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學設計(通用20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加強朗讀,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描寫景物的寫法。
3、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從生活中感受美。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摘抄有關春的詩句,上課備用。
2、預習課文,掃清文字障礙。
3、老師備錄音機、錄音帶、課件。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研讀春草圖,品味語言。
〖教學設計〗
一、整體感悟
1、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春》。一提到春,眼前會出現怎樣的畫面?一提到春,我們眼前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感到有無限的生機,有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有無數的詩人就曾經用彩筆描繪春天美麗的景色。“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從黃鸝、白鷺的角度來描繪春天;“京口瓜洲一水間,鍾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從春風的角度來寫春天。還有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找到的詩句?(學生交流)。現在讓我們來一起學習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樣來寫春的。
2、配樂朗讀課文:
要求:
⑴聽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⑵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多媒體課件顯示):
1、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春》是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的散文,作者著力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勃發的動人景象,贊美了春天的活力帶給人們希望和力量。)
2、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到來?哪些詞語表現出?
(盼春盼望來近。)
3、作者從幾個方面來描繪春天的?
(草、花、風、雨、人。)
⑷抒發了作者對春天怎樣的感受?
(贊美像剛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
聽讀之后,學生朗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上述四個問題,全班交流。
3、檢查預習:
注音:
捉迷藏散在草叢醞釀應和黃暈披蓑戴笠
抖擻精神繁花嫩葉朗潤
釋詞:
呼朋引伴宛轉朗潤花枝招展
二、研讀與賞析
1、第1節寫什么?此時春天來了沒有?哪個詞可以看出?
2、第2小節寫了哪些景色,有什么特點?你認為用得好的詞有幾個?
3、第3小節寫出了小草的什么特點?你認為哪些詞用的好,好在哪里?
4、除了小草以外,作者還寫了誰的活動?你從哪些詞中看出的?這些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小組討論完成。
明確:
1、寫盼望春天到來的急切心情。“盼望”連用,把這種心情表達出來。
沒有近
2、“朗潤”寫積雪消融、春光明媚、嫩草新綠,山色由暗變亮,顯得格外清爽和滋潤。
“漲”寫冰雪融化、水位升高的特點。
“紅”形象的寫出了春日融融、給人溫暖的特點?
3、“偷偷”寫出了小草在人們不經意間悄然而出的情態。
“鉆”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
“嫩嫩”寫出小草的質地。
“綠綠”寫出小草的顏色。
“滿是”寫出小草范圍很廣。
4、人的活動。坐、躺、打滾、踢球、賽跑、捉迷藏。這些動詞寫出了春回大地給人們帶來的喜悅之情,尤其是孩子們嬉戲的情景令人陶醉,讓人難忘。
5、背誦這三段。
三、聯想運用
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在厚厚的土壤覆蓋下等待了一個冬天的小草,在春天到來之時,你會有怎樣的心理與活動?寫下來,不超過50字。全班交流,并作出評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研讀另外四幅圖,品味語言。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測
1、字詞。(略)
2、背誦課文。(略)
二、研讀與賞析
1、春花圖:
默讀課文,完成:
⑴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并說說理由。
⑵本段文字描寫非常細致,表明作者對春花作過細致的觀察,說說作者觀察了純花的哪些情況。
討論、交流:
明確:
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的運用。“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的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爭春的熱鬧場面。更顯得生機盎然。用比喻的句子,如:“像火”“像霞”“像雪”“像眼睛”“像星星”具體生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
語言優美,極富表現力。“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的“鬧”,野花“眨呀眨”的“眨”,能夠繪聲繪色,刻畫出勃勃生機的景象。
“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像眼睛”“像星星”是花的形態;“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是花的色彩;“花里帶著甜味兒”是花的氣味;“成百成千的蜜蜂嗡嗡地鬧著”是花里傳出的聲音。作者觀察了春花的形、色、味、聲,因此作者對春花的描寫才會有態有聲、有色有味。
2、按照上述的學習方法,分組學習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⑴各小組討論、交流,老師點撥:
春風圖:
風是無形的,難以描繪,可作者卻把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是怎樣做到的?
風是無形的,可作者調動了人的觸覺、聽覺、嗅覺、視覺等多種感覺器官,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由此可見,觀察大自然不僅僅用眼睛,還要發揮多種感官的作用,這樣的觀察才會細致,才會有細致的描寫。
春雨圖:
春雨有什么特點,哪些語句表現了這些特點?
“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寫出了春雨細密、輕盈的特點。誰能說說杜甫是怎樣寫春雨的?“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何特點?
由靜景到動景,從人物到景物,有近寫到遠。
本段文字抒發了作者對春雨的什么感情?你是怎樣看出的?
迎春圖:
人們通過哪些活動喜迎春天?用書上的語句表現。
⑵再讀課文,仔細揣摩,試著背誦。
⑶這五幅圖,你最喜歡哪幅,說說理由。
學生自己談看法,全班交流。
3、比較五幅圖:
⑴比較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之間的異同。
(從特征、寫法、角度、修辭方面比較。)
名稱特征角度(順序)寫法修辭春草圖嫩、綠、多、軟由物到人正面與側面結合擬人春花圖多、艷、甜由高到低虛實結合排比、比喻春風圖和悅觸覺、嗅覺
視覺、聽覺多感官描寫擬人、比喻春雨圖細密、輕盈由物到人
由近到遠動靜結合排比、比喻相同點: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順序,運用相關的修辭方法,語言生動形象,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
⑵迎春圖與其它四幅圖之間有何關系?
其它四幅圖層層鋪墊,很好襯托了迎春圖。
4、最后三節的.學習:
最后三節是贊美春天,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
運用比喻句,贊美了春天的新、美、力,“像剛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壯的青年”,告訴人們,春天在發展、在成長。
5、綜觀全文,哪些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什么?
⑴小草偷偷的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偷偷的”寫出了不經意間,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鉆”表現了頑強的生命力,寫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擠勁。這樣賦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識,富有情趣,惹人喜愛。
⑵“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
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竟相開放的情景。
⑶“紅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寫出了桃花、杏花、梨花熱烈開放時絢麗的色彩。生動感人,富有生氣。
⑷“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
一個“鬧”字,不僅有聲音,而且有熱烈的氣氛,繪聲繪態,突出一派明媚的春光,烘托出一片熱鬧的氣氛。
⑸(野花)散在草叢里。
“散”有分散的意思,寫出了野花之多。
三、體驗與反思
《春》是我們所學過的不可多得的美文之一,結構勻稱,語言清新、生動、形象,使人充滿向往之情。同學們是否想過,作者把文章寫得如此好的原因是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去做?
小組討論、交流:
觀察細致,留心周圍事物。抓住事物特征。多種修辭手法的綜合運用,語言生動形象。調動人的感覺器官,使難寫的事物形象突出。我們在平日學習中,要勤觀察,抓特征,多揣摩,多練筆,多讀書,活運用。
四、拓展與延伸
交流有關春的詩句。
五、作業
根據這節課學到的觀察景物的方法,認真觀察我校的景致的布局、特點,抓住特征,以“春到校園”為題,寫一篇文章,400字左右。
【教學反思】
《春》是一篇充滿詩意的優美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了春天的主要特征,描繪了大地春回,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圖畫,贊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的希望,從而激發人們在大好的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本文聲情并茂,適合朗讀,因此讀是講授本文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在講授本文時,以讀貫穿全文。采用聽讀、齊讀、自讀、默讀、朗讀比賽等方式,以讀帶講,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從整體感悟、研讀與賞析、體驗與反思、拓展與延伸及作業的設置,五大版塊的設置處處體現了新課改的精神,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因為本文生動形象,明白易懂,課堂上學生的參與欲望很高,即使是平日很少發言的學生,也搶著發表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見,學生熟悉的東西,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從學生對本文的積極參與,對本文語言的玩味、賞析、運用中可窺見一斑。
語文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語文教材只是用來教會學習語文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語文課的學習,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理解,學會運用。教是為了不教,只要學生在課堂上有所得,那是老師的最大心愿。
《春》教學設計 2
【學習目標】
1.學習欣賞感悟,感受作者的審美情感。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有層次地寫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
3.感悟作者充滿詩情畫意和音樂之美的語言,領悟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
【學習重點、難點】
1.學習抓住景物特征有層次寫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擬人、引用等修辭手法。
2.學習用充滿詩情畫意和音樂之美的語言,表達出對春天的熱愛、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當秋風蕭瑟的時候,當大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____《春》(出示課題)。明確目標。
一、讀春
1.聽一聽:聽老師范讀課文,整體感知,在聽的時候圈點勾畫生字詞。
2.讀一讀:有感情地朗讀,讀得熱情洋溢,有滋有味,有情有境。
3.記一記:每學習一篇課文,我們首先都要積累一些新詞。在聽讀中,你圈點勾畫了哪些生字詞?你為什么覺得它們重要?
4.想一想:《春》中描寫了春天的哪幾種代表性的事物?文章依次描寫了哪幾幅圖畫?請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
描寫了春天的代表性事物:山、水、日、草、花、風、雨;依次描繪了五幅圖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二、品春
1.尋美句:
《春》中有不少句子同時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修辭手法,請你找出一兩個例子,并且談談這些句子的妙處。
示例:“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表現春花的絢麗多彩,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
2.賞妙筆:
再次走進文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邊讀邊找出三至五個你認為精彩的比喻句和擬人句,品味它們的表達效果。先獨立思考,然后與組員交流,分享發現的快樂。
形式:我認為第_____段的_____句子寫得很美(或很精彩),因為這句話用_____(修辭;表達方式;或抓住哪幾個詞),寫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美句推薦朗讀:(同學推薦朗讀,并說理由,教師點撥)
示例:
我推薦: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疊用“盼望”足見急切,借“東風報訊”滿懷喜悅。讀的時候要用活潑清新的語調。
我推薦:山朗潤起不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三個動詞排比用,寫春在山頭,春在水邊,春陽溫暖。三個動詞要重讀。
我推薦:第三段,寫出了春草的新、力、柔的特點;尤其是“鉆”字和幾個疊詞用得妙。要讀得輕、柔,仿佛陶醉其中。
我推薦:描寫春花的那一段。寫出了春花爭艷的熱鬧場面。還用了不少擬人和比喻的修辭,特別喜歡“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不僅寫出了野花的多,還寫出了花的光亮,仿佛看到它那輕盈的姿態。要讀得稍快,讓人產生遐想。
我推薦:描寫春風的那段。通過觸覺、嗅覺、聽覺寫出了春風和煦清新的特點。要讀得慢而柔,仿佛在感受春風一般。
我推薦:描寫春雨的段。這一段寫出春雨的特征,用幾個比喻寫出了雨的多、細、密。
我推薦:第⑦段。這段由對景的描寫轉到了對人的描寫,寫男女老少在春天的活動,表現出了人們的精神狀態。要讀得有激情,讀出力量來。
我推薦:最后三句:用三個比喻,詮釋出春天的特點:新、美、力。讀的時候要讀出贊美之情。
3.品好詞:
體會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表現力。
⑴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⑵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⑶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學生品味,明確:
⑴“偷偷地”和“鉆”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形象地描繪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態,表現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
⑵“鬧”字不僅有嗡嗡的聲響,而且呈現出一派喧囂沸騰的熱鬧景象。
⑶“賣弄”貶詞褒用,用擬人手法形象地描繪出鳥兒盡情歌唱的情態,表現了鳥兒躍動的活力和生命的靈氣。
三、悟春
1.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細致入微地描繪了五幅動人的春之圖。請你根據這五幅圖細心體會,說說它們各自的特色。
2.課文開頭連用兩個“盼望著”,表達了一種怎樣的`心情?
急切
3.朗讀“迎春圖”。思考:文章怎樣描寫“迎春圖”的?
由景及人,春到人歡,與開頭呼應。
4.朗讀末尾三段。學生質疑,然后老師提問。
(1)作者為什么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呢?
(2)為什么又把春天 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呢?“花枝招展”這個詞怎樣解釋?
(3)為什么又 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呢?
明確:這三個比喻句貼切而富于表現力,它從三個角度形象地反映春天剛到人間的“新”的特性;又漂亮,又活潑的“美”的特性;有力量有指望的“力”的特性。它把難以比擬的春之活力活靈活現地寫出來了,深化了主題。
四、描春
1.通過研讀《春》,你對“如何使景物描寫更加形象生動”,有了哪些認識、收獲?
學生自己談談,不要求統一答案,能自學一點方法即可。
2.寫一寫:仿寫文末寫“春天”的三個比喻句寫“秋天”,突出秋天的特點。
寫完后小組交流展示,看誰寫得最生動。
結束語:
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而且結構清晰:按盼春—繪春—頌春來組建全文。描寫、謳歌了一個蓬蓬勃勃的春天,它更是朱自清心靈世界的一種逼真寫照。他化入了整個春天,要在春天的引領下執著前行。同學們,我們正處在人生的春季,更應該抓緊這明媚的春光,奮力追求。
《春》教學設計 3
教材分析:
七年級(上)教材的前兩單元是以人生為話題,寫對人生的感悟,對學生進行理想教育。《春》所在的這個單元是以大自然為主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感受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治學生愛美的心靈,鍛煉學生發現美的能力,所以它在教學中應重視美和感悟對好的詞的積累和運用,好的句子的欣賞與游。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簡介;
2、誦美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欣賞、讀中品味。
3、感受作者對春的贊美之情。
4、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2、了解排比、比喻、擬人等語句的表達作用;
3、記敘文章的情感美、語言美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和體會作者的語言美
課前安排:
1、解決本文的生字詞;
2、讀通讀懂本文;
3、收集有關春的詩句;
4、收集作者簡介。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一提到春,我們眼前仿佛展現出陽光明媚、東風浩蕩、綠滿天下的美景;一提到春,我們就會感到有無限生機,有無窮力量。古往今來,有無數詩人就曾經用彩筆描繪春天美景,請學生展示收集的資料……現在請我們一起去朱自清的《春》看看作者又是怎樣寫春的'?
二、讀中理解
1、教師配樂背誦,學生對照課文邊聽邊默讀;
2、學生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讀出語氣,并把生字詞橫線畫出。
3、合作、交流教師引導,明確本文的生字詞。
4、齊讀,整體感知課文。
5、思考《春》描繪了幾幅美麗的圖?用三個字概括?若學生對第一個問題不能回答,就把問題縮小。請學生找出描繪春景的句子,然后再引導用3個字歸納: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6、請學生朗讀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引導學生歸納盼春—繪春—贊春。
三、讀中品味
請同學樣找出像喜歡的句子或段落來讀,并說明理由(估計學生會找出一些修辭句式,教師見機點撥,完成教學重點)讓學生找出不同的語段來分析。
四、說中升華
1、齊讀課文,結合課文說說這課你學到了什么(可能學生會說描寫的作用、修辭的運用等)。
2、請同學們用本文所用的修辭選一至二樣說一句話或一段話,如以春天像……,像……,像……等句式;不用這句式,只要能用上相應的修辭手法進行。
五、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對春的描繪,使我們為那美麗的春光所陶醉,為那洋溢的詩情所感染,讓我們更加熱愛大自然的絢麗風光,同時,我們還學會了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體會到了優美的語言。
六、布置作業
1、摘抄好詞好句。
2、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3、仿寫《春》的寫作方法,為《秋日的校園》寫上一兩片斷。
《春》教學反思
我的教學設計與其他老師有點不相同,力求體現個人的語文教學思想和特色。
我堅信: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學習語言,培養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這節課,是對語感教學的一次有益嘗試,在指導學生感受語言、領悟語言、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也喜歡這節課,我甚感欣慰。
但是,我對語感教學只是初窺門徑,理論上掌握得不多,教學實踐更少,上這節課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問題。課堂駕馭能力不強,由于師生對話多,秩序有點混亂。教學過程中的四大步驟平均用力,造成用時緊張,虎頭蛇尾。今后要注意刪繁就簡。部分學生不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語言的能力較低,課堂練筆差,記憶能力也低。今后必須更多地把目光投向后進生,關注全體學生,讓全體學生全面發展。
《春》教學設計 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利用工具書與課文注釋,掌握文中出現的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內容,感知文章內容,理清行文思路,分析文章結構。
2.學會賞析,品味語言,感知寫作技巧。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反復朗讀,形成對課文內容和情感的感知。
2.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品味精妙語言,以達到提高語言鑒賞能力,接受情感熏陶的目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強化誦讀(重音),感知內容,理清結構,把握情感。
2.理解并感受文章突出表現了春的什么特點。
3.深入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難點:揣摩關鍵詞語和重點詞句的表現力,品味優美語言,加深對春的理解與感受,體會詩的寫作特點。
三、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組織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聯系實際教學法,激發學生聯想和想象,體會課文優美的情境。
3.合作討論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4.提問法
四、教學課時:
3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同學們,想到春天,浮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么呢?是大片大片的花田?田野上小草的嫩芽?河中潺潺的流水?也許第一個讓你醒悟到春來的,并不是田野里盛開的野花,而是清晨小路上打濕了鞋襪的露水;也許是昨夜的春雷;也許是那一天忽然變得溫暖的陽光。
孟浩然說:“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他的春天,是從耳朵喚醒的。李清照說:“昨夜風疏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她的美景,是在對話中生長的。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的《春》,看看他筆下的春是怎樣的世界。
(二)作者簡介、寫作背景、散文常識
(三)聽朗誦
注意字詞讀音與朗讀的`節奏。
1.多音字:漲、散、薄、黃暈、應和;(學生查字典)
2.生字詞:蓑、笠烘托朗潤嗡嘹亮抖擻呼朋引伴花枝招展醞釀窠巢喉嚨
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賣弄:炫耀呼朋喚友: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烘托:本是畫畫的一種方法,從旁邊或者周圍涂抹淡墨或淺的顏色,使畫的主要部分更鮮明,更突出。
(四)生讀。老師評價指導。(語調、情緒、重音)
(五)生再讀。
(六)賽讀(美讀),分小組朗讀,讀出體會,讀出美感。
【第2課時】
一、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結構。
(一)如果將文章分為“盼春”“繪春”“頌春”三部分,層次應怎樣劃分?
第一部分(1)(盼春)
第二部分(2~7)(繪春)
第三部分(8~10)(頌春)
(二)文中具體描繪了哪幾幅春景圖?
1.請你找出,文章描寫了哪些春天的景物?草、花、風、雨、人。
2.請你分別給每個畫面擬一個小標題。(如“春草圖”,再請學生依次歸納)
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草報春花爭春風唱春雨潤春人迎春
二、品析景物之美、語言之美(重點賞析1、2、3、4自然段)
要理解一句話,就要真正去品味語言,觸摸語言的溫度和力度,才能明了句子的情韻。
(一)迎春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反復手法,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準確,擬人修辭手法,告訴我們春天還未來到。(20xx重慶中考A卷的“反復”)
2.輕聲讀第一自然段,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著”,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頭腦中聯想)
(二)繪春。
1.春回大地,萬象更新。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怎樣描繪的?
山、水、太陽的臉。 “起來了”:具有過程的動感。
2.觀春草:“二月初驚見草芽”
(1)讀一讀,找不同。 (PPT顯示)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園子里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嫩綠的小草,從土里長出來。在軟軟的草地上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地,草軟綿綿的。
(2)體會有什么不一樣,有什么變化?
從句式、語序、動詞、修辭、疊詞等角度分析語言的表達效果。(與學生共同探討)
“偷偷地”“鉆”“嫩嫩的”“綠綠的”;長短句……
(3)以詩歌的形式呈現第三自然段,再次讓學生帶著理解去朗讀。
(PPT展示:)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
嫩嫩的,
綠綠的。
園子里,
田野里,
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
坐著,
躺著,
打兩個滾,
踢幾腳球,
賽幾趟跑,
捉幾回迷藏。
風輕悄悄的,
草軟綿綿的。
想象____景象____人
(4)引導背誦。
(5)擬人手法的強調,在生活中、寫作中。
3.賞春花:“亂花漸欲迷人眼”
(1)第四自然段寫了些什么?是一派怎樣的景象?
樹____花____蜜蜂____蝴蝶____野花。
多、美、艷、甜、從高到低
(2)樹上真的是結滿了果實嗎?虛實結合
(3)有一個詞用得特別好,哪個詞?“鬧” “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
(4)為什么野花會像眼睛,像星星,眨呀眨的?
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在其中;沒有明寫太陽,但太陽寓在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第3課時】
4.浴春風:“吹面不寒楊柳風”
(1)出示王維《畫》的第一句“遠看山有色”,引導學生說出“近聽水無聲。”從不同感官去描繪事物。請學生來分析,寫風怎么寫的。
風的和煦____觸覺:撫摸
風的芳香____嗅覺:泥土氣息、草味、花香
風的聲音____聽覺:清脆、宛轉的鳥聲;嘹亮的笛聲
(2)朗讀。
5.沐春雨:“斜風細雨不須歸”
(1)讓學生總結出雨的總特點:“細”和“密”。強調比喻句“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2)提問體會細節:“斜織”“全籠著”“綠得發亮”“逼”(王安石的《書湖明先生壁》“兩山排閾送青來”,兩座山好像把門推開,把青送到眼前。)引導學生想象淅瀝小雨中靜默的草屋間產生的動靜結合的美感,讀出安靜和平的感覺。
6.人迎春
第2-6著重寫景,7節著重寫人。寥寥幾筆,有景有人,勾出了春光無限好的美景。
城里鄉下(范圍之廣)家家戶戶(人數之多)老老小小(年齡之全)
(1)“也”:照應前文花的“趕趟兒”。(百花爭春、人爭春)時光、積極向上
(2)“一年之計在于春”的含義?
寫春天激勵人們把握時機,奮發向上,辛勤勞作,也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進而要創造美好生活,積極向上的感情。
7總結:
春景的共同特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富于美感;似有靈性和情感。繪春,細筆描繪,繪聲繪色繪態,繪動繪靜。(寫作需要:細致的觀察、積累、表達)。
三、品析情感美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他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領著我們上前去。”
(1)分別體現春的什么特點?
(2)三個比喻句有聯系嗎?能調換位置嗎?
(3)蘊含的哲思?
用比喻手法、排比段。三個比喻有聯系有區別,使春意越來越濃。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后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不同角度寫,寫春的成長,把春天的生意盎然、千姿百態、青春活力描繪得十分動人。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春》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通過個別讀、范讀、配樂讀等形式能正確、有節奏的朗讀古詩,讀出詩的韻味。
2.抓字詞理解及想象畫面理解詩意,領會詩的意境。
3.借助資料領悟詩情,體會詩人的憂國憂民。通過本堂課的學詩方法拓展學習《題臨安邸》,感受不一樣的抒情方式。
教學過程:
一、談“春”導詩
1.師:同學們,在你的頭腦中有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
2.師:這節課,我們再來學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杜牧寫的《江南春》(板書課題);
3.讀題
師: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生:江南的春天
師:那我們就可以斷定詩的主要內容就是寫
小結學法:理解詩題,能幫助我們知道詩的主要內容(板書:解詩題)
二、初讀感知
師:自古美景出江南,那一山一水,一樓一橋,都似巧奪天工、獨具匠心。就讓我們跟著詩人的腳步,去感受杜牧筆下的江南春景。
自由朗讀這首詩。
(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
2.讀出節奏
讀好了自己借助注釋去理解詩句的大致意思
2.交流反饋
①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描情畫景,字字千斤,我們可得讀準了。你來試試(抽生1),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完了有意見請舉手。抽生2抽生3
②同學們你們知道么?在古代,很多詩的出現不僅僅是為了抒發詩人的感情而作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詩可以用來譜成曲,吟唱出來的。因此,詩歌往往讀起來都是很有節奏的,怎樣才能體現出節奏感呢?(抽生交流節奏并出示標有節奏的幻燈片)
③大家再來試試,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試著把詩歌的節奏韻律讀出來。抽生讀
師范讀(配樂)讀
三、想象畫面,體會景美:
(師)白居易說:“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江南正美!那么,杜牧的眼中又是怎樣的江南呢?
1.默讀古詩圈出景物(圈在古詩中)
2.交流(拿學生的課文紙反饋)
預設1.學生沒有圈出“綠”和“紅”,引導學生看“注釋”,注釋是我們學習古詩的好老師哦
預設2.你為什么要圈出“綠”和“紅”?
3.抓關鍵字詞想象畫面
(師)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這些景物在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呢?
①比如:(出示課件)千里鶯啼綠映紅
引導“鶯”想畫面:
可從聽覺、視覺、其他動物用四字詞語來概括
②分四人小組合作想象畫面
要求:1.根據景物想象畫面
2.交流討論完成學習單,學習單上的畫面機動增減
3商量出最滿意的畫面讓組里寫字高手寫在卡片上,完成了貼到黑板上。
溫馨提示:如果你想貼的畫面已被其他組貼了,那你就不能貼了,只能另想其他畫面,時間規定3分鐘。
4.看黑板上貼的畫面,同桌互說詩的意思
5.采訪小詩人,詩人來到你這,看到了什么?
生答;來到你這,又看到了什么?
為什么看到的都是美景?
理解“千里”。這“千里”是指“一千里”嗎?虛指
6.播放視頻畫面
感受江南美景
7.學生看畫面讀古詩
整個江南,到處鶯歌燕舞,到處綠樹紅花;那傍水的村莊,那依山的城郭,尤其是那迎風招展的酒旗,多么令人心馳神往!看著這樣的春景,你的內心是?用你的聲音讀出你的感受
見到如此美景,詩人也是忍不住想要贊美一番(板書:贊美)
配樂齊讀
8.小結學法:
想象畫面是理解詩意的`好方法(板書:想畫面)
四、品讀感悟詩情
由小結“畫面”引入
這么多的畫面,怎么三四句(大組)的畫面這么少呢?
請生交流,形成兩大問題:
一是為什么景物寫得這么少?寫法怎么變了?
二是晴天怎么變成雨天了呢?
三是為什么不說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我們要先來了解詩人。
3.(出示簡介:杜牧,字牧之,因生活在漸漸沒落的晚唐時期,所以從青年起他就關心國事,抱有挽救國家的理想。由于他在詩歌方面成就較高,后人把他與杜甫相提,被稱為“小杜”。)
4.這樣一位憂國憂民的文人,在他眼中,江南除了那些秀麗的山山水水之外,還有這些規模宏大的寺廟,那么為什么不說是“江南四百八十寺”呢?
讓我們來了解一段歷史。
5.(出示: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宋、齊、梁、陳四個朝代的統稱,均設故都于江南,是我國歷史上朝代時間存在較短的時期。由于佛教迎合了當時統治階級,方便他們統治人心,鞏固江山。于是當權者大興建設寺廟,僅集中在建康一地的南朝寺院就有四百八十座,是當時人民的一項極為沉重的負擔。它不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勝之地,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建寺造塔和雕鑄佛像,還要養活十幾萬的和尚和尼姑,使得當時的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6.借助這些資料(板書:借助資料)
所以我們從后兩句詩中,不僅讀到了江南春雨的美,也讀到了詩人--(板書:慨嘆南朝的滅亡,借古喻今的思想感情)。
7.你們能嘗試讀出作者的這種贊嘆之中的的點點哀愁嗎?自己先試試。(指名讀)
8.當回小詩人,到前面來吟一吟怎樣?
9.(師)是呀,詩人在在贊美風景秀麗的江南時,暗含著對祖國命運深深地憂慮,他是借景抒情(板書:借景抒情),這是古詩常用的表現手法。他的情隱含在煙雨中,這請抒發的非常含蓄、間接
五、總結背誦:
1、杜牧的筆下,盛開的是春天千里江南的美麗畫卷,寄托的卻是對江南春景濃濃的愛和淡淡的愁。就讓我們再一次帶上對江南春天那份浪漫的希冀,與作者再一次徜徉于千里江南萬般情思中吧。
《春》教學設計 6
一、教學設想:
課本要求學生對文章內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運用合作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同時,還要求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歷,對作品的情境說出自己的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對人生的有益感悟。
二、教材分析:
《春》是有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一篇構思精巧,語言精美,富有詩意的寫景抒情散文,作者以清新優美的語言描繪了春回大地,生機勃勃的動人景象,贊美春的活力給人的希望和力量。
三、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和散文的意境美。
3.反復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感。
4.理清思路,揣摩詞語,品味語言
5.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感情。
四、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反復朗讀,體會散文的意境美。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難點: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五、課前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稿(包括朗誦)
以小組為單位,選用最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春天的感受。(或歌唱、或積累、或繪畫、或朗讀)
教師:
1、制作課件、
2、準備“早春”短片
六、教學過程:
1、導入:
1)多媒體播放以“早春”為主題的短片后,教師說: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之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放聲歌唱吟詩作文,揮毫潑墨。
2)學生展示作品
2、反復誦讀整體感知
1)感謝朗讀組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課文朗讀,請同學們先各自朗讀品味,然后每個小組合作朗讀或者對讀。(教師進行必要的朗讀指導)
2.精讀文字3-7自然段,思考:文章具體描繪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3、讀賞結合美點尋蹤
1)請以小組為單位再讀文章,找出你喜歡的畫面或句子,按照以下句式,說出你喜歡的`理由,并通過朗讀來表達你的情感。(多媒體展示)
我喜歡,因為:
“以春草圖為例,細致賞析文章寫景特點和優美語言。
A:美的畫面:我喜歡春草圖:因為這幅畫面寫出了春草的特點,也寫出了愛春的人們在碧綠的春的大地上盡情嬉戲的歡樂情態。
B:好的筆法:我喜歡春草圖,因為在寫春草時運用了點面結合的筆法,既從點上寫出了“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這一春草萌芽時的動態及春草的質地美,色彩美,又從面上寫出了“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這一春草旺盛,生機勃勃的畫面。
C:生動的詞語:我喜歡春草圖中:“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中的“鉆”字,運用擬人手法,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旺盛的生命力等等。
2)小組討論:自選其他幾幅圖,從以上三方面精讀課文。
3)縱觀全文,我們發現“人”活躍在一幅幅畫面中,劃出相關語句,按照句式用自己的話來表達,并對春天的人做出評價。
草地上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筆下的人在,所以春天的人是()。
4、再讀課文化體驗
1)多媒體播放《春》配樂配畫朗誦錄音,再讀文字,再次欣賞春天、思考春天,與自然對話,思考自然帶給我們啟示,可以充滿情感地說,也可以富有哲理的說。
春草告訴我:
春花告訴我:
2)結束語:讓我們把握好人生的春天,一路攀登,一路歡歌,執著前行。(多媒體展示)
七、布置作業
1.熟讀成誦(必選)
2.結合自己的日常觀察,發揮想象,學習作者描寫春草,春花,春雨等圖的寫景方法,將文字第二段簡筆勾勒的春山、春水、春日任選其一,進行創造性,補白似的描繪。
八、板書設計
盼春:(總領全篇,開啟下文)
春草圖(草報春)
春花圖(花爭春)
春繪春春風圖(風唱春)
春雨圖(雨潤春)
迎春圖(人迎春)
頌春:(三個比喻、排比:新、美、力)
《春》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積累詞語,整體感知課文,了解作者,欣賞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并學會運用。
過程方法誦讀課文,讀中理解,讀中欣賞,讀中品味,小組合作完成問題探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對春的贊美之情,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
教學難點學會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運用,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具多媒體
教法學法朗讀法、小組合作法、引導法。
教學流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會課調整個性化調整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你學過的關于描寫春天的詩句。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二、走進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現代散文家、語文教育家。其作品有詩集《蹤跡》、散文集《背影》等。初中課文選入的有散文《春》《背影》。
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三、檢查預習
教師分發《春》導學案,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完成學程單1—3題。
四、整體感知課文,感受語言美。
1、聽教師范讀課文,注意朗讀要領。
2、分組朗讀課文!比一比哪一組朗讀得最好!并思考本文語言的形式特點。
3、課文都描繪了春的哪些景物?試著用小標題概括。
4、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5、由此看來,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完成學程單第一部分第4題。
五、精讀分析課文。
1、師生互動,分析第一部分。
(1)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
(2)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品讀課文繪春。
春草圖:
(1)作者使用了哪些詞語描繪春草?描繪了春草的什么特點?
(2)第三段寫人在草地的活動,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何作用?
(3)這段在描寫手法上有什么特點?
春花圖:
(1)從哪幾個方面來描繪春花的?寫了春花的哪些特征?
(2)按什么樣的順序來寫的?體現在哪些原詞上?
(3)在寫法上有什么特別?
春風圖:
(1)從哪些感覺寫出春風的特征?
(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了什么修辭?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這是什么感覺?
(3)“賣弄”一詞如何理解?
春雨圖:
(1)作者抓住了春雨什么特點?
(2)“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好在哪里?
(3)“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不是寫春雨,能否刪去?
(4)這一段的寫景順序怎樣?傳達怎樣的氣氛?
3、分析頌春部分:運用什么修辭手法?寫出了春的什么特點?這三個句子可否調換位置?小組合作完成。
六、妙筆生花運用你所學的描寫景物的方法,描繪出屏幕上的這幅畫。教師展示,學生描繪。
七、教師小結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本文用了多種修辭手法賦予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的主要特征,虛實結合,動靜結合,從不同角度,用極富表現力的語言,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生機勃發、草木爭榮的景象,抒寫出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心情。這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更是一曲春的贊歌。
作業布置
1、第11課學程單、小練習冊和大練習冊。
板書設計
11、春
朱自清
盼春:東風來,春天近東風報春
春草圖→由物及人→正面側面相結合
繪春春花圖→由高到低→虛實結合層層鋪墊
春風圖→觸覺、嗅覺、聽覺→運用通感描寫襯托迎春
春雨圖→由物及人,由近及遠→動靜結合
像娃娃→春之新生
頌春像小姑娘→春之美麗
像青年→春之健壯
《春》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1、正值春暖花開、鶯歌燕舞的時節,學生樂于親近大自然,引導學生在欣賞春天、享受春天的同時,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2、培養聽障學生觀察事物、感受生活及表達語言的能力。
學生分析:
聽障學生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相對于健聽孩子,對同一件事,聽障學生多側重于用連貫的詞來表達,語言表達能力比同齡健聽孩子低很多,而且往往浮于表面,語言直白,缺乏相應的聯想、形象化的語言,所以,這節課,主要是引導學生將春天的變化、自己的感受,能流暢地表述,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教學設計:
在習作前,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用照相機留下春天的足跡。在課堂上,回顧學過的與春天有關的詩、文,邊背誦這些詩文,邊與學生分享春的美麗與作者的感情及寫法;再與學生一起欣賞這些美麗的'照片,引導學生抓住春天景物的特點。最后,學生抓住自己感受最深的幾點,有條理地描繪春天。
教學過程:
一、回憶詩人筆下的春天,體會詩中的意象和詩人的感情。
1、同學們,請想一想我們學過哪些與春相關的詩文。
(學生熟知的詩文有《春》(朱自清)、《春曉》、《詠柳》、《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村居》、《春夜洛城聞笛》《春夜喜雨》、《春日》、《春望》、《憶江南》、《錢塘湖春行》等)
2、教師與學生重點分享《春》、《錢塘湖春行》、《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1)師生分享《錢塘湖春行》
師生齊備這首詩
學生說說題目的意思
學生說說這首詩寫了哪些春景,你最喜歡哪個?(抓住中間兩聯體會)
這首詩體現了詩人的什么感情?(喜愛)
(2)師生分享《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師生齊備這首詩
學生說說哪些詩句體現了題目中的早春?
三四句體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用了什么方法?
(3)師生分享《春》
學生說說朱自清寫了春天的哪些景?(春草、春花、春風、春雨還有人們的活動)
你印象最深地是哪種景?(學生自由說說)
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很尋常的景物在朱自清的筆下展現了非同尋常的詩意美,抓住景物的特點,使比喻、擬人、排比等多種修辭,表達了對春的喜愛,贊美之情。
二、欣賞春之美,尋找身邊春的足跡
1、全班16個同學,分成四組,每組展示自己最美的10張照片,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在小組代表講述的時候,其他同學可以補充。)
2、學生有條理的說說春天的足跡。(在學生講述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盡量用規范、形象的語言。)
3、學生在紙上列出自己的作文提綱。
4、教師引導學生嘗試借鑒詩文中的寫作方法,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出春天的變化與美麗,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三、學生完成習作。
《春》教學設計 9
【課型定位】
朗讀感悟式。
【教學對象分析】
1、雖然這篇散文可以挖掘的方面很多,但其語言美、意境美、結構美人所共知,因而教學時從美的角度入手,引導學生體味語言,感悟意境,梳理結構,應是可行的。
2、初一學生對現代散文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但本文的內容相對較淺,完全可以通過反復朗讀感悟其美的所在,進而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對作者的情感的把握。
【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目標:
理解作者熱愛春天,贊美春天的喜悅之情;培養學生對美的追求。
2、知識能力目標:
從整體感知和理清思路著手加深理解,通過理解提高朗讀能力。
3、過程方法目標:
指導學生正確、流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體會作品的語言、思路、主旨等。
【教學重點】
1、感悟文章的美。
2、以朗讀加深理解,通過理解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難點】
掌握一定的朗讀方法和技巧,提高朗讀能力。
【教學方式】
聲畫同步,視聽一體,營造優美的'氛圍,師生共同進入意境。
【教法】
指導朗讀,引導品位。
【學法】
反復朗讀,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1、教師:制作教學課件。
2、學生:尋找生活中美的事物、景物等,并能用短語表現出來。
【教學流程】
一、情景導入──通過聯想喚起學生對美的記憶
展示:多媒體放映大自然鳥語花香,草長鶯飛的美麗畫面,迅速將學生帶入美的氛圍。
提問:生活中你能發現哪些美的東西,能用適當的短語表達出來嗎?
點撥:堅強的意志、純潔的心靈、漂亮的面容、瀟灑的風度、遼闊的天空、金色的原野……當然還有:優美的文章。
引導:那優美的大自然景色,想看嗎?抒情精彩的文章,想讀嗎?今天我們要學的抒情散文《春》就是這二者的結合體,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朱自清筆下的春天,去領略、去欣賞。
二、內容呈現──通過三步朗讀法讓學生感悟文章之美
1、認知性朗讀──走進美:
要求:讀準字音,掃清障礙。
⑴ 抽四名學生朗讀課文。注意讓學生勾畫出生難字詞。
⑵ 另抽兩名學生據其表現和預習成效分別評價朗讀,評價標準為:
A、是否準確
B、是否流暢
⑶ 師生齊讀全文。
點撥:我們初讀了課文,踏入了這片美的領地。我們應知道,開始朗讀課文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準確流暢,聲音明亮。作得好我們就完成了美的第一步。
2、涵詠性朗讀──表達美:
要求:理解句子含義,感受優美語言,利用一定的朗讀技巧表現美。
訓練:
⑴ 教師教讀前三節。
⑵ 學生自由朗讀,揣摩體會。
⑶ 合作探究,分組討論應怎樣讀,怎樣表達感情。
⑷ 抽兩名同學朗讀課文章節,女:春花圖,男:春雨圖。
⑸ 男女聲互評對方朗讀,評價標準為:
A、是否讀出情感
B、是否具有美感
提問:大家對朗讀技巧有何體會?
引導:學生以本文為例暢談感受,教師點評以鼓勵為主。
點撥:再讀課文,大家都在表達文章的美。朗讀時有兩點很重要:一是注重聲音的高低起伏、輕重緩急、停頓連貫,跟隨文句的意思和情感自然變化;二是盡量以情帶聲,感知文句的情感含義,不要拘束。若能做到抑揚頓挫,我們便完成了美的第二步。
3、表現性朗讀──創造美:
展示:多媒體播放清風流水的音樂,映出花紅柳綠的畫面,創設優美完整的情景氛圍。
要求:通過音樂畫面產生聯想,將自己融入情景中,開啟心靈去創造自己心中的春天。
訓練:
⑴ 聲情并茂,齊讀全文。
⑵ 教師評價朗讀:
A、成功何在
B、有哪些需要改進
點撥:所有文學作品的朗讀(閱讀),都應該由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其意蘊、美感,我們既要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技巧去盡情發揮,又要力求突破,跳出限制與要求,達到更加完美的第三步。
三、整體感知──通過內容呈現,理清行文思路,體會文章設計精巧,構思嚴密之美
訓練:
1、搶答:
⑴ 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描繪春天美麗動人的景色。
⑵ 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對春天的喜愛贊美之情。
2、分層:把全文分成三部分,迅速標出起止小節并在括號內填上適合的數字及動詞加以概括。
A、( )節至( )節:( )春
B、( )節至( )節:( )春
C、( )節至( )節:( )春
3、概括:繪春部分從哪幾個方面描繪春天?
( )圖 ( )圖 ( )圖
( )圖 ( )圖
四、閱讀體驗──通過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表達能力
訓練:
1、學了本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請用一句話概括。
2、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一個句子?為什么?課后寫在積累本上。
五、欣賞品味──通過欣賞全文情景影片,陶冶情操,重溫美的感受
要求:學生由靜聽到小聲跟讀,入情入景,再次感悟品味,深化所得。
六、作業
拓展創新──通過課外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創新能力:
要求:聯系現實生活,一定會有許多美的東西有待我們去發現,去體會,試寫一段美的人物或景物,要認真體會,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七、設計說明
本節課的總體設想是,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情感價值目標,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教師可充分運用各種手段調動其入情入景。并重點訓練朗讀技巧以加深理解,又在理解的基礎上提高朗讀水平,以此培養其審美的趣味。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起著活動主持人或引路人的作用。
《春》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及重點】
1、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學習本文準確生動的用詞,體會本文的語言風格。
2、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細致多角度觀察景物的方法。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體驗性教學法。
【教學設計】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學生提供欣賞的氛圍,讓學生在相應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體手段,進行畫面上的比較和配樂朗讀。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當秋葉飄落的時候,當白雪紛飛的時候,每個人都會在心中渴望春天。因為春天帶給人溫暖,帶給人希望,帶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的時候,人們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詩作文。
利用課件分別出示杜甫《絕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畫面。引導學生分析,《絕句》是從“鳥”的角度,《泊船瓜洲》是從“春風”的角度來寫春天。絕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選取春天的一個或兩三個景物來寫。
今天我們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課題),其中寫春天的內容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的山、水、樹、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讓我們一起領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樣描繪春天的。
(利用多媒體,提供秋天、冬天與春天的畫面比較,并出示兩首詩的內容。教師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引起學生共鳴,讓學生感受回憶,調動他們的直接經驗,進行情感上的鋪墊。既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又有利于學生迅速進入課堂情境。)
二、學習目標
利用課件出示學習目標。
三、教師范讀,整體感知
1、范讀前請學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樣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來;然后又用怎樣的彩筆描繪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滿懷喜悅歌頌了春天。根據提示(盼春──繪春──頌春),將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師配樂(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讀:
教師的范讀是非常重要的,從發音、停頓、重音、語調、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給學生以引導和熏陶,目的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去思考,以便從整體上把握文意,為下一步的品讀奠定基礎。
教師講述后明確:盼春(第1自然段);繪春(2~7自然段);頌春(8~10自然段)
四、導讀促學,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節(總寫春回大地)為例,指導學生品讀的方法。
1、簡析“盼春”:
出示問題組:春天來了沒有?(通過“近”字可以看出春天還沒有來)作者是以怎樣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著”)為什么疊用“盼望著”?(作者心情急切)這一小節有兩個詞“著”和“了”構成了四個詞尾,有什么作用?(給人柔和的感覺)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來作者就用了比較多的筆墨來描繪春天的美景。
從哪兒可以看出是總寫呢?(“一切”)
在這一小節里,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詞語來描述他們?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陽的臉”來總寫春回大地。分別用“朗潤”、“漲”、“紅”來描述他們。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朗潤”、“漲”、“紅”的特點。朗潤是明朗潤澤的意思,因為陽光照在上面,明亮起來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漲”起來了。“紅”字不僅寫出了太陽的顏色,也寫出了太陽的溫暖。同時,教師利用課件出示兩幅畫面的比較,加深學生的印象。
小結:作者在這一小節中抓住了主要景物的主要特點,寫出了春天的總體景色,然后又選取了五幅畫面來具體描繪春天的美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這一部分的學習應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經過小組交流、討論、達成共識。然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仔細品味,揣摩其內涵。)
五、學生品讀、揣摩語言
在教師教給學生方法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五幅圖畫中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幅圖畫,并劃出自己最喜歡的語句,然后說明理由。
這一部分的學習,主要采取分組合作的方法,學生在自讀的基礎上,同學之間討論交流,然后教師引導學生反復誦讀作品,仔細品味語言,使“教”與“學”均置身于作品所設置的意境之中。教師要抓住重點語句,以“讀”促“學”。引導學生進行探究、體驗性學習。
1、春草圖:(第3自然段)
這一段用詞準確。“偷偷”表現出小草在春的催發下,在人們難以察覺的情況下,不生不響的生長狀態;“鉆”寫出了小草的生命力的頑強。“嫩嫩的”表現出質地柔軟,“綠綠的”寫出了顏色的鮮艷。“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采用反復的修辭方法,以口語化的詞語寫出小草生長茂盛。寫人的動作“坐、躺、滾、踢、跑、捉”,抓住了兒童最喜愛的,而且是適宜于草地上開展的幾種活動來寫。寫兒童的'活動實際上是寫草對兒童的吸引力,突出草這一中心。寫兒童的天真活潑,歡聲笑語又給草地增添了生活氣息,使大自然充滿生機。“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借風襯草,照應開頭“東風來了”,又為下文鋪墊,給人以柔和的感覺。
這一段在寫景的層次上也很有特點。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的手法,第二句由近及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鮮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出春草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后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感受,充滿活力。
2、春花圖:(第4自然段)
在詞語運用上:“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寫出了百花爭艷、生機盎然的熱鬧景象。“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鮮明。一個“鬧”字,既寫出了聲音又寫出了動態。“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采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沒有明寫風,但風寓其中,沒有寫太陽,但太陽寓其中,比喻用得形象生動。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相結合。
3、春風圖:(第5自然段)
風是無形的,但可以感覺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首先從觸覺方面,作者引用詩句,又打一比方,讓人感覺到春風是溫暖的。然后寫“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從嗅覺的角度寫春風,仿佛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接下來寫鳥鳴的清脆、婉轉,風聲和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從聽覺的角度來寫,仿佛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這些聲音應和著,構成了一曲非常動聽的春天的交響樂,和諧優美,此起彼落。風是無形的,可在作者的筆下卻有形、有味、有聲、有情。
4、春雨圖:(第6自然段)
在詞語的運用上:先用“可別惱”這一口語,顯得特別親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寫出了春雨細密、閃爍、綿長的特點。一個“斜”字寫出了雨的輕盈,同時又暗寫了“春風”。“樹葉卻綠得發亮”是因為被雨洗去了灰塵,“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個“逼”字讓我們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把青色送到了我們的眼中。“安靜而和平的夜”,寫出了溫馨的感覺。
在寫景的層次上,由物及人,由近到遠,由靜到動,一幅充滿詩情的江南春雨圖,流露出作者的對春雨的喜愛。
5、迎春圖:(第7自然段)
風箏是春天的信使,寫風箏多了,實際上也是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擻抖擻”,極富節奏感。引用俗語“一年之際在于春”,給人無限的遐想。在寫景的層次上由風箏到孩子,寫出了春到人歡,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從而激發人們奮發有為,不負春光。
(在這個環節中品讀是第一要義,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回答,不需要面面俱到,鼓勵學生的探究精神。讓學生通過品讀,細細揣摩,反復品味,進行體驗與感悟。教師利用課件展示圖畫,充分調動學生的直接經驗,同時學生朗讀時配上音樂,讓學生始終處在一個美的氛圍中。)
六、朗讀回味,總結拓展
1、簡析本文最后一部分:(8~10自然段)
作者以贊美作結,頌揚了富有生機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個比喻句的順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壯的青年,符合成長的順序。在朗讀時應該節奏明快,由弱到強。
2、理解本文的寫作特點──借景抒情。
3、思考:作者為什么能將春天描繪得如此美麗呢?首先要有細致的觀察,并且善于積累語言,然后由感而發,才能夠恰當的表達出來。
4、讓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分別選取幾個自然段,進行配樂朗讀競賽。
七、作業
根據學到的寫景抒情的方法,寫一篇《校園里的秋天》(或《校園里的冬天》),300字左右。準備開一個學生作品朗讀會,在全班內交流。
【板書設計】
春
盼春(1) 語言積累
總寫(2)
春草圖(3)
繪春(2~7) 春花圖(4) 表達
春風圖(5)
春雨圖(6)
迎春圖(7)
頌春(8~10) 細致觀察
《春》教學設計 11
教材分析
《春》是一篇詩意盎然的寫景抒情散文。春,本來是自然界的一個季節概念,本文卻賦予了它以生命。朱自清先生用孩子般的心靈,借孩子的眼睛對春天作了全面的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的春天特有的景象,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作者對春天景物的觀察是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進行的,每一個局部中對抓住景物所具有的特點進行細致深入的描寫。圍繞一個“春”字,寫“盼春”、“繪春”、“頌春”三部分,作者懷著對春天的熱愛之情,為讀者描繪出一幅幅生動的圖畫。
教學目標
1、知識儲備點:
了解作者一些相關的文學常識
積累一些優美寫景的相關語句
2、能力培養點
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培養學生閱讀寫景抒情的能力
3、情感體驗點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事物的情感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難點
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領悟本文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語句
掌握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
學會細致地觀察周圍景物,并抓住景物的特征進行細致入微地描寫
2、教法學法
這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的"優美散文,因此,朗讀應當放在第一位。首先,指導學生朗讀。可以通過范讀,聽錄音先解決生字詞。其次讓學生自由朗讀,體會優美的語言。同時對文章整體有個初步認識,并在朗讀的基礎上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3、教具學具
幻燈片、朗讀帶、錄音機
4、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背誦《春曉》等學過的有關春天的古詩,并讓學生分享課前搜集的有關圖片……同學們,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令人贊美的散文《春》。
讓學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作者的文學常識,然后放幻燈片1,總結歸納。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聽定詞語(聽寫過后對照屏幕自查)幻燈片二:
醞釀(yùn niàng)應和(hè)籠著(lǒng)一層薄(bó)煙黃暈(yùn)蓑(suō)衣巢(cháo)
朗潤繁花舒活呼朋引伴宛轉花枝招展
從以上詞語中任選5個寫成一段優美的話。
2、多邊互動
⑴配樂范讀,提示學生注意語氣、語調、語速等
學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語氣、語調、語速等的把握。
⑵指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分析課文結構,提問(幻燈片):
①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分別劃出“盼春”、“繪春”、“頌春”的部分。
學生多邊互動,討論,最后歸納:
第1自然段“盼春” ;第2~7自然段“繪春”;第8~10自然段“頌春”。
②文中具體描繪了哪五幅春景圖?
先讓學生自己思考解決,并給予點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③具體抒發了作者對春天的什么感情?
讓學生體會交流,最后得出結論:熱愛、喜歡、贊美。
④文中說春天像什么?你還能用別的比喻來贊美春天嗎?
讓學生齊讀“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這幾段內容。并找2~3個學生說說春天像什么(學習比喻修辭)。
⑶讓學生默讀課文,并找出不懂的詞句。
讓學生討論生字難詞,利用工具書,訂正字音、義,自己動手解決。
例: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靜默(詞義)
(三)合作探究
1、指導學生閱讀1、2小節并提問(幻燈片4)
⑴第1、2小節總寫了哪些景物?
⑵寫1、2小節有什么作用?
⑶第3小節寫了春草的什么特點?
⑷如果你是小草,在厚厚的土壤下等待了一個冬季,當春天來臨時,你會有怎樣的心理活動?偷偷地破土而出會是怎樣的情景?
⑸說說“偷偷地”“鉆”用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嫩嫩的,綠綠的”是修飾小草的,按正常語序應放在“小草”的前邊,作者卻將它們放在句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學生間互相評論,補充,教師提示:
⑴第1、2小節總寫了山、水、太陽
⑵寫1、2小節突出了對春天的盼望;總領全文,引起下文,同時用擬人化的修辭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⑶第3小節寫出了春草的生機勃勃,活潑可愛的特點。
⑷提示學生:要用第一人稱讀出小草的語氣,說出對外面的世界的向往,出其不意,沖破泥土的阻隔的驚喜。
⑸“偷偷地”“鉆”好在把小草擬人化了,形象地表現了春草沖坡土層的擠勁,頑強的生命力。用“偷偷地”修飾“鉆”,寫其不知不覺出現,生動地表明了春草的活力。“嫩嫩的,綠綠的”放在句末,目的是強調小草的質地和色澤,突出了小草的可愛。另外,也使音節勻稱,讀起來朗朗上口。
2、提問:課文從哪四個方面來描繪春草圖等圖畫的?
提示:這個問題又延伸了一層,可以指導學生從特征,寫作順序,寫法上,語言特色上去分析、解決。
(四)拓展延伸
本文是一篇優美的散文,學習它,可以激發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大自然的熱愛,同時,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文化品位,引起我們的共鳴。拿起手中的筆,去描繪大自然一切,從而激起我們的創作欲望。同學們學過本文后,我們可千萬不要錯過周圍一切美好的事物。那就讓我們為春、夏、秋、冬而去大筆疾揮吧!
(五)作業布置
熟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1、識記字詞,完成讀一讀,寫一寫。
2、找出課文中你認為最精彩的地方,并說說理由。
3、把優美的詞語或句子摘抄在語文筆記上,積累優美詞句。
教學反思:
語文學科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尤其是學生發自內心的感悟,比如有的學生在朗讀時就能讀出作者對春天的喜愛和贊美之情。因此,孩子身上的智慧和潛能是無窮的,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孩子,并給他們發掘潛能和智慧的機會和空間,發揮他們更具創造力的財富。
本課由詩句導入,極具感召力,易吸引學生去閱讀。合作探究部分問題設計應由淺入深,不用機械、繁瑣地逐一分析五幅圖畫,而應以春草圖為例,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討論自習其他圖畫,并進行四幅圖畫之間的比較閱讀,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朗讀和品味優美語句作為本節課的重點,用讀一讀、說一說、議一議的方式,讓學生對語言有真切的體會。拓展延伸部分重點培養學生觀察和寫作的能力。安排學生做摘抄,啟發學生多讀書,養成積累詞句的好習慣,為今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在教學過程中,及時抓住學生的精彩發言,順勢導引的能力還要加強,在教學機智方面還要多多積累經驗。課下可以推薦朱自清的《背影》(八年級上冊),《匆匆》等給學生閱讀。
《春》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流暢地朗讀并背誦全文。
2.揣摩欣賞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3.學習作者細致觀察景物,抓住特點描寫的方法;學習運用多種修辭進行生動描述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誦讀;結合語境,揣摩詞語、句子的含義及表達效果,體會語言表達的技巧。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難點
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方法
1.誦讀教學法。本文是篇美文,語言簡潔明快,形象生動,有很強的節奏感,在聲情并茂的涵詠中創設欣賞氛圍,讓學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
2.點撥法。課堂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比如選用語言實例賞析,體會關鍵詞語的妙處和所抒發的情感,教師在疑難處給予指導點撥。
3.課堂討論、評述課文精彩片斷的基礎上,借鑒語言表達技巧。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春天在人們心目中不僅是一個明媚艷麗、鳥語花香的季節概念,更是有著感知和生命的歌詠對象,許多名句廣為傳誦。孟浩然的“春眠不覺曉”以聲寫春,表達喜愛之情;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則以色寫春,朱熹的“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則描寫了春游踏青的樂趣。今天我們一起欣賞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春》,在盡享詩情畫意中去探訪作者是怎樣用他的生花妙筆為我們描繪這江南春景圖的。(板書文題)
二、根據背景材料,感知朱自清及其散文創作
三、感知樸實雋永的語言美
1.學生自由認知閱讀,要求讀準字音。
(1)正音正字。(查閱字詞典,注意辨識)
(2)釋義。(結合注解,理解詞義)
2.感知閱讀,要求讀得順口、流暢。請班里朗讀水平較高的同學1~2名范讀,教師作朗讀指導。
針對朗讀的情形,作簡短的點評。
3.放多媒體課件的配套畫面,配樂朗誦,學生循聲朗讀,進入情景,欣賞如詩如畫的春景。
(1)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本文語言的形式特點,選請小組代表陳述,教師可作如下歸結:
文中句式以短句為主,短句節奏明快,適合描寫春天的旋律;運用大量疊字,如嫩嫩的、綠綠的、輕悄悄的、軟綿綿的;大量運用輕聲、兒化,輕盈優美;排比句和“了”字的運用,增強了語言的韻味和節奏感。
(2)請同學們瀏覽文章,找出文中用了哪些優美、貼切的詞、句,比喻、擬人來描寫景物,你最喜歡哪些?談談看法,進而可仿例造句。
學生可能提出的例句有:
①“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嫩嫩的,綠綠的”本該用在小草前面,為什么放在句末?(教師提示:放在句末,主要是為了強調朗讀,突出小草嫩綠的特點;同時,也使句子變得生動活潑,富有生氣)
②“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請仿照這個句式造一個句子。
比如:蝴蝶滿天飛:五彩的,絢麗的,繽紛的.,聚集在空中,像姑娘,像花朵,還羞答答的。
“野花散在草叢里”的“散”,是否可以改成“開”呢?說出你的理由。
③“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
“賣弄”解釋為“炫耀”,含貶義。在本句中還可以這樣理解嗎?為什么?
④“‘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句中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你能說出這是什么感覺?春風除了像母親的手,你覺得還像什么?
如果將“不錯的”句改為平實說法“不錯的,春風是十分柔和的”,表達效果你認為會有什么區別?
四、感知課文思路流向,理清層次
1.提問:由閱讀提示得知,本文是篇繪寫江南春景的散文,請同學們采用跳讀的方式找出課文哪些語段是描繪春景的?
明確:課文的2~7語段。其中第2段是總寫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情態,是以下5個語段具體描繪的背景。依次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可稱之為“春之五圖”。(板書加粗詞)
2.提問:請同學們輕聲誦讀第1段,體會其中兩個“著”、兩個“了”動態助詞在語氣上的柔和親切的感覺,思考它和文章主體繪春部分在內容上有什么聯系?
學生交流。
明確:疊用“盼望著”是運用反復手法,生動地表達出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則運用擬人手法,表達喜春的感情。(教師適機補充擬人手法的常識:把物當作人來寫,作用在于使事物人格化,具有人一樣的思想感情)寫盼春,為全文定下了活潑、輕快的抒情基調,創設詩一樣的氛圍,是繪春的依托。(板書加粗詞)
3.朗讀8~10段,思考這樣的結尾與描繪景物時所表露的情感有何聯系?
學生討論。
明確:三個形象化的比喻各自成段,是按照喻體由出生____美麗____健康的成長順序排列的,強調春天的“新”“美”“力”(適機補充比喻的有關常識)。作者在完美地制作了春天的畫卷后,縱情地對春天予以贊美。頌春,著墨于意。(板書加粗詞)
小結:文章以盼春落筆,中間以繪春續筆,結尾以頌春收筆,這是本文的思路。
五、課堂練習
(多媒體顯示)
1.為下列加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
(1)呼朋引伴( )
A.指引 B.牽引 C.引申 D.招引
(2)欣欣然張開了眼( )
A.然而B.的樣子C.這樣D.對
(3)一年之計在于春( )
A.計算B.主意計謀C.打算D.策略
(4)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
A.聲音相呼應B.依照別人的樣子做C.和諧D.和悅
2.沒有使用兩種修辭手法的一句是( )
A.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B.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C.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第二課時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1.聽寫生字詞;
2.集體背誦1~5段;
3.請語感較好的同學作背誦表演。
二、誦讀賞析“春花圖”
1.集體誦讀
2.小組討論,合作探究以下問題:
(1)朱自清先生細筆細繪,把現實生活中的春花移到筆下,一幅春花圖氣息濃郁、春意盎然,讀來仿佛使人置身于爛漫春花的美景中,哪些語句突出了春花開得熱烈、色彩美麗、味道怡人?
(2)繪寫春花,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說說表達效果是怎樣的?
(3)“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是寫野花之多嗎?
(4)這段文字的立體感是怎樣體現出來的?
(5)試舉出本段中選詞準確精當的例子,你能盡可能多地舉出一字傳神的詩文事例嗎?
針對同學們的討論和推舉代表的回答情況,教師適時引導、點評、明確:
(1)“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
(2)擬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形象地寫出了桃樹、杏樹、梨樹競相開放的花態;比喻、排比:“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為鮮明,具體生動;用花下的蜜蜂、蝴蝶,反襯花多、花艷、花香。
(3)這是用“眼睛”“星星”作比,寫閃閃發光、輕輕擺動的野花的明麗色彩。
(4)首先,這一段的行文由樹上到花下到遍地很有層次;其次,這段文字注意色與味、虛與實、動與靜的配合:由與前后照應的“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說到“花里帶著甜味兒”色彩與甜味相勾連;由花味甜聯想到果實,實與虛相結合,蜂鬧蝶舞與繁茂鮮艷的花們相映襯。
(5)如“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可用“叫”同義替換,但“叫”只是單純的聲音上的感受,體現不出沸騰喧囂的熱鬧景象。作者著一“鬧”字,除了聲響外,還有沸騰的熱鬧景象,內涵豐富,境界全出。
一字傳神的佳話,同學們會舉出唐代苦吟詩人賈島《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的故事,再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春風又綠江南岸”“兩個黃鸝鳴翠柳”“踏花歸來馬蹄香”“天街小雨潤如酥”“處處聞啼鳥”等。
3.模仿本段立體寫景的手法,以“冬日雪景”為情景口頭描述片斷,盡可能地運用比喻、擬人修辭手法。
三、誦讀賞析“春風圖”
1.教師范讀
2.無疑,在草、花、風、雨的景致中,風因其無形、無味、無色是最難繪寫的,而朱自清先生卻以他細膩的觀察靜心體悟,抒寫的和諧優美、有情有感,請問:這段文字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是如何盡顯其妙的?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作者分別用觸覺、嗅覺、聽覺寫春風。觸覺:引用南宋志南和尚“吹面不寒楊柳風”,又以“母親的手”打比方,讓人感到春風的溫暖;嗅覺:“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讓人聞到春風的芳香;聽覺:鳥鳴的清脆、宛轉,風聲水聲的輕盈,笛聲的嘹亮,讓人聽到春風的柔和。
3.學生集體誦讀
四、合作解讀“春草圖”“春雨圖”“迎春圖”
把打印好的以上三幅畫圖的講義資料分發給3個學習小組長。各小組成員在組長的組織下,結合講義資料合作探究選定的畫圖的寫景特點。然后小組長到講臺前交流本組的評述意見,限時5分鐘,鼓勵學生創新表述,鼓勵用多種形式表現個人理解,如繪畫作品、舞蹈(形體)動作等。教師予以點評。講義資料如下:
春草圖。先正面,后側面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問:作者是如何從正面寫小草的情態的?
春雨圖。“可別惱”口語,顯得特別親切有情趣。問:江南春雨的妙處何在?三個比喻怎樣從不同側面寫出春雨的特點?
迎春圖。全段用短句。問:為什么要引用俗語?
五、課堂練習
1.選詞填空。
(1)風輕________的,草軟________的。(綿綿 悄悄)
(2)坐著,躺著,________兩個滾,________幾腳球,________幾趟跑,________幾回迷藏。(捉 賽 打 踢)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________著,大小的蝴蝶________來________去。(飛 鬧)
(4)……呼朋引伴地賣弄________的喉嚨,唱出________的曲子……(宛轉 清脆)
(5)……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________著蓑,________著笠。(戴 披)
六、聲情并茂地集體朗讀全文,體會文章蘊涵的情味美
七、課堂小結
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詩的筆調,描繪了生機勃發、花木爭榮的春天畫圖,贊美、抒唱春的朝氣和活力,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奮然前行,可以說是一首抒情詩,一幅風景畫,一曲春的贊歌。
八、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可以“我眼中的春天”為題,也可自擬題目;可以寫成作文,也可以寫成片斷。
教學反思:
優美散文一定要重視朗讀,要反復朗讀,課堂朗讀時間有限,但不能不讀,用一節課來朗讀都可以,關鍵要指導,方式可多樣,要活!讓學生讀出興趣,讀了還想讀!品的時候,抓住精彩動詞、形容詞、疊詞等,讓學生懂得比喻和擬人在寫景中的好處。不要講得太多,要讓學生體悟!不要讓你的欣賞代替學生個性化體悟,如“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是寫人的活動?還是寫草的情態?很多學生認為是寫草的情態,我覺得也很對哦!不要約束學生的思維!要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
《春》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2、掌握課文寫景特點,并應用到寫作當中。
3、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1、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2、體會語言中蘊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發的"熱愛春天,贊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4、狀物抓住特征,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難點
1、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2、狀物抓住特征,寫景注意層次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為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文。唐代的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云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贊美,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
一、作者及作品
[提出問題]在小學同學們就學過朱自清的《匆匆》,對朱自清先生也有一定的了解,那么現在就請你來說說你所認識的朱自清。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江蘇省東海縣人。1920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在大學讀書后期,受“五四”運動的影響,開始寫新詩,一直繼續到畢業后在江浙一帶當中學教師的時期。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轉而從事散文創作,成為現代著名的散文作家。1931年留學英國,漫游歐洲,次年回國,仍至清華大學任教授。抗戰期間,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1946年7月,著名的民主戰士李公樸、聞一多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血的教訓促使朱自清積極參加黨所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成為一個堅強的革命民主主義戰士。1948年,他貧病交加,但堅決不向反動派屈服,該年12月病逝于北平。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二百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綠》等。
二、預習檢查
(一)給加點字注音
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àng)應和(hè)
籠(lǒng)著一層薄(bó)煙黃暈(yùn)蓑(suō)衣巢(cháo)
(二)解釋詞語,并給加點詞造句
欣欣然朗潤醞釀趕趟兒舒活
呼朋引伴宛轉花枝招展烘托
三、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提出問題]江南是作者刻骨銘心時常思念的故鄉,江南之春更是讓他魂牽夢繞,那么江南的春天到底是怎樣的呢?作者在文章中為我們描繪了幾幅畫面呢?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聆聽,到文章中去尋找答案。
(播放朗誦)文中從迎接春天寫到春天的美麗景色,再寫到歌頌春天。
全文可分三段: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致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力。
(一)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盼望著”;“近”)
2、“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
(疊用,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3、課文的1段和繪春部分在內容上有什么聯系?
(圍繞“春”,先寫盼春,再繪春,最后贊春,表達了作者對生氣勃勃的大自然的無比熱愛之情。)
(二)第二部分
春醒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
(二)第三部分
新、美、力
第二課時
新課導入
上節課我們從大體上領略了朱自清筆下的《春》。這節課我們將對其進行細致的講解。請同學們邊讀邊用筆勾畫出畫卷中的景。(關鍵詞)
明確:山、水、太陽、草、花、風、雨、人們、
明確:春醒圖、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一、合作探究
(一)學習春草圖
1、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點來寫?(教師明確:嫩、綠、多)
2、把“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好?
“鉆”和“偷偷”用得好,好在哪里?
“鉆”既表現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3、那么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
(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二)學習春花圖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如果把“鬧”換成“叫”好不好?
不好。因為蜜蜂的.嗡嗡聲音不是從嘴巴里“叫”出來的,而是振動翅膀發出的聲音,所以不能用“叫”。“鬧”不僅有聲響,還呈現出一派喧鬧沸騰的熱鬧景象,一個“鬧”字,境界全出。
(三)學習春風圖
1、“春風圖”從哪些感覺寫出春風的什么特征?
A“‘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從觸覺寫出春風的溫柔;
B“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空氣里醞釀”從嗅覺寫出春風的芳香;
C“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成天嘹亮地響著”從視覺、聽覺寫出春風的和悅。
這段文字從觸覺、嗅覺、視覺、聽覺等方面,把無形、無味、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
2、探究質疑:“春風圖”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A“吹面不寒楊柳風”運用引用、借代,寫出春風的溫暖。
B“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運用比喻、擬人,寫出春風的溫柔。
C“(鳥兒)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運用擬人,寫鳥兒迎春的歡悅。
(三)學習春雨圖
1、“春雨圖”如何抓住春雨的特征來寫的?
A“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寫出春雨的經常;
B“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寫出春雨的細密;
C“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寫出春雨的輕盈;
D“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寫春雨的潤物。
2、“春雨圖”按什么順序描寫的?從靜景到動態,從物到人,由近到遠。
3、探究質疑:“春雨圖”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A“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用博喻、排比,寫出春雨多、細、密的特征。
B“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用擬人烘托出鄉村的安靜而和平。
(五)學習迎春圖
1、探究質疑:文章怎樣描寫“迎春圖”?
由景及人,天上的風箏漸漸多了有的是希望。”
2、探究質疑:文章引用“一年之計在于春”這個俗語有什么好處?引用俗語啟迪人們:抓緊春光努力工作,奮發向上。體現文章主旨。
二、品味鑒賞
文章第三部分寫道: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春天像小姑娘春天像健壯的青年領著我們上前去。”
(這三個比喻各自成段,它們的順序能顛倒嗎?為什么?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為一段,表達效果會有什么影響?)
答:不能顛倒。從剛落地的娃娃到小姑娘,再到健壯的青年,形象地點明了春的成長過程。三個比喻各自成段,更能強調春的不同的生長過程,抒發作者強烈的贊美春天的真摯感情。
課堂小結
作者筆下的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如同一幅幅細致的工筆畫,側重描繪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圖則是集中筆墨描繪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過細致觀察,用心靈,通過含情的畫筆,描繪了春天的各種景物,賦予各種景物以鮮明的感情色彩。結尾以三個形象的比喻,進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創造力和無限美好的希望。
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仔細觀察,抓住特點,寫一篇短文:《郊外春色》。
板書設計
盼春:反復→盼春心切;擬人→喜春之情。
春草圖:情態、質地、色澤、長勢
春花圖:多、艷、甜
繪春:春風圖:柔和、芳香、和悅
春雨圖:經常、細密、輕盈、潤物
迎春圖:由景及人、春到人歡,與開頭呼應
贊春:比喻→“新”、“美”、“力”
《春》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感情。
2、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3、體會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 導入語:
說說自己感受過的春光都有什么特點,或者用古詩來形容一下。
2.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 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游雜記》,文藝論著《詩言志辨 》等。
《春》寫于1931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對 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向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3.出示學標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感情。
(2)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3)體會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表達作用。
4.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醞 釀 嘹亮 撐 傘 蓑 笠 稀 疏 抖 擻 安巢
(2)解釋詞語
朗潤:明朗潤澤。
賣弄:有意 顯示、炫耀。
宛轉:抑揚動聽。
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招展,迎風擺動。
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二、整體把握文章
1.朗讀課文
教師范讀,學生自讀。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著問題聽讀課文。
問題: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么 ?
(2)文章是 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 來.
2.理清文章結構:
(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么?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本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____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悅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____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致地描繪出春景圖。
第三部分(8-10)總寫____贊春。贊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力。
三、探究質疑
(一)賞讀“盼春”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著”;“近”)
“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二)賞讀“繪春”部 分
1、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么他不開始從最 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么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們才會去看他穿著什么樣的衣服,什么樣的`鞋子,什么樣的發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 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
(3)這段話運用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運用擬人 ,勾勒出春天的生機勃勃。)
2、賞讀“春草圖”:朗讀(齊讀)
問題:
(1) 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點來寫?哪些詞用得特別好?
(2)那么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 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 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 。
3、賞讀“春花圖” :
問題:
(1) 作者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2) 哪些詞用得好?
4、自讀“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小組內自主完成對這三幅圖的學習。
(1)春風看不見,摸不著,作者是怎樣描繪春風的?
(2)作者筆下的春雨有怎樣的特點?它的到來讓世間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3)迎接春天的人多嗎?從何處可以看出來?人們的精神狀態如何?
(三)賞讀“贊春”部分
(1) 每一自然段展現了春天什么特點?
(2) 能不能把這三段順序調換,為什么?
(3) 這一部分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歸納寫景方法:
(1)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等;
(2)從不同的感官角度來描寫,如視覺、聽覺、 觸覺等;
(3)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如從高到低、從低到遠等;
(4)虛實結合,動靜結合。
四、小結: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通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準確、生動地描繪,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五 、當堂檢測
1、朱自清,字____,現代____、____、____。
2、課文分別描繪了____、____、____、____、____五幅春景圖。
3、舉例說明作者寫景時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4、學了課文,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情感?
六 、布置作業:
用上本文學過的寫景方法描繪一下你眼中的美麗春天,字數在300字左右。
《春》教學設計 15
教學目標:
1、認識、會寫“趟、混、醞、釀、巢、嘹、薄、烘、疏、箏”10個生字。
2、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課文
3、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重點難點:
1、認識、會寫10個生字,讀通讀順課文
2、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教具準備:
課文錄音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激發導人。
1、教師談話
同學們,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
你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春》。讀題、質疑。
2、簡介作者。
二、學習字詞,初讀全文。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讀順課文,難認的字都讀幾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看看能否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
2、交流反饋,學習字詞。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可指名一小組的同學分節輪讀課文,隨機正音。重點指導字音
“趟、釀、烘、箏”的韻母是后鼻音。“巢、疏、箏”的聲母是翹舌音。“嘹的聲母是邊音。“釀”的聲母是鼻音。
漲(zhàng)紅了臉應和(h)散(sàn)在草叢醞(yùn)釀(niàng)鳥巢(cháo)
3、利用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三、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自由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望春天、描寫春天、贊美春天的部分。
2、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里。
3、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擬人句,品讀。
四、作業:
抄寫生字帶的詞語三遍
第二課時
一、走近春天,體會“迎春”。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說說:讀了這句后,你體會到什么?指導朗讀。
這句是全文起始句,兩個“盼望著”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對春的渴望,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春天的腳步近了”,更把春天擬人化,似乎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們走來。
二、走進春天,體會“繪春”。
1、朗讀思考:
作者分別選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景物來描繪春天。,一共繪出了幾幅圖畫?
2、賞讀交流:
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賞析第一幅圖:春草圖。
誰能用一個合適的詞語來概括這一幅美麗的圖畫?“小草偷偷地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體會“偷偷地”“鉆”等用字的準確、生動,不但寫出了草的旺盛的.生命力,還寫出了小草的生長帶給人們的驚喜。
賞析第二幅圖:春花圖。
默讀第4自然段,把選取的景物用波浪線畫記。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不僅果樹之花爭相斗妍,而且野花遍地,萬紫千紅。眾花還以其特有的色香,吸引無數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蝴蝶翩翩起舞。這些描寫,活現出春意盎然的氣氛。“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
作者不以再現自然花色為滿足,還特意馳騁想象的翅膀____讓樹上墜滿豐收之果。果樹之果的想象不僅拓寬了描寫的視野,更從未來角度渲染了春花的可愛。引讀,指導背誦
賞析第三幅圖:春風圖
“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
賞析第四幅圖:春雨圖
“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房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賞析第五幅圖:迎春圖。它主要描寫了春境中人的活動。“城里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也趕趟兒似的,一個個都出來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兒事去。”在春天,花卉爭榮,各不相讓;而“一年之計在于春”,人們也以只爭朝夕的精神投入了工作。
引導回顧:說說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春天?
三、感悟春天,體會“贊春”。
(1)在繪春后,體會作業滿懷喜悅的心情來頌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出了春天的哪些特點?
“春天像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
它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春天先喻為娃娃,再喻為小姑娘,最后喻為健壯的青年,從三個角度,繪出三種形象,形成排比,點出了春天的特點____新、美、力,使人讀后產生無盡的喜悅、無窮的活力、無限的希望。從而讓我們悟到:人類也應當踏著春天的步伐,去創造美好幸福的生活。
(2)體會表達:這三個比喻各自成段,它們的順序能顛倒嗎?為什么?如果把這三個比喻合成一段,表達效果會有什么影響?
四、體會寫法,總結拓展
有人說:“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偉大的畫家”“春天是個美麗活潑的仙子”古今中外寫春的作品很多,同學們可將自己收集的關于春的試問互相交流。五、作業:
背誦課文1至4自然段。
第三課時
1、全面復習前面所學過的內容,并要求學生熟讀課文,背誦!
2、提綱挈領,總結提高課文中心思想,并要求學生通過熟讀領會文章的內涵和精髓!
《春》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1 通過反復、有感情的朗讀,從而感知課文內容,總體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理清思路,尤其要能理解作者在觀察中的思維活動。
3 學習作者抓特點,多角度,按順序的景物描寫方法,并運用于練筆中,使景物描寫的能力能夠有所提高。
4 對文中精彩的句段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理解。(以鼓勵為主,但要注意引導的方向性。)
5 在語法上,要掌握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
6 從本文的學習中,初步學會閱讀文章和欣賞文章的方法。
教學重點:
1 從作者的觀察思維中學習描寫景物的一般方法。
2 掌握閱讀和欣賞優美文章的方法,初步形成自學這類文章的能力。
3 掌握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并能夠充分運用聯想和想象運用這兩種修辭方法。
教學安排:
兩課時(有條件可增加一節活動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在反復朗讀中形成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機,體會作者積極熱情的思想感情。
2 把握文章的總體結構。
3 學習作者景物描寫的方法。
4 揣摩文章中的精彩句段,體會比喻、擬人在景物描寫中的作用。
二 教學過程:
(一) 導入1’
法國有一位雕刻家,叫羅丹。他曾經說過一句話相信大家一定聽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的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美。春天也是一種美,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帶來了溫暖,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力量。(展示春的圖片)古往今來,許多文人描繪過春天,歌頌過春天,由此產生了許多不朽的篇章。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一篇贊美春的頌歌,學習的重點是要體會春天美在哪里。他的作者是朱自清。(板書)
(二) 朱自清1’
朱自清,字佩弦,是著名詩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文字清新樸素,描寫細膩,感情真切,富有自然美,讀后令人回味無窮。他熱愛自然,觀察自然,描繪自然,他的寫景散文,無不寄托著對大自然的無限深情。
他早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后來在英國留學一年,回國后,在清華大學任教授。他于1948年去世,享年50歲。他留下來的著名作品有:《荷塘月色》、《背影》和《綠》,這些文章我們在中學里都會學習到。今天我們先來學習他的《春》這篇文章。
(三) 朗讀’16’
1、6’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大家要用你的心去領略春的風光,春的氣息。在讀的過程中有遇到好的詞和句,就用筆把它劃下來,這不僅是我們學會欣賞,提高鑒賞能力的第一步,而且也是閱讀課外文章,積累詞匯的一種常見方法。
正音正字:“水漲起來了”的“漲”,“漲”是多音多義字。
散(sǎn)在草叢里 ,醞釀(yùn niàng),巢(cháo)
應和(hè), 暈(yùn),蓑(suō), 水漲(zhǎng),剿(cháo)
迷藏(cáng), 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 籠(lǒng)著一層(céng)薄(bó)煙
散:散(sǎn)在草叢里 散(sàn)會
自由練習。
明確:文章中有對春天的贊美,有對春天的描繪,有對春天的期待,現在請大家對照課文想一想,朱自清是懷著怎樣的心情來面對春天,描寫春天的?
明確:飽含著對春天的無限熱愛,對春天萬象更新的無限贊美,從而讓讀者感受到他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給人以進取的鼓舞。(可以從課文中一些積極的詞匯體現。)
2、通過這種感情作者在描寫春天的過程中有沒有按照一定的順序?(是先贊美,還是先描繪,或者是先期待?現在請***朗讀一下課文的第一段,看看作者的熱愛之情最初是體現在哪里?)
(四) 分析精彩句段:
1、從對春天的盼望開始。3’
現在請同學們整齊的朗讀第一段,注意讀出作者期盼的語氣。想一想,這一段哪里寫得好?
(1)為什么要連用兩個“盼望著”,用一個不也同樣可以表達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確:這種疊用,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如我們在叫喚朋友或者父母親的時候,叫兩聲往往要比叫一聲更加急切一些。)另一方面,也把讀者的心懸起來了。(盼望著,盼望著什么?心往上提了一級, 沒寫,還是一個盼望著,急了,心情又提了一級, 到底盼望著什么?東風來了,為什么東風來了會讓作者如此興奮?答案還沒出來,心又上了一個臺階, 最后作者才寫道,“春天的腳步近了”,原來作者是在盼望春天。這就給我們讀者一種渴望讀下去,探究他后面到底寫什么的愿望,從而引起共鳴。)
通過這樣一種疊用,作者在文章一開頭不僅表達了自己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將讀者的心牢牢的抓住,使讀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2)為什么只是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確: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把春天擬人化,寫它的腳步,仿佛一個你最喜歡的人在遠處向你招手,緩緩地向你走來,一種欣喜之感油然而生,讓人倍感親切。
(3)一句很樸實很平凡的語言,為什么我們能體會出這么多的東西呢?這就涉及到我們閱讀文章的一種能力:品味和欣賞。(課本P51)
引出第三單元提示,聯系到本單元的四篇課文,有春天,有冬天,有秋天。春風秋雨冬雪,大自然是美的。但是朱自清筆下的春最美,最需要我們來品味和欣賞。
如何品味和欣賞呢?方法之一就是體會文章中的修辭。在第一段中作者運用了哪兩種修辭?(擬人和反復),通過兩種修辭手法,表現了對春天的盼望,這是文章的總起。此時春天還沒到,只是近了。接下來呢,春天來了,……
2、繪春:接下來呢,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么?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1)看到了山,水,太陽。(可以看出這是對春天的____描繪)
(2)從這一段開始,作者已經開始在描繪春天了,既然它已經來到了作者的面前,為什么他不開始從最細小的一草一木寫起呢?
明確:這一段是對春天的一個整體的描繪。為什么會先有一個整體的印象呢?因為這是一種視覺的規律。假如現在來了一個新同學,他就站在門口,我們先會看他的什么呢?是高是矮,是肥是瘦,是黑是白,等等,然后我們才會去看他穿著什么樣的衣服,什么樣的鞋子,什么樣的發型,等等,再接下來,我們將會看到他衣服的顏色,鞋子的.顏色,甚至是品牌等等。(或者以自己第一天見面為例。)
所以,在這一段里,作者描寫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生動景象。
景象:一切,山,水,太陽。
知識點:
一切,說明了沒有一個例外,眼睛所看到之處都是。
然:“的樣子”,表示一種狀態。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張開了眼。”是擬人寫法,很形象很具體地寫出了春天剛到時的特點。
“朗潤”表示明朗、潤澤。因為春天到了,山草變綠,林木抽芽,色彩變得非常鮮明,山色由暗淡漸漸明朗,樹木由枯萎轉為潤澤。給人一種清晰明亮的感覺。(點擊朗潤的山的圖片。)
水漲是因為冬天的冰雪融化造成的。(冬去春回)
寫太陽,擬人。用“紅”來描繪,表現了春日融融的暖意。不會給你一種烈日的刺通感。
(3)這一段運用的修辭手法有擬人和排比。
排比:“山郎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作用:使句子整齊和諧,有氣勢,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
朱自清在其他文章中的精彩排比還有:“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于是____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是,便從凝然的雙眼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又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腳邊飛去了。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開始在嘆息里閃過了。”(朱自清《匆匆》)
學生優秀習作:“在上課的時候,日子從讀書聲中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寫作業時,便從舞動的筆尖上過去。每天都重復著這些,沒有什么改變。”
過渡:這一段是作者在描繪春天中的總寫,他用非常概括的語言勾畫出了春天的整體景觀。那么接下來作者就要對春天進行仔細地觀察,用他細膩的筆觸去描繪春天的美,為我們展現一幅幅春的畫面。現在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第3到第7段,思考一個問題,作者為我們展現了幾幅畫,分別以哪一種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你能否為這些畫起一個漂亮的名字?
明確:展現了五幅圖畫,分別是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
3、春草圖,請同學朗讀第3段。
(1)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春草圖的?
明確:
質感:嫩嫩的。寫出小草柔嫩的特點。
顏色:綠綠的。有了綠色就等于有了綠色,這里同樣也是用綠色來象征著春天里生機勃勃的景象。
生命力:首先,用“鉆”字寫出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這種鉆不是一下子鉆上來的,而是偷偷的鉆上來,寫出了小草在春的催發下不聲不響的長出來的樣子。
“鉆”和“偷偷”兩個字用語非常準確,作者用擬人的手法使草具有了了人堅強的性格,顯示了春早旺盛的生命力,展現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從而使得語言更加的生動形象,同時也使沒有感情的小草變得像人那樣,有感情了。
其次,“園子里,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表明了春草分布廣闊,綠滿大地。剛才是從一顆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現在又從整片的小草寫它旺盛的生命力。可以看出作者對事物的觀察和描寫是多角度的,這樣子寫出來的文章就會讓人感到更加的形象具體。
再次,“坐著,躺著,打兩個滾,……捉幾回迷藏。”這一組短語作者連用了六個動詞,寫了一群天真活潑小孩子。語言是非常口語化的,就像在和一個小孩子說話一樣,非常親切,仿佛就發生在身邊一樣。
(2)那么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3)這些景象也正映現出了作者春天的一股強烈的熱愛之情。這種用景物的描寫來寄托作者感情的寫法,叫做借景抒情,也叫情景交融。(可以葉子、風、草為例作對比。)
如:葉子,心情好的時候是嫩嫩的,綠綠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粗粗的、黑黑的,或者是枯干的,或者……
風,心情好的時候是輕悄悄的,心情不好的時候是凜冽的,刺骨的。
模仿:草,心情好的時候是軟綿綿的,更好的時候,甚至是散發著陣陣清香。
心情不好的時候是____硬梆梆的,針刺般的,甚至是惡臭。
這種情景交融的寫法也是我們進行品味和欣賞文章的另一種重要方法。同時這種方法放在我們的作文中也同樣會為我們的作文增色不少。
展示優秀習作:
“望著天空,看著白云,又遠又近,有一種刺眼的感覺。……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陽光照射在路旁的樹上,像被擊碎的玻璃落在地上。風輕輕吹過,我多想將我現在所有的感覺都寄托在風身上,讓它隨風遠去,隨風消失。呼,一天又過去了。”
評價習作: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景物當中。
因此,學會在文章中欣賞它情景交融的地方,學會在作文中運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精髓之一。因此,今天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來運用這個精髓:在接下來的四段中,自己學著欣賞這四幅畫面,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和迎春圖。主要抓住兩個點:第一,描寫過程中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第二,哪些地方是屬于情景交融的,有什么效果?在學習運用這兩種方法的同時,有一個最基本的要求:認真的閱讀文章,帶著問題去思考。
三 作業
1 背誦第2-7段。
2 掌握字詞及課下注解,準備小測。
3 完成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 教學目標:
1 鞏固對課文中生疏字詞的掌握。
2 讓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方法自己欣賞文章,領會作者思想感情。(需要老師的適當引導和評價)
3 掌握多種景物描寫的方法,并努力通過聯想和想象充分地運用。
二 教學過程:
(一)檢測字詞5’
(二)導入5’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朱自清先生在春面前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又學習了他描繪下的第一幅畫春草圖,這幅春草圖是怎樣的呢?現在請一位同學來背誦一下這一段。
作者并不單純用春草圖來表現春天,他還描寫了春天的花,那么春天的花是怎樣的呢?請一位同學來背誦這一段。
(三)春花圖8’
1、假如現在你手中還握著一架攝像機,按照課文的描寫,你將如何進行拍攝?
明確:從樹上似錦的繁花移到花間喧鬧的蜜蜂,最后移到地上草叢中爛漫的野花。 從高到低 作者在進行景物描寫中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這是值得我們在在作文時學習的。
2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幅畫美不美?
誰能具體說說朱自清筆下的春花為什么能夠寫得這么美?
預計有如下幾種答案:因為朱自清喜愛春花,在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知識廣博,語言美,在描寫中使用了修辭手法。(引出修辭)
3 這段話共有幾句話?五句。
想想每句話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出了春花的什么特點?
明確:(1)擬人,寫春花報春的氣勢。
(2)比喻,寫春花色彩的艷麗。
(3)通感,寫春花氣味的甜香。
(4)襯托,寫春花數量的巨大。
(5)比喻,寫春花種類的繁多。
總的特點:春花萬紫千紅,爭芳奪艷。
(附:用擬入,寫桃樹、杏樹、梨樹;不簡單地說花朵開得茂盛,而以“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描述,寓樹以人的情態、動作,“趕趟兒”,表明爭先恐后地,要趕上這一趟兒,趕春天,趕春光,百花爭春,這就把是寫活了。用比喻,1、寫花色的艷麗,不直接說出紅的桃花、粉的杏花、白的梨花,而用“火”、“霞”、“雪”來比喻,不僅使色彩更鮮明,而且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
2、為什么要把遍地的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沒有直接寫到太陽,但卻能夠讓人感受到一股明媚的陽光,沒有直接寫到風,但卻能夠讓人明顯地感到一股習習的春風。)
從中,我們看到,五句話,寫了五層意思,層次極為分明,都圍繞著春花寫,中心十分突出。從中我們是不是能獲得一些對作文很有幫助的啟示呢?____寫文章要圍繞中心寫。在圍繞中心寫的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讓文章更加的精彩,讓你所描繪的事物更加的形象可感,這就非常需要修辭的運用。就像作者把野花比喻成眨呀眨的星星,很含蓄的寫到了風,寫到了太陽,使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同時他也將這段對春花的描寫引到了下一段對春風的描寫。現在請全班同學朗讀第5段。
(四)春風圖10’
請一位同學起來背誦這一段。
春草和春花,都是具體的、形象、可感的事物,作者容易寫,我們也容易讀。而春風是一個看不見也摸不著的東西,作者怎樣去寫呢?
1 作者寫春風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
先寫風的溫和,再寫風的香氣,后寫風的和悅。
2 這三個方面分別是從人的哪些感覺來寫的?
觸覺、嗅覺、聽覺。
3 作者從觸覺寫春風,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比喻,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
為什么要把春風比成母親的手,而不比成父親的手,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手呢?
明確:母親手的普遍特點是溫順柔和,而父親的手的特點是粗廣剛毅。因此,這一比喻從觸覺的角度非常巧妙的寫出了春風的溫暖和柔情,把本來看不到摸不著的風形象化了。同時這個比喻也印證了前面古人所講的“吹面不寒楊柳風”。因為對同一自然景物的感受往往會因為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不同而不同,但是春風卻不一樣,古往今來,人們對春風的感受卻是一致的,像母親的手和吹面不寒都具有共同的特點。
4 剛才說了,風本來是沒有味道的,這里哪來的香味?
這是因為作者通過嗅覺感受到了春風帶來的各種氣息,有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有青草味兒,也有花的香,寫出了春風的香甜和醉人。
5 作者還借助聽覺寫出了風的和悅,請問他聽到了什么?
鳥兒“清脆”、“宛轉”的叫聲,牧童“嘹亮”的短笛聲,和輕風流水應和,這是多么動聽的音樂。
6 以上我們看到作者從觸覺、嗅覺和聽覺三個方面,把無形無色的春風寫得有聲有味,美妙感人。再看到春花圖,作者也同樣運用了這三種感覺,還有視覺。從中,我們看到,文章對春景寫得如此具體生動,是和作者多方面的感覺和深切地感受分不開的。這里我們又獲得了一種啟示:要獲得實際感受,就耍仔細觀察,觀察就是要把五官一起開放,使大腦同時通過五條渠道去認識和表現事物。這也是我們經常說的要在實踐中提高觀察能力的一種途徑。
(五) 春雨圖5’
那么春天的雨又是如何的呢。請同學們朗讀第6段。讀完后思考或者自由討論兩分鐘,讓學生上臺填寫表格。(目的是讓學生試著用自學或探討學習的方式欣賞文章。)要說出體現在哪里。
明確:
順序,由物及人,由近及遠。
修辭,排比,比喻。
特點,細密,輕盈。
(六) 迎春圖5’
以同樣的方法學習這一段。
(七) 贊春4’
請同學朗讀8—10段。說說這三段贊頌了春天的什么特點:生機勃勃,千姿百態,充滿活力。
(八) 活動3’
你喜歡朱自清先生描繪的哪一幅圖畫,為什么?甚至可以只就其中的某一個字或詞談談體會。
(九)總結1’
評價同學的談話。從文章中作者體現出來的感情,到從作者景物描寫的方法給讀者的啟示,要求學生能夠運用這種寫作方法進行作文。
三 作業:
1、背誦全文。
2、預習并讀熟《古代詩詞五首》
四 板書:見另頁
《春》教學設計 1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A.掌握課文寫景方法:
①抓住江南春天特點來描寫景物;
②分層次寫出春景畫面。
B.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C.準確把握作者的感情脈絡,經過朗讀訓練,要使學生能讀出作者在文中要表達的感情。
能力目標
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寫景散文的方法并運用于寫作中。
情感目標
深刻理解作者通過細致生動的描繪,來表現自己熱愛自然,熱愛生活,追求未來,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2、理解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教學難點: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預習
1、掃清字詞障礙。
2、理清課文寫景的層次。
二、導入
(放幾張春天景物圖片,讓學生回答這是哪個季節的景物,)一提到春,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了陽光明媚,東風蕩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色,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許多文人用彩筆描繪春天,歌頌春天。今天學的散文《春》寫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樹、花、鳥、風、雨等等。作者是怎樣描繪的呢?讓我們來學習今天的課文《春》,領略大好春光。
三、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 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有:散文《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2、掃清字詞障礙。
水漲zhǎng起來 散sàn在草叢 鳥巢cháo 撐chēng傘 應yìng和ha醞yùn釀niàng 披著蓑suō戴著笠lì薄báo煙 黃暈yùn 抖擻sǒu嘹liáo亮趕趟tàng兒 宛wǎn轉
3、聽錄音朗讀,體會感情。
4、學生放聲自由朗讀課文,用喜愛、歡欣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
5、給文章分段并歸納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第一部分(1-1): 盼春
第二部分(2-7): 繪春
第三部分(8-10):贊春
四、研究課文:
1、第一部分____盼春
齊讀課文第一部分。
①作者為什么要連用兩個“盼望著”,用一個不也同樣可以表達作者期盼的心情?
明確:這種疊用,一方面表達了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和渴望的心情。
②為什么只是春天的腳步近了,而不直接寫春天到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明確:此時春天還沒有到,所以一個“近”字非常準確。寫它的腳步,把春天擬人化, 讓人倍感親切。
五、練習鞏固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醞釀( ) 胳膊( ) 抖擻( ) 應和( ) 支撐( )
搖曳( ) 宛轉( ) 傍晚( )撫摸( ) 嘹亮( )
2.根據拼音寫漢字。
⑴ 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xīn xīn rán ( )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⑵ 鳥兒將cháo ( )安在fán huā nan ya()當中,高興起來了,hū p?ng yǐn bàn( )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清風流水應和著。
⑶ 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suō( )著,戴著lì( )。他們的房屋,xī xī shū shū ( )的,在雨里jìng m( )著。
3、填空。
⑴全文圍繞一個“春”字展開,著力地描繪了()、()、( )、( )、()五幅圖畫,把一個花卉爭榮、生機勃勃、渾然完整的春天形象展現在我們的面前。
六、課堂拓展:搜集有關春天的俗語、成語、歌曲、詩詞等。
七、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詞
德育滲透:欣賞課文內容,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第二課時
一、課前預習:
1、背誦課文;
2、就課文不理解之處之意
二、新課學習
1、檢查朗讀、背誦情況。
2、第二部分:繪春
(1)齊讀第2段,思考:
①春天終于盼來了,大地回春,萬物復蘇。作者滿懷喜悅的心情,先用了一句話對春回大地做了概括,學生讀“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②總寫春回大地后,分別描繪了哪些景物?
點撥:“山”、“水”、“太陽”,運用擬人,總寫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的景象,也表現了作者急切而喜悅的心情。
③盼望在文中一連出現兩次,可否刪掉一個?
不能,用反復的修辭手法,體現了人們盼春的心情急切。(盼春之切)
④第一段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
總領全文,引出下文。
3、朗讀“春草圖”,思考:
(1)質疑:作者抓住了春草的哪些特點?
點撥:嫩、綠、多、軟
(2)質疑:“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一句中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里?
點撥:“鉆”“偷偷地”用得好,運用擬人生動地表現了春草旺盛的生命力。
“偷偷”體現了人們在不經意間才發現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賦予小草感情的意識,使小草富有情趣,惹人喜愛。
“鉆”字寫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擠勁,表現小草生命力的頑強。
(3)質疑:“嫩嫩的,綠綠的”是修飾小草的,按正常的語序應該放在“小草”前,作者卻將其放在句末,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點撥:起強調、突出的作用,強調春草嫩綠的特點。(突出了是春天的作用使小草充滿了生機,顯得極為可愛)
(4)質疑:寫春草為什么又寫人的活動?
點撥:既寫春的到來給人們帶來歡樂,又從側面烘托春草的嫩綠可愛。
小結:作者眼中的春草似有似無,若隱若現,我們可以用一句詩句來形容: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要看近卻無。”
4、朗讀“春花圖”,思考:
(1)質疑:作者從哪些方面描繪春花的?
歸納:
①“你不讓我,趕趟兒。”寫花朵多;(花態)
②“紅的像火,像雪。”寫花色艷;
③“花里帶著甜味兒”寫花味甜;
④“閉了眼,梨兒”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實;
⑤“花下飛來飛去”寫蜂鬧蝶舞,從側面烘托春花的繁密,香味濃郁;
⑥“野花遍地是”寫野花多;“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不僅寫野花多,而且色彩亮麗;
(2)質疑:這段文字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有什么好處?
歸納:①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運用擬人,生動寫出春花競相開放的情景;
②“紅的像火,學”運用比喻、擬人,寫出春花色艷(不僅使色彩更鮮明,也激起讀者豐富的想象。)
③“散在眨的”運用比喻、擬人,寫出野花多,色彩亮麗(不僅寫出野花的繁多,而且生動形象地描繪出野花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的明麗色彩和春風吹拂下輕
輕擺動的可愛情態。)
(3)“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如果把“鬧”換成“飛”好不好?
明確:不好。“鬧”,不僅寫出了聲音,而且寫出了情態、動作,渲染了喧鬧的熱鬧景象,從側面體現春花的繁茂、鮮艷、甜香)如果用“飛”字,則無聲無息,只能表現飛時的形態,而不能表現聲響和景象。
所以,作者用“鬧、飛”襯托花的香甜艷麗,使畫面有動有靜,有聲有色有味。
(4) 作者寫“春花圖”按什么順序描寫的?
樹上繁花-樹中昆蟲-樹下野花按從上到下,從高到低的順序來寫
小結:春花圖猶如朱熹筆下的“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三、【反饋練習】
閱讀課文第1-4段,回答完成下列問題:
1、第①段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2、第④段寫的是“春花圖”,而劃線的句子卻寫蜂蝶的多,作者這樣寫的用意是什么?
3、“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鉆”改成“長”行嗎?為什么?(2分)
4、“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寫這些人的動作、行為的目的是( )(2分)
A、草地有人在活動,所以要寫。
B、說明人們在春天到來時心情很愉快
C、是間接寫草地,突出草的嫩綠可愛的、寫了草,又寫人,構成一個畫面
5、選文的第③段寫的是“春草圖”,其中寫春草“質地”的詞語是 寫春草“色澤”的詞語是寫春草旺盛長勢的句子是 (3分)
6、“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方法?作用是什么 (2分)? 答:
四:課堂拓展:課后研討與練習一
五、課堂小結;
作者抓住春天的景物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而且結構清晰:按盼春—繪春—頌春來組建全文。構思巧妙
六、作業:參照“春花圖”,選取某個季節里的一個景物進行生動描繪。
《春》教學設計 18
一、教材分析
《春》是朱自清先生所寫的一篇優美的寫景抒情散文,也是中學語文教材中的傳統篇目。這篇散文以詩的筆調,描繪了花卉爭榮、生機勃勃的春天的圖畫,贊美、抒唱春的創造力和帶給人們以無限希望,從而激勵人們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勞作、奮然向前。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培養朗誦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培養學生對語文的感受能力,感悟能力,品味文章的語言美,畫面美,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圈點勾畫的比較鑒賞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感悟自然的能力和熱,愛自然的感情。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三、教學理念:
春是學生筆下的常客,但寫的好的很少。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好范文。本課著眼于感受、欣賞、品味朱自清美的語言,用聽讀、美讀、賽讀,畫面再現文字,圈點勾畫、旁比等多種多樣的形式,體味朱自清的語言美麗。在充分領悟語言美的基礎上,通過畫面再先后的分別用自己的話和用朱自清的原文描述畫面環節,讓學生從無意識到有意識地認識到自身與名家在遣詞造句上的差距,培養學生的鑒賞與反思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鞏固并化課堂內容而設置了練筆、積累和美文推薦的課后作業。此教學設計通過讀帶動學生悟,從而培養鑒賞與反思能力,自省精神,希望最終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水平。通過朗讀培養語感,通過畫畫提倡創新,通過比較學著鑒賞通過作業引向課外。
四、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你能用古人的詩句吟誦春天嗎?你,作為新時期的詩人,又想對春天說點什么呢?你寫過春么?你筆下的春是怎樣的呢?
生: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生: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生:……
2、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的回答非常好,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的《春》,朱自清先生呢,不但對季節有非常敏銳的感受,而且他還能生動地、細致入微地把這種種的感受,把他所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包括心里感應到的都把它寫出來,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其實我們早讀課的時候都已經讀過了,也已經預習過了。那么,下面呢,我先給同學們朗讀一遍,朗讀的過程當中,(展示課件:文中寫了哪些景物,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什么?
作者是按什么思路寫春天的?全文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我請同學們注意這樣兩個問題:
第一個,寫春天,作者寫了哪些景物?在作者筆下,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第二個、作者的思路是什么?就是說作者先寫什么,后寫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注意這兩個問題。帶著這兩個問題來聽。
師:范讀《春》。
師:好,剛才老師讀了一遍。這個問題大家已經思考了一下,現在我再給大家一個機會自由讀,大聲朗讀。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讀邊思考老師提的問題。把書中,哦,我說書中都寫了,還寫了哪些景物啊,把這些景物都及時地標注出來。開始。
(學生自由朗讀)
師:好,讀完了是吧?現在我們來看看第一道題目,剛才我已經說了,文中寫了哪些景物?注意啊,是兩問:哪些景物,作者把它們
的共同特征寫出來了,共同的'特征。好,誰來回答?寫了哪些景物?
生1:桃樹、杏樹、梨樹。
師:哦,文中寫了桃樹、杏樹、梨樹,注意這一段,你認為寫的是桃樹、杏樹、梨樹嗎?
生1:(點頭)
師:大家同意不同意?
生:(齊)不同意。
師:那么大家認為這一段寫的是什么?
生:(議論紛紛)花,花。
師:花對吧?一定要把重點,把那個關鍵的詞找出來。還有嗎?
生1:沒有了。
師:請坐,你來。
生2:寫了山、水、太陽、春草、春花、春風、春雨、還有春天里人們活動的圖景。
師:請坐,她說的……還有沒有人要補充的。
生3:作者寫了花,還有寫花的時候,還有蜜蜂、蝴蝶,襯托地花開得生機勃勃,還散發出誘人的香味。他這樣寫,寫了春天新翻的泥土氣息的時候。他還寫了鳥,又襯托出春的氣息引來了鳥在這里搭巢安息。還寫了春雨,春雨細細的,他還用了三個恰當的比喻句,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給人一種非常溫柔的感覺。他還寫了雨后人們出來活動,給人一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師:好,請坐。這兩個同學回答問題,這個女同學非常干脆利落地站起來說寫了山、水、太陽,還有春草、春花、春風、春雨,還有春天里人們出來活動的場景,回答地好不好?
生:(齊說)好。
師:為什么?回答地很清楚,很簡潔,而且老師問寫了哪些景物,她就回答寫了哪些景物,是不是?(學生點頭)回答地非常好,干脆利落。那位這位同學呢,他起來回答的時候,他開始補充了,他說寫春花的時候,還寫了蝴蝶、蜜蜂,還寫了小鳥。同時呢,這個同學他的感覺是非常敏銳的,他馬上就意識到了,在讀這篇文章的時候,他
感覺到除了這些而外還有新翻的泥土的氣息,還有風里面花里面帶來這些各種花的的香味,甚至他還聽于了小鳥安巢落家之后,婉轉的啼叫是不是?他的感覺非常敏銳,但是呢,他回答問題的時候沒有按老師的要求回答。請同學們回答問題時按老師的要求回答。其實這兩個同學剛才說得已經很完整了。的確,是寫了這些景物,這都是春天的景物。那么請問,它們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共同和特征。你來說。
生3:作者寫得非常精神,像剛睡醒的樣子。
師: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他也用了一個比喻,很精神,精神飽滿,還有沒有?沒有了,請坐。有沒有補充的?你來說。
生4:作者把景物寫得很生動,用了很多修辭手法,寫得很形象。
師:作者寫得很好是吧?我現在問的是:在作者筆下這些景物它們的共同研究特點。
生4:生機勃勃。
師:生機勃勃,春天萬物復蘇、生機勃勃。還有補充的,你來。
生5:他們在炫耀自己的美麗和歌喉。
師:哦,這些景物……他這個詞用得好,他說這些景物都不得在炫耀自己的美麗,你為什么時候會有這樣的感覺呢?
生5:我覺得把它們寫活了,像小姑娘害羞的樣子。
師:哦,像小姑娘害羞的樣子,都寫活了,都不得是生機勃勃的,都是惹人喜愛的。請坐,說得非常好。我現在發現我們越來越多的同學的感覺都不得不需要搶救,已經非常敏銳了。那么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剛才我們同學所說的這道題。(出示課件:作者寫了春山、春水、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小鳥、蝴蝶以及春天里的人們。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自然景物也有人的活動。他們的共同特點是生機勃勃、富有活力、充滿希望、惹人喜愛)沒錯,作者寫了春山、春水、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小鳥、蝴蝶等等,還有剛才我們有些同學說的春天里活動,出來抖擻抖擻精神的人們。踢幾腳球,打幾個滾,坐著,躺著。這些在春天里出來活動的人。我們注意到作者筆下的春天是立體的、是動態的,有聲音有色彩,有動有靜。有自然景物,同時還有人們的活動。那么所有這些景物所共同體現出來的特點是什么呢?
生:(紛紛說)生機勃勃。招人喜歡。
師:生機勃勃,富有活力。就像剛才那個同學說的非常招人喜歡,惹人喜愛。說得非常好。
3、美讀,合作研討
那么下面我就請同學給我讀一下,哪個同學來讀?就讀你最喜歡的一個場景,比如說你可以直接讀春風,也可以直接讀春雨,有感情地把它讀好,帶著自己所有的感受去讀。哪個同學來讀?好,你來。
生1:我喜歡的是第六自然段,“雨是……”(讀第六段)
師:最后一句讀得特別好。好,請坐。讀得不錯,但是要注意了,讀的時候要準確,不能缺字漏字。“樹葉兒”剛才讀成了“樹兒”。還有誰來讀?她喜歡春雨。我看看,還有好些同學都沒有發言,還有,好,這個女同學來讀。
生2:我喜歡第五段,“吹面不寒……”(讀第五段)
師:好,請坐。每個字音都讀得非常準,稍微有一點點緊張,讀得不是很流暢。還有,你來讀,這位女同學。
生3:我喜歡第四自然段。
師:好,喜歡第四自然段。(同學們紛紛小聲地讀起來)認真聽。
生3;(讀第四自然段)
師:好,請坐。節奏控制得非常好,讀得也很不錯。好,還有同學想讀。還有沒有的沒發過言的同學來展現一下自己朗讀的水平?好,這個男同學吧。
生4:我喜歡的是第七自然段。(讀第七段)
師:好,請坐。他喜歡的是春天里所有人都走出家門的這一段。我聽到剛才各位同學站起來讀的時候,其它同學小聲讀,都在下面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準備呆會兒要一試身手,結果讀完之后想一想沒有勇氣站起來。其實不怕的,我們第個人都要把自己的感受勇敢地表達出來,這個最重要。那么,當然我們可能還喜歡很多,這里就先不讀了,讓我們來看第二個問題。(出示課件:作者是按什么思路寫春天的?全文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剛才我們都把自己喜歡的春風啊、春雨啊、春花啊,包括人們出來迎春啊都讀了,現在我們來看
第二個問題:作者是按什么思路寫春天的?全文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好,這個問題先思考,四人小組討論討論,然后匯總一個意見,派一個同學代表來說,好,現在四人小組開始討論。
(四人小組開始討論)
師:好,剛才我參加了幾個小組的討論,大家討論地非常熱烈,非常善于動腦筋,我很高興。現在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把自己小組的成果展示出來?好,你來說。
生1:我們這個小組認為通過視覺、嗅覺來寫自然景物,后來通過視覺來寫人們的活動,是動態的景象。全文表達了作者喜愛春天還有贊美春天的感情。
師:好,請坐。他說先寫了自然界的景物,花、春草、春雨、春風,然后再寫動態的人的活動,人們出來活動。再寫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感情把握地非常準,而且他這個角度啊。同學們注意:先寫自然界靜態的自然景物,再寫人們的活動,按這個類別來分的,還有嗎?不同的觀點,好,你來說。
生2:我覺得是按春天的變化過程來寫的。首先,先說“東風來了,然后呢,小鳥就開始……水漲起來,人們就不再穿那么多衣服,因為不冷了,然后就可以去外面玩,然后呢,桃樹、杏樹、梨樹就在春天里開花結果了,然后就繼續寫這些東西就越來越多。
師:按照春天的腳步,他抓住第一句話,第一段的第一句話說“春天的腳步近了”,按照春天的腳步,春天先走到小草地,看到青草,再走到花樹下看到鮮花綻放,然后人們覺得越來越舒服……還有不同意見,你來說。
生3:應該是繞著一個“春”寫的,第一是盼春,第二個寫____—第一個應該寫盼春,第二個寫看春,第三個寫贊春。
師:這個同學很了不起,他用六個字把全文概括出來了。第一個詞是“盼春”,是盼春嗎?
生3:是,盼望春天。
師:盼望春天,怎么盼望的?
生3:用……就是自己心里想的。
師:文章中是怎樣說的?哪一句話是盼春?
生3:就是:“盼望著,盼望著”
師:“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我請問“盼望著”這里去掉一個“盼望著”,怎么這么羅嗦呀,就寫“盼望著,春天來了”不行嗎?好,你來說。
生4:非常的期待,并不是說只是盼望,這樣能夠更加突出他期盼春天的到來。
師:他說是程度不一樣,更加地突出了他盼望春天的到來是嗎?請坐。你這個問題還沒有說完,接著說。
生4:表達了……表達了那個作者對春天的喜愛與盼望,希望它永遠都這樣子。
《春》教學設計 19
教學目標:
1反復朗讀,感知內容,體會美感
2理解思路揣摩品味語言
3學習作者抓住特點多角度按順序描寫景物的寫法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難點:
目標2目標3
教法教具:
誦讀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要開始第三單元的學習,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說話練習)
1說話練習:我最喜歡的季節是__,因為__。
(按照這個形式來說話,給你們幾分鐘時間互相說說看,等會我請同學站起來說)
(通過同學們的回答我們都發現一年四季每一個季節都有它不同的特點
比如在春天萬物復蘇春光明媚到處都鳥語花香,
而夏天呢,雖然天氣炎熱,但是綠樹成蔭而且正值暑假同學們可以做很多戶外活動像游泳等等,
秋天就更不用我多說了,我們把秋天說成是豐收的季節滿眼的金燦燦,
冬天萬物凋零但是下雪的時候到處銀裝素裹)
2(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課就是一篇描寫季節的散文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1頁
我們來一起學習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
板書:春朱自清
3先來介紹一下作者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號秋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板書:字佩弦,號秋實《背影》《荷塘月色》等
二朗讀感知課文
1先請一個同學把導讀部分讀一下
從導讀中的信息,我們可以看出,朱自清先生所描寫的是什么地方的春天啊?
~江南
我們都知道江南水鄉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那么,導讀中告訴我們江南春天是什么樣的?
S風和日麗山清水秀草長鶯飛百花爭艷
2那么朱自清先生筆下的江南的春天又是怎樣一幅景象呢?
分別請三位同學來朗讀課文朗讀的時候要注意你的發音,語速還有語氣,其他的同學在下面要認真聽我會叫同學來評價指出站起來朗讀的三位同學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第一位1-4
第二位5-6
第三位7-10
(糾正讀音:水漲(zhǎng)捉迷藏(cáng)醞釀(yùnniàng)應和(hè)薄(bó)煙黃暈(yùn)
蓑(suō)衣巢(cháo)潤rùn嫩nèn眨zhǎ脆cuì笠lì)
3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
思考這篇文章應分幾個部分,每部分寫些什么?
3全班齊讀。回答問題:這篇文章應分幾個部分,每部分寫些什么?
板書:盼春(1)盼,來,近
繪春(2-7)
贊春(8-10)
4通過分析這篇課文分為三部分,重點是哪部份?
~繪春
請同學們仔細閱讀繪春這部分也就是文章的'2-7節,看看這一部分分別描繪的春天的哪些景物?
春草圖____草報春3
春花圖____花爭春4
春風圖____風唱春5
春雨圖____雨潤春6
迎春圖____人迎春7
6根據上面的歸納,我們看看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點,通過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準確,生動的描繪,抒發了對春天的贊美之情,表達了作者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奮發向上的思想感情。
三作業
1熟讀課文
2 P54詞語注音寫在作業本上
《春》教學設計 20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用普通話有感情反復地朗讀課文,理解并品味文中美的情景,美的結構,美的語言。
2、在整體把握課文的基礎上品讀精彩句、段。
3、學習本文細致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理解體會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4、引導學生了解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
1、通過聽讀、朗讀、品讀等方式,讓學生感知課文內容。
2、通過對妙詞佳句的品析,培養學生的語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美文,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2、培養學生形成熱愛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
1、賞析本文優美的語言。
2、細致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進行細致地描寫。
難點:
作者借景抒情的寫作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讓學生在聽讀、朗讀中理清文章思路。
二、教學重點:整體感悟,理清思路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一學生完成)
同學們,天氣漸漸地冷了,冬天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迎著冬天的笑臉,我想起了雪萊的一句詩:冬天到了,春天還會遠嗎?一提到春天,我們眼前就仿佛展現出一幅幅美麗動人的圖景。同學們,讓我們伴著這優美的音樂,隨著老師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描繪的《春》之中。(多媒體顯示課題及作者)
(二)聽配樂朗誦。播放背景音樂,老師聲情并茂地朗誦。多媒體顯示:聽讀,說感受的話。
(三)讓學生談談聽朗誦后的感受。
師:聽了朗誦,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請你以這樣的句式說一句話。(多媒體顯示:聽了朗誦,我聽到了……/聽了朗誦,我看到了……/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例:聽了朗誦,我感受到了人們盼望春天的熱烈而急切的心情。)
(四)自由朗讀,分組(分為5個學習小組)討論文章層次的.起止段落。教師用多媒體提示課文思路(盼春―繪春―贊春)。
(五)每個學習小組派一名學生參加聯讀課文。要求第1名學生讀“盼春”,第2―4名讀“繪春”部分,第5名學生讀“贊春”部分。(聯讀時不告訴學生起止段落,考查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層次理解是否正確。)
(六)經過自由朗讀和小組代表的聯讀,全班交流對文章結構的理解。
教師明確:
第一部分(①):盼春
第二部分(②―⑦):繪春(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第三部分(⑧―⑩):贊春。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布置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2、學習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
二、教學重點:
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
2、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
三、教學過程:
(一)引導品析“春草圖”
1、朗讀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技巧,學會正確使用四種朗讀符號(重音輕讀;重音;小停;拖音)
2、第一次朗讀(自由讀),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換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點來寫?
教師明確:嫩、綠、多
4、第三次朗讀(男女生各讀一層),悟一悟這段層次劃分的問題。教師提示可劃兩個層次。教師明確:先正面寫,第一句用擬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遠,把春草人格化,顯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綠綠的",從質地、顏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滿是的"用口語顯示春草的生機勃勃的特點;然后是側面寫,第三、四句寫春草給人的歡樂與感受,充滿活力。
5、第四次朗讀(個人大聲讀),把“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教師明確:“偷偷”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鉆”字寫出了小草萌發的力量以及小草頑強的生命力。而修改以后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
6、美讀,各學習小組派出一名代表朗讀,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教師提示:語調:輕快;感情:喜愛、贊美
7、教師小結(多媒體顯示):
寫景散文的基本特點:
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節、特定地點的特有現象進行描繪,使其特征突出。
②寫景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
③寫景散文的文筆優美精彩。
(二)運用上面所學的方法賞析“春花圖” “春風圖”“春雨圖” “迎春圖”,每個學習小組一幅圖,分工協作。
(三)各學習小組發言人把本組討論結果提交全班進行交流,
教師明確:
1、“春花圖”
①特征:花朵多,花色艷,花味甜
②順序:由上而下、由實到虛。
③語言:修辭―擬人、比喻、排比。
用詞:第③句中的“鬧”字寫得好,好在它不僅寫出了聲音,還寫出了熱烈的氣氛,繪聲繪色地表現出一派明媚的春光
④感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2、“春風圖”
①特征:和煦、芳香、悅耳
②順序:觸覺、嗅覺、聽覺
③語言:修辭―引用、擬人、比喻
3、“春雨圖”
①特征:細密、輕盈
②順序:由近及遠、由景及人
③語言:修辭―排比、比喻
4、“迎春圖”
①特征:充滿活力
②順序:由點到面
(四)課堂小結
(五)作業布置:
第三課時
教學過程:
一、探究質疑: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明確:“盼望著”;“近”
2、“盼望著,盼望著”。為什么要連用兩個呢?
明確: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3、作者在寫春草圖時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點來寫?
明確:嫩、綠、多
4、把“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里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好“鉆”和“偷偷”用得好,說說好在哪里?
明確:“鉆”既表現春草沖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5、為什么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一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小,說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明確: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二、朱自清的《春》寫得太美了,其實自古以來,春天一直是人們歌詠的對象,請大家把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描寫春天的詩句互相交流并保存到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然后任選一幅春景圖,給它配上能反映其特征的詩句。
教師推薦部分詩句: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唐.孟浩然《春曉》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唐.杜甫《絕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朱熹《春日》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支紅杏出墻來。――宋.葉紹翁《游園不值》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宋.蘇軾《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三、選取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兩句話背誦并模仿寫句子。學習小組內互相交流,然后選取寫得好的在全班宣讀。
四、《春》是一幅精美的畫,它形象生動,姿態萬千,色彩繽紛,春意盎然。《春》是一首動聽的歌,它曲調優美,節奏歡快,動人心弦,發人深思。其實朱自清留給我們的美文不僅僅是《春》,他的《荷塘月色》,他的《背影》,他的《綠》都是不朽的篇章。課后請同學們再次親近朱自清,感受朱自清心靈中飄揚的那片風景。
【《春》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春的教學設計06-07
《春》教學設計06-11
朱自清《春》教學設計07-18
武陵春教學設計12-05
《春望》 教學設計05-31
《春》教學設計14篇06-12
《春》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17
春的教學設計14篇06-08
《春》教學設計15篇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