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教學設計1
設計意圖:
幼兒對玩色有較高的興趣,能大膽而富有個性的玩色。本活動將營造繽紛多彩的語言環境,經過幼兒的想象力,運用多彩的短線和圓點創造出富有個性的七彩雨及多樣的小水花,以引發幼兒的興趣。針對幼兒現有的繪畫基礎,引導幼兒按照自我的意愿安排畫面,同時鼓勵幼兒不斷地變換顏色,大膽地表現。
活動目標:
1、敢用多種色彩來表現小雨點,養成正確取筆、放筆的好習慣。
2、學習動手畫圓與直線,對繪畫產生興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油畫棒、白紙。
2、知識準備:范畫下雨及雨點落在池塘里出現小水花的情景。
活動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起興趣
“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從哪兒掉下來的?小朋友,你們見過小雨點嗎?是什么樣的?
小結:下大雨時,像根直直的、長長的線;下小雨時,一點點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資料
1、演示討論,共同參與
1)油畫棒演示畫長直線雨
嘩!嘩!下了一場大雨。教師問:“要怎樣畫呀?(個別回答)教師試畫(強調從天空中滴下來,直直的,長長的。)
2)、討論: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點怎樣的呢?(一點點的)小雨點落到了哪兒?(幼兒討論)
小雨點落到池塘里會怎樣樣?(幼兒講講)教師根據幼兒的想法畫出大小不一樣的'水暈及水花。
2、激發興趣,嘗試取名
1)演示用各種顏色的短線畫小雨點。
雨越下越小,太陽公公出來了。咦,小雨點一下子變成了五顏六色,怎樣回事?(幼兒講述)五顏六色的小雨點可真漂亮。
2)這么漂亮的小雨點,我們給它起個什么名字呢?(幼兒取名:七彩雨、好看的雨等)
三、幼兒創作,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創作:下雨啦,我們一齊來看漂亮的七彩雨。(雨中有赤、橙、黃、綠、青、藍、紫。)
1)能將最喜歡的顏色雨先畫出來嗎?
2)池塘里的水暈是什么樣的?有多少個?
2、幼兒作畫,教師觀察指導:
1)觀察幼兒調換顏色畫的情景。
2)觀察幼兒能否畫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點。
3)能否添加自我喜歡的東西
四、結束部分:
1、讓幼兒把畫好的畫交上來自由欣賞,并來評評哪個幼兒畫的七彩雨最漂亮。
幼兒園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能根據圖片的提示,完整的跟著念出詩歌。
2、能用語言表述出對樹葉外形的想象,并模仿樹葉飄落的動作。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PPT課件、小螞蟻、小老鼠、小刺猬圖片,小船,帽子,小傘圖片,大樹,樹葉,小白紙若干,圖釘。
活動過程
一、模仿小樹葉飄落動作導入。
師:秋天到了,小樹葉怎樣樣了
生:落下來了
師:小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呢請你們學一學。
(鼓勵幼兒自由想象樹葉飄落的動作)
二、欣賞學習詩歌。
出示PPT圖片,講解詩歌資料。
師:今日請你們聽首好聽的詩歌,名字叫《秋天》。
秋天來了,一片片的樹葉落在地上(出示大樹和落葉圖片)
提問:小螞蟻把小樹葉當成什么了,請你們猜一猜!
小螞蟻(出示圖片)撿起一片說:這是我的小船!(出示小船圖片)
小老鼠(出示圖片)撿起一片說:這是我的帽子!(出示帽子圖片)
小刺猬(出示圖片)撿起一片說:這是我的小傘!(出示小傘圖片)
秋天撿樹葉,大家真開心。
提問:這首詩歌真好聽,你聽到了什么
請幼兒一齊跟著朗讀詩歌。
多種形式請幼兒團體念詩歌一遍。
三、嘗試創編詩歌歌詞。
1、提問:還有哪些小動物也來撿樹葉了他們把小樹葉當成什么了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小動物,教師將幼兒想象的事物用筆畫出來,替換原先的歌詞。
請幼兒將新的詩歌一齊念一遍。
幼兒園教學設計3
分蛋糕
案例描述:
本次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嘗試把一個物體等分成兩份、四份,知道部分小于整體,整體大于部分,理解分數的概念。
在活動開始的時候我用小兔過生日的話題來吸引孩子,提出問題:今天是小兔的生日,媽媽給他準備了一個大蛋糕,小狗來給小兔過生日如果想讓他們兩個吃到的蛋糕一樣多該怎么辦呢?孩子們有的說一人吃一塊,有的說用到從中間切開,那到底怎么分呢?讓幼兒自己去思考,去想辦法。幼兒操作分蛋糕,分好后,我問孩子們,整個蛋糕和分開的半個蛋糕那個多?孩子們都說整個蛋糕大,以此,我有問下一個問題:半個蛋糕又是整個蛋糕中的多少呢?孩子們說:“一半”,在這個問題上孩子們只能說出一半的概念,不會聯想到分數的問題,為此我引導孩子們說一半我們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數字符號來表示:1/2,剛開始孩子們還不是很理解。我也沒有過度的去講解。
在第二個分四等份時,我先出示另外兩只小動物,請幼兒數數,一共有幾個朋友,提出問題:要是四個好朋友在一起過生日因該這樣分蛋糕呢?孩子們自己動手去探索,去尋找份四等分的方法,孩子們找到后,我請個別的幼兒來說說自己分的方法,并把自己分的蛋糕給小動物吃。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們對分數的概念的認識,我在這個環節中問孩子們:小兔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呢?小小狗吃了蛋糕的幾分之幾?孩子根據上面已有的經驗,對這個問題的回答還是蠻好的。
最后一個環節讓孩子們去嘗試分6等分和8等分,給孩子們一個挑戰的機會,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有去看孩子們的操作結果,而是鼓勵孩子動腦筋的嘗試不同的.分法。
分析與反思:
從整個活動中我發現:
1、在數學活動中我們要給孩子們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們去探索,去想象。在活動中盡量用孩子們比較理解的語言來告訴孩子們。
2、聯系生活實際原則
幼兒的一切學習過程均從生活實踐活動中獲取、得到。大班幼兒的數學的學習并不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一個主動的建構過程。要在游戲中建構數學教育,那么游戲情節的設計必須貼近生活,注意設計幼兒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喚起相應體驗的情節,引起幼兒興趣。
3、堅持幼兒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相結合的原則
(1)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幼兒的主體性體現了幼兒是學習過程中發展的主人。
(2)教師是教學的主導,教師的主導作用則表達了幼兒的發展離不開教師的指導。
幼兒園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感受星空的美,了解星空中常見的顏色,大膽嘗試玩色,體驗玩色的樂趣。
2、嘗試使用牙刷,木棍噴灑方式作畫,體驗變化中的奇妙效果。
重點難點活動重點:
能自由想象,大膽表現多彩的星空。
活動難點:
用牙刷蘸顏料在木棍上摩擦,使顏料噴灑成畫的方法。
活動準備
筆、顏料、牙刷、木棍、白紙、桶,投影繪本書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利用繪本投影書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星空嗎?它是什么樣子(顏色),星空里有哪些東西呢?
幼:有星星、月亮、太空人…
1、我們一起來欣賞星空的圖片,教師出示圖片,簡單介紹。
2、今天我們要用水彩顏料來描繪美麗的星空,出試顏料,介紹幾種星空常見的顏色(出示幾種調好的顏料水)
(設計意圖:欣賞美麗的星空,為幼兒后續創作打下基礎,激發幼兒創作的興趣。)
二、教師出示作畫工具,引領幼兒利用工具和色彩創作星空。
1、出示范畫,老師用水粉顏料給星空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
2、邊看邊講解,范畫中老師用到了淡藍色,深藍色,紫色。
3、小朋友要用顏料筆蘸取一種顏色,加一些水攪拌均勻平鋪畫到畫紙上,衣服顏色可以一種一種的畫,在換一種的時候記得把筆洗干凈喲,讓顏料融合。
3、星空穿好衣服,調皮的星空又跳到水面上去玩了。這時候天空下起了雪,下雪拉,下雪啦,白白的雪多漂亮呀!
4、提問:
孩子們,我來看看誰的小眼睛最亮,你們看見剛才老師下的雪是什么呀?
對了,是用牙刷噴灑的白顏料。
孩子們,你們已經給星空刷上了漂亮的顏色,接下來你們也給星空上畫上不同的東西。
(設計意圖:教師示范如何用刷子蘸顏料在木棍上摩擦,使顏料噴灑成畫的方法,幼兒初步體驗刷畫的樂趣)
三、幼兒自主選擇,大膽創作
師:現在我們就請小朋友來創造自己心里美麗的星空喲!注意在作畫的過程中刷子噴灑時要均勻,不要一整塊撒在一起喲!
(設計意圖:發放材料,幼兒創作,教師巡回指導幼兒使用工具的方法)
四、集體欣賞星空圖,鼓勵幼兒創作表現。
師:哇,漂亮的星空出來了,我們把漂亮的星空圖放在旁邊的.畫板上吧!看,這么多的星空放在一起成了很大很大星空。那我們請小朋友們來分享分享自己的作品吧!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小星星現在準備睡覺了,小朋友們和它們說再見吧!
活動總結
活動反思與評價:
一、有效運用自然環境,激發幼兒運用色彩表現和創造的興趣。
星空是大自然中很美的事物,在小朋友的口中經常會談到亮閃閃的星星,但是對星空了解較少,幼兒的日常生活中卻不常見到。在本次美術活動《彩繪星空》中,通過運用現在兒童喜愛的繪本書,運用光影投放,激發孩子的興趣以及教師描述星空,在環境創設中讓幼兒感受和欣賞到星空的美麗,并激發幼兒對星空的探索的欲望和想要去進行創作的欲望。
二、在感受、欣賞中,喚起幼兒已有經驗,激發幼兒創作熱情。
在平日的美術創意活動中,也會經常使用到不同的工具。孩子在生活中對刷子并不陌生,刷子怎么使用?可以做些什么?孩子們都會分享著自己不同的見解,但是用刷子去畫畫,幼兒的嘗試較少,特別是用牙刷和木棍這些熟悉的工具進行刷畫創作,對幼兒來說特別新穎,特別感興趣。新穎作畫材料的提供,使幼兒大膽想象,自由創造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豐富了幼兒的作畫的體驗。
三、提供多樣化的工具和材料,激勵幼兒在自主、愉悅的氛圍中,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基于觀察幼兒的基礎上,選擇適宜的美術活動教材。
在活動的過程中,孩子們運用熟悉的工具在畫紙上進行作畫,讓孩子感受工具伴隨著顏料在畫紙上“飛舞”,顏色的交織后呈現出的效果。活動結束后,小朋友們在分享的過程中大但是的對自己的創作進行講述,可見對星空的憧憬和對本次活動的興趣是非常濃厚的。本次活動開始前,運用了新穎的繪本投影書,直觀的利用光影投放在室內天花板,孩子的興趣激發的非常濃厚,加上幼兒對星空簡單的了解,最終在幼兒創作的過程中能夠大膽的去創作,去感受美術色彩美。
幼兒園教學設計5
語言活動:菜地里的歌
活動目標:
1.區別不同蔬菜的特點,了解它們生長在不同的地方。
2.學習用對歌的方式學念兒歌。
活動準備:
PPT《菜地里的歌》
活動過程:
一、交流談論。
1、觀察圖片,說說各種蔬菜的名稱。
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蔬菜,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提問:圖片里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形狀的?(黃瓜、南瓜、茄子,綠綠的、圓圓的、長長的)小結:豆角是青色的,又細又長;蘿卜白白胖胖的;黃瓜綠綠的,像穿了一件綠衣裳; 茄子紫紫的,表面很光滑;辣椒紅紅的,下面尖尖的像是一個長著尖尖的嘴;南瓜的皮越老越黃。
2、猜測:這些蔬菜生長在什么地方?
小結:可能在泥土里,可能在水里。
3、請幼兒仔細觀察,說出每種蔬菜的生長地點。
小結:豆角、黃瓜都掛在藤蔓上;南瓜雖然也有騰蔓,但都在地面上;蘿卜藏在地底下,地面上只露出葉子。
二、猜猜說說學兒歌
1、聯系畫面猜一猜,兒歌里分別說的是哪些蔬菜。
教師:什么青青細又長?開動你們的.小腦筋,看看你們能不能猜出來。
2、播放PPT圖片,請幼兒欣賞并找出答案。
過渡:你們都猜對了,那請你們記住答案哦,我們現在來一起念一念。
3、師幼問答。
教師:什么青青細又長?幼:豆角青青細又長。
4、完整欣賞兒歌,請幼兒一起完整地念兒歌。
三、大家來對歌
1、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分男女兩隊,一隊問一隊答,用對歌的形式念兒歌。
教師:你們都很厲害,這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現在我們來換個方式,用對歌的方法來念兒歌。就像剛剛那樣我問一句你們答一句,這就是對歌了。我請女生來問,男生來回答,看看哪個組更厲害。
女:什么青青細又長?男:豆角青青細又長。
2、兩隊互換問答。
3、分成太陽組和月亮組,采取兩句一問兩句一答的方式進行對歌。完成一次后互換問答。太陽隊:什么青青細又長?什么地下捉迷藏?
月亮隊:豆角青青細又長,蘿卜地下捉迷藏。
4、按照“(個人)什么青青細又長,(眾)嘿~細又長?”的方式念兒歌。
教師:現在我們每念一句兒歌,就在后面重復最后三個字,并加上“嘿”,比如我說“什么青青細又長”。你們說“嘿,細又長”。
數學活動:比一比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感知痛體積的液體在不同粗細容器中的高度變化。
2、初步理解體積的守恒,知道物體的體積不隨容器的形狀、大小的變化而改變。
3、發展幼兒的邏輯推理能力。
活動準備:
粗細不同的礦泉水瓶各一個(裝有等量的水,一瓶紅色,一瓶綠色);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空瓶;等量的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感知液面高度的變化
1、觀察桌上的兩瓶水,請幼兒目測比較紅色水多還是綠色水多,說說是怎樣知道的?
2、請幼兒把紅色水和綠色水分別倒入兩個形狀、大小相同的瓶中,提問:紅色水和綠色水的高度有什么變化?誰多誰少?
3、幼兒討論:為什么水變成一樣多了?是怎樣比較的?
4、引導幼兒觀察剛才盛水的兩個瓶子,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請幼兒把紅色水和綠色水分別倒回原來的瓶中,觀察液面高度的變化,并說說哪個瓶子的液面高?哪個瓶子的液面低?水一樣多嗎?
6、引導幼兒發現并總結:裝等量的水,粗瓶子液面低,而細瓶子液面高。
二、幼兒操作,比較橡皮泥的多少
1、幼兒取出等量的橡皮泥,捏出各種各種形狀的物體,相互比一比:誰做的大?是怎樣比較的?
2、幼兒討論:誰用的橡皮泥多?誰用的少?怎樣比較的?
3、請幼兒演示比較、并表述比較的過程與結果。
4、再次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請幼兒觀察:橡皮泥的總量有沒有改變?變的是什么?幼兒感知思考:物體體積的大小不隨形狀的變化而改變。
三、游戲:
我會變規則:教師說長高了,幼兒就站直;說變矮了,就蹲下;說變圓了,幼兒抱成球狀。引導幼兒在游戲中感知體積的守恒。
幼兒園教學設計6
活動目標:
1、能注意觀察圖書上畫面的細節,并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2、學會和教師一起翻看圖書,有看圖書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毛巾、臉盆、梳子、手帕、教學掛圖《起床了》、幼兒用書C《起床了》。
活動過程:
1、啞劇表演——“起床了”:
幼兒觀看表演后,教師提問:
——“小熊嘟嘟起床了,做了些什么事?它是怎么做的?”
2、教師引導幼兒看圖書理解故事內容:
(1) 出示教學掛圖:
——“小熊嘟嘟用什么洗臉?它是怎么洗的?”
(2) 幼兒做動作,教師為幼兒拍照,出示教學掛圖。
——“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小熊嘟嘟在洗臉。”
(3) 教師出示教學掛圖:
——“現在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它用什么梳頭?它是怎么梳的?”“洗好臉,梳好頭,小熊嘟嘟在干什么?”“它是怎么放手帕的?”“小熊嘟嘟把手帕放在口袋里。”
(4) 出示教學掛圖:
——“接著小熊嘟嘟上哪去了,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5)教師小結:小熊嘟嘟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去了。
3、教師與幼兒邊看書邊講故事:
(1) 教師和幼兒一起指著書的封面念故事的名稱。
(2) 教師提醒幼兒一頁一頁翻看。
幼兒園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本次體育活動,將運動與時下熱門的垃圾分類相結合,比較巧妙且具有現實意義。在游戲情境中,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跳為基本動作,分別從跳的距離、高度和平穩性三個維度遞進,并且教具的難度不同,可以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體驗成功,萌發環保意識。
更多幼兒園幼師上課視頻,名師課程,PPT課件,教案等資源等關注金牌幼教網
【設計思路】
為了避免枯燥的動作訓練,結合小班幼兒的特點,創設了較為趣味真實的情境,“搗蛋鬼狐貍”的出現,激發了孩子們的興趣,營造了沉浸式的體驗。在層層遞進,難度逐漸加強的跳躍過程中,孩子們始終是活動的主人,直至最后,他們還勸告“搗蛋鬼狐貍”不亂扔垃圾,學會分類投放。在發展基本動作的同時,他們也從環保的參與者,變成了小小的宣傳者。
【目標預設】
1.在游戲情境中練習雙腳并攏跳過障礙物,并能保持身體平穩。
2.喜歡參與體育游戲,并初步萌發保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準備】
1.草叢布景、各種垃圾、垃圾桶、道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
師:兔寶寶們,天氣真好,我們一起來做運動吧!
小結:并攏小腳往前跳
彎彎膝蓋往上跳
在熱身音樂中幼兒與老師一起熱身,并重點練習往前、往上跳。
二、基本動作
1.第一次游戲(跳遠-跳過小河)
師:前面有一片草地,想不想去拔蘿卜?
想過草地需要過兩條小河,該怎么過河呢?那兔媽媽先來試一試。(教師示范)
小結:小兔子跳跳跳,并攏小腳跳跳,看見小河停一停,用力往前跳。
師:你們可以選一選,跳的`近的小兔子可以從窄的過河,跳的遠的就可以從寬的過河。我先去拔一個蘿卜。咦,蘿卜沒拔到,拔出一個塑料瓶,怎么回事呀?
(狐貍出場)原來是小狐貍搗的鬼,把草地弄得到處都是垃圾,那該怎么辦?
師:好,那就請小兔子們一起來撿垃圾,我們先從粉線出發哦,跳到綠線,每只小兔就去撿一個垃圾,那小粉兔先出發好嗎?
2.第二次游戲(跳高-跳過土坡)
師:有的小兔撿到了報紙、紙盒、瓶子,這些是--可回收垃圾;有的小兔撿到了塑料袋、紙團這些是--其他垃圾,還有的撿到了電池,這是--有害垃圾,還有的撿到了橘子皮,這些是--易腐垃圾。那垃圾該扔到哪里去?
師:看,垃圾桶在對面呢。我們要跳過小土坡,該怎么過?誰想來試試?
小結:小兔子跳跳跳,并攏小腳跳跳跳,看見土坡停一停,用力往上跳。
對面有四個垃圾桶哦,看清楚你的垃圾應該扔在哪個垃圾桶哦。
3.第三次游戲(組合跳)
師:哇,你們真棒呀,還會分類扔垃圾呢!
狐貍又來搗亂了,再來幫幫忙好嗎。
不過這次我們不僅要跳過小河和土坡,還有前面還有高高的小山。哪只勇敢的小兔來試試?
小結:小兔子跳跳跳,并攏小腳跳跳跳,爬上山不害怕,穩穩跳下來。
4.第四次游戲(組合跳+游戲)
師:咦,狐貍又來了,我們該跟它說什么?(勸阻狐貍)
師:那請你們帶著狐貍一起去扔垃圾吧!小白兔們先出發吧!
三、放松活動
師:垃圾分一分,環境美十分,謝謝你們的幫助!讓我們一起來休息休息吧。
跟隨音樂,做放松運動。
【教學反思】
在教具的準備過程中,為了增添孩子們的代入感,制作了可愛的小兔頭飾和有趣音效。并且不同的兔子耳朵,自然地給孩子們分了組,可以避免沖撞。考慮到孩子的個體差異,制作障礙物時,也設計了寬度、高度、難度不同的障礙物。活動現場,孩子們的興趣是濃厚的。他們完全帶入了小兔的角色,在一次次跳躍的過程中,能夠較好地遵守規則,完成跳躍動作,撿起垃圾并進行分類。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都能在游戲中得到鍛煉,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悅。
幼兒園教學設計8
設計意圖:
最近我們開始了主題《小醫生》的活動,在這個主題的開展過程中,孩對于如何看病的概念很模糊。于是我們在區域活動里開設了新的環境《小醫院》,并提供了大量的醫用品方便幼兒們活動時的需求,孩子們很喜歡去小醫院里當醫生做病人,但是我發現他們的活動往往只是停留在當醫生的就只會給病人打針吃藥,許多孩子在當病人時也只認為生病了就要打針吃藥,以為看病就只是簡單的吃藥打針關系,對很多提供的醫用器具都只是拿在手里隨意的擺弄,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名稱及正確的使用方法,對醫生是如何給病人看病的,去醫院看病的步驟、過程全然是一無所知。這時我想:其實醫院對孩子們來說并不是個陌生的地方,因為孩子只要一生病家長就會帶他們去到醫院進行檢查,但是在與孩子的交流溝通中我發現在他們的幼小心里就是認為去到醫院就要打針吃藥,甚至有的孩子都產生對醫院和醫生的恐懼感,看到孩子的現狀,針對孩子們當前對醫院知識經驗的缺乏,我意識到應該抓住教育的契機,要為他們提供正確的認知能力,讓他們通過學習,識別常見的醫藥用品,理解人們生病是需要醫生治療才能恢復健康的道理,同時還要培養他們遇到打針吃藥不害怕的勇敢精神。于是我便設計了本次教學活動《小醫生》。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活動中,了解日常生活中幾種常見的醫藥用品和簡單的健康安全常識。
2、有保護自己身體健康的愿望。
活動準備:
1、聽診器、課件、各種常見藥品、幼兒的前期經驗。
活動過程:
●說一說小藥箱
1、播放錄音提問:聽聽這是什么聲音?(心跳聲)請你們找找看,小藥箱里的什么可以聽到這個聲音?(聽診器)想想看聽診器還能聽到什么聲音?
2、教師小結:
3、出示圖片提問:看,這是什么?(半片藥)請你們想想,在平時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藥?
4、教師小結:
5、出示圖片提問:這是什么?(數字卡片)請你們看看,在小藥箱里的哪些東西上有數字?除了小藥箱里,在醫院里你們還看見哪里也有數字?
6、教師小結:
●聽一聽故事《迪迪醫生》
1、播放課件講述第一段故事,提問:烏龜爺爺它怎么了?醫生給它打針時,它是怎么樣的?(學說詞語一聲也不吭)如果醫生給你們打針,你們會怎么辦呀?
2、播放課件講述第二段故事,提問:第二個是誰來看病了?它怎么了?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鼻子呢?
3、播放課件講述第三段故事,提問:誰來看病了?它怎么了?我們怎樣預防打噴嚏呢?
(經驗提升:說明書的看法)
4、教師小結:
●學一學小醫生
1、情景模仿“看病”。(以情景對話的形式,師幼互動編念短句兒歌:“一聲不吭”)。
如:寶寶打針一聲不吭。寶寶看鼻子一聲不吭。寶寶吃藥一聲不吭。
2、教師提問:還有什么時候也會一聲不吭的?(繼續編短句兒歌)
3、教師提問: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不生病?
4、教師小結: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能成功的開展我認為有三個方面體現的最突出:
1、經驗方面:二期課改中提倡的是能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因此,作為老師我們首先要學會充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讓家長及時參與與支持也是主題活動開展的有效保證。家長們在幫助收集資料的同時,還可讓家長協助教師在活動前豐富孩子一些和主題活動相關的知識,擴大孩子的知識面。所以只有在活動前期充分調動家長資源才能為后期教學活動開展奠定基礎。其次:幼兒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盡管這些經驗是直觀、淺顯的,但這畢竟是孩子通過親身體驗、探索觀察感受到的,是他們在熟悉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因而在活動中調動孩子這方面的經驗激起他們的興趣,才能使活動變得更有價值開展的更加順利。
2、問題開放:本次活動中我設計提出了多個開放性的`問題:
1、想想看聽診器還能聽到什么聲音?
2、除了小藥箱里,在醫院里你們還看見哪里也有數字?
3、如果醫生給你們打針,你們會怎么辦呀?
4、我們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鼻子呢?
5、平時我們怎樣才能預防自己打噴嚏呢?
6、在醫院里還有什么時候也會一聲不吭的?
7、我們有什么辦法能讓自己不生病?活動中的提問是老師和幼兒之間的一種交流形式,是最常見、最直接的一種教育方式,也是激活、拓展幼兒思路的重手段。而根據二期課改對老師提出的要求:就是在活動中要多提能引發幼兒討論、能激發幼兒的想象、能讓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并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根據對這些理念的理解,我在設計本次教學活動時充分考慮到了如何更加有效的提問。從這次教學活動中也反映出了幼兒對提出開放性的問題能自主的展開思維活動,積極思考,充分表達。同時問題的開放也是提高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環節。
3、整合的意識:本次活動在設計初我考慮了很多,那就是如何將幼兒現有的經驗更好的提升,如何按問題的不同更好的體現教學活動中的層次性整合,所以在活動設計好后,我就明確將每個環節中要給予孩子什么?要讓他們得到什么?及環節中整合的重點是什么?這些都明放與心。在教學活動的開展中隨機的給予幼兒,提升幼兒的經驗,讓他們通過多渠道更好的掌握知識。
不足之處:
1、在活動中由于幼兒的生活經驗積累的較好,所以在對問題的回答上就顯得特別的積極,因此也導致了教學活動場面的失控。
2、對小班幼兒來說活動中的問題也要有挑戰性,而這樣的問題幼兒在回答上就會產生困難,所以如果在活動中更好的幫助幼兒等待幼兒,相信活動開展的會更成功。
幼兒園教學設計9
活動目標:
1、感知生活中的紅、黃、藍、綠,理解兒歌內容。
2、學習兒歌,能大膽仿編兒歌。
3、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受色彩和語言的美麗。
活動準備:
制作電腦課件"魔術師"。
活動過程:
(一)感知生活中的紅、黃、黑、藍、綠,理解兒歌內容。
出示"魔術師"圖片,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今天我請來了一位小客人。(出示魔術師)先和他打個招呼吧!
這魔術師長什么樣?他是誰呢?猜猜看?他怎么樣啊?
小結:水彩筆是幾個調皮的魔術師。
魔術師有什么本領?(變魔術)
1、認識魔術道具,顏色寶寶。
今天這位小小魔術師就要來給我們變魔術了,魔術師變魔術都有道具的`!想看看他變魔術用的道具嗎?(出示顏色寶寶)它們是誰呀?(彩筆)
2、觀看ppt,理解兒歌內容原來是顏色寶寶。有哪些顏色呢?那魔術師會用它們變出什么來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播放紅色變太陽)魔術師用哪個顏色又變出了什么?(出示黃色)你們來猜猜會變出什么呢?(黃色變小雞)魔術師接下來用什么顏色寶寶變魔術了?又會變出什么呢?
(黑色變老鼠)(藍色變天空)還剩下綠色寶寶了,綠色寶寶會變出什么呢?(綠色變草地)哇,你們真厲害,變出了這么多東西,我們趕緊來看看魔術師都變出了什么?
魔術師的表演真精彩,我還把這個表演編成了兒歌,一起來聽聽。
(二)學習兒歌,能大膽仿編兒歌。
1、觀看ppt,教師念兒歌兒歌《小小魔術師》
2、學習兒歌兒歌念完了,有趣嗎?誰來學一學?(個別幼兒回答)大家一起來念一念。(集體)有沒有小朋友本領大的,自己來念一念呢?(3-4個幼兒)
3、仿編兒歌魔術師聽了這首兒歌可高興了,一高興呀,又變了。(出示仿編圖)精彩嗎?那你會用像剛才兒歌里的話來說一說嗎?
(三)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感受色彩和語言的美麗。
1、小組討論仿編的兒歌現在請你和你身邊的好朋友討論一下,待會給大家說一說。
2、請個別幼兒上前交流仿編的兒歌。
誰來向大家介紹自己編的兒歌?(幼兒交流仿編的內容)你們編的真不錯!老師也來編了一個,你們來看看!(播放PPT)我們一起來看圖編一編吧!
幼兒園教學設計10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顏料或各種輔助材料來裝飾石頭,體驗在石頭上做畫的樂趣。
2、能大膽的進行石頭的組合,創造出新穎的形象。
3、嘗試用裝飾好的石頭造型來創編故事,發展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小石頭(已洗凈涼干并分類)
2、油畫棒、棉簽、橡皮泥、各色紙、毛線、假花、雙面膠、吸管、稻草、瓶蓋、牙簽、皺紋紙等。
3、各組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動畫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討論。問題:
1、他們是什么做的呀?
2、你們覺得這塊小石頭象xx嗎?
3、xx和xx有什么不一樣的呀?
(二)教師引導幼兒看看、說說、想想石頭象什么?
要求:
1、每個小朋友去挑選一塊自己最喜歡的石頭,玩玩、說說、想想它的形狀象什么,可以變成什么?
2、和同伴說說你的石頭可以變成什么?為什么?
3、如果將石頭組合起來,你覺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師介紹制作方法,引導幼兒先在紙盒內組合石頭,然后對石頭進行裝飾,再用雙面膠將石頭固定在紙盒上,最后對紙盒進行裝飾,完成作品。
(四)教師提出活動要求
要求:
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頭變成什么。
2、要用上各種好看的顏色。
3、在裝飾紙盒的時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裝飾才能編出一個好聽的故事來。
(五)幼兒創作石頭畫,教師指導
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大膽想象,能利用各種石頭進行組合,創作出各種造型。鼓勵幼兒大膽選擇各種輔助材料及工具。
(六)創編故事
教師組織先完成作品的幼兒利用自己制作的石頭來創編故事。區域活動名稱材料指導巧手角
各種石頭、廣告畫顏料、面簽、玻璃膠指導幼兒在老師的幫助下創作立體的石頭畫藝術紡
紙盒、塑料花、各色紙、白乳膠鼓勵有興趣的幼兒繼續創作石頭畫結構角
各種結構材料、石頭
指導幼兒里通外國石頭來搭建小公園
游戲角提供各種形狀的石頭、釣魚玩具、臺球玩具指導幼兒自定游戲規則,與同伴協商、愉快的游戲
語言角提供小房子、小樹及幼兒的石頭作品
利用石頭及各種輔助材料來創編故事,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探索角提供放大鏡、石臼、錘子、石頭引導幼兒發現石頭的秘密(內部構造等)
課后反思
(一)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
石頭是我們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本次活動的生成也是來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發現,可以說該活動是生成于孩子的興趣。眾所周知,我們泉州是盛產石頭的地方,是石頭的“故鄉”。孩子們家中都有一兩件石頭工藝品,石頭對于孩子來說是十分常見,十分熟悉的。這就符合了新綱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內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教育活動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這次活動中,孩子們都體驗到了進行石頭畫創作的樂趣,大多數孩子的作品能夠不受老師范例的影響,有自己的創新之處,并能大膽、合理的運用各種輔助材料。可以說孩子們還是較好的達到了我預定的活動目標。除此之外,我覺得我在設計這節課的時候,教育價值的取向還是比較確定的,這節美工活動的教育取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從技能方面來看,我主要是發揮想象里,能夠通過石頭的組合來表現事物,在這基礎上,在利用各種輔助材料來完善整個石頭畫;二是從生活化的綱要精神來看,具體的就是我上述的內容。
(二)本次活動的`不足之處及提出新的設想
在這次活動中,經過過后的反思,我認為存在著以下幾點不足之處:
1、老師在向幼兒介紹制作方法的時候,有的孩子卻是在張望著他剛剛在擺弄的石頭。課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紹制作方法這個環節提前到前面,過后在讓幼兒去操作石頭,這樣是否比較能夠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在幼兒操作完材料后,再來聽老師的講解,這時候,太多數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頭給吸引了,而非在老師的語言上了。
2、由于老師材料擺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兒操作的不便。這個問題在于我課前準備活動時沒有考慮周到,沒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材料的擺放。以前我的觀念是上好一節課就是在你組織的時候孩子們能夠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夠較好的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動,除了活動中老師的指導要到位,能夠讓幼兒在輕松,自由的環境下達到你預定的目標外,老師課前的準備活動也是十分重要的,這里所說的準備既包括知識方面的準備,也包括老師材料的擺放是否符合幼兒的實際需要,是否便于幼兒操作等等。
3、剛開始的引入過于繁瑣,導致了在后面介紹制作方法,特別是用雙面膠將石頭粘在鞋盒這個重點沒能與孩子交代清楚,導致后面孩子們在操作的時候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我想作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除了有較好的組織能力外,還能具備較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如果把你的語言,把你要表達的意思讓幼兒聽明白,這是當前我的困惑,我想也是我們幾個新老師的
困惑。今后,我想自己除了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外,關鍵的就是要找到一條正確的與幼兒交談,交流的“路”,讓孩子能夠“聽”得懂你所要表達的意思,打破孩子與我之間的那堵墻。
4、教師的范例過小,不利于幼兒的觀察。我的范例在這次活動中所起的作用并沒能很好的體現,由于范例過小,就造成了幼兒觀察的不便。本來范例在這個活動中是起到一種示范并協助老師講解方法的作用,可是過想細想,我本未能很好的來體現范例的這一特征,范例在活動中就象走場一樣,并無其他用處了。
(三)幼兒的創新之處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及創造力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孩子們在這次活動中有許多創新之處。如,騰祥小朋友用石頭組合了一個小人,最后用稻草給小人弄了一頭美麗的“頭發”;予晴小朋友用吸管為她不倒翁的氣球制作了一條繩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疊來體現繩子的動態。另外,也有許多孩子對石頭外型觀察的十分仔細,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來創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讓我們刮目相看。
總之,作為一名剛剛畢業工作一年的年輕教師來說,我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學習、生活中,我還要跟老教師好好學習,多看相關方面的資訊,多了解有關幼教界的信息,以更多的知識來充實自己,提升專業素養,提高業務水平。除了這些之外,我們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這樣才能做到從孩子出發,了解孩子,貼近孩子。
幼兒園教學設計11
活動背景:
這是我們教研的內容,老師們在自己理解、同伴互動的前提下,進行了教研觀摩活動。這是在同事第一次教學活動的基礎上,有了這次的想法和設計。
孩子對磁鐵有一種奇怪:由于它會吸住東西。在以前的日子里,孩子已經積累了一些有關磁鐵的閱歷。所以,對于孩子來說,活動結果的獲得是不難的,但是,孩子們在還沒有探究習慣和力量的時候,這樣的活動,無疑會讓孩子獲得很多方法和樂趣,這使我們更關注孩子的活動過程。
活動應當根植于孩子的生活。科學探究活動很簡單只關注科學概念而忽視了它對孩子的現實意義。所以,本活動努力將有關磁鐵的每一點熟悉,遷移回來孩子的生活,使活動貼近孩子原本的需要。
內容與要求:
1、了解磁鐵的名稱和可以吸住鐵制品的基本特征。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覺和問題。
3、重點和難點:探究磁鐵的基本特征。
活動預備:
1、幼兒的操作用具:磁鐵、各類鐵制品(大頭針、曲別針、鐵釘、鐵絲、鐵片)、非鐵制品(塑料勺子、積木、雪花片、紐扣、泡沫、硬)每人一份。
2、放有雪花片和曲別針的筐(每桌兩筐)。
3、老師演示用具:磁鐵、墊板、別有曲別針的娃娃紙片。
過程與指導:
一、擺布操作
老師:請你把筐里的東西分成兩堆,分的時候要用到這東西指磁鐵),你去試試。
由于上次活動的開頭,老師指導語過于的含蓄,出現了許
多與“磁鐵“無關的操作現象,使得孩子走了一些彎路,降低了集體
教學的效率。因此,本活動的開頭,挺直引入磁鐵,使孩子馬上對當前的學習對象進行關注,大大削減了教學上的麻煩。
觀看幼兒的操作狀況。
在活動中,由于我的指導語的示意,大多數的孩子都用磁鐵(盡管孩子都叫不出它的學名)把東西分成兩堆,有1個孩子按大小分,有2個孩子按材料質地分,有1個孩子按長短分,終因材料的不規章,而無法進行,于是,抬眼看同伴,便拿起磁鐵,馬上被磁鐵能吸住鐵制品現象吸引住,從而信念倍增,很快,也將材料分成了兩堆。
二、協調溝通
爭論:說說你是怎么分的?為什么?
老師(小結):用這(磁鐵)可以將筐里的東西分成兩堆:能被吸住和不能被吸住的。這東西叫磁鐵,它能吸住鐵的東西。
三、遷移驗證
找一找:教室里還有哪些東西是鐵做的?你怎么知道的?
上次的.討論活動表明,孩子更簡單記住“吸鐵石“,而不容易記憶“磁鐵”,所以,這里讓孩子有反復用法“磁鐵”這個學名的機會,如,孩子說:門把手被磁鐵吸住,它是鐵做的。孩子在查找過程中。,既驗證了磁鐵的特征,又記住了“磁鐵”這個名字。
在活動中,有半數的孩子好像都知道:能吸住鐵的東西,就叫“吸鐵石“,于是,他們很不簡單記住“磁鐵”這個學名。在查找“鐵做的東西“的過程中,當孩子們歡呼“這是鐵做的”,我就問“你怎么知道的?”孩子大多回答“由于它被磁鐵吸住了”,如此反復多次,孩子就記住了這個比較生疏的名字。
四、遷移運用
1、嬉戲:找別針。
老師介紹:曲別針掉到雪花片筐里去了,請大家幫老師一起找曲別針,看誰找得快、找得多。
孩子在混有曲別針的雪花片筐里,選擇別針。在活動中,有的孩子一開頭沒有想到用磁鐵,而用手揀。當看到同伴用法時,立即仿效,果真便利得很,于是愛好大增。
2、嬉戲:小動物跳舞。
將立體人物別上回形針放在墊板上面,用磁鐵在墊板下面移動,讓人物跳起舞來(也可以預備更豐富的磁性玩具,如:塑料盒里小魚游、小紙棍里紅旗升等等)。
這些嬉戲可以放在區角學習中。
幼兒園教學設計12
設計意圖: 在開展主題活動《水果》時,我讓小朋友每人回家制作一樣水果玩具。有一位小朋友用半個空西瓜皮制作了一輛小推車帶來幼兒園,小朋友很喜歡,都圍著它嚷嚷開了,說還可以用西瓜皮做盞燈、做只船……,這使我產生了靈感。幼兒想象如此豐富,這真是一個極好的語言活動素材。于是,我設計了這次大班創造性講述活動,通過讓幼兒看看、想想、畫畫、講講,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培養幼兒的創造性講述 能力。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在西瓜皮上聯想出多種物體,并通過添畫表現其主要特征,激發想象力 。
2、 能主動參與創編活動,用連貫的`語言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展語言,豐富聯想。 3、 在活動中充分體驗創作的快樂,培養幼兒間的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 實物:半個西瓜皮;半個西瓜皮的圖片人手一張。
2、 小動物卡片、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泡沫板、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對西瓜皮進行初步想象。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什么?(半個西瓜皮) 這半個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 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傘、屋頂、臺燈……)
二、 對西瓜皮想象并添畫,嘗試用句子進行描述 師:西瓜皮會變魔術,瞧!它變出了什么?(秋千),誰會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 聽,老師把這幅圖編成了兩句話:西瓜皮,變秋千,松鼠蕩來蕩去真有趣!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讓西瓜皮變個魔術?變好魔術后想一想,哪個小動物會用它來干什么? 幼兒自由想象添畫并講述。(提醒幼兒相互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 幼A:西瓜皮,變帽子,小兔戴在頭頂上遮太陽。
幼B:西瓜皮,變雨傘,下雨小貓用它來撐傘。
幼C:西瓜皮,變木桶,小狗用它來舀水。
幼D:西瓜皮,變籃子,小羊用它裝青草。 …… 請幼兒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賞。
三、 引導幼兒再次對西瓜皮展開想象,小組合作創編《西瓜皮》的故事
老師出示背景圖,示范編故事: 有一群小動物到草地上玩,發現地上扔了許多西瓜皮。小動物們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貓撿了個西瓜皮說:“讓我來做個翹翹板吧!” 它到樹林里找來一塊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個翹翹板。小貓和小狗一起玩,翹呀翹,玩得真開心! 小朋友,西瓜皮有許多,別的小動物會用西瓜皮來做什么呢?他們會怎么說,又會怎么做呢? 請你們也來編個故事吧!一組上的小朋友你先編,再我編,再他編,大家一起接龍編個動聽的《西瓜皮》故事吧!
幼兒分組創編故事 每組提供一幅畫有幾個西瓜皮的背景圖、若干小動物(提醒幼兒選好小動物,再 講述) 請個別小組講述 鼓勵小組間相互講述。 活動評價: 整個活動構思新穎,趣味性強。活動設計由易到難,層層深入。教師為每個幼兒提供了參與的機會,讓幼兒充分想象,大膽講述。因而活動中幼兒反映積極主動、情緒愉快,充分體驗到了創造學習的樂趣!
幼兒園教學設計13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夏天的季節特征。
2、萌發對兒歌的喜愛。
3、嘗試仿編兒歌。
活動準備:幼兒對夏天有了初步感受。
教學掛圖《主題活動夏天來了》活動指導:
1、談論夏天(1)引導幼兒談論:現在是什么季節?夏天是什么樣子的?從哪些地方看出夏天來了?
(2)啟發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同伴交流對夏天的感受。
2、欣賞圖片(1)出示教育掛圖《夏天來了》,引導幼兒過程、欣賞。
(2)引發幼兒討論:夏天到了誰在樹上叫?池塘里的什么花開了?人們的'頭上都戴上了什么?
3、學習兒歌。(1)教師朗誦兒歌《小天在那里?》,引導幼兒邊欣賞掛圖邊傾聽。
(2)引導幼兒學說兒歌,提醒幼兒注意語氣和停頓。
(3)啟發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夏天還在哪里?
(4)鼓勵幼兒模仿《夏天在哪里?》的兒歌。
活動反思: 教育活動《夏天在哪里》課后,我感覺本次集體教育活動效果很好,課堂氣氛非常融洽,孩子們參與意識強,多數的幼兒能主動舉手,踴躍回答老師的提問,只有一半的幼兒能積極動腦進行創編兒歌,可以說本次教學行為充分達到了預期的教育目標,整個教育效果良好。一開始兒歌活動教師站在自己的角度,使幼兒感到一片茫然,教師及時調整,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使幼兒理解兒歌,并深層的挖掘教學內容的價值,使語言活動的價值更大。在教師不斷指導幼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也是在不斷的自我成長。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對語言的理解
能力差,教師要創設適合幼兒的方式抓住時機,從幼兒實際出發,以幼兒發展為本,正真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人。
幼兒園教學設計14
活動目標:
1、對觀察小昆蟲、小動物有初步興趣。
2、練習添畫蝌蚪的尾巴。
3、認識黑色,鞏固棉簽畫的方法。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幼兒有畫棉簽畫的經驗。
物質材料:黑色顏料、棉簽、小毛巾等。畫好蝌蚪身體的畫紙,小蝌蚪的圖片
一、開始部分:
1、用兒歌引出小蝌蚪
小蝌蚪,小蝌蚪,黑黑腦袋細尾巴,游來游去找媽媽。
2、認識小蝌蚪。
觀看小蝌蚪的圖片,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征。
二、基本部分:
1、觀察畫面
出示畫紙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內容,發現畫了幾只小蝌蚪但都沒有尾巴。
2、示范畫法
教師拿出棉簽,用棉簽蘸黑色顏料在每只小蝌蚪的'身后畫出彎彎的(曲線)小尾巴,示范過程中注意提醒小朋友如何使用材料。
3、幼兒作畫
(1)準備材料
每人一張畫紙,一根棉簽,黑色顏料放在桌子中間。
(2)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引導幼兒用棉簽添畫小蝌蚪的尾巴。
三、結束部分:
1、將幼兒作品擺放在一起進行欣賞,勵幼兒大膽參與。
2、收拾繪畫用品,組織幼兒洗手。
幼兒園教學設計15
目標:
1.嘗試選擇合適的工具分離花生和綠豆并積極探索。
2.大膽表達自己的發現,體驗使用工具的便利。
準備:
1.混在一起的花生和綠豆每桌一盤;兩只一次性碗。
2.勺子、筷子、漏勺,每桌上若干。
過程:
1.出示一盤花生、綠豆,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今天食堂的叔叔一不小心把花生、綠豆混在了一起,現在怎么辦呢?你有什么辦法把它們分開嗎?
2.幼兒嘗試用手分豆豆。
(1)請你用手去試一試、分一分吧!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集中交流:你是怎么分的?你感覺怎么樣?
(4)小結:花生、綠豆太多用手分太慢了。
3.幼兒嘗試用工具
(1)出示工具:這些是什么?老師就請你選擇一種工具去試試,看這次有沒有更快一點。
(2)幼兒操作探索,教師巡回指導。
(3)集中:你用的是什么工具?你是怎么分的?
(4)小結:用筷子夾、勺子舀、漏勺漏都能幫我們分開花生和綠豆。
4.幼兒嘗試探索能快速分離花生、綠豆的工具。
(1)這些工具中那種分花生、綠豆最快呢,請你每一種都去試一試,比比那種工具分得更快。
(2)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3)集中:你認為哪種工具分的最快,怎么分?
(4)小結:經過大家的探索,我們發現這些工具中漏勺分豆豆最快,只要用漏勺舀上一勺,然后輕輕的晃動綠豆就從洞里漏出來,花生和綠豆就分開了。
5.競賽游戲:看誰分得快
幼兒分成四組,比賽哪組最先將豆豆分完。最先分完的獲得送豆豆去廚房的機會。
延伸:
有了工具,使我們生活方便了許多,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其他的工具也會幫助我們。請你回家去找一找,我們生活中還會用到什么工具,怎么用的,可以把它記下來告訴大家。
【幼兒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語言《江南》教學設計03-28
精選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16篇04-21
《找小貓》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設計03-20
《小書包》幼兒園大班語言教學設計03-17
幼兒園教學活動的方案設計(精選13篇)06-08
【精華】幼兒園教學教案設計(精選17篇)10-19
教學設計的評語04-25
秋思教學設計11-25
泉水教學設計11-25
尊嚴教學設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