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南轅北轍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南轅北轍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南轅北轍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 “轅、轍、梁、駛、楚”等11個生字,會寫“南、該、雖、系、擔、錯、越”7個生字。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字詞。
二、過程與方法:
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誠懇、固執己見”等。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會質疑讀懂故事,體會成語的含義。
教學重點:
認識 “轅、轍、梁、駛、楚”等11個生字,會寫“南、該、雖、系、擔、錯、越”7個生字。
教學難點:
把握寓言的寓意,了解寓言的典故,恰當地運用“南轅北轍”。
教學方法:
朗讀法、討論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2.查找“南轅北轍”的歷史典故,和同學共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大家都聽過寓言故事吧。誰說說我們以前都學過那些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拔苗助長、守株待兔、掩耳盜鈴等)
什么叫“寓言”呢?
“寓”的意思是寄托。
“言”的`意思是講道理。
“寓言”對于我們少年兒童來說,既是喜聞樂見的讀物,又是深受教育的題材。寓言是由虛構淺顯的小故事來說明某個道理或教訓的文學作品,常常帶有諷刺或勸戒的性質。
今天,老師帶同學們再學習一篇滑稽可笑而又富有深刻含義的寓言故事——《南轅北轍》。
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
二、新課學習
1.解釋文題。
師:南、北,我們都知道,是兩個相反的方向。但“轅”和“轍”指的又是什么呢?
出示轅和轍的課件,仔細觀察 “轅”“轍”,你有什么發現?
解釋:轅:車前駕牲畜的兩根直木;轍:車輪壓的痕跡。當車往哪個方向走時,轅就會指向哪個方向。而當車往哪個方向走時,車轍就會往哪個方向延伸。
南轅北轍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聯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的詞句,讀懂故事,體會成語的含義。
2、做什么事必須把方向搞正確,要聽從朋友善意的勸告。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理解成語“南轅北轍”的含義。
教學方法:發現學習、探究學習,研究性學習。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也想和大家講一個這樣的故事:話說戰國后期,一度稱雄天下的魏國,國力漸漸衰弱,但國君安厘王仍想出兵攻打鄰國趙國。他的一個謀臣季梁本來已經在出使齊國的路上,當聽到消息后,立刻半途折回,在路上,他是絞盡腦汁想了一路。當他風塵仆仆趕到魏國國君面前時,給他講了一個他親身經歷的故事,大家猜一猜,他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對,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寓言故事《南轅北轍》板書課題,學生齊讀。看視頻《南轅北轍》。
二、理解課文
1、 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2、現在你能說說故事主要圍繞誰與誰之間的對話展開的?
3、把季梁、車上的朋友的語言用不同的線畫出來,讀一讀。從中反映出了季梁、這個朋友分別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4、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
5、現在請你幫老師分析這個人能否到達楚國,并說說理由。
6、如果你遇到這個人會對他說什么呢?
7、現在你能講一講“南轅北轍”是什么意思嗎?這個故事它又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呢?
師小結:是呀,我們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認準方向,還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勸告。作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發生了南轅北轍的行為,我們也應該要提出善意的勸告。
三、拓展寓言。
師:通過一個故事來揭示一個道理的文章叫做“寓言”。你還知道哪些寓言?能給大家講講嗎?
1、這則寓言出自《戰國策》,當時魏王想攻打邯鄲,季梁為了勸阻魏王編的一個故事。
2、討論,季梁編這個故事想告訴魏王什么呢?魏王的哪些行為和南轅北轍中的那人相似?
3、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這樣的例子呢?你能舉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嗎?
四、升華寓言
表演課文或者講故事。
教學反思:
執教了南轅北轍一課,教后感受頗深:
建立大語文觀,使學習達到更高的層次。
感悟一個道理。在引導學生回憶讀過的寓言故事后,我立即向學生介紹寓言及其特點,讓他們在深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體裁的基礎上,對寓言這種歷史文化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這樣的教學很好的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他們由這一個寓言故事的學習,發展到喜歡這種文學體裁,從而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大量閱讀這種文學作品。此時,我們語文教學所產生的功效啟是僅僅學會一篇課文所能比的?
“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讓學生大膽放飛思維的翅膀,讓語文教學如萬花筒般五彩斑斕。
有句名言說的好: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由于歷史背景,人生經歷,知識水平的不同對同一篇文章的感受和體驗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們在正確把握文章的價值取向的同時最不容忽視的就是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本節課的教學中,針對楚國人能否到達楚國的問題,學生產生了不同的看法。我及時的抓住了這一有價值的'生成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辯論。辯論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潛移默化的得到了訓練,使問題的答案逐漸變的明朗,使學生的思考成果得到了驗證。他們在這樣的過程中體驗到了:學習,原來還是如此愉悅,還可以如此輕松。
自主感悟與適時引導貫穿整堂課的學習中。
現代的課堂教學既屏棄一味把學生當成吸收知識的容器的接受式學習,又反對大撒把的所謂的自主學習。課堂中,學生的自主感悟與教師的適時引導應有機結合在一起。本節課的教學中,需要通過讀人物的對話揣摩人物的心理。我先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己邊讀邊琢磨,待到琢磨出些味道后,請兩名同學分角色表演讀,此時,教師抓住關鍵句進行朗讀指導,運用移情體驗的方法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這樣,學生對故事中人物的把握就十分準確了。
南轅北轍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聯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的詞句,讀懂故事,理解寓意,并理解成語“南轅北轍”的含義。
2、認讀四個生詞,理解“盤纏”的詞義。
3、通過多讀,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故事,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理解成語“南轅北轍”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詢問學生每天上學都怎么來到學校,有坐公交車來的嗎?坐幾線車?如果讓你上道對面坐車,能按時到校嗎,為什么?(讓學生初步體會如果方向錯誤,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
師:但古代有一個人明明要去的地方在南邊,可他硬要往北走,他能到達目的地嗎?讓我們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好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師板書課題《南轅北轍》)
二、解釋文題
師:南、北,我們都知道,是兩個相反的方向。但“轅”和“轍”指的又是什么呢?(師出示馬車圖,講解“轅”和“轍”的本意)
師:馬車本來向南走,車轍印也應該隨之向南,怎么會反而向北呢?讓我們在課文中尋找答案好嗎?
三、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
師:自由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它。(生自由朗讀課文。)
(二)認讀生詞
師:課文都讀完了,有不認識的詞嗎?這課生詞很少,誰能領著大家讀一讀?(出示書中4個生詞,指名領讀。)
對于學生提出的不理解的詞語,教師結合課文幫助學生理解,如“盤纏”。
(三)講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然后概括主要內容。
2、這個人的朋友是怎么提醒他的呢?用——在書中畫出來,然后匯報。
(師課件出示朋友三次提醒的句子)
3、學生練習朗讀,教師隨機指導,并板書“方向錯誤、越走越遠、不能到達”這幾個詞。
4、引導學生找出這個人回答的話,用~~~~~線畫出,教師相應出示句子,并板書“馬快、車夫好、盤纏多”這幾個詞。
5、練習朗讀四次對話。兩生配合讀,師生配合讀,體會同樣的詞語可以有不同的讀法。同桌練讀,男女生配合讀。
6、分析這個人能否到達楚國,讓學生說明理由。
7、如果你遇到這個人會對他說什么呢?
8、這個人雖然馬快,車夫好,盤纏也多,但是他方向錯了,再好的條件也只能使他離楚國越來越遠,而且他還不聽別人善意的提醒,所以他是到不了楚國的。
9、師:現在你能講一講“南轅北轍”是什么意思嗎?這個故事在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
四、拓展寓言。
師:通過一個故事來揭示一個道理的文章叫做“寓言”。你還知道哪些寓言?教師再拓展幾個寓言,讓學生查找并了解寓意。
五、板書設計:
方向錯誤越走越遠不能到達
馬快
車夫好
盤纏多
南轅北轍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南轅北轍》是一則寓言故事,講的是一個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卻是朝向北方。別人提醒他走錯了,他卻滿不在乎。人們用“南轅北轍”這句成語,來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學習這則寓言故事的目的主要是讓學生了解寓言表達上的特點,把握故事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故事蘊涵的道理,同時,增加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積累,引導他們喜歡寓言,學習讀懂寓言的方法。
教學目標:
1、會寫“盤纏、硬”,理解“盤纏、把式”等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這則寓言故事。
3、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學重難點:在理解寓言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寓意。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 解題。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學習一則新的寓言故事——《南轅北轍》。(板書齊讀課題)
1、解題:認識“轅、轍”.
師:請學生觀察字形,你知道了什么?(都帶車字旁)“轅”是車前駕牲口的兩根長木頭。當車往南走時,轅就會指向南方,(板書:南)。而當車往北走的時候,車轍就會伸向北方。(板書:北)。“轍”車輪走過的痕跡,指道路。“南轅北轍”要去的方向是南方,車子卻朝北走。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
二、 初讀故事,解決字詞問題
a還有哪個詞不理解?請其他學生當小老師幫助理解——盤纏、把式”等詞。
“盤纏”——
“好把式”——其他學生也不理解,教師及時引導:”把式”在這個故事中指的是趕車的人,
文中說“我的車夫是個好把式”這個好把式是什么意思好車夫。
b
三、 精讀課文,感悟寓意。
教師:故事的內容我們能用故事中的哪段話來概括?指名回答。(故事的最后一段話)
1、課件出示重點句:“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邊走。”
學生自由讀,并根據這句話談讀出了什么。
生1:我知道了楚國在南邊,他硬要往北走。
師:也就是他的目的地與行走的方向相反。(貼楚國的圖片)誰能幫我貼出馬車行走的方向?指名貼馬車圖。
師:是相反嗎?生:是(師在兩幅圖的下面板書:相反)
師:從這一句,你知道了坐車人是個怎樣的人?(很固執。很愚蠢。)
師:自己行走的.方向跟目的地是相反的,他還硬要這樣做,他真的這樣愚蠢嗎?他有沒有自己的理由呢?
2、生自由讀書,找找坐車人的理由。
課件出示:
楚國在南邊,你怎么往北走呀? 沒關系,我的馬跑得快。
馬跑得越快,離楚國不是越遠了嗎?沒關系,我的車夫是個好把式!
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國呀!沒關系,不怕時間久,我帶的盤纏多。
學生自己讀,邊讀邊琢磨:朋友是怎么問話的,坐車人又是怎樣回答的?
3、請兩名同學上臺來表演,一人扮演坐車人,一人扮演朋友,教師幫助敘述。在兩名同學讀的過程中,教師對不同人物的語氣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
師:坐車人自認為有了這些優越的條件就一定能到楚國,那么,他到底能不能到呢?
5、課件出示:(他的馬越好,趕車的本領越大,帶的盤纏越多,就越到不了楚國。)——學生齊讀。
6、面對坐車人,你想說些什么?指名回答。
四、播放歷史故事《南轅北轍》,升華認識與感受。
教師:早在2300年前,魏國的大臣季梁就用這個南轅北轍的故事勸說魏王打消了企圖依靠武力攻占趙國的念頭,想不想看看?
1、欣賞故事《南轅北轍》,了解整個故事的歷史背景。
師:魏王是個聰明人,當他聽了南轅北轍的故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立刻接受了季梁的勸告。其實,別說在2300年前,就是現在,我們身邊還經常有人犯南轅北轍的錯誤,想想你見過嗎?
2、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談見過的《南轅北轍》現象。
3、師提出當前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南轅北轍》現象,并提出希望與建議。(個別學生不愿努力,卻期盼著通過抄襲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
【南轅北轍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南轅北轍》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08-09
《南轅北轍》課堂教學設計(附反思)01-17
魯教語文三年級上冊《南轅北轍》教學設計08-20
南轅北轍的故事07-27
南轅北轍的意思08-16
南轅北轍的寓意11-03
南轅北轍作文05-22
南轅北轍的作文05-13
成語南轅北轍的典故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