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1
一、主旨
《敬業與樂業》是近代國學大師梁啟超先生在七十多年前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所作的一次講演。演講針對聽眾的實際情況,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論題,深入地論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并殷切希望大家發揚敬業、樂業精神,去過“人類合理的生活”。
二、結構
這篇演講,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
講演開篇處就提出題目來由,便于揭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講演的綱目有一個大致的認識。而第一段末尾的“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更是生動有力地揭示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是為文章的第一部分。
然后,作者先后談了“有業”“敬業”“樂業”三個問題。
作者先提出了“敬業與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的觀點,并引用孔子的話和百丈禪師的故事,得出了“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強調“有業”乃做人之本。
接著,作者論述了“敬業”的重要性,這是第二部分的第1層。
其中第3段,作者主要闡述了什么叫做“敬”。在引用了朱熹的名言“主一無適便是敬”之后,就緊接著配上了作者自己通俗化的解釋:“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不旁騖,便是敬。”然后又順理成章地論述了凡人類的正當的勞動、正經的事情,“其性質都是可敬的”,并舉“當大總統”與“拉黃包車”這兩件事加以說明“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第4段主要是論述怎樣才能做到“敬業”。作者先引用了《莊子》中的語句并對之作了闡述,再舉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這兩組例子,說明無論做什么都要“絲毫不肯分心到事外”(即要敬業)。
接著,作者又從反面論述了“一個人對于自己的職業不敬”的害處,并引莊子、孔子的名言,進一步強調敬業的重要性。舉例和引用的自然結合,使文章的說理立于不敗之地。
文章的第5、6段,主要論述了“樂業”的'重要性,這是第二部分的第2層。
這里,作者采用了擺事實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第5段,作者剖析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樣一個事例,說明要“從勞動中找出快樂來”,這就很自然地點到了“樂業”的“樂”。第6段,作者深入一步,論述了“樂業”的道理,分四點說明“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這是作者的經驗之談,令人信服。緊接著,作者又引用孔子的兩句名言,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即樂業),“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是“人類理想的生活”。
演講最后,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樂趣”,指出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能夠有責任心,有趣味,發揚敬業和樂業的精神,專心致志做圓滿,就是“人類合理的生活”,強調“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結束句“我望諸君和我一同受用!”簡短而感嘆的語句,充滿了對青年學生的殷切期望。
三、延伸
在解讀文本的過程中我們應深入思考、探討以下問題。
1.應該怎樣理解文中“業”的含義?
文中之“業”,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因此,“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指出這一點,可以擴展梁啟超主張的適用范圍,也有利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閱讀本文。
2.怎樣深入理解梁先生所講的“敬業”精神?
可以結合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定背景來領會梁啟超提倡“敬業與樂業”的良苦用心。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梁氏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把握本文的中心論點及作者的論證思路。
2.把握文章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章的多句名言。
4.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感體驗,理解“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重點難點】
1.把握文章的論證方法及思路。
2.結合自己的學習情感體驗,理解“敬業樂業”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點撥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展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特意點出“敬業”
二、尋找論點,理清思路
1.學生默讀課文
2.學生勾畫出文中的關鍵句或中心句
預設: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先要說說有業之必要
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工作
第一要敬業
凡職業都是神圣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
所以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苦樂全在客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會打算盤的人,只有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凡職業也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敬業即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3.將原來的句子縮減為五句話
預設: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先說說有業之必要
第一要敬業
第二要樂業
樂業即責任心,敬業即是趣味
4.明確論點:敬業與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5.理清思路,明確三者的關系:有業——敬業——樂業
有業是基礎,敬業是良好態度,樂業是最高境界
三、合作整理,發現方法
1.分組討論,以“我喜歡第幾段,因為這一段有( )的論證方法”的句式討論文章的論證方法,要求句式中包含某一段,理由中須涉及到論證方法
2.積累文章中出現的名句,展示,并齊讀
安其居樂其業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群居終日,言不及義,難矣哉
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
主一無適便是敬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
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四、自由討論
1.你認為你的“業”是什么?你如何做到敬業與樂業?
2.你覺得學習樂嗎?
五、教師寄語
敬重學業,樂于學業,就會迎來豐收好季節!
【板書設計】
敬業與樂業
敬業與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樂 業
敬 業
有 業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3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2、把握中心論點,理清結構層次。
3、學習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體會其作用。
4、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5、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學習目標
1、了解作家作品,創作背景2、疏通字詞句,朗讀課文3、找出中心論點,理清結構
教學步驟
導語:人生基于事業才有價值,事業的成功與否取決于人們對事業的態度。“業精于勤荒于嬉”,唐代文學家韓愈如是說、近代學者梁啟超先生關于這個問題有更深刻的見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聆聽他的演說《敬業與樂業》。
一、作家作品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 戊戌變法”運動的領袖之一。曾倡導文體改良的“詩界革命”和“小說界革命”。其著作合編為《飲冰室合集》。
二、體裁及創作背景
演講詞:本文是梁啟超對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學生發表的一次演講,是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稿。
中華職業學校是以中國近代職業教育的創始人和理論家黃炎培為首創辦的,以“敬業樂群”為校訓,重視理論聯系實踐,重視勞動實習和職業道德訓練。
梁先生的這篇演講稿觀點明確,論據充足,論證有力。所講內容在今天仍有巨大教育意義。
三、疏通字詞 聽讀課文
旁騖 佝僂 承蜩 褻瀆 駢進
敬業樂群 斷章取義 言行相顧 不二法門 理至易明 主一無適 強聒不舍
四、整體感知:默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找出本文的中心論點。請在文中找出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對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1)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2)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3)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4)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5)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6)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7)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8)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9)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0)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1)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2)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3)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以句(9)為例: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諾貝爾歷經無數次失敗,都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終于,在一次爆炸實驗成功后,他從廢墟中爬出來,激動萬分地狂呼:“我成功了!”
居里夫婦在成噸的工業廢渣中提煉“鐳”,幾年如一日,從沒有認為這項工作是無聊的,從沒有抱怨叫苦而想放棄。但他們懷著找到“鐳”的夢想,有一天當居里夫人在簡陋的試驗室外看到室內那一簇跳動的藍光時,她舒心地笑了,因為她終于發現了鐳,并為此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進行了成千上百次演算,演草紙可以裝下幾麻袋,終于攻克了令無數數學家向往和嘆息的哥德巴赫猜想。成功的那一刻,他的嘴角浮出一絲淺淺的微笑。
2、依據議論文的基本結構劃分文章結構層次。
敬 提出問題 (1) 揭示全文論述的中心—敬業與樂業 總
業
與{ 分析問題(2——8)論述敬業與樂業的重要性 分
樂
業 解決問題 (9) 總結全文,勉勵人們敬業樂業 總
五、朗讀課文第1段,思考:
1、作者是怎樣提出中心論點的?
作者引用國人熟悉的儒學經典《禮記》和道家經典《老子》中的格言“敬業樂群”和“安居,樂其業”,開宗明義地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
2、采用這種方式提出論點有什么好處?
用引用格言這種方式提出中心論點,既可以交代出處來源,在對原文的闡釋中闡明使用意圖,避免聽者混淆原意與引申義,顯示論述的科學性,演講的趣味性;同時也便于提出全篇的論述要點,使聽者對演講的綱目有一個大致認識。
六、閱讀2—8自然段,整體感知
(一)、圍繞著“敬業與樂業”這一中心,作者先后談論了哪幾個問題?這些問題有何關系?
第一層(2~5)提出有業之必要。(鋪墊)
第二層(6~7)論述“要敬業”(原因及做法)
第三層 (8)論述“要樂業”(原因及做法)
有業是前提;敬業是基礎;樂業才是最高境界。
(二)閱讀2—5自然段,思考
1、作者在論證“有業之必要”時,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在文中找出,是作具體的分析說明。
舉例論證:孔子對無業游民無可奈何;唐朝百丈禪師在日常生活中親力親為。
道理論證:引用儒門和佛門的話(“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飯。”)得出“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的結論,從而強調“有業”是做人之本。
2、根據自己的理解,試著為“有業之必要”列舉出幾條理由。
可以謀生,使自己在經濟上獨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賴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牽制;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頓,不至于無所事事、煩悶無聊;
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規律,有利于健康養生。
從業過程中的困難、挫折、煩惱,是對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鍛煉;
事業上的小小成功,都會增強自信心與成就感,給人帶來精神滿足;
有創造性的成就,更是對生命價值的最高肯定。
課后小結
《敬業與樂業》是一篇說理深刻、結構層次清晰的演講詞。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梁啟超先生在上海中華職業學校的這次演講,是想讓學生們認識到有業、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
本節課我們分析了“有業的必要性”,知道“有業”是“敬業”和“樂業”的必要條件,下節課我們將討論作者是如何讓層層深入的論證“敬業”和“樂業”的。
課后習題
1、摘錄并積累文中的名言警句,體會其含義。
2、完成課后練習二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2、把握中心論點,理清結構層次。
3、學習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體會其作用。
4、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5、積累記誦文中的經典語句、格言。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導入:
1、分析作者如何論證“敬業”和“樂業”。
2、進行拓展延伸活動。
3、理解品味語言,探討語言特色。
4、積累名言警句。
教學步驟:
一、閱讀6、7自然段,思考
1、作者是如何層層深入地論證“敬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
(學生)首先引用朱熹的“主一無適便是敬”,解釋“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接著,用設問句提出“業有什么可敬的,為什么要敬業”;最后用設問句“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過渡并引導,再次回到“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是敬”。
(教師)敬 1、什么叫敬業?
“凡做好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將全副精力集中到這事上頭,一點也不旁騖,便是敬。”
“敬”由心生、集中精力、心無旁騖做好一件事就是敬。
2、為什么該敬業?
“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事無大小,只要盡職盡力去做,就有可能實現人生價值。
業 3、怎樣敬業?
忠實職業
在論述“敬業”時,作者主要用了道理論證和舉例論證。
(圖示)道理論證:首先引用朱子的話解釋“敬”
其次引用《莊子》佝僂丈人承蜩故事中的語句闡明要想把勞作做到圓滿就要發自內心地敬業最后引用曾文正、莊子、孔子的話分別從反面和正面強調不敬業的危害和敬業的重要性
舉例論證:①拉黃包車和當大總統的同一價值
②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
③挑糞的把馬桶收拾得干凈和當軍人的打勝一支壓境的敵軍同一價值
強調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要發自內心地忠于職業
2、在論證敬業的重要性時,作者兩次運用了設問句,在文中找出,體會好處?
第6段:“業有什么可敬呢?為什么該敬呢?……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
第7段:“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唯一的秘訣就是忠實,忠實從心理上發出來的便是敬。”
這里采用設問形式可以自然流暢地引出下文,既起到過渡的作用,使文意連貫得體,又能激發讀者興趣,引人深思。
3、拓展延伸①:
第6段說:“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這一標準來衡量,你能從身邊也發現一兩位這樣“天地間第一等人”嗎?
門衛師傅每天起早貪黑,認真負責地做好自己分內的事,確保了我們校園的有序和安全。這種踏實負責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李素麗,一個普普通通的售票員,卻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用努力和責任心把售票員的工作做到圓滿,成為全中國最好的售票員。
拓展延伸②:
第6段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同一價值。”然而,有人卻引用拿破侖的話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討論一下,對這個問題該怎么看。
課文中,作者認為任何職業不分高下,是勸告那些“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的人們,要腳踏實地、勤懇敬業,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進而體會職業的樂趣和人生的價值。從現實的個人生活幸福考慮,只有這樣,才能安身立命(儒家),獲得心靈的寧靜與平和(佛家)。
拿破侖的名言,則是為了激勵人們樹立遠大抱負,努力挖掘自身潛能,勇于向命運發出出挑戰。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會歷史階段,職業分工的確有“尊卑”之別,任勞任怨地‘敬業”未必能保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與獲得尊重。這時候,還要讓職業卑賤者“敬業樂業”,不僅不太可能,而且有維護既有等級秩序之嫌。拿破侖的話也有問題:在一支部隊里,元帥只能有一個,士卻需要千千萬,如果每一個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懷揣著元帥夢,這支部隊的戰斗力也大為可疑。畢竟,社會所提供的“元帥”職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數“士兵”想當“元帥”又當不了士兵,人生豈不盡是一場失敗?
可見,兩種說法適用的語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觀也有區別。如果說,梁啟超教導人們要忠于本職、不可好高騖遠,體現了隱忍而內斂的中國人生哲學,那么,拿破侖鼓勵士兵要爭當元帥,則是典型的西方個人本位的進取型、外向型人生觀。
二、閱讀第8自然段,思考
作者是怎樣論述“樂業”的重要性的?運用了哪幾種論證方法?
(學生)作者在開頭用“第二要樂業”,跟第6段“第一要敬業”遙相呼應,使演講層次清晰明了。接下來列舉了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這個例子,說明要“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很自然地點到“樂業”的“樂”。接著,分四點深層論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最后引用孔子的話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上“人類理想的生活”。
(教師圖示)列舉生活中常會遇到的感嘆做工苦的例子,說明要學會苦中找樂。→“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分四點深層論述自己的生活經驗→引用孔子的話進一步證明“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算得上“人類理想的生活”。
三、閱讀第9段,思考
作者在結尾再次強調“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勉勵人們要敬業、樂業。因為作者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用自己的話說說什么才是“人類合理的生活”?
(學生)首先要有一份正當的職業,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要心生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牢騷滿腹、怨天尤人,進而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教師)無論是從謀生的角度,還是從實現人生價值的角度,任何人都應當有一份正當職業,業無貴賤,一定要滿懷熱忱、踏實負責、一絲不茍地把工作做好,善于發現樂趣、富有創造力,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相信我們不僅能夠過上人類合理的生活,還能夠不斷提升自己人生境界。
四、合作探究
①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局限于狹義的職業嗎?
文中“業”的含義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②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系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
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勞作”,“休閑”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休閑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③梁氏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五、賞析語言
本文是一篇演講詞,語言生動通俗,充分體現了演講的特點。試從文中舉出例子,加以說明。
(學生)例1:第3段作者在引用完孔子的“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等話后,進行了生動有趣的講解。尤其是說道孔子獨獨對于這兩種人便搖頭嘆氣說道:“難!難!”時,孔子那無可奈何、愁眉苦臉的情態便躍然紙上。
例2:第8段作者在闡釋“‘樂業”時說“人生從出胎的那一秒鐘起到咽氣的那一秒鐘止,除了睡覺以外,總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擱起不用。”語言幽默,深入淺出地說明人活一世,勞苦是免不掉的。
例3:第8段“今日大熱天氣,我在這里喊破喉嚨來講,諸君扯直耳朵來聽,翻過來,倘若我們去賭錢去吃酒,還不是一樣在淘神費力?難道又不苦?須知苦樂全在主觀的心,不在客觀的事。”
恰到好處地利用現場環境,抓住聽眾心理,自然地引入自己的觀點,非常有利于引發聽眾的注意和思考。
(教師)1、引用古籍名言時,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2生動通俗,如話家常。
3、結合演講時的情境,注意和聽眾現場交流。
六、積累格言警句
1、文題《敬業與樂業》是從《禮記》里的“ 敬業樂群”和《老子》里的“ 安其居,樂其業 ”兩句話中斷章取義造出來的。
2、當今社會有些人吃飽了飯,不肯動腦筋做一點事,這種人很難造就。用孔子的話說“ 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3、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印證了孔子的“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每個人都要敬重自己的職業,不能分心到事外。否則,用曾國藩的話說,就是: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 (學生齊讀)
七、課堂練習
《敬業與樂業》在開頭交代題目來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論述的中心: 。主體部分分別論述了 、 和 的重要性。末段總結全文,簡言之,敬業就是“ ”,樂業就是“ ”,這才是人類合理的生活,再次強調中心論點。可見全文的總體結構是 式。為使論證更加鮮明有力,作者主要采用了 和 的論證方式。
課后小結
《敬業與樂業》是一篇主旨鮮明、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文短意長的演講詞。
梁啟超先生一開始就開宗明義地提出“敬業與樂業”的主旨,接著,從“有業”、“敬業”、“樂業”三方面層層深入地加以論證。準確周密的思維、生動有力的語言不僅給予當時職業學校的學生以人生和事業方面的思考,更能啟發同學們以“敬業樂業”的精神去提升我們的學習。去實踐生命的價值。
課后習題
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寫一段文字,談談如何在學習中找到快樂。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4
1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識記、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及經典語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結構,理解文本的主題。
4.學習文本條理清晰的論證方法。
2學情分析
九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議論文的學習,對于議論文的結構,論點、論據、論證的理解不夠深刻。
3重點難點
1.對課文中“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學習。
2.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3.對演講稿的口語特色的體會。
4教學過程
4.1 第一學時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
2.識記、理解并積累文中的生字、生詞及經典語句和格言。
3.理清文本的結構,理解文本的主題。
4.學習文本條理清晰的論證方法。
教學重點
對課文中“舉例子”和“講道理”兩種論證方法的學習。
學時難點
對“敬業與樂業”精神的真正領悟。
教學活動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神奇教練米盧“態度決定一切”的論斷,啟迪的不僅是奮進中的中國足球,在更大程度上引發的是人們對生活態度、處事原則的深層思考。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近代思想家梁啟超的一篇宣講人生與事業關系的演講詞——《敬業與樂業》,在感知先哲思想風采中,去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1.多媒體顯示“戊戌變法”和梁啟超圖片資料:
梁啟超(1873~1929年),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子、哀時客、飲冰室主人、自由齋主人等,廣東新會人。中國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動家、啟蒙思想家、資產階級宣傳家、教育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十七歲中舉,后隨其師康有為參與維新變法,事敗后流亡日本,在當地創辦《新小說》雜志,并與孫中山等革命人士來往密切。回國后又曾組織進步黨爭取憲政。1920年后,脫離政界,先后在清華、南開任教授,并專心著述。梁啟超興趣廣泛,學識淵博,在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都有較深的造詣。一生著述宏富,所遺《飲冰室合集》計148卷,1000余萬字。為后人留下了豐厚的學術遺產,成為一代宗師。梁啟超是清末民初中國文壇上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學革命開辟了近代文學理論探索和文學創作的新局面。
2.演講的基本知識
提示:演講是以口語表達的方式面對聽眾,就某一問題發表自己觀點,闡述某一事理的活動。演講不僅是宣傳和動員群眾的手段,而且還是闡明理論觀點、發表學術見解的一種手段,同時又是鍛煉和培養青年口才的一種手段。演講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要求:①認清對象。確立主旨。這里講的是針對性。演講是直接面對聽眾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須了解聽眾對象,認清環境場合,明確演講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對于演講尤為重要。②思路清晰,節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證動人。④語言準確,形象生動。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默讀課文。疏解字詞,并圈點勾畫文中表現作者對敬業與樂業觀點、看法的語句。
投影:
斷章取義:意思是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斷,截取。章,篇章。
不二法門:佛教用語,指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征引:引用。
旁騖(wù):在正業以外有所追求,不專心。
褻瀆(xiè dú):輕慢,不敬。
強聒(guō)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強聒,過分羅嗦。不舍,不停。
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文中表現作者觀點、看法的語句有:
(1)“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3)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
(4)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5)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6)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7)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8)凡做一件事,便把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無論別的什么好處,到底不肯犧牲我現在做的事來和他交換。
(9)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
(10)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11)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繼續做下去,趣味自然會發生。
(12)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
(13)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14)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15)敬業即是責任心,樂業即是趣味。
2.對文中作者的觀點,你體會最深的是哪一點?請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3.學生再讀全文,思考:
(1)演講開始,作者就開宗明義提出了“敬業樂業”的主旨,說它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接下來,文中圍繞主旨談了哪幾個問題?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邏輯聯系?
(2)演講最后,作者言簡意賅地把“敬業與樂業”總結為“責任心”和“趣味”,說“我深信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那么,你認為“人類合理的生活”應該是怎樣的?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1)梁啟超引用《禮記》和《老子》中的格言,“斷章取義”歸結出“敬業樂業”的主旨后,分別淡論了“有業”“敬業”和“樂業”三個問題。
“敬業樂業”的前提是“有業”,“百行業為先,萬惡懶為首”強調了“有業”是做人之本。“敬業”的含義就是專心致志心無致志、心無旁騖,“敬業主義,于人生最為必要,又于人生最為有利”。僅有“發憤忘食”的“敬業”還不夠,“樂以忘憂”的“樂業”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價值。
(2)“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當的職業(或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對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從而全神貫注,心無旁騖,忠實地把它做好;要從專心做事中發現樂趣,不是皺著眉頭、滿腹牢騷地叫苦,而是達到“樂以忘憂”的境界。
4.學生合作研討:
(1)作者所論述的“敬業與樂業”中的“業”僅局限于狹義的職業嗎?
(2)文中說,“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你贊同這種說法嗎?聯系現實生活說說你的理解。
(3)梁氏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請聯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背景,談談這種說法的意義。
學生研討探究,教師相機點撥:
(1)文中“業”的含義并不局限于狹義的職業。正如作者所言:“凡可以名為一件事的,其性質都是可敬”。所以,“敬業與樂業”的`意義,就不只限于正式的謀生職業,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價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學生的學習。
(2)作者“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的說法值得質疑。人類或個體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勞作”,“休閑”也是人生的重要內容。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休閑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還在不斷提高。正如“人不是為吃飯而生活”一樣,人也不是“為勞動而生活”。
(3)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有等級色彩的文化,中國人的職業觀向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人們的讀書目的又是“學而優則仕”“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種官本位的文化,極度蔑視普通職業,尤其是體力勞動,人們紛紛以出人頭地、顯親揚名為人生價值的實現。因此,課文論述的“敬業”說,有著矯正世風,改良國民性的積極作用。
5.學生有感情地誦讀全文,體會演講詞文體特色。
四、布置作業
文中說:“事的性質,從學理上解剖起來,并沒有高下。”又說:“我信得過我當木匠的做成一張好桌子,和你們當政治家的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同一價值。”而拿破侖有句名言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對這兩種人生觀,你如何看待,傾向于哪一種?請從事例和道理兩方面為你的看法搜求充足的證據。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在朗讀中理解并積累所引用的經典、格言,體會演講詞語言的特點。
2.引導學生理清全文的行文思路,分清觀點和材料。
3.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是如何用事例和道理來闡明觀點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形式的誦讀,以讀促思。
2.利用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討論。
3.組織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大膽質疑,辯證地理解課文觀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結合自身體驗深入領悟“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全文的思路,作者是如何運用事例和道理來證明觀點的。
2.引導學生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聯系實際用敬業樂業的精神對待學習和生活。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領會作者所提出的敬業和樂業的重要性,并聯系實際正確認識職業與人生價值的實現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朗讀法、賞讀評議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朗讀來完成的。
2.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學生多向思維思考問題。引導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導語:在一次奧運會中,馬拉松比賽慶祝勝利的典禮早已結束,坦桑尼亞的選手艾克瓦里才吃力地跑進了已經幾乎空無一人的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后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他的雙腿沾滿血污,綁著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周,跑到了終點。著名的紀錄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問艾克瓦里,為什么要這么吃力地跑至終點?
這個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里外送我來這里,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他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敬業和責任的深刻內涵,同時他也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敬業與樂業》就是宣講人應該怎樣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的一篇文章,這是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先生在職業學校對在校的學生所作的演講詞。讓我們去聆聽先哲的教誨,觀照自己的學習精神和生活態度,領悟人生價值。
展示課件并展示艾克瓦里的圖片素材。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思考一個人應該如何對待自己所從事的事業。
(二)整體感知,梳理思路
學生默讀課文,并根據教師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
1.作者所認為的“人類合理的生活總該如此”中的“如此”是指怎樣的生活?
2.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證“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的?
3.劃出文中表明各段之間起過渡聯結作用的語句,梳理全文的行文思路。
【設計意圖】用問題引導學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把握全文思路。
(三)深入探究,領悟品味
教師出示問題,引導進行品味。
1.作者在論證“要有業”“要敬業”“要樂業”這些觀點的時候列舉了哪些例子?講了哪些道理?
2.文中引用了大量經典語句、格言,找出并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并說說這些材料所證明的觀點分別是什么。
3.品味本文演講和口語特色。
(1)文中在引用古籍名言時,怎樣用通俗的口語進行解釋的?還有哪些語句如話家常?
(2)作為一篇演講稿,文中哪些內容體現了作者很注意和聽眾進行現場交流?
【設計意圖】1.通過分析作者證明觀點所運用的方法,進一步理清觀點和材料之間的關聯,從而理解敬業與樂業的內涵。2.通過品味語言,了解這篇演講詞的語言特點。
(四)質疑問難,思辯拓展
1.教師導語并設計問題:文中作者在談到“要樂業”這個觀點的時候寫到“‘做工好苦呀!’這種嘆氣的聲音,無論何人都會常在口邊流露出來”,我們的身邊也常常聽到同學抱怨“學習好苦啊”,如何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來勸導他要樂學。
2.文中作者認為木匠“做成一張好桌子”和政治家“建設成一個共和國家”是同一價值,你同意他的觀點嗎?不同意見的小組擬定一個簡單辯論提綱,展開辯論。
3.小組內交流:你未來的理想職業是什么?你將怎樣對待這份職業?
【設計意圖】1.通過解析作者的論證過程,引導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思考,表明自己的觀點,并進行充分有力的論證。
2.讓學生能盡情地參與討論,發表看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3.在思辯中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實現課內外遷移,體現大語文教學觀。
(五)布置作業
對家人或熟悉的人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對自己職業或學習的態度,思考自己在學習生活中如何做一個將責任和趣味統一起來的人。
【設計意圖】了解不同的人的職業觀,進一步思考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2、積累經典語句、格言。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敬業”與“樂業”的主旨。
〖教學過程〗
一、繼續學習課文
1、學習“樂業”部分:
⑴ 學生閱讀、思考:
論證思路及方法:
明確:先反駁“做工好苦”,論“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列舉了四個原因,最后引用孔子的話。
⑵ 為“凡職業都是有趣味的”舉兩個例子,學生可舉身邊的例子,也可舉電視、報刊中的'事例。
2、學習第三部分:
齊讀,理解內容,勉勵大家“敬業、愛業”。
二、品讀文章
1、默讀文章,體會演講和口語特色,學生舉例:
如“獨獨”“扯直耳朵來聽”“淘神費力”……
2、文中設問句的使用:學生找出并勾畫。
如:“百行什么為先?萬惡什么為首?”“為什么該敬呢?”
“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呢?”
體會作用:提煉出分論點,引起聽眾的注意和思考。
三、探究活動
1、思考:作者提出了許多關于敬業和樂業的觀點,你最信服哪一點?有不同意見要說明理由。
2、全班交流:
人類一面為生活而勞動,一面也是為勞動而生活。
凡職業沒有不是神圣的,凡職業沒有不是可敬的。
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勞作的。
勞作便是功德,不勞作便是罪惡。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種勞作做到圓滿,便是天地間第一等人。
從勞苦中找出快樂來。
因為每一職業之成就,離不了奮斗;一步一步的奮斗前去,從刻苦中將快樂的分量加增。
人生能從自己職業中領略出趣味,生活才有價值。
……
學生的見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就應鼓勵。
3、討論練習四,以辯論的形式。
4、學了本文,我們有什么體會,在生活學習中應該怎么做?
四、積累
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制成資料卡片,要注明出處及類型,書寫要規范。
五、小結
文化巨人梁啟超以他豐厚的文化積累,為我們闡述了敬業與樂業的重要,希望同學們從中有所收獲,相信對我們的一生是受用無窮的。
六、作業
課外閱讀《少年中國說》。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習這篇講演詞論證條理清晰,論據生動有力。
過程與方法:閱讀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中心論點,了解“敬業”與“樂業”的重要,以及怎樣才能做到敬業與樂業。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這篇講演詞的結構安排,體會層次分明、條理清晰的特點。
2、 體會語言表達通俗淺顯、準確周密,生動有力的特點。
【教學時間】
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談談自己對待學習的態度……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習的最佳境界是以此為樂,今天,我們來學習梁啟超的演講《敬業與樂業》,看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二、簡介作者
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又號飲冰室主人。中國近代維新派領袖,與康有為并稱“康梁”,其著作涉及文學、史學、哲學、佛學等諸多領域,遺《飲冰室合集》,1000余萬字。
三、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文章講了哪了幾個問題?
2、同桌交流,理清文章結構。
明確:
1、“有業”“敬業”“樂業”三個問題;
2、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本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提出本文論述中心。
第二部分 (2~8段):論證中心論點。
第三部分(9段):總結全篇,勉勵人敬業樂業。
四、研讀文章
1、學習第一部分:
生默讀思考:演講詞開頭交待題目來源的目的是什么?哪句話揭示論述中心?
明確:可避免聽者把題目和《禮記》《老子》里面語句的.原意混同了,也便于揭示論述要點。
2、學習第二部分:
⑴ 文章論述了三個問題,生速讀文后,找出每個問題段落。
2~5“有業”
6~7“敬業”
8“樂業”
⑵ 在“有業”這部分中,作者是怎樣展開論述的?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⑶ 段論無業害處,先引用孔子的言論,然后評論,引用論證,從反面論證;
⑷ 段說明有業的重要,引用百丈禪師的事例,擺事實,正面論證;
⑸ 在3、4段基礎上,自然 得出結論,1句是過渡句。
3、總結這部分分析所用的方法:
從論證思路、中心句、重點句、論據、論證方法去分析。
4、學生閱讀6、7段,從以上幾方面來分析“敬業”,不理解處提出來。
交流:這部分先用朱子的話解釋“敬”字含義,又論述了“為什么該敬”“怎樣才能把一種勞作做到圓滿”。
論證方法:引用論證(道理) 舉例論證
論據:曾文正、莊子、孔子的論述。
小結:這節課我們理清了文章的結構,并初步學會分析議論文。
五、布置作業
寫寫本課詞語。
【《敬業與樂業》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03-21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02-28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03-21
初三語文《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04-05
敬業與樂業優秀教學設計05-05
人教版《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03-16
《敬業與樂業》人教版教學設計03-16
蘇教版《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02-22
《敬業與樂業》教學設計范文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