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1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誦讀兒歌、兒童詩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同時,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所以本課教學設計旨在引導學生在誦讀中展開想象,樂于表達,結合圖畫感知自然美。
另外,應當明確——古詩是識字的載體,識字始終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在這個重點教學的過程中,學生除了通過反復認讀、多次強化鞏固認知以外,教學中還要大力開掘多種方式,通過多種途徑來識字。如在看圖中識字,在表演中識字等,讓識字自然地與閱讀、看圖、想象、游戲整合在一起,讓識字變得更輕松。
課前準備
1.寫有反義詞的頭飾;一幅山水畫(題寫“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生字卡片,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預習生字,朗讀課文。(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圖畫,引入詩句
1.教師呈現一幅彩色的大幅的課文插圖。(畫上有山、水、花、鳥,并題寫課文:“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教師引學: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些什么?(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評價并板書“山、水、花、鳥”)
3.教師引問:會認這四個字嗎?引導學生個別讀、自由讀、齊讀,抽讀等多種讀書方式進行朗讀。
4.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圖上還有——),小組內互相說一說自己還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發現畫上有題字或詩句。
5.教師導言:仔細看,畫上題了哪些字?預設:如生發現題字是課文的四句詩,就直接板書課文的四句詩。如不能發現,則直接引導學生與書上的《畫》作比較。
6.學生讀詩。
7.教師引學:這四句詩中,你們認識哪些字呢?讀一讀。哪些字不認識?請用鉛筆標出來。
設計意圖:由看畫引入讀詩,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引導學生發現圖中有詩,詩中有畫。在讀詩看畫中認識事物和生字,把讀詩、學字引入活動情境中,引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致。
二、初讀古詩,正確識字
1.學生朗讀詩句,對于在自學過程中用鉛筆標出不認識的字,借助課文的拼音多讀幾遍。
2.學生充分朗讀,同桌互讀互考。同桌之間充分發揮合作和幫扶的精神,把會讀的大聲讀一遍。如果發現同桌讀錯了,一定要教給同桌多讀幾遍。
3.全班齊讀,齊讀之后輪讀。考查學生是否都會讀了。
4.教師用生字卡片抽讀要求會認的“近、色”等10個生字。注意傾聽下列生字的發音:“色”是平舌音,“聲”是翹舌音;“近、遠、還”是前鼻音,“聲、聽”是后鼻音。有錯及時糾正。
5.學生讀生字,教師檢測。
(1)學生自由讀。
(2)重點抽讀,用生字卡片抽讀,主要抽讀“聲、色、近”3個易錯的重點字。
(3)抽讀重點字。
(4)全班齊讀。
6.導學:生字我們都認識了,再讀古詩,你能把它讀好嗎?請大家再一次自由地大聲朗讀古詩,爭取把字音讀得更準確,句子讀得更通順。
7.學生自由練習讀古詩,教師巡視指導讀詩節奏,糾正字音。
8.師導學:下面我們開展一個朗讀比賽,比一比讀古詩的時候,誰聲音最洪亮,句子讀得最正確、最流暢。
9.學生先在小組內賽讀,選出優勝者一名,然后派優勝者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賽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評選出你認為讀得最好的選手。
設計意圖:本環節遵循了漢字認知規律——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結合古詩這個語境,不僅能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漢字的意思,而且還能在語境中加深對漢字音、形的印象,感受漢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先看圖讀詩句,再識字。通過初讀古詩,讀通句子,認讀和積累本詩中的詞語,學生們掃除了生字障礙。讀通、讀順了課文,對課文的內容、思想也有了整體的感知。通過多種方式的誦讀,引導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感悟和體驗語言的優美。
三、熟讀成誦,感知大意
1.教師導言:同學們朗讀得很棒啊!我想很多同學都已經熟讀成誦了吧,我們來比一比誰背得最快。
2.學生自由背誦。
3.教師抽測學生背誦古詩情況,表揚背誦好的同學,鼓勵背誦稍慢的同學。
4.教師引言:大家背得不錯!你們在朗讀背誦的時候有什么疑問嗎?(這首詩寫的景色跟我們平時看到的景色正好相反。)
5.教師引問:是呀,真有點怪!怎么“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呢?怎么“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呢?
6.教師引問:我們平時看到的景象是怎樣的?哪位同學見過“山”?說說“山”是什么樣的。(教師歸納,板書或課件呈現:“遠看山無色,近聽水有聲。春去花不在,人來鳥兒驚。”)
7.學生正確朗讀兩首詩,比較兩首詩有什么不同。
遠看山有色,遠看山無色,
近聽水無聲。近聽水有聲。
春去花還在,春去花不在,
人來鳥不驚。人來鳥兒驚。
8.教師總結:我們游覽時,看到的自然景色大多數是“遠看山無色,近聽水有聲。春去花不在,人來鳥兒驚”。而課文所說的景色卻剛好相反。大家想一想,在哪種情況下才會“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呢?引出課文題目。
9.學生演一演,說一說,讀一讀。
(1)來——去什么是“來”,什么是“去”?找學生現場演一演,體會“來、去”的意思,同時知道這組詞語表達了相反的意思。
(2)遠——近哪種情況算“遠”,哪種情況算“近”?通過課件演示,體會“遠、近”的意思,同時知道這組詞語表達了相反的意思。
(3)你還知道哪些意思相反的詞語?先找一找,然后再說一說或演一演。生匯報:有—無高—矮多—少早—晚
(4)同桌相互讀一讀反義詞。
(5)教師引領學生游戲:我們一起來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吧,我說一個詞,你們來說它的反義詞,看看誰先找到朋友。
設計意圖:在對比中領會詩句的意思,從而體會詩句描寫的奇怪現象,原來詩句說的是“畫”。組織表演等活動,理解反義詞的意思并鞏固識字。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認識兩個偏旁。
2.能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
(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1)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2)學生動腦筋猜
(3).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畫教學設計教案精品
(一)講讀第一、二行
1.看圖說話: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2.想一想: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3.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么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為什么?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4.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指導書寫
1、出示人、火、文、六齊讀
2、老師指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老師范寫,學生認真看
4、學生描紅,練寫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3
教學目標:
1、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認識“宋、濤、陳、丹、趙、藝、顯”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藝、絲、顯、忽”。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認識本課的7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小朋友課前正唱有關風的歌曲
1、老師知道你們唱的歌曲中有風,小朋友也讀過和風有關的詩句,會背嗎?(學生背)
2、平時你感受過什么樣的風?聽過呼呼的寒風嗎?
3、那我們知道風可以聽得到,又能感受到,能唱出來,能寫出來,那么能畫出來嗎?(板書:畫風)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就是(齊讀課題)
二、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今天我們這來了三個可愛的新朋友,想認識嗎?是誰呢?趕快認識一下吧(出示三個名字:陳丹 趙小藝 宋濤)誰來當小老師領大家讀出他們的名字?(指兩人領讀后齊讀)誰還想讀、
2、看!屏幕有什么變化?(出示課件:去掉拼音的名字)你還能認識他們嗎?女士優先,女同學先來試試,男同學再來!(男女輪讀)
3、老師把他們的名字拆開,你還認識嗎?出示字卡片, 開火車讀。
4、咱們班誰姓這個姓(出示陳)趙呢?、有姓宋嗎?濤,誰能給他找個朋友?藝:找朋友 ……
5、我們再來輕輕地喊他們的名字吧!今天我們學和這幾個孩子有關的故事,愿意讀讀課文嗎?你打算怎么讀呢?
6、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7、讀完了嗎?有沒有不認識的字?老師這兒有幾個詞誰來教教我?出示(顯得更美了 風車呼呼轉 旗桿)指名讀。再出示轉、桿多音字組詞。
8、課件出示找找說說:第一行字是我們剛學的字,下一行是我們以前認識的字,看看這些字還能組成哪些新的詞語?
9、我想:把這些字送回課文,一定會讀的更好,請小朋友再次自由讀課文。
10、誰愿意讀給大家聽呢?他們讀的時候其他同學就是小評委了,你們可一定要認真聽,等一會要評評
11、那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
三、細讀課文,感悟
1、那三個小朋友到底是怎樣畫風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可以用筆劃出你的答案。
2、隨學生回答出示有關句子:
(1)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2)她在大樹旁邊畫了幾棵彎彎的小樹。
(3)他把畫上的太陽擦去,畫了幾片烏云,又畫了幾條斜斜的雨絲,說:“下雨了,風把雨絲吹斜了。”
(4)她畫了個拿風車的小男孩,風車在呼呼地轉。
3、那能不能把這么多的他(她)換成小朋友的名字,說的更清楚些嗎?誰來幫忙?
4、那他們趙小藝的畫是怎樣的?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在美麗的郊外,幾棵小樹被風吹斜了,還有呢?想好了嗎?想不想看看趙小藝他們的畫。你看到什么了?誰能給他配上課文的內容?(出示趙小藝、陳丹、宋濤的畫)
5、出示寫趙小藝的畫的內容:
趙小藝眨眨眼睛,想了想,說:“我能!”只見她在房子前面畫了一根旗桿,旗子在空中飄著。
你從哪里知道她畫出風來了?〔板書:飄著的旗子〕為什么要畫飄著的旗子?你能讀讀寫小藝畫風的句子嗎?〔點小藝畫風的句子〕小藝第一個畫出了風,她心里會怎樣?我們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6、風在飄著的旗子里,還會在哪里呢?咱們下節課再來學。
四、寫字
1、那咱們讀了課文,想不想練習寫字,課件出示“藝、絲”。認識它們嗎?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這課還有上下結構的字嗎?打開書看看68頁的田字格,還有上下結構的字嗎?(顯、忽、)看看這兩個字上下兩部分怎么樣?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板書設計:
15、畫風
飄著的旗子
《畫風》教學反思
《畫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課文,主要講三個小學生一起動腦筋想辦法,把無形的風,生動地展現在畫紙上的故事。本文貼近兒童生活,語言簡單樸實。
在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閱讀,在讀中理解、體驗,感悟、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例如:在教學4-8自然段時,設計問題“三個小朋友是怎樣畫風的呢?”學生帶著問題多樣式的讀,爭當文中小朋友。利用學生的肢體語言去感悟風的存在,找到風的影子。隨后相機指導朗讀,帶著興奮的心情,自信的口氣讀。在多次閱讀中。讓學生理解宋濤、陳丹、趙小藝動腦筋學畫風的過程。使其懂得遇到問題要善于動腦、學會合作、勇于創新。
在拓展延伸、啟發聯想環節,我把繪畫引入語文教學之中,以此激發學生領悟、延伸、拓展,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想風、說風、畫風、寫風,通過句式張潔問:“你想怎樣畫風?”先讓學生說一說,再把文章的理解想象與寫作融為一體,培養了學生對事物的獨立見解,從而達到學用結合、課內課外結合。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4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好事。
【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積累對自己有啟發的句子。
2、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動腦筋,壞事也能變好事。
【教學用具】
課件。
【教法學法】
情境教學法、以讀代講、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我們來交個朋友,你能向我介紹自己嗎?
一、激趣引入
1、剛才老師和大家交朋友,現在有一個小女孩也想和大家交朋友。她是誰呢?
(課件出示:一個小女孩說:“你們好,我叫玲玲。”)
玲玲小姑娘真有禮貌,我們也一起向他問好吧,玲玲,您好!
(正音“玲”指導讀輕聲)
2、看看“玲”會寫了嗎?
(課件出示“玲”字)
你認識的人名字里有“玲”字嗎?很多人的名字中有“玲”字,聽起來悅耳動聽。你發現了什么?
(生:換偏旁,王字加令……)
想想還有哪些字很相象?有很多的字右邊相同,左邊的偏旁不同,意思就不一樣了。我們找到了舊字帶新字的規律,就會舉一反三。
3、觀察真仔細,我們把它寫好!教師范寫,學生仿寫一個。
(教師指導到位,第一個要在田字格里寫)
4、我們學習25課“玲玲的畫”,請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同學們的想法這么多呀,那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去讀書好嗎?請同學們打開第116頁,自由讀課文,遇到不懂的生字請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
2、課文的生字會念了嗎?開火車讀生詞(課件出示生字詞語)小結:
同學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會認讀了課文的生字。
3、把生字詞放在課文里讀,看誰能讀得又快又好?分人讀課文,邊讀邊想: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整體感知,教師總結。
三、學習理解課文
1、玲玲遇到了麻煩?哪個自然段講了,請將課文里的段落讀一讀:
(個人回答)
(課件出示臟畫)
2、這時,玲玲為什么哭,她是怎么想的?
(著急,難受)
所以,“玲玲哇地哭了起來”讀得要傷心。她為什么哭得那么傷心?讀一讀她的話。
(“我的畫臟了,再畫一張也來不及了。”)
(課件出示臟畫)
師:是呀,遇到這樣的麻煩事,玲玲多么傷心啊。
3、玲玲一邊哭一邊說的話,應該怎樣讀?體會著急的心情:
(個人讀──評讀──個人表演)
4、聽到哭聲爸爸來了,你們會讀爸爸和玲玲的對話嗎?同桌讀一讀,演一演。
練讀(配上動作),指名分角色讀。
誰來讀爸爸的話,誰來讀玲玲的話?(分角色讀)
5、大家讀得好,演得像。爸爸幫助玲玲出了主意,你們是玲玲的好朋友,要是你們也在場,幫她出出主意,安慰安慰她吧。(4人組討論)
(課件出示“別哭,玲玲。你要是XX,不是很好嗎?”)
6、請一人演玲玲讀句子,4人小組匯報安慰玲玲。玲玲會說些什么?大家給玲玲出了很多主意,玲玲也動腦筋解決辦法。她是怎樣做的?讀課文。
(出示課件小狗的畫)
7、這時玲玲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高興,滿意,得意)
(出示未弄臟的畫與弄臟的畫對比)對比兩幅畫,你更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8、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
9、同學們讀得高興,爸爸看了也很高興。(引讀)
(課件出示爸爸的話)
四、學習第九自然段
1、讀了爸爸的話,從玲玲改畫的事,你們明白了什么?
結合課文講一講,教師總結(根據學生的話)。
2、你們剛才幫助玲玲,都是愛動腦筋的好孩子。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壞事變好事的情況嗎?4人小組討論。
3、4人小組匯報:
爸爸的話非常有用,我們把精彩的話背下來,好嗎?
看誰背得又快又有感情。(個人自由背誦)
4、一起有感情地背誦一次。
5、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要隨機應變,想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出示課件:“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讓我們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吧!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哈哈大笑、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相似、受用”等
詞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4.繼續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聯系上下文,體會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講的道理。
教學難點:
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體會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題質疑導入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例:(1)誰畫楊桃?(2)怎樣畫楊桃?(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三)檢查自學。
(四)理解詞義。
1.查字典理解詞義。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五)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知道本文寫的是“我”在圖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學們大笑。老師仔細觀察后,肯定了我畫的內容是對的,并講明了道理。
2.讓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句,提出質疑。
(六)作業。
1.寫詞語。
2.熟讀課文。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圖畫和學習課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受到美的熏陶。
2、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3個部首,理解文中的反義詞;會認讀5個字。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4、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詩句的意思。
2、難點:學會本課的生字和部首。
教具準備:
投影儀、生字卡片、掛圖。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謎語嗎?背背看,對,背的'是謎面,那謎底是什么?
2、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謎語詩,詩的名字叫“畫”(板書)。
3、出示畫。
二、導入新課。
1、師:老師這兒也有一張畫,是一張我們中國傳統的山水畫。
2、指導觀察畫、理解詩的前兩句。
(1)山是什么顏色?(先請前排一位學生說,再請后排一位學生說。)遠看也看得清楚,我們戶外活動時,很遠的大山的顏色是不是也看得很清楚呢?
(2)為什么這兒山的顏色站得很遠都看得清呢?(因為這是“畫”)
(3)聽山上流水的聲音,仔細聽。
(4)如果到九溪去玩,水的聲音聽得到嗎?水聲音是怎么樣的,學學看。
(5)看,這兒的水從那么高的山上流下來,聲音是很大的,可我們都聽不見,為什么呢?(因為那是畫!)
三、朗讀指導。
1、這兩句詩里,有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請每一個小朋友都找一找,用筆把它們圈出來,指名回答。
2、看,聽,都是可以做出動作來的。
山和水,都在大自然中找得到。
3、古代的詩人很講究用詞的,看上下句,有一對反義詞,動詞對動詞,名詞對名詞,多整齊。
4、看手勢,朗讀。
(手勢打高,語調升高,手勢打低,語調放輕,把詩的美念出來。)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四、指導觀察、理解詩后兩句。
1、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開什么花?
2、春天來了,桃花還開嗎?秋天,桃花、迎春花還在不在?冬天呢?
3、那為什么這兒春天過去了,桃花還是開著呢?(是畫!)
4、出示小鳥。
(1)這里有只小鳥,你用手扇扇它,小鳥怎么啦?
(2)害怕了,你用一個字來說是什么?
(3)“驚”就是心里害怕了,所以是豎心旁,左邊一個北京的“京”,左義右聲,這樣的字,被稱為什么字?(形聲字)。
(4)請一位學生走至畫前)請你用手扇扇,小鳥驚嗎?為什么不驚?
(5)請在這兩句詩里圈出反義詞。指名回答。
5、朗讀指導。
(1)古代的詩很講究用詞,這后兩句詩也不例外,名詞對名詞,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2)看手勢朗讀后兩句。
(手勢移動長,語調加長,手勢起伏加大,語調快。)
(3)朗讀全文。
(4)背誦全文。
五、小結。
這首詩的謎底是什么呢?(畫)詩抓住了畫上山水花鳥的特點,寫得很美,也寫得很整齊。
六、寫字指導、講評。
重點:色、聲、無、驚。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討論,了解自己的外形、性格等特征。
2、能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簡練流暢的線條畫出自畫像。
3、通過夸自己、暢想未來培養愛自己的情感,從而培養自信心及理想教育。
教學重點:
了解并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進行描繪。
教學難點:
抓住自己的主要特征用簡練流暢的線條畫出自畫像。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及范畫工具。
學生準備:小鏡子、畫紙、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多媒體課件出示三張自畫像和照片找出對應的人物)。讓學生說出自畫像突出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雙靈巧的手,你們想不想畫畫自己?今天我們來學一學《畫自己》
2、板書課題——畫自己
二、講授新課:
1、我們自己到底長的什么樣,請小朋友拿出鏡子照一照。觀察自己。
請小朋友對著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看看自己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2、請同學們上來說說自己面部最突出的特征,同學們也可以說說對他的印象(臉型、五官、表情、神態)
3、給你1分鐘請你后面的同學說說你最美的地方是哪里?老師請幾組同學來互相夸夸對方。
三、欣賞繪畫大師作品。
1、師:許多繪畫大師也經常畫自畫像,好,我們共同來欣賞
(1)這是著名藝術大師達芬奇,長長的胡須仿佛蘊藏了他在藝術、科學、醫學方面的成就,他把繪畫中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建筑學中,他設計的建筑物結構合理而美觀。
(2)他就是現代繪畫大師徐悲鴻,嚴肅的表情,憂郁的眼神表現出他的憂國憂民,他在抗日戰爭中舉辦畫展,救濟災民,他的《奔馬圖》永遠鼓舞著中國人的士氣。
2、師總結:我們從這些自畫像中不僅看到了人物的外形特征,而且好像看到了他們鮮明的個性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四、教師示范:
1、下面請大家猜一猜,這個人是誰?是老師。老師小時侯是愛畫畫的小姑娘,后來經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成為了一名同學喜愛的老師。
2、老師也來畫畫自己好嗎?教師即興示范對鏡畫自己,在畫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事先畫好并排好序數的各種基本臉形、基本五官形、基本發型、身材、個頭、衣服、色彩等圖中選擇類似的一種或說說是由哪幾種的變化組合。說說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對號入座但又不定死,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對待。
3、示范畫法:找特征、構圖大、畫出頭像、畫表情及神態。
五、學生作畫
1、看了老師畫了自己,你們想不想再來畫畫自己?那請你說說你準備怎樣畫自己?
(1)畫出面部特點;
(2)表現性格特點;(通過表情、眼神等)
2、允許學生說悄悄話進行討論,幫助同學認識自己。
3、及時表揚落筆肯定、大膽表現,畫出自己特點和個性的作業。
4、對表現拘謹的學生作鼓勵性指導。
5、教師巡回指導。(構圖、找特征、繪畫大膽等)
6、教師引導學生在畫面中添加興趣愛好等。
六、作品展示及評價:
老師評價,學生互評。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8
課型新授課:課時2
學習目標設計
1.認識10個字,認識1個偏旁。
2、會寫“人、七、兒、無、九”5個字;
3、學會猜謎語。
預習模塊
預學設計:
自己讀讀52頁,找出認識和不認識的字。
問題生成:
讀音不規范的地方很多。
展示模塊
一、猜謎語
1、提問:頭戴小紅帽,身穿大白袍。走路搖擺擺,游泳穩又快-----鵝。
大家一起背誦詠鵝。
2、提問: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里看不見-----雨。
二、朗讀課文,并識字。
1、先將黑板上的10個字認讀一下,仔細觀察這些字,有沒有哪個字的一部分你認識呢?然后領讀課文。
2、解讀意思:
遠看山有色:遠遠地看,山上綠色青蔥;
近聽水無聲:走進了,卻聽不到流水嘩啦啦的聲音;
春去花還在:春天過去了,花兒沒有凋謝,還在開放;
人來鳥不驚:人走近了,鳥不會驚走。
------------------畫。
3、教師領讀第二遍,然后圈起要認識的字,然后找2個學生領讀,然后自己閱讀。
4、黑板重點字領讀5遍,然后自己讀一遍,寫2遍拼音。
三、會寫“人、七、兒、無、九”5個字
老師示范人、七、兒、無、九的寫法:
與之前的區分:八:撇低捺高,撇捺不接觸;
入:撇低捺高,撇捺接觸;
人:撇高捺低;
學習筆畫:豎彎鉤和橫折彎鉤
學習兒、無、九
教一個字學生練習寫一個字,每教完2個后,老師檢查,再練習5遍。
復習模塊拓展提高性練習:
找到課本53頁的反義詞
檢測性練習:
1、找到下列字的拼音,將序號填到括號里:
10個字
2、
無字共幾筆?第三筆是?
九字共幾筆?第二筆是?
板書
課后反思優點:注重孩子興趣發展
不足:生字詞不熟練
改進思路:在后面的學習中不斷加強復習鞏固。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課文是謎語詩,理解課文的基本含義。
2、過程和方法:通過自主學習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課堂上小組合作、圖文結合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謎語、詩詞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喜愛古詩和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難點:
了解詩句中所說特點與畫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2、生字回到課文中,誰會讀?媒體的出示:課文內容(指名讀課文)
二、研讀課文
1.學習前兩行詩句。
(1)媒體出示:第一、第二行詩句
自己小聲讀讀這兩行。邊讀詩句,邊看圖邊思考,這兩行詩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讀這兩行詩句,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理解。板書:遠 山 有色 近水 無聲
(3)認真看圖,遠處的山、近處的水怎么樣?
①眺望遠處的山峰,你會看到什么樣的景色?(朦朦朧朧)
②看圖水流從高處往下流,會發出什么聲音?那么詩中卻說走近了還是聽不到水的聲音,這是怎么回事呀!(因為這是一幅畫)
(4)指導朗讀。
①媒體出示: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②教師范讀,學生練習朗讀,同桌讀,指名讀。
2.學習后兩行詩句。
(1)總結學法:
媒體出示學法:
①讀詩句,對照圖,說說這兩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詩句中是怎樣寫畫中的山和水的。
③聯系實際想,應該是什么樣的景色,而書中為什么這樣寫?找 到詩句與畫的聯系。
(2)學生結合學習方法自學后兩行的內容。媒體出示:圖片和詩句
(3)小組內互相說一說。
(4)指名說說對后兩行詩句的理解。板書: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5)聯系生活實際說說又是什么樣的情況?
(春天過去了,花就謝了,當人們走近鳥時,鳥一定會飛走的。)
(6)指導朗讀。
①教師范讀,突出“去、還在、來、不驚”這幾個詞
②學生練習朗讀,同桌互讀,指名讀。
二、感悟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媒體出示:課文內容
2.在詩句中找找意思相反的詞。
媒體出示:“遠”、“近”、“有”、“無”、“來”、“去”變紅
3.把這些意思相反的詞連起來讀一讀。
媒體出示:遠——近 有——無 來——去
4、誰能有好辦法說說這幾個詞是什么意思?
5、游戲:找朋友 找14名同學到前面,每人手里拿一張卡片,找到與自己手里卡片意思相反的字,站在一起,其它同學做裁判,給找對的同學以掌聲鼓勵。
(這14個字是遠---近、高----低、來----去、笑----哭、白----黑、晚----早、有----無)
6、你還能說出其它的反義詞嗎?
三、背誦課文
結合板書,自己練習背誦。
2.看看圖片,同桌互背。
媒體出示:圖片
3.指名背誦。
4、小結: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山水畫呢!
四、拓展作業
作業:把課文背誦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談談自己的感受。你喜歡這幅畫嗎?喜歡的話就動動你的小巧手把這幅畫畫出來吧!
板書: 畫 遠 山 有色 近 水 無聲 去 花 還在 來 鳥 不驚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 篇10
教學目標
1、能對照圖畫用自己地話說出詩句的意思,懂得為什么說謎底是一幅畫。
2、學會“畫、遠、近、無、聲、驚”七個生字,認識土字旁,掌握有——無,遠——近等反義詞。
3、認識兩個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現的反義詞(遠-近,有-無,來-去)
一、觀察圖畫導入新課(課件)
1、教師范讀詩歌猜謎,出示掛圖,并揭課題。
a、上課之前,老師先讓小朋友們猜個謎語,聽仔細了(范讀課文)
b、學生動腦筋猜
c、出示掛圖(課件):好極了,就是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古詩《畫》(板書課題)。
2、仔細看這幅畫,畫上畫了些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提出自學要求,自己讀一讀這首古詩,帶拼音的字多讀幾遍,邊讀邊想一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課文寫的是一幅畫呢?
2、學生自讀課文。
3、指名試讀,正音:色、近、驚
三、對照圖畫,再讀課文
1、看看圖畫再讀讀課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說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師板書:山、水、花、鳥)
3、請小朋友在這幾個字下畫上小圓圈,說明這首古詩主要寫這些景色,課文主要寫的景色,我們要讀重音。
四、講讀課文,理解詩意
(一)講讀第一、二行
1、看圖說話:小朋友們,畫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話說說山怎么樣,水又怎么樣?
2、想一想:我們平時出去玩,從遠處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嗎?水從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們在近處聽,會聽見什么聲音啊?你能學一學嗎?(出示課件,讓學生欣賞流水聲)
3、小結:這幅畫畫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畫得像真的一樣,那么究竟是一幅圖畫,還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為什么?
4、扮演詩人,遠看山,近聽水。
a、指名扮演詩人,到教室后面看畫中的山,問:現在你看這畫中的山,有沒有看到它的顏色?
b、這就叫“遠看山有色”
c、教學生字“色”: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字型;說說色是什么意思?(顏色,課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詩人,到畫前聽聽流水:問,你聽到流水的聲音了嗎?為什么?
e、小結:因為是畫,所以說聽聽——(水無聲)
f、教學遠近:遠近是一組反義詞,說說怎樣能記住這兩個字;無聲是什么意思;無的反義詞是什么?
g、教學聲:強調字形,聲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導朗讀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二)講讀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許多花都怎么樣了?可是課文里是怎么說的,為什么?
2、要是鳥停在樹枝上,人來到鳥的面前,鳥會怎么樣呢?
3、指名扮演詩人,走近畫,做趕鳥的動作。問:有沒有看到鳥兒飛走?課文是怎樣說的?
4、教學驚: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驚的?驚是什么意思?(吃驚、害怕)
5、指導朗讀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話說說意思。
五、朗讀全文
六、資料
1、課件準備“資料城”模塊,學生朗讀。
2、學生閱讀。
3、學生匯報。
七、說話訓練,評價交流。
1、資源準備:課件中的說話訓練材料。
2、學生思考交流。
3、學生表達,教師評價。(鼓勵為主)
八、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首詩寫的是一幅畫,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鳥的畫呢!
九、作業:
在田字格中指導書寫7個生字;畫:先中間,后兩邊;聲:強調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頭;遠近:注意走字底。
【一年級上冊語文《畫》第一課時教案部編版一年級】相關文章: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21篇)07-06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18篇)06-09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項鏈》語文教案03-23
部編版小學一年級上冊語文《秋天》教案11-16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教案(通用16篇)05-27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上冊《項鏈》教案設計03-19
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試題(部編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