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設計[集合10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絕招是練出來的,要練有用的絕招的道理。
3、培養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童年生活的快樂,感受童真童趣。
教學難點:
激發努力學習本領、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理解課題,導入新課
1、“絕招”的意思。(可以通過查字典或同桌議論理解題意)
2、通過課題,你還理解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畫下來。
2、分段指名讀課文,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根據閱讀提示,再讀課文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小組討論:
(1)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幾個孩子都比賽了哪些絕招?你最佩服誰的絕招?
(3)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
四、全班討論交流圍繞上面提出的問題,組織全班同學討論
1、引導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
2、重點引導想象小柱子是怎樣練絕招的。學生可各抒己見,想象他在練的過程中是怎樣克服困難,虛心求教,持之以恒的,想象他在取得成功后的喜悅。
3、通過兩次比絕招的閱讀,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
五、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材簡說
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讀起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非常符合兒童年齡特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課文。
二、課時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三、課時準備:課件。
四、教學流程
(一)猜謎揭題,激發興趣
1、出示謎語: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就像一條小黑狗,陽光下面跟你走。謎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有關“影子”的知識嗎?這節課我們學習《9、影子》,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學生讀準yǐnɡ后鼻音,zi輕聲。)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師:讀課文之前,請大家先聽清楚老師的`要求:
①自由地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圈出來,多讀幾遍。
②遇到不會讀的字可以拼拼音,也可以問問同學。(學生自由讀課文)
2、創設情景,進行摘蘋果游戲,檢查字音,識記生字。
①播放課件:同學們,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很想和大家交朋友。你看,它們來了,你會讀嗎?(個別讀,教師指導:“前、跟”是前鼻音,“影、常、朋”是后鼻音,“常、著”是翹舌音,要注意引導學生讀準字音。)
下面我們來開火車,看哪列火車開得快。(開2人火車)
師:看,生字寶寶的拼音走了,你們還認識它們嗎?(同桌互相聽讀,個別讀)②你們讀得真棒!生字寶寶可高興啦,坐在一個個紅蘋果里面,你們想把它摘下來嗎?課件出示游戲“摘果子”:將生字貼在果樹上,學生摘下自己認識的“果子”。(一個學生讀一個生字,其他學生跟讀。)
(三)學習課文,借助圖畫,理解課文。
師:生字寶寶你們都認識了,現在請同學們輕聲地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課文共有幾個小節?(學生輕聲讀課文)
1、課文有幾個小節?(2個小節)哪一節是寫第一幅圖(第一節),哪一節是寫第二幅圖(第二節)。
2、學習第1節。
(1)誰喜歡讀第一節。(個別讀)
(2)指示學生觀察插圖,說說有什么發現:(個別說)
教師引導觀察:小朋友向著什么走?(太陽),小朋友面向太陽,太陽就在他的前面。那他的影子在哪兒呢?(指著圖,影子在后面。)
(3)什么時候影子在前呢?(老師課件演示:太陽在后面,影子在前面。)
(4)學生齊聲朗讀這句話。
(5)為什么說影子就像小黑狗?(學生:影子和小黑狗一樣是黑色的。)
提問家里養狗的黃元豐:你家的小狗和你好嗎?(好)你去玩,小狗會怎樣?(跟著我)(對啊,影子就像小黑狗,人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影子會跟著你,你到哪兒,它也到哪兒。)
(6)大家覺得影子有趣嗎?誰來讀讀第一節。(個別讀)
喜歡影子的同學起來讀,要讀出喜歡影子的語氣。(部分學生讀)
(7)看插圖,試背第一節。
3、學習第2節。
(1)誰來讀課文第2節?(個別讀)
(2)請學生舉起左手,認清“左”的方向,舉起右手,認清“右”的方向。
(3)指示學生觀察插圖二,說說有什么發現:(個別說)
教師引導觀察:圖上小朋友的影子在左還是在右呢?(在右手邊,影子在右。那太陽在哪一邊?(左邊)。
(4)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左呢?(老師課件演示:太陽在右邊,影子在左邊。)
(5)學生齊讀課文,邊讀邊伸手做動作。
(6)為什么說影子是個好朋友?(每個人都有影子,你走到哪兒,它就陪到哪兒。)
(7)誰愿意和影子交朋友?請你讀讀第二節。(個別讀)
(8)學生看著插圖,邊演邊試背課文。
(四)熟讀成誦。
1、三小組進行朗讀比賽,要求讀準字音,課文讀通順。評出優勝小組。
2、教師:影子有時在前,有時在后,有時在左,有時在右。影子這么可愛,大家想把課文背下來嗎?
3、誰來把課文背給大家聽?(個別學生展示背誦)
(五)布置作業,課時小結。
影子像是調皮的小黑狗,常常跟著你。影子又像是個好朋友,常常陪著你。你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真是“形影不離”。課后請同學們:
1、背誦課文。
2、在陽光下仔細觀察,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五、板書設計
前——后小黑狗
左——右好朋友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太陽》是四年級語文的一篇常識性課文。主要介紹了有關太陽的知識,說明太陽與人類的關系。課文共有8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紹太陽的特點時,運用了數字、假設、比較、比喻等方法,把太陽遠、大、熱三個方面的知識說得很具體、通俗,具有很強的說服力。第二部分講太陽和人類的關系,從太陽和動、植物的生存,地球上氣候的變化及太陽光可防治疾病等方面表現出太陽與人類關系的密切。
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很活躍,理解能力和自讀自悟方面的學習能力較強,而且大部分學生喜歡閱讀課外書籍,常常會在課堂上結合自己的課外知識來理解課文內容,談自己的認識。
根據我班學生這一學習特點,我感到在整個教學環節中,怎樣把新課程中的教學理念運用到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將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是能否讓學生學好這篇課文,有的放矢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關鍵。
設計思路
將“以人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的教學理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課前讓學生自己查閱有關的資料,這樣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上讓學生自由地讀書,并將讀懂的內容大膽地說出來,以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學習太陽的三個特點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并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交流自己的認識。這樣不僅使學生在獲得知識上有選擇性,同時也培養了學生之間合作學習的能力。葉圣陶先生說:“課文無非是個例子,借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我認為《太陽》這篇課文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對某一事物進行說明的很好的例子。因此,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時,我設計了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自然地遷移到“寫”中去,學生在閱讀的基礎上得到寫的訓練和提高。
教學目標
在讀中理解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特點寫清楚的,同時了解到列數字、作比較等寫作方法,并能將其寫作方法運用到練筆中去。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寫一個”日”的象形字,讓學生說出最早這個字指的是什么?(師相機板書:太陽。)
師引導學生說出課前查找的有關太陽的資料。
為學生提供了一個開放的課堂,同時也讓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交流。
師隨機鼓勵引入下一環節:同學們對太陽的了解還真不少,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有關太陽的`課文,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將會對太陽有更多的了解。
二、整體感知課文。
師讓學生正確、流利地讀課文,問:看看通過閱讀你能讀懂什么?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師:誰想來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培養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幫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師相機板書:
師:《太陽》這篇課文就是圍繞它的特點和與我們的關系這兩方面來寫的。現在我們就先來學習太陽的特點。
三、學習太陽的特點。
1、太陽公公聽說我們要了解它,很高興,特意趕來了,你們聽——
(課件播放:動畫畫面、太陽公公說話的錄音及文字。)
“同學們,我離你們很遠、很遠,我很大、很大,我的溫度很高、很高。現在,你們對我了解清楚了嗎?”
這時,一學生站起來說道:“我只知道太陽的三個特點是:遠、大、熱,但它遠、大、熱到什么程度并沒有說清楚,所以我覺得太陽公公說的話不清楚。(師進行鼓勵,進入下一環節。)
2、師:現在請同學們自由讀1~3自然段,看看課文是怎樣把太陽的三個特點寫清楚的,選一個你最喜歡的特點進行閱讀。
3、分組交流。
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選一個喜歡的特點進行重點學習,并分為學習小組進行交流學習。結果,想學習“遠”的分為一組,想學習“大”的分為一組,想學習“熱”的分為一組。
學生在對知識的學習上有了選擇性,這樣他們不僅樂意去學,還培養了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4、匯報。
學習“遠”的學生匯報: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學生將課文中的內容讀了出來。)
師引導:不錯,你讀出了重要的部分,能不能就這個內容說一說課文是怎樣把這個內容說清楚的。(學生不知該怎么說。)
師用課件演示、引導:一億五千萬公里有多遠?課文中怎樣說的?
走——三千五百年,飛——二十幾年。
學生看課件做口頭練習:
太陽離我們有(一億五千萬公里)遠,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飛機也要坐(二十幾年)。
引導學生發現()里面填的是數字,通過數字具體說明,我們對太陽的“遠”就了解了。所以我們知道了:在說明某一事物的時候,列出一些具體的數字,可讓我們更好地來理解,但數字必須是精確的,有科學依據的。這就是列數字的方法。
師板書:列數字
師:寫太陽“遠”這個特點還用了其他什么方法,找找看。
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發現問題的能力。
這時學生們高舉右手,有的學生忍不住脫口而出:“還運用了寫傳說故事的方法。”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調動。
學習“大”的學生匯報:課文也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來說明太陽的“大”,130萬個地球等于1個太陽。(對學生能說出列數字的方法進行鼓勵。)
師用課件演示,進行引導:左邊是地球的動畫,右邊是太陽的動畫,中間由等號連接引出:你體會到了什么?
這時學生頓時領悟了,大聲說道:“拿地球的大小來和太陽作比較。”
對學生的細心觀察進行鼓勵,并進行小結: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對我們而言,地球非常大,我們不可能走遍地球的每個角落,然而,拿地球和太陽一比,更突出了太陽的大。這就是作比較的方法。
師板書:作比較
引導學生發現說明太陽“大”的特點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
仍然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閱讀中去尋找答案。
學習“熱”的學生匯報:(此時,學習“熱”的學生有了以上學習的基礎,回答問題就相對有條理)課文在寫太陽熱的特點時,運用了列數字的方法,告訴我們表面溫度有六千度,中心溫度是表面溫度的三千倍。
師:那中心溫度是多少呢?請同學們動手算一算。
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
片刻,學生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千八百萬度。
教師再進一步引導:真有一千八百萬度嗎?
這時有學生強調:是估計,太陽溫度太高了,人們無法進行測量,所以是大概的數。師進行鼓勵:同學們注意了“估計”,特別好。說明你們讀書很細心,那看一看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又有學生起來說道:用鋼鐵與太陽的溫度作比較,說明了太陽的溫度真的很高。教師讓學生一起讀一讀描寫太陽大、熱特點的段落,感受一下這樣寫的好處。在理解課文的同時,也讓學生了解到具體的寫作方法,使理論與實際例子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掌握。
四、練筆。
1、教師寫一個“月”的象形字,讓學生說出最早這個字指的是什么?(生答:月亮。)同時教師演示課件:用圖畫的形式出示有關月亮的資料:
月亮距地球有三十八萬四千四百公里,到月亮上去步行要800天,騎自行車要400天,坐飛機要200天,49個月亮等于1個地球。
先讓學生說出資料上月亮有幾個特點(遠、小)。
(師出示的資料為程度差一點的學生保底。)
讓學生自由說出課前查閱的有關月亮的資料。(學生用課外知識再次進行交流。)
2、生進行練筆。
要求:選取月亮的兩三個特點寫一寫,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等方法,爭取把月亮的兩個特點說清楚。
反饋與反思
課后,我對學生的小練筆進行批改時,發現全班學生的練筆寫得都不錯,不僅將月亮的特點說得很清楚,而且條理清晰。有的學生將“嫦娥奔月”這一傳說寫進了自己的練筆中,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還有一個學生在寫到月亮的體積時,不僅與地球進行了比較,還通過自己的演算,與太陽進行比較,更進一步說明了月亮的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得到了體現。從練筆的整體結構看,學生用詞很準確,在寫到月亮與地球的距離時,如果要到月亮上去,引用了“日夜不停”。在“嫦娥奔月”的這一傳說與月亮的實際資料過渡時用上了“確實”、“的確”等詞語,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通過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我從中感受到要相信學生,把課堂交給學生、把讀書權交給學生、把說話權交給學生、把選擇權交給學生。這樣不僅發展了學生的主體性,還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態度由“厭學”變為“愿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我還覺得將課文中的內容提煉為學生練筆的內容,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進行相應寫的訓練,使“讀”與“寫”融會貫通,獲得很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正確讀寫相關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感受桑娜的能干、善良、樂于助人的美德。
4、學習作者通過環境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二、教學重難點
通過感悟語言,學習作者運用環境描寫、心理活動描寫表現人物的寫法。
三、教學準備
著名的法國作家雨果的敘事詩《貧苦人》
教學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回饋預習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作品《窮人》,它是一篇短篇小說。
(板題,讀題)
(交流預習成果:
指導觀察字寫得是否正確,工整,是否寫得美觀,并引導學生發現詞語分類指導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體悟情感
理清故事中描寫了哪幾個人物
誰是故事的主人公呢,作者描繪哪個人物用筆墨最多?
對于主人公桑娜,通過預習,你們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能不能用一個詞語概括一年級下冊桑娜給你留下的.印象?
請同學們先選擇這些特點中的其中一個研究,具體步驟是1、默讀課文2、找到相關內容的段落3、畫出體現這個特點的詞語和句子4、再帶著體會朗讀朗讀。
自學后請研究同一內容的同學坐在一起,討論交流。
(三)交流學習,讀中領悟
(學生交流其它內容時,相機評價,并引導學生互評,體會桑娜的特點)
1、重點指導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從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能體會到什么?
文中有兩個詞語準確地形容了這個漁家小屋(“溫暖”“舒適”)正是這兩個關鍵詞,概括了小屋的特點。
(通過指導學生讀懂關鍵詞語的含義,體會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師引讀,學生接讀。
2、重點指導課文的第八至第十一自然段。
朗讀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文章的內容,我們能讀好這幾段話,就理解了這幾段話的意思。請同學們先自己試著讀一讀,想想你從哪兒體會到桑娜的善良呢?
指導學生按照作者表達的順序體會桑娜的善良,重點指導學生讀懂“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的意思,指導學生運用找關鍵詞的方法體會“忐忑不安”的詞意。
指導學生朗讀。
(教師評價學生朗讀后指導學生關注省略號省略了什么,指導讀好省略號)
教師質疑:剛才抱孩子時她是那樣的義無反顧,現在為什么卻忐忑不安呢?(相機指導學生朗讀句段)。
教師范讀后學生評點,由此鞏固學習的理解。(教師通過指導學生讀懂關鍵詞語的含義,體會心理活動描寫的作用)
列夫·托爾斯泰用2、70個字,形象、細致地描繪出桑娜的心理活動,把善良的桑娜刻畫得生動形象。今后我們也可以學習這種寫作方法,通過寫人物的心理活動表現人物的質量、性格。
(四)拓展閱讀,情感提升
同樣一個故事內容,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呈現給我們的是這樣一篇短篇小說,而另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國大作家雨果卻把它寫成了一首敘事詩,讓我們來看看桑娜的忐忑不安雨果是怎么寫的,有興趣的同學跟著錄音讀一讀。
在《窮人》這篇課文中,托爾斯泰不僅把桑娜這個人物描繪得生動形象,漁夫這個人物同樣寫得非常精彩,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會認“罩、屹、鼎、沸、貫、崩、恢”等7個生字詞,會寫“潮、稱、鹽、籠、罩、蒙、薄、霧”等13個生字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錢塘江大潮潮來前后不同的景觀,感受“奇觀”的奇特之處,培養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4、學習本文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并加以應用。
教學重點:
通過文章學習,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前、潮來時和潮來后的不同景觀,用心感受不同時刻的畫面帶給人們不同的感覺,并大致能說說“潮來時”的整個經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有順序、找特點的寫作手法,感受作者的'寫作意圖。
一、激趣導入,感知自然美(4分鐘)
同學們,平時大家都去過哪些地方玩呢?把你覺得最好玩的地方和我們同學介紹一些,并說說你為什么覺得這個地方好玩。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結合生活中“你去玩過的地方”,并進行相應的介紹,與同學之間有交流,并對此文學習產生興趣)
二、初讀課文,構建文體美(9分鐘)
1、自由朗讀課文,疏通字詞障礙。
2、讀了這篇課文,說說你有什么收獲。
3、你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你讀本文后的感受嗎?
預設一:海寧市的鹽官鎮真是一個觀潮的好地方哪!
預設二: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景象好壯觀啊!
預設三:浪潮就像千萬匹白馬齊頭并進,真是浩蕩啊!
教師進而引導:你可以用書本上的一句話來說說嗎?
引出課文第一段: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
(設計意圖:在初讀感知后,讓學生談談讀完課文后的體會,結合自身的實際感受進行教學,進行引導第一段的學習。)
4、天下奇觀的“觀”和文章的題目觀潮的“觀”一樣嗎?
讓學生進行思考,同一個字卻是不同的意思,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引導,并結合相應的組詞,讓學生學以致用。
三、研讀課文,賞析語句美(22分鐘)
1、快速默讀課文,找出錢塘江大潮“奇”的地方。
過渡句:錢塘江大潮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那么,它“奇”在哪里呢?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難詞。
2、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
3、準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
4、體會散文常見寫法及語言特點。
5、學會“描摹形象閱讀法”。
6、感受時間的寶貴。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分析文章主要內容及寫法。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
以《青春之歌》“太陽下山明朝還會爬上來,花兒謝了還會再開,我的青春小鳥飛走不回來……”引出學習的主要內容——我們的青春會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二、簡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27),現代散文家,詩人。字佩,他的散文以語言洗煉、文筆秀麗著稱。代表作有《匆匆》、《背影》、《荷塘月色》等。
三、朗讀感知
(一)朗讀指導
一讀課文,準確流暢。
文中注釋字詞,隨文糾正。
二讀課文,準確流暢有感情。
憂慮、焦急——惶恐——懊悔——發奮(不甘心)
互相評議,學習,改進。
三聽讀課文錄音,領會有感情地朗讀。
四讀課文,模仿課文錄音,有感情地朗讀。
(二)整體感知
1、文體——散文話題——時間
人稱——“我”——親切、自然、真實;便于作者直接抒發感情,以激起讀者的共鳴。
主要表達方式——描寫時間匆匆時間本身(匆匆)
虛度年華(匆匆)
抒情因時間本身(匆匆),而感憂慮、焦急
因虛度年華(匆匆),而感惶恐——懊悔
發奮(不甘心)
2、理清思路,概括各節
①寫時間一去不復返
②寫“我”因感悟虛度年華而惶恐
③具體描寫時間匆匆
④寫“我”由感悟而發奮的心境
⑤強調時間一去不復返———(首尾呼應,總結全文,突出中心)
3、小結中心思想
珍惜時間,建功立業,體現(實現)價值!
四、體味語言
獨立體驗,小組交流,全班賞鑒,形成共識。
(一)賞鑒形象具體優美有意境的句子
1、“燕子去了……”—排比;我們的青春卻一去不復返,實在值得珍惜;
2、“但是,聰明……”—設問;表現作者憂慮而焦急的心態;
3、“八千多日子……”—比喻;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聲無息,年華虛度,卻毫無知覺。;
4、“太陽他有腳……”—擬人;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5、“吃飯的時候……”—排比;有形有聲,可見可聞地寫出了時間的.流逝;
6、“跨”、“飛”——形象生動寫出了時間的流逝,猶如長了腳生出了翅膀
7、“過去的日子……”—比喻;生動形象描寫了時間流逝無影無蹤;
8、“我何曾留著像游絲樣的痕跡呢?————為什么偏要白白走這一遭?”
反問;催人猛醒,發人深思,加強感情的抒發;抒發了作者奮發有為,追求事業的情懷。
(二)賞鑒有含義的詞語
1、他們——指代時間;
2、去的——過去的時間;
來的——將來的時間;
去來的中間——現在;
3、赤裸裸———前者指人來到世上“一無所有”;
后者指人離開世上“沒有在世界上留下什么東西”即虛度年華,沒有作為。
五、反復誦讀
六、積累文中優美語句,并熟讀成誦
七、小結本文
1、語言富于文采。(運用多種修辭;詞語準確凝練;善用疊音詞)
2、情真意切,真實感人。
八、“描摹形象閱讀法”
運用詞語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概括的描摹充分理解文章內容。
九、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閱讀練習(另見)
3、以《“今”》《匆匆》為例,思考分析議論文和抒情散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
課題文體表達方式主要內容目的
《“今”》議論文議論鮮明闡述觀點以理服人
《匆匆》散文描寫抒情形象描寫強烈抒情點明題旨,突出中心以情動人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住宅、隱蔽、隨遇而安”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讀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體會作者擬人的習作方法。
3、學習蟋蟀那種不辭辛苦和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激發觀察自然界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通過重點句段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難點: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
三、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聯系以前已經學過口語交際,介紹自己的家。
2、教師引導:大家的家又美觀又溫馨,聽得老師都想去參觀一下了。不過老師這也有一間“住宅”,大名鼎鼎的昆蟲學家法布爾稱之為“偉大的工程”,那就是蟋蟀的住宅了,為什么會這么說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參觀一下蟋蟀的住宅。
(二)研讀課文、自主感悟
1、結合課前預習,解決生字詞,教師指導。
2、請學生快速讀課文,思考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修建經過,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三)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1、小組學習、組內交流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學習、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點和怎樣修建住宅的。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它是怎樣修建住宅的?
(2)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愛蟋蟀,你會怎樣向大家介紹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經過?
把你感興趣的句子勾畫下來反復讀一讀,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旁邊或本子上,如果還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邊標上問號;
(3)小組討論交流,共同質疑。
2、全班交流、答記者問
(1)小“蟋蟀”們匯報介紹“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點,如何建造。
(2)其它小組的同學可扮演小記者向這組同學質疑,進行答小記者問。
3、再讀課文,談感受;感悟蟋蟀不肯隨遇而安、吃苦耐勞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1)請學生們展示課前搜集成果。
分享把自己收集到的動物住宅和它們修建住宅的圖片、文字資料或關于作者的相關資料。
(2)此時此刻想對蟋蟀或其它動物想說的話寫下來,暢所欲言。
(五)小結作業,收束課堂
最后是本節課的小結作業環節,教師對本堂課的學習進行小結,一方面總結收獲,另一方面鼓勵學習積極性,為日后的學習做好鋪墊。課下則請學生觀察自己喜歡的動物的習性。
板書設計:
四、教學反思
本組的單元導語提示了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也提出了語文實踐活動的要求。因此在進行本課教學時,從單元要求出發,在教學中學生既要在學習課文時仔細體會課文的作者是怎樣觀察的,還要在課后認真觀察周圍事物,學習寫觀察日記,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而作為教師則要引導學生用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去認識世界,了解世界,不斷培養留心觀察的好習慣,因此在鞏固提高以及小結作業部分,反復強調、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細致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
2、知道常見動物“家”的稱謂。
3、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4、積累有關秋天的諺語。
過程與方法
熟讀成誦,辨析領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常見動物“家”的稱謂,理解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積累有關秋天的諺語。
難點:培養如何通過細致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秋天的諺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出示文中語句,讀通,讀懂。
2、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發現作者描寫的細膩之處。
3、思考:作者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寫得這么細致、具體?
4、讀文中旁批的話。
5、在此基礎上要求聯系自己的習作情況,想想有什么好的經驗。
二、詞句段運用
(一)連一連,為下面的動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兩組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廄”的字音。
2、讀完后告訴學生動物的家的稱謂,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3、生自己連一連。
4、教師訂正。
(二)讀下面兩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詞語,體會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師出示例句,學生自由讀。
2、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
3、比較一下每組里前后兩句都有什么變化,體會加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不同。
4、師生交流,體會不同。
5、小結:這二組句子,每組里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里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準確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6、請學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三、日積月累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中的語句,要求讀正確。
2、指名學生讀語句,糾正字音。
3、你發現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
4、交流自己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丟:指立秋后,氣溫降低,炎熱的天氣就會逐漸涼下來。
二八月,亂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時人們亂穿衣服的情況。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話,秋天打霜會到的早。
八月里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到了農歷八月,大雁就要開始南飛遷徙,大雁一旦南飛,就要下霜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襖。
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指北方一些地區,農歷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還像春天一樣溫暖。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正確朗讀詩歌,注意多音字“間”“重”“還”的讀音。
2、理解詩意,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詩句的意思。
3、體會思鄉之情,想想詩人是怎樣表達出來的(通過哪些景物或事情)。
4、品析“綠”的妙用。
教學過程。
1、揭題,解題。
2、詩人簡介。
3、讀詩。(指名讀,正音)
4、自由讀,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5、交流,指名說。理解關鍵詞“間”的意思(畫指示圖)。“綠”——吹綠。再連起來說說詩意。
6、品詩: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詩人濃濃的思鄉之情。
自由讀,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
“明月”——拓展相關詩句。
問題:上京赴任,這正是施展政治抱負的大好機會,詩人為何還未到任就開始想著要回去呢?
鏈接時代背景。
7、品味“綠”的妙處。
反思:今天的內容安排應該說還是不錯的,有重點,難點的突破也可以。但是課堂時間的把控不到位,導致前松后緊。
前一個從導入到讀詩就用了十分鐘,第二步的理解詩意也用了將近十分鐘。剩下的二十分鐘里,讓學生品詩——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詩人濃濃的思想之情。在“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一句里就花了不少時間。
一開始讓學生泛泛地談,然后引導學生質疑——一望無際的長江在作者眼里卻只是“一水”之間(讀“一水”一詞,有學生說:這就像是一條小水溝一樣。也有的說:“很近呢,感覺一下子就能跨過去。‘),重巒疊嶂的“數重山”卻是“只隔”。
伊始,學生也處于疑惑狀態。浩杰的一番話令他們茅塞頓開——雖然隔得遠,但是他的心是很近的'。
在此,我讓學生們順著這個點深入談,請了三四位孩子來補充,談得很不錯。
等這一處整完的時候差不多就只剩下十分鐘了。這個時候,只能做些取舍。是抓“明月”還是“綠”?答案顯而易見。
引導學生讀課后的“資料袋”,對比讀。(這個對比讀很有必要,我似乎太隨意了,以致不少學生并沒有對“綠”的好有什么特別強烈的感受,導致后面的引導很辛苦。)
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師板書關鍵詞——生機勃勃。色彩美。詩情畫意。柔美。
剩下只有兩三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寫課堂作業本上關于“綠”的一道題目,要求用一段文字來表達。時間匆匆,只能讓學生用課后的時間了。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默讀課文,會寫垂、越、彩、蜘蛛等12個生字。
2、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變化特征。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PPT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一)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8課。學生齊讀課題。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一起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課件出示會認的生字,學生讀字,組詞。
(二)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生字這個攔路虎看來已經被我們的小朋友消滅了。在這節課中你想學會哪些新知識呢?
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小朋友提出的問題走進18課,感受作者筆下的雷雨吧!請小朋友們把書打開。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小朋友知道作者都寫了雷雨哪幾個時期的景象?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2、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讀讀課文,想一想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讀課文最合適呢?為什么?
學生自由說:可以找三個同學,按照雷雨前、中、后每個人讀一部分;可以找8個同學來讀,每個人讀一個自然段。
教師抓住學生提出按照雷雨前中后的順序的讀法,引導學生讀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
指名讀文。讀后匯報。
3、過渡:小朋友想不想欣賞雷雨這三個不同時期的景色呢?下面就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去看看吧。
三、分段讀議,朗讀感悟
(一)學習雷雨前。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讀一讀雷雨前的`這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雷雨前都寫了哪些景象呢?
小組同學討論后,學生自由說說,教師相機板書(烏云蟬大風樹枝蜘蛛樹葉)
教師引讀課文,通過適當范讀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并進行朗讀指導。學生練習朗讀,逐句匯報讀,再整體讀1—3自然段。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和學生一起欣賞范讀。
(二)學習雷雨中。過渡: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云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卷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緊湊熱鬧,雨馬上就要下下來了。和老師一起看一看雷雨中作者又寫了哪些景象?準備好筆,在樹上圈一圈,畫一畫。
以同桌為單位,讀一讀,說一說。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雨下起來了—雨越下越大—雨聲也小了)師:雷雨是變化的,來的快,去的也快,那小朋友們應該怎樣把雷雨的漸變過程讀出來呢?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教師指導朗讀,學生匯報讀,齊讀。
(三)學習雷雨后。
過渡:萬物經過大雨的洗禮,一切都變得那么清新,那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
7、8自然段,看看作者在雨后都寫了哪些景象?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太陽彩虹蟬蜘蛛池塘青蛙)
師: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都變得那么清新。花兒開了,小鳥、小青蛙歡快的唱著歌,這個時候你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去讀課文呢?(高興、喜悅)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讀讀
7、8自然段,看誰能讀出雷雨后那美麗的景致。
生練讀,教師指名讀。
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配樂朗讀。
師:剛才的同學配樂朗讀讀的很美,那全班同學想不想試一試呢?教師播放音樂和畫面,學生隨樂齊讀課文。
四、寫字指導
把書翻到82頁,書上有12個要求大家會寫的生字,看一看這些生字你認為哪個比較難寫,老師給大家做指導?
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老師利用課件進行集中指導垂、越、蜘蛛、彩。
五、課外延伸
課文有兩幅插圖,第一幅是雷雨中,第二幅是雷雨后,只有雷雨前沒有插圖,;老師希望同學們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用靈巧的雙手給我們雷雨前的景象也配上一幅插圖。
六、課后總結
1、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總結匯報
2、師:生活中除了有下雨這種天氣現象之外,還有下雪,下霧,下冰雹等天氣現象,那同學們都應該認真觀察,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像作者一樣寫的精彩!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早春》教學設計07-22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10-23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8-09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23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設計09-14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13
小學語文《琥珀》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