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精選19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父母之愛,體驗親情的無私和偉大,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感恩父母。
2.學生學會如何去感恩父母,體諒父母關心父母,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實際的行動來回報父母。
教學重點:
孩子理解父母的愛,感恩父母。
教學難點:
學會如何去感恩父母,并付諸行動去體諒父母關心父母。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孩子們,在這個世上,我們最親的人是——(爸爸媽媽),最疼愛我們的是——(爸爸媽媽),最值得我們信任的是——(爸爸媽媽)。爸爸媽媽是我們最親、最愛、最值得信任的人,他們用無微不至的愛呵護我們的成長。這份愛,像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這份愛,像路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播放視頻兒歌“我有一雙勤勞的雙手”。學生看完談感受。
二、新知講授
活動一:我們都愛父母
教師:父母是我們最愛的人,你和下面的小朋友有過同樣的.感受嗎?一起來交流一下吧!
例:天都黑了、爸爸怎么還沒回來呀?
例:看到媽媽難受的樣子,我心疼的不得了,真想替媽媽分擔一點痛苦。
例:奶奶,元旦快到了,爸爸媽媽能回來看我們嗎?我想他們了。
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活動二:我們了解父母嗎?
教師:你了解父母什么?通過哪些方法可以了解父母呢?
學生交流:我是問了外婆才知道媽媽的生日。
學生交流:我爸爸是種瓜能手!暑假去瓜田,我看到爸爸種的西瓜又大又多!
學生交流:我媽媽喜歡吃蔬菜,這是我平時觀察到的。
學生交流:我爸爸愛運動,只要一有空就帶我去踢足球。他常說:“運動使人健康。”
教師:我們了解父母嗎?(課件出示教材第74頁的“我為父母寫檔案”)
請同學們拿出課下調查結果“我為父母寫檔案”,給大家展示一下吧。
教師:從父母的小檔案中你有什么發現和感受?把你的發現和感受與大家分享一下吧。
學生交流:媽媽做鐘點工,一天要做好幾家。爸爸開出租車,別人回家吃飯時卻是爸最忙的時候。遇上刮風下雨就更不用說了。爸爸媽媽真辛苦。
學生交流:……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父母為了我們,為了家庭這么辛苦,我們要好好了解自己的父母。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播放滿文軍演唱的歌曲《懂你》)
師:同學們,你們聽完這首歌有什么感受呢?
生:父母對我們的愛恩重如山。
師:從小到大,父母為你們做的事數也數不清,生病時,父母對你悉心照料;犯錯時,父母對你諄諄教誨;失落時,父母給你鼓勵……點點滴滴都透露著父母對你們的愛,父母的愛像一杯濃茶,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母愛似針,父愛似線,一針針一線線把親情串聯。”是啊,無論我們長多大、無論我們走多遠,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都要牢記心間。
二、活動三:愛父母,在行動
教師:我們都愛自己的父母,你為父母做過什么呢?
學生交流:幫媽媽做家務;陪爸爸聊聊天……
教師:打開電子教材P75頁,讀一讀“楊敏的日記”。說一說楊敏是如何關心父母的,讀完你有什么感受?
學生交流:自主閱讀思考。
教師:我們既要有關愛父母的心,也要有關愛父母的行動。
教師:閱讀電子教材P74頁“愛的味道”。奇奇關愛父母有哪些表現?想想你平時是怎么做的,還可以怎么做。
學生交流:爸爸累了,我幫爸爸捶背;媽媽煩心時,我會……
教師:愛父母并不是說要對父母百依百順,這種愛也表現在對父母不良嗜好的批評上。
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幫助父母改掉其他不健康的習慣呢?
學生交流:我和媽媽監督爸爸戒煙;媽媽不愛運動,我每天陪媽媽跑步……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的辦法可真不少呢?爸爸媽媽是我們最親、最愛、最值得信任的人,他們用無微不至的愛呵護我們的成長。這份愛,像清泉,滋潤我們的心田;這份愛,像路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激發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
2.認識到家鄉在發展過程中的美中不足,堅信家鄉的將來更美好,樹立初步的科學發展觀。
3.行為與習慣:制止破壞家鄉環境的人和事,保護家鄉的山山水水。
4.過程與方法
(1)通過調查、訪問、參觀和辯論等,認識到家鄉的變化和發展,積極地為家鄉獻計出力。
(2)從身邊的人、事物出發,用多種感官觀察、調查、體驗、對話,感悟家鄉的發展,獲得對家鄉變化的真切感受。
教學重難點
1.重點
(1)了解家鄉的過去,認識家鄉今天的變化。
(2)認識到家鄉在發展過程中的美中不足,堅信家鄉的將來更美好,樹立初步的科學發展觀。
2.難點
從身邊的人、事物出發,用多種感官觀察、調查、體驗、對話,感悟家鄉的發展,獲得對家鄉變化的真切感受。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師:孩子們,今天陽光明媚,鳥語花香,在這樣的環境中給大家上課,老師忍不住想給你們放兩首歌,讓我們來聽一聽吧。
2.播放第一首歌曲《南泥灣》。
3.提問:你們聽到了什么?
4.指名回答。
5.播放第二首歌曲《誰不說咱家鄉好》。
6.提問:這首歌表現的是什么情感呢?你們聽出來了嗎?
7.學生自愿起立回答問題。
8.師小結:第一首歌表達的是南泥灣這個地方的變化是令人欣喜的;第二首歌表達的是對自己家鄉的熱愛,認為自己的家鄉是最好的。可見,家鄉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我們都很熱愛它。
【設計意圖:利用歌曲導入新課,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初步感知本課的知識。】
二、走進家鄉,體會變化
1.課件出示學校門口的照片,提問: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
2.學生都能認出是學校大門口。
3.課件出示幾年前學校門口的舊照片,提問:你能認出來這里嗎?
4.學生剛來學校不久,可能認不出來這是咱們學校以前的老照片。
5.學校門口的變化這么大,那在同學們的眼中,這幾年你們家鄉的變化又是怎樣的呢?你們身邊有哪些新鮮事呢?
6.學生利用圖片、視頻等,介紹身邊的新鮮事。(可從樓房、街道、環境、衣食住行、人的觀念、交流方式等方面進行敘述)
7.從大家的發言中,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家鄉正在飛速發展,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黨和國家帶給我們的。
8.同學們搜集了很多家鄉變化的資料,現在就讓我們利用這些資料做一份手抄報,表達一下我們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吧。
9.學生分組完成手抄報。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變化引入話題,引導學生切身感知家鄉的變化并表述家鄉的變化,鍛煉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
三、鞏固認識,贊美我們的家鄉
1.從同學們的表現中,我也親身體驗到了家鄉的變化,我為自己家鄉有這么大的變化而感到驕傲。今天老師也去拍了些照片,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們家鄉的美麗風景吧。(課件出示照片)
2.師生共同欣賞照片,感受家鄉的美麗。
3.你們想不想用畫筆描繪一下這么美的家鄉風景呢?那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畫筆,把眼中看到的、心中想到的家鄉美景描繪出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吧1
4.學生拿起畫筆描繪家鄉美景。
5.在班內舉行畫展,全班共同欣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家鄉的變化,欣賞家鄉的美景,體會家鄉的可愛,激發熱愛家鄉之情。】
四、特色展示,繼承家鄉的傳統
1.師:同學們,你們在搜集家鄉變化資料的過程中,有沒有注意到周圍的哪些東西是沒有變化的呢?
2.課件出示家鄉遺留下來的一些傳統東西。
3.師生共同觀看課件,認識課件中展示的家鄉特色。
4.同學們,你們看到過這些東西嗎?
5.學生回答。
生1:我見到過糖畫,還買過呢。
生2:我聽奶奶唱過戲,奶奶還教過我唱呢。
生3:我轉過小吃一條街,吃了很多家鄉的風味小吃。
生4:我外婆的手可巧了,她會剪各種各樣的窗花。
……
6.那你們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熟悉的家鄉特色呢?
7.學生展示地方戲曲、剪紙等。
8.同學們說得很好。雖然家鄉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但是剛剛我們看到的這些傳統東西卻保留了下來,并且深得人們的喜愛,這是為什么呢?
9.家鄉變的是落后的、影響人們生活水平的地方,而這些傳統的家鄉特色能對人們產生好的影響,所以它們被保留下來。
【設計意圖:此環節旨在讓學生感知家鄉傳統東西的魅力,意識到這些東西應該被保留下來;理解家鄉發生變化的是什么,意識到家鄉的可愛。】
五、反思感悟,期吩美好
l師:我們的家鄉發生了這樣巨大的變化,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總有一些不和諧的因素出現。(課件出示一些因環境污染帶來不良影響的圖片)
2.師生共同觀看圖片。
3.雖然我們的家鄉有這些不完美的地方,但是,我們應該相信我們的家鄉會越變越好。那么,你們希望我們的家鄉變成什么樣呢?
4.學生分小組討論。
5.師巡視,隨機指導學生。
6.學生在班內匯報交流。
小組l:我希望污染的河流變得清澈。
小組2:我希望家鄉的垃圾污染得到治理。
小組3:我希望家鄉的空氣可以遠離霧霾。
小組4:我希望擁擠的交通變得通暢。
7.孩子們,你們的想法很好,對家鄉充滿深切的期望,我也相信家鄉一定會越變越好的。
8.現在,讓我們一起把我們的希望整理出來,寫成一封信,投到市長信箱,表達一下我們的小小期盼,希望政府可以幫助我們把希望變成現實。
【設計意圖:讓學生意識到,任何的變化都有它的對立面,我們要重視它給人們帶來的有利影響,盡力去消除這些不利因素,初步建立科學的發展觀。】
六、全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看到了家鄉在變,家鄉的人也在變。而這些變化反映了家鄉的發展和進步,凸顯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果。作為拳來家鄉的建設者,我們應該從現在起,努力學習,從小關心家鄉的發展,為家鄉的發展獻計出力。
板書設計
家鄉新變化
走進家鄉,體會變化
鞏固認識,贊美我們的家鄉
特色展示,繼承家鄉的傳統
反思感悟,期盼美好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3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常見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災隱患、生活安全知識和技能,遵守規則,預防事故的發生,知道遇到危險如何處理。
2.能用已學的安全常識來保護自身的安全,樹立安全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常見的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火災隱患、生活安全知識和技能,遵守規則。
教學難點:
知道遇到危險如何處理,能用已學的安全常識來保護自身的安全,樹立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活動一:平安出行
一、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在你外出時,父母經常叮囑你的是哪句話呢?(生:遵守交通規則。)
二、學習新課
1.出示課件:辨別圖中人物是否遵守了交通規則
說說圖中的人物遵守了什么交通規則或違反了什么交通規則。
2.教師:這些行為可能會產生什么后果,又該如何避免呢?
3.小貼士:據統計,20__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約2800名15歲以下青少年死亡。由于缺乏交通安全知識,因交通事故造成傷亡的數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所以,要加強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提高交通安全意識。
4.小組討論:怎樣才能保證交通安全,平安出行呢?
生1:聽從交警叔叔的指揮。?
生2:認識交通標志。?
生3:學習交通知識。
生4:遵守交通規則。?……?
5.播放視頻:交通知識知多少
多媒體顯示交通信號、標志、標線等,讓學生辨認。并講授了很多交通知識,從事故的發生原因,到小學生應該注意的交通事項。
6.教師小結: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能記住這些交通知識,到自己的生活環境中去體驗交通知識,從自己聽到的、看到的、親身經歷的事故中去感悟交通知識,并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本地交通秩序在哪些地方還需加強。?
7.閱讀故事《對酒駕說“不”》
討論:你知道酒駕帶來的危害嗎?如果你在場,會怎么勸說這位爸爸呢?
8.鏈接知識窗:《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條有規定:飲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暫扣六個月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飲酒后或者醉酒駕駛機動車發生重大交通事故,終生不得重新取得機動車駕駛證。(生齊讀)
三、教師總結
同學們,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些什么?(自由匯報)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時刻注意預防交通事故的發生,學會保護自己。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危險行為,并形成主動規避安全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2.通過課本知識及相關案例幫助學生樹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識。
3.認識到生活中的危險是可以積極行動去避免的,培養安全意識和珍愛生命的觀念。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危險行為并主動避免。
教學難點:
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培養應對危機情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
說說你從視頻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二、結合事例分析安全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第56頁“相關鏈接”的內容)
師:游泳是我們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然而,溺水的悲劇常常在我們身邊發生。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生1:私自游泳,無家長或老師帶領。
生2:到陌生的水域游泳。
生3:擅自下水營救他人。
2.教師小結:
同學們說得很對!學習游泳應該由家長帶領去規范的場所,要有專業的設備和人員保護,不去陌生的水域游泳,發現有人溺水時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該立即大聲呼救,或者是將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拋給溺水者,再將其拖至岸邊,同時還要掌握一些小技巧,才能讓你遠離溺水的危險。
3.請同學們結合日常生活經驗,說說游泳時還要掌握哪些小技巧。
生1:游泳之前要做好熱身運動。
生2:先在淺水處,用水淋濕身體,適應水溫。
4.教師小結:
同學們要記得,學習游泳應該由家長帶領去規范的場所,要有專業的設備和人員保護,同時還要掌握一些小技巧,這樣做能讓你遠離溺水的危險。
三、視頻播放:游泳安全須知
教師多媒體展示相關材料,向學生普及安全游泳的知識。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錄像,在相互討論的'基礎上達成情感認同,形成防火意識。知道撥打“119”火警電話。
2.通過了解火災逃生辦法,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3.通過對火災事件的了解,知道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提高防火意識,明確防火自救的重要性;通過掌握一些消防安全常識及滅火、防火自救的方法,提高自救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危險行為并主動避免。
教學難點:
知道遇到危險如何處理,能用已學的安全常識來保護自身的安全,樹立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火災視頻,感受火災的危害
1.交流觀看視頻后的感受
2.說說你遇到火災時會如何自救
二、了解火災自我保護的方法
1.教師:火災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災難,學會火災時的自我保護求救和避難逃生的方法非常重要。
2.你都知道哪些火災時的自我保護求救和避難逃生的方法?
生1:煙霧較大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濕的衣物等,彎腰向安全出口走。
生2:如果逃生路線被大火封鎖,要退回室內,盡可能密閉戶門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發出求救信號或打電話向外面的人求救。
生3:從疏散樓梯轉移,不要乘坐電梯。
生4:在戶外遇到火災時,選擇逆風路線逃生,尋找開闊的平地或河流躲避。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水、土壓滅火苗。
3.教師:很多火災是由有些人的疏忽大意或僥幸心理引起的。那么,怎樣防患于未然,避免火災的發生呢?
生1:冬季取暖,易燃物應與火源保持安全距離。
生2:在房間內,陽臺上、樓道中不能燃燒東西,更不能燃放煙花爆竹。
生3:在郊外,不要隨意亂燒草垛、秸稈和落葉等。
4.小組交流討論:學會應對——假如身邊發生了以下緊急情況,我們應該怎樣應對?
(1)炒菜時油鍋起火了
(2)放鞭炮點燃了草叢
(3)家里電器插座老化、冒火花
三、播放火災演練逃生視頻,介紹遇到火災時的應對措施。
四、模擬撥打“119”火警電話
1.課件出示打火警電話“119”的要求
2.分小組練習撥打電話
3.小組展示,師生共同評價
第4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生活中的危險行為,并形成主動規避安全風險的意識和能力。
2.通過課本知識及相關案例幫助學生樹立更完善的安全意識。
3.認識到生活中的危險是可以積極行動去避免的,培養安全意識和珍愛生命的觀念。
教學重點:
通過本課的學習認識日常生活中的危險行為并主動避免。
教學難點:
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培養應對危機情況的能力。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二、找一找(課件出示圖片)
師:危險一旦發生,可能對我們造成身體傷害,嚴重的還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請同學們找找圖中有哪些安全隱患。
生1:居家安全中,插座可能會漏電。
生2:校園安全中,樓梯里面嬉戲打鬧非常危險。
生3:交通安全中,不遵守交通規則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生4:戶外安全中,在高壓線旁邊放風箏容易觸電。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在日常生活和學習的每時每刻,我們要將“安全”二字牢記心中,還要注意一些生活中其他的安全隱患,如家庭煤氣燃氣泄漏、路過建筑工地應警惕高空落物、公交車到站時下車小心踏空、忘記關閉電器導致火災等。
三、安全問答
師:同學們,如果我們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識和技能,就能預防各種事故的發生。(課件出示案例)
1.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2.課堂小測驗。
下面請同學們做一做教材第61頁的“安全問答”吧!看誰能順利過關,全部做對?
下列答案中屬于遵守交通法規的行為是( )
A、穿越隔離帶。
B、在機動車道上玩滑板。
C、上車后系好安全帶。
電器使用
家用電器正在使用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用濕手插拔電源插頭
B、用濕于更換燈泡
C、家用電器正常工作時,不隨意搬動
燃氣搶險
家庭中如果燃氣泄漏,下列做法中正確的是( )
A、聞到燃氣味時,立即關閉燃氣閥門并開窗通風。
B、聞到燃氣味時,立即打電話通知相關部門進行檢修。
C、用打火機照明或者打開電燈,檢查漏氣位置。
電梯求生
被困在電梯中應采取的正確行動是( )
A、將門扒開脫險。
B、從電梯頂部爬出脫險。
C、按響應急警鈴或打電話求救,等待救援人員。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4
學習目標
嘗試自己定班規,體會班規是建立在班級需要的基礎上。
結合定班規的過程,讓學生在生活中學會善于發現問題,并共同討論解決問題。
重點難點
嘗試自己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
教學輔助
多媒體
執教者
張偉
教學過程及環節
備注
一、激趣導入。
1.在生活中,你知道哪些要遵守的規則?
2.這些規則有什么作用?舉例說明。
3.小結;生活中處處有規則,為了規范我們的言行,讓我們班集體越來越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當小醫生,診斷班級病情,并對癥開方制定我們的班規。
二、下面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班的圖書角吧!
1.你發現圖書角里有什么問題存在嗎?書越來越少,書弄臟弄壞,我想看的書被別人拿走了……
2.小結;這么多的問題,你們想怎么解決呢?
3.學生交流。
4.小結;是呀,在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可是當我們的需要和別人的需要發生沖突時就要互相協商,制定出大家都能接受的規則。
5.為了方便同學們借書,我們來制定圖書管理規則。
6.學生討論交流。
7.小結學生的交流,并寫出學生說的.圖書管理規則。
三、規則大家定。
1.從制定圖書管理規則中,你知道規則該如何制定嗎?
2.小結補充;規則要大家協商,要簡單明白,切實可行,這樣才便于大家遵守。
3.除了圖書規則外,你覺得我們班還有哪些地方要定規則呢?請你們當一回小醫生為我們班診斷一下。
4.學生交流。(上課,發言,課間,亂扔.........)
5.同學們的診斷很準確,很會發現問題,那我們又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6.既然同學們同意定規則,那我請同學們繼續做小醫生,對癥開方。
7.分組討論,制定班規。
8.小組代表介紹制定的班規。評選最好的作為我們的班規。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在生活中能逐步養成說到做到的好習慣。
2.知道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失信故事和誠信的故事,從中受到啟示,明白失信害人害己,而守信的人得到他人的尊重與敬佩。
3.了解說話算數的重要意義,在生活中也努力成為一個講誠信的人。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收集故事中體會誠信的重要性,通過角色扮演在幫別人改正說話不算數的毛病過程中自糾身上存在的失信問題并改正。
教學難點:充分理解說話算數的重要意義,在生活中也努力成為一個講誠信的`人。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收集關于失信的小故事
2.教師準備:教學媒體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同學,大家都叫他“愛保證?
2.你們發現了什么?他是個怎樣的人呢?
3.如果你是他的同學、老師、家人,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4.出示課題:說話要算數
二、結合生活說說身邊的“愛保證”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同伴或家人曾做過并沒能做到的保證,談談但是自己的心情如何。
2.小組排代表交流
小結:當我們在做保證時一定要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當我們答應了別人,就要盡力去做到。
三、探索傳統文化中的守信與失信
1.交流收集到的失信故事
a.聽“食言而肥”的故事
b.看視頻《西游記》第八十一難“通天河遇竜濕經書;
2.你還收集了哪些關于失信的故事,在小組內交流。
3.從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a.失信的害處有哪些?
b.失信于人會對別人造成什么傷害?
c.失信于人會對自己造成什么傷害?
總結:從古至今,失信于人害人害己,我們可千萬不能做害人害己的傻事。
四、面對說話算數的人,我們的態度
1.情景劇表演:張青和李媛是好朋友……雖然李媛沒能和張青一起看話劇,但是張青覺得,李媛是一個說話算數的人。
a.你認為李媛是個說話算數的人嗎?為什么?
b.你的生活中有說話算數的人嗎?講一講他們的故事吧。
2.夸夸這些守信的人
a.出示守信的成語故事,請小朋友夸夸他們。
總結:上了這堂課,你覺得守信重要嗎?說話不算數只會給我們帶來害處,而守信卻能帶給我們尊重,如何選擇一目了然。
第二課時
一、回顧“愛保證幫他改正
(一)回顧“愛保證”的行為,了解他說話不算數的真正原因
1.看圖片,討論愛保證為什么總是說話不算話?
2.面對誘惑你該怎么做呢?
3.如何才能不忘記自己的承諾?
(二)故事交流會
1.以小組為單位,自我分析自己說話不算數的經歷:當時怎么想,怎么做?
2.小組排代表交流
(三)小結過渡,隨機板書
小結:說到做到是一個人誠實守信的重要標志。一旦對他人作出保證,就要想辦法盡力完成。
二、對自己說話算數,制定合理計劃表
(一)辯一辯
1.聽張明和徐強的故事
2.討論如何看待兩人不同的觀點。
(二)情景劇:張勇的故事。
1.如果你是張勇,你怎樣做到對自己說話算數。
2.制作“整理房間時間表匕
(三)從故事中得到的啟示
1.學習制定合理的時間表并遵守它
總結:我們不僅要對別人說話算數,也要對自己說話算數。
板書設計:
抗拒誘惑
說話要算數
請人監督
及時記錄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6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理解成長的含義;
2、注意成長過程中自己的進步;
3、學會感恩父母;
4、感受成長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與過去的自己對比,認識到自己的成長,正確的認識自己所處的人生階段,認識自己的成長過程,學會感恩父母。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意識到自己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辛勞以及自己的進步。對自己一天天長大確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學會感恩父母。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坦然面對成長。
【教學重點】
1、了解成長;
2、感受成長的快樂。
【教學難點】
感恩父母,坦然面對成長。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播放幼兒成長視頻,使同學們意識到自己成長的過程。同學們,我們都是像視頻中的小朋友一樣一點一點長大的,從不會走路不會說話到現在會思考會歡笑,同學們成長了很多。同學們發現自己的變化了嗎?
教師總結出:是的,同學們每一天都在成長,幾乎每一天都有變化,每時每刻同學們都在長大。今天我們共同走進《我在長大》。教師板書課題:我在長大。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同學們的變化:
同學們,你們認識到自己與從前的不同之處了嗎?說一說自己有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老師今天帶來了小紅花,看哪個小朋友說的最多說得好?我就獎勵他一朵最美麗的花朵,想不想
1、同學們說自己的變化。
2、評論,獎勵獎勵小紅花。
3、老師小結:很好,同學們都認識到了自己的變化,鞋子小了,長高了一點,褲子短了,這些變化雖然很小,但都是同學們長大的證明。
活動二、小時候的我:
1、同學們現在長大了,那同學們想知道自己小時候是什么樣子嗎?我相信同學們家里肯定有很多同學們小時候的東西,小時候的玩具,小時候的照片。同學們愿不愿意給其他同學看看自己小時候的模樣?展示一下同學們小時候的照片吧。
2、同學們展示自己小時候的照片。
3、老師總結:看看小時候的照片,玩玩小時候的玩具,再看看自己今天的.模樣,多有意思啊。
活動三、我的進步:
1、隨著同學們長大,同學們很多事情也做的越來越好了,字寫得更漂亮了,讀課文更有感情了。同學們還發現自己有哪些進步?
2、同學們說自己的進步。
4、老師:同學們的本領一天比一天大,知識一天比一天多,老師真為你們的進步高興。
活動四、我懂事了:
1.老師:同學們長大了,也會變得越來越懂事,我們可以為別人著想,替別人做點什么了同學們在家里有沒有幫爸爸媽媽做過事情?說一說。
2、同學們積極回答
3、老師總結:同學們真棒。同學們這么懂事,爸爸媽媽一定很開心。我們的成長是對爸爸媽媽最好的報答。經常對爸爸媽媽說:“您放心,我長大了!”是最讓他們欣慰的話。
4、老師:除了爸爸媽媽,我想同學們一定幫助過其他人,同學們愿意說給大家聽聽嗎?
5、同學們積極回答。
6、老師:同學們真的長大了,可以幫助別人了,老師為你們驕傲。希望同學們以后可以繼續幫助別人。
活動五、我在長大:
老師:同學們在不停的長大,也在不停的進步。希望每一位同學都可以健康成長,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實踐作業:問問身邊的大人,自己是不是懂事了,把他們的回答收集起來看看自己有哪些變化。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7
一、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但是學生對依法治國的重要性、本質、基本要求以及和以德治國方略之間的相互關系,并沒有系統的認識。因此,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懂得依法治國的含義、理解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同時,本節課又是在學習了第二課“樹立憲法知識”之后,所以學習這課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對崇尚憲法的深入理解,又為以后高中階段的學習奠定了一定基礎。
2.學生情況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雖說已經具備了一些認識問題的經驗,但是對比分析、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還不強;而且針對治理國家,學生雖已有一些零星生活經驗,但學生對這些知識僅僅停留在一個表象階段,很多還模糊不清,而且學生從情感上也渴望了解關于治理國家的問題,所以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認同“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并自覺運用于實際生活,提高學生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但是,由于我所教班級學生的基礎比較薄弱,思維方式簡單,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同學生一起編寫課本劇,通過課上的展示、交流討論到課中的頭腦風暴及實踐平臺活動,使學習活動變被動為主動,變枯燥為生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知道依法治國就是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管理國家,樹立法制觀念;
(2)理解依法治國基本要求的意義,能自覺守法,維護社會秩序;
(3)了解健全法律監督機制的重要性,學會正確行使監督權。
2.能力目標: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及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通過對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的學習,增強法制觀念;
(2)學會正確行使法律監督權,逐步樹立國家主人的公民意識,關心國家及社區的事,增強公民的責任感。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依法治國的含義、理解依法治國的重要性及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
2.教學難點: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理解、認同“法治”建設的重要性并自覺運用于實際生活。
四、教學過程設計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分為六個環節,貫穿教師教學流程和學生思維發展兩條線。首先是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一)創設情境、引入主題。
這個環節的教學我首先向學生展示課本劇(師生共同創作的視頻),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斷案上欽差大臣說了算?
【設計意圖】設置懸念,激發學習興趣,點燃學生主動思考的熱情,從而為引入本節課做鋪墊。
教師:古代的“法”,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也就是所謂的“人治”(“君王即為法”)。
思考:是否有比“人治”更理想的治理國家的策略?
【設計意圖】引發思考,突破難點。
教師歸納: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究竟以何種方式來治國安邦,曾是無數政治家和思想家苦苦思索的問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文明的不斷發展,當代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法治是最為安全、代價最小,最能保證社會長治久安的治國方略。
(二)對比分析、總結歸納。
首先我引導學生要想了解依法治國問題,(教案 ) 讓我們先來看看法治的內涵。
概念區分:法治與法制。
(PPT出示:法治——“法的統治”,相對于“人治”而言。法制——法律制度,相對于經濟、政治、文化制度而言。)
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依法治國: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物、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從法治的內涵導出法治與法制的區分。幫助學生提升歸納總結能力,落實教學重點。
(三)小組學習、合作探討。
小組討論:如何理解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
教師出示三個問題:由誰來“依法治國”?依據什么法?怎樣理解“治”?
由怎樣理解“治”,引導出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設計意圖】此環節展開如何理解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等三個問題的討論,得出依法治國的主體、本質及基本要求。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體驗合作的快樂。
(四)頭腦風暴、培養能力。
請同學們設想一下,如果課本劇中的案情發生在新發地商品批發市場,又會是怎樣呢?讓學生對比課本劇中說到的“人治”進行思考。(師生共同討論)
教師歸納:有法可依是前提條件,有法必依是不允許有超越法律的特權,執法必嚴就是嚴格執法,違法必究要遵循“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
當然,實行依法治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除要進一步加強、改進立法工作和執法工作外,還要進一步健全法律監督和機制,以確保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
我們中學生也是國家的主人,要學會正確行使法律監督權,逐步樹立國家主人的公民意識,關心國家及社區的事,增強公民的責任感。
【設計意圖】此環節主要是通過討論分析,加深對依法治國基本要求的理解。注重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拓寬學生眼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當然,實行依法治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還要進一步健全法律監督機制,以確保法律有效實施和司法公正。我們中學生要樹立公民意識,增強公民的責任感。
(五)聯系實際、學以致用。
實踐平臺:通過發改委關于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征求意見(視頻),看依法治國策略的實施。
教師歸納: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憑借法治的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同時,以德治國也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治國方略,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及道德覺悟。
【設計意圖】這一階段的教學是以實踐平臺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依法治國策略是如何實施的。在鞏固知識點的同時感受政治學科的學科價值。當然,教師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白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憑借法治的權威性和強制手段規范社會成員的行為;同時,以德治國也是我國一個非常重要的治國方略,德治以其說服力和勸導力提高社會成員的思想認識及道德覺悟。二者相互聯系、補充,緊密結合。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樹立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巧妙地滲透了辯證思維方法。
(六)小結反思,布置作業。
師生共同回顧這節課的知識要點,并及時糾正學生語言表達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最后給學生布置作業,完成教材討論題。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8
父母多愛我
教學目標:
1.了解父母為自己的成長付出了許多的心血,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喚起學生對父母由衷的愛。
2.通過自主思考與合作探討,學生切身理解、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及養育之恩,并以恰當的方式孝敬父母。
教學重點:
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喚起學生對父母由衷的愛。
教學難點:
學會正確理解和接受父母的愛,并能和自己的父母正確溝通。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短片。
1.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靜靜地觀看一部短片(《世上只有媽媽好》片段)。
2.同學們,你們從短片中看到了什么?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想法?
3.是的,我們每個同學從媽媽肚里十月懷胎到呱呱墜地,再到蹣跚學步,咿呀學語,直到現在已經成長為一名三年級的小學生,都浸透著爸爸媽媽對我們無私的愛。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共同感受、回味父母的疼愛。板書課題“父母多愛我”。
二、新知講授
1.播放視頻歌曲“讓愛住我家”,學生聆聽感受。
師:我們在父母的愛中長大,每位父母都愛自己的孩子,愛的方式卻不盡相同,今天我們就談談父母的愛。
2.活動一:父母默默的愛
(1)教師:用心想一想,父母每天都為我們做了些什么?
(2)學生交流
(3)教師:父母為我們做的每一件看似普通的事,里面都藏著對我們的愛。你能發現這默默的愛嗎?
(4)學生交流:學生思考自由回答。
(5)教師:打開教材P67頁,閱讀“媽媽喜歡吃魚頭”小故事。媽媽和外婆真的愛吃魚頭嗎?她們為什么這么做呢?
(6)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7)教師:父母關愛你的感人的故事一定不少,講給大家聽聽吧!
(8)學生交流:互動交流。
(9)教師:請同學帶著感情讀一讀“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是香的,像鮮花;
媽媽的愛是甜的,像蜜糖;
媽媽的愛是清新的,像森林中的草地;
媽媽的愛是寧靜的,像藍天上的白云;
媽媽的愛是柔軟的,像輕風和細雨;
媽媽的愛是溫暖的,像陽光和爐火;
媽媽的愛永遠在我的心里。
(10)教師:在你眼中爸爸的愛像什么?
(11)學生交流:自由發言。
三、教師總結
其實,我們每一天都在感受著父母對我們的愛,讓我們將生活中每個溫馨的鏡頭定格,重溫一下那些感人的瞬間。
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導入新課
(課件出示古詩《游子吟》)
總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詩體現了誰對誰的`愛嗎?
生:母親對游子的愛。
師:父母的愛是慈祥的笑容、是親切的話語、是熱情的鼓勵、是嚴格的要求;父母的愛深沉而厚重,我們在父母的愛中一天天長大,無時無刻都感受著父母的愛。世界上最愛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
二、多一些理解
1.教師:父母是愛我們的,但她們也有一些行為和做法讓我們不能理解。你的父母有讓你不能理解的行為和做法嗎?
2.學生交流:
3.教師:有的同學認為,父母有些行為雖然讓我們不能理解,但也可能包含著對我們的愛。有的同學不同意這種說法你覺得呢?
4.學生交流:小組討論。
5.教師:說說父母有哪些行為是你不能理解的?說一說具體的內容,你覺得應該如何改進呢?
6.學生交流: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7.教師:對父母需要改進的地方,要學會多和他們溝通,因為他們是那么愛我們。
8.教師:有時候我們會感到委屈、傷心,有沒有想過父母也有委屈和傷心的時候呢?請聽聽他們的心聲吧!
9.教師:打開教材P71頁“爸爸給東東的信”。如果你是東東,你會對爸爸說些什么呢?你覺得自己的父母有委屈和傷心嗎?好好與他們談談心吧。
三、課堂總結
孩子們,父母從你們呱呱落地那一刻起,便用溫暖的雙手緊緊地抱著你們;從你們牙牙學語到蹣跚學步,每一件事都成為他們心中的驕傲。這些極其平凡卻又深厚的感情無不體現著父母對我們默默的愛,但有時我們會不理解他們的行為和做法,我們要學會理解父母的愛,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過感受和朋友在一起給彼此帶來的快樂和幫助,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
2.知道人與人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會欣賞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和選擇。
3.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朋友之間友好溝通;正確處理朋友間因想法、觀點不一致而產生的矛盾。
4.培養學生收集、整理、運用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知道人與人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學會欣賞和尊重他人不同的感受和選擇。
2.學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與朋友之間友好溝通;正確處理朋友間因想法、觀點不一致而產生的矛盾。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友誼樹、毛毛蟲卡片、果實卡片。
學生:
1.每生一張卡片紙,帶好彩筆或顏料。
2.課前通過各種方式全面了解朋友的特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話題,喚醒生活
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下面我們一起欣賞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友誼地久天長》)
教師:歌曲欣賞完了,誰說一說這首歌的主題是什么?
教師:你們平時喜歡交朋友嗎?為什么喜歡交朋友?
學生交流。
教師:剛才大家都談了自己喜歡交朋友的原因。是啊,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有很多關系密切的人:我們離不開親人的關懷照顧;離不開老師的關心培養;但更多的還是來自朋友的幫助、扶持,他們總是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熱情的援助之手,給我們以無私的關懷。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好朋友的故事。
(板書課題:我們的好朋友)
二、趣味活動,體驗生活
活動一:好朋友推介會
教師:當老師把“我們的好朋友”這幾個字寫在黑板上時,很多同學的心中一定涌出許多溫暖、快樂、激動、憂傷復雜的情感。請大家帶著你自己對“朋友”的感受,閉上眼睛,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和朋友之間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你們各自都有什么特點?完成表格。
我我的朋友我的朋友
最擅長的事
最喜歡的事物
最害怕的事
(學生填寫表格,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教師:大家表格填寫得這么仔細,一定都有很多朋友。下面咱們做一個游戲,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結合剛才填寫的表格,向大家介紹一下你最好的朋友。重點介紹他的特點,注意不要說出他的名字,看看大家能不能猜出你的好朋友是誰。
(學生開始“猜朋友”游戲)
活動二:讀朋友詩悟真摯情
教師:同學們,聽了大家的介紹,看了你們的展示,我真切地感覺到:有朋友真好!這些朋友都一樣嗎?
教師:如果讓你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你的朋友像什么?對你有哪些幫助呢?
(出示圖片:太陽、傘、書、圍巾、開心果、大海、星星等,如果沒有合適的,也可以自己想象)
(學生想象,全班交流)
教師:“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每個朋友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朋友都像一首小詩,讓我們用心去品味不一樣的'朋友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播放音樂《秋日的私語》師生共同讀下面的詩)
有的朋友是站在窗前欣賞冬日飄零的雪花時手中捧著的一杯熱茶;有的朋友是收獲季節里陶醉在秋日私語中的那杯美酒;有的朋友是走在夏日大雨滂沱中手里撐著的一把雨傘;
有的朋友是春日來臨時吹開心中冬日郁悶的那一縷春風;有的朋友是我們一生中快樂或憂傷時的希望與寄托。
有的朋友是我們疲憊時依靠的一棵大樹;
有的朋友是我們搏擊海浪時的一葉扁舟;
有的朋友是我們登高遠眺時的一架云梯;
有的朋友是我們臥病在床時的一聲問候;
教師:每個人的朋友,其性格、興趣、愛好都是不一樣的,都有各自的特點,也正是有了這種差異,世界才會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二、深化感悟,指導生活
活動一:七嘴八舌說想法
教師:朋友之間相處融洽,會使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但是,再要好的朋友也有看法不一樣的時候。
(出示情景圖)小紅給自己的小狗穿上了漂亮的花背心,滿心期待朋友的夸獎小狗打扮得好看,可結果呢,朋友們都是怎么說的?
(學生介紹圖片內容)
教師:大家覺得誰的觀點正確呢?他們的看法為什么會不同呢?
(學生小組內自主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師組織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多元評價,讓學生認識到看法不一樣,觀點不一致很正常,不能強求別人的想法和自己一樣)
教師:來大家都是有想法、有主見的好學生。
活動二:千方百計化解矛盾
教師:每年春天,同學們最喜歡的戶外運動就是春游了。今年我們還要去春游,不過需要由大家自己來安排行程。到底去哪里好呢?大家有沒有好的建議?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各抒所見)
教師:登山有登山的樂趣,玩水有玩水的快樂。大家的意見有了分歧,有什么好辦法讓大家的意見統一呢?
學生交流。
教師:朋友之間難免會因為觀點、看法不同產生分歧。我們要學會尊重別人的不同意見,與同學好好溝通、平等對話,問題也許就迎刃而解了。
教師:大家回憶一下,在平時的交往中,你和朋友有因為想法不一致發生爭執嗎?你是怎樣解決的?
(學生講述以往的爭執和解決的辦法)
教師:是啊,每個朋友各不相同,雖然會有些小矛盾,也許還會發生爭執,只要學會換位思考,進行平等溝通,這并不影響彼此間的友情。
岀示“友誼樹",(將“友誼樹”提前畫在紙上粘貼在黑板上〉
教師:朋友之間需要彼此付出真心,用心溝通,平等對話。但朋友之間也會因為觀點不一致,看法不一樣產生分歧,就像這棵友誼樹一樣,在風吹雨打中也會損枝折葉。當朋友有分歧、有矛盾的時候,有些行為像陽光、雨露一樣滋潤著友誼樹繼續茁壯成長;而有些行為則像毛毛蟲一樣,侵蝕我們的友誼樹。你認為這些行為分別有哪些?把它們填寫在樹上的相應位置。
(先組織小組討論,再班內交流)
讓學生把損害友誼的行為和有利于解決矛盾的行為分別填寫在果實卡片上貼至友誼樹上。
教師:看吶,毛毛蟲正在侵蝕著我們的友誼樹,這些不利于友誼的行為我們統統拿掉。(摘掉友誼樹上的毛毛蟲卡片)
教師:友誼樹上終于結出了豐碩的果實。朋友之間,貴在理解,貴在溝通。
只有這樣,友誼之樹才能茁壯成長。
活動三:小小卡片傳真情
教師:朋友給予了我們那么多的幫助,帶來那么多的快樂,你想對你的朋友說什么?請同學們把你想說的話填寫在友誼卡片上。
(學生制作卡并贈送卡片,釆訪收卡片同學。讓學生認識什么是友誼,學會表達對同學的欣賞和友愛之情)
教師:讓我們再次對我們的好朋友說出那句真誠的話語,師生齊讀:“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論語》“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君子在人際交往中,能夠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友善的關系,但在對具體問題的看法上卻不必茍同于對方。人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一樣的朋友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希望同學們以后主動去結識更多的朋友,大家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0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增強責任意識,體會集體生活中的責任感;
(2)樹立大局意識、集體觀念,堅持集體主義原則,反對小團體主義;
(3)堅持“民主”“和諧”“友善”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能力目標
(1)提高處理集體與小群體之間矛盾與沖突的能力;
(2)提高在集體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
(3)提高對復雜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了解自己在不同集體中,扮演不同角色,承擔不同責任;
(2)知道怎樣處理個人節奏與集體節奏之間的關系;
(3)理解怎樣處理集體中的小群體與集體的關系;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怎樣處理不同集體中的多重責任。
(2)集體中的“小群體”
2.教學難點
怎樣認識集體中的小群體與集體的關系。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略)
第二框 節奏與旋律(板書)
1.我在多個集體中(板書)
(1)不同的集體,不同的角色和責任(板書)
我們同時屬于多個集體,每個集體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體中,我們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
(2)個人節奏與集體旋律的關系(板書)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和諧時,我們就可以順利地融人集體;當自己的節奏與集體的旋律存在差異時,為了保持旋律的和諧,我們需要調整自己的節奏;當我們面對不同集體中的角色無法統一節奏時,角色之間的沖突就可能給我們帶來煩惱。
(3)正確解決角色沖突的方法(板書)
在排解角色沖突帶來的煩惱時,我們通常會考慮自己更關注哪個集體,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責任的重要性,也會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任務的緊迫程度等;當遇到班級、學校等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我們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自覺地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不斷調整自己的節奏,解決不同集體的角色沖突,讓自己更好地融入集體,感受集體生活帶給我們成長的快樂。
2.集體中的小群體(板書)
(1)小群體的形成與作用(板書)
A:小群體的形成:在集體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個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類似的同學,往往自覺或不自覺地形成小群體。
B:小群體的作用:在小群體中,彼此相互接納,相互欣賞,找到自己的位置,體會到歸屬感和安全感;在小群體中,我們與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溝通,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習交往,在與同伴的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
(2)正確看待小群體的作用(板書)
當小群體的節奏融入集體生活的旋律時,小群體成員就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更愿意參與集體建設;當小群體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時,其成員就會與小群體之外的其他同學產生矛盾和沖突,甚至與集體的共同要求產生矛盾和沖突。
(3)小團體主義的實質(板書)
小群體內成員之間的友誼如果沾染上江湖義氣,這樣的'小群體往往會將自身利益置于集體利益之上,淪為小群體主義。
(4)如何面對小團體主義與集體生活的矛盾和沖突(板書)
面對小團體主義與集體生活的矛盾和沖突,我們需要“心懷一把尺子”,不為成見所“擾”,不為人言所“惑”, 明辨是非,堅持正確的行為,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在集體生活中,我們面對矛盾和沖突,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我們學習過集體生活的經歷,也是促進集體和諧發展、健康成長的過程。
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每個人都會生活在多個集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是不同的,但集體生活要求我們個人的節奏要與集體旋律和諧一致,集體才能奏出時代最強音,個人也才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魅力。同學們,在集體生活中,有矛盾沖突并不可怕,只要我們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體,相信你一定能處理好不同角色之間的沖突,從而在集體生活中愉快、健康地成長。
四、課堂練習
1.個人節奏與集體旋律的關系如何?
2.正確解決角色沖突的方法有哪些?
3.小群體的形成與作用分別是什么?
4.如何正確看待小群體的作用?
五、教學反思(略)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1
一、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感受法律對生活的保障作用;
(2)初步樹立尊重法、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
2.能力目標
(1)初步形成自覺按照法律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
(2)初步培養用歷史、發展的觀點認識法治建設進程的能力
3.知識目標
(1)認識法律的含義;
(2)明確法律的特征;
(3)知道公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理解法律的作用。
2.教學難點
掌握法律的特征。
三、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略)
第二框 法律保障生活(板書)
1.法律的特征(板書)
(1)法律、道德等行為規范的共同特點(板書)
法律、道德等都是人們生活中的行為規范,它們共同約束人們的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維護社會秩序。
從產生方式、實施手段、調整對象和范圍,討論法律、道德、校紀校規有什么不同
產生方式實施手段調整對象和范圍法律國家立法機關制定國家強制力調整人們的行為,全體公民。道德自然形成輿論、習慣、信念調整人們行為和思想,普遍適用。校紀校規學校有關部門制定教育力量調整學生的思想和行為,在校學生。
(2)法律的特征(板書)
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的兩種形式。道德等其他行為規范不是由國家制定的。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法律的實施以強大的國家力量作后盾,其他行為規范主要依靠社會輿論、信念、習慣等力量保證實施,這是法律區別于道德等行為規范的最主要特征。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3)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板書)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每個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平等地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任何人不論職務高低、功勞大小,只要觸犯國家法律,都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法律的作用(板書)
(1)法律保護著我們的生活(板書)
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
(2)規范作用(板書)
法律規定我們享有的權利,應該履行的義務。法律讓我們懂得在社會生活中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應該怎樣做、不應該怎樣做。法律也為我們評判、預測自己和他人的.行為提供了準繩,指引、教育人向善。
(3)保護作用(板書)
法律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懲惡揚善、伸張正義,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法律是我們生活的保障;認識了法律的主要特征;明確了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懂得我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我們今后要認真學法、懂法、守法,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合格公民。
四、鞏固練習
1.課堂練習
(1)法律有何特征?
(2)如何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3)法律的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分別是什么?
2.基礎訓練
P68—69內容
五、教學反思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2
課程標準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同時為學會生活、學會做人打下基礎。
教材分析
本課編寫依據是根據課標中“我的健康成長” 里的第3條“能夠面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嘗試自己解決問題,體驗克服困難、取得成功的樂趣”。本課重點引導學生體會學習是快樂、有趣的,應當把學習作為一件快樂的事來對待,同時能樹立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孩子正處于具體思維向抽象思維轉化階段,通常要接觸一些實物,我通過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插圖,讓學生初步感受作品生動的形象,并能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感受。插圖可以幫助學生直觀地觀察和理解戰勝困難的過程。
教學目標
1.能了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能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2.勇于克服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養成積極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能愿意嘗試各種方法來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能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并獲取快樂。評價任務
1.通過各種體驗活動,了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能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2.通過調查、交流活動過程中,勇于克服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養成積極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3.通過在交流活動過程中,能愿意嘗試各種方法來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能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并獲取快樂。
教學活動過程
環節學習過程評價要點
環節一
談話導入
激發興趣
7分鐘活動一(7分鐘)
1.談話導入:在上一節課里,我們體驗到了學習中的'很多快樂,然而學習的道路上并非是一帆風順的,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困難和挫折,我們如何面對這些困難,戰勝這些困難呢?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2.板書課題:戰勝困難更快樂
3.下面有幾位同學在學習中遇到困難,你能幫助他們么?(出示圖片)
4.師生共同交流。
談話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評價目標一)
環節二
遇到困難
擺正心態27分鐘活動一(12分鐘)
王棟與“攔路虎”
1.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同學——王棟。看圖,王棟在干什么?遇到什么問題?
師生交流。
2.在困難面前,王棟的心情是怎么樣?他打算怎么辦?
生:害怕、不想學
3.請同學們展開想象,當爸爸看到王棟遇到苦難時的害怕和退縮,他對王棟會說了些什么?王棟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出示教材12頁圖三)
師生共同交流。
4.(出示教材12頁圖四)大家看,王冬為什么這么開心?
學生回答。
5.王棟的故事讓你明白了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能了解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能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評價目標一、三)活動二(15分鐘)
勇敢闖關
1.昨天我們班做了一個調查,請大家看調查結果。(出示圖片)
2.當你遇到“攔路虎”時,會有什么心情?請大家完成教材13頁中的實話實說。(學生做完進行同桌交流)
3.說一說碰到“攔路虎”時,哪種心態更有利于幫助我們戰勝困難.
師生交流。
師總結:多思考、多想辦法。
通過調查、交流活動過程中,勇于克服學習中遇到的種種困難,養成積極解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評價目標二)
環節三
解決方法收獲快樂
6分鐘活動三(7分鐘)
1.遇到“攔路虎”時,我們可以采用哪些辦法解決。
師生共同交流
2.師總結。戰勝困難的格言: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能愿意嘗試各種方法來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能掌握克服困難的方法,并獲取快樂。
(評價目標三) 附:板書設計
戰勝困難更快樂
想辦法、堅持不懈、不放棄、有自信……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了解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差異,正確認識性別角色,懂得男生女生之間可以優勢,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能夠辨別男女生之間的正常交往和早戀,能夠運用理智調控與異性同學交往中的情感問題,能夠有分寸地與異性同學交往。
過程與方法
能形成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初步形成歸納提煉知識的能力。能掌握運用書本知識分析、解決問題,培養演繹思維的能力。
走進學生生活,結合學生的親身經歷,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男生女生性別差異,正確把握對性別角色的認識。采取情景教學法,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案例,設疑問難,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合作、大膽展示、提升歸納,到最后的分析與運用,全面落實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視與異性同學之間的關系,尊重異性同學;選擇并初步形成有關友誼的正確價值觀。并愿意在男女交往中互幫互助,相互促進。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重難點:男女同學交往的重要意義。
異性交往是我們在社會中進行人際交往的重要內容。人類社會原本就是男女兩性的集合體,如果沒有異性交往,就抹殺了人類社會的七彩陽光。對中學生而言,異性交往不僅僅有助于優勢互補,提高學習效率,促進學習進步,而且也有利于個性的全面發展,使性格更加豁達開朗,情感體驗更加豐富,意志也更為堅強。因此幫助學生認識異性交往的意義對于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男女同學交往的重要意義也是本課的難點,初中生對異性交往缺乏正確的認識,一方面由于初中生缺乏異性交往的經驗,存在較多的問題,而且出現的問題也各不相同,諸如優點交往過于頻繁,有的暗中愛戀異性同學,還有的則從內心深處對異性沒有好感,拒絕與異性交往,認為與異性交往妨礙自己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初中生容易受到不良社會輿論的影響,有的受到男女授受不親等傳統觀念的影響,有的則把正常的男女交往理解為早戀,還有的家長嚴格禁止男女交往。這些都影響了初中生對男女交往的正確認識,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異性交往的意義,這也是本課的難點。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這里有幾張照片,大家先看一下。(ppt展示)
教師:第一張圖中大家能分清男孩女孩嗎?
學生:不能。
教師:第二張圖呢?
學生:能。
教師:這是什么原因呢?
學生:長大后,性別容易分辨。
教師總結:隨著發育成熟,我們很容易從形體、氣質等特征分辨男女,這就是性別的特征。
采訪活動(抽男女同學各一)
提問:1、平時吃飯的時候,你喜歡和哪些人坐在一起?
2、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食堂里餐桌都坐滿了人,只有一張餐桌還有幾個空位,可旁邊坐的都是男生(女生),你會怎么辦?
3、當你和男生(女生)坐在一起吃飯時,你會有一種什么樣的感覺?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尷尬,很不自然!這說明:隨著年齡增長,男女生之間的性別意識在增強,有些同學甚至害怕和異性同學交往,一和異性同學說話就臉紅。但是,在校園里,不可避免地要與異性交往。那么,異性之間為什么要交往呢?這就是今天這節課我們要探討的話題。
(ppt出示課題)
二、講授新課
大家猜活動 是男生還是女生?
喜歡折千紙鶴
出門前愛打扮
在下課時總能看到手舞足蹈的身影
在教師批評后很容易拋之腦后
看到老鼠蟑螂會立刻尖叫
討厭逛街
出去旅游時總是帶上大包小包
放學后總是喜歡在操場踢足球
班級有打水、搬書等之類的活兒,總是沖在最前面
……
教師:為什么我們的答案會那么一致呢?我們是根據什么來判斷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在青春期,男生女生在生理方面的差異會更加明顯。同時,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男女生在性格特征、興趣愛好、思維方式等方面,越來越多地表現出自己的特點。
(ppt展示)
情景討論 (ppt圖片)
教師:著裝和言行是性別表達的重要方面,但是在生活中,有這樣一些現象:有的男生說話細聲細氣,含蓄內向;有的女生裝扮男性化,粗獷豪放;還有些男性職業女性化,女性職業男性化,引出討論:對于這些現象你有什么看法?說說你的理由。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對性別角色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與異性的不同特點,學會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與異性相處,但是性別刻板印象也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我們自身潛能的發揮。我們在接受自己生理性別的同時,不要過于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如果我們能把握好對性別角色的認識,將來才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情景討論 在與異性交往的過程中,我們自身會有一些微妙的變化,比如與異性同學一起在食堂就餐時,我們的言行舉止會有些什么變化?
學生先小組討論,然后大家交流。
學生:比以前斯文,更講文明了。
教師這說明當我們與異性在一起時,我們會更加注意什么?
學生:更加注意自己的形象!
教師:男女之間可以互相促進和學習,那么我們都來找找對方的優勢吧。
互相找優勢
(時間2分鐘左右)
教師:我們看到,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有很多優勢,面對對方的這些優勢,我們在班級生活中,男女生可以為對方做些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不同性別的個體雖然有差別,但是我們不應該因為自己某一方面的優勢而自傲,也不應該因某一方面的欠缺而自卑。男女生應該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三、鞏固新知
(ppt展示選擇題4例)
四、課堂小結(ppt思維導圖)
這節課,我們通過討論學習,大家加深了對性別的認識,了解了男女生各自的優勢,同時也懂得了異性中不要過于受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我們還認識了男生女生雖然各自擁有自己的優勢,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某種優勢而自傲,也不要因為自己某一方面欠缺而自卑,男生女生之間要相互學習,取長補短,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與小伙伴相處時,能多為別人著想,盡量避開沖突的發生。
2、懂得諒解別人是一種美德,在與人交往時,做到寬以待人、嚴以律已。
3、在產生沖突后,能多從自己身上找緣由,做到寬宏大量待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懂得諒解別人是一種美德,在與人交往時,做到寬以待人、嚴以律己。
教學難點:在產生沖突后,能多從自己身上找緣由,做到寬宏大量待人。
課前預備:
課件
課時支配: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觀看表演《這不是我的紙屑》
2、溝通:說說你對這個情節中兩位同學的看法。
3、揭示課題:
二、查找沖突緣由
1、指名溝通:說說你與同學的一次沖突大事。(隨機板書)
2、溝通與爭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沖突大事?
3、小組活動:針對以上沖突,結合同學發言,歸納沖突發生的緣由。
三、化解沖突
1、同學溝通:化解沖突活動的方法。
2、板書總結方法。
四、總結:
懂得諒解別人是一種美德,在與人交往時,做到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在產生沖突后,能多從自己身上找緣由,做到寬宏大量待人。
其次課時
教學目標
1、樹立主動的人生看法,遇到受欺侮的事情能正確應對。
2、熟悉到生活中的`受到欺侮是難免的,要學會用合理的方法擺脫欺侮,愛護自己。
3、了解受欺侮的緣由及其危害性。
教學重點:
1、熟悉到在生活中,不僅會遇到一些沖突和摩擦,也可能會遇到被他人欺侮的。
2、遇到欺侮,要學會反抗。
3、學會愛護自己的同時,也需要學會用合理的方式擺脫苦惱。
教學難點:
1、熟悉到在生活中,不僅會遇到一些沖突和摩擦,也可能會遇到被他人欺侮的狀況。
2、遇到欺侮,要學會反抗。
教學預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你有被別人取過外號,或者給別人取過外號嗎你覺得這種做法好嗎?
2、揭示題題
二、遇到欺侮怎么辦
(一)片段一:
1、閱讀角:
知心姐姐:
我姓毛,是一個普通的女生。有同學總是拿我的名字的笑我,叫我毛毛蟲,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我問他們為什么要取笑我,他們卻回答:“就情愿這樣叫。”這下,反倒是我不知該怎么反對他們了。我真是太苦惱了!
知心姐姐,請你幫幫我!
一個苦惱的女生毛靜媛
20xx年5月4日
2、在心里想想:自己和班里有這類欺侮行為嗎?
3、小貼士:
(1)有意打、推、撞、踢同學
(2)辱罵、取笑、諷刺同學。
(3)給同學取污辱性的外號。
(4)戲弄同學,有意損壞他人物品。
(5)挑撥是非,排擠同學。
(6)散播他人隱私。
(二)學會應對欺侮
1、片段一:課間,美歡有意把王玲的文具盒遇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
—地。
王玲難過地撿起了被摔壞的筆與美歡理論,可美歡卻不愿認錯。王玲想,算了吧,她轉身要走,誰知美歡卻攔住了去路不讓她走,其他同學也跟著起哄。
2、請你說說王玲此時的內心感受。
3、總結:被人欺侮是苦痛的,我們不反抗,欺侮可能變本加厲,苦痛也會加劇。
我們必需實行正確的方法應對欺侮。
三、演一演
1、假如你是王玲,你會怎樣做呢
要求:
(1)小組成員依次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組長指定一名組員負責記錄。
(3)組內對全部成員的發言進行整理、歸納。
(4)先組內排練,再在班級演一演。
2、假如你看到了王玲的遭受,你會怎樣做呢
四、我來出辦法
1、片段一:閱讀小故事
2、小貼士
當我們在校外受到欺侮時要保持冷靜,不要可怕。
觀看四周的環境,查找脫身的方法。
向路過的大人或四周的居民求助。
可以先妥協,但要記住對方的特征,以便事后報警。
3、片段二:他上六班級了,我們是在打球的時候熟悉的。第一次他向我要了五元錢,答應兩天后還我,我就給了,可后來他不僅沒還,還不斷跟我要錢。我每次讓他還錢,他就揚起拳頭要揍我。總這樣下去,我的零花錢很快就該沒有了。
4、小組爭論:你有什么好方法?
要求:
(1)小組成員依次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2)組長指定一名組員負責記錄。
(3)組內對全部成員的發言進行整理、歸納。
(4)先組內排練,再在班級演一演。
5、溝通
五、學問窗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確當我們在校外受到欺侮時規定:未成年人不得有“打架斗毆、辱罵他人;強行向他人索要財物”等不良行為,不得有“糾集他人結伙滋事,擾亂治安,多次攔截毆打索要他人財物”等嚴峻不良行為。
六、總結在校內受到欺侮可以請同學主持公道,也可以向老師懇求愛護。
我們必需實行正確的方法來應對欺侮。在校外受到欺侮,也需要堅決實行措施,愛護自己。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5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生分享新入學的感受,體驗中小學的不同以及即將迎來的各種變化;通過設置的情境,引導學生學會制定新目標,規劃新生活,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新學校和新生活。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制定目標和規劃生活的能力。
知識目標:知道初中和小學的不同,認識自己成長的變化,學會積極地規劃自己的新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積極的規劃新生活教學難點:學會積極的規劃新生活
三、教學方法
情境體驗,合作學習
四、教學過程
【導入】
“第一印象”主題經驗分享:
金秋九月,我們告別小學,滿懷希望跨進中學校園,大家一起來分享感受吧!你最喜歡學校的什么地方?用一個詞語描述你上中學的心情。
從現在開始,大家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學生,面對新的學校,新的生活,可能會有幾分好奇,幾分期待,甚至幾分迷茫。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進入初中我們會面臨哪些新的變化,我們又應該如何應對這些新的變化,更好的度過初中生活。
學生依據問題分享自己的入學感受。
(設計意圖:用貼合學生實際的話題,引導學生分享入學來的感受及見聞,從而導入本課課題。)
【講授新課】
(一)新的起點
1.新的起點,新的開始活動:找不同
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一個別樣的天地,一起來看看初中和小學有什么不同吧!
有同學說:初中的課程和小學不一樣。有同學說:老師講課方式不一樣。有同學說:圖書館比小學的大,書也多。 ……
提問:你覺得初中和小學有什么不同呢?學生看材料并思考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同齡人話題的討論,引導學生自主發現初中和小學的區別,從而認識自己的新生活。)
新的起點,新的開始。富有挑戰的課程;新奇的實驗器材;豐富多彩的社團;新的同學和老師……進入初中,我們即將拉開新生活的序幕。
2.新的起點,新的變化出示圖片。
成長中的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意義。中學時代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這段時間并不是很長,卻可以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
錢學森說:“6年的師大附中學習生活對我的教育很深,對我的一生,對我的知識和人生觀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歸國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趕往母校探望。每次路過母校,他都會說:“這是我最熟悉的地方。”從化學、幾何學、礦物學、生物學到國文、哲學概論、倫理學、音樂、美術、從基礎科學知識體系到做人的倫理道德,中學教育為錢學森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錢學森在晚年曾寫下一段話,稱有17個人對自己的一生影響深遠,12個人求學期間的老師,其中中學老師就占了7位,這足見中學教育在他的人生道路中的重要性。
提問:錢學森的故事帶給你什么啟示?
學生閱讀材料并思考問題。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名人的親身經歷,體會中學生活對自己的重要意義。)
活動:找不同
升入中學,我們自己也在悄悄發生變化,一起來期待我們可能會發生的變化吧!
提問:進入初中,我們可能會迎來哪些變化?
身體方面:略
心理方面:略
思維方面:略
新的起點,新的變化。中學時代見證了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我們的身心、思維、品格都會不斷發展……這將為我們的青春涂上艷麗的底色。中學的新生活,自己的新變化,對我們來說意味著新的機會和可能,也意味著新的目標和挑戰。這些都是生命饋贈給我們的成長禮物,那我們應該如何對待成長的禮物呢?我們接著來學習和探討。
(設計意圖:學生體會自己的成長變化,嘗試初步認識自我。)
(二)成長的禮物出示圖片。
我們要在中學時代做好哪些準備,才能為將來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請結合自己的經歷來談談吧!
1.新的機會和平臺
集體生活,涵養品格,豐富個性;新的課程,探索新的知識領域;社團活動,提供發現興趣的平臺;社會實踐,打開認識社會之門……活動:“禮物大放送”
第1份禮物:你有一次彌補過去的機會,彌補小學生活的遺憾,你打算如何做呢?
第2份禮物:你有一次穿越時空的機會,完善自己在父母、老師和同學心目中的形象,你打算如何做到完美變身?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上述對初中生活的認識,引導學生規劃自己的初中生活,培養自主能動性。)
2.新的目標和要求
新的目標和要求會激發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超越自我。改變自己在父母、老師和同學心目中那些不夠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個“我”。活動:“禮物大放送”
第3份禮物:送給現在的自己一句話,你最想說什么?我想對自己說:理想的路總是為有信心的人預備著,我有信心!我想對自己說:我想對自己說:……
(設計意圖:通過情景設置,彌補過去遺憾和打造未來形象,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認識,激發學生對于新生活新機會的規劃意識和期待之情。)
3.新的起點和行動
不論彌補過去的遺憾,還是期待未來的完善,都需要從改變現在的自己開始。點滴行動,從當下開始!
(設計意圖:在上述兩個環節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引導學生深刻體會當下行動的重要性,能將對未來的美好期待和規劃落實在現在的實際行動中。)
【課堂小結】
同學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學生活的序幕剛剛拉開,面對各種可能與挑戰,珍視當下,把握機遇,從點滴做起,為明天而努力,加油!
五、板書設計
略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什么是規則,知道生活處處有規則。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習,樹立遵守規則的意識,懂得積極維護規則和改進規則。
3.情感與態度
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增強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
重點難點:
重點:知道生活處處有規則,懂得規則的重要性。
難點: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引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規則嗎?
生:公共場合不許大聲喧嘩;不允許闖紅燈;樓梯間不打鬧;不能隨便地亂扔垃圾…
師:從同學們的講述中,我們發現生活中原來有這么多規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新的一課《生活離不開規則》。
二、共同回憶,暢談感想
出示教材58頁圖片,同學們,你們玩過這個游戲嗎?這個游戲怎么玩?
生:貓捉老鼠游戲。幾個同學在圈內當老鼠,在圈里圈外穿插活動,一個同學在圈外當貓,貓只能在圈外活動,一旦老鼠出到圈外,貓就捉老鼠,被捉到的老鼠要表演一個節目……
師:除了這個,你們還玩過哪些游戲?游戲規則是什么?
學生分小組交流玩過的游戲,并講述游戲規則。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討論了游戲的規則、比賽的規則,其實,生活中也處處有規則。請同學們想一想,你還知道生活中的哪些規則?
生: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公共場所不能吸煙;愛護草坪……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可以看出同學們都是知道規則的人。但有些同學認為:規則多了太煩人,定那么多規則干什么?你們有沒有這么想過呢?下面我們通過三個活動了解一下規則的作用。
1.沒有規則行不行
出示教材60頁圖片。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設想一下,如果沒有規則,會出現什么情況。
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派代表班內展示。
教師小結:古人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這里的規矩也可以換成規則,如果沒有了規則,我們的學習、生活就都亂套啦!可見,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規則。
2.給規則分分類
出示一組學校里、社會中涉及規則的圖片。教師指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說說各種不同的`規則。學生看圖,參與討論學校以及社會生活中有哪些規則。
3.規則有什么用
閱讀課本61頁閱讀角,說說你看完后的感受,體會規則的作用。
(不要小看規則,應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越是危急關頭,越要遵守規則。)
師:學你們自己或自己身邊的人,有沒有不遵守規則的經歷,造成了怎樣的后果。
學生分享,并談自己的感想。
師生共同完成教材61頁下方的表格。
教師小結:生活中處處有規則,我們要嚴格遵守規則。
【設計意圖:通過影像資料等形式,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規則的重要性。】
三、共同探討
1.這樣對不對?
觀點一:公園里亂扔垃圾不對,但大家都在扔,我也就跟著扔。
觀點二:只要沒人看到,沒人管,就可以在公園里扔垃圾。
觀點三:我覺得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紅燈,車輛少或者沒車的時候可以闖紅燈。
分組討論:你怎么看待以上觀點?
結論:這三種觀點都是缺乏規則意識的表現。遵守社會生活規則不能只靠外在約束,更需要我們自己自覺遵守,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則。
2.看圖思考一一你會怎么辦?
件出示課本62、63頁圖片。
思考:(1)生活中還有類似的行為嗎?
(2)為了解決這種狀況,你有什么好的辦法?
(要從自身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基礎上,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
小結:生活中處處有規則,請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遵守規則,并互相監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井然有序。
【設計意圖:通過設置情境,進一步激發學生自覺遵守規則的意識,使他們明白,無論在什么時候,都必須遵守規則。】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知道了生活處處有規則,懂得了規則的重要性,知道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覺遵守規則,并監督、提醒他人遵守規則。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7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第三單元的最后一課,也是一節總結性活動課,旨在通過創意自己的環保小搭檔,從小處著眼,細處入手,幫助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綠色生活的觀念與行為。這節課分成兩部分:環保有搭檔和展示我的環保搭檔。環保有搭檔環節旨在讓學生明白環保可以有搭檔,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多個角度找到自己的環保搭檔并多加利用,從而更好地保護環境。展示我的環保搭檔環節旨在引導學生通過動手動腦,展示自己的環保小搭檔,讓學生明白節能產品、綠色用品等是我們的環保搭檔,從而發揮學生的探究能力,落實生活中的環保行為。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環保的意義,理解環保的重要性。
2、了解身邊的環保小搭檔,能夠從自身做起,爭做環保小衛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環保意識,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環保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喚起學生關注環保意識,培養他們在生活中養成綠色環保的習慣。
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發現身邊的環保現象,找到自己的環保搭檔,并加深環境保護的意識。
四、教學準備:
課件、環保物品。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家,它就是我們的地球。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兩組圖片。大家要邊看邊思考,你從中得到了什么啟示
師問:同學們我們已經看完圖片了,你喜歡哪一組圖片,為什么?
2、教師繼續問: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過渡:地球需要我們,讓我們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我的環保小搭檔》。(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與共鳴。讓學生知道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的生存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我們要行動起來,保護我們的地球家園。)
(二)探究新知
活動一:環保有搭檔
1.課件出示教材第46頁的兩幅圖。
2.教師提問:同學們,什么事環保呢
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說自己的理解。
3.教師小結:同學們的理解真不錯!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需要愛護她,地球才會更加美好。那么,我們怎樣才能做到環保呢
學生1:以節約用水為榮,用完水后隨手關上水龍頭,一滴也不浪費。
學生2: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不在公共場所吸煙,不制造噪音。
學生3:盡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如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減少白色污染,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備購物口袋或提籃。
學生4:不亂丟棄廢舊電池,廢塑料:分類投放垃圾、變廢為寶。
學生5:植樹道林,愛護我們身邊的每一寸綠地、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樹木。
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好!你們每個人都是環保小天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積極為環保做出自己的貢獻。
4.教師啟發: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 如果能有小幫手、小搭檔來幫助我們,事情就會容易的多。那么環保能不能有小搭檔呢 (板書環保有搭檔)
一次性紙杯和小水壺誰才是環保小搭檔?一次性紙杯不耐用,而且很浪費。所以我們可以用小水壺來喝水。因為小水壺可以反復用,所以小水壺和我是小環保搭檔。
活動二:我的環保搭檔
1.小組合作學習,看書49頁并聯系生活實際,說一說:①有哪些環保搭檔?②它們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1:我和媽媽去買菜,我們拿著菜籃子,不用塑料袋那么菜籃子和我就是環保小搭檔。
學生2:我的爺爺每天騎著自行車,從不開車、坐出租車,那么自行車和爺爺就是環保小搭檔。
學生3:我家洗菜的水沒有扔掉被用來沖廁所和澆花.那么洗菜水和我就是環保小搭檔。
教師小結:現在你知道什么是環保搭檔了嗎 原來環保搭檔可以是一件物品,也可以是一種行為。例如:一水多用,隨手關燈,少用空調,自備餐具,購買環保產品,將垃圾分類,不亂丟垃圾,低碳出行,愛護公物,不傷害花草樹木等等,各種環保搭檔有的能綠化環境,有的能節約資源。同學們真棒!
2.觀看視頻,想一想:視頻中的環保搭檔都是誰呀?為什么說它是環保搭檔?
3.除了這些環保搭檔,你的家里還有哪些環保搭檔呢?你的家人們他們的環保搭檔又是誰呢?出示填空題。
4.生聯系實際思考,完成填空題。
(三)談收獲,師總結。同學們的真棒!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對環保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和理解,我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大家能找到更多的環保搭檔,充分發揮它們的作用,為環保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拓展
1.環保小知識。
2.環保已納入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六、布置課后作業。
同學們,環保搭檔不但可以從生活中找到現有的物品,還可以自己動手制作,我們可以把平時生活中廢舊的材料收集起來,發揮我們的想象力、創造力來制作環保搭檔。課后,請同學們用舊畫報做個筆帽吧。讓我們從現在做起,為環保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吧。
七、板書設計
我的環保小搭檔
環保有搭檔
我的環保小搭檔
八、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中的最后一課。我通過鉆研教材,分析學情,結合道法課程標準和學科素養,精心設計了本節課的教案。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強化環保行為,爭做環保小衛士。教學過程中,我的教學環節層層遞進,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了孩子強烈的共鳴,增強了學習興趣,用圖文并茂的方式引導學生怎樣做到環保。最后一個教學環節是尋找環保小搭檔,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活躍。這一環節把以學生為本落到了實處,突出了知與行相統一的過程,設計與實施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親身參與活動中感悟如何環保,強化環保意識,培養環保的好習慣。各組匯報找到的環保小搭檔,不但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就感,更能深化環保的行動。通過營造有利于學生品德和行為習慣養成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認識和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教學成為學生體驗生活、道德成長的有效過程。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8
一、基本情況
六年級學生思想表現好,遵紀守規,學習認真、自覺,勞動觀念強,講究衛生,拾物不昧,助人為樂。同學之間能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和睦友愛相處。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已經比較深入地接觸了一個又一個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加深了他們對自我、對他人、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養成了較好的行為習慣,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觀。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等都得到了較大的發展。但孩子們的行為、習慣當中還有許多不良的成分需要教師做進一步的引導,使他們沿著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進。
二、教材分析
最新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下冊教材是從2020年春季正式實行,全冊共四個單元,分別是第一-單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長),第二單元(愛護地球共同責任),第三單元(多樣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單元(讓世界更美好)。四個單元的主題教育依次分別是:個人成長、地球環境、世界文化和全球發展。第一單元從個人成長主題出發,使學生懂得每個人都應得到尊重,學會如何尊重自己、他人。懂得寬容的意義,養成友愛寬容的品質,進一步完善自我,促進健康成長。學會思考過去的事并從中得到經驗和教訓,從而完善自我,讓自己做得更好。第二單元從地球環境主題出發,使學生認識到地球的健康關系到人類的安危,從而增強環境保護意識,懂得環境保護的方法,并激發學生保護環境的責任感,自覺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
“舉手之勞做環保”的自覺性并從自己的身體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第三單元從世界文化主題出發,使學生了解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展。我們要加強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才能為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發展提供強大動力。第四單元從全球發展主題出發,使學生認識到世界上各個國家只有團結起來,形成共識,達成共通,互惠互利協同發展,才能為人類世界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未來。對于學生們認識我們自己身邊的生活環境也有一定的引導意義。和平的友善的生存環境,需要我們人人努力為之奉獻力量。世界是多邊的不是單邊的,只有熱愛和平,用科技發展造福人類文明,才是地球家園上每一個成員共同的.責任。
三、教學目的:
1.懂得每個人都應得到尊重,進一步完善自我,促進健康成長。
2懂得寬容的意義,養成友愛寬容的品質,進一步完善自我,促進健康成長。
3.懂得反思的意義,養成反思的行為習慣,進一步完善自我,促進健康成長。
4.初步了解全球環境惡化、人口急劇增長、資源匱乏等狀況,以及各個國家和地區采取的相關對策,體會“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含義。初步了解自已擁有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樹立有權利也有義務的觀念。
5.了解我國曾經發生過的地震、洪水等重大自然災害,知道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感受人們在災害中團結互助的可貴精神,學習在自然災害中自護與互助。
6.養成通過自主查閱資料學習歷史的習慣:了解環境與人類文明發展之間的依存關系,能夠注重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7.初步感知身邊可觸可感的資源對人們的重要性,爭做環保小衛士。
8.知道科學技術與運用是如何推動社會的發展的。
9.通過收集中國在聯合國的聲音和聲影,整理中國參加聯合國活動的具體事例,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
10.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和平環境。
四、教學重難點:
1.懂得每個人都應得到尊重;學會如何尊重自己、他人。
2.懂得寬容的意義,學會如何寬容。
3.懂得反思的意義,養成反思的行為習慣。
4.明白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形成保護環境的意識,養成保護環境的行為習慣。
5.了解我國自然災害的種類、分布及其危害;知道如何預防自然災害。
6.初步了解古代早期文明發祥地;知道要保護文明世界的文化遺產。
7.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差異,尊重文化多樣性。
8.知道科學技術對生產和生活的重要影響,明白科技改變世界,科技讓夢想成真。
9.知道國際組織的分類及重要作用,了解聯合國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構成和作用,明白中國與國際組織的相互交流、支持作用。
10.知道戰爭帶來的傷害,明白和平是世界潮流;知道中國為推動和平做出巨大的貢獻。
五、教學措施:
1、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使課內與課外有機的結合起來。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教法與時俱進,適應學生的實際,以及新課改的需要。
4、經常開展與課堂有關的實踐活動,做到“知行統一”。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 19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學期學生學習情況與上學期基本相同。基本懂得了學習生活規則,初步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多數學生文明有禮貌,能遵守課堂學習規定,能積極學習,能安全健康地學習生活。
還有少數學生比較頑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課堂上、集體活動中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甚至個別孩子有模仿社會上不良言行的現象。
幾個班的孩子還是有些差別,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現有情況調整教學,有不同的方法開展教學,激勵所有孩子努力學習。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在呈現形式上,從兒童視角出發,通過大量的圖畫、照片、學生作品等鮮活的樣式,給孩子一個耳目一新的感覺。從兒童自身出發,運用兒童語言、對話、旁白等形式,讓兒童置身其中,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與啟發性。
教材在知識結構上,每個單元以學生的現實生活為基本線索設置主題。
教材在內容特點上,突出了學生的“生活性、活動性、啟動性、開放性”等特點。
教材在實現教育目標上,各單元設計既有各自比較明確的設計意圖和側重點,具有發散性、自我性,又按照兒童與自我、兒童與社會、兒童與自然的結構排列,由低到高循序漸進,由近及遠螺旋上升。能夠較好地實現情感態度、行為與習慣、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等綜合的課程目標。
三、教學目標:
通過第一單元《讓我試試看》的教學,幫助孩子們做勇于挑戰的人。并通過嘗試種下一粒子,學會呵護、養育小小的生命。
通過第二單元《我們好好玩》的教學,引導孩子們多做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戲活動,了解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傳統游戲活動,學會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場地創新健康安全的游戲。
通過第三單元《綠色小衛士》的教學,延續上學期“公共場所”單元的學習,進一步引導孩子們從生活的點滴認識到人類對干凈的水、新鮮的空氣、生態環境的需求和保護。在社會生活中養成愛護環境、合理利用資源等良好行為習慣,學習做一個文明的小公民。滲透《環境保護法》、《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等法制教育。
通過第四單元《我會努力的》的教學,引導孩子們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學會掌握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培養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同時用積極的心理暗示鼓勵自己做得更好。
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充分體現教學的生活性,遵循兒童生活邏輯,以兒童的現實生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聯系兒童生活的主題活動和游戲為載體,以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兒童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中生活,體現道德寓于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遵循教材開發性的特點,重視本課程面向兒童整個生活世界。重視地方、學校、教師與兒童的創造性。在教學中積極探索教材擴展到家庭、社區及其他生活空間的方法,使其教學寓于生活。
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學習做人,對兒童進行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為兒童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實際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他們在價值多元的社會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確價值觀打下基礎。
積極鼓勵兒童直接參與主題活動,游戲和其他實踐活動,使兒童通過活動、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
珍視兒童機動生活價值,尊重兒童的權利與學生和平相處,以誠相待,使學生享受愉快、自信、有尊嚴的學校生活。
教學活動形式:
搜集調查、討論交流、合作探索、情景模擬,實踐活動,游戲與欣賞,講授與故事等形式。
教學進度
教學進度計劃表
第一周:第一課挑戰第一次
第二周:第二課學做“快樂鳥”
第三周:第三課做一個“開心果”
第四周:第四課試種一粒子
第五周:第五課健康游戲我常玩
第六周:第六課傳統游戲我會玩
第七周:第七課我們有新玩法
第八周:第八課安全地玩
第九周:第九課小水滴的訴說
第十周:第十課清新空氣是個寶
第十一周:第十一課我是一張紙
第十二周:第十二課我的環保小搭檔
第十三周:第十三課我能行
第十四周:第十四課學習有方法
第十五周:第十五課堅持才會有收獲
第十六周:第十六課獎勵一下自己
第十七周綜合復習
第十八周期末考試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09-07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薦)09-07
(精)《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11-21
《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實用(15篇)09-07
(薦)《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14篇11-30
(優選)《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15篇11-21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教學設計08-11
道德與法治作文11-15
道德與法治勵志日志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