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推薦】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開展,就常常需要事先準備方案,方案屬于計劃類文書的一種。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1
【文本解讀】
《白鵝》是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四組的第一課。本組教材都是名家筆下的動物,編排本組教材的目的,一是讓學生感受動物的可愛有趣;二是通過閱讀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在教學本組課文要恰當處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白鵝》作為本組開篇文章,更充分體現以上特點。課文重點刻畫白鵝的性格高傲,從一開始抱回家的印象左顧右盼,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到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吃相中過渡句統領全文,接著分別從嚴肅鄭重的叫聲、大模大樣的步態、從容不迫的吃相具體細致刻畫了鵝的高傲。從作者的描述中,不難讓我們感覺到這種高傲不令人討厭,而是可愛有趣,讓人發笑的。另外,作為一代文學大師,豐子愷的行文是值得我們借鑒的。文章結構嚴謹,圍繞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分別從叫聲、步態、吃相三個方面具體寫出特點,每個部分都有一個總起句(過渡句),是學生學習篇章結構的典范。語言風格十分幽默有趣,善于采用對比的寫作方法來表現鵝的高傲,善于采用看貶實褒表達方法,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本次教研課我選擇第二課時教學。我打算在落實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的基礎上能夠提升學生理解文本的能力,并且能學習作者的幽默的表達方式并能積累運用文中的詞語。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
⑴ 能從叫聲、步態、吃相中感受白鵝的高傲。
⑵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7自然段,積累好詞佳句,能運用若干好詞佳句。
⑶ 揣摩作者寫作的表達方式(比較、擬人、貶意褒用)初步感受作者幽默風趣的寫作語言。
2、過程方法:
通過朗讀、想象說話來理解課文。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白鵝的'高傲和可愛,并能有滋有味地朗讀。
【教學難點】
有所感受作者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特點。能從看似貶義的詞語中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一、順情導入,整體感知
師:昨天我們學習了13課《白鵝》,你們覺得風子愷爺爺筆下的白鵝是怎樣的?
(請用一個詞表達)
生:高傲、有趣、有意思、威風、可愛、架子十足──(讓6、7位同學說)聽得出來你們都很喜歡這個高傲的動物。生讀好一個高傲的動物!而鵝不僅表現在姿態上,更表現在
生:叫聲、步態、吃相。板書:叫聲、步態、吃相。
師:這節課我們深入課文的字里行間,再次走近白鵝,欣賞白鵝。趕快讀讀3~7小節,看看哪些句子表現出白鵝的高傲,把你最喜歡的句子用波浪線畫下來。
(生讀完、畫完。)
師:現在我們來交流交流,你可以讀你特別喜歡的句子也可以談你的體會。
(隨學生發言學習任何一部分。)
二、細讀高傲、品味可愛
師:你從哪兒體會到白鵝的高傲?
預設情景:
1、叫聲:
生:我從白鵝的叫聲中體會到他的高傲!見到生客他必然厲聲叫囂,仿佛大聲訓斥別人似的,表現他的威嚴。遠處有人走動,也沒惹他,他也要引吭大叫,不亞于狗的狂吠。
師:體會的不錯。如果鵝會說漢語的話,你們猜猜他會說些什么呢?
生:見到生客,他會大聲訓斥:說:你是誰?為什么不通報一聲就進來?沒禮貌的家伙!
師:夠傲的。
生:當籬笆外有人走路時,他引吭大叫,一定說:外面誰在走動?最好離這兒遠點!
師:從你們豐富的想象中,我不僅感受到了鵝的高傲,也看到了他的盡職,難怪主人喜歡他。誰愿意來讀讀第三自然段,讓我們從他的叫聲中進一步體會鵝的高傲和盡職。
指名讀:
多神氣呀!多盡職呀!
師:怪不得說養鵝等于養狗,作者表面寫鵝叫得兇,高傲,其實是在夸他勇敢盡職,討人喜歡。我們再來夸夸白鵝,感覺肯定不一樣,齊讀第三節。帶著感情來讀讀作者的贊嘆: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師:聽出了你們的喜歡,聽出了你們的贊嘆!你們還從哪兒感受到了鵝的高傲?
2、步態:
生讀鵝的步態更是傲慢了!
師:由鵝的步態你們想到哪些人?
(大王、老板、將軍)
師:你來讀讀看,鵝老板來了沒有。
(指名讀)
(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破像)
評:大模大樣的真像個鵝大王。
評:你把他讀活了,他可真夠霸道的。豐子愷爺爺的筆下的白鵝比你們的都要風度翩翩。課文說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凈角就是京劇里的花臉,你們想象一下黑臉包公、白臉曹操出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
(大模大樣,從容不迫、威風、架子十足、不可一世。)
師:帶著這樣的感覺一起把這樣的白鵝帶到眼前。
生齊讀。
師:既然寫鵝為什么前面還要寫鴨?
生:這樣寫更能突出鵝的步調從容。
師:對啊!那你說說鴨的步調怎樣?
生:急速、局促不安。
(生表演)
師:這樣比較白鵝的傲慢更討人喜歡了。
師生合作讀:
能帶著你的感情來讀讀這句話嗎?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3、吃相:
師:鵝的叫聲、步調挺有意思,而鵝的吃飯一定能讓你笑掉大牙。生快速瀏覽5~7節。你覺得鵝吃飯好笑在哪兒?
4、反饋:
食物有趣,吃法好玩,要人侍侯。簡單處理前兩個部分。
⑴ 食物:
引讀相關句子,讓學生談體會。
⑵ 吃法:
三眼一板,一絲不茍。讓學生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最好笑的是鵝狗爭飯吃,搞得主人不得不侍侯他。
5、演讀:
重點演讀鵝狗爭飯吃師范讀:
你們覺得有趣在什么地方?
生談感受:
想象調皮狗和鵝的不同表情和動作、對話。
同桌合作練讀表演:
第一幕:教給方法,第二、三幕同桌合作選擇一幕表演和朗讀。
(一人讀,一人演。)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來朗讀。
6、回歸中心:
此時,你想對這只白鵝說些什么呢?
怪不得作者最后贊嘆說:
因此鵝吃飯時,非要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不足!
7、指讀句子:
⑴ 這種侍侯對白鵝來說是無比的驕傲。
齊讀。
⑵ 這種侍侯對作者來說是無比的樂趣。
齊讀。
⑶ 千言萬語化作一句話,讀: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三、課外延伸
同學們你喜歡這只白鵝嗎?你愿意把自己當作白鵝來介紹自己呢?盡情發揮你的想象,建議用上這節課我們積累的詞語:
厲聲叫囂 厲聲呵斥 引吭大叫 大模大樣 昂首大叫
凈角出場 毫不相讓 從容不迫 厲聲叫罵 架子十足
學習作者比較幽默的表達方法,把你筆下的白鵝說得讓人喜歡。
學習寫話:
我是一只( )的白鵝,( )。
【板書設計】
姿態
叫聲 盡職 勇猛
高傲 步態 從容 神氣 (對比)
吃相 架大 好笑
【教學反思】
整堂課上下來沒有我想象和預設那樣順利和流暢。
在導入時我向學生提出你們覺得豐子愷爺爺筆下的白鵝是怎樣的?如果加上請用一個詞來表達指向性更明確,也便于節省時間。學生說到高傲、架子十足、神氣、吃相古怪初步讓我感覺學生并不喜歡這只白鵝。這時我沒有及時調整教學策略。接著我按預設的那樣教學,當趙永亮朗讀高傲的句子:因此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我問:為什么?趙永亮說:我覺得它要人侍侯,可真高傲。學生感覺沒錯,我怕大多數學生思維都停留在3、4小節,沒轉得那么快。就沒再趁機追問。于是再問學生還找到哪些句子。終于有學生說到了第3節的內容。我就開始預設中的理想化教學。但盡管學生能夠說,讀。我感覺學生們的理解很膚淺,與文本還有一段距離。我兩次范讀,學生才勉強進入狀態。之后教學的機械化也開始明顯起來。以至于學習到第6、7自然段時,徐昌輝說:我一點也不喜歡這只白鵝。我很驚訝這位悟性高的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于是我不得不再范讀鵝狗爭食的部分。終于部分學生臉上露出了笑容。
可是下課鈴就此響起。我們不得不停止學習。課后我想學生怎么會進入不了文本?原來課文中用了較多的反語,一個正面贊美的詞也沒有。難怪學生一下子找不到感覺。而我的引導失效也是學生進入不了文本的原因。課后有老師建議你為什么不讓學生模仿一下白鵝的步態和鴨子的步態呢?是啊!讓兩名大膽的學生表演一下,課堂上的氣氛就不會那么緊張了。此時的笑聲也許會給學生帶來靈感。
教學設計方案2
設計理念:
1、《稱象》是一篇傳統課文,記敘了曹操的兒子曹沖在七歲時就動腦筋想辦法稱出大象的體重。課文的重難點均應放在第3、4段的理解上。
2、三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學習曹沖稱象的方法時教師可利用簡單的課件或教具幫助學生理解。因此,可制作一套操作簡便的紙片教具。用硬紙片,剪一頭大象,畫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條大船,涂上黃色;剪一塊梯形,畫上灰色石頭。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觀察為宜。課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頭等紙片教具的正面貼上透明膠帶。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時,教師邊分析邊將以上教具逐一貼在黑板上。
3、保證學生充分的自學時間和候答時間,指導學生評價各種稱象方法的優劣,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
4、可采用變序及板塊教學,隨機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教學,尊重學生,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的欲望。
預設目標:
1、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學會13個生字,正確運用“象、像”、“稱、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議論、果然”的意思,知道“直、才”在句子中的作用,會用“一邊……一邊……”寫句子。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能復述曹沖稱象的具體步驟。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預設目標:1、了解課文大意,能正確朗讀課文。
2、學會13個生字,正確運用“象、像”、“稱、秤”,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議論”的意思。體會“直”的意思。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放《三國演義》主題歌,你們看過(聽說過)《三國演義》嗎?
2、請學生自由回答。
3、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你怎么知道的?(隨機表揚閱讀面廣的學生,告訴學生搜集信息的渠道多種多樣))
一、導入。
1、曹操是三國時魏國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頭大象,他很高興,就帶著兒子和官員們一同去看象。
二、學習2、3段。
1、播放曹操和官員們議論的畫面。
指名回答:他們在干什么?
板塊一:
學生回答:他們在議論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1、自由讀課文,劃出描寫“這么大的象”的句子,指名讀,齊讀。正音:柱(翹舌音)堵
2、師范寫“柱、堵”想想他們有什么特點?(形聲字),各寫三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們。
3、學習板塊二。
板塊二:
學生回答:他們在一邊看一邊議論誰有辦法稱出大象的體重。
1、那么,官員們想了些那幾種辦法稱象呢?
2、曹操聽了反應如何?為什么?(四人小組議論)
1)比較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體會直的意思)
曹操聽了搖頭
曹操聽了直搖頭
“直搖頭”是什么意思?誰能邊說邊做動作給大家看。(學著搖了一下頭)這叫直搖頭嗎?誰再做做看?“直搖頭”說是不住地搖頭,表示很不同意。曹操為什么不同意呢?
1)大象宰了就死了。隨機學習:宰zǎi(書空)說說,“宰”在字典里有幾種解釋?結合“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塊塊的再稱”想一想,“宰”在這句話里是什么意思?(“宰”在字典里有三種解釋,在這里是“殺”的意思。)
2)沒有人有力氣提起大秤,因為大象太大了。(進行板塊一的教學)
板塊三:
1、最后,大象的體重知道了嗎?是誰想出的辦法?
2、學生回答。
3、檢查第四段的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沉(翹舌音)
2)自由讀課文。
3)找出其中的生字:沉、線、搬。想想怎么記住它們?交流匯報。
4)這三個生字,學生各寫三個,展示評價。
5)課文中還有幾個生字沒寫過?找找、讀讀、擴擴詞。
板塊四:
1、選擇自己認為難寫的或容易寫錯的字各抄兩個。
2、口頭組詞:“象、像”、“稱、秤”。會用“一邊……一邊……”寫句子。
3、同桌互相讀課文,正音并學習對方的優點。
第二課時
預設目標:
1、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能用自己的'方法理解“果然”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復習舊知。
1、官員們提出了那幾種稱象的方法?
2、曹操為什么直搖頭?
板塊二:
學習第四段。
1、曹沖聽了官員們的議論后他怎樣說呢?(指名讀第四自然段)
2、師出示小黑板,上面寫了曹沖說的辦法。曹沖的這個辦法是用幾句話說清楚的?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說一說。再想想,曹沖所說的辦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還干什么?
3、做實驗突破難點
制作了一套操作簡便的紙片教具。用硬紙片,剪一頭大象,畫上眼睛、耳朵等;剪一條大船,涂上黃色;剪一塊梯形,畫上灰色石頭。教具的大小以易操作、便觀察為宜。課前,在大船、水面、大象、石頭等紙片教具的正面貼上透明膠帶。在教學時,教師讓學生一邊說稱象的步驟,一邊演示.將以上教具逐一貼在黑板上:(1)先貼大船和水面的紙片并讓學生注意船身下沉處。(2)再將大象“趕”到船上,將船身下移至適當位置,并在這一次船身的下沉處畫線。(3)把大象“趕”上岸,將船身上移;再往船上“裝”石頭,將船身下移至畫線處。然后讓學生提問。
對學生提出的不懂問題展開討論. (可能有下列問題,請學生回答,師點撥)
(1) 大象上船后,船為什么下沉?
(2) 象上船后,為什么沿著水面在,船舷恥面一條線.
(3) 象上岸后,往船上裝石頭,為什么要裝到畫線的地方.
(4) 再讀這一段,說說曹沖想出的辦法比官員們提辦法好在哪兒?(通過比較,體會曹沖正是從官員人的辦法中得到啟發).
4、學生動手演示。請學生各自準備后讓一名學生演示。大家讀一句,該生演示這一句的內容〔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耳、動眼、動腦,既可檢驗學生是否讀懂課文,又可加深對內容的理解,還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5、同學們,課文里說“石頭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剛才我們的演示沒有稱給你們看。如果你們有興趣的話,在課外活動或者在家里,把剛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頭稱一稱,把“大象”稱一稱,看石頭和“大象”是不是同樣重。好嗎?
第三課時
預設目標:
1、了解曹沖稱象的方法和其中蘊含的道理,知道要靈活運用知識,才會想出好辦法。
2、熟讀課文,能復述曹沖稱象的具體步驟。
2、知道“才”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板塊一:
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思考:從這一自然段中,你從哪兒可以看出曹沖稱象的辦法好?
你還從哪個詞當中得知他的辦法好?誰能讀出來?
2、稱象這件事發生在曹沖幾歲時?試比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兒子曹沖七歲
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
3、朗讀指導。
板塊二:
1、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曹沖提出的稱象辦法是用四句話說清楚的。你能來復述一下嗎?(準備三分鐘后在小組中復述,然后再請幾個學生全班交流)
2、這四句話一句一個意思,又一句接一句說,連起來說明了一件事。現在我們來學習用這種方法說話。請你們分別用“關”、“灑”、“掃”說幾句話,這幾句話連起來說明一件事。分層練習:用自己的話寫寫曹沖是如何稱象的 或者:用“關”、“灑”、“掃”寫幾句話,這幾句話連起來說明一件事。
板塊三:
齊讀課文后完成練習:
一. 看拼音寫詞語.
guān yuán yì lùn chuán xián
( ) ( ) ( )
chèng gǎn zǎi gē yì dǔ qiáng
( ) ( ) ( )
二、選擇帶點字的正確讀音或意思,在括號里畫∨.
1、有的說,得造一桿大枰。
(1)de ( ) (2)dé ( ) (3) děi ( )
2、曹操聽了直搖頭。
(1) 不彎( ) (2) 把彎由的伸開( )
(3) 爽快( ) (4) 一個勁兒地( )
3、曹操的兒子曹沖才七歲。
(1)才氣( ) (2)只有( )
三、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
一( )象 一( )秤 一( )船
四( )柱子 兩( )樹 一( )線
四、比一比,組詞。
官( ) 稱( ) 柱( ) 象( )
宮( ) 秤( ) 住( ) 像( )
教學設計方案3
學習目標
①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③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生字生詞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梁的資料。
第一課時
情境導入
①播放課件:昔日的洨河風光。
②談話導入。
洨河兩岸景色優美,可阻礙了兩岸文化的交流、經濟的發展,官府決定在這里建一座橋梁。造一座怎樣的橋呢?官座決定向社會公開招標,石匠李春設計了方案被采用了。想知道李春的設計方案嗎?讀讀課文就清楚了。
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初讀感知
①學生自訊課文,畫出生字詞,結合注意多讀幾遍。
②采用自讀、同座互讀的形式練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③教師檢查。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詞,再讓學生選讀自己讀得最好的語句和段落。
自主感悟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李春設計的趙州橋是怎樣的?
②匯報交流。學生可用多種方式匯報自己讀書的收獲。
a.畫一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
b.以李春的.口吻介紹趙州橋的建筑特色。
c.朗讀第二、三自然段,讀出趙州橋的主要特點。
③引導小結。通過大家的介紹,你覺得趙州橋是一座怎樣的橋?
④播放課件:趙州橋今日風貌。
識字學詞
①用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②給生字組詞。認讀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指導寫字。
a.分類指導,教師范寫并提示。
左右結構:部、橫、跨、欄、設
上下結構:參、堅、案、貴獨體字:爪
b.學生寫字。
c.學生寫完后,選取有代表性的展示、評議。
布置作業
①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②搜集橋的圖片和文字資料。
第二課時
復習鞏固
①聽寫詞語。聽寫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用自己的話說說趙州橋的特點。
朗讀體驗
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自己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②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③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
擴展交流
展示課前搜集的橋的資料,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些橋的特點。
布置作業
有興趣的,可完成課件選做題。
《趙州橋》教學設計三
學習目標
①認識“縣、濟、匠”等10個生字。會寫“縣、設”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設計、參加、雄偉”等2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③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
①多媒體課件。
②生字生詞卡片。
③搜集反映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才能的資料及有關橋梁的資料。
第一課時
談話導入
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趙州橋,揭開它那神秘的面紗。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活動引路,讀文識字
①開展讀書“闖關”活動。
a.“闖關”總動員。講清方法及規則,共設三關:字音關(讀準字音)、句子關(讀通句子)、感情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同座兩人互為“闖關員”與“守關員”。每闖一關得一面小旗。
b.學生自主讀書,做“闖關”準備。(遇到生字新詞,通過查閱工具書自行解決)
c.同座分別“闖關”。一次沒有闖過關者可以練習后再“闖關”。
②開展讀書“展示會”活動。
a.“我會認”。卡片抽讀生字詞:橫跨、創舉、堅固、石欄、同首遙望、圖案、設計、雕刻、智慧。
b.“我會讀”。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教師了解讀書情況,相機糾正字音。
c.“我想讀”。誰想讀誰就站起來讀。(側重指導學生用高興的語氣讀課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語氣讀最后一段)
鞏固認字,指導寫字
①“說”字。請同學當“小老師”,幫助大家明確寫每個字的注意點。
②“寫”字。“小老師”在田字格內示范寫生字。大家在練習本上寫字。
③“查”字。同座互相查寫的字。
作業
抄寫詞語。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復習字詞
聽寫詞語。聽寫后自己對照課文批改、訂正。
品讀課文
①緊扣主線,研讀課文。讀課文,想一想,再填空:趙州橋是一座( )的橋。
②交流匯報,感悟課文。
a.歷史悠久的橋。引導學生讀一讀文中的相關語句。
b.雄偉堅固的橋。引導學生通過讀文中的語句或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來加以說明。
c.非常美觀的橋。引導學生用多種琖來感悟文字,可以讀一讀,演一演,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
③上下聯系,整合課文。選擇趙州橋留給你印象最深的兩個特點,用“不但……而且……”連起來說一說。
④課件展示:趙州橋今日的風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⑤熟讀成誦,內化課文。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拓展活動
①交流有關橋梁的資料。
②有興趣的,可以了解家鄉的古建筑或家鄉的橋梁。
提示綜合性學習
①說說開展了哪些活動,了解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②提醒學生注意整理資料,商量商量怎樣展示成果。
作業
抄寫第三自然段。
教學設計方案4
一、教材分析:
教材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插圖,畫面清新自然,充滿了童趣、童真,描寫的是雪后放晴,太陽出來了,一位小孩子依依不舍地擁抱堆好的雪人。第二部分與插圖內容相配的一首兒童詩,表達作者對雪人的真情挽留,情真意切。作者要趕在雪化之前熱情地擁抱雪人,并要大聲告訴雪人:永遠和你在一起。第三部分寫作者提示及要求。首先是啟發學生回憶沐浴過父母哪些無私的愛,然后幫助鼓勵學生直接向父母表達誠摯的謝意和真誠的愛,并注意觀察父母會有怎么樣的反應,最后將自己所想、所做和所感受到的內容寫下來,完成一篇習作。這世界充滿了愛,愛無處不在,尤其是生活在美好朝代中的小學生,家庭和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愛是無微不至的。之這次習作不僅要讓活到體會到社會及家庭對自己深深的愛和濃濃的深情,而且還要讓他們用語言和行動向含辛茹苦的父母表達自己的敬意。
二、教學要求:回想爸爸媽媽對你的無限關愛,對爸爸媽媽認真地表達你的愛。表達愛的時候,要看著爸爸媽媽的眼睛,動情地說,也可以寫在紙上給他看。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整個過程寫下來。要求內容具體,寫好人物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整個過程寫下來。要求內容具體,寫好人物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
四、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回想爸爸媽媽對你的無限關愛,對爸爸媽媽認真地表達你的愛。
2.表達愛的時候,要看著爸爸媽媽的'眼睛,動情地說,也可以寫在紙上給他看。
3.按事情發展的順序,把整個過程寫下來。
4.要求內容具體,寫好人物的表情、動作、心理活動。
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
1.老師有感地配樂朗讀兒童詩《雪人》。
2.把心中的愛表達出來吧!愛——就是要大膽地說出口。(板書:表達我的愛。)
3.學生齊讀兒童詩《雪人》。
二、回憶過程
大家還記得那次你對爸爸媽媽表達自己愛的經過嗎?有的人是親口告訴爸爸媽媽的,有的人是紙上寫的,把你們的紙帶來了嗎?
1.引導口述事情的經過。
2.交流,互評。
3.老師適時點撥:自己的動作描述要細膩,還應說出爸爸媽媽的反應,及“我”當時的心理活動。
三、再憶起因、結果。
1.誰來說清楚事情的起因?
2.小結:語句要簡潔,交代要清楚。
3.能把你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嗎?
第二課時
1、學生繼續寫草稿。
2、點評學生草稿。
3、修改完善草稿。
4、謄寫作文。
教學設計方案5
一、 引課:
1、卡片開火車讀生字寶寶:當、午、誰、汗、滴、辛、盤、知、
苦、粒、辛、苦(火車火車開起來,開到我們這里來)
2、指名背自己積累的古詩。
3、師背《鋤禾》:很多同學都會背誦這首詩了,那么這首詩是什
么意思呢?我們進天一起來學習它。
二、新授:
1、板書:《鋤禾》
2、解題:“鋤禾”,做一做“鋤禾”的動作理解(給禾苗鋤草松土。)
3、課件出示全詩,觀察古詩結構:
這首詩共幾行?每行幾個字?(這種格式的詩叫“五言絕句”。)
4、看書指名讀,齊讀
5、課件(與詩同張)出示圖,觀察想象。
(1)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課件圖片,想想自己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按“什么人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順序說一說。
(2)農民伯伯會想些什么?他會說什么?
(3)在書上畫出描寫農民伯伯辛苦勞動的詩句
6、課件: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字和詞的.意思。(古人寫詩時,為了讀起來朗朗上口,往往把詞語的順序進行了位置的調換,在這一行里,就應該把“鋤禾”和“日當午”的順序還原,理解起來就容易了。)
7、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互相幫助解決
8、理解前兩句:中午,太陽高高懸掛在空中,農民伯伯在烈日照射下,一手拿著鋤頭,一手擦汗,在田間給禾苗鋤草松土,一滴滴的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師:當天氣非常熱,我們滿頭大汗時,心里是什么感受?農民伯伯每天從早到晚都是這樣在烈日下艱難勞作,他們怎么樣?(很辛苦)
9、引出課件:“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理解加點字的意思 (誰知道我們碗里的飯,每一粒都是用農民辛苦勞動的汗水換來的。)
10、理解全詩,齊讀書P84內容
11、進一步理解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課件:農民伯伯勞作的過程,平地——松土——
12、學到這,你有什么感受(愛惜糧食,尊重農民伯伯) 。
三、多種形式朗讀古詩,感受語言的優美。
我們理解了全詩的含義,讓我們再來把這首詩美美的讀一讀好嗎?(朗讀五言絕句時,大部分是在前兩個字后有稍長的停頓。)
1、 教師示范讀,讓學生體會古詩的韻律美。
2、 學生指讀,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情感,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四、古詩讀好了很美,唱起來更美,欣賞歌曲《鋤禾》
五、練習題:
1、說說身邊的浪費現象
P178
2、我想對……說,
五、作業
1、
2、上網查李紳的詩《憫農》,讀一讀。
教學設計方案6
《匆匆》是九義教材第十二冊新入選的課文,課文通過作者對日子的匆匆,一去不復返,逝去如飛的感慨,給我們以珍惜時間,在有限時間里多做有意義事情的啟示。
《語文課程標準》里強調:閱讀教學應重視主體閱讀感受和體驗,對課文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根據這點本課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過程。
中“悟情,悟理,悟文”。
一激趣導入。
說幾句有關時間的格言送給別人或自己。
揭題,問: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交流對作者以及其作品的認識,教師作適當補充,并介紹當時社會背景。
二、初讀,感知課文大意。
(一)、選擇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如輪讀、范讀、薦讀、小組讀、默讀等)讀課文。
畫出最能體現時光特點的詞語。
看看自己能讀懂什么,有什么地方讀不懂。
(二)、交流學習體會。
三、細讀課文,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認真讀課文,畫出與作者有同感的句子,并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
說說自己畫了哪些句子。
出示句子:
我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讀句子,思考:作者為什么是這種感受?
指導朗讀:畫橫線的詞讀慢一點,重一點。③
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在千門萬戶的世界里的我能做呢?只有罷了,只有匆匆罷了。
理解:徘徊罷了
匆匆罷了
問一問自己,能做些什么
問一問自己想問的人能做些什么
寫話練習:在逝去如飛的日子里,我能做____________,我能做______________,我還能做_____________.
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雪,被初陽蒸融了,我留著些什么呢?我何曾有著些像游絲樣的痕跡呢?
理解畫橫線部分,體會作者感情。
仿寫:過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
反復吟讀,說說自己的感想。
你聰明的,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思考: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用書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四、品讀好句,感悟文采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品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哪些寫法值得你學習,你也來一兩句。
五、綜合活動:與時間老人真情告白。
教學設計方案7
教學目標
1、 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
2、 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減一位數(不進位、不退位)的計算。
3、 體會加法的`交換律。 教學重點、難點 1、學會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2、探索計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資源 計數器、游戲棒。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 導入新課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小松鼠們去采松果,你能幫他們數數有多少個松果嗎?
剛才我們根據松果的排數,寫出了這些乘法算式,看看這些算式,你有什么想法?
把他們編成口訣并且熟練地背誦下來,以后就會很快了。
1×5可以簡單地說成一五,那么2×5……呢?(學生完成板書)
師:一個五的結果是五,就說成一五得五
二個五的結果是十,就說成二五一十 三五呢?
學生數松果
1×5=5 2×5=10 3×5=15 4×5=20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四五二十
5×5=25 5×6=30 5×7=35 5×8=40 5×9=45
五五二十五 五六三十 五七三十五 五八四十 五九四十五
學生互相交流提問 教學活動2 1、基礎訓練:主要是鞏固基礎知識,為做后面的題作好準備,教案《教學設計方案》。
(1) 把口訣補充完整。
一五() 三五() 五五()
四五() 二五()
(2)5×3= 1×5= 5×2= 5×4= 3×5=
5×1= 5×5= 4×5= 2×5= 5×1=
2、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發現哪些問題可以用5的乘法口訣來解決?
這樣的練習設計,既落實了知識和技能目標,又為學生解決問題提供保障,還能為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創造條件。 教學活動3 鞏固應用
練習一:對口令
1.老師說“四五”,同學說“二十”
2.老師說“四五二十”同學說“4×5”或“5×4”
3.同桌對口令,男生女生選代表對口令
完成第2、3、4題和數學游戲
練習二:
師:老師想和大家玩個游戲,我說一只手,你來告訴老師用哪句口訣知道一只手有幾個手指?那兩只手呢?
師: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地方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你知道哪能用到乘法口訣來解決問題嗎?(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出哪些地方能用到5的乘法口訣)
教學活動4 拓展練習
師:有一天,學校樂隊的同學準備到廣場演出,一共有19個人,他們打算乘出租車去,每輛出租車能坐4個人, 5輛車夠嗎?為什么?
教學設計方案8
【課前透視】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識性課文。本課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生動形象地介紹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態和對人的利弊關系。課文內容生動有趣,語言樸素而生動,是一篇寓科學知識于趣味故事的優秀教材。通過學習引導學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資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能力的目的。
水對于學生來講并不陌生,所以教學過程中,應根據課文的結構特點,積極挖掘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獲得創新活動的感性經驗和簡單方法,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使外在的學習興趣和動機得到升華 ,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態的變化以及與人類的密切關系,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朗讀課文,了解水的變化及與人類的關系。
【信息資料】
1、生字詞語卡片、故事錄音、反映水的變化的錄像片或課件。
2、師生收集水與人類關系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故事導入:同學們,今天我想把一個調皮可愛的小朋友介紹給你們,大家想不想認識他們呀?(播放錄音故事)
(這樣設計可以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從整體上感知了課文內容,了解了課文大意。)
2、謎語導入: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條謎語,看看你能猜到謎底嗎?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中看不見。(板題)
〖對話平臺
一、自讀
1、給學生充分地時間自由讀課文。同時用筆標出生字、詞語和不懂的地方。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師生評議讀書情況。強調標出的生字、詞語,注意難點的字音。如:躁、災是平舌音;稼是第四聲,在莊稼一詞中,讀輕聲等。
3、讀書交流,鼓勵質疑。說說讀完課文你了解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師根據學生的情況,及時對問題進行梳理、歸納、解答。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讀書質疑的良好習慣。教師有效地收集學生讀文后的反饋信息,以便及時調整教學進程與走向。)
二、識字
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會認中的11個字。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互相指認,交流識字的方法。
2、請同學來當小老師,帶領同學讀生字和詞語。(參見我會讀)。
3、分組開火車讀字詞比賽,評出優秀小組,讀得不準的,請組內的同學幫助糾正。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沖、曬、池、浮四個左右結構的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的特點,以及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教師范寫。邊寫邊強調重點。如:曬的`第九筆是豎彎,不是豎彎鉤;以及兩點水和三點水在寫法上的異同。
3、學生描紅,臨寫,自由練寫。教師巡視,師生共同評議。
四、談話
師:同學們,學到這里你已經學到了什么或會干什么,接下來你們想做些什么呀?(學生自己說想干什么,學生可能說出以下的活動意向。)
1、用學會的詞語說說話,給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讀課文,讀最喜歡的段落。
3、一邊表演動作,一邊朗讀。小組合作。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學生讀文識字以后,充分尊重學生意愿,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培養學生自主意識。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選擇進行扎實有效地學習。)
五、匯報
學生根據自主的學習活動,匯報學習成果,交流學習感受。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詞。聽寫生字詞,然后說出自己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鞏固識字。同桌檢查寫字情況。
2、指讀課文,師生評議。
二、啟思
1、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水是會不斷變化的。那么水是怎樣變化的?水除了變化以外,還有什么特點呀?你能不能想個好辦法,把這些問題弄懂呢?
2、學生討論,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交流方法。(學生可能會提出小組讀書,邊讀邊記、畫表格填寫、故事表演、繪畫表現等方法。)
(這樣的設計應該建立在學生熟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以問啟思,討論探究閱讀理解的方法,充分發揮了閱讀主體的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學生的特點可能會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幫助學生進行科學有效地學習。)
三、探究
組織學生根據自己提出的學習方法,進行合作學習。教師要及時關注各組學習情況,因材指導,幫助學生選擇正確地運用自主選擇的閱讀方法,以確保學習質量。
四、展示
1、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小組學習),匯報學習情況。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以下的問題。
⑴ 水的不同狀態及變化過程。
⑵ 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樣子。(第3自然節)
⑶ 水在人類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師可利用課件或錄像等方式,幫助學生鞏固認識和理解。組織評價各組的學習情況,特別注重對學生合作情況,創新方法及學習態度的評價。
(充分相信學習,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自主學習。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組織者、合作者、促進者的作用。培養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合作學習及主動探究的意識。)
五、談話
你還知道哪些水的作用與危害?
演讀:
1、引導學生結合對文中重點語句的體會和理解,練習感情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讀出落、打、飄;用愉快、輕柔的語氣讀出白云與紅霞的美麗、可愛;用沉悶的語氣讀出云的沉甸甸;用輕而慢的語調讀出水的平靜、溫和;用稍強的語氣讀出水洶涌澎湃等。
2、 練習用自己的話說說水的變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組織學生分別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頭飾,表演課文內容。適當加上運用和表情。
(從讀到說最后到演,科學地遵循了兒童思維發展規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想像,利用了兒童善于表現自我的特點。使學生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培養了創新的膽識和表演能力。)
〖伴教錦囊
相關鏈接:關于水的謎語
1、好吃沒滋味,臟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
2、太陽一曬我就變,火上一燒我也變。向上繚繞像青煙,遇冷結成小水點。
教學設計方案9
一、 標題(課時)
二、 教學目的
三、 教學安排(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
1、舊課復習(時間)
2、新課內容(時間)
3、新課小結(時間)
四、 作業
五、 教學后記
教案(首頁)
注:課程類別: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集中實踐環節、實驗課、公共選修課
附件3:參考教案格式
課程教案
填表說明:1. 每項頁面大小可自行添減,一節或一次課寫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課次為授課次序,填1、2、3……等。
3. 授課方式填理論課、實驗課、討論課、習題課等。
4. 方法及手段如:舉例講解、多媒體講解、模型講解、實物講解、掛圖講解、音像講解等。
教案參考格式
教案是體現教師在備課的基礎上,根據課程教學大綱對課堂教學的總體設計和組織安排,是教師實施教學的基礎,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
為做好教案編寫規范與管理工作,促進教案活動更加規范、有序,提高教學水平,保證教學質量,特制定本辦法。
一、教案編寫的要求
(一)教案封面、扉頁上的課程基本信息。
1.教案封面要求:應填寫課程名稱、課程編碼、總學時(周學時)、開課時間、適用年級、專業、使用教材、授課教師等信息。
2.教案扉頁要求:應填寫本課程的教學目的、教學方法、教學要求、考核方式等信息。
(二)設計編寫教案
教案是指正文部分對教學內容做了較為詳盡的表達,較為充分的.體現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主要包括:章節、教學目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學習舊課、引入新課、提問與練習、小結、布置作業等。 在編寫教案時應突出以下要點:
第一,確定教學目的。教學目的要反映學院的辦學定位、辦學思路、教授知識的
深度、廣度、教學層次;技能訓練、能力培養;思想素質教育。
第二,設計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
極性,及時矯正學生的不良學習習慣。
第三,確定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緊緊圍繞課程教學大綱、教材和教學參考資料,
了解并分析學生的基本素質和特點。根據課程的重點、難點選定教學方法。多媒體課件是輔助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某些課程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應制作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但多媒體課件不得替代教案,必須按要求編寫教案。
第四,撰寫教學后記。教學后記是教師對本章節教學效果反映的總結、分析,可
以全面審視教學過程中的不足,肯定教學過程中的成功經驗,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水平。
(三)教案編寫時間要求。
教師編寫教案應在上課前完成,其中開學準備周前應編寫完成前五周的教案;教學過程中應提前一周編寫完成下一周的教案。
教學設計方案10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認識“呱、紋、圈、返”等生字,學寫“影、倒、游”三個生字。
2.在畫一畫、讀一讀、玩一玩小青蛙的話中,發現語氣詞的特點,并初步進行遷移運用。
3.圈圈、做做青蛙媽媽動作的詞,體會動作的連貫性,圈圈、畫畫波紋動作的詞,初步體會回聲的動作路徑。
教學流程:
一、教學第一段
1.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出示圖片】,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河上有座石橋。半圓的橋洞和水里的'倒影連起來,好像一個大月亮。
為了幫助大家讀好輕聲詞,老師特地把輕聲詞縮小了,讀的時候可得又輕又短哦!
自由練讀,指名讀
正音:倒影,齊讀,指名讀
誰有發現?【顯紅:大月亮】,你發現大月亮了!誰來指一指大月亮在哪兒呢?
這么美的大月亮誰來讀?指名讀1,齊讀
這么美的景色趕緊把它背下來吧!
2.這么美的地方還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呢!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
1.趕緊再去讀讀課文吧!
2.讀完交流,這個故事有趣在哪兒?
3.哦,原來是小青蛙的故事很有趣。讀2、3自然段,拿起筆來畫一畫小青蛙說的話,用上橫線。
【教師巡邏時,隨機用iPad拍下學生劃線的句子。然后,切換到大屏幕上,進行校對交流。這個環節,旨在更加直接有效地促進交流。】
4.【出示】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誰?你在哪兒?”
“橋洞里藏著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學我說話哩。”
【出示字卡:呱】這是青蛙的叫聲,誰來叫一叫?
這是一個口字旁的字,這段話中還有哪些口字旁的字?
【顯紅:哪吧哩】說發現:語氣詞、口字旁、都在句子末尾、輕聲的
指名讀句子:語氣詞不僅要念得輕,不同的語氣詞還要念出不同的語氣。
自由練讀,指名分句讀,小結:多有趣的語氣詞呀,讓我們說話更有意思!
【出示】這里還有一句話,你能給它加上語氣詞嗎?
“你是誰?你在哪兒?”
師生合作讀:現在我就是這只小青蛙,你們就是躲在橋洞里的那只看不見小青蛙!
玩回聲:誰在學我說話呢?明明是你在學我說話呀!你怎么這樣啊?你真不講道理哦!
前后桌練習,指名同桌展示
5.它就趕緊去問問媽媽,【出示】
媽媽笑著說:“孩子,你跟我來!”
小青蛙心里想:“”
語氣詞:呀吧呢啊哩
練習說話
6.【出示】青蛙媽媽帶著小青蛙跳到岸上。她撿起一顆——一圈圈波紋。
讀句子,認識紋
積累:指紋、掌紋、皺紋
理解一圈圈波紋(生畫),看,波紋是一圈一圈的,所以圈的外邊是個大口框
圈出動詞
看誰記得快
選擇動詞填一填
圈出青蛙媽媽的動作詞
三、兒歌復現
1.【出示兒歌】拍手讀
小青蛙,呱呱呱,
水中倒影多美呀!
我說話,誰學理?
寶貝連忙問媽媽,
蛙媽媽,游上岸,
扔石子,激水花。
波紋碰岸蕩回來,
原來這是回聲啊!
2.寫字:影倒游
寫字法寶:三撇魔法棒三撇的起筆在一條豎線上
魔法圈:三撇有一定的距離
范寫:影
倒游:左中右結構
倒:左右一樣高,魔法圈告訴我們中間部分短
游:左低右高三點水在一條弧線上
兒歌:游泳要到有水的地方,而且要有大人陪
3.生寫:頭正身直腳放平一拳
【師巡邏,隨機各拍下寫得好的和寫得不好各一張。隨后切換到大屏幕,讓學生針對評價標準進行評議,并提出修改意見。】
4.互動評議。
(1)字寫正確,獎一顆星。
(2)寫對魔法棒、魔法圈的要求,獎一顆星。
(3)整潔美觀,獎一顆星。
教學設計方案11
識字
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規范地書寫。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
2、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3、了解大自然的美麗景色以及有關的民族風情。
提高性目標:
當小導游,選擇一組詞串練習說話,并有條理地寫下來。
教學重難點:
重點:看圖識字、識詞,讀好韻文
難點:創設情境使識字與認識事物結合,發展學生語言、思維,感悟桂林山水的美麗
課時劃分:2課時
教學方法手段
圖文結合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認讀生字,誦讀詞串,并結合圖畫和生活實際理解詞語,積累詞語。
2、初步領略桂林秀麗的自然風光,了解壯鄉的風土人情,感受祖國山河的無限美好。
3、能正確、規范、美觀地書寫“碧、峰、影”。
教學過程:
板塊一
(一) 教學內容:激情導入,檢查預習
(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激情導入,初步感知桂林山水的美。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韻文。
(三) 教學過程:
1、畫面激情導入:
(1)同學們,咱們的祖國山清水秀,有許多著名的游覽勝地。我們國家的XX區也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到廣西游玩,一定要去欣賞桂林山水,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最美之處就是漓江,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乘上游輪,到漓江上觀賞一番吧。
2、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詞串,說說哪些詞串在讀的時候要注意的?
(2)學生交流,重點指導“秀峰、倒影、駱駝”的朗讀,指名讀,齊讀。
(3)同桌互讀檢查。
(4)齊讀
(四)教學意圖:有的放矢,難讀的或容易讀錯的有針對性地指導,并同桌檢查,做到人人過關。
板塊二
一、教學內容:學習韻文
二、教學目標:認真觀察圖畫,能把圖上描繪的事物與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憑借圖畫和學生的生活經驗理解詞語。
三、教學過程:
(一)第一行詞語:
1、我們的游船已緩緩駛入漓江,多么可愛的漓江呀!
2、讓我們站在船頭看一看這美麗的風光,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碧水:
a、學生交流
b、師:是呀,漓江的水美。像碧玉一般的清澈,這就是“碧水”誰來美美地讀讀這個詞。
c、我們文中是用“碧水”一詞來寫漓江的水美,還有一段文字也是寫漓江的水的,大家來聽聽,想想它寫了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老師配樂朗讀,學生齊讀
(2)秀蜂
a、你還看到了什么?桂林的山是怎樣的?學生交流
b、與你以前看到的山有什么不同?
c、師:是呀,桂林的山多么清秀呀,誰來讀?齊讀
(3)倒影
師:水美、山美,碧水倒映著請山,就更美了!
把你看到的`倒影讀出來,比一比誰看到的最美。個別讀,齊讀。
3、讓我們把看到的景色美美地讀出來。齊讀第一行詞語。
(二)第二行詞語:
1、我們的輪船繼續前行,聽,耳邊傳來了動聽的歌聲,我們循聲望去,你看到了什么?
2、: 對歌 榕樹 壯鄉
3、學生看圖交流對“對歌、榕樹”的理解
3、師補充簡介壯族: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人民愛唱歌,壯鄉有“歌的海洋”之稱,人們喜歡用歌聲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們還喜歡依山傍水建屋,在青山綠水中生活,日子那樣的幸福美好。
4、少數民族的生活是那樣多姿多彩,誰愿意帶我們去看一看,讀好這組詞。
(三)第三行詞語:
1、走出了壯鄉,輪船漸漸駛進群山之間,這里的山真有趣呀!師配樂讀第三行的詞。
2、交流:看到這三個詞,你仿佛看到了哪座山?
3、象鼻 駱駝 筆架
4、這么有趣的山峰,誰想讀?
5、其實桂林還有很多各有特點的山峰,師介紹:看,這座山多像一輪彎月,所以叫月亮山;瞧,在這座山上,你仔細數一數的話,能數出九匹馬呢;再看這座山,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它就是彩疊山……
還有一段文字也是寫桂林的山的,想不想聽聽,山有什么特點?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四)第四行詞語:
1、我們的行程即將結束了,眼前又出現了一幅畫,自己讀讀第四行的詞語,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情景?
2、指名讀詞語
3、看圖交流了解:鸕鶿
3、交流看到了怎樣的畫面?把這美麗的畫面讀出來。齊讀這組詞。
(五)總結指導讀好韻文
1、(出示配樂畫面):無論是晨曦、白天、還是晚霞當中,漓江兩岸的美景都是如詩如畫: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2、這美麗的畫卷,識字2用了12個詞語就把它們都展現在了我們眼前,讓我們好好地來讀讀這篇韻文
3、自己先讀讀,我們還要比一比,看誰讀得好,下節課要請他來當小導游,帶我們去游漓江。
四、教學意圖:
根據每組詞的難易,分配不同的教學時間,采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大致了解詞意,帶著理解和畫面讀好詞語,同時也注意對整篇韻文的朗讀指導,給學生課文的完整行。并在本板塊中嘗試補充了與內容有關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內容,在教學設計中體現有機地結合使用,讓學生由詞的感悟過度到對篇章的賞析感悟,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感美。
板塊三
(一)教學內容:指導書寫“碧、峰、影”3個生字
(二)教學目標:會正確、美觀地書寫這3個字。
(三)教學過程:
1、碧 峰 影
2、觀察字形,什么結構的字。
3、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 ;寫時要注意的地方。
4、師范寫.
5、學生練習描紅、書寫,師提示寫字姿勢。
(四)教學意圖:
這一板塊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臨帖,把字寫美觀。
作業設計:
a類:完成《習字冊》。
b類:背誦詞串。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當小導游,選擇一組詞串練習說話。
2、能正確、美觀地書寫“鼻、駱、駝、架、廊”。
提升性目標:
當小導游,選擇一組詞串練習說話,并有條理地寫下來。
教學過程:
板塊一
(一)教學內容:練習說話
(二)教學目標:當小導游,選擇一組詞串練習說話。
(三)教學過程:
1、復習導入:
(1)整個漓江好像一條百里畫廊,充滿著詩情畫意,誰能有感情地背誦詞串。
(2)齊背。
2、水如碧玉,清澈見底;山是奇峰,挺拔秀麗,真是百看不厭。誰能當一回小導游,帶領我們再次去飽覽無限美好的風光?要求: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組詞串說幾句話。
3、小組內進行小導游演說比賽。
4、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價,表現優秀的給予獎勵。
(四)教學意圖:延伸性學習將課內外知識聯系起來,運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和能力創造性地設計導游詞,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的語文實踐能力。
板塊二
(一)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書寫剩下的5個生字。
(二)教學目標:能正確、美觀地書寫“鼻、駱、駝、架、廊”。
(三)教學過程:
1、出示生字,讀一讀,說說你會用什么方法來記住這些字?
2、觀察、討論:在這些字中你覺得哪些字比較難寫?提出來討論、交流。
3、師示范,重點指導“鼻、廊”的書寫。
“鼻”:先看清結構特點,再看教師示范,然后在書上描紅。“鼻”也作偏旁,讀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點。看教師范寫,再在書上描紅。
4、學生練習描紅、書寫,師提示寫字姿勢。
(四)教學意圖:
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尊重了學生的不同想法。通過交流、討論,把枯燥乏味的寫字教學變成了學生展示才華的陣地,學生不僅從中學到了識字寫字的方法,更主要的是激發了識字寫字興趣,寫好字成了他們主動的愿望。
作業設計:
a類:1、繼續完成《習字冊》。
2、完成《補充習題》。
b類:選擇一組詞串寫幾句話。
教學設計方案12
本課程的研修活動主要圍繞您的教學設計方案進行實踐、反思、評價和修訂。請根據自己在本校上課的教學進度,結合教材選擇一個主題,編寫一份規范、詳實的教學設計方案。請按照下面的步驟進行: 提交教案: 提交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
要求:
1.確定自己的選題,教學設計方案寫清楚:姓名、單位、課題名稱、年級、教學時間等信息;
2.為你的教學設計方案設計好各項內容,主要包括選題、教材分析、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目標分析、教學重難點分析、教學資源、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反思等
3.以發表主貼的形式發表您的教學設計,主貼標題為:姓名+教學設計方案名字,并以附件形式上傳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附件命名為本教學設計名字+年級,如:《When was he born 》八年級
注意事項:
1.請您保持自己作業的原創性,我們謝絕從已有資源(網絡、參考書等)的直接拷貝,原創性將作為本作業評價的重要標準。
2.互評:閱讀本班其他成員的教學設計方案,選擇自己認為優秀的教案,以回帖形式發表自己觀點,說明對該教案的看法和改進建議。請指出值得學習的地方,也提出建設性意見,請認真評價哦,只有您真誠的評價他人,別人才會給您的帖子提出寶貴的意見。
3.邀請:您可以在評價某人教學設計的同時,邀請他來評價您的教學設計方案,也可以通過站內短消息的方式來邀請同班同學,您的主帖回復數量將計入您的總評成績哦!所以趕快行動起來,多多邀請同學來互評吧!
篇二:教學設計方案模板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一、 概述:
《一次比一次有進步》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114頁第15課。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講燕子媽媽要小燕子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在媽媽的耐心啟發下,小燕子去看了三次,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它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和比較,終于知道了冬瓜和茄子不同的特點。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二、 設計理念
1. 《語文課程標準》和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念
2.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跨越式發展的理念。
3. 語文學科教學“以讀為本”的理念。
三、教學目標分析 知識技能
1. 能自主認識“次、瓜、燕、什、么、樣、得、再”等12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
2. 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 利用掌握的觀察方法,觀察比較生活中感興趣的事物,抓住特點進行手寫練習。
四、過程方法
1. 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充分自主地學習。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課文。比如:分角色朗讀課文、學習伙伴互相評議、小組合作探究,師生感情對讀等,不能讓學生按著老師的預先設計來完成本課的學習。
2. 以讀為主,以讀代講,通過各種形式的讀,理解課文。朗讀是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理解內容的一種手段,在教學中,教師無需進行過多的講解,給學生留有較多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自讀自悟,通過朗讀,理解內容,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感。通過閱讀拓展資源,實現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通過閱讀拓展資源、特別是“加星”資料的閱讀,實現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教師的引導作用。利用學校留言板的寫作、展示、評價工具,提高運用信息技術學習語文的方法和策略;
3. 注重學生的成功體驗。學以致用,根據學生掌握的觀察方法,指導寫字練習,并開發適宜的課程資源,滿足學生再發展的需求,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 價值觀融匯發展。
五、情感態度價值觀
1. 利用媒體,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2. 從品讀大量有關“仔細觀察”的故事中,培養“只要認真仔細的觀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有可能有發明有創造”的思維品質,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3. 培養學生喜歡寫話、喜歡創作表達的情感。
六、 學習者特征分析
1. 學生在第一課時,已經利用多種方法學習記憶了生字詞、學寫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拓展閱讀了“跨越式”閱讀資源中“識字通”的內容,能初步感受了冬瓜與茄子的不同,初步了解課文共描寫了燕子媽媽和燕子有三次對話。為第二課時歸納主要內容,實現情感目標的跨越做好了準備。
2. 學生是河北省豐寧三小一年一班的"跨越式"實驗班的學生。從一開學就進行“跨越式”的實驗研究,每位同學都有良好的識字基礎,朗讀基礎,樂于進行手寫表達。
3. 學生思維活躍,肯動腦筋,喜歡提問,對語文學習很感興趣。
七、 教學策略
1. 讀,理解內容。
第一步:初讀,整體感知。首先讓學生借助拼音嘗試大聲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學生朗讀 時讀音要正確。不錯讀,不添字。不漏字,不唱讀,重點讀準生字字音。對課文中的長句子教師要指導學生讀好自然停頓,訓練領悟自然停頓的一般規律,為理解詞句意思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步:細讀,理解意思。教師進一步指導學生結合插圖,進行細致的有重點的朗讀訓練,以更好地理解體會有關詞句的意思,達到順利通暢地朗讀課文,理解詞句的目的。課文的插圖,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體會重要詞句的有效工具。教學時,可先指導看圖,思考:圖上畫著誰與誰,它們在干什么?然后朗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不理解詞語,提出來討論解決。
第三步:品讀,體驗情感,可分角色進行朗讀,要求讀出適當的語氣,恰當的語調,緩急的語速,輕重的語音。邊讀邊想象。他們在說話時,小燕子既懂禮貌,又興奮驚訝神態,燕子媽媽看到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的不同喜悅之情。
2. 演,明白事理。
在學生能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再把課文內容表演出來,即讓學生扮演小燕子和小燕子媽
媽,進行藝術再創造,身臨其境地體驗情感,在表演中發展語言,明白事理。只要仔細觀察,認真學習,一定會不斷發現事物的不同特征,一定會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3. 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整合的方法。
本節課信息技術成為創設情境的工具,卡通圖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豐富資源,對學生理解課文內容起到了輔助作用。
八、 資源準備
1. 自制ppt課件
2. 本節課中教師使用的資源是:“情境導入”、“生字復習” 、“課文學習”、“ 資料城”、 “寫話練習”等模塊。
3. 學生使用的資源:課本、“生字復習”、“課文學習”、“ 資料城”、“ 寫話練習”等模塊。
九、活動過程設計與分析
第二課時
(一) 創設情境,看圖說話:(3分鐘)
1. 資源準備:課件中“創設情境”按鈕(配樂描述)
師:小朋友,昨天晚上,燕子媽媽給我打來了一個電話,它告訴我說,它們家的小燕子可聰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媽媽要當著大伙兒的面考考小燕子,老師想讓同學們和小燕子比一比看誰表現得更出色,敢不敢?
生:敢!
師:好樣的!我們先來讀一段文字,注意讀準紅色的生字。
生讀:小燕子聽說西瓜好吃,就問媽媽:“媽媽,西瓜長得什么樣?”媽媽說:“你現在會飛翔了,自己去看吧!”小燕子說了聲“媽媽再見”,就飛出家門。小燕子可高興啦!它想:這次,我一定要仔細觀察(chá) 。
2. 過渡:
燕子媽媽剛才悄悄告訴我,說你們生字讀的真準, 該輪它給小燕子出題了。燕子媽媽是怎樣考小燕子的?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作為剛入學的一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喜歡幻想,常常會把自己天真的感情注入到周圍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對擬人化的童話情有獨鐘。根據這一特點,我創設了以上導入情景。在激起學生表現欲望之后,進入復習環節。生字的復習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本課中,我把生字編成了簡短的童話,既體現了本單元主題中的自立思想,又為本節課“只有認真仔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這一主題做好鋪墊。
(二) 學習課文,品讀感悟:(17分鐘)
資源準備:課件中“課文學習”模塊
1. 從問題入手,體現學生自主學習。(3分鐘)
師: 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讀文,然后思考:(大屏幕出示思考題)
(1) 燕子媽媽出了哪些問題?(用直線畫出媽媽的話)
(2) 小燕子每次完成任務后是怎樣告訴媽媽的?(用波浪線畫出小燕子的話)
學生自學課文
設計意圖:這篇文章的主題是細心觀察才能把握事物的特點,“進步”是文眼。第一個問題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燕子媽媽對小燕子的鼓勵。第二個問題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到,小燕子每次都有不同的發現,而且一次比一次觀察得更仔細。
2. 解讀課本,深層感悟。(14分鐘)
(1)過渡:剛才同學們學得可真認真!誰愿意把燕子媽媽出的問題說給大家聽聽?
(2)學生交流:(大屏幕出示句子)
“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
“你說得對。你能不能再去看看,還有什么不一樣?”
“很好。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細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
(3)指導朗讀。(重點朗讀“看看 、 再去看看 、 再去仔細看看”)
生自由讀。
師示范讀。(生體會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啟發鼓勵小燕子去觀察)
同桌同學每人當一次燕子媽媽,對身邊的小燕子親切地說說。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打破傳統的串講方式,先精讀媽媽的話,采用自由讀,同桌互聽互讀的方式,教師示范讀的方式,凸現難點。
(4)過渡:小燕子完成任務后每次回來都是怎樣對媽媽說的?
學生匯報交流:
a.小燕子第一次完成任務后是怎樣對媽媽說的?
生:“媽媽,媽媽,冬瓜大,茄子小!”
師:小燕子有所發現了,它心情怎樣?
生:很高興!
師:那我們就帶著高興的心情讀一讀。
生大聲朗讀。
b. 小燕子第二次完成任務后是怎樣對媽媽說的?
生:“媽媽,媽媽,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
師:小燕子又有新的發現了,它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生:非常高興!
師:你能不能用朗讀的方式把小燕子的這種心情表現出來?試試看吧。
學生齊讀。
c.小燕子第三次完成任務后是怎樣對媽媽說的?
生:“媽媽,媽媽,我發現冬瓜的皮上有白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師:小燕子可真了不起,每一次的發現都不一樣。它的心情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了呢? 生:小燕子更高興啦!
師:是呀!小燕子一次比一次高興,聲音越來越上揚,對媽媽的呼喚也越來越親切。 師范讀句子。
學生模仿讀。
(5)學生把三句連起來對比著讀讀。
(6)師生共同進行分角色表演。 師演媽媽,生演小燕子。
(7)師:小燕子媽媽太高興了,所以,當著大家的面,它就夸獎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小組同學可以討論一下:為什么媽媽說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學生討論交流:燕子的觀察角度在變化,一次比一次有難度,一次比一次觀察得仔細。
(8)師:燕子媽媽感覺到小朋友跟小燕子一樣聰明能干:同學們說話一次比一次有進步,真了不起!我覺得,我們比小燕子更棒!不信,你就仔細觀察圖或看看書中的第一自然段,也許你還能發現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處呢,趕緊找找看!
引導發現: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冬瓜硬,茄子軟等特點。
設計意圖:品讀小燕子的話,采用分句品讀的形式,充分體會小燕子內心情感的變化,從而明白小燕子的觀察角度在發生變化,一次比一次詳細、認真。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的基礎上,就應該點題了。于是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討論,為什么燕子媽媽說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一步的設計讓學生在問題中回顧了全文。同時啟發學生的思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豐富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實現情感目標的大幅度跨越,達到移情的目的。為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意識,同時也為深化主題,我又讓學生仔細觀察圖,或看書
第一段,去發現冬瓜和茄子的不同之處。為總結升華推波助瀾。
教師小結過渡: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事物的特點;只要我們認真仔細地觀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并有可能有發明有創造呢。下面我們就走進資料城看看吧!
(三) 內化情感,拓展閱讀:(10分鐘)
資源準備:課件中“資料城”模塊,學生的《拓展閱讀材料》。
1. 請你讀資料城中 《大自然的語言1》、《大自然的語言2》、《誰說得對》、《蘋果落地》讀完的同學接著讀71頁的《科學的種子》和76頁的《壺蓋為什么會動》。一邊讀一邊想,哪篇小文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1分鐘)
2. 學生進行閱讀。(8分鐘)
3. 個別匯報讀后感。(1分鐘)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能夠發散學生思維,激活想象,開闊視野。在閱讀中,我為孩子們選擇了2首通俗易懂、富于童趣的小詩、2篇科普故事,2篇有關科學家發明創造的小故事,讓孩子們去閱讀,并且用“必讀”和“選讀”兩種方式對閱讀內容加以引導,讓孩子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不同題材來體會認真仔細觀察的重要,積累文字材料,將語言文字內化成自己的內心情感體驗。為后面的寫話練習做鋪墊。
(四) 寫話練習,評價交流。(10分鐘)
1. 資源準備:課件中“寫話練習”模塊。
學生進行寫話練習。(8分鐘)
師:是呀,只要認真仔細觀察就能了解事物的特征。下面,我們就用手中的筆來描繪我們眼中的事。(出示寫話內容)
(1) 想一想你熟悉的一個人或一種景物是什么樣子的,把你觀察到的寫下來。
(2) 仔細觀察你最喜歡的水果,寫幾句話 。(提示:可以選擇一種水果寫一寫。也可以選擇兩種水果寫一寫它們有什么不一樣。)
作品交流。(1分鐘)
2. 教師總結,學生談收獲。(1分鐘)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就不一一展示同學們的習作了,課后大家還可以互相欣賞,相互點評。孩子們,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教學設計方案13
【教學目標】
1、認識“依、歇、喪”等5個生字。會寫“精、希、卻”等12個生字。能讀寫“精心、希望、依然”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寫的方法,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4、樂意通過上網或查閱書刊搜集有關風箏的資料。
【教學重點】
1、“村”、“喪”的字形,“磨”、“坊”的讀音。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我們”的情感變化。
【教學難點】
1、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2、能較為具體地寫出自己不斷變化的心情。
【課前準備】
1、尋找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的文字片段,有條件地可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
2、搜集有關風箏的文字資料和圖片。
第一課時
一、喚起情感,導入學習
1、喚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繽紛的,既有歡聲笑語,也有滴滴淚水。你覺得童年最大的快樂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嗎?
2、導入學習:有這么一群孩子,他們童年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就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他們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吧!板書并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喜歡讀的可以多讀幾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讀幾遍。
2、把自己喜歡的讀給同桌聽聽,請同桌評出讀得好的,給予表揚。(師巡視,了解學情)
3、感知內容:說說課文講了什么事,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板書:做風箏
放風箏
找風箏。(要注意引導學生從復雜到簡單一步一步的歸納,切忌敷衍。)
三、讀中悟情,以情促讀
1、以讀代講學習第1自然段,請學生朗讀,其他同學聽、評。教師注意指導“最大的快樂就是做風箏,放風箏。”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自讀本段,邊讀邊把自己讀懂的和不懂的勾下來、寫下來。(估計學情:學生能讀懂做風箏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們做完風箏后的心情。對于“憧憬”、“依然”二詞,學生可能不大明白。)
⑵學生匯報:
學生在說用什么做風箏時,教師可讓孩子結合自身經歷及收集的資料談談看法。“憧憬”一詞可根據“泡泡”的'提示引導學生,或在具體的語境中解決。“依然”一詞可用近義詞“仍然”,通過換詞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
⑶當學生在談到書中孩子的心情時,引導他們讀兩個句子:
①我們精心的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②我們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鳥”,還把我們的名字寫在上面。
教法:多種形式讀,體會作者高興的心情。
⑷假如就是你在做風箏,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讓學生入情入境)
⑸多種方式讀全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角色轉換:風箏做好了,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⑵創設情境: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們放風箏的歡樂場面吧!播放多媒體課件,或者教師有感情地朗讀一篇細致描寫放風箏場面的文章,讓學生入情入境。
⑶引導表達:剛才同學們欣賞了放風箏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與大家交流交流。
⑷角色轉換:當你奔跑在空曠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飄蕩在天空中的風箏,你的心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受?
⑸品味課文:用心多遍朗讀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寫出了文中孩子和我們一樣的感受。
需要精讀的句子:
①一個人用手托著,另一個人牽著線,站在遠遠的地方,說聲“放”,那線一緊一松,風箏就凌空飛起,漸漸高過樹梢了。
②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飛舞著,我們快活地喊叫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據課堂情況,分析寫法,如第一句中動詞“托”“牽”的用法。
⑹深入賞讀: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興奮、激動、自豪)再讀全段課文。
四、小組自學生字,交流學法
1、出示生字,指名組詞朗讀:
注:“拼”“村”“喪”的讀音需特別注意,磨的讀音:二聲(摩擦)、四聲(磨面);坊的讀音:一聲(牌坊)、二聲(作坊)。
2、觀察生字,交流識字寫字經驗:
注:“村”可與“材”進行比較記憶,“喪”的下面部分沒有一撇。
3、練習書寫生字。
五、課堂練習
抄寫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第二課時
一、誦讀回味
表現情感
1、選擇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愛的一段話讀給大家聽,讀出感情。
2、作者在做風箏,放風箏時的心情怎樣?用一個詞概括。
二、細讀深究
體悟感情
1、學習第4自然段。
⑴讀一讀:用心讀讀第4自然段,能發現“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嗎?
⑵說一說:說說你讀后的發現。
⑶試一試:能不能用讀表現出不同的心情來?(可采用多次讀的方式進行)
重點讀好這個句子:我們大驚失色,千呼萬喚,那風箏越來越小,倏地便沒了蹤影。
方式:讀、體會、“大驚失色”、“千呼萬喚”可表演。
⑷評一評:你們覺得這些同學讀得怎么樣,從哪些語詞的朗讀上能感受到“我們”的快樂或難受。
2、學習5、6、7、8自然段:
⑴師:假如你高高飛著的風箏斷了,飛了,你會怎樣呢!
⑵師:我們來看看這些小朋友們是怎么做的?請讀讀5、6、7、8自然段。
重點讀好: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⑶體驗: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難過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為主要體會句。)
三、回顧課文,暢談感受
1、放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著急,為什么還說放風箏是快樂的呢?你有過這種生活體驗嗎?
2、一個提問下,幫助學生再次疏導出全文線索,板書: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并再次朗讀幾個描寫心情的重點句。
四、課堂練習
1、把自己玩耍、活動時候的心情告訴大家,寫一寫。
2、寫幾個描寫心情的詞語,并在小組內交流。
教學設計方案14
教學目標
1.會寫本課的11個生字,掌握課文出現的新詞語,理解“威風凜凜、優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殺”;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課文主要內容、了解最后一頭戰象在死前的變化及它所做的事情,深入體會戰象的思想感情。
3.繼續練習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的一些具體描寫中,體會村民對戰象的友好、戰象對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對逝去的戰友的深切懷念,感受人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掌握課文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深厚情誼。
教學難點:從課文的相關語句體會人們與戰象以及戰象對戰友之間的深厚感情。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相關知識,寫作背景,預習課文,了解大象。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能讀通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孩子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很多事情,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沖鋒陷陣,這樣的大象叫戰象。今天我們學習一篇寫戰象的課文——最后一頭戰象)。
3.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么嗎?本課的戰象是一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你想知道他的故事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
4.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不僅引導學生弄清了“戰象”的意思,還針對課題質疑,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 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Kou jiāo gé
日寇 香蕉 皮革
三、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哪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老——重披戰甲——重回戰場——莊嚴歸去
(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在教學時注意把握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因為是預習過,教師要教方法,不要逐字逐句地讀,要快速把握段落的意思。)
四、再讀課文,品味情感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認真讀課文,找出描寫嘎羧行為、神態的句子,體會嘎羧的高尚情懷。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匯報自主合作。
作業設計:
1.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第 二 課 時 教學流程:
一、再讀課文,說印象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嘎羧的事情。學到這兒,嘎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預設:可能有“善良”“懷舊”“堅強”“忠誠”“英勇”等,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做簡單的整理,以便明確下一步的研讀目標)
(學生邊讀邊思的習慣已養成,本課課文較長,教學易從整體入手,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直奔重點語句進行學習,避免逐字逐句的講解。)
二、研讀語句,細感悟
1、找出描寫嘎羧行為、神態的句子,體會嘎羧的英雄情懷。請你快速讀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讀一讀,品一品。(學生自由研讀,教師巡視,了解學習情況,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
2、小組交流,匯報自己的學習情況。
3、集體交流:
(1)“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奮,兩只眼睛燒得通紅,見到波農丁,嘔嘔地輕吼著,象蹄急促地踏著地面,鼻尖指向堆放雜物的閣樓。”
“亢奮”怎樣理解,從哪些地方看出亢奮?(急切心情,兩只眼睛燒得通紅,嘔嘔地輕吼著,象蹄急促地踏著地面,鼻尖指向)它急著干什么?
(2)“沒想到嘎羧見了,一下子安靜下來,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塵,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著,眼睛里淚光閃閃,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
這是什么動作,嘎羧可能在想什么?
(從“呼呼吹去”“久久地”“摩挲”“淚光閃閃”, “象是見到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嘎羧見到象鞍時內心涌動的對輝煌過去的深深留戀與回味!)
這久別重逢的老朋友是做什么的?
(象鞍上留著彈洞,似乎還有斑斑血跡,混合著一股皮革、硝煙、戰塵和血液的奇特氣味;從這里可以體會到當時戰斗的慘烈,戰象對戰斗記憶猶新,對戰斗對戰友的無比懷念之情。披掛上象鞍有一種無比自豪的感情。通過對象鞍和嘎羧的簡練描繪,深情地贊頌了嘎羧的英雄形象與氣概)
“象鞍上留著彈孔,似乎還有斑斑血跡——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二十六個春秋過去,象鞍已經破舊了,仍顯出凝重華貴;嘎羧披掛上象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邁的氣概。”
為什么戰象見到戰斗過的象鞍那么激動?為什么戰象披掛上象鞍又顯得那么英武豪邁?(可聯系前面的威風凜凜,逐漸衰老和現在進行對比理解,教師的誘導,使學生切身體會到。)
(3)“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時,來到打洛江畔。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jiāo)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péng)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jiǒng)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驚得江里的魚兒撲喇喇跳出水面。”
嘎羧來到哪兒?(原來嘎羧是要回到當年曾經浴血搏殺的戰場。二十六年前,我們就是在這里把嘎羧抬上岸的。)
嘎羧來到這里干什么?找出文中的詞語或句子證明你的觀點。
“它站在江邊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久久凝望”看出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威武雄壯的戰象們馱著抗日健兒,冒著槍林彈雨,排山倒海般地沖向侵略者;日寇鬼哭狼嚎,丟盔棄甲;英勇的戰象和抗日將士也紛紛中彈跌倒在江里。)
“親了又親”的礁石,嘎羧可能在想什么?
(也許是嘎羧曾經奮力殺敵的一處戰場,也許是曾灑滿戰友鮮血的一處傷心之地;從這些都感受到戰象對戰斗過的地方的留戀,同時也是對救它的人們的感謝,也是對死去的戰象的深深的懷念。)
“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發出震耳欲聾的吼叫。”這時,它身體膨(péng)脹起來,四條腿皮膚緊繃繃地發亮,一雙眼睛炯(jiǒng)炯有神,吼聲激越悲壯。
想一想,這是什么動作?結合“吼聲激越悲壯”理解
嘎羧可能在吼什么?
(“震耳欲聾的吼叫”,也許是嘎羧在深情呼喚戰友們的靈魂,也許在訴說它對戰友的深深懷念,也許在告訴戰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這樣的悲壯,這樣的深情,這僅僅是一頭戰象嗎?這是一位讓人滿懷敬仰的英雄,這是一位讓人飲淚歌頌的英雄!)
(4)太陽升到了檳(bīng)榔(láng)樹梢,嘎羧離開了打洛江,鉆進一條草木茂盛的箐(qìng)溝。在一塊平緩的向陽的小山坡上,它突然停了下來。
“哦,這里就是埋葬八十多頭戰象的地方,我記得很清楚,喏(nu),那兒還有一塊碑。”波農丁悄悄地說。
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荒草叢中,果然豎著一塊石碑,鐫刻著三個金箔(bó)剝落、字跡有點模糊的大字:百象冢。
嘎羧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gǎo),在地上挖掘起來。它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又經過長途跋涉,體力不濟,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嘎羧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終于挖出了一個橢(tuǒ)圓形的淺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繼續挖,用鼻子卷著土塊拋出坑;我們躲在遠處,看著它的身體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著。半夜,嘎羧的脊背從坑沿沉下去不見了,象牙掘土的冬冬聲越來越稀,長鼻拋土的節奏也越來越慢。雞叫頭遍時,終于,一切都平靜下來,什么聲音也沒有了。
我和波農丁耐心地等到東方吐白,走到坑邊查看。土坑約有三米深,嘎羧臥在坑底,側著臉,鼻子盤在腿彎,一只眼睛睜得老大,凝望著天空。
它死了。它沒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嘎羧來到哪兒,它來干什么?找出它的動作
來到石碑前,選了一塊平坦的草地,一對象牙就像兩支鐵鎬(gǎo),在地上挖掘起來。
挖一陣就喘息一陣從早晨一直挖到下午太陽落山了,月亮升起來了,它仍在埋頭挖著
嘎羧披掛了象鞍,憑吊了戰場,懷念了戰友,又在這里費勁了力氣,從早到晚挖坑,他想做什么?
(它和曾經并肩戰斗的同伴們躺在了一起)
4、戰象為人們做了許多的事,人們又怎樣對待大象的,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并說出你的感受。
(1)人們發現一頭渾身是血的公象還在喘息,就把它運回寨子,治好傷養了起來。村民們從不叫它搬運東西,它整天優哉(zāi)游哉地在寨子里閑逛,到東家要串香蕉,到西家喝筒泉水。它叫嘎(gǎ)羧(suō),負責飼養它的是波農丁。
(2)“嘎羧要走的消息長了翅膀似的傳遍全寨,男女老少都來給嘎羧送行。許多人泣不成聲。村長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條潔白的紗巾,四條象腿上綁了四塊黑布。”(從“泣不成聲”“系紗巾”“綁黑布”可以感受到村寨的人們對戰象已經有了難以割舍的情感,人們不能忘記戰象在戰斗中立下的赫赫戰功,人們對戰象的將要死去表達了極度的悲傷。順勢再鞏固側面描寫)
“它什么也沒吃,只喝了一點水,繞著村子走了三圈。” (從這里感受到戰象也已經對村寨和村寨的人們產生了依依不舍之情,它也沒有忘記村寨的人們對它的救助,對它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5、課文里還有令你感動、令你深思的語段嗎?請有感情地讀一讀吧。[評:引導學生通過入情入境的朗讀、想象,感受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讓學生感悟到具體、生動的描寫是本文一個重要的表達特點。]
三、拓展延伸,促升華
四、此時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頌嘎羧,贊頌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請寫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寫下你最誠摯的贊頌吧。(學生練筆,集體交流)
五、小練筆:嘎羧告別村寨的場面,駐立江灘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選擇一個場景,想象嘎羧內心的感受,并寫下來。
教學設計方案15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的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佳作,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課文共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燕子活潑可愛的樣子。第二自然段寫燕子在春光爛漫時從南方趕來了,為春光增添了許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寫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第四自然段寫燕子落在電線上休息。課文插圖意境優美,有利于配合課文進行朗讀和背誦訓練。
二、教學設計
1、刪減替換,感知燕子的外形美
課文第一自然段作者用簡潔明快的語言準確生動地描寫了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為了讓學生真切地感知燕子美麗的外形,我先讓學生細讀課文,再閉上眼睛想象課文中描寫的燕子,讓燕子在自己的腦海中浮現出來。在學生初步感知了燕子的外形美的基礎上,我又讓學生對比老師讀的內容和課文中的內容的不同,通過對修飾成分的刪減,讓學生體會語言的準確性。第二個層次讓學生運用自己的語言積累進行替換比較,再次感悟到描寫外形要抓住特征這一寫作方法。通過這樣幾個層次的教學設計,然后讓學生把感受到的燕子優美的外形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培養了學生透過文字對美的感知力。
2、咬文嚼字,品味燕子的動態美
課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過斜、掠、沾等幾個動詞十分準確傳神地寫出了燕子優美的飛行姿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這幾個動詞反復咀嚼體會,感悟燕子飛行時的優美姿態。
首先,我讓學生細讀課文,感知這一自然段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回到課文中去,找出有關的句子慢慢品讀,看看能體會到什么?在學生的交流中我把斜、掠、沾板書在黑板上引導學生品詞。斜字寫出了燕子飛行時的什么?掠過在字典里是怎么解釋的?輕聲讀讀句子,再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從斜著、掠過這兩個詞中你體會到什么?(經過老師的點撥和細讀想象,學生領悟到了燕子斜著身子飛掠的優美姿態。)那么沾能換個詞嗎?(碰、撞)那作者為什么不用碰、撞而要用沾字呢?(通過比較、品味,學生感悟到了沾字十分準確地寫出了燕子飛行之輕,體會到了作者用詞之精確,同時學生在咬文嚼字的過程中也深深地體會到了燕子飛行時姿態的優美。)學生領悟之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增加領悟的效果。
咬文嚼字是品味課文內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過咬文嚼字,反復誦讀,使學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飛行時的動態之美,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感悟力。
3、運用想象,欣賞燕子的靜態美
課文第四自然段描寫了燕子歇息時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畫面。文中把燕子落在電線桿上歇息的情景比喻成五線譜,學生較難理解。我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說說燕子飛倦了怎樣休息?啟發學生想象:對照一下插圖,再閉上眼想象,遠遠地看去,落在電線桿上的燕子變成了什么?那幾根電線呢?書上哪個詞表示出了看不清楚?誰能把它畫出來?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先畫了幾根若有若無的細線,又在細線上畫了幾個小黑點。我隨手在畫上添了幾根線,把學生畫的小黑點連成了一組五線譜。問:這像什么?幾只燕子變成什么了?仔細讀讀句子,品味一下,聯系剛才想到的,又能體會到什么?再閉上眼睛,把爛漫無比的春天和燕子歇息時的情景聯系起來,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通過想象,學生不僅感悟到了燕子歇息時的靜態美,而且領悟到了活潑可愛的燕子與春天景色互相映襯的美麗意境,培養了學生對美的欣賞與鑒別的.能力,而這也正是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
三、課后反思
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可愛的外形、飛行的輕快、休息時的優雅,都一一躍然紙上,字里行間流露出了對春天的喜愛和燕子的喜愛之情。我在教學中作了以下一些嘗試:
1、充分利用多媒體再現課文所描繪的場景,促教學的形象性。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于直觀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我在教學一開始,就為學生播放了一段明媚春光的錄相,學生觀看后都不由自主地發出陣陣贊嘆:這真是一個爛漫無比的春天呀!在教學中,我又播放了燕子飛行和休息時的情景,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飛行的輕快和休息時的悠閑。又如:在引導學生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時,學生通過多媒體展示的燕子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再通過合理的想象,一下子就領悟到了作者為什么說像五線譜。這樣,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分析,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讀懂了課文。
2、充分突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促教學的自主性。在本課教學中,能做到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盡可能地創設條件,提供了各種吸引學生個體學習、自主參與的機會。如:在觀賞了春天美景以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并通過自學的方式,從文中找到反映春天爛漫的詞句,通過朗讀來感悟到春天的美麗和充滿的勃勃生機。在學生學習第二段課文時,讓學生自己來說說你是從哪兒看出燕子飛行的輕快的?并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這樣,學生就能比較靈活地說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有利于學生個性的展示。
3、不斷豐富學生想象,鏈接生活實際,促學生的語言積累。這篇課文是有名的散文,要讀懂它,必須要與生活聯系起來學,才能學得靈活,覺得透徹。如:在理解趕集一詞時,我讓學生先說說自己去趕集時的感受,再想想課文中是說誰趕集?為什么這樣說呢?學生通過與生活聯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開之多,給人以熱鬧的感覺。在學生觀賞了春天美景之后,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談談你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贊美春天;在讓學生感受春風、春雨的柔美和燕子的活潑可愛時,讓學生聯系已學到的一些古詩詞來說說。學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
【教學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方案06-13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06-14
【熱門】教學設計方案06-14
教學設計方案【薦】06-14
化學教學設計方案09-27
教學設計方案(精選6篇)11-30
語文教學設計方案02-23
教學設計方案15篇06-13
教學設計方案(15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