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煦、環、犁、耕、儼、嘴、棚、廠、盲”。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慢條斯理”、“欲言又止”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品質。能根據提示語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3、體會孩子純潔善良的心靈。
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品質。能根據提示語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體會孩子純潔善良的心靈。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大家知道神筆馬良的故事嗎?
2、今天我們學習第3課《我畫什么》。板書:3我畫什么
讀題。
3、文中的5位小朋友也想有馬良那樣的神筆,那他們想畫什么呢?
二、整體感知
1、聽錄音,聽清:小朋友們用神筆畫什么?
2、預習要求:
(1)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
(2)通過各種方法理解以下詞語的意思:儼然、七嘴八舌、欲言又止
(3)讀通課文,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填空:
五個小學生羨慕(),都希望自己(),用它()。
3、檢查反饋
(1)檢查字詞學習。出示詞語,指名讀。
(2)指名分節讀課文,及時正音。
三、學習課文
1、輕聲讀課文3——15節,思考:文中寫到了哪五位小朋友?作者是怎樣描寫他們的?
讀讀,填填:
例:(卷發)的小曼
()的周明()的元元
————————————
()的`張小麗()的王斌
————————————
2、交流朗讀文中的句子并概括。
板書:卷發的小曼
戴眼睛的周明
翹鼻子的元元
男孩似的張小麗
認真提議的王斌
師:作者通過外貌特征、性格特征、神態特征來描寫五位小主人公。
小試身手:你能根據不同的特征,來描寫人物嗎?試試看:
()的()()的()
————————————————————
3、文中的幾個小學生分別想用神筆畫什么?找到句子多讀兩遍,讀正確。
4、同桌交流找到的句子。
5、全班交流,指導朗讀句子。
(1)“慢條斯理”的語氣怎么讀?
(2)提問:“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小麗為什么這樣?讀出語氣。
(3)假如有一支神筆,又只能畫一次,大家一定先讓小麗是因為()。
6、四人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9——15節。
7、想象說話:如果你有神筆,你想畫什么》
四、總結
這些小朋友的心靈是多么善良啊,他們都想到了自己的親人,想到了需要幫助的人。
五、復習鞏固
1、根據注釋填寫適當的詞語:
(1)“我呀,”周明動作緩慢,不慌不忙地說:“要畫一個涼棚,給大街上的民警叔叔擋風遮雨。”()
(2)“我……”張小麗想要說又停住了。()
2、想一想,寫一寫
(1)假如有一支神筆,又只能畫一次,大家一定先讓小麗畫,是因為()
———————————————————。
(2)假如你有一支神筆,你想畫什么?寫幾句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2、能從列數字,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中學習寫作的方法。
3、了解趙州橋的結構特點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教學重點:
理解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以及設計上的特點,體會語言描寫的特色。
三、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趙州橋設計上的特點及其好處,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四、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師生教學活動時間
安排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復習上節課的生字詞。
2溫故知新
二、合作探究——議橋1、趙州橋在中國乃至世界,都可以說是一個創舉,那你對趙州橋的了解又有多少呢?請四人小組研究討論,并且完成研究卡片的填寫。
研究課題:古老的橋──趙州橋
橋的特點:
相關資料:
研究者:5
1、構建開放式教學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2、引導合作學習。
三、品讀感悟——賞橋1、學習重點詞句:
⑴ “趙州橋非常雄偉。”
問題:課文從哪些方面看出趙州橋非常雄偉?除了雄偉還寫了什么?從哪里可以看出堅固?
讀第二自然段。
⑵ “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
交流“這句話這樣寫,好在哪兒呢?”
語言表達:用“不但……而且……”說話。
讀第三自然段。
師:第三自然段把橋寫得非常美,誰能來美美地讀一讀這一段?(指名讀、男女賽讀、齊讀)
嘗試背誦第三自然段。
⑶ “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
問題:創舉是什么意思?看到這句話,你想問什么?
2、從第二、三自然段分別可以看出趙州橋是一座( )的橋。(板書)
3、趙州橋之所以能夠成為創舉,你們覺得是誰的功勞?
4、總結:一個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建造了這樣一座橋,而且這座橋建造在遠離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舉世聞名,所以,這充分表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贊揚了我國古代的勞動人民。181、“趙州橋非常雄偉”是一句總起句,后面介紹了趙州橋的長度、寬度、建筑材料、形狀特點等,都是圍繞“雄偉”展開的具體描寫。可以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這種圍繞一句話把內容寫具體的方法。
2、讓學生感悟承上啟下寫法的好處。
3、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
4、鼓勵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讀書方法,在自主讀書的過程中動腦思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并在與同學交流的過程中體會表達的精妙之處。
四、美文賽讀——贊橋1、你覺得趙州橋的哪兩個特點是你最喜歡的,請你用“不但……而且……”夸一夸它。
2、大家已經非常了解這著名的'古橋了,讓我們通過朗讀課文來美美地夸一夸趙舟橋吧!51、把語言表達和趙州橋的特點結合起來。
2、通過朗讀感受趙州橋的美。
五、拓展延伸1、夸得好!我看出趙舟橋已進入你們的心中。看到同學那么努力,老師想給大家看一樣東西,讓大家輕松一下。(出示中國結)知道這是什么嗎?你覺得它有什么特點?
2、請你仿照趙州橋的研究課題填寫中國結的研究卡片。
研究課題:中國結
橋的特點:
相關資料:
研究者:
3、用一段話把你剛才對中國結的研究寫下來。
讓學生體會語言描寫的特色,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六、板書設計:
時間 歷史悠久
結構
趙州橋 雄偉堅固 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用途
美觀 非常美觀
七、作業布置:
四人小組分享剛才寫的話,并評一評誰寫得最好。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主題:
通過教學使學生通過學習《可貴的沉默》一課,從故事中受到教育,不僅要感受到父母的愛,還應當去了解、關心和愛戴自己的父母,通過實踐活動要學生有意識地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并學會如何去回報父母的愛。
活動計劃:
1、課堂教學。學習《可貴的沉默》,知道課文講了一個故事,上課時,老師了解到,幾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生日并向孩子們祝賀,知道父母生日的孩子只有幾個,而且沒有一個孩子為父母祝賀生日。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們懂得了怎樣去愛自己的父母和關心別人。理解孩子們情緒變化有興奮到沉默,有沉默又回到熱鬧的過程。
2、實踐活動。積累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資料及父愛母愛的名言,組織學生向自己的父母祝賀生日,表示關心,送賀卡、寫一封信等,幫助父母做點事,用實際行動表示對父母的愛。向老師、同學、鄰居表示關心,將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活動過程:
一、課堂教學。
一)、自學匯報
1、匯報朗讀情況。
2、文章講了怎樣的故事?
3、匯報自學的詞、句。如:傳染、情緒、阻止等語句。
4、從文章中你體會到什么?
5、質疑。
二)、精講重點部分。
1、練讀產生沉默的過程,體會孩子們的可愛之處。聯系上下文體會。
2、分段讀孩子們沉默前、沉默中、沉默后的表現及家長的反饋,體會孩子們在沉默中懂得了要回報父母對自己的愛。
3、體會“啊!我真快活!這一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的原因。
三)、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
1、父母怎樣給“我們”過生日的.?
2、你要怎樣回報父母的愛?
四)、總結全文,安排實踐活動。
二、實踐活動。
1、采取恰當的方式了解并記住父母的生日。
2、動手設計一張賀卡。
3、給父母寫一封信。
4、每天幫父母做至少一件事,用實際行動表示對父母的愛。
5、向老師、同學、鄰居等關心自己的人表示關心。
6、將自己的感受寫一篇日記。
7、集中展示,評價實踐活動的成果。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設想】
設計時,著重通過朗讀,再現蒲公英的美景,感受蒲公英給我們帶來的樂趣。通過仔細品讀課文,引導學生發現蒲公英一天里不同時間的變化,體會觀察的重要性。最后的拓展訓練,旨在培養學生留心觀察事物,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命的尊重和熱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1.課件出示:小小傘兵隨風飛,飛到東來飛到西,降落路邊田野里,安家落戶扎根基。(蒲公英)
2.介紹蒲公英。
(1)課件出示蒲公英圖片。
(2)師生交流:這是什么啊?大家一起說。(蒲公英)是的,同學們,你們看到過蒲公英嗎?說一說。
(3)教師評議,并介紹蒲公英。
蒲公英屬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頭狀花序,種子上有白色冠毛結成的絨球,花開后隨風飄到新的地方孕育新生命。蒲公英植物體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膽堿、有機酸、菊糖等多種健康營養成分,有利尿、緩瀉、退黃疸、利膽等功效。蒲公英同時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維生素等,有豐富的營養價值,可生吃、炒食、做湯,是藥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的花中午開,早晨和傍晚不開放。在鄉間,它也叫布谷英。
蒲公英開出了一朵朵金黃色的花,其實不是一朵而是很多朵組成一朵,很多花形成一個花絮,每一朵花下面隱藏著一個很小的果,蒲公英的每一個果上,長著很密很長的冠毛,這些帶冠毛的小果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個毛茸茸的圓球。每當風吹來,蒲公英的種子就被風吹起,落在地上等到第二年春天它又會發芽長大。
3.質疑解疑。
(1)今天,我們要去看一片有趣的蒲公英,走進那金色的草地。(板書:金色的草地),一起讀課題。
(2)這金色的草地可美了,誰再來美美地讀一讀課題。讀到這里,愛思考的小朋友腦海里會有什么問題呢?
①這金色的草地在哪里呢?為什么這草地是金色的.?
②請你自己讀一讀這段話吧,相信你一定會找到答案的。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二、分小組自學,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小組長帶領組員商量準備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除文字障礙。
2.師生交流,教師小結,指導提出學習方法。
一讀:掃讀(掃除障礙讀)。小聲自由讀課文,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把不認識的字或不懂的詞做上記號,查字典解決。
二讀:連讀。小組內成員分自然段連讀課文,讀通課文,檢查字的讀音。
三讀:想讀。小聲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
四讀:選讀。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3.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學生自學課文。(教師巡回指導)
4.檢查自學情況。
(1)(板書生字)在自學生字時,你有哪些困難?(在字音、字型、字義等方面的困難)
在自學生字時,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訴同學們?
師生共同解決困難,教師相機指導理解“一本正經、引人注目、合攏”,可讓學生做一做相應的動作,重點理解“合攏”。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讀得是否正確、流利。
(3)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并說說哪些內容比較吸引你的注意。通過讀課文,你解決了哪些問題。
三、熟讀課文,厘清順序。
1.自由讀課文,標出自然段,思考每一個自然段講了什么內容。
2.給課文分段。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可分兩部分。
第一段(第1~2自然段):我們住在鄉下,當蒲公英盛開的時候,這片草地就變成金色的了,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快樂。
第二段(第3~4自然段):蒲公英白天開,晚上合,草地也因他們的開合改變著顏色。從那時起,蒲公英成了我們最喜愛的一種花。
四、自由朗讀。
你最喜歡課文的哪個自然段?把它美美地讀一讀。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播放課件或觀察掛圖:在草地上盛開著一片蒲公英,它們金黃金黃的,太美了!
2.導言: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金色的草地》一課的生字詞,還記得它們嗎?(出示生詞,學生開火車輪讀)
3.上節課我們了解到一個小男孩發現了一片金色的草地,你對草地印象如何呢(學生答),誰想贊美這美麗的草地。
4.設疑激趣:我們隨著小男孩一起走進這片金色的草地,看看我們能發現什么,那就讀讀課文吧!
二、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學習第一、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讀第一、二自然段,找出與你感受相同的句子,然后再讀一讀。
(2) 指名讀,評讀。
(3) 看到這片金色的草地,“我們”的心情如何?
(4) “我”和弟弟玩蒲公英可有趣了。“我們”是怎么玩的?請大家各自放聲讀一讀,然后同桌間互相邊說邊演一演。
(5)想象一下,當時草地上空會出現怎樣的一幅情景?
(6)開滿黃花的草地多美啊,在草地上吹著蒲公英的種子玩多有趣啊!讓我們再去經歷一回,齊讀一、二自然段。
(7)誰來有感情地朗讀一下第二自然段,把這兄弟玩樂的情景生動地描述出來?指名朗讀,師生共同評價。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談話過度:蒲公英一直是金色的嗎?“我”有了一個什么新發現呢?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我”有什么新發現?
(3)總結:蒲公英的花瓣是可以合攏的,它隨著時間變化而一張一合,張開就是金色的,合攏就是綠色的。
(4)這一部分當中有些詞語和句子表達的效果很好,令人回味,可引導學生理解和體會。比如:“我起得很早去釣魚”這里為什么要強調“起得很早”呢?可讓學生聯系上下文來理解。因為過去沒有起這樣早,所以一直誤認為蒲公英的花是金色的。“發現草地并不是金色的”,“并”在這里有哪些含義呢?用上這個“并”字,給人的感覺是“我”過去一直認為草地是金色的,不是現在才這樣認為,并強調了對過去錯誤認識的否定。“蒲公英的花就像我們的手掌,可以張開、合上。”用手掌最簡單的動作打比方,就把一種不太容易說清楚的現象講清楚了。
(5)拓展交流: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蒲公英的開放是和溫度的變化有關的。他通常是上午8點左右逐漸展開花瓣,到了中午溫度最高時花瓣完全張開,下午4點左右,溫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攏,深夜溫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緊,所以我在很早的時候看到草地是綠色的。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這個發現令“我”非常驚訝,大家再來讀讀第五自然段。
(2)有了新發現后,“我們”有什么變化?
(3)指名讀、齊讀第四自然段。
三、總結全文
1.看板書,全班交流。
2.拓展:
(1)其實自然界還有許多花草也有這個特點,有沒有發現的,誰來說說你知道的?
(2)總結:同學們,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時時處處和我們一起生活,一起成長。課下請觀察你喜歡的花草,下節課說說你的新發現,好嗎?
板書設計:
蒲公英
(早晨) (中午) (傍晚)
綠 金色的草地 綠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重點引導學生辨清“予”和“裕”的字形,能用同義詞替換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理解“給予、擔心、寬裕、沉默不語”等詞語的意思。
2、通過聯系上下文,讀懂課文是通過媽媽心情變化這一線索來組織課文的寫作特點。感受金吉婭的善良、關愛他人的美好情感。
4、能展開想像拓展寫話,為小音樂家楊珂、小珊迪、賣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學作品中的一些窮苦孩子寫一張愛心卡。
教學重點:
通過分析媽媽的心情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最后一句:“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板書:“給予”正音給予(jǐ yǔ),辨析“予”的字形。
簡單說說對“給予”一詞的理解。(“給予”就是給、送。)像這樣在一個詞中,兩個字表示同一個意思的詞叫并列合成詞。
出示:甜蜜、擁抱、寬裕、試探、猜測這些詞也是并列合成詞,讀一讀。
2、補全板書:給予樹,了解其含義。
(1)讀文找出文中一句描寫“給予樹”的句子。
出示:“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給予樹’。樹上有許多卡片,其中一張是小女孩寫的。”
(2)從上面文字中,你讀懂了什么叫“給予樹”?
交流:援助中心:援助就是支援幫助的意思,援助中心就是給別人提供幫助的地方,是慈善組織組辦的贊助機構,用來幫助窮苦人或有困難的人。像我國的春蕾計劃、希望工程等就是給別人提供幫助的贊助機構。
給予樹:是慈善機構在圣誕樹上掛上反映孩子們心愿的卡片來請求他人贊助的樹。
(3)簡介圣誕節。
交流:每年的12月25日是圣誕節。 圣誕節是西方最重要的`節日,相當于我們中國的春節。(播放西方圣誕節歡樂的情境)在這歡樂的節日里,人們圍著圣誕樹跳舞,相互交換禮物。所以圣誕節是人們最快樂的節日,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
3、過渡:在這個歡樂的節日里發生了什么樣的事呢?
二 整體入手,初步感知課文。
1、初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詞語。
給予 圣誕節 甜蜜 寬裕 分享 棒棒糖 立即 援助 卡片 盼望 善良 仁愛 同情 體貼 興高采烈 沉默不語 如愿以償
2、 再讀課文,本文寫了一個怎樣感人的故事呢?
填空: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小女孩兒(金吉婭),在圣誕節前夕,媽媽給了二十美元讓孩子們互贈禮物,金吉婭卻給一個陌生女孩買了洋娃娃。從她身上我們學到了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知道了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要及時獻出自己的愛心。
三、品讀課文,體會媽媽心情變化的原因。
1、是呀,故事發生在美好的西方節日——圣誕節前夕。是金吉婭的母親將發生在自己女兒身上的一個感人故事記錄了下來。在這件事中,金吉亞的媽媽心情有什么變化呢?為什么會有這些變化呢?請同學們輕聲自讀課文,圈出描寫媽媽心情變化的詞語。
出示:擔心、生氣、激動。
2、學習課文第1節,體會媽媽擔心什么。
交流出示:“讓我擔心的是,家里并不寬裕,我只攢了一百元,卻要由五個孩子來分享,他們怎么可能買到很多很好的禮物呢?”
(1)辨析“裕”的字形,理解“寬裕”一詞。讀文你從哪可以看出家里不寬裕?
隨機理解:“攢”:存著。
指名讀這句話,讀出媽媽的擔心。
(2)盡管家里并不富有,可金吉婭的媽媽還是把自己積攢的100美元平均分給了五個孩子,讓他們每人至少準備四份禮物。讀到這兒,如果你是金吉婭,你心里會想些什么?
3、學習課文第3節,體會媽媽為什么生氣。
(1)學生自讀課文第三自然段,抓住“興高采烈”一詞,體會手足之情。
師:媽媽的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們拿到二十美元,就分頭去采購圣誕禮物了。兩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們該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們表現怎樣?
(2)引讀:孩子們都興高采烈,只有金吉婭----(沉默不語),看到金吉婭沉默不語,這引起了媽媽的懷疑,發現——(她只買了一些棒棒糖——那種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3)聯系上下文想象媽媽的心理活動,理解媽媽生氣的原因。
我看到金吉婭只買了一些棒棒糖——那種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心里非常生氣,想:
(交流時應引導學生理解“一些”與“一大把”的區別。從“五十美分”與“二十美元”的對比,知道棒棒糖太便宜了……媽媽想讓孩子送出最誠摯的祝福,而小金吉婭卻不夠誠摯。)
(4)體會這時候的金吉婭為何沉默不語?
(金吉婭擔心母親責怪。)
4、領會課文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體會媽媽為何激動。
(1)指名讀最后一段話。
(2)、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媽媽激動的理由。
(3)總結:金吉亞到底做了什么讓媽媽這樣激動?她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女孩呢?下節課在學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生字詞。
給予 圣誕節 甜蜜 寬裕 分享 棒棒糖 立即 援助 卡片 盼望 善良 仁愛 同情 體貼 興高采烈 沉默不語 如愿以償
二、感受金吉婭這個人物。
1、從語言感受人物。
(1)金吉婭拿著這二十美元到底做了什么,讓媽媽有著這么明顯的情緒上的變化?讓我們讀讀課文的第四節,從金吉婭對媽媽說的這番話中找到答案。指名讀金吉亞說的話。
(2) 讀完討論交流:
平常的圣誕樹上都掛滿禮物,可金吉婭看到的卻是一棵給予樹。金吉婭來到這棵“給予樹”下,取下了其中一個小女孩寫的卡片,卡片上寫著什么呢?
(出示:她一直盼望圣誕老人送給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這句話中的哪個詞引起了你的關注。什么叫一直盼望。
出示:
每當看到鄰居伙伴抱著洋娃娃的時候,小女孩就(非常羨慕或非常希望有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
白天,小女孩就想(抱著洋娃娃玩耍);
夜晚,小女孩就想(擁著洋娃娃入睡);
每當一個人害怕的時候,小女孩就想(讓洋娃娃陪她玩耍)。
每當有了委屈的時候,小女孩就想(向洋娃娃傾訴)。
每當(有了高興的事情 ),小女孩就想(和洋娃娃一起分享)。
,《給予樹》教學設計(沙龍)
是呀,小女孩早就想擁有一個洋娃娃;天天想,夜夜想,月月想,年年想呀,讀:她一直盼望圣誕老人送給她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
擁有一個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就是她現在最大的?(板書:愿望希望)
(3)金吉婭看到小女孩的愿望,她想:( ),可是:( )。但金吉婭在家人和小女孩的選擇中最終傾向了( )因為她想到了一句話,并在后來告訴了自己的母親。哪一句?
讀:可是媽媽,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
是呀,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
我們有穿著裙子的洋娃娃,可小女孩沒有。
我們有( ),可小女孩沒有。
我們有( ),可小女孩沒有。
我們有( ),可小女孩沒有。
一句話,小女孩什么也沒有。
多么善良的金吉婭呀!多么( )的金吉婭呀!多么( )的金吉婭呀!多么( )的金吉婭呀!(板書: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于是,她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禮品區。
(4)、聽了金吉婭的話,媽媽緊緊地擁抱著金吉婭,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你能代媽媽說嗎?
(5)、從金吉婭的做法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填空:金吉婭不僅給家人買了圣誕禮物——棒棒糖,還把同情和愛心送給了一個陌生的小女孩,給她買了洋娃娃,讓她的愿望得以實現。她是一個善良、仁愛、有同情心和體貼的孩子。)
引讀:金吉婭雖然放棄了給家人買漂亮禮物的機會,然而她卻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謝,媽媽的擁抱……),給予不僅僅是放棄,也不僅僅是得到,給予更是(善良、仁愛、同情、體貼……)
(6)、指導朗讀最后一段。
2、讓我們回到書中,再讀金吉婭的話,你對金吉婭有哪些新的認識?
生:先開口 ,本來想送給哥哥姐姐禮物(可以看出金吉婭是個體貼的孩子)
金吉婭發現了給予樹上的卡片(可以看出金吉婭是個細心的孩子)
她取下卡片買了洋娃娃(她毫不猶豫買了洋娃娃,可以看出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
只夠買棒棒糖(可以看出金吉婭體貼家人)
哥哥姐姐與小女孩比,小女孩更需要禮物(可以看出金吉婭有同情心)等等。
她把事情的經過全都告訴了媽媽(可以看出金吉婭非常誠實。)
師總結:是呀,從字里行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金吉婭的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所以媽媽說:這個圣誕節,她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如愿以償的笑臉。
三、點擊“給予”,感受“愛”。
1、整篇課文中,無不透出愛的情意,再找找文中還寫了誰給予誰什么?
a、 媽媽給予每個孩子二十美元。——母子之愛
b、孩子們給予對方圣誕禮物。——手足之愛
小結:這些舉動都是對親人的愛,從中更讓我們感受到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是那么的可貴,更讓人們為之動容。相信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也一定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有很大的關系。
2、看板書小結:給予樹是一棵(善良、仁愛、同情、體貼)樹,這樣一棵美麗的給予樹,應該種在哪里?(每個人的心里)只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棵給予樹,那么我們的世界一定會充滿愛。
五、 拓展說話練習:
1、一天,媽媽帶著金吉婭和她的哥哥姐姐,通過援助中心工作人員的精心安排,在這棵圣誕樹下與小愛麗斯見面了,大家會說些什么?你想代表誰,最想說什么?(學生可選擇幾個不同的人物練習口語交際)
2、老師想代表工作人員說:有了你們的愛,才使這棵普通的給予樹變成了一棵愛心樹,有了像金吉婭這樣的人獻出善良、同情和愛心,我們心中的給予樹才能常青、常綠,越來越茂盛。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科書在9篇課文的后面安排了“資料袋”,“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更加主動地了解與課文有關的信息,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同時也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該如何把握特點,用好、用活資料袋,提高教學效率呢?
一、注重整合,讓資料袋“物盡其用”
本冊教材的設計較為充分地體現了“整合”的課程理念,資料袋不是“單純的資料”,而是課文學習的有機組成部分。基于這樣的認識,教師研讀教材之后,分析每一個資料袋的作用,將資料袋的使用與課文的學習結合起來,就能引導學生用好資料袋,使其“物盡其用”。
【案例】 《奇怪的大石頭》一文之后的資料袋為學生提供了李四光經過長期研究,為祖國摘去“貧油國”帽子的資料。學生通過這個資料,反過來再讀課文,就能夠知道李四光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跟他小時候善觀察、愛提問是分不開的。《我不能失信》之后提供有關宋慶齡簡介,《孔子拜師》之后提供的關于孔子的介紹,都屬于類似的安排。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資料,可以課前預習,為學習課文做鋪墊;也可課后延伸,讓孩子感悟偉人的成功與兒時的因果關系,增強自身的學習動力,覺得自己“也可以那樣”。
整合的課程觀,還要求學生將資料袋中的資料進行整理,最終變成“自己的東西”,豐富語言積累,從而“一物多用”。
二、鼓勵創新,讓孩子成為資料袋的主人
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利用資料袋的時候,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作用,強調“可以這么用”“也可以那樣用”,還要引導思考“怎樣用最好”。在本冊的九個資料袋中,由于資料內容的差異,使用時方法應該靈活多樣,鼓勵學生創新思維。
【案例】 《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課后的資料袋,為孩子們展現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生活的場景,生動的畫面可以豐富他們融入民族大家庭的幸福體驗孩子如果想知道那些少數民族同胞在做什么,也可簡要涉及,讓想知道的同學課前查閱其他資料,比如阿昌族同胞吹起動聽的葫蘆蕭,傣族姑娘挑起可愛的竹簍等等。只要孩子們感興趣,也可結合課文進行“我想和(什么族)的小朋友(做什么)”的說話訓練,激發學習的興趣,還可以讓孩子說說“我還知道……”。
在引導孩子學習使用資料袋的過程中,與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有意鼓勵創新并注意保護他們的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這樣可以把資料袋越用越活,越用越好。
三、培養習慣,讓資料袋不斷充實
培養學生使用資料袋的良好習慣是很重要的,對于用得好的同學一定要適時表揚,樹立榜樣,力爭讓收集資料、合理使用資料袋成為孩子們的自覺行為。教材上提供的資料袋其實不多,這為學生自己動手,收集整理資料,形成自己的資料袋提供了空間。
【案例】 《趙州橋》一文課后并沒有提供資料袋,但是如果學生養成了積累資料的習慣,加上教師的引導,他們完全可以自主地通過課外書、網絡等各種渠道了解祖國燦爛悠久的“橋文化”,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激發民族自豪感。這種學習的過程也是對孩子們自身資料袋的補充。如果孩子們查閱資料、收集整理資料的速度加快了,豐富資料袋的工作完全可以在大多數課文學習之前或之后自覺主動地進行。至于本身就有資料袋的課文,比如《蜜蜂》《玩出了名堂》,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鼓勵通過查閱課外書或網絡等形式,進一步豐富資料袋的內容,只是教師關注的不要停留在知識本身,而是應關注收集整理信息的過程和資料的使用。
建議老師們給每個孩子提供一個資料積累專用本,課外資料、妙詞佳句都可納人。教師對孩子自身資料袋的關注,就會激勵孩子收集整理資料的熱情,長此以往,孩子的語文能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高。
四、尊重差異,讓資料袋煥發個性光彩
學生由于個體的差異,對于資料袋的使用一定存在差異,這是很正常的,所以教師應多做“正面引導”,樹立榜樣,而盡量不要“強行要求”,打擊弱勢。如果收集整理資料、運用資料袋變成教師強制要求的行為,就使得原本很快樂的學習過程變得索然無味,令學生產生抵觸情緒,費力低效。
【案例】 《給予樹》課后關于圣誕節的資料,《“東方之珠”》課后關于香港的資料,孩子們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但這些資料比較少,許多孩子或許已經知道,于是“想知道”,這時教師可以讓這部分孩子查閱資料,然后共同交流。對于那些能力相對較弱的孩子,也可讓他們盡力而為,告訴他們“可以做得更好”,在與同學資料的“共享”中得到提高。另外,鼓勵學生自身資料袋在內容、形式上以及命名、美化方面應盡可能體現自己的個性。
條件允許的話,那些豐富多彩的、個性化資料袋就可以成為一個繽紛的展臺,讓孩子們在展示中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體驗成功。
拿到新教材,我們需要統攬全局,把握教材的特點,把資料袋這一種新的形式放到整個語文課程資料中來加以認識,這樣才能在資料袋的使用上靈活自如,不致顧此失彼。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是如何將風箏飛上天的過程以及美麗、熱鬧的天空寫具體的。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背誦課文五、六節。
教學準備
多媒體幻燈片(五張)
(1)各式圖案的風箏、說話練習題一道。
(2)兩段對比的話。
(3)風箏隨風飄蕩的情景(伴隨優美的音樂)。
(4)輔助背誦的兩段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導語: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新詞,初步感知了課文內容。重點學習了課文一、二節,了解到作者從體育場上人很、風箏的樣式多、放風箏前的喜悅心情這幾方面來具體寫的。
2.朗讀一、二節。教師引讀:
到體育場來放風箏的人可真不少風箏花花綠綠,各式各樣我跟哥哥說
3.出示多媒體幻燈片(1)
(1)仔細觀察:除了書上描述的以外,天上還有哪些風箏?
(2)說話練習:
天上有(),有(),有()就是沒有()。
二、發現學習(一)
1.過渡:望著天上各式各樣的風箏,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想讓風箏飛上天。課文(三、四節)具體描寫了放飛風箏的經過。
2.出示多媒體幻燈片(2):哥哥拿著線軸,向前跑。我拿著風箏。哥哥收住腳,大蜻蜓飛上了天空。
3.這兩段話有哪些不同?課文第三節是怎樣將放風箏的經過寫具體的?
圍繞這兩個問題開展四人小組學習。
要求:
1)每位組員都要發表意見。
2)學習組長組織組員交流。
3)組長最后歸納總結。
4.學習組長交流學習結果,教師適時點撥。
5.朗讀三、四節,讀出高興的語氣。
三、發現學習(二)
1.過渡:成功地將風箏放飛上天,給我和哥哥帶來了快樂。欣賞風箏在天上隨風飄蕩的情景,更是一種無窮的樂趣。
2.出示多媒體幻燈片(3),隨著優美的音樂欣賞風箏在天空中隨風飄蕩的'情景。
3.多美麗的天空,又多熱鬧的天空。聽老師讀課文,老師讀得好嗎?為什么?
一會兒,又飛來幾只小鳥,它們圍著大蜻蜓嘰嘰喳喳地叫。我正看得入神,西邊又飛起一只美麗的大蝴蝶。
4.學生評價教師的朗讀。
教師追問:這些語句為什么不能去掉?體會作者是如何將美麗的天空寫具體的。
5.有感情朗讀第五節。
6.分工讀第六節,在朗讀中體會并總結相似的句式:
什么,怎樣,好像在干什么。
7.再次出示多媒體幻燈片(3),用以上句式練習說話:
那美麗的花蝴蝶,( ),仿佛( )。
那灰褐色的蜈蚣,( ),好像( )。
那碧綠的大蜻蜒,( ),猶如( )。
8.有感情朗讀第五、六節。
9.背誦五、六兩節。
(1)出示多媒體幻燈片(4),輔助背誦:
一會兒,又飛來幾只小鳥,它們圍著大蜻蜒嘰嘰喳喳地叫( )。我正看得入神,西邊又飛起一只美麗的大蝴蝶( )。
天空中的風箏越來越多,熱鬧極了。那金黃的小蜜蜂,( ),好像( )。那鮮紅色的大金魚。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成尚榮先生在《為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而教》一書中指出,語文課應為促進學生語言和精神同構共生而教。“語言”是指詞匯按一定的語法規則構成的符號系統;“精神”是指人在特定情境中思維、想象、情緒與興趣等因素相互交融的反映。“同構共生”是指共同建構、生成、發展。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閱讀時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吳忠豪教授指出:所謂“有新鮮感詞句”,是指那些學生感到陌生的、口頭書面語言中從來不用的詞語或句子。小學生處于語言發展關鍵期,在教學中應注重引導學生在閱讀時積累那些陌生、有新鮮感的詞句,培養學生積累語言的意識,將言語實踐能力的提升與精神世界的豐盈結合起來。學情分析
三年級是第二學段的起始段,本篇課文是本冊教材的第一組課文中的第一篇,學生正處于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的過渡時期,學生的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語文的學習內容也由詞語向篇章過渡。因此要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年級的語文學習,讓學生初步養成較為穩定的學習習慣,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和語文積累,通過精讀、品讀重點句段,引導學生逐步體會理解課文的方法,豐富學生的語言經驗積累,從而提升語文學習的能力。教學目標
1.認識“壩、漢、艷”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通過邊讀邊展開想象,感受大青樹下的小學的獨特美。
3.學習并嘗試運用擬人化的表達,體會作者對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喜愛之情。4.關注并積累有新鮮感的詞句。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壩、漢、艷”等10個生字,會寫“晨、絨”等13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初步感受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快樂學習生活。
3.關注有新鮮感的詞句。
教學重難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方法,初步感受大青樹下的小學的快樂學習生活。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課前標注出新鮮感的詞句。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一)談話導入:同學們,經過兩個月短暫而又漫長的暑假生活,你們又長高了,更懂事了。今天來學校時,你們細心觀察過我們熟悉的校園了嗎?(二)請同桌的小朋友交流一下:久別的校園如今給你的感受怎樣?誰來夸一夸我們的校園?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海鷗,飛吧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仔細觀察山雀并產生豐富的想象的。
教學難點
同上
教 法
以讀代講法、引導點拔法、指導朗讀法
學 法
朗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到“鋸”,等字,會寫雀、取、察等字。
能力目標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
情感目標
3、激發學生動物的興趣。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誰見過大海嗎?見過大海的同學又有誰看到過那在大海上自由自在飛翔的海鷗嗎?我想,凡是見過大海和海鷗的同學都會被海的總起來壯闊所震撼,都會為海鷗尋矯健優美的自由身姿所吸引。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引導學生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2、生字讓學生通過查工具書能夠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再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引導理解:課文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1、 觀察圖畫中的海鷗
2、小組匯報課前準備的有關海鷗的資料。
1、 朗讀課文,邊讀邊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 同桌互相合作識記生字
3、 互查識字情況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說說課文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3、采用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充分讀課文。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一火力讀等。
質疑激趣讓學生各抒己見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為后面的理解作鋪墊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第二課時
一、 檢查復習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再讀課文,加深感悟
1、 質疑解難。
引導學生從問題入手學習和理解課文內容。
2、第一部分:重點引導學生理解:彌漫、氣息、一抹、乖巧、歇腳、觸摸、歡愉。
3、第二部分: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從幾個方面寫了友人和小海鷗的情感;能夠找出體現友人與小海鷗濃厚情誼的語句,并體會這些語句的意思。
重點引導理解:它應該屬于大海。
2、指導說一說:你喜歡文中的山雀嗎?為什么?
l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1、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課文內容。
2、(討論并交流)說說詞語的意思。
3、學生各抒己見,充分地說出自己是怎樣理解的.最后教師再引導小結,給學生以正確的結論。
注意:抓住要點學習理解課文內容,理解友人和小海鷗結下的友情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要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分層理解。
以讀代講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自讀題解課文內容。
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能力,并在評價中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
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寫作能力。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鞏固練習。
1、 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
2、 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詞語。
練習書寫
通過這一活動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板書設計
海鷗,飛吧
海邊彌漫著海洋的氣息,和海鷗交上了朋友。
彌漫、氣息、 一抹、乖巧、
歇腳、觸摸、 歡愉。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中的生字詞語,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張衡,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重點: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正確書寫課文中的難寫字。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古代有哪些發明創造嗎?誰起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由學生回答的引出人物張衡。
----大家了解張衡嗎?他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天文學家,從小愛科學,后來有許多重大發明。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張衡的故事。師生共同板書課題,提示“衡”字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語。
1、同學們平時讀書時,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或詞,你會采用什么方法來解決?(請學生說說自己的學習方法)
2、課件出示自讀提示:
A、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或工具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看課文講的是張衡的什么故事?
2、課件出示生字,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指名學生認讀生字并組詞。
B、請同學當小老師領其他同學認讀詞語。
C、開火車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
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中的錯誤。
三、鼓勵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課文介紹的是什么時候誰的什么事?
2、他發明的地動儀有什么作用?
3、你從課文中還知道了什么?
四、質疑:默讀課文,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做上標記,咱們下節課一起來解決你不懂的問題。
五、作業設計。
1、我是火眼金睛。(比一比,再組詞)
記()狀()
紀()壯()
灑()偏()格()
酒()騙()洛()
2、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發生發明發現
1、他認真記錄、研究地震現象,經過細心考察和分析,()了一種測定地震方位的儀器---地動儀。
2、同學們繼續向前走著,突然()小路旁的大樹上,掛著一條條像蠟燭一樣的東西。
3、這個故事()在離現在差不多兩千多年的東漢時期。
9、張衡
板書:東漢科學家
地動儀測定地震
教學反思:
今天我教的是第九課,《張衡》第一課時的內容。教學之前,我有些緊張。聽了大家的課,我是越來越不會教了,教后覺得一蹋糊涂,與課前預想的大相徑庭。
優點:能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指導學生學習生字時,把形近的字放在一起比較,學生掌握地比較好。
不足之處:
1、每次都有同樣的感覺,就是不會調控課堂進程,時間上老把握不好。前面導課的時間太長。
在了解張衡讀學鏈接內容時所用的時間有些長,再加上讀大屏幕出示的張衡的內容就占用了較多的時間,導致后面時間緊,順序亂。
2、生字處理時,我覺得這樣太匆忙了,學生根本不能很好地掌握。同時朗讀課文也沒有檢查落到實處。字也沒學好,課文也沒讀好。
3、出示自讀提示時,也是慢一步。第二個問題根本沒有必要再出示了,問題設計的有問題,問的不合適。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品讀有關語句感悟男孩的無私、純真。體會人世間的真善美。
2、有感情地朗讀部分句子。
3、根據課題推想文章內容。
教學重點:品讀句子感悟。
教學過程:
一、揭題。
師:同學們,在這茫茫的人海中,令我們感動的事很多很多,里面包含的有濃濃的親情,有溫馨的友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歐陽宗的《平分生命》,(板書)感受其濃濃的親情。面對課題,你心中產生了怎樣的疑問?(誰和誰平分生命?為什么平分?怎樣平分?)
二、初讀。
1、師:好,現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讀后交流:讀了以后,你知道了什么?
3、根據交流出示:
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給妹妹吧,我們兩個每人活50年。
師:這是孩子無心的承諾嗎?(不,這是——)
出示:
這是人類最無私最純真的諾言。
師:你知道什么是諾言,你能幫它換個詞語嗎?(承諾、誓言)
自己試著讀讀,該怎樣讀好這句話?——指名讀——齊讀。
師:聽著大家深情的朗讀,我心中不由產生了一個疑問(可由學生提出)為什么這諾言是最無私最純真的呢?讓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用心地讀一讀,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處。
三、精讀。
師:好,讓我們一起來交流、分享一下。
男孩稍一猶豫,10歲的大腦經過深思熟慮……神情。
當醫生征求男孩的意見時,男孩猶豫了,你就是那個男孩,你心中在猶豫什么呢?把你的憂郁,把你的`思考說出來,好嗎?(誰先來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
是啊,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更何況他只是一個10歲的男孩,所以一開始,他——(猶豫了)可這又是一個多么善良的孩子呀,他愛妹妹勝過愛自己,為了妹妹,他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了死亡的決心,當我們有了這些感悟時,再來讀讀這句話。
男孩安靜地不發出…………………………微笑。
望著殷紅的鮮血一滴一滴地流入妹妹的血管里,此時男孩在想些什么呢?
(這是發自內心的微笑,這是最幸福的微笑,這是人世間最美麗的微笑,感受到這一點,我們再深情地讀讀這句話。)
他在地上轉了幾圈……………………胳膊。
第一次抽血時,男孩是猶豫的,而現在男孩卻(勇敢的,毫不猶豫的慷慨的)勇敢的男孩們,站起來,挽起你們的手臂,挺起你們的胸膛,說:“那就把我的血…………50年。
面對這一切,醫生震撼了,(出示:這就是人類最……)
面對這一切,我們震撼了,(出示:這就是人類最……)
面對這一切,所有的人震驚了,(出示:這就是人類最……)
四、寫話。
生命是如此短暫,如此寶貴,同別人平分生命,即使親如父子,恩愛如夫妻,又有幾人能如此快樂如此坦誠如此心甘情愿地說出并作到呢?然而這個10歲的男孩作到了。
此時此刻,如果這個孩子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說的是什么呢?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交流
五、結語。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12個生字,認識本課的13個二類生字,掌握兩個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3、進一步了解草原,對草原產生熱愛的情感。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草原。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語。
教學準備:
地圖、天山牧場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篇跟草原有關的課文,相信同學們一定對草原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一定想更多地了解草原。今天,我們還要一起走進《天山牧場》。
2、教師范讀課文。
3、學生自由練讀課文,標出自然段,畫出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
4、學習生字。
闊:kuò門字框半包圍結構開闊闊步前進闊別闊氣闊葉樹
蒙:měng艸字頭上下結構蒙古包蒙古蒙古族
(多音字)mēng蒙頭轉向
Méng蒙蒙蒙受蒙蒙細雨
策:cè竹字頭上下結構政策、策劃、策動、策略、
托:tuō扌旁左右結構托運托車托辦托福托辭托人
楚:chǔ上下結構清楚楚國楚楚動人
案:àn宀旁上中下結構教案案子案情案犯案例
健:jiàn亻旁左右結構健身房、健美操、健在、健身、
逐:zhú辶旁半包圍結構逐漸笑逐顏開追逐逐一
喝:hē口字旁左右結構喝酒、喝水、吃喝、
(多音字)hè喝彩
脈:mài月字旁左右結構山脈、脈搏、脈絡、
墨:mò土字旁上下結構墨汁墨水墨綠墨跡墨守成規
集:jí木字旁上下結構影集、集合、集中、集體、
4、復習一類生字。認識二類生字。
作業:書寫一類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1、請學生自由讀課文,說說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2、請一名同學讀第一段,說說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出示祖國的地圖,指出天山牧場所在的位置)
3、自由讀第二段,說說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天山牧場很美)說說你從哪看出天山牧場很美?怎么讀
4、其他幾個自然段也是描寫天山牧場的美麗景色的,可以請學生自學匯報,說說天山牧場美在哪,(草原上不但景色美,而且牧民的心靈更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并在理解后讀一讀。
5、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可以讓學生自由表達)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這道題可以由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來背誦,教師不必做硬性規定。
二、讀一讀,注意加點字的讀音。
墨綠富麗青翠漫流馳騁乳汁
映射襯托平展策馬暢飲蒙古
遼闊的牧場健美的身姿
嬉逐的馬群好客的牧民
這幾個加點的.字都是易錯的字,要讓學生讀準。
三、欣賞句子,比較加點的詞語。
“像”和“似的”都是比喻詞。
“鑲”和“渡”都是動詞,但是“渡”的面積更大,著色更均勻。
四、讓我們一同走進草原。
可以讓學生廣泛的查找資料,在小組內匯報、交流。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一、談話導入,激趣探奇
1、回顧已學課文《趕海》,引導學生說說大海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2、提出“你想知道,大海深處是什么的嗎?
(過渡:讓我們一起到海底遨游吧!這節課我們學習第22課《海底世界》)
3、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初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劃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思考: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檢查初讀情況。
三、賞讀課文,讀中體驗。
(一)學習“海底景色奇異”這部分。
1、自讀第2自然段,思考: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描寫出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用“ ”畫出來。找到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2、反饋交流:
(1)“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體味句子
A.理解“波濤洶涌”。
B.男女生賽讀。
(2)“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體味句子
理解“竊竊私語”。
同桌表演“竊竊私語”。
C.說話訓練,進一步感悟海底的“奇異”。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如果你上特制的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指導朗讀。
(二)學習“海底物產豐富”這部分。
1、參觀動物館。
A.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想想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出。
B.自由讀文,滲透學法,合作完成表格。
(1)用“——”劃出描寫動物不同活動特點的句子。
(2)練讀句子。
(3)討論交流,完成表格。
(4)反饋。
C.當小動物作自我介紹。
2、參觀植物館和礦物館。
A.總結學法。
B.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表格。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
(2)這一段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關系?作用:與開頭照應(首尾呼應)
(3)指導朗讀。
四、鞏固深化
大家一起回顧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了海底世界?每個方面具體介紹了哪些內容?
五、拓展延伸
學了《趕海》和《海底世界》,你想對大海說些什么?
六、作業布置
搜集有關海洋知識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寧靜
景色奇異
海底世界竊竊私語
動物多
物產豐富植物多
礦物多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媽媽的帳單》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帳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餐盤旁看到他想要的報酬時,同時也看到了媽媽開給他的一份帳單,這份帳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情深,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課文切入角度獨特,把母愛的無私、無價表現得極為動人,意蘊深長,是一篇人文意義很強的文章。
設計理念:
本課教學力求體現“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的理念,理解感悟課文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和已有經驗出發。教師組織引導時,參考學習提示,為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服務。主張“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活動。學生的閱讀能力只有在自主閱讀過程中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有所悟。
學習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體會母愛情深,懂得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是應該的。
3、培養獨立的默讀能力。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媽媽給小彼得的那份賬單的含義,體會母愛的無私與無價。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同學們,想聽故事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的題目是《血奶》
2、聽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這個故事非常感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再次感受媽媽偉大的愛。
二、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質疑:看到這個課題,你們有什么要說的嗎?
過渡:知道什么是“帳單”嗎?文中的賬單是超市里的發票嗎?下面請同學們走進課文,讀一讀課文就知道了。
三、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每一個字、讀通順每一句話。
2、檢查學生自讀效果。
(1)出示詞語,請生讀。
(2)出示難讀的句子指名讀。
四、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默讀要求。學生默讀思考: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學生反饋 。自由表達。
五、研讀兩份帳單。
過渡語:剛才我們在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時,大家都知道了文章重點向我們介紹了兩份帳單,一份是兒子的,一份是媽媽的。
(一) 兒子的賬單(大屏幕出示)
1、 從這份賬單中你可以看出小彼得是個怎樣的孩子?(懂事、聽話、勤勞)
2、 老師希望咱們班同學也像小彼得一樣懂事、聽話,經常幫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3、 這份賬單里寄托了小彼得一個小小的愿望,他想從媽媽那兒索取60芬尼的報酬。那么他的愿望實現了嗎?文中哪個詞告訴了我們?(釋“如愿以償”)
過渡語:正當小彼得如愿以償的時候,他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賬單。
4、出示媽媽的賬單,指名讀。問:看到這份賬單,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5、既然媽媽為小彼得做了那么多,為什么她的帳單上寫得都是“0芬尼”呢?
6、小彼得讀懂了媽媽的賬單嗎?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釋“羞愧萬分”)
7、此時的小彼得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8、讀著讀著,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9、出示最后一段,比較句子,體會小彼得羞愧的心情。
10、有感情朗讀最后一段。
11、此時此刻,小彼得撲在媽媽的懷里,他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媽媽又會怎么說呢?(出示插圖)
七、總結深化,拓展延升
1、最后讓我們一起來朗誦《媽媽的愛》這首詩,再次感受媽媽對我們的那份關愛吧。
2、拓展延伸:學生自己布置家庭作業.
同學們,你們的媽媽也是用這樣綿綿不斷的愛陪伴著你們長大的,今天,你學習了這篇課文后,你會給自己布置一個怎樣的家庭作業呢?
結束語:我們在媽媽的愛里天天長大,媽媽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愛,我們也應該學會表達對媽媽的愛,我想不僅是在節日里為她送上一份小禮物,為她朗誦一首小詩,更應該在日常生活中幫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兒。(播放《燭光里的媽媽》)
附板書:
20 媽媽的帳單
兒子 按勞取酬 60芬尼
媽媽 不要報酬 0芬尼
(愛無價)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粗知詩的大意。
2、 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從秋天的聲音中體會秋天的美好。
3、仿照詩歌的形式,續寫詩文。
設計理念:
1、讓學生運用精讀課文中學到的方法自讀自悟。
2、讓學生在聽中想象,說中積累,讀中感悟,寫中運用。力求在各項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重點:
1、從秋天的音響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
2、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中濃濃的秋情。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秋天特有的聲音,如:風聲、雨聲、蛐蛐聲、鳥啼聲等,和著輕音樂。
2、樂曲《金鈴鐺》。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享受音樂,發揮想象
1、談話導入:秋天,不僅有豐富的色彩,還有許多美妙的聲音。小朋友們閉上眼睛,仔細聽聽,你聽到了哪些聲音?
2、展開想象:此時此刻,你還看到了什么?
學生交流想象,教師引導學生表達清楚。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好聽的詩《聽聽,秋的聲音》。
請學生讀課題,要求讀得美一點。
【用音樂與聲響將學生帶入美麗的大自然中,引起學生無限的遐想,創設了開放互動的課堂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欣賞朗讀,感受詩情
1、 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具體寫了什么聲音。
2、再讀。運用已學過的方法理解詞語,然后小組交流,互相幫助。
3、聽老師范讀,可試著模仿。(配輕音樂)
4、 找出你最喜歡的小節,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喜歡,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5、 展示朗讀,展開想象。(配樂)
學生每讀一小節,教師可讓他說說是帶著怎樣的感情來讀這一小節的,還可組織其他同學自由評議,再引導學生想象說話。
如:第一小節,可以讀出一點點憂傷,因為樹葉還舍不得和大樹媽媽告別呢!
假如你就是那一片黃葉,你會怎么和樹媽媽告別?(提示學生注意表情和動作)
第二小節,可以讀得高興些,因為小蟋蟀正張大嘴巴快樂地歌唱,它在唱什么呢?
第三小節,大雁在對誰叮嚀?怎樣叮嚀?秋風唱什么?
第五小節,要讀出欣喜的`感覺,因為大自然到處都有秋的聲音……
6、全班齊讀。(配樂)
【通地多種形式的讀,學生在讀中思,讀中議,讀中悟,讀中品,讀中評,濃濃的秋情自然地流露出來。】
7、學生質疑,全班交流。
三、 續寫詩歌
1、引入:聽聽,走進秋,走進這遼闊的音樂廳,你好好地去聽聽秋的聲音,你還能聽到哪些秋的聲音?(播放音樂《金鈴鐺》)
【熟悉的音樂聲將學生帶入到充滿著豐收的果園里,啟發學生想象果園里的悄悄話,達到語文也可以和音樂整合的目的。】
2、學生發散說,師引導到詩歌的形式,為寫打下基礎。
出示:聽聽,
秋的聲音
3、學生寫詩,每人寫一小節,四人小組合成一首。
4、學生展示,并有感情地朗讀給同學聽,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學生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語言,他們將在練筆中,寫出秋的韻味和風情。】
四、小結
是啊,秋的聲音,在大自然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讓我們再次來感受秋聲帶給我們的喜悅吧!
學生配樂感情朗讀全文。
五、作業
1、給自己寫的詩配上畫。
2、收集有關秋的詩歌。
【三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北京》教學設計03-31
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31
語文《社戲》教學設計03-31
語文《勸學》教學設計01-15
語文天窗教學設計04-01
語文《貓》教學設計04-02
語文《長城》教學設計04-02
語文《白楊》教學設計04-01
語文《翠鳥》教學設計03-21
《語文天地》教學設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