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精選21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
一、 單元教材解讀
本單元主要是三篇記人的文章:第11課《永遠的白衣戰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記敘了護士長葉欣面對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從死神手里把患者一個一個地奪回來,自己卻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犧牲的動人事跡。第12課《“番茄太陽”》以“我”的見聞為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好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著對盲童的喜愛之情。明明雖然看不見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麗可愛,聰明機靈,有一顆善良的心,懂得關愛別人,她就是一個“番茄太陽”,掛在了“我”的心里,讓“我”感受到了溫暖。第13課《第一次抱母親》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發現母親的身體很輕,不由得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自己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課文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簡潔生動地描寫了“我”抱母親時的情景,表達了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第14課《我不是最弱小的》講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二、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學會寫文中的生字,認識綠線內的字,并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 能夠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閱讀課文了解人物形象。
4. 體會“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5.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6.教育學生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保護弱小者。
7.學習運用幾個詞語寫一段描述雨景的話。
三、教學用具:
實物、圖片、投影、多媒體課件等。
四、教法:
讀悟結合 啟發式 情境式 創設情境 調動情感經驗 自由表達
五、學法:
小組合作學習,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嫻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
3.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習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 讀著“永遠的'白衣戰士”這個課題,就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們關于“非典”時期那人人自危的種種記憶。可能因為大家當時還小,沒有太多的記憶,現在我們看一些當時的照片,了解一下那個非常的時刻。(出示畫面)那么誰知道“非典”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嗎?它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學生交流資料)
非典型肺炎:是以變異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主要以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如發熱、干咳、呼吸氣促)的呼吸道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根據這種流行病的特征將其命名為“重癥(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英文縮寫為“SARS”(讀作“沙斯”或“薩斯”)。
2.引出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
3.圍繞課題,說說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學課文
1.先把課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讀兩遍,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3.讀后在文中將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一讀,認清字形。
4.思考課文寫的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朗讀,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糾正讀錯的字句。
(2)引導學生欣賞別人的朗讀,學習借鑒,取長補短。
3.默讀課文,思考和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說說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特別注意。
3.教師范寫:“咳”、“測”、“器”。
4.學生在語文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在習字冊上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認讀詞語
非典型肺炎 傳染 疾病 戰場 硝煙 戰爭 “非典”
身先士卒 晝夜拼搏 永不疲倦 斬釘截鐵 心甘情愿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上以上一些詞語。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2——7自然段。
1、創設情境,導入文本
是啊,2003年,非典肆虐!人們都陷入極度恐慌之中。這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就在這場抗擊非典的戰爭中,有一位護士長“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自己卻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在廣州殯儀館人們為她送別的時候“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為什么人們對她如此懷念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讀一讀她感人的事跡。
1.教師深情地誦讀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學要求,布置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跡?找出來讀一讀。
(2)邊讀邊想:這幾段課文分別描寫的是什么內容?用一兩句話概括下來,寫在各個段落后邊。
(3)自己選一兩個段落認真讀一讀,用“——”畫出直接描寫葉欣的行動或語言的句子,再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也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
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4.組織學生交流。
(1)說說各自概括的重點段的內容。
(2)談談選讀有關段落的體會。
注意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憊”、“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通過理解這些詞語,加深對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據學生交流過程中所選擇的段落,適時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交流,使學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偉大人格的感染。
5.指導學生說話。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高風險: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必須將堵塞其間的大量濃血痰排除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一個“非典”重癥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
體會到“非典”這種疾病的傳染性強、死亡率高。
高效率: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葉欣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讓患者呈半坐臥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藥,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于脫離了危險。
從葉欣一連串嫻熟的護理動作中可見她工作的高效率。
高強度: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
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
高強度的工作使葉欣疲憊不堪,才會被病魔擊倒。
(4)運用這些語句,自己組織語言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說一段話。
感悟人物形象
面對高風險的工作,她有沒有害怕?(板書:臨危不懼、身先士卒)她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同事的呢?
(1)指名讀,出示: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協商的余地。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2)從葉欣這么斬釘截鐵的話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對同事的關心、舍身忘死的精神。(板書:舍身忘死)
(3)指導朗讀。
多種形式,指導讀好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
6.學習1、8、9三個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朗讀。
(2)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又是怎樣描寫護士長葉欣的?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3)齊讀這三個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深化課題
1.為什么說葉欣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課題可不可以改為“永遠的白衣天使”?
2.小組討論。
3.交流。
四、課外延伸
1.收集介紹全國人民抗擊“非典”情況的資料,搞一次展示活動。
2.收集葉欣生平事跡的資料,補充閱讀。
板書設計:
11 永遠的白衣戰士
救死扶傷
身先士卒
舍己為人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抓住伊林娜的情緒變化的確語句,感受故事的趣味,并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動手實驗進一步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抓住描寫伊林娜情緒變化的語句,探究感受故事的情趣,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實驗器材。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我們人類都有兩件寶貝,知道是什么嗎?(雙手和大腦)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都離不開動手和動腦,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課文:動手做做看。(板書課題)
2、圖片導入。出示兩張圖片:這個小女孩怎么了?(一個是撅著嘴巴生氣的樣子,另一個是面帶微笑的樣子)這個小女孩就是伊林娜。她為什么生氣?又為什么笑了呢?學完課文《動手做做看》你就會明白了。
二、自讀
1、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組內交流識字收獲:在小組內講一講自己會認的字,讀字音,再組詞,并說說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
3、全班交流匯報:說說你認識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
三、讀思
1、指名檢查讀文,師生共同評議。
2、默讀課文,畫出伊林娜情緒變化的句子,引導學生質疑。
(教師梳理問題:伊林娜的為什么生氣?又為什么笑了?)
3、以小組為單位讀書解決問題,教師巡視指導。
四、交流
伊林娜的為什么生氣?
1、小組派代表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組內其他成員補充。
2、伊琳娜生氣地責怪朗志萬“哄騙”了我們,真的是“哄騙”嗎?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1)“哄騙”是什么意思?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使學生明白善意的哄騙能激發孩子動手操作的欲望;不過也要謹防生活中惡意的哄騙,提醒學生正確區別對待。
(2)你能否換一種語氣說這句話?
(3)練習讀這句話,教師進行指導,注意反問的語氣。
3、指名讀媽媽的話:“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①讀句子,體會“光”在句子中的意思。
②反復讀句子,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4、指導朗讀:小朋友說的話要用肯定、想當然的語氣。媽媽說的`話要用鼓勵的語氣來讀
五、實驗
1、按照課文中的描寫,和伊琳娜共同做實驗驗證猜疑。
2、學生談談自己實驗后的感受。
六、寫字
學習寫“哄、喝、提、題”四個字。
1、學生仔細觀察:你覺得應該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做一做“原來是這樣”的發現問題的游戲。教師可以先做發現示范:示范書寫“哄、喝”兩個字,然后自言自語:“要想把口字旁的字寫好看,口字旁得寫得高一點,小一點。哦,原來是這樣啊!” “提、題”是左右結構,“題”是半包圍結構,“題”字中“是”的“小腳丫”伸得好長啊!
3、學生臨寫一遍,然后請學生同桌或小組合作、探究,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在全班交流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開火車檢查生字。
2、指名分角色朗讀1——6自然段。
二、讀文
默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思考:伊林娜為什么笑了?
三、交流
1、指名讀朗志萬的話,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
2、讀讀下面的句子,你覺得哪種說法是正確的?
(1)科學家講的話,我們都應該盡可能地去試一試。
(2)我們要懷疑科學家講的話。
(3)當我們對科學家的話有懷疑時,一定要想辦法證實一下。
(4)我們應該好好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態度和思維方式。
3、假如你是伊林娜,聽了朗志萬的話,你會說些什么呢?
四、朗讀
1、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示范讀——分組練習讀——競賽讀
2、伊林娜值得你學習嗎?為什么?你想對她說什么?
五、拓展
1、從課外書或網上搜集科學家說過的一些名言,想想對我們有什么指導意義。
2、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再把自己讀后的感受說給小朋友或爸爸媽媽聽。
3、你能發現爸爸媽媽或老師說的、做的有不對的地方嗎?細心觀察,親自實踐,有禮貌地指出來。
六、寫字
1、學生練習書寫,教師相機指導。
2、班級交流展示,對于寫得好得同學獎勵一面小紅旗。
教學后記:
這是一個發明帶齒孔的郵票的故事,一個由發明家阿切爾身邊的偶然小事引發的發明故事。阿切爾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見一個人用別針在每枚郵票的連接處刺上小孔,那郵票便很容易、很整齊地被撕開。“阿切爾被那個人的舉動吸引住了”,他想把那個人的動作變成機器的動作,讓所有的郵票都好撕開。通過不斷研究,他的想法終于變成了現實。這篇課文告訴我們的,不僅僅是帶齒孔郵票的發明經過,它還告訴我們,發明并不神秘,并不遙不可及。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留意身邊的事,多動腦筋思考研究,每個人都有發明創造的機會。
這篇篇幅較長,情節簡單,語言平實,我放手讓學生自讀,讀的方式多種多樣,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段落。由于課文較長更適宜默讀,我讓學生在學習中默讀課文。這個故事能給孩子很大的啟發,小小的齒孔中閃耀著智慧的火花,能讓孩子們懂得發明與生活只有一步之遙,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要從小養成觀察、分析、動手的好習慣。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我想就必須引導學生去感悟一些重點詞句,并且讀中要有所側重,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讀感悟的重點,我引導學生多讀。
在課后,我利用網絡資源查找到一些郵票的圖片,展示給孩子們,認識到郵票的同時,也了解到郵票是“微型百科全書”。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教學重、難點
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課前準備
了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有關母雞的趣事(農村的學生可通過實地觀察了解,城市的學生可通過閱讀、上網、請教他人、利用音像資料等方法進行7解)。
教學過程
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整理的關于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在熱愛生活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雞》
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讀閱讀目標。
a、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b.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流利。
c、理清文章條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d.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只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文章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不同之處:《貓》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終是喜愛的情感,而本文體現的是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注。
匯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a.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如:“我一向討厭母雞。”“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b、作者分別通過哪些事例具體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如:隨處亂叫 欺軟怕硬 發狂炫耀 負責 慈愛 勇敢 辛苦)
c、聯系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d.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為“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為什么?
2、全班交流。
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分辨褒貶,積累語言
1、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所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采蜜本”上。
反復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后,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后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井沿”“大話”“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讀準“沿”字的音,掌握“觀、際、答、弄”四個字的字形。教學難點:理解這個成語故事的意思。
教學準備:
能活動的掛圖、玻璃板、投影儀或生字卡片。教學時間:兩課時。
訓練點:
1、讀好反問句和感嘆句。
2、續寫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學文明理
一、解題、導入新課。
1、“坐井觀天”,指的就是坐在井底看天。
2、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坐井觀天”的故事。(板書課題)3、讀題,釋題。(板畫一口井)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一)讓學生借助拼音小聲自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分為幾個自然段。
(二)指導讀準字音。
(三)提問:青蛙與小鳥共有幾次對話?畫出青蛙和小鳥的對話,讀一讀。
三、分段學習課文
(一)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有幾句話。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
2、小鳥從哪兒飛來?落在什么地方?
3、什么地方是井沿?(教師指著插圖中的那口井來講解。)
(二)青蛙和小鳥一共有幾次對話?(3次)
1、學習它們的第一次對話。
1、課文中的小鳥認為天(無邊無際),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那到底誰對誰錯呢?
(1)青蛙問小鳥什么了?(指導朗讀,要讀出問話的語氣。)
(2)小鳥是怎么回答的?小鳥為什么要從天上飛下來,落在井沿上?(小鳥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渴。)
(3)小鳥說“我飛了一百多里”說明什么?(說明天很大很大。)
2、學習第二次對話。
(1)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又說什么了?(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青蛙說的話,要讀出不相信的語氣。)
(2)青蛙說小鳥說“大話”,這“大話”指的是什么?(說小鳥的話是吹牛的話,是不符合實際的話。)
(3)青蛙認為天有多大?認為天只有井口大。
(4)“弄錯”是什么意思?(是搞錯的意思)。什么叫“無邊無際?”(“際”是靠邊的或分界的地方,也就是邊際,“無際”就是沒有邊際,“無邊無際”在本課是形容天很大,沒有邊際。)
3、學習第三次對話。
(1)讓學生小聲自讀六、七兩個自然段。
(2)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后是什么表情?這里的“笑了”是什么意思?(嘲笑)
(3)青蛙說自己不會弄錯的原因是什么?(天天坐在井里,一抬頭就能看見天。)
(4)小鳥為什么“也笑了”?小鳥這時心里會想些什么?它是怎樣勸告青蛙的?(教師指導朗讀小鳥說的話,要表現出既覺得青蛙可笑,又仍然很耐心,很誠懇。)
四、啟發思維,引導總結
1、讀了“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你知道了什么?(引導學生小結。)
說話訓練:從這個故事,我知道了2、老師歸納小結寓意。
3、明白了“坐井觀天”的意思,你有什么想法?
4、小結:希望小朋友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積極參與各種活動,多用眼睛去看一看,并且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那你將成為見多識廣的人,可千萬別像青蛙那樣坐井觀天呀!
五、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坐井觀天”這個故事講給家長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續編故事,指導寫字。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學生講“坐井觀天”的故事。
二、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2、你能從字形結構上給這課的`九個生字歸類嗎?(觀、沿、別、際、抬、信這六個字是左右結構的字,答、百、弄這三個字是上下結構的。)
3、你認為寫“沿”字時,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左窄右寬,第五筆是橫折彎)
4、讓學生口頭組詞。
5、做猜字游戲。
6、看拼音寫詞語。
jǐnɡ yán bú xìn qīnɡ wā tái tóu()()()()
7、在()內填上合適的詞。
一()小鳥一()水井一()朋友一()石頭一()青蛙一()大樹
三、續編對話,拓展思維
1、回憶:青蛙和小鳥誰的看法對?青蛙為什么會錯?
2、聽了小朋友的話,青蛙打算跳出井口看看。想一想,他會看到什么,會說些什么?
⑴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并分角色表演。
⑵全班交流續編的對話。
青蛙跳出了井口一看,它看到了
四、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際、答”兩個字。
1、“際”字的左耳旁中的“阝”要寫得稍小一些,不要超過田字格中的“橫中線”。
2、“答”字上面是竹字頭,不要寫成草字頭,寫時,竹字頭只占田字格上半格的二分之一。
3、老師范寫,學生練寫。
教學反思:
我提出疑問引起興趣,導入新課,學生馬上有序的借助拼音,自由朗讀課文,并畫出生字,然后小組合作進行拼讀;然后由我檢查學生對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這期間,我參與到具體的小組學習中,重點對個別后進生進行指導。
二年級的孩子能從個體自學預習課文,讀準字音,到小組合作認讀生字,在一步步的主動自學課文,這正體現新課標自主、合作學習的理念要求。低年級學生是有能力自動化地自學課文,掃除閱讀的障礙的。讓孩子借助已有的知識,通過自己的實踐努力去認讀課文,并且通過孩子之間的互相幫助,合作去讀準課文,而不是按傳統的教學“一步步”領著學生向前走,能讓孩子在主觀意志上建立“我能學”的自信,并通過主體的實踐努力達到掌握一定學習策略的“我會學”。把學習的主動權更好的教給孩子,讓孩子掌握學習的策略,更利于孩子明天自己去學習。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⑴學會復韻母ie、ue和特殊韻母er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⑵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e、yue。
⑶學習聲母與復韻母ie、ue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
⑸培養觀察和表達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ieueer的音、形、書寫;
2、ye、yue兩個整體認讀音節的音形。
教學難點:
兩個整體認讀音節與兩個復韻母的字形區別。
養成教學訓練點:
培養學生看圖學拼音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字母卡片、音節詞卡片、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教學掛圖。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⑴大屏幕出示“拼音王國”的動態畫面。(學生學過的聲母、韻母都包含其中)
談話激趣:在拼音王國里,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這兒有幾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來,跟它們打打招呼。(聲母b、p、m、f、d、t、n、l、j、q、x、y、w和復韻母ai、ei、ui、ao、ou、iu從畫面中一躍而出,排成兩排)全班齊讀。
⑵導入:今天,老朋友們還要介紹我們認識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學習復韻母ie和整體認讀音節ye
⑴學習ie和ye的讀音和四聲。
a、借助圖畫讀準音。
出示圖畫(椰子樹),學生觀察后交流;圖上畫著什么?你知道哪些跟椰子有關的東西?(如椰汁、椰樹、椰子糖)
學生試讀圖下的ie、ye。
交流:你是怎么知道ie、ye的讀音的?(借助圖畫,或是跟哥哥姐姐學的)。教師適時告訴學生:ie是復韻母,ye是整體認讀音節,它們的讀音相同。
教師示范讀,學生一邊聽一邊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
學生模仿,交流發音方法,教師加以梳理、總結。
同桌互讀互檢,教師巡視、指導。
b、借助語言積累鞏固ie、ye的讀音:我們平時說話,什么時候會說到ye(ie)這個音?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c、學習ie、ye的四聲。
小老師按四聲順序領讀。
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⑵學習拼音。
a、談話激趣:小朋友,你們知道ie的`聲母朋友有哪些嗎?我們趕緊讓它們見見面吧!出示聲母b、p、m、d、t、n、l、j、q、x。(展示課件)
b、學習上述聲母與ie相拼的音節。
復習兩拼音的方法。
出示相關音節(帶調),學生練習拼讀。個人輕聲拼讀,同桌互相拼讀,指名拼讀,小老師領讀。
借助音節發展語言:從剛才拼讀的音節中自選一個來說詞語或句子。小組內互相說,指名說。
⑶指導書寫ei、ye。
a、識記字形:ie和ye在字形上有什么不同?你想用什么方法把它們記牢?
b、指導書寫。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復韻母ue和整體認讀音節yue
⑴學習ue和yue的讀音和四聲。(教學方法、步驟與ie、ye的教學相同)
提示:教師范讀ue后,要引導學生將ue的發音特點(尤其是口型)與ie作比較,然后讓學生模仿、練讀。
比較ue和ie在字形上的區別和聯系之前,先復習v上兩點省略規則。
⑵學習拼音。
a、學生看課本,試著拼讀n、l、j、q、x與ue相拼的音節。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個別指導。
b、展示相關課件,指名拼讀,教師相機指導。
c、出示帶調音節nue、lue、jue、jue、jue、que、que、que、xue、xue、xue、xue,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d、借助音節發展語言:從上述音節中自選音節說詞語或句子。
⑶指導書寫ue、yue。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自編兒歌或順口溜記牢ie、ue和ye、yue。(例如:“月兒圓,樹葉綠,大家一起吃月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⑴師生問答,復習ie、ue、ye、yue。如教師問:“誰是整體認讀音節ye、ye、ye?”
持卡的學生迅速舉起卡片回答:“我是整體認讀音節ye、ye、ye。”
⑵交流課前自編的兒歌或順口溜。
⑶開火車用音節說詞語和音節詞和詞語說句子:bie、die、ye、ye、yue、nue、lue、que、jue、xue、you、
二、學習特殊韻母er
⑴學習er的讀音。
a、學生觀察圖畫(耳朵),試著發音。教師巡視,了解學生情況。
b、交流發音體會:小朋友在試讀時遇到什么困難?
c、教師范讀,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特殊韻母。學生模仿、練讀。
d、師生合作,小結發音方法。
e、學生練習。(邊讀邊配以手勢)同桌互讀,教師巡視、指導。
⑵學習er的發音。
a、按順序開火車讀,打亂順序指名讀,全班齊讀,。
b、用er、er、er分別說詞語或句子,比比誰說得多。
⑶指導書寫er。
學生試寫一遍;師生評議;教師范寫;學生練寫。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上,我也強調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是主人,所以,我還是安排了個別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學生活動的方式,提高參與的密度和效率。但在我的游戲設計環節上,忽略了可能還有很多孩子并沒會拼讀。這樣,那些還沒讀好的孩子可能就失去了一個拼讀的機會,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會注意的,這樣,也避免出現“差生”的情況。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2、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難點: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掛圖 拼音小黑板 拼音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學會3個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并能正確書寫。
課時重難點:準確讀出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看見過把兩個單韻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嗎?這樣的字母叫復韻母。我們今天就來學習復韻母。
板書:aieiui
問:這里的復韻母都是由幾個字母合成的?
講:像這樣由兩個或三個字母組成的韻母就叫復韻母。
二、看圖學習語境歌,引出aieiui
1、圖上畫的什么時候,誰在干什么?
教學語境歌:扎籬笆,圍樹苗,一棵矮來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過來吃青草。
2、這兩棵小樹苗怎樣?引出高矮的“矮”。
小女孩在干什么?引出圍籬笆的“圍”。
小男孩在干什么呢?嘴里會發出什么聲音?引出“éi”。
3、只要把高矮的“矮”,嘴里會發出的聲音“éi”,圍籬笆的“圍”,都讀成第一聲就是我們要學的aieiui。
三、看圖學習字母ai
講:圖上的兩棵樹苗一棵高,一棵矮,“矮”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發a的音,開口度大,聲音響亮,然后迅速向i滑動,i的發音輕短,合起來一口氣讀成ai。
教師范讀:ai。
學生學讀ai。
ai有四個聲調:āiáiǎiài。
(集體讀字母和四聲,個人讀,分行讀)
記憶āi的形。
四、看圖學習字母ei
1.圖上的小孩子在喂羊羔,他嘴里會發出什么聲音呢?
講:ei發音的方法和ai一樣,要先發e的音,e讀重一點,i讀輕短一點,模糊一點,就成了ei的音
教師范讀:ei。
學生學讀:ei。
ei有四個聲調:ēiéiěièi。
(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讀。)
2.怎樣記字母的形呢?
可以根據發音來記形。
五、看圖學習字母ui
問:1.圖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
講:圍籬笆的“圍”發第一聲就是ui的音,要先發u的音迅速向i滑動就是ui的音。
學生練習讀準ui的音。
板書四聲進行練習。
2.怎樣來記ui的形呢?
六、鞏固練習
看板書采用多種形式讀準音
課中休息:
兒歌:復韻母,真有趣,兩個字母在一起,
口形變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記。
七、講標調方法
aieiui都是由兩個單韻母合成的,那么標調的時候應當寫在誰的頭上呢?
老師教你們一首兒歌,這首兒歌就告訴我們怎樣標調。
兒歌:有a不放過,沒a找oe,
iu并列在一起,注意標在后一個。
八、指導書寫:
兩個字母靠的近一些,占格的方法和以前學的一樣。
九、作業
練讀aieiui的四聲。
連寫aieiui。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快速認讀聲母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準確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詞。
2、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藏著aieiui的音節。
3、試著用拼音詞講故事。
課時重難點:
能正確快速認讀聲母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準確拼讀本課的復韻母音節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作好鋪墊。
1、師:小朋友,我們拼音王國里呀又多了3個復韻母朋友,你看他們來了:多媒體出示aieiui,誰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生:aieiui
2、師:已經認識他們了!那他們的兄弟姐妹認識嗎?你看他們也來了:多媒體出示:aiaiaiaieieieiei uiuiuiui
師:誰來讀ai的兄姐妹
生:āi ái ǎi ài
師:ei的兄弟姐妹呢?
生:ēi éi ěi èi
師:ui的兄姐妹也想讓你們喊喊,誰來?
生:uīuí uǐ uì
師:齊讀:
3、師:如果他們的隊伍排亂了,你們能認出他們來嗎?
出示打亂的aieiui的四聲誰能認出他們來呢?
師:那我們來開火車!
師:我們一起來叫叫他們的名字!
師小結:小朋友,你們真是了不起,不按順序也可以認出他們來!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要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想聽嗎? 那就腳放平――腰挺直!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探究新知。
㈠聽一聽
師:有一天呀,烏龜和白兔碰到了一起,小白兔嫌烏龜爬得慢,烏龜不服氣,于是他們之間進行了一次比賽。你們看,他們正在比賽呢?多媒體出示:龜兔賽跑圖,小朋友們,他們各自都在干什么呀!
㈡說一說:
生:烏龜在拼命地爬 小白兔在睡覺
師:哦,烏龜在爬,白兔在睡覺。
多媒體相應出示:wū guīpá báitùshuì
㈢找一找
師:小朋友們,你們找找看,我們學過的復韻母藏在什么地方?看誰的火眼金睛能把他們找出來。
生:藏在烏龜的guī中 生:白兔的bái中 師:還有呢? 生:睡覺的shuì中
師:對,就藏在這兒。(邊說邊操作,紅色閃爍u??iu?)
㈣拼一拼
1、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找出來了!是呀,我們平常說的每一句話,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由我們學的拼音字母組成的! 拼音王國里多了這3個復韻母,聲母們都來歡迎他們,都想和他交朋友。
你們看:ai找到了朋友。出示:bpkh ai
2、師:ai找到了哪幾個好朋友,誰來說說他們的名字
生:bpkh
3、師:聲母b和ai交朋友,拼讀的時候怎么拼呢?先聽老師拼?b-aibaibai 誰告訴我,老師是怎樣拼的?
生:聲母要輕一點。 生:韻母要響一點,拼得時候要快一點。
師:是呀,聲母輕短 生:韻母響, 師:兩音相連 生:猛一撞。
師:說的好!我們一起來拼一下: 生:baibaibai
4、師:那其余幾個怎么拼呢?自己先試試。 師:誰先來: 生:paipaipai
5、師:跟聲母kh交朋友,誰來拼? 生:kaipaipai 生:haihaihai 師:好,誰來領大家一起讀:(一位學生領大家一起讀)
6、師:ai交了朋友,ei也想要交朋友呀!他的朋友誰來喊。
出示:mw ei
7、師:怎么讀好他們呢?我們男女生來比賽好嗎?先自己試一試。 師:這個誰來讀:男生來,派一個代表先來讀! 生:meimeimei 師:男生齊讀。 師:這個女生來讀,也先派一名代表! 生:weiweiwei 師:女生齊讀! 師:不分勝負:那交換后再讀!(女生先讀,再男生讀)。
8、師:aiei都有了朋友,ui當然也要有朋友啊!誰能來讀好它?
先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學生練讀) 師:呆會兒我們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開得順,要不要準備一下。(學生積極的準備) 師:準備的.怎么樣了?再請同學互相讀給同桌聽,同桌之間也要交好朋友。(同桌互讀) 師:火車哪兒開? 師:哪兩列火車并列一起來開!
三、聯系生活,拼讀音節,自主探索。
1、師:小朋友們,老師又要帶大家出發了,去認識三樣新事物,想去嗎?那就(師:一二三生:坐端正)
2、師:你們認識他們嗎?多媒體出示:白菜梅花書柜 生:一棵白菜,一枝梅花,一個木柜(注意學生用的量詞)
師:這是我們常吃的白菜出示:白菜báicài bái是由什么組成的呀? 生:bái是由聲母b和韻母ái組成的。 師:誰來把它拼出來:生:báibáibái師:一起來拼? 師:cài是由什么組成的? 師:誰來拼?生:càicài 師:誰能把這個音節連起來拼一下: 生:báicài師:說的真好,獎給你一個大拇哥! 師:我們一起讀!
3、師:那這兩個音節詞誰來拼讀,先自己試一試。 師:誰來讀第一個? 生:shuguì師:第二個誰來讀? 生:méihuā 師:huā是三拼音,讀時要注意:聲輕介快,韻母響。 師:齊讀。 師:男同學讀梅花,女同學讀書柜。 師:調過來讀
四、回歸生活,給物標音。
1、師:小朋友真聰明,為了獎勵大家,老師跟大家來做個游戲!猜一猜,誰能猜出我做的是什么動作?(師做“飛”、“拍”、“睡”的動作)
2、師:老師在干什么?(老師做飛的動作) 生:老師在飛。 師:對,這就是小鳥飛的音節,誰來拼?你能帶大家讀一讀嗎? 生:feifeifei 師:你帶領大家讀得真好,老師把這個好看的圖片送給你,課間游戲時你帶同學一邊飛一邊拼讀,好嗎? 生:好的。(學生非常高興地坐下了)
3、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周圍也有好多藏著aieiui這3個音節的詞語,我們來找一找好嗎? 生:好的。 師:(老師指著黑板問)這是什么? 生:黑板。 師:黑板是什么顏色的? 生:黑色的。 師:開動小腦筋,想想這里藏著誰? 生:“黑”里藏著ei。 師:真聰明,誰來讀這個音節! 生:heihei 師:我們把它貼在黑板上標出來。
師:墻壁是什么顏色的?這里藏著什么? 生:“bái”里藏著ái。 師:這是我們小朋友用的水杯,這里藏著什么? 生:這里藏著ēi。 師:還有嗎? 生:這里還藏著?i。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音節,然后把他們貼上去。生拼讀音節)
4、師:小朋友們,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地方可以用我們學的音節去標出來,請小朋友在課后找出來告訴老師,看誰找得最多。
五、運用音節,自主講話
1、師:小朋友們,剛才老師講了龜兔賽跑的故事,但是,龜兔賽跑結果怎樣呢?要請小朋友自己來講!你們行嗎? 那在講故事之前,先要把這些音節讀熟。出示:龜兔賽跑圖 誰來讀。 生:wuguipabaitushui師:讀得真棒,這里有個整體認讀音節wu都讀好了,應直接讀,不能拼,我們一起讀。(生齊讀)
2、師:那誰來根據漢語拼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先自己試試。 生:有一天,烏龜…… 師:講得真好!如果把故事中的白兔和烏龜的話講的更生動些,故事肯定會更好聽。請小朋友們回去作充分的準備,下節課我們進行故事比賽。
3、老師這里還有一句關于龜兔賽跑句子呢,能讀出來嗎?
小白兔,白又白,要和烏龜來比賽,你猜猜,誰厲害?
六、總結
今天我們讀了聲母與aieiui相拼的音節,小朋友們學的很認真,大家要好好學拼音,學好了拼音我們就能說好普通話,能自己讀懂故事書了。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積累詞語;理解兩篇文章的讀書觀點,提高對讀書目的、方法、作用的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理清思路,理解觀點;分析兩篇文章的論證方式、方法,揣摩體會語言風格;初步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讀書的興趣,積極引領學生讀書,引導學生探討正確的讀書觀。
【重點難點】
一、重點:學習體會課文中出現的名言警句;學習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
二、難點:學習體會本文十分簡練的論述語言。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思維;巧設問題,對話討論。
【課前準備】
作者資料,課件,學生做好預習,圈點勾畫注。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談讀書》
一、導入新課
1、導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人生一大要事,亦為人生一大樂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兩篇談論讀書的文章。
2、出示課題。
二、檢查字詞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2、解釋詞語。
三、學習《談讀書》
(一)師生交流導入:“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十年寒窗,伴著馥郁的.書香,我們一天天長大了。請你坦誠地告訴大家:你喜歡書嗎?你讀過那些書?讀書的過程你有那些感悟?
(二)交流作家資料
交流后出示: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出身官僚家庭。劍橋大學畢業。
后又學習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長,封為勛爵。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實驗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樹在哲學方面。認為“知識就是力量”。因此馬克思稱他為“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隨筆》是培根在文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此外,培根還寫了法律著作、歷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幻想游記《新大西島》等。
(三)交流讀書名言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的中心話題“讀書”,圍繞這一話題,談了些什么內容?
(五)口味句段
1、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2、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
3、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需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取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味同嚼蠟矣。
4、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六)學習論證方法,體味表達效果
揣摩文中的這幾段文字,說說它們的觀點是什么,又是怎樣闡述這些觀點的。
1、從“讀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2、從“人之才智但有滯礙”到“皆有特藥可醫”。
3、從“讀書補天然之不足”到“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4、從“書亦可請人代讀”到“味同嚼蠟矣”。
(七)體驗反思
對于作者的讀書觀,你如何評價?請談談你的認識和感受。
(八)拓展延伸
名人讀書語錄和讀書方法舉例。
(九)作業:品讀積累。
第二課時《不求甚解》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1、讀書,有千般樂趣,有萬種讀法。這里,向大家推薦一種全新的讀書方法--不求甚解。
2、簡介作者。
二、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三、速讀,整體感知,把握要點
1、教師介紹駁論文知識。
2、文章的靶子是哪句?
探究學習
1、作者是怎樣批駁別人的觀點?
第二段:說明人們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淵明的讀書態度。
第四段:說明因為“會意”不易,所以陶淵明只好說“不求甚解”。
第五段:提倡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度。
第六段:介紹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態度讀書的。
第七段:全面解釋“不求甚解”。
第八段:說明陸象山語錄的意思。
第九段:強調重要的書要反復閱讀。
2、文章舉了哪些例子?引用了哪些名言?
第五段舉了普列漢諾夫的例子。他自以為熟讀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實際上做了許多曲解。
第六段舉了諸葛亮的例子。諸葛亮讀書是“觀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于精熟”高明,知識面更廣,了解問題更全面。
第八段:引用陸象山語錄。“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
遷移:
1、你愛讀書嗎?能談談你讀書的方法嗎?
2、自擬讀書格言。
四、理清本文論證思路
五、文本探究
1、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義。
2、討論:
①“好讀書”和“不求甚解”有什么關系?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為什么要反對馬馬虎虎的態度?
③本文主要討論了什么問題,用了什么樣論證方式?
六、拓展延伸
學習《不求甚解》的寫法,對下列成語進行辯證分析,運用求異思維,口述新的立意。
①“見風使舵”新解
②“班門弄斧”辯
③“濫竿充數”辯
七、課文總結
八、結束語。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將靜態的圖畫展現成有聲有色的電影。
2、當堂完成習作【一片段】(照片描寫)。
3、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激起學生對和平的關注和向往。
教學重點:
觀察畫面,合理想象,描寫照片
教學難點:
將畫面由靜到動,將畫面內容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聲圖導入 醞釀情感
同學們,《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戰爭與和平而展開的。首先,老師想跟大家一起來欣賞一組跟戰爭有關的畫面。(播放近年來局部戰爭戰后傷亡的圖片,配以背景音樂)問: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播放師對戰爭的感慨)
從學生的回答引出“兒童”:是啊,戰爭給兒童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回顧中國的歷史,侵略者的鐵蹄曾使這片神州大地蒙羞,使得多少中國百姓骨肉分離,流離失所,使得多少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憐的孤兒。
二、觀察想象 變靜為動
1、出示圖,初步感知(構成分析):請大家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張照片上。你看到什么? (圍繞主要人物,思考人物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了什么事?)
2、再看照片講述照片背景(原因分析)
①這張照片的上的場景為什么會發生?照片中的孩子在這兒之前會在哪里,做些什么,看到什么……
②根據學生的發言,師穿插講述:這是1937年8月28日,記者在上海南火車站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當時,日本侵略軍先后調集了幾十萬大軍進攻上海,同時出動上百架飛機反復對上海進行毀滅性轟炸。當天下午兩點鐘,日機瘋狂轟炸上海南火車站。上海原有南北兩個車站,北站處于戰區,交通完全斷絕,南站就成了陸路交通的唯一出口。當時上海及其附近的難民蜂擁而至,爭相出逃,一時間南站擁擠不堪。
3、繼續觀察照片,引導細致分析(過程分析):
①在了解了照片背景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周圍的環境怎么樣?照片中的孩子外貌是怎樣的?神態、動作、衣著、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呢?他可能在想什么?喊什么?
4、看來,看圖作文,不僅僅只是羅列畫面的事物,我們還得將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順序經過我們的語言加工,運用我們的'想象,將靜態的畫面展現成一段有聲有色的電影,寫成令人身臨其境的文章,那才是看圖作文。
5、其實,我們還可以對照片未來的圖景進行想像。(結果分析)畫面上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情況?這個孩子命運如何?等等
7、文章題目:畫家畫龍,有一筆很關鍵,那就是畫眼睛,這就是畫龍點睛。作文的點睛之筆就是在于題目。根據我們剛才探討的內容,我們能給它起一個什么樣的題目呢?
6、自主寫作 推薦點評
①同學們通過想象之后,畫面就變得生動起來啦。下面就請大家拿起筆,把自己置身于上海火車南站,按一定的順序寫寫這個孩子吧。
②學生互評,推薦佳作,師生點評。
三、總結方法
讓我們再次回憶剛剛學到的寫看圖作文的方法吧。我們以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對畫面進行構成、原因、過程、結果的分析,并在觀察過程中加入合理的推測、想象,最終把圖畫展現成一段有聲有色的電影,這就是看圖作文。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9
【內容分析】
《化石吟》所在的這一單元的幾篇文章都與科學密切相關,內容豐富多彩。閱讀這些文章,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新課標在這一單元中要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化石吟》寫的是化石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科學家通過它,能給我們展示出億萬年前地球上的奇異畫面。化石功不可沒,科學真是神奇,科學家更是偉大。
學習這一課時,為了準確理解課文內容,有必要聯系生物學的內容,就文中涉和的如魚類的進化、鳥類的進化、兩棲類的進化、被子植物、恐龍、猛犸等內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講解過多,不能上成生物課。
課文是一首科學詩,以詩歌的形式,傳達科學的內容。兼具科學與文學之美。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⑵了解化石展現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2、能力目標:
⑴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
⑵學習快速閱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3、德育目標:
認識到科學的美,培養對生物世界的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反復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教學難點:聯系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關于教法】
為此我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朗讀法: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謂化石,親切自然,字里行間流露出贊嘆之情。非誦讀不能體會其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感受情感之美和音樂美。
2、聯想想像法:億萬年前地球上神奇的景象,化石作了一一的記錄,科學家據此復原了古生物的形象,要求學生根據詩歌所提供的素材描繪出想象中的遠古世界,并以優美的語言,有條理的思維描畫一翻,這對于鍛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3、討論點撥法:教學中充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的探究詩歌的內容和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質疑為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采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后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考慮、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教學設想】
預計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投影展示字詞,完成知識目標一,展示古生物圖片,完成知識目標二。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認識詩歌前后照應的結構特點。聯想想象,描畫化石所出現出來的奇幻圖畫。
第二課時: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探究詩歌的內容。
查找資料,寫一篇介紹恐龍的短文,提倡用詩歌的形式。
下面我就以第一課時為例,說一下具體的課堂實施。
【教學程序】
一、提前安排好預習
1、劃出自身認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會讀會寫。
2、熟悉課文。
二、精心設計導語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或看到介紹古生物的畫冊,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輝煌的遠古洪荒世界。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是生命信息的演繹,敘說著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贊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三、投影儀展示準備的字詞,完成知識目標一,檢查掌握情況
投影電腦中的關于古生物的圖片,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詩歌朗讀
教師范讀詩歌,學生注意領會。然后指學生朗讀。
(注意維護學生的熱情,多發現朗讀時的優點,給予鼓勵。至于他們的缺乏,課外私下推薦。)
提出問題:找出詩中哪兩節結構相近?它們在內容上,在全文的結構中起什么作用?
五、分組討論
詩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說包括了海、陸、空全方位立體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們通過時光機器,分成幾個探險小組,漫游到了那個世界,你看到的應該會是一幅怎樣奇麗的畫面,下面我們分組討論,看哪一組想象合理,奇異,描繪的優美動人。(采用分組討論,提出要求:各組推舉一名代表,集中表達本組意見,只要有出色的地方,帶頭鼓掌,為他們的表示。)
六、總結
科學家研究保管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去漫游那遠古洪荒、滄海桑田。遐思之余,我想,如何盡可能地去維護地球上接近滅絕的珍稀動物,而不是讓后世的人們在博物館中去慨嘆、遐思,這更多的需要全人類珍愛我們生活著的這個星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為了秀水藍天、花紅草綠。
【板書設計】
化石吟
科學詩
首尾圓合1~2節:問句引發想像
收放自如3~6節:主體具體抒寫遐思內容
7節:回應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0
單元教材分析:
本組共有四篇課文,其中《動手做做看》《郵票齒孔的故事》。《語文園地四》是綜合性訓練。
本組課文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組織的,教材選取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在閱讀精彩小故事的同時,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本組內容時,要注意調動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可以鼓勵學生把課文中的人做過的事再做做,一邊做一邊想,看看有什么感受或者新的發現。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受到啟發,學會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己動手,大膽創造。在開展“我們的小制作”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從利用身邊的材料做一些小制作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造。
單元目標:
1.指導學生能正確認讀本組的35 個生字和會認、會寫、會用本組的33 個生字。
2.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組課文。
3.指導學生積累本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理解重點句、段的意義。
4.通過“我們的小制作”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會認10 個生字,會寫 9個生字,并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3.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想象,并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會認10 個生字,會寫 9 個生字,結合詞語的學習,記憶字形。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插圖,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或投影片,問:圖上畫了什么?(小女孩看到水從杯子里漫出來,非常吃驚。)
2.水從杯子里漫出來,小女孩為什么吃驚?讓我們一起學習13課。(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
二、朗讀課文,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邊讀邊畫生字,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課件,檢查學生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把他們讀錯的地方做上記號。
4.誰來當小老師為他們糾正錯誤?
三、合作學習,理解內容
1.四人小組自學課文后,討論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1)“奇怪的問題”指的是什么?
(2)伊琳娜回家做了個什么實驗?實驗結果怎么樣?
2.請四人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情況。
3.再讀課文,合作完成填空。
出示句子: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卻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伊琳娜回家做了個實驗,實驗結果證明科學家的話()。
4.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同學們討論一下,實驗的結果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5.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一想,伊琳娜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表演課文內容,加深理解
1.分組熟讀課文,互相展示自己喜歡讀的段落,教案《二下語文第四單元教案(上)》。
2.表演課文內容,鼓勵創造性的表演。(如想象伊琳娜聽懂朗志萬的話之后所說的話)
五、啟發想象,練習寫話
1.讀課后練習“說說寫寫”中“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2.互相交流,把自己想象的話說給同學聽。
六、布置作業
將“說說寫寫”中自己想到的話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 科學家郎志萬提問題 小朋友伊琳娜動手驗證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將上節課自己想到的話在小組中交流,評選出優秀的同學在全班交流。
2.導語:伊琳娜小朋友的這種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于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像伊琳娜那樣,認真開動腦筋,用我們的智慧解決困難。下面,老師要看看你們對本課生字的掌握情況。
二、識字、寫字
1.識字。
(1)出示生字課件,請同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提示學生:可用熟字對比記憶生字:如林—琳,那—娜,扁—騙;可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記憶:如慢—漫,洪—哄;可用換偏旁的方法記憶:如“志”字是由“士”和“心”構成的。)
(2)誰還有更好的記字方法?說給大家聽聽。
2.寫字。
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誰來說說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漂亮?
(1)指導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注意找出特點。(如“題”和“提”中都有“是”,但寫法不同,“題”中的“是”捺要長;“另”和“志”都是上下結構,“另”是上短下長,“志”是上略比下長;田字格下邊兩行的6 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其中5個字是左窄右寬,只有“朗”是左右寬窄差不多。)
(2)教師有重點的范寫指導。
(3)學生臨摹,老師巡視指導。
(4)鼓勵學生展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字,師生點評。
三、實踐活動
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后的感受講給同學聽。
四、布置作業
用“問題、哄騙”寫話。
五、板書設計
另 志 題 提 漫 朗 哄 喝騙(把要求會寫的字板書在田字格里)
[教學提示]
課文揭示的道理,應該讓學生把握準確,即“認真觀察和獨立思考是很重要的,動手做做看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句話的含義。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1
精彩開篇詞
畫家,用他的畫筆,在一卷長長的宣紙上,在大片的空白中,繪出青山的蒼翠。而他卻遠離浮躁,回歸自然,孤獨地行走在茫茫荒漠中,揮起鋤頭,把一片荒漠變成綠洲,一個簡單而深邃的形式,便承擔起此重任,那瑰麗的風光將永遠深深地印在我們靈魂的深處。
學習目標
1.領悟并學習傳神的肖像描寫。
2.學習人物的無私精神和高貴品質。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假如生命是船,不要隨波逐流,要高揚風帆在風雨中奮斗搏擊。假如生命是鷹,不要畏懼困難,要張開翅膀在碧海藍天中自由翱翔。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不隨波逐流之船,不懼困難之鷹——植樹的牧羊人。
二、自學指導(一)
1.請給下面加點的漢字注音。
廢墟(xū) 干涸(hé) 坍塌(tān) 戳(chuō)
酬勞(chóu) 流淌(tǎng) 水渠(qú) 乍看(zhà)
2.解釋下面的詞語
廢墟:城市、村莊遭受破壞或災害后變成的荒涼的地方。
干涸:(河道、池塘等)沒有水了。
坍塌:建筑物或堆積物倒下來。
溜達:散步,閑走。
刨根問底:追究底細。
不毛之地:不長草木的地方。毛,地面上的植物。
3.作者簡介
讓·喬諾(1895—1970),法國著名作家、電影編劇。多部作品獲獎,部分作品被搬上銀幕,被認為是法國20世紀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風格多樣,多半以他的家鄉和周邊地區——阿爾卑斯山和普羅旺斯地區為背景。
三、自學指導(二)
(一)整體感知
學生自由讀課文,利用圈點勾畫的方法,篩選關鍵信息,整體把握文意。
1.本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交流點撥】
牧羊人用幾十年的堅持,不斷用雙手把荒漠變成綠洲,使萬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贊美了牧羊人的無私奉獻、堅持不懈、勤勞樸實、自信平和、忠厚內斂、認真細致的高貴品質。告訴我們人類有潛藏的智慧和改天換地的能力,只要心存善念必有善報,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長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類的可悲命運最終會被改變。
2.本文是按什么順序敘事的`?請按這一順序劃分文章的段落結構并概括段落大意。
【交流點撥】
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敘事。
第一部分(1):開門見山點題,交代牧羊人是個慷慨無私、不圖回報的好人。
第二部分(2—12):初遇牧羊人。第三部分(13—18):再見牧羊人。
第三部分(19—20):最后一次遇牧羊人。
第三部分(21):再次點題,抒發對牧羊人的敬佩之情。
3.請分別寫出“我”前后三次見牧羊人時高原的情形。
【交流點撥】
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蕪,村莊廢棄,泉眼干涸,狂風呼嘯;再見牧羊人——樹木挺拔,重見溪水;最后一次相見——微風飄香,樹木歌唱,泉水長流,人口增加,村莊富饒。
(二)深層探究
在你眼中,牧羊人是個怎樣的人呢?請結合文章內容加以分析。
【交流點撥】
他是個吃苦耐勞、無私奉獻、堅持不懈、勤勞樸實的人。牧羊人種橡樹,不在乎是誰的地,也不在乎能成活多少,也不在意別人知道不知道,一直這樣,一個人種著樹;他還是一個認真細致、做事一絲不茍的人。從他挑選橡子、房間收拾得整齊、餐具洗得干凈等細節可以看出。
(三)技法賞析
1.本文運用第幾人稱來敘事?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交流點撥】
運用第一人稱敘事;采用第一人稱“我”來講述種樹人的故事,通過“我”的耳聞目睹,所思所想,對種樹人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評價。“我”在文中僅僅是個過客,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目睹了一個寸草不生的荒僻之地變成森林村莊。“我”作為一個見證人,使種樹人的事跡具有極強的紀實性,使種樹人的故事顯得真實可信,產生了打動人心的力量。另外,“我”并沒有和種樹人朝夕相處,對種樹人的生活了解得并不是非常全面,但是這個地方滄海桑田的巨變卻令“我”震撼,這就使得種樹人的生活具有神秘感和神圣感。
2.遇上牧羊人之前,作者為什么要描寫荒漠的毫無生氣?這樣有什么作用?
【交流點撥】
與后文荒漠變成了綠洲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牧羊人的貢獻之巨大。
3.作者最后為什么還要寫來到這里的居民的精神境界?
【交流點撥】
通過寫居民的精神境界的變化,從側面襯托牧羊人的貢獻之巨大,他不僅改變了荒漠,還改變了人。
四、板書設計
初遇牧羊人:群山荒蕪 村莊廢棄
泉眼干涸 狂風呼嘯 牧羊人
再見牧羊人:樹木挺拔 重見溪水 創造的
最后一次相見:微風飄香 樹木歌唱 奇跡
泉水長流 人口增加
村莊富饒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誦讀欣賞中選擇了三首唐詩,都是與景色與關,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寫,來抒發個人的情懷,表達各自的豪情壯志。
教學設想
通過多讀來領會詩歌的意境,通過對意象的把握來理解詩歌感情。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望岳》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視頻及圖片,請同學們自由發言。簡單點評后轉入杜甫的《望岳》)
二、板書課題,指名簡介作者。
我們學過很多杜甫的詩篇,下面我首先請一位同學將杜甫介紹一下。屏幕展示: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人稱詩圣;其詩被喻為“詩史”;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品讀詩歌
(一)朗讀詩歌
1、配樂詩朗誦《望岳》(出示視頻和音頻材料)。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奏。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古箏曲)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4、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二)解題
問: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為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詩人由遠望到近望,由細望到想象將來登岳遠望之景,全詩以“望”字貫穿全詩,“望”字成了全詩的線索。在望岳的過程中表現了作者驚嘆、贊美、陶醉、豪邁之情。
(三)逐句理解詩歌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則驚奇、贊嘆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為故齊地,之南為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么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么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系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據注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為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后為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注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岳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云”;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眾山小”,這說明了什么?(這是詩人神游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四)再次品讀詩歌,理解景色的特點,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1、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詩歌
學生在配樂下自由朗讀詩歌,同桌之間相互交流,看誰讀的最有詩意。
2、作者為什么產生如此的情感呢?他驚嘆什么,又贊美什么?為什么這么說?
因景而生情,這是客觀因素;有沒有作者的主觀因素在里面呢?當時詩人二十幾歲,這也是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兩句詩中還蘊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高峰,就能俯視萬物。
四、總結。
杜甫一生極為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發生以后,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為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于這動蕩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后,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么?
學生自由發言。
第二課時《錢塘湖春行》
一、導入。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如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這首詩以即景寓情見長,寫詩人騎馬瀏覽中所見到的西湖早春風光,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如親見一般,真不愧為名篇。
二、感受詩歌
詩人是騎馬游西湖,所以詩里提到了“游蹤”,但詩里寫游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致交代的,要仔細想想才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后說說詩人的游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問: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問:“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為什么說“云腳低”?(“云腳”,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講:杜甫有句云“日腳下平地”,形容太陽落山;李賀有句云“露腳斜飛濕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狀。腳,有下垂義。
問:“幾處早鶯”有什么含義?(鶯不多;如多,當為“處處”。)為什么“爭暖樹”。(余寒猶在,鳥兒也想曬太陽。)鶯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誰家”猶言某家,“銜新泥”者,始筑巢也,可見也不多。)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鶯燕不多,故為早春。這兩句專寫鳥兒。
問:第五、六句寫了什么?(花草)為什么說“亂花迷眼?(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暗切題中“行”字)寫淺草有什么用意?(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沒蹄”,也是暗切題中“行”字。)
問:最后兩句是怎么結住全詩的?(用抒情方式)作者在全詩中流露出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詩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這種感情?(“最愛”)
師歸納:前六句景中有情,后兩句情中有景。全詩情景交融。
三、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一個“行”字上,“行”字寫得好,才能見出騎馬游春的樂趣。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截取其中一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這樣,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著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第三課時《登飛來峰》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過黃山上的飛來山嗎?……你們覺得奇怪不奇怪?山上為什么會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們來看王安石是怎么看的?
二、朗讀《登飛來峰》
1、教師范讀,學生輕吟。
2、全體學生齊讀并背誦。
三、在教師的點撥下品味全詩。重點品味蘊含在詩中的哲理。
1、本詩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點撥要點:
首句點明了地點,第二句緊承首句而來。通過具體的描寫,進一步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鋪墊,在此基礎上,詩人自然地寫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為身在最高的層次。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著深刻的哲理。
2、本詩是一首哲理詩,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來的?
點撥:①哲理是從具體的情境中自然提煉出來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加以表達的。即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
③由學生談談對這兩句蘊含深刻的詩的理解。
四、質疑活動
1、《登飛來峰》前兩句,后兩句的側重點各是什么?
2、“不畏浮云遮望眼”中的“浮云”在古代詩歌中常被用來比喻讒佞之類的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王安石此時還沒有受到什么挫折或打擊,應該說他的心境是積極的,但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3、詩人借登飛來峰觀賞景色,闡明了一個怎么樣的哲學道理?同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要點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會被浮云遮住視線,可以看得清、看得遠;深層含義,有成就大事業的胸懷,才能不畏懼讒佞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
五、討論活動,邊討論邊板書
①②描寫景物——充滿生機
③④抒發情懷——躊躇滿志
六、小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作于王安石29歲時。這是他出世以來,初顯才能,胸懷抱負的時期,表達了詩人躊躇滿志的情懷。全詩將寫景與抒懷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突出了詩的主題。
板書設計
望岳錢塘湖春行登飛來峰
杜甫白居易王安石
遠望湖水
望近望早早鶯早春美好景色①②描寫景物——充滿生機
凝望春花、草對早春的喜愛之情③④抒發情懷——躊躇滿志
想象綠楊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①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創作時間、作者及內容。
②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③有感情的朗讀全文,感受八百年前的古都風貌和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二、教學重點:
朗讀全文,圖文結合,交流讀后的感受。
三、教學難點:
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激發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實物演示法、啟發談話法等。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緊扣課題、談話引入
①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中華民族曾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中華文化,出現了許多偉大的詩人、畫家、思想家。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北宋時期的大畫家張擇端。
教師板書課題: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齊讀課題,學生緊扣課題質疑。
(二)自主閱讀,理解內容
①平時我們遇到問題都是怎樣解決的?(學法交流)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單元學到的學習語文的方法。
②學生選用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按照閱讀要求自學課文。
(三)全班交流,取長補短
①“我來告訴你!”
學生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講給同學聽。
(注意:相同內容不重復交流)
②“我要請教你!”
還有什么問題需要同學幫忙解決的?學生提出問題,別的同學幫助解答。
(四)再讀課文,加深理解
①教師啟發思考:為什么說《清明上河圖》是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②學生自由讀課文,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準備讀給大家聽。
③展示臺: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說說自己的感受(引導從內容和表達兩方面說)。
(五)課外作業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國傳統文化整理一下,準備與同學交流。
八、課堂小結: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文化。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同學們怒力學習,打開中華民族文化這座寶庫去探索、追求吧!
九、板書設計:
20、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清明上河圖》
人物多
街市熱鬧
橋頭趣景
……
輝煌的歷史,燦爛的文化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隋朝”、“石匠”、“世界聞名”、“設計”、“創舉”“雄偉”“雕刻”、“遺產”等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3、從聞名世界的趙州橋設計與建造及其在造橋史上的意義,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了解句與句的聯系,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進行朗讀訓練。
三、教學難點: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時間:
2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導入新課,初識趙州橋。
談話:請同學們看圖上這座雄偉而美觀的橋,誰知道它叫什么橋?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點?是誰設計建造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大意。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老師讀,仔細看課文,用心記。教師讀完后,請同學們不看課文,談談你知道了有關趙州橋的哪些知識,看誰記得既準確又多。
2.同學們談談自己記憶的內容。
3.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1)學生查字典自學生字,理解不懂的詞語,并做好筆記。
(2)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①請同學們分節讀課文,看生字的讀音是否正確。
②抽查對詞語的理解,要求同學們不但能談出字典上的釋義,而且能聯系課文內容談談自己的理解。
③教師指導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拱形、欄板、雕刻”這幾個詞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了解各自然段主要內容。
1.輕聲朗讀課文,說說各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1)趙州橋是世界聞名的石拱橋。
(2)趙州橋既非常雄偉,又十分堅固。
(3)趙州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4)趙州橋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四)朗讀課文,質疑,解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
(五)課堂練習。
1.抄寫生字,并用生字組詞。指導書寫“毀”字。
2.讀一讀課后第一題,聯系課文想一想這些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字詞
二、品讀課文
1、課件展示趙州橋圖片,說說趙州橋給你怎樣的印象。
2、①緊扣主線,研讀課文。
讀課文,想一想,再填空:趙州橋是一座()的橋。
②交流匯報,結合課件,感悟課文。
a.歷史悠久的橋。引導學生讀一讀文中的相關語句。
b.雄偉堅固的橋。引導學生通過讀文中的語句或畫趙州橋的結構示意圖來加以說明。
c.非常美觀的橋。引導學生用多種琖來感悟文字,可以讀一讀,演一演,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龍的其他形態。
③上下聯系,整合課文。
選擇趙州橋留給你印象最深的兩個特點,用“不但……而且……”連起來說一說。
④課件展示:趙州橋今日的風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
⑤熟讀成誦,內化課文。
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拓展活動
①交流有關橋梁的資料。
②有興趣的,可以了解家鄉的古建筑或家鄉的橋梁。
提示綜合性學習
①說說開展了哪些活動,了解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②提醒學生注意整理資料,商量商量怎樣展示成果。
八、總結課文
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用他們的.智慧和才干給我們留下了如此雄偉的建筑,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驕傲。同學們,你們只要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你們同樣可以為后人留下你們創造的奇跡。
教學反思
一、充分運用電教手段,突出重點、難點,取得顯著效果
我根據《趙州橋》這篇課文的特點,確定了教學的重點、難點是第二、三節。因此,在第二節教學設計中兩次運用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的建造特點,突出了這座橋的設計是一個創舉。接著在理解第三節時,又運用投影片使學生從感性上認識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這些較難理解的句子,通過一幅幅單片的放映,使學生深刻領會趙州橋欄板圖案之精美。
二、充分運用電教手段,使閱讀和練習緊密結合起來,加強了操作性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地落實了教學要求。
如我把“讀”作為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并貫穿在教學始終。“讀”的形式多樣化,有朗讀、默讀等,每次讀都有明確要求。如通過讀文字投影片,主要使學生從語言的實踐中理解“既……又……”這一對關聯詞語的并列關系;并以同樣的方法,通過文字投影片朗讀第三節中有關精美圖案的句子,使學生體會分號的用處。
三、充分運用電教手段,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從中受到教育
在本課結束前,我播放《趙州橋》的錄像片,以加深印象,并提示學生注意錄像片中的解說詞,進一步體會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學生通過教學,在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受到了教育與感染。
總之,本課教學,我充分運用電教手段,對發展語言,發展認識,發展思維,起著重要的作用。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5
一、教學目標:
①認識“猛、緩”等10個生字。會寫“暗、降”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
③了解神話故事想象豐富的特點,并能把這個神話講給別人聽。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盤古的偉大形象。
四、教學方法: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搜集神話故事,尤其是中外有關創世紀的神話故事。
六、教學時間:
兩課時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①簡介中國的神話故事。
②“我記憶中的神話故事”。交流課前部分資料: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聽。
③揭題:18盤古開天地。
(這樣的設計,尊重了學生急于展示自己的感受。又能讓學生對古代神話故事產生濃厚的興趣,自然而然地進入課文,讓學生有一種強烈的閱讀愿望,為學習本課奠定感情基礎。)
(二)初讀感知
①識記生字。
a.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
b.同座互相認讀生字,交流記字方法。
②讀通課文。
a.自由練讀課文。
b.同座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③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此環節符合學生的年齡認知特點,創設了民主、輕松、互動的學習氛圍,又利用學生的互助互學,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節省了課堂教學時間。)
(三)研讀交流。
①學生自讀課文,談談對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的印象,并說一說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②重點研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輕而清的東西,緩緩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降,變成了地。”
讀一讀,想一想,你有什么新發現?
③重點研讀課文第四自然段。
a.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人類的老祖宗給我們創造的宇宙的美麗樣子。
b.讓學生根據教學掛圖介紹盤古創造的美麗宇宙。
c.選擇感受最深的`部分讀一讀。
(以上環節的教學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的自主、探究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在朗讀和想象的基礎上進一步領會盤古的偉大及他所創造的宇宙的美麗形象,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想象思維、理解能力,更鍛煉學生以自己的感情來指導朗讀。)
(四)作業
練讀課文。繼續搜集有關神話故事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①復習課文,指名朗讀課文,檢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②復習生字詞,開火車讀生字、詞語。
(二)指導寫字
①學生自由觀察字的間架結構,并思考怎樣把字寫好。教師重點指導。
②練習書寫。寫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③成果展示,師生評議。
(這樣設計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互相評價,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
(三)朗讀回味
①展示讀。看誰讀得最有感情,讀得最美。
②記憶讀。看誰能記一些優美的詞,如“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
(四)練習復述
①同座練說。
②指名在全班復述,然后評議。
(五)課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生寫詩句(我想……)
②、將自己搜集到的神話故事展示給自己的小伙伴們看。
(如此設計思考拓展,讓學生回過頭來再次感悟,通過讓學生去想,感悟盤古的偉大之處,激活學生的思維,創造成性地應用語言;第二個拓展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神話故事,并培養了學生的查找資料的能力。)
八、教師總結:
中華神話故事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和光輝燦爛的傳統文化,值得去讀一讀。
九、板書設計:
天
盤古 開 用自己的一切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地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6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人類探索海底世界憑借的工具,了解奇異的海底世界,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大自然奧秘的興趣和欲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鯨、礁、伺”等6個生字,自選和積累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重、難點:
朗讀課文,體會海底世界的奇異和美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大海的畫面,學生仔細觀賞。
2、同學們,浩瀚的大海總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你們想知道神秘的大海深處是怎樣的嗎?現在就讓我們去探索美麗奇異的海底世界!(板書課題)
(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明確任務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圈出要求認識的字。
2、讀文前提示,明確學習任務。
自由讀文前提示,讀后交流,提示告訴了我們學習本文要了解哪些內容?
3、請幾名同學分自然段接讀課文。看文章寫了哪幾部分內容?
4、讀后交流。
(1)人們潛海用的工具;
(2)海底的生物;
(3)海底的美麗景色。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人類是借助哪些工具探索海底世界的?
大海是美麗而神秘的,它深不可測,可自古以來,人們對探海就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么人類是怎樣來探索海底世界的呢?
1、小組內自學第一部分(1、2自然段)。
2、匯報交流。
(1)最初、后來、近代的潛水工具都有哪些?(老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
(2)從這些潛水工具的研究過程中,你能看出什么?(看出人們渴望探究海底世界。)
(二)學習第二部分(3自然段)。
走進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我們會看見形形色色的海洋生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海洋生物。
1、學生自由讀文,初步了解海洋生物。(板書:海洋生物)
2、課件出示海洋生物,引導學生圖文對照觀賞海洋生物。
3、深入認識海洋生物。
(1)抓住生物特點,認識海洋生物。
①通過閱讀和觀察,你們喜歡這些海洋生物嗎?它們有什么特點?作者是怎樣描寫的?
②作者在描寫這些海洋生物時用了什么樣的手法?這樣的描寫有什么作用?
(2)再讀這一自然段,引導學生根據“纖細、龐大、高貴、婆娑、伺機、狡猾、笨重、慢條斯理”等詞語,了解各種生物的特點。
(3)老師引導學生讀好排比句。
(4)排比句具體、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生物的豐富,這么多的海洋生物能用什么樣的詞來概括?(各種各樣)
(5)作者先告訴我們海底生物的品種多之后,舉例說明有哪些,這樣寫就是總分的寫法。下面老師讀總起的句子,同學們讀分述的句子,注意用不同的語氣讀出不同的海洋生物的特點。
(抓住描寫海洋生物特點的詞語,可將各種海洋生物的形狀特點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讓學生能夠在讀出形的同時也能讀出情來。)
(三)學習第三部分(4自然段)。
豐富的海洋生物給海底帶來了無限的活力,海底的迷人景色一定會讓你心曠神怡。(出示課件:海底世界美景,板書:海底美景)
1、學生自由讀文。想一想,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來描寫海底世界的五彩繽紛和綺麗神奇的?
2、學生匯報交流。(珊瑚和魚群)
3、再讀課文,填空。
珊瑚的顏色( ),形狀( ),把海底點綴得像( );魚群穿梭( ),上下( ),變幻( ),蔚為壯觀。
4、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5、說一說你還見過海底哪些美麗的景色?
(讓學生自主學習,分層次閱讀。通過讀一讀,賞一賞;讀一讀,想一想;讀一讀,填一填等方式加深對海底景色的印象,讓學生品嘗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
(四)學習第5自然段。
1、我們飽覽了豐富的海洋生物,欣賞了美麗的珊瑚和魚群,讓我們帶著探索海底世界的熱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學生齊讀)
2、課文用兩個問句總結全文,會給我們留下怎么樣的思考?
四、合作識字,自主積累
1、組內交流、合作識字。
2、認讀生字卡。
3、摘記課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五、總結延伸,鼓勵讀書
海底世界是神秘的、誘人的,這節課我們所了解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等你們有了淵博的知識就能揭開它神秘的面紗。
為了更好地了解海底世界,大家課后可以找《海洋深處的秘密》《海底兩萬里》兩本書來讀一讀。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能理解詩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描述的情景。
3、理解詩的內容,使學生受到熱愛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理解詩人的表達的情感。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古詩兩首》,這兩首詩都是唐代著名詩人寫的。
二、學習第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1、板書課題,指名拼讀生字:廬(Lú)、瀑(Pù)。
2、簡介作者。
這首詩是我國唐朝大詩人李白寫的。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具有積極的浪漫主義色彩。
3、解題
(1)“望”是什么意思?(遠看)
(2)“廬山”是個山名。同學們沒有親自去過廬山,或聽別人說過,或從電影、電視里看過,誰能說說廬山的風景怎樣?(指出:瀑布是廬山的美景之一)
三、學生初讀詩句,說說自己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遙、尺、疑”3個生字的音。
2、通過讀、,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再讀詩句,想象畫面。
1、讀第一行詩,說說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教師點撥)
圍繞:煙:指云霧。紫煙:因為有太陽光的照射,云霧顯出紫紅色的光彩。
生:產生。生紫煙:發出一種紫色的煙霧來。
這一行中你覺得哪個詞用得特別好!它活生生地畫出了看爐峰上煙霧慢慢向上升騰的情景。
指名說說詩句的意思。
2、讀第二行詩,理解“遙看”、“川”。
討論:遙看:
川:水道、河流。掛:形象地寫出了瀑布外形的壯觀。
3、讀三、四行詩句。
理解:飛流直下:水流的飛瀉。三千尺:不是真的三千尺,而是一種夸張,說明瀑布極長,掛得高,流得急。
瀑布的.聲勢這樣大,它的聲響會怎么樣?(想象)
用自己的話說說第三行詩的意思。
你能把詩人心里想的話說一說嗎?
(這哪里是瀑布,只怕是銀河從高高的天上直落下來)。
你覺得這句詩中哪個詞用得最好?(落)
這個“落”字好像寫出了天上突然發生了變化,天裂了,銀河從天上陡然掉到了人間。這是多么大膽、新奇的想象啊!
4、用自己的話說說全詩的意思。
5、總結全文,體會感情。(抓住:生、掛、飛、落)
6、誦讀詩文,背誦詩文。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五、指導書寫
“遙”、“瀑”寫得左窄右寬。
“疑”:右上方是“匕”,不是“ ”。
練習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背誦《望廬山瀑布》。
2、《望廬山瀑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學習第二首古詩《絕句》
1、板書課題,解題:絕句,是我國古詩中的一種,它的特點之一是,每首詩共四句,每句一般為五個字或七個字。每句五個字叫“五絕”,每句七個字叫“七絕”。
2、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三、初讀詩句,說說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詩句,讀準“鸝”、“鷺”兩個生字的音。
2、通過,你理解了哪些詞義及詩句的意思?
四、精讀詩句,想象畫面
1、學習第一、二兩行詩句。
輕聲自由讀詩句,想想詩人這樣寫是為了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指導學生讀出舒暢愉悅的心情。
2、學習三、四兩行詩句。
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思考:第三行寫詩人看到了什么?(“西嶺”,教師隨手用藍色粉筆畫起伏的山峰。“千秋雪”,教師講解:千秋,就是千年,不是實指,是極言年代的長。“千秋雪”就是終年不化的積雪,并隨手用白色粉筆在山巒上畫雪)
詩人是透過什么看到西嶺上的積雪的?(窗戶。教師講解:窗戶好像一個畫框鑲在這幅“千秋雪”的“畫兒”的四周,詩人用了個“含”,包含的意思,很生動,很形象。并隨手用褐色粉筆畫一個方框把雪山圖框起來)
是誰透過窗框在觀賞這幅特殊的“畫”呢?(是詩人自己)詩人有這么一種閑情逸致去觀賞窗外的景色,說明他此刻的心情怎樣?(心情舒暢愉悅)
詩人向門外一瞥,可以看到什么?東吳指什么地方?為什么說是“萬里船”?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行詩的意思?
3、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4、總結全詩,體會感情。
(1)這首詩一行寫一個景,詩人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安排的呢?
(2)小結:這首詩先寫近景,后寫遠景,有動有靜,色彩明麗,勾畫出草堂附近各具特點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詩人無比舒暢歡快的心情。
5、指名朗讀,練習背誦。
6、指導書寫。
“鸝”左右結構,“鷺”上下結構,寫時在田字格中各占一半。
作業設計:
古詩積累:
李白寫的古詩:
描寫春天的古詩: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l個筆畫和l個偏旁"土"。掌握"多——少""大-——小"兩組反義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激發對生活的熱愛。
2.通過圖文對照認識八個詞語;理解黃牛和帽、蘋果和棗的大小及一群鴨子和一只鳥、一堆杏子和一個桃的多少,在反復的朗讀中激發朗讀興趣,體會語言的節奏美。
3.能激發學生朗讀韻文的興趣并誦讀、記憶,在誦讀中感受農家校園的美麗、溫馨,喚起學生熱愛農村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重點:
1.識字和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課前準備:幻燈片、字母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識詞
1.看圖提問:這是什么地方? 里面有哪些動物植物?
2.詞卡與實物對應。
學生將帶拼音的詞卡貼在相應的動物或植物旁邊。
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準這些音節、詞語。
3.認讀帶拼音的詞語。
先請個別學生認讀,再全班跟讀,最后開火車讀。
4.出示不帶拼音的詞卡讓學生認讀。
二、學習韻文
師:有人啊,把這幅圖寫成了一首很美的詩,
1.自己讀韻文。
2.小組合作學習
比一比,認識量詞。
圖上的杏子和桃子有多少?
杏子可以一堆一堆數,還可以怎樣做?桃子呢?
圖上其他動物或植物到底有多少?哪個小朋友能準確介紹一下?
提出疑問,開展互相解疑的活動。
3.相機引導學生理解同一種物品可以使用不同的量詞。
三、鞏固記憶生字
1.學生選擇生字,用適合自己的`方法記憶。
2.選擇生字進行組詞、說句的練習。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牛、羊",學生觀察,說說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演示"牛、羊"的筆畫順序。學生試寫一個。
2.出示"小、少",讓學生觀察該字在田字格的位置,比較有什么不同。然后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豎鉤。
3.教師范寫"小、少",學生仿寫一個。
五、作業:書寫生字。
板書設計:牛、羊、小、少(在田字格中教師范寫)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2.積累反義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量詞"群、顆、堆"的意思,能正確使用一些量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看圖說動物、植物的數量、名稱。
二、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1.組內自由讀
2.指名讀。理解反義詞。大------小多-----少
3.齊讀。
三、擴展延伸
1.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準確使用“顆、群、堆”三個量詞。
(1)數棗的時候可以一顆一顆地數,數哪些東西還可以用"顆"數?
你發現用顆數的時候,這些東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數鴨子用“群”,在哪些時候還可以用上“群”?
用“群”數,告訴我們什么?
(3)數杏子時用“堆”,在哪些時候也可以一堆一堆數?
用“堆”數,你發現了什么?
如果老師把“堆”換成“群”,行嗎?為什么?
2.老師出示一些物品,學生說一說。
一朵花 一本書 一件衣服 一雙鞋 一把扇子 一輛汽車 一塊西瓜
一個杯子 一雙手 一臺電視機 一幅圖 一座房子 一臺電腦 一雙筷子
一張桌子 一座橋 一列火車 一架飛機 一排椅子 一篇 一本書
一杯水 一枝筆 一份報紙 一扇窗戶 一棵樹 一把剪刀 一個書包
一條繩子 一串香蕉
3.學生選擇生活中自己認識的物品進行說量詞比賽。
4.創編兒歌。
5.做游戲-找朋友。
將量詞卡片和物品名稱卡發給學生,開始唱找朋友的歌,歌曲結束后,和自己找到的朋友站在一起,一起讀出共同的名字。
四、比一比誰說得多
回家說家庭用品,和爸爸、媽媽比一比,看誰說得又多又準。
五、積累反義詞
我們學過哪些反義詞?誰會說?
大——小 多——少 黑——白 上——下 天——地 有——無
來——去 前——后 左——右 哭——笑 南——北 東——西
高——低 高——矮 開——關
六、作業:學過哪些反義詞,用筆寫下來。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19
教學內容:《練習4》
教學目標:
1、通過描寫秋景的詞串進行字詞句的結合練習。
2、讀讀背背成語和古今賢文。
3、寫好左右都有豎筆的鋼筆字。
4、說說寫寫——留言條。
5、 學寫毛筆字——基本筆畫“撇”。
6、通過處處留心,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知,借助學生生活經驗的積累學習語文,積累詞語,提高對生活的體悟能力。
教學重難點:
1、 字詞:邊讀邊想象12個詞串,以“過電影”的方式,將詞與景相連。
掌握與課文《臥薪嘗膽》相關的8個成語
寫好鋼筆字,注意右邊豎比左邊豎寫得長
2、 句: 為圖配上詩句,可引用名家的,也可以自己寫勸學篇的名言警句要求熟記于心
3、篇: 掌握“留言條”這種應用文的基本寫法。能再生活中學習運用。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教學“處處留心”和“寫好鋼筆字”。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第一部分
出示:美麗秋景圖。看到這么美麗的秋景圖,你頭腦中想到了哪些詞語?
有些詞語就藏在我們的語文書里,翻開書,自己讀一讀。要求:讀準字音,有不認識的字可以。自由讀:一邊誦讀一邊想象詞串表現的情景。
誰來當小老師帶大家讀準它?
小組合作練習:在小組里美美地讀一讀,看看誰讀得最有味。小組推薦同學讀給大家聽。
評議。
2、第二部分。
(1)審題明確題意。
(2)選一個你喜歡的詞語,美美地讀一讀,說說詞語所描繪的優美情景。
(3)學生自由確定作畫方法(獨立、合作),完成繪畫。教師巡視指導。
3、第三部分。
審題:指名讀。
你知道哪些詩是描寫秋天的?能吟一吟嗎?
能把你們吟誦的詩句和你們畫的畫聯系起來嗎?
寫一寫。
二、教學第三題:學寫鋼筆字
認識要寫的字。
指導觀察:它們是什么結構呢?左右兩部分都有一個相同的筆畫,是什么?
怎么寫才好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我的發現”吧:右邊的豎要比左邊的豎寫得長些才好看。
在田字格里觀察這三個字,注意間架結構和布局。
練寫鋼筆字,教師提示握筆和坐姿,巡視指導。
展示寫得好的字,并指出在描、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及時進行矯正性訓練。
三、我的十分鐘
反饋:舉辦“小畫展”,在展示自己的圖畫的同時,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想法;師生共評,選出“小畫家”。
第 二 課 時
課時目標:完成“讀讀背背”、“學寫毛筆字”、“說說寫寫”。
一、教學第二題:讀讀背背
審題:指名讀題目,弄清題目的要求。
2、教學第一部分。
指名復述《臥薪嘗膽》。
自由讀,要求能邊讀邊聯系課文思考這些成語的'大概意思。
教師范讀:讓學生邊聽邊體會每排的兩條成語之間有什么關系。
小組學習:理解、交流自己的認識和發現。
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忍辱含垢:垢,恥辱。忍受恥辱。
以屈求伸:意為尺蠖(huo)彎曲身子,是為了向前伸展。比例以退為進。
救亡圖存:拯救國家的危亡,謀求民族的生存。
催人奮進:促使人奮勇前進。
羽翼豐滿:比喻力量已積蓄充足。
練習讀背:自由讀背、同座位互相練背。
反饋:指名試背,齊背。
說一說你曾經在哪些地方見過這些成語。
3、教學第二部分。
(1)自由練讀,要求讀通順,讀正確。
(2)教師范讀:體會這些名言警句強調了什么。
(3)討論:你讀懂了什么?教師對難點進行講解:“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4)自由練讀,指名讀,要求讀出韻味來。評議:引導學生評議是否能讀出感情和韻味來。
(5)練習背誦:自由背誦。
(6)反饋:指名背,齊背。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審題明意:今天我們學生“斜撇”和“長撇”的運筆方法。
教師書寫斜撇和長撇,指導運筆方法。
斜撇,從豎中線稍右起筆,向左底角線撇出,筆鋒有略向左上提起之意。
學生練習寫斜撇。
長撇,起筆同懸針豎,下行到橫中線下向左撇,提筆出鋒,懸空收筆。
學生練寫長撇。
三、教學第四題:說說寫寫
1、審題。
(1)揭示說說寫寫的話題:學寫留言條。
(2)學生自讀范例。
2、指導
(1)教師談話:“留言條”就是用書畫形式留下要說的話,一般是離開某個地方或某個場所時留下的。在生活中經常需要寫“留言條”。
(2)說說什么時候需要寫留言條,寫留言條應該注意什么。小組內討論。
(3)匯報交流:寫清給誰看的,寫清留下的話,還要寫上留言人的名字和留言的時間。
(4)指名說格式:
①先寫條子留給誰,稱呼要頂格寫。
②再寫具體內容,另起一行空兩格寫。
最后寫留言人的姓名,另起一行靠右邊寫。再另起一行靠右寫日期。
(根據自己留言的內容,同桌互說,并糾正。注意禮貌用語)
四、我的十分鐘
打開作業本,試寫留言條。(注意格式)
交流 糾錯
智慧瞬間: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20
教學目標:
1、通過“我的發現”的教學,使學生能發現相同的兩個字變換順序前后組成的詞,所表達的意思不同。
2、通過“日積月累”中“讀讀認認”、“我會填”的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規律認識8個字,能準確地運用詞語。
3、教學“我會讀”,使學生能自己讀懂小故事。
4、以“我們的小制作”為題開展口語交際,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5、通過“展示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樂于展示 。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二課
一、我的發現
1、游戲導入。
師:我們先來比一比,誰的腦子最靈活,老師說一個詞,請同學們把它倒著說出來。如:“好人——人好”,“新春到——到春新”等。書中也有幾組類似的詞語,大家看看,你發現什么了?
2、學生自讀。
3、同桌交流。互相說說自己的發現,并認讀詞語、正音。
4、拓展練習。聯系生活實際,再說幾組類似的詞語和生活中有趣的運用。
二、日積月累
1、讀讀認認
①出示兩個熟悉的字,如“月”“夫”,學生認讀。教師演示兩字合并組成新字。
②學生自讀課本,拼讀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兩個熟字與新字的聯系。
③出示生字,請學生談自己的發現,并當“小老師”領讀,試組其他新詞。
④舉出幾個從課外學到的類似的字,介紹給大家。
2、我會填
①學生自讀兩組意思相近的詞。
②小組討論,試著把每組的兩個詞填入句中,看哪個詞更準確一些。
③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訂正,并讀句子。
④試說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詞語和句子。
3、我會讀
①自讀小故事,同桌互相正音。
②小組中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這個故事。
③小組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
④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魯班是怎樣造傘的?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你還有什么問題?
⑤拓展:再談談魯班的其他發明及趣事。我的發現
第三課時
一、 精品引路、激發創作
1、 師:(展示學生作品)這是去年二(1)班劉捷同學的'作品,請同學們一邊欣賞,一邊觀察,談談你們對作品的看法。
生:那小狗的頭上怎么多了個半圓,有點莫名其妙啊?
師:是啊!去年二(1)班的同學也向楊捷同學解釋說:“因為小狗的頭癢了,它用腳去抓癢,小狗頭上多的那個半圓是小狗的腳。”同學們聽了恍然大悟。稱贊這位同學觀察生活多么仔細,想像多么新奇啊!今天,我們二(1)班的同學也有一雙靈巧的手,還有比楊捷同學更加聰慧的才智,我們可能已經制作出一個比這只小狗更精致,更新奇的作品了。請同學們再次好好地欣賞一下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對自己的作品再次地改進。
2、 生動手修改作品。
二、 獨立演練。鋪墊交際基礎。
1、 師:同學們,先要按什么順序具體地介紹作品,然后試著說一說,邊說邊完善。
2、 學生自說作品。
三、 創設交際平臺,釋放交際欲望
1、 在小組內交流。
(1)師:請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介紹作品進要有聲有色,就是說把你成功的喜悅,遇到困難的艱苦感覺凸現在表情中。其他同學要細心聽,認真思考,積極參加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
(2)學生輪流介紹自己的作品。聽了同學的介紹后,其他同學發表自己的見解。
四、 豐富對話素材、提高交際能力
1、 師:每個小組一位代表到班級上交流。
(1)學生上臺介紹作品。
(2)其他學生發表意見。
五、 拓寬平臺,提升交際內涵
師小結,布置回家把自己的小制作介紹給親人或朋友。
教學后記:
課前,我讓學生在家制作好自己喜歡的小作品,體驗動手之樂,積極引導學生從中獲取交際材料。另外,我還自己親自制作,介紹自己的制作過程。學生興趣更濃。口語交際不能離開生活,凡是學生自己熟悉的、體會會更深,一般說得比較具體活潑。課堂上同學們的作品琳瑯滿目,我就在口語交際中引導孩子們把自己怎樣構思、怎樣捏的過程(先------再------然后------最后-------)的具體經過介紹給大家聽。聽的小朋友當小記者,有疑難的問題可以上講臺隨機采訪,提出問題。孩子們一邊仔細觀察,一邊聽,都有自己的不同體會,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人家說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為什么?作補充。引導他們小組合作交流自己的作品,盡情地介紹,注意自己的手、腳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等。然后因勢利導,引導孩子們代表把自己制作的過程具體介紹出來,組織集體評價。同學們有了親身經歷,體驗到動手之樂,交際時興趣可高了,大部分小朋友語言樸實無華,字里行間流露出了真情實感。被評到最佳口才獎的同學無比快樂!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篇21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激發學生對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3.正確、有感情地誦讀、背誦這首詩文。
教學重點: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1、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ppt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
1.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則: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
(謎底:月亮)
小朋友,你們喜歡月亮嗎?從古至今,許多詩人、作家和你們一樣也很喜歡月亮,望著月亮,詩人、作家會想起許多令他們思念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月亮的古詩《靜夜思》。
2.板書課題,(教師板書,學生齊書空)認讀生字“靜”“夜”
3.有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啊?(李白)哪位同學對詩人有所了解?學生自由回答。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自主練讀課文,并用“——”劃出不認識的字。
2.四人小組內學習:說一說有哪幾個字是自己認識的,不認識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學,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互教互學。
3.指名學生一行一行讀課文。注意正音,指導讀好“床、光、望、鄉”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讀一讀,爭取人人把課文讀準、讀順。
三、創設情境,復現生字
1.現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還認識它們嗎?
2.游戲鞏固:看到小朋友學得這么認真,月亮姐姐帶著星星妹妹也趕來湊熱鬧了,月亮姐姐說:“我把星星妹妹變了個模樣,我來考考你們,誰能認識,我們就和她交朋友。”(課件出示月亮星星圖,指名一位學生上來點擊鼠標,大家一齊認讀),看到你們玩得這么開心,老師也想參加,行嗎?我來指,你來認,認的時候還可以站起來加上動作演一演這個字的意思。
3.出示:“光、床、望、鄉” 4張生字卡片,開火車同桌齊讀后鼻音的字。
4.出示生字卡片教學新偏旁“攵”“心”。
5.這些字都會讀了,古詩是不是也能讀正確呢?
(1)指名讀古詩,其他學生認真聽,準備給同學正音。
(2)齊讀,讀后正音。
四、創設情景,感受詩意。
1.(課件出示插圖,配上馬思聰的《靜夜思》樂曲)談話:小朋友,現在請你靜靜地欣賞這幅圖,看看在這樣一個安靜的夜晚,李白在窗前難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過窗又灑落在床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頭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可是,今夜,詩人已遠離家鄉,他沒有電話可以跟親人朋友聊天,回家的路是那么長,更沒有我們今天的汽車、火車、飛機讓他快點回家,他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和親人們團圓。于是他寫下了這千百年來感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著名詩篇《靜夜思》
2.離開家鄉,離開親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說:難過、傷心、悲哀……)
3.教師范讀,學生看著畫面,想著教師剛才的講解感受詩中之情。
4.小朋友,此時的你們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
5.模仿練讀,想象意境。
6.播放課文朗讀視頻,朗讀表演: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著圓月……(生雙手合攏放在背后,深情吟誦)
五、寫字練習,學寫7個生字
(一)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的筆順及占格。
1.你發現了什么?
2.你認為哪幾筆該給大家提個醒的?
(二)學生獨立描紅、臨寫。注意寫字時的坐姿與執筆姿勢。(背景音樂播放)
展示學生作業,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六、拓展活動
1欣賞學唱《靜夜思》歌曲,讓孩子們在歌聲中結束這節課的學習。
2.回家和家長一起找找李白寫的另外的詩句,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教學反思:
有趣的謎語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二環節識字教學中,因為對孩子們的充分信任,放手讓孩子們自己識字,互幫互學,但是,大部分學生憑借對詩歌早已耳熟能詳的自信,沒有認真學習生字,以至于第三環節復現生字時占用了大量的時間。這個失誤讓我明白了,備課不僅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應該充分了解學情,才能更好的為課堂教學服務。另外這堂課的紀律不是很好,坐在前面的大部分孩子都能跟著老師一起學習,但是后排的一些男孩子就有些管不住自己。怎樣掌控好低年級課堂紀律,讓孩子們動而不亂,活而有序呢?我想這還有待自己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取更多的教學機智和更好的教學設計。
這節課,我主要體現了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中讀書、學習這一教學理念。在新的課堂環境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明顯增強。教學第四環節設計比較合適。這首詩很短,含義又及深,很難讓一年級的學生全面理解,怎樣深入感知課文中的情感?我沒有用分析的辦法逐字逐句地講解,而是利用詩意的畫面和故事,用播放音樂和觀看朗讀視頻來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整體感知,這樣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特別是農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兒童感受得會更深。當問及“小朋友,此時的你們看到這一輪明月想到了什么呢?”孩子們都紛紛回答,在創造性想像中,學生們更真切地領會了詩的靈魂,并與詩人在富有創造性的詩意情境中相會、相融了,他們的心靈也和詩人的心靈變得一樣詩意。他們在這在濃濃的詩意中感悟、體驗著、想像著、創造著、發展著。最后一個環節欣賞學唱《靜夜思》這首兒歌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孩子們都大聲地深情地歌唱著,我相信每一個學生今后都會用一生的時間去品讀這首詩。
盡管教學是個不完美的藝術,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深入研讀教材,就可以把缺陷減少一點,再減少一點。把文本與孩子的生活拉近,孩子就會喜歡,就會愛上語文。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2-23
第四單元《語文園地四》教學設計12-29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5篇)02-23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精選15篇02-23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通用15篇02-23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02-23
語文八年級蘇教版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18
語文七年級(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18
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