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畫》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畫》教學設計1
導學目標:
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辶、忄”兩個偏旁。(重點)
知道“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難點)
課前獨學:
在文中畫出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寶寶,并把它們多讀幾遍。
看拼音,試著讀讀課文。
導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前面我們學過一首兒歌《猜一猜》,還記得嗎?齊讀兒歌《猜一猜》。你們喜歡謎語嗎?那好,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是一則謎語,你們可要認真學習喲。
二、預習可檢測:
1、出示課題,帶讀課題,
2、打開書,自己小聲讀讀課文,看看還有哪些字不會認,拼一拼試著讀一讀。這篇課文是一首古詩,你看看共有幾句,分為幾行?
3、指名讀。
三、識字我能行
1、這首詩雖然只有4行,可藏著許多生字,昨天我布置你們預習,把橫線上的生字畫出來,你們畫了嗎?畫了的請舉手,不錯。
燈片出示,同位檢查。
2、下面請同學們把這些生字大聲讀幾遍,組兩個詞。
3、交流:這些生字中有沒有你已經學會了的字?(順勢學寫“人”字)請看大屏幕,仔細觀察共有幾筆,怎么寫,從什么地方起筆?……書空,練習寫。
四、合作我主動:
1、學會了人字,其他的生字我們在小組里合作學習好嗎?
2、你現在有什么好辦法來認識并記住這些字寶寶?
五、展示我精彩:
1、識記方法我知道
在小組交流識字辦法的過程中,引導認識“遠”“近”“還”三個字中所帶的偏旁。
①偏旁歸類。如,“遠、近、還”都有“辶”。
②換一換。用給熟字換筆畫或偏旁的方法來記,如,“天”變成“無”,“入”變成“人”,“聽”變成“近”。
③編字謎。如,“春”:“三人日下去春游”,“來”:“米上加橫豎出頭”。
2、生字新詞我熟讀
用抽讀、開火車讀、齊讀、男女生對讀等多種方式檢查生字掌握情況。(重點檢查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
六、檢測我不怕
摘蘋果游戲: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蘋果樹,學生到大屏幕前點讀并組詞。
七、朗讀我能行
1、課文我能讀:這些生字回到課文中去了,你還能認識他們嗎?請小聲把課文讀一遍。
2、范讀認真聽:這是一首古詩,古詩有古詩的讀法,,你們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教師范讀并演示。古詩的每一行中間都要有停頓,這一斜線表示在這里要停頓一下,要讀得停而不斷,讀得有韻味。哪第二行該在哪兒停呢?演示,再范讀。
3、帶讀我跟上:教師帶讀課文兩遍。
4、練習我認真:請同學們大聲練習讀課文。
八、檢測我不怕:
1、指名讀,分男女生讀,小組展示讀(一人一行),齊讀。
2、練習背誦。
3、這首古詩是一則謎語,謎底是什么,你猜出來了嗎?
九、質疑我開心:
1、讀了這首古詩,你有什么問題想問?
2、你想提什么問題考考大家?
《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書寫“來、不”兩個生字。
2.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展開想象,圖文結合,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會正確書寫漢字“來、不”。
2.正確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展開想象,感受詩中描繪的景色,借助詩的語境來認讀生字。
教學準備:
課件、字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運用“摘果子”游戲,認讀由生字組成的新詞。
遠方、沒有、色彩、近郊、聽見、無論、聲音、還是、流水、離去、未來、不是。
2.反義詞我知道。
遠→近有→無去→來
二、朗讀詩句,領會詩意
1.教師范讀課文,注意停頓和重音。
2.全班齊讀古詩,學生之間指名讀古詩。
同學們再讀這首古詩時,要注意重音和停頓,這樣才能讀出詩的韻味。下面大家來試一試吧!注意讀好停頓,讀出韻味。
3.配合動作表演,感悟詩意。
同學們在朗讀的時候,可以邊朗讀邊想象,根據個人對詩句的感受配上動作進行表演。
如讀到“近聽水無聲”時,做出側耳傾聽的樣子,當讀到“人來鳥不驚”時,要做出擺手的樣子。
三、理解課文
1.你從哪些地方知道這是一幅畫呢?說一說原因。
2.在畫中,山、水、花、鳥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學生找出畫中“山、水、花、鳥”景象的特點。)
教師總結:在遠處看畫上的山,山的顏色很清楚,站在近處聽,卻聽不見流水的聲音。雖然春天過去了,可畫上的花依然開著。盡管人走近了,畫上的鳥一點兒也不害怕,也不飛走。
3.在現實生活中,大自然中的山、水、花、鳥是什么樣的呢?
(引導學生找出現實生活中“山、水、花、鳥”景象的特點。)
教師總結:在大自然中,遠看山是沒有明亮的顏色的,近聽水是有聲音的`,春天過去了,花兒也就謝了,人走過來,鳥兒會驚嚇得飛走。
同學們,結合生活中見到的情景,我們能改一改這首詩嗎?(教師適時板書)
預設:遠看山無色,近聽水有聲。春去花不在,人來鳥兒驚。
4.根據交流情況,與《畫》形成對比,幫助學生感悟畫的特點。(教師適時板書)
四、教師示范,學生練寫
1.學生觀察范字“來、不”,仔細觀察生字的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橫
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
2.教師逐筆范寫“來、不”,讓學生觀察字的筆順、筆畫特點,提示書寫要領,學生書空。
①“來”的字形左右對稱,豎要在豎中線上,兩橫之間距離適中,撇、捺要舒
展。
②注意“不”的豎從撇的上部起筆,要在豎中線上,最后一筆是長點。
3.學生在本上獨立書寫,同桌互評,互相借鑒,教師巡視指導。每寫完一個字教師反饋點評,學生對照自己寫的字,再書寫。
4.學生在書上描紅,對比描紅與獨立書寫不同之處。
(寫字指導不僅要看教師的范寫,還要看看是如何對學生寫的字進行反饋的。
要引導學生對照自己寫的字,找到改進的方向,培養學生的反思意識。)
5.學生在本上再書寫,班級展示。
五、布置作業
1.說一說
“水”的第一筆是(),“不”的第二筆是()。
2.請你說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來--()大--()多--()
遠--()有--()上--()
3.背誦古詩
六、板書設計
6、畫
山有色
水無聲
花還在
鳥不驚
《畫》教學設計3
設計思路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已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告訴我們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這個簡短有趣的故事學生并不難懂。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再讀中理解概括文章內容,并通過畫出課文中帶生字的詞、換詞、讀單個生字等多種形式來學習生字。通過分角色朗讀、表演等形式體會玲玲由滿意一著急──戰勝困難后的喜悅的情感變化,感受人物的優秀品質。引導學生品味、思索、銘記爸爸簡短語中蘊含的.深刻道理。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玲、幅”等8個生字,會寫“腦筋”一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后,讓學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句子字條、一張畫
教學重點
1.讀好玲玲和爸爸的對話。
2.理解并背誦第九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邊講故事邊出示詞語:同學們,有個叫玲玲的小朋友,她畫了一幅畫,想看看嗎?(出示課件)瞧:這就是玲玲畫的──《我家的一角》,她畫完后,非常滿意,左看看,右看看,端詳著自己的畫,越看越滿意,越看越喜歡。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可是玲玲不小心,把畫給弄臟了。玲玲急得哇地哭起來,再畫已經來不及了,明天又要交,這下可怎么辦呀?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后面發生的事嗎?今天,我們一塊來學習(板書:玲玲的畫)。
2、齊讀課題。
二、讀文識字
同學們:打開書,翻到25課(板書:25)咱們認真地讀一讀,邊讀邊把黑板上的這些詞語圈出來,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小組內交流你的識字方法。
1、自由讀文。
2、檢查生字讀音并正音。
①借助拼音讀生字。 ②全班齊讀課文中的詞。 ③抽一組開火車讀詞語。
④換詞全班開火車認讀生字。 ⑤去掉拼音搶讀生子,組詞。
三、朗讀感悟
生字我們學的很好,想再讀課文嗎?這遍我們要讀得正確流利,讀后告訴老師課文寫了件什么事?
過度:玲玲仔細地端詳著自己的畫特別滿意,可是不小心,把畫弄臟了,急得哭起來,誰想接下去讀一讀。想讀的站起來齊讀(5-10自然段)
你們讀的真好,老師這有幾個句子誰想有感情地讀一讀。
1.出示句子:
“怎么了,孩子?”爸爸放下報紙問。
“我的畫臟了,另畫張也來不及了。”
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爸爸看了,高興地說:“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① 學生自由練讀。
②指名讀,你能讀好哪句?你為什么這樣讀?(你讀出了什么?)
③評議:他讀得怎樣?你能試試嗎?
④齊讀。讀中對反問句引導理解,并轉換肯定句式。
⑤師生合作讀,男同學讀爸爸的話,女同學讀玲玲的話,老師讀敘述部分。
2.玲玲聽了爸爸的話后,玲玲怎么做的?
①找到書上的句子讀一讀。
②指名讀,評議。
③齊讀。
④看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玲滿意地笑了,她滿意什么?
3.玲玲把這幅滿意的畫交上去,結果怎樣呢?
①齊讀第10自然段。
②為什么這幅畫能得一等獎呢?如果你是評委,你會怎么評這幅畫呢?
③出示玲玲的畫,學生評這幅畫。
④小結:是啊,同學們說得好,就是這只瀨洋洋的小花狗,為這幅畫增添了情趣,使這一幅有了生機,有了家的溫馨。瞧,小花狗睡在這兒多舒服、多安心啊!連它也戀上了家的這一角,我想:這也許是這幅畫能夠得一等獎的原因吧。
4.這就正如玲玲爸爸所說的(出示字條)。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① 齊讀。
② 背誦玲玲爸爸說的話。
③“壞事”指什么,“好事”指什么?
,《玲玲的畫》教學設計六
④指導書寫“腦筋”一詞(師范寫,學生練習,評議)。
5.默讀課文,
①思考玲玲的情感變化,以及學習文中兩個人物的哪些優秀品質。
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四、啟發思維,課外延伸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事呢?壞事能變成好事,你遇到過嗎?好好想一想,咱們下節課再來交流。
板書設計:
玲玲的畫
壞事
變
好事
動 腦筋
《畫》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識字8個“玲、詳、幅、獎、催、叭、臟、筋”,寫字4個“肯、腦、筋、糟、”。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小女孩像: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她的名字叫“玲玲”。玲玲不但聰明可愛,而且還會畫畫呢!今天我們來學習《玲玲的畫》(板書課題)
2、學生讀課題,學習四會字“玲”。學生講字,看到這個字你還會想到哪些字?換偏旁“鄰、嶺、零、冷”等)。
3、“玲玲”兩個字放在一起,第二個“玲”讀輕聲。玲玲畫的是什么?她的畫怎么了?讀讀課文你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糾正字音。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分段試讀、糾正字音。
三、細讀課文、隨文識字。
1、這么好的一幅畫怎么會弄臟?
自由讀文第1——4自然段。指名讀文。匯報畫是怎么弄臟的?
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這四個自然段中有六個生字是我們要認的,請同學們讀一讀它們在文中的詞語。
玲玲滿意地端詳著自己畫的《我家的一角》。這幅畫明天就要參加評獎了。
“ 玲玲,時間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好的,我把畫筆收拾一下就去睡。”
就在這時候,水彩筆叭的一下掉到了紙上,把畫弄臟了,玲玲哇地哭了起來。
老師把生字請出來你還認識么?
(字卡出示)詳、幅、催、叭、獎、臟。指名讀、開火車讀。
學生識四會字“叭”,強調字音。
學了這個字,你能填空嗎?(叭)的一聲,鉛筆尖斷了。引導學生理解“叭”是一個表示聲音的詞語。
叭的一聲,( )掉到了地上。叭的一聲槍響,________________。
學生齊讀課文前四個自然段。
2、畫被弄臟了,玲玲是怎么處理的?學生讀文。
爸爸仔細地看了看,說:“別哭,孩子。在這兒畫點兒什么,不是很好嗎?”
玲玲想了想,拿起筆,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懶洋洋地趴在樓梯上。玲
玲滿意地笑了。
(學生匯報)玲玲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花狗,把弄臟的地方遮掩了。
在這兩個自然段中,三個生字是我們要寫的,學生讀。
練習:用加一加的方法組成新字,并組詞。句(狗)、弟(梯)、婁(樓)
3、看到玲玲的做法,爸爸是怎么說的?學生讀文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糟”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擴詞:糟糕、糟害、糟蹋
“肯、腦、筋”三個字都帶有月字旁。你知道月字膀的字和什么有關系嗎?(和身體的部位有關系)
“肯”為什么也和身體有關系?“肯”在以前是這樣書寫的(課件演示),它的本意是指“附著在骨頭上的肉”,但是到了今天它的意思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你知道他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嗎?你能為它換個詞嗎?
只要( )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玲玲通過動腦筋,把壞事變成了好事。生活中的你,通過動腦筋,解決了什么難題?
學習四會字“筋”,動腦筋也是要花費很大氣力的!
4、學習了所有生字,希望同學們能把課文讀流利,同桌兩個人對著讀一讀吧!
5、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玲玲不小心把畫(弄臟)了,她通過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狗),把(壞)事變成了(好)事。
四、寫字指導。
1、出示9個要寫的生字,按結構給生字歸類。
說一說不同結構的.字,都有什么特點。
2、指導寫字“糟”。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學生講字。這個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注意哪些,如:左窄右寬,頭齊腳齊等等。
注意觀察“一、曲、日”怎么寫才正確、美觀?(先寫一,再寫曲,曲的兩豎要穿透一,寫得略比一寬,日字變得比平時矮小一些。重點指導“曹”筆順。
3、“腦、筋、肯”。學生觀察三個字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同樣是“月”,在“腦”字中瘦而長,在“筋”字中寫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變成豎,主筆在橫。
“腦筋”兩字月字旁的寫法相同,但由于結構不同,寫的位置和大小也不同。示范寫字(練寫、展評)
四、鞏固識字、總結全課。
1、換詞認讀:玲瓏、詳細、條幅、夸獎、催促、喇叭、臟亂、筋疲力盡
2、換語境鞏固。
玲玲的這幅畫獲得了一等獎,老師催她到學校展覽。可是在家里怎么也找不到那幅畫。突然,聽到門外叭的一聲。她來到樓梯間看到小狗正趴在自己的畫上。她想:糟糕,又弄臟了,這可怎么辦?她又動腦筋想起辦法來……
看來玲玲真是一個愛腦筋的孩子,也希望同學們能向她學習,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動腦筋解決。
《玲玲的畫》第一課時教學反思
《玲玲的畫》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臟,已經沒有時間重畫一張,玲玲著急地哭了。但是在爸爸的啟發下,她開動腦筋,在弄臟的地方畫了一只小狗,不僅巧妙地掩蓋了了污漬,還給作品平添了幾分家的溫馨。告訴我們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這篇課文內容簡單,道理明確,但往往這樣卻是我們心中最“怕”的課文,因為它沒有詩情畫意的語言,沒有高遠深奧的哲理,用大家的話說,就是沒有“可挖掘”的東西,很難尋找“閃光點”。在我們語文工作室全體成員的幫助下,最后上課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教學效果也很好。
以下是我認為在教學時比較滿意的地方:
1、“叭”字的教學設計有梯度;
首先知道“叭”是表示聲音的詞語:(叭)的一聲,鉛筆尖斷了;然后想一想,還有什么掉到地上發出了“叭”:叭的一聲,( )掉到了地上;最后展開聯想:叭的一聲槍響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在完成這三個練習后,從音、義上已完全掌握了這個字。
2、“肯”字帶來了語文味。
“肯”中帶有月字底,為什么也和身體部位有關系?查找《說文解字》后,才知道“肯”是一個會意字,本意指“附著在骨頭上的肉”。相關知識用多媒體課件展出,為識字課堂帶來了濃濃的語文味。
3、寫字教學扎實、學生寫字充分。
學生平時訓練到位,寫字前已掌握一些基本方法,如“四觀察”:結構、寬窄、頭腳、定位筆劃。要寫的字都是合體字,要注意互相避讓,互相包容。“糟”字右邊的“曹”分為三部份記憶,這樣學生很容易記住筆順。
通過這次活動,我成長了許多。在工作室的同志們的幫助下,我取得了點滴成績。再次感謝的室友們!
《畫》教學設計5
一、設計理念
通過故事創編及游戲情境的創造,使學生更滿懷激情地去體驗和創作,在這一系列的美術活動中,學生不僅掌握了涂色的技巧,懂得和掌握了刮畫的新技法,更重要的是在這次活動中,學生們的心理得到了舒展并健康發展。
二、教材分析
《刮出來的畫》通過讓學生自由涂色和練習,使學生掌握正確使用油畫棒的方法,達到手、眼、腦的協調發展,在特色過程中自發學會了色彩的和諧搭配,發展了審美能力,并且在盡情涂色中,使兒童的情緒得以宣泄。
三、學生分析
本次美術教學活動對象為二年級兒童。他們的年齡特點使其具有好奇性、游戲性,而且他們對事物的認知處于概念化階段,對事物的真實性和客觀性的理解、認知還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因此,促進其心理的.健康發展,保持其對事物永久的熱情是這一階段美術課的必要。
四、教學目標
1、掌握用油畫棒涂色的技巧,學習制作刮畫,體驗自主學習的樂趣。
2、采用講授法及直觀演示法,使學生學習了解樹的形態及畫法。
3、通過《彩色森林》、《刮畫》一系列創設情境的活動,培養學生良好審美感覺及審美情感。
4、教育學生從小樹立保護樹木的環保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線描形式進行刮畫,描畫美麗森林。
難點:學習掌握運用不同的刮器,不同力度,產生不同效果的方法。
六、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學生:小釘子、廢圓珠筆芯、小刀、刻刀。
教學過程:
一、盡情地涂色
1、復習鞏固色相:學生看一看自己的筆盒,說說在我們周圍,還有沒有你不認識的顏色,提出來大家一起認識。
2、涂色練習:你會用油畫棒涂色嗎?學生在16開圖畫紙任意選擇顏色盡情揮舞,注意顏色涂勻。
3、學生展示涂色成果,比較、發現不如意之處,然后修改。
二、感受森林的美
1、錄象播放美麗的大森林畫面,學生說說森林美在哪里?有什么特征?
2、課件出示四季及不同天氣變化下的森林圖片,學生說說有什么收獲?學會了哪些色彩?
(1)學生述說。
(2)教師選用各種漂亮油畫棒顏色不規則性的厚厚涂在范畫白紙上。
3、對呀,森林里有著豐富的色彩,那里還生長著各種各樣的樹木,而樹又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是人類的好朋友。下面誰來說說對樹的了解:
(1)樹的種類及不同用途。
(2)樹的形態構造。
3、這么美麗的家園,不僅是同學們迷戀,老師也非常地神往可是你們知道嗎?有一天,森林里來了一位女巫,她看到我們美麗的家園以后居然想據為己有,于是,她就施了一層魔法,美麗的大森林頓時一片漆黑。(教師在漂亮底色上均勻涂上黑色,將底色完全覆蓋。)
4、這么美麗的家園被女巫霸占了,我們怎樣去拯救森林,使它再煥發昔日容顏呢?哪位同學想到了?(學生展開激烈討論、出謀劃策)
三、拯救彩色森林
剛才聽了同學們獻上的決策之后,老師不僅發現了我們班的同學機智聰明,而且個個都是忠肝義膽,為了正義事業都甘原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下面,就請小精靈們拿起你們手中的魔法棒去恢復森林色彩吧。
1、“魔法棒”的使用。
(1)教師講解刮畫可輕可重,刮的輕重不同,效果也不同。
(2)以線條為主,適當地刮出塊面。
2、恢復美麗“容顏”。
(1)教師將刮出的范畫予以展示,請同學們進行比較,說說它與我們其他的畫有什么不同?(刮出來的)
(2)構圖講解:主體部分畫得大些,運用遮擋關系,刮出輕重,線條的粗細等,畫得多,畫得滿滿的,使畫面內容豐富。
(3)等了這么久,老師相信同學們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去拯救森林了,那我們現在就一起出發吧。(創設情境:小精靈們小組合作拯救彩色森林。)
(4)播放輕音樂,教師巡視指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讓學生們互相觀看,比較發現的方法,自找不足。老師幫助查找原因,鼓勵學生對癥下藥,糾正方法或修筆。)
四、體驗“慶功”喜悅
經過同學們堅持不懈的努力,我們美麗的大森林又露出了往日的微笑。瞧,他們正向我們招手致謝呢!
(1)學生派代表陸續把組內完成作品送上講臺。
(2)小組介紹成員創意。
(3)學生評價到師小節。(如:刮畫時,刮痕是否清晰,力度是否到位,創意是否獨特……)
五、總結拓展
今天,小朋友們利用手中的“魔法棒”拯救了美麗的森林,維護了正義,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高興。老師也希望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能夠更加愛護樹木,熱愛我們的大自然。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把這些刮畫貼到外面去,告訴大家要保護環境,愛護我們的家園(帶領學生走出活動室)。
《畫》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用作畫的方法來記錄自己對生活的感受,配以簡明扼要的文字敘述,使之達到圖文并茂、生動有趣、形式豐富的效果,是教材向學生介紹的一種新型的日記方法————日記畫。
與一般日記相比,日記畫有形象直觀、色彩鮮明、內容豐富、概括力強等特點。日記畫不僅在培養學生深入細致的觀察、表現生活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還在培養學生嚴謹的語言表達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等方面有著獨到的作用。教師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抓住典型的事例與環境加以表述,幫助他們處理好畫面內容與文字敘述的關系,使學生畫得生動、寫得有趣、學得帶勁。
參考教案
課業類別:繪畫創作課。
教學目的:1.使學生初步了解美術學習與語文知識的關系,了解日記畫的.特點。2.引導學生多側面地觀察生活、了解生活、表現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3.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平衡發展。
教學重點:典型事例的分析與表現方法;色彩、黑白關系的處理與空間層次的體現。
教學難點:畫面與文字的相互關系,畫面的表現形式。
教具準備:了解學生寫作水平和日記的實際情況,收集學生的優秀日記畫習作。
學具準備:選擇一篇自己認為較好的日記,彩色水筆、鋼筆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行為規范,穩定課堂學習秩序。
二、導入新課
1.復習語文知識:日記。(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用學過的語文知識回答問題。)
2.出示日記畫范樣、板書課題。(教師配合動作與板書,用語言進行銜接,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講授新課
1.引導欣賞。
①這幅日記與我們通常所看到的日記有什么不同?(有形象、色彩、文字。)
②畫面與文字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主要內容一致、互相呼應,互相補充,圖文一體。)
③作者選擇了生活中的什么事例進行表現?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較為特殊的事例。)
2.賞析課中圖例。
請學生把課本翻至第14頁。
①圖例表現方法分析。
有黑白、白底有色、有底色有色彩三種表現形式。
②圖例是如何選擇表現內容的?
《釣魚》,小作者選擇了星期日與父親在湖邊釣魚的活動內容,僅用下餌的瞬間,概括了活動過程。
《幫媽媽做家務》,選擇了整理家務中的掃地一事,小幫手手中的道具、屋里陳設反映了掃地的結果。
3.日記畫的特點。
以畫為主,文字敘述為輔,文畫一體,相映成趣。
4.日記畫的方法與要求。
方法:①選擇利于自己表現的事和物;②合理分配畫面與文字敘述的位置;③鉛筆起稿;④草擬與畫面相符的文字;⑤著色。
要求:①注意文與畫的整體關系;②畫要形象鮮明、主次分明,能反映出事情發生的特定環境;③文字敘述言簡意賅,與畫面相呼應。
(教師可結合上述方法和要求,作步驟演示,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日記畫的方法與要求。)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根據自己的日記,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特點的形式完成一幅日記畫(彩色、黑白均可)。要求事例典型,環境獨特,語言冼練,構圖飽滿,主次分明,對比中有協調。
輔導要點:
①合理分配位置(根據學生日記的特點進行輔導);
②主體形象的刻劃(出示學生能夠接受的人物畫資料,供學生借鑒、參考);
③環境氣氛的渲染(強調對比關系的運用);
④草擬文字(注意語句的連貫、通順及與畫面的關系);
⑤黑白對比方法(點、線、面的合理運用);
⑥色彩關系的運用;
⑦文字書寫(要求規范,注明時間、作者、年齡)。
五、小結
優秀日記畫講評。
《畫》教學設計7
【設計意圖】
口語交際課是“聽話、說話”的發展,與以往的聽、說訓練不同,“口語交際”是雙向互動的,不僅要求學生有口頭表達能力,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與人交流的意識,因此,我設計了許多使學生可以互相交往的環節:向同桌了解圖畫;四人小組里商量討論推選出一張圖畫;和圖畫的作者一起欣賞圖畫;自己獨立去進行交際,向聽課的老師推薦自己的圖畫。
要進行口語交際,首先要明確要求。但一年級的孩子更多的是從模仿老師開始進行口語交際的,從老師身上,他們學到了怎樣去交際,交際的時候說些什么,老師要給他們一個示范,供他們參考。一開始,我便設計了一個了解圖畫的交際場景,請學生上臺來介紹,而老師則充當了交際的另一方、提問者,我問了 2個學生。這一過程是讓學生去觀察,老師是怎么進行談話,是怎么向同學了解圖畫的,然后,我讓他們記住我是怎樣問的。然后我又請了兩位同學來問我,這一過程讓學生以這兩個同學為參考,學會怎樣去了解圖畫。同時,讓他們聽聽怎樣介紹自己的畫,通過4次兩種不同類型的師生交際,再讓學生與學生之間交際,生生互動,了解同桌的畫。
【教學目標】
1.能介紹自己的'畫,說出自己為什么畫這些內容,能評評別人的畫。
2.初步培養學生說話大方、聽話認真的習慣。
3.激發學生相互交流的興趣,激勵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與人交談,交際過程中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思,即自己畫了什么,為什么要畫這一內容。
【教學難點】自由而又有序地組織學生推薦畫、介紹畫等交際活動。
【教學準備】
1.每位學生畫好一張畫,并跟自己的家人說說:我畫了什么,為什么要畫這一內容。
2.教師自己準備一張畫。
3.板貼的圖片、字以及獎勵學生的紅星。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激趣,提出要求
瞧,許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么?(嘴巴和耳朵)上課時,我們的小嘴巴要怎么做?(發言積極,聲音響亮,與人說話時要有禮貌;別人問你問題時要大膽講出自己的想法)小耳朵又要怎么做呢?(老師講話仔細聽,聽清老師要我們做什么;同學說話要仔細聽,聽清他講什么)對啊,我們一起念念兒歌,上課時,用好我們的小嘴巴和小耳朵。
小嘴巴,有禮貌,積極發言聲音響,自己的意見大膽講。
小耳朵,最要緊,同學說話仔細聽,老師的話兒記在心。
2.導入。同學們在上課前都精心準備了一張畫,對嗎?這節課,我們就要用我們的小嘴巴談談“我們的畫”,用小耳朵仔細聽。我們還要選出畫得好的圖畫,辦一個圖畫展覽呢!
二、問畫、說話
1.師問生答,師生互動。你想讓自己的圖畫展出在黑板上嗎?那先要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讓大家喜歡你的畫。誰愿意來介紹自己的畫?其他小朋友干什么?
⑴ 指名問答:你畫了什么呢?你覺得你哪里畫得最滿意?你為什么要畫××? (及時表揚上臺介紹的同學,增強其自信心,鼓勵其他小朋友向他學習,并評畫,使其他小朋友知道怎么評畫。交往過程中指導學生使用禮貌用語。)
⑵ 還有誰愿意向大家介紹自己的畫?(師生再次問答)
2.歸納方法
老師剛才是怎么了解同學的畫?問了哪些問題?
3.生問師答,師生互動
為了參加畫展,老師也精心準備了一張畫,你想了解嗎?誰來向老師了解呢?
⑴ 指名一生。你準備怎樣了解?許老師剛才是問你們什么問題?(提示學生)
生:你畫了什么?師:我畫了放羊娃娃。畫上還有火紅的太陽,高高的山,綠綠的草,還有一只可愛的小山羊呢?放羊娃娃牽著小白羊高興地在山里放羊。
生:你覺得你哪里畫得最好?(我覺得放羊娃娃和小山羊畫得最好。放羊娃娃很高興,雪白的小山羊畫得很可愛。)
生:你為什么要畫放羊娃娃?(因為我喜歡山里,喜歡山里的孩子,也喜歡小山羊)你覺得我的畫怎么樣?你還有什么意見嗎?謝謝你,你真勇敢,第一個上臺問老師呢!紅星獎勵,我們掌聲請他回去。 (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評評老師的畫。)
⑵ 還有誰想來了解許老師的畫?(再請一位上臺與老師交流,示范給其他同學看)
4.掌握方法,生生互動
剛才,你們看許老師向同學們了解了畫,也看到了同學向許老師了解畫,你們想了解別人的畫嗎?請向同桌小朋友了解。
5.展示匯報
了解好了嗎?你們是怎么了解的?誰能大膽地說給大家聽?
三、選畫、評畫
1.小組討論,代表薦畫
大家畫得都這么美,到底哪些畫能參加展覽呢?請在四人小組里討論一下,你覺得哪張畫最美?為什么?每個同學都要講出自己的意見。選一張最美的畫,給大家 3分鐘準備。
誰來代表小組推薦?提示學生說:我們組推薦 的畫,因為 。
將小組推薦上來的畫展出在黑板上,表揚推薦者,掌聲送回。
2.評畫交流,發表意見
剛才各小組把畫推薦給大家,這些畫真美啊,大家好好欣賞一下,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張,為什么?你可以向畫的作者了解一下。
(指導學生如何交流)評者:我喜歡你的畫,因為 。
作者:謝謝,請問你對我的畫還有什么意見嗎?
生:(提出自己的看法)
(你們說得真棒,話講得也很有禮貌,掌聲送他們回去。)
四、實踐交際
老師看了大家的畫,每一張都很喜歡呢!聽課的老師們呀也非常想欣賞小朋友們的畫,你們能放大膽子向他們介紹畫嗎?你們介紹得好呀,聽課的老師會表揚你的,還會給你的畫打上五角星呢!請你找一位老師介紹自己的畫,介紹完了,馬上回到座位坐好。
你們真勇敢,回到教室,老師還有更好的獎品獎給你呢!老師獎給你們一座閃亮的金杯。
五、課外延伸,課堂小結
下面,我們回教室去再開一個畫展,用我們的畫,把我們的教室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好嗎?
《畫》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三原色,并通過各種具有民間喜慶特色的物品,及以紅色為主的美術作品的展示使學生感受和認識紅色特有的美感,增強對色彩學習的興趣,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紅色的畫產生的熱烈、喜慶的藝術效果。
2、以紅色為主要顏色,繪制一幅以紅色為主的畫,表達自己的情感。
3、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色彩美有初步的感受能力,從而更加注重觀察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認識三原色,感知紅色特有的美感,及其在畫面上的'運用。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用紅色表達自己的感受,啟發學生的發散思維。
教學準備:課件、音樂、對聯、課題、玩具、紅色的各種物品等。
教學過程:
課前將教室布置出節日的氣氛,如掛紅燈籠、紅辣椒:貼紅對聯;擺紅玩具;穿紅衣服......
一、組織教學
二、導入新課
提出問題:
1、當你走進教室時,你有什么感受?
2、像這種喜慶、熱烈的感覺你還在哪里見過? 出示課題——紅色
3、你見過這些場面嗎?(出示課件2、3)
三、講授新課
1、在色彩的世界里,有三種顏色是任何顏色都調不出來的,是哪三種?它們被稱之為“三原色”。
2、今天我們來學畫紅色的畫。(出示課題——的畫)
(1)出示多幅紅色的畫。(課件4、5)
提出問題:
1)這些畫都表現了哪些熱鬧的場面?
2)紅色的畫與我們平常見到的畫對比,給你的感覺有什么不一樣?運用了哪些顏色?(出示色卡)
3)這些畫在用色方面有什么特點?(板書——深淺變化)
(2)出示范畫,你發現這些畫里的紅色還有哪些不同?
(3)請學生找出與紅色有關的色卡。
3、聽著這首曲子把我們帶進鑼鼓掀天爆竹聲聲的節日氣氛里,如果請你來繪畫你會畫什么?用哪些顏色畫?(教師示范)
4、出示課件,小朋友的畫表現了哪些題材?(課件6)
如果請你以紅色為主畫一幅畫,你將表現什么?
5、生活中你見到過那些東西是紅色的?
四、提出作業要求:
繪畫時要注意,在選材方面:
(1) 如果讓你以紅色為主畫一幅畫,你想畫什么?
(2) 選擇能烘托節日喜慶氣氛的場面、場景。
(3) 還可以選擇紅色的物象來表現。
用色方面:
(1) 用哪些紅色?
(2) 主要選擇偏紅的顏色表現。
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啟發思維,引導作畫。
五、小結
展示、介紹自己的繪畫作品。
六、拓展
我們能以紅顏色為主來畫一幅畫,那么用其它顏色也能畫一幅畫嗎?
板書: 紅色的畫
以紅色為主
深淺有變化
《畫》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古代石雕藝術和奇石圖片的欣賞,引導學生感受石文化,學習石頭造型的制作方法。
2、根據石頭的形狀、花紋和顏色,運用顏料、油畫棒等材料進行簡單的動物造型創作。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石頭動物造型的制作方法。
教學難點:
富有創意和美感的石頭動物造型設計。
教具準備:
課件、石頭作品范作、石頭、丙烯顏料、油畫棒、海綿膠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幾件很特殊的美術作品,想看看嗎?”欣賞老師制作的石頭動物作品。
(1)孔雀(2)貓頭鷹(3)小豬(4)毛毛蟲(5)白鵝(6)鱷魚
2、帶著問題,分小組近距離觀察、觸摸老師制作的石頭動物作品。
問題:(1)這些作品特殊在什么地方?給你什么感覺?(2)老師制作的都是什么呢?揭示課題:有趣的石頭動物
二、新授課:
1、師:“今天神筆馬良來到了我們課堂,他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招點石術,能把石頭變成小動物。”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石頭、神筆和馬良形象。
2、師:“點石術在哪兒呢?就藏在這些石頭作品里。小組討論:怎樣做才能讓石頭變成小動物呢?”
匯報討論結果。
3、教師在黑板上畫的.石頭中板書:看、想、拼、貼、畫。
4、講解示范制作方法:(1)看石頭聯想
教師在視頻展示臺上出示一塊規則和不規則的石頭,引導學生根據石頭的形狀、花紋、色彩產生聯想,師:“可以把石頭作為小動物的頭部或身體的主要部分,這些石頭可以變成哪些小動物呢?”
教師再出示幾塊石頭的組合,師:“把形狀、大小不同的幾塊石頭組合在一起,將會產生出新的動物形象。”教師示范拼擺一組石頭,然后找2——3名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組合練習演示。
(2)拼石頭
學生操作練習:觀察自己帶來的石頭,拼擺石頭。
選大一點、平整一點的石頭觀察,可以由一塊石頭聯想,也可以把幾塊石頭組合在一起,放在彩色底版上擺一擺,聯想一下,你的石頭能變成什么小動物呢?巧妙利用石頭的原有形狀、花紋和顏色,可以變換方向試試看。
(3)說一說你拼的是什么小動物?
(4)貼石頭
把雙面膠貼到石頭的底部,固定在彩色紙板上即可。如果根據一塊石頭聯想的也可以不粘,如果是幾塊石頭組合的,先粘大石頭,再粘小石頭。
(5)畫石頭:
用丙烯顏料或油畫棒在石頭上畫出小動物的主要特征。用油畫棒涂色,注意用力且均勻。
教師示范用丙烯顏料畫石頭。特別強調筆中水要擠干,顏料要厚。
—2—在制作的時候,動物細小的部分可以用彩紙來做。
5、欣賞學生制作的優秀石頭作品。
三、布置作業:
師:“下面同學們繼續完成作業——貼石頭和畫石頭,把石頭變成可愛的小動物。今天神筆馬良要把他的神筆獎勵給大膽想象、勇于創造的同學”。
四、展評作品:
師:“同學們,你們像馬良一樣聰明,把普普通通的石頭變成了活靈活現的小動物,你們真了不起!”
從作品的造型、色彩、創意幾個方面進行評價。你最欣賞哪一件石頭動物作品?為什么?自評、互評、師評相結合。
教師把神筆獎勵給作品有創意的同學。
五、拓展:
1、欣賞古代石雕圖片
一件件造型粗獷的古代石雕作品經歷數年風雨的洗禮,今天仍屹立在世人的面前,這些富于“生命力的石頭”它雄渾、古樸,充滿了威武,充滿了向上的力量,充滿一個民族的想象。
2、欣賞奇石圖片
大自然中有很多奇石,千姿百態,令人遐想萬千,賞心悅目。奇石又稱觀賞石,賞石可以從石頭的質、形、色、紋、勢等方面去感受奇石之美。
奇石是大自然的杰作。古人云:“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賞石清心,賞石陶情。”
“一塊佳石,就是一首無言的詩,不朽的畫。”
六、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石頭一定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在周末或假期里,可以和父母親一起到大自然中找一找造型獨特的石頭,回來進行聯想創作,相信會有更多的精彩等著你們。
《畫》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中國山水畫以獨特的方式描繪山川自然景觀,可以理解為一種獨特的風景畫。教材導語明確了本課的任務,并確立了熱愛祖國河山的情感目標。教學內容以中國山水畫常規技法為依托,通過臨摹學習技法以及借助資料進行風景畫表現等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運用水墨工具進行表現,體會水墨的表現情趣,弘揚中華民族崇尚自然,熱愛家園沒追求美好生活和高尚情操的精神和理想。
學情分析
教材選用了著名畫家的作品作為欣賞材料,設置比較方法分析感受樹石的不同,探究景物的空間處理以及表現風格等欣賞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筆墨形態的表現常態,擴展想象空間。
教學目的
知識與技能目標:感受、認識體現以“崇高”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學會用合適詞匯表達自己的感受。
方法與過程目標:傾聽氣勢磅礴的音樂、欣賞名家筆下的大山大水,在觀賞和對比中感受大自然的壯美。
情感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技藝。
教學重點
感受作品所表現的崇高感、雄壯感,理解欣賞大師作品。
教學難點
通過多媒體結合的形式強化學生的欣賞感受;感受高山、大海、江河的雄壯美。
教學準備
欣賞資料收集、多媒體課件、繪畫用具等。
教學方法
比較分析作品,感受水墨表現的畫面整體效果。
教學過程
一、導入(畫面導入)
學生欣賞高山、大海、江河的美麗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壯的氣勢。談一談:這些類型的美景有什么特點,與前課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課的作品比較優美、這節課的作品比較雄壯。)
二、講授新課
在地球母親的懷抱中,即有巍峨的大山,又有洶涌澎湃的江河,波浪濤天的大海,藝術家們飽含激情地描繪這一切,現在請同學們欣賞油畫作品《黃河激流》。
教師板書課題:《高山、大海、江河》,師一邊寫一邊讀,重讀,學生齊讀一次。
1.學生欣賞油畫,傾聽歌曲《黃河大合唱》,感受歌曲中激昂的歌詞。
2.師問:畫家筆下的黃河波濤洶涌,船夫奮力地與激流抗爭,同時又聽了《黃河大合唱》,誰能用幾句話來形容你的感受。
(1)引導學生欣賞《黃河激流》的美麗景色,感受大自然雄壯的氣勢。談一談:這些類型的美景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
(2)師師播放上節課的歌曲《高山流水》
問:這幅畫配樂《高山流水》合不合適?
師總結同學們說得好不好,有沒有都讀懂《黃河激流》的畫面語言了。在《黃河激流》這幅作品中,哪些地方給你感受最深?(水、船、人)你覺得要戰勝這么惡劣的環境,需要的是什么?(力量)
3.播放葛豕飾北齋的《神奈川沖浪》
(1)作品介紹:
師:《神奈川沖浪》是日本畫家葛豕飾北齋(生活于西歷19世紀前期)的版畫作品。在洶涌澎湃的海浪中,有兩條奮進的船只,遠遠望去是富士山,現出動蕩不安、緊張激烈的氛圍。
(2)跟《黃河激流》一樣,《神奈川沖浪》同樣表現的是人與大自然搏斗的情景。誰來描述一下畫面?
學生描繪。
4.欣賞吳冠中的《香雪》。
師述:看,畫家吳冠中大筆揮寫的群山,以點、線、面構成的畫面,氣勢磅礴地表現了祖國的壯麗河山。同學們你們誰也來說說對這幅畫的感受。叫幾個學生說說感受。
5.欣賞關山月的《秋山關外月》。
師:我們都陸續讀到不少畫面,讓我們來作個比較,對著《秋山關外月》和《香雪》兩幅風格不同的繪畫作品,你想說些什么?(復習上節課學習過的'具象與意象畫法的區別。)
(1)作品分析:《秋山關外月》,采用非常寫生的手法,描繪了關外的崇山峻嶺,秋天的紅葉染紅了山峰,蜿蜒的長城沿著山峰向遠處延伸,在群峰、雪山、云海的烘托下顯得格外雄偉、壯麗。
(2)播放名山視頻欣賞領略山的崇高、巍峨。對比欣賞《香雪》和《秋山關外月》。
問:你會更喜歡哪一種畫法呢?為什么?(用幾句話寫寫你對作品的感受)
播放幾幅繪畫作品和兩幅學生作品,讓學生說說畫面的構圖、線條和色彩。請選擇適合的詞匯表達你的感受。(播放一些適合的詞匯,如粗獷、有力、雄偉、壯麗、激動人心、振奮、強烈、激越、震撼……)
三、學生作業:
作業要求:嘗試用幾句話表達對作品的感受;并臨摹一幅有氣勢的山水畫,可以畫出你的聯想與感受。學生在激昂的樂曲中繪畫,教師巡視輔導。
四、作品展示點評。
《畫》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通過創設情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情境中感悟,朗讀中理解,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學習重點:
1、會認8個字,會寫9個。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情景中感悟,朗讀中理解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畫畫嗎?喜歡畫什么?
學生自由回答。
2、不僅大家喜歡畫畫,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你瞧!(板書:玲玲)快來和她打打招呼吧!你來吧!
師:我發現第二個玲你讀的是輕聲,讀準了,誰還行?齊讀。
3、多好聽的名字啊![板書:的畫]齊讀課題
4、玲是這一課的生字,在這篇課文里還有許多生字,你瞧!
二、識記生字
1、[課件:帶音節生字]你認識哪幾個就領大家讀哪幾個?(抽生領讀)
你們都認識嗎?自己快借助拼音讀讀吧!
[課件:去拼音生字]這樣你還行嗎?自己先試試。
2、咱們來玩個游戲吧!你看!這是什么?[出示:魔方]生字魔方。
[師拋]怎么讀?這個?會玩了吧?在小組里玩一玩吧!玩的時候注意讀準字音,開始吧!
師拋生讀。
三、情境中感悟
1.表演朗讀,感悟滿意。
①指名讀玲玲一開始滿意地端詳自己的畫句子。(出示句子)分男女讀句。
②教師出示玲玲的`畫實物,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玲玲,看著自己即將參加比賽的作品心情怎樣?
③學生帶著這種心情表演端詳自己的畫,感悟玲玲的心情。
④學生帶著表演中的感悟誦讀,滿意之情溢于言表。
⑤指名讀,全班讀。
2.移情體驗,感悟傷心。
①指名讀玲玲哭了的句子,教師出示相關句子。
②分組讀句。
③出示課件:(弄臟了的圖),
引導學生體會:一幅那么美的畫被弄臟了,多傷心、多難過呀!如果你是玲玲,你會想些什么?學生移情體驗,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師創設的情境里面。
④指導學生感情讀。
⑤指名讀、男女讀、全班讀。
3.展開辯論,感悟滿意。
①指名讀玲玲又笑了句子,教師出示相關句子。
②師:玲玲為什么又笑了?我們再讀讀想想!(出示兩幅圖:圖1為弄臟了的畫;圖2為畫上了小花狗的畫)
③師:玲玲為什么畫小花狗?想想這兒還可以畫什么?
④出示了三幅圖:第一幅是玲玲一開始畫的沒有小狗的畫;第二幅是弄臟了的畫;第三幅是添上了小狗的畫。師:你喜歡哪一幅畫,為什么?
⑤學生展開辯論,體會到玲玲肯動腦筋,把畫變得更美了!壞事變成了好事!
4.角色表演,體會含義。
①自由讀爸爸說的話,在小組中討論讀懂了什么?
②指名答。
③教師扮演爸爸說這段話,祝賀玲玲獲得成功,學生扮演玲玲,表達此時最想說的話,深化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④指導背誦爸爸說的話。
3.角色誦讀,深化體驗。
(1)學生在小組里分角色演讀課文。教師隨機指導。
(2)學生分成三個大組按角色演讀課文。
四、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l.教師介紹自己動腦筋把壞事變好事的真實事例.
2.學生談自己生活中像這樣的事。
贈學生名人名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畫》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了解秋天的景色特征,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
2.學會生字、新詞,會讀多音字“行”。
3.會用“桂花、小草、樹葉、果園”等詞語寫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4.仿照例句“先、再、又、還要”的順序說話。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背誦課文。
難點:用“先、再、又、還要”的順序說話: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
1.(出示圖片)這是一幅什么季節的畫?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為什么說它是秋天的畫?從哪兒看出來?
二、隨著問題出示生字,學習生字。
1.出示:桂熟提幫叔助
正音重點:熟、叔。結構分析的重點:熟
聯系課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桂花、成熟、幫助。
2.小朋友的這張畫是誰畫的?他為什么要畫這張畫? (引出生字“墻、報”)
教學生字:“墻”、“報”,理解意思,分析字形,說說該怎樣記住。
教學生字“讓”、“聞”、“味”(用為什么“我”要畫桂花的問題引出以上生字),理解意思,分析字形。(重點讀準“讓”的字音)
三、自由輕聲讀課文。
四、復習、鞏固掌握生字新詞。
1.給本節課學的生字找朋友;
2.用下列字口頭擴詞:聞、味、熟,提、幫、報、墻
3.開火車逐節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多音字“行”的`讀音)
五、課堂練習。
指導生字的書寫,重點指導寫好“墻”與“熟”兩個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用卡片復習生字、新詞(認瀆):
2.做《課堂作業 本》中的字、詞習題;
二、理解課文。
輕聲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共有幾節思考:這幅畫是誰畫的?為什么要畫這幅畫?
l.齊讀第一節,說說這1節講什么。
2.墻報上畫了什么? (板書:桂花、草坪、果園、小朋友)
找一找,找出哪些是表示畫畫次序的詞,并用“”劃出。
板書:先、再、又、還要。
3.用上“先、再、又、還要”說說“我”畫了什么。
4.仿照例句,練習用“先、再、又、還要”這些表示順序的詞,說一段話,
①口頭填空:掃地時,我們先,再,又,還要。
早上起床后,。
②獨立說一句(用上以上表示順序的詞)
③做《課堂作業 本》中的有關習題。
三、逐節分析課文。
1.指名讀第2節課文、
2.討論、理解:這—節有幾句?每句講什么?哪些詞句寫出了畫中景色的美? “我”為什么要畫桂花(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
板書:桂花、金色、香味:
3.背誦本節課文。
四、學習3、4兩節課文。
1.回憶學習第2節的方法,說說剛才是怎樣學懂第2節課文的,
2.歸納,并出示:①細讀課文。
②想一想:這—節有幾句?每句講什么?
③哪些詞句寫出了畫中景色的美。
④背誦。
3.練習用以上方法學習3、4兩節。
理解句子:“小草不像夏天那么綠”這句話的意思、;
出示句子比較:
①小白楊落下葉子。
②草地邊的一行小白楊,飄下幾片金黃色的葉子。
出示句子:果園里有好多紅星在閃爍,那是蘋果成熟啦!
句中的“紅星”指什么? “閃爍”什么意思?
4.朗讀3、4兩節,并試背課文,:
五、學習第5節課文。
1.指名讀本節課文。、
2.議議讀讀,加深理解:從哪兒看出這是秋天的景象?
想象說活,說說果園中的情景:
3.結合課后第3題,練習用“幫助”說活:
第三課時
一、復習鞏固。
1.讀拼音寫詞浯(內容略)、
2.有感情地朗讀l一5節課文::
二、學習最后一節課文。
齊讀課文,并說說“我”把畫畫好后又怎樣做。
三、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總結:讓學生說說學了這篇課文以后,學到了什么。
2.說說還知道秋天的哪些特點。
3.練習用上“田野、菊花”兩個詞,寫一句反映秋天景色的句子。
四、檢查課文背誦情況。
附板書:
先畫 桂 花:金色 香味
秋天的畫 再畫草地 小白楊:飄金黃
接著畫 果 園:閃爍 成熟
還畫 三個小朋友幫助
《畫》教學設計13
設計思路:
本文記敘的是常見的生活小事。內容簡單,語言樸實,對話較多,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淺顯的故事之中。玲玲的情感變化是本文的主要線索,爸爸說的最后兩句話揭示了課文主題,蘊涵了深刻的道理。因此,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讀書,在讀中體會情感,感悟語言,結合生活實際重點理解爸爸意味深長的話,從中受到啟發,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體會玲玲情感的變化。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激趣導入:同學們喜歡畫畫嗎?你平時都喜歡畫什么?在畫畫的時候,你有沒有遇到過什么煩惱的事?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新課文中的主人公玲玲就在畫參賽畫時遇到了一件讓她急得哭起來的煩心事,那是一件什么樣的煩心事,玲玲又是怎樣解決的呢?現在就讓我們來學習《玲玲的畫》。請同學們看老師寫課題,想想你怎樣記玲玲的“玲”字(齊讀課題兩遍,說說怎樣記住“玲”字)。
3.過渡:下面,就讓我們來讀讀課文,看看玲玲遇到什么煩心事。
二、初讀課文,掃清讀文障礙
1.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用序號標出自然段。
2.多媒體出示生字、生詞,抽讀,開火車讀,齊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齊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四人小組交流,互相評議;全班交流,大家評議)
2.多媒體演示符合課文內容的三幅畫——玲玲剛畫好的畫、弄上墨漬的畫、把墨漬變成了小花狗的.畫,引導學生理清文章順序,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四、細讀課文,朗讀感悟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玲玲心情發生變化的語句,并說說玲玲的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變化。
板書:滿意(完成畫作)→傷心(弄臟畫面)→滿意(巧添小狗)
2.齊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爸爸和玲玲的對話。
3.多媒體演示爸爸和玲玲的對話,同桌分角色練讀。
4.指名在全班分角色讀對話,教師相機引導。
引導:爸爸和玲玲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展開三次對話的?爸爸的話和玲玲的話應該怎樣讀呢?(第一次對話:爸爸的話要用關心、催促的語氣來讀,玲玲的話要表現出玲玲為自己畫好了參賽畫而感到滿意的語氣;第二次對話:玲玲的話要讀出緊張、著急、傷心的語氣,爸爸的話要用沉穩、安慰的語氣來讀;
第三次對話:爸爸的話要讀出高興的語氣。)
5.男女生對讀。
6.師生合作,男生讀爸爸說的話,女生讀玲玲說的話,老師讀敘述。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五、合作探究
1.出示課文掛圖,引導學生找出描寫插圖的段落。(第九自然段)
2.齊讀第九自然段,想想爸爸說的話是什么意思?
3.多媒體演示句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們想像的那么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成好事。
(1)齊讀,邊讀邊想:這兩句話是什么意思?
(2)四人小組、全班交流自己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教師相機引導。
引導:這里的“壞事”指什么?“好事”又指什么?
教師根據學生的講述歸納:這里的“壞事”是泛指做得不如意的事情,并不是指違紀違法之類的壞事;這里的“好事”泛指通過自己開動腦筋,想出辦法,把做得不如人意的事情變成令人滿意的事情,并不是指助人為樂之類的好事。(板書:好事、壞事、獲一等獎)
(4)教師小結。
爸爸說的這兩句話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對待事情好壞的態度,我們不能把一些暫時沒有做好或不小心做錯的事情都看成是壞事,因為好壞是可以轉化的;二是指遇到事情辦得糟糕的時候,我們不能驚慌失措,而應沉著冷靜,開動腦筋想一想彌補的辦法。
六、回歸整體,進一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情感
1.啟發學生思考:讀了課文,你有什么話要對玲玲和自己說?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遇到過的話,說說你是怎樣解決的呢?
2.教師總結談話:是啊,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弄臟畫面的一塊墨漬,眨眼間能變成可愛的小花狗;蜜蜂竟然當向導引領著列寧順利地找到了養蜂人;因為自己長得丑而遭到別人欺負、譏笑的丑小鴨,原來是一只美麗的白天鵝……生活就是這樣,要是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要是肯動腦筋,看來不可能辦成的事也能辦成。碰到問題,我們要認真想想,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個善于思考的好孩子。
板書:開動腦筋
3.同學們喜不喜歡課文中的玲玲?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對玲玲的喜愛和贊美的心情齊讀全文。
七、實踐活動
回到家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或自己從書刊中再找一個開動腦筋、變壞事為好事的小故事講給班上的同學聽。
《畫》教學設計14
課業類別:
繪畫創作課。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了解美術學習與語文知識的關系,了解日記畫的特點。2.引導學生多側面地觀察生活、了解生活、表現生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感情。3.促進學生形象思維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的平衡發展。
教學重點:
典型事例的分析與表現方法;色彩、黑白關系的處理與空間層次的體現。
教學難點:
畫面與文字的相互關系,畫面的表現形式。
教具準備:
了解學生寫作水平和日記的實際情況,收集學生的優秀日記畫習作。
學具準備:
選擇一篇自己認為較好的日記,彩色水筆、鋼筆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行為規范,穩定課堂學習秩序。
二、導入新課
1.復習語文知識:
日記。(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用學過的語文知識回答問題。)
2.出示日記畫范樣、板書課題。(教師配合動作與板書,用語言進行銜接,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講授新課
1.引導欣賞。
①這幅日記與我們通常所看到的日記有什么不同?(有形象、色彩、文字。)
②畫面與文字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主要內容一致、互相呼應,互相補充,圖文一體。)
③作者選擇了生活中的什么事例進行表現?
(生活中的典型事例或較為特殊的事例。)
2.賞析課中圖例。
請學生把課本翻至第14頁。
①圖例表現方法分析。
有黑白、白底有色、有底色有色彩三種表現形式。
②圖例是如何選擇表現內容的?
《釣魚》,小作者選擇了星期日與父親在湖邊釣魚的活動內容,僅用下餌的瞬間,概括了活動過程。
《幫媽媽做家務》,選擇了整理家務中的掃地一事,小幫手手中的道具、屋里陳設反映了掃地的結果。
3.日記畫的特點。
以畫為主,文字敘述為輔,文畫一體,相映成趣。
4.日記畫的'方法與要求。
方法:
①選擇利于自己表現的事和物;②合理分配畫面與文字敘述的位置;③鉛筆起稿;④草擬與畫面相符的文字;⑤著色。
要求:
①注意文與畫的整體關系;②畫要形象鮮明、主次分明,能反映出事情發生的特定環境;③文字敘述言簡意賅,與畫面相呼應。
(教師可結合上述方法和要求,作步驟演示,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日記畫的方法與要求。)
四、學生作業,教師巡回輔導
作業:
根據自己的日記,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特點的形式完成一幅日記畫(彩色、黑白均可)。要求事例典型,環境獨特,語言冼練,構圖飽滿,主次分明,對比中有協調。
輔導要點:
①合理分配位置(根據學生日記的特點進行輔導);
②主體形象的刻劃(出示學生能夠接受的人物畫資料,供學生借鑒、參考);
③環境氣氛的渲染(強調對比關系的運用);
④草擬文字(注意語句的連貫、通順及與畫面的關系);
⑤黑白對比方法(點、線、面的合理運用);
⑥色彩關系的運用;
⑦文字書寫(要求規范,注明時間、作者、年齡)。
五、小結
優秀日記畫講評。
《畫》教學設計15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欣賞畫家的作品,理解畫面的形式美、節奏美、藝術美。
2、學習畫家作品中色彩、黑白關系的處理方法。
3、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和表現能力,發揮自己的創造力,肯定自我。
教學重點:
畫家作品的色彩美、造型美、形式美。
教學難點:
在畫家作品的基礎上畫出自己的聯想。
作業要求:
仔細欣賞畫家的畫,對其內容、造型、色彩等進行分析,嘗試臨摹你最感興趣的局部(可作修改、在創作),同時畫出自己的聯想。
教學用具:
欣賞作品、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課堂常規坐好,穩定情趣,查學具。
二、導入:生動、形象、有趣的激發學生產生求知的極大興趣。
三、新課:(突出美術特色,體現創新精神及個人風格,滲透德育,體現教法。)
1、分析德國畫家馬克《猴》畫的特點:
(1)表現了怎樣的內容?
(2)造型、色彩的特點?
(3)繪畫中的風格你喜歡嗎?
小結:畫家畫的'可愛的猴子造型和豐富的色彩,讓猴子快樂的回到森林中去。
2、分析古代畫家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線條的運用。
設問:在古代繪畫中怎樣使用線條?
小結:線條要流暢,有節奏感……
3、張廣《秋夜》馬的造型結構。
分析馬的造型處理:
小結:形象進行了變形處理,色彩簡練、夸張。
舉例示范:變照片為黑白畫。
4、分析作業步驟:
(1)對照畫家的畫。
(2)畫大體
(3)加入自己的聯想或感受。
四、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五、小結:概括出本節課知識的要點,作業講評。
【《畫》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畫》教學設計03-09
《畫楊桃》教學設計01-05
《橙色的畫》教學設計08-15
《畫嗅覺》教學設計10-23
《畫角》教學設計06-06
玲玲的畫教學設計06-03
畫楊桃教學設計11-27
沙畫教學設計08-15
畫房子教學設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