麗的農家小院、了解自選商場、認識蔬菜及名稱、感受識字的樂趣,豐富學生的知識和生活體驗。
總體構想
第一部分:教科書教學
模塊一:預習。整體感知單元主題,明確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
模塊二:分類識字。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發現識字方法,掌握識字規律,小組合作認識本單元的生字。
模塊三:朗讀感悟。
模塊四:寫字。正確書寫本單元生字。要求:干凈、整潔、美觀、大方。
第二部分:讀整本書《猜猜我有多愛你》
第三部分:語文實踐活動──認識各種蔬菜
第一部分 教科書教學
學習目標
1.認識本單元的55個生字,會寫個生字。
2.通過觀察、發現規律,自主認識本單元生字。
3.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4.正確書寫生字。
模塊一:預習
板塊一:激趣導入: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身邊有很多可愛的小動物,還可以去商場購物等等,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身邊多彩的生活。
板塊二:整體感知,初步體驗你
讓我們來讀一讀兒歌吧。
1.邊配樂朗讀,邊播放畫面。師范讀《識字二》。
生自讀一遍,指明讀并隨機正音,小組內輪讀,全班齊讀。
2.學生欣賞老師配樂朗誦,邊聽邊想,兒歌中寫了什么?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說一說。
3.借助拼音自讀,小組合作糾正讀音、指明讀、隨機指導讀。
板塊三:制定學習計劃
1.小組閱讀語文園地四,了解每一版塊的內容,并總結匯報。
(1)“我的發現”看一看這些生字有什么規律?
(2)“日積月累”我會讀,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3)“口語交際”續講故事
(4)展示臺:布置學生生活中識字任務:從街道兩旁的招牌上識字。
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及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課文,體會孩子走向橫木時的危險處境。
4、通過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船長在危急關頭果斷處理問題的方法;明白遇事應該想想后果,不要一時沖動。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長在同一件事發展過程中的不同表現,體會船長處理問題的方法。
2、弄清孩子是怎樣一步步走上桅桿頂端的橫木上的以及得救的過程。
3、船長為什么要用槍逼迫孩子跳水,跳水是不是最好的辦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交流資料。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跳水嗎?這是一項體育項目,在各種賽事上,我國的體育健兒在跳水項目上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無比自豪。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不是體育比賽,而是一個驚險的故事。
2、出示課題看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
(誰跳水?為什么跳水?他在什么情況下跳的水?經過怎樣?結果又如何等。)我們一起來看課文
3、《跳水》是誰寫的?你還知道什么?(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列夫托爾斯泰是俄國的文學家。他一生中寫了很多作品,如《戰爭與和平》、《復活》等等。)。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一)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二)自學生字新詞,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讀不懂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直到把課文讀熟讀通順。
(四)檢查自學情況。交流字、詞的掌握情況。
1、出示電腦課件,檢查學生認讀生字新詞。這些生字詞你掌握了嗎?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什么特點,你能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
2、理解詞語。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把不理解意思的詞語或句子找出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理解,然后在小組內互相交流,教師做適當點撥。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一)檢查朗讀課文情況:指名學生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后師生進行評議。
(二)學生讀書后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并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在書中標畫出課文中都有誰?他們之間是怎樣聯系起來的?
因為水手拿猴子取樂,所以猴子放肆;因為猴子放肆,所以去摘孩子帽子;因為帽子被摘,所以孩子去追猴子;誰能接著老師的話,用“因為??所以??”的句式將事情的過程介紹完整?(指名練說)
(水手們拿猴子取樂,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發生了危險,船長要孩子跳水,水手們把孩子救上船,孩子得救了。)
四、自主合作學習課文。
(一)課件出示思考題:孩子為什么會走到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去?從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要求:(1)學生自己讀書做批注筆記。(2)小組內互相交流個人收獲。(3)在班上匯報交流。
(二)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五、品讀感悟,理解重點部分。
通過剛才的學習,同學們不但對課文做了細致的學習,而且還做了認真的討論探究,這對我們學習文章有很大的幫助。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品嘗讀書的果實。學生品讀課文中的段落,教師重點指導學生品讀以下段落。
(一)孩子為什么會走到桅桿頂端的橫木上去?從哪些地方看出猴子非常放肆?
1、猴子跳到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面前,把他的帽子摘下來,戴在自己頭上,很快地爬上了桅桿。
水手們都笑了起來,只有那個孩子哭笑不得,光著頭站在那里。猴子坐在桅桿的第一根橫木上,把帽子摘下來,用牙齒和爪子撕。他好像故意讓這孩子生氣,指著孩子,沖著他做種種鬼臉。孩子嚇唬它,朝著它大聲叫喊,但是它撕得更兇了。指導學生理解“放肆”,猴子為什么會放肆起來?(因為猴子知道大家拿它取樂,它做鬼臉,模仿人的樣子。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又撕咬。)(猴子逗孩子,水手們在一旁“都笑起來”,孩子“哭笑不得”,很尷尬。)
“哭笑不得”什么意思?孩子為什么哭笑不得?(猴子弄得孩子沒有辦法,由于猴子摘下孩子的帽子,水手們的哄笑,使孩子受到了羞辱,但又拿猴子沒辦法,只能哭笑不得。)
2、水手們笑的聲音更大了,孩子的臉紅了。他脫了上衣,爬上桅桿去追猴子。
引導:猴子不怕孩子的嚇唬和喊叫,撕得更兇了。此刻,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我要是拿不回帽子,也太丟面子了。)(我一定要追上這只可惡的猴子,奪回帽子,絕不能輕易便宜了它。)(這時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很生氣,于是爬上桅桿去追猴子,想制服它。)
3、猴子不時回過頭來逗孩子,孩子氣急了,不停地往上追,眼看就要爬到桅桿的頂端,??把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然后??扭著身子,齜著牙做著怪樣。
孩子氣極了。他丟開桅桿,走上橫木。
(猴子越來越放肆,竟然將孩子的'帽子掛在最高的橫木的一頭,孩子忍無可忍,氣憤到了極點,于是走上了最高的橫木去取帽子。)引導:區分“氣急了”與“氣極了”,體會孩子“氣極了”的心情,也就是孩子走上桅桿頂端橫木的原因。
(二)從哪些地方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指導學生理解以下兩個句子。
1、出示句子理解
(1)當時甲板上的人有什么表現?
抓住“嚇呆”一詞,從中感悟這些經歷許多困難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險的情境)嚇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著,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處境太危險了。(從側面襯托出事態的嚴重。)
從水手們的表情可以看出“全都嚇呆了”;“有個人嚇得大叫一聲”。
(2)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沒命了。即使他走到橫木頭上拿到了帽子、也難以回轉身來。(孩子會不會失足?為什么他拿到帽子也難以回轉身來?)(孩子有可能會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得粉碎。退一步講,即使不失足,也難以回轉身來,桅桿太高、太險。)從“桅桿到掛帽子的橫木的一頭有一米多”、“搖搖晃晃”、“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會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即使他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難以轉身走回來”、“腳底下就搖晃起來”等詞句的描述中看出孩子的處境十分危險。
學習方法引導:抓住重點句、關鍵詞語談自己的理解,可聯系上文。
2、出示電腦課件,指導學生看最高的橫木與甲板的距離、橫木的寬度,理解孩子的危險境地――難以轉身,直觀感受當時緊張的氛圍。
引導: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孩子處境的危險嗎?(萬分危急、千鈞一發、危在旦夕??)指導朗讀:讀出孩子的氣憤及他處境的危險。用什么樣的語氣讀更能夠表現出孩子的處境危險呢?
引導:語速再快一點、聲稍高一些,突出重點詞語。你們讀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師欣賞了!
(三)看到這里緊張嗎?你想救他嗎?如果當時你就站在甲板上,看到這樣危險的情景,你會怎樣做呢?你想用什么辦法救孩子?趕快想辦法,時間可不等人啊!(讓學生各抒己見。)(找海綿墊(床上被褥)、讓水手圍成一圈手拉手在下面接著、找直升飛機、讓水手上去救孩子??)
采用小組討論的辦法,逐個分析,看哪個辦法既能贏得時間,又有把握。
(四)這些辦法實際上都不能行,默讀課文,“正在這時候”指什么時候?這句話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這時是千鈞一發的緊急關頭,這句話是個過渡句,上文講孩子處境險惡,下文講船長出來果斷處理。)
(五)面對這樣危險的情景,那船長----孩子的父親是怎樣做得呢?自讀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看一看船長是怎樣做得?請同學們再把這幾個自然段讀一讀,想一想:船長為什么要用槍瞄準孩子,命令他跳水?
研究:如果孩子不跳水,父親會不會開槍?(小組展開辯論。)從課文中找出根據,說明父親不會開槍。結果怎樣?
(這時,要救孩子,唯一的方法就是跳水了,退了不行,摔下來必然粉身碎骨。船長擔心孩子不當機立斷,所以一再提到“開槍”。)船長當時會怎樣想?把自己想到的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提示:你可以這樣說:船長當時會這樣想或船長還可能這樣想?
感情朗讀:這是一位機智、勇敢、果斷的船長。你能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嗎?“四十秒鐘以后――大家已經覺得時間太長了”這里互相矛盾嗎?
(四十秒鐘非常短,可是時間寶貴,人們救人心切,已經覺得四十秒鐘太長了。)
(八)這段和課文題目有什么關系?作者要贊揚什么?(末尾回應課題,“跳水”是事情發展的結局。課文以解決問題的方法——跳水做題目,這既與故事情節的發展緊密相關、又突出了船長處事的果斷。
(九)文章對船長的描寫只有寥寥幾筆,僅僅兩句而已,但卻把一個沉著冷靜,機智果斷的船長形象活脫脫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感覺真實又生動。這種對人物的描寫手法,是我們在寫作中值得借鑒和學習的。
六、總結全文。
(一)教師結合板書總結全文。
(二)學習課文后,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你最佩服誰?佩服他什么?
(這篇課文作者就是要告訴我們,遇事不要慌,不要束手無策,要想辦法,用最好的辦法解決。)
(三)此時此刻,你想對船長的兒子說些什么?(你做錯了事,要敢于回頭,不要怕別人笑話。)(你為了一頂帽子,差點失足跌到甲板上,摔個粉碎,這不是勇敢,而是莽撞。)(你想過沒有,萬一失足,你會給親人、朋友帶來多么大的痛苦。你為了贏回一點兒面子,險些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今后做事一定要想想后果??)
七、拓展延伸。
(一)孩子被救上來以后,會說些什么?船長會說些什么?水手們又會說些什么?展開想象,
語文教學設計4
《只有一個地球》微課教案
一、教案背景
1.教案設計面向小學五年級學生。
2.教材使用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十單元《家園的呼喚》第一篇課文。
3.課前準備:①教師準備:利用百度搜索相關的視頻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②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利用信息網絡手段查找介紹地球的資料。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課文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弄明白為什么說“只有一個地球”。
2.能力目標:理解課文條理,了解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讀中悟。
3.情感目標:使學生受到愛護環境、保護地球的教育,懂得我們生活的地球是多么可愛,同時又多么脆弱。
三、教材及學習者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北師大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十單元第一篇。這是一篇科學小品文,從地球上可供人類生存的范圍、資源已遭到嚴重破壞、破壞了地球人類將別無去處等角度說明不能再破壞地球上的生態環境了,呼吁人們保護地球,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由于經過幾年的語文學習和實踐,已經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方法,具備一定的獨立學習語文的能力,同時五年級的學生已初步具備利用網絡查閱資料、提問題、探究閱讀、合作學習的能力。在課前,學生已經通過網絡等手段查閱的了有關資料。對本課的內容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根據這些,我特確定以下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明白地球上人類生活的范圍很小,我們不能再破壞資源,一旦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將別無去處。
教學難點:如何采取合理的教學手段,使學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地球的現狀,地球目前正面臨的'危機,教育學生懂得保護生態環境,珍愛地球,善待地球。
四、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法:利用百度強大的搜索功能,搜索介紹地球視頻資料,為學生創設情境,變想象為形象,了解我們生活的地球“美麗又渺小”。
2.活動探究法:利用百度搜索大量生動、逼真的影像,把“地球的美麗”、“人類生活范圍很小”、“人類對環境的破壞”以及“無法移居別的星球”等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引導學生對各種搜集資料開展討論來獲取知識,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
語文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朗讀詩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2、整體感知詩歌內容。
3、品味重點詞語的深層含義,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4、樹立理想,并培養為實現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二、教學重點:
1、朗誦課文。
2、品味重點語句的深層含義。
3、領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三、課前準備:
教師:錄音機、磁帶(鋼琴曲《大海》)、投影儀。
學生:熟讀課文。
四、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每個人在童年時代,對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夢想”,對未來,都有熱烈的企盼與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他們又在想些什么呢?他們的想法,給我們又會帶來什么啟示呢?
今天,我們學習詩歌《在山的那邊》,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檢查學生預習字詞(投影出示)
1、給加點的字注音。
2、形似字辨析。
3、解釋詞語。
三、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在朗讀中品味重點語句含義
1、范讀課文,可播放背景音樂。
學生聽讀時:a。注意老師朗讀的節奏、停頓及意義重音。
b。理解詩中‘‘山’’與‘‘海’’的意思。
2、組織學生討論“山”與“海”在詩中的意思。
學生剛剛接觸合作討論的方式,能說對大意就行。老師要以鼓勵為主,即使說的不全面、不深刻也無妨,后面還要引導深入探究。
3、學生練習集體朗讀課文。
a先給詩句劃分朗讀節奏。b再挑選意義重音。
以上兩點是教給學生最基本的朗讀方法,掌握了朗讀節奏與重音,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詩句意義。教師可以以幾個詩句為例,然后讓學生討論、自己劃出節奏及意義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舉例詩句的重音及節奏。
c學習集體朗讀。
4、結合朗讀生意,指導學生探究式閱讀,討論。
a討論,理解重點詞語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問題組)
◆“鐵青”什么意思?是寫山的顏色嗎?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現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具體指什么?為什么說是“飄來”的?
◆“誘惑”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什么?
◆“喧騰”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什么?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的“終會”表達了一種什么心情?
學生通過討論,以上重點詞語基本可以正確理解。個別有爭議的詞語,教師可指導學生結合“山”與“海”的含義,也從象征意義上來理解,來解釋,可予以補充,糾正。
b在學生初步掌握朗讀節奏、意義重音的基礎上,再指導學生揣摩語意,初步讀出句子所表達的語氣。然后討論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深刻含義。(教師投影出示句子)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癡想/??山那邊是什么呢?”這兩句話寫出了小時候的“我”有什么特點?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閱讀,是學生接觸的新學法,也是本節課重點環節,教師要注意引導、點撥,以調動學生思維。答案不求統一,要點合理即可。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理解全詩所講述的道理
①引導學生再次討論“山”與“海”的深刻象征意義。
②討論,全詩講述了一個什么道理?
以上所討論的內容,盡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想,多說,不要強求答案用語標準,意思正確就行。
五、結合自身生活體驗,深刻領悟詩歌所表達的人生哲理
①引導學生討論,談談自己為了實現一個目標克服困難的經歷或感受。
這是體現語文與生活聯系的一個重要方面,要引導學生說真話,訴真情。
②全班激情齊讀。
六、小結,布置作業
①小結:激越的情感,顯示出我們已深深懂得:要翻過山,見到大海,必須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讓我們永遠牢記,心中要有個“海”,為了這個“海”,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翻過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業。
a根據“山”與“海”在文中的含義,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也可以寫自然的海)。
b熟練朗讀課文,挑選自己最喜歡的詩句背誦。
c抄寫生字。
七、信息反饋: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設計策略
一、閱讀朗誦,品味感悟,加深理解
閱讀教學的目的在于訓練與培養學生閱讀與理解的能力。其中,朗讀是閱讀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過眼、腦、口等多種感官的協同作用,將無聲、靜止的語言變為有聲、靈動的語言。尤其是有效朗讀與文字語言、思想情感緊密相連,需要學生與文本、與作者進行交流對話,激活已有的經驗與情感,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然后有感情地朗讀出來,這就增加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與把握文章的內容與主旨。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閱讀與朗讀有機融合,給學生更多自主體驗的機會。當然,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朗讀的形式,不能只是單一的自由讀或者齊讀,還要根據文本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朗讀方法,比如分角色朗讀、模仿性朗讀、跟讀學讀、配樂朗讀、感知性朗讀、個性化朗讀等,從而誘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蘊含的思想情感。如在教學朱自清的《春》時,可根據文章以及學生的特點,組織多樣化的朗讀活動:①教師范讀,或引導學生自主朗讀,感受文本的語調。②播放相關音樂,要求學生再次朗讀,梳理文本的基本結構與脈絡。③教師讓學生自由串讀,并引導學生更深入地分析文章的寫作思路。④學生自由選讀,細細品讀課文中的美詞佳句與精美片段。⑤學生進行個性化演讀。⑥讓學生背讀自己喜歡的內容。這樣,通過采用豐富多樣的朗讀活動,學生們能夠更全面、更透徹地理解文本。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給學生預留自主閱讀的時間與空間,如自主閱讀有助于學生梳理文章的情節與結構;重點段落分角色朗讀有助于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形象特點,這些都能為理解文本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交流討論,各抒己見,深化認識
學生有自己的感情、想法與看法。在教學過程中,倘若教師一味地將自己的感情、想法與看法強加給學生,是不明智的,畢竟“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再者,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要尊重與保護學生的獨特體驗、個人理解與感受。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教學時,教師需要圍繞教學內容巧妙設計一些交流討論活動,給學生自由表達與說話的機會,讓他們能夠暢所欲言、敢想敢說。而教師則應隨時關注學生,及時給予他們幫助與提示。尤其是在學生們進行深入討論、激烈爭論時,教師更需要巧妙點撥,打開學生思維,啟發他們思考,讓他們有所感悟。如在教學《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總結與理解課文的主題思想,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加深對文本的認識。比如教師可向學生提問:本文的主人公究竟是誰?請說說原因。教師還可適當予以提示:主人公是文中的主要人物,是作者著力刻畫的占據主導地位的中心人物,文中的故事情節與矛盾沖突都是圍繞主人公而展開的,次要人物的.出現以及活動均以主人公及其活動為中心。一般而言,若要判斷文中的主人公是誰,要看該人物形象是不是表現出作者的寫作意圖,是否揭示了文章的主題。于是,通過討論以及教師啟發,學生會明白莫泊桑著意刻畫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婦。雖然文章情節緊扣于勒的命運展開,然而本文并非靠于勒來表現文章的主題思想,于勒只是作為線索人物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如于勒的遭遇不斷發生變化,菲利普夫婦的態度也隨之產生變化。而菲利普夫婦的態度變化又折射出他們受金錢腐蝕的靈魂,讓我們看到資本主義社會認錢不認人的丑惡現象,揭示了本文的主題思想。這樣,通過層層深入的交流討論,學生逐漸體會到文章的耐人尋味。
三、質疑探究,自主領悟,提高能力
古語有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閱讀一篇文章后,如果學生出現不少疑惑或問題,則說明他們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反之,如果學生沒有產生一定的疑問,就說明他們沒有真正進入文本,收獲不大。因此,在進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探究,指導學生質疑的方法,讓他們學會自主發現問題,通過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解決問題,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質疑的意識與習慣。如在教學《孔乙己》時,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質疑為主線”的思路組織教學活動,為學生提供質疑探究、自由表達的機會,讓學生能夠敢想、敢問、敢說。比如教師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課文,寫出自己的疑惑點。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以問題為引導進行點撥,啟發學生思考,并通過示范,讓學生學會如何質疑與發問。比如教師可提問:小說中寫了哪些“笑”?這些人為什么沒有同情孔乙己,沒有幫助孔乙己,卻一味哄笑取樂?以哄笑聲凸顯孔乙己的悲劇有著怎樣的藝術效果呢?教師先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而后讓學生展開交流討論,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疑問,通過共同探討,加深理解,解決問題。
語文教學設計6
一、課題名稱
二、教學目標:
1、會認 個生字,正確讀寫 XX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內容。
3、通過學習,體會文章的表達方法。
三、教學方法
(根據課型來確定教學方法)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難點由教學目標衍生出來的,是依據教材確定,著重讓學生掌握什么;難點是依據學情而定的。)
五、教學準備
教具準備(根據所上課的'內容及自己實際情況來準備教具)
學具準備(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及課的內容準備)
六、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新課學習
1)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2)再讀課文,了解內容;
3)品讀課文,感悟體會。
3、拓展延伸
4、師生交流、小結
七、作業設計
語文教學設計7
一、導入新課,解讀課題
解釋“贈”。我們以前也學習過一首題目中有“贈”的古詩。(生回憶《贈劉景文》)生答:“贈”的意思就是“送”。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學習生字:
(1)畫出生字詞,透過拼音認讀,自己讀----指讀----齊讀
(2)指導寫字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抽生讀,教師、學生評價
4、這首詩反反復復讀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這首詩你的'感受?(李白和王倫的情誼深)
5、再帶著這種感覺讀
6、抽生讀、齊讀
7、學生匯報此刻讓老師檢查一下你們的自學成果。
8、師生配合朗讀古詩A、教師讀題目以及作者和詩句前3個字,學生讀后三個字B、調換C、學生齊讀全詩
三、體會意境深情誦讀
四、讀寫結合深化主題
拿出練習紙把此時李白、汪倫最想說的,或是自己最想說的把它寫出來。
聽課評析
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啟發想象用語言或圖畫描繪古詩的意境是這堂課的難點。
語文教學設計8
一、由杜甫詩句導入
有人說唐朝時李白用歌聲無限放大之后,又被杜甫還原的請大家說一下所學杜甫的詩句——
二、出示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感受詩人的情懷
2、賞析詩歌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下面我們積累《詩經》的相關知識
三、初讀
Ppt出示:讀
1.一生讀,他生評價,糾錯
2.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句讀
四、品讀
1.師:打擊對這首詩歌的感受怎樣?用一個字概括出來就是——生答“悲”,師板書“悲”
2.師:悲從何來?請大家自由朗讀,找出悲的原因,從詩中找答案
生自由朗讀
生1:3、4兩句,看到秋景,想到了身世,心中所想的只有悲哀了
師:什么樣的身世?現在怎樣?為何看到落葉就悲?
生回答:命運多舛的身世,現在已經老了,此時可能重病在身
師:再讀一下!為何見到長江而悲?
生再讀
生:因為時光飛逝,生命流逝
師結:他看到了秋之悲,身世之悲,時光流逝之悲
生2:1、2兩句,由景及情,悲涼的景情,全是冷色調
師:帶著這種感覺讀一下
生讀
3.師:其他同學也選了這句嗎?(無人回答)那大家再讀一下1、2句,思考一下,這兩句寫了什么秋景?
生3:“萬里”讓我想到了他蕭瑟的身影,久久不能忘懷(鼓掌)
師:什么身影?你抓住了哪個詞?
生:孤獨的身影多病
生4:天才的'孤獨的心聲
4.師:還有哪里體現了悲?從原詩中找
生5:“艱難”句
師:重音是突出感情,拖音也是突出感情,再讀一下
生再讀
生6:“艱難”指生活上的苦,成為老年人的悲;也是身體上的病,無法借酒澆愁的悲飽經滄桑
師:只有一己之滄桑嗎?
生:還有國家
師板書:家國之悲
生齊讀
5.師小結
Ppt出示:品
6.師:再齊讀,思考“悲”借助什么手法表現的
師提示:看看目標
生答:借景抒情
配樂師朗誦,要求生再次體會詩歌悲情
2生讀,生齊讀
7.師補充杜甫晚年境遇(配樂抒情一段話)“你的命運即使像墨汁一樣黑,你也堅持用……我多想遇見你,在風急天高猿嘯哀的時候,為您拭去那苦澀的淚水,安慰您那顆悲痛憂傷的心”
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了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為。
3.情感目標: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盡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發現身邊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每天能給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上課,我感到真幸福!你認為什么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達的方式,有位作家說,幸福是一個謎,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們能從故事中找到什么樣的答案。
二、自讀自悟
1.自由讀閱讀導航。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后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朗讀,交流匯報。
(1)認讀詞語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詫異強健痕跡耕地
(2)課文寫十年前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個青年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三、閱讀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么?(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么干的?指名幾個學生讀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么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說說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
(4).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喝。從而得到了祝福,又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個牧童為了弄懂這個問題,真是各奔東西。
2、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畫出他們的幸福感悟。
3、學生匯報交流
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么?
5.體會身邊的幸福
(1).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么?(有)什么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那時的他們意識到這就是幸福了么?
(2).那他們是什么時候意識到的呢?讀有關語句,說自己的理解。
過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去尋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去追尋,只要我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出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就會感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對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師的幸福感悟嗎?我們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學生的一聲聲問候,
如一股暖流溫暖心窩。
幸福是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學生一起暢游書海,
去尋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樂,
幸福是一種感覺,
找尋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們,你們的幸福感悟又是什么呢?
聯系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詩,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師總結:作家畢淑敏這樣感悟幸福。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五、作業設計
排練課本劇《幸福是什么》
六、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么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樂興奮
學做醫生幫助別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對人有用對人有益快樂自己
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十年后再次相見暢談幸福
語文教學設計10
一、義教科目:小學趣味語文知識
二、教案適用年級:小學二三四年級
三、教學目的:介紹語文知識上一些比較有趣的知識,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探索
的熱情。讓他們領悟我們的生活處處存在著關于語文的相關內容,
從而對語文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好的學習語文,培養獨特的
情操。
四、教學難點:讓學生準確理解語文的意義,在生活中發現趣味語文。在課堂上
配合老師,跟上老師的節奏。
五、教學注意點:
1、注意學生的接受能力,盡量把課文解釋得淺顯易懂。
2、注意課堂氣氛的活躍,使課堂生動有趣,加強與學生的互動。
六、教學過程:
1、 自我介紹:同學們,大家好,我們是來自XX學院的哥哥姐姐,(四個人特色的介紹自己)今天呢和你一起上這節課。同學們歡不歡迎呢?
學生:歡迎!
2、導入:
老師:同學們今天好乖哦,老師講一個故事送給你們。好不好啊?
學生:好!
老師:你們知不知道年的來歷啊??年,就是我們過年的年。
出示故事:
過年的來歷
相傳: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尖角,兇猛異常。
“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今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著收拾東西逃往深山。
這時候村東頭來了一個白發老人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將“年”獸驅走。
眾人不信,老婆婆勸其還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堅持留下,眾人見勸他不住,便紛紛上山躲避去了。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白發老人然響的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湊了。
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
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當人們從深山會到村里時,發現村里安然無恙。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發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發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
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在這個故事中,我們會盡量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講,可以適時加一些表情和動作,以便同學們能理解)
3、搶答: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可將全班分組搶答,哪個組織回答最積極,
最多,最活躍,就加以加分,哪個組分數最多獎勵學習用品。(用時:10分鐘)
老師:小朋友,你們喜不喜歡猜謎語啊?
學生:喜歡。
老師:那好,那現在呢,我們出幾個謎語給你們猜好不好啊?你們呢,要分組回答,哪個組最積極就可以得到我們的獎品。
1) 出示謎語:
A. 上邊毛,下邊毛,中間一個黑葡萄。 【謎底】:眼睛
B. 像糖不是糖,不能用口嘗,幫你改錯字,紙上來回忙【謎底】:橡皮
C. 五個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其。【謎底】:手指
D. 什么東西只能加,不能減 。 【謎底】:年齡 E. 什么東西經常會來,但卻從沒真正來過? 【謎底】:明天 F. 有一匹馬,它向南走5步,向北走3步,又向西跑了10步,請問最
后它的尾巴朝什么地方 【謎底】:朝地
G)有時候,圓又圓,有時候,彎又彎,有時晚上出來了,有時晚上看不見。(打一自然現象) 【謎底】月亮
老師:好,同學們都回答得不錯哦,沒有回答的同學別灰心,下面還有幾道題目呢,看看你們誰積極啊,積極就有分加哦。
2) 根據下列題意,選填詞語。
苦哭 暗笑 假笑 哈哈大笑 捧腹大笑 (只能用一次)
A、開懷縱情的笑( )
B、藏在心里不公開笑( )
C、捂住肚子開心地笑( )
D、不愉快而勉強的笑( )
E、故意做出的,不真實的笑()
3) 同學們,請你將下邊的十條成語補充完整,然后再將補充的字豎著連成
四句數學上用的術語,好嗎?
( 五)花( 八 )門 ( 五 )湖( 四 )海
( 七 )上( 八 )下 (七 )擒( 七) 縱
( 三 )頭( 六)臂 ( 三)心( 二 )意
( 十 )全( 十 )美( 十 )全( 十 )美
( 五)湖( 四 )海 ( 五 )行( 八)作
4、出示趣味故事——十二生肖(用時:10分鐘)
老師:同學們,想不想聽故事啊?
學生:想。
老師:那你們在聽的過程中要留意故事究竟說了什么哦。
學生:好。
你知道自己屬什么嗎?
有屬小白兔的,有屬大老虎的???有屬貓的嗎?沒有,怎么有屬老鼠的,沒有屬貓的呢?這里有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們說:“我們要選十二種動物作為人的生肖,一年一種動物。”天下的動物有多少呀?怎么個選法呢?這樣吧,定好一個日子,這一天,動物們來報名,就選先到的十二種動物為十二生肖。
貓和老鼠是鄰居,又是好朋友,它們都想去報名。貓說:“咱們得一早起來去報名,可是我愛睡懶覺,怎么辦呢?”老鼠說:“別著急,別著急,你盡管睡你的大覺,我一醒來,就去叫你,咱們一塊兒去。”貓聽了很高興,說:“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謝謝你了。”
到了報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來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貓的事給忘了。就自己去報名了。
結果,老鼠被選上了。貓呢?貓因為睡懶覺,起床太遲了,等它趕到時,十二種動物已被選定了。
貓沒有被選上,就生老鼠的氣,怪老鼠沒有叫它,從這以后,貓見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現在還是這樣。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嗎?
(讓同學們舉手回答,能答一個是一個,我們會盡量鼓勵同學們回答,如果碰上有些比較偏的生肖,我們就可以適宜做一些動作來讓同學們猜,)
它們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怎么讓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這里也有個故事。
報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們在路上碰到了。牛個頭大,邁的步子也大,老鼠個頭小,邁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氣不接下氣,才剛剛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還遠著呢,我快跑不動了,這可怎么辦?它腦子一動,想出個主意來,就對牛說:“牛哥哥,牛哥哥,我來給你唱個歌。”牛說:“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說:“我在唱哩,你怎么沒聽見?哦,我的嗓們太細了,你沒聽見。這樣吧,讓我騎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來,你就聽見了。”牛說:“行羅,行羅!”老鼠就沿著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讓牛馱著它走,可舒服了。它搖頭晃腦的,真的唱起歌來:
牛哥哥,牛哥哥,過小河,爬山坡,駕,駕,快點兒羅!
牛一聽,樂了,撒開四條腿使勁跑,跑到報名的地方一看,誰也沒來,高興得昂昂地叫起來:“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還沒吧話說完,老鼠從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躥,躥到牛前面去了。結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給排在最前面了。
好了,同學們,你們都知道十二生肖的來歷了嗎?都知道十二生肖為什么是老鼠第一了嗎?
提問:十二生肖有哪些呢?(鞏固知識)
(讓同學們舉手回答,能答一個是一個,我們會盡量鼓勵同學們回答,如果碰上有些比較偏的生肖,我們就可以適宜做一些動作來讓同學們猜,)
5、聯系學生的實際(用時:10分鐘)
老師:同學們,聽完了老師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說一下你們對語文的看法啊?語文也可以很趣味的啊。
學生說出自己對趣味語文的看法及感受。我們在聽的過程中要盡量看著學生,給他鼓勵。
6、總結(用時:10分鐘)
表揚同學們配合得很好,希望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更喜歡語文,在生活中去發現那些趣味的小知識和小知識,謝謝同學們的配合,這節課我們相處得很愉快??
備注:如果時間多出,就講小故事三則并與同學們交流。
1、晚飯后,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里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后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
「你怎么知道?」
「她沒有罵人。」
(注: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準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2、在故宮博物院中,有一個太太不耐煩地對她先生說:「我說你為甚么走得這么慢。原來你老是停下來看這些東西。」
語文教學設計11
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包括四篇識字課文和一個練習。《識字1》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春天”這個主題勾畫了一幅春光明媚、鳥語花香的春景圖,并分別從“氣象、草木、動物、花朵”等不同的方面介紹了春天的特征,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多姿。《識字2》也是以詞串識字的形式出現,圍繞足球運動,把12個詞語按一定的邏輯關系排成四組,第一組介紹了和足球相關的場地,第二、三組介紹了踢足球的動作和技巧,第四組介紹的觀眾反映。使學生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增長知識。《識字3》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通過展示“舟、竹、石、泉、川、燕”
“實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變過程,使學生認識到有些漢字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第二部分是一首兒歌,把前面所學習的.生字結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幅美麗的畫面,表達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識字4》也包括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主要是顯示了基本字“車”和不同偏旁所組成的字及所組成的詞語。第二部分是一首兒歌,把前面學習的生字結合在一起,描繪了一幅和諧號快速飛奔的畫面,表達社會科技發展的迅速。《練習!》包括認清筆順、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寫好鉛筆字、口語交際這五方面內容。
1、晨 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會寫田字格中的7個生字,認識5個新偏旁。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詩歌頂針、擬人、反復等表現手法,背誦課文。
3.在詩歌中感受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感受晨光中大自然變化的神奇、煥發的勃勃生機,愿意讀、主動讀更多的詩歌。
教學重點:
有感情朗讀,讀出大自然的變化和勃勃生機。
教學難點:
仿照第3小節說出自己眼中的世界。
第一教時:
課前預習:正確朗讀課文,主動識字。
一、導入新課
1.字源識字認識“光”,教寫“光”,認識“尚字頭”。 2.完成課題板書:晨光(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伙伴互助
1.同桌分別讀一遍課文,互相做小老師糾正朗讀中的問題。 2.出示PPT,課文中的生字詞
同桌互相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同伴幫助。
3.《晨光》是一首詩歌,你知道它有幾個小節嗎?你是怎樣標出小節的?
你愿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嗎?請三位同學分小節讀課文,讀后,伙伴評價。根據朗讀評價,全班齊讀課文。
三、學習第一小節
出示晨光圖片:孩子們,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出現啦。誰被一一叫醒啦?
你愿意叫醒它們嗎?你會用什么樣的聲音叫醒小伙伴?(指名朗讀)
請五位同學分別扮演晨光、風、樹、鳥、云,并朗讀。
晨光:晨光叫醒了風
風: 風叫醒了樹
樹:樹叫醒了鳥
鳥: 鳥叫醒了云
云:(云會叫醒誰,學生自己說一說)學生可以往下接著說。
同學們,這一小節寫得有意思嗎?你覺得哪里有意思?(初識“頂針”)
他們在叫醒對方時,會說些什么呢? 你能背誦第一小節嗎?
四、字源識字,指導書寫 田字格中有7個生字,我們已經會寫“光”了,剩下的6個生字中,有兩個字跟“光”有關,你找到嗎? 字源識字:陽 亮
陽(認識新偏旁:雙耳),重點指導雙耳旁的寫法,第一筆“橫撇彎鉤” 亮:上緊下舒,中間寬,上下對正。
五、作業
1.習字冊:光 陽 亮
2.給“光 陽 亮”找朋友
3.把第一小節背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教時:
教學新課前,誦讀《日有所誦》(一年級)金波的幾篇詩歌。
一、復習
1.認讀生字詞。
2.背誦第1小節。
二、學習第2小節
1.云醒了,在做什么?
大海有什么變化?大海又在做什么?
大海怎么會把太陽“洗亮”?你是怎么理解的?
2.云“變成”雨滴,海水“變藍”了,你喜歡這樣的變化嗎?能跟大家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嗎?
3.變化很神奇,變化很美麗,你會用什么樣的語調來讀呢?(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老師也來讀一讀)
4.學生看著PPT,根據畫面背誦第2小節。
三、學習第3小節
1.升起來的太陽,睜著亮眼睛——學生齊讀“望著樹,望著花……”
2.太陽“望著樹,望著花,望著鳥,到處花花綠綠,到處熱熱鬧鬧”,看到這一切,你覺得太陽心情會怎么樣?他會想些什么,或者說些什么呢?
3.“到處花花綠綠,到處熱熱鬧鬧”你看到了嗎?感受到了嗎?
4.把你眼睛里的美麗世界跟大家說一說。 PPT:太陽睜著亮眼睛,望著(),望著( ),望著(),到處花花綠綠,到處熱熱鬧鬧。(自己思考,同桌互相說一說,全班交流)
5.齊讀第3小節
四、誦讀,走近詩人,走進詩歌
1.這首詩歌的作者是金波爺爺,他為小朋友寫了很多的詩歌和童話。PPT出示《日有所誦》中已誦讀篇目及內容:《蝴蝶飛》《野牽牛》《小螳螂》《小枕頭》《捏泥巴》學生誦讀詩歌。
2.讀完這些詩歌,你有什么話想對金波爺爺說。
3.感謝金波爺爺為我們寫了這么多美妙的詩。孩子們,捧起書,讓我們美美地再讀《晨光》。
4.如果你喜歡金波爺爺的詩,可以讀一讀這本詩集——《讓太陽長上翅膀》。
用你的耳朵去聽,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心去感受,你也會發現世界的美麗,你也可以寫出屬于自己的詩。
五、字源識字,寫字指導
1 .成:字源識字,認識“戈”字部。書空筆順
起:學生說出起的偏旁。
處:教學偏旁,知道名稱,正確寫出“夂”。
2.教學半包圍字的書寫(左下包圍)左下包圍的字,應注意左邊伸展,右邊收縮,內外要靠得緊一些。
學生描紅仿影臨寫“起”“處”,點評作業,繼續練習。
六、作業
1.完成習字冊
2.背誦課文
語文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1、圍繞本組的專題,安排了“我們能做點什么”為話題的口語交際訓練,目的是始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有效遷移,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獲、體會,與同學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2、本次習作要求學生結合前面的綜合性學習來寫,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3、“我的發現”列舉了存在不同差異的兩組句子。意在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的豐富、表達方式的多樣,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使自己的語言表達更加豐富多樣。
4、“讀讀認認”安排的是一組反義詞語,既可以讓學生復習鞏固已經學過的生字,又可以借助反義詞學習新的生字,同時積累反義詞語。
5、“讀讀背背”安排了古詩佳句,目的是積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6、“展示臺”安排學生圍繞“環境保護”這個專題,就其所獲得的綜合性學習成果進行交流和展示。
【學生分析】
1、有前面綜合性學習作為基礎,學生在口語交際時,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踴躍地交流自己的收獲、體會。
2、學生在寫作時,可以借鑒本組課文在表達上的特點,使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語句。
3、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句子的差異后,要運用這些規律,試著使用有新鮮感的.詞句,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
4、學生要積累幾組反義詞及優美的詩句。
5、關于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全班學生可以共同商討成果展示的方式,也可以分組討論確定。
【教學目標】
1、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2、寫出綜合實踐活動中的見聞或想象。練習修改習作。
3、能發現比喻句的特點,體會增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
4、積累反義詞,會認7個生字。
5、背誦描寫景物的優美古詩句,培養對古詩的領悟力。
6、積極參加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展示。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我能結合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收獲、體會,與同學就家鄉的環境保護進行探討和交流。
一、導入
同學們已經積極行動起來,去了解我們家鄉的環境。大家都了解到了什么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交流一下。
二、在小組內交流
1、交流了解到的情況。
2、把了解到的情況根據內容整理成幾個方面,推舉代表,準備在班上匯報。
三、各小組參加班級交流
1、各小組代表發言。
2、隨時指導學生調整自己的發言:與其他組重復的,要一帶而過;比其他組詳細的要進行補充。
四、總結,引導討論
1、根據學生的匯報交流,從幾個方面總結所掌握的情況。
2、引導討論:
面對家鄉的環境情況,我們能作寫什么呢?
3、評出合理化的建議。
五、延伸拓展
希望同學們真正行動起來,做環保小衛士。并把今天我們交流的情況講給父母聽,看看他們還有什么好的建議。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我能寫出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或者幾年后家鄉情況的變化,或者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一、明確習作要求,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1、同學們,大家圍繞“環境保護”做了很多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剛才的交流,你一定對保護環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你愿意把自己了解到的情況寫成一篇短文嗎?可以寫自己調查了解到的情況,可以寫幾年后家鄉環境的變化,也可以寫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生的有趣的事情。
2、根據習作提示,自主選擇習作內容
二、自擬題目,自主習作
學生自主習作之前,可以讓他們說說想寫些什么,提示學生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說清楚或者把事情的過程想仔細。
三、自主習作,初步修改
1、請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發現問題,進行修改。
2、讀別人的習作,幫助同學修改。
四、指名讀習作,師生評議修改
1、選擇不同習作內容,指名讀,師生評議。
評議要點:
⑴語言是否通順,用詞是否準確;
⑵是否把意思表達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
五、組織學生展示自己的習作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讀句子,我會有所發現。
2、我能認識生字。
3、我能讀背詩句。
一、我的發現
1、出示兩組句子,自讀,思考:
⑴你發現了什么?
⑵你還發現了什么?
2、交流自己的發現:
⑴說一說讀兩組句子的發現。
⑵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①找一找、畫一畫學過的課文中的這類句子。
②說一說,在課外讀物中發現的這類句子。
二、讀讀認認
1、自己讀一讀,認一認。
2、指名讀,注意字音是否正確。齊讀。
3、同桌或小組比賽:離開了拼音,看誰生字認得準,并說說用什么辦法認識的。
4、出示生字卡片,說說還在哪里見過它們。
三、讀讀背背
1、自己練習熟讀詩句。
2、指名讀,注意指導讀準字音,讀出韻律。
3、邊讀邊想:五組詩句有什么特點?你發現了什么?
點撥學生體會到:詩句都是寫景色的,并且每句中都有動物。
4、再讀,讀出自己體會到的意思。
5、背誦詩句:
⑴引導背誦:
抓住詩句的對子特點,會背誦的更快。
⑵練習背誦。
⑶男女生合作背。
6、拓展:
有興趣的可以搜集與詩句有關的詩讀一讀。
四、展示臺
1、學生自讀展示臺中學習伙伴的話,了解展示內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內容:
⑴小組里進行展示。
⑵在全班展示:
開擴思路:不僅可以展示關于環境的有關資料,如照片、手抄報、建議書、廣告、調查報告等,還可以展示自己在做的事和新鮮的想法。
⑶總結,評價學生的學習態度。
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嗅、奈、煞”等7個生字,會寫“呆、巢、齒”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母愛的偉大。
教學重點:
1.學習生字新詞,積累好詞佳句。
2.明確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抓住描寫老麻雀和獵狗動作的詞語,體會老麻雀的無畏精神。
教學難點:
1.體會作者是如何把一件事情寫清楚的。
2.從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保護小麻雀的動人故事中,懂得動物也有偉大的母愛。
課時安排:2課時
1.認識本課“嗅、奈、煞”等7個生字,會寫“呆、巢、齒”等13個生字,正確讀寫“打獵、無可奈何”等詞語。
2.學習用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感受老麻雀偉大的舉動。
1.讀寫、積累并運用生字新詞。
2.交流、學習、掌握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麻雀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麻雀的體型,獲得視覺上的觀感。
導語:“小小尾巴高高翹,不會走路只會跳。房檐樹洞是它家,愛吃谷物不吃草。”大家知道這個謎語說的是什么動物嗎?清早出門時,我們經常能聽到它們嘰嘰喳喳的叫聲哦。(生答麻雀)沒錯,說的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鳥——麻雀。請大家看看圖中的這只麻雀,再回憶一下你們見過的麻雀,說說它們給你的印象是什么吧!(學生自由發表看法)它們又活潑,又機靈,又膽小,外貌非常普通。今天這節課,我們將認識一只特別的麻雀哦。
2.出示課題,引入課題。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相關寫作背景。
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屠格涅夫的創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時代的脈搏,主題鮮明,結構緊密,人物形象鮮明,語言優美,對俄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他的代表作有《獵人筆記》《貴族之家》《父與子》《羅亭》等。《獵人筆記》描寫了俄國農奴制度下農奴的悲慘生活,暴露了俄國農奴制度的的黑暗和殘酷,在俄國文學史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文就節選自《獵人筆記》。
2.聽音頻朗讀,一邊聽,一邊學習停頓和朗讀語氣。注意自己讀不通順的地方。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
4.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糾正字音,學生識記生字。
會寫的'字:到呆無可何里牙身
兒斗大力住
會認的字:扎救
(2)指導歸類識字。
◆部首歸類:
扌:掩(掩蓋)護(保護)搏(搏擊)打(敲打)
口:嗅(嗅覺)嘶(嘶啞)喊(喊叫)唯(唯一)
(3)引導學生觀察字形、結構及筆畫,重點字書寫示范,指導生字書寫。
◆書寫指導:
〔奈〕上下結構,上寬下窄。“大”撇、捺伸展蓋下,“示”兩點呼應。
〔齒〕上下結構。“止”兩豎宜短,末筆橫長,寫在橫中線上,下部略小。
〔龐〕半包圍結構。“廣”撇往左下長伸,“龍”右部整體略出“廣”。
◆易錯提示:
〔嗅〕右下部是“犬”不是“大”,不要漏寫一點。
〔巢〕上部三個“”,不要多寫或少寫,方向不要寫反。
〔齒〕下部是“”,不要寫成“兇”。
〔龐〕被包圍部分是“龍”,不要寫成“尤”。
(4)學生書寫練習,教師巡視,糾正坐姿、握筆姿勢、書寫錯誤等。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圈畫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交流圈畫內容,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點撥理解重點詞語。
(1)風猛烈地(搖撼)著路旁的白樺樹。
預設:先出示狂風吹動樹木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直觀感受什么是“搖撼”,再引導學生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詞義。可以理解成“搖動”的意思。在闡述詞義的過程中要強調詞語的適用范圍,以免學生誤用。
(2)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預設:出示獵狗的圖片,最好能突出它鋒利的牙齒。學生仔細觀察圖片,說出對獵狗牙齒的主觀感受,在教師的引導下想象獵狗的牙齒在捕殺獵物時所起的作用,從而體會句中“鋒利”一詞的準確性。在學生明白“鋒利”指兵器、工具等尖而薄的基礎上發問:為什么人們也會用“鋒利”來形容某篇文章的語言?由此發散到“鋒利”的另一個釋義,即抽象意義上的“尖銳”感受。
(3)可是因為緊張,它渾身發抖了,發出(嘶啞)的聲音。
預設:可以引導學生回憶“嘶啞”的嗓音是什么樣的,如老師長時間講課后的聲音或學生嗓子不舒服時的聲音,還可以播放具有代表性的歌手的歌唱片段,讓學生重點體會它是一種“沙啞”的嗓音狀態,一般出現在人或動物疲累、緊張的情況下。
(4)在它看來,獵狗是個多么(龐大)的怪物啊!
預設:教師先展示獵狗和麻雀體型對比的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龐大”的意思。再調動學生的生活體驗,說一說什么東西給大家帶來“龐大”的感覺,教師可適當進行提點,如高樓、高山、大樹、長得很高的人,等等。最后可以采用造句的方式進行鞏固。
小結:這一次,我們又學到了幾種理解詞語的方法。當然,理解詞語的方法并不僅限于這幾種,大家要從詞語本身出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希望大家多多挖掘自己在學字識詞方面的才能,爭取找到自己獨特的小妙招。
3.指導詞語歸類。
◆AAB式:悄悄地呆呆地慢慢地
4.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閱讀與思考。
A.文中出現了哪些角色?(“我”,小麻雀,老麻雀,獵狗)
B.本文的敘述順序是什么?(事情發展的順序)
C.課文圍繞麻雀寫了一件什么事?(寫了一只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并嚇退了獵狗的故事)
預設:引導學生抓住核心角色——“老麻雀”,圍繞它的舉動進行總結。
D.出示課件,填空并齊讀:本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先交代事情的起因——(“我”的獵狗發現了一只被風吹落在地的小麻雀),接著敘述事情的經過——(老麻雀奮不顧身地從樹上飛下來,保護小麻雀,嚇得獵狗慢慢后退),最后交代事情的結果——(“我”帶著獵狗走開了)。老麻雀的舉動讓我們感受到了(母愛的偉大)。
預設:以填空的形式引導學生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借機總結規律,凡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文章,只要抓住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進行概括,再將其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2)合作與交流。給課文標上段序,小組合作,給課文劃分層次,交流為什么這樣劃分,歸納出每一層次分別寫了什么。
預設:先引導學生找到對應的描述事情起因、經過和結果的段落,再進行層次的劃分和段意的總結。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時間,不急于確認答案的正誤。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講獵狗隨“我”打獵歸來,途中看到從巢里掉下來一只小麻雀的經過。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講老麻雀在龐然大物——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掩護小麻雀,嚇退了獵狗。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講獵狗被“我”帶走,小麻雀得救了。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適當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弱小的老麻雀竟然逼退了龐大的獵狗,這場面多么令人震驚啊!我們都知道本文節選自屠格涅夫的《獵人筆記》,其實作者在這篇文章后面還寫道:“是的,請不要見笑。對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鳥兒,對它的愛的激情,我是懷著虔敬之情的。”鳥兒的英勇表現在哪里?“它的愛的激情”又是指什么?作者是如何表達自己的虔敬之情的?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下節課上解決。
小結:這節課上,我們共同學習了本課中的生字難詞,整體把握了課文內容,并且受到了一定的情感熏陶。看到大家在課堂上的活躍表現,老師非常開心。
(示例:同學這次在識字寫字環節中表現得非常突出,讓老師感到很驚喜,希望你以后也能多多參與,主動和老師、同學進行互動;同學對詞義的理解真是太有一套啦,你的很多想法給老師也帶來了不少啟發;和的朗讀既流利,又充滿感情,老師和同學們都被你們的朗誦感動了呢。同學劃分段落、概括段意做得非常準確,是在課前做了預習準備吧?希望大家多向這些同學學習,開動腦筋,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這樣,學到的不僅有知識,還有方法和思維,而這些才是獲得知識的訣竅。)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自由交流并積累學習方法。
(2)摘抄、積累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升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1.理解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
2.體會老麻雀為保護小麻雀所表現出來的不畏**的精神,感受“母愛”的強大力量。
3.理解作者傳達出的同情、愛護弱小,藐視、不懼強大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學設計14
【學習目標】
1、熏染積極的人生態度,對生命的全新理解。
2、細致入微探究課文的方法。
3、準確、流暢的口語表達能力。
【學習重點】
對生命的詮釋。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在你心目中,生命是什么?或生命意味著什么?
(生命不單是宇宙間的匆匆過客,不單是流星轉瞬即逝的那一剎那。地球上自從有了生命,便有了生機與活力,所有的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那么人的生命更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那么意義究竟何在呢?)
原來,生命的全部意義在于奉獻,在于留下點什么,而不是帶走什么?關于這個問題,有一位女作家──杏林子,她對生命也作了一番深入地思考,頗有見地,并且發出了強烈的呼喊:生命,生命
板書:
2、學生介紹作者。
提示:作者從小身患重病,困臥病床,但卻寫下了40多個劇本和10多本散文集,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為什么她能做到呢?
說到底,就是作者對生命的珍惜,對信念的執著,這樣的生命是鮮亮的,這樣的人生也是精彩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她對生命的感悟。
二、學生自由讀課文
思考:
1、文中講了三個事例,請用一句話概述。
2、這三個事例,分別從哪幾個角度在觀察、體會生命。
動物、植物、人類。
3、這是三個怎樣的事例,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哪些思考?
復述并作答(在文中找出關于生命的關鍵詞、中性詞理解全段)。
板書:
脈 動物→生之欲望→敬重生命 層
絡 植物→生 命 力→珍愛生命 層
清 人類→生 命→展示生命 遞
晰 進
4、再讀文,畫出你最為欣賞的句子,并說明理由,記牢!
三、探究學習
1、你還知道哪些關于生命的格言?
學生說后放投影:
使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泰戈爾
人的一生可以腐朽,也可以燃燒,我要讓他燃燒起來。
──列夫·托爾斯泰
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
──貝多芬
生命猶如鐵砧,愈被敲打,愈能發出火花。
──伽利略
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看他取得什么。
──愛因斯坦
2、名人的話,使我們對生命及生命的意義有了全新的認識,能否講一講我們身邊、你看到、聽到或親身經歷過的有關生命的'感人故事呢?
如:貝多芬、保爾·柯察金、海倫·凱勒、史蒂芬·霍金、張海迪、馬利、向生命奔跑等。
偉人的事跡讓我們倍受感染,也賦予我們生命無窮的力量,愿同學們都做生命的強者。
3、生命在杏林子眼中,是險境中掙扎的飛鵝,是磚縫中生長的小瓜苗,是聽診器中強健而有力的跳,那在你眼中,生命是什么?請用生命是說一句話 。
投影小結:
生命是懸崖上傲然挺立的松柏。
生命是搏擊風雨、沖刺蒼穹的雄鷹。
生命是傲霜斗雪、凌寒怒放的雪梅。
生命是青翠碧綠,遍步天涯的小草。
生命是一次次更快的沖刺、更高的跨躍。
生命是一條永不停息向前飛奔的河流。
四、小結
還可以說,生命是一輛飛速前駛的列車,它容不得有絲毫的懈怠與片刻的松馳,而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部車的車手,只有時刻緊握方向盤,集中全部精力向我們的目標飛奔,生命才會凸現它特有的風彩與魅力!愿我們每個人都做最優秀的車手!
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詞。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2、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教學重難點
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作者寫景狀物要抓住特點。
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從中得到陶冶;在欣賞、品讀養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
一起看大屏幕。
視頻中的景色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齊讀課題,注意“頤”字的寫法。
二、檢查預習情況
出示“我會讀”指名領讀。去拼音再讀。
“我會填”指名回答。圖片出示理解“橫檻”“畫舫”。
三、初讀課文
1、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2)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游覽順序的句子。 用“~~”畫出。
2、學生按要求讀書,教師巡視指導。
3、完成問題(1)。
提問: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
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4、完成自學提示(2)
提問: 哪些句子能夠體會作者的游覽的順序?
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句子。
從句子中找出寫游覽過程的動詞,指名上臺畫一畫。
學習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5、再讀課文,理清條理。
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是具體些頤和園的景色的?
給課文分段,明確(總分總)的結構。
三、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1、出示自學指導:
(1)、請大家讀一讀長廊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寫的景物。
(2)、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2、學生讀書。(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說說作者描寫的景物。
4、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順序觀察的。
5、指名說說長廊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6、學習3~~5自然段
自學指導
1、自讀3~5自然段,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2、選擇你最喜歡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讀幾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點。
學生讀書。
3、匯報: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描寫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 佛香閣 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 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 十七孔橋
4、我們先來到萬壽山上的佛香閣,誰喜歡“佛香閣”,讀讀句子
出示句子。說說佛香閣的特點。
5、誰喜歡“排云殿” 讀讀句子,說說有什么特點?
6、喜歡昆明湖的同學來讀讀句子,告訴我昆明湖有什么特點?
這句話把什么比著什么?
還有哪一句也能看出昆明湖的靜? “滑”換成“劃”行不行?哪個更能突出昆明湖的靜?
7、美麗的昆明湖上有一座長長的石橋,叫十七孔橋。
喜歡十七孔橋的同學來讀讀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有什么特點。從哪里看出。
獅子多 橋洞多 柱子多
沒有哪兩只是相同,同樣讓我們感受到勞動人們的智慧和雕刻的技藝高超。
齊讀這句話。
四、總結
我們隨著作者將頤和園游完了,那么頤和園中,就這些景觀嗎?
齊讀最后一段。
課后拓展
頤和園還有哪些景點,課后查資料,下節課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教學反思: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課前準備時,我搜集了許多頤和園圖片,從而讓學生更直觀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
語文教學應以讀為基礎,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積累,在讀中遷移運用。課文語言優美,我引導學生多讀,通過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師生合作讀等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使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文章段落中長廊的美、長;站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和美;登上萬壽山頂看到昆明湖的靜、美。我指導學生抓住了重點語句讀,做到了整體感知到局部的重點朗讀。
【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詠雪》教學設計01-17
語文《勸學》教學設計01-15
語文教學設計08-03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9-28
【精選】語文跳水教學設計07-05
語文教學設計[精選]07-04
語文教學設計08-04
《語文活動》教學設計02-21
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2-25
語文《村居》教學設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