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生物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物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遺傳現象。
2、知道遺傳是生物的普遍現象。
3、能對自己家人的外形特征進行比較,并能說出哪些地方相似。
4、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重點
了解遺傳是生命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
能對動物的遺傳現象作出合理的推測。
教學準備
教師材料:課件。
學生材料:與家人的照片、記錄單。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發學生探究遺傳現象的興趣。
(交流展示,情景導入)
1、教師通過諺語俗語引入新課。(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天下烏鴉一般黑;爹矮矮一個,娘矮矮一窩;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虎父無犬子)學生知道的也可以發言。學生思考這些諺語俗語是從哪里來的呢?人們是通過什么來總結出這些諺語俗語的呢?——引出課題(生物的遺傳現象)。
2、做游戲,找出三對家長的孩子或根據孩子找家長。(利用ppt打出來)
通過觀察三個孩子和家長的外貌尋找相似點,從而確定三個孩子的家長,在這個活動中老師可以不給孩子以標準答案,只要是孩子找到的相似點教師就可以給予肯定。
(目標驅動,互動探究)
3、讓學生根據剛剛找家長的規律來找自己同學的家長。
把班級分成八個小組,每位同學都從家里帶來自己父母的照片,然后每組的照片裝在一個信封里,教師把小組的信封打亂再發下去,讓學生組內討論交流找家長。
匯報: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展示自己小組交流所得出的結論,也就是所找到的是哪位同學的家長,并說出自己的依據。(這里可能會有很多同學找錯,這個沒有關系,可以充分讓學生去互動,最終確定結果,充分體現了開放的課堂。)
二、認識人類的遺傳現象。
(同學們根據孩子和家長有許多相似的特征找出他們是一家人,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些和父母相似的特征呢?)再研究一對父子。
1、研究陳強、馬季父子的照片。
(這是我國著名的喜劇演員陳佩斯和他的父親陳強的照片,大家仔細找找,他們哪些地方相似。)
眼睛
眉毛
耳朵
臉型
嘴巴
頭發
其他
像
不像
2、關于頭發,同學們討論和爭執的非常劇烈,陳強我們看的出來他患有脫發,這里要補充的,陳佩斯原來頭發也是一樣的,也患有脫發,頭上的頭發不多,為了演出的方便把其他的頭發也剃了,所以你們再想想他們的頭發是否是相似的。
3、除了長相和疾病以外,孩子與父母還有可能具有哪些相似的特征呢?我們再來看一看另外一對父子。
4、(課件出示馬季父子的全身照)
(圖1馬季)(圖2馬東)
5、讓學生找出他們的身材很像,都有微微發福的`體型。(教師點撥,提煉建模)
6、孩子和父母都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你們都知道這種顯現叫什么嗎?(遺傳)
7、讓孩子用一句自己的話解釋一下什么叫做遺傳?
(可以多請幾個孩子回答,老師做總結)
8、教師總結:子女和父母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著一些相似的特征,這種現象叫做遺傳。
(校正反饋,內化提升)
9、陳強父子有遺傳,馬季父子有遺傳,你們和父母之間有遺傳嗎?
10、看樣子我們中國人都有遺傳現象,那外國人呢?(出示布什父子的照片)
(圖片1:老布什)(圖片2:小布什)
11、引導學生得出結論:中國人有遺傳現象,外國人也有遺傳現象,看來遺傳是人類的普遍現象。
三、引導學生得出遺傳是生物的普遍現象。
1、出示動物一家讓學生尋找遺傳特征。
(分別出示動物小狗、企鵝、豹子、馬、長頸鹿五家的家庭照片,讓學生尋找遺傳的現象,主要通過觀察他們的毛皮的顏色、花紋、形態等尋找遺傳的現象)
2、教師總結:生物都有遺傳,世界上所有能繁衍后代的生物都有遺傳。
3、假如給同學們一小塊種滿豌豆的菜地,現在你想知道豌豆有沒有遺傳現象,你會從哪些方面研究?
4、教師用電腦出示一塊豌豆地和幾幅豌豆圖片讓學生觀察并思考要是讓自己去尋找遺傳的現象,那么自己會從哪幾個方面下手。
5、老師出示遺傳學家孟德爾的研究項目
(種子的形狀、種子的顏色、種皮的顏色、豆英形狀、豆英顏色、花的位置、莖的高度)
四、拓展延伸。
1、(出示小貓與貓媽媽的圖片)這里有兩只小貓,請你仔細觀察小貓的顏色和花紋,推測小貓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樣子的?
2、學生推測并說明自己的理由。
3、觀看小貓找爸爸動畫。
板書設計
1、生物的遺傳現象
植物
動物子女與父母或多或少相似的特征遺傳
人類
生物教學設計2
教學重點:
光合作用的發現過程;葉綠體中色素的種類;顏色及其吸收的光譜;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濾紙上的分布;光合作用的概念、實質、總反應式、光反應、暗反應的具體過程;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別與聯系及光合作用的意義;植物栽培與合理利用光能的關系。
教學難點:
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其在濾紙上的分布;光反應與暗反應的區別與聯系及光合作用的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手段:
板圖、掛圖、多媒體課件、實驗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引言
本節可引入的話題很多,如:
①可從全世界面臨的一些生態危機,如糧食、化石能源、環境污染等入手;
②或從花卉、農作物、果蔬的栽培方法或增產的措施入手;
③或從一些自然災害,蝗災、沙塵暴等入手;
④或動物、植物的同化作用區別等等方面切入光合作用;
⑤還可通過教材提供的光合作用的發現所列舉的幾個著名實驗為切入點進入光合作用的學習,其中較易作為切入點的實驗有:德國科學家薩克斯成功地證明了綠色葉片在光合作用中產生淀粉的實驗(學生在初中就做過);德國科學家恩吉爾曼證明葉綠體是進行光合作用場所,且氧由葉綠體釋放出來的實驗;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和卡門采用同位素標記法研究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全部來自水的`實驗。
教師應特別重視光合作用發現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因為通過分析科學家對光合作用的研究歷程,學生可以不僅了解到放射性元素示蹤技術在生物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從中也可以深切體會到技術的發現和應用,特別是物理、化學技術的使用對生物學起到的推動作用,因此有人說“技術是人類延長了的手臂”。
2、葉綠體及其光合色素
用板圖或掛圖顯示出葉綠體結構模式圖,提問復習葉綠體的亞顯微結構,教師應適時指出,光合作用所以能在葉綠體中進行一是由于其中含有催化光合作用的酶系,這些酶分布在葉綠體的基質中和片層的薄膜上;二是在基粒片層的薄膜上,有吸收轉化光能的色素,這樣就引出了葉綠體上的光合色素這一教學內容。
(1)學生做《實驗八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可作為探究實驗,也可作為驗證實驗,但實驗過程都應讓學生自己看書總結,之后引導學生討論下面的問題:
①“想要做好《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學生應注意哪些問題?
這個實驗是高中生物學實驗難度較大的一個,涉及的藥品多,實驗原理復雜,實驗操作也較煩瑣,而且實驗現象也不是很明顯。如何才能順利地完成這個實驗呢?下面就這個實驗要注意的問題做一些說明。
提取光合色素過程中,關鍵是速度。提取光合色素過程中,因為光合色素都是脂溶性的,因此用丙酮這種有機溶劑作為提取液,因為丙酮易揮發且有一定毒性,因此提取過程要速度要快,同時提取液要用膠塞塞好,以防止其揮發;利用二氧化硅硬度極大的特點,其粉末可增加研磨時磨擦力,加快研磨的速度;又因為葉綠素容易破壞,因此需要保護,而碳酸鈣的作用是防止葉綠素被破壞;把綠葉剪碎的目的也是為了加快研磨速度。
生物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
認識微生物是一類個體微小、大多是單細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動物、植物共同構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廣泛,種類繁多。
過程與方法:
能借助顯微鏡這種觀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夠認真細致觀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夠用圖表現出自己觀察到的水滴里的幾種常見微生物。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科學技術是不斷發展的;
體驗到探索生命奧秘的快樂與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1、放大鏡、顯微鏡、水樣、玻片、抹布等、觀察水樣
2、技能準備:課前簡單培訓制作玻片標本的注意點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準備的水樣
(1)學生觀察水樣
(2)學生匯報:觀察燒杯里的水,你觀察到水里有什么?這些結果你是用什么觀察到的?
(3)討論: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這些東西呢?還有沒有可能有其它的東西?
(4)談話:怎么才能知道這杯水里有沒有我們剛才說的細菌等這些東西?
(引導學生明白要想觀察極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體要借助工具——顯微鏡)
二、引導學生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組領取)
(1)談話:既然我們想借助顯微鏡來做進一步的觀察,下面就先來了解顯微鏡的基本構造。
目鏡(對著眼睛) 物鏡(對著標本) 載物臺(放置標本)
反光鏡(反射光線、照亮標本) 調節螺旋(調節焦距、看清標本)
鏡臂 通光孔 鏡座
(2)教師講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強調
①反光鏡不能直接對著太陽,否則會傷害眼睛;
②使用時要小心,鏡頭不要碰著玻片;
③不能用手觸摸目鏡和物鏡。
④輕拿輕放。
三、組織學生借助顯微鏡觀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導觀察教師準備好的水樣標本
①談話:顯微鏡下,水滴里到底會有什么?讓我們一起細心、耐心、認真地來觀察一滴水,看看你能發現什么,把你的發現畫在活動記錄上。
②學生分組觀察。
(在學生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巡視)
③匯報交流:你觀察到什么?是什么樣子的?
(匯報時學生在多媒體實物投影儀展示觀察記錄,并用學生用語言進行描述)
(2)認識生活周圍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組制作小組采集水樣觀察玻片
②自主觀察
③匯報交流:說說自己小組采集的水樣中有什么
(3)教師小結:在一滴水中,生活著許許多多個體微小、結構簡單、大多是一個細胞構成的生物,它們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顯微鏡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板書:微生物)剛才我們看到的那些不動的微生物中,最常見的是水藻,有藍藻、團藻、金藻等。運動的微生物中有鐘形蟲、草履蟲等。此外,水中還有既不屬于動物也不屬于植物的微生物——細菌,細菌一般也是不動的,有球狀的、桿狀的、螺旋狀的。
(4)認識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體展示水中各種常見微生物
四、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并認識微生物的相關知識
(1)學生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
①談話:你知道如此神奇的世界是誰第一個發現的嗎?
②學生閱讀荷蘭生物學家列文虎克的故事。
③提問:通過閱讀列文虎克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認識微生物的種類和分布。
利用用多媒體展示在各種環境中存在的微生物。
生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描述生物圈的范圍;能舉例說出生物圈能為生物的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2.通過本節的教學,提高學生收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
3.通過小組討論和研究活動,繼續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
4.通過本節的教學,使學生建立起:保護生物圈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是本節教學的重點。
2.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是本節教學的另一個重點,也是難點
課前準備:①教師:地球儀②學生:收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出示地球儀,在無數顆星球中,地球作為一顆”藍色水球“懸掛在浩瀚的宇宙中,孕育著無數的生命。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欣賞這美麗的地球吧!
生:觀看發言
師: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
生:(討論回答)
師: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間是有一定的范圍的。現在,我們就給地球上生物能夠生存的這個范圍起個名字,你們認為應該起什么名字好呢?引出課題--生物圈
二、師生互動
(一)生物圈的概念
師引導閱讀課文,歸納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并且相互間發生著復雜的關系。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張紙還要薄呢!同學們,剛才你們都觀看了美麗的地球風景,你們認為生物應該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呢?
(二)生物圈的范圍
A、生對照提綱閱讀課文理解:
1.生物應該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
2.生物圈的厚度?
3.生物圈劃分為幾個圈層?
4.各圈層生活哪些生物?這三個圈層中都有哪些生物生活呢?
5、水圈的哪個部分的生物較多?
6、生物圈中的巖石圈、大氣圈和水圈是截然分開的嗎?7、人類的“立足點”。
B、全班分為三大組,每組代表一個生物圈層進行討論C、分角色扮演
(三)、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師:我們都知道,現在地球的人口已經超過了60億,人口過多給地球帶來了很多的負面影響,于是,科學家想了一個辦法:把地球上的人移居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大家覺得這種方法可行嗎?引入人類和其他生物生存的條件。觀察書中的六幅圖片并討論以下幾個問題:1.向日葵生長需要什么條件?長頸鹿生活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觀察書中12頁)向日葵的生長需要陽光、空氣、水、土壤和肥料;長頸鹿的生活需要食物、水、空氣、陽光和溫度。
師:現在,請充分發揮你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假如你是其他星球上的一棵草或一只小白兔,你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呢?
生:(分組扮演角色)
三、小結:
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在生物圈中生存繁衍,生物之間發生著復雜的關系。我們人類也是生物圈的成員之一,但是人類掌握著高度的科學技術,人類的活動可以到達生物圈的各個圈層,人類憑借自己掌握的`科學技術對各個圈層起到破壞作用。這已經引起了全人類的關注。生物圈是一個統一整體,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保護生物圈,人人有責。
教學反思——巧用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
生物教學中可多處運用角色扮演的教
學方法。如在(七.上)《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節生物圈》教學中,可兩次應用角色扮演。一次是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讓學生分角色扮演生物的居住環境:水圈、大氣圈和巖石圈;再次是讓學生扮演兩種生物:不幸落在金星上的含羞草和落在火星上的小白兔,以反證地球生物圈對生物生存的重要性。從環境和生物兩方面進行前后呼應,緊扣主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運用角色扮演進行教學有以下幾個優點:
1.能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處于學習的主體地位。
2.適合學生的身心特點,他們喜歡模仿,愿意表演,在集體中展露自己的才華。
3.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有利于教師對學生認知過程的規律、認知的廣度和深度、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長的了解。
4.由于現代科學教育,越來越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為角色扮演的教學方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5.教育作為實現人的社會化過程,學生對社會或自然事物的扮演過程,有利于對社會、自然的關心,在扮演的過程中,既掌握知識,發展能力,還會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養成有極大的幫助。
因此,在生物教學中,巧用這種教學方法,提高生物教學質量。
生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概述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的形態特征與生活環境。
2、了解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對生物圈的作用及與人類的關系。
能力目標:
通過對圖片的觀看、實物的觀察,培養和訓練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大量的圖片、實物,體驗大自然的美麗,激發發奮學習、將來報效祖國的美好愿望。
【學習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觀察課件上的植物,注意一下它們的形態生活環境。
2、列舉周圍見到的植物
3、拓展反思:觀看碟片:恐龍生活的年代。恐龍時代的森林中的樹木與現在森林中的樹木基本一樣嗎?它們現在還存在嗎?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學習任務一:掌握藻類植物生存環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學教材P78-79,結合彩圖及課件,思考教材P79的討論題
2、小組討論,交流“觀察與思考”中討論題。
3、結合課件及彩圖,歸納藻類植物主要特征。
4、拓展反思:“西湖春色歸,春水綠于染。”指的是哪類植物?
學習任務二:掌握苔蘚植物生存環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學教材P80-81,結合彩圖及課件,思考教材P81討論題。
2、小組討論,交流“觀察與思考”中討論題
3、結合課件及彩圖歸納苔蘚植物主要特征。
4、拓展反思:為何根據苔蘚植物分辨方向和當作監測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學習任務三:掌握蕨類植物生存環境及基本特征
1、自學教材P81-82,歸納蕨類植物基本特征
2、展示自學成果小組代表復述蕨類植物基本特征
3、拓展反思:腎蕨為何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長勢越來越差?
三、系統總結
四、診斷評價
1、與苔蘚植物相比,蕨類植物事應陸地生活的能力較強,原因是()
A、全身都能吸收水分和無機鹽B、有莖、葉分化,能密集生長
C、根、莖、葉具有疏輸導組織D、葉片下面能產生大量孢子
2、紫菜是一種含有碘的藻類植物,生活環境是()
A、陸地B、森林C、江河D、海洋
3、將一定量的二氧化硫通種植以下四種植物的密集環境中,那種植物最先死亡()
A、藻類植物B、苔蘚植物C、蕨類植物D、種子植物
4、在樹林中迷失了方向,看到樹干的一面長滿了苔蘚,而對面沒有。據此可判斷生長苔蘚的.一面是()
A、南B、北C、東D、西
5、在潮濕的樹林里發現一株植物,有根、有莖、有葉,葉背面有小隆起,這一植物屬于()
A、蕨類植物B、藻類植物C、種子植物D、苔蘚植物
6、燃燒用煤主要由古代哪一類植物遺體埋在地下形成()
A、蕨類植物B、苔蘚植物C、藻類植物D、松柏類植物
7、“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出自抗金英雄岳飛的《滿江紅》。生長在水田、池塘中的滿江紅屬于植物,是一種優良的
8、腎蕨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結果腎蕨長勢越來越差,分析這種情況的原因?
9、某地區修建一座燃煤的火力發電廠,長時間后,生長在該地的鱗葉蘚和尖葉提燈蘚將可能會出現什么情況?為什么?
(五)課后反思(略)
生物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在了解遺傳現象的基礎上,了解生物變異的現象及其普遍性。
2.通過對具體變異現象的分析,了解變異的類型以及不同類型的變異產生的原因,使學生對遺傳物質在生物的遺傳、變異中的作用有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同時,通過遺傳與變異的相互關系進行辯證觀點的教育。
3.了解變異在人類生產活動中的實踐意義。
重點、難點分析
1.遺傳的變異的原因是本節教學的重點。在“生物的遺傳”一節中,教材花了相當的篇幅幫助學生認識生物為什么會遺傳,決定遺傳的物質到底是什么。所以,學生初步了解了核酸(DNA)、基因以及染色體在性狀遺傳中所起的作用。遺傳物質不僅與遺傳有關,同樣是生物變異的物質基礎,這一點應在本節教學中幫助學生認識到。遺傳物質的穩定性、連續性決定了生物的遺傳,而遺傳物質的可變性又使生物可以發生變異,而且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生物性狀的改變是可以傳遞給后代的。教學中還應注意結合實際例證向學生介紹環境因素對遺傳物質變化的影響,為以后《生物的進化》和《生物與環境》兩章的學習打下基礎。
2.變異在農業中的應用是本小節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很難接觸選種、育種工作,所以,對這方面的知識不易理解。教材介紹了有關選育種的三種途徑,人工選種、雜交育種以及輻射育種(人工誘變育種)。建議授課教師多舉例,特別是可能涉及到學生身邊生活的例證,從感性知識開始,去理解有關的育種選種知識和意義,并且了解不同育種、選種方法的特點。
此外,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利用基因工程培養新品種已經應用于農業育種工作,學生可能從各種媒體的介紹中接受過這方面的信息,但不一定能夠理解。若有時間,教師也可對這一方面的知識做些介紹,引起學生對科學新技術的興趣。
3.關于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的兩個實例。遺傳的變異的選用的例子是色盲遺傳。色盲遺傳為伴性遺傳,教材中未涉及這一方面的內容,學生也不易理解。所以,我以為以人的上眼瞼單雙眼皮為例進行分析比較合適。
課時安排
本節參考課時一課時。
教學用具
關于變異種類牛的掛圖,和變異現象有關的課件,視頻資源。
教學過程
一、引言:
在上一節的學習中,我們曾經討論過人的上眼瞼的遺傳問題。這節課我們首先從人的上眼瞼的遺傳問題開始我們新的問題的研究。
有一對夫婦,他們有兩個孩子。爸爸、媽媽的上眼瞼是雙眼皮。兩個孩子,一個孩子為雙眼皮,另一個孩子為單眼皮。即雙眼皮的孩子繼承了父母雙親的性狀,這種現象叫做遺傳。另一個孩子的上眼瞼與雙親不同,是不是也叫做遺傳?若是遺傳,為什么與父母的性狀不相同?若不是,叫做什么?
與遺傳現象伴隨存在的另一種生命現象就是變異。
二、課題:
第二節生物的變異
(一)變異的現象與概念
在自然界中,與遺傳現象一樣,變異現象是普遍存在的。
提問,討論:在我們周圍,可以看到哪些現象是變異現象?根據同學們的討論,什么叫做變異?請做一個小結。
變異:生物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子代與子代個體之間在性狀上的差異稱為變異。或生物在生殖過程中,在上下代之間、子代之間表現出的性狀差異。
提問:比較遺傳和變異兩個概念,兩個概念有什么共同點,有什么差異?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通過生物的生殖過程實現的。在生物的生殖過程中,上下代之間的相似性為遺傳。但是生物的'后代不會也不可能完全與祖先一樣。后代在繼承親代特征的主要特點時還會產生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稱為變異。所以,我們所說的變異是在遺傳的基礎上的變異,變異是在一定范圍內的變化。小貓與大貓的樣子有所不同,但是小貓仍舊是貓,并沒有變為其他生物。
提出問題:為什么說變異是在遺傳的基礎上的變異?這種說法是否有根據?
(二)變異的原因
1.外界環境的影響:
在我們觀察到的變異中,有些是由于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的。在我們剛才提出的變異現象中,哪些是屬于這一類?
提問,討論:同一品種的小麥種在不同的田里,小麥的麥穗有大穗、小穗,產生大穗、小穗的原因可能是什么?你如何證明這些差異是由于環境影響造成的?將大穗和小穗上的種子收獲后分別種到田里,它們的后代會如何?
小結:田中小麥的大穗和小穗的變異是由環境變化引起的,這種變異一般是不能遺傳的。
提問:什么因素引起的變異可以傳遞給后代?我們再來看看另一種情況。
2.遺傳物質的變化:
提問,討論:一個孩子單眼皮。但是,他的父母是雙眼皮,這種變異是怎樣產生的?這種變異是否可以傳遞給后代呢?
我們從上一節的學習中已經知道,若這個孩子是單眼皮,他的雙眼皮的父母的基因組成一定是Aa、Aa。孩子與父母的性狀不同,是因為在生殖過程中父母傳給了他決定單眼皮的基因。也就是說,他的遺傳物質組成與父母有了差異,因此產生了與父母不同的性狀。他的這種性狀可以是通過生殖過程傳遞給他的后代。
小結: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變化引起的,這種變異是可以遺傳的。
根據以上變異的原因,我們將變異分為兩類:
遺傳的變異:變異由遺傳物質決定;
不遺傳的變異:變異由外界環境影響引起。
請同學們再分析兩個例子。(1)某對色覺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色盲的兒子。(2)某兄弟二人,哥哥長期在室外工作,弟弟長期在室內工作。哥哥與弟弟相比臉色較黑。哪一種變異可以遺傳?為什么?
提出問題:是否由環境影響引起的變異都是不能遺傳的變異?
一些環境因素也可能使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若環境影響引起了遺傳物質的改變,這樣產生的變異是可以傳遞給后代的。根據這一原理,人類可以利用一些特殊環境因素使遺傳物質改變而制造出能遺傳的變異為人類所用。
所以,遺傳物質是遺傳和變異這一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
提出問題:變異對生物個體、對生物界會產生什么影響?
(三)變異對生物個體的影響
變異對生物個體有利、還是不利?這要看變異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們看兩個例子。
小麥要獲得高產,人們采取的辦法往往是多施肥、多澆水。肥多水多,小麥的莖稈會長高,莖稈高,小麥成熟時容易倒伏,又會造成糧食減產。在這種小麥中,出現矮稈小麥,可以抗倒伏,但不會影響小麥在肥多水多的情況下長大穗。
一些玉米植株發生變異會出現沒有葉綠素的白化苗。綠色植物生長要進行光合作用,這種白化苗就無法生存下去。
提問:高稈小麥變異為矮稈小麥,綠色玉米苗變異為白化苗,這都是變異,他們對生物個體的生存有什么影響?
——前者有利于生存,后者不利于生存。
根據變異是否有利于生物的生存,我們可以把變異分為兩類: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
(四)變異在生物進化上的意義
變異對進化有重要意義。
地球上環境復雜多樣,不斷變化。多種多樣的生物可以適應不同的環境。
此外,生物由簡單到復雜、低等到高等的進化,生物的變異為進化提供了原始材料。
變異對進化的重要意義,我們在下一章將繼續學習。
(五)變異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人類出于生存的需要,在遠古時就開始注意遺傳和變異現象,并對遺傳變異的現象加以利用,特別是在農牧業生產中。如春秋時代的《楚辭》中記載“馬母驢父,生子曰贏”,意思就是馬和驢的后代——騾子表現出極大的優勢。
人類在農業上利用變異的方法主要有這樣幾種:
(1)在農作物、家禽、家畜中,有許多對人類有益的變異,人類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培育,獲得新的品種,如肉用牛和奶用牛的培育。
(2)用雜交的方法,將不同生物個體的性狀重新組合,形成新的性狀組合的新品種。如高產不抗倒伏的小麥與產量不高但抗倒伏的小麥雜交,讓兩種小麥的遺傳物質重新組合產生變異,可以培養出高產同時抗倒伏的新的小麥品種。
(3)為培養新的品種,也可以改變環境因素來影響遺傳物質,使生物產生變異并對變異進行選擇,培育出新品種。如用射線照射或用藥物處理植物的種子,種子產生變異后進行選擇,選出有利于生產的變異培育成新品種。
應用以上方法,人類曾經培育出許多品種。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科學家使用基因工程的方法來改變生物的基因從而改變生物的性狀創造新的生物。如將決定人的生長激素的基因、決定人的胰島素的基因用基因工程的方法植入大腸桿菌的細胞內,讓大腸桿菌發生變異,合成人所需要的生長激素或者胰島素,造福于人類。
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討論了什么是變異,生物產生變異的原因以及如何利用生物產生的變異選育適合人類需要的新品種。科學的發展可以造福于人類,但若不按照自然規律辦事,也會帶來災難。所以,我們在創造新的生物品種和物種時必須慎重。
生物教學設計7
I、教學設計示例
一、第一章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l 致同學們
l 第一單元第一章認識生物
指導思想——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樹立整體性的生物學觀點
1、說出生物科學的發展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2、通過觀察與交流活動,識別生物與非生物,列舉生物具有的特征。
3、在教師指導下,嘗試調查身邊的生物,并完成調查報告。
4、初步形成從整個地球的角度來認識 “人與生物圈的關系 ”的觀點。
教學策略——主動參與、調查研究、合作學習
1、注意非智力因素對教學的影響。
2、利用調查表指導學生的調查活動。
3、使用小組活動評價表,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第一課時致同學們
關鍵: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了解當今生物科學研究與發展的社會價值及發展前景,對學生進行科學、技術與社會的教育。認識到具有生物科學素養是作為一名公民必不可少的。 方案一
1.創設情景,閱讀課文,激發學習興趣。
2.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小組或全班討論。
注意事項: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學生討論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并進行適當的啟發和總結。 方案二
1、閱讀與思考:拿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先讀一
讀這篇文字優美、內容豐富的文章。
2、觀察活動:教師上課前準備一些反應當代最新生物成就和主要問題的錄像,如雜交水稻、克隆羊、轉基因食品、人類基因組計劃、沙塵暴等,供學生觀看。
3、討論與交流:針對閱讀和錄象談談自已對“生物學研究、發展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這個問題的認識。
第二課時第一章 認識生物
第一節 生物的特征
關鍵:通過觀察、對比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什么是生物。
方式一:
活動1.我們知道多少種生物?
要求:讓同學按照一定的次序,每人說出一種生物的名稱,最好不要重復。
記錄:看看在一定時間內能說出多少種生物。
活動2. 我們所說的“生物”有什么特征?
要求:可以觀察對比書上的彩圖,并與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記錄:什么生物。
方式二:討論與交流
教師準備一些較難區別的生物和非生物圖片,如一棵枝葉繁茂的大樹,一棵冬季落葉的大樹,一棵已枯死的大樹;課后第一題中彈鋼琴的機器人以及正在生長的鐘乳石的圖片展示給學生,
讓學生討論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說出自已的理由。
第三課時第二節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
關鍵:通過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認識一些常見的'生物,并觀察它們生活的環境;學習調查的一般方法。
準備:知道校園植物、動物的分布、名稱,繪制校園植物分布圖;根據對學生的初步了解完成分組,將各組調查范圍標在校園植物分布圖上。
調查的基本步驟
明確目的要求
落實調查步驟
強調評價辦法及標準
學生進行調查并完成調查報告
交流、展示調查報告
二、第二章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指導思想——重視知識、訓練方法、提高能力、培養情感
1、通過本章學習能夠對生物圈、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態系統以及人類生活對生物圈的影響有更深入的理解。
2、關注學生已有的學習、生活經驗,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能夠主動學習。
3、在閱讀、觀察、分析資料、實驗探究、測量等學習活動過程中,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使每位學生在探究能力、學習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面有所提高。
4、創造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使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增強責任感和創新意識。
教學策略——主動參與、倡導探究、合作學習
1、創設問題情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經驗的教學策略
2、思維訓練——改善學生獲取信息能力的教學策略。(培養探究能力的核心)
3、小組合作學習——強調以經驗為基礎進行學習的自主性,人與人之間平等互助的關系的教學策略。
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第二章 第一節生物圈
關鍵: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生存條件,資料分析活動的效果。
準備:學生參與調查校園生物的情況以及調查報告的撰寫,有關生物圈的知識,豐富的圖片等。
導入:在評價學生認識生物的特征、參與調查身邊生物活動的情況后,利用問題“我們生活在哪兒?除了生活在我們身邊的生物外,生物還能在哪兒生活?”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將生物生活的范圍擴大到生物圈,強調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讓學生注意到人在生物圈這個“家”中的重要作用。
問題設計
在地球上,哪兒有生物生存?哪些地方生物不能生存?——解決什么是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圍。
為什么在其它星球(月球)上沒有生物生存?生物生存的基本條件是什么?——解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
地球形成時,就存在生物圈嗎?生物圈是如何滿足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的?——激
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故事引入:尋找另一個人類生存的家園
一天,我看到這樣的新聞:有些河流由于被一種比病毒還小的生物所污染,使大量淡水生物死亡;人類過多地向大氣中排放工業廢氣,導致空氣質量越來越差;人們大量砍伐樹木,使得沙塵暴一次比一次大,一年比一年多。
我看了這些新聞報道心里很著急。我想變成一架航天飛機,幫助人類找一個新的家園。果然,我變成了一架用鈦合金做的航天飛機。“我要飛進宇宙”,只聽見“嗖”的一聲,眼前馬上出現了一片星空。由于能源有限,所以我只能在太陽系內飛行。
這個小學生能不能找到適合人類生存的家園?為什么?
第二、三課時
第二節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關鍵:影響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探究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生活的影響(1、探究的過程 2、通過實驗完成探究 3、觀察記錄并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
準備:組織學生采集用于探究實驗的小動物;了解學生在采集中發現、提出的問題; 教師要采集足夠學生使用的小動物以及實驗用品;教師提前進行實驗,熟悉實驗的每個過程以及容易出現的問題。
導入:“生物在生物圈中分布如此的廣泛,說明什么問題?”說明它們有著適宜于自身生存的環境條件,這些條件對生物到底有什么影響呢?讓學生介紹采集小動物的經歷,以及發現的問題。
生物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①觀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較它們的區別。
②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③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④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教學重點:①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強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教師準備:實物(珊瑚)、掛圖(美麗的大自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出示掛圖:美麗的大自然,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請舉出掛圖中的物體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2、教室里有哪些生物,哪些非生物?
3、你是怎樣區分生物和非生物的?
要想準確區分這兩種不同的物體,我們必須首先學會觀察,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見P2。指導學生觀察生物,從實際生活中認識生物與非生物。
學生觀察有山、水、蟲、鳥、樹、石頭畫面,看到的'畫面中哪些物體是生物,哪些物體是非生物。觀察常見的物體,如盆栽花卉、西紅柿、黃瓜、蝴蝶、課桌、講臺等,來認識生物與非生物。
三、講授新課
(一)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有目的、有計劃、有耐心、及時記錄;積極思考并與他人交流看法。
(二)什么是生物?自然界中,凡是有生命的物體,叫生物。
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在于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呢?
(三)生物的特征
觀察書中插圖,說出各種生物正在進行的生命活動,以自身為例討論人是否也具有書中描述的生物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植物根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營養方式為自養;動物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細菌、真菌分解動物、植物遺體和糞便獲取營養,營養方式為異養);
2、生物能進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含羞草對刺激作出的反應是小葉片下垂,這是長期自然選擇中形成的對環境的適應,有利于它的生存;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
生物還有其他特征:除病毒外,生物都是有細胞構成的。生物能進行新陳代謝;生物能適應環境和影響環境。
四、小結:舉例說明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生物有哪些特征?
五、課堂鞏固:P6
1.指出下列物體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落葉、芭比娃娃、珊瑚蟲、珊瑚、珊瑚礁、珊瑚島...
2.當含羞草受到碰觸時,展開的葉片會合攏,此事例說明了(B)
A.生物能生長繁殖B.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C.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D.生物能進行呼吸
3.下列不屬于生物的是(C)
A.蘑菇B.病毒C.魚化石D.蘋果樹
4.動物、植物死亡后的遺體屬于生物嗎?
不屬于,一個生物體死亡后,它的生命活動也將終結,也就不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只能被稱為動物植物的遺體。
5.下列屬于生命現象的是(C)
A.火山爆發B.開水沸騰C.雨后春筍D.潮起潮落
6.下列哪項不符合科學觀察的要求(D)
A.要有明確的目的B.要有觀察記錄C.要有計劃D.隨便看一下就行了
六、教學反思:通過討論、講解等方法,讓學生弄明白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教學效果較好。
生物教學設計9
一、教學設想
筆者以為,學習自然科學小記文,重在積累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理念和精神。托馬斯。劉易斯《作為生物的社會》是普通高中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必修⑤的第14課《作為生物的社會》選自美國生物學家、醫學家的科學散文著作《細胞生命的禮贊》無論從生物學角度,還是文學角度看,本文都是一篇佳作,它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閱讀此文,既可得到科學知識的啟迪,又可得到科學美感的陶冶,學習此文的目的即在于通過把握生物與人類社會的聯系,了解人類唯有尊重生物,借鑒生物社會群體性生活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地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作者劉易斯。托馬斯的生平及《細胞生命禮贊》的內容,掌握人類社會和生物社會的區別和聯系,從中歸納出主旨。(依據單元提示的知識要求及科學知識)
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的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依據自然科學論文的文體特點,學習其說明方法。)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尊重生物,熱愛生物的情感。(依據單元目標陶冶美感的要求。)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篩選主要信息,掌握作者的寫作意圖,把握作品主題。
難點:訓練和培養學生篩選有效信息解讀科技文章的能力。(在單元目標中,教材要求學生“在學習中,要理清作者的思路歸納文章的觀點,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筆者即據此設計重難點)。
四、教學方法:
自讀法、小組合作討論法。(采用這種教學方法的目的,在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貫徹新課改“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
五、課前準備(預習要求)
1、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了解作者劉易斯。托馬斯的生平及代表作,基本解決生字讀音,熟悉全文的主要內容,思考作者的寫作意圖。
2、結合所學生物知識,搜集一些群體生活的`動物的資料,說說它們的社會行為有哪些特征。
六、教學思路:
(一)導入:
請問同學們,你們的生命是誰給予的?(父母。)你們和父母以及其他親人組成的一個基本的社會單位叫什么?(家。)是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一個家,每個家庭成員有分工,有合作:父親工作、母親做家務,孩子讀書……共同組建起一個家庭,這是我們人類社會進行小家庭生活時的一個慣有模式,我們人類都有家,那么生物社會有沒有自己的家庭呢?(有)它們之間又有哪些社會行為,進行了哪些分工協作呢?現在就讓我們來通過《作為生物的社會》的學習,走進生物社會,了解一些小動物家庭的分工和社會行為。
(引導學生走進人類社會之外的自然界中的另外一個世界——————生物社會,激發學生思索人與生物的聯系,喚起學生對生物的同情和理解。)
(二)融入作品,換位思考
1、提問:文章中,作者提到了哪些生物?在作者眼里,生物的社會是怎樣的?
明確:主要有螞蟻、蜜蜂、鯡魚和粘菌細胞等,在作者眼里,它們好比是一個小型的人類社會組織,有組織,有紀律,能做到事半功倍。
2、分組合作探究
假設你們是一群螞蟻、一群蜜蜂、一群鯡魚或粘菌細胞,為了維持生計,你們在大家庭中需要做哪些事情?自讀課文,試用童話故事的形式復述你們的生活。(將學生分為四組:螞蟻組、蜜蜂組、鯡魚組和粘菌細胞組,各組分別思考自己應當進行的社會行為,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后,從文中歸納出答案)
各小組選出幾位代表回答,教師總結答案:
①螞蟻組:我們螞蟻家族人丁興旺,是個大家庭。我們培植真菌,喂養家畜,把軍隊投入戰爭,動用化學噴劑來驚擾和迷惑敵人,捕捉奴隸。我們的同類織巢蟻屬還會使用童工,抱著幼體像梭子一樣往返竄動,紡出線來把樹葉縫合在一起,供它們的真菌園使用。我們利用智慧覓食,結合集體的力量搬動食物。在建造蟻穴時,我們會集體搜集樹枝,作好統籌規劃,通力合作,先砌墻,再蓋頂,遇到障礙時隨機應變,用智慧解決問題,我們的生活忙碌而充實。
②蜜蜂組:我們家的主要勞動力工蜂會外出尋找花蜜,通過形態各異的優美舞姿向同伴傳遞信息。工蜂在筑巢時會共同協作,進行有條不紊的工作,當我們的家庭成員壯大到一定程度后,我們會處動分化成兩支數量相等的團隊,一支追隨老蜂王,一支跟隨新蜂王,組建成兩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③細胞組:別看我們是微生物,我們的力量可不小!在我們的幼年時期,我們是一個個獨立的阿米巴狀細胞,我們吞吃細菌,彼此疏遠,不相往來。可是當我們的長官————一些特殊細胞放出聚集素后,我們會聞令趕來,聚成一個星狀細胞,彼此融合,構成一個動作遲緩而又結實的小蟲子,生出一個富麗堂皇的梗節,頂端帶一個實體,由它負責繁衍后代,此后,我們的子孫繼續重復我們的生活方式。
④鯡魚組:我們和其他魚群一樣,集體行動,共同抵御處敵入侵。當我們聚在一處時,我們的功能勝似一個多頭組成的巨大生物。
(三)拓展延伸,以課內帶動課外。
請學生補充一些其它營群體生活的生物的社會活動及其特征。如:狒群根據個體大小、力量強弱、健康狀況和兇猛程度的不同排出等級秩序,首領具有優先享有食物和配偶的權利,可以優先選擇筑巢場地,同時負起指揮和保衛狒群的義務。
大雁在集體出動進會排成“一”字或“人”字形,并通過不同的鳴叫聲發出信號;
看守羊群時只需看好威猛的羊頭,羊隊會自動追隨首領而不會丟失;
雞的首領是一只漂亮的大公雞……
(四)探究主旨
提問:這些生動的事例說明作者主要運用了哪種說明方法?
明確:舉例子。
提問:結合這些事例,聯想我們人類,你能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明確:這些事例都說明,許多動物和人類一樣,有等級有秩序,有很多社會行為,它們進行群體生活,能思考有智慧,共同經營起一個大家庭,它們同人類一樣,經常是相互依存,同步活動的。它們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團結就是力量,我們人類應當學習它們的團隊精神。
提問:既然人類社會和生物社會有如此巨大的相似性,那么我們應當怎樣對待生物社會呢?
明確:二者是互相比照,并非水火不相容,作者對生物行為的反思,其目的不是為了證明其它生物比人類更高明,而是為了檢討人類盲目樂觀自大的情結,在漫長的生物發展史上,人類是姍姍來遲的一個物種,人類雖然最終聰穎而出,主宰了這個世界,使人類的行為方式具有和其他社會性生物相類似的特點,還是需要聯合,才能源源不斷地產生智慧,克服自身發展面臨的種種困境,推動社會進步。
生物教學設計10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生物學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章的第一節《生物的特征》。我想從以下幾個部分來進行我今天的說課,說教材、說教法、說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生物學,它是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單元,我們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而這個生機勃勃的生物圈主導者是:生物。把“認識生物”作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生物,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就顯得非常必要,所以“生物的特征”便順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學的第一單元
第一章中的第一節,可見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初中生物學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因為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才能為以后生物學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本課教材內容的按排也獨具特色,首先,通過簡單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述了生物的基本特點,符合初一新生的認識水平,達到了過目不忘的效果。其次,每一基本特征都配有學生耳熟能詳的相關圖片,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了學生對生物各種基本特征的理解。
(二)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教參分析,以及教材內容分析,學生實際情況,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通過辯認具體事例,區別生物與非生物。
(2)舉例說明生物的基本特征。
2、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討論,交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同時提高學生珍愛生命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難點
根據教材編寫意圖,以及學生的認知能力,確定以下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學生能夠舉例說明生物的各種基本特征。
2、教學難點
作為生物之一植物的各種基本特征的理解。
二、說教法
本節課所采用的教學法主要有以下幾種:觀察法,同桌討論,小組合作交流等教學法。在這些教學法的引導下,充分調動了學生主動探索的熱情,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積極思考,暢所欲言,與同學一起共同理解了什么是生物,也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同時學生的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也讓學生深刻地體驗到了自主獲取知識的成就感,學習熱情、學習積極性進一步被激發。
三、說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多媒體課件呈現《超震撼----毀滅世界的力量》由于人類對自然界的破壞,導致了自己生存家園的毀滅。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2.多媒體課件呈現本校園景色,老師敘說,我們美麗的`校園,是一個由生物和非生物組成的生態系統。那么,我們怎樣來區分生物圈中生物與非生物?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這是我們今天這節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生物的特征。
設計意圖:對剛入學的初一新生來說,把自己校園當成情景引入課堂,使他們感到非常的親切,同時讓同學們感知到,生物學離我們們并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同時也讓學生明確了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區分生物與非生物
學生同桌討論交流,我們校園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并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設計意圖:從學生身邊的熟悉事物說起,學生容易從腦海中提出生活經驗,經過討論得出校園的生物有:人、樹、鳥等,非生物有桌子、黑板、石塊等,并根據這些豐富的表像推導總結得出:像人、鳥、樹這樣有生命的物體就是生物。并且這些問題是在與同桌討論交流過程中,不知不覺中得到解決的,從而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結論:生物的概念:生物是有生命的物體。
(三)生物特征的學習
1、創設情境,激起疑問
通過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學生同桌討論交流,我們校園、教室里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并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說一說自己判斷的理由。(以教室里的學生和課桌為例)
設計意圖:學生和課桌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學生能很快的分辨出學生是生物,課桌是非生物。但是讓他們找出區別,學生的第一反應就是人會動而桌子不會動。為此我又列出一組圖片讓學生分析。所以此環節把學生帶入疑惑之中,激起學生進一步探究的欲望。
2、過渡語:你若要準確地判斷桌子是不是生物?還得進一步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設計意圖:(通過簡單明了的過渡語,引導學生自然過渡到生物的基本特征這知識點的學習。
3、初步感知生物的基本特點
學生根據老師以及學生自己課前準備的各種各樣生物實物、以及大屏幕展示的插圖,并結合自己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以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方法,初步探討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交流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與同學的思維發生碰撞,所以在此教學過程中生物能呼吸、生物能排出體內廢物、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繁殖,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等基本特征,不知不覺地在學生頭腦中形成表像,獲取了豐富的感性認識,從而為進一步深刻地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打下伏筆。
生物教學設計11
一、導入新課
課件展示:
(1)假如某地區正在流行“非典型性肺炎”(SARS),一個患者突然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假如你是科技工作者,你該怎樣對該患者進行診斷?
(2)在東南亞某地區,突然發現大量家禽不明原因的死亡,懷疑是感染了禽流感,假如你是科技工作者,你該怎么辦?
(3)一個母親患有一種遺傳病,現她懷有一胎兒,懷疑也患有該遺傳病,該如何對該胎兒進行檢測,以確認他(她)是否患有該遺傳病呢?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P3相關內容,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上述問題并闡述自己的觀點,小組記錄員記錄并整理本組觀點。
對于“非典型性肺炎”(SARS)、禽流感與遺傳病檢測的方式有很多種,如通過病理學等手段進行檢測;而現代生物技術中的基因診斷技術可以使得上述疾病的檢測更加快速、靈敏、簡便,使得疾病的防治更為有效。
第一例基因診斷技術應用于臨床實踐是在什么時候?診斷的是何種疾病?お
推進新課
板書:
二、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
(一)基因診斷
是1978年科學家對一位孕婦作了鐮刀狀貧血癥的產前診斷。
那么基因診斷技術目前可以用來診斷哪些疾病因子呢?
通過多媒體呈示以下情景,教師對相關問題進行描述、分析。
基因診斷的對象主要有:
①病原微生物的侵入:一般侵入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可通過顯微鏡檢查及免疫學方法進行診斷。但是,直接檢測病原微生物的遺傳物質可以大大提高診斷的敏感性。而在無法得到商業化抗體時,基因診斷就成為檢測病原微生物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的唯一手段。此外,由于基因堿基配對原理的基因診斷可直接檢測病原微生物的遺傳物質,所以診斷的特異性也大為提高。目前,基因診斷已在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傳染病的診斷中發揮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②先天遺傳性疾病:目前,大多數遺傳病還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而可對胎兒進行產前基因診斷。對確診患病的胎兒實施人工流產是避免遺傳病患兒出生的有效措施。
已有多種傳統的遺傳性疾病的發病原因被確定為特定基因的突變。例如:苯丙氨酸羥化酶基因突變可引起苯丙酮尿癥;腺苷脫氨酶基因突變可引起重癥聯合免疫缺陷癥(SCID);而淋巴細胞表面分子CD40或其配體(CD40L)基因突變則可引起無丙種球蛋白血癥。這類疾病的診斷除了仔細分析臨床癥狀及生化檢查結果外,從病因角度作出診斷則需要用基因診斷的方法檢測其基因突變的發生。用基因診斷的方法檢測這些位點的改變,不僅對臨床診斷,而且對疾病的病因和發病機理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③后天基因突變引起的疾病: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腫瘤。雖然腫瘤的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但人們可以初步認為腫瘤的發生是由于個別細胞基因突變而引起的細胞無限增殖。無論是抑癌基因發生突變還是癌基因發生突變,如果確定這些改變的發生,都必須進行基因診斷。
④其他:如DNA指紋、個體識別、親子關系識別、法醫物證等。
假如某人患了流行性感冒,該如何進行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抗生素或抗病毒類藥物,多喝白開水,注意休息,幾天之后就可痊愈。
生物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根據生物學科的特點和課程標準的要求,初中生物學科學業考查的目標和要求包括三方面,即知識性目標要求、技能性目標要求和科學探究能力目標要求。其中對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是:熟悉科學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據問題作出假設、根據實驗結果得出結論等。生物學科被列為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的考查科目。其中實驗和探究部分并入有關的知識考查內容,約占20%。可見實驗和探究在生物學教學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初二學生面臨生物畢業考查,時間緊,學習任務重,很多學生對初一的知識已經遺忘了,而實驗探究部分對學生來說更是一個難點,老師有必要幫學生歸納知識,并引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對照實驗和模擬實驗。
2、過程與方法:
熟悉科學探究的一般程序,能根據問題作出假設、知道怎樣提出問題、找出變量,區分實驗組和對照組等。
讓學生掌握常用的科學探究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進一步培養學生合作分享的能力。
重點難點:掌握對照實驗和模擬實驗;學會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能根據探究課題作出假設、找出變量,區分實驗組和對照組。
教學方法:歸納法、比較法、收集和分析資料法、分組分享教學法。
課前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實驗探究的信息。
教師:課前收集若干個實驗探究的信息;課前培訓學生,指導小組長如何開展收集和整理資料。教學過程:
一、課前小測(見學案)
二、確定目標,籌劃策略
依據學案中“學習目標”,引領學生認定目標,在學生認定目標后提出要求、希望和必要的提示或鼓勵。
三、分組分享活動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兩年的學習中,哪一次實驗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這個實驗屬于哪一類實驗?為什么?請同學們用筆寫下來,然后在小組內進行分享。(根據學生回答適時導入,點明本節課要解決的問題)
四、分組分享活動二
①先獨立完成學案中的材料1,然后小組內分享,你是怎樣找出變量以及實驗組、對照組的?(提出問題,布置任務,培養學生團體合作的精神。)
②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得出初步結論。可依據問題探究,進行有目的、有步驟的自主探究,疑難問題同組(或同桌)相互合作,必要時求得老師的幫助。
③適時交流成果。小組內進行交流分享。教師及時引導學生總結出怎樣找出變量以及實驗組、對照組的規律,并依據學生的反饋及時進行點撥。
五、運用知識,實踐創新
1、依據學案中材料2中問題的設置,進行知識的鞏固與活學活用。
2、理清知識主干,構建知識網絡,可根據新知識的主干,構建出適合自己思維特點的結構形式。教師依據學生的反饋及時釋疑,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
六、分組分享活動三(梳理思路,歸納方法):
你是怎樣提出問題的?變量怎樣找?怎樣區分實驗組和對照組?新課程的實施決不是教師給學生灌輸知識、技能,而是學生驅動自己的學習動機機制、積極主動的構建知識的過程,這種構建是學生在自身的經驗、信念和背景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與他人相互作用而實現的。所以,讓學生通過同學間、師生間的學習體會和情感體驗的交流,總結知識,體驗學習方法,將所學知識形成完整的`認知結構來增長自己的實踐創新能力。
七、運用知識,實踐創新:完成學案中的材料3中課堂反饋,讓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的進行查漏補缺。
八、分組分享活動五(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還想探究與這相關的哪些問題?
在課堂臨近結束時,注重知識的發展延伸,讓學生站在新的知識水平上重新思考“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還想探究與之相關的哪些問題?”拓寬了學生探究的空間,激勵學生進行課下的探究。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收獲同時也帶著新的問題離開課堂。
九、作業布置:完成復習資料中的實驗探究內容。
生物教學設計13
在中學生物學教學過程中,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和創新精神,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這是實踐生物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要。在生物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動用探究模式組織教學活動,能較大程度地激起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成果。
一、關于探究性學習的認識
探究性學習是在上世紀60年代由美國學者施瓦布倡導的,他主張從學科領域或實際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或科學)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的發展。探索性學習符合現代教育理論提出的“主體性教學原則”和“以人為本,全面發展教育理念”,并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中學生物新課程突出“探究性學習”,有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使學生能夠主動地獲取生物學知識,體驗科學方法,理解科學的本質,形成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以及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發展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探究性學習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探究性學習的基本過程
探究式教學過程基本上分為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兩個階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確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重要性及其價值。因為,在傳統的教育中,學生習慣于去思考、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因而也就大大束縛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這與我們大力提倡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不相符。提出問題實際上是嘗試對一個問題進行識別和解說,發現自己的觀點或認知結構中存在的不足或不協調的過程,它是誘發探究思維的動力和方向。解決問題則是提出假設和檢驗假設的過程,其實質是重新構建自己的觀點或認知結構,使其更加充實和協調。據此具體說來,課堂上學生從事的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大致分為:問題、假設、推斷、檢驗、結論、交流、評價等基本環節。但在實際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須從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不要墨守成規,照搬硬套,否則只有造成教學的公式化,從而降低課堂教學效果。削弱了學生學習的的興趣和欲望。
1.探究性討論活動; 這種方法主要運用于生物學原理等理論知識的學習,讓學生主動參與獲取新知識的過程。例如“探究生長激素的功能”,教師在學生已經具備了“新陳代謝”和“神經調節”知識的基礎上,介紹有關的背景材料,設置一定的情境:用含有生長激素的飼料來飼養動物,其結果的不同;廣受青少年歡迎的我國藍球運動員姚明的身高之理由;侏儒癥、巨人癥、肢端肥大癥的掛圖和病癥介紹等。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被激發,產生疑問:這些病癥是不是與生長激素分泌異常有關?生長激素與生長發育有何關系?巨人姚明是巨人癥還是正常的發育所致,這其中的原因何在?……然后,要求學生根據相關資料進行討論、分析、類比、歸納出生長激素的功能。最后,通過侏儒癥、巨人癥、等生長激素分泌失調的病癥來驗證結論,澄清疑問。
2.探究性實驗; 生物科學和其它自然科學一樣,本質上是實驗科學。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基本形式之一,新課程所倡導的探究性學習,有很多活動也是通過實驗來進行。生物實驗包括驗證性實驗和探索性實驗,驗證性實驗是已知結論的基礎上,學生按部就班完成實驗步驟。而探究性實驗則是學生不知道結論,沒有現成的實驗設計,需要學生通過實驗去探求結論。因此,探究性實驗融知識傳授、技能訓練和科研能力培養于一體。例如“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的實驗由教師出示日常生活一些實際例子,讓學生明確骨既有硬度又有彈性,從而提出問題——骨為何具有這兩重特性,與什么有關系?之后教師稍微復習初一生物中植物種子成分的鑒定實驗,從而引導啟發學生假設:骨含有無機物有機物。接著,通過骨的鍛燒及其在鹽酸中的浸泡設計實驗方案,進行觀察、記錄;最后,全班交流,得出實驗結論,并據此結論讓學生暢談青少年在進行體育鍛練應注意的事項。
三.探究性學習與能力培養
探究性學習作為新課程所努力倡導的教學策略和學習方式,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1.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觀察、再觀察”,前人之言已經明確了觀察的重要性。在生物學教學過程中,倡導探究性學習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因為探究始于問題的發現,而問題的發現又多源于觀察。在教學中應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呢?首先,教師要以高超的教學藝術激起學生觀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觀察、樂于觀察、勤于觀察。其二,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和詳盡的計劃。同時,在觀察時,要實事求是地做好記錄。最后,觀察時,要伴于積極的思考,要求學生對所觀察到的現象各觀地加以分析。
2.探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對學習生物學和從事生物學研究無疑是很重要的。生物新課程中安排了一系列的科學探究活動。其中很大一部分已經給出了實驗設計方案,主要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能力。有的探究活動,如“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嗎?”只給學生提出問題,其他部分如制定方案,實施方案,實驗結果分析,得出結論等都要靠學生獨立完成,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綜合實驗探究能力。
倡導探究性學習有諸多益處。當然,探究性學習活動并不是全部的教學活動。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學生的特點和教師自身的教學素養,采用多種多樣教學策略和方法,達到課程目標。
總之,生物科學是一個日新月異的科學,我在課堂中會一直給學生強調一個觀念,老師在課堂中講述的甚至與書本中所寫的`知識都不一定是正確的,相反,對于生物學科來說,有可能目前我們所學習到的一些理論會在今后的科學探究中發現是錯誤的。在教學中,學生所學習的知識都是前人通過科學探究發現的,因此,我認為教學并不是把知識死板的教給學生。相反,我的課堂設計大多都是將學生置身于當時科學家們所處的環境,讓他們通過體會科學家們的探究過程,引導他們找到隱藏在各種生物現象下的本質規律。同時也鼓勵學生對老師、對書本提出質疑,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去證實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新的想法,作為老師要給予肯定,保持孩子的一顆創造心是最可貴的。并且作為老師,要給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創造的平臺,例如,我可以通過演講比賽、寫保護動物的倡議書、辦手抄報、知識競賽等方式,鼓勵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肯定他們在這些活動中的一些創新,我相信,在這樣一個輕松、愉快又充滿鼓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學生,無論在知識、能力、創新各方面都將會是最優秀的。
生物教學設計14
課題
作為生物的社會№1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對本文一些重點問題的討論提高探究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文的學習,激發學生對大自然、對生物學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教學難點通過觀看生物資料片、觀察一些昆蟲的社會行為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關鍵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學知識課型將授課教學方法品味優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教具電腦教學過程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
重點難點
教學過程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觀點;
2.了解本文所涉及的生物學知識。
3.引導學生通過對本文一些重點問題的討論提高探究能力;
二、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
同學們《細胞生命的禮贊》是一個醫學家、生物學家關于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龐雜而新奇,批評文明,嘲弄愚見,開闊眼界、激發思索。而其文筆又少見的優美、清新、幽默、含蓄,無愧當今科學散文中的大家手筆。無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國讀書界和評論界的巨大反響和熱烈歡呼,獲得當年美國國家圖書獎,此后18年來由好幾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暢行不衰!年過花甲的劉易斯·托馬斯的名字因這一本小書而家喻戶曉,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連拋出后兩本書時,書商都不用再作廣告,只喊聲“《細胞生命的禮贊》一書作者劉易斯·托馬斯的新著”就夠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選自這部書的精彩章節《作為生物的社會》(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
劉易斯·托馬斯博士(Lewis
Thomas)1913年生于美國紐約,就讀于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醫學院,歷任明尼蘇達大學兒科研究所教授、紐約大學——貝爾維尤醫療中心病理學系和內科學系主任、耶魯醫學院病理學系主任、紐約市斯隆—凱特林癌癥紀念中心(研究院)院長,并榮任美國科學院院士。
導入介紹點撥
教師活動了解
默讀思考回答
學生活動總結
練習作業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達成過程
1.感知課文,明確本文的整體寫作思路。
本文是一篇論述生物社會行為的文章。作者選取了獨特的視角,將一些群居性生物的行為與人類進行比較,描述了它們在集體行動中所表現出的高度組織性,提出了“多個單獨的動物合并成一個生物的現象”,對傳統生物學過分強調個體行為和動物本能的觀點進行了反思,也對人類盲目自大、不能充分認識自身生存危機作出了警示。
本文語言幽默風趣,表現出一個科普大家的睿智和哲思。《細胞生命的禮贊》一書的副標題為“一個生物學觀察者的手記”,作者以細致的觀察,入微的思考,揭示了“作為生物的社會”中一些值得讓我們探討的生命現象,從而反思我們人類自身的行為方式和組織形式,表現出深厚的人文關懷精神。
熟讀課文,看有關昆蟲的科普書籍。
明確總結理解
賞析品讀
板書設計
作為生物的社會
劉易斯·托馬斯博士,1913年生于美國紐約醫學家、生物學家《細胞生命的禮贊》關于生命、人生、社會乃至宇宙的思考課后記事通過觀看生物資料片、觀察一些昆蟲的社會行為等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生物教學設計15
一、教學設計思想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1)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的探究實驗。(2)過模擬實驗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教學難點是“由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本節設計了一個材料分析過程和一個模擬探究過程,這兩個過程有助于學生對“生物進化原因”的獲得。因此,第一課時主要完成“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這一部分。課程進行的方式可以通過活動、討論、談話的方式完成。
二、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簡述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兩種樺尺蠖的數量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事例。
2.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能力目標
1.通過對事例的分析,提高運用生物知識分析生活中現象的能力。
2.通過模擬“保護色形成過程”的活動,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情感目標
通過對生物進化事例的分析,形成環保意識,以及環保的重要意義。
三、重點難點
重點:
1.簡述英國曼徹斯特地區的兩種樺尺蠖的數量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事例。
2.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難點:
由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分析生物進化的原因。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媒體
有關英國曼徹斯特地區樺尺蠖顏色變化的圖片及資料的多媒體課件;有關保護色的多媒體課件;彩色布料或彩紙(單色);彩色小紙片(大量)。
六、教學策略
對于生物進化的原因的分析,首先讓學生閱讀英國蔓徹斯特地區的`兩種樺尺蠖的數量隨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的真實事例,讓學生分析:
1.在1850年,為何淺色樺尺蠖的數量多?這于環境有何關系?
2.在1950年,深色的樺尺蠖為何占多數?這時環境有何特點?與環境有什么關系?
然后結合科學家的實驗,通過學生討論,加深對生物進化的認識。
組織學生開展模擬保護色的形成過程的探究活動,進行探究活動時:
1.組織同學嚴肅認真、相互配合,統一聽從組長的指揮。
2.彩色布料最好采用單一的布料,有利于結果的分析。
3.彩色小紙片的選擇應該多樣化,其中之一最好與彩色布料的顏色一致或相近。
4.實驗時要把自己當成捕食者,選取彩色的小紙片時,一定不要特意尋找某一種顏色的小紙片。
并保證實驗活動的成功,通過探究,從感性上認識生物進化的過程和原因。
七、案例
[導入新課]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物進化的大致歷程,對于生物進化的大致過程我們有了簡單的了解,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復習上節課的有關內容。
注:教師打開投影片
投影片:
根據動植物進化的大致過程,試總結生物進化的一般規律。
(學生回答)
學生1:一般來說,生物進化的總趨勢是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低等到高等的。在漫長的進化教程中,既有新的生物種類產生,也有一些生物種類絕滅。各種生物在進化教程中形成了各自適應環境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
注:對學生的回答未完整的,教師可讓其他同學完善、補充。最后對全體回答問題的同學給予鼓勵性、贊賞性的評價。
[講授新課]
教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生物進化的過程中,不斷有新物種的產生和老物種的滅絕。這是為什么呢?
注: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并板書。
多媒體課件:(有關內容)
先播放對照圖片,圖下為相關資料及討論題。
(資料內容)
18世紀的英國曼徹斯特地區,山清水秀,綠樹成蔭,那里的森林及農田生活著一種樺尺蠖(huà),其成蟲是一種飛蛾,其名為椒花蛾。它們夜間活動,白天休止,通常棲息在有地衣覆蓋的樹干和石塊上。到1848年,有關椒花蛾的報道都是淺色的。直到1850年在英國工業中心曼徹斯特才第一次報道有黑色型突變。隨著英國工業化的日益擴大,煙塵和廢氣開始污染工業城市和近郊,使地衣不能生長而樹皮裸露,椒花蛾棲息的背景由淺色地衣變為深色樹干,于是黑色椒花蛾逐漸增加,在曼徹斯特達到90%以上,而在未受污染的農業區主要仍是淺色型。科學家們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先數量相等的淺色的樺尺蠖和深色的樺尺蠖同時放到樹干上,然后用望遠鏡觀察到樹干上所發生的情況。一群愛吃樺尺蠖的鳥兒飛過之后,他們發現,淺色樺尺蠖所剩無幾,而大部分深色樺尺蠖卻逃過了這場災難。
【生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生物教學設計05-25
生物教學設計(15篇)06-01
生物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03
生物教學設計15篇06-01
生物教學設計精選15篇06-02
生物教學設計(集合15篇)06-02
生物教學設計合集15篇06-02
生物教學設計集合15篇06-03
《作為生物的社會》教學設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