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
教育目標:
1、鞏固識字,明白偏旁與字的意思有聯系,初步感知形聲字的構字規律。
2、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自覺積累詞語。
3、區分前、后鼻音和平、翹舌音,說好普通話。
4、熟讀兒童詩,背誦漢語拼音字母表。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
1、出示帶有三點水的漢字,讓學生認讀。仔細觀察這些漢字,說說有什么特點?(都與水流的意思有關)
2、出示帶有女字旁的'漢字,讓學生認讀。仔細觀察這些漢字,說說有什么特點?(都指女性)
3、出示帶有口字旁的漢字,讓學生認讀。仔細觀察這些漢字,說說有什么特點?(都與嘴巴有關)
4、小結歸納偏旁表示意義,形聲字的形旁都與它的意義相關。
二、你還認識我嗎
1、可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人人動口。
2、圈出反義詞,多讀幾遍。
3、多種方式讀,鞏固生字,積累詞語。
三、讀讀想想
1、自由讀這六組字,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2、同桌互讀,正音。
3、分小組讀,注意區分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四、讀讀玩玩
1、讀題目,猜猜這首詩會圍繞題目鞋鞋什么。
2、自由讀文,驗證猜想。
3、邊讀邊玩(學蝴蝶飛的動作)。
4、指名4個學生到講臺上根據不同內容表演,去他學生朗讀。
五、讀讀背背
1、出示“漢語拼音字母表”,繼續教讀音。
2、找出大小不一樣的字母(紅色),多讀幾遍,加強記憶。
3、教師教“漢語拼音字母表”,幫助學生記憶。
六、自主識字園地
1、學生自讀,同桌讀。
2、交流。
七、安全教育一分鐘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將靜態的圖畫展現成有聲有色的電影。
2、當堂完成習作【一片段】(照片描寫)。
3、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激起學生對和平的關注和向往。
教學重點:
觀察畫面,合理想象,描寫照片
教學難點:
將畫面由靜到動,將畫面內容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聲圖導入 醞釀情感
同學們,《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戰爭與和平而展開的。首先,老師想跟大家一起來欣賞一組跟戰爭有關的畫面。(播放近年來局部戰爭戰后傷亡的圖片,配以背景音樂)問: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播放師對戰爭的感慨)
從學生的回答引出“兒童”:是啊,戰爭給兒童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回顧中國的歷史,侵略者的鐵蹄曾使這片神州大地蒙羞,使得多少中國百姓骨肉分離,流離失所,使得多少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憐的孤兒。
二、觀察想象 變靜為動
1、出示圖,初步感知(構成分析):請大家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張照片上。你看到什么? (圍繞主要人物,思考人物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了什么事?)
2、再看照片講述照片背景(原因分析)
①這張照片的上的場景為什么會發生?照片中的孩子在這兒之前會在哪里,做些什么,看到什么……
②根據學生的發言,師穿插講述:這是1937年8月28日,記者在上海南火車站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當時,日本侵略軍先后調集了幾十萬大軍進攻上海,同時出動上百架飛機反復對上海進行毀滅性轟炸。當天下午兩點鐘,日機瘋狂轟炸上海南火車站。上海原有南北兩個車站,北站處于戰區,交通完全斷絕,南站就成了陸路交通的唯一出口。當時上海及其附近的'難民蜂擁而至,爭相出逃,一時間南站擁擠不堪。
3、繼續觀察照片,引導細致分析(過程分析):
①在了解了照片背景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周圍的環境怎么樣?照片中的孩子外貌是怎樣的?神態、動作、衣著、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呢?他可能在想什么?喊什么?
4、看來,看圖作文,不僅僅只是羅列畫面的事物,我們還得將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順序經過我們的語言加工,運用我們的想象,將靜態的畫面展現成一段有聲有色的電影,寫成令人身臨其境的文章,那才是看圖作文。
5、其實,我們還可以對照片未來的圖景進行想像。(結果分析)畫面上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情況?這個孩子命運如何?等等
7、文章題目:畫家畫龍,有一筆很關鍵,那就是畫眼睛,這就是畫龍點睛。作文的點睛之筆就是在于題目。根據我們剛才探討的內容,我們能給它起一個什么樣的題目呢?
6、自主寫作 推薦點評
①同學們通過想象之后,畫面就變得生動起來啦。下面就請大家拿起筆,把自己置身于上海火車南站,按一定的順序寫寫這個孩子吧。
②學生互評,推薦佳作,師生點評。
三、總結方法
讓我們再次回憶剛剛學到的寫看圖作文的方法吧。我們以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對畫面進行構成、原因、過程、結果的分析,并在觀察過程中加入合理的推測、想象,最終把圖畫展現成一段有聲有色的電影,這就是看圖作文。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第四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花鐘》講對植物的有趣觀察和發現;《蜜蜂》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玩出了名堂》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現,一篇略讀課文《找駱駝》,一個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寬帶網),內容豐富多彩,并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現的意識。
這組教材都很好地體現了以專題組織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指導思想。比如,專題是“細心觀察”,在教材導語中提示了本專題,又提示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后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后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口語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發現。“習作” 則讓學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而“寬帶網”則引導學生去搜集和閱讀更多的觀察與發現的故事。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各種活動之間是相互聯系,密切配合的。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怒”、“暮”等31個生字,會寫、會用“艷”、“內”等
41個生字。
2、理解本單元的新詞,著重掌握本單元課后《詞語表》中的56個詞語。
3、學寫觀察日記,繼續培養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生字新詞,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難點:讓學生理解觀察的意義,并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四、課時安排12——14課時,其中:《花鐘》3課時,《蜜蜂》3課時,《玩出了名堂》2課時,《找駱駝》2課時,《語文園地》3——4課時。
五、教學建議
根據教材的這些優勢,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編輯意圖,加強整合的意識,使各部分的教學相互關連,緊密配合,突出整體性、綜合性,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
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
要以讀為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欲望。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里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盧老師就是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同時,我們還應該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一是在閱讀賞析中積累優美的詞語和精彩的片斷,這在教材的課后練習中就十分注重引導。如第14課《蜜蜂》的摘抄訓練:“我要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還有11課《秋天的雨》和13課《花鐘》的朗讀背誦訓練:“我要多讀讀課文,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這里我們也要注意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系。二是倡導積累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都是這方面的引導。老師們一旦加強了這樣的一種意識,就會發現很多引導機會,《花鐘》課后讓學生填一填表達鮮花開放的不同說法,我們就可以提議搜集描寫花兒開放的優美詞句,等等。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4
一、教材解讀
(一)人文主題及教學策略
《秋天》以秋天的天氣、樹葉、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點,描繪出秋天的特征。課文貼近學生生活,通過讀文、生活體驗和觀察圖片等方式感受秋天的美麗。
(二)語文教學內容及策略
1. 識字、寫字板塊
(1)識字
字音方面:重點是借助拼音讀準“一”的不同讀音。可以通過觀察發現“一”字有三種不同讀音,借助拼音讀準詞語。
讀準輕聲。通過觀察發現詞語的最后一個字都是輕聲,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跟讀來讀準音。
字形方面:
獨體字的字形識記:
“飛”可以利用字理識字的方法來識記。
“片、個”都是量詞,可以通過說一說“一片( )、一個( )”。
“了、大”可以對比“子、人”來識記。
“氣”可以采用組詞的方法識記。
合體字字形識記:
“秋”可以聯系楓葉、禾苗圖片形象記憶。
“樹、葉、會”可以在學會新偏旁的基礎上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
字義:重點是理解“樹”和“木”有關,根據偏旁表義的特點初步了解偏旁和字義的關系。
認識新偏旁:木字旁、口字旁、人字頭。了解木字做偏旁時,四筆捺變點。
(2)寫字
本課4個生字,在鞏固撇、捺寫法的基礎上重點寫好橫撇。“了”和“子”、“人”和“大”有一定聯系,引導學生整體觀察,加以區別。正確規范地寫好漢字。
2. 閱讀理解板塊
(1)表達特點分析
①文本特點分析
《秋天》是一篇寫景散文。課文抓住了天氣、樹葉、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點,描寫了秋高氣爽、黃葉飄落、北雁南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喜愛之情。在正確朗讀的基礎上能借助圖片和生活經驗感受秋天的美麗。
②語言特點分析
課文語言生動,朗朗上口,適合低年級孩子朗讀。文中用到兩個“那么”著力刻畫出天高云淡的秋景,可以通過看插圖和聯系生活實際來感受秋天的美景。在充分的朗讀的基礎上感受句子的節奏和韻味。
③課后習題分析
◆朗讀課文,注意“一”的不同讀音。背誦課文。
要求是:朗讀課文,注意“一”的不同讀音。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在反復朗讀中感受變調帶來的音韻美。在熟讀的基礎上,結合對課文的內容理解、生活體驗、再現圖片、抓關鍵詞等方式引導學生背誦。
◆數一數,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要求是:課后第二題要求學生數數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自然段是文章表達意思的基本單位,它有明顯的標志:每個自然段的前面空兩個空格。根據這個特點,可以通過本課課文和拼音單元所學的兒歌做對比觀察不同,然后再數本課有多少個自然段。
3. 積累、表達板塊
(1)積累部分
文中“片、個”都是量詞,可以歸類積累“一片( )、一個( )”。
(2)表達部分
拓展表達練習:結合插圖和生活觀察說說“秋天來了,什么怎么了”訓練學生模仿課文語言說句子。
4. 綜合學習板塊
通過親子閱讀《秋天的童話》進一步了解秋天。
二、單元整體架構
三、板書設計
四、教學評價(教學過程中展現評價)
五、資源鏈接
1. 北燕南飛的小知識
教學過程
單元整體架構
參見上方
初讀課文,正音識字
1. 結合課題識字。
(1)出示三張圖片(課件):黃葉飄零、大雁南飛、稻谷豐收。看到這些能讓你想到哪個季節?(預設:秋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秋天有關的課文。板書:秋天
(2)齊讀課題,結合字形特點識記“秋”。(課件出示圖片:綠色的禾苗和;火紅的楓葉和火字)結合圖片描述秋天到了,田里的禾苗成熟了,熱情的楓葉紅似火,你們瞧“禾”遇上了“火”就變成了“秋”(課件演示禾字和火字慢慢靠近組成秋字)。試著給秋找朋友,組詞。(預設:秋天、秋風)
(3)聯系生活:秋天到了,你身邊的哪些景物發生了變化?讓我們一同走進書中的秋天。
2. 讀文正音。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努力讀準字音。
(2)教師范讀正音。
(3)指名讀正音。
3. 集中識字。
出示帶拼音詞語(課件)小老師帶讀。
秋(qiū)天 天氣(qì) 樹(shù)葉(yè ) 一片(piàn)片 大(dà)雁 往南飛(fēi)
4. 重點正音,讀準“一”的不同讀音和輕聲。
(1)出示詞語(課件):你發現了什么?(預設:我發現都有“一”字但讀音不一樣)借助拼音 讀準字音。指名讀,齊讀。
一(yí)片片 一(yì)群
一(yí)會兒 排成個“一”(yī)字
(2)出示詞語(課件):這些詞語你能讀準嗎?指名讀,齊讀。
一個(ɡè) 一人 一只(zhī) 第(dì ) 一
(3)出示輕聲詞語(課件):范讀、指名讀。
涼了(le) 黃了(le) 來了(le) 葉子(zi)
(4)出示句子(課件):長句子注意讀出停頓,先原句呈現,再加節奏線呈現。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天氣∕涼了,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一群大雁∕往南飛,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
過渡:看來生字寶寶難不住你們,現在還有個更難的任務,誰愿意來挑戰。
【設計意圖】
能夠讀準字音尤其是“一”的不同讀音和輕聲,落實課程標準中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教師的范讀能夠起到點撥的作用,小老師的帶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區分段落,隨文識字
1.認識自然段。
出示拼音單元學過的兒歌和本課課文(課件)對比發現什么?(預設:發現兩首小兒歌前面都是對齊的,課文中的不是。)
一篇課文中,每段話的前面空兩格就叫一個自然段。數一數,這篇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標序號①②③。展評,糾錯。
過渡:今天我們的收獲真不少,能夠讀準字音,還認識了自然段,現在我們來一起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吧。
2.隨文識字,滲透識字方法。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第一自然段(課件),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②出示“氣”(課件)。“氣”是生字,誰能給它找朋友,組詞?(預設:天氣、氣球)老師也給它找了幾個朋友我們一起讀一讀。出示:生氣、空氣、力氣(課件)。
③出示“樹”(課件)。“樹”是生字而且“樹”字中還有一個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偏旁,一起來認識一下它。 出示“木”和“木字旁”(課件)。這是“木”字,這是木做偏旁的樣子,你發現什么?(預設:我發現木做偏旁變瘦了,而且捺變成了點。)出示詞語和圖片柳樹、桃樹、楊樹(課件)。你又發現什么?(預設:我發現這些字都有木字旁,這些都是樹。)那你猜一猜,木字旁的字和什么有關呢?(預設:與樹有關。)是呀,木字旁的多與樹木有關。
④出示“葉”(課件):這個字里有你以前學過的字嗎?(預設:有口和十。)(課件動畫演示“口”和“十”兩個字慢慢靠近組合成了“葉”)我們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口”+“十”就是“葉”字。學習新偏旁:口字旁。
⑤出示“片”的甲骨文
(課件),猜猜它是誰?(預設:是片字。)在古代“片”指被劈開的木片。出示“一片葉子”及一片葉子圖和“一片片葉子”及一片片葉子圖(課件),比較不同,體會“一片片”表示葉子很多。還能說?(預設:一片雪花)
⑥齊讀第一自然段,鞏固生字。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第二自然段(課件),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②出示“飛”字理圖(課件),猜猜這是什么字?(預設:飛)
③出示“會”(課件)。這個字由我們熟悉的兩個字組成。學習新偏旁:人字頭。
④我們將“會”字的云去掉加一豎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個”字。出示“個”(課件),你能這樣說嗎?(課件出示一個( )和蘋果圖)(預設:一個蘋果)你還能這樣再說說嗎?(預設:一個桃、一個梨)
⑤齊讀第二自然段。
3.識字檢測,落實評價。
(1)鞏固識字活動:小小樹葉帶回家。
出示寫好詞語的樹葉卡片,讀對了,就可以把樹葉帶回家。
(2)伙伴互相檢測。
同桌用生字卡片互相檢測,全部正確的在藍線格旁畫一個笑臉。
過渡:這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生字寶寶,那現在把生字寶寶送回課文中你還認識他們嗎?
4.整體朗讀,鞏固生字。
通過隨文識字及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實課標中激發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 在語境識字的過程中滲透不同的識字方法,加強字形、字義與字音之間的聯系,既識字又學文。
觀察漢字,指導書寫
1.認識橫撇。
2.學寫“了、子”。
(1)通過觀察,比較異同。(課件出示 “了”和“子”)(預設:他們都有彎鉤和新筆畫橫撇,“子”比“了”多一橫。)
(2)小老師講解:(從整體觀察字形、筆順筆畫和占格三方面講解。)
“了”的彎勾壓在豎中線。
“子”的彎勾壓在豎中線,橫從橫中線起筆。
(3)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4)描紅、臨寫。
(5)評價反饋(從正確、端正、整潔三方面評價),再練寫一個字。
正確、規范地書寫本課生字,落實課程標準中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小老師的講解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觀察和表達能力,一舉兩得。
復檢字詞,整體回顧
1.閃視詞語:天氣 樹葉 一片片 大雁 往南飛 一會 一個(課件)
2.出示生字:樹 葉 會(課件)指名讀。這三個字里藏著昨天咱們認識的三個新偏旁,分別是什么?(預設:木字旁、口字旁、人字頭)
3.我們把這些詞語寶寶送回課文中,小聲讀讀課文,邊讀邊回憶課文寫了秋天來了,什么發生了變化?在課文中圈出來。
(預設:天氣、樹葉、天空、大雁)誰能把這些詞語貼到對應的自然段的位置嗎?
走進課文,了解秋天的特征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誰來讀讀第一自然段,看看課文中是怎么說天氣和樹葉的變化的?(預設:天氣涼了,樹葉黃了。)
(2)天氣涼了帶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預設:不是特別熱也不是特別冷,是比較舒服的感覺。)那天氣涼了你的生活會有什么變化?(預設:會穿長袖。)
(3)不僅我們會感覺到變化,就連小樹也會感覺到不同而發生變化呢。我們來看一看。(課件出示夏天的柳樹和秋天的柳樹圖片)
誰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變化?(夏天柳樹的葉子綠綠的,秋天柳樹的葉子變黃了。)是呀,秋天來了,樹葉黃了,這時候一陣秋風吹過,你看。(課件出示落葉紛飛的動圖)
你能用書上的句子說說你看到的景象嗎?(預設: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指導朗讀: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不是一片、兩片,那是好多好多片葉子,誰再來讀讀?
(4)秋天來了,有的'樹葉會變成黃色,有的樹葉還會變成紅色,站在高處往下望。(課件出示圖片)
你看到了什么?(預設:我看到了樹葉有的變黃,有的變紅。)能不能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看到的秋天是什么樣的?(預設:美麗、漂亮。)你喜歡這美麗的秋天嗎?(預設:喜歡。)那你能試試帶著這種喜歡的心情讀讀第一自然段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邊聽邊思考,天空是什么樣子,大雁又有什么變化呢?(預設:天空那么藍,那么高;大雁往南飛。)
(2)出示第一句(課件),指名讀。誰能試著給“那么”換個詞語?(預設:非常、很。)你們想看一看那么高那么藍的天空嗎?出示圖片(課件)。
那么高,那么藍的天空是秋天獨有的景象。你能試著通過朗讀讀出秋天那么高,那么藍的特點嗎?指名讀。
天空那么藍,那么高。
(3)大雁有什么變化呢?出示第二句(課件),齊讀。誰知道為什么到了秋天大雁會往南飛嗎?(預設:因為天氣冷。)指名讀,范讀,指名讀。試著讀出雁群一會兒……一會兒的變化。
補充資料和圖片:(課件)
大雁往南方飛是飛去過冬,南方屬于熱帶氣候,比北方暖,食物也會比北方充足所以大雁到了秋冬季節就會往南飛。在長途旅行中,雁群常常排成人字形或一字形,它們一邊飛著,還不斷發出“嘎嘎”的叫聲。大雁的這種叫聲和隊形起到相互照顧的作用。
3.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課文讀到這里,秋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預設:很美。)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預設:喜歡秋天,因為秋天很美。)那我們借助圖片來一起讀一讀1、2自然段,試著讀出你的感受。(課件)是呀,秋高氣爽、黃葉飄落、北雁南飛,多么美麗的秋天呀,讓我們不禁感嘆,老師引讀啊!(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學生接讀秋天來了!
啊!秋天來了!
兩個感嘆號讓我們感受到作者對秋天的贊嘆,誰再來讀一讀。
結合生活體驗,模仿課文說一說
1.秋天不僅天氣、樹葉、天空和大雁會有變化,你還知道秋天來了,什么會有變化嗎?(預設小草會變黃,蘋果會成熟)那你能這樣說一說嗎?出示:秋天來了,。同桌說一說再指名說。
借助板書和圖片背誦課文
1.看看課文變成這樣子了,你還能讀下來嗎?(課件)
出示: 天氣( ),樹葉( ),一片片葉子( )。
天空那么( ),那么( )。一群大雁( ),一會兒( ),一會( )。
啊!( )!
2.我們看著圖片來試著背一背。(課件)
3.老師要加大難度,看著板書來試著背一背。
觀察圖片和聯系生活了解秋天特征,感受秋天的美麗,通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落實了人文目標和語文要素目標。
1.學寫“人、大”
①通過觀察,比較異同。(課件出示“人”和“大”)(預設:大比人多一橫)
②小老師講解:(從整體觀察字形、筆順筆畫和占格三方面講解)
“人”的撇要從豎中線起筆。
“大”的橫在橫中線上面一點點起筆,豎撇從豎中線起筆,捺在橫中線下起筆。
③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④描紅、臨寫。
⑤評價反饋(從正確、端正、整潔三方面評價),再練寫一個。
綜合學習
1.通過親子閱讀《秋天的童話》進一步了解秋天。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能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前學習:查找有關永州小石潭的資料。
課堂學習:
第一塊:檢查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組織背誦。背誦課文
第二塊: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導入,創設問題情境:小石潭要開發旅游資源,在潭邊要修建一座亭子,請你給亭子命名,并撰寫一幅對聯。自我思考小組交流、討論
2組織交流班級交流
3組織評價自我評價、相互評價,選出最好的名稱和對聯。
課后學習:
1。收集本地風景名勝的楹聯。
第4課時《記承天寺夜游》
學習目標:
1、能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掌握一些實詞的意思,能基本背誦課文。
2、體會作者特殊的心境。
課前學習:
自讀課文,了解蘇軾。
課堂學習:
第一塊:整體感知課文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文章。自由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解決生字。
2組織學生單個讀、分組讀、集體讀。
3 評價交流相互評價
第二塊:疏通文章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布置要求:掌握重點實詞的意義,讀懂課文。再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讀懂課文,劃出工具書無法解決的難理解的字詞,準備交流。
2組織交流。交流學習成果,共同討論解決疑難詞句。
3組織評價自我評價
第三塊:走進蘇軾的.內心世界。
教學步驟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教學反思
1引導學生欣賞作者筆下如詩似畫的月色。抓住結尾“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與蘇軾談心,探索他在逆境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背誦課文。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6
單元教材分析:
本組共有四篇課文,其中《動手做做看》《郵票齒孔的故事》。《語文園地四》是綜合性訓練。
本組課文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組織的,教材選取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在閱讀精彩小故事的同時,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本組內容時,要注意調動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可以鼓勵學生把課文中的人做過的事再做做,一邊做一邊想,看看有什么感受或者新的發現。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學會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己動手,大膽創造。在開展“我們的小制作”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從利用身邊的材料做一些小制作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造。
單元目標:
1.指導學生能正確認讀本組的35 個生字和會認、會寫、會用本組的33 個生字。
2.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組課文。
3.指導學生積累本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理解重點句、段的意義。
4.通過“我們的小制作”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會認10 個生字,會寫 9個生字,并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3.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會認10 個生字,會寫 9 個生字,結合詞語的學習,記憶字形。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插圖,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或投影片,問:圖上畫了什么?(小女孩看到水從杯子里漫出來,非常吃驚。)
2.水從杯子里漫出來,小女孩為什么吃驚?讓我們一起學習13課。(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
二、朗讀課文,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邊讀邊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課件,檢查學生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把他們讀錯的地方做上記號。
4.誰來當小老師為他們糾正錯誤?
三、合作學習,理解內容
1.四人小組自學課文后,討論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1)“奇怪的問題”指的是什么?
(2)伊琳娜回家做了個什么實驗?實驗結果怎么樣?
2.請四人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情況。
3.再讀課文,合作完成填空。
出示句子: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伊琳娜回家做了個實驗,實驗結果證明科學家的話()。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同學們討論一下,實驗的結果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5.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一想,伊琳娜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表演課文內容,加深理解
1.分組熟讀課文,互相展示自己喜歡讀的段落,教案《二下語文第四單元教案(上)》。
2.表演課文內容,鼓勵創造性的表演。(如想象伊琳娜聽懂朗志萬的`話之后所說的話)
五、啟發想象,練習寫話
1.讀課后練習“說說寫寫”中“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2.互相交流,把自己想象的話說給同學聽。
六、布置作業
將“說說寫寫”中自己想到的話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 科學家郎志萬提問題 小朋友伊琳娜動手驗證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將上節課自己想到的話在小組中交流,評選出優秀的同學在全班交流。
2.導語:伊琳娜小朋友的這種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像伊琳娜那樣,認真開動腦筋,用我們的智慧解決困難。下面,老師要看看你們對本課生字的掌握情況。
二、識字、寫字
1.識字。
(1)出示生字課件,請同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提示學生:可用熟字對比記憶生字:如林—琳,那—娜,扁—騙;可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記憶:如慢—漫,洪—哄;可用換偏旁的方法記憶:如“志”字是由“士”和“心”構成的。)
(2)誰還有更好的記字方法?說給大家聽聽。
2.寫字。
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誰來說說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漂亮?
(1)指導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找出特點。(如“題”和“提”中都有“是”,但寫法不同,“題”中的“是”捺要長;“另”和“志”都是上下結構,“另”是上短下長,“志”是上略比下長;田字格下邊兩行的6 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其中5個字是左窄右寬,只有“朗”是左右寬窄差不多。)
(2)教師有重點的范寫指導。
(3)學生臨摹,老師巡視指導。
(4)鼓勵學生展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字,師生點評。
三、實踐活動
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講給同學聽。
四、布置作業
用“問題、哄騙”寫話。
五、板書設計
另 志 題 提 漫 朗 哄 喝騙(把要求會寫的字板書在田字格里)
[教學提示]
課文揭示的道理,應該讓學生把握準確,即“認真觀察和獨立思考是很重要的,動手做做看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句話的含義。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7
繼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之后,這是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另一個活動探究單元,可以說,活動探究單元的編排是統編教材幾大亮點之一。自身有著鮮明的特點:首先,它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以課文為中心的單元組織方式;其次,它以活動任務為軸心,以閱讀為基礎,以探究為內核;再次,它整合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資料搜集、活動策劃、實地考察等項目,形成一個讀寫互動,聽說融合,由課內到課外的學習系統。可以用這簡單的五句話來概括:閱讀是基礎,活動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實踐是精神,自主是本質。與語文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相比,它的活動相對單純,主要是學科內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活動探究單元中的“活動”與“探究”是傳統語文教學中課堂活動和探究式教學的延伸與發展。它們與“講授”與“習得”是互為補充而非互相抵觸的關系。在活動探究單元的教學中,單元整體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課文作為單元教學“例子”的功用也就尤為凸顯。關于本單元的教學設計,我分成這樣四個部分來完成:導入激趣——活動準備——演講比賽——活動反饋。
【導入激趣】用時一課時
本單元的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學生參與的熱情怎樣,與這一課時的教學密切相關。在這一節課,我預設的教學目標為:
(1)讓學生了解演講對一個人的重要作用。
(2)初步感知演講的魅力,激發學生走上講臺演講的欲望。
(3)明確一次成功的演講需要具備的條件,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整節課的教學環節可以這樣設計:
首先:通過展示一些因演講而一舉成名,并且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如林肯、羅斯福、周恩來等。并結合現實生活中,在公共場合下,有的人說話旁征博引,幽默風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聽眾的注意力;而有的人結結巴巴,緊張不已,甚至詞不達意的情況,讓學生感受出色的演講對一個人是多么的重要的道理,消除他們在心中認為演講只是名人們的事,與自己毫無關聯的誤解。
其次:通過播放一些著名的演講視頻,讓學生直觀的去感受演講的魅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的點撥演講的亮點之所在。避免學生只看熱鬧,而不看門道的現象。
再次: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老師可以進行點撥,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講,我們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光鮮,我們更要看到演講者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平時所進行的探索。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講要具備三大要素——好的演講稿、熟練的演講技巧及過硬的心理素質。并順勢導入本單元的教學。
【活動準備】用時四—五課時
這一部分的教學是繁瑣的,是重要的,也是活動探究單元學習內容的核心所在,單元教學的任務一、任務二都是在這一部分中要完成的。在這一部分里面,我設定了兩個教學目標:
(1)在閱讀四篇演講詞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握演講詞的主要特點,并就某一個主題撰寫一篇高質量的演講稿。
(2)通過模擬演講,來熟練掌握演講技巧,為第三部分的演講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對比閱讀
讓學生把這四篇演講詞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閱讀,找出它們的異同點,以求對演講詞的寫作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教師可提示學生在這樣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句式、人稱、開頭、結尾、語言的風格、感情的抒發方式、主題等。
既要引導學生理解演講詞的共性,如觀點鮮明、態度明確、思路清晰、內容充實等,還要引導學生理解演講詞的不同點:有的側重于感情激烈,有的語言幽墨,有的以情動人,有的以理服人。
在比較時,不僅讓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以領會其內涵。比如,同樣是演講,為什么在《最后一次講演》中,感情表現的'尤為強烈?而《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條理卻非常的清晰?通過這一追問,讓學生理解,演講要有針對性,做到“心中有聽眾”。要充分考慮聽眾的年齡、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二)精準閱讀
在教學《最后一次講演》時,我把體會這篇演講詞“情感充沛、充滿激情”的特點就作為了一項最主要的任務來完成。圍繞這一項主要任務,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
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激情
情感不像內容和結構,可以通過條分縷析來解決,情感要靠讀,用自己的聲音向別人去傳達,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會采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激情。
2、找幾處自己認為最富有激情的段落或語句,體會一下這些語言的特點。
學生找出的語句可能比較多,通過總結可以發現,富有激情的語言一般有這樣幾個特點。
(1)大多為短句;
(2)使用雙重否定的感嘆句式;
(3)設問、反問、反復和排比修辭的綜合運用;
(4)對比手法的運用等。
3、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話題,恰當的運用這些手法,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試著把它有感情的讀出來。
在《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教學當中,我就把理清作者的思路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我設計以下問題。
1、讓學生閱讀課文,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部分來列出本文的提綱。
2、為了說清楚自己的觀點,說說本文舉了哪些例子?除了舉例之外,作者還采用了哪些方法?
由于八年級的學生還沒有接觸到議論文,所以老師不宜使用過多關于議論文的專業術語,所以只能用這種問題讓學生了解舉例和對比在充分論述觀點時的作用。
3、品味亮點詞語,讓學生體會在學術演講中,語言要注意準確、嚴密。
舉例要具有典型性,比如:“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這句話中,“眼光”、“勇氣”和“毅力”三個詞語位置能調換嗎?為什么?
4、在學習本文的基礎上,寫一段文字論述“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本課的一個作業。
在進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和《慶祝奧林匹克運動25周年》的教學時,通過前面兩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對演講稿的某些特點已經有所了解。所以這兩篇文章的教學主要采用一種印證式的閱讀方法,即讓學生再次體會演講詞的那些特點在這兩篇短文中是如何的體現的。
(三)模擬演講
抽出一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任選四篇演講詞中的某一個片段,進行認真揣摩把握,最好達到能夠背誦的程度,然后到講臺,進行模擬演講,其余同學既作為觀眾,配合模擬現場,又要作為評判人員,對模擬演講的學生在演講技巧方面給予評價。提示學生在模擬演講之前,要揣摩當時的情景,盡量讓自己的演講具有真實感。然后師生共同總結提煉在演講時,有哪些技巧一定要把握。可以結合課本P94有關內容,讓學生進一步把握各種演講技巧的恰當使用。在這一環節的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多鼓勵,少批評;多肯定,少否定。對各種演講技巧的使用,要避免對學生進行程式化的硬塞,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果學生能夠創造性的運用某種技巧,而且又非常恰當,老師一定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贊揚。
【演講比賽】(用時兩課時)
這一部分的教學是本單元教學的最終歸宿,也是整個活動探究單元學習成果的最終呈現,凸顯了以活動為核心這一主題。這部分也是完成本單元的教學任務三。在這一部分教學任務中,主要是指導學生組織并落實演講比賽,幫助學生分好組,并相應做好演講比賽的前期準備工作,比如制定好評分標準,選好演講比賽的主持人,并撰寫主持詞,布置演講比賽的賽場,用手抄報或海報的形式做好演講比賽前的宣傳工作等等。在演講比賽進行的全過程中,教師也并非意味著要撒手不管,要全程參與整個活動,一方面是維持演講持續,另一方面細心觀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為以后開展類似的活動提前準備。
【活動反饋】
本單元的整體活動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所有活動結束之后,我會讓學生根據本次活動的開展,根據自己在參與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寫一篇情景作文,以作為本單元的作業。還可以結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學習,為這次演講比賽寫一篇消息、特寫或通訊等。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難點: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掛圖 拼音小黑板 拼音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課時重難點:準確讀出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看見過把兩個單韻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嗎?這樣的字母叫復韻母。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復韻母。
板書:aieiui
問:這里的復韻母都是由幾個字母合成的?
講:像這樣由兩個或三個字母組成的韻母就叫復韻母。
二、看圖學習語境歌,引出aieiui
1、圖上畫的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
教學語境歌:扎籬笆,圍樹苗,一棵矮來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過來吃青草。
2、這兩棵小樹苗怎樣?引出高矮的“矮”。
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出圍籬笆的“圍”。
小男孩在干什么呢?嘴里會發出什么聲音?引出“éi”。
3、只要把高矮的“矮”,嘴里會發出的聲音“éi”,圍籬笆的“圍”,都讀成第一聲就是我們要學的aieiui。
三、看圖學習字母ai
講:圖上的兩棵樹苗一棵高,一棵矮,“矮”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發a的音,開口度大,聲音響亮,然后迅速向i滑動,i的發音輕短,合起來一口氣讀成ai。
教師范讀:ai。
學生學讀ai。
ai有四個聲調:āiáiǎiài。
(集體讀字母和四聲,個人讀,分行讀)
記憶āi的形。
四、看圖學習字母ei
1.圖上的小孩子在喂羊羔,他嘴里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講:ei發音的方法和ai一樣,要先發e的音,e讀重一點,i讀輕短一點,模糊一點,就成了ei的音
教師范讀:ei。
學生學讀:ei。
ei有四個聲調:ēiéiěièi。
(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讀。)
2.怎樣記字母的形呢?
可以根據發音來記形。
五、看圖學習字母ui
問:1.圖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講:圍籬笆的“圍”發第一聲就是ui的音,要先發u的音迅速向i滑動就是ui的音。
學生練習讀準ui的音。
板書四聲進行練習。
2.怎樣來記ui的形呢?
六、鞏固練習
看板書采用多種形式讀準音
課中休息:
兒歌:復韻母,真有趣,兩個字母在一起,
口形變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記。
七、講標調方法
aieiui都是由兩個單韻母合成的,那么標調的時候應當寫在誰的頭上呢?
老師教你們一首兒歌,這首兒歌就告訴我們怎樣標調。
兒歌:有a不放過,沒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標在后一個。
八、指導書寫:
兩個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學的一樣。
九、作業
練讀aieiui的四聲。
連寫aieiui。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快速認讀聲母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準確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詞。
2、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藏著aieiui的音節。
3、試著用拼音詞講故事。
課時重難點:
能正確快速認讀聲母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準確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作好鋪墊。
1、師:小朋友,我們拼音王國里呀又多了3個復韻母朋友,你看他們來了:多媒體出示aieiui,誰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生:aieiui
2、師:已經認識他們了!那他們的兄弟姐妹認識嗎?你看他們也來了:多媒體出示:aiaiaiaieieieiei uiuiuiui
師:誰來讀ai的兄姐妹
生:āi ái ǎi ài
師:ei的`兄弟姐妹呢?
生:ēi éi ěi èi
師:ui的兄姐妹也想讓你們喊喊,誰來?
生:uīuí uǐ uì
師:齊讀:
3、師:如果他們的隊伍排亂了,你們能認出他們來嗎?
出示打亂的aieiui的四聲誰能認出他們來呢?
師:那我們來開火車!
師:我們一起來叫叫他們的名字!
師小結:小朋友,你們真是了不起,不按順序也可以認出他們來!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要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想聽嗎? 那就腳放平――腰挺直!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探究新知。
㈠聽一聽
師:有一天呀,烏龜和白兔碰到了一起,小白兔嫌烏龜爬得慢,烏龜不服氣,于是他們之間進行了一次比賽。你們看,他們正在比賽呢?多媒體出示:龜兔賽跑圖,小朋友們,他們各自都在干什么呀!
㈡說一說:
生:烏龜在拼命地爬 小白兔在睡覺
師:哦,烏龜在爬,白兔在睡覺。
多媒體相應出示:wū guīpá báitùshuì
㈢找一找
師:小朋友們,你們找找看,我們學過的復韻母藏在什么地方?看誰的火眼金睛能把他們找出來。
生:藏在烏龜的guī中 生:白兔的bái中 師:還有呢? 生:睡覺的shuì中
師:對,就藏在這兒。(邊說邊操作,紅色閃爍u??iu?)
㈣拼一拼
1、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找出來了!是呀,我們平常說的每一句話,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由我們學的拼音字母組成的! 拼音王國里多了這3個復韻母,聲母們都來歡迎他們,都想和他交朋友。
你們看:ai找到了朋友。出示:bpkh ai
2、師:ai找到了哪幾個好朋友,誰來說說他們的名字
生:bpkh
3、師:聲母b和ai交朋友,拼讀的時候怎么拼呢?先聽老師拼?b-aibaibai 誰告訴我,老師是怎樣拼的?
生:聲母要輕一點。 生:韻母要響一點,拼得時候要快一點。
師:是呀,聲母輕短 生:韻母響, 師:兩音相連 生:猛一撞。
師:說的好!我們一起來拼一下: 生:baibaibai
4、師:那其余幾個怎么拼呢?自己先試試。 師:誰先來: 生:paipaipai
5、師:跟聲母kh交朋友,誰來拼? 生:kaipaipai 生:haihaihai 師:好,誰來領大家一起讀:(一位學生領大家一起讀)
6、師:ai交了朋友,ei也想要交朋友呀!他的朋友誰來喊。
出示:mw ei
7、師:怎么讀好他們呢?我們男女生來比賽好嗎?先自己試一試。 師:這個誰來讀:男生來,派一個代表先來讀! 生:meimeimei 師:男生齊讀。 師:這個女生來讀,也先派一名代表! 生:weiweiwei 師:女生齊讀! 師:不分勝負:那交換后再讀!(女生先讀,再男生讀)。
8、師:aiei都有了朋友,ui當然也要有朋友啊!誰能來讀好它?
先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學生練讀) 師:呆會兒我們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開得順,要不要準備一下。(學生積極的準備) 師:準備的怎么樣了?再請同學互相讀給同桌聽,同桌之間也要交好朋友。(同桌互讀) 師:火車哪兒開? 師:哪兩列火車并列一起來開!
三、聯系生活,拼讀音節,自主探索。
1、師:小朋友們,老師又要帶大家出發了,去認識三樣新事物,想去嗎?那就(師:一二三生:坐端正)
2、師:你們認識他們嗎?多媒體出示:白菜梅花書柜 生:一棵白菜,一枝梅花,一個木柜(注意學生用的量詞)
師:這是我們常吃的白菜出示:白菜báicài bái是由什么組成的呀? 生:bái是由聲母b和韻母ái組成的。 師:誰來把它拼出來:生:báibáibái師:一起來拼? 師:cài是由什么組成的? 師:誰來拼?生:càicài 師:誰能把這個音節連起來拼一下: 生:báicài師:說的真好,獎給你一個大拇哥! 師:我們一齊讀!
3、師:那這兩個音節詞誰來拼讀,先自己試一試。 師:誰來讀第一個? 生:shuguì師:第二個誰來讀? 生:méihuā 師:huā是三拼音,讀時要注意:聲輕介快,韻母響。 師:齊讀。 師:男同學讀梅花,女同學讀書柜。 師:調過來讀
四、回歸生活,給物標音。
1、師:小朋友真聰明,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跟大家來做個游戲!猜一猜,誰能猜出我做的是什么動作?(師做“飛”、“拍”、“睡”的動作)
2、師:老師在干什么?(老師做飛的動作) 生:老師在飛。 師:對,這就是小鳥飛的音節,誰來拼?你能帶大家讀一讀嗎? 生:feifeifei 師:你帶領大家讀得真好,老師把這個好看的圖片送給你,課間游戲時你帶同學一邊飛一邊拼讀,好嗎? 生:好的。(學生非常高興地坐下了)
3、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周圍也有好多藏著aieiui這3個音節的詞語,我們來找一找好嗎? 生:好的。 師:(老師指著黑板問)這是什么? 生:黑板。 師:黑板是什么顏色的? 生:黑色的。 師:開動小腦筋,想想這里藏著誰? 生:“黑”里藏著ei。 師:真聰明,誰來讀這個音節! 生:heihei 師:我們把它貼在黑板上標出來。
師:墻壁是什么顏色的?這里藏著什么? 生:“bái”里藏著ái。 師:這是我們小朋友用的水杯,這里藏著什么? 生:這里藏著ēi。 師:還有嗎? 生:這里還藏著?i。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音節,然后把他們貼上去。生拼讀音節)
4、師:小朋友們,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地方可以用我們學的音節去標出來,請小朋友在課后找出來告訴老師,看誰找得最多。
五、運用音節,自主講話
1、師:小朋友們,剛才老師講了龜兔賽跑的故事,但是,龜兔賽跑結果怎樣呢?要請小朋友自己來講!你們行嗎? 那在講故事之前,先要把這些音節讀熟。出示:龜兔賽跑圖 誰來讀。 生:wuguipabaitushui師:讀得真棒,這里有個整體認讀音節wu都讀好了,應直接讀,不能拼,我們一起讀。(生齊讀)
2、師:那誰來根據漢語拼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先自己試試。 生:有一天,烏龜…… 師:講得真好!如果把故事中的白兔和烏龜的話講的更生動些,故事肯定會更好聽。請小朋友們回去作充分的準備,下節課我們進行故事比賽。
3、老師這里還有一句關于龜兔賽跑句子呢,能讀出來嗎?
小白兔,白又白,要和烏龜來比賽,你猜猜,誰厲害?
六、總結
今天我們讀了聲母與aieiui相拼的音節,小朋友們學的很認真,大家要好好學拼音,學好了拼音我們就能說好普通話,能自己讀懂故事書了。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會認“乖”等7個生字,會寫“憑”等13個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稿紙、梅花、跌倒、開辟、抓癢、撞疼、屏息凝視、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了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貓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課件(或錄像、圖片);貓叫聲錄音帶。
2、學生收集有關貓的圖[文資料,張貼到教室的相關欄版上,辦一期“貓趣”展。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
a.導語:觀看了同學們精心布置的“貓趣”展版,老師對貓的了解和喜愛都更進了一步,這小生靈真是有趣、可愛!參觀了“貓趣”展,你最想說什么?
b、師生各抒己見,談“趣”激情。
2、揭示課題,簡介老舍。
整體惑知
1、自由練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可自讀,可同桌一起讀)
2、反饋生字詞預習情況。
自由發言,就容易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互相提個醒。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聽后交流: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了你怎樣的第一印象?
4、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課文大意,理清課文條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脈絡“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點句,連起來讀一讀。
b.設計填空題,如:
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寫大花貓( );第( )自然段寫滿月的小貓( )。
c、設計板書,如:
老實 貪玩 盡職
(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 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剖析“古怪”,賞“貓”悟“情”
1、自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簡要概括出貓性格古怪的'幾個方面,然后全班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每人以貓的一個性格特點為例,把文中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語句讀給同伴聽。
3、深入研讀,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歡這一只“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的花貓嗎?你是通過哪些描寫來體會的?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引導賞析:抓住“屏息凝視”“一連”“非……不可”邊讀邊想象,并結合相關課件演示,體會作者對這只“盡職”的貓的欣賞、喜愛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體會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讀、比較、品賞關鍵詞語等方法,體驗作者滲透于字里行間的愛意。如:
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積累運用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小組合作學習:
用“任憑……也”“非……不可”“無論……也”“……可是……”分別說句子,比比誰說得準確、說得多。
3、擴詞練習
貪( ) 性( ) 高( ) 采( )
貧( ) 姓( ) 稿( ) 踩( )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0
【內容分析】
《化石吟》所在的這一單元的幾篇文章都與科學密切相關,內容豐富多彩。閱讀這些文章,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新課標在這一單元中要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化石吟》寫的是化石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科學家通過它,能給我們展示出億萬年前地球上的奇異畫面。化石功不可沒,科學真是神奇,科學家更是偉大。
學習這一課時,為了準確理解課文內容,有必要聯系生物學的內容,就文中涉和的如魚類的進化、鳥類的進化、兩棲類的進化、被子植物、恐龍、猛犸等內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講解過多,不能上成生物課。
課文是一首科學詩,以詩歌的形式,傳達科學的內容。兼具科學與文學之美。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⑵了解化石展現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2、能力目標:
⑴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⑵學習快速閱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3、德育目標:
認識到科學的美,培養對生物世界的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教學難點:聯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關于教法】
為此我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朗讀法: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謂化石,親切自然,字里行間流露出贊嘆之情。非誦讀不能體會其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感受情感之美和音樂美。
2、聯想想像法:億萬年前地球上神奇的景象,化石作了一一的記錄,科學家據此復原了古生物的形象,要求學生根據詩歌所提供的`素材描繪出想象中的遠古世界,并以優美的語言,有條理的思維描畫一翻,這對于鍛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3、討論點撥法:教學中充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的探究詩歌的內容和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考慮、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教學設想】
預計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投影展示字詞,完成知識目標一,展示古生物圖片,完成知識目標二。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認識詩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聯想想象,描畫化石所出現出來的奇幻圖畫。
第二課時: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探究詩歌的內容。
查找資料,寫一篇介紹恐龍的短文,提倡用詩歌的形式。
下面我就以第一課時為例,說一下具體的課堂實施。
【教學程序】
一、提前安排好預習
1、劃出自身認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會讀會寫。
2、熟悉課文。
二、精心設計導語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或看到介紹古生物的畫冊,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輝煌的遠古洪荒世界。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是生命信息的演繹,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三、投影儀展示準備的字詞,完成知識目標一,檢查掌握情況
投影電腦中的關于古生物的圖片,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詩歌朗讀
教師范讀詩歌,學生注意領會。然后指學生朗讀。
(注意維護學生的熱情,多發現朗讀時的優點,給予鼓勵。至于他們的缺乏,課外私下推薦。)
提出問題:找出詩中哪兩節結構相近?它們在內容上,在全文的結構中起什么作用?
五、分組討論
詩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說包括了海、陸、空全方位立體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們通過時光機器,分成幾個探險小組,漫游到了那個世界,你看到的應該會是一幅怎樣奇麗的畫面,下面我們分組討論,看哪一組想象合理,奇異,描繪的優美動人。(采用分組討論,提出要求:各組推舉一名代表,集中表達本組意見,只要有出色的地方,帶頭鼓掌,為他們的表示。)
六、總結
科學家研究保管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去漫游那遠古洪荒、滄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盡可能地去維護地球上接近滅絕的珍稀動物,而不是讓后世的人們在博物館中去慨嘆、遐思,這更多的需要全人類珍愛我們生活著的這個星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了秀水藍天、花紅草綠。
【板書設計】
化石吟
科學詩
首尾圓合1~2節:問句引發想像
收放自如3~6節:主體具體抒寫遐思內容
7節:回應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1
一、 單元教材解讀
本單元主要是三篇記人的文章:第11課《永遠的白衣戰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記敘了護士長葉欣面對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從死神手里把患者一個一個地奪回來,自己卻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犧牲的動人事跡。第12課《“番茄太陽”》以“我”的見聞為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好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著對盲童的喜愛之情。明明雖然看不見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麗可愛,聰明機靈,有一顆善良的心,懂得關愛別人,她就是一個“番茄太陽”,掛在了“我”的心里,讓“我”感受到了溫暖。第13課《第一次抱母親》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發現母親的身體很輕,不由得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自己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課文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簡潔生動地描寫了“我”抱母親時的情景,表達了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第14課《我不是最弱小的》講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二、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學會寫文中的生字,認識綠線內的字,并理解有生字
組成的詞語。
3. 能夠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閱讀課文了解人物形象。
4. 體會“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
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5.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6.教育學生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保護弱小者。
7.學習運用幾個詞語寫一段描述雨景的話。
三、教學用具:實物、圖片、投影、多媒體課件等。
四、教法:讀悟結合 啟發式 情境式 創設情境 調動情感經驗 自由表達
五、學法:小組合作學習,自主 合作 探究
11 永遠的白衣戰士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嫻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
3.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養成教育訓練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習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 讀著“永遠的白衣戰士”這個課題,就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們關于“非典”時期那人人自危的種種記憶。可能因為大家當時還小,沒有太多的記憶,現在我們看一些當時的照片,了解一下那個非常的時刻。(出示畫面)那么誰知道“非典”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嗎?它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學生交流資料)
非典型肺炎:是以變異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主要以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如發熱、干咳、呼吸氣促)的呼吸道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根據這種流行病的特征將其命名為“重癥(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英文縮寫為“SARS”(讀作“沙斯”或“薩斯”)。
2.引出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
3.圍繞課題,說說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學課文
1.先把課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讀兩遍,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3.讀后在文中將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一讀,認清字形。
4.思考課文寫的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朗讀,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糾正讀錯的字句。
(2)引導學生欣賞別人的朗讀,學習借鑒,取長補短。
3.默讀課文,思考和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說說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特別注意。
3.教師范寫:“咳”、“測”、“器”。
4.學生在語文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在習字冊上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認讀詞語
非典型肺炎 傳染 疾病 戰場 硝煙 戰爭 “非典”
身先士卒 晝夜拼搏 永不疲倦 斬釘截鐵 心甘情愿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上以上一些詞語。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2——7自然段。
1、創設情境,導入文本
是啊,2003年,非典肆虐!人們都陷入極度恐慌之中。這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就在這場抗擊非典的戰爭中,有一位護士長“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自己卻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在廣州殯儀館人們為她送別的時候“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為什么人們對她如此懷念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讀一讀她感人的事跡。
1.教師深情地誦讀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學要求,布置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跡?找出來讀一讀。
(2)邊讀邊想:這幾段課文分別描寫的是什么內容?用一兩句話概括下來,寫在各個段落后邊。
(3)自己選一兩個段落認真讀一讀,用“——”畫出直接描寫葉欣的行動或語言的句子,再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也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
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4.組織學生交流。
(1)說說各自概括的重點段的內容。
(2)談談選讀有關段落的體會。
注意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憊”、“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通過理解這些詞語,加深對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據學生交流過程中所選擇的段落,適時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交流,使學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偉大人格的感染。
5.指導學生說話。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高風險: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必須將堵塞其間的大量濃血痰排除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一個“非典”重癥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
體會到“非典”這種疾病的傳染性強、死亡率高。
高效率: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葉欣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讓患者呈半坐臥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藥,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于脫離了危險。
從葉欣一連串嫻熟的護理動作中可見她工作的高效率。
高強度: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
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
高強度的工作使葉欣疲憊不堪,才會被病魔擊倒。
(4)運用這些語句,自己組織語言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說一段話。
感悟人物形象
面對高風險的工作,她有沒有害怕?(板書:臨危不懼、身先士卒)她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同事的呢?
(1)指名讀,出示: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協商的余地。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2)從葉欣這么斬釘截鐵的話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對同事的關心、舍身忘死的精神。(板書:舍身忘死)
(3)指導朗讀。
多種形式,指導讀好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
6.學習1、8、9三個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朗讀。
(2)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又是怎樣描寫護士長葉欣的?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3)齊讀這三個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深化課題
1.為什么說葉欣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課題可不可以改為“永遠的白衣天使”?
2.小組討論。
3.交流。
四、課外延伸
1.收集介紹全國人民抗擊“非典”情況的資料,搞一次展示活動。
2.收集葉欣生平事跡的資料,補充閱讀。
板書設計:
11 永遠的白衣戰士
救死扶傷
身先士卒
舍己為人
12 “番茄太陽”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第四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2.理解“番茄太陽“的內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習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番茄:這是什么?(西紅柿、板書:番茄)
2. 這些名稱說明了番茄的基本特點,來自西方(番是外國的意思),茄科植物,形狀像柿子,果實紅色。
3. 它與太陽(板書:太陽)有什么相似點嗎?(又紅又圓)
4. 讀課題,說說自己讀題后的疑問?
5. 簡介作者
作者衛宣利,在一次車禍中癱瘓,靠雙拐走路,為逃避父母包辦婚姻來到課文所講的這座小城。心情灰暗的衛宣利因為一個盲童小女孩而發生了改變。讓我們來了解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讀一讀課文后的生字,讀準字音。
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對朗讀有困難的段落,可以多讀兩遍。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且練習用幾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檢查自學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正音。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說說哪幾個生字比較難記,寫時要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戚”、“獻”等字。
4.學生描紅。
五、布置作業
1.在習字冊上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想想“番茄太陽”的含義。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默寫生字。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一)整體把握,理清線索。
1.精讀第一部分——體會作者的心情。
(1)“我”來到這座城市時的心情如何?
(2)后來心情有了怎樣的變化?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3)是什么原因發生變化的?
2.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我”的心情變化的語句,讀一讀,聯系上下文體會出“我”的心情:
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
3.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給“我”鼓舞和感染,給“我”帶來這樣好的心情變化。
(二)深入課文,悟形體情
1.感受小女孩的愛笑,體會“我的心情覺得溫暖起來”。
(1)誰能說說“我”為什么差不多總是中午去菜場?
(2)“我”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小女孩父親的動作和語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媽媽的表現來想象當時的情形,體會一家人相互之間的關愛和溫情。
(3)為什么“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
讓學生自由發言,表達感受。
2.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麗,體會“讓人隱隱心疼”。提問:為什么看到明明,會“讓人隱隱心疼”?引導學生了解小女孩雙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道這一家人來到城市一買賣為生,真正目的是為了給孩子治病。同時,領會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體會一家人生活的艱辛和明明的不幸。
3.感受明明的聰明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體會“番茄太陽”的情感蘊涵。
(1)提問:明明雖然雙目失明,但他并沒有因為失明就失去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個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對生活充滿了熱愛的小女孩,大家有沒有讀出這一點,從哪里看出來的?
讓學生自己讀書,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現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陽”了嗎?你認為明明對太陽的這一說法好嗎?引導通過討論體會“番茄太陽”表達出來的深刻意蘊。領會明明對認識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認識以后的欣喜。
(3)體會“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著人走”。指導:明明是在什么情況下這樣笑的?你從這笑聲中聽出了什么?
(4)指導讀這一部分,要求能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讀出人物心情。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指名朗讀課文
二、繼續精讀課文
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樸,體會“我”內心的激動。放手讓學生讀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然后談自己的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抓住這樣幾點:
(1)理解: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這句話用“番茄太陽”來喻指小女孩的笑臉,并且一個“掛”字,形象地寫出了小女孩給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和溫暖的感受。
(2)明明臨走時跟“我”說的一段話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樣回答?
(3)為什么“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這個“番茄太陽”與前文又有何不同?指什么?是什么在溫暖我的心。
明明雖然與我分別了,可他那活潑開朗、純真善良的心靈,她那無私的愛,就像她所摸到的“番茄太陽”那么美麗,那么溫暖,永遠留在我的心里溫暖著我的心,激勵著我。
三、拓展交流,升華情感
1.讓學生說寫祝福明明的話。
2.“我”今后的心情還會像開始時那樣灰暗嗎?
四、板書設計:
“番茄太陽”
“我”灰暗——溫暖——快樂——感動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2
展示積累
選擇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誦給同桌聽。
賞讀“可愛”,晶“情”動“情”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從哪些方面感受到“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又是從哪些描寫體會到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的?
2、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a、觀察插圖,體會小花貓的可愛。
b.將課前收集的有關老舍先生酷愛花草的資料與他“放任”小花貓淘氣的描寫進行對比, 以加深感受。
c、聯系語境理解“開辟…‘生氣勃勃”。
3、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把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總體梳理,回歸全文
1、小組討論:老舍先生筆下這只既古怪又可愛的花貓,為什么能在我們的腦海里留下難以抹去的印象?
2、各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梳理:
(觀察細致入微、描寫真實具體、將貓視為朋友、字里行間處處留情)
3、朗讀全文,加深體會。
自主選擇,積累詞匯
1、用喜歡的符號圈劃出自己最欣賞的詞語、句子,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再摘抄在“采蜜本”上。
2、同桌互相交流。
閱讀鏈接,拓展延伸
1、讀一讀課后“閱讀鏈接”中的兩段話,想一想:同樣是關于貓的描寫,這兩段話與老舍先生的《貓》一文,在觀察與表達的角度上分別有什么不同?
(提示:第二段話與課文《貓》相似,側重于用擬人的手法側面描寫貓的生活習性,并于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第一段話則從正面直接描寫貓的外形特點。)
2、小組交流。
3、課后留心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幫它拍攝一張相片或畫一張畫像,然后為相片或畫像配一段旁白。
板書設計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語言建構與運用:探討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征,能夠運用多種媒介展開有效的表達交流。
2、思維發展與提升:理解、辨析媒介信息,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理性思維水平。
3、審美鑒賞與創造:學會辨別是非、善惡,能夠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
4、文化傳承與理解:關注網絡信息和網絡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點:
理解、辨析媒介信息,學會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理性思維水平。
教學難點:
學會辨別是非、善惡,能夠形成自己獨立的判斷。
課時:
2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認識多媒介,辨識信息
一、認識多媒介
1、閱讀陳力丹《傳播媒介變遷的社會影響》一文(教材P75-76),思考:面對傳播技術的不斷更新,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
明確:當我們享用傳播科技帶來的便利時,也應該保持警覺與思考,不能癡迷于電視、網絡而成為科技的奴隸,不能被自己所創造的東西所異化,還應遵守法律和公序良俗。
2、閱讀李宇明《不同媒介的語言特征與網絡語言的發展》一文(教材p72-74),思考:網路時代的語言交際有什么特征?
明確:要注意兩點,其一是語言交際的“技術性”越來越強;一是分出了虛擬和現實兩個空間的語言生活。
3、課下活動建議:
(1)圍繞近期發生的某個新聞事件,開展一次有關“身邊人獲取信息的習慣”的調查,并對調查結果展開分析,歸納、不同媒介的傳播特點。注意要抓住與調查目標相關度較高的設問要點,如:平時獲取新聞的途徑、得知這一新聞事件的最初渠道、這一事件中最感興趣的新聞點、想深入了解事件時的首選媒介:調查時應考慮被調查者職業、年齡等的代表性,以獲得較為全面的調查數據。
(2)寫一則校報的招聘啟事,需要通過不同的傳播媒介發布出去,以得到更多同學的關注和響應。選擇幾種你熟悉的傳播媒介,根據其傳播特點對招聘啟事進行改寫,如調整內容、語言、呈現形式等,并說說這樣改寫的理由。
二、辨識媒介信息
1、閱讀《呂氏春秋-察傳》一文,并思考問題。
夫傳言不可以不察,數傳而白為黑,黑為白。故狗似玃,玃似母猴,母猴似人,人之與狗則遠矣。此愚者之所以大過也。
聞而審,則為福矣,聞而不審,不若無聞矣。齊桓公聞管子于鮑叔,楚莊王聞孫叔敖于沈尹筮(shì),審之也,故國霸諸侯也。吳王聞越王勾踐于太宰嚭,智伯聞趙襄子于張武,不審也,故國亡身死也。
凡聞言必熟論,其于人必驗之以理。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轉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之,舜以為樂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也。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
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子夏之晉過衛,有讀史記者曰:“晉師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于晉而問之,則曰,晉師己亥涉河也。
辭多類非而是,多類似而非,是非之經,不可不分,此圣人之所慎也。然則何以慎?緣物之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則得之矣。
(選自《呂氏春秋-察傳》)
小組討論: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類似文中所說虛假信息傳播的例子?在班里與大家分享。
明確:“察傳”即對傳言進行審查,以定其是非。《察傳》一文論述要慎重審察傳言,因為“辭多類非而是,多類是而非”,所以“聞言必熟論”,“是非之經,不可不分。”如何才能弄清傳言的.是非?文章提出“驗之以理”,“緣物以情及人之情以為所聞”,才能真正了解實情。現實生活中的例子:20xx年“海南香蕉含有類似SARS病毒”的傳言令海南蕉農損失8.22億元;20xx年聽信日本核污染影響到食用鹽,大量市民瘋狂搶購食用鹽,造成社會恐慌......等等,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第二課時善用多媒介
一、微寫作練習
有人說,如今“人人面前都有麥克風,人人都是新聞發言人”。請從下面《論語》選文中選擇一句,根據對所選句子的理解談談你對“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話語權”這一現象的看法。要求:正確理解所選句子的意思,自圓其說,條理清楚。
①巧言令色,鮮矣仁。
②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③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④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⑤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⑥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示例】“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道路中聽到的事隨意地散布出去是不道德的做法。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話語權,是對權利的尊重;然而權力與義務同行,我們享受話語權同時也需認識到其所伴隨的義務與責任。網絡興起已有十余載,網絡暴力已不再是陌生詞匯,但這不意味著作為網民可以躲藏在千萬數據之后肆意妄為。于平臺,更多網站逐步實現實名制,加強了人們對言語內容的重視;于個人,我們應從源頭抓起,杜絕“道聽而涂說”,嚴格過濾虛假、有害信息沒有義務的履行也就沒有權利的賦予,對言語負責,合理參與才是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道德體現。
二、多媒體運用實踐
學校近期擬舉辦次戲劇節,你所在的年級準備參加這話動。小組合作,為班級的節日寫個跨媒介宣傳推廣方案。
流程及提示:
1.確定宣傳主題、目標受眾和媒介種類。每小組選擇一種媒介,集中力量宣傳,允分發揮這種媒介在宣傳功能上的優勢,例如校報、校廣播臺、校電視臺具有權成性,而一些自媒體平臺則傳播迅速,吸引力強。
2.設計宣傳方案,擬寫宣傳語,確定圖片、音視頻材料的使用策略等。要根據所選媒介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設計。例如在校電視臺播放宣傳短片,要設計短片畫面內容,撰寫畫外音文稿;進行網絡直播,要選擇恰當的直播場地,撰寫直播內容的腳本;使用網絡公眾號,則要擬寫有吸引力的標題和可讀性較強的文章,選擇與之相匹配的圖片或視頻。
3.根據受眾情況和媒介特點,選擇最佳發布時間。因為是校園活動,主要受眾是老師和同學,所以如使用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可以選擇課間、午休時發布信息;如使用網絡推廣,則應選擇晚上或周末發布信息。此外,還要注意把握宣傳的頻率,頻率過高,容易使受眾厭煩;頻率過低,又達不到宣傳效果。
4.多媒介的運用可以充分自主化、個性化,但同時我們要有媒介使用的自律性,不做“標題黨”,不夸大宣傳,更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誦讀欣賞中選擇了三首唐詩,都是與景色與關,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寫,來抒發個人的情懷,表達各自的豪情壯志。
教學設想
通過多讀來領會詩歌的意境,通過對意象的把握來理解詩歌感情。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望岳》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視頻及圖片,請同學們自由發言。簡單點評后轉入杜甫的《望岳》)
二、板書課題,指名簡介作者。
我們學過很多杜甫的詩篇,下面我首先請一位同學將杜甫介紹一下。屏幕展示: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人稱詩圣;其詩被喻為“詩史”;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品讀詩歌
(一)朗讀詩歌
1、配樂詩朗誦《望岳》(出示視頻和音頻材料)。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奏。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古箏曲)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4、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二)解題
問: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詩人由遠望到近望,由細望到想象將來登岳遠望之景,全詩以“望”字貫穿全詩,“望”字成了全詩的線索。在望岳的過程中表現了作者驚嘆、贊美、陶醉、豪邁之情。
(三)逐句理解詩歌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則驚奇、贊嘆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系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據注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后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注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岳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云”;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說明了什么?(這是詩人神游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四)再次品讀詩歌,理解景色的特點,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1、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詩歌
學生在配樂下自由朗讀詩歌,同桌之間相互交流,看誰讀的最有詩意。
2、作者為什么產生如此的情感呢?他驚嘆什么,又贊美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因景而生情,這是客觀因素;有沒有作者的主觀因素在里面呢?當時詩人二十幾歲,這也是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兩句詩中還蘊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視萬物。
四、總結。
杜甫一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發生以后,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為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于這動蕩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后,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么?
學生自由發言。
第二課時《錢塘湖春行》
一、導入。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如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這首詩以即景寓情見長,寫詩人騎馬瀏覽中所見到的西湖早春風光,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如親見一般,真不愧為名篇。
二、感受詩歌
詩人是騎馬游西湖,所以詩里提到了“游蹤”,但詩里寫游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致交代的,要仔細想想才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后說說詩人的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問: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問:“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為什么說“云腳低”?(“云腳”,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講:杜甫有句云“日腳下平地”,形容太陽落山;李賀有句云“露腳斜飛濕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狀。腳,有下垂義。
問:“幾處早鶯”有什么含義?(鶯不多;如多,當為“處處”。)為什么“爭暖樹”。(余寒猶在,鳥兒也想曬太陽。)鶯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誰家”猶言某家,“銜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見也不多。)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鶯燕不多,故為早春。這兩句專寫鳥兒。
問:第五、六句寫了什么?(花草)為什么說“亂花迷眼?(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暗切題中“行”字)寫淺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沒蹄”,也是暗切題中“行”字。)
問:最后兩句是怎么結住全詩的.?(用抒情方式)作者在全詩中流露出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詩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這種感情?(“最愛”)
師歸納:前六句景中有情,后兩句情中有景。全詩情景交融。
三、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一個“行”字上,“行”字寫得好,才能見出騎馬游春的樂趣。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截取其中一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這樣,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第三課時《登飛來峰》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過黃山上的飛來山嗎?……你們覺得奇怪不奇怪?山上為什么會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們來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讀《登飛來峰》
1、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2、全體學生齊讀并背誦。
三、在教師的點撥下品味全詩。重點品味蘊含在詩中的哲理。
1、本詩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點撥要點:
首句點明了地點,第二句緊承首句而來。通過具體的描寫,進一步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鋪墊,在此基礎上,詩人自然地寫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為身在最高的層次。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2、本詩是一首哲理詩,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來的?
點撥:①哲理是從具體的情境中自然提煉出來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加以表達的。即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
③由學生談談對這兩句蘊含深刻的詩的理解。
四、質疑活動
1、《登飛來峰》前兩句,后兩句的側重點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詩歌中常被用來比喻讒佞之類的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王安石此時還沒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擊,應該說他的心境是積極的,但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3、詩人借登飛來峰觀賞景色,闡明了一個怎么樣的哲學道理?同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要點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會被浮云遮住視線,可以看得清、看得遠;深層含義,有成就大事業的胸懷,才能不畏懼讒佞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
五、討論活動,邊討論邊板書
①②描寫景物——充滿生機
③④抒發情懷——躊躇滿志
六、小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作于王安石29歲時。這是他出世以來,初顯才能,胸懷抱負的時期,表達了詩人躊躇滿志的情懷。全詩將寫景與抒懷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突出了詩的主題。
板書設計
望岳錢塘湖春行登飛來峰
杜甫白居易王安石
遠望湖水
望近望早早鶯早春美好景色①②描寫景物——充滿生機
凝望春花、草對早春的喜愛之情③④抒發情懷——躊躇滿志
想象綠楊
誦讀欣賞教案
編寫人:竹西中學鈕谞源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誦讀欣賞中選擇了三首唐詩,都是與景色與關,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寫,來抒發個人的情懷,表達各自的豪情壯志。
教學設想
提點學生注重情景交融,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讓學生通過景色的描寫來把握作者的感情思想。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望岳
一、導入
運用圖片展示法,電腦上展示東岳泰山的照片,讓學生談談自己觀看的感受。或者是請到過泰山的學生談談自己旅游的感受。由學生的感受引入課題杜甫的《望岳》。
二、學生讀詩歌,確定全詩的著眼點
1、學生自由朗讀詩歌,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寫泰山的
2、請同學朗讀詩歌,其他同學點評他的停頓有沒有,有沒有讀出泰山的氣勢。
3、聽范讀,在聽的過程中確定詩歌的著眼點在哪里。
明確:著眼點是題目“望岳”中的望字,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泰山進行“望”,從而描寫泰山的雄偉。
三、了解詩歌內容
1、學生借助工具書,自己疏通詩句,了解詩意。
2、全班交流回答,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歌的句意。
四、品讀詩歌
1、詩人描寫泰山雄偉的目的在哪?結合創作背景談談你的認識。
杜甫是在科舉不第游歷時,見到泰山,并寫下此詩。全詩沒有一點落第后的頹廢消極,而是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現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2、再次齊讀詩歌,不僅讀出詩歌的氣勢,更要讀出作者的曠達胸懷。
3、感受詩人的寫作藝術
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絕唱,談談這首詩除了氣勢外還有什么地方歲吸引你,指出來并說明理由。
1)、煉字。鐘--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的有情有義。割--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割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虛實相生
4、學生課堂上背誦詩歌
第二課時錢塘湖春行
一、導入
初一的時候我們學習過《早春呈水部八十八員外》,這首描寫早春景色的詩,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春景的,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二、了解詩人,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無比喜悅的心情。
三、讀詩歌,明詩意
1、學生相互朗讀詩歌,讀出作者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2、教師分句,講述詩歌的大體意思
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這兩句是近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初平”寫春水漾滿湖堤。“云腳低”寫遠望白云朵朵,似與湖水相接。
2)“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這兩句是近景,寫高處,寫鶯、燕的動態。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們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初春生機勃然的感覺。“詩眼”在“早”“新”兩個字上:“幾處”而不是“處處”,“爭暖樹”是說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云歌唱,可見是“早鶯”。“誰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則是剛剛開始筑巢,可見是“新燕”。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詩人以很輕的疑問語氣敘述這些景象,不是實問,也不是存疑,而是對早春景色情動于衷的喜悅。
3)“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也是近景,寫地上的花草,寫人們騎馬游春的陶醉感。走馬看花,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兒也在與詩人游戲。春草雖茂,但卻不高,也才剛剛沒過馬蹄。這是作者對景物入情入微地觀察,將游春人也融入春色來寫了。這兩句透出詩人游春的舒感。
4)“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這兩句略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里更是美不勝收。詩人在這兒完全陶醉了,留連忘返了。這兩句寫詩人游春非常盡興。
3、品味作者感情
整首詩雖然是寫景,但卻也融進了作者濃濃的感情在內,表現了對早春的喜愛之情。
四、拓展延伸
與《早春》對比閱讀,看看詩人的選意象的不同點,共同點,學生課上自由交流,課后與老師討論。
第三課時登飛來峰
一、導入
我們祖國的名山是數不勝數的,每個省市幾乎都有一座名山,前面我們感受到了杜甫眼中的泰山,今天讓我們再來領略另一座山的風采。那就是黃山上的飛來峰。
二、讀詩歌,解詩意
1、聽老師范讀,學生注意停頓
2、學生朗讀詩歌,爭取詩歌
3、請同學朗誦詩歌,其余同學在聽的過程中腦海中想象飛來峰的奇景
4、電腦上展示圖片,看看與你感受到的景象是否相同
5、老師講解詩歌大意。
三、品讀詩歌的哲理
這首詩除了寫景之外,更是一首著名的哲理詩,尤其是詩歌最后兩句,在議論中闡述哲理。你從這里都讀出了哪些哲理呢?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四、總結
這是一首登高覽勝之作。后兩句議論結合寫景,顯得非常自然。以“浮云”為喻,反襯詩人對當時保守勢力的蔑視;“不畏”二字,道出“身在最高層”的獨特感受。
板書設計
望岳錢塘湖春行登飛來峰
景——雄偉寫法:情景交融景充滿生機
情——曠達議躊躇滿志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5
復習引入
1、出示第二自然段:“鵝的高傲,更體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吃相中。”
齊讀。
2、引入:上節課咱們通過學習,知道了作者從“姿態、叫聲、步態、吃相”四方面表現白鵝高傲的特點。那么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的?咱們今天還是用讀書、討論的方法來解決你們提出的這個問題。
自學探究
你覺得作者是怎樣具體描寫的呢?請在感受較深的詞句邊上寫旁注,并嘗試讀出自己的體會。
討論交流
1、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體會。全斑交流。
2、理解“叫聲”
a、出示:“厲聲呵斥”、“厲聲叫囂”、“引吭大叫”。
聯系上下文及生活實際,說說你對這三個詞的理解。
(聲音嚴肅、大聲斥責、大聲叫喊吵鬧、放開喉嚨大叫)
b.聯系生活,想象“狗的狂吠”是怎樣的情景?(讓人害怕)
作者說鵝的叫聲不亞于狗的狂吠,為什么要這樣寫?
(突出白鵝看守門戶的本領;突出對白鵝的喜愛。)
c、小結:從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歡白鵝,實際上恰恰是對它“看守門戶”的本領的贊美。
d.有感情朗讀。
e、你們喜歡這樣的描寫嗎?文中還有多處這樣的描寫,你能找出來說一說、讀一讀嗎?
3、理解“步態”
a、(VCD播放京劇中凈角出場的情景):同學們仔細看這段影片,這是京劇中凈角出場的情景,看后談談你的體會。(交流中結合理解“步調從容、大模大樣”)
b.朗讀第四自然段,加深體會。
c、小結:作者發現了鵝與鴨的`步態的些許差別,并準確地描寫出鵝的步態特點,寫得這么貼切,他平常該多仔細觀察啊1
d.你在讀文中,還有沒有這樣的體會?能不能舉例說說呢?
4、理解“吃相”。
a、聯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鵝“三板一眼、一絲不茍”的吃相。讀出自己的體會。
b.想象“狗偷吃、鵝咬狗”的情景,并讀出其中的趣味。
c、交流“人伺候鵝”的情景。
5、小結:作者仔細觀察,細致描繪,有詳有略,這種寫作方法值得大家學習。
課堂練習
1、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找出來,并抄一抄,讀一讀。
2、四人小組內交流。
拓展活動
簡介豐子愷,推薦豐子愷作品。
板書設計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2-23
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2-29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5篇)02-23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5篇02-23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通用15篇02-23
語文八年級蘇教版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18
語文七年級(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18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12
二年級下冊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