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本節是20xx版新人教高中生物學必修1《分子與細胞》的第2章第2節細胞中的無機物,本節知識主要從水和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兩個方面展開。整體難度不大,但教材新增內容水的組成和性質,學生理解時有一定困難,應結合水分子模型和化學相關知識,予以重點突破。
2、和舊教材相比,20xx版教材在知識結構、教材內容變化都較大,具體調整如下:
教材知識結構調整:
新教材先講水的作用,再講水的存在形式(和老教材正好反過來)
教材新增添內容:
1、水為什么能成為良好的溶劑。
2、水具有流動性的原因。
3、細胞代謝、抗逆性和自由水與結合水比例關系和相關實例。
4、P22思考與討論,新增資料2,關于N、P、K對植物的作用。
5、課后習題,新增火星探索,推測生命存在的相關資料。
新教材刪減內容:
1、水在不同年齡段、性別中含量的差別。
2、原教材P36多種元素和化合物共同構成了細胞這個生命系統中的基本層次
3、原教材P36 《與生活的聯系》中補充淡鹽水的維持細胞滲透壓的知識。
4、原教材P36 《技能訓練》中的實驗設計內容。
【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步入高中,還未養成良好的自學習慣,語言的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有待提高,針對上述問題,本節課在教學過程設計上更多注重對學生自學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等方面能力的培養。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水的組成和性質,決定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形成結構決定功能。(生命觀念)
2、運用資料分析法,推理無機鹽生理功能,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生命觀念、科學思維)
3、樹立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社會責任)
【教學重、難點】
1、水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2、無機鹽的存在形式和作用。
3、水是良好的溶劑和水的流動性。
【教學方法】
1、多媒體展示法
2、小組合作討論法
3、模型展示法
【教學過程】
<導入>:
展示人類探索火星的照片,顯示資料:據探測,火星上有固態水,也有流動水的痕跡,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Mg、Na、K等元素。科學家據此推測,火星上曾經或者現在存在生命。
教師設問:科學家的推測說明了什么?
學生回答:水和無機鹽對于生命的存在至關重要。(水是生命之源)
教師:水和無機鹽在生命活動中具體有哪些作用呢?那我們今天一塊來學習水和無機鹽的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以火星探索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新課。同時在學生心底埋下進行科學探索的種子。
教師:展示本節的教學目標:
設計意圖:展示本節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確本節我們要學習那些內容,掌握到什么程度。
一、細胞中的水:
教師:自主學習教材第20頁第1、2段,概括水的五大生理作用。通過讓學生閱讀課本,引導學生歸納出水作用的相關要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取信息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根據有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物學觀點,水為什么能成為良好的溶劑?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20頁相關知識,結合老師提供的水分子的比例模型。小組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結合水的組成及特性,嘗試解釋水為什么能成為良好的溶劑。(水分子電荷模型水分子比例模型)
2、結合氫鍵的形成及特點,說明水分子為什么具有流動性?
3、水的那一特性,對于維持生命系統的穩定性十分重要?
教師:先閱讀課本知識,結合老師提供的水分子模型及課件上的水分子電荷模型。小組討論結束,安排學生上講臺解釋下水為什么能成為良好的溶劑,水具有流動性的原因。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閱讀、提取信息能力,觀察水分子電荷模型和水分子比例模型,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和講臺講解,培養學生的小組合作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展示:心肌和血液含水量的表格,心肌和血液含水量基本相同,為什么二者狀態不同?
組織器官——含水量
心肌——79%
血液——83%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分析表格,提取信息能力,引導學生歸納總結出水的存在形式、特點及含量。
教師展示: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總結出答案。
一、水的存在形式及特點。
水特點
自由水:自由流動、游離狀態
結合水特點:失去流動性和溶解性
二、水的含量和細胞代謝的關系:自由水比例越高,其新陳代謝越旺盛。結合水越多,植物抵抗干旱、寒冷的能力越強。
教師:展示資料,引導學生根據水和細胞代謝及抗逆性關系,小組討論解釋下列現象。
資料1:秋天農民收獲玉米和花生種子后,要曬干儲存,為什么?
資料2:寒冷的冬天,農民較少灌溉,以利于小麥過冬?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常見現象,通過一些簡單的生活實例來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
課件展示習題:
聯系生活,判斷以下哪些是結合水,哪些是自由水?
(A)切西瓜時流出的瓜汁水
(B)雞蛋清里的水
(C)新鮮小麥種子曬干時丟失的水?
(D)曬干的花生、稻谷中主要含有的水
(E)曬干后的種子再烘干,失去的水
教師:安排一名學生到講臺展示答案,如果答案不對,可以安排其他學生予以補充。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對自由水、結合水的掌握情況。
教師總結:有C說明花生種子失去自由水,還能萌發,有DE說明植物失去結合水,種子死亡,說明生命活動離不開水。
二、細胞中的無機鹽
教師課件展示:閱讀教材P21“細胞中的無機鹽”,并填空。
1、含量:很少,占細胞鮮重的。
2、存在形式:大多數以形式存在如:Na+、K+、Ca2+、Fe2+、Fe3+、Cl-等。
教師課件展示資料:小組討論,閱讀資料,總結出無機鹽的作用。
資料1:右圖是一種葉綠素分子和血紅素分子結構簡圖。
資料2:哺乳動物鈣離子含量太低,動物出現抽搐,番茄缺少鉀,葉片會失去綠色導致干枯死亡。(葉綠素血紅素)
資料3:K+可以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Na+可以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
資料4:血液中含有HCO-3和H2CO3,可以維持酸堿平衡。
設計意圖:
1、學生閱讀資料獲取信息,運用不完全歸納法,推理出無機鹽的功能。注重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
2、認同無機鹽對生物體的重要性。
3、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其團隊意識,合作精神。
教師課件展示:無機鹽的功能,并要求學生背誦一遍,以加強記憶。
功能一:無機鹽是一些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功能二:可以維持細胞和生物體的生命活動。
功能三:無機鹽調節滲透壓,維持細胞形態。
功能四:無機鹽可以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
設計意圖:展示無機鹽的功能,要求學生背誦,以加強記憶,強化落實。
【聯系生活,回答問題】
資料1:對病人進行輸液時,一般用0.9%的.NaCl溶液作為藥物的載體,原因是什么?
資料2:貧血患者除了補鐵以外,還應該多吃一些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為什么?
資料3:人長期缺鈣會導致抽搐,缺碘會導致甲狀腺會腫大,那么,無機鹽的攝入是否是越多越好那?
設計意圖:及時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讓學生學以致用,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實例。同時,讓學生認清無機鹽不是補充越多越好。
教師:通過以上學習,我們知道了生命活動離不開水,生命活動也離不開無機鹽,這樣也就解釋了,為什么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水和無機鹽的痕跡,就推測火星上有生命的結論。
水對生命如此重要,那么我們現在水資源狀況怎樣呢?教師展示水資源圖片,引發學生思考與討論,面對現狀我們應該怎么做?
學生:學生激烈討論后,提出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等建議。
設計意圖:通過對細胞中水的重要作用的學習,了解目前水資源的狀況,形成保護水資源的社會責任。
【構建思維導圖,進行知識小結】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必修1第2章第2節,包括細胞中的水和無機鹽兩大塊教學內容。針對整個教學過程,現總結反思如下:
火星的研究是當下的熱點,通過展示一組火星探索圖片,提問:“科學家的推測說明了什么?”來導入本節課的學習,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提出問題,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接下來引導學生回答給出的問題,學習細胞中的水和無機鹽的作用,并進行合作探究及適當。
參與聽課的老師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本節課有如下優點:
課件制作精美,圖片素材豐富,充分發揮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普通話標準,語言表達準確、簡練,富有親和力,教態自然。
充分發揮學生自學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等,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新課標的教學理念。
備課充分,課堂應變能力強,思路清晰,連貫性強。
學生積極發言,課堂氣氛活躍。
注重了學生的節約用水和保護水資源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不足之處有:
學生回答問題后,可以讓其他同學提問和補充,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可以考慮減少陳述講解的內容,更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我在聽取了其他教師的意見后,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改善:
上課前認真備課,尤其是在備學生方面。
課堂上引導學生提問和補充,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高中生物教學設計2
一、版本: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
二、設計內容:
第5章細胞的能量供應和利用第1節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第1課時——酶的作用)
三、設計理念
在實施新課程中,需要構建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教學策略。根據新課程理念,高中生物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生物科學素養。使學生由以前的“學會”到“想學”再到“會學”,“引導──探究”發現式教學法就是在這種理念下應運而生的,該教學法以問題解決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本節課以“引導──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來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為設計理念。符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要求:“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該理念的.運用有利于學生科學素養、協作精神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不僅重視知識的獲取,而且更加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問題的推動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真正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思想。
四、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酶”第1課時——酶的作用,主要探討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該內容以第4章第3節物質的跨膜運輸方式中的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以及初中生物學“消化”為基礎。學習本節利于“細胞代謝的學習”,利于選修模塊中有關酶的應用、微生物發酵、蛋白質提取和分離等知識的學習。
2.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說明酶在代謝中的作用(Ⅰ)。
(2)技能目標:進行有關的實驗和探索,按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和步驟,正確完成相關的實驗操作。學會控制自變量,觀察和檢測因變量的變化,以及設置對照組和重復實驗(Ⅱ)。
(3)情感目標:①評價自己的實驗結果,②參與交流,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維護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見。
3.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4.確定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方法教學重點:酶的作用。
[解決方法]利用學生對無機催化劑的知識基礎切入,引入酶的學習。通過實驗、資料分析得出酶的作用。自然界中的生命現象都與酶的活動有關,活細胞內全部的生物化學反應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在人體內,大約每分鐘要發生幾百萬次的化學反應,這么多的化學反應之所以能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完全是因為酶的作用,酶是一種什么樣的物質?在化學反應中是怎樣起作用的?顯然應是本節課內容的重點。
教學難點:①酶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原理。②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解決方法] ①利用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字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②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感悟酶作為催化劑特點,及控制變量的方法。活化能這個名詞在高中生物教材體系中是第一次出現,無論是學生還是教師對這個名詞都很陌生。化學反應之所以能進行,就是達到反應所需的活化能。在酶的作用下,原來不能進行反應的物質發生了反應,是增加了反應物的自由能,還是降低了反應所需的活化能?通過實驗和類比,必需要讓學生理解。
高中生物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說出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嘗試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探討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
3.認同生命的物質性。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
(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2.教學難點
(1)構成細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三、課時安排
2(上課1和實驗1)
四、教學過程
〔引入〕以“問題探討”引入,讓學生以初中的知識來思考,回答。
〔問題〕以“本節聚焦”再次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
〔板書〕
一、組成細胞的元素
大量元素:C、H、O、N、P、S、K、、Mg等
微量元素:Fe、Mn、Zn、Cu、B、Mo等
基本元素:C、H、O、N、S(Ca)P、
主要元素:C
二、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思考與討論〕生思考師提示。
1.提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的區別主要看它們的分子組成中是否有碳元素,如糖類是有機化合物,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水是無機化合物,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當然這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區別。對這兩類化合物的嚴格區分,請參照化學教科書。
2.提示:細胞中最多的有機化合物是蛋白質,無機化合物是水。蛋白質是組成生物體的重要物質,在生命活動中起重要作用;水是生命之源,離開水,生命活動就無法進行。
3.提示:植物的葉肉細胞、果實細胞和種子的細胞中通常含有較多的糖類、脂質和蛋白質。如禾谷類的果實、種子中含淀粉(多糖)較多;甘蔗的莖和甜菜的`根含蔗糖多;花生、芝麻種子中含脂質多;大豆種子中含蛋白質多,等等。要想從植物的果實、種子中獲得糖類、脂質和蛋白質,就要設法使細胞破碎,再將這些物質提取出來。
三、實驗
〔到實驗室做實驗〕
3.生物材料中有機化合物的種類、含量不同。因此,我們應選擇多種多樣的食物,保證獲得全面的營養。
〔小結〕略。
〔作業〕一二題。生思考師提示
〔提示〕1.(1)跡唬2)√擰
3.B。
拓展題
1.提示:細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動地從環境中獲取生命活動需要的元素。這是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之一。
2.提示:不能。生命系統內部有嚴謹有序的結構,不是物質隨意堆砌而成的
【高中生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教師個人教學設計05-05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標志設計》教學設計10-26
教學設計08-23
《》教學設計09-27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7-13
高中生物教學心得體會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