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精選21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
教學準備:
錄音機
教學時數:
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你喜歡春天嗎?你眼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現在,讓我們一起走出家門,走進大自然,去尋找春天的蹤跡,共同領略著名女作家蕭紅筆下的春天的原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把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課文,學生互相評議朗讀的情況。
3.默讀課文,讀后匯報:說說自己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還有哪些問題。
三、學習生字、新詞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
2.交流學習結果,讀準下列生字并組詞:
脹、欣、籽、鴉、棉、糞、覓、巷、咩、坎
說一說你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的?
3.你有哪些詞語不理解,請找出來,可以查閱字典、詞典或其他工具書,也可以仔
細讀讀相關語句琢磨琢磨,還可以和同學、老師討論交流。同桌之間互相檢查朗讀課文,校正讀音。
四、作業:帶著自己的理解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春,預示著生機,預示著活力。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三月的原野,來感受北國的春天。(板書課題)
二、理解感悟課文
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從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北國的春天到來了。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初春的景物有什么特點,讀完后有什么樣的感受,說一說。
三、交流閱讀體驗
(1)從小草的描寫感受到春來了[課件出示語句]“三月的原野已經綠了……媽媽驚喜地說:‘那一定是向陽的地方!’”引導學生說說自己讀到了什么。抓住 “透出”“轉折”“欣幸”等詞語感受小草表現出的頑強的生命力。從孩子和母親對話里讀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能把你的理解讀出來嗎?引導學生體會人們尤其是孩子的那份驚喜,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師:從對小草的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嚴冬悄然退去,春意已近。我們仿佛聽到了春天的腳步聲。春天給土地、植物、動物、人類都帶來了希望。文中哪些景物也給我們帶來了這樣的感受?
(2)“搶根菜的白色的……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
理解“天氣一天暖似一天……”這句話,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師生交流。從河冰發了、苦悶而又奔放的流,烏鴉覓食,飛舞的楊花等,我們看到了生命,看到了希望,也仿佛看到了從大地下涌出的勃勃生機,春天的腳步越來越近。
作者對初春田野上的.景物進行了仔細的觀察才把景物寫得如此生動、具體。作者是怎么觀察的呢?
你看,有動態的:羊羔的叫聲,河冰在流,烏鴉、楊花在飛;有靜態的:小草、蒲公英;有顏色:綠色的小草,白色的搶根菜籽兒,變黃的榆樹;還有石子打船的聲音。
真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
(3)指導鑒賞、背誦課文。
四、激發觀察興趣,尋找身邊的春天
1.師: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春天離我們并不遙遠,只要你睜開發現的眼睛,帶著一顆細膩的心去觀察,去體會,那么在校園,在公園,在山林,在路邊,甚至在自家的周圍……你都會發現春天的蹤跡:一陣春風、一場春雨、一棵小草、一個嫩芽、一朵小花、一個風箏、一只蝴蝶、一條小蟲,等等。從這些,你都會感受到陽氣升了,春天來了,以及春天里人們所特有的勃勃生氣。
2.作業:尋找春天,注意事物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全班交流,練習口語表達
1.師:讀了《三月的原野》這篇文章,不禁會使人贊嘆:好一派生機呀!在尋找了春天之后,或許你從心底里萌發出一年之計在于春的感慨,或許你這才真正理解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或許你還想了很遠很遠……來,展開你的想象,發出你的感慨,說出你對春天的認識吧。
2.學生說自己尋找到的春天,教師相機指導,學生之間也可以提出疑問或建議。
二、嘗試拓展閱讀,積累語言
推薦拓展閱讀:朱自清的散文《春》。課后搜集、閱讀與春天有關的文章、詩歌、諺語等,并進行交流。把自己的感受記在本子上,也可以寫一篇觀察日記。
板書設計:
草
驚喜 蒲公英
河冰化了
2 三月的原野
可熱了強烈
呼喚 楊花裝滿了
心坎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肴、豈、泱”3個生字,會寫“淹、岳、粥、寢、凌、佳、肴、豈、咽、宰、泱”11個生字,掌握“米粥、廢寢忘食、凌晨、佳肴、咽不下、宰相、泱泱、毫不介意、和衣而眠、于心不忍、清高、千載難逢、殿試”等詞語,能夠聽寫“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云山蒼蒼,江水泱殃,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2.幫助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3.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了解范仲淹刻苦讀書的故事,體會其以天下為己任的精神品質,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質。
教學難點:
領悟文章是怎樣通過人物的言行來表現人物特點的。
教學準備:
演示文稿
第一課時
一、預習提綱:
1、畫出生字、新詞,并想辦法識記。
2、搜集有關范仲淹的資料。
3、想想文章寫了范仲淹的幾件事?
二、激趣導入
出示《江上漁者》,讀這首詩,你能看出什么?(作者對勞動人民的關心、同情)
三、展示匯報:
(一).介紹范仲淹。
(二).匯報字、詞掌握情況
1、讀生字、詞語卡片。(分組展示)
2.聯系文章內容解詞
出示:劃粥割齏、大夫、范仲淹
a.讀詞
b.文中告訴我們這個詞是怎么來的?
C.從中你能看出什么?
d.你還有哪些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淹”字的'三點水還可以換一部分,能有什么字?)
出示:只身 只得 只煮米粥 一只
3、讀準“只”字在不同詞語種的音。
( 三 )、檢查預習情況
1.聽寫詞語
毫不介意 粗茶淡飯 廢寢忘食 貧寒 閉門不出
2.用上以上聽寫的詞語,試著說說本文的主要內容。
3.聯系文章內容解詞
出示 劃 粥 割 齏
四、再讀課文,提出不懂問題
五、布置作業
1.讀課文
2.找有關范仲淹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預習提綱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1.讀懂了什么?
2.從這句話中看出作者什么?
3.讀了這句話有什么問題?(小組討論后匯報)
生:(1)為什么這么說?
(2)他是怎樣先天下之憂而憂的?
(3)他做了什么?
4. 仔細讀讀課文。
5. 默讀課文,全文寫了范仲淹幾件事? 用簡練的語言概括。
二、展示匯報:
試著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事件。
1.只身苦學
2.劃粥割齏
3.閉門不出
4.謝絕佳肴
三、深入讀書:
出示: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從小讀書十分刻苦。
范仲淹兩歲喪父,家境貧寒,從小讀書刻苦。
(1)對比讀,讀懂了什么?
(2)讀到這兒,你能從文中舉例說明范仲淹十分刻苦的語句嗎?
生:從“累了……”
生:從“劃粥割齏……
生:從五年未解衣……
(3)課文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為什么他要這樣刻苦學習。
(4)再次深入讀書尋找答案
2.出示:
他( )說:“我的志向,要么當個好大夫,要么當個好宰相。好大夫為人治病,好宰相治國為民。
(1)讀句子,想想他是怎樣說的,在“說”前加入語氣詞。
(2)練習有感情地讀這句話。
(3)從這句話中,我們又能看出范仲淹是怎樣的人?
(4)包含著對祖國的熱愛,再讀這句話。
四、總結全文
讀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獨立匯報)
五、積累詞語
1.用筆畫出表示范仲淹學習刻苦的詞語,背一背。
毫不介意、粗茶淡飯、廢寢忘食、
2.聽寫練習。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云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板書設計:
16、范仲淹的故事
愛國愛民
閉門不出
謝絕佳肴
劃粥割齏
只身苦學
課后反思:教學《范仲淹的故事》這課時,我是讓學生們在課上預習的,給學生安排了充裕的自主學習的時間,然后讓學生們自由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教學中我還重點引導學生朗讀并理解了第2——5自然段的內容,學生能用精煉的語言概括主要事件,同學們都被范仲淹刻苦學習的精神所感動了。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樹梢、旺盛、聚精會神”等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令人快樂。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字,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樹梢、旺盛、聚精會神”等詞語。
3、會欣賞圖案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體會新詞。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課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出示春天的畫面)
2、誰知道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
3、出示詩“兒童不解春何處,只揀游人多處行。”齊讀,猜詩意。
兒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揀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們以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國當代有一位著名作家,叫冰心。在62歲那一年的春天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兒去找春天的呢?
二、板書課題,讀中審題。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檢查讀書情況。因課文比較長,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3、教師相機教學生字詞。
四、圍繞“行”字理思路
1、默讀課文,劃出作者游覽的行蹤順序
板書:園門口 知春亭 玉讕堂
五、課堂練習
1、寫字指導。
2、學生描紅,臨寫
3、練習朗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圍繞“兒童多處行”學1——4自然段。(出幻燈)
過渡:現在我們就隨著冰心奶奶一道去兒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自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哪些句子寫的是“兒童多”,把這些句子找出來畫下來。
2、想象著讀讀,想想該怎樣讀?學生練習朗讀。
引導學生讀:假如你是這些孩子,沐浴在美好春光里,你的心情怎樣?讀讀。
3、指導朗讀(隨機出示,視頻范讀)
(1)“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擠出來,就像從一只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你一邊跑,一邊會喊些什么?帶著這樣愉快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2)我們笑著下了車,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
(3)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
(4)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喳喳,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散發著太陽的香氣息。
(5)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
(6)轉彎的地方,總和一群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反復朗讀這些句子,讀中感悟。學生暢談體會。引導學生說出春天的頤和園成了兒童的樂園,兒童的世界,兒童的海洋。他們盡情說笑,在陽光下東奔西跑,個個忙得鼻尖冒汗,卻又那么歡暢活潑,不知疲倦。他們身上有著使不完的力氣,充滿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字里行間還能體會到作者對兒童的喜愛。
三、學習5、6自然段
1、春天如此讓人心醉,快來讀讀課文。請你找到描寫春天的段落,把描寫春天的句子畫出來。出示這兩段話:(出幻燈)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2、體會讀你覺得海棠花開得怎樣?用一個詞說說。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再讀讀。
3、想象讀。讀了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指名描述。
課件:展現海棠樹圖。
小結:看到這樣的春景,看到這樣的春光,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作者是怎樣贊美的呢?課件出示:春光竟會這樣的飽滿,這樣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蘊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齊讀)
四、學習第7自然段
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思考從這段中的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那樣的喜愛兒童?
小結:作者為什么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呢?原來兒童多處春光美。
板書:冰心奶奶 把兒童和春光怎樣聯系起來的。
五、比較兒童和花的特點
1、出示第8自然段
2、花兒和兒童都有怎樣的特點?(探討題,出幻燈)
反復朗讀,感悟相通之處:生命力都很旺盛,讓人都感到快樂。
3、指導朗讀。誰來把這一段美美地讀一讀。兒童就是祖國的花朵,如果說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板書:兒童是最美的春光
引讀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當你春游的時候,記住……進行句式變換。
4、回顧全文。冰心奶奶為什么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指名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因為兒童多處春光燦爛,兒童充滿朝氣、富有感染力;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為冰心奶奶喜愛兒童。所以冰心奶奶認為只揀兒童多處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六、拓展,運用語言。出示課件(春天的圖)讓學生用語言描繪。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課后搜集閱讀以下作品。
作品一:《紙船》——體現愛母親
作品二:《片段》——體現愛大海
八、板書:
2只揀兒童多處行
歡暢活潑 旺盛的生命力 新鮮美麗
喜 愛 兒 童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賞析經典作品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寫作中進行遷移運用的表達能力。
3、借助書下注釋學習《儒林外史》中斷氣前的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這一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提高學生閱讀優秀作品的興趣和獨立閱讀的能力。
4、積累魯迅名言,使學生進一步感知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和思想風貌。
5、交流“名家筆下的精彩情節”,提高學生多方面鑒賞作品的能力。
6、學習寫心得式讀書筆記。
教學重點: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借助書下注釋學習《儒林外史》中斷氣前的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這一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提高學生閱讀優秀作品的興趣和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寫心得式讀書筆記。
教學準備:可提前閱讀《儒林外史》或閱讀其它名家名著。
教學課時: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今天我們師生一起到語文百花園,看,這里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們能從中采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一)理解與運用
1、出示例句
天空中掛著圓月。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
2、讀句子,邊讀邊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3、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兒?(第二句好。因為這樣寫把由天空和圓月組成的畫面表現得更加具體、生動、形象了。)
4、再出示幾組句子讓學生讀讀比比。例如:
沙地上種著西瓜。
海邊的沙地上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5、試著運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么樣的”、“有多少(數量)”、“怎樣地”“什么地方”等意思的詞語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寫具體。
山坡上種著果樹。
例:高高的山坡上種著各種各樣的果樹。
飛機降落在停機坪上。
例:一架飛機緩緩地降落在寬闊而平坦的停機坪上。
小結:學會把一個句子寫完整,這對我們寫作可是大有益處的啊!
(二)拓展與交流:
1、同桌分角色朗讀P154兩位學習小伙伴的話,能從中感悟到什么呢?
2、分小組交流各自對本組某篇文章某種寫法的學習收獲。
3、全班交流:由各組推薦代表匯報本組交流的成果。
在匯報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評價。 (三)閱讀平臺
1、本組課文帶我們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覽了一番,下面就讓我們再來共同欣賞《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議立偏房嚴監生疾終正寢》中的一個非常有名的細節描寫吧!
2、教師介紹《儒林外史》及作者簡況。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這部小說描繪了不同類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靈,表現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和將要崩潰的趨勢,也描繪了我國封建社會中的市民心態以及在名利驅使下各種各樣的人。尤其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對一個有錢人嚴監生臨死前的描寫和心靈刻畫,成為“千古絕唱”,被人們津津樂道。
3、學生自由讀文章,把文章讀正確。
4、檢查讀書效果。有針對性地檢查平時讀書機會相對較少的學生,隨時正音:嚴監(jiàn)生諸親六眷(juàn)兩莖(jing)
5、學生默讀文章,思考:臨死前的嚴監生為什么“伸著兩個指頭”?文章表現了嚴監生怎樣的性格?
6、交流對人物的初步感受。
兩根燈芯草,竟然讓臨死前的嚴監生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兩根燈芯草在他的心中是這么的重要,可見他是多么吝嗇。
7、在本課文中,嚴監生動作描寫有哪些,你能找出來嗎?
與大侄子的交流伸出兩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
與二直子的交流越發子的緊了把又狠狠搖了幾搖
與奶奶的交流那只手指著不動把眼閉著搖
與趙氏的交流點一點頭把手垂下
8、從這些動作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劇與吝嗇)
9、體會人物的心理,練習朗讀,要讀出心理的變化。
小結:描寫人物的典型動作、心理對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至關重要的。
(四)積少成多
1、還記得《少年閏土》是哪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嗎?(魯迅)
2、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今天就讓我們共同積累幾句魯迅先生的名言,共同感知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和思想風貌吧!
3、學生自由讀,想一想每句話的含義,把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背一背或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二、口語交際
在學習本組課文的過程中,我們欣賞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學們在課下也曾看過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情節使你歷歷在目。今天,我們就以“名家筆下的精彩情節”為話題,繼續開一次名著賞析會。
1、先來看看活動的建議,了解一下,自己在講述和傾聽是應注意什么?
2、自己先準備。
3、在學習小組內介紹。
4、小組推薦發言。
5、依據評價標準評出最佳講解員。
三、習作
(一)談話導入:
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叫什么題目?是誰寫的?文章主要內容講什么?你為什么對該文興趣濃厚呢?讀了文章后,當時心中有哪些想法?
(課件出示寫作要求)
(二)學習范文,進一步明確讀后感格式:
1、學習《做事要有主心骨——讀<爺爺吃雞蛋>有感》一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是寫讀到的內容(畫上圓括號),哪些地方是寫讀后的感想(畫上方括號),注意:在這兩部分中,哪部分是小作者重點寫的?文中的哪句話概括地表達出了小作者讀《爺爺吃雞蛋》后的最真實的感受?(畫上波浪線)
2、指名朗讀課本,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3、師生共同歸納讀后感的寫作內容:
開頭:交代篇名或書名,概括文章的大意或中心思想;
主干:結合原文,利用聯想或議論,聯系生活實際,寫出自己深刻的感受;
結尾:簡潔明快,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
(三)教師點撥,提醒注意事項:
1、用第一人稱來寫;
2、聯系自己的實際時,一定要是真實的心得、體會,千萬不要無病呻吟;
3、要略寫原文內容,重點放在“感”上;
4、結合事例談感受時不能變成記敘一件事情的習作;
5、除了寫讀后受到的啟示、教育,也可寫靈光一閃時的感悟、聯想,也可評點原文中的好詞佳句,總之形式多樣;
6、標題要合適,可直接擬成《讀后感》、《讀有感》,也可采用正、副標題結合形式;
(四)學習文后的“指南針”。
1、默讀“指南針”的提示:《學寫讀后感》,并注意文字后的圖畫中三個孩子說的話。
2、判斷下列讀后感的寫法哪種正確,在括號里畫“√”。
(1)有“讀”無“感”()(2)有“感”無“讀”()
(3)“讀”多“感”少()(4)“感”重于“讀”()
(五)四人小組內說說讀了喜歡的文章后的體會。
(六)指名2-3人在講臺前說,大家邊傾聽邊思考,隨時指出口述的優缺點,教師相機點評。
(七)學生當堂習作,自己修改,教師巡視,酌情個別指導。
(八)同桌互改草稿,交由老師查閱。
(九)謄抄。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理解“月光啟蒙”的真正內涵,感悟作者對母親的深深感激和懷念之情。
3、學習抓住重要的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文章在表達方面的樸實與巧妙。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經典的散文,齊讀課題。
二、檢查自主學習收獲
1、指導書寫生字
課前同學們已經充分地預習了課文,自學了生字,老師在翻閱同學們的自主學習卡時發現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根據學生出錯的情況相機指導。
2、交流主要內容。
生字同學們已經寫得很漂亮了,課前老師還讓同學們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大家遇到困難了嗎?我們來看看這個同學概括得怎么樣。出示學生的自主學習卡,大家看看這個同學概括的主要內容合適嗎?
概括要點:時間:作者童年的時候。事件:母親是怎樣對我進行教育的。結果:對我產生了什么影響。
3、質疑問難。
剛才我們通過交流發現了預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大家都進行了補充和完善,相信收獲都不小。在預習中很多同學也提出了自己的疑問,老師在梳理同學們的問題時發現這兩個問題比較集中,而且很有價值。出示學生的問題:“母親不識字,為什么是我的啟蒙老師?課文為什么以月光啟蒙做題目?”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解決這兩個問題。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兩個問題中都有個關鍵的詞語啟蒙,那什么是啟蒙呢?
三、理解“啟蒙”
1、啟蒙什么意思?(啟:開啟。蒙:愚昧無知。使初學者得到基本的入門知識。)
這是字典中的解釋,我們還可以根據蒙這個字來理解。
蒙字在古代曾經這樣寫,猜猜看上面的部分像什么?師解釋本義是指用草木枝葉遮擋住了頭部,這樣就看不清,聽不見,啟是開啟的意思,啟蒙就是把頭上的枝葉全去掉了,耳清目明,什么都明白了。
2、文中有一句話也告訴我們啟蒙的意思,出示:
母親把故鄉的愛伴著月光給了我,讓我一顆混沌的童心豁然開朗。
啟蒙就是由混沌到豁然開朗。(板書)母親不識字,為什么是我的啟蒙老師呢?
出示最后一段:
自由讀,放開說,師引導(母親用這些民歌、民謠為我打開了民間文學的寶庫,飛向了詩歌的王國。板書:民間文學想象)
3、理解民間文學。(它指的是廣大勞動人民口頭創作的文學,包括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歌謠諺語謎語等體裁的民間作品。)
4、母親是怎樣為我打開民間文學的寶庫,怎樣用智慧啟迪我的想象的?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把有關的語句畫出來。(根據學生的回答靈活處理)
四、品味歌謠的啟蒙
1、出示兩首歌謠,指名讀。
2、指導朗讀。
(1)母親是這樣讀的嗎?文中有一段話提示了我們應該怎樣讀,你能找出來嗎?
(2)理解三月的和風、小溪的流水、芳香的音韻
出示課文第四段:如果把這個句子變成這樣你還能讀好嗎?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為我吟唱,輕輕的。小院立即飄滿了她的音韻。
“三月的和風”(是什么季節的風?它和其他季節的風有什么不同?輕輕的、暖暖的、舒服,還有花的芳香,春風拂面)
小溪的流水聽過嗎?放視頻。(歡快、悅耳、清脆)
是什么“像三月的和風”那樣輕柔、“像小溪的流水”那樣悅耳?(母親的歌聲)
(3)指導朗讀。
這兩個比喻句讓我們感受到了母親的聲音特別動聽,就像聞到了花的香味一樣讓人陶醉,所以作者感覺是一種芳香的音韻,多美的語言啊!這就是散文的語言魅力,你能把這種令人陶醉的感覺讀出來嗎?
指導學生讀這段話。
讀得真好啊,我們的禮堂也充滿了這種芳香的音韻。
(4)再讀歌謠
現在我們帶著這種感覺再來讀讀這兩首歌謠,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讀出不同的味道。
剛才同學們是讀出來的,你能用你喜歡的音調唱出來嗎?
這歌謠里包含了一分芳香的母愛,一種芳香的詩情,你喜歡嗎?作者就是在母親的熏陶下喜歡上了民間文學中的.歌謠。
五、童謠、講故事、猜謎語的啟蒙。
童謠:
“童謠是屬于你們的,你們想怎么讀就可以怎么讀。我把歌謠給你們,讓你們再體驗一次童年的無拘無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吧!”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
(2)指名表演讀,體會童謠的幽默風趣,給作者童年帶來的樂趣。
謎語:大家猜過謎語嗎?猜謎語時要怎樣才能猜出來?(要根據謎面內容去聯想,可以開發智力)
講神話故事:母親還可能講哪些神話故事,這些故事啟迪了作者的想象。
是啊,唱童謠、唱歌謠,講故事,猜謎語,不識字的母親也許并不知道這樣的方式會給孩子帶來什么,但她滿懷對孩子的愛,把勤勞,把想象,把詩情,把智慧通過這些方式傳給了我,讓我喜歡上了民間文學。那母親算不算我的啟蒙老師呢?
出示句子: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齊讀。
那你們知道作者長大后取得了哪些成就嗎?結合你查閱的資料來談談你對孫友田的了解。
孫友田在詩歌方面取得的成就離不開母親對他的啟蒙教育,那母親算不算他的啟蒙老師呢?
再讀:母親不識字,卻是我的啟蒙老師。
六、感受母愛,理解月光啟蒙
1、課文為什么以月光啟蒙為題呢?
2、學生回答,師相機指導:
(1)母親對我的教育是在月光下進行的。
(2)月光輕輕的,柔柔的,正象征著母親那種柔和的母愛。
(3)月光是明亮的,母親的啟蒙教育多像月光一樣為我指明了方向,引領我走向了詩歌的王國。
3、圖文結合,升華主題
出示課文插圖:
這就是母親在月光下對我進行啟蒙教育的畫面,母親已經和月光融為了一體,為我們營造出一種美好的意境,你能讀出這種美好的意境嗎?
指導朗讀: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此時月光就是母親,母親就是月光,月光啟蒙就是母愛啟蒙,讓我們再讀課題,去體會那份濃濃的母愛。(齊讀課題)
可是同學們知道嗎,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他的母親已經身患重病,失去了記憶,作者把他所有的感激與懷念融入了文章中,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再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這個富有詩意的題目和這幅美好的畫面已經永遠定格在作者的腦海中,讓我們也來讀讀這句話,永遠記住這位偉大的母親吧!
齊讀:此時明月已至中天,母親沉浸在如水的月色里,像一尊玉石雕像。
課下請同學們去閱讀一下孫友田的母愛三部曲:《月光母親》、《迎接母愛》、《母愛似水》。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6
一、談話引入
1、《西游記》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電視劇、動畫片可能人人看過好幾遍,書看過嗎?知道這部小說的作者是誰嗎?能簡單說說這部小說主要講了什么?9(介紹作者、主要內容等)
2、在這部小說中,你最喜歡誰?為什么?談談你對孫悟空的了解。
我們大家對《西游記》很了解,今天這節課我們就跟老師一起來讀讀原著,感受感受名著的魅力。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猴王出世》,了解孫悟空變成美猴王的經過。(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感知
1、下面請同學自己讀讀課文,看能不能讀通讀順,碰上不懂的地方可以跟同桌討論。出示自學要求。
2、交流自學情況:這篇文章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分哪幾部分敘述?
板書:出世──闖洞──拜王)
三、精讀課文
是呀,《西游記》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很大的功勞你覺得應該歸功于誰?(孫悟空)那這孫悟空到底是怎樣的一只猴子呢?請同學讀讀課文,讀了課文你覺得孫悟空是怎樣的一只猴子?要從文中找出依據并說明。
1、神奇:石猴的出世和生活。教學課文第一段。(出示:蓋自開辟以來……朝游峰洞之中)體會神奇和小說語言的精煉。
2、勇敢:石猴探洞。體會動詞的作用。(出示:連呼三聲……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誰最先跳出來,可見石猴是……?(勇敢膽大)你還看出了什么?體會表示動作的`詞。(本領大,身手不凡、機智、靈巧、敏捷等)
3、無私:水簾洞是個好地方,石猴卻沒有獨占,能與眾猴分享。
石猴跳入沒中,看到水簾洞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出示:石猴笑道:“……也省得受老天之氣。”)指名讀。用一個詞來概括,真可以說是……(天造地設)。
老師還特地從原文中找到寫“水簾洞”的一段話,咱們一起來看看。(出示:翠蘚堆藍……渾然像個人家。)
4、聰明:眾猴進入水簾洞后猴性大發,戲耍玩鬧,早把先前的誓言忘在腦后,可此時的石猴卻相當清醒,只見……(出示:石猴坐上面道……何不拜我為王?”)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什么?(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石猴的聰慧、機敏。他不僅有過人的勇氣與本領,還很有心計,天生就是做首領的材料。)
的確,這石猴不僅勇敢膽大,還為眾猴找到如此安身之處,眾猴怎能不拜他為王呢?讓我們再來讀讀這最后幾句話。齊讀:眾猴聽說,即拱伏無違……遂稱美猴王。理解“拱伏無違”,從這個詞你體會到什么?
5、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
四、總結擴展
1、讀到這里,我們了解了猴王出世的全過程,不知同學有何話說?(人物精神、語言魅力、神奇等方面)
2、《西游記》中的故事還有很多,誰能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官封弼馬溫、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偷吃人參果、過火焰山……)
是呀,這么多的故事,我們都可以去讀讀,看看名著是怎么表達的,去感受一下名著的魅力所在。咱們也可以開一個《西游記》故事會。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7
教材分析
《勞動的開端》是一篇表現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的文章,作者吳運鐸根據自己的戰斗經歷寫成傳記《把一切獻給黨》,本課就是節選于本書。從課文中可以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煉自己的堅強意志。
教學目標
1、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初步認識詳寫和略寫的作用,能分辨課文的詳略,更好地領會文章的中心思想。能按提綱簡要復述第—天挑煤的經過。
3、理解課文中4個比喻句表達的意思。
4、了解舊社會勞動人民的艱難生活,感受我自強自立、刻苦磨煉自己的堅強意志。
課前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
板書設計
勞動的開端
生活所迫第一次挑煤走上艱難的生活道路
決定挑煤
舊社會的勞動人民生活艱難,窮孩子也被迫從事艱苦勞動的
悲慘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解題激疑,揭示新課
1、“開端”是什么意思?“勞動的開端”是什么意思?
2、讀了課題,你產生了哪些疑問?
這是一次什么樣的勞動?作者什么時候去參加勞動的`?為什么把這次勞動稱為“勞動的開端”?通過這次勞動反映了什么……
二、簡介作者,了解背景
三、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思考:
(1)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作者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最后又寫了什么?
作者先寫自己小時候家里窮得揭不開鍋,為了解除饑餓的威脅,決心去挑煤。再寫第一次挑煤的經過。最后寫第二天又去挑煤,從此走上了艱難的生活道路。
(2)作者參加的是怎樣的一項的勞動?用文中的一個詞來回答。
2、根據“決心去挑煤--第一次挑煤--第二天挑煤”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四、自學字詞,讀通課文
1、指名認讀生字新詞。
2、給多音字選擇正確的讀音。
煤藏()寶藏()(cang zang)
挑()戰挑()腳(tiao tiao)
半夜得()動身得()了吧(de de dei)
降落()落()在后頭(luo la)
五、細讀課文,加深認識
1、輕聲朗讀課文第一段,思考:這一段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先寫家里窮得揭不開鍋,要用勞動來解除饑餓的威脅;再寫萍鄉煤礦挖煤、運煤情況;最后寫“我”去約小趙一起挑煤。
2、課文中哪些詞語說明了勞動人民生活的艱難?用“--”劃在文中。
重點讀議比喻句,教師點撥。
(1)“看著一家人挨餓,我心里像油煎一樣”
①如果不打比方,使句子意思不變,還可以怎樣說?
看著一家人挨餓,我心里很難過。
②這兩種說法到底哪種好?為什么?用打比方的說法寫出了“我”心里的難過程度。說明才十二歲的吳運鐸就已經感受到生活的艱難和有了為家庭分擔憂愁的愿望。
③有感情的朗讀。
(2)“工人進出……從窯里拖出來”
①變換說法。
工人進出連腰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8
一、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現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二、教材分析
《白楊》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結合本單元“走進西部”的主題,本篇課文,一是要激發學生對獻身于西部的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要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優美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能力。
三、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以遵循三個原則為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
一是以“三為主”原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為主線;二是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創設情景,激發興趣。三是文道統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學習邊疆者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增強其愛國主義情感。
在這樣的前提下,本課的教法我主要運用誘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導法。從整體著眼,以疑為主線,讀思結合,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新知,培養創新能力。
本節課中,教法學法體現了以下特點:
(一)、情景教學法。采用各種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朗讀品悟法。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研讀理解課文的內容。
(三)、合作交流法。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學生們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四、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師:今天我么一起學習袁鷹的散文佳作《白楊》,我們先看一段視頻,視頻看完之后,誰能最先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誰就會被老師聘請為本節課的“教學小助手”。同學們有沒有信心? 播放視頻《小白楊》
師:聽過這首歌嗎?誰知道這首歌的名字?
生:《小白楊》
師:這首歌是歌唱誰的?
生:邊防戰士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過畫面(觀察很認真)
通過歌詞(很會學習)
請兩位做小助手,讓小助手到臺前宣讀他的任務。
一組:選出朗讀最好的同學。評判標準是能做到聲情并茂
二組:選出思維最活躍的同學。評判標準是回答的問題最有自己的見解
教學結束后,評選出結果,并代表老師把禮品贈給這位同學。 師總結引出課題 :歌曲《小白楊》是一首以白楊樹作喻、贊譽中國邊防軍人的歌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白楊》又是寫了什么內容?又是歌頌誰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的讀課文,并做好批注。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本文中的過渡句——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樹,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以此為軸,前面介紹白楊樹,后面爸爸表白自己的心。)
二、 品讀,理解白楊品格特征。
師:學生讀1——12段,找出爸爸介紹白楊樹的句子并分析。 第一句: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
讓學生反復讀第一個句子,看看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教師點撥:突出“直”,并從文中找出體現直的四字詞語“高大挺秀” (板書)
高大挺秀什么意思:高大:又高又大 挺:挺拔;秀:俊秀。總體意思:高大挺拔而又俊秀。(運用組詞法)
第二句: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師:“哪兒”在本文中是什么地方?
教師點撥:先讓學生描繪心目中的戈壁灘,再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白楊樹的特點:
你還知道有哪些像戈壁灘一樣荒涼的地方(沙漠、荒地、青藏高原) 總結出白楊樹的特點:生命力強(板書)
第三句話: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改變句式進行練習,加深學生的理解。
學生誦讀體會含義:這句話贊揚了白楊樹什么特點?堅強不屈(板書)
你想對白楊說什么?
生:
師過渡:爸爸不僅僅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還表白著自己的心,爸爸的心孩子們知道嗎?
三、悟讀,領會爸爸的心愿,由物及人。
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板書:畫上一顆心的圖案)孩子們現在知不知道,你從哪里知道?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啟發學生不
知道什么: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
“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年小學,將來在念中學” 啟發學生不知道什么:他們卻不知道爸爸為什么把他們接到新疆去?
“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做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啟發學生不知道什么: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爸爸為什么把他們帶到艱苦的地方去呢?
板書:爸爸的心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4、師小結:他們不知道,你們知道嗎?小組討論(出示課件) 要求討論后用一句話寫下來。
孩子們并不理解爸爸的心愿,那么爸爸的`心愿能實現嗎? 師:爸爸的心愿能實現嗎?你們從哪里知道的?
(課文結尾)那是因為??
“大樹”指的是爸爸,小樹指的是孩子,
從“正迎著風沙成長”你讀懂了什么?
師:這里的小白楊一定會像爸爸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建設邊疆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在建設者中流傳著一句話: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邊疆建設者像白楊樹一樣,邊疆需要他們,他們無怨無悔的在這里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爸爸贊美白楊樹,實際也是在贊美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工作者。(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覺得邊疆建設者身上閃爍著一種什么精神?(無私奉獻)
師問:這是一種什么寫作手法?(“借物喻人”)我們播放的歌曲《小白楊》以白楊樹作喻、贊譽中國邊防軍人,這篇課文以白楊樹作喻、贊譽了邊疆建設者。課下同學們閱讀茅盾的《白楊禮贊》,看看這篇文章又是歌頌誰的?
出示選自《白楊禮贊》中的一段話,并推薦學生課下閱讀《白楊禮贊》
五、總結課文,激發情感,教育學生。
同學們,在那里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我們教室里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你們的地方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同學們有沒有信心?(結束)
推薦閱讀矛盾的《白楊禮贊》
附板書設計:
高大挺秀
白楊 生命力強 爸爸的心 堅強不屈教學反思:
1、《白楊》是一篇有優美的散文。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的前半部分運用朗讀法,引導學生反復的朗讀,從讀中品悟白楊樹的特點。沒有像一般老師那樣,先讓學生去說,老師去講,最后齊讀,我覺得這樣的朗讀是無效的。教學的后半部分,我采用揣摩和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明白爸
爸的心愿,并通過出示圖片,很自然的學生就能知道建設者身上所閃爍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2、在教學中,我設計了“教學小助手”這一環節,通過歌曲《小白楊》視頻,選出有自己學習方法的同學,并讓這兩位學生各自的任務,評選出朗讀最好的和回答問題最好的同學,而這兩個評選標準就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標準,在教學結束時,兩位小助手代表老師為選出的同學頒發獎品,這一環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有了學習的標準。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9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下午由楊老師陪伴大家一起來度過,見到大家楊老師很高興,所以楊老師想先跟大家做個游戲,好不好?什么游戲呢?吹雞毛,規則很簡單,本次吹雞毛比賽為兩組對抗形式,每組三人,雙方盡力將雞毛吹向對方場地雞毛落地時落在哪一方的場地上,哪一方為輸,采用三局兩勝制,每局結束雙方交換場地,發“毛”權由雙方“包剪錘”決定。請一個小組派兩位同學上來!一人扔雞毛,一人吹,其他同學給你們小組的同學吶喊助威!(2分鐘)
二:新授
1. 剛剛的游戲好玩嗎?這么精彩的場面可不是每天都有,不管什么時候回味起來都覺得很有趣,我想請大家用筆把它記錄下來,比一比看誰描述的最精彩!(3分鐘
2. 誰愿意把你的作品給大家讀讀?
3. 師投影出示一個反面范例,他寫的怎樣?怎樣把文章寫得生動呢?今天楊老師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人物的描寫方法。板書:人物描寫方法
4. 出示范例:武松打虎
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得生動呢?咱們先向名師請教請教。
同學們,知道這是選自哪部著作嗎?《水滸傳》22回,景陽岡武松打虎 ,我們一起來讀讀好嗎?
文段主要是通過什么描寫來刻畫武松的?
寫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師小結:作者之所以能將人物寫得更豐滿、活靈活現的,是因為作者用形象生動、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賦予人物鮮活的生命力,將人物塑造成了經典,讓我們的文學天空中群星閃耀。
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作文的描寫方法之一——動作描寫。板書
5. 同學們,你們認為什么是動作描寫呢?
(指名生回答)
師小結:人物的動作可以分為表情動作、形體動作和其他各種動作。行動能把人的個性特點具體化、形象化。可以這么說,描寫一個人物,有時沒有外貌描寫,但僅通過動作描寫就能夠體現一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板書:表情動作 形體動作 其他具體形象
動作描寫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人物的每一行動都是受其思想、性格制約的,因此,具體細致地描寫某一人物在某一情況下所作出動作反應,就勢必顯示出了這一人物的內心活動、處世態度、思想品質。成功的動作描寫,可以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可以反映人物心理活動的進程,可以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有時候還能推動情節的發展。
三、如何進行動作描寫
1.通過作者的描寫我們仿佛看到了武松神勇無比的那一幕。同學們想想,作者是怎樣把武松打虎的經過寫得那么扣人心弦呢?我們習作時怎樣才能寫出精彩的動作描寫呢?(小組合作討論,3分鐘)
2.小組派代表匯報:
3.好,請你告訴我,你從施耐庵老先生這里學到了什么好方法?(3個組)
4.師總結: 板書:
A、認真觀察,抓住特點。
B、按動作的先后順序有層次地寫清楚、寫具體。
C、抓住人物最有特征的動作,準確而恰當的運用動詞,千萬不能籠統。(比如:“看”這個動作,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用不同的詞,如:“盯”“瞅”“瞪”“瞟”“瞥”“瞻”……)你還能舉什么例子?
D、把動作和表情結合起來寫。與修辭手法相結合。
E、加上心理活動
人物的動作描寫是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現人物的'精神品質。要想寫得描寫的準確生動,就是要寫出人物在具體事件或事情片段中“怎么做”。板書
四、重新游戲,仔細觀察
1.假如時間重新回到剛上課我們做游戲時,你這次會怎樣做呢?想不想再體驗一次?再派一個同學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觀察。
2.開始習作,不僅要寫出動作還要把自己的心理活動寫出來。(5分鐘習作)
五、講評
(1)說說他寫的怎樣?好在哪?
(2)不好在哪?還能怎樣改進?
六、師總結:作家老舍曾說,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當代心理學家認為,人的內心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動作才是真實可靠的。從這一意義上說,動作的確是透視人物心理的多棱鏡。很高興大家能把動作描寫的要點都滲透到我們的文字中,你們讓文字的力量顯得如此強大。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美妙的瞬間無處不在,就讓我們做一個有心人,發現生活中的各種精彩,并將它們栽種在我們燦爛的文學土地上。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理解“蹩腳、刻薄”等詞語。
2、通過對文章語言的揣摩,概括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通過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來進行對比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百萬英鎊》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體會作者通過語言、神態、動作等方面來進行對比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流程預設】
一、談話導入,激發濃厚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關于“金錢”的故事。有一天,一個貧窮而又誠實的年輕人,收到了一封信,信里給了他一張一百萬英鎊的支票。原來,這是一對兄弟給的,他們正在打一個賭,賭這一大筆錢到底會給青年帶來幸運還是不幸。讓我們一起走進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作品中去看一看吧。(補充完成課題)生齊讀課題。
2、抓“魔力”來引入課文。
二、默讀課文,產生對比線索
1、找出主要人物——【托德、老板】
2、默讀課文,根據自己的理解,完成說話練習:
看到百萬英鎊前,托德,老板。
看到百萬英鎊后,托德,老板。
師:作者在情節設置上,前后形成了一種——對比,這樣的方法我們可以稱之為對比描寫!(板書:對比描寫)
三、對比人物,感受表達方法
哪些地方可以體現人物性格?作者是通過哪些方面來進行對比描寫的?
1、感受托德的性格特點
A、我等候著,一直等到他把手頭的事辦完,他才領著我到后面的一個房間去,取出一堆人家不肯要的衣服,選了一件最蹩腳的給我。
(抓住“蹩腳”,突出托德以貌取人。(學生板書:以貌取人教師板書:動作)
B、那個家伙擺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臉,說道:“啊,是么?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只會帶大票子的。”
(抓住“啊、哼”字的讀,從語言描寫中,我們感受到了托德的刻薄。師指導朗讀這句話,抓住“啊、哼”等語氣詞。)(學生板書:刻薄教師板書:語言)
C、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遍布滿臉的,里面還有折紋,還有皺紋……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巖一般。
(從神態描寫中,讓我們感受到托德見錢眼開,對金錢十分的貪婪。)
▲刪減句子,進行對比——
他微笑著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布滿臉的;當他向那張鈔票瞟了一眼的時候,這個笑容就馬上牢牢地凝結起來了,變得毫無光彩。
師:這樣,好嗎?(作者通過比喻、夸張的手法寫出了托德的見錢眼開、貪婪的本質。)(學生板書:見錢眼開、虛情假意板書:神態)
2、感受老板的性格特點。
①“好吧,好吧,托德,快把錢找給他,快把錢找給他。”
②“把那么一套不像樣子的衣服賣給一位脾氣特別的.百萬富翁!托德簡直是個傻瓜——天生的傻瓜,老是干出這類事情……”
師范讀。
生交流:老板的話怎么樣?
(語言描寫中,感受到老板的唯利是圖,阿諛奉承的性格特點,較托德有過之而無不及。)
學生練讀后面老板的話。指名讀。
3、是什么讓老板托德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呢?
(就是“金錢的魔力”!)
是啊,作者更是運用對比描寫,通過動作、語言、神態等方面將人物的這些性格刻畫得淋漓盡致。
4、出示名言:
“金子,只這一點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美的,錯的變對的,卑賤變成高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莎士比亞
附:板書設計(預設)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了解過去和現在信息傳遞的方式,體會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的影響,
懂得正解利用現代媒體獲取信息。
2、學會利用網絡等到多種手段搜集信息,初步學習圍繞主題整理、篩選、分析信息。
3、學習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4、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合作、探究的意識和精神,策劃、組織能力及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1、學校提供上網條件,開放圖書室,教會學生圖書查閱法:明確門類——目錄查找——速讀摘記。
2、教會學生利用網絡查找資料,給學生提供搜索引擎。
3、A3紙、信息記錄表格、U盤、展板、照相機等。
4、準備若干獎品。
專題一
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信息時代,每天我們會從電視、網絡上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這個單元就讓我們走進信息世界,了解信息傳遞的簡單歷史,感受它的變化以及對我們生活、學習的影響。
二、閱讀指導
指導學生分兩三步讀閱讀材料:
1、讀《古代傳遞信息的故事》,了解古代人傳遞信息的方式。
2、讀閱讀材料2、3、4,了解現代信息傳遞方式,感受因特網和電腦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3、熟讀閱讀材料五,做好參加小組演講比賽的準備。
三、探索實踐
1、用簡筆畫或簡短的`詞句等辦法反映從古代到現代傳遞信息的方式的變化過程,評選最有創
意的表現方法。
2、采用查資料、向人請教、上網搜索等方法收集古代其他傳遞信息的故事,到班上和同學們
交流。
3、選取閱讀材料2、3、4中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故事,講給同學或家人聽。
4、在班上開展題為《把握自己》的演講競賽。可先在小組內競賽,再每組選一
名好的同學到班上演講,參加比賽,發揮集體的力量,增強競爭性。要求做到盡量脫稿,聲情并茂,目中有聽眾。
5、開展一次調查,用下面的表格記錄全家人一天中獲得的信息:
信息采集表
家人稱呼
一天中了解到的信息
信息來源
備注
爸爸
媽媽
指導學生將采集到的信息按來源的不同用餅狀或其它形式統計圖繪制在備注欄內。
6、舉行小型辯論會。
辯題:正方──多看電視、多上網好處多。
反方──多看電視、多上網壞處多。
⑴ 自由選擇正反方,將全班分成兩組,分頭準備辯論材料。
⑵ 指導學生從生活、學習等多方面組織材料,收集典型事例。
⑶ 指導學生分別對各組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評選、整理,選出好的形成觀點。
⑷ 每組選出3~5名辯手,分工準備。
⑸ 開展辯論:
辯論的過程中,各方其他成員可以補充發言,豐富本方的觀點;提醒學生注意尊重對方,以理服人,禮貌待人。
⑹ 小結頒獎。
四、成果展示
將實踐活動中的成果(包括活動照片)用展板展示出來。全班同學一起設計版面,選擇內容,
制作展板。還可先進行版面設計評比,然后選擇比較好的作母版,進行制作。
五、自我總結
要求學生把參加各項活動的感受寫成日記,并進行講評。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2
一 課時
教學目標
1. 回顧本單元所學內容,交流感情。
2. 積累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
積累讀書方法。
教學難點
積累讀書故事,并能夠從中受益。
教學方法
引導點評,評議結合。
自讀自悟、合作探究相結合。
教學準備
回憶本單元內容
教學設計:
一、交流平臺
(一)交流對課文內容的感受
1.導入:同學們,最近幾天,我們學習了幾篇寫我們同齡人生活的課文,我們深深被感染了。課文中的那些事,好像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讀起來非常親切。說說課文中的哪些事讓你感到特別親切,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學生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二)交流從課文得到怎樣的啟示
1.導語:作者怎樣做到讓文章這樣親切感人,打動我們呢?
2.學生發言。
3.歸納:
(1)作者把看到的、想到的如實地寫下來,不說假話,比如,《祖父的園子》里,把“我”的頑皮,干的傻事都一一寫下來,這樣讓人覺得真實可信,讓我們覺得寫的'就是我們同齡人的真實生活,所以才打動了我們,感染了我們。
(2)作者觀察細致,把細節描寫得很生動,比如《童年·冬陽·駱駝隊》中對“我”模仿駱駝磨牙動作的描寫。由于作者描寫細致,所以更能表現童年的天真無邪。
(三)交流讀書方法
1.導語:那么,我們應該怎樣讀好這樣的課文呢?
2.學生發言。
3.歸納:有感情地朗讀首先要讀正確、讀通順;其次要深入體驗作者的思想感情;再次,在讀的時候腦海中要呈現出課文描寫的場景,想象場景。
二、日積月累
1.借助手頭學習資料,提早預習,理解句子大意及出處。是自己將會怎么做?把自己融入故事情境中,或者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把自己的真實感受讀出來。
2.自由誦讀,初步理解句子含義,有不理解的可與小組同學合作探討。
3.指名讀,注意句子的節奏、韻律。
4.交流句子含義。第一句:君子處世,就應該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止息。第二句:不一定年齡大的人才有理想,一個沒有遠大的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歲數也是虛度光陰。第三句:不要虛擲光陰,否則到老的時候,后悔也無濟于事。第四句:時間是過得很快的,一轉眼就告別少年時光了,但要掌握一門學問卻是很難的,所以請珍惜時間,不要浪費光陰。第五句:追尋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長的,我將不斷地追尋、探索。第六句:不積累半步一步行程,就無法到達千里遠的地方;不匯集涓細的水流,就無法形成江河大海。
5.說說從這些句子中受到怎樣的啟示,準備把哪些話語送給誰,為什么。
6.練習背誦。指名背誦,要求讀出感情。
7.交流課外收集的的類似勵志、勸學的名言警句。
8.齊讀日積月累中的語句,并默記心頭。
三、課外書屋
1.師:今天首先給大家介紹大家十分熟悉的偉大作家──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童年》,有聽說過這本書嗎?
2.學生互動介紹該書內容簡介以及其他與之相關兩部作品──《在人間》與《我的大學》。大致了解高爾基其人其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3.師生根據自己已有的閱讀經驗推薦其他名人、偉人傳記,并介紹其主要內容,將書目板書于黑板上,供學生閱讀時參考。
4.教師小結,結束本課時教學。
5.課后小結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使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地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質,也使學生從文中感受被人信任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從而感悟信任的含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告示質疑導入新課
同學們,春暖花開,人們都愿意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有一對夫婦在郊外路邊發現了這樣一則告示(師出示幻燈),一起讀一下。
師:看了這則告示你有什么疑惑嗎?(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到:真的有桃子嗎?桃子真的可以自己采嗎?桃園真的距離路邊三里路嗎?)(幻燈出示)
師:既然大家有這么多疑問,想不想去看個究竟?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信任》。(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三里之外真的有桃林嗎?這個桃林與其他桃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生:小狗帶路
生:沒有人
生:自己摘桃子,自己付款。
師:無人看管自己摘桃子,自己付款,也就是說這個桃林最大的特點是充滿了?
生:信任
2、師:下面就讓我們再次走進桃林去感受一下桃園主人對我們的信任之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6自然段,用筆劃出表現桃園主人信任客人的句子。(板書:主人、客人)
現在將找到的句子讀給同桌小伙伴聽聽,再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我們來聽一聽你們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主人的信任。
指名生交流。
3、出示幻燈“桃子——自采——三里路”。
師:在課文中只有這一則告示嗎?(生交流其他幾則告示)
師:告示在這兒把我們引向了桃林,可見告示引路是一切信任的開始。(板書:告示引路)
4、生交流出紙條內容。
桃園主人以什么方式傳遞著自己的信任?(桃園主人還在用什么方式傳遞著自己的信任呢?)(板書:紙條留言)
師:這位同學從紙條上感受到了桃林主人的信任。你們覺得紙條上哪個地方最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
生:放在箱子里
生:盡管
師:我覺得紙條上還有一個詞也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先聽我說兩句話,你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一定不要忘記把錢放在箱子里。”相比之下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一定不要”表示主人擔心別人不放錢。“然后“表示主人很放心。
師:對,一個“然后”不經意間流露出主人的那份毫無疑慮、毫無擔憂的信任之情。在這兒,我們可以自采自付(板書)。
同學們,如果此時你們看到這樣一則留言,心情怎樣?那么可想而知“我”和先生的'心情了。為什么我們都會都有這樣的心情呢?(生:因為主人很相信我們)
我們能再來讀一下嗎?(齊讀)
5、大家看完這張紙條后,現在最想干什么?(生交流:采桃子)看來同學們的想法又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那還等什么,去親自體驗一下吧,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①、能不能告訴大家讀完后有什么感覺?
②、將你們的感受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吧!指名讀
③、引導學生理解“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的意思。
“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嗎?
生表演。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沁人心脾”吧!現在再來讀讀這個詞,你理解了嗎?“我”和先生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為這兒是一片美麗的桃林)
“饞涎欲滴”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交流。
師拿出準備好的山楂片,交給這名同學。
師:其他同學想吃嗎?
師:告訴其他同學這是什么味道?
師:想得都流口水了吧,但是現在你們還不能吃,先讓你們“饞涎欲滴”一會兒。
④、理解了這些詞語,下面每個人都鉆進果林,去美美地享受一下被信任的喜悅吧。再來讀讀這段話。
指名讀、齊讀。
6、引語:這兒不但有使人饞涎欲滴的桃子,還有讓人喜愛的小動物們,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指名生交流。如:
“我們發現路邊有條大黃狗,它似乎在等著我們的到來。”
“顯然,它們是在為我們領路哩。”
“我倆提著沉甸甸的籃子跟著小狗們往回走。”
“我掏出錢包,這才發現錢箱旁躺這一只大花貓。”
師:它們做的這些事本來都應該是誰做的?
而現在主人卻讓貓狗代替他來招待客人,同學們也許會想主人也太沒有禮貌了吧?你們有什么想法?
指名生交流(因為主人信任客人)
教師小結:主人讓貓狗替他招待客人,是因為他充分信任每一位前來采摘的客人。(板書:貓狗待客)
師:同學們,回顧整篇文章,桃園主人從來沒有出現過。在這兒把主人的與人為善、熱情好客、對客人的信任等,通過對貓狗的描寫充分地展示了再來。
三、點明中心升華感情
1、這次桃園之行,給“我”和先生深深的觸動,所以當汽車慢慢朝來路駛去時,我不禁回頭,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那間小屋,那張桌子和那道木柵欄。我為什么不禁回頭,又為什么久久地注視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
2、此時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這則告示,你又有什么新的收獲嗎?(生齊讀告示一遍)
3、課堂小結:它不僅僅把人們引領到果園,更重要的是把人們引向了互相尊重的崇高境界,使人們得到了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
四、語言實踐,內化感悟。
“我”為什么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這時,“我”心里會想些什么?請你根據提示,聯系課文內容或自己的感受展開想象。
提示:我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板書設計
信任
桃園主人客人
告示引路
紙條留言
自采自付
貓狗待客
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4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重點詞句、聯系提示語、分角色朗讀等感悟課文。
2、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課文內容,感受八兒的心理活動變化,體會八兒一家其樂融融。
3、學習文中人物對話的描寫,通過讀文及拓展閱讀,感受親情給人帶來的溫暖。
重點: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難點:感受八兒的心理變化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 認字,說出帶有生字的成語
2、 回顧課文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3、 2——19是按怎樣的思路來寫的'?(板書)
二、精讀感悟
過渡:美味的臘八粥會讓小孩子、大孩子和老孩子饞涎欲滴,方家大院的八兒正是這眾多喜愛臘八粥中的一員,那么面對甜甜、膩膩的一鍋粥,他的表現如何呢?我們首先來學習盼粥這一部分。
1、 盼粥
(1) 默讀2——8自然段,要求:畫出描寫八兒的句子,想想這些句子分別屬于對人物的哪種描寫,品讀你畫出的句子,思考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 學生匯報
①“喜得快要發瘋了”這屬于對人物的哪種描寫?你能換一種說法來表達八兒喜悅之情嗎?
②“眼睛可急紅了”說明什么?八兒真的餓了嗎?從對八兒的描寫中可以看出此時此刻八兒一種怎么樣的心情?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板書迫不及待)
③省略號有什么作用?指導朗讀四五自然段的人物對話,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
④怎樣理解第八自然段的反問句?八兒對臘八粥雖是望眼欲穿但也只能苦苦等待(板書苦苦等待)
過渡:八兒多么想讓媽媽早點給他端上一碗噴香的臘八粥啊,那么一旦粥煮好了,他想怎么吃呢?下面我們來學習想粥這一部分
2、 想粥
(1) 分角色朗讀9——11自然段,思考:八兒開始計劃粥怎么分?后來想怎么分?為什么變卦了?(理解八兒的討價還價、得寸進尺)
(2) “孥孥”是什么意思?從媽媽的的話中你能看出什么?
(3) 再分角色讀,要讀出八兒的天真可愛和媽媽對他的寵愛。
過渡:這讓小小的八兒想吃三碗半的粥,在他的猜想中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我們來學習猜粥這一部分。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5
一、班級基本情況分析
本班現有學生44人,這個班學生是我從一年級一直帶到了五年級,經過這五年的學習,大部分學生喜愛學習語文,并養成了上課積極發言,按時完成作業等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大部分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預習和復習,平時喜愛看一些課外書籍,作文水平相對于同年級的學生也比較好。
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平均分達到88分,合格率,優秀率百分之九十六,在全鄉名列前茅。但這個班,仍有少部分學生因為父母外出打工和老人生活,或因為基礎較差、貪玩等原因,導致成績教差。對于這些學困生,這學期我將加大管理力度,通過各種措施努力提高他們的成績。
二、教材簡析
本冊課文主要由“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閱讀下載”、“習作”和“練習”幾大部分組成。
國標本蘇教版小學語文五下閱讀下載教材共26課,分為七個主題單元,其中有一篇帶三角號的課文為學法指導,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別外還有一篇有關讀書的內容,還有一個綜合性實踐的內容。分別是“春光無限”、“科技之光”、“有志竟成”、“世界各地”、“親情依依”、“八一壯歌”、“人與自然”。這七個主題單元構成了一種文化的、開放的、整合的文本特質,有意境,有韻味、有情趣,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心靈世界,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本冊書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原汁原味的讀或背中感悟母語、積累母語,不斷提高自己對母語的語文感受能力,形成一定的語感。
三、教學目標
1、繼續掌握正確的讀寫姿勢,并養成習慣。
2、繼續培養積極發言專心傾聽的習慣。
3、繼續培養勤于朗讀、樂于課外閱讀下載的習慣。
4、繼續培養勤查字典、主動識字的習慣。
5、繼續培養自主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
6、培養自主修改習作和通過多種渠道學語文的習慣。
7、繼續鞏固漢語拼音,認讀218個生字。
8、能認真聽別人將會,能講述課文所寫的故事,能當眾說話,愿意于別人進行口語交際等。
9、繼續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
10、繼續學習默讀課文。
11、能閱讀下載程度適合的'少年兒童讀物,了解主要內容。
12、學習有順序的比較細致的觀察圖畫和事物,能修改有明顯錯誤的句子,學習使用標點符號。
四、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語文積累,在班級辦好圖書角,搞好班級文化,在班級中營造一種書香氛圍,定期組織學生到學校圖書室借閱書籍。
2、認真鉆研教材,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各抒己見,充分發揮組織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3、重視朗讀教學,讓學生在讀中悟,讀中理解。
4、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5、做好培優補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提高學困生的成績。
6、向40分鐘要質量,做到精講多練。
7、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開闊眼界,積累豐富的課外知識。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6
教學目標
1.認識1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體會“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飲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尋樂,拿壺酒來!”這副對聯的妙趣。
3.通過本課的'學習,初步了解有關對聯的知識,激發學生對“對聯”這一漢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的喜愛。
教學準備
搜集帶有趣味故事的對聯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我國古代文學殿堂中,有一支瑰麗的奇葩——對聯。我們對對聯并不陌生,前幾天我們已經學習了《對子歌》《鄭板橋題聯贈漁民》等文章,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與對聯有關的文章《茶酒聯趣》。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一)讀文識字。
1.師范讀課文,生聽準字音,做好標記。
2.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生字。
3.出示生字詞拼讀。
4.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測讀。
5.讀準“懸”“賜”“吩咐”等詞語。
6.齊讀課文。
(二)練讀課文
1.指名讀課文,生仔細聽,強調讀準字音。
2.學生試讀課文
①自讀;
②教讀節奏(生個讀,點評)——讀準節奏
③生自由讀——讀出味道(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情感)
④生競讀;點評。
三、復述課文,鍛煉口語表達。
1.再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小組內先練習講一講,看看誰講故事語言流暢,有條理。
3.試著用3——5句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4.再試著用1——2句話講一講這個故事。
四、發揮才智,探究對聯的妙處。
(一)讀了這則對聯,你想到了什么?
(二)這個辦法是怎樣幫助了富商的?
(三)從這則故事中,你覺得富商是怎樣一個人?
(四)猜測一下,這個學者長什么樣子?可能有著怎樣的經歷?
五、搜集這樣與對聯相關的小故事,開一個“故事交流會”。
六、布置作業:背誦“積累”中提供的對聯。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悟,并展開豐富的想象,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它的毀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不忘國恥,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2、通過重點詞句的品讀,感悟圓明園的輝煌和作者的表達方法。
3、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
2、體會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1、激趣。
2、我們中國這幾年發生了很多大好事。誰來舉個例子?(20xx~xxxx)
一、導入新課
1、這些事情其實都從側面反映了我們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這都是我們中國走向強大的`證明。可是,就在歷史上的今天,卻發生了一件讓我們中國人感到恥辱和憤怒的大事。那就是——圓明園的毀滅。
2、板書課題。所謂毀滅就是?
3、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悟
1、課前預習了嗎?那讓我們直接來試著讀吧。找學生分段讀。注意:“不可估量”的字音。
2、課文預習得不錯,誰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一下課文寫了什么?
3、引導學生交流。
三、深入文本,研讀感悟
1、讓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樣評價圓明園的毀滅的。齊讀第一自然段。
2、你們讀出了什么?
3、理解不可估量。
4、作者連用了兩個“不可估量”,讓我們感受到了圓明園的毀滅不僅給祖國乃至給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那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究竟是怎樣的呢?就讓我們走進昔日的圓明園,來領略一番。
默讀二、三、四自然段,看看圓明園里都有些什么。可以拿出鉛筆,標注出自己的感受。
A第二自然段
1、重點理解:眾星拱月。(示圖)
2、引導聯系生活實際體會圓明園布局獨特,規模宏大。347公頃,5200余畝。
B第三自然段
1、重點體會“金碧輝煌”。點出“玲瓏剔透”。一個氣勢恢宏,一個建筑精巧。讓生品讀。
2、再感受一個熱鬧的“買賣街”,一個寧靜的山鄉村野。男女生對讀。
3、去掉“也”,再讀第一句。讓生找差異,點出“也”的用法。
4、這些豐富的建筑景觀中,都有哪些美景呢?
5、教師引讀。“園中許多景物都是按照各地名勝建造的,……還有很多景物是根據古代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
6、圓明園中景物有一百多處,而且是一步一景,一景一物。想看看嗎?(視頻)
7、看完視頻,如果讓你用一個詞來形容?
8、用這世上任何一個詞來形容圓明園都不為過,難怪文中最后一句話會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珍寶、建筑藝術的精華!
9、在這樣的園林里散步,那是怎樣的一種感受?齊讀本段最后一句話。
C第四自然段:
1、圓明園除了建筑宏偉,還有哪些東西?
2、“上自……下至……”想象一下,這兩千三百多年中,該有多少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3、然而就是這樣一座號稱“萬園之園”,被稱為“東方的凡爾賽宮”的皇家園林,卻在英法聯軍的踐踏下,毀于一旦!
四、再現情境,激起“仇恨”。
1、放錄像。同學們,你想說什么?
2、帶著感受讀讀最后一段。看看那句話最能表達你的感受?
3、那是怎樣的破壞?感悟“凡是”“統統”“任意”。
4、這樣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就這樣被幾千個外國強盜付之一炬。齊讀最后一句話。
五、表達情感,引發思考
1、所以,作者會在文章開頭,就用了兩個“不可估量”。再讀第一自然段。(板書: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2、隨著文章的學習,我們心中肯定會泛起深深的惋惜之情,甚至是仇恨。可是,我們更應該有一種理性的思考。一座圓明園,半部清代史。讓我們在課下搜集相關資料,并記錄下來。下節課讓我們繼續交流。
板書設計:
21、圓明園的毀滅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小節。
2、抓住重點詞句,結合有關黃山松的資料,感受黃山松的奇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黃山奇松形神情“奇”。
設計思路:
抓住文中描寫三大名松的句子:層層品讀,感受黃山松的形神奇特;人松合一,感悟黃山松的獨特情感。
教學課時:
第二課時
各位老師,晚上好。今天我試講的內容是《黃山奇松》。
上課。同學們好。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導入新課
1、師:同學們課前進行了預習,請準備好筆和紙,聽寫幾個詞語。
請對照大屏幕,全對的請舉手。
出示:
瀟灑挺秀遒勁蟠曲
郁郁蒼蒼綠色巨人天然盆景千姿百態
檢查并訂正。
2、你認為最容易寫錯的詞語是哪個?(遒勁)老師板書:講解示范。
這個詞不僅容易寫錯,也容易讀錯。請你讀。你也讀。一起讀。
3、這些詞語在課文中都是描寫誰的?(黃山松樹)
二、揭題抓“奇”,初讀印證
1、你們是否知道,作者在這篇文章中,只用一個字概括了黃山松樹的特點,那就是——奇。
2、通過預習,你印象中,黃山松樹的什么最為“奇特”?
3、讓我們再次讀文章,揭秘黃山松樹的“奇”,找到你覺得最為奇特的描寫,畫出相關的語句。
4、自由朗讀課文。
5、分享:你從哪些描寫感受到它們的奇?
你先來。請你補充。
還有嗎?
6、老師發現,剛才很多同學找到的句子都是有關三棵松樹的描寫?它們分別是——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教師板書)為什么呀?
哦,它們的名字奇特。來,讀讀它們的名字,從名字中感受到什么?
你來黃山游覽,有人歡迎、有人陪伴、有人相送,這奇特的`名字讓我們有了別樣的情感。
看來,你有不同見解。它們的姿態十分奇特,你還發現它們的名字與姿態有關。
7小結:我們來對照一下,前面哪位同學的分享最為準確?讓我們把掌聲送上,向他們學習。
三、關注“奇”松,感受寫法
1、黃山松如此多,為什么作者偏偏把目光聚焦在這三棵松身上呢?除了它們的“奇特”,還藏著什么呢?下面隨著作者的筆觸聚焦到三棵松樹,輕輕地讀一讀記一記,看是否能讀出新的發現,新的感受:
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陪客松正對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正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別。
2、填空式背誦。
(1)它有()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陪客松()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正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它向山下(),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別。
(2)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陪客松正對玉屏樓,如同()站在那兒,正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它向山下伸出長長地手臂,好像在跟游客()。
(3)師生合作朗讀。
它有(一叢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熱情地歡迎賓客的到來。
陪客松(正對)玉屏樓,如同(一個綠色的巨人)站在那兒,正陪同游人觀賞美麗的黃山風光。
它向山下(伸出長長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別)。
3、說說發現。小結:三句話有共同的特點,前一句是松樹的姿態的描寫,后面的內容a+都是由此產生的聯想。
4、那如果老師把這位子換一換,你們看行不行?
小結:看來,抓住不同姿態的特點產生的聯想也是不同的,合理的聯想才是錦上添花。這是隱藏在文章中的秘妙。讓我們再次朗讀,感受黃山松的奇,感受黃山松的情。
四、遷移練筆。
1、師過渡:剛才我們一起領略的是黃山三大奇松的風采。其實,黃山的每一棵松樹都有自己的姿態與情趣,請看——
“它們或屹立,或斜出,或彎曲;或仰,或俯,或臥;有的狀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這句話里也藏有秘密,請讀一讀,說說發現。請你結合這句話,選擇一組姿態產生合理聯想,寫一寫。
2、學生練筆。
3、小結:一個個精妙的詞語賦予松樹生命,一處處生動的聯想賦予松樹靈性,這是為什么?
明白了,你們和作者一樣,對黃山、對自然充滿了熱愛。同學們,萬物生長本身并沒有什么特別,正因為有人用心去觀察與體會,才使它們的生命變得更為精彩。相信你們今天的欣賞與贊美將使它們變得更為美好。
被譽為“天下第一奇松”的黃山,除了奇松,那里的怪石、云海、溫泉同樣聞名于世,今天老師推薦給大家的三篇文章正是描寫它們的。課后請你們對照閱讀,下節課一起分享。
五、板書
黃山奇松
遒勁
迎客松
陪客松姿態聯想熱愛
送客松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19
[教學目的]
一、知識教學點
了解作者小時侯背課文的經歷和感受。
二、能力訓練點
1、理解文章主要內容,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理解文中關鍵句子的含義。
2、 培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主動積累語言材料的興趣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 ]
1、了解作者小時侯背課文的經歷和感受,從中領悟到讀書的方法和背課文的好處。
2、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和表達事物的方法,培養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
3、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表達情感的能力。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小組等)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四、合作交流。
1、誰愿意把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讀給大家聽?
2、說一說課文寫了“我”背課文的哪些經歷和感受?
五、重點品讀、感悟。
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過渡:通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作者對背課文一直是充滿熱情和興趣。第一部分中,因為所背內容簡單有趣,在作者看來背書就像唱歌一樣。可隨著課文越學越多,越來越長,背書的難度不斷加大,又是什么使作者對背書仍然充滿熱情呢?請自由讀文章的第二部分,思考這個問題。
2、生自由讀第二部分,自主思考。
3、全班交流。(以下為預設的教學板塊,不分先后順序。)
(1)所背課文雋永有趣。
品讀義小引用的句子: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廠,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怎樣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來的時候,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腳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
結合文中描寫作者感受的句子,體會作者對《匆匆》的喜愛。
指導學生把感受帶進朗讀。
(2)教師的示范激發了“我”背書的興趣。
扣住“一字不差”體會作者當時的驚奇、佩服。教師可以適當介紹《匆匆》,讓學生認識到
一字不差地背下《匆匆》并不容易。
指導朗讀,突出“一字不差”。
(3)媽媽的激勵。
“媽媽拿著課本,很平靜地說:‘你學的都是白話文,念起來就像說話,不難背啊!”引導學生關注媽媽的語氣,體會到“平靜”的語氣說明媽媽的分析理智客觀,還要體會到媽媽的責備之情。
“媽媽接著說:‘我小時候,學的`是古文。還不懂啊,就讓背。’說完,她就背起來:‘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師可以以結合作者引用的媽媽背的孔子名言展開教學:指名讀讀孔子的這句名言;教師給出這句話的譯文;比較古文和譯文,體會背古文的難度較大。
“我聽著很新鮮,看看媽媽,她容光煥發,背得那樣起勁。”理解“容光煥發”,說說為什么媽媽背得容光煥發,那樣起勁。
再指導朗讀,讀出作者的感受。
4、小結:雖然背書是個艱難的過程,但作者多找積極因素,不斷樹立背好課文的信心,童年的學習生活也因此變得趣味橫生。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20
設計思路:
小學高段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語文學習能力,有一定的語文知識基礎。對其聽、說、讀、寫能力的要求就相應有所提高。不僅能通順流利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會分段,有中心。還應學會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使文章增色。結合本班學生在習作中存在的語言平淡,缺乏說服力的問題。設計本課,讓學生學會怎樣利用排比句準確而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感情,怎樣使自己的作文更添亮點。
教學步驟:
步驟一:
師:(小黑板展示一個排比句和一個根據此排比句修改過的陳述句,學生比較。并說一說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句子1:愛心——
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人人都關心和愛護他人這個世界將會對美好。
生1:排比句更順口,更流利。
生2:我讀排比句似乎更能表達愛心的價值。而且用了排比句感情更強烈。
生3:后面用了一個省略號似乎還沒有說完。而陳述句是平鋪直敘,感情一般。
師:很好,你們能比較出排比句有這么多好處,那為什么不把它用在我們的作文中去呢?(出示課題)
片段2:
師:仿照下面這個句子,你還能說出更多的句子嗎?友誼像春風,徐徐吹來
友誼像……
友誼像……
友誼像……
生1:友誼像火炭,雪中送來;
生2:友誼像雨水,旱中下來。
生3:友誼像清泉,滋潤心田。
……
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趕快把這個排比句工工整整地寫在你的作文本上,并向你的同桌讀一讀吧!
片段3:
出示多個課文中的排比句,讓學生找出排比句的普遍特點。學生歸納出:
1、 幾個句子句式相同;
2、 必須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相同句式的句子構成。
片段4:
師:請補充下列句子,并說說這個排比句還有什么獨特之處?
句子:難道友誼不是你哭泣時一句輕聲地安慰嗎?
難道友誼?
難道友誼?
難道友誼?
生1:難道友誼不是你心靈的一張創可貼嗎?
生2:難道友誼不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嗎?
生3:難道友誼不是你摔倒時伸出的一只溫暖的手嗎?
生4:難道友誼不是雨天為你撐起的一把傘嗎?
……
生:這個排比句他的每個句子都是一個反問句。
師:觀察得真仔細啊!我們都知道,反問是一種修辭手法,那誰還能說一說,在排比句中除了能用上反問句之外還能用什么修辭手法呢?
生:比喻,擬人,設問等等。
師:那你能上面這個“排比句+反問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設問句”的句子呢?
學生經過思考討論之后回答:
生:友誼是什么?友誼是你心靈的一張創可貼;是你勞累時的一杯清茶……
教學反思:
一、 作文可用的材料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材料都可以為課堂所用,在選擇材料時可以遵循以下原則:需要性原則、教育性原則、適應性原則、優先性原則。這樣,我們就可以靈活地在生活中選取語文課所需要的材料,而不僅僅停留在語文教科書上。一段音樂,一個故事,甚至一道數學題,一副畫,都是課程資源。
二、 小學階段不一定只遵循寫整篇作文的模式。適當地給學生增加一定的片段練習。在形式上也不一定只拘泥于記敘文,還可以讓學生嘗試寫詩歌,填宋詞。形式多樣化的同時,學生的興趣也日漸濃厚。
三、 現代教育更充滿人性美。重視了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教育中如果沒有了“人”,就是毀滅的教育。本課中學生精彩而質樸的靈氣是這堂課上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21
教材簡析
本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一篇略讀課文。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讓人終身受益的文章。文章從“我”回憶小時候,有一次隨父親登上高高的塔頂,看蛛網般通往城市廣場的街道,父親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給了我一把開啟心扉的鑰匙切入;隨后記敘了“我”人生道路上兩次身陷困境、面臨挑戰的時候,就是父親從小的教誨使“我”得到了“另一條路試試”的靈感和勇氣,最后走出困境取得成功的事實,讓人從中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著希望出發,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頑強的意志可以幫助人克服困難,當再一次沖破艱難險阻、經歷了苦難后,通往廣場的路就又多了一條。
課文共有14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以及內容的相對獨立性,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記敘了小時候父親帶“我”上羅馬教堂的塔頂,所看到的情景和父親對“我”的教導;第二部分(4—11自然段)寫“我”在父親教誨的影響下,另辟蹊徑,克服了編織一條毛衣所需時間與交貨約定的時間相差20倍的困難,走出了一條從編織毛衣入手,自己設計、制作和出售時裝的新路;第三部分(12—13自然段)記敘了又一次另謀出路——舉辦了一個不是成衣的時裝展,不僅使展會如期開幕,還吸引了眾多的`訂貨者;第四部分(14自然段),首尾呼應,寫父親對“窩”從小進行的“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教導,讓“我”終身受益(如果學生把第四部分合并到第三部分,也可以認同)。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挑”。能夠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借助成語辭典,理解文中成語的意思,積累好詞佳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父親教導“我”的話。
3、聯系課文內容,再結合生活實際,領悟“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說說自己以后對困難挫折應該如何去面對,樹立積極奮進的生活態度,從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在生活中的含義。
教學方法
自瀆自悟。
教學準備
1、讓學生課前了解教堂、羅馬廣場、巴黎相關知識。
2、教師制作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同學們,一次釣魚的經歷,給作者留下了永久的記憶,也使同學們受到了很深的啟發。生活中還有許多感悟,那要靠細心的人去體驗。當我們面對理想目標前進時,總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和挫折,是以怎樣的心態去面對人生呢?今天我們就一同走入14課,讓我們在學習這篇有哲理的文章中去尋找答案吧!
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自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便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自認生字,相互交流字詞。
三、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師: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一篇極富哲理的文章,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為什么?
生自由發言。
2、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
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⑴讀一讀,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小伙伴聽。
⑵讀一讀,把你學懂的地方通過畫畫展示出來。
⑶讀一讀,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學生按自學提綱分組自學,教師指導。
四、品讀,引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交流自讀疑難:
1、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生活也是這樣:
聯系實際生活,想想通往學校的路止不止一條?試討論討論,又有什么收獲?
2、我大喜過望,腳下仿佛踩著一朵幸福的云:
此時作者為什么“大喜”?“幸福的云”指什么?
3、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頭喪氣地與她告辭:
作者為什么而懊惱?用心讀讀作者的心情。
4、從此,一條時裝的河流,源源不斷地從我的時裝店里流了出來:
讀讀這句子,說說好在哪里?“河流”一詞蘊含著什么?
五、拓展總結
六、嘗試運用
1、嘗試練筆:
學了這一課,相信同學們心中一定有許多話要對自己說,請拿起手中的筆寫一寫吧?生練筆,師巡視學情。
2、班級交流。演讀課文。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2-22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2-27
語文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03-28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02-22
五年級語文下冊《景陽岡》教學設計04-27
五年級下冊語文《水》教學設計05-01
語文古詩下冊《所見》教學設計03-27
語文下冊《小青蛙》教學設計10-13
語文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5篇03-28
語文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5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