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最后的姿勢》是一篇敘事性散文,它是根據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時發生的那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所涌現出來的可歌可泣的真實事件所寫的。譚千秋老師在災難來臨之際張開雙臂,將四個孩子守護在身下,他用行動證明了自己對人生的追求。為了更為立體地表現人物品質,作者還引用了最具說服性的三位人物的話語,側面烘托譚千秋老師的英雄壯舉,這樣的描寫使得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護住學生”的形象定格在我們心中,成為了一個永恒的瞬間。
教學目標:
1.能夠體會環境及場景描寫對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作用,學習側面烘托的人物形象的方法,并能模仿運用。
2.通過品讀語言文字,能夠說出“最后的姿勢”的內在含義,感受譚千秋老師對生命意義的追求和詮釋。
3.通過搜集、整理與閱讀資料,小組探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獲取信息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除了理解“最后的姿勢”所蘊含的“愛與責任”的人生意義外,還能學會課文側面烘托的寫作手法,借助自主閱讀的內容,也能寫上一小段。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能根據老師的要求進行資料的查詢,并認真閱讀。
教師:制作教學PPT。
教法學法:
在“讀、思、悟”的過程中,采用“課前了解——小組探究——交流感悟——教師點撥”與“品讀感悟——掌握學法”相結合引領學生真正認識譚千秋老師。
教學過程:
一、視聽結合,喚回真情。
1.課伊始,老師播放一張張感人至深的畫面,并配以聲情并茂的解說,將孩子一下子拉回到那個令人痛徹心扉的時刻——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所有的轟然倒塌中,歷史就在這一刻定格,突如其來的災難將所有的歡聲笑語掩埋。裹滿污泥的手拽不住生的希望,張大的雙眼,是在尋求生的權利。生命在此刻脆弱無比。但他,卻用世間最美的姿勢延續了生命。他就是——譚千秋。
2.板書課題:最后的姿勢,請學生帶著真摯的情感朗讀。
【設計意圖:雖然2008年的這場大地震學生經歷過,也曾感動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感會慢慢淡下來。為了重新喚起學生對那場地震的真實感受,因此,我以此作為了課的開始。】
二、示范閱讀,初解人物。
1.請一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小節,其余的同學邊聽,邊思考“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高中老師,會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2.展開討論:學生可能會從“給女兒洗漱、穿戴”“帶女兒散步”感受到他是個關愛家人的人;還可能從“早早地趕到”體會到他是個熱愛工作的人。
【設計意圖:學生的感悟往往是分散的,更缺少自己總結歸納的能力。因此,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發現總結,如果要想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就要學會觀察人物的動作、言行,從細微處入手,那樣才能真正讀透一個人。
雖然這一小節不是文章的重點和難點,但我卻愿意花上一點時間帶著孩子來學,目的是通過這段內容的.學習,教給學生一個方法,讓他們知道如何借助語言文字去深入解讀人物。】
三、伙伴合作,細品人物。
1.在你眼里譚千秋老師還是個怎樣的人呢,你是從哪里讀到的?你是怎樣理解課題“最后的姿勢”的?請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讀讀第二到第七小節的課文,也試著從人物的動作言行和環境描寫等細節中去思考、解答。
2.小組合作,相互補充,得出較為全面的看法。
比如說,當學生從“譚老師立即將它們拉到桌子地下,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護住四個孩子”的“拉”“撐”“護”中體會到譚老師是個不顧自己安慰,一心想著學生的老師時,可以引導學生聯系上文譚老師講課的內容,去體會他是個言行一致的人。還有引導學生從四次的環境描寫品味譚老師的精神。
【設計意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是一個積極的引導者,在學生探究發生偏差時,在相互之間達不到共識時,在不能打開思路時,研究不夠深入時……總之,教師的引領應該是在學生出現問題,需要教師幫助的時候。
這樣的小組合作,絕非一般意義上的只圖形式與表面的熱鬧的學習方式,它強調每個學生都要在相互交流與傾聽中讓思維開動起來。教師在期間的要務就是點燃每個小組思維的火花,讓課堂中激蕩著生命的活力。因為,學生是天生的學習者,學生有著無限的潛能,作為教師尊重兒童這種與生俱來的本能就是順應了兒童的自然發展。】
3.小組推派代表,匯報學習成果。匯報分朗讀與研讀結果兩部分,以學生評價為主,教師評價點撥為輔。
四、借助文本,遷移寫法。
1.13日22點12分,當人們從廢墟中搬走壓在譚老師身上的最后一塊水泥板時,那畫面,讓多少人垂淚低泣,讓多少人為之震撼!教師出示救援人員、獲救學生、一位老師的話,指名學生朗讀,并說說自己讀后的感受。
2.在學生交流后,教師作一個總結與提升,教給學生一個寫作方法。
讀著這三段文字,老師仿佛看到了三幅最感動,最美麗的畫面:展開雙臂,護住孩子的畫面;緊急時刻飛撲向孩子的畫面;指揮學生們逃離現場的畫面。三個不同的人物從不同的側面再一次烘托出了譚老師那高大的形象。這種寫作方法就叫做“側面烘托”
3.在明白了什么是側面烘托與側面烘托的作用后,請學生回憶自己認真閱讀過的地震中發生的感人的事情,學習這一寫作方法,也來寫上一小段。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是建立在學生認真完成“前置性作業”的基礎上的。所謂“前置性作業”就是在課前布置學生查閱資料,認真閱讀。閱讀時,要求學生關注人們對這些人物的贊美和評價。這種將第二天學習的內容提前學習、準備,順應了“先學后教”的理念,轉移了教學著力點,改變以前步步為營的教學狀態,真正做到了“以生為本”。這樣的教學起于文本,但不止于文本,它順應了語文學習的規律。】
五、總結提升,點明題目。
1.針對學生練筆內容,將諸如:
輝兵,用交警放行的姿勢,舍生忘死地指出了逃生的方向。
湯鴻,兩個胳膊下各抓了一個孩子,身子下還護著幾個孩子。
袁文婷,壓在水泥板下,身體下面藏著她的學生。
……
結合小組學習成果,歸納總結出,在生命的最后時刻,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最美麗的姿勢,這姿勢是他們在用愛和責任詮釋著生命的意義。
2.最后,用人們贊頌譚千秋的話“英雄不死,精神千秋”來贊頌所有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們。記住英雄不死的是精神,他們是用生命去捍衛愛與責任。這也是我們所要從這些英雄身上汲取與捍衛的東西。
【設計意圖:由文本走向深入,是對主題的適度挖掘。這對于高段的學生來說并不是難事,何況它們皆出于學生的筆頭。提升需要教師的點撥與引導,哪怕只是簡單的幾句總結語。】
板書設計:
最后的姿勢側面烘托
張開雙臂護住學生
愛與責任
【設計意圖:最后的姿勢有兩層含義,一個是譚老師生命最后的姿勢,另一個是透過這姿勢我們所品味到的“愛與責任”的人生意義。這兩點,在板書里都能清晰地表達出來,學生能一目了然。】
設計意圖:
整堂課的設計沒有瑣碎的問題,主要圍繞三個值得探究的大問題展開的:譚千秋是個怎樣的人?環境描寫對于人物精神的體現有什么作用?側面烘托的作用是什么?所有細節的指導與品味都蘊于小組討論與教師點撥中。這樣的設計從整體入手,教師是站在宏觀的角度把握教材的。課堂設計以學生為主,教師堅信學生本身就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資源,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而僅是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情景,在引領中啟發學生自主感悟。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學會9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隹。
2、認識一些特殊偏旁,看圖熟讀與此相關的詞語。
3、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識字、寫字,認識一些偏旁。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等。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4個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對照插圖,引導學生認識圖中的事物,讀出相應的詞語,先認識偏旁的本意,再進一步學習漢字。
3、了解鳥類是人類的好朋友,對學生進行保護小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流利地朗讀韻文。
難點:知道“鳥”和“隹”都表示“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秧苗 稻谷 莊稼
這些字都是什么旁?
禾字旁和什么有關?這些字都和什么有關?
2.你看我們漢字的部首都和他們的意思有關系,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還要來學習一課部首識字,是《識字8》。
二、讀韻文
1.小朋友,看,誰來到我們課堂上了啊?出示小鳥圖。
3.大家都認識很多種鳥,可是,他們的名字你們認識嗎?能讀準嗎?
出示詞語:
烏鴉 海鷗 杜鵑
麻雀 老雕 大雁
4.學生自讀。
5.交流:有哪些讀音容易讀錯,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點提醒“鷗”、“老”)
6.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出示掛圖,指名認讀
三、了解各種鳥
1.觀察圖上的這些鳥兒,你能向大家介紹一下嗎?這些鳥中誰是烏鴉?你怎么知道的? 烏鴉是怎么叫的?好聽嗎?
2.雖然它的聲音不怎么好聽,可是他喜歡吃害蟲,腐肉,所以也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人們還送給他一個名字叫做清道夫,我們也應該——保護它。 親切地喊喊他。
3. 海鷗的外形最吸引你的是什么?(長長的'翅膀) 你在哪里見過海鷗呢?(指名讀,齊讀)
4. 正因為它有這對長長的,強而有力的翅膀,才能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自由的飛翔。 誰能讀好這個詞?(指名讀,齊讀)
5.杜鵑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布谷”,當我們聽到杜鵑那布谷、布谷的歌聲,就知道——春天到了。
6.看,杜鵑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呀? 美麗的杜鵑站在枝頭昂首歌唱呢!誰來喊喊他?(指名讀,齊讀)
7.剩下的這三種鳥也各有特點,他們是——(出示:8.看著圖,你能給他們加上適當的形容詞嗎? (小小)的麻雀 (健壯)的老雕 (團結)的大雁
9.六個詞連起來,能讀準嗎?能讀的美嗎?(齊讀)
10.讀的可真棒,仔細觀察這六個字的字形,你發現了什么?(逐個圈出六個字) (第一行的三個字都帶有“鳥”字旁,第二行的三個字都帶有“隹 ”字旁)
11.為什么這些鳥的名字中都出現了這兩個部首呢?出示
那你們還知道那些字中也帶有這兩個部首嗎?(雞,鵝,鷹)正因為他們都屬于鳥類,所以都含有這兩個部首,就像我們課文中的這六個詞一樣,讓我們一起再讀讀他們,記住他們。
12.再讀詞語。
四、指導生字
1.認識新部首“ 隹”。
“雕”的筆順,筆畫較多,寫得要緊湊。 “雁”的部首是“廠”,不能多加一點。
2.學生描紅。
五、作業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練寫。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4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了解蠶的生長過程,激發學生觀察、研究昆蟲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了解蠶生長的整個過程及生長過程的幾次變化。
2、會本課的10個生字,理解“蠶卵、桑葉、衣裳、又白又嫩、漸漸、又白又胖、新房、繭子、一聲不響”等詞語的意思。
3、會仿照例句用“漸漸”寫話。
4、能通過整理排列錯亂的句子,了解蠶的生長過程
教具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課件出示“蠶”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處?
揭題:教學“蠶”,想一想,為什么叫它蠶姑娘呢?]
出示一塊絲巾,這塊絲巾漂亮嗎?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覺?誰知道這塊又軟又滑的絲巾是用什么織成的?
2、出示課題:12、蠶姑娘
教學生字“蠶”,讀準字音。
3、你知道關于蠶姑娘哪些知識?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聽課文錄音,課文中講了蠶姑娘一些什么事?
2、聽后交流。
三、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
1、自學要求:[圈出生字]讀準字音,給課文自然段標上序號。
2、反饋自學情況。
音:卵、床、裳、嫩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四、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新詞。
2、給生字擴詞找朋友。
3、課堂作業: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1—5自然段,了解蠶生長過程中的幾次變化,能用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說說蠶的變化。理解“蠶床、漸漸”等詞的意思。
2、正確朗讀課文。
3、會仿照句子用“漸漸”寫一句話。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認讀生字新詞。
2、完成課后第一題,按要求寫筆畫。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這一段,說這一段主要講什么。理解“蠶卵”,(蠶姑娘產下的卵)。
2、齊讀這一段,讀了這段后,你知道了哪些知識?你是從哪里讀懂的?(春天,從蠶卵里鉆出來。)
三、學習課文的第2—5自然段。
1、蠶姑娘是怎樣的呢?請你讀讀課文2—5自然段。
讀完后用“ ”的蠶姑娘來說一說,還可以“aabb”的蠶姑娘,或蠶姑娘是“ ”來說一說。
2、蠶姑娘真奇怪,為什么有的說是又黑又小,有的說是又白又胖的呢?
3、課文中哪段寫又黑又小的黃姑娘,哪段寫又黃又瘦的白姑娘,哪段又是寫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又白又胖—又白又亮的蠶姑娘?指名讀,共換了幾次衣服?(四次)。[蠶不吃不動,這種睡叫“眠”我們
叫它頭眠、二眠、三眠、大眠]
4、學習第一次換衣服。
⑴、自由讀課文,又黑又小的蠶姑娘吃了幾天桑葉后做了些什么?用波浪線劃出表示動作的詞。
⑵、用上“先——接著——然后——最后——”說說蠶的變化。
⑶、質疑問難,理解“蠶床”等詞的意思。[蠶床就是蠶匾](說—問—讀)
⑷、指導朗讀。
5、學習第二次換衣服。
⑴、按上面的方法自學。
⑵、交流。
6、學習第三、四次換衣服。
⑴、自由讀4、5段,找一找哪些句子在寫法上與前兩段不同,劃出來。
⑵、理解“漸漸長胖”和“漸漸長亮”中的.“漸漸”是什么意思?可以用什么詞語來代替?
⑶、齊讀4、5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2—5自然段。
四、課堂作業。
1、完成課堂作業第三題。
2、用“漸漸”寫一句話。(完成課后第4題)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6、7自然段,進一步了解蠶的整個生長過程。
2、朗讀課文。
3、知道“穿、新、嫩、瘦、吞”等詞的反義詞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穿——()新——()嫩——()
瘦——()黑——()晴——()
2、我們知道蠶姑娘在蠶床上經過四次睡眠,身體漸漸發亮,那么睡了四次的蠶姑娘還會發生些什么變化呢?
二、學習第6段。
1、看課件后讀課文,思考:蠶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重點理解“蠶山”,“蓋間新房”。
⑴、看課件理解“蠶山”。
⑵、在課件的畫面中找找,哪些是蠶姑娘蓋的新房?蠶姑娘的新房
是用什么蓋的?“蓋間新房”究竟是指什么?
3、指導朗讀,重點讀好“成了、成了”。
三、學習第7段。
1、字句:繭子里頭的蠶姑娘,一聲也不響,過了好幾天,繭子開了窗。
“開了窗”是什么意思?“天窗”在哪兒?
2、看圖:說說蛾姑娘在干什么?(產卵)告訴學生:蛾姑娘把卵產
在蠶紙上,產完卵就死去了。
3、指導朗讀,“變了、變了”作重點指導。
四、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1、說說蠶的生長過程。
2總結:蠶兒是個寶,蠶結的繭,可以繅絲,織綢。我國栽桑養蠶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早在兩千年以前,我國的絲綢就已賣到國外,絲
綢是我國的驕傲。]
3、完成課后作業題。
板書:2、蠶姑娘
卵又黑又小
又白又胖
蠶蛾又黃又瘦
繭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設計說明:安塞腰鼓那奇偉磅礴的氣勢、催人奮進的力量;擊鼓后生們粗礦豪放的性格、昂揚高亢的激情,如何通過與文本的對話,走進這篇激情四溢的散文所敘寫的動人場景中,感受安塞腰鼓別具一格、漲溢活力的精湛藝術,與作者感同身受呢?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6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一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安塞腰鼓的魅力,懂得反復在文章當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理解安塞腰鼓的特點,通過朗讀懂得安塞腰鼓好在什么地方。
教學難點:文章當中的反復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
教學過程:
一、導語引入:
1990年,在北京亞運會上一場充滿民族風格的腰鼓表演,令無數人為之傾倒,為之魂牽夢繞。這就是產生于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礦、雄渾、動力十足,它是激蕩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征。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去領略它的風采和魅力吧。
二、初讀課文。
1、放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型。想一想:課文從哪些方面寫安塞腰鼓?(板書:鼓響前的靜,腰鼓表演時的`鬧,鼓聲停止后的寂靜。)
2、默讀課文,結合課文中的插圖,想一想:這是怎樣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詞句回答。(板書:壯闊、豪放、火烈)
3、小結:通過剛才的朗讀,同學們知道了安塞腰鼓的一些特點,下面,我們就從課文的字里行間真切地領略安塞腰鼓撲面而來的激情。
三、精讀課文。
(一)引導學習1-4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至第四自然段,說說描寫的是一幅怎樣的場面?引導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一幅廣闊而恬靜的場面。)
2、小結:這是激戰前的沉寂,是一場疾風暴雨式的腰鼓舞即將上演前的期盼。寫得多美呀,舒展柔和,給人留下無限想象的空間,請問:腰鼓表演就要開始了,你看到了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理解“茂騰騰”、“樸實”、“神情沉穩而安靜”等)
3、小結:文章開頭的靜態描寫為文章后面寫動蓄勢,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合,充滿畫面美。瞧,表演開始了。
(二)引導學習5-17自然段。
1、快速瀏覽5-17自然段,有一個句子在文中出現多次,用波浪線畫出課文中反復出現的句子。
2、指名朗讀“好一個安塞腰鼓!”,從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作者對安塞腰鼓充滿著無比欣賞、由衷贊美之情。)
3、高聲朗讀課文,尋找“好一個安塞腰鼓”中的“好”體現在哪里,并用“好在,你看(聽)”的句式進行敘述。
4、指名回答,適當理解句子意思。
5、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和同桌同學說一說為什么喜歡?
四、總結體會文章中心。
1、通過這樣的閱讀,我們對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同學們你們認為作者寫安塞腰鼓想表達什么思想?能從文中找到依據嗎?
生1:表達對黃土高原上生命、力量、活力的贊頌。
師:表達對生命、力量、活力的贊頌,在文中哪一段里可以看得出來?
生2:在第18段。“它使你驚異于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耗著紅豆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能釋放那么奇偉磅礴的能量”我覺得在這里可以感受出作者對農民生命力的贊揚。
師:請坐。在18段里,她覺得歌頌了生命的力量。
生4:還表現了安塞腰鼓獨特的美、陽剛的美。是在第7自然段: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斗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師:還有緊接的句子,“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么壯闊、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這里歌頌了安塞腰鼓獨特的——
生5:美
師:這叫做我們中國特有的外國沒有的——民間藝術。歌頌了黃土高原上這種特有的民族藝術。
2、小練筆:這篇課文寫出了安塞腰鼓的美,請你圍繞中心句進行練筆。如:蓄而待發的后生美。
教學反思:
基于本課的特點,以聲感人是主線。
教學設計思路為:在朗讀中從文字上品味作者創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討論從中領悟對生命力和人生的認識并拓展訓練。因此,本文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為:創設情境、誦讀指導、品味語句、討論合作等。其中于以誦讀、賞析、討論為重。
1、對于朗讀的指導,我在檢查學生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聲地朗讀課文,并想:這是怎樣的“安塞腰鼓”?用問中的詞句回答。通過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應的板書。學生通過朗讀,從整體上理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接著,我引導學生瀏覽課文,在課文中找出反復出現的句子“好一個安塞腰鼓”,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突出一個“好”,讀出作者對安塞腰鼓充滿著無比欣賞、由衷贊美之情。然后,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尋找“好一個安塞腰鼓”中的“好”體現在哪里,并用“好在,你看(聽)”的句式進行敘述。最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并說說喜歡的原因。重點指導第六自然段的朗讀,使用替換式朗讀,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通過反復朗讀,既可以積累課文的語言,有能感受到課文的獨特的語言風格。
2、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意思。詞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單位。學生理解了課文中的詞語,才容易真正讀懂文章的內容,領悟豐富深刻的情感。學習中,引導學生理解“茂騰騰”“樸實”“燥熱”“恬靜”“亢奮”“震撼”“燒灼”“威逼”“元氣淋漓”等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通過解讀詞語的確切意思,有利于水到渠成地讓學生像作者一樣,對黃土高原充滿崇敬、贊嘆之情。
3、不到之處。教師的教學節奏不夠緊密,學生回答問題思路不夠清晰,以至于沒有完成教學任務。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腰鼓這種打擊樂器并不熟悉,腰鼓舞這種民間舞蹈也不常見,教學中沒有引用相關資源,讓學生有直觀感性的認識,假如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利用相關資源,學生再來閱讀課文,就容易入境悟情了。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志向,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并且做到想象有基礎和依據。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語言,模范文本進行遷移練習。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識字卡片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歌曲導入
1、播放歌曲《小星星》,師生一起進行律動。
2、師:老師知道有一條河,它不是由水組成的,而是由無數顆閃閃的星星聚集在一起形成的。你知道這是什么河嗎?(板書“銀河” )“銀”字是左右結構,左面是金字旁,跟金屬有關。
3、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銀河的圖片。(課件出示銀河的圖片)看到這美麗的銀河,你有什么想問的嗎?
4、有兩個個愛提問題的少年,他們看到這美麗的銀河后也提出了好多問題呢。(板書“問”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問銀河》。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聽老師范讀課文。提出要求:聽清楚每個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要求:
(1)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畫出詞語,圈出生字,想象詞義。
3、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銀河 客輪 牛郎 相會
攔河大壩 宇宙飛船
清澈 寬闊 需要 寬廣
雄偉 駕駛 南來北往
指名讀,去拼音讀。齊讀。
4、識字游戲“送星星回家”。(老師手中有許多小星星,背面寫著生字,如果會讀生字,就可以將小星星送回美麗的“銀河”。)指名讀。
5、誰愿意選一段讀給大家聽?可以是你讀的最好的一段,讓大家欣賞一下;也可以是你讀的還不夠好的一段,讓大家當你的小老師,幫幫你。
指名讀,師生評議。
6、兩位少年到底向銀河問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分別問銀河的什么地方?
想想讀這些問題時我們應該注意什么?(指導學生逐段讀好問句)
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每小節中的問句 。
7、學生練習有表情地朗讀全詩。
分組朗讀全詩。
三、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要求書寫的生字:
輪 郎 壩 攔 相 銀
學生自讀,口頭組詞。
2、學生試著說說每個字的筆畫、筆順。
3、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學生書寫“輪”和“郎”
輪:與“槍”的右半部分區分,左窄右寬。
郎:與“朗”聯系識記,左窄右寬。
4、學生邊說筆畫邊描一描田字格中的字。
5、學生練寫,教師指導。
四、作業: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第二課時
一、溫故知新,復習導入
1、上節課,小朋友已經初讀了這篇課文,課文中的一些詞語還認識嗎?開小火車朗讀詞語。出示:
駕駛 寬闊 引路 相會
航標燈 斜拉橋 葛洲壩 發電站
南來北往 攔河大壩
牛郎織女 宇宙飛船
2、課文中兩位小朋友在晴朗的夜晚,坐在綠綠的草地上仰望著星空,看著那小星星組成的白色的光帶—“銀河”。看著看著,那原本掛在天上的銀河,似乎就變成了家鄉的小河,小朋友不禁向它提出了許多問題。小朋友都向銀河問了些什么。
3、這節課,我們就跟著小朋友一起想象,一起去問一問銀河吧。
二、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翻開書來,請小朋友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個小節讀一讀,看看怎么把它讀好。
1、學習第一節
出示第一節
①哪位小朋友對這一小節感興趣?誰想來問一問?指名讀。
②誰還想問?指名讀
③問得真好!在小朋友眼里,河水是----清澈的,板書:河水,讀詞語!
(齊讀、男女生讀)
④誰能給“清澈”換個詞,意思差不多。(碧綠、一塵不染、清清、一眼見底、清凌凌)
a換得真好,你能再來讀讀這個詞語嗎 ?
b誰能讀出碧綠,一塵不染,清清,一望見底。
⑤把它放到句子里讀一讀!(指名讀。)誰再來試試。(生讀。)
⑥在那一塵不染的河水里,你看到了什么呀?
在清澈的河水里,小朋友們產生了這么多的想象,有魚兒、有水草、還有戲水的小朋友,再來讀一讀。誰能讀出自己的想象來。(讀第一自然段。)
⑦師:多清多美的河水啊,讓我們一起來問一問。(齊讀。)
2、學習第二節
過渡:我們看完了河面,現在來看看河道吧。(出示第二節)板書:河道
①你來問一問?指名讀
②這么長的句子,他還能把問的語氣讀出來,真厲害!我們請他當小老師,帶著大家問一問!(小老師領讀)誰還想問!(指名)一起來問!(齊讀)
③這一節中有一個詞特別有意思,(紅色顯示:伸著大鼻子的貨船)
④你猜它是什么? 你們見過“伸著大鼻子的貨船” 嗎?想不想看一看
(出示圖片:大鼻子的貨船), “大鼻子”在哪呢?誰來指一指。
誰來讀一讀:大鼻子的貨船。(指名3人)
大鼻子名叫球鼻艏,這樣的船頭啊可以減小水波的阻力,船就能行駛的更快了。
⑤你看多有趣呀!誰還想問一問?
⑥“南來北往”什么意思?
⑦有很多的客輪和貨船,那么河道必須怎么樣?讀出來!(誰能讀的再寬廣一些?)
⑧在寬廣的河道里除了有客輪和貨船,還有航標燈呢,看,這就是航標燈(出示圖片),航標燈啊,是為了客輪和貨船的安全航行而專門設置的,它在夜間能發出閃光的信號。
⑨現在我們一起來問問這寬闊的河道里有些什么吧。(齊讀)
3、學習第三節
過渡:文中的兩個小朋友真是好問,我們也來做做好問的小朋友吧,(出示第三小節,齊讀)
①出示:出示一條大河(板書:河面)
看著這河面,誰能讀好這個詞語————“寬廣的河面”?
再看看這河面,誰再來讀?(指名讀)一起讀!(齊讀)
②“寬闊的河道”,“寬廣的河面”,都表示寬的意思,兩者有什么不同呢?誰來做一做動作,讓大家一看就明白!
a寬闊除了形容河道以外,還能形容什么?(出示:寬闊的——)(生回答) 為什么說馬路時寬闊的?(出示:寬闊的馬路)學生齊讀
b寬廣的河面,寬廣還可以形容什么呢?(出示:寬廣的——)(生回答) 你能說說為什么草原是寬廣的呢? 是啊,老師這里也有一些詞(出示:草原、海面、沙漠、天空、胸懷)(齊讀,開火車讀)
③這么寬廣的`河面上會有什么呢?誰來問一問。(出示)
④這里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牛郎織女的傳說,你們聽過嗎?誰來講一講?(生不會時,老師補充:織女是天上的仙女,她與牛郎結為夫妻后,遭到了王母娘娘的反對。王母娘娘用銀河將他們分開,只準每年農歷七月初七相會一次。相會時喜鵲給他們搭橋,稱為鵲橋。)
⑤他們多可憐呀!每年只有一次機會能在鵲橋上相會,你有什么辦法能讓他們經常相會嗎?你們見過“斜拉橋”嗎?
(出示:斜拉橋圖片。)小朋友們,這就是 “斜拉橋”,大家看得那么認真,誰來說說,看了這個斜拉橋想說什么?
誰來讀一讀。(指名)誰還想讀,把斜拉橋的雄偉讀出來。(指名)
銀河呀,我們這有雄偉的“斜拉橋”,你那里有沒有呢?誰來問一問?
⑥有了“斜拉橋”,牛郎和織女就可以在橋上相會了,我們一起把這美好的祝愿讀出來! (齊讀)
4、學習第四節
①過渡:問完了河水、河道、河面,我們再來問問銀河的上游吧。
(出示第四小節)(板書:上游)誰先來問問?(指名)一起來問問!
②出示:攔河大壩圖片。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就是攔河大壩,它可以控制水流、防洪,還可以提高水位發電,它的作用很大。
③出示:葛洲壩水力發電站圖片
葛洲壩水力發電站,就是利用水能來發電的,每年能發150多億度電呢。
④銀河呀,我們這里有,你那里有沒有呢?想不想問一問?你來問問吧!
⑤誰再來問一問?喜歡這一節的同學一起問一問?
5、這些問題問得多奇妙,多有趣呀!我們坐在草地上,托起下巴,一起再來問一問銀河!注意:要有問的語氣哦!分組讀第1至4自然段。
6、課文中的小朋友對銀河提了那么多問題,那他的問題問完了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出示第五小節)指名讀。
仰望星空,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銀河?仿照書中的句式和同桌說一說。
同桌互說,指名說。
你們有這么多的問題要問銀河,那你將來長大打算怎么做呢?學生交流。
你們的愿望真美好,多有雄心壯志啊!齊讀:總有一天……
我們一起讀一讀最后一節。
7、銀河究竟是什么樣子的呢?小朋友們,銀河在等著你們駕駛著中國的宇宙飛船去探索呢!相信將來,你們當中一定會有人駕駛著中國的宇宙飛船去探索宇宙的奧秘,到那時,可別忘了告訴老師哦。讓我們捧起書有感情地朗讀這篇優美的散文詩。(配樂齊讀)
三、指導寫字:宇、宙
1、說說這兩個生字有什么共同點?你如何怎么記住這兩個生字的呢?
2、仔細觀察,說說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師邊范寫邊說要點(生跟著書空)。
4、學生描紅、臨寫。
四、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你還有什么問題要問銀河?仿照課文寫一段話。
板書設計:
24 問銀河
河水 魚兒 水草 小朋友戲水
河道 客輪 貨船 航標燈
河面 斜拉橋 牛郎織女
上游 攔河大壩 水力發電站
教后反思: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知道這些字在詩句中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3.初步理解這兩首古詩的意思,感受作者熱愛春天、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朗讀、背誦
教學難點: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寫幾句話。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述:小朋友們,春天到了,春風拂面,百花齊放,人們心情舒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兩首古代詩人抒發自己對春天喜愛的古詩。
2.板書課題: 1、古詩兩首
二、揭示《春雨》
1.觀察圖:你們看到了什么?見過雨嗎?你們都見過什么樣的雨呢?春天的雨有什么作用呢?
(大雨、暴雨、毛毛雨、雷雨等。這是一種自然現象,表現出來的形式很多。在民間諺語中,有“春雨貴如油”、“一年之計在于春”這樣的的說法。對于農田來講。春雨是十分重要的,它可能決定著一年的收成。)
2.介紹《春雨》:唐朝大詩人杜甫在成都居住時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叫《春雨》。
簡介:杜甫:字子美,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其詩歌深刻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社會現實,被后人稱為“詩史”。《春雨》原題《春夜喜雨》課文節選了前四句。
3.看看題目:你們知道,詩中寫了什么?
(雨下的季節和時間)(原題中感受到這個雨是好雨是及時雨,還可以感受到詩人對雨的喜愛之情)那詩人是怎樣寫的呢?春雨能帶來什么呢?怎樣表達這種情感的呢?請同學們先聽老師讀這首詩。
三、精讀《春雨》
1.學生練習讀。指名讀,正音。
2.讀了這首詩,你覺得春天的雨怎樣?(春天的雨是好雨) 板書:好
3.這春雨好在哪兒?從哪兒可以看出來呢?
①“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重點理解“知”。 時節:時令,季節。 當:正當,就在。 乃:就。
這兩句詩是什么意思?
(這一句詩的意思是:這真是一場“好雨”,像知道什么季節需要什么雨水,春天一到,就下起來了。因為春天莊稼最需要雨水,所以詩人說春雨是好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春雨知時節,適時、應時、及時。真是給人們帶來好處。)
為什么說春雨是好雨呢?
②“隨風潛人夜,潤物細無聲”。
潛:與大雨、暴雨的嘩嘩啦啦不同,潛是悄然而至、無聲無息的.,隨風而來。
潤物:滋潤萬物。
這句詩的意思是:春雨在夜間,趁人們不注意的時候,隨著春風輕輕地灑落,無聲地滋潤著萬物。春天花草樹木復蘇了。成活了生長了,默默無私奉獻著自己
4.總結。春雨做了好事卻不聲不響,怎么不是好雨呀!這兩句從聽覺上寫出了雨的悄然而至、無聲無息的默默奉獻。
5.指導朗讀、背誦。教師范讀,強調節奏。學生練習朗讀:指名讀,齊讀。
6.總結:這首詩贊美了春雨及時而下,無聲地滋潤著萬物,反映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
7.拓展欣賞:原詩有八句,這里節選的是其中的前四句,后面的又是怎么寫是春雨的呢?請大家欣賞一下。多媒體課件示《春夜喜雨》。
8.補充閱讀《春雨的色彩》。
四、寫字指導。
五、作業
1.朗讀《春雨》,熟讀背誦。
2、 抄寫“春雨”、“時節”各兩遍。
第 二 課 時
一、復習
1.指名有感情地背誦《春雨》。
2.用自己的話說說《春雨》的詩意。
二、揭題
1.小朋友,春天已經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說一說,春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播放課件)
2.想象春天的美景。說話練習
(春天來了,柳樹姑娘穿上了新衣服,小草從地下鉆了出來,鴨媽媽帶著可愛的鴨寶寶出來春游了。)
(春天來了,燕子從南方飛來了,他用剪刀似的尾巴剪出了祖國的山河美。青蛙醒了,看見周圍的小朋友正忙著種葵花,它趕忙跳出洞口捉蟲子去了。)
3、 過渡:草青了,樹綠了,花兒開了,鳥兒唱起了歡樂的歌……多么誘人的春色,多么美好的春光啊!古時候,詩人們為此寫下了許多美妙的詩篇,《春曉》就是其中精彩的一首。
4.解題。那么,春曉的“曉”是什么意思呢?請翻開字典查一查。春曉就是指什么呢?(春天的早晨)
你們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
簡介孟浩然。
三、自學古詩。
1.同學們,我知道大家都能背這首古詩,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它的意思。
2.今天我們學習這首古詩,就以同學們自學為主。
3.請同學們開始自學,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查字典,可以和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討論一下,然后試著把詩句講下來。
4.學生自學古詩。
四、交流學習情況。
1.字詞理解。
曉:早晨,天剛剛亮。
啼:鳴叫。
覺:多音字,強調兩種讀音的組詞。理解意思:感覺、知道。
2.理解詩句的意思。
春天的睡眠格外香甜,不知不覺中已經天亮了,這時耳邊到處能聽到鳥兒啼叫的聲音,朦朧中記起昨天也也夜里下雨聲和刮風的聲音,不知道又會有多少花瓣凋謝了,落到地上。
3.有感情地朗讀《春曉》,注意讀好停頓。
五、總結
1.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描寫了春天一個雨后的早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愛春惜春的真摯感情。
2.春天這樣美,有多少詩人曾經贊美過它呀!把你所知道的關于春天的詩朗誦給大家聽,好嗎?
學生吟誦有關春天的詩句。
六、作業。
課堂:背誦并默寫古詩。
課外:1、 說說兩首詩的意思。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春天的詩,請寫下來。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7
一、談話導入
1、 師:有人給你鼓過掌嗎?為什么給你鼓掌?得到別人的掌聲你的心情怎樣?你為別人
鼓過掌嗎?為什么給別人鼓掌?
2、 板書課題,齊讀
3、 讀了課題想知道什么?
二、 初讀課文
1、 自由讀,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三、 再讀課文
思考:掌聲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什么時候響起的?
1、 指名說。
2、 先走進演講前的小英。指名讀一自然段。
理解體會、指導讀。板書:憂郁自卑
英子的憂郁還表現在哪兒呢?讀2、3小節,畫出表現憂郁的詞句。
3、 交流反饋
過渡:后來,英子變了,她變得怎樣了?指名讀第4自然段。
板書:開朗自信
是什么原因讓憂郁自卑的`英子變得開朗自信?板書:掌聲
4、 出示兩次掌聲響起的句子
理解“驟然”。假如你是英子的同學,你想通過掌聲告訴英子什么?
掌聲再次響起,此刻小英會說些什么?
指導讀句子
5、 讀英子的來信,你對掌聲有沒有新的認識?
交流
四、 升華
聽到掌聲響起來,我們的心更明白,珍惜別人送給我們的關愛,同時把鼓勵送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下面我們就行動起來,寫一句鼓勵或贊美的話送給你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通過雨點動態的變化,認識他們的特點,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對學生進行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
4、隨文認識“落”、“進”兩個字并能正確書寫,了解它們在文中組成的詞語。
本課教學重點、難點:
1、本課的重點是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雨點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動態。
2、了解它的特點,是本課的難點: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或圖片),讓學生“身臨其境”,把觀察、想象、朗讀結合起來,感受意境之美、語言之美。
教學準備:本課的教學課件,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圖片,雨點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激發興趣。
1、老師口述謎題: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河里看不見。猜猜這是什么?學生回答,很容易就猜到是雨。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雨的詩歌,名字叫《雨點》。
板書課題:雨點。
設計意圖:謎語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下面的教學埋下伏筆。
二、創設情境,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在不同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吧。
1、課件放映課文制作的動畫。
師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烏云,不一會兒,雨點落下來了,落在不同的地方,給大自然帶來了樂趣……
2、詩歌寫得多有趣啊,你們想讀一讀嗎?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會的多讀幾遍。
3、檢察自學。
⑴抽讀詞語。(課件出示)
指名拼讀詞語:落進睡覺小溪散步
江河奔跑海洋跳躍
指名讀,學生當小老師讀。
⑵生字讀好了,誰愿意試著讀讀課文。
4、指名逐句讀,師生評議(指導讀好“睡覺、散步、奔跑、跳躍”體會雨點的變化。)
過渡:課文讀通了,怎樣才能讀好呢?我們再深入地學習,把課文的意思都弄懂了,就會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動畫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便于幫助學生更好地讀好課文。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并提出朗讀要求,明確了讀書的目的,是學生有目標去讀。
三、精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雨點落進哪些地方?用“——”標出來,在那里干什么?用“……”標出。同桌可以互相討論。
2、反饋教學信息。
雨點落進了哪些地方?
⑴生答。課件出示: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圖片,讓學生感知它們不同的特點。同時在黑板上貼出這四幅圖片。(要求把話說完整)
⑵誰能用一句話來回答:雨點落進和里。
⑶隨文進行“落”、“進”這兩個生字的教學。
①小朋友們想不想來寫一寫“落”、“進”這兩個字。
②卡片出示:落、進。請大家仔細觀察,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它們呢,同桌的小朋友可以互相說說。
③交流識字。學生運用已有學習漢字的基礎想出各自的辦法來記住這兩個字。
④我們不但要記住它們,還要會寫,先請學生說怎樣寫好,要注意什么,接著老師范寫,學生豎空,再讓大家描一描、寫一寫。(提醒學生注意“進”先寫里面的再寫外面的)
3、雨點落進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老師有四顆小雨點,小朋友們,你們就是可愛的`小雨點,來找找小雨點的家吧。
生答,請拿有小雨點的學生在黑板的四幅圖上貼上小雨點,并在圖下板書:睡覺、散步、奔跑、跳躍。
4、指導朗讀。
想一想,課文該怎么讀呢?學生自由練習。
(1)指名讀,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讀。
(2)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態也各不相同,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加上動作把它表示出來?找同桌的一起練一練。
(3)指名表演。
在學生讀的同時再次顯示上面出現的四幅圖,圖文結合,進一步感受到池塘多么平靜啊,一點波紋也沒有,雨點就像躺在大床上睡著了;雨點落進小溪里,伴隨著緩緩流淌的溪水悠閑地散起步來;另外一些雨點跟著嘩嘩流淌的河水高興的奔跑呢;還有一些小雨點來到了奔流不息的海洋里,隨著澎湃的海水在不停的跳躍呢。
(4)指名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5)反復讀,齊讀。
(6)試背課文,看圖有感情的背誦。
設計意圖:“我”就是可愛的小雨點,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和小雨點一起感受睡覺、散步、奔跑、跳躍的樂趣。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8個,綠線內的個3生字只識不寫,認識3個偏旁。
2.按一定順序觀察圖畫,把認識圖畫上的事物同所學的.詞語聯系起來。
3.朗讀詞串,積累詞匯。了解春天景物的特點,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課文內容:
春天 春風 春雨
柳樹 小草 嫩芽
布谷 燕子 蜜蜂
梨花 杏花 桃花
教學準備:
大幅情境圖;詞語卡片;兒童歌曲《春天在哪里》磁帶;詞語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 小朋友,春姑娘悄悄來到了我們身邊,她給大地萬物帶來了生機。春天在哪里呢?今天,老師和你們去郊外、去田野找春天,好嗎?
2. 課件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學生欣賞,邊唱歌。
二、圖文結合,認知詞語
1、過渡:春天給大地披上了綠裝,到處生機勃勃,春意盎然。小朋友,春天在哪兒,你找到了嗎?
生1:柳樹發芽了,說明春天來了。
〔師重復著生說的話,送給這個學生兩個圓卡片,上面寫著“柳樹”、“春天”。〕
生2:小草發芽了,說明春天來了。
師:小朋友真聰明,老師獎給你“小草”、“嫩芽”兩個圓卡片。〕
2、初讀課文:小朋友說得真好,老師送你們一個禮物,讀一讀、看一看這些詞里面,哪幾個詞大家沒有提到?
生找到后發給詞語卡片。
3、師:老師畫了一張春天景色的畫,小朋友們認真看一看,畫上都畫了些什么。
師:小朋友們說得真好,現在老師讓手中有卡片的小朋友請你到上面來大聲地讀出卡片上的詞語,其他小朋友覺得他讀得正確、響亮的,也大聲地讀一讀。然后我們把卡片貼在圖畫上正確的位置。
三、串詞說話,再現春景
范文(美文)欣賞。
生自由練習。
請幾名學生說。
師:真棒,一篇篇贊美春天的文章就這樣流淌出來,真是出口成章。
讓我們把美麗的春景藏進這幾個詞中,小朋友們,跟我念。
四、讀中悟情,讀中積累
1.語言渲染:春天來了,春風輕輕地吹,春雨淅淅地下,柳絲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土,大地蔥綠;燕子、布谷、蜜蜂飛來了,為春天增添了幾多生趣;梨花、杏花、桃花張開笑臉,為春天增色添彩!你愿意美美地讀一讀嗎?
2.學生誦讀韻文,邊誦讀邊想象,達到熟記積累。
五、寫字指導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要求學生按自己的心愿設立一個節日并寫出。可以寫是什么事情讓你想到要設立這個節日,也可以寫想象中自己或別人是怎樣度過這個節日的。
教學目標:
1.讀懂習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寫按自己心愿設立的一個節日,而不是現實中的一個節日。
2.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說清楚。
教學重點、難點: 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想象人們怎么渡過節日的'情景,交待具體。
教學準備:
師生搜集有關節日的來歷和傳說。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懂習作要求,知道本次字作是寫按自己心愿設立的一個節日,而不是現實中的一個節日。
2.能把設立的這個節日的原因和怎樣渡過這個節日的過程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節日很多,大家說說看,你知道哪些節日?
2.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
3.教師相機詢問節日的來歷、傳說或節日里的特殊活動,學生交流。
4.每個節日的創設無不寄托著人們的美好情感與愿望,剛才大家說到的那些節日,寄托了人們怎樣的情感呢?
學生知道哪個就說哪個。
二、展開想象,指導說。
1.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自己聯想是要設立什么節。
如:(1)設立“愛鳥節”——鳥兒是人類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它。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1
疑為學之路
優秀的猶太民族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孩子上學回家,父母便問:“今天提問題了嗎?”可見,猶太民族的智慧與他們的“問題意識”是分不開的。強烈的問題意識,作為思維的動力,能促使我們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直到進行新的發現。孔子認為“疑是學之始,學之端”。宋代學者陸九淵說:“為學患無疑,疑則有進,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現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得更生動形象,他在一首詩里寫道:“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國外也有很多學者極力推崇問題意識。亞里士多德曾說過,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蘇格拉底也同樣認為,問題是接生婆,它能幫助新思維誕生。近代英國哲學家波普爾說,科學只能從問題開始,科學知識的增長永遠始于問題,終于問題。在學習中,我們應當積極思考,大膽提出疑問。并從不同的角度探索、思考,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如果不加辨別,籠統接受,那只能作為一個“倉庫型”的學生。
內容簡析
《新課程標準》提出:“對文學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節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
本單元學習的是小說和散文。
《送行》幽默風趣,通過對繁文縟節的厭倦,表達了對真情的渴望。不只單純地為幽默而風趣。含蓄地通過對勒羅受雇扮演“送行者”情節,表達了人與人之間需要真情實感的`觀點。
《給我的孩子們》是內涵豐富的名作,所包含的主題意義重大。通過從心靈上對孩子們健康的翔真情地贊揚了孩子們的率真自然的天性,同時抒發了自己想回到童年的感情。
《臺階》作為一篇文學作品所承載的主題將會給我們帶來重新認識生活、認識人生以重要的誡啟迪。讓我們通過一個農民的追求,正確認識中國農村的狀況,關注農民問題。
《呼蘭河傳》通過寫童年的“我”與祖父在蜂蝶飛舞的后園的一段生活,給我們重新認識人生,認識自己的童年以啟發。
“誦讀欣賞”選取冰心的《往事》一文,意在讓讀者體會人世間偉大的母女情。
創意說明
本單元總體上宜采用自讀、質疑、討論、拓展和學習方式。通過品讀、欣賞美文,積累豐滿語言材料,提高語言表達的技巧和能力。采用開放式的學習方法,根據不同主題收信、朗誦、評價與課文相關聯的中外散文名篇,互動起來,激發興趣,開闊視野,增加閱讀積累。“閱讀是學生與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珍視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在深入觀察生活的基礎上,學習深入思考自然、社會現象,思考生命、生活的意義,提高精神品位。利用課堂討論形式,提高思維和口語交際能力。
活動目標
1、在讀書中培養發現意識,在文本閱讀中學會質疑,培養探究問題的能力。
2、透過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內涵,發現滲透在文章中的作者思想,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
3、通過對作者、作品及時代背景、社會背景的全面了解,解讀文本,了解微言大義,了解曲折的表現手法;同時提高自我認識能力,辨識能力。
4、了解世間百態,了解普遍人的生活,從看似平常的生活中感悟人生,熱愛生活。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會dtn l 4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學會dtn l與單韻母拼讀音節及帶調拼讀音節。
3.正確認讀、識記四個生字。
[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聲母dtnl的發音方法以及音節拼讀。通過教師的拼讀示范,讓學生反復觀察、模仿,反復練習拼讀,能初步掌握拼讀要領:前音輕短后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運用拼讀方法對聲母與帶調韻母組成的音節進行拼讀是教學難點。
[設計理念]
本節課教學設計我力求把語文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融人實際教學實踐之中,教師角色和教學行為都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方式的變革。教學中能夠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和身心發展需求出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以參與求體驗,以合作求創新,以探究求發展。重視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放手讓學生去尋找新的發現,使學生思維中創造的火花不斷閃現。聲母形的記憶體現層次性:先引導學生從直觀畫面觀察記憶字形;再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想象字形;最后指導學生根據所學比較記憶字形。學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參與、體驗、合作、發展,學習態度和情感得以進一步提升。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嘗試學、互相教學、討論研究學,學生主體地位凸現,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在深知學情的基礎上,打破了以往拼音教學單一的呈現方式,及各個字母按音形義講解,采取了集中訓練,減少頭緒,加強綜合的教學思路。書寫在低年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彈性要求和交流展示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書寫的樂趣。這無疑拓寬了學生思維和活動空間,使學生的創造力在教師的感召下得以彰顯。
3.拼音教學生活化、情境化。游戲是孩子們快樂求知的源泉。本節課的設計以游戲和活動為主線,讓全體學生積極動口、動腦、動手,多種感官協同參與。學生在積極的競爭參與中,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得到培植。聯系日常生活、捏擺字母記憶字形等獨特的教學手段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饒有情趣的欣賞、展示是對學生內在需求的最好饋贈。這種精神上的滿足會成為學生記憶中永恒的財富。教學設計展現了學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學生學習態度得以端正,情感得以升華。
[教學過程]
一、游戲復習導入新課
摘蘋果
教師把聲母b、p、m、f和音節ba、fo、ma、po制成蘋果,請學生自己先自由拼讀、或請教別人,然后選擇自己最拿手的蘋果摘下來,讀給大家聽。讀正確,再領讀。
教師引導學生從舉手積極、發言洪亮、拼讀正確等方面評價摘蘋果的小伙伴。
二、聲母音的教學
1.拼音樂園里可熱鬧了!今天老師還要帶小朋友到這里認識一些拼音娃娃。瞧,樂樂正和小朋友們在參加學校的`慶祝教師節聯歡會呢!大屏幕出示情境圖。
2.仔細觀察,展開想象,說說同學們是怎樣表演的?(重點說出“打鼓”、“模特”、“快樂”等,初步感知聲母dtl的發音。)
3.我們今天要學的幾個拼音娃娃就藏在這幅圖里面。看看誰找得快。(學生紛紛找出情境圖中隱藏的dtnl幾個聲母。)
教師相機結合情境圖引導學生說兒歌:聯歡會,真熱鬧。小鼓敲,模特跳。你吹笛子我唱歌,我們大家真快樂。
教學聲母d
1.小朋友,你認識它嗎?指名試著讀一讀。(看圖,出示聲母d及直觀圖。)教師迫問: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好?讓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經驗和學習方法。
2.教師示范發音引導學生讀對,學生模仿讀、練讀、對讀、同座互相檢查讀,教師相機指導、糾正發音。
(利用圖畫,第一幅圖是一只隊鼓和一副鼓錘,敲鼓的聲音“得”提示d的音,隊鼓和鼓錘組成的圖形提示d的形。以說話助發音,借助“得”發準d的音。)
教師注意
(1)發d時,舌尖抵住上牙床(上齒齦),憋住氣流,然后舌尖突然放開,吐出微弱的氣流,聲帶不顫動。
(2)學生練習發d的音,體會發音要領。教學d時,可讓學生把手掌放在嘴前感覺不同的發音方法:發d時,感覺不到氣流沖出。
按以上方法教學聲母t、n、l,但不要在課堂上講授此術語,重在示范、體會、模仿。
注意:
1.發t時,發音動作和d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口腔送出的氣流比較強。發n時,舌尖頂住上牙床,發音時聲帶顫動,氣流從鼻腔出來。發l時,舌尖頂住上牙床,發音時聲帶顫動,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
2.方法同上,著重區別n和l的發音。教學n、l時,可讓學生捏著鼻子發l的音,體會氣流從舌頭兩邊出來;松開鼻子發n的音,體會氣流從鼻腔出來。
3.d、t、n、l的發音部位都在舌尖和上齒齦,叫舌尖音。
4.學生模仿讀、練讀、對讀、同座互相檢查讀,教師相機指導n、l,糾正發音。
三、聲母形的教學
1.屏幕上的圖能夠幫助你們記住d、t、n、l的樣子,請小朋友仔細看圖,想一想有什么新的發現,同座交流交流。(學生用以前的方法編順口溜:隊鼓鼓錘ddd;模特兒跳舞ttt;一個門洞nn n;一根木棍lll。)
2.你們還有什么好辦法記住他們嗎?小組討論一下。學生聯系日常生活暢所欲言。(馬蹄印ddd、用手指擺d的形狀;小傘把ttt、倒拄拐棍ttt、t和“七”像;獨木橋nnn;l的形狀像數字1、筷子、教鞭、指揮棒、旗桿、鉛筆、燈管)
3。他們還和我們以前認識的哪些拼音娃娃很像?(引導學生將d人n與學過的有關字母進行區別,如d—b,d—p,t--f,n—m、u。)
四、聲母與單韻母的拼讀教學
1。出示音節:這些音節你們會讀嗎?試著讀一讀。指名讀、小組讀、示范讀、指名當小老師領讀、自由選擇讀、齊讀等。教師重點糾正n、l與單韻母相拼的音節。
2.屏幕演示一些帶調音節:da、di、tu、nu、li、lu、ni、na。讓學生用這些音節組詞或說一句話,看誰用上的音節多。
五、指導書寫
1、指導學生觀察:這四位拼音娃娃分別在四線格的什么位置?(除了講清d、t、n、l的筆畫筆順和每一筆在四線格所占的位置外,還要認識新筆畫名稱:“c”叫左半圓。》
2、教師重點指導聲母“t”的寫法。其余三個聲母學生根據觀察試著寫一寫。想寫幾個就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3.教師巡視糾正指導并讓學生互相交流展示。
六、擴展活動
1.學生利用手中的橡皮泥、小棒、毛線捏一捏、擺一擺今天認識的拼音娃娃。有的獨自進行,有的與同座討論合作,教師給捏擺好的同學以展示的機會。
2.做游戲“看誰找得準,找得快”。
聽老師或同學讀音節,看誰又準又快地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相應的聲母和韻母,并且擺成音節讀一讀。
3.“摘蘋果”游戲。拼音娃娃來到果園里,哇!樹上結滿了紅遁通的大蘋果,多誘人啊!你們想吃嗎?學生認讀蘋果上的字母、音節,讀對了就獎勵一個大蘋果。“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3
學生活動設計
1.組識學生進行三次誦讀:第一次,正音正字,疏通文句;第二次,理清思路,領會主旨;第三次,背誦,領會莊子的風格。
2.組織學生制作文言知識卡片,以養良好習慣。
3.組織學生討論莊子形象化的比喻,分析河伯慨嘆的內容,深入把握主旨。
教具準備: 投影儀 課件
一、明確目標
1.初步了解莊子其人
2.積累文中重要的實詞、虛詞和句式
3.當堂背誦,領會主旨,鑒賞語言及表達技巧
二、教學步驟
(一)導入語:
著名學者南懷瑾這樣說:“儒家像糧食店,絕不能打倒,否則打倒了儒家,我們就沒飯吃,道家則是藥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理會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動找上門去不可。”
千百年來,道家思想對亂世中飽經創傷的心靈給予了莫大的慰藉,而道家集大成者人物便是莊子,魯迅先生曾在《漢文學史綱要》中這樣評價過他:“其文則汪洋辟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今天我們就來感受其文章魅力。
(二)介紹莊子.(師生共同完成)
莊子名周,戰國時宋國蒙人,大體與孟軻同時或稍后。他繼承并發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稱“老莊”。
莊子的思想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對性,否定客觀事物的差別,在認識上走向相對主義。莊子對待生活的態度是一切順應自然。莊子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建議該部分換用一些感性的語言,引導學生對莊子的興趣和喜愛,不要讓人誤以為你對莊子有厭惡之感)
莊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它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了“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
課文節選《秋水》開頭的一段,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聽錄音磁帶
2.組織學生誦讀課文,制作文言知識卡片
第一次誦讀,正音正字,疏通文字。
①正音:
涘(sì) 渚(zhǔ) 少(shǎo) 殆(dài)
②制作文言知識卡片(不是完全詳盡的)
卡片一:古今異義
至于北海(至:動詞“到”,于:介詞)
望洋向若(聯綿詞,仰視的樣子)
大方之家(修養高,明白事理)
秋水時至(時令,季節) 卡片二:通假
不辯牛馬(辯,通“辨”)
涇流之大(涇,通“徑”)
卡片三:詞類活用
順流而東行(名詞用作狀語,向東)
少仲尼之聞(形容詞作動詞,小看,也可以理解為意動用法,以……為少)
輕伯夷之義(形容詞作動詞,輕視,也可以理解為意動用法,以……為輕)
卡片四:文言句式
以為莫己若者(否定句代詞賓語前置,莫若己)
我之謂也(用“之”幫助賓語前置,謂我也)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卡片四:一詞多義
涇流之大(代詞,這樣)有教師對“之”的用法提出質疑,有待查實
我之謂也(結構助詞,幫助賓語前置)
仲尼之聞(結構助詞,的)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介詞,因)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介詞,被)
第二次誦讀,理清思路
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課后練習一)
①河伯在什么情況下欣然自喜?
②河伯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
③河伯為什么認為自己“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討論以下問題
(1)全文可以分為幾個層次?大意各是什么?(以下開始板書)
層意 連接語
第一層:黃河的寬闊;河伯的驕傲自滿 于是焉
第二層:北海的'壯闊;河伯自愧弗如 于是焉
(2)河伯引“聞道百,以為莫己若”的作用是什么?
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盡在己”的狂妄自大。
(3)河伯引“少仲尼之聞,輕伯夷之義”的作用是什么?
批評自己的盲目崇拜。
(4) 本文屬于一篇寓言故事,在這則故事寫河神認識的前后變化時,采用了什么樣的寫作手法?
明確:對比(見板書)
(5)從這些對比中,我們可以獲得哪些啟示呢?(啟發學生敞開思路,大膽發表看法)下述觀點都符合文意:
人貴自知之明;謙受益,滿招損;自大由于無知;知恥者近乎勇(知恥而后勇)克服主觀主義,防止片面性;有比較才能有鑒別。
(6)通過這篇課文,你認為莊子的文章有什么特點?
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想象豐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創造性,善用對比。
第三次全體同學試背《秋水》
總結、擴展
《秋水》我們學的只是開頭的一段。 《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若對話的形式,討論“價值判斷的無窮相對性”的問題。莊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若的對話來討論玄妙的哲學問題。課文這一段河、海的對比,實際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貴賤之類的看法,然后一層深一層地引到漫無邊際的認識海洋。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在課外閱讀《秋水》全文。
另外,莊子作為我國古代八大笑星之一,他的很多言行都是很特立獨行的,大家可以多閱讀一些他的故事,這樣可以更深刻地體會他的哲學思想.
附:板書設計
秋 水
《莊子》
黃河寬闊 不辨牛馬 北海壯閱 不見水端
↓于是焉 ↓于是焉
河伯自大 欣然自喜 望洋興嘆
為盡在己——狂妄自大 始吾弗信——盲目崇拜
總體評價:
體現了文言文教學的根本——落實字詞
10——15分鐘的朗誦時間安排,體現文言教學的重點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識記“筐”,比較:艸、木、禾,偏旁,熟讀詞語,大體了解形聲字的形義關系。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新詞。
2.比較“木禾”、“竹艸”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重難點:
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按筆順正確地書寫田字格中的9個生字,能按字的結構把字寫端正、勻稱。
區別形近偏旁。
課前準備:詞語卡片、生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復習檢查
1.檢查聽寫情況。
2.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3.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2.指名讀、齊讀。
三、出示表(二),復習“竹字頭”、“草字頭”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洗出它們的名稱嗎?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2.中國的老年人最喜歡喝什么?[相機出示詞卡:茶葉]
3.有一種水果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這種水果的名稱足什么嗎?[相機出示詞卡:菠蘿]
4.有一種春天開的花,葉子呈淡綠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相機出示詞卡:蘭花]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偏旁的名稱星什么?(竹字頭)為什么都是竹字頭,(因為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與竹子有關)第二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草字頭)為什么都是草字頭?(大都與一些植物有關)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七、指導書寫
1.教師范寫生字。
2.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3.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
3.自由讀韻文
4.回答問題讀詞
5.討論回答問題。
6.指名說“籃、筐”的筆順。
7.說說你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8.描紅、仿影、臨寫
板書設計:
識字3
木:松柏柳桌椅
禾:秧稻種
艸:茶菠蘿草
蘇教版語文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分析:
《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
二、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疏忽、頑強”造句。
3、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4、觀察一種喜歡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三、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讀了課題后,想問什么問題?(鳥兒怎么會說話呢?鳥兒會說些什么?人怎么能聽懂鳥兒說的話?)
二、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
(1)輕聲自由讀,邊讀邊畫出生字新詞,讀準字音。
(2)或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通曉矯健催促無拘無束疏忽預報應驗呆楞楞
(3)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2、檢查自讀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2)交流詞語的掌握情況。
(3)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幾個自然段聯系比較緊密,合起來講了一個意思,就合并為一段,哪個自然段單獨講了一個意思,就獨立成段。
2、分組交流。
3、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從小就愛鳥,愛聽鳥語,并想通曉鳥語。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從鳥兒們的語言中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第三段(第12自然段)鳥是人類的好朋友。四、作業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指讀生字詞。
二、精讀指導
1、學習第一段。
(1)齊讀第1自然段,填空:我從小就愛鳥,愛看(),愛()。
(2)自由讀第2自然段。指名講公治長的故事。理解“通曉”
(3)指導朗讀第3自然段。“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治長’啊!”這句話怎樣讀?(要把“我”那種向往的心情讀出來。)
2、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4-9自然段,把“我”喜愛布谷鳥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讀后討論,相機指導朗讀。
①它們那“布谷、布谷”的親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們快快出工呢!從哪些詞看出“我”對布谷鳥的喜愛?(親切、分明)指導朗讀
②這樣無拘無束的一問一答,有趣極了,我自己仿佛也變成了一只翩翩飛翔的鳥兒。聯系上下文,體會“我”與布谷鳥對話的有趣。指導朗讀
③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指導朗讀
(2)讀第10-11自然段,體會鳥語的“豐富”及鳥語給“我”的心靈帶來的影響。
①引讀第10自然段。人們為什么喜歡“喜鵲”?從哪兒看出人們喜歡“喜鵲”?從哪兒看出“我”的愛鳥之情?
②指名讀第11自然段,思考:從哪些詞句看出“我“與鳥兒建立了異常深厚的感情?讀后朗讀,指導朗讀。
(3)小結:“我”不光聽懂了鳥語,而且從鳥語中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3、學習第三段。“我”與鳥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鳥兒成了“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齊讀最后一段。
三、總結課文。
1、朗讀全文。
2、討論:為什么說“鳥兒的確是人類的好朋友”?
3、總結。
四、作業
1、造句:疏忽……頑強……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
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個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話,很容易背誦。
2、重點指導背誦其他部分。
(1)第2、3自然段引導學生按語言的敘述順序進行記憶。
①邊讀邊記: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②練習背誦
(2)第4-11自然段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在頭腦中構成的畫面幫助記憶。
①邊讀邊在腦子里想象畫面。
②練習背誦。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觀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寫法,說說難寫的和容易寫錯的字。
四、作業
1、鋼筆描紅。
2、抄寫詞語。
3、比一比,再組詞。
治()催()碌()預()
冶()摧()綠()碩()
4、按課文內容填空。
從()的燕子那里,我()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的大雁那里,我();從()的蒼鷹那里,我()……
5、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六、板書設計:
15鳥語
接近交談
鳥語傾聽猜想(豐富)
人類的朋友
七、教學后記:蘇教版小語四下《鳥語》是一篇充滿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課文以生活中生動真實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達了“我”傾聽、揣摩鳥語的情景,字里行間都充滿著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文章寫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環境中產生的獨特感受,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經歷著“我”的經歷,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們在與文本對話的同時,體會到深深的人鳥情,教學這一課我做了如下嘗試:
一、激發興趣——愛鳥
課開始,我借助多媒體播放“百鳥爭鳴”的視頻畫面,以此把學生領進鳥兒的世界,面對如此熱鬧的場面,學生不會無動于衷。于是,他們也像鳥兒一樣情不自禁地嘰嘰喳喳議論開來,此時的情緒表達是他們的主觀所需,于是感嘆句、反問句等表達強烈感情的話語此起彼伏:“多么可愛的鳥兒呀!”“怎么會有這么多鳥兒呢?”“太壯觀了!”“鳥兒的鳴叫真聽牙!”由此可見,鳥兒的形象美已把學生心中的“愛鳥情”激活。
二、引發對話——知鳥
在學生對鳥兒已有“好感”的基礎上,教師再繪聲繪色地講述公冶長的.故事,使鳥兒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啊!”此時也成為了孩子們的心聲。“鳥兒”真能表白么?我們能否聽懂?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猜想、帶著向往走進文本。贊可夫認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感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此時,把課文讀通、感知課文內容便是“觸及精神需要”,他們迫不及待地走進文本,進行自主、有效的對話。
三、啟發性靈——懂鳥
有人曾經說過:小孩子都是有靈性的,天生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他們對課文中的人、事、物都會產生自己獨有的感受和想法,雖然他們說不清,但一心想表現,教師要給他們充分的機會。學生在初讀感知的基礎上,“我”與鳥兒動聽的交談感染著他們,由動聽到動心,他們也想嘗試著做鳥兒的知音。于是,再次播放百鳥爭鳴的視頻請學生欣賞,并創設讓他們表現的空間,即:觀后可把自己的收獲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呈現出來。在這種“有我之境”中,學生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進他們曾經經歷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們獨特的心態聆聽鳥語,并將他們的獨特的感受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有的在文中搜索與“我”同感的句段,細細欣賞品味;有一位學生談到“‘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這一句時說:“有一次,我考了雙百分,放學的路上,喜鵲枝頭叫,仿佛在說:‘恭喜你呀,恭喜你呀!’所以我認為喜鵲真能給我們帶來喜訊。”說完,他動情地朗讀了第10自然段;有的迫不及待地尋找恰當的語言,進行了創造性的表述:鴿子“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分明是催促我“多讀點書,多讀點書”,白頭翁在告訴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有的學生說,上次我過生日,同學們為我唱了這樣一首歌“小斑鳩對我說:‘咕咕’,幸福,‘咕咕咕咕’,真幸福。你可真幸福”,這次聽鳥語,我仿佛又聽到這首歌??孩子們盡情地渲染著,多角色、多層面地觸摸語言、揣摩語言,教師適時點撥。
四、情感延伸——護鳥
學生在上述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鳥兒的喜愛之情已默默地滲透到他們的心中,鳥能給人啟迪、帶來智慧和樂趣,還有哪些可愛之處?聯系舊知,學生知道鳥兒是森林的護衛天使,是人類的朋友。你現在最想為鳥兒做點什么?孩子們有的寫詩贊鳥,有的寫護鳥標語,有的走出校園為鳥兒護窩搭巢??愛鳥之情化為實際行動,既升華了情感又付諸了實踐。
愛鳥、知鳥、懂鳥、護鳥,將文本激活,將舊知激活,將孩子們的情感激活。聲聲鳥語都牽動著孩子們的心,體現著孩子們心中的愛鳥情。的柔弱無援,還可欣賞某些寫法。以下為閱讀的第三層面:帶著問題研讀課文,經受人文熏陶,提升心靈感悟。
【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邊城》教學設計04-14
語文太陽教學設計03-18
語文習作教學設計03-18
語文趙州橋教學設計03-18
語文拼音教學設計03-16
語文《北京》教學設計03-31
語文《勸學》教學設計01-15
語文《貓》教學設計04-02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02
語文天窗教學設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