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讀與略讀的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課文,感知并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選擇哪些讀書方法和怎樣略讀。
教學重點: 教師要抓住精彩之處引導、點撥,把文章中所交給的讀書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出來。
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相關的教學投影片。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進程:
一、揭題,審題
1、揭示課題。
2、審題:
(1)什么叫“精讀”?什么叫“略讀”?
(2)你通常會采用什么方法? 二、指導自讀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
(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主要寫哪幾件事?
(3)在自己認為最有收獲的句子下面作記號。 2、組織交流
(1)按要求輕聲自讀課文。
(2)組織交流。
(3)小組交流學習結果。
(4)指名匯報。
3、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課文,注意正確、流利。 ( 聽讀,評議。)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聽讀,思考,指名交流) 5、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提問:
(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3)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4)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2)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提問:
(1)這句話你同意嗎?
(2)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3)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在老師的指導下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思想感情,并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布置作業:
自學《我閱讀我快樂 閱讀〈上下五千年〉》 板書設計:
13、精讀與略讀
選擇哪些讀書方法
怎樣略讀
《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所講的幾點意思。
2.熟悉讀書的重要,了解讀書基本方法,學會精讀和泛讀,努力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教學重點:
介紹略讀的意義和方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已學過一些介紹讀書方法的課文,如《“煮書”》、《讀書做記號的學問》)把握了好的讀書方法,能使你事半功倍。今天,我們運用學過的讀書方法來讀一篇新課文——《精讀和略讀》。(板書課題)
二、初讀指導
1、默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說說課文講了幾層意思。
2、交流:什么是精讀?什么是略讀?
三、精讀課文
1.學習第一段。
(1)什么是精讀?朗讀第一段,用橫線畫出。
出示: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
(2)朗讀這兩句話,留意要害詞語。
2.學習第二段。
(1)什么是略讀?(大略地讀)
(2)既然精讀這么重要,為什么還需要具有略讀能力呢?
(指名讀第2自然段)說說自己的理解。
引導學生留意:“不可能……更不可能……為了……又必須……因此……”,課文用這些詞語巧妙地起承轉合,將要表達的`意思說得清楚明白。課文后面敘述中還有類似的用法,大家要留意學習。
(3)略讀有什么作用?讀第3自然段,畫一畫要害詞語。
交流:“通過泛讀,可以……從而……獲得……”
(4)怎樣進行略讀?默讀第5自然段。
四人小組討論:面對一大堆讀物,如何略讀?
對一本讀物來說,如何略讀?
交流:說說自己的理解。
這一自然段告訴我們;略讀的方法。
(5)略讀通常采用什么方式?要留意什么?(讀第6、7自然段)
討論交流。
3.學習第三段。
引讀,只要我們善于把精讀和泛讀結合起來,就能達到最佳的讀書效果。
四、總結全文
1.這篇文章中,你還在什么地方做了記號?
(出色詞畫圖,如浩如煙海、走馬觀花) (有疑問處畫問號)
2.小結:這篇課文側重介紹了泛讀,泛讀的意義、方法、方式、留意點等幾方面的內容。
《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3
設計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同時強調了必須變革學習方式,提倡在合作探究中學習。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探究學習的意識。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會閱讀,學會學習。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了解讀書的基本方法,學會精讀與略讀,努力取得最佳效果。
3、認識讀書的重要性,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并逐步養成勤閱讀的習慣。
教學重點:
知道什么是略讀,掌握略讀的'方法,增加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知道靈活運用精讀與略讀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實物)課外書若干本
教學過程:
一、揭題、質疑
1、今天老師和你們共同學習(板書課題)
12、精讀和略讀
齊讀課題(題目是課文的重組成部分)
2、你從課題中讀懂什么?……你能就課題提出些疑問嗎?
(相機板書:精讀?略讀?)
二、初讀課文領會大意
1、出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試著做到
①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遇到長句可多讀兩遍。
②試著解決剛才的疑問。
③畫出感興趣或是有疑問的詞語,注意積累。
2、學生自讀課文
3、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名分節朗讀要求正確、流利。
②師生共同評出“朗讀之星”聲明評議要求:
(A)正確:不讀錯、不添字、漏字
(B)流利:不結巴、回讀,讀破:
③剛才解決了哪個問題?
④你是怎樣解決的?〈讀了第一節〉
◎PPT出示:
一個人要積累知識,就必須讀書。對重要的文章和書籍,要認真讀、反復讀,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鉆研,對重要的語句和章節所表達的思想內容還要做到透徹理解。這就是精讀。我們所讀的課文,都是經過精心編選的,對我們學習語文很有幫助,因此需要精讀。我們以前學過的《“煮書”》《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課文,講的就是精讀的方法。
a、圈畫出來什么是精讀?學生上臺圈畫〈指導讀〉
b、你還了解到哪些知識?
◎還知道了什么是略讀?
出示:略讀就是大略地讀。
了解大意后,再次引導質疑(這與我們剛才所講的精讀好像有些矛盾)你這時有新的疑問產生嗎?學生質疑
相機板書:
為什么要學會略讀?
略讀有什么作用?
怎樣進行略讀?
想解決這些疑問嗎?那我們就來運用剛才所學精讀的方法,閱讀課文的2~7節:
三、精讀感悟、合作學習2~7節
出示:學習小組合作學習2~7節(自讀、圈畫、討論、解決)
(1)什么要進行略讀?
(2)略讀有什么作用?
(3)怎樣進行略讀?
(等會兒選擇本小組最拿手的方式匯報)
1、小組合作學習
2、匯報交流
學習小組采用讀讀講講、演演等方式匯報。師鼓勵師生評價(相機引導、理解:浩如煙海、一目十行、走馬觀花等詞)
四、引導小結
1、課文2~7節重點介紹了略讀,精讀與略讀看似矛盾,實際上相互補充,相輔相成,正如最后小節說的(出示)
只要我們把精讀的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最佳的讀書效果。
(指名讀你讀懂了這個句子嗎?說說你的理解)
2、又到了“我積累、我精彩”的時候了。說說這篇課文中的積累。
(詞語、句子等方面)
3、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了哪些收獲。
(學生略談)
五、作業超市
1、告訴父母或同村四、五年級小朋友精讀略讀的方法。
2、用精讀略讀相結合的方法,閱讀下列圖書。(特別推薦)
(1)長篇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格列佛游記》
(2)童話:〈〈格林童話〉〉〈〈安徒童話〉〉中外現代童話
(3)故事:成語故事神話故事中國古今寓言等。
〈注意每周五的讀書交流會,你應有較佳的表現哦!〉
課后反思:
努力建構小學高年級語文探究性教學模式,其環節為:問題—研討—結論——發展。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盡可能把發現的機會,選擇的機會,探究的機會,表現的機會,合作交流以及評價的機會留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會學習,學會學習語文是我們語文教學的最終目標。樹立大語文教學觀,盡量注意課堂的延伸,下課鈴不應成為語文課的終點,而應是一個深邃的省略號。
《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4
一、教材解讀:
這是一篇學生自主學習的文章,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二、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課文,感知并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選擇哪些讀書方法和怎樣略讀。
三、教學重難點:
教師要抓住精彩之處引導、點撥,把文章中所交給的讀書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出來。
四、教學準備: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審題
二,指導自讀課文
1。揭示課題。
2。審題:
(1)什么叫“精讀”?什么叫“略讀”?
(2)你通常會采用什么方法?
輕聲自讀課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主要寫哪幾件事?
(3)在自己認為最有收獲的句子下面作記號。
組織交流。
3。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課文,注意正確、流利。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5。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1)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提問:(1)“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2)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3)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4)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提問:(1)這句話你同意嗎?
(2)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3)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1。齊讀。2。瀏覽課文,思考。
1。按要求輕聲自讀課文
2。小組交流學習結果。
3。指名匯報。
4。指名補充。
5。聽讀,評議。
6。聽讀,思考。
7。指名交流。
8。在老師的指導下理解重點語句,體會思想感情,并進行有感情地朗讀。
板書設計:
精讀與略讀
選擇哪些讀書方法
怎樣略讀
《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讀書的重要,了解讀書基本方法,學會精讀和泛讀,努力取得的讀書效果。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所講的幾點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讀書的重要,了解讀書基本方法,學會精讀和泛讀,努力取得的讀書效果。
教學對策:
在學生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細讀、深思、多品味。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我們已學過一些介紹讀書方法的課文,如《讀書莫放“攔路虎”》、《讀書做記號的學問》等文章,把握好的讀書方法,可以事半功倍。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種讀書方法。
2、板書:精讀與略讀。
設計意圖:談話引入意在運用舊知識的遷移,提醒學生課文的類型,讓學生知道學習的方向。
二、研讀課文,探究方法
1、默讀課文,在文中自己最有收獲的地方圈圈畫畫,并批注感想。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意在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并從中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2、匯報交流,讀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1)什么是精讀?
(2)什么是略讀?
(3)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3、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句子一)“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提問:(1)“一目十行”是什么意思?
(2)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3)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4)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句子二)“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提問:(1)這句話你同意嗎?
(2)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3)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自主探究弄清什么是“精讀”與“略讀”,以鍛煉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并在交流中學會總結分享自己的收獲,體驗收獲的喜悅。
三、小組學習,指導讀書。
1。用略讀的.方法閱讀12課后面自己喜歡的一篇文章。
2。再用精讀的方法閱讀文章的重點部分,閱讀時可圈圈畫畫。
3。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設計這一環節,不僅是為了檢查學生是否真的讀懂了課文,并能否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見解。完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真正發揮學生的學習主體作用。同時又訓練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四、總結全文
只要我們善于把精讀和略讀結合起來,就能取得的讀書效果。
設計意圖:通過最后的總結使學生的認識得到升華。
五、作業
用略讀的方法閱讀自己喜歡的一篇課外文章或一本課外讀物。
設計意圖:課外延伸可鞏固學生剛學的讀書方法,使之能在以后的學習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板書設計:
精讀和略讀
精讀和略讀
結合起來
讀書效果
《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6
一、教學要求:
1.自主學習課文,感知并讀懂課文,理解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具體的語言材料,學習選擇哪些讀書方法和怎樣略讀。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師要抓住精彩之處引導、點撥,把文章中所交給的讀書方法通過討論總結出來。
三、教學時間: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審題
1.揭示課題。
2.審題:
(1)什么叫“精讀”?什么叫“略讀”?
(2)你通常會采用什么方法?
二.指導自讀課文
1.輕聲自讀課文,要求:(1)要有一定的速度;
(2)弄清這篇課文寫了哪幾方面,主要寫哪幾件事?
(3)在自己認為最有收獲的句子下面作記號。
2.組織交流。
3.指名分節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課文,注意正確、流利。
4.指名分段朗讀課文,思考:哪些句子讓你受益匪淺?為什么?
5.相機出示句子,指導理解:
(1)俗話說的“一目十行”,就是指這種走馬觀花式的快速閱讀方法。
提問:a“一目十行”失什么意思?
b走馬觀花是什么樣的?
c你這樣讀過哪些文章?有什么幫助
d這樣的方法給了你什么好處?
(2)通過略讀,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知道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基本內容,從而確定它是否須要精讀,或哪些地方須要精讀。
提問:a這句話你同意嗎?
b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c這個“須要”是指什么?為什么這里用的是“須要”而不是“需要”?
6、齊讀課文,體會。
三.小結
1.在這篇課文中,你最喜歡哪種方法?為什么?
2.提問:你們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
3.布置作業:寫一篇讀后感。
板書:
12.精讀與略讀
選擇哪些讀書方法
怎樣略讀
課后反思:
【《精讀與略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精讀與略讀的教學設計10-26
五年級語文《精讀與略讀》教案02-26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精讀與略讀》說課稿01-16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略讀課教學設計06-11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標志設計》教學設計10-26
教學設計08-23
《》教學設計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