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
設計理念:
《乞巧》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精讀課文。這組教材圍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這一主題來編排的。再一次把學生帶回兒時傾聽大人們講故事的快樂中去,感受古人的想象是多么豐富。《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古詩。也是一首想象豐富,流傳很廣的古詩。而且淺顯易懂,并且涉及到家喻戶曉的神話傳說故事。
語文教學要求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他們的創新思想。而古詩教學中把學生帶入情境,有滋有味地朗讀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主要通過讀、思、議、想、說、寫等形式使學生主動探求知識,進入古詩境界。教師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全程參與,在探究活動中達到自悟自得。
學習目標:
1、認識“乞、霄、”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情感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了解詩中蘊含著的民間傳說,并愿意講給別人聽。
課前準備:
1、教學課件、古典音樂。
2、收集牛郎織女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化源遠流長,而古詩更是文化寶庫里一顆璀璨的明珠。這一年來,老師與你們共同誦讀了許多經典的古詩名句。那在你的“古詩積累本”中,積累了哪些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呢?找出來,讀給大家聽。(學生誦讀《清明》、《元日》、《寒食》、《九月九日億山東兄弟》)
2、那同學們在平時學習古詩時,有什么好的方法嗎?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吧!你可以先說說嗎?(學生回答: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會多讀幾遍來理解詩的意思;我會看注釋,查字典來理解;我會把詩背下來,或者記在古詩積累本中;我會上網查資料或者看課外書;我會想去了解詩人和朝代;我會向同學、老師、爸爸媽媽請教。)
3、過渡:原來學習古詩有這么多的好方法啊!可以多讀、多背、多記,也可以查字典、查資料、看注釋,還可以想別人請教。那就帶著這些好方法,再來學習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有關的古詩吧!
二、初讀自悟,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讀出課題。(學生讀題)看看這個“乞”字,你想提醒同學們在書寫時注意什么呢?(板書:乞——氣。乞字中間少一橫,乞字是“”,氣字是“”)同學們在書寫的時候,可一定要注意哦!再讀讀課題。(學生讀題)
2、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林杰所寫的。這是一位精通書法棋藝的詩人,而且非常的聰明,六歲的時候就能寫詩。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他的一首詩。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讀一讀,請記住,讀書有三到,(生:謂心到、眼到、口到)所以在讀的時候,注意讀準每個字的字音。(學生練讀)大家仔細聽聽,他讀準了字音了嗎?誰能把字音全部讀準?(指名讀)
3、正音:大家發現了詩的第一行有兩個字的讀音是一樣的嗎?(宵——霄,用點標出來)那你怎么來記住這兩個字呢?(“宵”字是寶蓋頭,“霄”字是雨字頭)那這兩個字是什么意思呢?快想字典請教吧!(“宵”是晚上,“霄”是天空)字典真是我們學習上不可缺少的好伙伴啊!來,我們再齊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學生齊讀古詩)
4、古人云:獨而無學友。(生:則孤陋而寡聞)這句名言是什么意思呢?(生:一個人單獨學習,而沒有一起學習的朋友,就會見聞少,知識淺薄)對,那就找到你身邊的同學,用上你們的好方法,結合課文的注釋和課后資料袋里的內容,想一想,議一議,沒弄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等全班交流的時候提出來解決!五分鐘夠嗎?開始吧!(學生討論)
5、時間到!誰來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學生說)通過你們的合作學習,我們了解了古詩的大概意思,也正應驗了孔子的話:三人行(生:必有我師焉),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就要學會與他人交流,向他人請教!
6、那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嗎?(1、“碧霄”是什么樣的呢?2、詩句中的“乞巧”是什么意思?3、不理解“穿盡紅絲幾萬條”)問的好!古人云:敏而好學,(生:不恥下問)我們在讀書學習時,就應當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問!
三、品讀鑒賞,積累內化。
1、要理解《乞巧》這首古詩的意思,得先了解我國四大民間傳說神話故事之一的牛郎織女的故事,你們知道嗎?(知道)
誰來說一說。(指一個學生說)牛郎織女在什么時候才能相聚一次呢?(每年的七月初七)
2、(指詩第一行)在七月七日這天晚上,人們看著“碧霄”,什么是“碧霄”?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樣子嗎?(學生說)
出示課件:夜空圖。看到這樣的夜空,你能描述一下嗎?(學生說)
在點點繁星中,有兩顆星星尤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嗎?(牽牛星和織女星)
還記得老師曾經教你們積累的杜甫的《牛郎織女》嗎?請你們背一背!(學生齊背)
根據這首詩,讓我們到宇宙中去找找這兩顆星星吧!(課件天文圖)
找到了嗎?(引導學生找,辨別方位)
原來古詩還能幫我們解決問題呢!再來讀讀這首詩吧!(學生齊讀)
它們在銀河的兩邊,遙遙相望,只有在七夕的晚上“渡河橋”來相聚啊!在星空下,詩人林杰忍不住吟誦著:(教師示范讀):“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你能讀好這兩行詩嗎?(指名讀、男女賽讀)
3、是啊,在這樣一個新月當空的夜晚,人們又在做什么呢?讀讀三、四行。(學生讀)(學生自由說)
可以看看課后資料袋里是怎么說的?(學生再次回答)
原來她們是在向織女乞巧啊!同學們,你們對織女了解多少啊?(學生自由回答)
織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聰明、善良、美麗無比,更重要的是她心靈手巧,她織得錦緞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閃光的河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還亮。人們給她織的錦緞取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云錦。織女在云錦上織的.圖案更是美不勝收啊!她織的花,紅似火,白似雪,嬌艷欲滴,引來蝴蝶翩翩起舞。她織的鳥,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樣,孩子們看見了,都想去捉呢!人們都對織女織的云錦嘖嘖稱奇啊!^少。女們個個都羨慕,羨慕的不得了,它們羨慕什么呢?(織女的巧手)
你們羨慕嗎?(羨慕)你們羨慕什么啊?(織女的巧手)所以古時候的^少。女們便在牛郎織女相聚的這一天,向織女乞巧。漸漸地便有了這樣一個節日————乞巧節。
4、乞巧節是古時候人們非常喜歡的一個節日。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是什么節日啊?(六一兒童節)
想想你們在過六一兒童節時,周圍是怎么樣的節日景象呢?(學生自由說)
那古人在過乞巧節又會是怎么樣的節日景象呢?再讀讀三、四行。(學生再次讀)
閉上眼睛想想,再和同桌說說,爭取說得更好!(交流指名回答)
5、反饋。
a、你怎么知道人很多?讀出詩句。(家家乞巧望秋月)是啊,每家的^少。女們都在望著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小院里,在家門口,在……(指學生說,在田野,在山坡,在河邊,在花園……)課件在所有能夠看到月亮的地方,^少。女們都在穿紅絲線,哪怕夜深了,她們還在不停地穿,為什么啊?(他們想象織女一樣心靈手巧)
b、她們穿了多少條呢?(幾萬條)真的有幾萬條嗎?(沒有)那是多少條?(很多很多)什么多?(紅絲多)在第四行里,還有哪個字可以看出^少。女們穿的紅絲很多呢?(穿盡)
c、數不清的紅絲都穿完了,可見^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強烈而美好啊!詩人林杰發出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你能像老師這樣讀嗎?(指名讀,齊讀)
四、體驗升華,熟讀成誦。
1、詩人林杰寫下《乞巧》這首古詩,來表達那些^少。女們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同學們,詩中的疑問,你們都解決了嗎?那你們能讀好這首詩嗎?(指名讀、齊讀、合作讀)
2、看見有的同學都已經閉上眼睛,仿佛沉醉于詩中。我想,他一定是背出來了?你們能背嗎?一起背吧!(學生齊背)
3、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生: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光背還是不夠的,我們還要積累下來,和往常一樣,打開“古詩積累本”把它記下來吧!(學生記古詩)
五、拓展延伸,日積月累。
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一首和中國傳統節日——乞巧節有關的古詩,其實古時候很多文人墨客在七夕這天,都留下了許多詩篇。老師這里還收集了一些和七夕有關的古詩,讀讀看,你對哪首感興趣?讀給大家聽!(指名讀)有興趣的同學在課后把它記在你的古詩積累本中吧!
總結:
短短的四十分鐘,我們收獲很大,不但復習了以往積累的古詩,還學習了一首新詩,同時還誦讀了很多很七夕有關的古詩,真了不起!大家陶醉在詩海中。充分地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其實不光在課內,在課外我們還應自發地去了解、去學習、去積累,去發自內心地熱愛古詩,你們能做到嗎?(能)
下課
教學反思:
一節課下來,我覺得,重視知識與能力的遷移,努力實現課內向課外的延伸,拓寬語文的學習空間。這是一種很好的教學取向,“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在教學中,我比較關注學生的切身感受和自我體驗,重視過程與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充分體現了傳統“詩教”的熏陶、感染功能,也體現了語文課程“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基本理念。
當然,這堂課既有亮點,也有不足之處。例如我深深地感受到學生的誦讀還不夠到位,我想,怎樣挖掘詩的情感,才能讓學生真正讀出詩的神韻,還需要我再度去思索吧!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2
一、 謎語導入、就題質疑
1、同學們,老師這兒有個謎語大家猜猜看“一位老公公,一副圓面孔,有朝一日不見他,不是刮風就下雨。”猜出來了嗎?
2、書寫“陽”,拿出右手跟老師一起寫寫陽字
3、當太遇到陽,陽就要怎么讀?(輕聲)跟老師讀一遍。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四個太陽》。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看到這個題目有什么疑問?
(為什么會有四個太陽?四個太陽都是什么樣的?這四個太陽都有什么用?)
二、 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己小聲地讀課文,從文中找找答案。注意讀課文時要把字音讀準,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誰來說說這是四個什么顏色的太陽?
3、你喜歡哪一個太陽呢?把他所在的段落找出來,自己讀一讀罷。
三、品讀課文,感受美。
A、綠色的太陽
1、文中哪一段寫了綠綠的太陽,大聲的讀一讀。
2、學“街”
(1)這段文字有個生字寶寶,大家一起喊出他的名字吧。
(2)誰來說說你是怎么記住他的?
(3)你能用它組組詞嗎?
3、提到夏天,你想到了什么?
5、現在呢?
6、是呀,看到這綠綠的太陽,小花覺得清涼,小草覺得清涼,還有誰也覺得清涼?
7、對了,在炎熱的夏天,有了這個綠綠的太陽。(出示課文第一段話)高山上的樹會說( ),田野里的莊稼覺得( ),街道上的人們想( ),校園里的小朋友也會說( )
8、真是到處一片清涼啊!
9、你能從你的朗讀中讓老師體會到夏天的清涼嗎?先自己試試(指名讀,同桌互讀)
10、跟老師合作把清涼送給大家吧。
11、完成填空
我畫了個( )的太陽,掛在( )的天空,( )、( )、( )、( ),到處一片( )。
12、指名填,集體讀,集體背誦。同學們,其實背書并不難,只要抓住關鍵詞句,你一定能成功的。
B、金黃色的太陽
1、喜歡金黃色太陽的小朋友,誰來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板書豐收)
2、帶著你的喜愛之情去朗讀這段。
3、這段有三個生字寶寶,跟老師認識認識。
(出示熟、伙伴)
(1)誰來說說熟的反義詞
(2)用伙伴造句。
4、果園里,果子熟了。到處都彌漫著香甜的氣味。那到底是哪些果子熟了呢?你能用這樣的句子說一說嗎?
果園里,果子熟了,有( )、( )、( )……(逐層深入引導學生從顏色、味道、形狀等方面來說)
6、請女生帶我們一起走進那金色的秋天去感受那豐收的喜悅吧!
C、紅色的太陽
過渡:金色的秋天很快就過去了,隨后來的是猛烈的北風和滿天的大雪(課件出示冬季圖),在這寒冷的冬天,你有什么感覺?(引導理解凍僵)
1、小明畫了一個怎樣的太陽送給寒冬呢?
2、出示:紅紅的太陽升起
3、現在是什么感覺?
4、老師也想通過朗讀讓大家暖和暖和,該怎樣讀?誰來教我?
5、生自由練讀,師學讀
6、結合老師出的填空題,用剛才教你們的辦法背背課文。
我畫了個( )的太陽,照亮( ),陽光( )著小朋友的手和臉。
7、指名背、男女賽背
D、彩色的太陽
過渡:小畫家給夏天送去了涼爽,給秋天送去了豐收,給冬天送去了溫暖,那它給春天送去了什么呢?
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哪里,什么變成了什么顏色。提供句式:
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 , 變成了 色。
小畫家畫了個多彩的太陽送給春天,是他給春天帶來了萬紫千紅,就讓我們跟隨音樂,去感受春天。(邊放音樂邊讀,你覺的春天怎么樣?你能用以前學過的詞來贊美春天嗎?)
(:柳綠花紅、鶯歌燕舞、草長鶯飛、春回大地、百鳥爭鳴、百花齊放、泉水丁冬……)
春天真美啊?就讓我們沐浴著彩色的陽光去感受這迷人的春天吧!自己練習讀讀。
小結:是啊,這位小男孩真是一個對生活對他人充滿了愛心的小朋友,讓我們帶上自己的愛心,一起來個配樂朗誦吧!會做動作的也請你做做動作!
五、拓展
1、(播放《種太陽》)靜靜的聽聽這首歌,說說看唱了什么?
2、其實每位同學都有種太陽的愿望,就請你把心中的太陽播種到卡紙上,將你心中的話以這樣的句式寫下來吧!
3、出示句式:我畫了個 太陽,送給 ,讓他 。
(生寫詩)
展示學生作品。(投影)
4、就讓我們將溫暖的種子灑遍大地,讓所有的生靈都能幸福健康!
教學反思:
《四個太陽》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的一篇充滿童趣的文章。作者借助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創造力花了四個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了作者美好的心愿。
我在設計教學時,結合課標及文本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語言文字之美、意境之美、想象之美、音樂之美,從而學會發現美、欣賞美、追求美并將課文中的知識進行內化,從而創造美。
開課伊始,質疑學生我們看到的太陽只有一個,而且只有一種顏色,可書上怎么會有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呢?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于是尊重每位學生的發展潛能,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讀、去想、去說、去做,引導他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使整個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由學習、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過程。
同時,借助文本,再造想象。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在發展語言的同時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所以在設計本課教學時,我試圖在活動化的教學時空里,讓學生學習教材,又不拘于教材,融化教材,又能超越教材,給師生營造開放的課堂環境,提供激發想象、即興創造的空間,讓學生在自己的想象王國里馳騁。
如在教學“彩色的太陽 ”這一段時讓學生說說“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哪里,什么變成了什么顏色。”有的說:“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柳樹上,柳枝綠了。”有的'說:“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桃樹上,桃花紅了。”有的說:“春天,太陽是彩色的,它照到油菜花上,油菜花黃了。”這一設計使學生從書本世界回歸于生活世界,當學生感悟到了“春天的色彩”后,鼓勵學生用學過的四字詞組來描繪春天的景色,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到春天是一個多彩的季節,感悟到小畫家想象之美。這樣既有新舊知識的聯系,又有再造想象的升華。
我們的教學對象是七八歲的孩子,是一株株的幼苗,讓他們在想象中創造,在想象中積累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學完課文后,播放音樂《種太陽》,讓學生利用準備的材料,畫一個自己喜歡的太陽,并想一想你要把它送給誰?為什么要這么畫?最后展示作品,發表想法和意見。此時,配樂畫面,表達交流,把美術、音樂和語文學科有機地結合起來,學生的想象力無疑插上了翅膀,學生們的眼亮了,語言也閃光了。有的說:“我畫了個藍色的太陽送給大海,讓大海藍得像寶石。”有的說:“我畫了個心形太陽送給災區兒童,讓災區兒童感受溫暖的愛心。”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3
一、圖片激情,談話導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伊拉克戰爭的照片,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炮手》教學設計和反思。
20xx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美國開始了軍事空襲!他們炸毀了公路、橋梁、學校和一切可以摧毀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體鱗傷!雙方士兵死亡上萬人,有1。9萬名無辜的伊拉克國民遇難。
同學們,看了這組照片之后,你想說些什么?
是的,戰爭是殘酷的,它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卻涌現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戰場上,去聆聽一個普通炮手的心聲。(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課文我們已經讀過多遍,不過你真的用心去讀了么?現在,請同學們進入到課文當中,把自己當成這位炮手,用心再讀課文,相信你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獲。
同學們,你發現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是什么?(通過神態的變化和人物對話來突出中心的)
三、精心品讀:
1、那就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畫下來。
誰來告訴我,是哪幾個詞?(蒼白、煞白、慘白)板書
2、那我要問了:好好的,炮手的臉色為什么突然蒼白起來了呢?你能在課文中聯系上下文找到答案么?把這句話上邊的幾段讀一讀。哦。你看到將軍用望遠鏡仔細的瞭望著河對岸的小村,你心里想什么?你心情怎樣?那你能把這種緊張的心情讀出來么?
3、當你臉色轉為煞白的時候你心里又想些什么?心情怎樣?我們試著把這種痛苦讀出來。我們男女合作讀。
4、當你臉色最后變為慘白的時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們讀9、10段。是的,這一炮下去,被毀的不僅僅是一座房子,更是陪我生長,陪我歡樂的家。《我愛我家》。
讓愛天天住你家
讓愛天天住我家
充滿快樂擁有平安
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同學們,家里有我們的爸爸和媽媽,有我們最親的.人,沒有了家,便沒有了親人,沒有了以前美好的回憶。如果現在讓你瞄準自己唯一的家。你的心里會想什么呢?我們不想瞄準,是什么讓我們不得不親手毀了自己的家?戰爭!他是多么殘酷啊!(板書:殘酷)
可!炮手卻做出了什么決定呢?——誰有話想說?(板書: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5、現在,再讓我們看看炮手的最后一句話,現在,你能不能體會到炮手說這句話的時候的心情?我們先練一練,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炮手》教學設計和反思》。誰來讀。
6、全篇通讀(分角色)
看來同學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們就分角色朗讀,進一步走進將軍和炮手的內心。
在殘酷的戰爭中,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消滅侵略者,把僅有一點財產也奉獻了。其實,還有很多和炮手一樣的英雄。
四、課外延伸:
我們就來交流課外搜集的故事。
現在,你想對炮手,對將軍,對這些英雄,或者對發動戰爭的侵略者說些什么呢?是的。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希望奉獻精神能永留人間。
五、推薦名言:
老師給大家推薦一組名言:
(103頁的名言)
《炮手》教學反思
課程改革的春風給原本機械、沉悶的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新課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下,學生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和多變性。在短短一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要"以人為本,以學定教"。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不同的學習個體,對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萬別的,互動是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讓互動走進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煥發生命活力與創新精神。在《炮手》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地體現著這一點。
一、創設互動情境,讓學生學生走進課堂。
"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是學生互動的起點,教者應想方設法,調動一切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迫切參與其中,都躍躍欲試,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情境。在《炮手》的教學中,我主要用語言來渲染。飽含感情地讀,感情地說。這樣以情感打動情感,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脈絡。
二、以讀為本,體會感情。
首先我問學生怎么樣才能讀好對話,在學生充分交流之后,讓他們帶著這些經驗來反復朗讀,通過讀理解將軍以及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獻精神。但在教學中由于操作上的欠缺,課堂效果不是很好,今后有待進一步提高。
總之,語文教學是多方面因素有機的統一。以后將根據不同的內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學來感染學生,讓課堂輕松一點,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成長。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理解課文,了解舊俄沙皇統治下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激發學生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小學語文:《凡卡》教學設計。
2.通過學習凡卡寫信的內容以及他的神態、動作、聯想,來了解他的內心。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凡卡寫的信的內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難。
2.理解寫信過程中凡卡的聯想和文章結尾的含義。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二)學習生字、新詞。
(三)以“信”為線索,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二)給課文分段,了解課文各段的主要內容。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翻譯小說——《凡卡》。小說的作者是19世紀后期俄國的偉大作家契訶夫。契訶夫從小就熟悉學徒生活,同情他們的不幸遭遇,所以《凡卡》寫得真實感人。他寫了很多極為深刻的揭露沙皇黑暗統治和舊俄人民悲慘生活的作品。他的作品曾經受到列寧的贊賞。今天學習的《凡卡》一文就是作者的一篇代表作品,它反映了舊俄沙皇統治時期人民的悲慘生活。
(二)自學課文。
1.自學生字、新詞。(自己查字典,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2.弄清小說中人物之間的關系,人物名字要讀順口。
3.思考下列問題,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凡卡是怎樣的孩子?他的身世怎樣?
(2)小說寫了一件什么事?這件事發生在什么時候?
(3)凡卡給爺爺的信主要寫些什么?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生字、新詞,要讀準字音。
2.人物身份及部分詞語解釋。
凡卡茹科夫(伊凡茹科夫):小說的主人公。
阿里亞希涅:鞋匠,鞋店老板。
康斯坦丁瑪卡里奇:凡卡的爺爺。
日發略維夫:老爺,爺爺工作的那家莊園的莊園主。
菲吉卡:牧主。
艾果爾,阿遼娜:凡卡的小伙伴。
卡希旦卡:老母狗的名字。
梆子:打更用的器具,空心,用竹子或木頭制成。
崽子:常用來稱幼小的'動物,這里是對老板幼兒的貶稱。
郵差:郵遞員的舊稱。
盧布、戈比:沙俄時使用的貨幣單位。一盧布等于一百戈比。
3.指名逐節試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4.分小組討論思考題。
(學生討論后,老師小結:凡卡是一個才9歲的農村孩子,他沒有爹沒有娘,只有一個親人,就是他的爺爺,小學語文教案《小學語文:《凡卡》教學設計》。爺爺是個窮苦人,在鄉下給莊園主當守夜人。9歲的凡卡,3個月前就被送到莫斯科的一家鞋店里當學徒,孤苦伶仃,生活十分悲慘。小說寫的是凡卡給爺爺寫信的事,這事發生在圣誕節前夜臨睡之前的一段時間里,凡卡寫完信把信寄出后才入睡。信里主要告訴爺爺他在店里生活很痛苦,要求爺爺帶他回鄉下去。)
(四)給課文分段。
1.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寫信之前、寫信過程、寫信之后。)
2.按照這個順序將課文分為三段。
(第1段:從開頭到“把那張紙鋪在講臺上”。第2段:從“親愛的爺爺康司坦丁瑪卡里奇”到“康司坦丁瑪卡里奇”。第3段:從“他很滿意”到課文結束。)
(五)作業。
1.抄寫詞語。(課內完成)
2.仔細閱讀課文中信的部分,想想信中寫了哪些內容。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了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有感情地朗讀信的內容和插敘部分的內容。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了解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和信的內容以及寫信時的心理活動,從中體會凡卡當學徒時的悲慘生活。
(二)學習文中插敘部分的內容及其作用。
三、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文章是通過什么方法來表現凡卡的悲慘生活的?
(以圣誕節前凡卡給爺爺寫信這個方法來表現的。)
(二)學習第2段課文中寫信部分的內容。
1.想一想,凡卡給爺爺寫信的目的是什么?
(凡卡在莫斯科的學徒生活很悲慘,他實在無法忍受下去了,他在信中寫了很多話,但他唯一的目的是哀求爺爺帶他離開這里,回到爺爺身邊。)
2.找出第2段課文中哪些自然段是凡卡寫信的內容?畫在書上。
(第3、8、10、11、12、15這六個自然段是凡卡寫的信的內容。)
3.信的內容共有六個自然段,用一個詞組成短句來進行概括,寫出每一段的小標題。
(①只有一個親人;②告訴爺爺自己在學徒中受盡折磨;③求爺爺把他帶回去;④莫斯科不是窮人的;⑤求爺爺給他摘一顆金胡桃;⑥再次哀求爺爺把他帶回去。)
4.指名根據小標題有條理地敘述凡卡的悲慘遭遇。
(三)學習課文中插敘部分。凡卡在寫信時有許多內心活動,作者是用插敘的手法來表現的。
1.找出文中哪些部分是插敘部分。
(第4、5、6、13、14自然段是凡卡在寫信過程中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是文章的插敘部分。)
2.導讀4、5、6自然段。
(1)第4、5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內容?
(讓學生先默讀,這兩個自然段插敘凡卡回憶爺爺在鄉下守夜的情景。)
(2)想一想,當凡卡寫到“只有一個親人了”時,想到些什么?
(3)爺爺在凡卡心中是怎樣一個人?
(年老、困苦、勞累,但很樂觀、風趣、慈祥,跟爺爺在一起凡卡感到很快樂。)
(4)指導學生有語氣地朗讀4、5自然段。
(提醒學生用思念親人的心情來朗讀。)
(5)第6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家鄉節前美麗的夜景。)
(6)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
(是“美”的。)
(7)說說家鄉的夜景在凡卡心中是怎樣的美?
(寧靜、優美、柔和、藍藍的天空、亮晶晶的星星……整個林子沉浸在過節的氣氛之中。)
(8)指導朗讀第6自然段。
(用贊美的心情來朗讀。)
小結:
這一部分關于爺爺守夜的回憶和家鄉節前夜景的想象,都是描寫凡卡內心活動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5
1、(看一組圖片)中秋的夜晚,一輪明月冉冉升起,光華四射,明月照著沉睡的小山村,照著蒼茫的大山,照著寧靜的港灣,照著我們祖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中秋節源遠流長,古時候,每當暮色降臨,明月東升,祭月、賞月的活動便開始了。人們紛紛設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餅、水果、飲料、芋頭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起團圓賞月,大人們給孩子講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古老神話傳說。在銀色的月光下一邊品嘗節日佳肴,一邊賞月聊天,全家人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今天,每到中秋節,人們總是從百忙中抽出時間,從各個地方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親人團聚,有的夫妻相約一起賞明月,有的一家三口,吃團圓飯,還有的一大家子歡聚一堂,月亮圓了,人也團圓了。
2、說說你們怎樣過中秋的?
3、齊唱《八月十五月兒明》
一、明月,入題
1、從剛才的`圖片中,以及同學們的回憶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是個愛月的民族,中秋節我們賞月,故事里我們講嫦娥奔月,古詩里更有許多明月呢!你能記起幾句有月的詩句嗎?
2、月兒圓了,人團聚了,這是人間最溫暖的時候。可是,有一些人卻由于各種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個,只好借一首古詩表達他心中的感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李白的靜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解題,品讀
1、出示課題,誰來讀讀課題?說說為什么這樣讀,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后,齊讀課題。
2、這首詩你們早就會背了吧?一起背誦。
3、(看課件,聽朗讀),說說聽出了什么?(慢,憂傷,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么?讓我們來看看。出示學生文章,《媽媽,我想對你說》,教師深情朗誦,思念的滋味你嘗到過嗎?指名說。帶著思念的感受讀題。
4、李白也在思念,他的感受又如何呢?讓我們進一步走近他吧。
⑴打開課文,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哪一句?板書:思故鄉。是什么讓李白想起了故鄉呢?(提示讀古詩前兩句)
⑵重點理解:疑:好像。什么好像什么?解釋后兩句。
⑶師:地上鋪著一層霜,給人什么感覺?李白站在像霜一樣的月光中冷嗎?他怎么不叫夫人給他拿件衣服啊?叫丫鬟給他端個火盆啊?師:(簡介背景)當時李白
25歲離開家鄉,東游淮揚,不到一年,用去銀兩三十余萬,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場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獨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鋪滿了房間,你覺得他可能會想起些什么呢?
5、師: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鄉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飛到親人們的身旁啊,哪怕聽聽親人的聲音也好啊,可在古代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獨地寫下了這首靜夜思,然后對著月亮深情朗誦,希望明月能帶去他的思念,與祝福。你也來當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圖,指明對月朗讀,齊讀。
6、你們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給我們講講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嗎?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7、月圓人團圓,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鄉,望著皎潔的明月,思念故鄉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沒了他。讓我們完整的欣賞這首美麗憂傷的《靜夜思》。欣賞課件后再次齊讀全詩。
三、扣題,拓讀
師: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除了靜夜思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誦,出示其中三首:《春夜洛城聞笛》、《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朗讀,說說是什么讓詩人想起故鄉。(簡要理解詩意)
四、結題,回讀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總是把思念故鄉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當夜晚來臨,每當佳節來到,每當明月當空時,想到自己孤單一人,想到家鄉的親人,怎不令人低頭沉思,怎不令人歸心似箭哪!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誦起這首美麗憂傷的靜夜思吧!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矛盾、喉嚨”等詞語。
(2)理清文章脈絡,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反復揣摩描寫將軍的語言、動作、神態等的語句,感悟將軍的情感。
(4)體會夸張修辭手法的運用以及環境描寫在文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重點詞句的品味和感悟,聯系上下文等理解將軍向小島敬禮的深意,體會將軍的情感。
3、情感與價值
體會守島部隊在艱苦的條件下駐守海島,保衛祖國的愛國情懷。
【教學重點】
學習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用歸納的方法把課文分成若干部分。
【教學難點】
體會戰士們對祖國海島的熱愛,理解“小島”的真正含義。
【教學準備】
學生:完成預習。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在異地的游子,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家鄉。駐扎在海島上的守島部隊,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祖國、對海島的愛。今天,我們隨一位將軍登上小島,一起感受守島部隊的愛國情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生字生詞。
2、課文有多少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幾部分?
3、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
4、這件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歸納總結:
①全文有37個自然段。可以分為四部分。
②課文講述了一位將軍登上小島后發生的事情。
③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
三、生字生詞認讀學習
會認字:瞞、域、艇、矛、盾、哼、喉、嚨、勺、攪、舀
辨字:瞞——滿、矛——予、勺——勻
多音字:哼
四、品讀課文
(一)學習第1部分。
1、指名讀第1自然段,說說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主要介紹小島的地理環境和特點。)
2、思考:
這個自然段運用了對比的手法,表現了什么?
“樹少,草少,土也很少”,三個連續的“少”,表現了小島的荒涼。
(表現了海軍士兵們生活環境的艱苦。)
(二)學習第2部分。
第二部分是第2~19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主要講述了將軍發現和了解戰士們在島上種菜的情況。)
①“將軍不由一愣。”將軍為什么會有此神情?
(這里土少,而且溫度高,不適合植物的'生長,就連運送來的食物都不能完好地保存。然而戰士們卻讓這島上出現了一片綠油油的菜地。)
②隊長建“菜地”是從哪里得到的啟示?
(“隊長說,他是北方人,從大棚種菜得到啟示,就搞了這個油布棚,北方大棚是為防凍,這個棚卻是防曬和防鹽。”)
③戰士們為什么不用海島上的土?
(“菜地里的土,大部分是戰士們從老家一口袋一口袋背來的。”
“戰士們愿意從家鄉背,連菜種也是從老家帶來的。”
體現出戰士們的思鄉之情,吃起菜來有家鄉的味道。)
④“晚飯后,我們就可以把油布都掀開,讓您看看菜地的全貌。”隊長自豪而又神秘地一笑。
問題一:為什么要在晚飯后才能掀開油布?
問題二:這句有什么作用?
⑤將軍定下了一個什么樣的規矩?為什么?同行的秘書為何著急?
“在這一海域,為了減輕島上的負擔,吃住必須返回軍艦。”
將軍的身體不大好,又上了年紀,秘書擔心島上的晚餐會影響將軍的病情。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生詞
教師聽寫詞語,學生寫在習字本上。
二、學習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是第20~35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主要講述了戰士們為將軍送上一盤珍貴的小白菜,而將軍也對戰士們有了更深的了解,把蔬菜倒入湯中與戰士們一同分享。)
這部分主要描寫了將軍的神情變化:
臉色馬上變了——重重地放下筷子——一愣——凝視——鼻子有些發酸——喉嚨哽了一下——眼睛一亮。
①將軍看到端上來的小白菜臉色馬上變了的原因是什么?
(將軍深知蔬菜的珍貴,不想因為自己讓戰士們受苦。)
②將軍看了看他們桌子上的罐頭,喉嚨哽了一下,說:“同志們……”停了一下,又說:“孩子們,我給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為什么把“同志們”稱為“孩子們”?
三、學習第四部分
第四部分是第36、37自然段,這一部分主要介紹了什么內容?
他向著太陽,向著那片綠色,也向著小島,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這兩個自然段表現出將軍對戰士們的無限感激和深深的敬意。總結全文,將情感升華推向高潮。
四、課后作業
思考本文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也請你用這種手法寫一篇日記。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通課文,品味重點詞句;了解童話在人物形象、故事情節、語言表達上的一些特點。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究,了解故事內容,懂得幸福是什么;通過具體可感的形象指引學生的認識和行為。
3.情感目標:理解幸福要靠勞動,要盡自己的義務,做對別人有益的事;發現身邊的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幸福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每天能給你們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上課,我感到真幸福!你認為什么是幸福呢?
2.幸福有很多表達的方式,有位作家說,幸福是一個謎,讓一千個人來回答,就會有一千種答案。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們能從故事中找到什么樣的答案。
二、自讀自悟
1.自由讀閱讀導航。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后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朗讀,交流匯報。
(1)認讀詞語
彼此疏通砌成清澈詫異強健痕跡耕地
(2)課文寫十年前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個青年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三、閱讀感悟
1.理清起因。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的起因是什么?(三個牧童把一口老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
(2).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么干的?指名幾個學生讀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么樣?把表現他們心情的語句劃出來。說說他們為什么這么快樂?
(4).三個牧童挖小水井的目的是為了讓別人喝。從而得到了祝福,又引出了一個問題是什么?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三個牧童為了弄懂這個問題,真是各奔東西。
2、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畫出他們的幸福感悟。
3、學生匯報交流
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我走了很多地方,做過很多事。我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員,做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我勤勤懇懇地工作,我的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我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我是幸福的。
我耕地。地上長出麥子來。麥子養活了許多人。我的勞動也沒有白費。我也感到很幸福。
4、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么?
5.體會身邊的幸福
(1).三個青年在十年前有過幸福的感覺么?(有)什么時候?那個時候,他們疏通泉眼就像埋下了一顆幸福的種子,然而那時的他們意識到這就是幸福了么?
(2).那他們是什么時候意識到的呢?讀有關語句,說自己的'理解。
過渡:幸福不一定要走很遠的路去尋找,也不一定要花很長時間去追尋,只要我們能用自己的雙手做出對別人有好處的事情,就會感到幸福的。
四、拓展延伸
1.對于幸福的理解,不同身份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想知道徐老師的幸福感悟嗎?我們一起分享吧!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學生的一聲聲問候,
如一股暖流溫暖心窩。
幸福是看到學生燦爛的笑臉,
那是一首甜美的歌。
幸福是和學生一起暢游書海,
去尋找真善美的生活。
幸福就是快樂,
幸福是一種感覺,
找尋幸福更需要心的平和。
2.孩子們,你們的幸福感悟又是什么呢?
聯系你的生活實際,寫一寫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可以是一首小詩,一句格言,一件小事,一段感悟……
3.師總結:作家畢淑敏這樣感悟幸福。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五、作業設計
排練課本劇《幸福是什么》
六、板書設計
10幸福是什么
十年前挖砌水井快樂興奮
學做醫生幫助別人
十年中辛勤工作對人有用對人有益快樂自己
耕地種麥養活多人
十年后再次相見暢談幸福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8
[摘 要] 小學語文教師在新課程教學設計時,存在著沒有以學生為主體、不夠具體明確、無法監測評估、內容不全面等表述不規范的問題,應予以規范。教學目標應具有準確性、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測性。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諸多變化,其中包括教師的備課。確定并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備課不可或缺的工作,它是教師備課的外在表現形式之一,反映了教師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把握程度和對學生學習結果的預想情況等。由于廣大教師受思維定勢的影響,難以改變已經習慣了的、掌握得很熟練的 “教學目的”“教學要求”的表述思路和方法,在新課程的課時教學目標的表述上存在不少問題。因此,有必要規范教學目標的表述。
一、 教學目標的表述存在的主要問題
1、沒有以學生為主體,目標表述語的主語混亂。如,“使學生明白作文素材來自生活”、“使學生喜愛春天這個季節”、“培養學生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等表述,反映了教師沒有把學生作為主體。有的教學目標的表述,既用“學生”做主語,同時又用“教師”做主語。如:
1學生走出學校,開展研究性學習:觀察周邊的環境,作適當的調查訪問,并查閱一定的資料,進行思考,為寫作準備素材。
2指導學生根據所獲得的素材,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不同形式的作文,拓展作文的題材和形式。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明白作文素材來自生活,并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交往。
2、“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兩方面目標的表述多數比較準確,但不夠具體明確,表現在行為動詞的運用不夠準確和沒有具體的表現程度上。如,“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培養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這一句中的“理解”“培養”籠統、模糊,缺少表現程度的規定。又如一位教師是這樣表述《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的:
1了解小艇的特點,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寫的'方法。
2認識小艇在威尼斯水域中的作用。
3了解小艇同威尼斯水域的關系。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目標的表述不少是“正確的廢話”,似有實無,無法監測評估。如,“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生觀察思考和練筆的積極性,真正讓習作練筆成為學生的生活需要”;對小學生學習《爬山虎的腳》提出“學會欣賞生活中的各種事物的內在美”的目標。有的目標表述簡直成了“教學法”類的話語,如“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4、教學目標的表述內容不全面,存在重“知識和能力”,輕“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現象。又因為“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形同虛設,有的課時目標在實質上與課改前沒有兩樣,回到了老路上——只有知識要求、技能要求。如:
1觀察圖畫,展開想象,有創意的理解圖畫的意思。
2根據圖意,自擬題目,奇妙構想,寫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這個目標表述中就沒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且存在上述第二點所講的問題。再如一位教師對《月亮灣》的目標表述如下: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寫“繞”、“朝”。
2理解課文,感受月亮灣的美。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這個目標表述中,沒有“過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標,且“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無法檢測。
二、 規范教學目標的表述
教學目標指學生通過教學后應該達到的行為狀態。教學目標包括兩類,一是結果性目標——學生的學習結果是什么,如:“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寫‘繞’、‘朝’”;“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二是學生自己的心理感受、體驗和表現等,如:“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摘抄優美的詞語、句子”“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體會不同句式的表達作用”。
教學目標的表述,一般包括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如:
學 生 能 在5分鐘內, 朗 讀 完課文,做到 正確、流利。
主 體 條 件 動 詞 程 度
規范的教學目標的表述,必須具有準確性、全面性、主體性和可測性。
1、準確性
準確性是指行為動詞的使用,行為條件的交待和表現程度的定位,要符合《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某一學段的目標,符合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不拔高,不降低要求。這個要求是規范教學目標的前提。
2、全面性
《課標》把教學目標分為三個緯度:“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語文教學目標應該包括這幾個方面,缺一不可。
3、主體性
因為教學目標指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不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什么、怎么做,行為主體應該是學生,而不是教師。由于表述目標的句子的主語是學生,“學生”二字可以不出現。
4、可測性
可測性是指目標表述明確、具體,不籠統、模糊,具有質和量的具體規定性,教師自己或他人能夠依據目標去觀察和檢測學生的行為狀態,對教與學兩個方面做出合理的評價。
下面對一個存在問題的教學目標按以上所講的四點要求來進行分析,并提出表述目標時應注意的一些問題。
病例:
課題:《淺水洼里的小魚》(國標教材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8課)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喚醒并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
2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對照上述四點表述教學目標的要求,可以看出這個教學目標的表述存在以下幾個主要問題:
1、“理解課文內容”“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表述不準確。1要求對課文內容達到“理解”,對于二年級學生是不妥當的。因為《課標》中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沒有提到這樣的程度。2課文中的生字一二年級應“多認少寫”,不是全部生字都要求“學會”“掌握”。3《課標》中第一學段的階段目標明確指出“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要求“理解”顯然拔高了。
2、目標的內容只包括“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兩個方面,沒有對“過程和方法”方面提出目標。
3、行為主體的表述混亂。“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的主語是“學生”。“喚醒并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的主語是“教師”。
4、目標不可測量、不可評價、不具體明確。1“喚醒并堅定學生關心、幫助弱者的信念”,不僅行為主體不正確,而且無法評價“喚醒和堅定”。2“在學習中讓學生體驗合作的快樂”是錯誤的表述,“體驗”“快樂”根本無法去觀察;“在學習中”是一種行為“進行態”,不是目標表述的要素,純屬廢話。3“本課的生字新詞”“生字組成的詞語”沒有明確指出是那些,對象模糊、表現程度沒有規定。4“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一句“正確的廢話”,因為單靠一堂課的學習是不可能“養成”習慣的。
另外,這個目標的表述還存在條理混亂不清,有語病等問題。
除了上面講到的外,在表述教學目標時,教師們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1、必要時,要寫出達成目標的行為條件(不是每個教學目標都要有它)。如,“允許查字典”,“在課文中用線劃出……”,“在5分鐘內能默讀完……”“在交流討論時,敢于發表自己對……的見解”等。
2、一定要有具體的表現程度——一堂課后學生應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或學習水平。可以從行為動詞上體現程度,該“學會”的就不能寫成“運用”。也可以把表現程度描述出來,如,“至少會用……造三個句子”,“80%學生能當堂背誦全文”等。
3、表述的條理要清晰,可以按“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次序逐條表述,也可以表現程度的高低依次表述。
4、作為語文教師,不要在表述目標的句子中出現錯別字和病句等。
規范地表述教學目標,是教師的一項教學基本功,它反映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和對《課標》的理解情況,容不得忽視,必須引起廣大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衷心希望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過程中,教學目標的表述日臻規范。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能默讀課文,會寫垂、越、彩、蜘蛛等12個生字。
2、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
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樣變化的,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雷雨前、中、后的景象變化特征。
教學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PPT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導入新課
(一)師: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第18課。學生齊讀課題。在學習新課之前,我們一起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課件出示會認的生字,學生讀字,組詞。
(二)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生字這個攔路虎看來已經被我們的小朋友消滅了。在這節課中你想學會哪些新知識呢?
學生自由提出問題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帶著小朋友提出的問題走進18課,感受作者筆下的雷雨吧!請小朋友們把書打開。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小朋友知道作者都寫了雷雨哪幾個時期的景象?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
2、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來讀讀課文,想一想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來讀課文最合適呢?為什么?
學生自由說:可以找三個同學,按照雷雨前、中、后每個人讀一部分;可以找8個同學來讀,每個人讀一個自然段。
教師抓住學生提出按照雷雨前中后的'順序的讀法,引導學生讀文。要求學生讀正確流利。
指名讀文。讀后匯報。
3、過渡:小朋友想不想欣賞雷雨這三個不同時期的景色呢?下面就請大家跟著老師一起去看看吧。
三、分段讀議,朗讀感悟
(一)學習雷雨前。
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讀一讀雷雨前的這一部分,想一想,作者在雷雨前都寫了哪些景象呢?
小組同學討論后,學生自由說說,教師相機板書(烏云蟬大風樹枝蜘蛛樹葉)
教師引讀課文,通過適當范讀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句,并進行朗讀指導。學生練習朗讀,逐句匯報讀,再整體讀1—3自然段。
教師播放多媒體課件,和學生一起欣賞范讀。
(二)學習雷雨中。過渡:雷雨前的天氣悶得讓人透不過氣來,黑沉沉的烏云像巨石一樣壓下來,狂風席卷大地,閃電雷聲也不甘示弱,趕緊湊熱鬧,雨馬上就要下下來了。和老師一起看一看雷雨中作者又寫了哪些景象?準備好筆,在樹上圈一圈,畫一畫。
以同桌為單位,讀一讀,說一說。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雨下起來了—雨越下越大—雨聲也小了)師:雷雨是變化的,來的快,去的也快,那小朋友們應該怎樣把雷雨的漸變過程讀出來呢?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
教師指導朗讀,學生匯報讀,齊讀。
(三)學習雷雨后。
過渡:萬物經過大雨的洗禮,一切都變得那么清新,那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
7、8自然段,看看作者在雨后都寫了哪些景象?
學生討論,交流,匯報,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太陽彩虹蟬蜘蛛池塘青蛙)
師:萬物經過大雨的洗刷,一切都變得那么清新。花兒開了,小鳥、小青蛙歡快的唱著歌,這個時候你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去讀課文呢?(高興、喜悅)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種感受讀讀
7、8自然段,看誰能讀出雷雨后那美麗的景致。
生練讀,教師指名讀。
播放多媒體課件,學生配樂朗讀。
師:剛才的同學配樂朗讀讀的很美,那全班同學想不想試一試呢?教師播放音樂和畫面,學生隨樂齊讀課文。
四、寫字指導
把書翻到82頁,書上有12個要求大家會寫的生字,看一看這些生字你認為哪個比較難寫,老師給大家做指導?
學生提出認為難寫的字,老師利用課件進行集中指導垂、越、蜘蛛、彩。
五、課外延伸
課文有兩幅插圖,第一幅是雷雨中,第二幅是雷雨后,只有雷雨前沒有插圖,;老師希望同學們可以展開豐富的想象,用靈巧的雙手給我們雷雨前的景象也配上一幅插圖。
六、課后總結
1、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都學到了哪些知識?學生總結匯報
2、師:生活中除了有下雨這種天氣現象之外,還有下雪,下霧,下冰雹等天氣現象,那同學們都應該認真觀察,在以后的作文中也可以像作者一樣寫的精彩!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0
一、分析對話,理解感悟
在學生整體感知全文之后,重點引導學生對文中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進行細讀分析,理解這些話的含義,讀懂文本。多媒體課件演示:三只灰雀在枝頭歡歌、跳躍的畫面。
師:聽,三只灰雀在枝頭活蹦亂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愛。
列寧每天散步都來到這兒,和它們打打招呼,問候問候它們。可有一天,列寧發現有一只灰雀不見了。那只灰雀到哪兒去了呢?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引出小男孩的話)灰雀又是怎么回來的?你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說話時的心理活動)小男孩為什么把灰雀放回來了呢?(引出列寧自言自語的話)想象一下列寧在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可以體會到列寧對灰雀的一種什么情感?(引導學生真切體會列寧對鳥的“真愛”。)
二、情景對話。深入感悟
教師導讀,學生分角色進行情景對話,深入感悟人物心理。
師:鳥兒不見了,列寧著急地問——(生1讀列寧的話“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師:小男孩吞吞吐吐地說——(生2接讀小男孩的話“沒看見,我沒看見。”)
師:可憐的小生命究竟怎樣了,列寧擔心地說——(生l讀列寧的話“那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師:列寧的愛鳥情觸動了孩子的心。面對孩子的沉默,列寧自言自語地說——(生1讀列寧自言自語的話“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會飛回來了。”)
師:列寧的愛鳥情打動了孩子的心,他看看列寧,再也忍不住了。說——
(生2讀小男孩的話“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師:真像孩子說的那樣嗎?列寧又關心地問——(生l讀“會飛回來?”)
師:列寧的`愛鳥情深深打動了孩子的心,他堅定地說——(生2讀“一定會飛回來∽以上情景對話,教師可進行朗讀指導,多叫幾組同學表演讀。
三、研讀對話。深化感悟
引導學生體會列寧是怎樣一步一步教育小男孩知錯就改的,這一育人過程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教學時抓住對話,引導學生精讀研讀,進行深人探究,順利突破這一難點,學生對文章的感悟就會得到進一步深化。
師:列寧知不知道灰雀是被小男孩捉走的?從哪兒看出來的?他為什么不直接說穿呢?他又是怎樣一步一步讓小男孩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呢?你覺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引導學生再讀課文中人物對話部分,進行研讀探究和集體討論,體會列寧的育人過程和對小男孩的關心愛護。)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1
一、導入新課,解讀課題
解釋“贈”。我們以前也學習過一首題目中有“贈”的古詩。(生回憶《贈劉景文》)生答:“贈”的意思就是“送”。
二、初讀古詩,初步感知
1、學習生字:
(1)畫出生字詞,透過拼音認讀,自己讀----指讀----齊讀
(2)指導寫字
2、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抽生讀,教師、學生評價
4、這首詩反反復復讀了多篇,什么感受?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這首詩你的感受?(李白和王倫的情誼深)
5、再帶著這種感覺讀
6、抽生讀、齊讀
7、學生匯報此刻讓老師檢查一下你們的自學成果。
8、師生配合朗讀古詩A、教師讀題目以及作者和詩句前3個字,學生讀后三個字B、調換C、學生齊讀全詩
三、體會意境深情誦讀
四、讀寫結合深化主題
拿出練習紙把此時李白、汪倫最想說的`,或是自己最想說的把它寫出來。
聽課評析
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詩文。啟發想象用語言或圖畫描繪古詩的意境是這堂課的難點。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理解文言文中虛詞的含義。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書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議論文的意義。
過程和方法:
通過反復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從正反兩個方面體會舍生取義的。
情感目標:
體會舍生取義的,感受舍生取義的真諦。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舍生取義的。
難點:感受舍生取義的真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準備:課件、題卡
教學過程:
一、借“義”引申,導入新課。
今天毛老師要和我們班的同學共同上一節語文課,請同學們把你秀的一面展示給在座的所有老師,有信心上好這節課嗎?(有)老師期待著這堂課能帶給你們,也帶給我更多的收獲和思考。
師:下面,老師寫一個字(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義”字。)認識這個字嗎?這是繁體的義字,今天我們這樣寫。你能說出哪些帶“義”字的成語?
師:老師這里也收集了一些成語,請同學們齊讀。(課件出示)
師:這么多成語中,你認為這三個成語中分量最重的是哪個字?
師:因為義,才不畏懼;因為義,才不容辭;因為義,才無反顧。“義”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么說的。
二、提示課題,讀懂課文。
1、初讀課文,提示課題。
師:好多同學都流露出詫異的神情。請看老師出示的這篇文言文和你們接觸過的有怎樣的不同?你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古代漢語的行文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且古人是以右為尊的,所以文言文的讀法是從上到下,自右至向的。)
師:請同學們出聲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由出聲讀。)
師:誰愿意站起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在心里面跟著默讀。(指名讀)。
師:聽他讀完你覺得他讀得怎么樣?哪兒讀得好?
師:這段文字選子《孟子告子上》,你對孟子有多少了解呢?找同學來讀小資料。
師:現在我們將這段文字還原成今天的寫法,誰有信心讀得更好?
生1讀:準確流利,很好。哪位同學能再試試?注意讀出感情。
生2讀:字正腔圓,頗有儒者之風。
師:我們再看課文,第一句:“孟子曰”,“曰”什么意思? (說)
師:沒錯,“孟子曰”,也就是孟子說。──孟子一共說了幾句話?(四句)誰來讀第一句?讀第二句?第三句?最后一句──我們一起讀吧。
師:孟子的四句話說了幾層意思?誰來讀第一層?第二層?指名讀。
師:孟子的話道出了一個什么觀點?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
師: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課文的題目。(教師把課題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逝者如斯,假如你就是20xx多年前的孟子,這個詞應該怎么讀?齊讀:舍生取義。(讀得再堅定一些──讀得再壯烈些)同學們一齊再讀。
2、再讀課文,了解大意。
師:下面請同學們對照自學提綱,把書翻到97而自由出聲讀兩遍讀孟子的這幾句話,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a.這篇文言文第一層意思與第二層意思句式結構(相近),都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
b.在孟子的眼中,(魚)和(熊掌)相比(熊掌)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熊掌)。(生)和(義)相比(義)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義)。這是采用了(對比)的修辭方法。
c.本文還采用了什么修辭方法?其實本文還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開頭以魚和熊掌設下比喻,得出舍魚而取熊掌,實際上是用魚和熊掌來比喻生和義。在結尾引出舍生而取義。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d.這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孟子所要表明的觀點)是(舍生取義)。
師:回過頭來,我們看一下剛才同學們一共有幾個發現?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句式結構相近、采用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
3、品讀課文,解釋詞語。
師:同學們的發現是非常有價值的。請同學們將書翻到97頁,默讀課文和注釋,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本文的注釋與以往有什么不同?平時我們給的是字詞的注釋;這篇課文給的是整篇的譯文。
師:出聲讀一讀。哪位同學愿意讀一下譯文?
師:了解大意后,請同學們挑戰給文言文做注釋,有信心嗎?你知道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嗎?
生:聯系上下文。生:查工具書。生:聯系生活實際。生:對照譯文……
師:大家有這么多好的方法,現在就把它應用到實際學習中去,試著給這篇文言文字詞做注釋。
師:誰愿意匯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聽,對比一下和你們的理解是否相同?
對于所做的這些注釋,有不一樣理解嗎?誰愿意解釋“也”這個字,沒人知道,那老師告訴你們,“也”出現在文言文的句子末尾說明它是一個虛詞,一個陳述性的語氣詞,不用翻譯,在本文中,也可以翻譯成“的”。那么這個語氣詞應該怎么讀呢?請同學們試著讀第一句。這樣讀好嗎?(重讀)應該像“啊,呢,嗎”等語氣詞一樣,輕讀。
師:誰能再對“得兼”這個詞說說你的理解。今天我們通常習慣會說“兼得”兼指同時,得指得到,兼得就是同時得到。既然是“兼得”古人為什么要說成“得兼”呢?這是古漢語的特殊現象——詞語倒裝。請隨老師說一遍“詞語倒裝”。
師:有一個成語叫“德才兼備”。你知道這個成語什么意思嗎?德行和才能同時具備。
師:這也是老師對你們的期望。
4、悟讀課文,挖掘。
師:嘗試給文言文做注釋,讓我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我們來看“生與義”的選擇,孟子的觀點我們很容易看得出?他的選擇是什么?舍生取義。
師:舍棄魚而要熊掌,是因為熊掌更貴重、更稀有,而孟子為什么寧可犧牲生命也不違背道義呢?
生:因為孟子認為道義比生命更可貴,更使他向往和快樂,更值得擁有。而如果反過來讓他以背棄道義來換取生命,那將使他自己更痛苦,更難以忍受。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他選擇了“舍生取義”。
師:那么孟子是不是一個不珍惜生命的人呢?本文還暗含了一種選擇是什么?到底孟子想要生還是想要義呢?(生義兼備)
師:從哪里可以看出孟子并不反對生義兼備?反而希望生義兼備。說明孟子也是十分熱愛生命的。
師:生命寶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尊重、去珍惜、去熱愛。
三、聯系生活,體會主旨。
師:孟子擔心是不是多余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以下種種行為,你會想到那些成語?用上“義”字。同學們可以從你收集的成語當中選擇一個最恰當,最合適的。
課件出示:
不法商販為了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騙。(見利忘義)
兇殘的狼要吃掉救其性命的東郭先生。(忘恩負義)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撕毀與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5000多架飛機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背信棄義)
(教師板書: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背信棄義)
師:舍義取生者在,“舍生取義”者──更在!請看:你認識他們嗎?
(宋代的岳飛,大義凜然、精忠報國、反抗金朝、義無反顧。
南宋英雄文天祥,受俘期間,元世祖以{****}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舍生取義。
明朝的于謙,身披戰甲帶領士卒抵抗敵軍,義無反顧。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邱少云烈火中永生。
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
教導主任譚千秋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獲救了,他卻不幸遇難。
他是香港的黃福榮,是一名汽車司機,在玉樹地震中他作為一名志愿者,為了救三名兒童和一位老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些人的“義”體現在哪?
師:時代不同,人物不同,但他們卻用相同的行動追尋孟子先賢,做出了人生的抉擇,寫出了許多令人振奮千古名句。請同學們讀一讀。@20
師:面對生與義,他們做出的是怎樣的選擇呢?請同學們用書中的話大聲的告訴老師。@21讀:
師:“舍生取義”是英雄的壯舉,也是平凡人的責任,無數人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挺起了民族的脊梁。在生與義之間,他們這樣做,也會這樣說。
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一切正是緣于他們不同的選擇。看看黑板上的這些成語,假如這就是我們人生需要面對的選擇,你會擦去哪個?保留哪個?請說出理由。
師: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如果生義不可得兼,我們要怎樣選擇?舍生取義。
師:大家都支持這樣的選擇嗎?老師真為你們高興。讓我們一起為自己的選擇——鼓掌。
師:再次來讀孟子的這段話,請用你們的聲音做出選擇。老師聽到了你們堅定的聲音,能不能把孟子的這段話背誦下來。試一試。
四、小結
師:同學們讀得好,說得好,背得好,也要做得好。將來,也許你們會成為英雄,也許會平凡一生,但毛老師希望“舍生取義”成為你們人生永恒的追求。
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思考題,請同學們課下思考。(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這與孟子的“舍生取義”的觀點是否矛盾?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
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優秀,謝謝你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3
課前透視
《父親和鳥》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小學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對鳥不同尋常的了解,體會到父親對鳥超乎常人的熱愛。閱讀本文,就好像走進了一個古老而真切的童話世界,讓你領略到人與自然的和諧、融洽。反復閱讀,用心體味,一定會讓人有一種深深的心靈感悟。
二年級學生已經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易的文章,有一定的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基礎。根據這樣的基礎,結合課文內容的特點,教者應運用多種手段,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多形式深入地閱讀課文,以讀促思, 以讀悟情,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及我護鳥心愿,激發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同時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體會“父親”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信息資料
1、生字詞卡片、課件或掛圖,錄音機及錄有鳥叫聲的磁帶。
2、收集鳥的圖片和有關鳥的資料。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切入舉偶
1、揭題:教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根據課題猜想:這篇課文究竟會寫些什么內容?圍繞課題你想提出哪些問題?
(文章雖然以“父親和鳥”來命題,但是卻沒有直接寫出父親與鳥之間發生的事情。抓住這一特點,引導學生據題猜想,啟發學生想像,激發學生讀文興趣,引入新課教學,進而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尋找自己所提問題的答案。)
2、談話:播放鳥叫的錄音,引導學生談話。你喜歡小鳥嗎?你了解小鳥嗎?把你課外收集的有關小鳥的圖片和資料展示給大家看。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愛鳥的故事-------《父親和鳥》(板書課題)
(營造氛圍,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對鳥的興趣,挖掘學生對鳥的認知,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時通過交流與展示資料為愛鳥護鳥奠定了情感基礎。)
對話平臺
一 自讀
1、師:你們想知道“父親和鳥”之間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嗎?請同學們自讀課文。
要求:先自己讀通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再把課后“我會認”里出現的字多讀幾遍。然后小組內的同學互相指讀課文和生字。比一比,看誰讀得準確。
2、組內練習讀課文,認生字。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小學五年級語文教案《小學語文:《父親和鳥》教學設計》。
3、指讀課文,組織評議。(評議的重點放在正確、流利上。)
(激發讀書興趣,培養學生自讀意識和能力。指導學生認真識字,幫助學生打好識字閱讀基礎。)
二識字
1、出示字詞卡片,讓學生逐個認讀,學生互相糾正。
2、開火車讀字詞:教師相機指導,并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 如:提示“喃”、“濃”的聲母都是鼻音“n”;觀察“味”與“妹”、“惜”與“借”的字形,教給學生一些記字的方法,如“味”為什么是口字旁,“獵”為什么是反犬旁。“嬉”是“喜”字加上一個女字旁,味去掉“口”就是“未”。“蒙”字有幾個讀音等。
3、教師出示“我會讀”中的詞語。認一認,讀一讀,進一步鞏固識字。
(抓住兒童識字規律,多形式呈現字詞,反復識記。結合本課漢字的特點,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的理解分析,交流識字方法,積累識字經驗,體會識字規律,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三朗讀
1、自讀課文,同時分別用不同的標記畫出“我”和“父親”的語言。
2、引導學生重點練習人物的對話,(自讀、教師示范讀、同桌互讀等)體會課文內容。
3、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從閱讀中你明白了什么? 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對話內容較多是本課的一個特點,對話內容又是人物心理活動的流露。所以引導學生在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人物對話進行理解,線索清晰,有利于對課文內容和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感悟。)
四寫字
1、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發現規律。如:可以將“并、喜、重、群”等字放大,讓學生觀察這些字當中橫的`寫法。
2、放手讓學生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字的寫法。
3、教師示范書寫學生認為難寫的字。讓學生觀察、體會,從中領悟寫字的規律。
4、學生書寫作業展示,師生評議,寫得好的獎勵一顆小星星。
(引導學生發現生字的規律,大膽進行書寫嘗試,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保證了寫字教學過程的實效。觀察發現,書寫評議,也充分發揮了學生在寫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學生的寫字能力。)
第二課時
對話平臺
一導入
1、出示“我會讀”的內容,指讀詞語。一生任讀一詞,其他生書寫。
2、指讀課文,讓學生說出上節課的學習收獲。
(通過復習,鞏固了對本課字詞的認讀記憶,同時也復現了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為進入新的學習活動創造了條件。)
提問
在讀文的基礎上,鼓勵學生針對課文提問題,(你覺得你提哪幾個問題,對小朋友理解課文有幫助)教師從中挑選出幾個有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
如: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父親知鳥愛鳥?“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你怎樣理解?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聽了父親的話,今后的“我”會怎樣?
(疑問是通向真理的鑰匙,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效地培養和訓練了學生的讀書能力,從學生的視角出發,促進了對課文的理解。激發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和信心。)
二讀議
1、自由結組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
2、小組交流討論,教師巡視,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3、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指導語出適當的語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4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書寫。認識3個新偏旁。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點的動態變化,激發學生觀察、了解自然的興趣。
4.通過理解課文的語言和吟誦課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的欲望,用“雨點落進 ,在 。”仿寫課文。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特征,了解雨點的動態變化,激發學生觀察、了解自然的興趣。
3.通過理解課文的語言和吟誦課文,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的欲望,用“雨點落進 ,在 。”仿寫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看、聽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
2. 看拼音讀詞,下面老師要考考大家,課文中的詞語,你還認識嗎?誰來讀讀第一行……
3.小朋友們回憶一下課文內容,如果能用上這邊的詞語就更棒了。
4.現在讓我們走進文本,看看升國旗時,我們應該怎樣做?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詞語,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二、細細體會,美讀欣賞。
1.分句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的內容。
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進了不同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好嗎?多媒體放映雨點落進池塘、小溪、江河、海洋的動畫。
2.師述:天空中聚集起片片烏云,不一會兒,雨點就落下來了,有的落進了池塘,池塘里多平靜啊,一點波紋都沒有,雨點像躺在舒適的大床上睡著了;有的雨點不小心來到了小溪里,伴隨著緩緩流淌的溪水悠閑地散起步來;另外一些……“雨點從天空落下來,落進了不同的地方,現在就讓我們跟隨著雨點一起去游玩,好嗎?”
雨點可愛嗎?你想跟著去哪里游玩,就把那句話仔細地讀讀。
出示第一句,指名讀。
師: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
①在池塘里睡覺。出示池塘圖片,想象池塘像什么?雨點躺在池塘這張舒適的大床上睡著了,多舒服。指導朗讀。
指導讀第二句。
②在小溪里散步。動畫演示小溪緩緩流淌的畫面,雨點好像在小溪里干什么?為什么?小雨點跟著溪水正悠閑自在地散步呢。指導朗讀。
指導讀第三句。
③在江河里奔跑。聯系學校運動會上長跑比賽理解“奔跑”,多媒體演示江河水后浪推前浪,奔騰向前的情景。小雨點歡笑著要趕上前面那朵浪花。指導朗讀。
指導讀第四句。
④在海洋里跳躍。多媒體演示雨點在海洋里的情景,說說你看到了什么?看小雨點的表情猜猜他的心情,指導朗讀。
讓我們拿起書,加上動作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看圖背誦課文。
(1)雨點落進了那些地方?
A.生答師出示圖片:池塘、小溪、江河、海洋。要求學生說話要完整。(圖片隨意擺放)
B.誰能用一句話來回答:雨點落進_____、_____、_____和_____里。
C.看看這幾幅畫可以怎么排列?
學生上來排列,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排?(從小到大、從大到小等)
D.師小結:書上作者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的,因為雨點落進池塘里,池塘里的水要流進小溪里,小溪里的水要流進江河里,最后所有的水都要流進海洋里。
E.誰能讀出他們不同的氣勢來?指名讀再齊讀:池塘、小溪、江河、海洋、
(2)雨點落進這些地方在干什么呢?
A.生答師出示雨點各種姿態的圖片與相應的詞語:睡覺、散步、奔跑、跳躍、
B.想一想,課文該怎么讀呢?學生自由練習。
C.指名讀,并說說你為什么這樣讀?
D.雨點落進不同的地方,它的姿態也就各不相同,你們能不能通過朗讀,加上動作把它表演出來?找個好朋友一起練一練。
E.指名上臺表演朗誦課文。
F.配樂朗誦課文:叫幾對好朋友上臺表演,其他在下面演。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將畫面描繪的事物與詞語聯系起來,美讀韻文,最后達到熟讀成誦。)
三、拓展延伸,積累語言。---悟
1.快速看課文,這首詩歌共有4句話,每句在寫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你能用這樣的句試也說一舉句詩嗎?“雨點落進______。”
3.這陣子綿綿的'春雨給世界萬物帶來了春的生機,老師讓小朋友去找春天,相信小朋友都有許多收獲。你們注意觀察過嗎?雨點還會落到哪些地方,給大自然帶來哪些變化呢?
用句式“雨點落進 ,在 ”口頭填空:“雨點落在果園里,點紅了 ;雨點灑在樹梢上,染綠了;雨點落在田野里,滋潤了;雨點落在池塘里,喚醒了。”
4.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學著書上的寫詩方法,寫一首《春雨》的小詩。
師生共同編兒歌,如:
雨點落在雨傘上,在雨傘上跳舞;
雨點落在樹梢上,在樹梢上歡笑。
雨點落在屋檐上,在屋檐上蹦跳。
雨點落在花瓣上,在花瓣上唱歌。
……
編好后一起拍手念一念,有條件的還可以譜成曲子唱一唱。
(設計意圖:仿寫課文。這樣的訓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發展他們的想象和創造力,同時也溝通了語文與生活,語文與其他學科的聯系,培養了他們綜合應用的能力。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活躍了課堂的氣氛。)
四、指導寫字,遷移學習。---寫
1.認讀生字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誰能邊讀邊給它找個朋友?
2.書寫剩下的生字
說說怎么記住它(師范寫)
3.學生練寫(音樂)
(設計意圖:給優秀作業加圈圈,對老師來說是舉手之勞,但對孩子的激勵作用很大,這一設計滿足了學生的情感需要。)
板書設計:
2.雨點(圖片)
↙ ↓ ↓ ↘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 池塘 小溪 江河 海洋
△△△ 睡覺 散步 奔跑 跳躍
教學后記:
整節課,我非常注意引領孩子們帶著問題進課堂,又帶問題出教室,把學習延伸到課外,不正是我們所極力推崇的嗎?蘇教版常務編委高林生教授說:“情趣是學生內在的閱讀動力。”這節課,情趣伴隨著教學的全過程,孩子們通過與課文的對話,歷經感悟、積累、遷移等心理過程正在形成朗讀能力。孩子們通過與課文的對話,歷經感悟、積累、遷移等心理過程正在形成朗讀能力。并讓孩子們學會認真書寫每一個漢字,為學好祖國的語言文字作準備。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15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孩子的言語發展水平由口頭語言向書面言語過渡,并且書面言語水平逐漸超過口頭語言水平,四年級的學生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作文的起步階段。抓住這個關鍵期,重點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怎樣抓好這個關鍵期呢?從作文的結構入手,從細節入手,在閱讀了學生很多寫人的作文后,發現了他們在利用對話刻畫人物上寫不生動,不得法。因此將對話中的提示語作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個突破點,寫好提示語,對話就能更精彩。
教學目標:
1、借助對例文的分析,讓學生知道習作中提示語的位置有不同的變化,知道怎樣把提示語寫具體。
2、在練筆時嘗試運用例文中所習得的方法,讓對話描寫更加精彩。
教學重點:
借助對例文的分析,讓學生知道習作中提示語的位置有不同的變化,知道怎樣把提示語寫具體。
教學難點:
在練筆時嘗試運用例文中所習得的方法,讓對話描寫更加精彩。
教學過程:
一、精心選材,激情導入(2分鐘)
1、今天這堂課,老師要送你們一份神秘的禮物,想看嗎?(播放無聲電視劇《家有兒女》第二部第23集《神秘的禮物》)(32秒)
2、有什么話想對老師說?
3、人物不說話了,這么好看的電視劇就沒什么看頭了吧?你看很多同學在習作的時候,愛把習作里面的人物當成了啞吧。人物忙這忙那,就是不說話。所以,孩子們一定要記住讓習作里的人物開口——說話!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如何寫好人物對話。(板書:對話)。
過渡:寫對話首先得知道什么呀?你們聽(播放有聲電視劇)
設計意圖:用有聲和無聲的電視劇片段進行比較,學生從感興趣的話題中悟到在作文中我們也得讓人物說話。
二、學寫提示語“悟方法”
1、悟“讓提示語內容生動具體之法”6分鐘
a.他們說的話老師已經寫下來了,一起來快速地讀讀。(出示劇中對話1,生讀)
b:讀起來有趣還是看電視劇有趣
c:我也這么覺得,可是他們說的話我已經寫下來了,可怎么讀起來聽起來沒電視劇有趣呢?
d:我明白了,原來是我沒把他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這些說話的樣子寫出來啊,吸取教訓,看看老師改后的對話,你們班誰的朗讀水平最高,請他為大家讀讀,其他同學聽,思考這段對話寫得怎么樣?(出示劇中對話2,生讀)
e:老師改后的對話好些了嗎?說說你認為改得好的地方。
總結:你們真會欣賞,我們寫對話時不能光寫你說,他說,我說,要寫進人物說話時的動作,神態,語氣,(板書:動作,神態,語氣)我們把像這樣的誰說的,怎么說的,這樣的語句叫做——提示語(板書:提示語),把提示語內容寫具體,對話中的人物就活靈活現的出現在我們面前。這樣子的對話,才是精彩的對話。(板書:精彩)
2、悟“提示語位置擺放之法”5分鐘
a:同學們再看大屏幕,迅速的瀏覽,同樣是這段文字,相同的人物,相同的對話,但是什么不一樣了?(出示劇中對話3,瀏覽)
b:有什么不同?板書:提示語的拉車式,推車式,挑擔式。
C:觀察得真仔細,會發現還會歸納,誰來說說這位置變化有什么好處?所以,請你記住提示語的位置由你自己做主。(板書:提示語的位置)
過渡:提示語位置變了,跟在他后面的什么也在發生變化。
3、悟“提示語標點使用之法”4分鐘
你們看出示PPT4,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當提示語位置在前,標點符號是——
總結:同學們,會寫提示語了嗎?說說怎么寫?你們真不簡單,看似簡單的提示語里面原來藏著這么多奧妙呀!它就像漂亮的花朵那樣,只要寫好了提示語,(板書:寫好)就能把我們的對話裝點得更加精彩(畫花圖形板書精彩)。我相信在下面的小練筆中,你們一定會“妙筆生花”。
設計意圖:通過四次ppt對話展示,將寫好提示語的.方法一一展示在學生面前,直觀易懂,學生很容易領悟。
三、修改練筆,活用方法
1、師:孩子們,拿出我們第一次見面寫的對話小片段,讀讀你的習作,你覺得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嗎?3分鐘
2、很好,能發現問題就能解決問題,相信在你的修改下和老師的溫馨提示下,你的對話會寫得更加精彩,好,開始動筆。時間7分鐘。
3、時間到,寫完的請舉手,沒寫完的也請停筆,老師再教大家一招把對話寫精彩的方法,那就是認真學習別人的優點,請標了123的同學把稿子拿到臺上,新舊稿子進行對比展示。7分鐘
4、同桌交換習作,為每一處用心的修改像老師這樣打上一個星星。5分鐘
總結:同學們,你們看當通過人物的對話,通過描寫他們說話的樣子,你們筆下的有個性的人物就栩栩如生了,其實我們在寫人物時除了外貌,心理描寫以外,還可以用對話來刻畫人物,這就是對話的妙處了。
四、總結提升1分鐘
其實,寫好人物對話并不難。只要我們有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有一對會聆聽的耳朵,隨著積累的不斷增加,一定會寫出更精彩的作品!
板書設計:
寫好提示語,對話更精彩
動作,
神提語
態示氣
語
位置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松鼠》教學設計03-28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4-11
小學語文《養花》教學設計03-31
小學語文貓教學設計精選04-01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01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4-01
小學語文井教學設計04-01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4-04
小學語文復習教學設計01-08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