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雷雨》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雷雨》教學設計1
一、活動目標
(一)理解歌曲內容,對夏天的雷雨感興趣。
(二)感受問答式歌曲的特點,并嘗試用跳躍音、響亮有力的音表現雷雨的特點。
二、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理解歌曲內容,感受問答式歌曲的特點。
(二)難點:嘗試用跳躍音或響亮有力的音表現歌詞。
三、活動準備
音樂CD(一段雷聲,歌曲《夏天的.雷雨》)。
四、活動過程
(一)雷雨知識大考驗。
1.教師播放雷聲錄音,引導幼兒推測。
——這是什么聲音?下雷雨時,還會看到什么?聽到什么?(突出“轟隆隆、嘩啦啦”等象聲詞。)
2.問答游戲。
——天空中一閃閃,什么光發亮?(幼兒回答時,要鼓勵幼兒量用完整句回答,如天空中一閃閃,閃電光發亮。)
——天空中轟隆隆,什么聲音響?
——天空中嘩啦啦,什么落下來?
(二)下大雷雨啦。
1.聽賞歌曲第一遍
——有位音樂家,把剛才我們的一問一答編成了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教師播放歌曲。)
2.聽賞歌曲第二遍
——請你仔細聽一聽,歌曲里在唱“一閃閃、轟隆隆、嘩啦啦”時的聲音和我們平時唱歌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要這樣唱?(鼓勵幼兒交流自己的感受。)
3.師幼一起學唱:用跳躍的音唱“一閃閃”,用響亮的聲音唱“轟隆隆、嘩啦啦”。
(三)你問我答真有趣。
1.第一遍學唱,教師唱問句,幼兒唱答句。(重點引導幼兒用跳躍聲音演唱“一閃閃”,用響亮、有力的聲音唱“轟隆隆”“嘩啦啦”
2.第二遍學唱,將幼兒分成兩大組,一組唱問句,另一組唱答句。(重點練唱幼兒有困難的樂句。)
3.第三遍學唱,男孩唱問句,女孩唱答句。(重點引導幼兒用自然音唱。)
4.第四遍學唱,教師唱問句,幼兒唱答句。(重點引導幼兒結合歌曲做簡單的身體動作。)
《雷雨》教學設計2
課案陳述:
一、課題導言:
從作品的地位及評價爭議入手,以十七歲的周沖為接近學生情感的契合點引入作品的閱讀。
二、學習任務:
1、走近大師:了解作者情況、創作概貌、藝術見解、創作風格等。
2、走進作品:對作品的主題思想、戲劇沖突、人物形象、語言特色等有更深入的認識。
3、通過對一部作品的深入研讀,掌握閱讀鑒賞作品的方法,增強文學修養,提高鑒賞能力。
4、學會用自己的頭腦思考問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作品,對作品做出自己的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認識和觀點。
5、學會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查閱、分析、辨別、篩選、整理、積累、利用信息。
6、關注人的生存需求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沖突,感受劇中人物的悲劇命運,在感情體驗與震撼中增強生命意識,滋養人文情懷。
三、過程和資源:
(一)準備階段:
1、利用課外時間閱讀原著。2、觀看電影《雷雨》。
(二)課堂研讀討論:
1、設問提示:
要求:閱讀原著后,找出自己有興趣深入、并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具體明確地把問題描述出來,以便研讀資料時有的放矢,有所側重。(讓學生陳述問題,教師進行設問示例)
曹禺是如何創作《雷雨》的?他自己對《雷雨》有怎樣的評價?這些情況對我們理解作品有什么幫助?
周樸園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與魯侍萍、繁漪、與三個兒子之間的難于調和的矛盾在哪里?作品在各種矛盾糾葛中揭示了他怎樣的形象特特征?
繁漪“古怪”在哪里?“雷雨”在哪里?她與周樸園有怎樣的矛盾?你怎樣看待她與周萍之間的感情糾葛?又怎樣看待她的乖戾與叛逆?
你對周萍這個角色怎么評價?你怎么看待他與繁漪、與四風的感情糾葛?
魯大海、魯貴、四鳳、魯侍萍屬于一個階層的人物,他們的性格各有什么不同?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實?說說劇本中魯大海這個角色存在的意義。
為什么周沖最后會成為悲劇的犧牲品?促成他毀滅的因素有哪些?你怎么評價他?
在你看來,《雷雨》究竟是愛情悲劇、命運悲劇還是時代悲劇?
恩格斯說,悲劇是“歷史的必然要求和這個要求的實際上不可能實現”的沖突。請梳理劇中主要人物的悲劇命運,體會這句話的內涵。
有人說,《雷雨》一天之內讓三個人死掉、兩個人瘋掉的劇情未免讓讀者和觀眾太過緊張了,于是作者安排了“序幕”和“尾聲”來舒解與安撫人們的情緒。關于“序幕”和“尾聲”,你認為是加上好還是去掉好?
曹禺說,“我用一種悲憫的心情來寫劇中人物的爭執。我誠懇地祈望著看戲的人們也以一種悲憫的眼來俯視這群地上的人們。”你能體會作者這份貫穿于全劇的悲憫情懷嗎?
……(其他問題略去)
2、網上資源研讀。
3、在線幫助:鏈接21CN、Yahoo、263等搜索引擎。(指導學生查詢資料,并激勵學生補充、豐富有效資源)
4、課下紙媒體資料研讀:書城查閱資料、圖書館借閱資料。
5、課堂討論:針對問題,各抒己見,在討論中深化認識。
6、學習反思:
你讀完原著后初步的感受是怎樣的?那些你閱讀中很寶貴的第一感覺,是否記在隨筆上了?
閱讀原著時有沒有對問題涉及的內容做重點關注?
閱讀資料時把重要的信息摘錄下來了嗎?比如那些可以佐證你自己的觀點的材料,還有那些你打算加以辯駁的說法。(當然還包括信息出處)
古語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閱讀的要訣是“受到啟發但不被牽制”,你閱讀時“質疑”過材料嗎?
閱讀過程當中是否及時地記下自己思維閃動的火花?
閱讀時有沒有發現資源本身的錯誤或者缺漏?你用心辨識了嗎?
閱讀時,發現你要解決的問題資源不足,搜索查詢了嗎?
討論時你及時地記下同學們的重要發言了嗎?在討論的思維碰撞中,你是否捕捉到了新的靈感?
(三)撰寫文章:
1、請提煉自己對作品的感受、理解、認識,參閱相關資源,自選角度,自擬標題,寫一篇關于《雷雨》的文章。可以是小型學術論文(鏈接小論文的撰寫指導以及范文),鑒賞評論文字,也可以是讀后感,隨想,等等。(學生可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作業形式)
2、回顧、反思、總結研究性閱讀全過程當中的情況及得失利弊,寫一篇學習隨感。
(四)交流借鑒:
1、論壇交流。
2、上傳部分習作,摘要選登精彩見解,供同學閱讀、交流、借鑒,亦是學習成果的展示。
教學反思:
首先,從整個教學流程來看,實現了將探究學習引入常規教學的初衷,形成一個“范例性”WebQuest擴展閱讀課案。它為學生展示一個完整而清晰地有效閱讀過程,突出學習方法和效果的反思,對學生的學習有較強的示范作用。
其次,借助網絡,不僅加大了課堂的密度和容量,且實現了由課內向課外的便捷延伸。有效網絡資源的集中,在學生課業負擔重、上網條件并不優越的情形下,免去了漫無邊際的查詢之苦,有利于省時高效地利用網絡資源。
第三,利用網絡進行教學,教師駕控比講讀授課更為寬松,學生從研讀資料到完成作業,都可以更為充分地體現操作的個性化與層次性,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調控研讀狀態、選擇作業層級。優秀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借鑒,也對學生的學習有更好的促進、激勵作用。
第四,課例中,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和互動性看似不足,但實質上“設問提示”與自主研讀資料尋求解答的教學環節中,集中地體現出了激疑、設疑、知困并解疑解惑的能動探究性。高質量的設問,是研讀解困的動因,但問題意識往往是學生最缺乏的,“設問提示”環節,正是基于刺激學生“知困”的需要而設置的,它有利于刺激學生的問題意識,使閱讀由瀏覽情節的“讀過”,上升到帶著問題研讀相關資料的“讀懂”,再到研讀中注重設疑解困、生發屬于自己的見解的“讀透”,實現閱讀鑒賞能力的提升。
第五,由這個課例生發了一個高中階段進行課外閱讀擴展的總體設想,即設計層級化分明的WebQuest形式探究閱讀課案。內容為教育部指定的必讀名著,每學年重點研讀一部,用WebQuest形式,高一設計突出探究的“示范性”(如以上課例),展示完整的探究閱讀過程。高二提升層次,強調探究的“指導性”,設定一個大致的流程,指導學生自己設疑,分組查詢資料,尋求答案,制作成簡單的網頁,課堂上進行交流借鑒,在互相啟發中改進方案,完善思路,深化認識,最后由教師匯總整理所有有價值的問題、資源、精彩文章或解答,完成WebQuest的構建。第三階段強調探究的“自主性”,即由學生自己選題,完成一個課題任務,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查閱、分析、辨別、篩選、整理、積累、利用信息的能力將得到充分的體現,突出師生間交流的互動性和學生課外閱讀的自主探究性。
《雷雨》教學設計3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
曹禺的劇作《雷雨》是高中語文第四冊第四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是高中第一個戲劇單元。通過學習本單元,將使學生了解戲劇常識,培養戲劇意識,解讀名家名劇,初步涉入戲劇瑰麗之門。
《雷雨》是中國現代話劇中極為成功的著作之一。作者以卓越的藝術才能,深刻地描繪了舊制度必然崩潰的圖景,對于走向沒落和死亡的階級,給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擊。而本文又位居單元之首,學好本文,將對本單元的學習產生良好的導向作用。
《雷雨》是一出四幕話劇,選入課本的是第二幕。《雷雨》也是一部藝術結構精巧的作品,它的戲劇沖突非常集中,在該劇的第二幕中,有充分的體現,這將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重點。
2、說教學目標
《雷雨》是現當代戲劇單元的第一課,屬于課內教讀課文。鑒于教學大綱對本課提出的在戲劇沖突、戲劇人物和戲劇語言三方面的要求,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點:
知識目標:(1)了解戲劇常識
(2)作者曹禺及《雷雨》梗概。走進作品,走進大師
能力目標:(1)體會作品中起伏跌宕的戲劇沖突
(2)通過語言的品味來分析戲劇人物的個性特點
(3)訓練獨立閱讀、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寫作能力
情感目標:關注人的情感與生存環境之間的矛盾沖突,培養人文情懷。
3、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特點,我計劃共用三個課時來講授《雷雨》。對于第二課時,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課文中的戲劇沖突,引導學生領會作者通過這一幕劇中的矛盾沖突所表達的人物思想情感。
難點:探究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情感沖突及各自的性格特點。
二、說教法
《雷雨》的教學是戲劇鑒賞的起始課,對后面的戲劇教學有著領起、示范作用。既要教學生鑒賞課文,又要指導學生學會鑒賞的方法。 本課的教學指導思想: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朗讀、點撥、討論為主線,培養學生的閱讀和鑒賞能力。
1、朗讀,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根據自己已經掌握的戲劇常識及作者、作品、相關背景等知識點撥,初步解讀周樸園和魯侍萍這兩個人物形象。
2、點撥,針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障礙與心理障礙、思維障礙等,用畫龍點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啟發學生開動腦筋,自己進行思考與研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從而達到掌握知識并發展能力的目的。
3、討論,啟發誘導,開展課堂討論,整合學生研究性學習成果。
三、 說學法
1、引導學生在預習時初步了解戲劇常識、作者、作品。
2、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同時也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四、 說教學過程
我計劃共用三個課時來講授《雷雨》
第一課時概括介紹戲劇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在接觸課文之前對戲劇有個大致了解,預習時有的放矢;大部分時間交給學生自學預習,自行解決課下注釋的字詞。
這里我著重講述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在第一課時了解戲劇的相關知識及《雷雨》梗概基礎上,第二課時采用點撥的教法,學生自主探究的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這里我著重講述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1、導入
上世紀30年代,年僅23歲的曹禺先生以他在清華大學時創作的四幕劇《雷雨》,為我們留下了這么一個悲劇結局,在幻想、憧憬、掙扎、嚎叫之后。雷雨之夜,三個愛恨交織,有著火熱人生的年輕人同時踏上了生命的不歸路。《雷雨》,除了生命毀滅的沉默和黑暗之外。究竟還有多少個難解的迷,究竟還能告訴今天的我們多少些人與人性的啟示。 接著,我與學生一起以探究者的身份,平等的走近被稱為“中國莎士比亞”的戲劇大師,走進《雷雨》。
2、探究閱讀
本課學習以“四三兩一”四個數字為導線,學生思考探究。
(1) 把握劇情發展分四個階段
戲劇的矛盾沖突是隨著劇情發展自然產生,本課是四幕話劇《雷雨》的第二幕節選部分一共有兩場戲,劇情發展分四個階段,問哪四個階段?
明確:前一場的“重逢”(周樸園和魯侍萍)和后一場“斗爭”(周樸園和魯大海)
共分四個階段:認出侍萍→撕下面紗→大海闖館→侍萍離館。
前場兩個階段細膩地刻畫了周樸園由疑惑初起、驚疑、惶恐不安到氣急敗壞、露出猙獰面目的心理狀態,深刻地揭露了他的虛偽、自私、殘忍的本性。這一部分是從私生活方面揭露周樸園的反動階級的本性。后場兩個階段中周樸園一系列的心計、手段,充分顯示出他那陰險、狠毒、老奸巨滑的性格特征。這一部分是從社會階級斗爭的角度揭露周樸園反動階級的本性。
(2) 揣摩三個主要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讀,從人物語言入手,結合人物動作,理解人物思想感情,從而正確把握人物的性格。重點分析周魯兩人相逢時各自的心理活動,魯侍萍與周萍相見時的復雜心理。
通過以下六個具體問題,引導學生仔細分析第一場戲――-周樸園和侍萍之間的“相認”。
a問第一場戲中,矛盾沖突主要集中在哪兩個人之間?他們是什么關系?
明確:周樸園與魯侍萍之間。既是主仆關系,也是戀人關系。
b問周樸園為什么向一個自以為是“下人”問起三十年前的舊事?
明確:魯侍萍“很自然地走到窗前,關上窗戶,慢慢地走向中門” 一說明文字暗示了她對這個家庭的生活習慣很熟悉,周樸園聽出魯侍萍的無錫口音。
c問周樸園在談到三十年前的侍萍為什么說她是“一個年輕的小姐”,而且還說“很賢慧,也很規矩?” 而魯侍萍為什么要否定三十年前的自己說“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賢慧,并且聽說是不大規矩的”呢?
明確:維護周樸園是護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周樸園時時感到家庭生活不如意,感到寂寞孤獨。魯侍萍這時表面上否定自己,實質上揭露周樸園的陰私。
d 問 當魯侍萍告訴周樸園三十年前的侍萍“現在還活著”,“境況很不好”,并且問周樸園“想見一見她么?”“想幫一幫她么?”時,周樸園有什么表現?他的這些表現說明了什么?
明確: “驚愕” “忽然立起” “連忙”“不,不,不用。” 周樸園關心的并不是侍萍,而是他個人的私利,他的社會地位和他在家庭的尊嚴。他害怕自己與侍萍的關系再次暴露,害怕別人從這種關系中看到他丑惡的'靈魂和虛偽的本質,使他身敗名裂。
e問面對著侍萍,周樸園又如何表現呢?你認為周樸園是一個怎樣的人?
明確:態度陡變,“忽然嚴厲地”責問“你來干什么?” 后周樸園卻想以金錢來平息侍萍對他怨憤,了結他的罪惡。最后決定辭退魯貴和四鳳,“以后魯家的人永遠不許再到周家來。”
周樸園面對被他凌|辱的侍萍時的表現,進一步暴露了他冷酷、虛偽、自私的本性。
f通過這一場戲,你初步認為侍萍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明確: 侍萍是一個舊中國勞動婦女形象。她正直、善良,生活磨煉了她,使她認清了周樸園的本性,勇敢地控訴周樸園的罪行。她以撕毀五千元支票的舉動,表現了她的骨氣和尊嚴,表達了她對周樸園的蔑視。她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見見我的萍兒。”表現出她那純潔、崇高的母愛。
通過三個問題分析第二場戲斗爭
a問周樸園在和魯大海見面前,已經從魯侍萍那里得知魯大海就是他的“親骨肉”,也知道魯大海“鼓動罷|工反對他”,但是他為什么還要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你有什么事吧?”
b問選段中揭示的本質性矛盾沖突是什么?
c分析魯大海的形象
明確:這種明知故問的態度正表現了周樸園的思想本質。周樸園擺出資本家、董事長的臭架子對待大海,說明他對大海已不存在什么骨肉親情,他們之間只有勞資間的階級對立。
魯大海——覺醒了的工人形象。他堅定、勇敢、無私、求實際、不畏強|暴。他對資本家有著透徹、清醒的認識。魯大海這個人物雖然刻畫得還不夠豐滿,但作者對他賦予了很大的熱情,這是體現作者社會理想的形象。魯大海的出現給悲劇的陰郁氣氛帶來了明朗與希望。
(3)分析兩種最本質的矛盾沖突
問:周樸園與侍萍之間是什么沖突?而周樸園與魯大海之間又是什么沖突?
課文中出現的幾個人物之間有交叉的多重矛盾,因而在夫妻、父子、母子、兄弟之間構成了激烈復雜的戲劇沖突。在這些矛盾沖突中,最本質的是兩個,即以周樸園為代表的資本家與以魯侍萍為代表的下層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沖突和以周樸園為代表的資本家與以魯大海為代表的工人之間的階級沖突。前一種矛盾沖突表現得較“平靜”,后一種矛盾沖突表現得緊張激烈;前一種矛盾是主線,后一種矛盾是輔線,兩條線索互相交織,矛盾沖突環環緊扣,步步激化,逐漸把劇情推向高潮。
(4)全部內容濃縮在一個舞臺背景之中
課文節選部分的人物、事件高度集中,全部劇情都是在一個舞臺背景中展開的:集中在周家一間客廳,不到半天的時間里,把資本家周樸園30年來凌|辱女性的罪惡、偽善的面目、壓榨殺害工人的血債、驕橫的作風,尖銳深刻地揭露了出來,交織成資本主義王國里陰森森、血淋淋的典型的生活畫面。
通過這樣四個方面的討論、點撥、歸納,從不同角度突破了本文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讓學生不僅從中受到了思想教育,同時也領悟能到了戲劇文學的特點。
3、歸納小結
《雷雨》劇作中,兩個家庭八個人物在短短一天之內發生的故事,卻牽扯了過去的恩恩怨怨,剪不斷,理還亂。狹小的舞臺上不僅突現了倫理的矛盾,階級的矛盾,還有個體對于環境、時代強烈不諧調的矛盾,在種種劇烈的沖突中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其實悲劇早已潛伏在每一句臺詞,每一個伏筆中,只是到最后時分才終于爆發出來,化作一場傾盆雷雨,無比強烈的震撼了每個人的靈魂。魯迅先生說:“悲劇是把人生有價值的毀滅給人看。”
那么,《雷雨》毀滅的有價值的東西是什么呢?應該說,是在命運的困頓中苦苦掙扎而又難逃脫摧殘和拷打的人性。因此,《雷雨》既是一出社會悲劇,也是一出人生悲劇。
4、布置作業(為下一節課的教學,布置研究性學習問題)
周樸園愛侍萍嗎?他對侍萍的懷念是真實的嗎?
《雷雨》教學設計4
妙析教材
本文以簡練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描寫。三部分特征鮮明,寫景細致逼真,引人入勝,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激發了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學情分析
雷雨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他們對此都有著一定的生活體驗。因此,在教學時,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從他們已有的經驗入手,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要引導學生在體驗、觀察、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建議
在學法上,積極鼓勵學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體驗和理解,有所感悟,從而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有感染力的課文情景,多種形式讀文,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不同特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變化。
3.結合句子,體會動詞運用的巧妙。
4.用自己的話描述不同樣子的雨。
【過程與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變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自然現象的能力,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句子,體會動詞運用的巧妙。
難點
1.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變化。
2.培養學生按一定順序觀察自然現象的能力,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掛圖。
學生:預習生字新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雷、烏、黑、壓”4個生字。
2.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用不同的語調讀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3.說說自己見過的不同的雨的情景。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認5個生字,會寫“雷、馬、黑、壓”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難點
用不同的語調讀出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情景。
三、聯系生活,導入新課
1.雨有很多種,你們知道有哪些雨嗎?(板書:雨)(學生自由說)
2.出示課后練習題的四種雨的名稱及動圖。
毛毛雨 陣雨 雷雨 暴雨
(1)學生自己描述一下這幾種雨的區別。
(2)哪種雨最大?
3.今天我們將要迎接的是一場雷雨。(板書:雷雨)
你們見過雷雨嗎?你見過的雷雨是什么樣的呢?
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節下的?(夏天午后)
4.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觀察到的雷雨景象寫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和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這場雷雨吧。(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四、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學生聽課文錄音。
2.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出示帶拼音的生字,指名認讀。
4.互相交流識字方法。
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開火車”認讀,組詞。
6.找出這5個字在課文中組成的詞語和句子,讀一讀。
7.認讀詞語卡片。(出示:雷雨 烏云 閃電 雷聲 窗戶 房子)
五、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教師引讀。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中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教師隨機指導。
六、指導寫字
1.出示“雷、烏、黑、壓”4個生字,仔細觀察,說說你想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
2.教師重點指導“雷、黑”,邊講邊示范書寫。
3.學生在田字格中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七、梳理板書
雷雨
雷雨前(第1~3自然段)
雷雨中(第4~6自然段)
雷雨后(第7、8自然段)
雷 烏 黑 壓
第二課時
一、課時目標
1.會寫“垂、戶、迎、撲”4個生字。
2.背誦課文,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3.體會動詞的巧妙運用。
二、重點難點
重點
1.會寫“垂、戶、迎、撲”4個生字。
2.說說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變化。
難點
背誦課文,感悟“壓、垂、掛”等動詞的巧妙運用。
三、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已經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詞,現在老師要考考大家,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嗎?(有)真是好樣的!(出示生字詞,學生“開火車”讀)
2.同學們回憶一下,課文是按什么順序來寫雷雨的呢?
(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師板書)
3.齊讀課文,學生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四、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1~3自然段。
1.同學們,大自然很奇妙,每當雷雨來臨之前,大自然會有很多變化。在夏天,你有沒有注意過雷雨前的天氣變化呢?請你說一說。
2.下面老師就帶你們去看看雷雨前的景象。請你仔細觀察,等會兒老師要考考你們,看誰的觀察能力最強。(課件出示雷雨前的畫面)
3.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4.課文中又是如何來描寫雷雨前的景象的?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第1~3自然段。(生讀)
5.雷雨前是怎樣的一幅景象呢?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你知道什么是壓嗎?誰來做做壓的動作,(指名說)哦,我發現你很用力地往下按,這是我們生活中的壓,而我們書中說的壓是逼近,是越來越近。當黑沉沉的烏云在天空中越來越多,越來越厚,向著大地,向著我們一步步地逼近。孩子們,抬起頭,如果滿天的烏云像一只大手壓下來,是什么感受?(悶得透不過氣來)是的,雨前的天氣又悶又熱,你還找到了哪些不一樣的現象。(師板書:悶)
(2)作者還寫了雷雨前的什么景象?
(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3)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已經感覺到天氣悶熱得沒有一絲風,到處都是靜悄悄的,正在這時候,天氣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①這段話向我們介紹了一陣大風,哎,小朋友,你還能從哪兒看出這陣風大呢?(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哦,小朋友見過小樹擺動的樣子嗎?好,現在你們是一棵棵小樹,跟著老師的話,擺動你們自己。準備好:微風來了……狂風來了……微風吹……狂風吹……停,孩子們,這就是亂擺,這就是一陣大風下的小樹,誰能用你的朗讀把這感受讀出來?(指名讀)
②嗯,老師覺得這風還不夠急,小樹都還沒亂擺起來呢,再讀。(齊讀)
從你們急促的聲音中,我感到一陣大風就要來了,這可嚇壞了小蜘蛛。
③比較句子:
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一只蜘蛛從網上爬下來,逃走了。
小結:作者的一個“垂”字用得多妙啊!讓我們看到蜘蛛以它最快的速度從網上下來逃走的情景,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齊讀)
(4)就在這時候,閃電和雷聲這倆兄弟也匆匆趕來了。文中是怎樣寫閃電和雷聲的?趕快讀一讀吧!(出示第3自然段)
師:誰想來讀這句話?(指名讀)
師:他讀得好嗎?評一評。(學生評價)
師:來!我們一起來讀這句話。
生齊讀: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師:同學們讀得讓老師感覺到馬上就要下雨了。老師也很想讀一讀,請你們仔細地聽:雷聲越來越響,閃電越來越亮。 誰來說說老師讀得怎么樣?(學生發現不同后,說說順序能否顛倒,為什么)
師:下面我們仿照“越來越亮”“越來越響”說詞語。
6.指導朗讀第1~3自然段。
師:同學們,雷雨前,天氣由悶熱得一絲風也沒有到忽然刮起大風,到最后電閃雷鳴,這其間的變化真大啊!請同學們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讀第1~3自然段。
師:誰愿意來讀?這么多同學舉手,想讀的同學都站起來讀吧!(齊讀)
(二)自學第4~6自然段。
過渡:就在這電閃雷鳴的時候,嘩,嘩,嘩,雨下起來了,那么雷雨中又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提示自學課文第4~6自然段。
1.出示自學提示:
默讀課文第4~6自然段,用“——”畫出描寫雷雨中景象的句子,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中的景象。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4~6自然段。
3.過渡:看同學們讀得這么認真,收獲肯定不小吧,誰來讀讀你畫出的句子?
4.匯報交流。
(1)“嘩,嘩,嘩,雨下起來了。”哎,老師注意到這有三個雨聲,誰來讀給大家聽聽?(指名讀)這場雨下得真大啊!
我們一起來,老師說雨下起來了,同學們說雨越下越大了。
(2)是的,雨越下越大了,往窗外望去,樹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好大的雨呀!(一起讀第4、5自然段)(師隨機板書:大)
(3)師:其實這傾盆大雨沒持續多久就變小了。聽:“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師:這里為什么用了兩個“漸漸地”?(指名讀這句話)
5.雷雨下得這么急,這么猛,你們想看看雨中的景象嗎?(播放課件)
6.看完了雨中的景象,我相信同學們的感受更深刻了,你們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比剛才還好。我請男生讀第4自然段,女生讀第5自然段,第6自然段我們一起讀。
(三)對比學習第7、8自然段。
1.看,雨停了,天亮起來了,雨后又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聽老師讀課文第7、8自然段,老師一邊讀一邊出示雷雨后的畫面,你一邊聽一邊想,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
(1)你看到了什么?(天亮了,太陽出來了,有彩虹、蟬、蜘蛛和青蛙)
①彩虹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彩虹圖片)多美啊!
②蟬叫了,你聽,它在叫什么?在說什么?(出示蟬和蜘蛛圖片)蜘蛛又坐在網上。雨前,它嚇得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現在,它舒舒服服地坐在網上干什么呢?(指名說)
(2)你聽到了什么?(蟬叫聲、青蛙的叫聲)
3.好美!誰能把這美麗的景色介紹給大家聽?(指名讀第7、8自然段)(師隨機板書:美)
4.瞧,(出示課件)雨過天晴,藍天上有白云,有彩虹,樹上有蟬、蜘蛛,池塘里有青蛙。讓我們在朗讀中再次去感受雷雨后的美景!(齊讀第7、8自然段)
(四)回歸整體,朗讀全文。
1.讓我們再一次來看看雷雨前、中、后景色的變化吧!(播放課件)
2.請同學們拿起書,我們來齊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五、填詞,比較詞句
1.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____下來。
2.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____下來,逃走了。
3.一條彩虹________在天空。
比較“壓”“垂”“掛”3個字的用法,體會這3個字用得巧妙之處。
六、指導寫字
1.出示“垂、戶、迎、撲”4個生字,指名讀,集體讀,再口頭組詞。
2.同桌交流寫字方法,全班同學互相介紹自己的寫字方法。
3.教師范寫,學生在田字格中臨摹。
4.展示交流。
七、課堂小結,背誦課文
1.一場常見的大雨,作者為什么能把這場雨的前后變化寫得這么細致?
2.是呀,作者經過了非常仔細地觀察,才把文章寫得這么美,希望同學們也能像作者一樣,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個細心的觀察者,這樣,你一定會有許多精彩的發現!
3.想把這篇精彩的課文背下來嗎?快試一試吧。
八、梳理板書
雷雨
雷雨前:悶
雷雨中:大
雷雨后:美
垂 戶 迎 撲
九、教學感悟
正式上課前,我讓學生辨別“毛毛雨、陣雨、雷雨、暴雨”,讓學生對“雷雨”有初步的印象。當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后,我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體會恰當運用詞語所帶來的奇妙效果。此外,我圍繞“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不同,引導學生通過讀句對比的方法,說出景象的不同,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及歸納總結能力。
《雷雨》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學文、知道雷雨前、雷雨后自然界出現的不同景象特點,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通過情境模擬,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圖文結合,知道雷雨前、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點。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呈現板書,回憶梳理
師述: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雷雨》一課,知道課文寫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色,并且重點感受了雷雨中的景象。
2、全班表演,激趣導入
(1)激趣:聰明的孩子們,你們能表演雷雨時的景象嗎?
(2)全班在教師引領下表演
(首先,生把小手放在桌子上敲打表演打雷,師說“打雷嘍。”生把紙拿起來抖動表演下雨,師說“下雨嘍。”接著,兩組敲桌,兩組抖紙,表演雷雨交加,師說“大風來了”,生一邊抖動一邊吹紙。)
三、研讀課文,多元感悟
1、感受雷雨前景象
(1)生自由朗讀1—3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雷雨前的景象是怎樣的?
(2)交流,預設:
樹上的葉子一動也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①想象說話:是啊,為什么蟬都不叫了呢?蟬兒們,你們怎么了?(悶)
②比較句子
A、出示:樹上的葉子不動,蟬不叫。
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B、交流:你發現了什么?你喜歡哪句?為什么?
C、想象,這樣悶熱的天氣中,你會有什么感覺,還有別的動物呢?他們會有什么反應呢?用上“一……也……”練習說話
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①情境模擬,學生表演“樹枝亂擺”
②體會“風大”
③用朗讀展現“風大”
④一陣大風吹來,還會出現怎樣的情景呢?
想象說話:
A、出示:忽然,一陣大風吹來,。
B、同桌交流
C、指名說
⑤想象說話:蜘蛛是怎么逃的'?
⑥情境理解為什么不用“逃”“跳”等,而用“垂”?
⑦指導書寫:垂逃
⑧同桌討論:它為什么要急急忙忙地逃走啊?
⑨指導朗讀,讀出蜘蛛的害怕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①課件演示雷聲越來越響
②范讀——指名讀——齊讀
③比較句子
A、出示:
閃電亮,雷聲響,雨下大了。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雨越下越大了。
B、用“越……越……”練習說
④齊讀
(3)有感情地齊讀第1—3自然段。
2、感受雷雨后景象
(1)出示雷雨后的圖
(2)生談感受
(3)指導朗讀:雨停了,一切都這么美,那么我們應該帶著什么心情來朗讀描寫雷雨后的第7、8自然段呢?
(4)指名學生讀→全班齊讀
(5)句式練習
①出示:池塘里水滿了,青蛙也,雨也停了
②指名說,評議
③完成作業本28頁第四題
(6)知識拓展
①多媒體出示幾組美麗的彩虹,學生欣賞.
②了解彩虹形成的原因
四、總結談話,拓展閱讀
1、教師小結
2、拓展閱讀《夏天》
夏天
夏天的午后,太陽像一個大火球。
柳葉打著卷兒,花兒低著頭,湖水也烤熱了。小魚該不會煮熟吧!啊,別急別急蜻蜓飛來了,飛得很低很低,在湖面上轉圈,報告著好消息:“就要下雨了,就要下雨了!”
風來了,云黑了,打閃了,雷公公跑來啦!嘩!嘩!嘩大雨快活地下了起來。
下了一陣雨,風去了,云散了,閃停了,雷公公回家了。太陽又出來了,天邊掛起了一道彩虹。
柳葉、花兒滴著水珠,像剛洗完澡,多干凈,多精神。湖里,小魚擺著尾巴游得多高興。
湖邊,有人乘涼,有人散步。石拱橋上走著一隊小學生。湖水像一面鏡子,照著天,照著橋,照著那隊過橋的小學生。啊!他們多像一群小鳥飛過雨后的彩虹。
板書設計:
前越、、、、越、、、、、
15、雷雨中漸漸地,漸漸地
后、、、、、也、、、、
《雷雨》教學設計6
【教材簡說】
炎熱的夏日,驕陽似炎,一場雷雨,送來了一陣涼爽。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欣賞著美麗的彩虹,耳邊傳來聲聲蛙鳴,淘氣的孩子光著小腳丫,在積滿雨水的路上嬉戲。這就是夏天雷雨后的情景。雷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本文用精煉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如能把看圖與讀文有機結合起來去感受雨前、雨中和雨后的不同特點,一定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條件的話,可以組織孩子觀察這一自然現象,相信同學們會有新的發現。
【學習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嘩嘩嘩的聲音)學生猜。它有可能是雨的聲音,雨的聲音都有哪些種呢?什么樣的雨才會是這樣的聲音呢?
二、識字
1、初讀生字:
自由地讀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問問周圍的同學。
2、識記生字:
出示生字,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的特點,然后用不同的方法識字。如,用動作記“壓”、“垂”;用聯想法記“亂”。聯系自己觀察的情景,想象狂風中的小樹亂擺的樣子從而記住“亂”字;用換偏傍識字法記“虹”。
3、鞏固識字:
⑴ 聯系文中的詞語、句子鞏固識字。如:
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⑵ 聯系自己的生活和閱讀實踐鞏固識字。
三、寫字指導
1、“我的發現”:
⑴ 讀音:“垂、沉、陣、蟬、蜘、蛛”都是翹舌音,“彩”是平舌音。
⑵ 同偏旁:“虹、蟬、蜘、蛛”四個字都有蟲字旁,“蜘”的蟲字旁最瘦。
⑶ “壓、逃、越”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逃”是走之旁,“越”是走字旁。
⑷ “垂”字中間寬,上下兩頭窄。
2、“我能寫好”:
請學生先把每個字臨寫一個,對照總結之后,再臨寫一個,爭取第二個比第一寫得好。
3、示范講解:
“彩”字右邊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起筆處要在一條垂線上,第二撇起筆處在橫中線上。蟲字旁的“扁口”上寬下窄;“蜘”字中的蟲字旁要寫得瘦長。“垂”字上邊的撇要寫得短而平,下面的橫逐漸加長,最后一橫又要縮短。
第二課時
一、導入
展示課文第一幅插圖,引導學生說說看到和聽到了什么?
二、朗讀感悟
1、比較課文插圖,激發初讀興趣:
出示課文的兩幅插圖,比較兩幅圖有什么不一樣,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圖中的不同景象。
圖1: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空中狂風怒吼、大雨嘩嘩、樹枝亂擺;小朋友關上窗戶觀賞雨景。
圖2:藍天白云、彩虹高掛、空氣清新、樹木新綠,小朋友驚喜若狂。
2、同桌互讀互評,培養合作精神:
如果你的同桌讀得比你好,請你向他學習;如果你的同桌哪里讀錯了,或者哪里沒有你讀得好,請你讀給他聽。讓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接受別人的意見,從而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默讀課文,想象圖景:
邊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整體感悟課文的意境。
4、選讀積累,研讀交流:
朗讀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勾畫描寫這些景象的詞句,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歸類整理詞語。
從以上的詞語中,你體會到雷雨前后有什么特點?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小組研讀,讀后交流朗讀體會。
5、匯報交流,欣賞評價:
小組表演讀喜歡的那一部分,其余同學聽讀欣賞,品評讀得好的詞句。如:
⑴ “壓”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感覺到烏云來勢很兇猛。
⑵ “掛”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感覺到彩虹像一條五顏六色的綢帶掛在空中,它十分美麗。
⑶ “垂”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感覺到風特別大,蜘蛛特別害怕。
⑷ “坐”字用得好,讀得也好,我能感覺到蜘蛛的悠閑和愉快。
6、再讀課文,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三、積累運用
1、“詞語串串燒”:
越來越亮 越下越大 越( )越( )
一動不動 一聲不響 一( )不( )
2、“你一言我一語”:
⑴ 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⑵ 池塘里的水滿了,(青蛙也叫起來了)。
⑶ ( )了,( )也( )了。
3、完成課后“讀讀抄抄”練習。
四、實踐活動
1、創造情境,以“我為你廣播”為話題,進行口語交際。學氣象員向市民廣播天氣預報。“市民”可以通過打電話向氣象臺咨詢不明白的問題。
2、課外留心觀察天氣的變化,寫一篇日記。
【板書設計】
雷雨前:壓 亂擺
雷雨中:看不清
雷雨后:掛 坐 叫
《雷雨》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會認本課時的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樣變化的。
學習重點:
1.會認記本課時的4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學習難點:
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樣變化的。
審美視點:情景美,創造美
課前準備:
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3.學生自制生字卡片。
一、 謎語導入新課
1、大家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個謎語,是猜兩種事物,第一個(大屏幕出示)
A.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處,響時先冒火,聲音震山谷。
是什么?雷
B.千根線、萬根線,不粗不細,頂天立地。
雨
師:把這兩者合起來,就組成了今天咱們要學習的事物,它是。。。板書:雷雨(指導雷字的寫法)請大家齊讀課題。
2、一般什么季節下雷雨?你見過的雷雨是什么樣子的?(師:看來大家都是善于觀察的孩子)
3、有個小朋友和大家一樣善于觀察,他把自己觀察到的雷雨景象,寫成了一篇文章。今天就讓咱們和這位小朋友一起感受一下這突如其來的雷雨吧!
二、新課講授
過渡:請大家打開書69頁,認真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可以請下面蝸牛里的拼音幫忙,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
1、理清文章脈絡:
師:讀懂了嗎,讀懂了老師要考考你,課文中有兩幅插圖,哪些自然段是描寫得第一幅畫?哪些自然段是寫得第二幅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師:先來看第一幅畫,哪些自然段是描寫了這幅畫?你是怎樣看出來的?第一幅畫畫的是下雷雨時的景象,也就是雷雨中。
板書:雷雨中
第二幅畫畫了雨后,天上出現了彩虹,也就是雨后的景象。板書:雷雨后
師:還剩下1—3段,你看一看寫了什么?雷雨前(板書)
2、1—3段學習:
師:那咱們就先來看看,雷雨來臨前寫了哪些事物?(大屏幕投影)咱們一塊讀讀。
寫了哪些事物?烏云、葉子、蟬(板書)
(1)指導寫字:蟲字旁
學生說到蟬或者蜘蛛時,指導寫字。大家看蟬這個字,(出示課件)觀察一下應該怎樣寫?什么結構?
偏旁是蟲字旁,蟲字旁的字在寫時要注意,寫得瘦一點,小一點。蟲字旁的字,在課文中你還能找到哪些?蜘蛛、蛙。那這些字,你知道怎樣寫了嗎?請把這幾個字,寫到課本70頁的田字格里。
(2)黑沉沉
師:是呀,雷雨來臨前,有那么多的事物,天空有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壓下來。
滿天說明?烏云非常多。天上到處都是
黑沉沉:是說烏云非常的厚,很多很多層,感覺要沉下來一樣,像這樣的詞語,你還能說說嗎?
壓下來:黑沉沉的要壓下來,什么是壓下來?假如你的頭頂上有很多東西,你來做做壓這個動作?這滿天的烏云,黑沉沉的要壓下來,這時你感覺怎么樣?
生:難受、害怕、悶得慌、
師:對啊,連樹上的葉子和蟬都害怕了,所以它們?師指著屏幕。通過你的朗讀讓大家感受到害怕來。
朗讀第一段:自己讀讀這段試試。找兩個同學試試
(3)除了這些還寫了哪些事物?大風、樹枝、蜘蛛(出示)
師:就在這么安靜的時候,忽然風吹得樹枝亂擺。
亂擺:你來學學樹枝亂擺。我看到大家來回的使勁擺動,這說明什么?(風很大)從忽然這個詞中體會到什么?風來得很急。
垂字講解:
在這樣的大風下,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嚇得逃走了。
垂:咱們看看怎樣是垂下來?(課件)原來垂,就和這個字本身一樣垂下來。手勢表示。
(4)閃電
大風過后,緊接著就是:手指著屏幕。
比較句子:閃電亮,雷聲響。
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屏幕出示)
你喜歡哪句?為什么?(更突出了閃電一道比一道亮,雷聲一個比一個響。)那在讀這句話時,應該怎樣讀?自己讀讀試試。兩位同學讀
最后咱們再一起來讀讀,感受一下雷雨前這部分。老師起頭
3、雷雨中學習
師:通過分析詞語、朗讀重點句子,咱們知道雷雨前是這樣一篇景象,請按剛才學習的`這種學習方式自己讀一讀雷雨中,請大家自己讀讀4---6段。
《1》 讀完的同學,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雷雨中是怎樣的景象?
學生匯報學習成果。
《2》嘩、嘩、嘩:指導朗讀
嘩嘩嘩中你體會到什么?這雷雨下得很?
用你的朗讀,告訴大家。自己讀讀試試
兩位同學朗讀。一起讀
《3》句式訓練:-----哇-----啊------
師:對,雨下得大,而且是。。。。屏幕出示()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板書:樹、房子
師:只有樹和房子看不清嗎?還有什么?根據孩子回答、板書
試著用這個句式說說出示:-----哇,-------啊,也看不清楚了。
對,是所有的都看不清楚了。
《4》漸漸地:換詞
師范讀: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漸漸地給它換個詞試試?
對,漸漸地,慢慢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5、雷雨后
這場雷雨來得快、去得也快,不一會就雨過天晴了,雨后是個什么樣的情景呢?誰來說說
《1》清新的
打開窗戶,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雨后除了空氣是清新的還有嗎?還有那些事物很清新的?
花草、樹枝
師:對,在雷雨后,空氣、花草、樹葉、、、、一切都變得很清新,除此之外還有太陽、彩虹掛在天空現在請大家閉上眼睛,感受一下雷雨過后的心情。教師范讀。
師:現在感覺怎么樣?舒服、高興
那就帶著這種感覺美美地讀讀最后兩段吧。
師:小動物們和你們一樣高興,他們都迫不及待的要出來看看這清新的世界了。
想想會有哪些,小動物出來?
三、總結下課
那大家想想雷雨后,小朋友們會做些什么?說一說
板書設計:
雷雨
雷雨前:烏云、葉子、蟬、大風、樹枝、蜘蛛
雷雨中:樹、房子、(小花、小草)
雷雨后:空氣、太陽、彩虹、池塘
《雷雨》教學反思
新課程第四冊《雷雨》用精練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雷雨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樂趣。本節課,我通過鉆研教材,設計了符合我班學生的教學方法,巧妙地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課文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反復朗讀,體會作者描摹景物時用詞、造句的生動、形象。我在教學中注意了以下教學策略的實施:
一、生字學習,結合課文詞句。
課前預習時,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組成的詞語,并允許學生提出本課尚不要求或被遺忘的字,在文中畫出來。再對照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中尋找蟲字旁字的書寫規律,然后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及個人獨特的識記方法進行生字識記。
二、抓住寫作順序分層教學
雷雨前的部分,我先讓學生找小作者選擇寫的景物,然后理解里面的重點詞語、句子,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培養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句子,進行學習的方法。
雷雨中部分,放手讓學生合作學習,隨后全班交流成果。
雷雨后的部分,我先讓學生隨便說有哪些景物,讓學生展開想象雷雨后除了還有哪些事物變得清新,從而打開學生的學習視野,從而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力。最后,到了“放開手”的階段了,問學生雨后小朋友們會做些什么,進一步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力。
三、訓練語言,指導朗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把欣賞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達出來,是語言訓練的教學目標之一。在指導朗讀描寫雷雨中語言片段時,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來。再引導學生理解“嘩,嘩,嘩”的聲音,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要讀得聲音重一點,停頓短一點。“漸漸地、漸漸地”,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而描寫雨過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語言片段非常美,我讓學生閉上眼睛聆聽教師的朗讀,根據朗讀自由想象畫面,在尋找美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審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欲望。
在本節課中,注重學生的語言訓練。用“越 越 ”、“漸漸地”說一句話。這兩個句式都是學生以前學過的知識,在這里既是對學生知識點的復習鞏固,也是增強學生自信心的最佳時機。
《雷雨》教學設計8
【教學構想】
戲劇,高考一般不設題考查。因為高考不考,所以戲劇教習就可以“玩一玩”。過去,比如《雷雨》教學,講講劇情,分角色讀讀課文,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處理處理課后習題,有條件放一放《雷雨》電影,如此而已!教學時如何指導學生欣賞戲劇,教師如何教的有“戲味”,教了十幾年,似乎未深究。其實,學生樂于表演,尤其時下演藝追風的熱潮。有的學校也熱衷排演課本劇。人物的臺詞與小說的語言有何區別,戲劇的臺詞有自己什么樣的鮮明特色,學生有獲知的熱情!曹禺有幸就讀于富有戲劇傳統的南開中學,愛看戲,愛演戲,愛寫戲,所以就有23歲時的處女作《雷雨》,并且震驚文壇。在教學中,嘗試點燃閱讀戲劇的熱情,激發興趣、促發潛力,也許今日的教學嘗試就會促成另一個“曹禺”的誕生,于是就是抱著這樣的奢望,我開始了戲劇知識及作品的研讀。
我的導師趙杰老師一直對我強調“文體意識”,我知道他一直在嘗試,在踐行。從《長亭送別》的古典戲曲的教學到《別了,不列顛尼亞》,他一直在關注“文體”教學。蕪湖“名師大講壇”傾聽即教學“的教學理念也讓我耳目一新。如何扣住戲劇的特色,如何彎下身子傾聽學生是我備課重點思考的問題。
幾番思量,我確定了“臺詞”這個教學的核心,通過精選語言片段,嘗試從品味臺詞的針對性、個性化、內蘊性為教學重點,感受戲劇臺詞對營造戲劇沖突、塑造舞臺形象、形成潛臺詞的獨特魅力,努力營造課堂教學的戲劇氛圍、角色意識,通過品讀精彩臺詞、分角色表演臺詞、嘗試改編“寶玉摔玉”等活動努力體現戲劇教學的“實演性”獨特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參與到戲劇學習的熱潮中,且各有所獲。努力實現課堂解讀由語言到形象、由情節到內蘊、由表層到深層的課堂解讀框架,由《雷雨》小世界到戲劇大世界的拓展!
【教學目的】
1、通過指導學生品味戲劇臺詞,體會戲劇語言的針對性對營造戲劇沖突的作用;
2、通過深入挖掘個性化和包蘊性的對話,感受人物復雜心理與人物的鮮明個性;
3、通過對必修課文的指導研讀,從欣賞戲劇語言入手,培養學生初步的鑒賞戲劇知識與能力,為提高學生對戲劇的興趣以及獨立學習選修課程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
立足文本,品析語言,了解戲劇臺詞對營造沖突、塑造人物等方面的獨特魅力。
【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法;討論點撥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文字圖片投影,電影片斷欣賞等)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世紀60年代,有一位年輕的日本作家訪問中國,他專程登門拜望了劇作家曹禺先生,并表達了這樣的愿望:“我希望日后也能寫出像您的《雷雨》那樣的杰作來。”
這位日本作家是誰呢?他就是199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先生。
同學們,《雷雨》是曹禺在中學時期開始構思,在大學畢業時完成的話劇處女作,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這部年輕的作品,成為大江先生眼里“豐碑”式的巨著呢?。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以日本作家拜訪曹禺設疑激趣。)
二、初步感知:
話劇是舶來品,中國古代只有戲曲。戲劇是舞臺的藝術,劇本是舞臺表演的依據。文學有四種樣式:小說、戲劇、詩歌、散文。
問:你覺得與其他三種文學樣式相比,劇本有什么明顯的不同?
明確:語言的構成,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戲劇是臺詞的藝術。劇本由人物對話和像“午飯后,天氣更陰沉———”的舞臺說明構成。
簡要介紹:戲劇語言包括人物語言和舞臺說明。人物語言也叫臺詞,包括對話、獨白、旁白等。舞臺說明是一種敘述性語言,用來說明人物的動作、心理、布景、環境、人物上下場等等。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通過臺詞走近《雷雨》世界,感受話劇給予我們的別樣感受。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抓蛇握七寸,開門見山明確本課教學重點,以臺詞的解讀切入文本與感受舞臺人物形象)
三、品味語言環節一:感受臺詞的針對性對營造戲劇沖突推動情節的作用。
依據人物的變更與出場一幕戲可分為若干“場”,請同學概括第二幕的主要矛盾沖突:第一場周樸園與魯侍萍的沖突、第二場周樸園與魯大海的沖突。
認真預習的同學知道,其實第一場戲非常關鍵,它的出現預示著全劇的悲劇性不可避免了,就像天邊飄來的一片烏云一樣,它預示著一場暴風雨的到來。請同學概述一下第二幕第一場的劇情。
指導看課下注釋1:周魯二人的相遇帶出了30年前不堪往事(戲劇的“前情”),透露了有關血緣的驚天秘密,但這一段緊張的情節在劇本中絕不能像注釋1那樣平靜地敘述,因為劇本是排斥作者冷靜敘述的。那么30年前的舊事是怎樣呈現出來的呢?戲劇的沖突又是如何展開并一步步激化的?讓我們一起品讀有關30年前舊事的語言片段。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對劇本內容進行有效取舍。因第二場戲人物眾多,矛盾沖突更多呈現為外在的沖突即勞資沖突。而第一場更多深蘊于人物內心,耐品耐讀,心理變化豐富,人物性格呈現立體化)
品讀語言片段一:1、先默讀以下對話
周樸園梅家一個年輕小姐,很賢慧,也很規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來,后來,——你知道么?
魯侍萍不敢說。
周樸園哦。
魯侍萍我倒認識一個姑娘姓梅的。
周樸園哦?你說說看。
魯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賢惠,并且聽說是不大規矩的。
周樸園也許你弄錯了,不過你不妨說說看。
魯侍萍這個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個,她手里抱著一個剛生下三天的男孩。聽人說他生前不規矩的。
周樸園(苦痛)哦!
魯侍萍她是個下等人,不很守本份。聽說她跟那時周公館的少爺有點不清白,生了兩個兒子,生了第二個,才過三天,忽然周少爺不要她了。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館,剛生的孩子她抱在懷里,在年三十的夜里投河死的。
周樸園(汗涔涔地)哦。
魯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無錫周公館梅媽的女兒,她叫侍萍。
2、請一位同學品讀加粗線的部分。思考:你覺得哪些詞需要重讀,為什么?
簡析:比如“下等人”“不很守本分”“有點不清白“才”“突然”“年三十”等詞語的品味,感受人物的心理與性格。注意與之前周樸園的臺詞形成比較。體會借助富有沖突性的臺詞使得情感的沖突戲劇的`尖矛盾逐步走向深入與激烈。認真傾聽并鼓勵同學讀出個人創見。
小結過渡:《雷雨》中,曹禺總是能夠根據行動中人物性格,針對沖突雙方,表達出特定情境下人物必然要說的話。而這交鋒的雙方按自己鮮明意向的表達則更使戲劇具有了針對性、沖突性。這樣就把一個貫穿了三十多年的情感糾葛愛恨情仇在周公館的一間客廳一個悶熱的午后得以呈現,這既是舞臺演出的需要,也同時使戲劇沖突更集中更尖銳。而人物的復雜心理活動便在這不斷沖突的戲劇情節中得以顯現。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有目的地指導同學尋找富有沖突性的臺詞。人物語言的交流與交鋒形成了臺詞的針對性,通過體會重點詞語,從而明白暗含沖突的臺詞是怎樣不斷掀起情感的渦流,從而更為有力地推動劇情向縱深發展,增強了戲劇的沖突性)
四、品味語言環節二:感受臺詞的個性化與包蘊性對外顯人物的復雜心理活動與塑造鮮明個性的作用
高爾基曾說過:“劇本(悲劇和喜劇)是最難應用的一種文學形式,其所以難,是因為劇本要求每個劇中人物用自己的語言和行動來表現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
(一)品讀語言片段二:
結合上下文和舞臺說明,讀出下列四句話的意味語氣,思考人物此時內心情感變化。
1、P15:周樸園你——你貴姓?
2、P17:周樸園(抬起頭來)你姓什么?
3、P17:周樸園(突然立起)你是誰?
4、P18:周樸園(徐徐立起)哦,你,你,你是——
請同學認真體會語氣語調,揣摩周樸園的瞬間心理變化,提倡合情合理又有個性的體會。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擷取人物最具個性化的語言是體現臺詞個性化的最佳途徑,讓人物自己表演,讓同學細致體會,回歸語境。同是詢問身份卻在不同情境下搖曳百般姿態,的確為曹老生花之筆)
小結過渡:人們常說“沒有沖突就沒有戲劇”,戲劇總要有激烈的沖突,大起大落的人物命運,否則不足以顯示戲劇的魅力,也就沒有了戲劇性(傳統戲劇一貫特征)。而精心設置一個“突發事件”是取得良好戲劇沖突的重要手段。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造成戲劇沖突。只有當事件能引爆人物的意志性格沖突時,事件才有戲劇性的意義。
周魯30年的意外相逢并相認這一事件便是一個很好的引爆人物性格意志的“炸彈”。
(二)分角色朗讀臺詞片段三:請男女兩位同學朗讀,從“(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到“什么?魯大海?他!我的兒子?”結束。
請同學聽讀思考:從文中你感受到周魯兩個人的鮮明個性了嗎?同學的讀出你的“味”了嗎?
讀后請兩位同學解讀個人所讀角色的性格特征,并展開互評。再請其他同學補充。注意緊扣文本,抓住屬于人物的個性語言,概括出周魯二人的性格。其間,教師相機點撥。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戲劇教學“實演性”獨特的教學方法在努力營造課堂教學的戲劇氛圍、角色意識方面教學效果顯著。學生通過分角色表演臺詞參與到戲劇學習的熱潮中,使得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各有所獲)
(三)欣賞電影片段《周樸園驚見魯侍萍》,加深印象。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一為調整課堂節奏,通過音像再次調動學生欣賞戲劇的積極性;二為有志表演的同學提供優秀摹本,達到更高層次欣賞水平與閱讀心理的滿足)
五、課堂練習讀出“潛臺詞”
對電影的小結:真是聽其聲知其人,其實在讀戲劇或者在看戲劇時,不僅要聽其音,悟其意,還要善聽“言外之言”“意中之意”“弦外之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潛臺詞”。潛臺詞對于窺見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塑造更具個性的人物形象有更重要的作用。
品讀語言片段四:面對侍萍要見見兒子周萍的要求,周樸園的話可謂句句弦外之音,處處設盡機關:
請同學細加品味重點詞語,講出你所聽到的話外音。
周樸園他現在在樓上陪著他的母親看病。我叫他,他就可以下來見你。不過是——(頓)他很大了,——(頓)并且他以為他的母親早就死了。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讀話外音,豐富對周樸園舞臺形象的理解。也為課下自讀體會第二場戲中部分重要的潛臺詞奠定基礎)
六、課后作業:
將小說《林黛玉進賈府》中“寶玉摔玉”一節改寫成一個戲劇場景,注意人物對話的針對性、個性化與包蘊性(潛臺詞)。
(此教學環節設計目的:體會小說中敘述人語言、人物語言與戲劇中舞臺說明、臺詞的不同,這既是戲劇教學“實演性”教法的體現,也是更高層次的要求,更是本課教學重點的實踐檢驗階段)
七、總結
1、走近文學大師,呼應開頭的設疑。
23歲的曹禺處女作《雷雨》的成功,以及《原野》《日出》等為他贏得了“中國話劇第一人”“二十世紀中國成就最大的劇作家”“曹禺是一個至今沒有被人超越的中國現代戲劇的高峰”諸如此類的盛譽,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可以說曹禺的成功首先就是語言上的成功。
“我確實太喜歡曹禺劇本中的語言了,每次讀曹禺先生的劇本,總有一種既親切而又新鮮的感覺,他那色彩明麗而又精煉生動的語言,常常很巧妙地把我帶進一個奇妙的藝術世界,給予我無限的喜悅。
———————錢谷融《令人憧憬和癡迷的藝術境界──關于<雷雨>欣賞答問錄》
2、走進無限的戲劇世界
我希望這節課我能夠成為一個不錯的引路人,引領大家進入一個更大的令人憧憬與癡迷的藝術境界,那里有古希臘俄狄浦斯王反抗“殺父娶母”的命運而終被命運捉弄的悲劇;有羅密歐忘記生命危險跳進凱普萊特家族的花園里,同美麗的朱麗葉譜寫的一曲“月夜幽會”愛情神曲;有“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杜麗娘與柳夢梅的人世至情。在那里,你會結識成為偽君子代名詞的達爾杜弗,勇敢走出玩偶之家的娜拉,曹禺筆下心靈最美的女性愫方……有志于表演藝術有志于文學創作有志于提高自身素養的同學不可不讀!
板書設計:戲劇沖突
針對性
臺詞
包蘊性個性化
潛臺詞舞臺形象
課后反思:
實際教學環境中,由于我教學目標明確,戲劇體裁特征凸顯,尤其以“臺詞“作為切入口,可謂抓住劇本閱讀的“要害”,巧設問題,細讀文本,課堂的角色意識與舞臺場景感營造較好,學生參與面廣,讀者動情,聽者有味。有許多課堂的即興生成,教師與學生、學生之間、學生與文本間對話暢通、深入,獲得聽課者的一致好評。
有感于文學教學內容的選擇、主題的確定,通過這堂課的備課與課堂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1、文學教學內容的確定,一定要抓住“文體特征”。詩歌側重于景與情、意與象、聲與韻。小說重點落在人物、情節、環境上。散文自然為形與神、材料與主旨。戲劇要抓戲劇沖突、舞臺形象與潛臺詞等。不同的文體有其獨具的特質:序言、葬詞、奏章等,教學內容的選擇一定要體現各自的“味”!
2、文學教學內容確定下來以后,要選擇一個恰當的切口,一個抓手,牽一發而動全身。比如戲劇教學品讀“臺詞”,讀出臺詞的針對性、個性化、包蘊性,像一把鑰匙打開魔盒,戲劇沖突及其復雜的形成過程、舞臺形象的豐富性與差異性呈現出來。同樣是“讀”,詩歌則從讀節奏到讀形象到讀情感到讀人世,“意象”是翹起詩歌豐富世界的一個杠桿!
3、文學教學內容的選擇更要貼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入口容易,樂于教師的引領,有深入的好奇心,有個性解讀的空間與視野,更要有進一步發展的心理需求。
當然由于個人對戲劇認識尚很膚淺,盡管為了上好這節課,事先我把戲劇選修教材《中外戲劇名作欣賞》以及《莎士比亞悲喜劇集》都虔誠拜讀,但仍顯底氣不足,尤其在處理講解課后作業《寶玉摔玉》時,更覺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時也愈加佩服曹禺先生的天才創作!當然在做這一切的時候心中還有一絲僥幸,假如,有幸,一位同學由此課的學習而燃起戲劇創作的渴望,挖掘潛力而出現另一個“曹禺”也未可知!僅以此為后記。
《雷雨》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戲劇人物的鑒賞方法;
2、通過揣摩戲劇人物語言來探測人物內心世界。
【教學重點】
在周樸園與魯侍萍的矛盾沖突中,通過周樸園的語言品讀,把握周樸園的性格、心理。
【課型課時】
品讀—鑒賞課。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933年,一位年僅23歲的清華大學學生懷著對舊中國封建家庭和社會的無比憤懣,奮筆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醞釀了五年的劇本。一年后,當時任《文學季刊》編委的巴金在編輯部的故紙堆里發現了它,并感動得為它掉下了激動的眼淚。在巴金的熱忱幫助下,這部劇本終于在1934年《文學季刊》第三期上發表了,它的發表立刻引起了中國劇壇的強烈震動,從1935年4月在日本東京第一次演出以來,我國許多重要劇團都競相排演,并拍成電影,甚至前幾年還有人把它拉長為一部二十集電視連續劇,這部經久不衰的劇本就是我國現代著名戲劇作家曹禺的處女作《雷雨》。今天,我們終于有機會走近它了。(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簡介劇情及課文
1、聲、字、畫(剪截于話劇表演中場景)多媒體課件活動展示,渲染課堂氣氛。
(下底四行滾動字幕)
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個風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爺周樸園生下第二個孩子(這就是后來的魯大海)才三天的魯侍萍,竟被周樸園一家兇狠地逼著留下其長子(這就是后來的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初生兒去投河……
三十年后,在畸性情愛中掙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為擺脫后母繁漪的苦苦糾纏,狠命地引誘了使女四鳳,而四鳳就是周萍同母異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火,愛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發。恰好,魯大海又正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并作為罷工工人的代表,與周樸園進行著一場針鋒相對的斗爭……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場罪惡的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四鳳羞愧難當,雷雨之夜倉惶出奔,不幸觸電身亡,單純、熱情、充滿著幻想的周沖(周樸園與繁漪之子)跑去救四鳳,也遭不測,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侍萍癡呆了……
2、點擊課文:
我們的課文就是從來接四風回去的魯侍萍與周樸園的不期而遇開始的。
三、提示戲劇人物鑒賞方法
我們剛剛學過小說,都知道鑒賞小說中人物可以從人物的外部特征,人物的經歷際遇以及人物內在的精神狀態等方面的描寫中去分析,去品評。而受時空限制的戲劇,特別是像我們課文這樣作為劇本的話劇,則只能從人物的語言、舞臺說明以及由它們而展示出來的戲劇沖突等方面去鑒賞了。
戲劇人物鑒賞方法:
1、揣摩人物語言
2、探究舞臺說明
3、把握戲劇沖突
四、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矛盾沖突
現在,我們就拿著這些戲劇人物鑒賞的鑰匙,去開啟劇中主要人物周樸園的心靈之門吧!在此,我不禁想起魯迅先生有關文學鑒賞的一句話“倘要論文,最好要顧及全篇”。或許只有這樣大處著眼,才能少犯一葉障目、以偏概全的錯誤。那么,我們看,該先動用這些鑰匙中的'哪把呢?(明確:把握戲劇沖突)課文節選部分,周樸園的矛盾沖突主要是來自哪些人的?(明確:周樸園與魯侍萍,周樸園與魯大海)課文中這兩組主要矛盾沖突是從課文的哪里斷開的?(明確:“周樸園可是你──”)
這節課,我想和大家一道擇取周樸園與魯侍萍的矛盾沖突這個點,去窺探周樸園的內心世界。哪位同學愿意把周樸園和魯侍萍矛盾沖突的發展過程簡要介紹一下呢?
(明確:周樸園由對自以為“死去”的侍萍的所謂“懷念”,到對已經知道還活著的侍萍的驚慌和站在眼前的離開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變化過程。)
五、從周樸園在與魯侍萍矛盾沖突中的語言入手,評析周樸園的性格、心理
其實,戲劇的矛盾沖突最終還得依附于戲劇語言,特別是戲劇中人物的語言,那么,我們就可以把矛盾沖突中周樸園的語言作為鑒賞的突破口,去探尋周樸園對魯侍萍的其實情感,從而獲得揣摩人物語言的基本方法。
1、著重品一詞,解讀周樸園對自以為已“死去”的侍萍的“懷念”。
首先,我們來看看周樸園是如何對待他自以為“死去”了的魯侍萍的。這部分對白中,周樸園在探詢往事,語言較多,但我想獨辟蹊徑帶領大家避繁就簡,去著重品味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詞。
⑴請同學們馬上從開頭跳讀到“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找一找在這部分對話中,哪個詞出現的頻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個(10個),周樸園的語言中出現過多少次。(6次)
⑵我們知道,戲劇的語言特別講究個性化,每個人物的用語、語氣都各有特色,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相同的“哦”呢?何況這一小部分,僅僅周樸園一人就“哦”了六次!它們都相同嗎?大家再仔細讀讀,分別說說你對這六個“哦”的感覺。
(引導學生從上下文語境和舞臺說明語言中去探討)
(投影)周樸園用語“哦”字示例:
1、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
2、哦,很遠了,提起來大家都忘了。
3、哦。
4、哦?你說說看。
5、(苦痛)哦!
6、(汗涔涔地)哦。
明確:
1、資本家對下人漫不經心的口吻,朗讀停頓稍短;
2、勾起周樸園的回憶,停頓稍長;
3、一般應答詞,停頓短;
4、表示驚奇,聲調上揚重讀;
5、謊言被當面揭穿時,不由自己發出的恥態語,可以短促重讀;
6、受人指控般、作賊心虛的窘態,語氣輕、短。
《雷雨》教學設計10
一、導入新課
1933年,一位年僅23歲的清華大學學生懷著對舊中國封建家庭和社會的無比憤懣,奮筆完成了一部他曾痛苦醞釀了五年的劇本。一年后,當時任《文學季刊》編委的巴金在編輯部的故紙堆里發現了它,并感動得為它掉下了激動的眼淚。在巴金的熱忱幫助下,這部劇本終于在1934年《文學季刊》第三期上發表了,它的發表立刻引起了中國劇壇的強烈震動,從1935年4月在日本東京第一次演出以來,我國許多重要劇團都競相排演,并拍成電影,甚至前幾年還有人把它拉長為一部二十集電視連續劇,這部經久不衰的劇本就是我國現代著名戲劇作家曹禺的處女作《雷雨》。今天,我們終于有機會走近它了。(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簡介劇情及課文
1、聲、字、畫(剪截于話劇表演中場景)多媒體課件活動展示,渲染課堂氣氛。
(下底四行滾動字幕)
這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悲情故事。
三十年前,一個風雪交加的大年夜,替周家少爺周樸園生下第二個孩子(這就是后來的魯大海)才三天的魯侍萍,竟被周樸園一家兇狠地逼著留下其長子(這就是后來的周萍),抱起奄奄一息的初生兒去投河……
三十年后,在畸性情愛中掙扎的周萍,自知罪孽深重,為擺脫后母繁漪的苦苦糾纏,狠命地引誘了使女四鳳,而四鳳就是周萍同母異父的妹妹。此刻“恨人像一把火,愛人像一把火”的繁漪妒心大發。恰好,魯大海又正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并作為罷工工人的代表,與周樸園進行著一場針鋒相對的斗爭……待一切真相大白之后,一場罪惡的悲劇不可避免地發生了:四鳳羞愧難當,雷雨之夜倉惶出奔,不幸觸電身亡,單純、熱情、充滿著幻想的周沖(周樸園與繁漪之子)跑去救四鳳,也遭不測,周萍開槍自殺,善良的侍癡呆了……
2、點擊課文
我們的課文就是從來接四風回去的魯侍萍與周樸園的不期而遇開始的。
三、提示戲劇人物鑒賞方法
我們剛剛學過小說,都知道鑒賞小說中人物可以從人物的外部特征,人物的經歷際遇以及人物內在的精神狀態等方面的描寫中去分析,去品評。而受時空限制的戲劇,特別是像我們課文這樣作為劇本的話劇,則只能從人物的語言、舞臺說明以及由它們而展示出來的戲劇沖突等方面去鑒賞了。
(板書)戲劇人物鑒賞方法:
1、揣摩人物語言
2、探究舞臺說明
3、把握戲劇沖突
四、初步把握課文的主要矛盾沖突
現在,我們就拿著這些戲劇人物鑒賞的鑰匙,去開啟劇中主要人物周樸園的心靈之門吧!在此,我不禁想起魯迅先生有關文學鑒賞的一句話“倘要論文,最好要顧及全篇”。或許只有這樣大處著眼,才能少犯一葉障目、以偏概全的錯誤。那么,我們看,該先動用這些鑰匙中的哪把呢?(明確:把握戲劇沖突)課文節選部分,周樸園的矛盾沖突主要是來自哪些人的?(明確:周樸園與魯侍萍,周樸園與魯大海)課文中這兩組主要矛盾沖突是從課文的哪里斷開的?(明確:“周樸園可是你——”)
這節課,我想和大家一道擇取周樸園與魯侍萍的矛盾沖突這個點,去窺探周樸園的內心世界。哪位同學愿意把周樸園和魯侍萍矛盾沖突的發展過程簡要介紹一下呢?
(明確:周樸園由對自以為“死去”的侍萍的所謂“懷念”,到對已經知道還活著的侍萍的驚慌和站在眼前的離開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等情感變化過程。)
五、從周樸園在與魯侍萍矛盾沖突中的語言入手,評析周樸園的性格、心理。
其實,戲劇的矛盾沖突最終還得依附于戲劇語言,特別是戲劇中人物的語言,那么,我們就可以把矛盾沖突中周樸園的語言作為鑒賞的突破口,去探尋周樸園對魯侍萍的其實情感,從而獲得揣摩人物語言的基本方法。
(一)著重品一詞,解讀周樸園對自以為已“死去”的侍萍的“懷念”。
首先,我們來看看周樸園是如何對待他自以為“死去”了的魯侍萍的。這部分對白中,周樸園在探詢往事,語言較多,但我想獨辟蹊徑帶領大家避繁就簡,去著重品味一個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詞。
1、請同學們馬上從開頭跳讀到“我們想把她的墳墓修一修”。找一找在這部分對話中,哪個詞出現的頻率最多(哦),一共有多少個(10個),周樸園的語言中出現過多少次。(6次)
2、我們知道,戲劇的語言特別講究個性化,每個人物的用語、語氣都各有特色,可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相同的“哦”呢?何況這一小部分,僅僅周樸園一人就“哦”了六次!它們都相同嗎?大家再仔細讀讀,分別說說你對這六個“哦”的感覺。
(引導學生從上下文語境和舞臺說明語言中去探討)
(投影)周樸園用語“哦”字示例:
①哦,三十年前你在無錫?
②哦,很遠了,提起來大家都忘了。
③哦。
④哦?你說說看。
⑤(苦痛)哦!
⑥(汗涔涔地)哦。
(明確:①資本家對下人漫不經心的口吻,朗讀停頓稍短;②勾起周樸園的回憶,停頓稍長;③一般應答詞,停頓短;④表示驚奇,聲調上揚重讀;⑤謊言被當面揭穿時,不由自己發出的恥態語,可以短促重讀;⑥受人指控般、作賊心虛的窘態,語氣輕、短。)
3、想不到,“哦”這個潛臺詞竟有如此豐富的意蘊。顯然,剛才我們對“哦”這個詞的感覺主要得力于上下文語境的理解,當然也包括對舞臺說明的解讀。所以,我們已學會了根據上下文語境和舞臺說明來挖掘人物潛臺詞的方法。不過,我覺得這個“哦”還有研究的價值。你們說,有嗎?你有什么新發現?
4、噢,“哦”后面的標點符號不同。我們都知道,標點符號的使用大多是為了語法的需要,都僅僅如此嗎?我們一齊來看看。顯然,第①、②句“哦”后用逗號,是表示句中的停頓。那么③—⑥句“哦”都單獨成句了,為什么標點符號不同呢?(略)特別是第⑥句“哦”為什么不用“!”呢?(明確:⑥窘態需要掩飾,不想讓人發現,句號有此情韻。朗讀可以輕短得讓人難以聽清。)
5、好,我們再來跳讀這部分,看看周樸園的這六個“哦”字分別在哪些地方出現,從它的文字安排疏密度中,你又能發現什么?(明確:先疏后密),這個發現對你理解周樸園的精神狀態又有何幫助呢?(明確:心情由平靜到緊張的過程。)
6、小結:剛才在品讀“哦”字過程中,我們不僅從中“哦”出了周樸園由漫不經心到作賊心虛的情態變化過程,而且也“哦”出了挖掘人物潛臺詞的方法。
(二)抓住一種句子,探究周樸園對已經知道還活著的`侍萍的驚慌。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來感知一下周樸園是怎樣對待已經知道還活著的侍萍的。
1、課文中能集中體現周樸園對已經知道還活著的侍萍態度的部分,就是課文中從“魯侍萍哦,——那用不著了。”到“周樸園好,你先下去吧。”現在我想請同學們推薦出能夠代表本班朗讀水平的男女生各一名,分角色朗讀這部分周樸園和魯侍萍的語言,要注意讀出劇中角色的情感。(讀后點評)
2、不知同學們在聽他們朗讀過程中注意了沒有,這部分周樸園的語言又有一個不可忽視的特點。看誰最先發現——就是一類語氣相同的句子特別多。哪一類?(明確:疑問句)我們再來看看,這些問句的語言長不長?一般有多少字?(大多在2—3個字間)那我現在把開頭兩個簡短問句改長一點,大家再來讀讀,改了以后,你的感覺又怎么樣呢?
(投影)周樸園問話比較鑒賞:
魯侍萍哦,——那用不著了。
周樸園怎么?(怎么就用不著呢?)
魯侍萍這個人現在還活著。
周樸園(驚愕)什么?(她真的還活著嗎?)
(明確:改了以后,似乎是在問旁人的事情,有點漠不關心了,突然、驚奇、緊張、激動的感覺就少了幾分。)
3、看來,周樸園簡短問句的自有他的內蘊,不過,我覺得課文121頁中間“什么?她就在這兒?此地?”三個疑問句連用就顯得有點多余了,就用一個“什么?”不是更簡潔嗎?(引導學生體會三個疑問句連用所表現的驚恐和急迫心情。)
4、話劇在表演過程中,往往由于口語化和加快節奏等方面的需要,會對劇本作些適當的修改。我現在給大家播映的這部分話劇,就對課文對白的某些語句作了刪改,請大家注意看,仔細聽,思考兩個問題;編劇對課文刪改了哪些文字?改了以后效果怎么樣?
(投影)話劇表演對課文部分對白文字的刪改說明:
1、增添了一個字“就”:那(就)用不著了。
2、刪去了“她沒有死。”“哦,救活啦?”“(忽然立起)你是誰?”“我是這兒四鳳的媽,老爺。”“哦。”“不,不用。”“自己”等文字。
(明確:“就”是副詞,可以起加強語氣作用,能突出魯侍萍對周樸園惺惺作態的反感;刪掉“她沒有死。”周樸園的語言就三個疑問短句連用了,表達效果與“什么!她就在這兒?此地?”異曲同工;刪掉“哦,救活了?”不能突出周樸園因驚奇,而癡呆地重復魯侍萍語言的神情;刪掉“(忽然立起)你是誰?”“我是這兒四鳳的媽,老爺。”“哦。”不能很好地表現周樸園從極度恐慌到冷靜的心理變化過程;刪掉“不,不用。”不能淋漓盡致地揭露周樸園對已經知道還活著的侍萍的躲之唯恐不及的真面目;“自己”或許包含著魯侍萍對遭到拋棄的怨恨。)
(品讀過程中,還可以有意識地給學生騰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再創造空間)
5、小結:這部分我們又以周樸園的簡短問話入手,再散發出去,通過語言的比較賞析,終于讀出了周樸園知道魯侍萍還活著時的惶恐不安、驚慌失措,也讀出了周樸園葉公好龍的真實心態。
(三)挑選一句話,體驗周樸園對站在眼前的離開了自己三十年的侍萍的冷酷。
那么,當他知道站立眼前的人就是離開自己三十年的魯侍萍時,周樸園又會怎樣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從“周樸園(忽然嚴厲地)你來干什么”到“周樸園可是你——”,從中找出一句你認為最能體現周樸園性格、心理的話,運用我們剛才獲得揣摩人物語言的體驗,去大膽地走近周樸園的心靈,前后左右的同學可以先相互交流交流。我再想聽聽大家的聲音。
(鼓勵學生各抒已見,并注意在解讀文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和大家一起在總體把握課文主要矛盾沖突的前提下,選取了周樸園與魯侍萍矛盾沖突這個點,從戲劇人物語言這個鑒賞視角出發,探究出了周樸園在與魯侍萍的矛盾沖突中所表現出來的所謂“懷念”、驚慌到冷酷的心路歷程,從而揭開了周樸園虛偽、冷酷、自私的真面目。我相信,大家應該收獲了許多借揣摩人物語言來鑒賞戲劇人物的方法。我覺得,揣摩人物語言最好從最能體現人物性格、心理的語言入手,聯系上下文語境,再反復體會其語言的表現方式,挖掘人物語言的潛臺詞。如果你這樣做了,我相信,劇中人物一定會動感地活躍于紙上,浮現在你的腦海里。
(板書)揣摩戲劇人物語言的基本方法:
1、擇取最能體現人物性格、心理的語言
2、聯系上下文語境品讀
3、反復體會其語言表現方式
七、布置作業,拓展延伸
課余你可以利用今天學會的揣摩人物語言的方法,去探測魯侍萍的內心。也可以憑借你今天獲得的周樸園印象,再去品析周樸園在與魯大海矛盾沖突中的表現,去完整地創造你心目中的周樸園,寫下像《難以界定的周樸園》《情利中的周樸園》之類的評論文章。我也相信,只要你立足作品本身,你的所有看法都應該是正確的!
《雷雨》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了解話劇有關知識
2、通過鑒賞語言,熟悉劇情,揣摩主要人物周、魯的內心情感,感知、評價“相逢”部分的戲劇沖突。
3、理解作品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修養。
教學重點:立足劇本,鑒賞語言;走近人物,體會情感;
教學難點: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把握作品的時代意義。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我們在激烈的的戲劇沖突中認識了一個善良美麗而又不屈的靈魂,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部20世紀30年代名噪一時的話劇名作《雷雨》,這部戲是戲劇大師曹禺的成名之作,為世界文學長廊留下一位不朽的人物形象——周樸園,這又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形象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走進《雷雨》。
二、作者簡介源:
曹禺,原名萬家寶,1910年生,湖北潛江人。他從小愛好戲劇,1929年進南開大學,后來又轉清華大學外語系,畢業后進清華研究院,專攻歐美戲劇文學,并從文學中汲取營養。1933年,在即將結束大學生活時,完成處女作《雷雨》。經巴金、靳以的推薦,這個劇本在1934年出版的《文學季刊》上發表。繼《雷雨》之后,又寫出了《日出》《北京人》《原野》《蛻變》等劇本。《雷雨》《日出》成就最高,是他的代表作。在這兩個劇本中,作者以卓越的藝術才能深刻地描繪了舊制度必然崩潰的圖景,對于走向沒落和死亡的階級給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擊。劇作震動了當時的戲劇界。1942年,曹禺把巴金的《家》改編成話劇,解放后,寫了《明朗的天》《膽劍篇》《王昭君》。
三、戲劇知識再介紹
戲劇是由演員扮演角色在舞臺上當眾表演故事情節的一種藝術。西方戲劇即指話劇。在中國,戲劇是戲曲、話劇、歌劇等的總稱,也常專指話劇。世界各民族的戲劇都是在社會生產勞動和階級斗爭的基礎上,由古代的歌舞、伎藝演變而來。后逐漸發展為由文學、導演、表演、音樂、美術等多種藝術成分組成的綜合舞臺藝術。按結構規模可分為獨幕劇、多幕劇;按語言表現形式可分為話劇、歌劇;按題材和年代可分為悲劇、喜劇、正劇、現代劇、歷史劇等。
四、《雷雨》故事情節
雷雨反映的是一個封建資產階級大家庭的矛盾。周樸園是個這個大家庭的統治者,其妻繁漪不堪他的專橫,與周樸園的大兒子周萍發生了曖昧關系。怯懦、自私的周萍又勾引了婢女魯四鳳。出于嫉妒,繁漪通知魯四鳳的母親魯侍萍把她領走。魯侍萍正是三十年前被周樸園引誘,而后又被遺棄的侍女,她是周萍的生身母親,而被她帶走的兒子魯大海又在周樸園的礦上做工,做為罷工工人的代表,他和周樸園面對面地展開斗爭……這些矛盾醞釀、激化,終于在一個“天氣更陰沉、更郁熱,低沉潮濕的空氣,使人異常煩躁”的下午趨向高潮,又經過一番復雜的矛盾沖突,周萍、四鳳知道他們之間原來是同母兄妹。于是一場悲劇發生了,魯四鳳觸電而死,繁漪的兒子周沖為救魯四鳳不幸也送命,周萍也開槍自殺……這個罪惡的大家庭終于崩潰了。
五、互動探究
1、把握戲劇沖突
解說:戲劇沖突主要指劇中人物之間、人物自身以及人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沖突,其中主要表現為劇中人物的性格沖突,它是戲劇的靈魂,那么,課文節選部分,周樸園的矛盾沖突主要來自哪些人?矛盾的實質是什么?
明確:周魯兩家的沖突
第一場:周樸園同魯侍萍的沖突
第一層:周樸園認出魯侍萍的經過(相遇述舊怨)
第二層:周樸園認出魯侍萍的態度(相認生新恨)
第二場:周樸園同魯大海的沖突
2、學生表演
現在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幾位同學對課文節選部分中的第一場的表演吧,有請他們(掌聲響起)
明確:對學生的表演作出評價,鼓勵并指正。
六、作業布置
用自己的話來分析周樸園的人物形象。
七、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試講,我覺得本堂課的成功之處在于:課堂環節比較緊湊,有效地抓住了教學目標,通過動作與朗讀、表演、想象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感受《雷雨》中矛盾沖突。本堂課也存在不足:
1、對學生的關注力不夠,未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2、教學環節雖完整,卻不能夠與學生更好的聯系在一起;
3、學生討論的環節較少,思考的時間相對來說留的時間也比較少。
通過本次授課,我也認識到自己在教學方面的許多不足,在今后一定踏實鉆研教學內容,同時也提升自身能力。
《雷雨》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雷雨》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及積累語言、表達語言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設計理念:
瑣碎、機械的語言訓練扼殺的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靈性,因此語文教學的重心應放在創設綜合化的語文實踐活動板塊上,引領學生在具有生活情趣的語文綜合活動中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現力,培養學生的靈性。
教學設計特色:
在生活化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教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錄放機、磁帶。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 激趣,激情導入(2’)
1、出示謎面:
① 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處,響時先冒火,聲音震山谷。
② 千根線,萬根線,不粗不細,頂天立地。
2、學生猜后,分先后板書課題:雷雨。
二、 充分朗讀,概述課文(15’)
1、下面請大家聽錄音,看看下雷雨時是怎樣的一番情景。
2、下面我們請一個小朋友來朗讀課文,看看他和我們剛才聽到的誰讀得更好!同時請同學們為自然段編序號。
3、接著,我們再請大家想想哪些自然段寫的是雷雨前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寫的是雷雨中的景色?哪些自然段寫的是雷雨后的景色?
教師隨即板書: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分組賽讀雷雨前、中、后各自的景色。
三、 創設情境,運用實踐。(20’)
1、下面請大家想想: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課文里寫了哪些景物及自然現象?請讀讀課文,用“——”畫出來。請個別同學回答,并板書。
2、創設說話情境:出示投影片(雷雨圖)
① 引讀:嘩—,—,雨—,雨——,往窗外望去——,——,都看清了。
② 質疑:同學在平時的生活中遇見過這樣的雷雨嗎?能用幾句話向大家簡單地說說當時的'情景嗎?下面我們請大家試試看。然后教師歸納:
夏天,天氣又悶又熱,天空中黑沉沉的,忽然電閃雷鳴,刮起了大風,樹兒被刮得東倒西歪,嘩 嘩 嘩 ,傾盆大雨龐然下起來了。不一會兒,雨停了,天邊出現了一道美麗的彩虹,空氣清新,舒服極了。
③ 出示句子:雨越下越大。房子,樹枝看不清了。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聲也小了。
讓學生領會:“漸漸”在此處就是由大到小的變化,它所反映的是一種變化過程,可出示練習添加“漸漸”這個詞,既可添在前,也可添在中間,看誰想得快,添得準。
出示投影片:①我長高了。②四周安靜下來。③運動員們加快了速度。④我懂得了愛是偉大的、無私的。
3、雨停了,大地間又出現了怎樣一幅畫面呢?
出示投影片(雷雨后圖):
① 引讀:雨_____了,太陽_______了。一條_____掛在______。蟬____了。蜘蛛______。池塘里的_____,青蛙_____。
② 出示投影片,______的雨終于停了。______的太陽公公又出現在
_____。一條_____的彩虹____掛在____的天空。蟬______叫著,好像在感謝這場雷雨似的。______的蜘蛛又坐在______網上。池塘里的水滿了,青蛙也______地叫起來了,為這雨后的美麗景色增添了無限生趣,人們呼吸著這______的空氣,聽著這______的聲音,心里____極了。
四、 感情誦讀,設計練習(3’)
1、根據板書,齊背課文。
2、你們認為課文學到這里,還應該做哪些練習?可讓學生運用朗讀、背誦,繪畫,唱歌,跳舞等不同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師:我們可以通過唱歌或者畫畫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說“唱歌”吧。當然
我們還可以得用課余時間去研究雷雨形成的科學原理及彩虹是怎樣形成的等等。(可查閱資料,詢問老師解決)。
附板書設計:
雷 雨
雷雨前:烏云 葉子 蟬 大風 樹枝 蜘蛛 閃電 雷聲
雷雨中:下雨 雨大 雨小 樹 房子
雷雨后:太陽 彩虹 蟬 蜘蛛 池塘 青蛙
《雷雨》教學設計13
教材解讀:
《雷雨》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文用精煉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變化。語言優美而生動,是一篇很富表現力的文章。
根據課標要求和研究的主題,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為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難點是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通過指導有感情朗讀課文,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激發觀察事物的濃厚興趣。
教學方法與理念:
本課的教學設計貫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創設情景把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以朗讀感悟為主,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 “讀、想、悟、說”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感受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不同特點,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激發觀察事物的濃厚興趣。
教學過程:
一、鞏固字詞
小學生掌握字詞、提高讀書的能力是學習語文的重要基礎。課堂教學要追求創新的同時,更要兼顧的是學生語文基礎能力的扎實訓練。所以在課一開始我通過抽查、齊讀和學生喜歡的方式“開火車”認讀,對本課生字和詞語進行了鞏固。
二、創設情景,讀中感悟
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多以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我在教學的過程中,運用多媒體組合課堂教學環境,創設生動、形象、多有感染力的情境,在強化語言能力訓練的過程中,結合進行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學習雨前部分時,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感悟雷雨前烏云、樹葉、蟬、大風、蜘蛛、閃電、雷聲是怎樣的?有機結合圖像、聲音、動畫,從表現形式上體會這些詞語句的精妙喚起學生對重點詞句的直觀理解,。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理解“壓”和“垂”字的具體含義,感受雷雨前天氣的悶熱,以及變化之快。結合自身的感受,讀出閃電一次比一次亮,雷聲一次比一次響的氣勢。體會“越…越…”在課文中用得極為準確。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用“越…越…”說出了很多的句子,學生學得有趣,用得正確。
學生們曾經歷過夏季的雷雨時節,經歷過大自然中的各種天氣。雷雨中的畫面和意境,都沉睡在他們心中。只要我們去激活,它就能成為解化和接納課文語言的精神同化點。于是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再現雷雨時的情境,轟隆隆的'雷聲和嘩嘩的雨聲,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喚醒學生感知的回憶,從而進入雷雨中的特定情境,在體會句子“嘩,嘩,嘩,雨下起來了。”時體會得相當好,讀出了雨下得大,下得急的的語氣。也讀出了雨由急到緩,由大到小的變化過程,使豐富的感知成為學生體會課文的基礎。
雷雨后的自然界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卷,為營造美的氛圍,我讓學生伴著輕柔的樂聲,聆聽教師的范讀,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雷雨后的美景,再通過小組合作將文中描繪的雨后美景找出來,在尋美的過程中,借用多媒體展示了雨過天晴的美景。孩子們被雨后的美景吸引住了,抒發了自己的感受,展開了豐富的聯象,不僅把雨后的景色描述得美,讀得也很美。
這三個情景的創設,串聯起了整個課堂,既把課堂變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又使課文的各個部份非常明晰地展現出來。
三、緊扣文本,發展思維
這篇課文寫了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景色。我采用了三種不同的教學形式,旨在培養學生通過閱讀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提高閱 讀的能力。
對雨前的設計,我主要注重于對文本的理解,挖掘文本的內在資源,將雷雨前天氣變化的內在聯系讓學生充份理解,體會到雷雨前天氣的悶熱,以及變化之快,先是悶,再是風,接著是閃電和雷聲。將對文本的理解和體驗作為最主要的目標。
雨中這一部分比較簡單,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在學生在質疑、解疑、互相爭論的過程中,讓學生去感受雨,體會雨,喜歡雨。并引導學生聯系自己平時的生活想象:雨越下越大,還有哪些事物也看不清了?這一過程,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相機點撥與學生提出問題相結合,在讀中感悟作者用詞的準確,觀察的細致,描繪的生動形象。提高了閱讀理解能力。
對于雨后的設計,我更注重于對學生想象說話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體會雨過天晴的美。并相機展開想象能力的訓練:“假如你就是圖中的一位小朋友,雷雨過后,你還會看到什么?想做些什么?。”不僅讓學生能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雨后的美景,還把自己融入其中,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小動物和植物的感受……使豐富的想象和語言的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四、拓展延伸
引導學生回到整體,使學生養成仔細觀察大自然的習慣,學著把觀察到的自然現象記錄下來。這一拓展目的在于促進學生積累,引導觀察生活,拓展學生的視野,發展學生語文能力。
《雷雨》教學設計14
【課前透視】
本文以簡煉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陳述,三部分特征鮮明,寫景細致逼真,引人入勝。激起了學生對大自然的深刻體驗,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熱愛自然的熱情。
雷雨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陌生,他們都有著一定的生活體驗。另外教材又配有兩幅直觀的插圖,利于圖文對照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學中應牢牢抓住這兩方面的優勢,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從觀察圖畫,進行圖文對照入手,溝通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遵循學生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在體驗、觀察、閱讀中感悟課文的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熱愛自然的熱情。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信息資料】
1、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或插圖及雷聲錄音。
2、有條件的可課布置學生觀察雷雨這一自然現象。
3、收集描寫雨景的文章或段落。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課件展示:同學們,你們見過下雨嗎?說說你們自己的親身經歷。那么今天課件中又是一場什么樣的雨呢?(出示課件展示雷雨的全過程)引導學生談觀看的體會,相機板書課題:雷雨 。
2、引發想像:教師播放雨前和雨時的兩段音像資料(風聲、雷聲、雨聲),啟發學生閉目想像。聽著這兩段錄音,你們都想像到了什么?相機出示文中的兩幅插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想像把兩段錄音和插圖進行正確搭配。教師板題。
心理學告訴我們:小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雷雨可以說是學生記憶中的一個影像。采用多媒體組合的方式,營造了教學氛圍,創設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的學文情境,把語言能力、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的訓練融為一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率。
〖對話平臺
一、自學
1、自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詞。
2、學習生字“壓、亂、垂、虹”,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識記,擴詞。教師要注意組織學生進行識字方法的交流,促進學生豐富識字經驗。如:用動作記住 :“壓” "垂";用換偏旁記住“虹”等。
3、利用生字卡片進行同桌互檢。也可設計識字游戲鞏固生字的認讀。如:開火車讀、摘果子等。或引導學生找出這個字在文中的那句話,結合文中的句子朗讀進行鞏固。
4、小組讀課,互相正音,評價。
5、全班合作讀文,把課文讀通讀順。
把課文真正交給學生,組織他們在讀中發現,在自學互動中交流識字的方法,豐富識字經驗,激發了識字興趣,提高識字能力。進而提高了自主讀書的能力。
二、細讀
1、范讀,引導學生談談聽讀的感受。啟發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進而理清課文記敘的順序。
2、學生再讀課文,試著把描寫“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個部分劃分出來。
3、圖文對照讀,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和課文語言的簡煉。
4、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讀是語文教學的目標,同樣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堅持以讀為本的進行設計,有效地突出了讀的目的性、層次性,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讓學生在多形式和多次數的讀書活動中,理清思路,感受語言,體會情感,豐富了學生的認知和體驗。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生歸類分析字行,說發現)
如:“虹、蜘、蛛、蟬”都是蟲字旁,書寫時要注意“扁口”上寬下窄;“壓、逃、越”都是半包圍構;“彩”字右邊的“三撇”是上下排列的。“垂”字上邊的撇要寫得短而平,下面的橫逐漸加長,最后一橫又要縮短等。
2、教師范寫學生認為的難點字,邊寫邊強調注意的重點筆畫。
3、 學生臨寫,同桌交流評價。對照總結之后,再進行書寫,寫得好的全班展示。
由于文章篇幅較短,所以把整課的寫字任務安排在這一課時,集中時間和精力。引導觀察,分類指導,突出了重點,促進了學生自主寫字能力的提高。
《雷雨》教學設計15
課文分析:
本文以簡煉的語言,形象地描繪了一幅夏日雷雨圖。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清晰地展開陳述,三部分特征鮮明,寫景細致逼真,引人入勝。
學習目標
基礎性目標:
1、會認“壓”等4個生字,會寫“垂”等12個字。
2、理解課文內容,讀懂每段每句的意思,弄清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3、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發展性目標:
1、培養按照一定順序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和能力。
2、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2.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課前準備
1.教學掛圖,有條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課件。
2.生字詞卡片。
第一課 時
聯系生活,揭示課題
夏天的午后,常常會出現雷雨的現象,你能說說雷雨時的景象嗎?
(老師肯定學生的體驗后,揭示課題,看課文是怎樣寫雷雨的)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默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老師巡視,有重點地對讀書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
2.認讀詞語卡片。(黑沉沉、亂擺、迎面撲來、彩虹、蜘蛛、蟬、越來越響、垂、壓)
3.生字組詞,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到帶有生字的詞語和句子。
a.壓──壓下來;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壓下來。
b.亂──亂擺;忽然一陣大風,吹得樹枝亂擺。
c.垂──垂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d.虹──彩虹;一條彩虹掛在天空。
4.同桌相互聽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在讀中鞏固識字,學習新詞。
朗讀感悟,理清文脈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老師引讀。(雷雨前:滿天的烏云……樹上的葉子……忽然一陣大風……嘩,嘩,嘩,雨下起來了……
雨停了……)
3.讓學生找一找,課文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前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時的景象,哪幾個段落寫雷雨后的景象,分別在書上做記號。
4.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調分別讀好這三個部分,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5.分組朗讀,老師隨機指導。
第二課 時
默讀課文
一邊讀一邊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分段讀議
1.雷雨前:指名朗讀,讀后說說,雷雨前,我們看到了什么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烏云──大風──閃電──雷聲。
2.雷雨中:指名朗讀,讀后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雷雨時的景象。
老師小結歸納:雨聲和雷聲從大到小
天色由暗到亮,空氣清新
3.雷雨后:齊聲朗讀,感受雨后的美景。
填詞比較詞句
1.雷雨前:滿天的烏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來。一只蜘蛛從網上_________下來,逃走了。蟬一聲也不叫。
2.雷雨后:一條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蟬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網上。
比較“壓”“掛”“垂”“坐”四個字的用法,體會這四個字用得確切之處。
鞏固識字
1.出示本課生字和要求會寫的字,指名、集體認讀。
2.同桌交流記字方法,學生向同學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課堂練習
1.指導寫生字。
2.完成課后習題“讀讀抄抄”。
課外延伸
留心觀察天氣變化,寫一篇觀察日記。
課后反思:
《雷雨》的語言短小精悍,將雷雨前后繁多的景物勾勒得惟妙惟肖:雷雨前壓抑的讓人不敢喘息的'寧靜;雷雨中風的急速,電的閃亮,雷的咆哮,雨的驟降,讓人心潮起伏;雷雨后的五彩繽紛,讓人感到心曠神怡。
在教學中,我覺得自己在這幾方面做得較好:
1、讓學生聽雷雨錄音,看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不同景象,這樣創設雷雨交及的情景,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在學生處于最佳狀態時,把學生帶入課文情境中,有效地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
2、尊重學生主體,讀中整體感悟。引導學生自讀感知課文,練讀深化感知,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更深刻地受到情感的熏陶。
3、雷雨前“交流自讀自悟情況”,雷雨時“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考考大家?”,雷雨后“想象說話”,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最大限度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雷雨》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雷雨》教學設計07-13
《雷雨》教學設計06-01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30
(優選)《雷雨》教學設計11-15
《雷雨》教學設計14篇06-02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8-07
《雷雨》教學設計12篇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