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命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談生命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談生命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理解文章蘊含的深刻哲理,認識生命的本質和生命的意義,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2、反復閱讀,整體把握課文。
3、比較閱讀,了解鑒賞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學習重點】
1、把握文章主題,樹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2、培養鑒賞能力,提高閱讀水平。
【學習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課前預讀
1、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誦讀課文,畫出富有哲理的句子。
二、課堂閱讀
1、引領學生讀懂課文
⑴ 導入:
多年來我們習慣于老師講,學生聽。今天我們不妨打破這個格局,老師不講,大家先做,看看能否完成教學任務。
⑵ 請大家對照講義一(講義一:把課文內容寫在頁前的2/3,留有1/3的空白給學生寫點評),針對畫線的句子或自己感興趣的語句寫出你的點評。
⑶ 交流評議(理解的正誤,文采的優劣)。
A、“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經過奮斗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B、“他消融了,歸化了,他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經過奮斗的人,在回顧生命歷程時,雖然沒有遺憾,心境平和寧靜,但卻有幾分悵惘和虛無。
C、“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因為生命讓我們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悅和美麗。
D、“快樂固然興奮,痛苦又何嘗不美麗?”等等。
⑷ 歸納課文主題。
生命誕生于自然,最終又歸于自然;生命的真諦在于戰勝困難、享受歡樂、不斷前進的過程。
⑸ 放聲朗讀課文,將自己喜歡的語段或富有哲理的語句多讀幾遍。
⑹ 然而,現實中卻有兩種戕害生命的暴力行為層出不窮:一是不尊重與傷害他人生命的暴力行為;二是青少年的自我傷害行為。對此你們有什么看法?(教師隨機點評)
2、比較閱讀,領會議論性散文與議論文的區別:
⑴ 閱讀法國作家蒙田的《熱愛生命》,用他的生活態度為討論作個小結。
作者是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要求人們珍惜生命,利用生命,享受生命。
⑵ 比較兩篇文章的異同,說說你更喜歡哪一篇。
相同點:兩篇文章的主題相似,都談到積極進取的生命觀。
不同點:
A、文體和表達方式不同。一篇是議論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點。它給讀者一種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從而提供一個廣闊的思索和聯想的空間。它往往蘊含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爐。而議論文則是側重于運用概念、判斷進行邏輯論證,文學性和情感性較弱。課文通過形象的比喻生動地表達生命的意義;這篇文章通過對比論證,批判悲觀厭世虛無主義的人生觀,給人以警醒;倡導積極樂觀的人生觀,給人以啟迪。
B、作家風格不同。冰心,我國現代文學著名作家,以細膩、清新的詩歌、散文見長。蒙田,法國文藝復興后期最重要的人文主義作家,與培根、莎士比亞等偉大作家一樣,是一位不朽的人物。作品“明哲善辯”“精于心理分析”“文風簡樸”。
C、語言風格不同:前者細膩、含蓄、清新;后者樸素、明辯,富有邏輯性。
⑶ 齊讀《熱愛生命》
熱愛生命
[法國]蒙田
我對某些詞語賦予的特殊的含義。拿“度日”來說吧,天色不佳,令人不快的時候,我將“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陰”,而風和日麗的時候,我卻不愿意去“度”,這時我是在慢慢賞玩、領略美好的時光。
壞日子,要飛快去“度”,好日子,要停下來細細品嘗。“度日”“消磨時光”的常用語令人想起那些“哲人”的習氣。他們以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在于將他打發、消磨,并且盡量回避它,無視它的存在,仿佛這是一見苦事、一件賤物似的。至于我,我卻認為生命不是這個樣的,我覺得它值得稱頌,富有情趣,即使我自己到了垂暮之年也還是如此。我們的生命來自自然的恩賜,它是優越無比的,如果我們覺得不堪生之重壓或是白白虛度此生,那也只能怪我們自己。
糊涂人的`一生枯燥無味,躁動不安,卻將全部希望寄托于來世。
不過,我卻隨時準備告別人生,毫不惋惜。這倒不是因生之艱辛或苦惱所致,而是由于生之本質在于死。因此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享受生活要講究方法。我比別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因為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尤其在此刻,我眼看生命的時光無多,我就愈想增加生命的力量。我想靠迅速抓緊時間,去留住稍縱即逝的日子;我想憑時間的有效利用去彌補匆匆流逝的光陰。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卻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三、課后拓展
1、搜集關于“生命”的格言、警句。
2、品味下列語句,寫出你的理解。
A、“我們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賜,它是優越無比的。”
(生命是經過數十億年的時光演化而來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無可比擬。)
B、“生之本質在于死。”
(有生就有死,沒有死也就沒有生。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種形式)。
C、“只有樂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惱。”
(因為好好享受過生活,對死亡就不感到遺憾。)
D、“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著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關心生活,才能感受到生活的樂趣,更好地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暫,我愈要使之過得豐盈充實。”
(用“豐盈充實”的生活使生命相對延長。)
談生命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主旨。
2、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
3、領會象征手法的運用,體會本文用形象的比喻表達深刻的思想。
4、自我反思,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對待人生。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分出層次。
2、找出文中最能表達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粗略感知全文主旨。
教學準備:
1、課前讓學生制作"中國現代文化名人卡"并搜集女作家冰心的有關材料。了解冰心,并有所積累。
2、制作課件。
課件一:根據課文內容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展示:(1)一江春水、冰消雪融、奔騰而下的氣勢;(2)水流遇阻、憤激怒吼的勇猛;(3)過淺灘,靜靜細流、一瀉千里;(4)雷雨交加、濁浪拍岸;(5)明月朗照、水流滯緩;(6)千條江河,流入大海。
課件二:喜歡繪畫的學生可根據課文的第二部分"生命又像一棵小樹"的內容,用自己的筆描繪出你喜歡、熟悉的一年四季中的樹。
提示:(1)早春中伸展出嫩綠的小樹;②平原上、巖石上、城墻上伸展的小樹;③在大樹擠壓下掙脫而出的小樹;④夏天滿樹繁花,蜂蝶飛舞,小鳥枝頭歡唱;⑤長到中年的茂盛的樹;⑥秋風瑟瑟中長滿果實的樹;⑦朔風怒吼、落葉盤旋的老樹。
從中感悟一種生命的誕生,生命力的強大,進而對頑強的生命力產生一種崇敬之情,為學習本課做好準備。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導言一::地球養育著無數的生命,但置身于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里,你常常感覺不到它的不平凡,更感覺不到生命這樸實的形式下面蘊藏著多么豐富的哲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世紀老人冰心是怎樣以散文的形式揭示這一人生哲理的。
導言二:我們在初一時學了《敬畏生命》、《熱愛生命》兩篇散文,文中作者對生命的感悟,曾深深地震憾了我們的心靈。誰還能記得給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者用一句話概括自己對人生的體驗和理解?(對學生回答做鼓勵性肯定……)
我們今天還要學習一篇有關生命的散文。看看世紀老人冰心是怎樣揭示生命的真諦的。
二、介紹作家、作品
三、指導學生閱讀課文,整體把握全文
1、粗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
2、昕配樂朗讀帶感知課文,大屏幕出示問題,邊昕讀,邊思考。
研究問題:(1)本文都把生命比作了什么?從幾方面來寫的'?語言上有無明顯標志?
這些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劃出文中的關鍵性句子。
問題1明確:文中作者說"生命像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樹"文章從三層來寫的。第一層"開頭……也不敢信來生";第二層"……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也不敢信來生";第三層"宇宙是一個大生命……"
作用: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形散神不散,尤其本文談的又是很抽象的事物一一生命、人生。為了加深讀者的理解,作者用了兩個非常恰當而又形象的比喻:生命像一江春水,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但水與樹又是互不相聯的兩種事物。怎樣把它們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呢?作者以唯物主義態度用了這樣兩句重復的話總結這兩個比喻段:我不敢說,也不會說,也不相信有來生。我說的是從生命的降生到結束,談的是親身的經歷、感情,讓青年人把握現在。
語言標志:①然而我不敢說……也不敢信……過渡、、
②然我不敢說……也不敢信……
這兩句話把散的東西編織在一起,把全篇內容有條理地穿連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如去掉,材料就散了。這幾句話既是主旨,也是連接手段。
問題2明確:"要記住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3、學生放聲地、感情朗讀課文。
(大屏幕可同時播映教具準備②的課件,形象感知。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沒有條件可在研讀時讓學生根據課文運用想像、聯想來口頭描繪。)
4、給學生討論問題的時間,然后相互評論、補充。教師適時點評。
四、研讀與賞析
1、教師導學,對一篇文章粗讀是為了整體把握全文,更重要的是要對一些精彩的內容進行研讀,體昧和推敲重要詞句對表達中心的意義和作用,更好地領悟作品內涵。
2、學生自主與合作探究相結合。
用大屏幕投影,出示問題,學生思考、體味。
(1)作者為什么把生命比作"水",比做"樹"?作者是怎樣用形象化的語言加以描寫的?(分兩大組,分別研究"水"和"樹"。)
(2)分別找出描寫水和樹時抓住了它們什么特點,試說說它們的象征意義。
(3)劃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最精彩(可從思想內容、藝術特點、語言表達方面)的地方,并陳述理由。
(4)你領悟了作者的人生感悟后,是否又聯想到古今中外其他作家作品中的名句?
是否也有過類似的感悟?
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共同探究以上問題,并明確:
(1)作者把抽象的事物,通過形象、貼切的比喻,使其具體化。
生命一一水、樹。
(2)描寫水和樹時,都是根據這一事物的自身規律展開描寫的象征意義描寫特點
水的特點:水一一生命長河一一流淌的過程一一一復雜、曲折、多變
樹的特點:樹一一人生之樹一一春秋四季一一發榮滋長、繁盛凋零
作者筆下的水和樹與人的生命的規律是一致的。
人生沒有絕對的幸福與不幸,歡樂與痛苦,順境與挫折,成功與失敗,而是相伴而行,相生相成。
(3)答案比較寬泛,可欣賞準確優美的語言,可欣賞富有哲理的議論,可欣賞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以及象征手法的運用等。有自己的看法、心得即可。
(4)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積累、對比、感悟,提高欣賞品位。
蘇軾《明月幾時有》把人生比作"月亮",把人生的悲歡離合、幸福、苦難比作"月有陰晴圓缺",正確對待"此事古難全"。
水一一順逆樹一一盛衰月一一一陰晴圓缺
3、理解課文的深刻意義。允許學生向老師質疑,發表不同意見。
教師小結:
作者回顧一生的滄桑歷程,用象征的手法、用形象的比喻,揭示生命不會永遠快樂,也不會永遠痛苦。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可用學生自身經歷,調動他們自己的情感體驗,從作品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啟示。)
五、布置作業
1、反復誦讀課文。
2、做課后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體昧、推敲文中形象化的語言,了解其象征意義。
2、能從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中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檢查舊課
1、指出不同層次的三名學生,分別朗讀課文的一部分,朗讀完畢,師生共同評價。
(激勵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深刻、有感情地朗讀,掌握節奏、重音等朗讀技巧。)
2、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課文中寫水、寫樹都是就著事物自身規律來展開描寫的。請你找出其中相應的句子。
3、用你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人生的真諦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明確:人生的真諦是不可能永遠快樂,也不可能永遠痛苦。
遇到困難時要不灰心,要勇敢樂觀有韌性,堅信雷雨過后就是艷陽天。山窮水盡疑元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順利時,也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要清醒理智地認識到人生應隨時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
(學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二、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體會重要句子的深層含義。
說說課后練習三中兩句話的象征意義。
(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由對第二句的揣摩、分析過渡到體驗反思。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想充實地度過人生,關鍵在自己。①《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②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之路;③張海迪戰勝病魔,耗時·四年創作長篇小說《絕頂頭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就病魔纏身,但沒有荒度放棄生命而是堅持寫作,呼喚生命;⑤可以引用"實話實說"節目,感受堅強的張默然的故事。
要從積極的人生態度出發,珍惜時間,珍視生命,尤其是遭遇不順的時候,更不能被厄運壓倒。對生命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教師可視情況選。)
三、體驗反思
大屏幕出示思考題:
1、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崗,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已經盡全力學習了,可學習成績仍無明顯改善;你想和同學搞好關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的情緒、思想狀態是怎樣的?
2、我們應當怎樣去生活?為什么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學生只要能扣住課文,說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說全。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激勵主流,互相感染。)
教師小結:在人生旅途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們不失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堅持前行,也會成功的。
四、布置作業
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我怎樣面對一一一(勝利、困難……)
2、我怎樣直面現實中的一一一(苦難、真實、丑惡……)
板書設計
談生命
冰心
一江春水—曲折的兩岸一滴一一入海快樂與痛苦
談生命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積累詞語,理解“驕奢、清吟、蔭庇”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指導學生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的認識。
2.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指導學生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指導學生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
[重點難點]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3.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生命,偉大而神秘,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生命,猶如一只萬花筒,它的形態和色彩變幻多端,面對這一瑰麗的世界,作為生命高級形式的“人”,我們必然會有說不盡、道不完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嘆調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正音,并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
2.學生互讀課文,一人讀,一人聽,糾正讀音。
3.選三位同學范讀課文,每人讀一部分,其余同學點評。
教師點評: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把握。感情激越處聲音要響亮,情調應激昂;感情平靜處要讀得深沉些。
4.學生放聲讀課文,力求聲情并茂。
三、思讀課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問:本文一氣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嚴整。請說說你對文章思路的看法。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明確:全文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僅一句話,“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這是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思路的起點,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第二層:從“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和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2.精讀課文,把握文意。
(1)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
①“生命是什么”與“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為什么對前者“不敢說”而對后者“能說”?根據文意說說你的理解。
②作者將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并充分展開,請聯系文章思路,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③最后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么作用?
(2)小組討論、交流。
明確:①“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質的終極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學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選擇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對生命過程的形象化描繪,便于作者抒發對生命的獨特感受。
②“一江春水”側重闡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樹”側重揭示生命的價值,兩個比喻的內涵相互補充,形象又完整地闡明了生命的過程和意義。
③最后一層總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后得出的結論。
四、美點尋蹤,發掘課文的審美價值
1.請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1)“美在形象”賞析:
①話說“一江春水”
②話說“一棵小樹”
(2)“美在情感”闡釋:
①教師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過程中,流露出作者動人的情思。
在描寫一江春水時充滿激情,從“憤激”“怒吼”“奔騰”等詞可以讀出這種感情來;繼而面對種種境遇,心情是快樂的、平靜的;最后描寫春水到了大海,表達的心情是平靜的,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哀。
描寫一棵小樹則不同,一開始充滿喜悅、希望,繼而是“寧靜和怡悅”,最后冬天來臨,葉落歸根,則懷有超乎尋常的平靜。
本文表達的'感情是豐富多樣的,但總的說來感情基凋是積極樂觀的。
②學生大聲讀課文,悉心體味作者的情感。
2.教師總結:作者將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將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生動的圖畫,傾注了自己的滿腔深情。讓我們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時,領悟、認識生命的本質。
五、布置作業
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和修辭,另寫兩句話,組成一組排比句: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鑒賞哲理美
1.品味關鍵語句,理解其深層含意。
(1)她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4)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7)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2.學生自由選句評析,集體交流。
明確:(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歸宿。“光明”象征生命達到輝煌的頂點,“黑暗”指生命的終結。生命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光明”與“黑暗”相生相隨。
(2)生命是一種過程,應當從容鎮定地面對死亡,顯示了作者“生而何歡,死而何懼”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輪回”說,冷靜、客觀、從容地面對生命,熱愛生命,表現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人的一生會遇到快樂、悲哀、嘲諷甚至反對,快樂與痛苦相生相隨。
(5)雖然每一個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組成整個人類卻可以創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表現出作者浩渺的思緒、寬廣的胸襟。
(6)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才,都能為人類作貢獻,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7)闡述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辯證法,表明作者對生命規律的判斷、認識。
(8)這一句話與孟子的“生于憂患”表意相同,我們要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
3.提問: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并自由發言。
示例:生命的本質和規律,在于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于消亡,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境與逆境相伴相隨。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生命存在于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斗爭的過程。
個體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個體生命最終要回歸宇宙大生命的母體之中。
生命的體驗,始而新鮮,繼而平靜,最終歸返大生命母體中則無歡喜也無悲哀。
4.教師總結:本文用充滿哲理的語言,對生命過程進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現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生命需要流動和生長,我們要享受快樂,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艱難。我們要感謝生命,不僅感謝快樂,也要感謝痛苦。我們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尋生命“生長”的閃光點,向生命的頑強不屈敬禮。我們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貴頂禮膜拜,為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刻喝彩。
三、鑒賞語言
1.摘句交流
請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語句,把它推薦給大家并簡要說明理由。(學生自由發言。)
2.教師歸納。
3.仿句練習。
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另寫兩個句子。
學生自由發言。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豐富的色彩,來描繪一幅壯麗的畫卷。
愿你生命中有動人的音符,來譜寫一支雄壯的歌曲。
愿你生命中有清洌的甘泉,來釀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四、聯系實際,體驗反思
教師創設討論氛圍: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請聯系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說一段話,表達自己的人生信念。
學生由于閱歷所限,恐怕會為生活中的諸多煩惱所困,教師應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使他們從容應對生活,感謝幸福、感謝痛苦。
五、課堂小結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樹”為喻,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給我們至美的藝術享受。
六、布置作業
摘抄背誦文中你喜歡的語句。
七、板書設計
談生命教學設計4
一、直接引入:今天我們學習《談生命》。
先做一個小游戲:若果去掉“談”字,你還可以在“生命”前面或后面加什么詞?
(學生言:生命禮贊、生命之歌,等等。師提示學生做旁批。)
二、簡介冰心:
(屏顯)冰心生于1900年,1999年去世。她的作品中有許多詩文書寫純真的童心和圣潔的母愛。在許多文史家的眼中,冰心是中國20世紀童心、母愛和良知的化身。
三、課堂內容概述:
一課四學:一學結構簡析,二學識記雅詞,三學美段品讀,四學哲言背誦。
四、教學詳情:
(一)一學結構簡析
1、學生默讀課文,動筆劃分,思考對課文結構層次的理解。
2、學生談自己對課文結構層次的理解,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進行評價,之后歸納:
(屏顯)
第一層:全文總起,引出話題。
第二層:生命如水,波瀾起伏。
第三層:生命如樹,由生而死。
第四層: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3、師:這篇課文是典型的詠物抒情的文章。總起:引出話題;細細描寫物;最后議論抒情。如《蟬》《陋室銘》《紫藤蘿瀑布》《貝殼》等均屬于此類文章。
(師提示學生做筆記:詠物抒情文章的一般結構:引出事物,描述事物,點出哲理。)
(屏顯)課文層次及層意。請學生于書上旁批:精致的結構。
(二)二學:識記雅詞
1、(屏顯)詞語及字音
挾(xié)卷 巉(chán)巖 驚駭(hài) 瘠(jí)薄 屏(bǐng)息 蔭(yìn)庇
梟(xiāo)鳥 狼嗥(háo) 睥(pì)睨(nì) 憤懣(mèn) 緋(fēi)紅 云翳(yì)
學生小聲讀,并在桌上空書生字。
2、(屏顯)生詞及詞義解釋
懸巖峭壁:陡峭的山崖
一瀉千里:形容江河水勢奔騰直下。
斜陽芳草:傍晚時西斜的太陽,芳香的花草。形容優美的景致。
穿枝拂葉:穿過枝條,擦過樹葉。
杜鵑啼血:傳說杜鵑鳥啼叫時,嘴里會流出血來。這里形容杜鵑鳥啼聲的悲切。
落葉歸根:比喻不忘本源。多指客居他鄉的人最終總要回歸故土。
學生齊讀詞語 (請學生旁批:精美的語言)
師:在“談生命”旁批注“生命的禮贊”,再加上這些精美的語言,就叫文采斐然。
(三)美段品讀
師:我們現在的任務是:朗讀、品美。
1、(屏顯)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再來尋夾岸的桃花。
學生齊讀
師:所有文字,用四個字來概括:“以喻為論”,不著一字,盡得風流。用側筆來表現生命的美——奮斗的壯美。(學生旁批:筆力豐美)
2、(屏顯)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仍催逼著它向前走。
學生自由讀
師提示:讀的時候,注意起伏變化。學生再次齊讀
師:新生的生命——奮斗的過程——享受美好生活——艱難困苦——走向老年
學生再齊讀
師:請大家觀察這一段文字,美感在哪里?
學生發言,教師評價,適時點撥指導。
師:根據學生的感悟,歸納美之所在——
(1)句式“有時候……有時候……”,表現出結構之美、反復之美。
(2)節奏之美
(3)抒情之美:贊美、贊嘆生命
(4)象征之美:吟詠春水的生命,象征人生的經歷
(5)力度之美:讀起來激動人心。
(6)畫面之美:“桃花”“晚霞”等,極富動感,又有生命的長度的具體呈現。
師:提示學生旁批:美在句式,美在節奏,美在抒情,美在象征,美在力度,美在畫面,等等。
(屏顯)
美在用“一江春水”的東流比喻了人生的各種經歷。
美在用一江春水東流入海比喻了人生的全部過程。
美在用一組比喻揭示了人生中的起伏波瀾。
美在結構完整、層次分明、句式精致、語言生動。
美在每個比喻都表現出表達生動內海豐富的特點。
3、作業布置:試著用五個“美在”概括“生命是一棵小樹”這一層的內容。
師:提示學生旁批:精妙的手法。
(四)四學哲言背誦
學生自由誦讀文章的'第四層,找出自己覺得最富有哲理的語句進反復吟誦。
練習背誦哲言。
學生展示背誦。
教師對學生背誦的哲言略作講解。
(屏顯)
宇宙是一個大生命,我們是宇宙大氣中之一息。
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
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教師在學生的討論、發言中注意與學生平等對話。
師:提示學生旁批:哲理光芒,精深的意蘊。
五、課堂總結:
(屏顯):
精致的結構
精美的語言
精妙的手法
精深的意蘊
談生命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樹立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觀念,培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2、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感受文中的鮮活的形象,揣摩文中蘊含的哲理。
3、品析、探究含蓄深沉的語言,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生命的本質,培養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難點:
品味、探究含蓄深沉的語言內涵。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生字詞。作者簡介
三、整體感知,理清線索。
1、聽讀課文,理清文章的寫作思路和篇章結構。
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可作如下提示:
[電腦多媒體]
第一部分:(“我不敢說……像什么”)揭示話題。
第二部分:(“生命像……不敢信來生”)描寫一江春水的全部生命歷程。
第三部分:(“生命又像……不敢信來生”)寫“一棵小樹”的全部生命歷程。
第四部分:(“宇宙是……結尾”)總結全文,揭示生命的本質。
2、細讀課文,把握內容大意。
思考:作者把生命的過程比喻成什么?
“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引導到“一江春水東流,一棵小樹成長”再到“一江春水東流匯入海,一顆小樹成長葉歸根”。
四、研讀課文,感悟生命。
1、探讀“一江春水”部分的內容。
(1)自由朗讀“生命像一江春水”部分,提醒朗讀時感情的變化。
(2)作者認為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那么,在流動的過程中,他遭遇了什么?
又喻示了人的生命歷程的哪些境遇?
(3)那朗讀時哪個“有時候”應讀得激昂些,哪個讀得舒緩些?
(4) 那么,在人生命的不同的境遇中,作者的態度又是怎樣?
(5)“行程的終結”預示著生命的終結,此時你認為“春水”心態是怎樣的?
2、研讀“小樹”部分的內容。
(1)、齊讀“一棵小樹”部分的內容,
思考:生命像一棵小樹、在生長的過程中,它歷經了哪些階段?
四季(春、夏、秋、冬)
(2)作者按什么順序寫了“一棵樹”?成長順序
(3)、結合小樹的'生長過程,談談小樹在每一個階段的是如何度過的?
(4)、通過“一棵小樹”的經歷,使我們得到哪些啟示?
(5)、面對死亡,小樹作何反應?
(6)其實我們生命也有四季,結合小樹四季特點,談談我們生命的四季各有怎樣的特點?并談談你的啟示。
五、品析佳句、再悟生命。
師:下面讓我們齊讀最后一部分。讀什么呢?讀你自己喜歡的內容,這段文字有很深刻的啟發教育意義,請同學們找出感受最深刻的語句,反復品讀、揣摩,談談你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然后告訴老師你記住了什么,你獲得了什么。
學生交流所感所悟
六、仿句練習,體驗生命。
結合我們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生命還像什么…”
生命像一輪月亮,有時圓有時缺,圓圓缺缺構成了他的一生。
生命像大海,有時驚濤駭浪,有時風平浪靜,潮起潮落正如人生。
生命像一顆流星,劃破長空,綻放光彩。
七、教師小結:
生命本來很抽象,可是經過我們大家一說,就很形象了。其實,生命是珍貴而短暫的,在我們的人生四季中,快樂與痛苦相生相伴,成功和失敗交替存在,我們只有以積極進取,勇往直前的態度,才能飛的更高。
五、布置作業
1、背誦你喜歡的語句。
2、模仿課文,用比喻手法,寫出生命過程的一個片段。
六.課后反思 :
談生命教學設計6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推敲文中形象化的語言。
2、能從作者對人生的感悟中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
1、指出三名學生,分別朗讀課文的一部分,朗讀完畢,師生共同評價。
(激勵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深刻、有感情地朗讀,掌握節奏、重音等朗讀技巧。)
2、在這篇課文中,作者把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課文中寫水、寫樹都是就著事物自身規律來展開描寫的。請你找出其中相應的句子。
3、用你自己的`話概括一下人生的真諦是什么,你是怎樣理解的。
明確:人生的真諦是不可能永遠快樂,也不可能永遠痛苦。遇到困難時要不灰心,要勇敢樂觀有韌性,堅信雷雨過后就是艷陽天。山窮水盡疑元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順利時,也不要被勝利沖昏頭腦,要清醒理智地認識到人生應隨時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
(學生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二、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體會重要句子的深層含義。
說說課后練習三中兩句話的象征意義。
(欣賞精彩優美的語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如:"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明確: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要想充實地度過人生,關鍵在自己。
可做拓展性延伸:
①《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②蘇聯奧斯特洛夫斯基的人生之路;
③張海迪戰勝病魔,耗時四年創作長篇小說《絕頂頭》
④香港女作家杏林子12歲就病魔纏身,但沒有荒度放棄生命而是堅持寫作,呼喚生命;
⑤可以引用"實話實說"節目,感受堅強的張默然的故事。
感悟:要從積極的人生態度出發,珍惜時間,珍視生命,尤其是遭遇不順的時候,更不能被厄運壓倒。對生命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三、體驗反思
1、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比如:父母突然下崗,家中經濟陷入困境;你已經盡全力學習了,可學習成績仍無明顯改善;你想和同學搞好關系,可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對這些,你的情緒、思想狀態是怎樣的?
2、我們應當怎樣去生活?為什么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學生只要能扣住課文,說出自己的主要感受即可,不必說全。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激勵主流,互相感染。)
四、教師小結:
在人生旅途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和挫折,都是正常的。只要我們不失自信,哪怕只是一小步一小步地堅持前行,也會成功的。
五、布置作業
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我怎樣面對一一一(勝利、困難……)
2、我怎樣直面現實中的一一一(苦難、真實、丑惡……)
板書設計
談生命
冰心
一江春水-曲折的兩岸一滴一一入海快樂與痛苦生命感謝大生命
相生、相成一棵小樹———常變的四季
一葉歸根
談生命教學設計7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課就是在這一理念的指導下設計的。通過感知結構、探究內容、品味語言三個板塊,巧妙地引導學生深入作品的意境、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悟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使學生受到思想、精神上的陶冶,從而獲得人生的有益啟示。
【教學目標】
1、體會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2、體會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把握其感情基調。
3、體味作品蘊涵的哲理,樹立對生命的正確認識。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重要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教學難點】
感悟作品的情感基調,領悟作品的哲理意蘊。
【教學方法】
朗讀、討論、點撥、品味。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生命,猶如一只萬花筒,它的形態和色彩變幻多端,瑰麗多采,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嘆調吧!
大家已經初步預習了課文,大家能否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
你覺得本文是什么體裁的文章?(議論性的散文。爭論“談”。這種文章我們并不陌生,比如“敬畏生命”就是。雖有理性化的總結,但以感性化的描寫為主。)
散文最大的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你覺得學習這類文章我們一般從哪些方面入手?(結構、內容、語言及情感、哲理等等)
好!這節課我們就擇要分析這些問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結構
你已瀏覽了全文,你看本文在形式上和其他散文有什么不同?(通篇只有一大段,點撥:或許這也是作文形式創新的技巧之一吧)盡管只有一段,但它的內在結構思路卻是相當清晰的,能否找到一些相關的語言標志詞予以說明。
說明:正是這些句子,把散的內容編織在了一起,成為有機的整體。由此我們可以把文章劃分為一篇三段式的散文詩。下面我們就來品味這首散文詩。
三、小組合作,探究內容
1、作者開篇說:“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作者認為生命像什么呢?(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勾畫這兩個比喻句)。下面,我們分兩組來研讀“水和樹”這兩部分。(各自小組完成,同桌學習)
展示要求:
⑴ 一江春水:
① 作者為什么把生命比做“春水”?與一江春水有哪些相似?
② 勾畫出表現春水力量的動詞,表現春水性格情趣的形容詞,反復朗讀品味其“流動”。
③ 四個“有時候”說明了什么?象征了什么?四個“再”塑造了春水怎樣的形象?
④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這個過程。
⑵ 一棵小樹:
① 作者為什么把生命比做“小樹”?與小樹的生長又有哪些相似?
② 勾畫出體現小樹生命力量的沖動與奮進的動詞,體現小樹勃發的生機,恬淡從容的形容詞,反復朗讀品味其“生長”:小樹在生長中有哪些方面的“快樂”?
③ 按什么順序展開的記敘描寫,象征了什么?
④ 試用自己的話描述小樹的生命歷程。
2、教師提問:
這兩節的末尾都重復了這樣兩個句子:“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這僅僅是機械的重復(反復)嗎?該怎樣理解?(這是一種特殊的感受,常人或許認為死亡是痛苦和悲哀的,但作者超越了這些,是一種異乎尋常的境界和高度;強調今生今世要奮斗,要前進,要成長。)
小結:至此,作者雖然說“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其實,作者在文已經做了回答,那就是:生命是:誕生于自然,最后又回歸自然,是戰勝自然,享受歡樂,不停地前進。在這兩個部分,作者是按照事物自身的規律來展開對水和樹的具體描寫的:
生命像(朗讀這兩部分)
3、作者將生命形象化為“水和樹”這兩種具體的形象,通過他的描繪啟示了什么道理?(意在表明什么?)
點撥:
形象 “形散”
喻 (不管是快樂,還是痛苦)
“神聚”:享受生命
道理:人生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快樂和痛苦相生相伴──感謝痛苦、感謝云翳──積極的人生觀。
既然這樣,作者是怎樣認識自己的生命呢?
4、朗讀第4層,看看作者對生命有怎樣的認識,勾畫其中你認為重要的句子,初步體會其含義。(同桌互查)點撥:作者有哪些重要的認識?(相機板書:快樂和痛苦相生相伴──感謝痛苦、感謝云翳──表達了積極的人生觀)、(小結板書:形散、神聚等內容)
四、美點尋蹤,品味語言
這個問題我們在前面的分析中已經涉及到,在這里就僅以B中勾畫的句子作為重點。(小組解決,還是教師引導解決?)
在這里,教師以書后練習三中的兩個句子為例,作簡要分析。
1、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揭示了作者對生命本質怎樣的.認識和體驗?)
(淺析:生命中快樂和痛苦是辨證統一的,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中的兩種基本旋律。)
2、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作者為什么這樣說?能否改一個字,使表意更準確?)
(淺析:快樂固然要感謝生命,但痛苦未嘗不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因為生命讓我們承受了人生特有的愉悅和美麗。能否舉例加以說明;“也”改為“更”似乎更好。)
五、總結
由此可見,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決不是一般的認識,你怎樣理解題目中的“談”?
淺析:作者是在經歷了百年的滄桑(1900~1999),備嘗生命的酸甜苦辣以后的“體驗”,它不是一般的漫談,而是作者的嚴肅思考和認識。最后,我想用普希金的一首小詩來結束我今天的講課: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不要悲傷,不要心急!
憂郁的日子里需要鎮靜:
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
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
現在卻常是憂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將會過去;
而那過去了的,
就會成為親切的懷念。
最后,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冰心奶奶的祝愿一樣:應該有一個多姿多采的人生!
六、作業布置
1、收集有關“生命”或“人生”的古詩詞、名言警句五條。
2、仿寫:“生命像……,愿你的生命……”的句式寫一句哲理性的話。
3、比較閱讀第4層與《敬畏生命》(8~10段),加深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教后反思】
本課教學,充分挖掘了課文內涵,準確把握作者的意圖,采用了散文詩式的教學處理,使上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分組合作學習則提高了課堂的效率,增大了課堂的容量。
談生命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2、品讀課文,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體會文章語言美和情感美。
3、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3、反復朗讀重點語句,品味語言美。
教學難點:
1、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2、理解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
教學方法:朗讀法 品讀法 延伸拓展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視頻導入)
視頻播放:一粒種子破土而出,長成參天大樹;一條小溪從雪山發源,流入大海。
導言:上面兩組畫面,讓我們看到生命的進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偉大的作品,是人類永恒的話題。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語言來揭示生命的真諦,給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關于生命的文學財富。《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兒這樣闡釋生命的意義:“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對人來說只有一次.因此,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當一個人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他臨死的時候,能夠說,我把整個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獻給了人生最寶貴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奮斗。”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世紀老人冰心又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二、檢查預習
1、作者
2、生字、生詞
挾(xié)卷 芳馨(xīn) 怡(yí)悅 云翳(yì)
巉(chán)巖 蔭庇(yìn bì)
三、朗讀課文,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
(帶問題朗讀:①本文只有一段,但思路清晰,章法嚴整,看能否找到劃分層次段落的關鍵語句?②作者是如何談生命的?)
1、理清行文思路
第一層:僅一句話,“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這是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思路的起點,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第二層:從“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和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2、精讀課文,把握文意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
(1)“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2)“一江春水”在奔流入海的過程中經歷了哪些體驗?這個過程與生命過程有何相似之處?“行程的終結”時“春水”心態是怎樣的?
(3)“一棵小樹”部分,作者按什么順序寫了“一棵樹”?樹的一生中有怎樣的經歷?在生命的歷程中,小樹是如何度過生命的每一個階段的?面對死亡,小樹作何反應?通過“一棵小樹”的經歷,使我們得到哪些啟示
(4)作者為什么反復說“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相信來生”?
(5)最后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么作用?
明確:(1)提出話題,引出下文對生命過程的形象化描繪,便于作者抒發對生命的獨特感受。
(2)※可從幾個“有時候”領起的內容來思考,學生只需從中摘錄關鍵詞加以聯想。
※這些情況喻示著人的生命歷程中的幾種狀況,顯示了人生的豐富多彩:人生總是幸福與苦難、順利與曲折相伴而隨的。
※可從文中“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看出“春水”的平和、寧靜。
(3) ※生長順序
※四季的不同狀態。可從中摘錄關鍵詞語來進行理解※幾個連續的階段,勾畫著或喻示人的生命歷程,生命的規律就是從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最終歸于消亡。生命始終向前發展,這是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擋的。
(4)“來生”是一種虛無飄渺的東西,“不敢說”“也不敢相信”傳達出作者對“今生”珍愛與重視,這是積極進取的生命觀;說明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應當珍惜,無論經歷的是坦途還是坎坷,都應當勇敢面對,細細體會,讓自己的人生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5)最后一層綰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后得出的結論。
3、獨特體驗
在作者的眼中,生命像一江春水,從雪山發源,最終流入大海,生命像一棵小樹,歷經四時,最終長成參天大樹。好,現在我們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說一說“生命像什么……”
四、美點尋蹤,發掘課文的審美價值
作者將生命還原成具體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 本文語言優美,比喻、排比處處皆是。 本文意境優美,情景交融。 本文富含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1、品讀,品讀課文中你認為用得好的字詞句(最好能說出自己喜歡的理由),或者有疑惑的地方。
多媒體顯示:
(1)她(大海)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3)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4)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5)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6)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明確:(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歸宿。“光明”象征生命達到輝煌的頂點,“黑暗”指生命的終結。生命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光明”與“黑暗”相生相隨。
(2)“黃鶯清吟”指人生中的美景,“杜鵑啼血”指慘景,而“梟鳥的怪鳴”則指人生中兇險的事物。美景與慘景、快樂與痛苦相生相隨。
(3)雖然每一個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組成整個人類卻可以創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表現出作者浩渺的思緒、寬廣的胸襟。
(4)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才,都能為人類作貢獻,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5)闡述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辯證法,表明作者對生命規律的判斷、認識。
(6)這一句話與孟子的“生于憂患”表意相同,我們要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
2、再讀課文,嘗試背誦自己喜歡的內容。
五、感悟主題
1、提問: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大聲齊讀)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并自由發言。
示例:生命的本質和規律,在于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于消亡,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境與逆境相伴相隨。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生命存在于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斗爭的過程。
個體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個體生命最終要回歸宇宙大生命的母體之中。
生命的體驗,始而新鮮,繼而平靜,最終歸返大生命母體中則無歡喜也無悲哀。
2、作者認為“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也要感謝生命”現在我想問大家,在你十幾年的生命中你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
3、教師總結:生命的話題永無止境,冰心告訴我們生命需要流動和生長,要享受快樂,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艱難。我們要感謝生命,不僅感謝快樂,也要感謝痛苦。我們要珍惜生命,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自信,為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刻喝彩。
六、布置作業
1、背誦你喜歡的語句。
2、教師創設討論氛圍: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請聯系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說一段話,表達自己的人生信念。
3、搜集資料: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平凡人,他們卻有著不平凡的生活經歷,他們唱響了一曲曲催人奮進的生命進行曲,搜集那些感人至深的、震撼心靈的生命故事。
談生命教學設計9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識記作者與詞語,把握文章主旨;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品味文中優美形象的語言,感悟語言中蘊含的哲理;學習運用比喻修辭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引導學生提煉文章主要意思;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的方法品讀文章精美簡練的語言,培養感悟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能積極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懂得珍惜生命。
2學情分析
《談生命》所涉及的“生命”話題是每個人都感興趣的,尤其是十四、五歲處于花季的少男少女正渴望探索生命的奧秘而又很難詮釋生命的內涵。
九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分析思維能力,對生活、人生也會有一定的獨特體驗,因此,可針對課文內容,充分引導學生感受、揣摩文章哲理,激起思想共鳴,以訓練其理性思維、提煉概括能力。
3重點難點
1.重點:賞析文中優美、含蓄、富有哲理的語言,加強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2.難點:透過文章精美、簡練、富有畫面感的語言,品味文章深沉含蓄的意蘊。
4教學過程
活動1【導入】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活的這個星球孕育了無數的生命,可以說正是這神奇博大的生命,才成就了生命豐富的內涵。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世紀老人冰心的《談生命》。(出示并板書課題)
活動2【活動】二、明確學習目標
1.識記作者與詞語,把握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優美形象的語言,感悟語言中蘊含的哲理。
3.學習運用比喻修辭表達內心感受的方法。
4.培養正確的人生觀,能積極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懂得珍惜生命。
活動3【活動】三、課前熱身
1.我會做。(多媒體出示基礎知識儲備,檢測預習情況)
(1)下面加點字的正確讀音是(A)
巉巖驕奢芳馨裹挾
A.chánshēxīnxié
B.chánshěxīnjié
(2)下面多音字的正確語境音是(B)
蔭庇掙脫空殼
A.yīnzhēngké
B.yìnzhèngké
(3)下列哪組詞全部出自本篇課文(B)
A.一瀉千里四面楚歌沁人心脾姹紫嫣紅
B.起伏催逼莊嚴燦爛飄翔喧鬧懸巖峭壁
(4)對蔭庇這個詞語解釋正確的是(A)
A.大樹枝葉遮蔽陽光,比喻保護、照顧。
B.樹蔭的僻靜之處,形容涼爽。
(5)指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辭方法(A)
大海莊嚴地伸出臂兒來接引他,他一聲不響地流入她的懷里。
A.擬人
B.比喻
(6)指出下面句子的表達方式(B)
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
A.議論描寫
B.議論抒情
2.我認識。(學生交流搜集資料,教師補充要點)
冰心,原名謝婉瑩,我國著名的女作家、詩人。代表作有詩集《繁星》《春水》,散文《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小桔燈》,小說集《超人》。冰心作品的主題主要表現為母愛、童真、大自然。
活動4【講授】四、新授
(一)朗讀課文,感受生命的律動
1.自由放聲朗讀課文。(提出朗讀要求)
(1)讀出聲音,讀出感情。
(2)劃出你喜歡的句子。
(3)作者把生命比作什么?為什么這樣比呢?
2.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旨。
(二)精讀美文,品悟生命的力量
1.學生細讀文章,對文章進行圈點評注,摘抄并賞析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提示:從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式、哲理等角度入手)。
2.學生活動(自讀自品、共讀共品、四人合作)。
3.交流反饋(學生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點評,引導生揣摩富有表現力的.、精美的、富有哲理的語句,深入領悟文中表現出來的積極的人生態度)。
4.教師小結。
剛才大家從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句式等角度品味了文章的語言美,同時還感悟了生命中快樂和痛苦相生相成的哲理美及洋溢在字里行間昂揚向上的情感美,今后我們在賞析語言時要借用這種方法。【投影展示:語言美(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式)哲理美、情感美】
(三)拓展表達,升化生命的意蘊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創作方式,將心中此時涌動的情懷抒發出來。
(1)文字抒懷——你可以將你此時心中涌動的最為激情澎湃的情感用文字直接表述出來(提示:可以根據文中“一江春水”表現生命曲折、豐富多彩的形式或“一棵小樹”表現生命成長過程的形式仿寫“生命像什么什么”,如“生命像一支蠟燭”或“生命像一杯咖啡”等等)。
(2)圖片感悟——老師為大家提供了精美的圖片,你可以為它配上富有哲理性的個性點評。
2.學生自我創作。
3.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活動5【講授】五、溫馨寄語,激情勉勵
最后,老師要送給同學們一段話:生命不是簡單的由生到死的度過每一天,更重要的是我們每天都要以自己的努力去證明自己不曾平庸的生活,就像這爬山虎,在克服過種種的艱難險阻之后,就必定會擁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和陽光。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積極樂觀地面對每一天,不斷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以此來熱愛生命,尊重生命。
活動6【作業】六、布置作業
1.摘抄并背誦這篇課文中你喜歡的語句。
2.搜集閱讀與生命相關的散文、名人名言、小故事等等。
活動7【活動】七、教學反思
《談生命》是冰心老人早年寫的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其中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文中時有精當的議論,但又不失理性的直說,而是將抽象的“生命”人格化,將生命流程物象化,抒情、論理交融。鑒于學生生活閱歷淺、閱讀理解有限,我在本節課的設計中,著重引導學生感知品讀課文,發現其中的美點,挖掘其中的理趣,理解作者關于生命本質的闡述。
一上課,我就提出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給學生一個清楚的印象和一個明確的方向,為了達到這幾個目標,我將這一節課的設計分成三個板塊。
第一個板塊:引導學生“朗讀課文,感受生命的律動”。活動是這樣的:讓學生美美的放聲朗讀課文,并從課文中找出最能表現作者對生命感悟和認識的三句話。通過這樣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篩選、提煉、概括信息的能力,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第二個板塊:引導學生用“精讀美文,品悟生命的力量”的方式來學習課文,探究文章的寫法。活動過程是這樣的:讓學生細讀文章,對文章進行圈點評注,摘抄并賞析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提示:從修辭、富有表現力的詞、句式、哲理等角度入手)。學生或自讀自品,或共讀共品,或四人合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理解富含深意的句子,從而理解文章內涵,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培養學生欣賞語言的能力。這一學習活動,使學生的思維發散開來,在發現中、點評中深入學習課文,學習散文多種多樣的表達,學習散文語言的精美。
第三個板塊:引導學生“拓展表達,升化生命的意蘊”,通過聯想體驗,由課文拓展到現實,讓學生從更深的意義上感悟生命的美好,理解作者關于生命本質的闡釋,從而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的——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能積極勇敢面對生活的挫折,懂得珍惜生命。
這節課也有遺憾之處,由于課前朗讀不夠充分,課堂上朗讀也不夠多,導致學生對課文的生疏,使品讀不夠流暢,不夠充分。如果在閱讀這一環節上處理得好一些,課堂氣氛、學生表現會更好!
談生命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積累詞句,感悟作者思想情感。
2.品讀優美詞句,認識生命本質。
3.品味文章蘊涵的哲理,培養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
一、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圈畫字詞
2、找出冰心老人解說生命的相關語句。
3、讀后反饋
(1)讀準下列詞語,給加點字注音。驕奢清吟蔭庇芳馨怡悅云翳休憩朔風驚駭
(2)理清行文思路
總領: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生命像一江
春水:側重闡明生命的力量
生命像一棵小樹:側重揭示生命的價值
總結主旨,深化主題
二、范讀課文,感悟情感
教師范讀,學生聽感情語調的變化
多媒體展示感情變化:
遇巉巖、暴雨——激情滿懷——語調高昂
過細細平沙——快樂平靜——語調平和
闡述哲理——情調高昂——字字有力
三、默讀課文,認識生命本質
1、默讀2—3層,畫出相關語句,提煉概括
2、四人小組討論:
在描寫江水和小樹時抓住了它們的什么特點?它們的經歷和生命有哪些相似之處?
討論后看多媒體展示江水的流經歷程、小樹的四季生長變化。在此基礎上總結:
江水、小樹與生命歷程:
水—生命長河—流淌的過程—復雜、曲折、多變
樹—生命之樹—春秋四季—發榮滋長、繁盛凋零討論歸納:談談你對生命本質和規律的認識
本質: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規律: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于消亡,
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利與曲折相伴隨
四、背誦主旨句,樂觀面對生活
1、朗讀并背誦下列句子:
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2、說一說我們該如何對待生命,對待生命中的挫折?
五、仿寫句子,運用語言
讀下列句子,仿寫一句,表現你對生命的.理解。
假如生命是草。決不因此自卑!要聯合起所有的同類,毫不吝惜的向世界奉獻出屬于自己的一星淺綠。大地將因此而充滿青春的活力。
假如生命是樹。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哪怕腳下是一片堅硬的巖石。
假如生命是云。決不在天空里炫耀自己的姿色,也不只作放浪的漂游。要化成雨,無聲地灑向大地。
——趙麗宏《生命》
六、學有所獲
1、搜集有關生命的古詩詞,名言警句及與命運抗爭的故事。
2、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談生命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談生命》是冰心于1947年寫的一篇散文,作者并沒有在生命的定義解釋上做,而是把抽象的生命理念比喻為具體可感的春水和小樹,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幅生動形象的生命的圖畫。作者通過描寫“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的全部的生命歷程,喻示著人的生命歷程的豐富多彩,同時揭示了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痛苦和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表達了作者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全文感情基調高亢達觀,許多語句莊重而精警生動又富含思想,是作者幾十年人生體驗的感悟與結晶。閱讀本文不僅能獲得審美享受而且能給人以深刻的人生啟示。
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非常喜歡文質兼美的散文,尤其是本文如行云流水一般,節奏感很強,學生讀起來朗朗上口;畫面感強易于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的能力,把優美的文字在大腦中轉化成具體可感的畫面。但是本文中有一些語句含義深刻,與學生的人生體驗有一定的距離,學生理解起來有難度。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的體驗,指導學生利用閱讀期待和閱讀反思進行創造性閱讀和個性化閱讀,讓學生結合自己的人生體驗自由暢談。教師只是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適當點撥和啟發,真正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設計思路
教學本課時,為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采用“板塊式”教學結構,將教學過程共分為六個板塊,即:創設情境,激導入──自主閱讀,整體感知──自選學法,品讀──拓展遷移,感悟升華──推薦書目,課外延伸──反思小結,鞏固創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掌握文中生字生詞的寫法和基本含義,能夠聯系已有的閱讀體驗和生活實際品味文中富含哲理意義的語句。
⑵繼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
⑴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營造氛圍,學生在教師的幫助和點撥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讀書思考交流與感悟。
⑵培養學生聯想和想象的能力,激活創新思維,樹立創新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通過閱讀啟發學生進一步理解生命的意義,進而樹立勇于戰勝困難,熱愛生命,積極投入生活的思想情感。
⑵培養學生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運用比喻的方法說明抽象的事物。
2、正確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含義,品味文中富含哲理意義的語句。
3、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措施:
⑴將語文學科與音樂,美術等學科有機整合和滲透,從而更好的理解本文將抽象事物形象化的寫法。
⑵鼓勵學生進行創新性思維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一種恰當的形式表現自己對生命的獨特感悟與理解。同時在重點處留空白,在難點處留空白,在知識延伸處留空白,給學生更多的聯想和想象的空間。
教學方法
點撥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學法指導
通過對文中關鍵語句的圈點勾畫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小組合作探究領會的主旨。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導入
用多媒體播放一組反映世間萬物生機勃勃的畫面,同時配以激昂高亢的鋼琴曲《命運》,讓學生思考看到畫面都產生了哪些聯想。學生欣賞多媒體畫面,聆聽音樂。
(設計意圖:渲染情境,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拉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文本
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整體感知的主要內容。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內容,為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奠定基礎。)
三、教師為學生提供四種學習方法
朗讀法;點評法;構圖法;質疑法。學生從四種學習方法中任意選擇一種進行自主學習,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選擇學習方法的權利,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為學生個性化閱讀提供平臺。)
四、說話練習
教師在多媒體上為學生出示三個與生命有關的開放性題目,讓學生從中自由選擇,進行表達。從教師給定的三個開放性題目中任意選擇一個進行說話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節是這節課的創新點,意在尊重每一個學生對生命的獨特感受,著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新意識。)
五、課外延伸
教師為學生推薦相關的書目,進行課外延伸。學生可以互相交流閱讀感受。
(設計意圖:利用圖書館,現代網絡技術等語文課程資源,以實現教材內外的溝通和課堂內外的交流,進一步實現語文教學的生活化,社會化。)
六、教師指導學生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和自我評價單
學生從“知識上的收獲,思想上的收獲,方法上的收獲”三個方面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并進行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節課上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教學反思
《談生命》是冰心寫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在教學本課時,我重點引導學生進行多層次的讀書活動。我認為語文課堂上絕對不能少了學生的朗朗書聲,通過朗讀,學生不僅可以從整體上感知的主要內容,而且可以深入體會作者的情感,理解的主旨。因此,要通過朗讀,引領學生在文本中多走幾個來回。
在教學方法上,引導學生采用“圈點勾畫”和做批注的方法來進行學習。通過對重點段落和重點詞語的點評賞析,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以達到和文本對話和作者對話的目的。這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語句可能會觸動學生的情感體驗和生活積累,我引導學生把自己的閱讀體會寫在書中,以實現學生學習的深入和主動。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尊重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
本節課的創新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為學生提供了多種學習方法。針對本文畫面感強,適合朗讀以及語句含義深刻等特點,我為學生提供了四種學習方法,即:朗讀法,構圖法,點評法,質疑法。學生猶如進入了學法超市,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最大程度的發揮了學生的愛好特長,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展示自己的風采,促進學生自由和諧的發展。第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品質。課堂教學不能只是就文本講解文本,而是應當以文本為載體,對學生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在理解的主要內容之后,我設計了“創作天地”這一環節,里面設計了三間創作室:
1、以“生命”為話題說一段話。
2、冰心把生命比做春水和小樹,你還想把生命比做什么?
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不怕困難,昂揚向上的人的事跡?
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將語文學習的空間由課內拓展延伸到了課外,實現了語文課堂的開放化,也使學生逐步意識到“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進而愛生活,愛語文。
點評
《談生命》一課是刁英芳老師在哈爾濱市素質教育研討會上所作的一堂課,此課曾榮獲市級一等獎。刁英芳老師的《談生命》教學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設計實效性。
教者在對文本內容進行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對文本內容進行了大膽的整合。將課堂流程分為六大版塊,版塊之間環環相扣,這樣就能使學生更好的走進作品,走進生活,在感受優美意境的同時,又能不斷的去創造美。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深入理解的內容,在小組討論中求同存異,各抒己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究精神,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助于學生的終身學習。
第二:學法多樣性。
本課設計為學生提供了四種學習方法,同時又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尊重了學生選擇學法的權利,同時也使學生能對文本進行多角度的有創意的理解,為學生的創造性閱讀和個性化閱讀奠定了基礎。
第三:內容拓展性。
圍繞著“生命”這一主題,為學生提供了三個話題,讓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說話練習。這一環節的設置對的內容進行了有效的拓展,把學生的思維引向了更為深廣的空間;同時教師又為學生提供了多篇進行課外閱讀,實現了課堂內外的溝通和銜接,調動了學生課下學習語文的熱情,將新課標中的探索式學習巧妙而自然的融入實際教學。
總之,《談生命》教學設計發揮了學生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探究意識,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又獲得了審美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悅。
談生命教學設計12
一、情境導入
許多名家都在探討生命的奧秘,生命的奧秘到底是什么呢?在冰心老人的筆下,生命是奔騰不息的一江春水,是頑強生長的一棵小樹,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冰心的《談生命》,去感受生命的流動與生長。
學習目標:
1.朗讀課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讀優美詞句,認識生命的本質。
文章蘊涵著作者豐富的感情,可以通過朗讀體會得到。大家要注意讀到感情激越處要情調激昂,聲音響亮;讀到感情平靜處要語調深沉。讀文章最后部分要情調高昂,字字蘊含力量。在反復誦讀中,體會生命的本質和規律。
同學們回家預習課文了,誰來給大家讀讀下列詞語
大屏幕出示:
驕奢
挾卷
掙脫
梟鳥
蔭庇
芳馨
云翳
指生讀,一起糾正,齊讀兩遍。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教師范讀,學生思考:
作者是如何解說生命的?她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
(老師讀完,回歸問題,學生簡單交流后回答。)
師小結:正如同學所說的那樣,文章用一江春水東流入海,一棵小樹長大葉落歸根來比喻一個人生命的全過程,并對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進行了形象的解說。接下來,就讓我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對生命解說最生動的一部分,思考這樣兩個問題:見研讀探究“讀一讀”。
三、研讀探究
讀一讀:
1、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在流動的.過程中,他曾有過怎樣的境遇?
2、生命像一棵小樹,在生長過程中,他經歷了哪些階段?
(分組準備交流。)
首先交流第一個問題(略談、詳談)。
再讓學生結合實際聯系生命中的不同境遇來談。
明確:四個有時候正好是生命中的不同境遇,體現出了生命的不同境遇,體現出了生命的多姿多彩,也揭示了在各種狀態下,生命都需向前、向前。
師:那朗讀時哪個“有時候”應讀得激昂些,哪個讀得舒緩些?
(明確后,女生讀舒緩部分,男生讀激昂部分。)
學生評價朗讀,師指導后,全班讀其中的一個有時候,進一步體會情感。
解決第二個問題,師:誰先來說說自己的認識?
指2~3生談。
明確:生命如小樹經歷了四季。
師:生命也有“四季”,你覺得生命的四季各有怎樣的特點?
明確:生命各階段的特點。
師進一步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命來談談。
指生讀。
師過渡:生命如一江春水在不斷地流動,如一棵小樹在不斷地生長,作者對生命的詮釋不僅生動,而且對生命的感悟更是深刻,讓我們齊讀最后一部分。
四、拓展反思(評點式閱讀)
師:這段文字有很深刻的啟發教育意義,請同學們找出感受最深刻的語句,反復品讀、揣摩,談談你對生命的認識和感悟
(勾勾畫畫,圈點批注,師巡視。)
學生各抒己見,教師適時評價,引導分析完、分析透重點語句。
(重點是:要記住……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師:最好的東西要留在心底,不斷地回味,它會對我們的人生有更大的指導意義,讓我們銘記那些給我們啟示最深的語句。(2~3分鐘背背)
師小結:今天我們跟隨冰心老人一起經歷了一次生命的歷程,讓我們懂得了:生命中有歡樂,也有痛苦,有順境也有逆境,在順境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逆境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因為只有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才能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
(大屏幕打出: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
五、作業
仿照冰心老人的寫法“生命像……”寫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談談你對“生命”的看法。
談生命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驕奢、清吟、蔭庇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理解作者對生命的本質的認識。
能力目標
1.反復朗讀課文,理清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
2.體會文章景、情、理和諧相融的意境,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哲理美、語言美。
德育目標
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豁達樂觀地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包括快樂和痛苦。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1.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感受文中鮮活的形象。
2.揣摩文章重要的語句或段落,理解其哲理意蘊。
3.感知作者的情感變化,把握作者的感情基調。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生命,偉大而神秘,豐富而奇妙,樸素而美麗。生命,猶如一只萬花筒,它的形態和色彩變幻多端,面對這一瑰麗的世界,作為生命高級形式的人,我們必然會有說不盡、道不完的生命話題,觀不盡、賞不完的生命花朵,彈不盡、唱不完的生命曲凋。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一曲韻律悠遠的生命詠嘆調吧。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聽讀,注意正音,并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
多媒體顯示: 挾卷(xié) 芳馨(xīn) 怡悅(yí) 云翳(yì)
2.學生互讀課文,一人讀,一人聽,糾正讀音。
3.選三位同學范讀課文,每人讀一部分,其余同學評點。
教師評點:朗讀時要注意語調的把握。感情激越處聲音要響亮,情調應激昂;感情平靜處要讀得深沉些。
4.學生放聲讀課文,力求聲情并茂。
三、思讀課文,把握文意
1.理清行文思路
提問:本文為一片作,一氣呵成,但思路清晰,章法嚴整。清說說你對文章思路的看法。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明確:全文大致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僅一句話,我不敢說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說生命像什么。這是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思路的起點,提示話題,引起下文,
第二層:從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和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從宇宙是一個大生命到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2.精讀課文,把握文意
教師設計相關問題,指導學生研討課文。 多媒體顯示:
(1)生命是什么與生命像什么只有一字之差,作者為什么對前者不敢說而對后者能說?根據文意說說你的理解。 (2)作者將生命比作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并充發展開,請聯系思路,分析作者這樣寫的用意。 (3)最后一層在全文結構和表達主題方面起什么作用?
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1)生命是什么涉及生命本質的終極回答,而生命像什么是文學性的表述-借助通俗易懂的比喻作答,使行文更容易選擇切入的角度,引出下文對生命過程的形象化描繪,便于作者抒發對生命的獨特感受。
(2)一江春水側重闡明生命的力量,一棵小樹側重揭示生命的價值,兩個比喻的內涵相互補充,形象又完整地闡明了生命的過程和意義。
(3)最后一層綰結全文,點明、深化主題。作者在這一層揭示生命的本質(由卑微、渺小到生長、進化),點明快樂和痛苦是生命之的基本旋律。這是在前文對生命的現象作比喻性的描寫之后得出的結論。
四、美點尋蹤,發掘課文的審美價值
1.請學生談談初讀課文的感受,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生1:作者把生命還原成具體的物象,把生命理念形象化,描繪出一幅幅生命的圖畫。
生2:本文語言優美,比喻、排比處處皆是。
生3:本文意境優美,情景交融。
生4:本文富含哲理,表達了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
教師總結:大家談得都很好。本文情、景、理交融,是一篇難得的美文。下面我們將從意境、哲理、語言三方面欣賞本文的美。
2.賞析課文的意境美(美在形象,美在情感)。
美在形象賞析:
(1)話說一江春水
多媒體播放一江春水東流入海的動感畫面。雪山、峭壁、嶝巖、平原、斜陽草樹、夾岸桃花、激電迅雷、新月晚霞、大海等畫面依次迭出,春水一路走來,奔流激蕩。
學生齊讀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也不敢信來生,結合畫面,想象春水一路高歌的情形。
①清大家按照原文的思路,試著閑自己的話描述-下這個過程。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這個過程的歡樂和痛苦。
②品味相關詞句。體味一江春水的特征,感受這個鮮活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
成果展示:
四個有時候。體現流程的豐富多彩。
聚集、奔注、沖倒,挾卷、奔騰、回旋等詞體現了高昂激越的氣勢和不可阻擋的力量。
快樂勇敢、享受、憤激、心平氣和、快樂又羞怯、心魂驚駭、憩息睡眠等詞刻畫了春水的性格、情懷。
(2)話說一棵小樹
多媒體播放動漫flash,顯示一棵小樹的成長歷程:泥土中欠伸、破土而出、長出嫩葉、開出繁花、蜂蝶飄翔、小鳥歡唱、濃陰如蓋、碩果累累、黃葉翻飛、葉落歸根。
學生齊讀生命又像一棵小樹也不敢信來生。
①請按照原文思路。用自己的話描述上小樹的生命歷程。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提醒學生注意體現時序(早春、春天、夏天、秋天、冬天),體現特有的平靜和溫柔。
②品味相關詞句,感受一棵小樹鮮活的形象。
學生自主品評。
成果展示:
小樹生命歷程中的幾個連續的階段代表了人的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生命終結。
聚集、欠伸、破殼、伸出、吟唱、跳舞、掙脫、挺立、抬頭等詞體現了小樹生命力量的沖動與奮進。
勇敢快樂、寧靜怡悅體現了小樹勃發的生機、恬淡從容的情懷。
美在情感闡釋:
教師提示:
在形象的描摹過程中,流露出作者動人的情思。
在描寫一江春水時充滿激情,從憤激怒吼奔騰等詞可以讀出這種感情來;繼而面對種種境遇,心情是快樂的、平靜的;最后描寫春水到了大海,表達的心情是平靜的,沒有快樂。也沒有悲哀。
描寫一棵小樹則不同,一開始充滿喜悅、希望,繼而是寧靜和怡悅,最后冬天來臨,葉落歸根,則懷有超乎尋常的平靜。
本文表達的感情是豐富多樣的,但總的說來感情基凋是積極樂觀的。
學生大聲讀課文,悉心體味作者的情感。
3.教師總結:作者將抽象的生命形象化、人格化,將生命的流程物象化,描繪出一幅幅優美、生動的圖畫,傾注了自己的滿腔深情。讓我們在充分感受意境美的同時,領悟、認識生命的本質。
五、布置作業
1.描繪一江春水時,一路上他享受著他所遭遇的一切,一切指什么?請根據文意回答。
2.仿照下列句子的句式和修辭,另寫兩句話,組成一組排比句。
生命像向東流的一江春水,他從最高處發源,冰雪是他的前身。
第二課時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鑒賞哲理美
1.品味關鍵語句,理解其深層含意。 多媒體顯示:
(1)她(大海)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4)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7)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學生自由選句評析,集體交流。
明確:(1)句中的大海指生命的歸宿。光明象征生命達到輝煌的頂點,黑暗指生命的終結。生命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光明與黑暗相生相隨。
(2)生命是一種過程,應當從容鎮定地面對死亡,顯示了作者生而何歡,死而何懼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輪回說,冷靜、客觀、從容地面對生命,熱愛生命,表現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4)人的一生會遇到快樂、悲哀、嘲諷甚至反對,快樂與痛苦相生相隨。
(5)雖然每一個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組成整個人類卻可以創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表現出作者浩渺的思緒、寬廣的胸襟。
(6)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才,都能為人類作貢獻,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7)闡述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辯證法,表明作者對生命規律的判斷、認識。
(8)這一句話與孟子的生于憂患表意相同,我們要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
2.提問: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并自由發言。
示例:生命的本質和規律,在于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于消亡,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境與逆境相伴相隨。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生命存在于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斗爭的過程。
個體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個體生命最終要回歸宇宙大生命的母體之中。
生命的體驗,始而新鮮,繼而平靜,最終歸返大生命母體中則無歡喜也無悲哀。
3.教師總結:本文用充滿哲理的語言,對生命過程進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現了作者對生命本
質的認識。生命需要流動和生長,我們要享受快樂,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艱難。我們要感謝生命,不僅感謝快樂,也要感謝痛苦。我們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尋生命生長的閃光點,向生命的頑強不屈敬禮。我們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貴頂禮膜拜,為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刻喝彩。
三、鑒賞語言
1.摘句交流
請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語句,把它推薦給大家并簡要說明理由。
學生自由發言。
2.教師歸納:
美在靈動、蘊藉。集中表現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兩個層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
美在反復。生命像生命又像既成為行文層次的標志,又給人旋律回轉、反復吟唱之感。
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莊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對死亡的畏懼、痛苦。語言看似平常,實則蘊含邈遠的情思,意味深長。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反復強調,否定生命輪回說,理性地對待生命,表現了作者高遠的人生情懷。
美在詩意。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是一句詩句,云翳喻指豐富多樣的經歷、體驗;美麗的黃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齡。或者說到了老年,具有無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況。冰心老人誠摯地祝愿,希望我們的一生有豐富多樣的經歷,真正體驗人生的美好。
3.仿句練習
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另寫兩個句子。
學生自由發言。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豐富的色彩,來描繪一幅壯麗的畫卷。
愿你生命中有動人的音符,來譜寫一支雄壯的歌曲。
愿你生命中有清冽的甘泉,來釀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四、聯系實際,體驗反思
教師創設討論氛圍: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請聯系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說一段話,表達自己的人生信念。
學生由于閱歷所限,恐怕會為生活中的諸多煩惱所困,教師應相機誘導,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使他們從容應對生活,感謝幸福、感謝痛苦。
五、課堂小結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樹為喻,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律以及生命中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給我們至美的藝術享受。
六、布置作業
1.背誦你喜歡的語句。
2.閱讀冰心的散文《霞》(見課本P71),比較《霞》與《談生命》,說說它們的異同。
提示:《霞》寫于1985年.《談生命》寫于20世紀40年代。兩文寫作時間相距近四十年,其間我們國家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也由中年人變為老年人。兩文主題有相似之處,情調略有不同,課文的情調更加激昂一些,《霞》更加平和一些。
(《霞》鑒賞文章見備課資料部分)
板書設計
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樹)
談生命 哲理美(生命--生長,流動;感謝--快樂、痛苦)
吾言美(靈動、蘊藉、反復、詩意)
七.教學后記
談生命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積累詞語,理解“驕奢、蔭庇等的詞義;理解作者對生命本質的認識;體會文中聯想和想象的運用,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講練結合訓練學生的理性思維和語言提煉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朗讀整體感知全文內容,正確理解文意;運用跳讀、精讀品味文中最能表達作者人生感悟的句子;在分析品味中加深對生命體質的認識,達到領會文章主旨的目的;通過欣賞課文讓學生說出自己的認識;通過體驗反思將作品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3.情感與態度目標:認識生命的客觀法則,培養學生健康、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學時分配:
一課時
教學重點:
認識生命的本質,品味探究精妙的語言。
教學難點:
感悟生活,養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教學方法:
朗讀法、品味法、練習法、延伸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在黑板上寫下“生命”二字}教師:同學們看到“生命”二字,你會想到哪些詞語、景物和句子?
(學生根據自己的積累回答,暢所欲言。如:①我想到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野草,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②我想到了“偉大”,我覺得世間萬物都是有生命的,每一個生命從開始到結束,都是一個偉大的過程。……)
教師:是的,生命是一個司空見慣的,又是亙古不變的的話題,歷代文人墨客都談到生命這個話題,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世紀老人冰心的《談生命》。教師寫完標題。)
二.走進作者:
教師:同學們,你能介紹一下作者冰心嗎?她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學生根據課前的預習以及知識積累回答)
教師給予學生恰當的評價后,屏幕展示“冰心小檔案”,請一名同學朗讀。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長樂人,現、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其父謝葆璋是一位參加過甲午戰爭的愛國海軍軍官,在海浪、艦甲、軍營中冰心度過了著男裝、騎馬、射擊的少年生活。中華民族飽受列強欺凌的屈辱歷史,更激發了她的愛國之情。1911年冰心入福州女子師范學校預科學習。1914年就讀于北京教會學校貝滿女中。“五四”時期,在協和女子大學理科就讀,后轉文學系學習,曾被選為學生會文書,投身學生愛國運動。1919年開始發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1921年參加茅盾、鄭振鐸等人發起的文學研究會,努力實踐“為人生”的藝術宗旨,出版了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等。1923年赴美留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生了廣泛的的影響。她的作品熱衷于以宣揚母愛、自然、童心為內容的“愛的哲學”。
三.初讀課文:
教師:現在請大家根據要求自己朗讀課文。
(教師出示朗讀要求)①讀準字音,找出生字新詞;
②讀出感情,品味作者對人生的認識。
(學生朗讀課文后,指出生字新詞,師生共同解決)
屏幕出示鞏固字詞①給加點的字注音。
驚駭( ) 梟鳥 ( ) 羞怯( ) 緋紅( ) 怡( )悅
蔭庇( ) 芳馨( ) 休憩( )
②根據拼音寫漢字。
chán巖( ) 云yì( ) 休qì( ) 驕shē( ) 穿枝fú葉( )
③解釋詞義:蔭庇 驕奢 云翳
四.品味文章:
(教師出示問題學生思考討論)
⒈這篇課文中,作者把生命比做什么?它們分別經歷了哪幾個生命歷程或哪幾種生命狀態?
(學生或自己思考或小組討論后回答:①比做“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②奔流向前———匯入大海;歷經四季——葉落歸根;幸福、快樂、痛苦、悲哀)教師板書。
⒉在這幾種生命歷程中,“春水”“小樹”表現了怎樣的心理品質、情緒狀態?
(學生答出“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樂觀向上的精神”的意思即可給予肯定)
⒊作者說人生的真諦是什么?
(生答:人生的真諦是不可能永遠快樂,也不可能永遠痛苦。)
五.欣賞課文:
⒈教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篇文章吧,請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有感情的讀給大家,并說一說為什么?
教師示范:我喜歡文中的“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它強調了人生的主動性,要想充實的度過人生,關鍵在于自己要從積極的人生態度出發,珍惜時間,珍視生命,尤其是遭遇不順的時候,更不能被厄運壓倒,對生活保持堅定的`信念。不息的努力讓人生更有意義,更有光彩。
(學生從內容上說,語言上說,結構上說,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⒉教師:同學們你認為文中哪個詞語值得積累?
(學生根據自己的看法提出,只要提出就應給予鼓勵。如:卑微、渺小、吟唱、芳馨、云翳等)
教師:(把同學說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同學們發揮你的想象力用這幾個詞語說一段話,說不定我們這里還有第二個冰心呢?
(學生能用上幾個詞語,語言連貫,有內容且健康就給予表揚。)
六.體驗與反思:
⒈人生在世,或福、或禍,可能不期而至,對此我們應怎樣面對?
(不要求答案統一。學生:遇到困難挫折時,要不灰心,要勇敢樂觀有韌性,堅信雷雨過后就是彩虹;成功時,不被勝利沖昏頭腦,要清醒的地認識到人生應隨時準備迎接明天的挑戰。用樂觀向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感謝生命。)教師板書。
⒉在作者眼中“生命像一江春水,從雪山發源最終流入大海。生命像一棵樹,歷經四時,最終長成參天大樹。”好,現在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仿照例句說說生命像什么?
(學生:生命像一輪月亮,歷經圓缺,把清輝撒向大地。 生命像一棵小草,歷經風吹雨打,展示自己的綠色。)
七.教師小結:
這篇文章中我們領悟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永遠荊棘滿路,這需要我們很好的把握人生態度,對待人生際遇。祝愿同學們再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夠勇敢樂觀的面對困難,珍視生命,做一個生活的強者。
板書設計:
生命像春水:奔流向前———匯入大海
談生命 感謝生命
生命像小樹:歷經四季——葉落歸根
教學反思:
這節課基本上能實現教學的預期設訂。
⒈為了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學出信心,我設計的幾個環節,如初讀課文時字詞的積累,品味課文時幾個簡單的問題,欣賞課文時語句和詞語的提煉,都是從注重學生的語文基本功的角度出發。
⒉設計了“欣賞課文”這一環節,學生可針對文章的語句,提出非常多的看法,幾乎設計到文章的方方面面,內容也不確定,學生對這樣的問題參與熱情高,而且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看法,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再次獲得學習的自信。
⒊為了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設計了“連詞成句”“仿寫”的環節,培養語文興趣體現生活處處皆語文的廣闊天地。
⒋力求實現學生、老師、文本之間的平等對話。
談生命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掌握重點字詞。
2.朗讀文章,揣摩、品味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的聯想和想像。
3.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朗讀文章,揣摩、品味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感情,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難點
揣摩、品味文章內容。
教學設想
教學本課,為使課堂教學思路清晰,采用“板塊式”教學結構,將教學過程共分為六個板塊,即:創設情境,激疑導入----自主朗讀,整體感知----把握內容,理清結構----質疑問難,深化理解----寫話訓練,感悟提升----反思小結,鞏固創新。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疑導入
生命,大自然中最美麗的花朵,引發人們的無窮的追思和遐想。生命的本質究竟是什么呢?這節課,讓我們走進文本,和作者冰心一起,作一次深刻的生命探索。(板書:談生命冰心)
(設計意圖:設疑激疑,喚醒學生的探索欲望,拉進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指名朗讀,全班評價。
提示:朗讀基調的把握是否準確,有沒有讀出感情的變化。明確:一江春水:充滿激情→快樂平靜→平靜;一棵小樹:喜悅希望→寧靜怡悅→非常平靜。語調應隨感情的變化而變化:感情平靜,語調深沉;感情激越,語調激昂;議論處,情調高昂,字字蘊含力量。同時,結合學生評價,強調重點字音。
3、評價后朗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語段,進行朗讀訓練。
4、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畫面、語言、哲理等幾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和初步評價。
說說初讀感受。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從畫面、語言、哲理等幾個方面說說自己的感受和初步評價。示例:我喜歡“有時候他遇到巉巖前阻,他憤激地奔騰起來,怒吼著,回旋著,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沖倒了這危崖,他才心平氣和地一瀉千里。”“奔騰、怒吼、回旋、催逼、沖倒、一瀉千里”形象地寫出了一江春水雄渾的氣勢,揭示了生命的力量不可遏止。
教師相機點評,把交流引向深入。
5、字詞積累
①給加點的字注音。
驚駭( )梟( )鳥羞怯( )緋( )紅怡( )悅
蔭( )庇芳馨( )休憩( )渾濁( )果實累累( )
②根據拼音寫漢字。
chán( )巖云yì( )休qì( )驕shē( )穿枝fú( )葉
③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A、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B、他伸展出他如蓋的濃蔭,來蔭庇樹下的幽花芳草。
C、他結出累累的果實,來呈現大地無盡的甜美與芳馨。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學生從整體上充分感知文本的主要內容,為學生深入解讀文本奠定基礎。尊重學生的初讀感受,是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前提。1、2、3個小環節特別是第3個小環節,使朗讀訓練得到有效落實。把生字詞教學放到初讀感受交流之后,是要保證由讀到感的連貫性。這是本環節設計的一個亮點。由于學生在七八年級已經學習過冰心的作品,學生對作者已經比較了解,故有意刪去了作者簡介環節,以節省教學時間。)
三、把握內容,理清結構
課文只有一段,但是思路清晰,條理清楚。同學們思考一下,你認為全文可劃分幾個層次?
生速讀文章,劃分層次,鼓勵學生有不同的劃法。
下面作一種較為粗略的分段:(課件出示下面內容)
第一層:第一句話。(全文的領起句,也是文章思路的起點)
第二層:從“生命像東流的一江春水”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春水東流的狀況)
第三層:從“生命又像一棵小樹”到“也不敢信來生”。(描寫生命像一棵小樹成長到衰亡的狀況)
第四層:最后結尾。(總結上文,抒發感想,闡發哲理)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結構,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這樣也可以使第二環節學生初讀形成的片段感受,連成有機整體。同時,這個環節比較容易,可以舒緩一下課堂節奏。)
四、質疑問難,深化理解
“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疑問是創造的先導。請把你發現的問題提出來。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法,把每個小組的問題匯集起來。教師挑選共性的問題或有較大研究價值的問題,公示出來,供全班研討。若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則出示自己設置的問題讓學生研討。
教師預設問題如下:
1.“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樹”分別經歷了哪幾個生命歷程或哪幾種生命狀態?暗示了怎樣的人生歷程、人生狀態?
2.最能表達課文主題思想的是哪一句或哪幾句?你從中領悟到生命的本質是什么?生命的.規律又是怎樣的?
3.綜觀全文,作者意在宣示一種什么樣的人生觀?
4.怎樣理解“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
5.本文語言運用有什么特點?
(設計意圖:質疑問難,既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也可以促進學生進一步閱讀文本,沒有深入閱讀的學生,是提不出問題的。考慮到可能出現的情況,我對問題作了預設。這樣,就把生成與預設結合起來,是教學目標得到有效落實。)
五、寫話訓練,感悟提升
請從下面三個話題中任選一個,寫一段話,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理解。
1.冰心把生命比做春水和小樹,你還想把生命比做什么?
2.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不怕困難,昂揚向上的人的事跡?
3.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在快樂中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聯系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寫一段話。
(設計意圖:通過這一環節的訓練,把課文理解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把讀寫有機結合起來,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提升了學生對生命的感悟,將語文學習的空間由課內拓展延伸到了課外,實現了語文課堂的開放化。同時,出示三個話題,保障了學生選擇的權利,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最大限度的訓練。)
六、反思小結,鞏固創新
教師指導學生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和自我評價單。學生從“知識上的收獲,思想上的收獲,方法上的收獲”三個方面填寫閱讀體驗報告單并進行自我評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節課上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附:一點說明
本文學習,課時安排是兩課時,一是考慮到本文語言精美,富含哲理,是學生學習的典范,兩課時,可以保障學生能夠對文本充分感知,深入思考,有效積累;二是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特別是質疑問難的環節,可能會有許多意外發生,兩課時,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思路的調整,也能使學生的交流有充足的時間保證。兩課時沒有斷開,主要是顯示教學設計思路的流暢性、簡潔性。如果在基礎較好的班級,一節課也可以上完。若分成兩節課,可于第三環節處斷開,間以語言積累,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背下來或者抄下來。
【談生命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談生命》教學設計06-12
《談生命》教學設計15篇06-19
九年級語文教學設計:《談生命》02-02
談讀書教學設計10-06
《談讀書》教學設計03-23
談禮貌教學設計06-07
《談讀書》的教學設計09-10
生命教學設計04-21
《談讀書》教學設計優秀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