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頤和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頤和園》教學設計1
頤和園 教學設計與反思
北常保小學 馬艷君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神清氣爽、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隱隱約約、堤岸、雕刻、姿態不一”等詞語。
2、重點學習昆明湖的片段,初步學習課文寫景文章的敘述順序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了解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觀察點觀察,所看到的景物特點不同的寫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優美句段。
4、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培養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及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觀察點觀察,所看到的景物特點不同的表達方法,并學以致用。
2、通過關鍵字詞,聯系生活實際,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教學準備】頤和園風光片3分鐘;課件;課堂練習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 學 過 程
一、激情引入,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片子里播放的是哪里的風光嗎?板書:頤和園
師:是的,她,構思巧妙,建筑精致,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就是----頤和園;她,聞名世界,享譽中外,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她就是---頤和園。(學生有感情讀題,注意“頤”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在人們心目中,頤和園簡直就是人間天堂啊,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走進頤和園,去領略皇家園林的魅力。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到87頁,自學要求: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反復讀,并思考:這是一個怎樣的頤和園?
2、生讀課文,教師巡視。
3、反饋。
(1)認讀生字新詞。
大殿 長廊 堤岸 雕刻 畫舫 橫檻 栽滿 蔥郁 掩映
金碧輝煌 神清氣爽 隱隱約約 姿態不一
(2)交流:這是一個怎樣的頤和園,請用一個詞語來形容。(課件:這是一個 的頤和園。)學生選擇積累的詞匯。
(3)過渡:課文也有兩個
句子很概括地寫了這是一個怎樣的頤和園,請同學們快速瀏覽文章,找到句子劃下來。
(4)反饋交流。
隨生回答出示句子:(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齊讀句子。
①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②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
(5)課文讀完了,誰來說說導游帶你們游覽了哪幾處景點呢?
(學生邊說教師邊歸納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6)同學們怎么這么快就發現了呢?
A自由讀課文第2-5自然段,用“”畫出每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①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④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③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B師:這些句子能否交換位置?為什么?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敘述的?理清敘述順序。(板書:按游覽的順序)
(7)用上表示方位的詞語,出示課文的主要內容,說說發現了什么?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師生總結:“總—分—總”的結構;首尾呼應的寫法;過渡句的連接。)
三、品讀4、5自然段,感受昆明湖的美麗
1、在課文中作者用的筆墨最多,寫得最詳細的是關于哪一部分的內容呢?直接出示第5自然段,師說:頤和園的美無處不在,我們先來領略昆明湖的美。
2、生自由讀課文,思考:看看昆明湖的哪些景物最吸引你。
3、預設:
(1)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的垂柳。(有長長的堤岸,有數不清的垂柳,這使你聯想到什么詩句呢?----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2)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
A、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邊聽邊想,此時,我們就站在昆明湖畔,范讀句子,你好象看到什么?
B、是啊,站在湖畔,印入我們眼簾的是滿目的.蔥綠,這是多么美的景色啊,讓我們也美美地來讀讀,齊讀。(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臺上下涵)
(3)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A、生找到句子,出示并讓學生說說為什么喜歡。
B、給“姿態不一”找個近義詞。(形態萬千、千姿百態、姿態萬千等)
C、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了幾張獅子圖,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出示獅子圖片,引導學生朗讀)。
D、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也來寫一寫你想象中的姿態不一的小獅子吧!——拿出練習紙,學生動筆寫句子——反饋。
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有的 好像 ;有的,好像 ??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E、這些栩栩如生、姿態萬千的獅子,真是巧奪天功啊,讓我們再讀一讀這個句子——齊讀本句。
4、出示第四自然段:
師:在第4自然段中,也有描寫昆明湖的句子,你們發現什么了嗎?生找。
(1)出示句子——生自由讀,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2)你讀出了什么?理解“滑”與“劃”,哪一個更好更合適。
預設學生多種答案。聯系生活實際。
(3)指導朗讀(個別讀,集體讀,想象讀)。
5、師:同樣是寫昆明湖,作者為什么不把這段文字放在第5自然段呢?
(一是站在萬壽山上看到的,一個是站在昆明湖畔看到的,由遠到近的順序)
師小結寫法:由此可見,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觀察點,所看到的景物特點也各不相同。
四、小結余韻,再賞頤和園。
師:“碧水 畫舫 游船;綠島 石橋 獅欄”多么美的畫卷呀!(配樂朗讀昆明湖的片段。)這節課我們徜徉在昆明湖畔,盡情領略了昆明湖的美,頤和園還有許多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完,道也道不盡,下節課我們再去細細游覽。談談這節課的收獲吧!
教學反思:
根據課文特點,本課較為恰當地采用了情境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設置情境,學生如同置身其中.教學步驟的安排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整體感知到頤和園的大與美,從課文找出直接寫頤和園特點的段落進行教學,理清文章結構,再通過文中的過渡句,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層層深入,環環相扣。教學中穿插生字教學與朗讀指導,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自由學習生字,在讀中理解,讀中領悟,讀中激發感情,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與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去朗讀、背誦、復述,將語言自然內化,達到對語言文字的切實積累,不失語文教學之本色。
但在教學中亦有不少不足之處,如師在設計的一個問題:課文哪些自然段告訴我們頤和園又大又美的?學生在文中找了很多地方反映出頤和園的大與美的句子,而師的用意是想讓學生找出課文第一自然段與最后一個自然段總寫頤和園的大與美的句子,由于教師表述問題不夠明確,所以指引學生的過程花費的時間較多,對整堂課的教程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又如在指導學生理清課文敘述的順序的教學上,由于學生初次接觸這個知識點,而教師卻放得太開,先讓學生理清什么順序,再說通過哪些詞知道。雖然只是一個教學順序的改變,卻沒有了先扶后放的過程,所以學生對此都較茫然。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明白了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對問題的表述必須明確,切不可因為要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就放得太開,導致閱讀知識的把握不夠扎實,費時又少效!
《頤和園》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頤和園》的特點及美景,激發熱愛祖國的感情。
3、培養學生抓住特點,有序觀察能力和按地點轉換順序,有序有重點描寫見聞。
4、概括中心,體會作者怎樣圍繞中心進行表達。
二、教學準備
1、《頤和園》多媒體課件
2、組織學生搜集中國世界遺產資料
3、世界遺產風景書簽
三、課時分配
二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播放課件、師語導入:在我國的首都北東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板書課題)那里風景秀美。是古代園林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花園。今天老師作一回導游,尋著作者的足跡,帶同學們去領略——頤和園的美麗風光。
2、簡介頤和園。
(出示課件)感性認識頤和園的幾個主要景觀。
3、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燈片,檢查字音正誤,區別字形,理解詞義。
(2)讓學生說說自己所認識的字、詞,并回答認識理解這些字詞的途徑及方法。讓學生從中交流學習經驗。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2、讓學生說說作者按什么順序介紹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3、學生分組接力朗讀課文,要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
4、自由讀并討論、理清課文思路。初步了解課文大意和記敘的游覽順序。
(三)合作學習
1、小組交流:作者的游覽順序。
2、默讀課文。思考:哪幾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頤和園的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1、欣賞長廊部分:
(1)朗讀訓練:找出自己喜歡的自然段朗讀。
(2)思考:長廊有什么特點?
(3)出示課件,指導看圖(長廊圖)板書 : 長廊 長、美、奇
(4)在長廊中游賞,給人一種什么感覺,劃出有關語句,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把感情表達出來。
(5)出示文字燈片。
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①
導語:走在長長的長廊中,飽賞那美景,讓人神清氣爽,下面讓老師帶同學們去游覽萬壽山。
2、欣賞萬壽山部分:
(1)指名讀3、4自然段。學生評朗讀的效果。
(2)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按什么順序寫的?有什么特點?
(3)播放一段萬壽山錄像片。
(4)設問,在萬壽山上看見了什么?
板書: 佛香閣 排云殿 鳥瞰頤和園大半景色。
(5)出示燈片,圖文對照找出各景物并重點理解“金碧輝煌 蔥郁 掩映”的意思。
(6)師對照圖著重介紹佛香閣,排云殿兩面大景點。板書 : 雄偉壯麗
(7)出示文字燈片②,生填空練習。
②
登上萬壽山,站在職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 。正前面,是 向東遠跳,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 和 。
(8)師小結。置身于萬壽山中,欣賞其美景,給人感覺如何?啟發想象。
(9)生小組交流。
4、小結學法,自學第5自然段。
(1)自由讀、自學討論。a、從萬壽山,就來到了哪里?b、昆明湖,十七孔橋各有何特點,劃出有關詞語。
(2)出示幻燈片:讓學生圖文對照,并理解“姿態不一”意思。
板書: 昆明湖 物多景美
(3)齊讀第5自然段。
5、師小結。a第二段描寫了頤和園的景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段與段之間又是如何過渡的呢?劃出過渡句。
6、齊讀第1自然段。
(1)導語:《頤和園》的美景可以看出北京的頤和園簡直就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2)出示文字燈片③
(3)齊讀
(4)小結:這是全文中心句,總起全文。
7、學習第6自然段。
(1)指名讀。
(2)設問:游覽完頤和園后,給人的感覺如何?(讓人流連忘返)
(3)齊讀。
(4)小結:這一段是起總結全文作用。
四、課外拓展
1、復述課文內容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美麗的長廊讓人神清氣爽,雄偉壯麗的萬壽山使人大開眼界,物多景美的昆明湖讓人心曠神怡,置身于這美麗的在花園中,真叫人流連忘返。
2、學了這課文,你感受如何?請你把頤和園的`美景告訴大家。這是游記的寫作方法,值得我們學習。課文是按參觀(地點轉換)順序寫的,全文結構特點,總一分一總。
3、講述學生自己眼中的世界遺產知識。
[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均有發放風景書簽激勵學生環節]
五、教學賞析:
1、《頤和園》
是第七冊的一篇寫景的講讀課文,它具體描繪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贊賞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圍繞這一中心,作者抓住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幾大景點描寫,為此,教學時,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受景物美,理解課文內容,展開合理想象,培養學生抓住景物特點及仔細觀察能力,掌握按參觀順序(地點轉換)有序有重點敘述見聞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結合,進一步培養學生們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巧妙地將風景書簽激勵學生與課堂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起到課堂生機靈動的效果。
2、教學媒體設計:
多媒體直觀展示各景點特點,讓學生從感性,直觀認識景物特點。通過助于學生從動態中去欣賞美景,理清景點的結構布局。文字燈片,有助于學生重點詞句的理解,總之,集圖、聲、像等為一體的教學媒體,有助于本課教學目標落到實處,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附板書設計:
總寫
長廊 長、美、奇
頤和園 分寫 萬壽山 雄偉壯麗
昆明湖 物多景美
總寫
《頤和園》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頤和園》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五組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本組共三篇課文,兩篇精讀課文《長城》、《頤和園》,一篇略讀課文《秦兵馬俑》,介紹的都是我國的“世界遺產”。《頤和園》這篇課文描述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景色。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教學本文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的難點:是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法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能把書看懂,但多數學生要從課文中感悟作者的寫作方法,還要教師有方法的去引導。如果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從不同角度欣賞到不同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簡潔準確的表達方式,就會有效的學習游記的寫法。
【教法學法】
1、談話激趣法:
學生在交流頤和園的美麗風光時,教師適時談話激趣,撥動學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2、情境再現法:
課堂中主要運用多媒體課件,圖文對照,以次調動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引領學生主動學習課文,共同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3、以讀促讀法:
在教學中,實行多項互動,讓學生在讀中感知、感悟,理解課文。用聲音讀出美、用心靈感受美。
【教學準備】
教材中配有三幅圖片,分別是長廊、佛香寺和十七孔橋,可以使學生形象地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教師在課前可讓學生查找更多有關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對頤和園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在學文過程中適時展示收集的資料,拓展學生視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為了保護人類社會的共同財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世界最突出的自然和文化景觀評為“世界遺產”,編成《世界遺產名錄》。我國已有多處景觀名列其中。
播放CAI課件:《世界遺產名錄》一書,翻開扉頁,上面書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文化景觀”。
今天,我們再去領略我國另一處景觀——頤和園的風光。
板書課題:頤和園
二、交流搜集到的有關頤和園的圖片、文字資料
同學們在課外收集了頤和園的有關資料。請你介紹和展示收集的資料或圖片。
三、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懂之處多讀幾遍,并做上記號。
2、同桌分段對讀課文,互相檢查,互相幫助。
四、檢查學習情況
1、指名分段讀課文:糾正字音。并做簡要評價。
2、交流讀書感受,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游覽順序:
師:讀了課文,你已經了解了什么?(教師隨學生的回答可相機出示文中三幅插圖:長廊、佛香閣和二七孔橋。)
師:作者按怎樣的順序來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來?(引導學生找出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理清課文條理。)
(課件出示第2、3、4、5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幫助學生理清課文的游覽路線。)
師:請同學們讀讀大屏幕上的句子,注意句中記敘游覽過程的動詞,學習作者游覽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式。
3、課件展現頤和園地形圖,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游覽順序的記憶。
五、布置練習
自己最喜歡文中哪一處景點?把相應的段落多讀幾遍,想象文中描繪的美景。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舊知
課文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主要介紹了頤和園的哪幾個景點?
二、精讀課文,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想想頤和園里的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把描寫該處景物的.段落多讀幾遍,說說這處景物有什么特點?
2、學生小組間交流學習情況:
教師巡視,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
3、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師:頤和園里的哪處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說說為什么會給你留下深刻印象?
學生可能會抓住重點段(課文的2~5自然段)來談體會:
⑴引導學習第二自然段:
描寫長廊的長,橫檻上的五彩畫沒有哪兩處是相同的,長廊兩旁花木成蔭。
①CAI出示句子: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
②學生讀后談理解:
讀了這幾句話,你感覺長廊這個景點有什么特點?
(長廊“長”的特點可與“教室”的長做個比較來感受長廊的長。)
③出示長廊圖片:
欣賞長廊,感受長廊的長、美。
④指導朗讀:
長廊真是長呀,橫檻上面幾千幅畫又各不相同,畫家真偉大呀!請同學們感情朗讀這幾句話。
⑤請同學們仿照這幾句話來說說教室走廊的特點,如:
走廊地面的水磨石被同學們拖得發白發亮,一側的水泥柱子非常堅固,不銹鋼欄桿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⑵自主學習第三自然段:
描寫佛香閣、排云殿的壯觀。
①CAI出示句子:
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那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②指名讀句子,談體會:
我讀后感覺佛香閣閃閃發光,排云殿金碧輝煌。
③師指導寫法:
比起“長廊”,“佛香閣、排云殿”兩處景點所花的筆墨非常少,是略寫。
④課件出示“佛香閣”插圖:
齊讀大屏幕上的句子。邊讀邊觀插圖,感覺佛香閣、排云殿的雄偉。
⑶抓重點,體悟第四自然段:
①CAI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②學生讀后談感受:
昆明湖非常平靜,非常綠。昆明湖湖面像鏡子一樣光滑。……
③點明比喻句:
“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比喻形象、具體。
④師:“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這句話更強調了湖面的平靜。句中哪一個字用得最形象?為什么?
(體會“滑”字用得準確、形象,與“劃”字比較,體會用詞的準確。)
⑤啟發想象:
作者注意觀察,又發揮想象,把昆明湖的靜與綠寫活了。由昆明湖的“靜”你還知道哪些描寫“靜”的句子?
(課文《我們的民族小學》中“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⑥欣賞美景,感情朗讀。
⑷賞讀第五自然段:
①CAI出示句子:
“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②學生讀后談體會:
這段話詳細描寫了昆明湖的美景,有長長的堤岸,有不同式樣的石橋,有湖心小島。主要寫了湖中十七孔橋。
③教師總結:
這段話詳細描寫了昆明湖的美景,是詳寫。
④CAI播放昆明湖的美景,并配音朗讀出示的語句。
⑤學生感情朗讀該段,想象美景。
三、總結全文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作者按游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作者按游覽的順序,以萬壽山為中心,描寫了長廊、佛香閣、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橋、湖心小島幾外景物的特點。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四、課后小練筆
學習了《頤和園》移步換景的寫法,課后同學們記一次游覽活動。注意按一定順序描寫,抓住特點描寫。
《頤和園》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認識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佛香閣、金壁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玩賞”等詞語。
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的美麗。
2、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領略作者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準備:收集頤和園有關的資料及圖片
教學步驟
一、檢查預習導入
1、頤和園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預習了課文,記住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學生自由發言,能說幾個就說幾個,互相補充)。
2、用生字生詞卡檢查生字讀音,指導讀準平舌音(栽zāi,蔥cōng)翹舌音(朱zhū),前鼻音(殿diàn),后鼻音(廊láng爽shuǎng蔥cōng)。
3、開火車朗讀課文,每人讀一自然段。讀后適當評議,重點糾正讀錯字的地方。
二、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弄清作者游覽頤和園的順序和頤和園主要景點的方位;再看課文可以分成幾段,分段的根據是什么?
2、學生自學,師生交流。
3、討論分段,并指導概括段意。 明確:按“總——分——總”的結構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寫作者對頤和園總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別介紹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特點。
第三段(最后一個自然段):是全文的總結,和開頭一段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三、學習詞語
1、指導分段朗讀
2、提出詞語,討論詞義
⑴ 講解詞義 琉璃瓦、橫檻、宮殿、畫舫。 ⑵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清爽:清潔,涼爽。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清楚。 舉目遠眺:抬頭向遠處看。 蔥綠:(草木)青翠。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形態各異:形狀各不相同。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和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學習隨著觀察位置的變化有順序地觀察和抓住景物特點描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準備: 教科書、多媒體課件、相關補充材料
教學步驟
(一)、理清脈絡,把握順序
1、欣賞頤和園課件填空:頤和園是一個( )的公園。
2、今天作者會帶我們去游覽公園的哪些景點呢?默讀課文(2—5)小節,用--------畫出表示作者游覽路線的句子,并把線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畫出來。
3、生上臺交流游覽線路圖。并完成板畫。
(1)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2)通過線路圖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嗎?
小結: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覽的先后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這種方法就叫移步換景,也叫作地點轉換順序或游覽順序。
(二)、講練結合,細品韻味
1、作者是如何把這些地方的景物描寫具體的呢?在聽讀課文、欣賞畫面的基礎上,你對哪個景點最感興趣?自己再去細細品味。 (用“ ”畫出景物,抓住景物特點)
▲長廊
(1)小導游講解長廊。(邊講邊演示圖片)
(2)其他學生對導游的解說進行評價。
(3)長廊的長和美你是怎么體會出來的?(通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分成273間。)學習作者用數字說明事物的方法,理解這種方法的用處。
(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來描寫長廊的長嗎?(……)
(5)如果此時此刻你就站在長廊的一頭,會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兩旁看……的句式說一說)
(6)漫步長廊,欣賞著五彩的.廊畫,聞著微風送來的淡淡花香,你會說: 長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
▲佛香閣和排云殿
(1)請學生介紹佛香閣和排云殿。
(2)聽完講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閣和排云殿的特點嗎 (雄偉高大,金壁輝煌)
(3)這些特點是從那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聳立、金壁輝煌、一排排)
(4)指導朗讀,讀出氣勢。
▲昆明湖
(1)導游講解昆明湖。
(2)昆明湖可是鑲嵌在頤和園的一塊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語言表現的
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3)品讀句子,理解運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練習: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綠呀,。
(4)換詞法體會“滑”字。(通過滑——劃的互換,體會昆明湖的靜,游船,畫舫的慢,間接表現昆明湖的美)
(5)背一背這句話。
▲十七孔橋
(1)導游講解十七孔橋。
(2)發散思維:十七孔橋上的獅子有哪些形態呢?(出示練習題: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著小獅子,它們有的()、有的()、有的( )……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這17孔橋真( )!
(3)師小結: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三)讀寫結合,臨摹章法
1、一篇文章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叫敘述順序。
2、分男女生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聯系剛才我們學過 的內容,想想這篇文章的敘述順序。(指名答,歸納小結板書)
3、學習《頤和園》這篇文章我們最重要的是學會作者按地點變換的順序敘述、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四)布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游樂場等),模仿《頤和園》的描寫手法進行小練筆,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頤和園》教學設計5
教材簡析: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移步換景,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的比喻、貼切的過渡,展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頤和園》作為本組文的一篇精讀課文,其編排的意圖如下:一是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這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萬壽山、昆明湖。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學習作者按照觀察順序,抓住每處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培養學生審美愛美的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難點:抓住課文中表示地點轉換的詞語,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景物特點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方法:講解、朗讀、提問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跟隨作者來到了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初讀課文后,我們知道了作者的游覽順序是:(先游覽長廊,然后來到萬壽山,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板書:【長廊 萬壽山 昆明湖】
我們還領略了長廊的長而美(板書)
走完長廊后,就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好雄偉啊,到底看到什么呢?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第18課——《頤和園》,我們趕快翻開書第88頁,自由讀讀第3自然段吧。
二、領略“佛香閣”壯觀美
1、抬頭一看,我們看到了什么?(板書:佛香閣、排云殿)
2、佛香閣是什么樣的?哪位同學能找出有關句子跟我們讀一讀?
3、幻燈片出示: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指讀——再指讀——誰再來讀一讀(你讀得真流利)
5、你能向我們介紹一下佛香閣的特點嗎?
佛香閣:
八角寶塔形 三層建筑 很高的寶塔(聳立) 閃閃發光
6、幻燈片出示: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帶括號的詞顯示不同顏色)
從“聳立”一詞,我們感受到了佛香閣的壯觀,整個佛香閣是多么壯美呀!(板書:聳立)
7、那排云殿是怎么樣的?
幻燈片出示: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8、這排云殿留給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請自己再讀讀。
一排排,金碧輝煌。(板書:金碧輝煌) “一排排”,可見排云殿的占地面積之大。“金碧輝煌”可見排云殿是那么的華麗,那么的光彩奪目。請帶著你的感受,再把這句讀一讀。
9、幻燈片出示: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佛香閣是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它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排云殿是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
同學們請看,這兩句話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嗎?書上那樣寫有什么好處?(讓人產生懸念,很想知道是什么,感興趣。也突出了佛香閣、排云殿的美。)
10、想象我們此刻正在萬壽山腳下,讓我們把佛香閣和排云殿的美讀出來吧。(師生合作讀)
三、對話文本,細品語言
佛香閣、排云殿可真美呀,那登上萬壽山,又將會有什么樣的美景呈現在眼前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一起感受一下吧。
1、師配樂朗讀課文第4自然段。
2、你看到了什么景色?把你看到的景色用“——”畫出來。
(樹叢,琉璃瓦屋頂、宮墻、昆明湖、游船、畫舫、城樓和白塔。)
3、作者從不同的角度望,看到了這么多的美景,你最喜歡哪一處的景色?重點品讀第2、3、4句。
4、幻燈片出示:(1)、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1)、還有誰喜歡這句,請你讀一讀。
(2)、你覺得這句話美在哪里?
(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帶括號的詞顯示不同顏色)
(蔥郁:說明樹木茂盛,很綠。有黃色、綠色的屋頂,朱紅的宮墻,五彩繽紛,色彩斑斕,很美。)
(3)、請帶著你的'感受,再把這句話讀一讀。
幻燈片出示:
師小結:要把句子讀出美感來,我們應該在朗讀時一邊想象畫面,一邊注意“美”的詞語。語速和語調還要有快慢、高低之分。
(4)、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把這句話讀一讀吧。
5、還有喜歡的景色嗎?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6、幻燈片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1)、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從這個比喻句中,你感受到昆明湖的什么特點?(靜、綠、)(字體顯示不同顏色)
(2)、還有哪一句話也體現了昆明湖靜的特點?
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你找得真準確)
(3)、靜是怎么樣的?你能想象讀一讀嗎?
(4)、誰能感受到昆明湖靜靜的美?請你讀一讀。
(5)、誰還能帶我們再次欣賞這靜靜的美?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仿佛來到了靜靜的昆明湖。書上的黃色泡泡提示我們,“滑”字用得好,能把它改為“劃”嗎?(同桌討論)
(滑:游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速度非常慢,使湖面保持平靜。突出了昆明湖的靜。劃:用力揮漿使船前進,水漾起波紋,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靜。)
(6)、指讀課文。(配樂)
誰能帶領我們欣賞這樣的美景,伴著音樂,把第4自然段讀一讀?
7、從萬壽山下來,我們就來到了昆明湖,在湖上,我們看到了一座特別的石橋,這石橋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同桌合作讀第5自然段,把有關句子用“——”畫出來。
(1)、幻燈片出示: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指讀——再指讀
(2)、這座橋有什么特點?
柱子多——上百根 獅子的形態多——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幻燈片出示: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帶括號的字體顯示不同顏色)
(3)、讀了這兩句話,你有什么感受?(這座橋很美,古代勞動人民非常偉大,充滿著智慧和才干)
(4)、請帶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把這兩句話再讀一讀吧。
(5)、現在,讓我們欣賞一下各種姿態不一的獅子圖片吧。
你能夠想象出這些石獅子各種不同的姿態嗎?
有的( ),有的( ),有的( )……
11、同學們,在頤和園里,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外,還有許多的景色,正如作者所說的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三、拓展延伸
現在,我們就一起去游賞一下頤和園其他美麗的景色吧。(圖片欣賞)
1、看完頤和園這么美的風景,此時此刻,你想說些什么?(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作為中國人,我感到驕傲、自豪……)
2、小導游展示。
這么美的風景,我們要一起分享,誰愿意做個小導游,帶領大家欣賞美麗的景色并作介紹呢?你可以選書上的幾個景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或者是你自己在課后搜集到的頤和園的景點。(請2位同學展示,一個講課內景點,一個講課外景點。)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來到北京頤和園游覽。今天由我 為大家做導游,希望大家玩得開心。
……
四、總結:
今天,我們在頤和園里作了一次免費旅游。頤和園那絢麗多姿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小導游們精彩美妙的解說更讓我們領略到了頤和園的無窮魅力。我們祖國有這樣秀麗的景色、瑰麗無比的歷史文化,真讓我們感到驕傲自豪。希望大家有機會,能真正去頤和園游賞一番。這節課上到這里,下課。
五:附: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圖 圖 圖
長廊 萬壽山 佛香閣 圖 昆明湖
長 美 排云殿 圖 靜、綠
《頤和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按照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教學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12個新詞。
(三)練習按作者的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難點
(一)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12個新詞。
(二)練習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用聲韻兩拼法和三拼連續法讀準字音。重點指導“栽、爽、蔥、朱、賞”的讀音。
(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用拆合法記“殿、昆、爽、蔥、郁、堤、雕”的字形。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尸體的“尸”;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記憶“閣、煌、廊、蔥”的字形。“閣”屬于外形內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煌”屬于左形右聲類,左邊“火”形旁表意,右邊“皇”表聲。“蔥”屬于聲占一部類,“匆”表聲只占中間一部分。“廊”屬于外形內聲類。
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于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準確地表示讀音。如:“恍、晃”兩個字就不能念成(gu1ng)。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③用比較法(根據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記憶“栽、雕、賞”的字形。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
④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漆、朱”的字形。
⑤突出強調“殿、廊、蔥、爽、漆”的字形。“殿”字的左下角是個“共”字;“廊”字“廣”的里面是“郎”字,右邊是“阝”不要寫成“卩”;“蔥”字中間部分是“匆”字不要少寫一點寫成“勿”;“爽”字的寫法,筆順應是“”要把字寫美觀;“漆”的右下角是“”不要寫成“氽”。
記憶字形時,不一定就是一個生字就用一種方法,有時可以幾種方法并用。比如“雕”字,我們可以用形近字區別對比的比較法來記字形;也可以用拆合法來記,把“雕”字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周”,右邊是“隹”(zhu9)。學生要能夠根據漢字特點靈活選擇記憶字形的方法。
(3)借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這種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將終生受益。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密。
介紹幾種常用的解詞方法:
1)、直觀、演示法。表示事物名稱的名詞,而又是學生沒有掌握的,可以用實物、標本、圖片、幻燈等,讓學生直接看到詞所表示的具體事物形象,以獲得清晰的印象。例如“琉璃瓦、橫檻、畫舫”這三個詞語,教師就可以出示幻燈或圖片指給學生看,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遠眺”一詞,教師可以讓學生實際去做,以理解詞義。
2)、形象描繪法。有些形容詞的詞義可以用語言描繪形容詞所表示的情境,啟發學生想象,以達到理解。例如:“金碧輝煌”、“蔥郁”這兩個詞語就可以用形象描繪法來解釋。
3)、講解詞素法。有些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詞素組成的,講清學生不理解的詞素,把各個詞素的意思合在一起加工整理一下,學生就能理解詞語的意思了。例如:“姿態不一”、“神清氣爽”就可以用這種方法。
4)、舉例說明法。
5)、和同義詞、反義詞比較法。
6)、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7)、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以上是常用的幾種方法,講解一個詞時,不一定就用一種方法,有時幾種方法并用,會更便于學生準確地掌握詞義。
3、讀讀寫寫下列詞語。
宮殿 堤岸 掩映 雕刻 長廊 蔥郁 楊柳 聳立 金碧輝煌 神清氣爽 細細游賞 隱隱約約
4、聽寫詞語,當堂檢查識字效果。
宮殿 堤岸 雕刻 長廊 蔥郁 金碧輝煌 神清氣爽 細細游賞
(五)齊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質疑問難,在教學過程中要解決學生中的疑難問題,做到“講其所當講”。
(六)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1、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位置相鄰的自然段哪些聯系比較緊密?(第3、4兩個自然段的聯系就很緊密。第3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仰望看到的景色;第4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站在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我們可以把第3、第4自然段合并為一段。這種分段方法叫自然段歸并法。)
(2)利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訂正,其分段結果是:一(第1自然段);二(第2自然段);三(第3、4自然段);四(第5自然段);五(第6自然段)。
2、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
(2)看書上的插圖或出示風光圖片從感性上領略頤和園幾處景觀的美景。
(3)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游覽順序的句子。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作用。
①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③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讀句子,體會這些句子在課文中的作用:這些句子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這些句子可以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游記這類文章的特點是“移步換景”,一般是一處景觀為一段。
(4)劃分段落,標出起止。分段結果:同上。
3、兩種分段方法進行比較:
自然段歸并法適用于任何一篇課文,應用范圍廣,在理解了各個自然段的內容的基礎上,才能運用自然段歸并法比較費時費力;按空間不同位置分段,適用于游記、參觀訪問記、寫活動的文章,應用范圍較窄,但具有方便、快捷的優點。
(七)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1、分段的方法步驟:
(1)通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確定分段依據。
(2)細讀每個自然段,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看課文有沒有可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的標志。
(3)精讀全文,按照分段的'依據,正確標出段落的起止。
2、分段的依據:
(1)按時間順序分段。
(2)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3)按空間不同位置分段。
(4)按不同內容分段。
(5)按組織材料的邏輯關系分段。
①總分式(包括總—分段式;總—分—總段式;分—總段式)
②順承段式
③并列段式
④因果段式
⑤轉折段式
⑥遞進段式
⑦點面段式(先概括后具體的段式)
3、分段的標志:
(1)以時間詞語為分段標志。
(2)以地點詞語為分段標志。
(3)以總起、總結的句段為分段標志。
(4)以過渡句、段為分段標志。
教師要依據課文特點適時地教給學生的分段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段能力,不要急于求成。學生要善于抓住課文的特點,找準分段的依據和標志快速準確地給課文分段,在練習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分段能力。
(八)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組詞。
堤( )閣( )漆( )昆( )殿( )爽( )
提( )各( )膝( )混( )臀( )大( )
栽( )堂( )廊( )
裁( )黨( )郎( )
載( )賞( )朗( )
3、練習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4、思考課后思考·練習中的1、2、3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對照,學習課文一至三段和第五段,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這幾處景觀的景色特點;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會解答課后思考·練習中的第1、2、3題中的有關問題。
(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課文第2、4兩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具體的。
三、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內容,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2)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
你們想去頤和園嗎?(想。)那好,就讓我們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游覽一下頤和園的美景吧!
(二)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說明長廊的位置:離大門不遠。)
(2)長廊的特點是什么?(長,“一眼望不到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的?(作者是用具體準確的數字來說明長廊的長的。“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分層次寫具體。重點段分層,這是把文章寫具體的常用方法。)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1)分層的提示是: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2)分層的結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了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1)教師在語氣、語句輕重音、停頓等方面指導學生朗讀。
(2)教師范讀,學生模仿。
(3)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指名朗讀或齊讀。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5、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1題中的第(1)小題。說出頤和園的長廊是什么樣的?
(1)明確要求:先說出長廊的整體特點“長”;再分層說出長廊的外部、內部和兩旁各是什么樣的,并以長廊的內部為主。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黃色、綠的琉璃瓦屋頂;朱紅的宮墻,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風景畫。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五)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1題中的第(2)小題:登上萬壽山,呈現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樣的景色?
1、提示說明:作者的觀察點是固定的,在萬壽山上,地點沒有發生變化,但是作者的觀察視角(方向)發生了變化,看到的景物、景色也就不同了。這與整篇課文“移步換景”的特點是有所不同的。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善于發現這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部分。讓學生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通過對比,在這種比較中更好地來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這個自然段(第4自然段)是按照方向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學生可以按照書上的方向順序來說,也可以變化一下方向順序來說。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六)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中的第(2)小題。
1、出示這段話,說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2、說說這段話是抓住什么來描寫景物的?
3、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訂正,歸納總結:
這段話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靜”的特點來描寫的。描寫得很具體、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鏡子”,這個比喻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靜、水波不興的特點。“綠得像一塊碧玉”寫出了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湖水非常綠,也說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質好。”“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滑”字與上面的“鏡子”一詞相得益彰。這是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就能浮現出昆明湖平靜的美,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要邊讀邊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平靜的美來。
(七)學生對課文第二、三段這部分內容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研究解答。
(八)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2、思考課后思考·練習中還沒有講的問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對照,學習課文第四段,了解頤和園里昆明湖及十七孔橋的景物特點。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會解答課后思考·練習中第1、3題中的有關問題。
(三)指導用“聳立”和“隱隱約約”兩個詞語造句。
(三)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具體的。
三、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內容,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全文。昨天我們領略了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二)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不一,這說明了什么?(獅子“姿態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教師在范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
(2)學生模仿練習。
(3)指名朗讀、齊讀。
3、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中的第(3)小題。
(1)出示句子,讀句子。
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
(2)說說這個句子是抓住什么來描寫景物的?(這段話抓住了景物“多”的特點來寫具體的。首先是十七孔橋的橋洞多有17個;其次是橋欄桿上的石柱多有上百根;第三是柱子上雕刻的小石獅子多。)
(三)指導用“聳立、隱隱約約”兩個詞語造句。
1、找出詞語在課文中的位置,讀其所在的句子,明確課文是怎樣運用的。
2、弄懂詞義:
聳立:高高地直立。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3、明確詞語的使用范圍。思考:詞語經常在哪些方面?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可以和什么詞語搭配合理使用?
4、學生能按指定的句式練習。(或者不給出固定的句式。)
例:________聳立在________。________隱隱約約可以看見遠處的________。
5、造出的句子要豐滿,可以填加一些修飾性成分。做到語法完整和語意完整。
例:我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眺望遠處的高樓大廈,因為有霧,所以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大概的輪廓。
6、讀一讀句子,檢查一下有無寫錯的字;用錯的標志;句子是否通順、完整;能否使人明白;是否合情合理。
(四)默讀課文,體會游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游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五)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六)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七)作業。
1、熟讀課文。
2、預習第下一課。
《頤和園》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一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3、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2、《頤和園》的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
一、教師激情引入,導入新課。
在長城一課中,我們領略了中國建筑的雄偉壯觀,它包容一切的博大氣勢令我們震撼。同樣,在中國還有一種建筑藝術也另世人矚目。她集建筑藝術精華于一身,精雕細琢、雍容華貴,這就是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中國皇家園林———《頤和園》。板書課題,你對《頤和園》知多少?把你搜集的《頤和園》的資料介紹給大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頤和園》美麗的景觀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感受風景美。
1、大聲朗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字音和帶生字的詞要多讀幾遍。
2、把不理解的詞句畫出來,多讀幾遍,聯系上下文加以理解。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師:課件出示詞語。長廓、柱子、建筑、宮殿、蔥郁、掩映、朱紅、堤岸、雕刻、獅子、佛香閣、姿態不一、隱隱約約、神情氣爽、金碧輝煌。
4、檢查自學生詞情況:(1)指名朗讀詞語、(2)齊讀、(3)聯系前后文內容解釋帶點詞語、(4)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5、摘錄課文的首尾句。課件出示: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頤和園到處有美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師:自由讀讀這兩句話,讀著讀著,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了這兩句話都是寫頤和園美麗的。
我發現這兩句話是課文的起始句和總結句。
師小結:開頭結尾互相照應,讓我們感受到文章結構的嚴謹,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
師:景色表現了頤和園美麗?
生:作者一寫長廊的景色,二寫萬壽山景色,三寫昆明湖景色。三處景觀都突出了《頤和園》的大、美的特點。
三、細讀課文,探索文路,體會結構美。
師: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這幾處景物的,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可能看出來?一邊勾畫一邊用箭頭標出游覽的示意圖。
師:課件演示句子。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經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又來到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
師:作者用了那些動詞,把各處寫物的連接起來的?
生:作者抓住“進了”、“繞過”、“來到”、“走完”、“來到”、“登上”、“下來”、“走過”這些敘述游覽過程的動詞,過渡連接景物的。
師:這種利用動詞過渡連接景物,敘述游覽過程的表達方式是移步換景。它讓游覽的過程不斷轉換,更加清析。讀一讀,感受一下。
四、研讀課文,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
師:我們就按作者的.游覽順序先領略一下長廊的美。
師:播放課件,師范讀。
師:讀一讀第2自然段,你從哪體會出長廊的哪美?
生:(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2)長廊的形狀美。“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用具體數字表現長廊長,間數多。
(3)長廊上的畫美。“每一間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堪稱是藝術珍品。
(4)長廊周圍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一句寫了長廊解花盛開時的美。
(5)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氣爽”看出游人的心情非常舒暢。
師小結:作者從不同方面描寫了長廊設計精致美觀,表現出了創造者的聰明才智和高超精湛的技術,我們只有在朗讀中才能感悟到長廊的美。
播放音樂:有感情朗讀課文,感受長廊的美。
師:走完長廊來到了萬壽山,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什么?
生:佛香閣、排云殿。他們各有什么特點?
“聳立”一詞感受到佛香閣高;“一排排”感受到排云殿占地面積大;“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間接地感受到佛香閣很高;“紅、綠、朱紅”等顏色,又使人感到古色古香的美。
指導朗讀;
師:我們從這些詞領略到“萬壽山”的景觀壯麗。在萬壽山上展現在作者眼前的昆明湖美在哪?
生:又靜又綠。
師: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此處作者為什么沒用“劃船”的“劃”,而用滑冰的“滑”?
生:用“劃”字船過去以后,水面就會出現痕跡,而文中說游船、畫舫駛過以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所以用“滑”比“劃”好。
生:用“滑”字使昆明湖顯得更靜,更美了,讓人回味無窮。
師:是的,這個“滑“字用得真是巧妙,讓人回味無窮。大家結合上下文,聯系生活悟出了它的妙處,把書讀活了,來吧,讀一讀感悟它的妙處。
師過渡:從萬壽山下來,作者來到了昆明湖又看到了美麗的什么?
生:美麗的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
師:這么美的昆明湖讓我們用朗讀感悟一下。
師: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麗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哪些美景呢?
明確:智慧海、知春亭、大戲臺、玉帶橋、石舫-------
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學生齊讀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五、師總結:
作者按照移步換景的游覽順序描寫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的美麗景色,贊美了祖國園林藝術的光輝成就以極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六、作業鏈接:
1、頤和園的景美,課文的語言也很美,我要有感情的多讀幾遍,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2、小練筆:我要學習《頤和園》的寫法,記一次游覽活動。
《頤和園》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作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頤和園風光圖或錄相片。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鋪設情景,導入新課
1、你喜歡旅游嗎?你去過哪?你想和老師一起去游玩頤和園嗎?。(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指導“頤”字的書寫
2、簡介頤和園
二、學習詞語、整體感知
1、播放課文配樂朗讀。
2、思考:作者描寫了哪些景點?
三、駐足景點,品味美麗
景點1:長廊
作者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長廊,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長廊有什么特點?
明確:又長又美
1、說說從哪兒體會到了它的長?
重點句指導:(課件出示)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a、比較感知長廊的長:我們的教室長8米,七百多米相當于——個教室,這真是——
指名讀句子,讀出長廊的長:突出一眼望不到頭。
b、齊讀句子,感受長廊的長。
2、你從哪句話看出長廊的美,說一說?
(1)長廊的顏色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長廊上有紅有綠十分美麗。
(2)長廊上的畫美,“每一章的橫檻上都畫著五彩的國”這些畫顏色各異,內容豐富,精美絢麗,堪稱藝術珍品。
(3)長廓周圍的風景美,“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
(4)長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氣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暢。
景點2:萬壽山
作者走完長廊,又來到了哪里?
明確:萬壽山
1、作者在萬壽山腳下看到什么?請同學看圖回答。
明確:佛香閣、排云殿
這些景物有什么特點?
明確:萬壽山雄偉壯麗,佛香閣巍峨壯觀,排云殿金碧輝煌。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萬壽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蔥郁的樹叢;黃色、綠的琉璃瓦屋頂;朱紅的宮墻,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風景畫。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鏡子、一塊碧玉)這兩個比喻寫了昆明湖什么特點?句子中哪兩個詞概括了這兩個特點?(靜、綠)
“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動)
為什么課文寫游船,畫舫在湖面上前進,用 “滑”而不用“劃”?滑——游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使湖面保持平靜。劃——用力揮槳使船前進,水漾起波紋,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靜。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3、作者接下來來到了昆明湖,想一想:這一自然段中作者寫了哪些景點?重點描寫的是什么?
《頤和園》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頤和園是人教課標版第七冊第五單元“我國的世界遺產”為專題的一篇課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作者按照游覽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恰當的比喻,再現了頤和園秀麗的景色,讓學生領略頤和園的無窮魅力,為祖國有這樣的歷史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
設計創意:整堂課創設旅游情境,讓學生當小導游結合課文內容進行介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達到深入理解課文的目的,為本單元的習作奠定基礎。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知道作者的游覽順序。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抓住景物的特點。
3、通過學習,能當好小導游把景物特點介紹清楚,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方法與過程目標:
1、能在課文中找到作者移步換景的句子。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自學課文的相關段落。
3、能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篇游覽活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學會欣賞頤和園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中優美的語言,激發學生探究中國“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熏陶。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相信你們一定都認真地預習了頤和園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給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這么美的景色,你們想去看一看嗎?(出示課件)
2、我們看到的'頤和園很美,作者寫得也很美,這節課,我們還要比一比誰能當好小導游,把頤和園介紹得更美,有興趣嗎?可是,要當好一個稱職的小導游并不容易,要求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地去學習這篇課文,只有學懂了,才能做個好導游。比一比,看哪些同學能做一個合格的小導游。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配樂范讀,創設情境。
提出要求:你如果要當好小導游,就一定要認真聽,仔細看,想一想作者到過頤和園的哪些地方?
2、指名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過渡;剛才不少同學表現得不錯,弄清了作者的瀏覽順序,是個初步稱職的小導游,不過,還有更難的考驗在等著你們呢?有信心嗎?
3、分清段落,找出作者瀏覽時地點轉移的句子。
a、啟發:小導游們,你們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句子得知作者的游覽順序的呢?請你把筆拿出來,用橫線在書上作上記號。
b、抽生回答。
c、小結:同學們真聰明,找得非常準,這些句子在自然段的開頭點明了游覽地點的變換,說清了游覽順序。
三、重點學習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1、激趣:小導游們,我們先介紹長廊可以嗎?
2、抽生朗讀,其他同學認真聽,邊聽邊想:作者介紹了長廊的什么特點?
3、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4、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長廊很長的?用筆作上記號。
5、哪些句子在寫長廊的畫和花的呢?
6、“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說明了什么?
7、美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通過讀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8、抽生上臺當小導游。
提醒學生應該怎樣去介紹,學生上臺介紹時出示長廊的課件。
四、自學課文后面的內容,選擇其中的一個景點進行介紹。
1、過渡激趣:你能把后面的介紹好嗎?
2、總結學法。
3、學生自學。
4、小組匯報。
5、抽代表匯報。
(學生上臺介紹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出示相應的課件,有沒有聽懂的可以提問)
6、學生當小導游介紹時,教師要相機出示重點句和字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重點句: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重點字:“滑”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要讓學生多讀去體會。
五、抓寫作特點,促作文教學。
過渡語:同學們也到過不少的地方去游玩過,你能像作者一樣把游玩的景點寫出來嗎?
師生共同回憶、歸納。
1、按一定的順序寫。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楚游覽順序。
3、抓住景物的特點寫。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六、拓展。
仿照本課的寫法寫一篇游記。
七、全文總結。
今天,我們在一個個小導游的帶領下作了一次免費的旅游,小導游們精彩的介紹讓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無窮魅力,我們為有這樣的歷史文化感到驕傲和自豪。
板書設計
長廊(內—外)
18頤和園萬壽山(上—下)美麗的大公園
昆明湖(堤—島—橋)
《頤和園》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這篇講讀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壯觀的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贊美之情。
【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認讀7個生字:頤、聳、閣、舫、眺、堤、態;會寫11個生字:殿、廊、柱、栽、筑、閣、朱、堤、雕、獅、態;能自如地運用多音字幾。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策略】
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
【教學重、難點】
領悟并學習作者按游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出示頤和園全景圖。
同學們,在我們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皇家園林,你們知道是哪里嗎?
教師板書課題:
頤和園
強調頤的筆順。
二、交流資料,了解頤和園概況
通過查閱資料,你對頤和園都有了哪些了解?
指名說。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件檢測掌握生字的情況。
3、快速默讀課文:
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邊讀邊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匯報,相機板書:
長廊 萬壽山下 萬壽山 昆明湖
5、引導、點撥:
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覽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6、課件出示:
聘請導游(怎樣才能做好導游)
四、再讀課文
把描寫你所喜歡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喜歡它。并用自己習慣用的標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五、按照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習內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段落,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質疑。
2、集中交流:
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插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會,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入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六、創設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合課文、參考相關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采取自己喜歡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
(自由組織導游詞)
2、同伴合作,演導游。
3、競聘導游、評價。
4、學生自由展示。
《頤和園》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講讀全文,感受頤和園的美,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數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整體感知
師:今天真是個好天氣,大家想不想出去散散心啊?那還等什么呢?我們一起去游覽《頤和園》吧!
板書課題:
頤和園
注意“頤”字左邊的筆順、大家齊讀課題(生讀課題)。
師:頤和園坐落在北京的西部,從前是皇家園林,如今已成為中外游覽的風景區。下面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游覽一下那擁山抱水、景色秀麗的頤和園,好不好?
(播放錄相,全文朗讀)
師:看完這段錄相,誰來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板書:
美麗的大花園(彩色筆)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師:剛才我們通過錄像直觀地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現在我們打開書,看看文中的作者是怎樣用優美的語言,恰當的詞匯來描述頤和園的美景的。 出示自學提示,請同學們默讀課文。
學生默讀思考后,交流討論問題1、2。
生1:課文主要描寫了頤和園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和十七孔橋這四個地方?
生2:課文是按照游覽參觀順序寫的。
師:你是從哪些詞語發現的?
三、細讀課文,感受特點
師:通過錄相,你覺得長廊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生:我們看看課文是怎樣具體寫長廊的特點?一位同學讀,其他同學邊聽邊劃出相關的語句。
生1:我從“一眼望不到頭”這句話看出長廊很長。
生2:我從“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這些數字看出長廊長。
師:700多米長有多少呢?舉個例子:我們學校的`操場大不大?
生:大。
師:升旗時能容得下20多個班級,課間操時10個班能同時做操,可它從東到西也不過30米長,長廊有700多米長,是我們學校操場長度的 20幾倍,你們說長廊長不長?
生:長。
師板書:
長
師:長廊僅僅是長的特點嗎?它還有吸引你的地方嗎?
生:我從“每一間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句話寫出長廊的畫很美。
生2:我從“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這句話看出頤和園長廊柱子美。
生3:我從“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這句話看出長廊周圍的環境憂雅,以此襯托出長廊的美 。
師板書:
美
師:從“長廊上每間橫檻上畫著五彩的畫,幾千幅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句話中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畫很精美,又沒有相同的,說明作畫的人水平高。
師:作畫的人是誰?
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
師: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聰明才干。
師:那么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語氣讀這段呢?
生:對長廊美景的贊美,和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美。
師:誰愿意給大家讀一讀(指名朗讀)。
四、自主合作,激趣學習
師:剛才,老師帶著大家共同學習了“長廊”這一部分,我們既找出描寫長廊特點的詞句進行分析,又總結出長廊的長和美的特點,然后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了這部分,同學們表現都十分積極。下面我們以小組為單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自己喜歡的段落好不好?
出示學習方式:
品析問句,朗讀感悟,導游講解
(學生小組學習、討論)
師:哪個小組匯報?
生:我們小組用第一種方法學習了“佛香閣”這部分。我從“黃色的玻璃瓦閃閃發光”這句話感覺到佛香閣顏色很漂亮,很美。
師板書:
色彩美
生:我從“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體會出佛香閣的形狀很美。
師板書:
形狀美
生:我從“建在半山腰上”體會出它建得高的特點。
師板書:
建得高
師:這么巍峨的建筑又是誰建造的?
生:古代勞動人民。
師:你從中體會出什么?
生: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師:請學習這一部分的小組同學站起來,帶著贊美的語氣齊讀這部分。
師:還有哪個小組匯報?
生:我們小組最喜歡“昆明湖”這部分,因為很美,所以我們是采用朗讀感悟的方式學習的。
師:還有哪個小組也采用朗讀的方式?好,請每組推選一位朗讀最好的同學和其它小組的代表賽讀。
師:大家評一評:誰讀得好,為什么?
生:這段話中的“靜、綠”是描昆明湖的兩大特點,應該重讀
生2:“鏡子、碧玉”是作者用來比喻昆明湖靜和綠的特點,應該重讀
生3:慢慢地劃過、幾乎這兩個詞用夸張的方法進一步體現昆明湖靜的特點,應重讀。
師:大家體會得十分準確,齊讀這段話(邊讀邊放錄相)。
師板書:
靜、綠
師:其它小組還有沒有別的學習方法?
生:我們查閱一些課外資料,用導游講解的方式學習的。
師:你們學的是哪部分?
生:長廊、佛香閣、昆明湖或十七孔橋。
師:今天因為時間的關系,咱們只能讓學習“十七孔橋”這部分的小組展示,請你們選出代表作導游,其他同學做游客好不好?
(小組代表上臺)
師:作為一名導游,應該具有什么標準和要求呢?
生:態度溫和、親切、聲音洪亮、語音優美。
師:這名導游是否稱職,大家仔細聽他的講解。
(放“十七孔橋”錄相,小組代表講解。)
師:大家評議:他是稱職的小導游嗎?
(生評議)
師:從他的介紹中以及錄相的畫面中,你覺得十七孔橋特點是什么?
生:橋洞多、獅子多、姿態不一。
教師板書:
橋洞多、獅子多、姿態不一
師:剛才我們大家共同合作學習了“長廊”,小組合作學習了“佛香閣”、“昆明湖”和“十七孔橋”。感受到了頤和園中這些秀麗的景色,那么課文中作者又是怎樣把這些不同的景點有機地連接在一起呢?快速地劃一劃連接上下文的句子。
(生讀)
師:我們把這些句子叫做過渡句,使用過渡句能使文章更清楚,上下文聯系緊密。在今后的寫作中我們應恰當地運用,使文章更生動。
板書:
過渡句
五、總結全文,布置作業
師:我們重點學習了長廊、佛香閣、十七孔橋、昆明湖這幾部分,了解了頤和園的美麗多姿。大家想一想,頤和園是不是就只有這幾處景點?
生:不是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
生:課文結尾說的“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可以體會到頤和園的景點很多,課文只重點介紹了幾處。
師:好,我們今天的作業是:
1、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選擇課文中一處你喜歡的景點給小伙伴作講解。
《頤和園》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2、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步驟】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頤和園》。頤和園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皇家園林,是個擁山抱水景色秀美的地方,它以無與倫比的園林藝術的魅麗,傾倒了無數的中外游客,被人們贊譽為人間天堂。
2、這節課通過觀察圖畫,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寫好游記的方法。
二、整體感知
1、下面,我們就隨作者一起去游覽這又大又美的頤和園,大家仔細看,認真聽,想一想錄象主要介紹了頤和園哪些景點?
(播放錄象)
2、交流:
頤和園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作者是怎么描寫頤和園的景色的?誰能說說課文從哪兒到哪兒是具體描寫頤和園的?
(第2~5自然段)
4、自己讀讀這個部分,思考: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頤和園的?
填空練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 )。走完長廊,就到了( )腳下。從萬壽山下來,就是( )。”
明確:
作者描寫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三個景點。
教師板書: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三、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課文哪個自然段寫長廊?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介紹長廊的?
2、交流,教師相機板書:
廊內──廊兩旁
3、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
長廊給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樣的,它有什么特點?
交流明確:
長廊又長又美。
⑴ 感覺到長廊的長,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出來的?
⑵ 那么,你又從哪些句子體會到長廊的美?
⑶ 長廊不僅又長又美,而且連它周圍的環境也怎么樣?
⑷ 在這么美的.長廊游覽,游人的心情怎樣?
4、看長廊圖片。
5、出示句子:
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指讀,思考:
這句話中哪兒寫得好?為什么?畫多而美,作者描寫具體生動,用詞準確。
6、欣賞著精美的畫面,感受著周圍美好的環境,現在我們仿佛就在游覽長廊。讓我們把長廊又長又美的特點讀出來,好嗎?
(齊讀第二自然段)
7、小結:
長廊真美啊,1990年它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豐富多彩的繪畫,被評為世界上最長的畫廊。
四、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接下來我們學習寫萬壽山的這部分內容,請大家默讀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想: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來描寫萬壽山的景色的?
交流板書:
山上、山下
2、那么作者在山下看到了什么景色呢?
指讀第三自然段,讀后交流:
佛香閣、排云殿。
3、誰來讀讀描寫佛香閣和描寫排云殿的句子?其他同學想想佛香閣和排云殿有什么特點?
指讀,出示句子,自讀談體會。
4、誰再來帶著感情讀讀這一自然段,讓同學們通過你的朗讀,體會到萬壽山的雄偉壯麗。
5、接下來我們看看作者登上了萬壽山,又看到了怎樣的景象?請大家邊讀邊劃出描寫顏色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作用。
讀后交流。
6、這段中還有哪些景物也寫得很美?
⑴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指導朗讀句子。
⑵ 出示句子:
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7、萬壽山的景色特別美,你能把這種美的感受、美的心情表達出來嗎?
齊讀第四自然段。
五、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過渡:
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描寫了作者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見的景物,突出了萬壽山雄偉壯麗的特點。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來到了哪里?
2、指讀,思考:
作者描寫了哪些景點?重點描寫了哪個景點?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
堤岸──湖心島──十七孔橋 重點寫了十七孔
3、那么十七孔橋有什么特點呢?你能不能從文中的語句中體會出它的特點?
橋洞多,獅子姿態不一。
4、出示句子:
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指讀,從“姿態不一”體會到古代雕刻藝術的偉大。
齊讀句子。
六、總結全文
1、剛才我們學習了課文2~5自然段,領略了頤和園的秀美風光,請大家找一找課文中哪一句話概括了頤和園的特色?
第一句。
板書:
美麗的大公園
2、在頤和園中除了精美的長廊,壯美的萬壽山,秀美的昆明湖,還有知春亭、玉帶橋、石舫……正像大家所說的那樣……
學生齊讀。
出示最后一節: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
板書:
說也說不盡
“說也說不盡”是什么意思?
3、課文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4、根據板書總結全文:
作者按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描寫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幾處景物的美麗景色,使我們感受到了了祖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
七、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收獲
八、布置作業
觀察一處景點(如學校、公園、游樂場等),按地點轉換的順序把它寫下來。
《頤和園》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15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3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神清氣爽、金碧輝煌、
堤岸、隱隱約約”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的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4、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5、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領悟并學習作者按游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方法: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引題,板書課題,交流資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件檢測掌握生字的情況。
3、快速默讀課文,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邊讀邊想:作者是按什么順
序介紹頤和園的,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匯報,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下萬壽山昆明湖
5、引導、點撥: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覽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6、課件出示:聘請導游(怎樣才能做好導游)
三、再讀課文,把描寫你所喜歡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喜歡它。并用自己習慣用的標
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按照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習內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段落,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質疑。
2、集中交流:
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插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
法。
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
會,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入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五、創設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合課文、參考相關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采取自己喜歡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自由
組織導游詞)
2、同伴合作,演導游
3、競聘導游、評價
4、學生自由展示
第二課時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學法學“昆明湖”的相關段落
三、質疑問難、回讀全文、理清課文結構
四、環境教育
五、閱讀收集到的關于“頤和園”的資料,聯系課文,組織召開“資料信息會”,匯報形式如下:
1、朗讀摘抄下來的自己喜歡的句、段,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編寫導游解說詞,競聘“頤和園”的小導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匯報。
板書設計:
10 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
長廊
萬壽山下
萬壽山上
昆明湖
,
《頤和園》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頤和園風光圖或錄象片。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師激情引入,導入新課:
她,構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國的“世界遺產”之一,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一起來細細游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讀“頤”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先請你們自己跟隨課文去游覽頤和園。(老師要求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觀賞美景,既游覽了美景,又自己解決了問題。)
1、請生自己提出自學的要求,師歸納總結: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并想辦法記住生字。
(3)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課文,聯系上下文,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弄懂。
2、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指名小組合作學習。
(1)議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認真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么特點來向大家介紹?
(3)議議自學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師:說說作者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生說,師板書:長廊--萬壽山腳下--佛香閣前--昆明湖)你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文中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寫出要游覽的地方,因此這篇課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覽了頤和園,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板書:大、美)
課文哪一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引導學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這是什么寫法?(首尾照應)
3、指導朗讀。看到這么大和美的頤和園,你的心情怎樣?(生說:驚喜、喜愛)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兩段吧!
四、總結。
同學們真不錯,游覽也挺仔細的,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大、美,也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喜愛。那你喜歡頤和園那一處景色的景色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作業。
鞏固要認的字,練習要寫的字。
《頤和園》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對本課教學內容的要求:一是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進一步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學習按照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2、本課內容的組成部分:這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恰當的比喻,再現了頤和園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秀麗景色。課文移步換景,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然后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部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的壯觀景象,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景色;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結尾與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的贊美之情。
二、學情分析
1、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四年級的學生在識字寫字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礎,但在詞意句意的理解上還有欠缺。他們在三年級時已學過參觀游記的文章,對這一類文體并不陌生。
2、學生在學習本課時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通過語言文字去想象畫面、感受美景的能力不夠完善。
3、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種學習策略:課前查閱相關資料,借助工具書,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與同學老師交流討論。
三、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轉載于:頤和園優秀教學設計)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四、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五、教學策略與手段
本課教學運用品讀學習型教學模式,產生式教學策略與替代式教學策略交替使用,利用課件演示等手段。
六、課前準備
1、學生的學習準備:讀通課文,理解生字詞語,收集頤和園相關資料。
2、教師的教學準備:制作好課件,了解頤和園的相關內容,最好對課文熟悉到能背誦的程度。
3、教學環境的設計與布置:無
4、教學用具的設計與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七、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前播放《北京歡迎你》歌曲渲染氣氛。
課件出示音樂《北京歡迎你》
2、談話:同學們,剛才大家聽到的這首歌是什么歌?歌曲的題目叫什么?(《北京歡迎你》)。這首歌是2008北京奧運會的奧運歌曲之一。同學們都去過北京嗎?大家今天想不想到北京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麗風光?圖片展示一些北京的著名景點。
課件出示圖片: 長城 故宮 天壇 鳥巢 水立方
你們看到了哪些景點?
北京有一座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那就是——頤和園。(課件出示頤和園圖片)只要一進頤和園,你準會著迷、陶醉、驚嘆。板書課題:頤和園。
“頤和園”三個字中最難寫的是哪個? 最難理解的是哪個字?(頤)“頤”什么意思? “頤”是保養、休養身體健康。它是皇家園林,過去頤和園是保養皇親國戚身體健康的地方。
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去頤和園參觀參觀。
(二).新課
1、解決字詞
(1)、課前大家都預習過課文了,看看這些生詞你會讀了嗎?
出示頤和園課件中的詞語部分。
(2)、讀得很好,那么這些詞語你有不理解的嗎?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解決。
2、感知課文內容
(1) 、《頤和園》視頻范文朗讀。
課件出示《頤和園》范文朗讀
(2)、學生邊看視頻邊認真聽范讀并輕輕地跟著讀
(3)、讀完課文后,提問:同學們,你們都和作者到了哪些地方來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4)、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
(三)深入課文學習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跟著作者的步伐去游覽一下頤和園吧。
1、游覽“長廊”。
(1)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一讀描寫長廊的段落。
(2)出示“長廊”圖片。
(3)提問:長廊有哪些景物?長廊有什么特點?你是從文中的哪些語句看出來?(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橫檻上的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兩旁的花木多;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長”,有700多米長、分273間,一眼望不到頭。)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 板書:長美
(4) 齊讀第二自然段。
2、游覽“萬壽山”。
(1)過渡:走完了長廊,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出示“萬壽山腳”的圖片)。
讓咱們女士優先,請我們女同學先來把第三自然段讀一遍。
(2)女生讀“萬壽山腳”段落。
(3)請大家找出在萬壽山腳下所看到的景物。
(4)學生匯報(上面——佛香閣,下面——排云殿。)
課件出示佛香閣、排云殿的圖片
(5)提問:佛香閣有什么特點?排云殿有什么特點?
教師板書(佛香閣——高大,排云殿——占地面積大)
(6)齊讀第三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的男生們顯出了紳士風度,讓我們女生先來到萬壽山腳,現在看來,我們女生不得不讓你們男生先登山了,佛香閣那么高,你們男生的力氣大,肯定先能登上佛香閣的,那就讓你們先登山吧!請你們把在佛香閣上面看到的景物告訴我們女生吧!
(1)男生齊讀第四自然段“萬壽山”段落。
(2)找出看到的景物。
(3)課件出示帶“滑”的句子。講解“滑”的用法。(有“滑”字的這一句運用了動態描寫,與前面的一句相襯托,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湖水的靜。)
(4)比賽誰讀的最美。(分組比賽)
3、游覽“昆明湖”。
過渡:剛才登山才需要力氣大的,現在下山來到昆明湖了,不需要走得快了,我們男女生一起慢慢地走,慢慢地游吧。昆明湖的景色太美了!
課件出示昆明湖和十七孔橋圖片
(1)、全班齊讀“昆明湖”段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昆明湖有什么特點呢?
板書:綠 靜
(2)、從課文描寫中,你能看出十七孔橋有什么特點?
板書:形態不一
(3)、自由輕聲有感情地讀一讀第五自然段。
4、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對頤和園有什么總體印象呢?大家齊讀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板書:美 大
(四)拓展延伸,續說美景
頤和園的美景遠遠不止這幾處景色,正如作者所感嘆那樣:“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覽。”
(1) 下面我們來討論一下: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2)你能根據自己對頤和園的了解和所搜集的資料來當導游向大家介紹一下嗎?
小導游PK賽:評選最佳“小小導游員”。介紹時用上表示游覽順序的詞語就更好了。
(五)總結
今天,老師帶大家游覽了頤和園,了解了游覽的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說明寫作要有一定的順序。以后,我們不管是去游覽,還是寫作,都要按照一定順序。
有機會,再帶大家去其他景點游覽。北京在歡迎你呢!同學們,就讓我們在《北京歡迎你》這首歌中結束我們的課文吧!
(六)作業
剛才同學們當小導游,都很稱職。回去之后,可以向你的爺爺、奶奶等作介紹。還可以學習作者的敘述順序和抓住特點介紹景物的表達方法,練習向你的家人介紹一處你熟悉的景物。
【《頤和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頤和園教學設計05-29
《頤和園》教學設計08-12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秀11-01
頤和園教學設計優秀05-01
頤和園優秀教學設計08-29
《頤和園的長廊》教學設計05-11
[精選]《頤和園》教學設計15篇11-07
(優)《頤和園》教學設計15篇11-26
(精)《頤和園》教學設計1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