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通用13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養學生學習成語,積累成語的興趣。
初步按觸文言文,能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4、培養學生學習成語故事的興趣,發展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及模仿寫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體會成語故事的寓意
教學準備:課件自相矛盾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積累成語,揭示課題。
成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簡單的幾個字濃縮了深刻的道理。其中還有一些有趣的故事。你能說幾個以自開頭的成語嗎?(幻燈片)
1、同學們,大家說了這么多“自”字開頭的成語,老師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這樣的成語。
2、齊讀成語。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自相矛盾”這則成語。
板書課題:自相矛盾
二、初讀《自相矛盾》,了解課文
1、請大家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幻燈片)
2、同桌互讀,把每個句子讀通順。(幻燈片)
3、出示:楚國賣矛盾戳穿(幻燈片)
夸口銳利堅固張口結舌
對這些字的'記憶和運用你有什么好方法或建議。
4、試一試:()盾()矛銳利的()(幻燈片)
5、誰能說一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么?(古代一個賣矛與盾的人,他先夸他的盾好,什么也戳不破;又夸矛好,什么都能戳破。旁人問他:拿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怎么樣?那人啞口無言。)
三、理解課文內容:
(一)、品讀夸口話,理解矛盾之緣由
1、齊讀全文
2、師:推銷自己的產品,要盡可能展示產品的優點,本文商人賣什么產品?他是怎么推銷的?
理解“夸口”
板書:我的矛我的盾
什么盾什么矛
戳得穿戳不穿
3、師:你了解矛和盾嗎?(幻燈片)結合圖簡介矛與盾,在戰爭中,它們有什么作用?(矛:長矛,古代用于攻擊對手的的盾;盾:盾牌,古代用于擋住別人矛的進攻。)
4、你這個小商人是怎樣宣傳他的矛與盾的呢?(抽生讀)
5、小組竟讀:
(1)你覺得他的話有問題嗎?
(2)為了突出矛的銳利,盾的堅固,他把矛與盾與誰比?
(3)一般人買矛與盾都是成對購買,用來防守別人的矛與盾
(幻燈片)他知道商品要打廣告才能賣出去,他聰明,但他夸_________________,他不明智,所以,當有人圍觀的人問他________________,那個楚國人____________,那個人的表現是?這是什么描寫?
出示:那個楚國人____________,回答不出來了。
(4)你認為,這個商人錯在哪里?
(夸大事實,前后抵觸,考慮不周)
(5)這個人的矛銳利,盾堅固,如此好的商品不賣出去,實在可惜,讓我們來幫幫他修改廣告詞。
小組討論一下
7、通過學習課文和他們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
說話、做事不能相互抵觸,要前后一致。(說話辦事必須實事求是,前后一致。)
你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如果有會有怎樣的后果?你應該怎么辦?
四、初識古文,激發興趣。
1、我們知道有些成語是出自古代的寓言和歷史書籍,今天我們學習的一則成語就出自于古代思想家韓非子寫的一本書里。
韓非子簡介
韓非,先秦時期韓國公子,是我國先秦時期著名政治理論家,卓越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子:古代對有學識男子尊稱。
讓我們來看看原文是怎樣寫的: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2、練讀原文
3、對比讀現代文。
4、看著原文復述課文。
五、教師總結。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文章中有關詞語的意思。
3、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這則成語故事包含的意思。
4、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在我們幾年的學習中已經知道了很多的寓言故事,能說幾個故事的名字嗎?
2、那你能說說這些寓言故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3、今天我們就再學習一篇則新的寓言故事,指讀課題:自相矛盾。
二、提出要求、自讀課文
1、打開課本,提出自學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順課文。
b、想想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c、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檢查自學效果
a、請同學讀書,其他同學評價。
b、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c、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
三、扣詞、精讀課文
“張口結舌”的`教學
在同學質疑過程中扣住“張口結舌”,問:什么叫張口結舌?課文中講了誰張口結舌?他為什么會張口結舌?
“夸口”的教學
通過張口結舌的教學引出兩次夸口的內容?
a、他夸口之下說了什么話?
b、那你能讀好夸口的語氣嗎?
c、引導學生用“隨你……都……”說幾句話。
d、這兩句話一起說出來你會想些什么呢?
四、聯系生活、揭示文章意思
1、同學們,現在你知道那個人為什么“張口結舌”了吧?(指名回答)
2、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經歷或者聽說過這樣的事例嗎?
五、讀古文,進一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1、這個故事和這么多的事例確實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其實早在2200多年前《自相矛盾》這個故事就已經流傳開了,它是我國法家學說的杰出代表韓非子所作,想去讀讀2200多年以前韓非子的《自相矛盾》嗎?
2、出示古文《自相矛盾》學生自讀。
3、指名學生讀,教師范讀學生根據課文說說古文大概的意思。
4、小結:同學們我們剛剛分別讀了現在《自相矛盾》和2200多年前的《自相矛盾》你們發現了什么嗎?
六、小結
同學們,在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長河中,還有很多像《自相矛盾》一樣流傳了幾千年的寓言故事,我們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去讀一讀,不光可以拓寬我們的視野,也會使我們在今后的人生的道路上走的一帆風順!
七、作業(略)
八、板書設計:
自相矛盾
夸口
張口結舌
夸口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課1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
4、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故事的寓意。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成語,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1、同學們,通過以前的學習和課外閱讀,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成語。下面,我們先來進行一場“成語大比拼”活動。請看大屏幕。
師:的確,中華民族有燦爛悠久的文化,成語又是其中一朵奇葩,我們要多多學習成語,積累成語。今天我們就再學一個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2、板書課題,觀察課文插圖,理解“矛”和“盾”。(出示多媒體)
二、精講課文。
1、想知道這個故事的'內容嗎?請自由朗讀故事。
2、那誰愿意來讀讀課文?
3、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1)教給學生概括故事主要內容的方法。(先說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過、事情的結果。)
(2)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戳”(教師板書字形,動作演示“戳穿”)
在這個故事中,是什么“戳”什么?
(4)他是怎么賣他的矛和盾的?(邊叫邊夸)順勢幫助學生區分“買”和“賣”。
(5)文中用了一個什么詞?(夸口)(板書)
3、“夸口”是什么意思?(說大話。)他是怎么說的?他先夸自己的
(盾---堅固得很-----什么矛----都不能戳穿)他接著又夸自己的
(矛----銳利得很-----什么盾---都能戳穿)。
(1)誰來讀讀這位楚國人的話。
(2)誰再來學學這位楚國人夸夸自己的“矛”和“盾”.
(3)聽了這位楚國人的話,有人買嗎?為什么?
對,他們沒買,因為他們聽出了這位楚國人話中有問題。有什么問題?
(他說話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觸)
4、如果你是其中圍觀的人,你會怎樣想?怎樣說?
指導讀好問話。(設置孩子、中年人、老人,讓學生品味語氣。)
(1)你是一位孩子,叔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一位中年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是一位老人,年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圍觀者的反問中,那個楚國人有什么反應?
(1)只能——“張口結舌”是什么意思?(張著嘴巴說不出話來。)
(2)“張口結舌”還可以換成哪些詞?
在圍觀者的反問中,那個楚國人____,回答不出來了。(啞口無言,目瞪口呆,理屈詞窮,無話可說……)
(4)他為什么張口結舌?他敢試給大家看嗎?為什么?
(5)拓展思維練習:如果試的話,會有什么的結果?
如果矛戳穿了盾,說明盾不______,這跟他說的哪一句話相矛盾?如果矛盾不能戳穿盾,說明矛不________,這跟他說的哪句話相抵觸,這兩種結果,最終都使他的矛和盾________________.
四、課本劇小表演。
五、聯系生活,明道理。
1、通過學習課文和剛才的表演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說話、做事不要相互抵觸,要前后一致,實事求是。
2、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后矛盾對他會有什么后果?東西賣不出去,失去信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你的身上,有過自相矛盾的現象嗎?如果有,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后果?
六、拓展作業:
看看下列句子有無自相矛盾的地方?
1、我肯定李琳大概是生病了。
2、我估計他今天一定不會來參加會議了。
3、昨天,下了一夜大雨。
4、廣場上到處是五顏六色的紅旗。
5、我國的藝術珍品很多,莫高窟中精美的壁畫就是僅有的一個。
6、我的家庭作業全做完了,只剩下兩道數學題沒有做。
七、質疑提問。
八、作業布置:
1、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課外閱讀2—3個成語故事。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4
一、看圖猜畫謎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那好,請你根據畫面的意思來猜幾個成語。看誰的反應最快。(課件依次演示反映《狐假虎威》、《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畫蛇添足》內容的圖片)。
2、在中華民族悠久燦爛的文化中,成語是其中的瑰寶。它概括性強、內涵豐富。如果在作文或說話中,恰當地運用一些成語,就可以獲得形象生動、言簡意豐、入木三分的奇妙效果。而這些成語大多出自寓言故事,或是歷史故事、神話傳說、名家名言等。今天我們要學的第8課——《成語故事》(讀題),它里面就出現了三個經典的成語。你知道是哪三個成語嗎?——自相矛盾濫竽充數畫龍點睛。其實這里面的三個成語故事就是三則寓言。(板書:寓言)
那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嗎?“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
(聽出來了,這是個故事,但里面藏著一個道理。)板書:故事、道理
那你們想想,要學好一則寓言,就要先學它的什么?再去干什么啊?
師:真好!你連學習方法都告訴我們了。(板書:學、明)
那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學習第一個成語故事《自相矛盾》。(板書:自相矛盾)(讀題)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師:第一步我們就來讀準讀通這個故事。
1、請你自己讀讀這個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文中有兩句話很容易讀錯,你可要仔細哦。
師:同桌再互相讀一讀,聽聽他讀對了嗎?如果你的伙伴有困難,就幫他練一練。
師:誰能把這個故事給大家讀一讀?大家仔細聽,聽聽他達到正確、流利的要求了嗎?
2、第二步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里面的生字詞,你認識并理解了嗎?
(1)(課件依次演示生字詞)生讀字詞:戳
知道戳的意思嗎?字典上怎么說啊?(用手指或長條物的頂端捅)
好,我們伸出手指頭,做做戳的動作。那戳有哪兩種結果呢?(師用鉛筆戳穿紙頭)要不就是戳穿,(師用鉛筆戳整本書)要不就是戳不穿。那文中寫的是用什么戳什么呢?
(2)生讀字詞:矛盾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嗎?
大家看:(鏈接)誰來讀讀介紹。
(3)讓我們繼續讀。生讀字詞:銳利、堅固。能把它和上面的詞連起來說說嗎?
生1:銳利的矛,堅固的盾。(可以。)
生2:矛很銳利,盾很堅固。(也行。)
生3:矛銳利得很,盾堅固得很。(書里就是這樣用的。)
(4)接著讀。讀詞:拿、賣。師:你能用上這些詞,圍繞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嗎?
(5)讀讀這兩個詞:夸口、張口結舌。
師:“張口結舌”在課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能給它換個詞代替嗎?
(顯示:啞口無言目瞪口呆)讀一讀。
哦,是他沒話可說了。看來,同學們都已經懂得了“張口結舌”的含義了。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那他為什么會沒話說了呢?誰再來把課文讀一讀啊?注意:當他在讀的時候啊,我們特別要注意聽一聽,他在讀這兩句話時,是用什么語氣讀的?(把那人叫賣的兩句話變紅)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夸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并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1)他是用怎樣的語氣來說的呢?那好,大家都用“夸口”的語氣讀讀這兩句話。
生練習讀這兩句話。板書:夸口
a.我聽出來了,他特別強調了他的盾很堅固,矛很銳利。誰的讀法跟他不同?
b.你強調的是什么?“隨你”是什么意思?
大家看,他跟第一個同學體會的不一樣,讀的就不一樣。誰還能讀出不同來?
c.你們聽出他想表達什么意思啊?“特別得好”這個意思,你們從哪個詞聽出來的?“很”
d.挺有意思的!為什么這么讀?生:因為我要強調讓大家來買“我的”的矛和盾啊!
哦,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很好。
(2)剛才他讀的時候啊,不光讀出夸口的語氣,還有一些表情和動作呢?你們也來做一次賣東西的人,試著加上表情和動作再讀讀。生加動作練習讀書。
(3)(手指一個學生)我看你特投入,來,到前面表演表演。
呵呵!這楚國人,說話夸大其詞,簡直比黃婆賣瓜還厲害。
3、現在,讓我們一起去感受一下當時的情景,一會兒說說你覺得故事中的這個楚國人是個怎樣的人啊?(播放FLASH動畫)
(自夸、耍小聰明、不動腦筋、愚蠢可笑、愛說大話)
4、這個人為什么給大家留下這樣的`壞印象呢?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最能表現這個人驕傲、愚蠢、可笑的句子劃下來。
指名學生讀自己找到的句子,談感受:說說你為什么覺得他可笑、愚蠢。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1)好極了,那我們來仔細看看他說的這兩句話,(男女生分讀)有問題嗎?
(2)那你能質問他,當場拆穿他嗎?
還可以怎么問他?你好厲害!一下就切中了他話中的要害。問的真漂亮!
對啊!圍觀的人也是這樣問的。讀,“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樣呢?”
(3)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同學們,猜猜會有怎樣的結果?
你能用“如果……,就說明……。”的語句來說說嗎?有沒有第3種情況發生啊?
(如果戳得穿說明了什么?戳不穿呢?如果盾被戳穿了,但矛也因此而斷了呢?)
(4)同學們,看來這楚國人說的兩句話,前一句跟后一句,是怎樣的啊?(相互抵觸、不一致。)像他這樣自己說話前后抵觸、撞車,這叫什么啊?你們理解的很準確,看來大家已經讀懂了這個故事。
(5)那個楚國人已經被大家質問得“張口結舌”,已是窘態畢現、狼狽不堪了。板書:張口結舌
可是光這樣批評他可不行啊,我們還得告訴他錯在哪里?得幫他總結一下教訓。不然,他下次還會犯的。
(是啊!要實事求是,不然沒人相信你的,到時就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了)
(6)說話如此,其實做事也是這個道理。那這則寓言提醒我們以后做事、說話時應該注意點什么啊?請你在旁邊寫寫你從中明白的道理。誰來說說!
(7)對啊!我們以后說話、做事也要實事求是,講究分寸,不能故意夸大,言過其實,否則,也會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生讀道理。板書:說話、做事要前后一致。
五、聯系實際,拓展思考。
1、生活中有哪些例子是自相矛盾的?
2、看看下列句子有無自相矛盾的地方?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5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一定很喜歡看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過一個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老師給大家帶來一組圖片,我們一起來猜一猜他們是哪些寓言故事,并說一說他們的寓意、。(守株待兔,拔苗助長,亡羊補牢)同學們說的都很準確,今天我們再來共同學習一個寓言故事《自相矛盾》
2、板書課題,指導書寫矛盾二字。
3、課件出示矛盾圖片,明確矛是古代用來進攻的武器。盾是古代作戰時用于防守的武器。
4、那你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嗎?(比喻自己言行前后抵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句中的停頓,讀準節奏。
2、解決難讀的字音,強調多音字夫
3、指名讀,出示節奏劃分。齊讀,師生配合讀,自由讀。
三、借助注釋,理解文意
1、引導學生回顧理解文言文大義方法
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查閱資料,反復朗讀、……
2、再次默讀課文,用文言文大意方法、嘗試理解課文意思,并對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標注。
3、小組合作交流
4、小組匯報
匯報要求:匯報時按照課文順序進行匯報,一共五句,一句一句進行匯報,先匯報重點詞語的意思,點名理解詞語的方法,再說整句話意思。
匯報時解決課后習題、第二題。
四、指導書寫,布置作業
指導書寫譽和吾兩個生字,都是上下結構。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6
知識目標:
學會4個會認字和5個會寫字。
情感目標:
通過閱讀課文,理解寓言的內容。能夠聯系實際理解寓言所比喻的意思。
能力目標:
朗讀并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寓意。
教學難點:
掌握結合注釋及查字典理解重點字詞的方法,進而讀懂課文內容。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出示一些經典寓言故事的圖片)
2、教師引導學生:低年級時,我們學過不少寓言故事,還記得嗎?都有哪些?寓言就是以淺顯而生動的小故事,向人們講述做人、做事的道理。但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兩則寓言故事與以往的表達方式上有些不同,是什么呢?打開書,快速瀏覽,你發現什么?——是兩則文言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以前我們學過一些古詩,怎樣才能將文言文讀準確,有什么方法嗎?請學生嘗試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同時注意斷句。
2、指名讀生字、詞語。“矛、盾、銳利、堅固、祠、遂、弗”
請學生到黑板前,板書第一則寓言的題目。教師強調“矛盾”二字書寫并字面解題。
3、教師范讀課文。
4、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三、細讀課文,深入體會。
1、指名讀文章,講一講故事大意。
2、故事究竟是怎樣發生的呢?學生讀第一句。
教師出示:楚人有鬻盾與矛者你知道了什么?怎么知道的?———“從前楚國有一個人賣矛和盾。”“鬻”的理解學生是通過書下的注釋了解的。在此提示學生學習文言文要善于運用書下注釋幫助理解。
3、他是如何叫賣的?你知道了什么?
①分別請學生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學生解釋句子大意。
——理解過程中“堅、利、于”等詞語學生在注解里無法找到解釋,可引導學生翻閱字典或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并給予肯定和鼓勵。
②學生帶著理解讀一讀這兩句話,并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③他為什么要這樣夸耀自己的矛、盾?之前他會想什么?叫賣時的`語氣、神態、動作是怎樣的?周圍的人聽會又會有哪些表現呢?出示填空:
自主思考,集體交流,四人小組內可以演一演。
④指導學生有感情講一講小故事,并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4、人群中,有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在聽,更在想,于是他問了一個有趣的問題。指名讀,談理解。楚國人的反映怎樣?——“應”:回答。“弗能應”:不能夠回答。能用一個詞語表達嗎?——無言以對、啞口無言。
5、為什么“弗能應也”?——這個楚國人片面地夸大矛、盾的作用,結果出現了自己說話相互抵觸的情景。
6、那么,你怎樣理解“自相矛盾”這個成語呢?——比喻說話、做事相互抵觸。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嘗試背誦。用現代漢語講一講這個故事。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7
一、教學內容
北京市21世紀教材第五冊 26 寓言二則 自相矛盾
二、教學目標
1、學習《自相矛盾》中的生字詞,理解“夸口”、“啞口無言”的含義。
2、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寓言故事的寓意。
3、了解中國古代寓言的特點,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4、通過說、問、演等活動,使學生在了解寓意的基礎上受到教育。
三、教學重、難點:感受寓言故事的寓意,從中受到教育。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猜畫謎,激發學生學寓言的興趣。
2、引導學生通過發現,了解什么叫“寓言”,滲透學寓言的方法。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2、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讀文,進行反饋。
4、學習生字詞。
(1)讀詞:矛、盾、銳利、堅固、拿、賣、啞口無言
①演示象形字“盾”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記憶生字,讓學生感到學漢字非常有趣,并指導書寫這個字。
②讓學生把“矛、盾”兩個字和“銳利、堅固”連起來說說,進行詞語搭配的訓練,鼓勵學生求異表達。
③用上“矛、盾、銳利、堅固、拿、賣”這些生字詞,圍繞課文內容說一、兩句話,進行連詞成句的句子訓練。
④通過選擇,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啞口無言”的含義。
(三)再讀課文,指導學生讀懂故事的內容。
1、請一個人讀故事,其他同學說說他是用什么語氣來讀那個人叫賣的兩句話的。
2、有層次的指導學生用夸口的語氣讀一讀這兩句話,并體會其中重點詞句的含義。
3、分角色讀故事,然后說說自己對故事中的人物的'看法。
4、默讀課文,說說自己為什么這樣看這個人。
(四)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明白故事的寓意。
圖示幫助學生理解、分析,通過文本對話,揭示寓意。
一個人拿矛和盾的圖
自相矛盾
我的矛 我的盾
銳利 堅固
什么盾 什么矛
戳得穿 戳不穿
(五)通過表演,深化對寓意的理解。
1、創設情景,指導學生分角色全員參與表演。
2、有層次的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寓意,讓學生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受到教育。
(六)延伸練習。
1、鼓勵學生根據本課內容提出問題,用“寓言百寶箱”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古代寓言的興趣。
2、根據學生的興趣,老師做重點知識的講解。同時,把知識卡送給學生鼓勵學生課后自學。
課后評析:
在崇文區教研室老師的支持幫助下,這節課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著實動了一番腦筋,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們在課上收獲頗豐,課堂上,許多教學環節都體現了新的教學理念:
(一)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在教與學方式的轉變上有所嘗試。
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正確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是每個老師都在研究探討的問題。在本節課教學設計中的以下幾個環節體現得很充分:
在這套教材中,“寓言”是第一次出現在課題中。什么是“寓言”,老師沒有生硬的灌輸給學生,而是借助電腦的幫助,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寓”里藏著道理,“言”是用言語講述的故事。
在朗讀指導中,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感悟,鼓勵孩子進行個性化朗讀。不管他突出強調哪一個詞語來體現夸口,老師都給予肯定。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進行多角度的評價,在評價中加深對句子內容的理解,在評價中增加孩子的自信。
為了幫助學生深化對寓意的理解,教師設計了表演這一環節。表演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自選角色。而老師呢,與學生是平等的,也參與到學生的表演當中順勢而導,導在點子上,導在關鍵處,使表演不是對課文內容的機械重復,而是有延伸、有升華。
(二)充分開發、利用教材,注重語文三維目標的訓練。
語文課就要上出語文課的味道來。訓練的味道要弄,育人的意識要強,學習的過程與方法也要體現。
例如:在導入環節,老師不光是告訴學生什么是寓言,還交待了學習寓言的方法,并把這一方法滲透在整節課的教學之中。
在生字學習中,盡可能的擴大學生學習的信息量。“盾”字的演變過程,展示了漢字造字的魅力,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趣味性。“把詞語連起來說一說,連詞成句,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這些設計既體現了語文基本能力訓練,又滲透了學習方法的指導。
為了突破難點,老師將這個人夸口叫賣的兩句話以結構圖的方式出現,引導孩子抓住這兩句話中的質問點進行文本對話。師生合作的學習方式降低了學生表達的難度,有效的幫助學生將零散的思維進行梳理,為寓意的理解搭設了橋梁。
寓言百寶箱,更是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課內外知識有機結合的同時,培養學生勤學好問的品質,讓學生感受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
(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為教與學服務。
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多種功能都得到了體現。猜謎導入、課文動畫、“盾”字的演變過程,都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文本對話和寓言百寶箱兩個環節,媒體的交互功能又為學生的學習搭設了平臺。
在理解“啞口無言”的含義和“寓言百寶箱”兩個教學環節,老師充分利用學易這套設備的反饋功能,使學生能夠全員參與教學。同時,它的統計功能又可以使教師掌握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總之,上述教學設計體現了教育新理念,較好的達到了教學目標,使課堂真正成為了孩子自主學習的天地。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吾,弗”等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夫”,會寫矛、盾等4個字。
2、能力目標:
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②能聯系上下文,猜測“譽”“弗”“立”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話講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③能說出“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懂得說話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說出“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
難點:用自己的話講述“自相矛盾”的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寓言故事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之一,凝聚了中華民族最寶貴的人文化精髓。你都積累了哪些寓言故事?請同學們根據圖片猜寓言故事。你能告訴我,寓言故事有哪些特點嗎?
生:篇幅短小,通過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
像這樣富含哲理,充滿思辨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我們今天就要來一起學習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去感受古人充滿智慧的思辨哲學。
你們認識這兩種兵器嗎?它們分別有什么特點和作用呢?
生:矛鋒利,用以攻擊;盾堅固,用以防御。
師:矛的作用是攻擊,盾的作用是防御,它們的作用完全相反。請同學們互相交流對課文題目的理解,并用自己的話說說:“自相矛盾”的意思。
生:比喻一個人說話、行動前后抵觸,不一致
師:這篇文言文選自哪里?
生:《韓非子·難一》
師: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生:借助注釋。
師:看來借助注釋有利于我們學懂文言文,你還能想到什么方法?
聯系上下文,借助插圖,反復朗讀…現在就讓我們先來讀讀這篇文言文,大家自由朗讀,注意讀準字音。請你來讀一讀,這幾句怎么讀呢?
閱讀古詩文最具風雅,且文言文語言精煉,朗讀很注重韻味和節奏,請婷老師范讀,同學們邊聽邊劃分節奏。
師:你們劃分正確嗎?現在我請同學們互相讀給同桌聽,請同桌注意聽,看他讀得對不對。來,請你讀一讀。除了讀通句子外,我們還要學會把握文意現在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課文,并說說對課文大意的理解。
讓我們穿越時空,來到楚國的集市。話說這楚國集市可謂人來人往,只見那商人吆喝聲聲高,行人熙攘好物挑,好一番熱鬧景象。同學們,讓我們聚焦這邊,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你怎么理解這句話?商販是怎么夸耀自己的矛和盾的?為什么商販要這樣夸耀自己的矛和盾呢?誰愿意扮演這位商販,嘗試把自己的矛和盾推銷出去?楚人的這番吆喝吸引了你們的圍觀,見其稱盾之堅無敵,又聞其夸矛之利第一,你們中最善于思考,最具智慧的.誰不禁問道?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我們班善于思考的孩子有這么多!聽了楚人的夸贊,你有什么疑惑?:“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思考了楚人的這一番話,經過推敲,你會問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此情此景,你的眼神告訴我你有話要說,可見你一定是個思維縝密的孩子,所以你不禁問道:“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來,你來理解。假如盾被矛刺破,那么…,如果盾沒被矛刺破,那么…這一問,讓這位賣矛和盾的楚人作何反應呢?:其人弗能應也。
好一個弗能應也,再看看文中插圖,我們仿佛看到了這位叫賣者此時此刻大的尷尬和窘態,你最想用哪個成語來形容他呢??啞口無言、目瞪口呆、無言以對、無地自容、面紅耳赤、張口結舌……現在,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嗎?所以這篇文言文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相信同學們的生活中也遇到過這樣自相矛盾的事,請同學們看屏幕:上課鈴響了,全班同學基本上全部到齊了…自相矛盾在哪兒?所以,我們說話做事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否則就不能自圓其說。面對此情此景,作者也和我們一樣,不禁發出這樣的議論,: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看來作者也認為:我們說話做事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
請你也試著講述這個故事。想象當時叫賣的場景,楚人與圍觀者的神態語言,動作。把故事講得更吸引人。
學習了文言文,我們還要嘗試背誦,來,同學們,我們試著通過圖片提示挑戰背誦。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比如:韓非子里記載的濫竽充數,鄭人買履等,課下一定要多看看,學故事,明道理哦!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連貫,學生回答問題積極,安排講故事提高了學生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能力。不過,上課時還應落實字詞教學,提高效果。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9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要重視默讀和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作者及作品的情感態度,防止逐字逐句地過深分析和遠離文本的過度發揮。本案主要通過學生自由讀,教師范讀、領讀、配樂朗誦等不同形式的朗讀,指導學生讀通、讀順文言文,讀出適當的停頓和節奏,在讀的過程中感受文言文的語言特點;引導學生借助注釋和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在理解字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故事內容,明白道理;知道“自相矛盾”這一成語來自寓言故事,體現學習的延展性。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字卡、詞卡。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完成預學案作業。收集矛和盾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圖導入,走近古文
1、激趣:老師知道同學們讀了很多的寓言故事,現在,我來考考你們,敢接受挑戰嗎?
2、課件出示寓言故事對應的圖片。(依次出現《掩耳盜鈴》《揠苗助長》《守株待兔》《亡羊補牢》的故事中的圖片)
3、引導學生回顧這幾則寓言故事蘊含的道理。
4、出示圖片《自相矛盾》。
(1)你們知道這個故事的名字嗎?
(2)這個人手里分別拿的是什么?
(3)觀看矛和盾的圖片及視頻資料,介紹矛和盾。
通過直觀演示,幫助學生認識矛和盾,為學文做好鋪墊。
5、導入:這節課我們就走進文言文《自相矛盾》,感受古文語言的韻味。(相機板書:自相矛盾)
設計意圖:由學生喜歡的寓言故事導入,復習故事的同時明白寓言故事都會告訴我們一個小道理,為學習課文埋下伏筆。
二、初讀古文,識字讀文
1、引導學生交流識字、讀文的方法。
2、根據學生交流,出示學習方法。
3、集體檢測。
(1)開火車朗讀詞語,相機強調“吾”讀二聲,不讀“wǔ”;“譽”不要誤讀成“yì”。
吾盾之堅 其人弗能應也 自相矛盾 譽之曰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
(2)朗讀詞語中的生字。
吾 弗 矛 盾 譽
(3)小組賽讀生字。
吾 弗 矛 盾 譽
(4)學習多音字“夫”。
(5)學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重點區別形近字識記:曰——日。
4、學生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正音。
5、教讀難讀的句子。師配樂范讀,生注意傾聽。教師領讀兩遍。
6、指導讀文,學會停頓,讀出節奏。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借助停頓,使學生在練讀中學會讀好文言文。
(1)自由練習。
(2)多種形式賽讀。
(3)齊讀。
設計意圖:因為文言文的結構與現代文不同,所以由教師進行范讀,讓學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節奏和韻味。而賽讀既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又能在潛移默化中收到“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
三、鞏固字詞,練習寫字
1、指生開火車朗讀生字和詞語。
2、課件出示“寫字小助手”,組織學生展開同桌互助學習活動。
3、教師利用投影儀展示同學圈畫的生字,重點指導:
“矛”字在書寫時最后一筆是“丿”。(學生書空“矛”字,重點強調點的寫法)
“盾”里面是“目”,不要寫成“日”。(學生書空)
4、課件利用動畫演示這兩個字的筆順和書寫要點,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筆畫特點,嘗試完成寫字表中的練寫內容,寫好后再對照范字改一改。
5、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予以面對面指導。
6、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集體進行評議:哪個地方寫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議?
設計意圖:注重寫字指導,在交流評議中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注意良好的'書寫習慣的培養。
四、布置作業,鞏固成果
1、自由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故事內容。
2、把《自相矛盾》讀給家長聽。
設計意圖:帶著問題走出課堂,將課內、課外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夯實基礎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并口頭組詞。
2、指生朗讀課文。
3、導入:《自相矛盾》到底寫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我們這節課繼續學習《自相矛盾》這篇課文。
設計意圖:加強復習,夯實所學,為進一步學習、理解課文奠定基礎。
二、再讀課文,理解文意
1、再讀課文,借助注釋或根據語境聯想,在小組里逐句說說故事的意思,可以適當地加上一些詞語使句子更通順。、潛移默化地教給學生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2、學生借助注釋,默讀思考后小組交流。
3、在剛才學習的過程中,你讀懂了什么?覺得有哪個詞或哪句話不理解呢?
4、課件出示: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1)誰來說說看,這兩句話你讀懂了哪個字,哪個詞語,哪句話?
(2)學生讀句子匯報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猜測“譽”的意思。
(3)融情練讀:楚國的集市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熱鬧非凡。瞧,這個楚人在干什么?指名讓學生接龍讀——楚人/有鬻盾與矛者。
引導學生感知融情想象也是一種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分別當楚人,夸夸堅固無比的盾和鋒利無比的矛。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5、教師引導質疑。
(1)楚人的吆喝吸引了不少的圍觀者,聽了楚人的吆喝,有沒有人買呢?你是從文中哪個句子知道的?
(2)出示句子: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①學生讀句子匯報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猜測“弗”的意思。
②教師相機導學:這里的“或”你是怎么理解的?
(3)想一想,填一填。
假如你是一個孩子,你會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一個中年人,你會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你是一位老人,你會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個人的反應是怎樣的?大家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此時的楚人嗎?
6、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寓言的含義。
(1)你知道那個人為什么不能應嗎?
(2)出示句子引讀:不能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相機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立”的意思。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字義。
(3)指導學生朗讀句子:
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7、同桌輪流逐句講譯文和古文。
8、指名互講。
9、小結:同學們,你們發現了嗎?理解文言文并不難,可以借助注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融情展開聯想。
設計意圖:“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學中通過先教給學生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在學生自主學習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知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拓展延伸,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思考后組內匯報。
(1)“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
(2)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生活中有類似的事情嗎?
2、出示填空,引導背誦。
3、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剩余的生字:譽、吾。
(2)讀生字并組詞。
(3)重點指導這兩個字的書寫。
(4)課件利用動畫演示會寫字的書寫筆順,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筆畫特點,嘗試完成寫字表中的練寫內容,寫好后再對照范字改一改。
(5)學生自由練寫,教師巡視,予以面對面地指導。
(6)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成果,集體進行評議:哪個地方寫得好?你又有什么好的建議?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類似的例子,加深學生的閱讀感悟。同時選擇重點字進行寫法指導,同時加強學生間的評議,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
教學反思
1、本課是一篇文言文,所以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扎扎實實地讀書。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輕聲讀、自由讀、指名讀、男女生讀等,使學生逐步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對課文的理解教師要逐步推進。先借助注釋在組內自學討論,再由學生質疑,解決難點,緊接著理解其他句子的意思,同桌間輪流逐句講譯文和原文,最后讓學生用自己的話連起來說說這個故事。這樣層層推進,以點帶面,保證每個學生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了課文,復述了課文。
3、學生帶著“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是什么”的問題充分地讀書,深入地思考,積極地表達,既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又發展了辯證思維能力,提高了對作品的理解、欣賞能力。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自相矛盾》選自《韓非子·難一》是一篇精讀課文,同時也是一篇寓言故事,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現,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藝術創造。在先秦諸子百家著作中,經常采用寓言闡明道理,本節課一方面希望學生能讀懂寓言故事的內容,感悟語言的寓意,同時希望能為以后的古文學習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對于文言文,學生雖然不是第一次接觸,但是學習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2.學生認知發展分析:我希望通過注釋、插圖及故事表演讓學生理解故事的內容。
3.學生認知障礙點:因為文言文在教學及生活中都較少出現,學生認知起來也較為困難,如何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懂、讀出其中的寓意是教學的重難點。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吾、弗、夫”3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矛、盾”等4個會寫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著背誦課文。
3.憑借課文中具體的注釋,使學生在理解寓意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4.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
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明白其中道理,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1.通過播放廣告視頻,讓學生發現問題,從而引出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指導書寫:矛的.筆畫是,橫撇、點、橫勾、豎鉤、撇。盾的部首是“廠”)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提出讀書要求:自由朗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一讀,難度的句子多讀幾遍。
2.講解生字詞。
3.指名讀,教師指導正音。
4.聽范讀,劃分節奏。
5.全班齊讀,再次感受文言文魅力。
三、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1.回顧學習文言文方法。
2.自由朗讀課文。
3.出示小組合作要求。
4.小組討論答疑。
5.分別指導朗讀(讀出夸耀的語氣)。
6.分角色對話,試著背誦。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學習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說話不顧事實,事實夸大到絕對的程度,使自己陷入自相矛盾、尷尬境地的人。告訴我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能自相矛盾。
2.推薦閱讀《韓非子》
板書設計
自相矛盾
(莫能陷)盾←矛(無不陷)
實事求是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認識“戳”,理解“夸口”、“啞口無言”并造句。
2、讀懂課文,感悟寓意。
3、通過說、問、演、寫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以前的學習,我們已經學會了許多成語。今天,我來考一考大家,看誰的成語積累最豐富。
2、成語積累練習,男女分組搶答:含有數字“一、二、三……十、百、千、萬”的成語。
3、在你所學過的成語中,你覺得哪一個成語最好玩,最有意思?說一說。
4、看來大家掌握的成語真多。現在,我們就來學習一個來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語故事,叫《自相矛盾》。板書課題,齊讀。
二、學習課文。
1、課文中有一個生字比較難寫,請大家看老師板書:戳chuo。指導讀準音,認清形。(第一聲,左上羽的變形,左下住多一橫,右邊是它的部首戈。)誰來用它組詞?戳穿,戳破。動作演示“戳穿”。
2、那么,《自相矛盾》中,是什么戳什么呢?請大家先來看一段視頻。放動畫。
3、打開書,自由朗讀,然后檢查,正音。
4、我發現有一個詞,在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兩次出現,那就是“夸口”。板書。指導讀楚國人的話,理解并造句。他兩次分別夸什么的呢?指名答。(板書矛:天下第一。盾:舉世無雙。)
5、這個楚國人這樣叫賣他的矛和盾,你聽出了什么?聽出矛盾來啦。指名說。
6、是啊,旁觀的人也聽出來了,有個人聽不下去了,問了楚國人一個問題:用你的'矛戳你的盾,會怎么樣呢?幻燈出示句子:那個楚國人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指導讀出感情。
7、“張口結舌”是什么意思?用換詞法理解并造句。那個楚國人____,回答不出來了。(啞口無言,目瞪口呆,理屈詞窮,無話可說……)
8、出示思考題:
a、這位楚國人這時候會怎樣想、又怎樣做呢?
b、你還想對這位楚國人說些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揭示寓意,幻燈出示,齊讀。(比喻言語、行動前后互相對立,不能自圓其說,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也就是說,無論做什么事,都要講誠信,因為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三、拓展練筆
1、小練筆:在生活中,自相矛盾的故事其實太多、太多。你遇到過這樣的事例嗎?結合自己的體驗,寫一篇小練筆:讀《自相矛盾》有感寫完后,老師進行評點。
2、作業:
自學另外兩則寓言。
生字詞各寫兩遍。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文,背誦古文。
2. 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3.通過古文的內容,說說“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
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古詩,學會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個故事。
2.通過古文的內容,說說“其人弗能應也”的原因。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討論探究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都看過哪些寓言故事呢?(守株待兔、望梅止渴、畫龍點睛······)同學們的課外閱讀可真豐富呢!今天,讓我們一起再來學習一篇新的成語故事《自相矛盾》來看一看說的又是什么故吧。
2.板書課題,你知道“自相矛盾”是什么意思嗎?你有哪些理解的`方法呢?(查字典)
教師補充:聯系上下文、看插圖、組詞法、結合注釋。
二.一讀古文,讀通讀順。
1.出示自讀要求:
(1)放聲朗讀古文,讀準字音,自學生字詞。
(2)讀通順,會斷句。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檢查自學情況。
(1)交流生字,重點指導“弗”的讀音,“譽”的寫法。
(2)指名朗讀,教師相機指導。
(3)教師范讀,學生練讀。
(4)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等形式進行朗讀練習。
三.二讀古文,理解文意。
1. 大屏出示自讀要求:
(1)默讀古文,用上所學方法理解“堅”“利”“譽”等詞的意思。
(2)結合注釋,用自己的話說說文句的意思。
2.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輔導。
3. 小組交流,取長補短
4. 全班交流,引導提升。
前兩句:
(1)引導學生理解“鬻”“陷”等詞的意思。
(2)楚人夸耀時,語氣和動作會是怎樣的?看插圖想象并讀出洋洋得意。
(3)他夸耀的時候,心理會想些什么呢?(如果讓別人知道我的矛和盾都是世界上最好的,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4)指名說說前兩句的含義,教師相機評價。
預設:楚國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夸贊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堅硬的盾,任何東西都不會刺破它;我的矛是世界上最鋒利的矛,能刺破任何東西。
后兩句:
(1)指名交流“或”“夫”等詞的意思。
(2)引導學生理解后兩句詩的意思。
預設:有的人說,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么樣呢?這個楚人不知道說什么好。不會被刺破的盾和什么都能刺破的矛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3)有人發出這樣的疑問時,這個楚人會是什么反應?(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面紅耳赤······)
(4)那個楚人問什么“弗能應也”?(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5)不可同世而立的是哪兩種事物?為什么?(矛和盾,過分夸大矛和盾的作用,言過其實,所說的話向后相抵。這也就是我們文章的題目:自相矛盾)
5. 同桌互說這個故事,加上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看誰說得更有意思。
三.三讀古文,體會道理。
1. 同學們,理解了古文的含義,現在請同學們再讀古文,細細體會,思考:這個語言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 學生自讀并體會。
3. 同桌交流收獲。
4. 全班交流。
指名交流,教師相機指導: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做事情要實事求是,前后相應,不能自相矛盾。
5.你身邊是否發生過自相矛盾的事情呢?說一說。
5. 再讀古文,采用不同的形式朗讀,熟讀成誦。
6. 練習背誦。
五.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自相矛盾》這篇古文,通過看插圖、聯系上下文、結合注釋等方法,理解了古文的含義,也明白了做事情要實事求是,前后相應,不能自相矛盾的道理。希望同學們做事要實事求是,不故弄玄虛,做個誠實的人。
六.作業
1.背誦這篇古文。
2.搜集你喜歡的其他成語故事,課后交流。
七.板書
自相矛盾
無不陷之盾物莫不能陷也
堅不可同世而立利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 篇13
【教材簡析】
《自相矛盾》是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里面的一則成語故事。主要講了一個賣矛和盾的人夸贊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話前后互相抵觸,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互相抵觸,自相矛盾,言過其實。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成語自相矛盾的意思。
4、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成語含義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重點】
1、弄清成語故事中精辟的語句,揭示其比喻義。
2、強調朗讀和復述訓練。
【教學難點】
明白成語故事中包含著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流程】
一、故設矛盾,導入新課
1.用“自相矛盾”的導入語導入新課,引起學生的思考。
師:同學們,今天我校的語文老師全部大部分來聽課了。生:“全部”和“大部分”兩個詞矛盾。
師:噢!說錯了。我重新說一句,今天天氣真好,是個布滿陰云的晴天。
師:又出問題了?
生指出錯誤
師:“矛”是什么東西?“盾”是什么呢?
生:古代的兵器,防身用的盾牌。
2、理解“自相矛盾”的意思。
師:把“矛”和“盾”合在一起,就不再是兩件東西了,它產生了新的意思,那意思就是老師剛才說的那種句子。
3、讓學生交流課前準備“自相矛盾”的例子。
師:其實,自相矛盾的事例還有很多,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了這方面的例子,現在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
生:有個廣告說:“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
這就是前后矛盾。
生:有個人看到墻上有人亂涂亂畫,他就在墻上寫了一行字——————“不準亂涂亂畫”。
4、自相矛盾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自相矛盾”的“老祖宗”是誰呢?“自
相矛盾”出自《韓非子》,今天我們就來“尋根”——————學習《自相矛盾》這個成語故事。
【設計意圖】對于“自相矛盾”是怎么回事,學生其實并不陌生,以前做過“前后矛盾”的改病句練習,生活中也常能聽到、看到“自相矛盾”的情況。教學中,把交流“自相矛盾”的事例放在課伊始,把課文的學習當作“尋根”來處理,符合“教學基于學生現有發展水平”的基本要求。教師以“自相矛盾”的導入語引出教學內容,引起了學生的思考,教學因此便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是教學走向成功的關鍵一步。
二、初讀課文《自相矛盾》,學習生字詞。
1、請學生自己讀故事,注意把每個字的字音讀準確。
2、同桌同學互讀課文,在互幫互助中,把故事讀通順。
3、指名讀文,進行反饋。
4、學習生字詞。
①讀詞:矛、盾、賣、夸、怎、夸口、圍觀、張口結舌、自相矛盾
②演示象形字“盾”的演變過程,幫助學生記憶生字,讓學生感到學漢字非常有趣,并指導書寫這個字。
③讓學生把“矛、盾”兩個字和“銳利、堅固”連起來說說,并進行詞語搭配的`訓練,鼓勵學生求異表達。
④通過選擇,讓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張口結舌”的含義。
【設計意圖】“以讀代講”,不僅有助于理解課文內容,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或月亮課堂氣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三、扣住“夸口”,理解內容
1、拆分“夸”字,引出楚國人說的“大話”。
師:“夸口”是什么意思?
生:夸獎自己。
師:“夸”字上面是什么字?
生:是“大”字。
師:“夸口”就是說大話。楚國人到底說了什么大話呢?
生:他說:“我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還說來一句:“我的矛銳利得很,隨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2、理解楚國人說的第一句大話。
師:現在我們來把句子變一變,加上一組關聯詞說一說。
生:我的盾堅固得很,無論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師:現在我們再來變句子,改用第三人稱轉述來說句子。
生:他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師:能不能再變一下,用我們自己的話來說出句子的意思。
生:我的盾非常堅固,隨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生:我的盾太堅固了,對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3、理解楚國人說的第二句大話。
師:模仿第一句,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楚國人說的兩句話是構建“自相矛盾”意義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句子的意思并不難懂,教學的重點因此放在對句義的強化上面。為達到這個目的,先讓學生“讀”句子,通過指名讀、齊讀等方式讓學生讀熟句子,讀出“夸大”的語氣,初步感知句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變”句子,通過“三變”句子,進一步強化對兩個句子的理解。這個過程采用了“拆字法”,從“夸”中拆出“大”字,幫助學生理解“夸口”的意思,并按照“大”的要求,讀出“夸大”的語氣,由此切入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1、再次拆字,思考楚國人吃的“虧”。
師:說大話好不好?
生:不好。
師:“夸”的下面是什么字?
生:“虧”字。
師:“虧”字可組什么詞?
生:吃虧虧損
師:說大話要吃虧,現在楚國人說了兩句大話,就要吃大虧了。細讀課文,想想楚國人吃了什么虧?
生:當人們問他“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會怎么樣”時,他張口結舌,回答不出來了。
2、深入理解課文,思考:楚國人為什么會吃“虧”。
師:那個楚國人剛才會說得不得了,現在一下子沒話說了。我們把周圍的人的問題畫出來,并試著回答他的問題。
生:因為用他的矛來戳他的盾,可能矛還是好好的,盾卻壞了。生:可能盾好好的,可矛戳壞了。
【設計意圖】承接上一部分的教學,這里再次利用“夸”字,從“夸”字中拆分出“虧”字,利用“虧”字引出“吃虧”的意思,進而提出“楚國人吃了什么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本文的學習重點——————楚國人為什么會“吃虧”?學生回答了這個問題,就基本弄懂了“自相矛盾”的意思。
五、替寫反思,提升認識
1、替寫反思:那楚國人回到家后,想到今天發生的事,覺得很丟臉,決定寫一篇反思日記。他會怎樣寫呢?我們來幫他寫一寫。
生:看來我不應該說大話,讓人笑話了,一樣東西都沒有賣掉。如果今天只說了一句大話,還可以,說了兩句大話,就出問題了。
生:我應該謙虛一點才對呀,世界上怎么可能有“最”的事呢?
生:今天我真是太丟臉了,我怎么可以這樣說大話呢?說了一句還好,第二句再說,就自相矛盾了。
生:我以后說話可得小心點,先想好了再說,不能說滿口話,要注意前后語句不能矛盾,不然會鬧出笑話的。
生:早知如此,我就不該這樣說話了,本想夸耀一下,讓自己的生意做得好一點,沒想到反而露餡了,沒人來買了。這都是“自相矛盾”惹的禍啊!
2、我們從這個故事中明白了什么,我們應該怎樣做呢?出示:讀了這個故事,我媽知道了,說話和做事不能前后抵制,要前后一致。
【設計意圖】學習這個故事,必須讓學生明白點什么,這是本堂課教學至關重要的一步:這里借用“寫反思”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思考意識和寫作欲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傾聽學生的發言,注意點撥引導,把學生引導到思想的深處。楚國人的根本性錯誤是前后兩句話自相矛盾,前一句是對后一句的否定,后一句是對前一句的否定,不可能同時成立。
六、布置作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復述課文。
2、認真完成《習字冊》。
3、完成課后作業——見作業與板書設計。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部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自相矛盾》教學設計(精選5篇)04-07
五年級語文上冊《自相矛盾》教學課件08-14
小學五年級上冊語文自相矛盾教案設計04-01
寓言故事自相矛盾教學設計范文03-30
五年級語文自相矛盾教案03-17
《自相矛盾》課堂教學設計+教后反思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