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使學生了解人與人之間地相互信任是美好的品質,也使學生從文中感受被人信任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從而感悟信任的含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告示質疑導入新課
同學們,春暖花開,人們都愿意到郊外去走一走,看一看。有一對夫婦在郊外路邊發現了這樣一則告示(師出示幻燈),一起讀一下。
師:看了這則告示你有什么疑惑嗎?(學生質疑。可能會提到:真的有桃子嗎?桃子真的可以自己采嗎?桃園真的距離路邊三里路嗎?)(幻燈出示)
師:既然大家有這么多疑問,想不想去看個究竟?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課文《信任》。(板書)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三里之外真的有桃林嗎?這個桃林與其他桃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呢?
生:小狗帶路
生:沒有人
生:自己摘桃子,自己付款。
師:無人看管自己摘桃子,自己付款,也就是說這個桃林最大的特點是充滿了?
生:信任
2、師:下面就讓我們再次走進桃林去感受一下桃園主人對我們的信任之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6自然段,用筆劃出表現桃園主人信任客人的句子。(板書:主人、客人)
現在將找到的句子讀給同桌小伙伴聽聽,再談談自己的感受。
師:我們來聽一聽你們都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主人的信任。
指名生交流。
3、出示幻燈“桃子——自采——三里路”。
師:在課文中只有這一則告示嗎?(生交流其他幾則告示)
師:告示在這兒把我們引向了桃林,可見告示引路是一切信任的開始。(板書:告示引路)
4、生交流出紙條內容。
桃園主人以什么方式傳遞著自己的信任?(桃園主人還在用什么方式傳遞著自己的信任呢?)(板書:紙條留言)
師:這位同學從紙條上感受到了桃林主人的信任。你們覺得紙條上哪個地方最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
生:放在箱子里
生:盡管
師:我覺得紙條上還有一個詞也能表現主人對客人的信任,先聽我說兩句話,你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一定不要忘記把錢放在箱子里。”相比之下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一定不要”表示主人擔心別人不放錢。“然后“表示主人很放心。
師:對,一個“然后”不經意間流露出主人的那份毫無疑慮、毫無擔憂的信任之情。在這兒,我們可以自采自付(板書)。
同學們,如果此時你們看到這樣一則留言,心情怎樣?那么可想而知“我”和先生的心情了。為什么我們都會都有這樣的心情呢?(生:因為主人很相信我們)
我們能再來讀一下嗎?(齊讀)
5、大家看完這張紙條后,現在最想干什么?(生交流:采桃子)看來同學們的想法又與我的想法不謀而合了,那還等什么,去親自體驗一下吧,自己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
①、能不能告訴大家讀完后有什么感覺?
②、將你們的`感受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吧!指名讀
③、引導學生理解“沁人心脾”、“饞涎欲滴”的意思。
“沁人心脾”是什么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嗎?
生表演。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沁人心脾”吧!現在再來讀讀這個詞,你理解了嗎?“我”和先生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因為這兒是一片美麗的桃林)
“饞涎欲滴”是什么意思?
指名生交流。
師拿出準備好的山楂片,交給這名同學。
師:其他同學想吃嗎?
師:告訴其他同學這是什么味道?
師:想得都流口水了吧,但是現在你們還不能吃,先讓你們“饞涎欲滴”一會兒。
④、理解了這些詞語,下面每個人都鉆進果林,去美美地享受一下被信任的喜悅吧。再來讀讀這段話。
指名讀、齊讀。
6、引語:這兒不但有使人饞涎欲滴的桃子,還有讓人喜愛的小動物們,在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指名生交流。如:
“我們發現路邊有條大黃狗,它似乎在等著我們的到來。”
“顯然,它們是在為我們領路哩。”
“我倆提著沉甸甸的籃子跟著小狗們往回走。”
“我掏出錢包,這才發現錢箱旁躺這一只大花貓。”
師:它們做的這些事本來都應該是誰做的?
而現在主人卻讓貓狗代替他來招待客人,同學們也許會想主人也太沒有禮貌了吧?你們有什么想法?
指名生交流(因為主人信任客人)
教師小結:主人讓貓狗替他招待客人,是因為他充分信任每一位前來采摘的客人。(板書:貓狗待客)
師:同學們,回顧整篇文章,桃園主人從來沒有出現過。在這兒把主人的與人為善、熱情好客、對客人的信任等,通過對貓狗的描寫充分地展示了再來。
三、點明中心升華感情
1、這次桃園之行,給“我”和先生深深的觸動,所以當汽車慢慢朝來路駛去時,我不禁回頭,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那間小屋,那張桌子和那道木柵欄。我為什么不禁回頭,又為什么久久地注視呢?(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
2、此時我們回過頭來再來看這則告示,你又有什么新的收獲嗎?(生齊讀告示一遍)
3、課堂小結:它不僅僅把人們引領到果園,更重要的是把人們引向了互相尊重的崇高境界,使人們得到了人與人之間地信任和被信任地喜悅。
四、語言實踐,內化感悟。
“我”為什么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這時,“我”心里會想些什么?請你根據提示,聯系課文內容或自己的感受展開想象。
提示:我禁不住回過頭去,久久地注視著那片果林,想: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引導學生做小實踐,揭開自然視象中的謎團。 通過學習,啟發學生尊重科學,破除迷信,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反對迷信的意識。 重難點: 導學生初顯身手,選擇題材寫作。
課時劃分: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圍繞不怕鬼這一主題講故事。 教具準備 用于實驗的`必需品。
教學過程
一、師講述故事引入。
二、揭示本課教學內容。完成暢所欲言和初顯身手。
三、開故事會
四、做實驗室
1、過渡
2、生自由匯報
3、動手做實驗,請注意安全。
(1)師表演;談觀后感受。
(2)閱讀課文,了解奧秘
4、分組做實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圍繞四個選材進行寫作。
教學過程
一、評講作業
二、出示本次作文要求
1、讀要求。
2、選擇自己的意向。
3、按選擇的題目分小組討論。
三、寫前輔導
(一)、選擇“報告”的如何寫作。重點匯報“報告”的格式。拓展思路,尋找寫作材料。
(二)、選擇寫“經歷”的如何寫作。
四、習作過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指導學生欣賞佳作,修改病文,掌握“報告”的寫法,提高敘述、修改能力。
教學過程:
(一)點評此次作文情況
(二)共同欣賞
(三)選擇病文或片斷,指導修改。
(四)課堂活動。 分小組修改。 各自讀改,進行對比。 抄寫習作。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一、教學設想
《珍珠鳥》是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該單元教學都是寫動物的佳作,本單元的學習可以激發關愛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還可以引發對人與動物關系的深入思考。同時,進一步學習觀察反映周圍景物的基本方法,培養觀察生活的良好習慣,提高觀察反映生活的能力。《珍珠鳥》是一篇優美的散文,主要記敘養鳥活動,著重描寫珍珠鳥害怕人到親近人的變化過程。全文自始至終貫穿了人性化的語言和筆調,親近小鳥、親近自然、親近生命的博愛之情,信賴、尊重、和諧的人文之舉洋溢于字里行間。
根據本文特點,結合新的課程理念,本課在教學時要注重以人為本,以讀為本,采取情境體驗式教學法,引導學生緊緊抓住珍珠鳥與作者情感變化這一主線,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讓學生在各種形式的對話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讓其思維在互動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華。
二、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理解,體會文章蘊含的深情。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雛鳥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體會小珍珠鳥的心理變化過程及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3)初步學會觀察、描寫動物的基本方法,注意運用描寫動物的詞語。
(4)感受“信賴,往往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和感受人與自然、人與動物和諧發展的深刻意義。
三、教學重難點:
1.了解雛鳥的外形特點、活動范圍,體會作者對鳥兒的喜愛之情。
2.理解“信賴就能創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義。
四、教學方法:
在學生預習課文的基礎上老師引導點撥,讓學生自讀自悟、合作探究。在學法指導上,引導學生抓住對象的主要特征,有順序地觀察,并發揮想象和聯想,加入作者自己的主觀感受,做到神形兼備,妙趣橫生。
五、教具準備:多媒體
六、教學課時:1課時
七、教學程序:
1談話親近,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你養過鳥嗎?鳥兒是大自然的寵兒,也是人類的朋友。大作家馮驥才就曾養過一對珍珠鳥,他從珍珠鳥身上感受到了的生活樂趣,你們想了解嗎?(出示幻燈片)看著圖,你想說什么?學生回答:珍珠鳥好小、好可愛啊。(讀題時讀得很美、很輕。)(板書課題)
2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播放朗讀錄音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寫得生動活潑,妙趣橫生,聽讀的時候讓畫面在腦中動起來,注意體會作者的感情。)
②做個小小思想家:
(1)從文中我們發現小鳥對“我”的態度有什么變化呢?
(由“怕人”到“親近”人)
(2)你認為變化的原因是什么呢?你能從文中找到那句話嗎?
(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的境界。)
3研讀賞析
①我”和珍珠鳥之間的信賴關系是怎樣逐步建立起來的?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文中有關語句:用“———”在文中畫出“我”為珍珠鳥做了哪些事?(即“我”的舉動),用“~~~~~~”在文中畫出鳥兒的反應?
(方法:先自讀勾畫,后小組討論,最后大屏幕顯示)
我珍珠鳥
布置環境;很少扒開葉蔓瞧一點點熟悉
不驚動它們探出頭;在籠子四周活動;大鳥一叫就飛回去不管它決不飛出窗去;膽子漸漸大了,落在書桌上
不去傷害它挨近;蹦到杯子上喝茶,偏臉瞧瞧我的反應
微微一笑跑到稿紙上,蹦來蹦去
不動聲色啄著我顫動的筆尖
撫一撫它細膩的絨毛友好地啄兩下我的手指
伏案寫作趴在我肩上睡著了
②讓我們來做個小小欣賞家:作者在對小鳥神態、動作等描寫中融入了自己的喜愛之情。請你從文章中選擇一兩個例子,加以分析。
例如:起先這小家伙只在籠子四周活動,隨后就在屋里飛來飛去,一會兒落在柜頂上,一會兒神氣十足地站在書桌上,一會兒把燈繩撞得來回晃動。(故意去掉三個一會兒)
師:意思沒變啊,用與不用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生齊讀這句話。
生:老師,你把“一會兒”丟掉了。
生:這個詞重復用了三次,說明小家伙活動的時間特別快,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表現了它的調皮,讓人好喜歡。
生:用上三個“一會兒”,那可真叫“神氣十足”,(該生朗讀本句,表現了珍珠鳥的“神氣十足”。)
請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一遍原文。
“可愛的鮮紅小嘴兒從綠葉中伸出來”,“漸漸敢伸出小腦袋瞅瞅我”,多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初到新環境中流露的忐忑而好奇的神態。
“神氣十足”地“啄著書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既淘氣有天真,不懂得尊重權威。
③再仔細讀讀課文,你認為這是一只什么樣的小鳥?從什么地方看出來?能用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嗎?學生自由練說后全班交流,并指名學生朗讀出珍珠鳥的性格特點。
4配樂朗讀,加深理解。
①師配樂范讀
②你最喜歡哪個自然段?能站起來背給同學們聽聽嗎?生配樂讀,可做動作,其他同學評議。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懂得將學到的民間故事和家人、同學進行分享,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2、體會兩組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練習將情節說得更具體。
3、學習《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是怎樣用簡練的語言將節日寫具體的。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創造性地復述故事;
難點:
1.學習怎樣把一個情節寫具體;
2、學習《乞巧》,理解想象其所描繪的畫面,體會作者是怎樣用簡練的語言將節日寫具體的。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本單元我們讀了特別有意思的民間故事,都有哪些故事呢?(生答:《獵人海力布》、《牛郎織女》一、《牛郎織女》二)
2、讀到好的故事,同學們是不是忍不住要跟別人分享,講給別人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語文園地三。板書:語文園地三
二、交流平臺
1、民間故事流傳很廣,你想講的故事別人可能聽過了,為了讓故事更有新鮮感,同學們可以來點兒小創作。那么有哪些好方法呢?請大家齊讀p45交流平臺中的句子,再來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通過交流,學生明白有三種方法:
(1)可用第一人稱來講;
(2)可對故事情節進行“添油加醋”;
(3)也可進行大膽想象,續編故事。
3、分小組討論,先確定要用哪種方法來講,在小組內說一說,互相提意見,教師巡視。
4、小組派代表上講臺復述自己喜歡的民間故事,其他同學認真聽,然后評議。
三、詞句段運用
1、先出示課本中相關部分左邊的詞語,讓學生讀一讀。再出示右邊的詞語讀一讀。你有什么發現?(左右兩邊的兩組詞語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2、思考:左右兩邊的詞語表達的意思一樣,但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你喜歡哪一種?學生交流。(左邊的是六字或七字成語,表達更加生動形象;右邊的是四字成語,意思簡練。)
3、教師出示七字成語,讓學生猜四字成語。
打破沙鍋問到底(刨根問底)此地無銀三百兩(欲蓋彌彰)
心有靈犀一點通(心有靈犀)知人知面不知心(口是心非)
四、小結
同學們要想創造性講好民間故事,就要動腦筋多思考、多想象,把情節說得更具體。本節課學習的成語,讓我們領略到中國文字的豐富內涵,請大家課后多多積累這樣的成語吧!它會讓你的表達更精彩、生動哦!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課,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創造性講述民間故事的'幾種方法,也了解了意思相同的幾組成語,體會到中國文字的豐富內涵。這節課,我們要來學習另一個新的內容——如何把一個情節說得更具體。(板書:把情節說具體)
二、詞句段運用
1、教師先出示P46的第一個片段,學生先讀一讀,再說說這個片段講了一件什么事。
2、教師再出示課本中的第二個片段,全班齊讀后思考:這個片段講了一件什么事?對比這兩個片段,你有什么發現?生舉手交流回答。
(兩個片段都是寫狼把小羊吃了。第二個片段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把事情的經過寫得更加生動、具體。)
3、師小結:是的,我們要把一個故事情節寫得具體,就要充分運用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等,就能把事情的經過寫得更加生動、形象、具體。
4、練習:把牛郎和織女初次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四人一小組進行練說,互相補充。教師巡視、指導。
5、小組派代表講述,評出優勝者。教師及時表揚、小結。
三、日積月累
1、學生齊讀《乞巧》(板書:乞巧),師正音,指導朗讀(注意讀音:乞、霄、盡;區分“氣”和“乞”,“霄”和“宵”)
2、了解作者
林杰(831年-847年),字智周,唐代詩人。福建人,自幼聰慧過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死時年僅十六歲。《全唐詩》存其詩兩首,其中《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板書作者)
3、同學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哪個節日嗎?(七夕)
4、師:農歷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少女節”,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古代,七夕的民間活動主要是乞巧。
5、大家知道題目“乞巧”是什么意思嗎?
所謂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對月穿針,如果線從針孔穿過,就叫得巧。這一習俗唐宋最盛。
6、請同學說一說詩句的意思,意思理解對即可。
7、齊讀全詩,感受詩人豐富的想象,想想這首詩要表達什么情感?
8、師小結:《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詩句淺顯易懂,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表達了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
9、再次齊讀并練習背誦。
四、小結
民間故事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不僅故事情節曲折動人,而且大多都是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學們課后可搜集更多的民間故事,并且把故事和家人、朋友分享,盡量講得生動、具體、傳神。
五、布置作業
1.練習如何把情節說得更具體;
2.朗讀并背誦《乞巧》。
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三
創造性地復述故事:第一人稱添油加醋續編故事
乞巧
看碧霄渡河橋追求幸福
穿紅絲乞巧學習巧手
教學反思
1、學生通過創造性復述故事、將情節說得更具體的練習,初步掌握通過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環境描寫等,來把事情的經過說得更加生動、形象、具體,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積累了民間故事和寫節日的古詩,明白祖國文化的豐富多彩,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五年級語文教學方法
一、成功之處
1、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性,使語文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進行了啟發式、討論式教學。
3、重視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并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工作中去。
4、較好的處理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在教學中,注重了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了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了扎實的語文基礎。
5、在教學中,遵循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適當選擇教學策略,促進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存在的問題
1、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還需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上下功夫,使學生盡早掌握科學的思想方法。
2、進一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實踐中學語文。
3、學生的學習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改進。
4、還需進一步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借以陶冶情操、發展個性、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5、學生的綜合性學習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能使學生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
6、加強寫作訓練,提高作文水平。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創造性復述故事、續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學習擴寫段落。
4、積累古詩詞。
教學重點:
1、學習創造性復述故事、續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積累古詩詞
教學難點:
學習擴寫段落。
教具準備:
課件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完了這一單元,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語文園地,去汲取里面的營養吧。
板書:語文園地三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興趣,激發他們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臺(出示課件2)
同學們,你給別人講過故事嗎?你講故事的時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內容?是不是對故事進行了創編?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樣創編故事。
板書:創編故事
(1)師:同學們,你知道怎樣創編故事嗎?你知道創編故事的要求嗎?現在,老師就跟大家談一談。(出示課件3)
A、可以換一種人稱講。根據講述的需要,我們可以改變原文的人稱。
B、可以對故事“添油加醋”,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節,這樣會讓故事更加生動。
C、可以大膽想象,續編故事。這樣會使情節更加完整。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故事的方法,指導他們的習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2)請同學們根據前面的要點,把課文中的例子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在自學的基礎上把握詞語、段落的特點,提高他們對詞語運用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2、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體會左右兩組詞語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4)
A、大聲朗讀詞語。
B、尋找左邊詞語和右邊詞語的差別。
C、體會表達效果。
生總結、匯報
(出示課件5)
左邊的詞語是俗語,比較口語化;右邊的是成語,較為簡潔。在表達效果上,口語化的語言更貼近生活,顯得更為生動。
板書: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
成語較為簡練
如:一毛不拔鐵公雞
膽小怕事顧慮太多杞人憂天
拿不定主意舉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出示課件6)
A、讀44頁兩段文字,比較二者的不同。
師:我們讀文中給出的例子,發現原文比較簡潔,而改寫的文章較為生動。這是因為在改寫過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對話描寫得非常詳細。但是小羊的結局并沒有改變,這說明改寫的同時也要忠于原文。
B、師總結:我們在寫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時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們的'語言、動作描寫得詳細一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意思,從而達到對詩歌的理解。】
3、日積月累
學習《乞巧》這首詩。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度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1)指導朗讀這首詩。
(2)簡介作者。
(出示課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詩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六。《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3)板書:說說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8)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學生讀讀背背。
(5)測試學生背誦。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明白了俗語和成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樣進行創編故事,還學習了古詩。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板書內容:
板書設計
創編故事
語文園地三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成語較為簡練
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反思: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詞語、句子的重點,讓學生在品味詞語的基礎上,體會俗語和成語的表達效果;在“故事創編”這個環節上,我引導學生發現原文與新作的不同,從而讓他們明白創編故事的要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摒棄了以往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舊模式,鼓勵孩子們自己學習,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同時,讓孩子們多讀,達到當堂成誦。效果較好。
美中不足之處在于,對《乞巧》這首詩的背景介紹得不夠詳細,致使同學們對我國這個傳統的節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盡力做到講解詳細,讓同學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備課素材
古詩相關資料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這首詩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并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乞巧:中國古時風俗,是七夕節最普遍的風俗。農歷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民間各地乞巧的傳統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在閱讀中自主識字,積累詞語。
2、默讀課文,知道課文寫了“登泰山”和“觀日出”兩部分內容;了解作者抓景物特點、展開想象,將景物寫清楚、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3、領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壯麗,開闊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和難點]:
1、了解作者抓景物特點、展開想象,將登泰山、觀日出的過程寫清楚、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2、進一步學習比喻等修辭手法的巧妙作用,從而感悟泰山、日出的特點。并能嘗試著寫幾句。
[教學準備]: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讀課文,并理解詞語。
2、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
3、查找資料,了解泰山的綺麗風光。
[教學設計]: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學生“課前兩分鐘演講”——以“小導游”的形式簡單介紹泰山。
播放泰山風景資料,請學生介紹有關泰山的知識。
2、揭示課題。
師:今天,讓我們跟隨小導游到聞名中外的游覽勝地——泰山,一起登上泰山觀看日出。出示課題:17登泰山觀日出
說明:查找資料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而交流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利用“課前兩分鐘演講”,請一名“小導游”邊播放泰山風光邊向大家作介紹,讓學生對泰山有一個初步的印象,為學習課文作一個鋪墊。活潑的形式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讀通課文,理清脈絡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要求:(1)依據課題,把課文分成兩個部分。(1—6節、7—9節)
(2)請分別用一個詞語概括你讀了“登泰山”和“觀日出”這兩部分內容之后的感受。
2、討論交流。板書:登泰山(千辛萬苦)
觀日出(壯美)
說明:充分開拓課文資源,以詞句為重點,設計各種語言文字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選詞用語的能力。讓學生在初讀課文后分別用一個詞語表達自己讀了“登泰山”和“觀日出”這兩部分內容之后的感受,對于加強學生選用恰當詞語表情達意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研讀課文,品味詞句
學習第一部分內容(1—6小節)——登泰山。
1、指名讀1—6小節,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時候,作者分別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圈出有關詞語。
2、小組討論并填空。
時間地點景物
凌晨2時半山腳下整個泰山
剛4時半中天門
天已微明對松亭山勢、云海7點10分南天門、日觀峰石階
3、師小結:課文1—6節,作者以時間、地點的變化介紹了登泰山時在中天門、對松亭、南天門、日觀峰的所見所感。文中運用了許多優美的句子描述了泰山綺麗的景色。
4、指導學生默讀課文1——6小節,用“——”劃出登泰山時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5、交流句子,體會泰山的特點以及“我”由此產生的感受。
(1)高:“
山勢越來越陡,抬頭望去,夜色中的整個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墻頂天而立,給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覺。”板書:雄偉擔心
(2)美:
山勢美:“山勢依稀可辨,有的如馬鞍俯臥,有的如駝峰聳立。”
指名讀。理解:“依稀可辨”。想象一下“馬鞍俯臥”、“駝峰聳立”。
云霧美:“云霧不斷地擴展著,飄動著,升騰著,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層層疊疊地飄落在山峰中間,有的像長長的綢帶懸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漲潮時的海水濺起無數朵白色的浪花。”
引讀:“云霧不斷地擴展著,飄動著,升騰著,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板書:變幻莫測迫不及待
小結:作者通過比喻,形象地寫出了山勢的高低起伏、形態各異;又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辭手法,描繪了云霧升騰繚繞、擴展幻化的美景,讓人不禁贊嘆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
(3)險:
猛抬頭一看,南天門正在頭頂上,山路寬一丈,像一張瀑布從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邊的鐵欄桿,沿著窄窄的石板砌成的.臺階,艱難地向上攀登著。
板書:險峻
齊讀。再次體會比喻的生動、貼切。
6、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找出的句子。
說明:把文體知識的教學與課文的理解結合起來,如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的運用,更有利于學生有感性上的認識。語言形式是語文教學的核心,上語文課還是要讓學生知道作者使用怎樣的語言形式來表現內容的。
7、學習方法,訓練說寫
(1)做小導游,帶領大家登上泰山,向大家介紹泰山美麗的景色。
(2)仿照課文第四小節,發揮想象,說說依稀可見的泰山還會有哪些美麗的山勢?美麗的云海還會有哪些壯麗的景象?嘗試寫幾句比喻句。
說明:在閱讀教學中,結合文本特點滲透寫作指導。在體會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后,在此處舉一反三,達到學以致用之效。
8、師:雄偉壯麗的泰山吸引了無數的游人,不僅是年輕人,連白發蒼蒼的老人也被吸引來了,他們登山的快樂讓疲累的我——備受鼓舞。(板書)
過渡:登泰山的快樂是在日觀峰看日出,那壯麗的景象是其他地方無法比擬的,現在讓我們去領略一下日出時的美景。
學習第二部分內容(7—9小節)——觀日出。
1、觀看日出音像資料。運用能力遷移,與學過的《火燒云》比較,掌握寫作方法。
2、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用不同符號劃出文中表示時間、天空顏色變化以及太陽逐漸變化的詞語。
3、交流、板書。
觀日出過了七八分鐘出現魚肚白不斷擴大
一會兒淡紅色加深了
一剎那出現一道弧邊半圓掙脫地面
4、用媒體圖片演示,讓學生復述“日出”過程,進一步感受其美麗與壯觀。
5、配樂朗讀比賽。
說明:語文課上的朗讀指導尤為重要。文本所展現的是日出的瑰麗景色,因此要讓學生通過讀來感受文本的語言之美,要讓課堂充滿瑯瑯的書聲。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并配合畫面與音樂的渲染,學生更能感受泰山日出的壯觀景象和磅礴氣勢。
6、師小結:泰山的日出景觀真是太奇妙了,讀了課文,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在我國古代,有許多詩人也贊美過這座雄偉壯麗的山,下面請同學們把搜集的有關泰山的詩或詩句進行交流。
四、搜集詩句,拓展交流。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尊處優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領悟其中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預習課文
教法學法:
自讀自悟,抓住重點句段進行研讀,體會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伸出你們的手,看看你們的手指,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
你們說,這五根手指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
同學們的說法各一,今天我們就來讀讀豐子愷的文章《手指》,看作者是怎么說的。(板書: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已讀一遍課文,讀不準的字問問周圍的同學,把字音讀準。
搔癢穢物堂皇窈窕渺小鼻涕愛憎養尊處優
2.邊讀邊思考,找出文章的中心句。
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三、細讀課文,了解特點
1.師談話過渡:文章開門見山指出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那么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哪些長處和短處呢?現在請大家再讀讀課文,找出能夠說明這一問題的句子讀一讀,再經過你的理解,在小組內討論后,填入表格內。(課件出示表格)
2.小組討論,完成表格
手指名稱長處短處
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小指
四、品讀課文,感悟寫法
感悟描寫手指的方法
師談話過渡:手指是自己的,同學們再熟悉不過了,現在請大家對照自己的手指,讀讀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想想這些句子是用什么修辭手法描寫手指的。體會這些手法的好處。
五、緊抓重點,深化主題
師談話過渡:本單元的文章作者都通過日常生活中平常的事物表達了自己的感悟和啟示,那么本文表達作者感悟的句子在哪呢?請同學們找一找。
課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齊讀)
談談自己對這段話的理解。(重點體會團結就是力量)
六、拓展延伸,遷移運用
1,課件出示“閱讀鏈接”和一則有關手指的歌謠,學生自己讀一讀。
2.大家肯定都聽過馬季的相聲“五官爭功”,那么咱們這五根手指之間會不會也發生一些很好玩的事情呢,請發揮你的想象,小組合作,編一個短短的課本劇,呆會表演給大家看。
七、總結
小小的手指會讓作者有如此的人生感悟,那么平常生活中有沒有哪些事物讓你有所感悟,有所啟發呢?課后試著去寫一寫。
八、板書設計:
各有所長 手指 團結一致 各有所短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能回答課后問題。懂得不論遇到多少艱難曲折,也不要退縮,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2.指導]學生學會本課:疚、胛、頹3個生字。理解部分詞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課文對頂碗少年的動作神態描寫,了解少年是怎樣從失敗到獲得成功的。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耐人尋味的語言,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一位普通的頂碗少年,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過去了二十多年仍記憶猶新。我想,這位少年同樣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們一同回到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劇場,去感受那激動人心的一幕。
二、出示預習提綱: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生字和不懂的問題。
2.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為什么說頂碗少年是個強者?并認真體會他是怎樣進行拼博的?
三、匯報展示:
1.學生自主匯報字詞: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深入理解:
(1)頂碗少年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少年兩次失敗,當時情況如何?觀眾反映怎樣?
少年表現有何變化?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有選擇的朗讀:抓住印象最深的場面,反復朗讀,想象當時的情景,和同學交流感受。
(2)為什么說頂碗少年是個強者?抓住文中描寫少年動作神態的語句體會。
(3)朗讀文中最后一段,體會含義,有興趣的同學還可以背一背。
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來談體會:人生會有許多挫折,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喪失信心,不要退卻。要看到光明,要以極大的韌性去戰勝困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4.有感情通讀全文,進一步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四、課外延伸:
1.學習了這篇課文,對你今后做事有哪些啟發?想一想用一兩句話說一說。
2.你還了解哪些不怕困難,勇于拼搏的人物和事跡,給大家講一講。
五、反饋檢測:
1.有感情朗讀課文。積累詞句。
2.選做:寫一寫讀后的感想。
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基本上按預先設計完成,但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在教學少年兩次失敗的時候語句的理解還不夠透徹,寫作上的技法沒有點明,以致后面的相關教學有點模糊。如果能做到位,學生后面的理解會更輕松,更到位。最后的環節可以讓學生在“微微激動”上展開想象,這樣或許會更好。
語文五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生活中獲得的啟示,想一想生活中給你以啟示的小事,給你啟發最大的名言警句,選擇一個角度進行表達練習。
課前準備:
1、留心生活中帶給自己啟示的事情或漫畫。
2、搜集平時在書中和生活中讀到的有啟示意義的句子。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引入新課,明確要求
1、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有一些小事、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畫引起我們思考,讓我們獲得啟示。今天我們就來交流一下吧!
2、請三位同學閱讀一下書上的要求。
3、明確要求。
說一說生活中讓你受到啟發的事情,要求把事情的經過講清楚,把得到的啟示說明白。
交流給你啟發最大的名言警句,要先說說是什么,再說是怎樣理解的,還可以聯系生活,通過事例來說一說對自己的啟發和幫助。
介紹一幅漫畫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直接寫漫畫給自己帶來的啟示,也可以根據畫意編一個故事,讓讀故事的人自己體會漫畫的含義。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1、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面的.建議中選擇一個角度進行交流:生活中給你帶來啟發的事情;給你帶來啟發最大的名言警句;給自己帶來啟示的一幅漫畫。
2、自己根據要求先想一想怎么說,再練一練。
3、在小組內和同學進行交流,別人講的時候要認真傾聽,相互補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問題。
三、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1、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
2、師生評議:不僅要評同學說得怎么好,還要說說自己聽后受到的啟發。
3、教師根據學生發言的不同角度給予不同的提示。
四、教師總結。提示積累
看來在生活中會給我們帶來啟示的東西還真有不少,一件小事,一句名言,一幅圖畫,甚至一件東西都會給我們帶來很多思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注意積累和思考。
第二課時 習作
一、談話導入
在進行口語交際時,同學們有的選擇了一些小事,有的選擇了一句格言或一幅漫畫。今天我們就來寫一寫。
二、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學生默讀提示,明確習作要求及內容。
小組互說。打開思路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三、試寫初稿。自行修改
1、回憶這組課文中作者運用的表達感情的方法,試著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2、要求書寫工整,語句通順。
四、小組評議,互改
1、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2、根據同學的建議再次進行修改。
五、佳作賞評
每個小組推選好的作品進行全班賞評,可以是全文,可以是片斷。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評。
請部分學生介紹自己習作成功的原因,對其它同學進行一個啟發。
六、作業
自行修改,并工工整整抄在作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