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積累語言,品味語言(多媒體教學課)
教學重點:
積累一組詞語
學習一種方法
理解語言內涵
教學過程:
(一)課前熱身——積累詞語(限時2分鐘)
進入正式學習之前,檢查同學們的語言積累,請同學們認讀一組詞語,誰來讀一讀?
一起讀起來,每個詞語讀兩遍,注意紅色的字的讀音和字形。
(二)導入新課——揭示目標(限時1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一篇文章(齊讀課題和作者):
強調“母親”,讀——
突出“懷念”,讀——
懷念母親,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對于本文的作者來說,真是字字千鈞,那是肝腸寸斷般的情愫。讓我們一字一頓,緩緩而深情地讀——
本節課有三項學習活動。
(三)教學板塊1——聽讀,請你感受(限時7分鐘)
過渡語:在20xx年中華經典誦讀晚會上,著名的表演藝術家薛中銳動情朗誦《懷念母親》,向文章作者、20xx年離開人世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致敬。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一個學習活動:聽讀,感受“懷念”之情。
(播放朗誦視頻,學生合上課本,認真觀摩5分鐘)
學生交流:欣賞這段朗誦的時候,我想,同學們的心里一定是不平靜的。正如這篇文章的作者一樣,心中一定有很多的話想說。你想到了什么,你的腦海里浮現出什么樣的畫面?朗誦者將作者的心思和情意真真切切地傳達出來了,你能說說作者傳達出了一種怎樣的.情感?
(四)教學板塊2——略讀,請你勾畫(限時7分鐘)
過渡語:讓我們一起走進文章當中去,用眼睛發現,用心靈傾聽作者的心聲。
1、朗誦者傳遞給我們的這種情感,如果:
⑴用標題中的一個詞來概括,是——(“懷念”)
⑵用第一段文字中的兩個短語來概括,是——(“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
⑶用最后一段文字中的反復出現的一個詞來概括,是——(“懷念”)
將首尾聯成一個整體,一起來讀一讀,讀出情感來。讀了之后,在寫法上,你有什么發現呢?
課堂筆記:開首見山,奠定基調與首尾照應,反復渲染。
2、默讀第2段:請你用波浪線勾畫出母親逝世后,最能表現作者心境的詞語。(“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淚流不止”)
3、默讀第3段:請你用波浪線勾畫出最能表現作者懷念之情的一個詞語。(“頻來入夢”)
(五)教學板塊3——品讀,請你探究(限時18分鐘)
1、探究日記一:說一說文中的“景”和“情”。
探究話題:
一個時間:“黃昏”(情境聯想)兩個動詞:“織”與“糊”一處矛盾:“凄涼”與“甜蜜”
設疑提示:
⑴師生對話,走進那個“黃昏”:一般說來,黃昏的時候,我們都放學了,大家要——?在這個時候,你們的爸媽下班了,他們都要——?天上的鳥兒在這個時候也要——?此時,季羨林能回家嗎?他的家在哪兒?引領學生體會海外游子有家難歸的苦衷。
⑵創設情景,走進作者的心海:“季羨林又孤寂地站在窗前,抬眼望去,勞累了一天的人們正步履匆匆地往家里趕,漂泊的漁船也靜靜地停靠在海港,就連不知疲倦的小鳥也開始歸巢了。薄暮中,遠遠地傳來了母親喚兒回家的聲音……此時此刻,如果你是季羨林,你的心會在哪兒?你的心會看到什么?”啟發學生想象,讓文中的“故鄉”“故國”“故國的朋友”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對祖國地懷念變得真實可感。
在交流中理解“甜蜜”,當你回憶起這些快樂的時光,你心里是什么滋味?所以說,有時候,美好的回憶往往是精神上的安慰,是對心靈創傷的一種治療。
⑶這凄涼,這甜蜜,最后都融入到了一個字里面,哪個字?(糊)“糊”是什么意思?這“糊”在季羨林心頭的究竟是什么?
2、探究日記2:說一說文中的“事”和“心”。
探究話題:一個畫面豐富的標點:省略號一個意味深長的句子: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設疑提示:
⑴想像訓練:體會房東太太對兒子地等待。“她高興得不得了”,她高興成了什么樣子?她會為兒子的回來做哪些準備?文中是省略號,請把省略號讀成一段話。后來,兒子沒有按時回家,她又會怎樣焦急地等待?
⑵表達訓練:要求學生聯系生活體驗談一談對母親的印象。
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一樣的起早貪黑,一樣的問寒問暖,一樣的嘮嘮叨叨,一樣的(),一樣的()
3、探究“尋夢”:讓我們一起感受作者的“尋夢之旅”。
探究話題:感受“尋”之苦理解“夢”之幻探求“夢”之源
設疑提示:
正是這種對母親、對祖國的愛,使得季羨林在獲得博士學位后,不顧國外多家研究機構的挽留,毅然回國,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而他的生身母親呢,卻只有到夢里去尋找。想一想,他在夢里看清了自己的母親了嗎?
緊扣“面影”,體會作為兒子記不清母親模樣的痛苦,指導朗讀片斷二。
即使看不清楚,季羨林還是要苦苦的去尋找。分男生、女生朗讀片斷一。
季羨林一生也沒有找到母親清晰的面容。齊讀片斷二。
從某種意義上說,尋找母親,就是在尋找生命的源泉,尋找做人的根。季羨林的根在哪兒?
(六)課后鏈接——走近大師,升華情感(限時5分鐘)
讀完這篇課文,感受了大師的這份偉大的真情,同學們想對季羨林先生有更多的了解嗎?讓我們一起走近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季羨林(視頻播放“感動中國”。)
齊讀頒獎詞,用崇敬與緬懷的聲音讀起來:季羨林——學問鑄成大地的風景,他把心匯入傳統,把心留在東方。
結束語:季羨林——心在東方,根在中國!下課。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2
教材簡析:
《懷念母親》是新課標實驗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祖國在我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是季羨林先生所寫。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的深深眷戀。
教學目標:
1.借助字理理解“頻”的意思,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頻來入夢”的意思。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蘊含的復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3.體會“凄涼、甜蜜”等關鍵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失去母親后的悔恨以及對祖國的思念之情,激發愛國之情。
教學重點:
作者對兩位母親所懷著的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教學難點:
學生對作者情感的深刻體會。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猜猜他是誰?
2、簡介季羨林。
3、提起季羨林,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他頭上的光環,然而,他的內心深處卻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愫,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他,了解他。(板書課題)
二、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想一想:
母親指的是誰?
作者對母親懷著怎樣的情感?
三、品讀課文。
(一)抓課文主線。
師:母親去世后,季老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直到許多年后,母親還常常出現在夢中;留學德國,母親的一草一木也會浮上心頭。請從課文中勾出描寫這個意思的幾句話。
1、會讀書的'同學,可以把一段話讀成一個詞。(頻來入夢)
2、板書并指導書寫“頻”。
3、會讀書的同學,又可以把一個詞讀成一句話。
(二)品讀思母之情
1、利用課文中的留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學習11月18日的日記,了解觸景生情的寫作方法。
2、利用資料補白,體會季母對季老的愛,從而感受季老對母親的愛。
3、學習第二自然段,利用音樂渲染,教師引讀:“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只活了四十多歲。”一生接讀;
師引讀:“我曾暗暗下定了決心,立下誓愿,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沒等到我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永遠遠地走了。”女生齊讀;
師再引讀:“當我趕回家中,看到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全班齊讀。
(三)品讀思國之情。
1、自由朗讀季老的其余幾篇日記,想一想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
2、默讀11月16日的日記,完成想象說話:
因為季老想到,所以覺得有點凄涼。
因為季老想到,仿佛覺得,所以覺得這凄涼是甜蜜的。
3、全班齊讀11月16日的日記,男生齊讀11月20日的日記,女生齊讀11月28日的日記。
(四)抒發情感。
縱情朗讀散文《尋夢》的開頭與結尾,思考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面影?
2、你從這開頭結尾中又感受到了什么?
3、從最后一個自然段中找出描寫這種情感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4、讀課文的開頭與結尾,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四、總結全課。
五、拓展升華。
1945年,持續了6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終于閉幕,歸心似箭的他頭也沒回,登上了回國的吉普,并寫下了一首詩(課件,音樂)
留學德國已十霜,歸心日夜憶舊邦。
無端越境入瑞士,客樹回望成故鄉。
生齊讀后欣賞《我的中國心》。
六、作業:
1、摘抄感受最深的語句。
2、仿照11月18日的日記寫一篇日記。
3、搜集有關“祖國在我心中”的詩歌、散文等,舉辦一期展覽。
【板書設計】
懷念母親
生母祖國
敬意愛慕
頻來入夢
設計思路
及多媒體應用分析
由猜猜他是誰導課,可以讓學生放松緊張的心情,創設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借助課件出現季羨林生平資料及照片,加深對季羨林的了解,萌生對季老的崇敬之情。
這樣設計,既可以提高學生默讀的速度,促使學生養成邊讀邊思考的習慣之外,還可以很快地使學生對課文的整體內容有所把握。
借助課件出現課文主線,并突出強調“頻來入夢”一詞。
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思考,初步掌握抓住一個重點詞語“頻來入夢”學習整篇課文的方法。抓住主線進行教學,潛移默化地教會學生掌握將文章讀薄、讀厚的方法,在讀的過程中不斷與文本展開對話,與作者展開對話,為后面的教學做好鋪墊。
課件出示補白資料。
體會母親對季老的愛,從而感受季老對母親的愛。
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并出現背景音樂,觸動內心深處的情感之弦。
新課標指出,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因此,在本段的教學中,我采用了引讀的方法,讓學生入情入境地讀,設身處地的想,與作者情感共鳴,體會作者失母后那無盡的悔。
課件出示想象說話,引導學生體會季老對祖國的思念之情,體會濃濃的赤子之心。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課教學中的一個難點。除了充分發揮朗讀的作用,通過分讀,自讀等方式,使學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語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也是攻克難點的一條捷徑。
課件出示《尋夢》的開頭與結尾。
在讀中進一步感受作者對兩位母親的崇高敬意,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
課件出示補充的詩文,同時播放背景音樂《我的中國心》。
將教材內容有機地與課堂教學進行整合,并增加了課外的知識。
課件出示作業內容。
作業既有對課文內容的深一層體會,又有課堂上剛學到的“觸景生情”寫作方法的運用,同時還有課外資料的搜集整理工作,面向全體學生,與單元要求一致,并將課內所得延續到了課外。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以回憶的形式,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生我的母親、一位祖國母親有“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編排這篇課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從多個角度表現本單元的主題──祖國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學習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生活是幸福無憂的,在父母濃濃的愛和細致的呵護中,對季老這份復雜的感情缺乏現實的體驗。加之課文語言富有跳躍性,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會存在一定的困難。
三、設計理念
《懷念母親》是一篇散文,季老在寫時盡力取“真”,使文章讀來顯得平淡。可是文章平淡的背后,隱藏了更深的“情”。文章最特別之處就是“母親”這個詞中包含著兩者──祖國和生母。這兩個母親有什么關系?這種情感如何融在一起?
本堂課以此為突破點,著重引領學生品味這兩種交織在一起的情感。運用“雙線”并進的方式,以季老貫穿全文的“夢”為主線,創設情景,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透過文字的軀體,透視文字的靈魂,加上適當的資料補充,體會作者真情的流淌,生命的呼吸,記憶的閃爍,豐富孩子的認知、感悟、品析能力,使學生與文本在更廣闊的語文環境中對話。
四、教學策略
基于上述原因,通過對中心句的反復體會,讓學生明晰兩位母親在作者心中的分量。指導對“終天之恨”的研讀,了解“懷念”源于“離開”。“懷念”是不斷在回憶中糾纏。
對生母的“悔恨”通過范讀、指名讀、齊讀等多種形式,去體會季老在“食不下咽,寢不安席”中的煎熬。同時引入古詩詞《游子吟》,加深學生感悟。
對祖國的眷戀,通過默讀勾畫出魂牽祖國的句子,在讀中體會,抄寫中感悟。
最后借第三段兩個“不知道為什么”來生發學生對作者、對文章的質疑。解疑的同時存疑,引入《永久的悔》《尋夢》作為課后閱讀資料,深入感悟作者之情。
五、教學目標
1.識記8個生字,正確認讀并理解“真摯、朦朧、凄涼、頻頻入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兩個母親深切的懷念和崇敬之情,
3.品詞析句,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的情懷。
六、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對兩個母親深切的懷念和崇敬之情。
七、教學難點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以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孝敬父母的情感。
八、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并閱讀季羨林生平資料和相關文獻,初步認識季羨林。
九、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走近季羨林
1.走近季羨林。
同學們,通過預習我們認識了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國學大師──季羨林(出示照片及簡介)對于季老,大家應該不陌生。我們曾經五年級上冊學過關于他的課文──《小苗與大樹的對話》,除了這些耀眼的光環,相信你們對他還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交流一下,讓我們更進一步地靠近他。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目的就是要在看似簡單、很隨意的聊天中,讓季羨林穿越歷史的云煙,來到同學們面前,讓學生覺得他不再遙遠。再者,此文理解難度較大,對作者的認識有助于學習過程中讀懂文章的含義,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情感,為學生學習做好初步鋪墊。
2.讀題初感情懷。
(1)看來,季老有著不平凡的經歷。今天,讓我們學習他的'一篇散文,去品味他平凡而真摯的情懷──懷念母親。
(2)讓我們齊讀課題,用你的朗讀,清楚地告訴大家課文寫了什么。(生讀課題)通過讀課題,我們清楚地聽到季老的心聲──懷念母親!(生再讀課題)
【設計意圖】于漪老師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導入上以“未見文韻先有情”,簡潔、明了地從讀題直接入文,讓學生通過二度讀題,結合課前的預習及資料的搜集,情愫自然生發,從而言由心聲了!
(二)整體把握,初步感悟文本
1.檢查預習,梳理思路。
(1)誰能結合預習所得說說,課文圍繞課題寫了什么?
(2)說起母親,我們總會想到陪伴在身邊的媽媽!這篇散文卻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地方,讀讀第一自然段你就會有發現?說說你的發現吧!
預設:文中有兩個母親,一個生身母親,一個祖國母親。讓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去感受作者對兩位母親的敬意和愛慕吧。
【設計意圖】“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本質特點,因此要抓住課文的靈魂部分,提綱挈領。看似巧妙的發現,卻能引領學生課堂伊始扣住文章的脈搏,進而準確地把握文章主旨。
2.自讀課文,加深理解。
(1)生自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并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由詞入篇,感知文本。
①識記生詞,入文理解。
A.出示生詞,自由認讀。
棄養朦朧凄涼真摯寢不安席食不下咽靈魂不全終天之恨頻來入夢
B.指名讀詞,相應理解。
②詞語填空,把握內容。
出示填空:我六歲離開生母,讀大學二年級時,母親()。我痛哭了幾天,(),(),成了一個()的人。抱()的我在德國留學十一年,兩個母親()。
A.同學們,詞語是有情感的,把詞語放到句子當中去,就能讀出它相應的情感來。
B.指生匯報,出示答案。
師:看得出來,你們不僅理解了詞語的意思,還對課文內容了解得很清楚!我們一起把自己的理解融入到朗讀中去吧!(齊讀)
師:讀著讀著,我們已經悄悄地來到了季老的身旁了。
【設計意圖】“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這樣用詞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再次整體感知文章主要內容,理解詞語,滲透讀書方法,有效完成教學目標任務,有創意、趣味、實效。
(3)抓住文眼,有悟有思。
①是什么時候兩個母親頻來入夢呢?讀第3自然段。
②作者到底在追問自己什么?(兩位母親為什么頻來入夢?)
③過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呀!同學們,就讓我們以這“夢”為線索,跟隨作者探尋這兩位母親頻來入夢的因由吧。
【設計意圖】問題由學生生發,在學生自讀的所惑處設問,以一個大問題統領諸多小問題,猶如一顆小石子投入平靜的水中,能激發學生思維的浪花。課文有兩條主線,一條是“思母”,一條是“思國”。如何做到雙線并進?以學生感興趣的“夢”入手,然后慢慢接近、提煉文章主旨。這條路子是循著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走的,屬于“歸納”性質的教學,為整節課的教學理清思路,指明方向。
(三)走入“夢”中,品味文本
1.由疑導學,品“失母之恨”。
(1)領入回憶,初識“終天之恨”。
①快速瀏覽課文,文中哪個自然段敘述了這段回憶?(第2自然段。)
②這段回憶留給作者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③是呀!季老極其傷心,極其痛苦,你能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嗎?(終天之恨。)
(2)層層疊進,品讀“終天之恨”。
①抓詞句──一品“終天之恨”。
哪些語句能讓我們感受到作者這終天之恨呢?再讀讀第2自然段,用橫線畫出來并想想自己從中體會到什么。
學生匯報句子并簡單說體會。
師:讀著哪些語句你能感受到什么呢?
預設:讀著“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我體會到季老在母親去世后連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可見他傷心到極點了……
師:痛徹心扉呀!
預設:讀著“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這句話,我仿佛看到季老只要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他是多么悲傷呀!
師:傷心欲絕呀!
師引讀:你們體會得真好啊!把你們內心的感受通過朗讀傳遞給大家吧!
生讀: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
生讀:我的愿望沒有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
生讀: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
生讀: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師:讀到這最后一句話,哪些詞語令你強烈地感受到縈繞在季老心頭的終天之恨呢?(出示最后一句: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抓住關鍵詞品讀“恨”的情態。
小結:這真是痛苦到了極點哪!
②抓時間──二悟“終天之恨”。
師配樂讀第2自然段:時間匆匆逝去,讓我們把目光定格在這些時間上,用心琢磨,你從中發現了什么?
預設:
生1:六歲離開,大學二年級時母親“棄養”;
生2:母親“棄養”后季老“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生3:季老成了一個孤兒;
生4:作者難過,抱“終天之恨”……
用一個字來概括作者心中的感受──“恨”。帶著這個字去觸摸作者的心。
在這一“長”一“短”之間,讓我們深深地體會到季老這失母之恨啊!用心讀出季老的心聲吧:
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指導感悟作者心中的悲痛,(課件)引入《游子吟》讓學生想象作者“數十年如一日”的思念中都會想到什么?
③插資料──三感“終天之恨”。
難道季老不想陪伴自己的母親,不想孝順自己的母親嗎?
到了中秋節母親不知從哪里弄了點月餅,給我掰了一塊。在當時,對我來說,月餅可真是神奇的東西,我難得吃一次。我當時并沒有注意,母親是否也在吃。現在回想起來,她根本一口也沒有吃。
細想他曾許下的愿望:“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然而沒有等到我大學畢業,母親就離開我走了,永遠永遠地走了。”
激情朗讀:還沒來得及盡孝,母親就離我而去,怎能不抱終天之恨呢?讓我們用心地讀出季老心中那永遠的痛吧: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讀到這,你已經深深地感受到填滿作者內心的終天之恨──是一種遺憾,是一種后悔。愿望還在,母親卻已隨西風而去,只留下這終天之恨……
(全班讀)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設計意圖】從“終天之恨”一詞為輻射點,扣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句,反復讀,慢慢嚼,細細品,深深悟。一品、二悟、三感,層層疊進的設計,使學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語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體會作者因為無法盡孝而心存自責、愧疚之情,解決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這樣設計的特點在于啟發引導,循循善誘,設疑鋪墊,步步牽引思維。
2.觸景傷懷,品“思母之痛”。
(1)回讀“夢”境,自然過渡。
這終身之恨隨著作者留學德國而消失嗎?不。(出示句子)我們清楚地了解到,讀第3自然段。
(2)發疑引思,日記明心聲。
到底是什么觸動了作者內心之痛呢?作者用穿插日記的寫法詳細地記下了當時的一切,讓我們自由讀讀作者的心聲。(讀11月18日日記。)
(3)真情告白,母子訴衷腸。
①從房東太太身上,季老仿佛看到了母親的等待,聽到了母親的呼喚!母親曾經怎樣苦苦地等候自己的歸來?身處異國他鄉的季老此時又有什么話要表白呢?
②分兩組寫下跨越時空的母子對話。一邊孩子以“母親啊”為開頭寫一寫母親著急地盼望兒子歸家的畫面,一邊的孩子以“兒啊”為開頭寫一寫季羨林此時心中的想法,訴說心聲。
③學生寫話后交流。
穿越時空的對話
母親的心聲兒子的獨白
兒啊……母親啊……
(4)小結朗讀:聽著這跨越時空的對話,現在給我們留下的只有這3個字了:“真想哭”,兒子的千言萬語都融在這段文字里──(全班齊讀11月18日日記)。
【設計意圖】學生的閱讀過程首先是借助文本語言提供的信息,建立一個感觀的言語交際場景的過程。只有引領學生置身于這些真實的場景中,才能順利與文本對話。用真情告白的方式,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字里行間那濃濃的母子之情就在對話中得以顯現。這樣設計既讓學生理解了文本,又培養了學生的情景寫作能力。
3.探尋內心,品“思國之情”。
(1)過渡:就在母親頻來入夢之際,祖國母親也頻來入夢。這是為什么呢?我們還是從季老的日記中去探尋他的內心世界吧。
(2)靜讀日記,讀中生疑。
①穿越時光的隧道,我們隨著季老來到了1935年11月16日那座德國孤寂的小鎮,暗夜漸漸織上天空,我們開始靜靜地讀起季老當天的日記……讓我們靜思默想,用筆在文字的空白處寫下你心中的疑問吧!
②此時,你心中有些什么疑問想問問季老?
預設:
一般人覺得凄涼,可能是因為什么事?
季老感到凄涼是因為什么事?再次細讀下文,從字里行間尋找答案。
既然這思念是“凄涼”的,季老為什么又說這凄涼是“甜蜜”的呢?
(3)詩中悟情,升華情感。
①穿插季老詩詞,生讀升華情感。
師:掛在季老心頭的正是這飄渺的夜空,這飄渺的思念,在思念中想起了故鄉,故鄉的朋友和祖國母親,季老在詩中是這樣表達情懷的:
生讀:留學德國已十霜,歸心日夜憶舊邦。
無端越境入瑞士,客樹回望成故鄉。
②小結,回讀“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句子。
此時,我們也似乎明白,兩位母親頻來入夢的緣由。讓我們把心中的體會融入朗讀中表達出來吧!讀第3自然段。
【設計意圖】閱讀的過程是讀者與作者文本交流的過程,讀者期待與作者的共鳴。本環節中,教師的深情講述,富有感染力的朗讀,補充的文字、圖片資料,學生的自思自悟能為學生融入角色、體會情感奠定良好牢固的基礎,進而達到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的目標。
(四)總結全文,升華文本
1.提煉情感,回讀課題。
思之深,才夢之切。讓我們帶著季老對生身母親和祖國母親的敬意與愛慕。齊讀課題──懷念母親
2.延伸課堂,續探文本。
下節課,我們再與作者一同尋夢,在夢中品味這真摯的情感!
【設計意圖】齊讀課題,透過文字的軀體,透視文字的靈魂,讓學生在讀中再次感悟季老對兩個母親的敬意與愛慕、懷念和崇敬之情。
(五)作業園地
1.好好品讀季老的日記,讓我們也用日記寫下自己的心。
2.讀季羨林文章──《永久的悔》《尋夢》。
【設計意圖】“讀讀作者的文章,寫寫自己的心”,淡化作業的形式,強調了讀、寫與表達的有機聯系,扎扎實實地“讀”,本本分分地“寫”,高高興興地“表達。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學習才能被學生所接納。拓展閱讀的安排,有助于豐富孩子的認知、感悟、品析能力,使學生與文本在更廣闊的語文環境中對話。
(六)板書設計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課文中的生字,正確讀寫“真摯、避免、朦朧、凄涼、引用、強烈、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初步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所含的復雜的思國與思母之情。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親生母親的懷念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理清課文內容。
2、感受作者對親生母親的懷念之情。
教學過程:
一、聯系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提起季羨林,大家并不陌生,五年級的時候曾學過他的兩篇文章,大家還記得嗎?(《小苗與大樹的對話》《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季羨林爺爺寫的文章,叫做《懷念母親》。懷念就是思念、想念的意思,作者在文中寫了些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探個究竟。
二、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
1、請同學們翻開課本,接下去給點時間你們自由朗讀,要求做到讀得準確、讀得通順,邊讀邊感悟。
⑴準、順
⑵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情感。
2.要想讀好課文,首先要過生字詞關。老師來看看同學們的掌握情況如何。(出示生詞)
摯寢頻朦朧凄斑篇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糾正錯誤;指導正確書寫,“朦”“朧”“凄”“頻”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朦”“朧”“凄”左窄右寬,“頻”左右相等,尤要注意“朦”、“頻”,切勿少寫多加,要注意區別。)
3、把它們放到詞語中你們還會讀嗎?(出示詞語)
真摯寢不安席頻來入夢朦朧凄涼可見一斑一篇散文棄養沮喪心潮騰涌(采用小組朗讀、個別朗讀的方式,糾正錯誤)
4、這些詞語的意思我們都要知道,待會我們再一起在具體的句子中理解它們。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來生字詞難不倒我們同學,接下去老師要考考你們大家有沒有讀懂課文了。從課題來看,這是一篇抒發懷念、思念之情的文章,懷念的對象是母親,那么這個母親僅僅是我們平常意義上說的母親嗎?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來告訴老師。
(請同學舉手回答,這個問題設計意在讓學生立足第一段)
明確:雙重含義:親生母親、祖國母親。
2、作者對母親有著怎樣的感情?
(請同學舉手回答,這個問題答案同樣在第一段)
明確:我對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3、同學們有沒有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到這樣濃濃的愛與懷念?我們再來讀讀課文,找一找看看從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兩個母親的深切感情。先來找找懷念親生母親的句子吧,用橫線劃出你找的句子,并注意邊找邊感悟。
4、交流反饋,教師總結并及時板書。
懷念親生母親:
⑴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⑵如今到了德國,來到哥廷根這一座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
⑶我看了她的神氣,想到自己的在故鄉地下臥著的母親,我真想哭!
5、再來找找懷念祖國母親的句子。
懷念祖國母親:
⑴我的祖國母親,我這是第一次離開她。離開的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月,不知道是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⑵我想到故鄉,故鄉里的老朋友,心里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卻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⑶我現在還真是想家,想故國,想故國里的朋友。我有時簡直想得不能忍耐。
⑷心里思潮起伏,又想起故國了。
⑸一想到我的母親和祖國母親,就心潮騰涌,惶惶不可終日,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
⑹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⑺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6、同學們找出來許多懷念祖國母親的句子,這也是作者和我們常人想得不一樣的地方。作者從什么時候開始特別懷念祖國的?
(立足第三段)
明確并引導:到德國留學后(國外)引導懷念兩個母親
(國內)引導懷念親生母親
7.梳理文章兩大塊內容
⑴國內:思念親生母親
⑵國外:思念兩個母親
回歸課文:對這兩位母親的懷念,一直伴隨著我度過了在德國的十年,在歐洲的十一年。
四、回顧生母,感受敬慕
1.自由讀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對生母的懷念。(此塊內容著重結合對《永久的悔》的閱讀,進一步體會到作者對生母的敬意和真摯的情感,為理解對祖國母親的情感作好鋪墊。)
2.談感受,質疑。
3.有感情地朗讀重點句子。引導抓住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終天之悔、淚流不止、頻來入夢等詞體會到作者對母親深切的懷念、失去母親的悲痛。
4、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作者會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會如此痛苦?同學們能理解嗎?
(同桌之間相互討論,舉手發言)
教師總結:這得從季羨林和母親的關系說起。
⑴感情好,母親對作者無微不至的照顧。
補充資料:幼年時我大部分時間是和母親形影不離。母親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親到地里摘綠豆莢,我便跟到地里,在母親身后跑來跑去,不停地問這問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給母親看一看。棒子上長了烏霉,我一定要問母親這是為什么。母親總是一邊摘著豆莢一邊耐心地回答我的問題,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她總是把家中罕見的白面餅子給我吃,而自己一生都以難以下咽的高粱餅子為伴。
⑵相處時間不多。見原文中“我六歲離開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呆了幾天,仍然回到城里。”
⑶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①聯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是什么?
出示資料:我暗暗地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學畢業,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養母親。
②真正讓作者遺憾和痛恨的是什么?
明確:無法盡孝,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出示資料: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
③你如何理解“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這句話?
明確:抓住依靠、精神支柱去感受
5、結合資料,再談談自己對作者所流露出的感情的理解和感受。
6.再讀整段話。
板書設計
懷念母親
痛哭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終天之恨淚流不止
親生母親頻來入夢
(崇高的敬意真想哭
真摯的愛慕)
頻來入夢
凄涼甜蜜
祖國母親不能忍耐
思潮起伏想起故國
心潮騰涌留在國外的念頭連影兒都沒有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學寫“真摯、避免、朦朧、凄涼、引用、強烈、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三、教學準備:
季羨林生平簡介和他的相關作品。
四、教學過程:
(一)、描述心中的母親,引入新課
母親,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親切的稱呼,我們曾無數次呼喚著母親,無數次沐浴著
母親的愛。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喊一聲──母親。
你腦海中浮現怎樣的形象?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練說:的母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都對自己的母親有著一份獨特的.愛。著名學者季羨林的文章里,對母親也有著獨特的解釋。
(二)初讀課文,感受文中的母親
1、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新詞讀正確,把課文句子讀通順。
2、交流哪些字詞比較難讀或者難懂,引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環境理解。
3、選擇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語句再讀一讀,請部分同學進行交流。
4、再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作者有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有著同樣的敬意和愛慕。)
哪些自然段給了你這樣的認識?
(三)抓住重點語句,理解“生身母親”
自由讀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對生母的懷念。
1、談感受。質疑。
2、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1)理解“寢不安席”的意思
(2)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作者會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是不是僅僅因為母親的逝世?
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1)聯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隨母親于地下)“終天之恨”。
交流自己的理解。
(2)真正讓作者遺憾和痛恨的是什么?(無法盡孝,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3)補充資料,談感受
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
3、再讀整段話。
(四)朗讀文中的佳句,回想母親
1、摘抄詞語
2、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愛。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教學策略
課前了解季羨林、閱讀《賦得永久的悔》一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學生特點,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尊重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引導學生多讀、讀中感悟和讀后交流等多種學習方法進行學習,通過反復品讀,升華學生情感,受到思想教育,使其學有所得。
教學重、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懷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教學準備
搜集季羨林生平簡介及其相關作品《賦得永久的悔》,《我的中國心》的歌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師:誰知道一般“國寶”是指什么?(大熊貓)但是在北京大學有一位九十多歲的老人,被人稱為“國寶”,他是誰呢?
課件出示:季羨林生平及主要經歷。
2、課件出示:季羨林作品《賦得永久的悔》
學生默讀,交流感受。
3、出示課題。
季老的許多文章里都談到了母親,也都表達了這樣的情感。(出示課題《懷念母親》板書)讀出“懷念”的情感。
4、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指名朗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作者有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有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愛慕。)
三、抓住重點語句,品讀
(一)品讀懷念“生身母親”
自由讀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對生母的懷念。
1、談感受。
2、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一想到母親,就淚流不止,數十年如一日。”
“后來到了德國,來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
(1)理解“寢不安席”“我的愿望”(隨母親于地下)“終天之恨”。
(2)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作者會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是不是僅僅因為母親的逝世?
(3)真正讓作者遺憾和痛恨的是什么?(無法盡孝,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3、再讀整段話。
(二)研讀思念“祖國母親”
作者是那樣懷念母親,數十年如一日。24歲那年,作者離開祖國,來到了德國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離,并不能割斷心中的懷念,相反,這懷念又增添了分量。
1、自由朗讀文章,從字里行間去感受作者心中的懷念。
2、說說在作者的懷念中,又增添了什么?(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3、再讀課文,思考: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身母親的懷念時刻伴隨著對祖國母親的懷念?。
重點研讀以下句子:
“……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是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1)說說自己的理解和體會。
(2)你知道“頻來入夢”的原因嗎?(作者旅居在外,對生身母親、對祖國母親的懷念與日俱增,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兩位母親不斷出現在作者的夢中。)
(3)有感情朗讀。
“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1)“甜蜜”和“凄涼”是不是有矛盾?你怎么理解?(因為在遠離家鄉的日子里,能時常回憶起在故國的生活情景,不斷回想起故國的親朋好友,感到他們無處不在,仿佛就在身邊,心中自然又多了一絲安慰、一些寬心、一點甜蜜,少了一些凄涼、孤獨。)
(2)有感情朗讀
“想起自己長眠于故鄉地下的母親,真想哭!我現在才知道,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一樣的!”
(1)古今中外的母親都是怎么樣的?(關愛孩子、思念孩子)
(2)作者為什么要寫房東太太的事情?
(3)感情朗讀。
“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1)理解“悵望灰天”的'意思。
(2)在作者腦海里,母親的面影是怎樣的?是清晰的,還是模糊的?
(3)在淚光里,作者模糊地看到了什么?
(4)有感情朗讀。
四、學習寫法,首尾呼應
一個是生身母親,一個是祖國母親,兩位母親在作者的心目中是如此偉大,地位是如此重要。因為──
齊讀文章的最后一段和第1自然段。
學生交流寫法。
五、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在1984年的春節聯歡會上,香港歌星張明敏唱了一首歌,震撼了所有中國人的心,你知道那首歌的名字嗎?讓我們隨著音樂一起來唱唱這首《我的中國心》吧!(播放歌曲)
2、唱完這首歌,你有什么想說的呢?
3、課文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海外游子對祖國母親的無限思念和熱愛,在國慶節來臨之際,你最想通過什么方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呢?
學生暢談
板書設計:
親生母親 —— 悔恨
懷念母親
祖國母親 —— 熱愛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意思。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蘊含著的作者懷念母親與懷念祖國的深厚情感。
3、積累語言。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能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老先生思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情。
三、教學準備:
關于季羨林的資料和閱讀文章《賦得永久的悔》(ppt演示文稿)。
四、教學課時
兩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了解作者,引出課題。
1、師:(板書:季羨林)今年暑假,有著“國學大師”,“學界泰斗”美譽的作家季羨林老生在北京逝世,這位被稱為“國寶”的老人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同學們,讓我們輕輕地,深情地呼喚他的名字。
2、學生輕聲呼喚季老的名字
師:在老人的心里,一直有著一份不尋常的:“悔”,用他的話來說那是“永久的悔”
3、課件出示季羨林《賦得永久的悔》
師:同學們快速閱讀,體會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最深刻的情感。
學生閱讀后談體會
師:從季老先生的“悔”,我們讀到的更多的是他對母親深深的的懷念,老先生把這種懷念直接寫進他的另一篇文章,題目就叫——《懷念母親》。
4、板書課題,指導讀題。
(設計意圖:《賦得永久的悔》作為補充資料既能夠增加學生對作者的了解,又能為學生感悟作者的懷念之情做好鋪墊。)
(二)多種方式熟讀課文,為感悟、品評做準備。
1、師配樂范讀課文。
師:文章里摘錄了作者1935年寫的日記,離現在有74年了。年代比較久遠了,大家讀一讀自己感覺難讀的句子。
2、學生自由練讀。
師:誰愿意讀給大家聽?
3、學生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設計意圖:課文選編了作者上世紀三十年代寫的日記,年代久遠,初讀課文時讓學生練習讀好“難讀的句子”,這些句子直接影響著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體會。)
(三)潛心感悟、品評文本,感受懷念之情。
師:剛才我們已經反反復復朗讀了課文,把課文讀通了,讀順了。現在我們把課文默讀一遍,邊讀邊想哪些地方作者懷念母親對我們觸動很深,值得我們細細地讀、細細地品,細細地思考?用筆畫一畫,一個詞,一句話,一個段落,都可以。
1、從詞語感受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學生邊默讀邊圈畫,教師巡視,請學生將畫下來的詞語寫在黑板上。
學生在黑板上寫下了這些詞語: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頻來入夢凄涼思潮起伏
評價學生的板書,指導學生正確規范的書寫漢字。
師:說說為何要寫上這些詞。
學生聯系課文談對詞語的理解。
師:從這些詞中你們感覺到作者懷念母親情之切。挑出一個詞來,如從“頻來入夢”這個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感覺到母親總是走進作者的夢里來。
師:只有他的親生母親不斷走進他的夢中嗎?
生:還有祖國母親!
師:請你把這些詞語放回到句子中再讀一讀,感受作者的情感。
學生把詞語放回到句子中再讀課文。
2 、感受作者懷念母親的情懷
師:是啊,作者懷念的除了生身母親還有祖國母親。可是,自己的生母“頻來入夢”,季老卻說“不知道是為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是為什么。
(1)學生再次閱讀《賦得永久的悔》談體會。
(2)聯系“11月18日”的日記談理解。
指名朗讀日記。
說說感受,談談作者懷念母親的原因。
(3)理解,感悟后引讀:
①“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
②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后來到了德國,來到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是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
3、感受作者懷念祖國的情懷
師:母親給了我多少的愛,給了我多少的溫暖,當他遠在異國他鄉,孤寂時時涌上心頭,母親怎不頻來入夢呢?此時此刻,季老懷念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母,還有那──(祖國母親)
(1)指名分別讀一讀季老的幾段日記。
(2)說說祖國母親頻來入夢的`原因。
(3)讀讀最讓你感動的一則日記,說說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出示:1935年11月16日的日記
(1)學生談談體會。
(2)重點指導理解“這種凄涼是甜蜜的”
師:一般我們在哪些情況下覺得凄涼?
季老感到凄涼又是因為什么事?再次細讀課文,從字里行間尋找答案。
(3)既然這思念是“凄涼”的,季老為什么又說這凄涼是“甜蜜”的呢?學生交流。
(4)朗讀聯系,讀出“甜蜜的凄涼”。
從交流中,我們體會到了游子那誠摯的愛國心,請同學們深情朗讀,再次走進老人的心田。讀:
──11月16日……
(讀中評議,評議后再讀)
這種思念是多么深切啊,他在異國他鄉想到故國的一切,讀:
──11月20日……
時間愈久,思國的神經愈發敏銳,即便是一絲絲輕輕的驚動,也能勾起游子對故國的無限眷戀,讀:
──11月28日……
4、學習課文首尾兩個自然段,引導學生了解文章首尾呼應的寫法,從而認識到:兩個母親的身份不同,對母親的懷念卻是永遠不變,從中真正體會到作者真摯的情感。
(設計意圖:設計“由詞語到句子”逐步體會作者的懷念之情,體現了教學循序漸進的原則,起到分散難點的作用。課文的主線:懷念母親和懷念祖國既讓學生分別體會,又進行綜合感悟。)
(四)展示交流詩文、名言,抒發感情。
師:關于母親,關于母愛,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名言格句。你知道哪些?
學生交流。
師:非常好!老師也搜集了很多,有些你們已經說到了。我請同學讀一讀,讓我們重溫母愛,感受母愛!
出示課件:以滾動字幕的形式出示名言格句,學生接讀。
1、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2、慈母愛子,非為報也。〖漢〗劉安
3、母苦兒未見,兒勞母不安。《勸孝歌
4、白頭老母遮門啼,挽斷衫袖留不止。〖唐〗韓愈
5、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喬治赫伯特)
6、世界上的一切光榮和驕傲,都來自母親。(高爾基)
7、母愛是一種巨大的火焰。(羅曼羅蘭)
8、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
9、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進他們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進你的懷抱里。(冰心)
(五)拓展升華。
師:同學們,在季老的人生名言里有這么一句話“平生愛國,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燒成灰,我也是愛國的!”季老的愛國之心由此可見一斑了。何止季老?古今中外,有多少名人懷著對祖國的赤子之心啊!大家知道,今年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六十周年,同學們也一定有很多祝福的話語要送給我們偉大的祖國母親,趕快拿起手中的筆,把你的祝福寫下來吧!
學生寫完后,配樂朗誦自己寫給祖國母親的祝福語。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升華學生對母親,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板書設計
6懷念母親
生身母親祖國母親
崇高的敬意真摯的愛慕
(學生板書)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頻來入夢凄涼思潮起伏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運用。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復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3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1準確認讀課文中生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意思,一部分詞語能運用。
2感受課文樸實的語言中所含的復雜的思母與思國之情。
教學媒體
季羨林生平簡介和他的相關作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描述心中的母親,引入新課
母親,多么熟悉的字眼,多么親切的稱呼,我們曾無數次呼喚著母親,無數次沐浴著母親的愛。讓我們一起輕輕地喊一聲——母親。
你腦海中浮現怎樣的形象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練說:的母親)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母親,都對自己的母親有著一份獨特的愛。著名學者季羨林的文章里,對母親也有著獨特的解釋。
二,初讀課文,感受文中的母親
1自由朗讀課文,把生字新詞讀正確,把課文句子讀通順。
2交流哪些字詞比較難讀或者難懂,引導學生朗讀,結合語言環境理解。
3選擇自己認為比較難讀的'語句再讀一讀,請部分同學進行交流。
4再讀課文,說說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作者有兩個母親,對這兩個母親有著同樣的敬意和愛慕。)
哪些自然段給了你這樣的認識
三,抓住重點語句,理解生身母親
自由讀文章第二自然段,感受對生母的懷念。
1談感受,質疑。
2重點研讀以下幾句:
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1)理解寢不安席的意思
(2)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作者會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是不是僅僅因為母親的逝世
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9
一、說教材
《懷念母親》是六年級上冊第六課。課文介紹了作者對兩位母親——一位是親生母親,一位是祖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親生母親永久的悔恨,對祖國母親不變的愛意。
課文開門見山地指出了兩位母親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調,同時引出下文對兩位母親的描述。作者描述了自己與親生母親的關系;雖然相處時間不多,但母子感情卻絲毫未減,相反因為母親的離去,更加深了自己對母親的歉疚,并為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為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然后,作者借助日記,散文摘抄的語段,描述了在漫長的留學生涯中,對母親對祖國的懷念,將對母親同樣的敬意,相同的愛慕,表達得酣暢淋漓,這是文章的重點所在。最后,作者呼應文章開頭,說明為什么會有對母親不變的情懷,使文章結構渾然一體。
二.說教學目標:
1.從多角度表現本單元的主題——祖國在我心中。
2.學習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學重點,難點。
抓住關鍵詞、句、段和日記,體會季羨林爺爺懷念母親,思念祖國的情感,感悟愛國之情。
四.說教法
1.開門見山揭示課題。
2.以讀代講法:如默讀、指名讀、自由讀、齊讀、范讀等。
五.說學法
采用朗讀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質疑探究的能力。引導學生注意緊繞所設計的問題,扣住文中關鍵性語句,聯系自身的生活來體會,理解文中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
六.教學課時兩課時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10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的
1、掃清文字障礙,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
2、理解“真摯、凄涼、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學習課文第2自然段
二、教具準備
課文中的插圖、生字卡片、幻燈片。
三、教學過程
(一)引讀課題——走近“懷念“
今天,我們來學習季羨林的一篇文章,齊讀課題。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卻伴隨著季羨林的一生,再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探心路
1、自由地朗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字,注意從字里行間去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懷念。
2、學生交流后的初步感受。
3、讀讀六個詞語“棄養、凄涼、食不下咽、寢不安席、頻來入夢、思潮起伏“。引導學生帶上想象,讀出詞語的形象與情感。
4、這篇課文在形式上和我們以往學過的'課文有所不同,發現了嗎?知道為什么要插入這些日記和《尋夢》片段嗎?
5、指名讀四篇日記和《尋夢》片段,初步體會季羨林對母親、對祖國思念之頻之深
6、誰能把我們讀到的這些文字一日記《尋夢》讀薄,讀成一段話?瀏覽全文,在文中找一找。
(三)體悟“懷念”
1、品讀“恨”字——思母至痛
(1)學生輕聲地朗讀第二自然段,體會季羨林失去母親后的心境。
(2)你能體會季羨林當時的心情嗎?你從哪些句子中讀出了“恨”字?
在師生互動交流中,教師相機援引三則資料,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季羨林恨誰?為什么而恨?隨機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正確讀寫“真摯、寢不安席、頻繁、朦朧、凄涼、斑駁、篇章”等詞語。
2、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透過關鍵詞句感悟深沉的愛國之情。
過程與方法:生活遷移,逐步引領。
情感與價值觀:感念母親的養育之恩,體會作者旅居海外對祖國異常強烈的思念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品味揣摩,體會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意真摯的愛慕,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感念母恩
1、全世界,有且僅有一個稱呼是相同的,你們知道這個稱呼是什么嗎?對,這個稱呼就是母親。同學們想一想,為什么全世界不同膚色、不同國別、不同語言的人們喊出了一個同樣的稱呼呢?(學生自由交流)
2、同學們,你愛你的母親嗎?為什么?(學生自由交流)
二、關注留守,暢抒別情
是啊,在我們成長的足跡中,無不傾注了母親全心全意的關愛,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句嘮叨、一聲撫慰、一次等待……一切的一切,回想起來都是那么窩心,那么溫暖。可是,因為種種無奈,我們不得不與父母分開,例如為了學業,我們在校住宿,一個星期才能與父母團聚一次;也有的父母,為了給你們一個更燦爛的明天,選擇遠走他鄉掙錢養家,有時一年都見不到一面。同學們,與母親分別的日子里,你想念母親么?思念無法遏制的你,經常會處于什么樣的情景當中呢?
三、品讀課文,情感共鳴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道出了全天下母親對子女的牽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也刻畫出普天下子女對母親感激不盡的情懷。現在,我們打開課本第22頁,默默勾畫出作者與你心意相通的地方,記錄下你和作者一脈相通的情感涓流。不理解的地方也做上記號,一會我們共同解讀作者的心聲。
交流:
1、在我讀大學二年級的時候,母親棄養,之火了四十多歲。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我真想隨母親于地下。
“痛哭、食不下咽、寢不安席”等詞語表達了作者失去生身母親后的悲痛心情。古語有云“子欲養而親不待”是人生最悲痛的事情,所以我們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分分秒秒,盡我們可能孝順他們,讓他們幸福快樂。
2、后來我到德國留學,住在一座叫哥廷根的孤寂的'小城,不知道為什么,母親頻來入夢。我的祖國母親,我的第一次離開她。不知道為什么,我這個母親也頻來入夢。
“頻來入夢”就是經常夢到她。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正是因為作者對兩位母親真摯的愛和濃烈的思念時刻縈繞心頭,她們才會常常走入作者的夢中。
3、我想到故鄉,故鄉的老朋友,心里有點酸酸的,有點凄涼。然而這凄涼并不同普通的凄涼一樣,是甜蜜的,濃濃的,有說不出的味道,濃濃地糊在心頭。
作者獨自漂泊異國他鄉,心盈憂愁、思念,難免感到凄涼;但在孤寂的日子里,在故鄉和朋友共同度過的美好日子、快樂情景,是她派遣孤獨和思念的良藥,想起這些,又怎會不甜蜜呢?
4、夜里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個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么地方去了。
這樣的情景,可曾在你們夢中出現過?同學們,這份深沉的思念你會不懂嗎?
……
四、精誠所至,母女重逢
話說“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作者對兩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感動了上帝。上帝特賜她生母一顆還魂丹,準其真實地走進女兒的夢中,讓母女重逢。同學們,現在你和同桌之間,一位就是女兒,一位就是母親,想想你們的表演一定會驚天地、泣鬼神!
五、休書一封,盡訴心意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表演我們明白:“有愛就要說出來!”畢竟天人相隔的重逢只是無法企及的夢。有生的日子,還有什么比我們用真情真心去愛我們愛的人,用真言真語對她說出我們的愛更重要呢?現在,請同學們給媽媽寫一封信,告訴她,你有多愛她,好嗎?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會寫8個生字,學寫“真摯、避免、朦朧、凄涼、引用、強烈、思潮起伏、可見一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揣摩重點語句,感受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真摯的愛慕之情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那些表情達意的關鍵詞句,通過朗讀感悟,理解作者對兩個母親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對母親和祖國的這種深厚感情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關鍵詞句的幻燈片、《我的中國心》歌曲
導學過程
二次備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2、自由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親和祖國的這種深厚感情
第一課時
一、引導回憶,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以前學過的課文《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的嗎?那作者是誰?他就是著名學者,被人稱為“國寶”的季羨林
2、學生交流季羨林生平資料
3、引導:季羨林雖然是一位著名的學者,對自己的母親感情極深,母親去逝時,他曾寫了一篇文章《永久的悔》:
⑴課件出示:“當我從北京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不該,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
⑵學生默讀,交流感受
⑶出示課題(讀出“懷念”的'情感)
⑷作者,懷念的僅僅是生他養他的母親嗎?讓我們一起走進《懷念母親》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文章主要寫了什么?文中的兩位母親指得是誰,你從哪里讀出來的?“我一生有兩個母親:一個是生我的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
3、文章哪些內容給你留下了較深的印象?
三、朗讀課文,加深體會
1、找出寫懷念生母的句子,反復讀,想想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你是怎樣體會到的?讓生讀一讀,想一想,結合重點詞語說一說
⑴我痛哭了幾天,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①理解“寢不安席”的意思
②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作者會食不下咽,寢不安席?是不是僅僅因為母親的逝世?
⑵我的愿望沒能實現,從此我就成了沒有母親的孤兒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我懷著不全的靈魂,抱終天之恨
①聯系上下文理解:“我的愿望”(隨母親于地下)“終天之恨”
②真正讓作者遺憾和痛恨的是什么?(無法盡孝,心存自責、愧疚之情)
③補充資料,談感受:我不忍想象母親臨終時思念愛子的情況,一想到,我就會心肝俱裂,眼淚盈眶當我從北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死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該萬不該離開了母親世界上無論什么名譽,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榮,都比不上呆在母親身邊,即使她一字也不識,即使整天吃“紅的”
3、有感情的朗讀這些句子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精選12篇)11-21
人教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03-21
懷念母親教學設計04-02
《懷念母親》教學設計04-22
人教版懷念母親教學設計04-02
語文《秋天的懷念》教學設計10-16
《懷念母親》語文教學反思01-07
懷念母親語文教學反思04-04
六年級語文懷念母親教學設計04-02
人教版六上《懷念母親》教學設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