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設計(集錦1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培養學生逐步養成正確的讀書姿勢等衛生閱讀習慣。
★識記生字,積累詞語。
★了解課文內容,知道四種動物尾巴的功能,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興趣。了解其它動物尾巴的作用,知道人類手和腦更有用。
教學準備:
課件錄音帶錄音機等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師講述:小朋友,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
出示課件,卡通人物貝貝的問候,“小朋友,你們好!”
師:貝貝在和你們打招呼,你們應該怎么樣?
全班同學說:“貝貝,你好!”
2、師:貝貝特喜歡畫畫,看,他畫了什么?再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貝貝沒有給動物畫上尾巴。
3、師:是呀,貝貝太粗心了。我們在學習中可不能這樣。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關于尾巴的課文。
4、板書課題:27尾巴的功能
齊讀課題。解題:功能是什么意思?換一個詞說說看。
生:尾巴的功能就是指尾巴的作用。
反思:由小朋友和卡通人物互相問候導入課題新穎別致,學生很快就進入了一種積極的學習狀態。讓學生看貝貝的畫,說說他畫了什么?再看看,你發現了什么?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又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并適時對學生進行一種習慣養成教育。低年級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知識,更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閱讀習慣,好的習慣將使學生受益終生。
二、整體感知課文,識記生字
1、請小朋友打開書108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哪幾種動物?它們的尾巴各有什么功能?
2、同學們還記得老師教大家握書的姿勢嗎?在讀書時要時刻注意那幾點啊?(待同學們明確后讀課文)
3、學生回答,師用簡筆畫畫出牛、袋鼠、非洲鱷、響尾蛇
師邊畫邊簡單介紹。
4、誰來說說這些動物的尾巴都有什么功能?
5、學生回答,師板書:趕虻蠅、保平衡、當武器、引鼠蟲。
齊讀詞語。
6、小朋友把課文讀得很熟練了,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迫不及待要和小朋友見面了,看,它們來了。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同桌互相聽讀,并說說你用什么方法記住哪一個字。
(3)交流記字方法,指名說。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甩”字,“月”字加豎彎鉤。
生:我還可以用變一變的方法記“甩”字,“用”字的最后一筆豎變成豎彎鉤。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還可以記“趕”、“保”、“揮”、“窮”、“響”、“腿”字。
生:我用換一換的方法記“惜”字,“對錯”的“錯”字的金字旁換成豎心旁就成了“可惜”的“惜”。
(4)在日常生活中這些字還能和哪些字交朋友?
反思:識字過程中學生積極性高,氣氛活躍,注意了學生發散思維的.訓練。如:說說生活中這些字能和哪些字交上朋友,激發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愿望。尤其是學生正確的讀書姿勢等衛生閱讀習慣打一開課就得到了重視。既然是一年級,我覺得識字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漢字的正確書寫,這一點指導不夠到位。
三、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讀,你喜歡哪種動物你就讀哪一節。
生:我喜歡小牛。
生讀這一節,課件出示這一節。認識問號。
師指“牛兒牛兒告訴我,你的尾巴有啥用?”說:這一句就叫問句,問句怎樣讀呢?
學生試讀,老師指導,再學生齊讀。
師生問答讀,男女問答讀。
看動畫牛兒甩尾巴,學生用動作邊表演邊讀這一節。
反思:表演讀是一種富有趣味性、形象性的朗讀方法,可以再現課文情景,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加深印象,并受到感染。如果讓表演者帶上相應的頭飾來表演,那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生:我喜歡袋鼠。
生讀這一節,指出多音字“當”,認讀并組詞。
觀看課件袋鼠奔跑的樣子,體會袋鼠的尾巴起著支撐身體保平衡的作用。
生:我喜歡非洲鱷。生讀這一節,課件出示這一節。
師:讀了這一節,你有什么問題沒有?
生:我的尾巴為什么是武器?
生:非洲鱷的尾巴力量很大,能把敵人摔得很遠。
反思: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并且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目的在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能力,這是本節課的一大亮點。
再齊讀這一節課文(同學們可別忘了齊讀課文時該怎么做的呵)。
師:有沒有喜歡響尾蛇的,請喜歡響尾蛇的小朋友讀這一節。
生讀第四節。
課件出示這一節,聽,是什么聲音?讓學生感受到響尾蛇的尾巴能發聲的特點。
再齊讀課文前四節。
反思: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小節朗讀。
2、課件出示課文后兩節,聽錄音朗讀。
學生模仿貝貝讀后兩節。
看到你們讀得這么有味道,我也很想讀讀,誰來教教我怎么才能讀好?好!你來吧,你想請我怎樣讀?
生:我希望老師能讀準確。
生:我希望老師能讀得流利一些。
生:老師要讀出貝貝對小動物的羨慕,我給您示范一下。
師:謝謝你了,那我就開始讀了。
生:掌聲。
反思:師生的互動,師生角色的互換使學生在“教”的過程中知道了怎樣學,學習氣氛空前活躍。教師讀后學生自發地鼓起了掌,可以看出學生對老師的肯定,對自己“教”的成果的認可,我倍感欣慰。
師:“嘻嘻”是一種什么樣的笑?做一做,再讀。
“后面還有一個笑的詞,找一找。”
生:“哈哈”。
師:在什么時候哈哈笑,模仿“哈哈笑”。
指名讀,再齊讀后兩節。
分角色讀,女生讀貝貝的話,男生讀小動物的話(你們說分角色讀時要特別注意什么呢?)。
3、出示課件,看,貝貝給小動物們畫上了尾巴。
課中操,比尾巴。
4、再讀課文,男女對讀,配樂讀,師生表演對讀。
反思: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尾巴的功能,課堂上創造了一種民主、和諧的氣氛,學生正確的讀書姿勢等衛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兼顧到了方方面面。
四、拓展延伸,自編兒歌
1、師: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功能?
生:我知道燕子的尾巴能掌握方向。
生:我知道小魚的尾巴能撥水。……
2、課件出示壁虎、燕子、小魚、孔雀、小猴,畫外音介紹自己尾巴的功能。
3、小組編兒歌,課件出示:看誰編得好
()告訴我,
你的尾巴有啥用?
我的尾巴(),
()。
4、小組匯報。
把你編的兒歌讀給爸爸媽媽聽,也可寫進日記里。
反思:通過讓學生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功能,小組合作自編兒歌。充分展現、挖掘了學生的創造能力。最終達到教學之目標,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對于本班學生來講,沒人到過黃山,更沒見過黃山那種變化多端,形態各異的奇石,學生缺少對黃山的直接經驗。課文的語言平實,用詞準確,學生一讀就懂,可是真正要想象出文中所描繪的情境,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形怪狀,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卻是學生感到困難的地方,因此需要教師通過創設情境,借助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架設與文本溝通的橋梁。通過一年多的訓練,學生有表達的興趣和愿望,可是用詞不夠準確,語句缺乏條理性。因此,幫助學生嘗試將閱讀中積累的詞語運用到口頭表達或寫話中,讓學生通過想象,仿照課文,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也是這一課的重難點之一。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會認:陡、峭、臂。能正確讀寫課文中的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意識,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二、教學重點: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初步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記憶字形,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三、教學用具:卡片、圖片、
四、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學《黃山奇石》一課,你知道“黃山”在哪兒嗎?“黃山奇石”奇在哪嗎?看誰讀了課文后能把這些答案告訴同學們。揭示并板書課題:黃山奇石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和會認的字。
1、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自由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生字,不理解的詞語。
2、同桌同學互相幫助,解決認字的問題。如果仍然有不認識的生字,就做好記號。
3、教師走下去收集學生不認識的漢字,把這些生字寫在黑板上。
4、指名讓學生讀帶拼音的生字,解決字音的問題。
(三)、記憶字形,了解字義。
1、小組討論自己是怎樣記字形的?說說平時是怎樣用這些字的?
2、小組匯報學習過程。每組講一個字,講的不好,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匯報的形式是
(1)讀字音;
(2)分析字形和在本課中由生字組成的詞;
(3)擴展詞語。
3、理解詞語意思:(學生在理解時可以結合生活實際,也可以聯系課文內容說。)
聞名:有名。“聞名中外”就是在中國和外國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進一步。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勢坡度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滾:多指水、云等上下滾動。
(四)指導書寫:
1、學生在書上把每個字按筆順描寫。
2、仔細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試著把每個字獨立寫一個,寫后與范字比較,看看哪筆寫得不好再進行修改。
3、在書寫過程中讓學生說說哪個字不太好寫?
4、教師指導書寫。
(1)出示帶田格的“滾”字。
(2)觀察這個字,有什么特點?(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3)觀察重點筆畫的位置:“滾”字:三點水旁的“提”寫得不要太平,在橫中線上收筆。右半部分的“點橫”和“公”字要寫在橫中線上。下面的筆畫是:撇、豎提、撇、捺,最后一筆“捺”要與左面的提同高。
(4)教師范寫,學生觀察。
(5)學生獨立書寫這個字,每字寫一遍。
(6)同桌同學互查,相互糾正。
(7)展示評議。
5、其他生字由于筆畫少,不是很難,學生把每個生字獨立寫一遍。學生有問題舉手,教師個別輔導。
6、展示評議,比比誰寫得最好。
(五)、初步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學生和老師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的正確讀音。讀后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6段)
2、自己讀課文,提出問題。
3、教師走下去收集問題。
(六)、復習鞏固:
1、看詞語,說出生字,并補充完整:
xx秀麗(神)奇
xx奇形怪(狀)
xx仙人(指)路
2、讀詞大比拼:每個小組選一名代表,看老師出示詞語卡片,看誰讀的準確。
(七)、布置作業:
1、在生字本上書寫生字,每個字寫3遍。教師巡視,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方法。
2、抄寫詞語:神奇風景區彈琴名字翻滾著名巨石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通過讀課文,體會黃山奇石的生動有趣。
3、通過觀察圖畫,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想像能力,激發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引導學生欣賞好詞佳句,培養學生主動積累詞語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課文,了解黃山奇石的特點。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內容,引發學生展開想像。
教學用具:卡片、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朗讀感悟。
教師:這節課我邀請同學們當小導游,結合畫面、課文內容給大家介紹黃山,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認真觀察,看看誰是:最佳小導游。下面我們先練習練習怎樣概括地介紹景點。
1、教師請學生當小導游觀察課文中的.第一幅插圖,用自己的話給大家介紹介紹。
2、然后讓學生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做到有語氣。談談讀后的感覺。
3、進行朗讀展示。
4、讓學生自己組織語言進行介紹,指名介紹,大家評議。
二、抓住重點進行介紹,深入理解。
同學們知道先從整體進行介紹,黃山風景區的奇石真是數不勝數,接下來我們練習抓住其中有代表性的幾處景點進行介紹。
1、自己讀課文,找找描寫黃山奇石的段落,想想具體介紹了哪些奇石,邊讀邊在書中畫一畫。
2、讀后你知道了什么?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結合學生說的及時板書。(“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
3、在小組內討論:這些奇石為什么有這樣的名字?(對照課文插圖,進一步了解黃山奇石“奇”在哪里。)
4、自己練習借助插圖介紹其中的一個奇石。(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三、指導朗讀,入情入境。
同學們,我們已經了解黃山奇石的樣子,在介紹時還要注意加工自己的語言,做到繪聲繪色,用你的語言去吸引游客。
1、黃山奇石生動有趣,你們能有感情地讀出來嗎?自己試試。
2、老師也想讀讀行嗎?教師范讀。
3、學生練習讀。
4、以小組為單位讀讀。
四、啟發想像,練習講解。
課文的結尾概括的介紹了其它怪石,表現了黃山奇石數量之多和形狀之怪,突出了奇石的有趣。同學們請你想像“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這些奇石的樣子,動筆畫一畫;
讓學生結合手中的畫用自己的話介紹。
師:黃山風景區還有許許多多的奇石叫不出名字,你能不能結合圖片,仔細觀察,大膽想像,根據奇石的樣子起名字,給大家介紹。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
五、推選小導游進行介紹,評選最佳導游。
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小組成員結合一處奇石景點進行介紹。
每個小組推選代表進行競賽。
1、進行現場講解。
2、組織大家評議。
教師總結:
通過大家生動、形象的介紹,我們知道了聞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有有趣的奇石、怪石。黃山是天造地設的寵兒,隨便一處,或松或石、或云海溫泉,無一不美,無處不奇,置身其間,使人覺得來到了天上人間。同學們,努力學習吧!將來希望你們學有所成,憑借自己的能力,前去游覽,感受黃山的美麗神奇!
六、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反思:我通過設疑導入新課,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想要盡快的了解黃山有多奇。并通過多種方法識字。再用小導游的方法來促進他們讀通課文、讀懂課文、并且能夠聲情并茂給大家介紹某種奇石的神奇之所在。大家都有一種什么時候能去黃山親自一游就好了的想法。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又告訴他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靠自己的能力登上黃山,似乎他們的學習盡頭更足了。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通過前一階段的學習,同學們也認識了不少的成語了,今天,咱們來一起做個成語游戲吧
2、出示課題。
(1)師板書課題:成語游戲。
(2)齊讀。
二、游戲過程。
(一)帶有數字開頭的四字成語。
1、同桌互說。
按規定的時間
2、交流成果。
搶答。每答對一個給所在隊加一分。
最后,由老師訂正,總結說明舉例如一五一十、二話不說、三三兩兩、四面八方、五光十色。六親不認、七零八落、八仙過海、九九歸一、
十全十美等。
(二)、填成語,組對聯,講意思。這些對聯都是千古名句,對同學有著極大的教育意義。(1)忍一言風平浪靜,退幾步(海闊天空人)
(2)光陰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贊少年;(3)(近水樓臺)先得月, 向陽花木易為春;(4)(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按要求說成語。
(1)AABB式如開開心心
(2)ABAC式如多才多藝
(3)AABC式如頭頭是道
(4)ABCC式如歷歷在目
1、、以小組為單位,找出各類詞語。
2、、交流展示,比一比:哪組小朋友匯報的詞語多。
(四)、成語接龍。
1、由老師給每個組指定一個字,進行成語接龍。
2、由老師出一個字,按一至五組的順序進行接龍。
(五)成語運用。
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寫一段基本通順連貫的`話,看誰用的成語最好最多,全班交流,好的給小組加分。
三、小結
根據量化得分,評選最佳團隊,鼓勵同學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多積
累成語、用好成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具體描繪的方法,感受梅雨潭獨具特色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景物、描寫景物的方法;(移步換景)
3、體會文本優美的語言,積累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節課讓我們追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再次走進“梅雨潭”,(板書課題)齊讀。
二、品讀課文:
1、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作者是在哪些地方進行觀察的呢?我們一同來回顧課文,指名分段讀文。學生聽讀回答問題。(板書:梅雨瀑、山邊、梅雨亭)
2、作者在山邊看到了什么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生邊聽邊想: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預設:①介紹了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
②我知道了仙巖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小結:這一段的前兩句話告訴我們梅雨潭與梅雨瀑的關系及梅雨瀑的位置。
③我還知道了作者“走到山邊,便聽到呈現于眼前了。”(出示句子)走到山邊,便聽到呈現于眼前了。
仔細讀讀這句話,梅雨瀑給你的印象是什么?(白而發亮)小結:由于這里溫度大,巖石上布滿了暗綠色的青苔,遠遠看去,暗黑的巖壁與潔白的瀑布形成鮮明對比,瀑布顯得尤為白而發亮。
瀑布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有氣勢,長)
引導理解“帶”這個詞,“帶子”有什么特點?(長、細、易飄動),“一帶”生動形象地展現出瀑布狹長飄逸的動態之美。
如果此時,你就站在山邊,望著這潔白鮮亮,流動飛瀉的瀑布,你最想做什么?把你們的這種感受送到文字中讀一讀,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3、過渡語:這白而發亮,靈動飄逸的梅雨瀑深深吸引著我們,我們不由得想看看它的全貌,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到梅雨亭更好的觀賞梅雨瀑。自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預設:①介紹了梅雨亭正對著梅雨瀑,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②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巖石上。
(出示句子)“這個亭距在突出的一角的巖石上浮在天宇中一般”這句話是什么描寫方法?你能用動作做做展翅的雄鷹的樣子嗎?梅雨亭的樣子是不是像你們做的那樣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梅雨亭圖片),再讀這句話,邊讀邊想象梅雨亭的樣子。指導朗讀這句話。
過渡語:坐在亭中,望著三面青山,會有一種怎樣的感覺?(像半個環兒擁著,人如在井底了。)
小結:身處這懸浮半空的亭中,眼望那飛瀉而下的瀑布,我們仿佛成了這亭的一部分,這水的一分子,這美妙的自然之景怎能不讓人心動呢?就讓我們帶著這種心動的感覺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4、過渡語:讀了作者對梅雨亭的描寫,我們不僅贊嘆造物主的神奇,同時也為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傳神的描寫而叫絕,但更令人稱奇的還是作者近看梅雨瀑的描寫,現在,就讓我們快快走進第三自然段,去細細觀賞梅雨瀑吧!自由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①邊讀邊用筆畫出你認為最美的地方。
②學生匯報,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語言。
重點感受:“那瀑布從上面沖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兒,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
從“沖、扯”中,你感受到瀑布什么特點?(水流急,下落迅猛);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引導:“作急劇的撞擊,飛花碎玉般亂濺著了。”
感受“飛花碎玉”“晶瑩而多芒”的美。通過圖片,讓學生直觀感知“白梅”的形態,進而感受水花飄落的動態美。指導學生讀出這種美的感覺。
引導:看到這飛濺的瀑布,作者有怎樣的`感受呢?(引讀最后兩句話)抓住“送、鉆”兩個動詞,體會水花飛濺時的可愛和作者對梅雨瀑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③這美麗、迷人的瀑布,你們想不想見一見?就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領略那神奇的梅雨瀑吧!(配樂朗讀最后一段,引導學生通過再造想象來進一步感受梅雨瀑的美)三、總結升華: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一同欣賞了梅雨潭的綺麗風光,那懸浮的亭子,飛濺的瀑布,一泓靜而深的潭水,已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么回顧這節課,除了詩情畫意般的美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還有哪些收獲?
預設:收獲了作者優美的語言。
小結:是啊!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著意描寫,層層渲染,把梅雨亭、梅雨瀑描寫得神形兼備,妙趣橫生。這種細膩準確的描寫方法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預設:收獲了寫作方法(觀察順序)
小結:作者從山邊遠看瀑布的樣子到走近梅雨亭近看瀑布,這種以地點轉換的方式描寫景物的方法,我們稱之為“移步換景”法,這樣描寫,使文章則顯得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2、文章題目為“梅雨潭”,可內容卻重點介紹了梅雨亭和梅雨瀑?這是怎么回事呢?其實,這篇課文是節選自朱自清的散文《綠》,原文中,的確是以梅雨潭為主的,課后有時間,大家可以讀一讀原文。
板書設計:
梅雨潭
移步換景
山邊(遠看)梅雨亭(近看)
一帶↘梅↗幾綹兒
雨飛花碎玉
白亮↗瀑↘晶瑩多芒
白梅、微雨
喜愛、贊美
教學反思:《梅雨潭》是選自朱自清的散文《綠》。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傳神。文中運用大量的比喻句形象地描繪出梅雨瀑狹長飄逸、水花飛濺的動態之美。教學中,我力求通過優美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進行再造想象,感受梅雨瀑的秀美。但是,由于太過注重引導學生抓詞抓句去感悟,反而破壞了文本的整體美,學生獨立閱讀品味的時間不多,對文本的悟讀少了,學生變得沉默了,課堂成了教師在唱獨角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達到閱讀教學的這一理想境界,我還要在今后的教學中,認真吃透教材,關注學情,合理設計教學,引導學生實實在在地接觸文本,接觸言語,讓學生歡悅地、投入地、感性地走進文本,在潺潺流動的語言文字中進行體驗,有所收獲。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語文教學應該是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的。教材是學生學習的載體,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是多元化的,在教學中應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特體驗與創造潛能的開發,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設計本課時,我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下雨的情境,讓學生轉換角色,進入雨點的世界。以童趣為本,朗讀為主,充分發揮想象,讓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美。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互動學習,能讀通課文,讀懂課文。
2、聯系實際,使學生初步認識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了解雨點的動態變化,從而認識自然現象。
3、幫助學生積累語言,能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教學重點】
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讓學生讀懂課文,認識雨點的動態變化。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雨點”(學生讀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小雨點上那兒去啦?
2、你們瞧:小雨點又沙沙地下起來了!<多媒體歌曲>多么歡快的小雨點,讓我們一起走進小雨點的世界。
3、現在你就是可愛的小雨點,認真地讀讀課文,你想落進哪兒就落進哪兒。讀后再與同桌交流一下。
〔開頭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雨中世界,創設美的意境,把學生帶入其中,渲染了課堂氣氛,為全文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調,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還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的欲望,很快進入角色,感受小雨點的歡快可愛,為下文想象說話打下了伏筆。〕
二、換位感悟:
1、學生自讀課文,同桌交流。
2、集體對話交流:小雨點,你想落進哪兒?
(學生選擇學習課文段落)
(一)生:我想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
(1)為什么呢?(因為池塘里的水一動也不動,我來到這里,就想好好地睡一覺。)
(2)瞧,小雨點真的睡覺了。<多媒體雨點落在池塘里>
(3)指導朗讀:雨點落進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覺。
老師真想來讀讀這句話(范讀)誰來試一試---評議(他讀得怎么樣?)小雨點睡著了,(“睡覺”閃爍變色)我們不要吵醒它,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二)生:我想落進小溪里。
(1)<多媒體小溪流淌圖>小雨點來到小溪你看到了什么?
(2)師引導:小溪里的水慢慢地流呀流,就向在----看著看著,小雨點也想--
(3)你們看:<多媒體雨點落在小溪里>雨點真的在散步了!
(4)指導朗讀:雨點落進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誰想來讀一讀---評議(“散步”閃爍變色)賽讀---齊讀
(三)生:我想落進江河里。
(1)<多媒體江河奔跑圖>來到江河,你看到了什么?此時你最想干什么?
(2)瞧:<多媒體雨點落在江河里>小雨點呀小雨點,你要隨著江河水跑到哪里去呀?(學生發散思維訓練)
(3)指導朗讀:雨點落進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難怪雨點跑得那么快!它的作用可真不小。誰會讀(指名讀)—評議—賽讀)(“奔跑”閃爍變色)師導:江河里的水流得很急,后浪推前浪,奔騰向前,真像在奔跑。多有力。讓我們再有感情地讀一讀。(齊讀)
(四)生:我想落進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躍。
(1)我們一起去看看:<多媒體雨點落在大海里>咦,雨點你怎么跳起來了呀?你都看到了什么?
(2)大海里波浪翻滾,雨點在大海里一會兒被掀到浪尖,一會兒被拋到浪底,就像在跳躍。此時雨點的心情怎樣?看它張開的大嘴,仿佛在----(學生發散思維訓練)<多媒體畫面音樂>]
(3)指導朗讀:雨點落進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躍。
好快活呀!誰來讀?(指名讀)—評議:(跳躍)(“跳躍”閃爍變色)—賽讀。多神奇、多有趣,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理解和體驗。這樣設計意在讓學生入情入境,與小雨點融為一體,既富有童趣,又尊重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地方,高興落進哪兒就落進哪兒。這樣有選擇地學習,使學生興趣徒增,想讀、愿讀、體驗得更真切、更到位,而且生動。教師完全放手開放課堂,讓學生合作學習,主動探究,避免了繁瑣的分析,讓學生自讀自悟,品味語言,學生在自由選擇合適的句子朗讀感悟時,讓學生讀讀、想想、說說、趣味盎然,使課堂成為富有生命力的課堂。〕
三、朗讀鞏固:
讓我們再來回憶一下所到的地方。
1、<多媒體整個過程>現在讓我們連起來向聽課老師介紹一下:(齊讀全文)
2、指名朗讀:你愿意問誰介紹就向誰介紹?(邊說邊演)
3、指導背誦:誰能不看書、不看圖就能把小雨點介紹出來?(指名邊背誦邊表演)
〔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的伙伴,摒棄了原先固定的同桌互讀,充分體現了對學生個體的尊重,體現了對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同時還注重語言的積累,將配樂表演融入背誦之中,讓學生體驗了學習的快樂。〕
四、實踐拓展:
瞧,小雨點多開心哪!
1、也是可愛的小雨點,我喜歡落在柳條上,在柳條上蕩秋千。
2、雨點,你還想落到哪兒去?(學生練習說話)
你們這些小雨沙沙沙沙下得真歡呀!<多媒體歌曲>(學生唱)
〔這一環節的設計,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讓學生將語文學習與生活緊密相聯,大膽發揮想象,既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能力。〕
3、春天被你們裝扮得可漂亮了!你們瞧<出示多媒體春景圖>學生觀圖美嗎?剛才他們還在說悄悄話呢!說是感謝你們這群可愛的小雨點給他們帶來得生機。你們高興嗎?希望你們能為大自然作更大的貢獻。
板書:
池塘圖,睡覺
4、雨點,小溪圖,散步
江河圖,奔跑
海洋圖,跳躍
〔課文板書我主要以貼圖為主,配以簡潔的文字,激發學生的興趣。這樣直接、簡潔的板書再現了文章的語言,轉文為圖,將學生領進了詩歌所描繪的意境中,感受語言的童趣。〕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一、談話導入,激趣探奇
1、回顧已學課文《趕海》,引導學生說說大海的景色和自己的感受。
2、提出“你想知道,大海深處是什么的嗎?
(過渡:讓我們一起到海底遨游吧!這節課我們學習第22課《海底世界》)
3、揭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提出初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1)借助拼音,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劃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3)思考:海底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2、檢查初讀情況。
三、賞讀課文,讀中體驗。
(一)學習“海底景色奇異”這部分。
1、自讀第2自然段,思考: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描寫出海底世界景色奇異,用“ ”畫出來。找到后,和同桌交流一下。
2、反饋交流:
(1)“海面上波濤洶涌的時候,海底依然很寧靜。”
體味句子
A.理解“波濤洶涌”。
B.男女生賽讀。
(2)“海底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
體味句子
理解“竊竊私語”。
同桌表演“竊竊私語”。
C.說話訓練,進一步感悟海底的“奇異”。
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如果你上特制的水中聽音器一聽,就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指導朗讀。
(二)學習“海底物產豐富”這部分。
1、參觀動物館。
A.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想想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劃出。
B.自由讀文,滲透學法,合作完成表格。
(1)用“——”劃出描寫動物不同活動特點的句子。
(2)練讀句子。
(3)討論交流,完成表格。
(4)反饋。
C.當小動物作自我介紹。
2、參觀植物館和礦物館。
A.總結學法。
B.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表格。
(三)學習第六自然段。
(1)齊讀。
(2)這一段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關系?作用:與開頭照應(首尾呼應)
(3)指導朗讀。
四、鞏固深化
大家一起回顧課文從哪兩個方面介紹了海底世界?每個方面具體介紹了哪些內容?
五、拓展延伸
學了《趕海》和《海底世界》,你想對大海說些什么?
六、作業布置
搜集有關海洋知識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寧靜
景色奇異
海底世界竊竊私語
動物多
物產豐富植物多
礦物多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教材分析】
《秋天》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是何其芳的一首明朗純凈的詩篇。在這首詩中,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畫面清靜,悠遠,朦朧。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是一種藝術享受。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以審美的眼光來誦讀詩歌,體會作者的審美情感。
2、引導學生品味精彩生動的文學語言,神游優美淡遠的詩化意境,培養審美想象力和審美情趣。
3、引導學生比較、鑒賞、評價詩歌。
【指導理念】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和審美素質”,要求培養學生“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為了讓學生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我首先從感知詩歌美的情感入手,進而引導學生欣賞美的語言,想象美的圖景,體驗美的意境,表達美的感受,最終達到培養美的情趣的目的。
【設計思路】
一、詩情導入
秋天,是一個富于詩意的季節。多少詩人因秋的到來而獲得了靈感。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姿態:“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是豪邁的秋;“秋風秋雨愁煞人”是憂傷的秋;“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是寂廖的秋。秋天還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有清淡的神韻,深情的懷念,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個別樣的秋。(板書課題)
二、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驗美的情感
1、學生試讀,體驗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
2、教師范讀(或放錄音),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
3、學生在小組內以自己最喜歡的方式讀,并談談自己讀的方式。4、詩中描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漂亮的名字。
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學生命名只要符合大致意思即可。
5、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總結:伐木丁丁,稻谷流香,瓜果肥碩,霧冷、露清、霜白,有秋蟲低鳴,有蟋蟀彈琴,有溪水清冽,這樣的秋天誰人不愛,這樣的秋天誰不贊美。
三、欣賞美句,享受美境
1、找出最能表達作者感情的句子,并朗讀。
2、小組內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3、全班交流。
意在引導學生欣賞優美的詩句,進一步體會詩的情感。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
4、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受?還有哪些困惑?
總結:詩人采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將秋寫得富有神韻,富有活力。秋似乎是一個清閑的農人在享受秋日的收獲,似乎是一個悠閑的漁人正撒網歸來,似乎是一個清潔純的少女正凝神靜思。讀此詩,身也變得輕靈,心也變得明凈。
四、構思美圖,表達美語
1、用你的心去感受作者的心,想像每一幅圖中人物的動作,神態,心理,用美的語言將它描述出來。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播放音樂與畫面。
2、小組交流,推薦優秀者在班內交流。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3、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總結:秋已不在作家筆下,而在同學們心中 ,因為作者的詩已經與同學們真切的感受,盡情地體驗,暢快的想象融合了,我相信,同學們想象的功夫做得越充分,對作品底蘊的感受,理解就越深刻,就越能感受作者的心。
五、比較美文,培養美趣
1、學生朗讀美國詩人狄金森的《秋景》。
2、請你用學習《秋天》的方法,談談你將從哪些方面去品讀這首詩。3、比較兩首詩歌的異同。
意在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讓學生懂得如何讀詩。
總結:詩歌,常常用音樂般的語言,傳達出美的意境,表達美的情感。品詩,就應該懂得品味詩的音樂美,結構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這才真正掌握了讀詩的方法。
六、挑戰美詩,學寫美詩
1、你曾與秋有過親密接觸嗎,請用你最具感情的語言描繪你眼中的秋。2、全班交流,評選出最優秀詩篇。
總結:秋各不相同,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體現了美,我想,這都是由于我們受到了何其芳詩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這么耐人尋味的秋天。“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現在正值金秋十月,讓我們走進這碩果飄香的季節,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雙慧眼去發現美吧。
秋天
學習目標: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④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感情。
重點難點:
①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①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課文,寫出生字并正確注音。
②有條件的話師生可以共同合作制作秋景圖的圖片或課件。
教學設計 :
導人新課
著名詩人秋瑾曾在詩中詠嘆“秋風秋雨愁煞人”;宋玉也曾在《九辯》中言“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在文人墨客的筆下,秋天是憂傷的、哀婉的,讓人頓生惆悵……(這是中國古代詩人的一種典型的悲秋氣節)。但是秋天也是有絢麗的色彩、豐收的喜悅的。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秋天,感受一個別樣的秋天。(板書課題)
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
a.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b.學生正確劃分詩歌的停頓。
③生自由朗讀課文。(投影片或多媒體課件顯示)
問題組:
a.為什么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b.詩中刻畫了幾幅圖畫?(給它們命上整齊、漂亮的名字)
c.詩歌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喜歡這首詩嗎?為什么?
朗讀之后,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明確]
a.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征;提到農家: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干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b.三幅圖: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c.天的喜愛、贊美的感情。
研讀賞析:
①展示學生繪制的圖畫或課件。(學生對照圖片展開想像,描繪自己喜歡的畫面。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a.想像每幅畫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動、心情,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你喜歡的一幅圖畫,并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幅圖。
b.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景的?
c.找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寫得好在哪兒?
②學生四人小組討論明確三個問題。
a.先請幾名同學朗讀最喜歡的一節詩。說說為什么喜歡。然后據圖畫,展開想像,描繪 畫面。學生描繪畫面(參考內容):
農家豐收圖:清晨朝露未唏的時候,有位農人來到幽谷,丁丁的伐木聲震蕩山谷;田野里發散出稻香的氣息,金黃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個身影在揮鐮割稻,晶瑩的汗珠濕透衣衫;果林中還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飄香,沁人心脾,摘下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禮物,放進背簍,這份喜悅要與親友一起分享…… 霜晨歸漁圖:清晨的江面還彌漫著冷冷的霧氣,可以感受到些許的涼意。遠遠地有個漁人搖著船槳向岸邊駛來。依稀可見船篷上掛著層白霜,漁人熟練地撒下魚網,網上的青鳊魚就像烏桕葉,閃著銀色的光澤。歸航了,江面上傳來動人的漁歌,還有陣陣爽朗的笑聲……
少女思戀圖:原野上一片蟋蟀的嗚叫聲,溪水清澈見底。羊兒的咩咩聲陣陣傳來,秋天的美景讓人賞心悅目,牧羊女卻失去了往日的活潑。夏日里的笛聲悠遠、綿長,怎不見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誰能猜得透?
b.由遠及近的順序。
c.優美語句賞析:
先找出優美的語句
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詩,體會、分析感情、語言的精妙之處。
主要分析加點詞的表達作用:(美句賞析參照)
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里——“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里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松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戲在漁船上——“游戲”一詞虛實相生,漁人是在漁船上游戲,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魚,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戲秋天,寫出了那份閑適。
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里——“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為什么“收起青鳊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這個比喻用得好?
比喻青鳊魚像烏桕葉;另一層意思,江岸上烏桕樹,樹葉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網起的是烏桕葉的影子。用倒裝句體現漁民悠閑的心情。 ③齊讀、自背、齊背、比賽背誦。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細致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
2、知道常見動物“家”的稱謂。
3、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4、積累有關秋天的諺語。
【過程與方法】
熟讀成誦,辨析領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常見動物“家”的稱謂,理解體會詞語在句子中的作用,積累有關秋天的.諺語。
難點:培養如何通過細致觀察把事物寫具體、生動的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有關秋天的諺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平臺
1、出示文中語句,讀通,讀懂。
2、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發現作者描寫的細膩之處。
3、思考:作者為何能把爬山虎、蟋蟀以及它的住址寫得這么細致、具體?
4、讀文中旁批的話。
5、在此基礎上要求聯系自己的習作情況,想想有什么好的經驗。
二、詞句段運用
(一)連一連,為下面的動物找到家。
1、出示文中上下兩組字,提醒學生注意讀準“廄”的字音。
2、讀完后告訴學生動物的家的稱謂,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3、生自己連一連。
4、教師訂正。
(二)讀下面兩組句子,注意加點詞的詞語,體會每組句子意思的不同。
1、教師出示例句,學生自由讀。
2、分角色進行對話朗讀
3、比較一下每組里前后兩句都有什么變化,體會加點詞語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不同。
4、師生交流,體會不同。
5、小結:這二組句子,每組里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里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準確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6、請學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三、日積月累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中的語句,要求讀正確。
2、指名學生讀語句,糾正字音。
3、你發現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
4、交流自己對這幾句話的理解。
立了秋,把扇丟:指立秋后,氣溫降低,炎熱的天氣就會逐漸涼下來。
二八月,亂穿衣:形容初春和初秋時人們亂穿衣服的情況。
夏雨少,秋霜早:指夏季降水少的話,秋天打霜會到的早。
八月里來雁門開,雁兒腳上帶霜來:到了農歷八月,大雁就要開始南飛遷徙,大雁一旦南飛,就要下霜了。
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棉:到了秋天,每下一次雨就要注意保暖,加衣服,直到冬天穿上棉襖。
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小陽春:指北方一些地區,農歷八、九月很暖和,十月里還像春天一樣溫暖。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教案示例
教學重點:
1.學會“j、q、x”三個聲母,認清形、讀準音,能正確書寫。
2.學會“j、q、x”與“ü”相拼兩點省略的規則。
教學難點:
“j、q、x”與“ü”相拼時,“ü”上兩點省略。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們到拼音王國中認識了哪些韻母家族的朋友:(a、o、e、i、u、ü)。認識了哪些聲母家族的朋友。(b、p、m、f、d、t、n、l、g、k、h)今天我們一起再認識3個聲母朋友“j、q、x”,你們愿意嗎?(貼卡片)。
二、學習“j、q、x”的音形及正確書寫
(一)學習“j”的音形
1.出示“j”的圖:你能根據圖畫的內容試著讀讀這個字母嗎?
(1)教師范讀,糾正學生的錯誤發音。
(2)學生練習讀。
2.學生“j”的形
(1)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j”的形?
(2)編小兒歌:豎彎加點j、j、j。
3.書寫字母“j”
(1)怎樣寫好字母“j”呢?請大家看看書,“j”是幾筆寫成的?先寫哪筆?再寫哪筆?占什么格?
(2)學生邊說教師邊在四線三格中板書。
(3)學生抄寫字母“j”。教師巡視,個別輔導。
(二)學習字母“q”
1.出示“q”圖
(1)問:這是什么呀!
(2)自己試著讀讀這個字母?
(3)教師范讀,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4)開火車讀字母“q”。
2.學習“q”的形
(1)同桌同學說說怎么記住“q”的形?
(2)小兒歌:左上半圓q、q、q或9字q。
(3)區別“b p d q”的音形。
3.書寫字母“q”
(1)看看書上的`字母“q”是怎樣寫的?
(2)教師在四線三格中寫范字
(3)自己試著在本上練習寫1—2個。教師巡視,個別輔導,糾正學生的寫姿及執筆方法。
(三)學習“x”的音形
1.出示“x”的圖
(1)你能根據圖畫內容試著讀讀這個字母嗎?
(2)指名讀
(3)開火車讀
2.學習“x”的形
(1)你們看看圖中哪兒像x的形呀!
(2)讀記憶小兒歌:一個叉子x、x、x
3.書寫字母“x”
(1)認識“﹨”右斜、“∕”左斜。
(2)左斜、右斜先寫哪一筆呢?看看書上的字母筆順?
(3)教師強調先寫右斜,再寫左斜。
(4)教師范寫
先在第三條線上點二個點,然后在第二條線上點兩個點,注意與上邊兩點對齊,先連接右斜,再連接左斜。
(5)學生在本上練習寫1—2個。教師行間巡視,個別輔導。表揚寫姿和執筆正確的同學并發獎票,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姿勢。
三、小結: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三個聲母“j、q、x”,同學們的音形記得真清楚,寫得也不錯!
附: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字母卡片:“j、q、x”
2.背誦學過的聲母。
二、游戲中學習“j、q、x”與“ü”相拼去點規則。
1.請3個同學帶上“j、q、x”的頭飾到前邊來,小“ü”是一個非常懂禮貌的孩子,戴上小帽子也到前邊來,他只要見到“j、q、x”三個聲母,馬上就會把自己的帽子摘下來,站在“j、q、x”的身旁就成了“ju、qu、xu”。
2.教兒歌:小ü小ü有禮貌,見了j q x就摘帽,摘了帽子不是u,還是ü ü ü。
板書:
j — ü →
q — ü →
x — ü →
3.請同學想想箭頭后面應寫成什么樣的音節?教師補寫板書:
j — ü → ju
q — ü → qu
x — ü → xu
4.自己讀音節
5.同桌互讀音節。
6.指名讀
三、學習三拼音節
1.背三拼連續的兒歌:聲輕介快韻母響,三音相連要迅速。
2.自己練習試拼,體會和掌握拼音方法。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荷花》是一篇寫景的美文,文中以“我”被一陣荷花的清香吸引作為鋪墊,引入課文重點描述部分——一池美麗的荷花。在作者的筆下,荷花色彩鮮艷、形態各異,滿池荷花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
語言樸實簡潔,想象豐富,富有感染力,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在教學中,一是讓學生在讀文章、想畫面中,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同時,讓學生感悟描寫的細膩以及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并積累語言;二是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荷花中,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認讀“挨、蓬、脹、蹈、翩”5個字,會寫“瓣、蓬、脹、裂、姿、勢、仿、佛、隨、蹈、止”11個字。讀準帶兒化音的詞“花瓣兒、花骨朵兒”和讀輕聲的詞“蓮蓬、衣裳”。讀準含有多音字的詞“花骨朵兒、挨挨擠擠、露出” 。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花地美麗;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積累優美語言。練習運用“有的……有的……有的……”的表達方式仿寫片段。
3、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仿照課文用優美的語言描寫荷花。練習運用“有的……有的……有的……”的表達方式仿寫片段。
3、通過對課文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文字的反復朗讀感悟,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培養審美能力。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設情景、朗讀品味、想象體驗等方法,讓學生自主體驗感受作者所描繪的美景。并隨著教學過程的推進入情、動情、移情、抒情,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2、學會背誦課文情感與態度價值觀:
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荷花中,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荷花開放時的種種姿態,體會荷花的美。
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學習邊閱讀、邊想象畫面的讀書方法。
教具準備:
1、荷葉,三種姿態不同的荷花,小鳥,蜜蜂,蝴蝶圖片。
2、蓬字微課、電腦動畫課件。
課前準備:搜集關于荷花的名篇佳句。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導入新課。
師:課前同學們搜集了關于荷花的詩句,誰來展示一下。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自古以來荷花稱為蓮花,又叫水芙蓉,很多文學大師都寫下了不少荷花的美文,宋代周敦頤贊美荷花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花中君子,現代作家朱自清把荷花比作婷婷玉立的小姑娘,季羨林先生筆下的荷花自然清新,充滿活力,這節課讓我們跟隨大作家葉圣陶先生一起去賞荷花。請大家齊讀課題:3、荷花
二、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師:葉圣陶先生筆下的荷花是怎樣的呢?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這一池的荷花?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檢查生字詞。
第一組,開列小火車。字正腔圓
第二組:你注意到了輕聲。找小老師領讀。
第三組:兒化音讀得真不錯。
第四組:翩翩起舞,真美,老師都想跳了。
三、細讀課文,指導朗讀,感悟美麗。
師:課文哪幾個自然段描寫了這一池的荷花?(生:第二三自然段)師:下面我們先來看第二自然段,默讀,想一想,這一池的荷葉,荷花是什么樣的?(指名讀)
師:這段文字很美很美,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畫。同學們想不想根據
課文內容共同來創作一幅荷塘圖。生:想
師:這是藍藍的池水,岸邊有供游人休息和賞花的小亭子,柳條隨風飄蕩,遠處有連綿起伏的群山。同學們看,荷塘這里老師給大家空著呢!留給同學們來創作。荷塘里都有什么?師:誰愿意來貼荷葉?
師:同學們看,我們就貼這兩片荷葉可以嗎?不著急,再來讀讀描寫荷葉的句子。
生1:不行,因為書上說的是荷葉挨挨擠擠的。很多。茂盛
師:你真會讀書,抓住了關鍵詞讀懂了這句話意思。你來讀讀這句話。(生讀)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挨挨擠擠的現象?(假期出去游玩時,坐公交車時)誰再來試試。
師:可以了嗎?同學們,看看這一池挨挨擠擠的荷葉,象什么?
生:碧綠的'大圓盤。師:寫出了荷葉的什么特點?你來讀。
師:葉圣陶先生不愧是語言大師,一句話就寫出了荷葉的這么多特點。讓我們一起美美的讀讀這又綠,有大,又圓又多的荷葉。
師:一池茂盛的荷葉。還缺少荷花呢,文中怎么描寫荷花的?指名讀。交流:
句子二: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預設師:你的眼光真獨特,這么不起眼的一句話都被你找到了,老師跟你有一樣的想法。
師:在這個句子當中有個字用得特別好,它把滿池的荷花寫活了,趕緊擦亮你智慧地雙眼找一找。生:冒。同意嗎?
師:如果你是荷花你打算怎樣從這些大圓盤之間出來。生:蹦,跳,擠,鉆,探,沖。好一個跳出來,鉆出來。表示動作的詞積累的可真多。
師:但是,同學們,葉圣陶先生不用“長”、不用“伸”、不用“鉆”,就用了“冒”這個字眼。為什么?
師:別著急,你看。(視頻)荷葉挨挨擠擠地,它是怎樣出來的?生;非常快。(使勁地,不停的,急切的,爭先恐后的,興高采烈的,精神抖擻地,喜氣洋洋地)
師:帶著你快樂的心情讀一讀。生讀。師:終于看到了這美麗的世界。多么急切,多么迫不及待呀。把你的感覺讀出來。生3讀。師:語言大師就是這樣。一個冒字就能讓文章變得生動,畫面活靈活現。一起讀第二句。
句子三: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冒出來的荷花都是什么樣子的?你來讀。
1、師:(指名讀)你發現了什么?生:用了三個有的。(你真會觀察,一眼就發現了這個排比句。(紅色顯示)
2、師:作者用三個有的寫了荷花三種不同的樣子。哪三種樣子。(板書:初放,盛放,含苞待放,)
師:三個有的讓我們看到了荷花的不同姿態,再這樣讀讀看。你體會到了什么?(會讀書,會思考的孩子)
師:你喜歡哪一種呢?自由讀,讓老師感受到你的喜愛。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的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
3、樹立起尊敬老師的心愿。
教材分析重點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難點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樹立起尊敬老師的心愿。
教具1、學生預習:讀讀課文,畫出生字詞。2、學生自制生字卡片。3、教師準備詞語卡片、教學掛圖。
批注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引言,春天來了,百花齊放,爭香斗艷,紫丁香也張開了笑臉。你見過紫丁香嗎?
2、出示圖畫,指導學生觀察;靜靜的夜晚,老師正伏在燈下用心備課。
3、齊讀課題,引導學生提問:為什么老師窗前有一株紫丁香呢?
二、初讀感知:
1、自由初讀課文,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生字。
2、學生拿出自備的生字卡,自主認讀。
3、小組長帶領學習生字詞,個人讀、開火車讀、齊讀。
4、學生匯報學習生字情況,提示學生用下面的句式來匯報:我會讀××這個詞,請大家跟我讀。
5、開火車檢查生字。教師重點正音:“株、除”都讀翹舌音;“踮”讀第三聲。
6、討論并匯報:有什么好方法記住這些生字?
7、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選出自己喜歡的小節讀給伙伴聽。
8、朗讀展示:指名讀或小組讀,喜歡讀哪一節就讀哪一節。
9、全班齊讀,整體感知。
三、指導寫字:
1、小黑板出示10個要寫的字。讓學生認讀后觀察字形特點,教師提示書寫注意事項。
2、全班交流書寫方法,教師相機進行書寫示范。重點指導“歌、您、牽”。
3、練習書寫“休、伸、甜、院、除、息、困”。教師檢查學生書寫姿勢是否端正,書寫的字是否正確。
第二課時:
一、復習,鞏固:
1、朗讀課文。
a.分小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
b.全班齊讀,看誰的表情最豐富,讀得最有感情。
2、讀寫詞語。
a.出示課后練習“我會讀”中的詞語,學生認讀。
b.鼓勵學生向書上的“學習伙伴”學習,抄寫會寫的詞語。
二、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或指名范讀,指導學生讀出對老師的崇敬與熱愛之情。
2、學生懷著對老師的熱愛之情朗讀課文。
3、指名領讀,生領:“踮起腳尖兒,走進安靜的小院,”齊聲:“我們把一株紫丁香栽在窗前。”生領:“老師,老師,”齊聲:“就讓它綠色的枝葉……”生領:“老師—”齊聲:“在風里沙沙……”生領:“老師—”齊聲:“滿樹盛開的`花兒……”生領:“夜深了星星在眨眼,”齊聲:“老師,休息吧……”
4、分小組體會讀。教師到各小組巡視,引導學生結合圖畫,在朗讀中體會“夜夜和伴”,“幫您消除一天的疲倦”,“那是我們的笑臉”,“讓花香飄進您的夢里”等重點體會那一株紫丁香就是代表著同學們對老師的一份深情厚誼。
5、學生選讀。選自己最喜歡的小節來讀,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6、小組挑戰讀。看哪一組讀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師感動。
7、全班飽含對老師的深情朗讀全文。
三、書寫指導:
寫“甜、歌、牽、困”四個字。
甜、歌:左右兩部分寬窄差不多。“甜”字左高右低。“歌”字左低右高。
牽:上面的“大”字要寫小一些,變點;中間的禿寶蓋要寫寬一些。
困:方框在填字格里要居中。里邊的“木”字變點。
四、說說背背:
1、說說此時次刻,最想對老師說的一句話。
2、看著畫面,和同桌一起練習背誦。
3、表演背誦。
五、拓展活動:
學唱一首歌誦老師的歌曲。要求自主讀歌詞,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認識。
通過學文,引導學生體會師生之間的深厚感情。樹立起尊敬老師的心愿。
布置作業讀生字、讀課文、寫生字;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我會認:株、踮、院、除、疲、倦、牽、困
我會寫:休(休息)伸(伸手)甜(甜美)
歌(唱歌)院(院子)除(除法)
息(消息)您(您好)牽(牽掛)困(困難)
課后小結
通過有感情朗讀,分角色,表演朗讀,使學生充分體會詩歌意境,樹立起尊敬老師的心愿,同時,通過書寫指導,使學生注意到字形的區別和書寫特點,收到如期效果。.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會認10個生字。注意“甚”、“沮”、“喪”的寫法,“陪”與“倍”,“坦”與“但”兩組形近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親對孩子的一片真愛。從而了解愛的真諦,加深對親情的認識。
4、重點學習課文中描寫“我”心理活動的句子,進一步學習體會人物的心理變化。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情感的變化及父親對孩子的愛。
教學難點:
體會父親對孩子的一片真愛,從而了解愛的真諦,加深對親情的認識。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內容:
1、讀通課文,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3、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4、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知道爸爸怎么和我一起做音箱。
(教案略)
第二課時
一、調動興趣,引入新課。
1、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這濃濃的父愛之情。每個父親都愛自己的孩子,他們用心血培育著兒女。每當孩子向他提出要求時,他都會想盡辦法去滿足;昨天我們初讀了《父愛深深》這篇課文,初步體會了作者父親對孩子的愛,今天讓我們走進文本,用心去體會父親對孩子的那一片真愛吧!
2、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直奔重點,研讀變化。
1、師:爸爸自信的要和“我”一起做音箱,可是我卻滿心疑惑卻又別無選擇。那么爸爸是怎樣做音箱的呢?聽老師讀讀第6自然段,哪些句子表明了爸爸陪我做音箱的經歷?
2、指名說。
“從此,日復一日,爸爸所有的閑暇時光,都用在做音箱上。他和我一起挑選木材、喇叭、蒙在音箱上的布料,甚至微不足道的'膠水。”
點明“日復一日”、“所有”、“都”、“一起”、“甚至”,朗讀體會。
3、師:終于音箱做好了,可是我心里還是有個疑惑揮之不去,指明說。
師:當這個音箱被同學們看到時,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哪些變化?自讀7-10自然段找出“我”心情隨著同學態度的變化而變化的句子。
窘——出乎意料——羞愧煙消云散——自豪幸福
a.剛開始“我”疑惑什么?
b.同學們一問,“我”怎么窘得無言以對?理解后隨機朗讀。
c.分角色朗讀。
d.指名朗讀我感到自豪的這幾句話,體會這份父愛。
三、精讀感悟,背誦積累。
1、師:花在材料上的錢足夠買一個音箱了,可爸爸為什么要辛辛苦苦地去做呢?我們一起來看看爸爸是怎么想的吧!
2、自由讀11—12自然段,爸爸為什么要用同樣的錢陪我做音箱呢?
3、交流感悟。
4、小結:是呀,只為我的一個心愿,父親竟犧牲他所有的閑暇時間,我怎能不感動呢?帶著這份感動齊讀這一部分。
5、默讀最后一段,體會“我”對深深父愛的懷念,提升情感。
四、讓愛延伸,真情告白。
1、孩子們,每個父親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只是愛的方式不同,你們能體會到父親對自己的愛嗎?誰來說說?
2、指名說后,再讀課題。
3、真情告白:你能用一句話表達對父母的感情嗎?
4、齊讀課文。
五、激情總結,布置作業。
師:父愛如山,母愛似水,讓我們用心體會這份愛,珍惜這用金錢難以替代的真愛吧!理解、尊重、愛自己的爸爸、媽媽。
板書設計:
9、父愛深深
不買音箱→自做音箱;
心理變化:失望→滿心疑惑→窘迫羞愧→自豪幸福;
“金錢難以替代真情”。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創新設計小學語文》這本書,真有一種如獲至寶的感覺。每天晚上,讀書便成了必做的一件事。因為我意識到在新課程改革的洪流中,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有義務、有責任走在新課程改革的前面。這本書,如雪中送炭一般,給我們所有的青年教師指明了前進的方向。通過學習,我的收獲很多。
一、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新課標強調:
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1世紀是以知識的創新和應用為重要特征的知識經濟時代,學生創新素質已是信息化社會的需求。作為基礎學科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著眼在樹立學生創新意識,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上,實現有效創新教育。鑒于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深刻反思一下,教會學生學會祖國的語言文字、激發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發展思維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們更因應該,學習新可標的精神以新理念武裝自己,走在課程改、革的最前沿。
二、善于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聯想活躍、思維敏捷、激情勃發。濃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調動智力因素,釋放巨大的學習潛能,極大地激發創新敏感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特點創設一種特定情境,讓課堂充滿情感的碰撞、情緒的體驗、生命的交流。學習《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創新設計小學語文》的啟發下,我精心設計自己的語文課堂,如在教學《倔強的小紅軍》時,從網上搜到一段關于紅軍長征的錄象資料,在資料片聲情并貌的演說下,學生的興趣一下就被調動了,紛紛舉起了小手發表自己觀后的感受,就連平時從不聽講的“雙差生”都興趣盎然去鉆研課文去了。這一情景的創設,使學生一下子,了解了那段歷史,同時也能幫助同學們走進小紅軍的內心世界,認識小紅軍那種高尚的精神品質。
三、善于引導學生自主探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新理念強調學生應該由“單一、被動”的學習轉變為“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變以“教”為中心為以輔導學生的“學”為中心。作為教師要面向學生。教師要充分地傾聽學生,重視輔導學生如何掌握學習的方法,并自主的運用方法去獲得知識同時學會與他人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在教學《長城》這一課時,我要求學生在課前分小組利用課余時間咨詢自己的家長、翻閱資料、上圖書館、上網等形式搜集有關長城的歷史意義、結構布局、等資料,學生積極的通過網絡、書籍、雜志等多種途徑,自主的獲取大量的資料。這一過程,其實是一次真正的學生“學”的過程,也是一次交流的過程。其間,這一搜集的'過程,也是學生自我感悟和學習的過程。在交流過程中,學生明白了長城高大雄偉、被稱為世界的奇跡,象征了中華民族的驕傲和自豪。
總之,新課程理念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課程整合能力的提高,是新課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最關鍵的一點。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從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和實施中汲取營養、從生活中汲取營養,從文學藝術中汲取營養。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適應新時代的需要。當然,在工作中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發揚優點,改正缺點;在工作中不斷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認識自己、提高自己;在不斷的促進學生的成長中發展自己、激勵自己成長。
20xx年7月25日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人數32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9人。徐綺是剛從南通實驗小學轉入的女生。課外閱讀相當充實。但多數學生經過兩個月的暑假休息,許多良好的學習習慣都有所改變,散漫、沒有頭緒、課堂紀律差、學習的興趣減弱。這對我的開學工作是一大挑戰。三年級,是一座橋梁,連接著從低段到高段的過渡。對學生的學習難度是一個挑戰。幸虧二年級開始就陸續讓學生在生活日記中培養樂于動筆的興趣。多數學生的閱讀興趣已經養成。但水平參差不齊。如諸妍冰、黃維肖、林海粟、等都達到了獨立閱讀整本注音讀物的水平。但像吳志豪、吳瀅瀅、潘鉅涵、吳恩潮等都只能達到與老師共同欣賞繪本讀物的水平。多數學生對短篇的讀物能做到不同形式地讀。所以三年級將在完成課內的學習之余,繼續開展大量課外經典閱讀,在高品位的讀與背,寫與說中,讓經典浸潤童年,使學生在書香中成長。
二、教材的基本結構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每個單元包括導語、課例和語文園地三大部分。課例由三篇精讀課文和一篇略讀課文組成。其中,精讀課文后有要求認識和要求學會的字,還有課后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一段連接語,既將前后的課文連接起來,又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在部分課文的練習題后,還安排有“資料袋”。第一單元和第五單元各安排一次綜合性學習,分別是“我們的課余生活”“生活中的傳統文化”。
教材繼續以專題組織單元,設計了8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
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排在橫條里,要求會寫的字排在方格里,這些字一般安排在精讀課文后。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四、五、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求認識的字。
每個語文園地由5個欄目組成。其中有4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5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8個語文園地中各安排兩次。
三、教材的特點
(一)圍繞專題組織單元,進一步加強教材的整合性
前四冊教材“以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思想,在教學實踐中已經得到老師們的充分肯定。本冊教材在繼承中又有創新,從導語到課例、到語文園地,各項語文活動都緊密圍繞本單元專題而展開,教材的整合性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強化導語的導學功能。
從本冊開始,每組單元前設計了專門的版面安排導語內容。導語的主要作用是揭示單元學習的內容,點明專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導語還布置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任務,為課文和語文園地的學習做好準備。
2 加強了單元內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的聯系與整合。
在精讀課文與略讀課文之間,用一段流暢的文字,很自然地由精讀課文過渡到略讀課文,并提示略讀課文的學習要求和方法,使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形成一個整體,更好地發揮訓練閱讀、遷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
3 聯系單元專題,加強單元教學內容的整合。
整個單元圍繞專題內容,將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各種活動之間相互聯系,密切配合。前面有布置、中間有鋪墊、后面有拓展、交流。單元內各部分成為一個互相聯系的有機整體,有利于全面實現課程目標。
4 緊密聯系學生的閱讀或生活實際,安排適量的“小練筆”。
隨著學生會認、會寫的字的增多,學生寫話的愿望日益增強。順應學生心理發展的這一特點,本冊在二、四、六、八單元分別安排了4次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系,增加學生練筆的機會。“小練筆”以學生自主練習為主,教師可以鼓勵他們注意運用課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但不要拔高要求,不要把它當作語文園地中的“習作”來對待。
5、日積月累。“讀讀背背”系統編排了古詩、古詩中的名句、成語、名言警句、三字經、對子歌、農諺等傳統文化內容。這些內容,無論對于學生學語言、學文化、學做人都是十分有益的。重在鼓勵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活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積淀文化。
四、學習目標
1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了解祖國壯麗的山河、富饒的物產,培養熱愛祖國、熱愛自然的思想感情;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厚博大,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學習革命領袖、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受到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啟迪學生的思想,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 、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累計認識2 000個字,會寫1 300個字。
3 、會使用字典,學習使用詞典,有初步的獨立識字能力。開始練習用鋼筆書寫正楷字,用毛筆描紅。
4、 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 、繼續學習默讀,學習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
6、 學習聯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
7、 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8 、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9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背誦優秀詩文10篇(段)。練習復述課文。
10 、初步培養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萬字。
11、 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12、 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 結合語文學習,學習觀察大自然、觀察社會,書面與口頭結合表達自己的觀察所得。
上述目標有的是在低年級的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如,低年級要求“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本冊的要求是“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低年級提出“結合上下文,了解詞句的意思”,本冊在此基礎上提出“初步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理解詞句的意思”。
作為中年級的起始階段,有些目標是從本冊開始起步的。如,閱讀方面,提出“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初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開始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習作方面,從本冊“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見聞、感受和想象”。口語交際方面,“講述故事努力做到具體生動,用語言打動他人;講述見聞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教學中,要注意不同目標的起始、達到的程度以及要求上的差異。
五、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閱讀教學
1 精讀課文的教學。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進行語文訓練的主要憑借。在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加強詞、句訓練。
(2)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3)逐步培養學生默讀的能力。
(4)精讀課文的教學,應該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閱讀、感悟的過程。
(5)給每個學生充分的時間思考、質疑問難。
2 略讀課文的教學。
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從內容上說,理解課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點、難點幫助學生理解即可,詞句的理解不作為重點。二是從方法上說,教師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并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二)習作教學
1 重視培養習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
2 加強習作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聯系。
本冊習作練習主要是寫學生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在指導時一定要讓學生如實表達,事實是什么樣,就寫成什么樣,不要寫走樣。培養學生能夠再現生活,這是很重要的表達能力。不要瞎編,不要說假話。評價作文要看是不是反映了事物的本來面目。
六、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周:暑假活動總結
第二周:《我們的民族小學》 《金色的草地》
第三周:《爬天都峰》 《槐鄉的孩子》《
第四周:語文園地一
第五周:《灰雀》 《小攝影師》
第六周:國慶放假
第七周:《奇怪的大石頭》 《我不能失信》 語文園地二
第八周:《古詩兩首》 《風箏》
第九周:《秋天的雨》 《聽聽秋的聲音》 語文園地三
第十周:《花鐘》 《蜜蜂》
十一周:《玩出了名堂》 《找駱駝》 語文園地四
十二周:《孔子拜師》 《盤古開天地》
十三周:《趙州橋》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語文園地五
十四周:《古詩兩首》 《富饒的西沙群島》
十五周:《美麗的小興安嶺》 《香港,璀璨的明珠》 語文園地六
十六周:《矛和盾的集合》 《科利亞的木匣》
十七周:《陶罐和鐵罐》 《獅子和鹿》 語文園地七
十八周:《掌聲》 《一次成功的實驗》
十九周:《給予樹》 《好漢查理》 語文園地八
二十周:期末復習
二十二周:考試、放假(作者:戴小月)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青蛙看海的不易,使學生懂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道理。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學習3個生字。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4—11小節,懂得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只要一步一步,不怕困難,堅持到底,就一定能成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一個小動物的故事,是誰呢?(板書:青蛙)它有一個什么愿望呢(板書:看海)對,這就是9、青蛙看海。讓我們再讀讀課題。
2、師簡單回顧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的內容,再男女生分角色朗讀課文第一至三小節。
3、看,就是這只青蛙(貼圖:青蛙)想去看海,大海在哪兒呢?這是一座什么樣的山?師板畫。
過渡:是啊,不登山怎么能看見大海呢?這令小青蛙的心里更加失望。這時誰出現了?松鼠是怎么說的?
二、精讀課文第4—11自然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4—11自然段,要求:先劃出松鼠的話,再讀一讀。
2、讀句體會:
(1)小松鼠看到青蛙失望的時候,對它說了什么?出示:你想看海嗎?
松鼠的話中表達了對青蛙的什么感情?(關心)誰能做小松鼠關心一下小青蛙?評讀,集體練讀。
(2)小青蛙是怎么說的?你能體會它當時的心情嗎?誰能把小青蛙失望的心情讀出來?練讀。
誰愿意來做做這只小松鼠和小青蛙,也來問一問,答一答?分角色朗讀。
(3)聽了青蛙的話,松鼠又是怎樣引導小青蛙的呢?出示:這石階你能跳上去嗎?(真有耐心)
練讀句子。
(4)小青蛙接著又是怎么說,怎么做的呢?
你們想不想學學小青蛙也來跳一下?好,讓我們跟著小松鼠也來跳上一個臺階吧!(板書:一級)覺得怎樣?難嗎?(容易)對呀!這下小青蛙有點信心了,誰再來有信心的讀一讀小青蛙的`話?
(5)小松鼠看到青蛙成功地邁出了第一步,又怎么引導的?出示:再跳一下!那就讓我們再跳上一級。師生學青蛙齊跳。(板書:又一級)
(6)看到小青蛙又跳上一級,松鼠是怎么說的?出示:好!你一定能看到大海。它為什么這樣說?(相信它,鼓勵它)讓我們都來鼓勵鼓勵小青蛙吧。練讀句子。
小結:小松鼠真會幫助人,在它的鼓勵下,青蛙由失望到充滿了信心。你們想演一演嗎?
三、朗讀課文,角色表演
1、同座位分角色朗讀,要求:記住它們的話,通過想像加以適當的動作。
2、請學生上臺戴上頭飾表演。(表演到登山途中時)小青蛙,看你氣喘吁吁的樣子,你累嗎?累了怎么辦?又是滿頭大汗的,渴了吧?該怎么辦?你們這么累這么渴,還能再跳嗎?看,這兒離山頂還有更遠的路要走呢,我勸你們還是回去吧!(學生要堅持登上山頂)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為他們加油吧!
出示:不知不覺,它們已經跳完了石階,到達了山頂。
什么是“不知不覺”?為什么會不知不覺就登上了山頂?
3、同學們,看完了表演,小青蛙最終是怎樣登上山頂的?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課文的第11自然段。
4、登上山頂的小青蛙和小松鼠終于看到了大海,看,(多媒體:大海的畫面)小青蛙,此時你的心情怎么樣?想說些什么?小松鼠呢,你想說些什么?
齊讀課文第12自然段。
四、總結課文
1、同學們,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想對小青蛙說?
2、看完大海,回到湖邊的小青蛙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它的伙伴們,于是,小伙伴們也想去看看大海,可它們也覺得這山太高,如果你是這只小青蛙,你會怎么跟它們說?
3、出示“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五、寫字指導
出示生字卡片:登
(1)讀準字音,強調后鼻音。
(2)教學“”登字頭。師范寫,學生書空。
(3)“登“字是什么結構?怎樣才能把它寫美觀、端正?
(4)師范寫。
(5)學生描紅,練寫。
(6)同上述方法教學:級、階。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4-03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4-04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4-03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設計04-11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4-18
小學語文《養花》教學設計03-31
小學語文《松鼠》教學設計03-28
小學語文貓教學設計精選04-01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01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