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設計學習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可在實際教學當中,部分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不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不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而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沒有做好備課工作,有的教師在實際授課中的教學方式同教案設計不符合;有的教師雖有詳細的教案,卻不能根據具體狀況做靈活處理,更有一些教師完全照抄別人的教學設計,因而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采取科學的方法進行備課,具體來講,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創新設計,不死板硬套
教師的創新在哪里?備課設計,只有創新才能有活力。普拉斯說:“所謂創新,往往只是將早已存在的東西加以變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備課前應當有“三見”:新見、遠見和創見。人云亦云、不知變化、原封不動地照搬別人的,永遠沒有出息。某些教師十分崇拜名師教案,不是自己在獨立鉆研備課,而是在“復制”名師的課。但令他們苦惱的是往往事與愿違,“復制”的名師教案,用在課堂上效果卻很差。這是什么原因呢?道理很簡單,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其學習與培訓需在反復活動中作行為自省與調整的跟進才能見效。事實證明,教案不能復制出效果。教師備課不僅要考慮課前的預設,還要預見課堂的生成變化。
二、細心品讀語文教材,通過感悟文本進行備課
語文教學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身,對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都具有較高的要求,要想達到相應的大綱要求,教師就必須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并感悟相應的文本,因而教師備課的時候必須先細讀語文教材,用心感悟相應文本。閱讀教學是一種“學生、教師、文本間的對話過程。”教師進行備課和教學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第一,走近文本。語文教師必須要對相應的文本進行充分的體驗和感悟。要想感動學生,就必須先感動自己,教師應同文本進行對話,認真聆聽文本聲音,充分調動起自己對于生活的感受和積累,讓相應的文本感動自己。
第二,走進文本。教師在對相應文本感悟的基礎上進行理性的思考,理清楚自己對文本的感悟過程及方法,獲得的體驗要盡量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
第三,走出文本。在教師對文本進行充分的感悟及體驗的同時,應結合學生的學習基礎、現有狀況等設計出可以讓學生輕松感悟文本的思路和方法。所以,教師只有通過品讀語文教材,感悟相應文本,經歷相應的走近文本、走進文本、走出文本這種備課的歷程,才能有效引領學生對文本進行準確的解讀。
三、突出備教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教材資源。抓住教材之間的聯系與區別,設計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他們的感官,才能讓他們想學、樂學,才能學有所長。其次是生活資源。緊扣教材與生活的聯系,把學生帶進生活之中。如,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蔬菜市場、水果市場、路牌廣告等皆可利用,比比誰識得多,誰識得快;教學寫景作文時可先帶學生到景點去參觀,讓他們用眼觀察,用心體會,把自己印象深的寫下來,這樣學生寫作就會言之有物,真情流露,克服了學生作文普遍存在的內容空洞、瞎編亂造的毛病。
四、嚴格執行備課流程,不斷反思教學效果
首先是寫書案,“不動筆墨不讀書”,大多數語文老師都要求小學生養成這種習慣。那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更應該這樣。在讀教材的過程中,要筆隨嘴走,對于一些關鍵詞語,精彩之處,以及文章的一些重點、難點,要及時地做上記號。并把自己對教材重難點內容的理解以及獨特的'教法等直接寫在教材的空白處、株距行寬、頁眉頁腳,三言兩語、點到為止。這樣教師的課本可真成為“教本”了,重點內容清晰可見,上課時就可信手拈來,操作方便,不易遺忘或缺漏。這些精筆妙言是教師備課中對課文的個性化解讀,反映的是隱性思考中最寶貴的靈感,噴涌的是教師的智慧的源泉。將其定義為“點畫批注”也好,定義為“備課于書”也好,其實就是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其次是寫教案,隱性思考的過程最后會生成文字性的教案。
為了真正把老師從繁重的“抄備課”中解放出來,學校推行精案與簡案相結合的備課方式,要求教師對每一節課都進行有效備課的前提下,有選擇地開展深入備課,寫出一定數量的精案;其余可寫簡案。精案包括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方法引領、課前準備、教學過程(從導課到板書詳實有效,各環節清晰,方法得當),課中修正、教學反思等各環節,老師可根據實際情況增刪修正,突出創新性與個性化。要求教師廣泛閱讀有關文獻和教學參考書,根據課程標準對教材內容作必要的增刪和更新,努力做到教學內容的先進性、科學性和系統性;認真研究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理解能力,選用恰當的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基本技能。作業布置數量要適當、難易適度,有層次性、創新性;板書設計應簡潔明確,合理有序。要特別注重教學過程中的教案二次修正。
最后是寫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總之,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上好任何一節課,就必須在上課前做好備課工作。相信只要教師用心做,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就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