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通用11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本文,了解衛地的風土人情,體會男女主人公的生活經歷。
2、了解課文的內容,熟悉課文中的人物和他們之間的關系。
3、通過事情的表面,挖掘人物獨特的內心體驗,總結人物的性格特征。
4、學習獨特的語言表現手法,對照古今不同,掌握古詞的含義和不同的表現方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步驟】
1、導入話題
愛情是人類永恒的話題,有人的地方,就會書寫不同的愛情故事,今天,讓我們走進遙遠的公元前的衛國,聆聽一個古老的故事,體會一下那時、那地,發生的那件事,讓我們走近他們,去親身感受一下這個傳唱了千年的愛情故事。
2、范文朗讀,熟悉生字詞義。
氓之蚩蚩匪我愆期將子無怒乘彼垝垣
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于嗟鳩兮
無食桑葚隰則有泮猶可說也其黃而隕
自我徂爾淇水湯湯漸車帷裳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言既遂矣躬自悼矣無與士耽
實詞
布:一種貨幣,并非注釋里說的,與現代漢語意義相同。
匪:讀上聲,并非通假。
將:讀qiāng,愿、請,如,《將進酒》。
乘:登上。賄:財物。
說:通“脫”。
漸:讀jiān,濺濕、浸濕。
爽:差錯。
極:標準。
德:心意、情意。
罔:無。
虛詞
以:以爾車來,以我賄遷(前“以”,用;后“以”,拿)
乘彼垣,以望復關(表承接,無義)秋以為期(把)
其:其黃而隕(代落葉)其葉沃若(代桑樹)士貳其行(自己的)
其笑矣(語助詞,無義)不思其反(你)之:主謂之間,舒緩語氣,無實義(桑之未落桑之落矣女之耽兮總角之宴)靜言思之(這件事)
活用
爾卜爾筮(卜、筮均為名詞活用作動詞,意為用龜板、蓍草占卦)士貳其行(數詞活用為動詞,對…不專一)
成語二三其德、信誓旦旦、夙興夜寐。
3、學生自行朗讀,體會詩歌的感情,也可交流討論。理清全詩層次
提問:這首敘事詩寫了這對男女婚姻過程的哪幾個階段?
明確:戀愛——婚變——決絕。
追問:結婚前后,詩中男女發生了什么變化?
全詩分六章,第章十句(十個分句,可分成五個復句)。
第一、二章追述戀愛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是一個熱情、溫柔的姑娘。
第三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興起,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第四章,以興起,概說“三歲食貧”,“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作者順著“戀愛—婚變—決絕”的情節線索敘事。作者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自主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下面是全詩敘事結構和感情基調:
[板書]
氓
(情節)戀愛婚變決絕
(章句)第一、二章第三、五章第六章
(詩句)秋以為期無與士耽亦已焉戰
載笑載言士貳其行
至于暴矣
(基調)熱情、幸福怨恨、沉痛清醒、剛烈
男子女子
婚前虛偽熱情、善良、多情
婚后兇暴、蠻橫勤勞、剛強、清醒
感情不專、薄情寡義
總結:男女的不平等,不僅體現在政治上、經濟上,有時候還體現在性格上,但詩中女子的最后決絕,又使我們看到中國女子那可敬可佩的一面。
4、這首詩運用了些什么藝術手法,結合感興趣的詩句談談你的看法。
要點:
①回憶和對比
《氓》是女主人公在回憶中敘事、抒情的。在回憶中運用對比的手法。女主人公自身婚前婚后形成對比。婚前,“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我”純真、熱情。婚后,“夙興夜寐,靡有朝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辛苦而又蒙受恥辱。更突出的思想上起了深刻的變化:“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前后戀愛、生活的對比,思想感情的對比,表現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
氓,婚前婚后也形成了對比。婚前,“氓之蚩蚩”,婚后,“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言既遂矣,至于暴矣”,他“二三其德”,甚至兇暴起來。在戀愛、生活的對比中,女主人公還認識到了有戀愛婚姻生活中男女是不平等的,從痛苦的經歷中等到了教訓:“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尤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她悔恨多于哀傷,決絕而不留戀:“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表現出她清醒、剛烈的性格特點。
②《詩經》開創比、興手法。
《氓》中第三四章用了興的手法。
第三章,前四句“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又桑葉鮮嫩,不要貪吃桑葚。這與后面六句勸說“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形成對照,詩意是相連的。
第四章,前四句“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葉由嫩綠變為枯黃,這與士“信誓旦旦”變為“士貳其行”相對照,含有隱喻。
第三四章起興的詩句,用自然現象來對照女主人公戀愛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激發讀者聯想,增強意蘊,產生形象鮮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有人認為,用桑葉嫩綠而枯黃來比喻戀愛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這種興兼有比的特點,更富有藝術魅力。
5、布置作業:
1、再讀一遍課文,體會他們的故事。
2、用自己的語言設計他們另一樣的生活。
3、預習下節課。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詩經》的有關常識,培養結合注釋理解詩歌的能力。
2、掌握四言詩的誦讀節拍,深刻體會《詩經》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3、初步胚芽鑒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領悟詩中的思想感情。
4、背誦課文。
重點
反復吟誦,體會感情,背誦課文。
難點
了解比興手法和重章疊句的'特點。
教學手段朗讀法、點撥討論法
一、復習
背誦課文一二段。
二、分析課文
這是一首敘事詩,它以一個女子自述的口吻,講述了自己的婚戀悲劇。
(1)提問: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故事的情節線索是什么?
明確:一個女子的婚戀悲劇。
情節線索:“戀愛”——“婚變”——“決絕”
(2)提問:詩文可以分為幾個層次?請概括每層的主要內容。
明確:第一層(1—2):追述戀愛活。
第二層(3—5):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層(6):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決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從詩中可看出女主人公對于往事是一種什么心情?
明確:女子在回憶往事時,心情是很復雜的。
從一二兩章詳寫他們戀愛時的幸福可看出她對氓仍懷有一些感情。
從三四五章寫他們婚后的痛苦可看出她對“氓”非常怨憤。
思前想后,對“氓”反感到極點,斷絕關系。
三、分析詩中女主人公形象
1、詩中女主人公有著怎樣的思想性格?
A、溫柔、熱情——“送子涉淇”“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既見復關,載笑載言”
B、勤勞——“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C、重情——“自我徂爾,三歲食貧”
D、清醒剛烈堅強————“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四、寫作技巧
1、對比手法
①提問:詩文中怎樣體現出氓用情不專的?
明確:使用的“對比”的手法。把氓婚前與婚后的對比。
分心討論婚前:忠厚——“氓之蚩蚩”
婚后:變心、兇暴——“士貳其行”“至于暴矣”
②提問:這首詩哪些地方運用了對比?
明確:女主人公婚前與婚后的對比。
婚前:幸福——“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不見復關……載笑載言”
婚后:痛苦——“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勞累——“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精神痛苦)
③文中這兩次對比有何作用?
明確:突出女主人公的不幸命運,反映了我國古代婦女的悲慘生活。
2、詩中運用的比興手法
詩文中“賦、比、興”的分布情況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許婚(賦)
第二章:男女戀人相思、結婚(賦)
第三章:勸誡女子不要癡情(比、興)
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比、興)
第五章: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賦)
第六章: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賦、比、興)
提問:詩中哪些詩句是比興句?好處是什么?
明確:“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桑之落矣,其黃而隕。”
作用:
①結構上:
A、敘事中插入比興句,避免了平鋪直敘。
B、起過渡作用。
②內容上:
A、比興句喚起人豐富的聯想。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一般認為它們分別比擬女子容顏的潤澤和衰老,并推測女子年長色衰是“氓”變心的重要原因。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比、興)
板書設計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許婚(賦)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別戀(比、興)
第二章:男女戀人相思、結婚(賦)第五章:補敘多年的苦楚和處境(賦)
第三章:勸誡女子不要癡情(比、興)第六章:今昔對比的怨恨和痛苦(賦、比、興)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理念和設計理念
本課定位為鑒賞詩歌。教學重點是在誦讀的基礎上,領悟詩中的思想感情,學習古詩創作中的現實主義。
二、教材分析
《氓》出自于《詩經》,是一首敘事詩。故事情節、人物形象不難把握。本設計讓學生通過反復的吟誦、品味、領悟,理解詩歌的內容,體驗主人公的思想和情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了解《氓》的內容,感受古典韻律;把握作品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理解其婚姻悲劇的原因;學會在朗讀中理解詩意,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
2.方法與過程
利用注釋讀懂詩歌,整體把握詩的內容;重點探究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悲劇產生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正確評價詩中主人公,理解詩中人物悲劇產生的原因。用現代思想點評詩中故事,強調男女平等和法律維權。
四、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分析《氓》中主人公的人物形象。
五、教學難點
品味詩歌語言,準確把握詩中人物的情感。
六、教學方法
1.誦讀法:品味詩歌的語言
2.討論法:理解主人公感情
3.比較閱讀法:延展課堂內容,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
七、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朗讀詩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探討了《詩經》,了解了《詩經》的代表作《氓》的基本內容,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它,探索它的情感脈絡和現實意義。首先請同學們通過朗讀來回顧《氓》的故事情節。 (學生朗讀,回顧情節)
誰來為我們說一下《氓》這首敘事詩講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
《氓》全文共六章,講述了一個女子自由戀愛,明媒正娶卻最終被拋棄回家的故事。
(二) 小組合作,探究文本
1.探究故事結局及其原因
提問:故事的結局是什么呢?造成這種結局的原因是什么?請通過文本找出答案。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女子:“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面對愛情不冷靜,過于主動,易被男子輕視。 男子:“至于暴矣”“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違背誓言變了心。
小結:男權社會男女的不平等。 2.結合文本,分析主人公情感。
在這種不平等的戀愛婚姻中,故事主人公們有怎樣的情感變化? 學生討論,教師明確:
女子:戀愛——“送、乘、望、泣涕、笑、言”——熱情幸福
婚變——“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委曲求全
“靜言思之,躬自悼矣”——悲傷反思
“于嗟女兮,無與士耽”——真誠勸告
決絕——“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清醒決絕
男子:戀愛——“抱、貿、來、謀、怒、卜、筮”——熱切追求,信誓旦旦
婚變——“至于暴矣”“士貳其行”
“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變心背誓
3.人物形象分析
通過對兩個主人公在婚姻中的情感態度,我們能看出兩個主人公分別是怎樣的人?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女子:善良、熱情、堅強的'勞動婦女形象。
勤勞、淳樸、不畏貧苦
愛情夢想破滅,由忍耐轉為怨恨,最終發出痛楚的呼喊。 小結:男權社會中女性的代表,是男人經濟、政治的附屬品。 男子:對家庭不負責,始亂終棄的形象。 小結:男權社會中的代表人物。
(三) 拓展延伸:
如果這個故事發生在現代,女子面對婚變,將會怎樣做?如果你是她的朋友,你會怎么做?
學生暢所欲言,教師總結
八、總結
經典的力量或許就在于此,它早已站在了精神的制高點反思人性所需,通過女子的決絕,我們看出了先民在受苦無望時對尊嚴的維護,這也讓現在的我們重新思考了男女平等與法律維權。
九、布置作業
請為《氓》中的這位女子寫一份書信,表達你想要對她說的話。 要求:200字左右 格式:書信
十、板書設計
氓
戀愛——婚變——決絕
女子:熱切——怨恨——清醒 男子:殷勤——————變心
十一、教學反思
課前:本案側重在對詩歌情感的體悟和對現實意義的思考,要求學生通過朗讀感悟詩歌情感,再通過拓展延伸思考其現實意義。朗讀是本課重要的教學方法,要強調朗讀。拓展部分要求學生積極思考,暢所欲言。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要求
1.掌握詩中的難字難音
2.了解這首詩的思想內容和寫作特點
3.理清詩歌的情節和主題。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氓》中的難字字音
3.識記文中的通假字
4.《氓》是一首敘事詩,理清詩歌的敘事情節是個重點。
三、教學設想
首先,解決詩中的難字難音,再次理清詩的敘事情節,并對詩進行全面理解,
讓同學們掌握字音,掌握這首敘事詩的內容和情節發展。
四、教具設備:
錄音機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愛情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有人的地方就會書寫出不同的故事。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詩經》中的一首愛情詩《靜女》,通過寫一對青年男女在僻遠的城角幽會時歡樂的情景,生動地表現了他們之間純真、健康的愛情。這節課呢,我們將繼續學習《詩經》中的另一首愛情詩,大家請翻開課本91頁。(同時板書課題)
(二)介紹課題
現在請某某某同學來讀一下課題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讀對了字音,méng,
及時表揚,大家齊讀。(反問同學:為什么不是讀máng呢,在我們的現代漢語中,它不是讀máng嗎?),第二種情況,讀錯,及時糾正。
這里我想特別明確地提出氓是一個古今異義詞
氓古義:民眾,百姓,詩中指“那個人”,音méng,例如:氓之蚩蚩;
今義:流氓,音máng
上節課我們在介紹《詩經》的時候就說到,《詩經》按其內容分,可以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稱15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今天我們講的《氓》這首詩則是15國風中的衛風,大家請看注釋①
現在,大家先認真聽錄音一遍,注意詩的節奏和難字難音
(三)難字難音
匪:fēi湯:shāng
愆:qiān徂:cú
將:qiāng裳:cháng
載:zài靡:mǐ
于:xū隰:xí
說:tuō角:jiǎo
(四)情節和主題
1.情節
剛才大家在聽錄音時就應該感覺到了,《氓》是一首敘事詩,是敘事詩呢就有它的發展情節,作者用第一人稱“我”來敘事。現在請同學們朗讀這首詩一遍,并參照注釋,試著理清敘事情節。呆會請同學來說說詩中的發展情節,并劃出相應的章節。(請同學回答問題)
《氓》這首詩是順著“戀愛——婚變——決絕”的情節來敘事的。
全詩分六章,每章十句(十個分句,可分成五個復句),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追述戀愛生活。
第一章:寫女子的定情。寫出女子是一個熱情、溫柔的姑娘。我們可以從
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勸氓“無怒”;寫出女子的溫柔。同時寫出了男子的暴躁易怒,為下文的愛情悲劇作鋪墊。
第二章:寫女子對成婚思念之切,情深一片。通過“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這句,女子的一悲一喜,感情專一,真切感人,又寫出了女子的純情和癡情。
從這部分我們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調是熱情、幸福的。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
第三章:以興起,總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以“桑”設喻,“其葉沃若“喻女子青春美麗;以“鳩”“無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對男子過分迷戀。“比”的運用,寫出了女子的悲嘆,點出悲慘的教訓,表現出女子內心的悲痛,也用告戒后人。
第四章:以興起,正面寫男子變心。又以“桑”設喻,“其黃而隕”喻女子年長色衰。“三歲食貧”寫出女子婚后的'悲慘生活。以“淇水”起興,寫出婚姻的不幸,點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章,寫女子婚后的辛勞和所受的傷害。先寫女子的辛苦;再寫男子無情,女子不幸;后寫“兄弟不知”。更加痛苦。顧影自憐,傷心不已。
從這部分,我們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調是怨恨、沉痛的
第三部分:第六章,表明“躬自悼已矣”后的感受和決心,對于男子的無情,女主人公清醒地認識到了,毅然決定與男主人公決裂。從“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便可看出。這一章寫女子的被遺棄和堅強。寫出女子所受傷害之深。以“淇”“隰”起興,寫出女子的反省。女子通過反省,變得剛強。
從這部分可以看出女主人公的感情基調是清醒、剛烈的
2.主題
作者順著“戀愛—婚變—決絕”的情節線索敘事。作者通過寫女主人公被遺棄的遭遇,塑造了一個勤勞、溫柔、堅強的婦女形象,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五)布置作業
1.復習課堂上訂正的詞語,識記詞語的含義。
2.用自己的語言講述本文的故事
七、板書設計
第四課氓
戀愛(第1、2章)(熱情、幸福)
氓婚變(第3、4、5章)(怨恨、沉痛)
決絕(第6章)(清醒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熟悉情節故事
2、初步培養鑒賞作品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3、深刻體會造成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根源。
4、使學生了解中國古代人民對真摯愛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樹立正確積極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目標2、3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播放陜北民歌《老祖宗留下個人愛人》。問:同學們好聽嗎?……這首歌是什么類型的?……同學們現在正是青春年少,憧憬向往愛情嗎?……古人云:哪個少男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愛情是人類特有的感情,她是一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不僅陜北勞動人民唱出了愛情的甜蜜、幸福,早在兩千多年前,也發生了一個愛情故事,是什么呢?
二、朗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思考:這首詩為我們敘述了一個怎樣的愛情故事?
提示:圍繞情節或情感變化
明確:戀愛婚變決絕
三、合作交流
1、這首詩為我們塑造了兩個怎樣的人物形象?
戀愛甜蜜蜜,決絕傷不起,不要再來傷害我,初為人婦時怎樣的輾轉辛勞,只為維護曾經的夢想,為維護自己的愛情。可是多少年的辛勞和憧憬,換來的卻是愛人的離棄。溫柔似水,剛強如火。
2、你認為造成男女主人公愛情悲劇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社會、個人
教師拓展到劉蘭芝、祥林嫂
劉蘭芝與焦母的抗爭,與兄長的抗爭,最后以死抗爭,短暫的生命雖然結束了,但她對人格、尊嚴的最求是至死不渝的.,她的這種精神給我們的不是頹廢、絕望,而是一種振奮和昂揚,崇高和偉大。
祥林嫂守寡不成,守家不成,守命不成,一出善良被毀滅的人間悲劇,承載著濃厚的民族時代精神與文化特征的文學名著。
四、討論
如果你是氓的話,你會怎樣對待詩中的女子?
播放《天仙配》“樹上的鳥兒成雙對”“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五、小結
每次讀完這篇《氓》,總有一幅畫面浮現在我眼前:一個憔悴女子佇立在曾經等待她的戀人的河畔,那作為她當年愛情的見證的湯湯淇水之濱。河水依舊,可是斯人已去,美好的青春年華和愛情也仿佛隨著流水逝去了。河風吹動她的裙角翻飛,無數往事涌上心頭。追憶曾經的美好時光,似水年華,心中卻只哀悼,哀悼自己的癡情,哀悼自己的執迷不悟。最后留下的只是幡然悔悟后的心如止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這是她審視遍體的血痂而生出的一種劫后余生的寧靜與從容。
我相信于情于愛女子都是付出最多的,“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女子的感情是專一不二的,而男子卻往往朝三暮四,縱其心欲而無所拘忌。所以愛,是要用真心、赤誠。但是,千萬不要迷失了自己。一旦你圍繞著另一個人全心全意地畫圓時也就意味著你重心的失去。“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是一句箴言,一句所有女子都應銘記的箴言。
真愛,不只是手牽著手,肩并著肩,還要心連著心。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愿所有的家庭都幸福美滿!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通過繪制思維導圖,梳理內容,分析形象,體會情感,,探究主旨,熟讀成誦。
二、教學重點:
繪制思維導圖
三、教學難點:
記憶背誦
四、課時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詩經》是我們文化、情感和審美的“圣經”,是一種生命的基因,靈魂的酵母,是我們的另一條母親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用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走進《詩經》,走進《氓》,走進那遙遠的衛國發生的故事。
(二)梳理內容
那么,這首詩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齊讀詩歌,要求讀對節奏,讀準字音。
明確:這首詩講述了一個女子在經歷了戀愛(1、2節)的幸福之后,又經歷了婚變(3、4、5節)的痛苦,最后做出了決絕(6節)的選擇的故事。
過渡:以上是我們對詩歌內容做了整體梳理,下面我們一起對詩歌的各個部分的內容進行賞析。
(三)分析形象
請同學們齊讀詩歌的第一二節,看看在這兩節詩中,作者是用了哪些富有表現力的詞語來寫男女主人公的?
明確:
1、氓:蚩,笑嘻嘻,忠厚老實的樣子;謀,清楚地告訴我們,他是來求婚的。
2、女子:“送”說明了女子答應了男子的求婚,表現了女子對男子的一片癡情,“將”說明她是一個溫柔體貼的女子。
“望”,寫出了女子對男子的癡癡等待,登上那倒塌的垣墻,久久佇立,向男子所在的方向望去,見不到男子就傷心哭泣,見到男子就又說又笑,真真是一個率真可愛的女子。“遷”字寫出了這份愛情終于修成了正果,結婚了。
下面請同學們通過這些詞語對詩歌的情境進行聯想和想象,誦讀第一二節詩,邊讀邊記,強化對詩句的記憶。
(四)體會情感
請同學們認真研讀婚變部分的內容,找出能夠表現女子情感變化的詞語,體會女子的內心感受,并完成這一部分思維導圖的繪制。
1、“食”、“耽”、“說”表面上寫的'是斑鳩貪吃桑葚,實際上是寫女子沉溺于愛情無法自拔,寫出了女子內心的后悔。以此來勸誡其他的女子千萬不要沉溺于愛情。
2、“貧”字寫出了女子多年來為了和氓在一起,甘愿過著貧窮的生活。“爽”字是過錯的意思,“貳”寫的是氓的行為沒有定準,反復無常。
女子甘于貧困,行為沒有過錯,而氓卻三心二意,用情不專,由此表現女子對氓的斥責和怨恨。
3、“暴”字寫出了氓的兇暴,“咥”字則寫出女子娘家兄弟的冷漠,不但不同情,反而還譏笑她,“悼”字寫出了女子飽受煎熬,無人傾訴,內心無比辛酸的傷痛。
我們通過對這些詞語的分析,就能夠很好地體會到處在婚變狀態的女子內心情感的變化軌跡,是一個由悔到怨,再到傷的過程。從對戀愛階段人物形象的分析到對婚變階段女子內心情感的體會,實際上就是我們的思維從感性形象的聯想想象到對人物內心感受的理性推理過程。
(五)探究主旨
1、過渡:無人理解,無處傾訴,只能獨自傷悲的女子最終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促使她做出這個決定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確:“已”字說明女子做出了決絕的選擇,沒有幻想,沒有迷茫,沒有卑微,也沒有不舍,有的只是清醒和剛強。回想過去,“言笑晏晏”形容少年時代快樂的樣子,“信誓旦旦”氓立下的誓言是真摯誠懇的。然而,現在快樂全無,在思前想后之后,女子清楚地知道再也不可能像過去那樣幸福快樂了,男子違背誓言,也沒有悔改的心意,所以斷然、決然的選擇離開。
2、學完這首詩,老師不禁感到很納悶,女子和氓是青梅竹馬,而且是自由戀愛,為什么女子還是得不到幸福?從中得到什么樣的教訓?
明確:男尊女卑的思想,女子的自立自強
(六)作業布置
借助思維導圖背誦全詩。
教學反思:
這節課基本達到了預先設定的目標。大部分學生都能夠看著思維導圖上的關鍵字詞,對人物形象和詩歌情境進行聯想和想象,記憶詩句。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也能很好地體會處在婚變階段的女主人公的內心情感和情感的變化過程。但是這節課還有不少的遺憾。
現總結如下:
1、留給學生展示和講解思維導圖的時間不夠,不能很好的表現學生在經過老師指導之后的效果;
2、課堂上朗讀的次數不多,背誦的效果不太明顯;
3、對于主題的探究還是應該放在第二課時,這樣的話,中間環節的時間就會比較充裕,學生也就能夠充分的展示自己畫的思維導體和講解了。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淇水”意象感知衛女情感歷程,體悟其情感變化;
2、分析衛女形象,感受人物形象的文化意義和美學價值;
3、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通過“淇水”意象感知衛女情感歷程,體悟其情感變化,從而分析衛女形象。
教學難點:
通過分析衛女形象,感受人物形象的文化意義和美學價值。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一方紅箋承載了薛濤無盡的愛戀;一枝青梅讀懂了易安懵懂的初春;漫天飛花飄零了黛玉滿腹的愛恨;無際的沙漠撫慰了三毛不羈的靈魂;而滔滔的淇水見證了女子艱辛的情路。淇水與女子的生活和命運始終相隨,我們就隨著緩緩的淇水去見證一下女子的喜怒與哀樂。
二、整體把握——把書讀薄
《詩經》被譽為現實主義的淵源,其中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衛風·氓》里面又講述了一個什么故事呢?
1、主人公是誰?以第幾人稱來講述故事的?
女子第一人稱
2、講述了一個什么樣故事?
女主人公回憶了與氓從相戀結婚到婚后被棄再到決然分手的故事。
3、故事發生在什么地方?請找出依據
淇水旁
第一章送子涉淇至于頓丘
第四章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第六章淇則有岸隰則有泮
4、請仔細品味這些地方分別表現了什么內容?還有哪些段落也是在表現同樣的內容?
第一、二章送子涉淇至于頓丘戀愛的甜蜜
第三、四章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婚變的沉痛
第五、六章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分手的決絕
(講解其中字詞,推測事情變化)
三、細嚼慢咽——把書讀厚
(一)一寫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頓丘——戀愛的甜蜜
1、根據詩中的描寫,想象一寫此時的淇水是什么樣的?
淇水:平靜安詳波瀾不驚
2、如果淇水是有生命的他會看到什么樣的'兩個人?請找出描寫人物的地方。
直接描寫——動作:送、涉、將、乘、望、泣、笑
——溫婉、多情、天真、善良
直接描寫——蚩蚩、即、卜筮
間接描寫——無怒——憨厚、老實、認真、暴躁易怒
(他們在這里盟誓,在這里分別,淇水是那么的靜緩、安詳,一如一位慈祥的月老分享著女子的幸福甜蜜。)
3、“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即直接抒寫或鋪敘,直陳其事
(二)再寫淇水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婚變的沉痛
1、再次寫到淇水,淇水是什么樣子?讓我們聯想到什么?
湯湯:水勢浩大,波濤洶涌,動蕩不安
情海波瀾命運動蕩心潮澎湃憤憤難平
2、淇水浩蕩,女子的內心憤憤難平,從哪里可以看出女子內心情感的劇烈變化?
于嗟女兮,無于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憤然直抒慘痛教訓,語調激切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誠懇審視自身不足,內心憤然
3、在這兩章中表現了她和他什么樣的性格特征?
她:自我徂爾,三歲食貧。——任勞任怨
女也不爽——感情專一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年老色衰
他: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用情不專
4、女子最想說的莫過于剛才講過的那些教訓和被棄的原因,那么為什么還要寫桑樹呢?在詩經里有沒有寫植物的地方?
“興”:“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即起興或發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的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對象。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打比喻,對事物進行形象具體的比況。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女子容顏靚麗;兩人的濃情蜜意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女子容顏憔悴;兩人的感情枯竭
于嗟鳩兮,無食桑葚。——女子不要沉醉于愛情的甜蜜。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三)三寫淇水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分手的決絕
1、這次強調了淇水的什么特征?
有岸有泮——我的容忍,我的退讓是有限度正比
有岸有泮——氓的放縱,氓的暴虐沒有止境反比
2、此時女子處于進退維谷、左右兩難的處境:往事不堪回首;前途復又可畏,體會女子想走還是想留?
想留:“及爾偕老”“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對以前溫馨時光的深切懷念
不留:“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老使我怨”“不思其反”
——對以后悲慘遭遇的清醒認識
3、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他和她?
她——清醒、剛烈、堅毅
他——暴虐、毫無擔當
四、消化吸收——把書讀薄
淇水見證了女子怎樣的性格變化?
溫婉、多情、善良、單純
任勞任怨、忠貞不二、年老色衰
清醒、剛烈、堅毅
——痛苦的心靈掙扎,完成了一個女子自我的心靈救贖,表現了她的個性成長和人格的完善
五、探討愛情——共同成長
寄語少年: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寄語少女:于嗟女兮,無與士耽!
啟示:愛情幸福而美好,但也會有痛苦和傷害,不要因為害怕受傷就不敢追求,既不要輕易開始一段感情,更不能隨意放棄。無論男生還是女生,都要擁有獨立的人格,擁有真誠負責的態度。只有具備愛的能力,才能獲得真正的愛情和幸福。
六、作業布置——學有所用
圍繞“淇水”,從衛女的角度,以第一人稱重新講述這個故事。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習《氓》作為敘事詩的特點,關注詩歌的細節描寫。
2、掌握“比興”手法。
3、把握人物性格特點,深入挖掘文本。
課堂安排:
學生自主探討,教師適當點撥。
第一課時:
一、導入,然后教師朗讀課文。
二、學生自由讀一遍,不清楚的字音查字典,然后齊讀兩遍。
三、對課文注釋中的關鍵字詞加以解說和補充。
四、請學生復述這個故事。
五、這是一首敘事詩,詩歌總共六個章節。設問:
1、能否刪去詩歌第三第四節?
這兩節記敘很少更多的是抒情和議論。刪去這兩節對于故事情節的完整性并沒有影響,但會使女子的形象沒有那么豐滿,削弱氓和女子性格特點。(第三節寫了女子從切身體驗中認識到了當時男女不平等的地位,告誡年輕姑娘吸取教訓。第四節是女子痛斥氓的負心行為。)
2、能否將詩歌的第三第四節調換到其它位置?
不可。此處用了“比興”手法
①在敘事中插入比興句,使敘事暫時中斷,這樣就避免了敘事的平鋪直敘;
②所插入的比興句在內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讀者能從中意識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滿,因此,敘事的線索似斷實連;
③詩的前半部分寫婚前,后半部分寫婚后,中間的第三第四節起到過渡作用。
第二課時:
一、《詩經》中有“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常用來比喻年輕女子的美貌,然而這篇文章用桑葉來比喻女子,為什么不用桃花呢?
后文有斑鳩吃桑椹,以此來暗喻女子為愛情而癡迷。
女子回娘家的途中吟唱這首哀傷的歌,在途中她剛好看到了桑樹,觸景生情。
(以實景起興的例子,在《詩經》中是屢見不鮮的,如大家熟悉的“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就是以眼前實景為發端起興的。)
二、詩歌第四節是女子對婚后生活的回憶,痛斥男子的負心,抒發了怨憤的心情。可是有一句話似乎多余,至少用在此處顯得突兀。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
詩歌中共有三次提及“淇”水。找出來并分別說說用意。
第一次寫淇水,“送子涉淇,至于頓丘”,這里的淇水應該就指河名,反映姑娘對氓的情誼,依依惜別之情見于行間。
第二次寫淇水,“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回憶嫁時的情景,也以打濕車上的帷幔來喻自己的擇婿不慎。
(這里也可以說是女子回娘家又路過淇水。淇水湯湯來襯托渲染女子孤獨無助,內心悲憤極不平靜。)
第三次寫淇水,“淇則有岸,隰則有泮”,這就是一個比喻的用法,就是說,做什么都要有個限度的意思。
三寫淇水正為我們提示了女主人公思緒的軌跡。
三、概述詩歌中男女主角的性格特點。
氓:乖僻、虛偽、薄情、暴虐、始亂終棄、言行反復
女子:純真、熱烈、勤勞、溫順、忠貞、堅強、剛烈
四、有人稱《氓》是“中國第一棄婦詩”,也有人認為這不是棄婦詩。請說說你的'看法。
1、這是棄婦詩。氓之前渴求和女子結婚,后來卻“士貳其行”,“至于暴矣”。氓從內心里背叛女子,拋棄女子,從肉體上摧殘女子,所以這是一首棄婦詩。
2、這不是棄婦詩。《氓》中的女子并沒有被趕出夫家,而是主動與男子決絕。面對氓感情上的冷淡,女子沒有哀求乞憐,主動修好,她的內心經歷了一個矛盾斗爭的過程:傷痛悔恨——深刻反思——總結教訓——毅然決絕。
《氓》中的女子是不滿丈夫對她感情的冷淡、變心和家庭暴力而主動離開夫家的,既然是主動離開,那么何來“棄婦”之說呢?如果把她定性為棄婦,那是對女性反抗男權社會、追求女性獨立的可貴精神的一種否定,也在無形當中削弱了對氓的批判力量,因此,不能將《氓》定性為棄婦詩。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關于《詩經》的基本文學常識。
2、分清《詩經》中特有的語助詞和語氣詞,掌握重點實詞和虛詞的詞義與用法。
3、把握女主感情的變化,鑒賞文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4、使學生了解我國古代人們對真摯忠貞愛情的向往,陶冶高尚情操。
5、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
落實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鑒賞文中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體會詩歌表達的“怨情”,準確把握女主的感情變化過程。
教法:
講授法、討論法、誦讀法、啟發法、多媒體展示法。
一、《詩經》相關常識。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共305篇。詩經六義:風、雅、頌(體裁),賦、比、興(藝術手法)。四言詩,朗讀節奏:二二拍。
二、歌曲導入
1、課前播放歌曲《野百合也有春天》。大家喜歡這首歌嗎?為什么?這首歌講述的是一對情侶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特別是那句“愛你/想你/怨你/念你/深情永不變,難道你不曾回頭想想昨日的誓言”,纏綿凄惻,令人動容。而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也將要把我們帶入古代一個纏綿凄惻、充滿怨情的故事里去。下面讓我們走進課文去了解一下她和他之間究竟發生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由于年代久遠,要進入這個故事的話,需要我們先用現代漢語將這個用上古文言記錄的故事破譯出來。下面,進入破譯關。聽朗讀錄音,注意生僻字詞的讀音與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用法。聽朗讀時用心體會女主情感的變化。
3、播放錄音后用多媒體顯示重點字詞的音、義。
氓之蚩蚩、夙興夜寐、垝垣、自我徂爾、湯湯、漸車帷裳、靡、口至、隰則有泮、于嗟鳩兮、猶可說也、載笑載言、體無咎言、匪我愆期、爾卜爾筮、以我賄遷、三歲食貧、將子無怒、無食桑葚。
重點:學生找多音字,教補充:將、裳、漸、載
通假字:匪、無、于、說
實詞:氓、夙、寐、靡、體、咎、愆、筮、賄、食貧、嗤
4、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節奏,讀出情感變化。
5、這是一首敘事詩,大家注意找出敘事線索。敘事線索是什么?
6、明確:女子的感情變化。具體來說就是女子的怨情變化。
7、下面我們進入故事來看,怨情變化的過程。
三、賞析課文
1、男生齊讀第一、二段,女生講述其大意。
2、這時女子的怨情還沒有出現,她追憶當年戀愛的甜蜜,幸福感洋溢于字里行間。
3、這時女子的性格:熱情、溫柔、癡情。
4、男子的性格:看似忠厚老實:抱布貿絲——醉翁之意不在酒。
5、女子是否答應?為什么?
6、明確:沒有,因為在古代,男女婚姻,必須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才能算正當的被認可的婚姻。但是,女子與氓約定“秋以為期”,并且“將子無怒”,充分體現了女子的溫柔。
7、第二章,女子開始了又喜又憂的相思。“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望穿秋水,淚雨闌珊···笑靨如花——瞬息間的喜怒哀樂,只為意中人的來去變化不定。短短十六字,十分形象地寫出了戀愛期間女子相思成災的種種心理。(簡要介紹卜、筮,當時的婚俗,是一種迷信的做法。)
8、生再齊讀,注意讀出第一章回憶時的渺遠、纏綿之感,似低低絮語。第二章熱戀要讀出熱情之感。
9、女生齊讀三四章。男生講述大意。
10、通過“比興”手法,從“桑之未落”、“桑之落矣”轉入議論,轉入“婚變”怨情開始出現。“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比喻暗示女子容顏潤澤美麗,她和男子的愛情也十分滋潤。“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比喻暗示女子容顏憔悴衰老,她和男子的愛情也逐漸進入枯竭。用“于嗟鳩兮,無食桑葚”比興,勸誡女孩子不要和男子沉溺愛情。因為“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句話如何理解?請大家討論,再請一位男生來回答。
11、男生回答后,再請女生回答。(希望男女生不同的理解能激起大家深入全面的思考。)
12、教總結: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里,往往只有癡心女子負心漢。女子情感專一,而男子可以三妻四妾、朝三暮四。這是女子在婚后不幸的境遇中,痛感男女在愛情生活上的不平等,向廣大的姐妹發出的'呼喊,告誡她們千萬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轍。(每當讀到這幾句話,我都會心驚不已。這是受過怎樣的創傷劇痛才會發出如此令人深省的感嘆啊?)
13、怨情產生后,女主怨的是什么呢?請大家一起從課文中找出答案。
14、“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她勤勞善良,不畏貧苦,與氓結婚后,真誠地把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她一片癡情,品行也沒有什么不對,而男子卻變心了、薄情了。“士也罔極,二三其德。”男子朝三暮四,放縱無度。女主的感情是憤怒、怨恨。
15、那么女子的性格,通過這兩章她的自述,可總結為:癡情(三歲食貧),勤勞、忠貞。男子的性格,對比可知:薄情、貪婪(不知珍惜)。女生再齊讀,讀出回憶深入、深重痛惜、強烈憤慨之感。
16、生齊讀五六章,讀出第五章的歷歷數來的切責之聲,第六章的如泣如訴的哀嘆,齊讀幻燈片上的翻譯。這兩章畫面感很強,請大家想象一下,在腦海里構筑一下這兩幅畫面。一幅女子“靜言思之,躬自悼矣”的畫面,一幅“反是不思,亦矣焉哉。”的圖。然后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
17、教總結:第一幅——是夜,她坐在床上,眼淚婆娑,嘴角抽動著,只因忍著不讓淚掉落。修長而干瘦的雙手不停地擺弄著衣角。心里想著:初為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這是怎樣的輾轉辛勞?為只為曾經對幸福的憧憬,為了維護自己劃定的這個地牢——愛情的地牢。可是多年的辛勞,換來的卻是‘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言既遂矣,至于暴矣。’沒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傷,自己的痛。‘兄弟不知,口至其笑矣。’親如兄弟者,不責怪男子的薄情寡幸,卻只譏笑自己。這世道是多么不公平啊!
18、第二幅——一個憔悴女子佇立在淇水河畔,江風吹動她的裙角翻飛,發絲有幾許散亂。此刻無數往事涌上心頭:這里曾經是自己翹首盼望男子來接自己的地方,也是小時無憂無慮地玩耍,男子發下旦旦誓言的地方,而這誓言如今,亦如那滔滔江水和獵獵江風一般逝去了。只有自己還傻傻地記著。算了吧,既然他如此不懂珍惜,我這樣付出又有什么值得呢?忘了那些誓言吧!唉!(一身長嘆,轉身翩然而去)
19、此時女子的性格發生了什么變化?又可間接地看出男子的性格較之婚前發生了什么變化?請大家討論后回答。
20、明確:女子——清醒、堅強、剛烈,男子——暴虐、卑鄙、無情無義。
四、至此,我們已經完整地解讀完了這個故事
那現在我們來回顧下這個故事的線索,女子的情感變化,在詩中是如何表現出來的?(提示,注意課文所用到的表現手法:賦、比、興,表現方式:記敘、議論、抒情的作用。)
五、生討論回答后教總結:
一、靈活多樣地運用了比興手法。
二、成功地運用了邊敘事邊抒情的手法,敘事、抒情、議論融為一體。充分表現了女子又怨又恨、想要完全忘卻,又無法徹底擺脫的矛盾心理。三、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
六、小結:
《氓》敘述了一個古老的、至今還在無數次重演的生活事件,通過女子自述中歡喜——悲傷——哀怨的感情變化,塑造了一個溫柔、癡情、善良然而卻深受不忠愛情的傷痛,之后變得清醒、堅強的女性形象。今天我們讀著兩千多年前的詩章,卻決不因為時代的遙遠、題材的常見而厭倦。這正是因為它并沒有刻意去雕琢,只是循著女主人公感情的變化發展,自然而然生成詩歌跌宕回旋的布局。其實,文學的真諦正在于此——描述最本真的生活,表達最樸素的感情。由此我們也可以獲得啟迪,在我們寫作中,也應該拋去那些浮華的外表,用我們手中的筆,去展現真實的生活,表達內心最真摯的感情。
七、作業:
1、課后背誦并默寫全詩。
2、將本詩改寫成現代詩歌或小小說。
3、推薦閱讀《詩經》《人生若只如初見——古典詩詞的美麗與哀愁》,注意比較《詩經》以后的詩歌對其有何繼承和發展。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目標】:
1、了解《詩經》的文學常識和現實主義風格。掌握《氓》的故事情節及《采薇》中古代勞動人民的生活。
2、熟讀課文,分析比興手法的表達效果,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學習詩中的重章疊唱的章法,感受其效果。
【學習重點】:
1、理解《氓》作為敘事詩的特點和對比手法的使用效果。
2、學習《采薇》中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體會它的表達效果。
【學習難點】:
1、熟讀兩首詩,分析比興手法的表達效果,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知識鏈接】
1、題目解說
《氓》是《詩經·國風·衛風》中最為有名的“棄婦詩”從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戀愛風氣比較自由,桑間濮上,幽期密約,用詩歌表達情愫,以選擇配偶同時,封建意識正在發展,男尊女卑之風已形成婦女逐漸喪失了經濟上和人格上的獨立而處于從屬地位。閱讀這首帶有敘事性質的長詩,不僅可以對先秦人們關于愛情、婚姻的觀念及其社會狀況做個管窺,且可了解我國詩歌在童年時代達到了怎樣的藝術高度。
2、作品簡介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它收集了從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多年的詩歌305篇。《詩經》的體例是按照音樂性質的不同來劃分的,分為風、雅、頌三類。①風是不同地區的地方音樂,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②雅是周王朝直轄地區的音樂,即所謂正聲雅樂,共105篇,《雅》詩是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③頌是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內容多是歌頌祖先的功業的,共40篇。
所謂《詩經》“六義”,其中,風、雅、頌,是指體例分類來說的;賦、比、興,是就表現手法而言關于賦、比、興,宋代朱熹在《詩集傳》中做了比較確切的`解釋:“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詩經》以四言為主,兼有雜言在結構上多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加強抒情效果,每一章只變換幾個字,卻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藝術效果在語言上多采用雙聲疊韻、疊字連縮詞來狀物、擬聲、窮貌此外,《詩經》在押韻上有的句句押韻,有的隔句押韻,有的一韻到底,有的中途轉韻,現代詩歌的用韻規律在《詩經》中幾乎都已經具備了
學習過程:
一、自主預習
1、注音并解釋:
氓()淇水()愆期()將子無怒()
乘彼垝垣()()
載笑載言()體無咎言()爾卜爾筮()()
于嗟鳩兮()()
其黃而隕()無食桑葚()自我徂爾()淇水湯湯()來即我謀()
言既遂矣()無與士耽()以我賄遷()女也不爽()漸車帷裳()()
士也罔極()夙興夜寐()靡有朝矣()()
抱布貿絲()
咥其笑矣()及爾偕老()隰則有泮()言笑晏晏()亦已焉哉()躬自悼矣()
2、古今異義:
(1)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古義:今義:)
(2)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古義:今義:)
(3)將子無怒,秋以為期(古義:今義:)
(4)不見復關,泣涕漣漣(古義:今義:)
(5)自我徂爾,三歲食貧(古義:今義:)
(6)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古義:今義:)
(7)總角之宴,言笑晏晏(古義:今義:)
(8)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古義:今義:)
(9)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古義:今義:)
(10)士也罔極,二三其德(古義:今義:)
3、詞類活用:
(1)三歲食貧()(2)士貳其行()
(3)二三其德()(4)夙興夜寐()
4、有感情朗讀
古典詩歌的鑒賞首要的是學會誦讀最基本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讀順詩句;讀懂詩歌的大致內容,把握詩歌的內容要點;還要讀出詩歌情感,讀出美的意境因此要注意:
(1)讀出節奏古典詩歌節奏表現了各自不同的式樣四言語句多為“二二”節拍,而“五言詩”節拍則多變式,或“二一二”或“一二二”不等
(2)讀出韻律詩歌語句的平仄、高低本身就使其具有一定的韻律,時只要
加以體會就要感覺到重音、輕音的選擇也是讀出韻律的重要手段判斷輕、重音的基本標準是表達內容和感情的需要,有利于表達詩歌內容和作者情感的詩句就應該重讀,反之則輕讀一句中關鍵的字詞重讀語速的選擇同樣是讀出韻律的關系,情緒激昂處則勢如破竹、一貫而下,情緒纏綿處則如潺潺溪流,緩緩流出幾分哀婉
(3)讀出情調一篇詩歌自有其基本的感情基調:或豪放激昂,或婉約悱惻;或平淡清幽,或深邃哀婉,或高亢悠揚通過誦讀,讀出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和藝術美
5、整體感知課文:
請同學分別講述《氓》的內容,全詩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感情基調?
二、整體理解原文
1、“氓”最初給女主人公的印象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2、結婚前男女主人公表現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3、為什么突然寫到“桑樹”葉落前和葉落后的變化,這是什么手法?
4、女主人公婚后過著什么樣的生活?
5、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在這里有什么作用?暗含什么意思?男女主人公表現出什么樣的性格特點?
三、合作探究
1.《氓》女主人公為什么會被遺棄呢?(這一樁婚姻悲劇產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并從課文中找出具體的依據來證明你的觀點
四、課堂達標與遷移
1、以“我想對你說”為題寫一段話(可以寫給氓或女子)
2、女主人公婚變后還有沒有可能獲得幸福?
3、“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這兩句話揭示了當時什么樣的社會現實?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氓》中對比手法的使用,體會詩中細節描寫的作用
2、了解詩中賦、比、興的手法及其藝術效果
3、在誦讀中理解、鑒賞課文,使學生逐步培養誦讀文學作品的習慣
4、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1、把握《氓》中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2、把握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及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1、讓學生在日常寫作中正確學習、應用賦、比、興的藝術手法
2、把本課升華為對學生“理智的愛”的教育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復誦讀,增強學生對文本的認識
2、探討法:以學生為主,還課堂于學生,調動學生積極性跟課堂氣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自古以來,愛情就作為人類生活中的一個主題為世人所歌頌。縱觀歷史,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無悔;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的浪漫;有“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取舍;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忠貞。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首與愛情有關的詩歌——《氓》
《氓》選自《詩經》中的“國風”,講到《詩經》誰能給我們介紹一下《詩經》?
賦:鋪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陳述鋪敘的意思
比:以彼物比此物。即對人或對物加以形象的比喻
興:先言它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即借助其它事物作為詩歌發端,已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
二、研讀課文
1、由老師朗讀一遍課文,大家在聽的時候找出你認為應該注意的或不懂的字詞,包括課文中的注釋部分。(通假字——于通吁,感嘆詞 說通脫,擺脫 無通勿,不要 泮通畔,邊岸 至于頓丘:至于—到達 將子無怒:將—請,愿 乘彼詭垣:登上那倒塌的墻 以我賄遷:賄—財物,指嫁妝
體無咎言:體—卦象 ; 咎—災禍 其葉沃若:沃若—潤澤的樣子 無與士耽:耽—沉溺
自我徂爾:徂—到 三歲食貧:三歲—指多年 ;食貧—食物貧乏指生活貧困 淇水湯湯,漸車幃裳:女也不爽 士也罔極 靡室勞矣 夙興夜寐: 隰則有泮: 總角之宴, 言笑晏晏 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
2、全體學生齊讀課文。
3、總體概括:按詩歌的內容和性質的不同可以將詩歌分為抒情詩跟敘事詩,那大家覺得這是一首什么類型的詩?請用最短的話復述這首詩。(戀愛——婚后——決絕)戀愛——婚后——決絕各是在文中的哪些部分?
4、讓一個學生領讀“戀愛”部分,討論這首敘事詩是以第幾人稱來敘事?
體會在第一部分中氓和女子的形象各是怎樣的?(氓:易躁易怒,為下文的愛情悲劇做鋪墊。 女子:溫柔'熱情(送子涉淇,將子無怒) ,不見復關,既見復關(一悲一喜,既寫出女子感情專一熾烈,又寫出其純情癡情))
5、這一部分是回憶追述戀愛生活。它的基調是什么?(熱情、幸福)
6、讓一個學生領讀“婚后”部分,讓學生自由討論分析這一部分。
(第三段——比興手法的運用:以興起,總結自己得出的生活經驗; 以“桑”設喻,“其葉沃若”喻女子青春美麗; 以“鳩”“無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對男子過分迷戀。 比的運用,寫出了女子內心的痛苦。寫女子的悲嘆,點出悲慘的教訓,表現出女子內心的悲痛,也用以告誡后人
第四段——以興起,正面寫男子變心。又以“桑”設喻,“其黃而隕”喻女子年老色衰。以“淇水”起興,寫出婚姻的不幸,并點出婚姻不幸的根源和女子的清白。
第五段寫婚后的辛勞,不幸,再加上無情男子的'瘧待傷上加傷。
人物形象:勤勞善良(女子),背信棄義、冷酷無情(男子)
基調:怨恨、沉痛)
7、讓一個學生領讀“決絕”部分,以同樣的方式思考總結這一部分,教師從旁引導
(以淇、隰起興,寫出女子的反省,女子意識到凡事都有個度,忍耐有,愛情也有。女子通過反思而變得剛強。)
8、問題小結
1、高爾基說過,情節的發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發展史。結合本課談談對這句話的認識:
(隨著情節的發展,主人公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從原先的溫柔癡情到成熟剛毅、堅強果斷)
2、這首詩的題目是《氓》,如果要給題目添個定語,或副標題(例:無情的氓),你會怎么添,為什么?
3、從這篇課文中大家學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引申到中學生戀愛問題,引導他們“理智的愛”)
三、總結
這是一首棄婦詩,敘述了從戀愛、結婚到被遺棄的過程,充滿了對負心人的控訴,最后通過反思變得剛強,清醒過來,表現了古代婦女追求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氓》在回憶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前后戀愛、生活的對比,思想感情的對比,表現了女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性格變化。
四、作業:
1、背誦課文
2、寫一篇關于的《氓》隨感,字數不限。
【高一語文《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人教版高一《氓》教學設計02-25
高一語文《氓》教案設計08-20
《氓》教學設計03-17
高一下冊語文《《詩經·氓》教學設計原創04-02
高一語文《氓》說課稿03-16
《氓》說課稿+教學設計04-06
關于高一語文氓教案03-26
《氓》教學設計、說課稿匯編08-06
《氓》的語文教學反思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