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通用12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知道做事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
2.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語。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重點詞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簡筆畫猜課題。
2.生讀課題回答問題(讀懂什么?還想懂什么?)。
二、整體感知課文
1.音樂起,師朗誦第一,第二自然段,接著問:小猴子扛著玉米會去哪?會干什么呢?然后用手勢提示學生讀課文。
2.問小猴子去了哪些地方?(師根據生的回答貼出掛圖)
三、學第一自然段
1.讀課文。
2.品“又大又多”。
3.品“非常”。
4.品“掰”字。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小結學法
剛才我們跟小猴子去玉米地的時候,我們先是通讀課文知道小猴子在玉米地里干什么?接著想象小猴子見到的玉米是怎樣的?然后模仿小猴子的動作和表情,體會它當時的心情;最后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學法:通讀—想象—模仿—朗讀)
五、自學
請同學們用剛才總結出來的.學習方法跟小猴子繼續往前走,自由組成學習小組自學余下的課文。自學完后可以用表演的形式,朗讀的形式或講故事的形式來匯報學習情況。
六、悟課文寓意
小猴子這次下山一無所獲,空著手回家啦!你知道它為什么只能空著手回家嗎?
七、鞏固
學生根據這一課的內容演課本劇。
八、拓展思維
1.如果小猴子第二次下山它會去哪,會怎樣做?(同桌討論,再指名說)
2.請大家把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發生的事編成一個小故事寫下來。
3.指名讀自己寫的小故事。
九、小結下課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課文,教育學生把道理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①課堂作業本。
②按課文內容填空。
(二)朗讀課文
(1)找出課文中帶“一”的詞語,指“一”的變調:
一天一只一塊一斤一片
(2)指名朗讀:小猴子看見好東西時,“非常高興”,應滿臉帶笑地讀,動作詞要讀清楚,最后一節要讀出小猴子懊喪。傷心的心情。
(指名讀--小組輪讀一一齊讀)
(三)討論
為什么小猴子下山,最后一樣東西也沒有得到;只好空著手回家去?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聯系實際
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你做過像小猴子這樣的'事嗎?以后打算怎么做?(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談談)
:在我們的學習生括中,不要喜歡一樣就丟掉另一樣,一定要做好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做到有始有終,有明確目的。這樣才能把事做好,有所收獲。
(五)課堂練習
(1)(課堂作業)照樣子把句子說完整。
(2)練習用“又......又......”說話。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會寫“塊、非”等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主要情節。
3.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并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了解并積累“又 又 ”形式的詞語。
4.能推斷“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教學重點】
了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并學習運用。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教學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什么事都應該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圖導言,激趣導入
教師板畫一座小山。
1.談話:同學們都很喜歡小動物,瞧,今天我們的課堂上就來了一只小猴子。(在小山上貼上一只小猴子圖片)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猴子呢?(學生自由發言)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這只小猴子的故事。
2.板書課題:小猴子下山
3.讀了課題,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大聲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在文中畫出小猴子都去了哪里。
3.分組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引導學生齊讀課文,啟發學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喜歡這只猴子嗎?
2.組織同桌互相說一說。
3.組織全班交流。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幾個字有什么特點?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4
教學目標:
1、鞏固已學過的10以內數的減法。
2、正確解答相同的兩個數相減的減法問題,讓學生借助學具操作,體會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道理。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正確解答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算式。
教學難點:
通過借助學具操作,算出得數,體會相同的兩個數相減得數是0的道理。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小棒、師準備投影片。
師生雙邊活動:
一、導入:
在花果山上有一群猴子,有一天他們下山來,看見一棵樹上結滿了又大又紅的桃子。一只頑皮的小猴子就提著籃子來摘桃,你想知道小猴子摘桃子的結果嗎?請看投影片。
二、出示“小猴子下山”的`投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
談自己看到了什么?學生自說說,然后小組內交流。
三、引導學生看圖,根據圖意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同桌悄悄說說。同桌互相合作學具解答自己剛才發現的問題。
四、全班交流自己是怎樣解決發現的問題。
生說算式,師板書。
五、操作學具
通過學具操作,著重讓學生理解從一個數里減去0的含義,體會一個數減去0得數還是原數的道理。
六、擴展練習
1、同桌互相說說40頁第1題的圖意,并列出算式解答。
2、誰能又準又快地計算41頁的第2題。
3、小組討論第3題,根據圖意如何列4個不同的加減算式。
4、看圖能正確流利地講一個有關的數學故事。(小組合作探討)
七、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所學內容。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的字音;會寫“塊、非”等7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并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了解并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并仿照“小猴子走到(哪里),看見(什么),就(怎么做)”這個句式,說說故事主要情節。
4、能推斷“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的原因,初步明白做事情要目標明確,有始有終。
教學重點:
了解表示動作的詞的不同含義,并學習運用;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小猴子最后為什么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教學準備:
詞語卡片、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 一 課 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猴、結”等12個生字,讀準多音字“結、只、空”的字音;會寫“塊、瓜”兩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利用動作演示等方法正確理解“掰、扛、扔、摘、捧、抱”這些詞,并能選幾個詞各說一句話;了解并積累“又——又——”形式的詞語。
3、借助插圖,圖文對照,讀懂故事內容,說說故事梗概。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
同學們,老師來給你們打一個謎語,你們要仔細聽哦!(課件出示謎面)一物像人又像狗,爬桿上樹是能手。愛吃香蕉愛吃桃,家里沒有山里有。(打一動物)指名學生回答。(師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梗概
1、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把自己讀不準的字作上記號,并標出自然段。
2、指名說說自己讀不準的字音,再讀。
3、生自由讀課文,遇到難讀的借助拼音多讀幾遍。
三、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課件出示玉米地、桃樹下、瓜地)
2、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說說一()桃樹、一()瓜地
3、舉例量詞的'用法,例如一張桌子。
4、用上這幾個量詞試著說說故事的梗概,讓學生對整個故事有大致的了解。
5、給圖排順序。(課件出示圖片)整體感知小猴子走過的地方。
6、認識“塊”,寫“塊”。
四、認讀生字、詞語,形象記憶生字
(一)、認讀要求會認的12個生字,找出規律并識記
1、(出示課件)摘蘋果,認生字
2、指名認讀
3、(出示課件)找一找今天所認生字的特點,小結出這些提手旁的字和手有關,“追、蹦”和腳有關。
4、(課件出示“扛”的圖片)學生模仿做一做其他動詞的動作
5、(課件出示有關動作的詞語)指名讀詞語
6、學習寫“瓜”字
7、用上你喜歡的動詞說句子
(二)、積累詞語,說話練習
(課件出示)“又大又多、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說一說又()又()的詞語
五、拓展延伸
這只小猴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練說:這是一只()的小猴子。
六、總結
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和這只淘氣的小猴子做朋友,看看它到底干了些什么呢?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6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習有關0的減法,鞏固減法的意義和基本的口算方法。
3、發揮想象,創編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進行人文主義教育。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學習有關0的減法,鞏固減法的意義和基本的口算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這節課我給大家請來了一位朋友。瞧,他來了。(出示小猴圖)
對,就是這只調皮的小猴哥,看到調皮的小猴哥,我們就能想到他特別愛吃什么?(對,桃子)這不,王母娘娘又要開潘桃大會了,小猴哥趕緊拿起籃子下山摘桃。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猴哥摘桃的路上又有哪些有趣的數學知識、數學故事等著我們。(板書)
二、探究新知
1、發現信息
師:小朋友們,小猴哥出發了。(出示情景圖)請你們認真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發現了什么?
學生交流。
2、提出問題
師:小朋友們,剛才你們用自己的眼睛發現了這么多的信息,告訴了老師這么多的知識,有信息就會有問題,那你想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來考考老師和同學們呢?
(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能夠直接看出來的,師引導學生集體回答完即可;對于與本課知識有關的,可先板書出來,做好標記。)
在學生交流信息的同時,師相機板畫有關畫面,然后引導學生提出有關問題。(本課中的'個別問題有一定的難度,師可直接重復相關信息,然后由學生提出。)
3、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可同時進行。(如當學生提出“小猴子摘走了幾個桃子”后,就讓學生在練習紙上解決。)
(交流想法,師板書算式。)
解決完一個問題后,再引導學生提出另一個問題并解決。(這樣提出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是為了克服學生不識字的困難,同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4、延伸鞏固
師:小朋友們,調皮的小猴哥把摘來的桃子弄丟了,還把小青蛙嚇跑了。沒有了桃子,沒有了小動物,潘桃大會可怎么開呀,你看,小猴哥都愁哭了。現在小猴哥已經知道錯了,小朋友們,我們能不能原諒它,幫幫它,讓潘桃大會開起來。
(學生交流,對學生想出的方法,師都要給予表揚性評價。)
若學生能說出送桃子給小猴,師:我這準備了幾個桃子送給小猴哥,每個桃子上都有一個算式,讓我們幫小猴子算出得數。
學生交流,師貼圖片:減數是0的放在一起,得數是0的放在一起。
學生觀察,交流發現。
引導學生得出:一個數減0還是等于這個數,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數是0。
然后讓學生自己再說幾個這種類型的算式。
三、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一個數減0還是等于這個數,兩個相同的數相減得數是0。課后你可以把你想到的這方面的算式寫出來送給爸爸媽媽看。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線。以此為線索學習并積累“又( )又( )”形式的詞語,并會遷移運用。能夠正確區別“摘、扛、捧、抱、追”等動詞。
2.能正確朗讀故事,并能結合插圖、板書等講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啟示: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像小猴子那樣犯些錯做些傻事,而事后難過后悔是無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訓為基礎,用積極的心態展望明天。
課前準備:
課件、卡片
教學預設:
一、預習回饋,引入新課
1.板書課題,提醒注意“猴”的書寫。
2.游戲中復習回顧。出現大量故事中曾出現或沒有出現過的事物圖片,讓學生判斷哪些圖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旨在復習故事中的要點。
游戲過程中,將故事中出現過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圖片貼到黑板上。
3.指導讀好這些名詞。強調“桃子、兔子、猴子”等帶“子”的輕聲。
二、整體讀文,明確路線
1.接讀全文。
師:小猴子下山來(板畫:山),它先后走過了哪些地方?(板畫:路線)咱們請幾位小朋友來接讀這個故事吧?(接讀課文,正音)
2.排列圖片。
師:聽完故事,你能把這些圖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順序放進這幅路線圖里嗎?
3.練說量詞。
排圖片后,輔助貼圖練說:小猴子下山,先來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樹下,接著走過一( )西瓜地,最后看見了一( )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見為線索,積累并學會運用“又( )又( )”的詞語
1.找出課文中“又( )又( )”的詞語。
師:這一路走來,不知小朋友們發現了沒有,小猴子臉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興)。是啊,因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東西呢!,故事告訴我們啊,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貼詞卡。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說說嗎?
貼: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
2.練讀詞語。我們來讀讀這些詞語,要讓大家感覺到是好東西哦!
3.拓展運用
這些好東西光是看看(畫眼睛),就是那么的吸引小猴子了!像這些好吃的,要是小猴子嘗一嘗的話(板畫:嘴巴),也許還會品嘗到怎樣的好味道?選一種說說:(甜除了品嘗到甜,吃起來還有怎樣的感覺?(脆、鮮、嫩、糯、松、爽、軟……)如果用鼻子聞一聞呢?還會覺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樣,用又( )又( )把這些好味道連起來說一說嗎?
如:又香又甜又鮮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點:完全不可能同時存在的兩個特點是不能用“又…又…”來連接的)
那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這樣的“又( )又( )”方式來說一說它嗎?
四、以“小猴子所做”為線索,積累并學會精確地使用動詞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認讀并理解:掰、扛。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師:哇,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還等什么呢!我們趕快一起出發吧!看,玉米地到了!(課件出示)咦,畫上怎么沒畫小猴子呢!是這樣的,課文中寫小猴子來到玉米這部分沒有配插圖,我想請小朋友幫我想想,這幅圖上該畫一只怎樣的猴子呢?別急哦!還是先讀讀這部分故事是怎么寫的吧!
2.你會畫一只怎么的猴子?(提示:表情、動作)隨機學習:掰、扛。(指導書寫:掰)
3.齊讀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積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讀,找一找小猴子的`動作,并圈一圈。
小猴子繼續走啊走,來到桃樹下,走過西瓜、還看見了一只小兔子,在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們去讀讀寫這三部分的課文吧!拿起筆,邊讀邊圈一圈像這樣寫小猴子動作的詞語。
2.回饋。教師故意打亂順序貼動詞。
3.學生評價,并談理解。
討論要點:
(1)區別:捧、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應該扔了三樣東西。老師把這些動作都貼到了。(正是所有的東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沒追上,小猴子才會兩手空空回家去。趁機將另一只垂頭喪氣的猴子貼圖貼上去)
五、體會小猴子當前所感,并能積極展望未來
1.復述故事。
2.所有的好東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了。看著小猴子兩手空空、垂頭喪氣的樣子,我想他心里一定裝滿了后悔和難過。其實啊,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總會犯些錯,做些傻事。經歷過一次次的教訓,我們才會變得聰明能干起來啊!
3.課件中出示配樂動畫:今天,太陽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了!可太陽下山還會升起,瞧,新的一天又來了!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會發生怎么的故事呢?我們接著往下編一編吧!(課件定格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4.回家編一本題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圖畫書。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8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文的教學讓學生做到:
(1)學會8個生字、詞。
(2)能熟練朗讀課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而不應這山望著那山高。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讀、寫,并在適當的語言環境中運用8個生字、詞。
難點:能概括小猴子為什么一無所獲。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教學學生做到:
(1)能使學生會讀、寫生字、詞。
(2)能朗讀課文
任務分析
1、學生的起點能力:在原有知識方面,學生已掌握了閱讀該課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詞。在技能方面,學生已學過《小貓釣魚》等一些故事性較強的課文,形成閱讀這類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學任務分析:該節課都為陳述性知識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知識的新授階段
1、呈現新教學內容
(1)呈現課文題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師講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學生對整篇文章有一個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學
(1)呈現文中的生字、詞
結jie 非常fei chang 扛kang 往wang 圓yuan 跳tiao 追zhui 空kong
(2)一個學生拼讀生字,老師在旁糾正錯誤;指出注意翹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師范讀,全體學生跟讀。擦掉拼音后再認讀。
(3)教寫生字
學生先書空8個生字、詞。請兩位學生板書。老師糾正錯誤之處。
提供記憶策略:
結:由“糹”、“士”“口”組成,注意是“士”而不是“土”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跳:與腳有關,所以是“足”字旁。
(4)運用生字、詞
非常:提問:非常是什么意思?(參考答案:十分、很、極)
用“非常”這個詞造句。老師提示:老師獎給我一面紅旗,我()高興。
學生自己造句。
扛:請學生表演扛東西的姿勢。然后造句。
(二)鞏固與檢測
1、根據課后習題第二題,比較區別形近字。
先請學生讀這些字,然后給3分鐘時間答題,請學生回答,并及時反饋。
2、根據課后習題三,區分不同動詞的意義,并會在適當的.語言情景下運用。
讀“抱”“扔”“摘”“扛”;
學生表演這四個動作(有錯誤之處及時糾正)
學生做習題,校對。
作業
抄寫生字,熟讀課文,完成課后習題四。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做到:
(1)能流暢朗讀課文。
(2)能回答小猴子為什么一無所獲。
(3)能看圖復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任務分析
(1)在原有知識方面,經過上一次課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閱讀該文的重要字、詞。學生已經能通讀全文。
(2)教學任務類型:關于處事態度的教學。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與這堂課有關的原因知識
1、全體學生朗讀字詞。
2、請一位學生朗讀整篇文章。
3、提問習題四。
(二)開始新授課教學
(聽了某同學的朗讀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為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嗎?今天我們就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大家討論一下。)
1、提問: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發現小猴子摘了什么?(參考答案:玉米)
提問: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參考答案:桃子)
提問:它的玉米呢?(參考答案:扔了)
提問: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參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問: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參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問:結果呢?(參考答案:沒追到,所以什么也沒有了)
問:小猴子這樣做好不好?(參:不好)
問:為什么?大家討論一下。請幾位學生回答。
綜合那么多的同學的意見,我們覺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終,不能三心二意;不應該像小猴子一樣。
2、呈現“小猴子下山”的掛圖,請幾位用學看著掛圖講一講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會認“猴、結、掰、扛、滿、扔、摘、捧、瓜、抱、蹦、追”12個二類字。會寫“塊、非、常、往、瓜、進、空”7個生字。
2、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重點難點
1、能準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題
示圖,小朋友看,這是誰啊?喊喊它的名字吧。(猴子、小猴子)以前你聽過哪些有關猴子的故事?今天,我們學一個更有趣的故事x小猴子下山,板書課題。
二、初知課文,理清思路
1、小猴子下山的過程中,經過了一些地方,你能不能看圖就直接叫出這些地方的名字。
2、示圖
玉米地、桃樹下、瓜地、
3、能不用上“一()玉米地”這樣的方法來說說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它來到了()來到了()來到()最后回到山上去了。剛才我們知道小猴子下山去的路線。
4、能不能知道小猴子下山去干什么啦?怎么辦?讀課文。
5、理解思路:
掰玉米、扛玉米、扔玉米
摘桃子,捧桃子,扔桃子
摘西瓜,抱西瓜,扔西瓜
追兔子
三、研讀重點段
1、接下來,我們就去玉米看看吧。
2、你看見了什么?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
小猴子心里很高興。
小猴子就掰了一個。
小猴子扛著往前走。
3、誰得把這四句話合并成一句話?出示合并后的`句子,大家趕快來讀一讀吧。
4、師生合作讀:剛才我們看見了小猴子下山來,走到(一塊玉米地里),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心里十分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5、引: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了一塊桃樹下。(出示第2自然段)自己讀讀看,你又看見了什么?
(引領學生說出桃樹又大又紅,這次非常高興是因為找到了最愛,讀出扔玉米的毫不猶豫。)
6、能不能看圖用上“小猴子扛著玉米,走到( ),看見( ),就( )。”
7、(出示第三幅圖)誰能編故事?(出示:小猴子捧著桃子,走到( ),看見( ),就( )。)
8、(出示第四自然段),看看你們填的對不對呢?學生讀。
9、(出示第五自然段),小猴子抱著個大西瓜往回走,大西瓜能回到山上嗎?它的什么老毛病又犯了?(三心二意的老毛病)結果?(出示句子,學生讀:兔子跑進森林不見了,小猴子空著手回家去了。)
四、提升主題
1、小猴子下山,本來是想干什么?(找吃的)結果呢?(兩手空空)是吃的沒有嗎?(不是)為什么會空手而回?(小猴子做事不專心,三心二意,想一出是一出,見義思遷)
2、經過了這次,小猴子一定得到了教訓。過了幾天,它又準備下山。下山之前,我覺得我們得跟小猴子說幾句話,不然,它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你怎么跟他說?說什么?(學生自由發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指名讀下面詞語。
非常高興又大又圓可愛一片
西瓜真好小兔兒
二、指導書寫,教師要點撥重點。
非:左右結構,要注意筆順。
常:上中下結構,可用熟字換偏旁的方法來記,“黨”字下面的“兒”換成“巾”。也可以分上面小字頭,中間禿寶蓋,下面“吊”來記。
非常:表示不一般,十分的意思,比如:非常美麗,意思是不是一般的美麗,是十分美麗了。正如非常高興,非常愛吃等。常常,經常,常來常往。
瓜:筆順瓜,第一筆橫撇。瓜地,西瓜,冬瓜,南瓜,瓜果。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知道故事內容,理解句子的意識和句子之間的聯系,能復述這個故事。
2、能理解“掰、摘、抱”等動詞,感受動詞使用的準確性。
3、知道小猴子下山教給的道理: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見義思遷,應該一心一意。
教學重點:
小猴子的動作描寫。
知道做事不能三心二意。
教學難點:
抓住小猴子的動作神態。
會用“什么看見什么怎么樣,就怎么樣”的句式說、寫句子。
教學準備:
課件、卡片、頭飾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有沒有看過《西游記》嗎?喜歡里面機智勇敢的孫悟空嗎?那你們知道孫悟空的猴子猴孫住在哪兒嗎?(學生回答:花果山)
今天花果山里的一個小猴子下山了,想知道它下山后發生了什么事嗎?那就請跟著老師學習14課,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板書)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聽老師讀課文,注意給自己不確定的和不會的字詞做上記號,標注上拼音。
2、請學生自由讀課文,給課文標上段落序號,邊讀邊思考:
(1)小猴子來到哪些地方?
(2)小猴子看到了哪些東西?
(3)小猴子最后回家時有沒有收獲?
3、請學生匯報思考討論的結果。(玉米地桃樹下瓜地回家路上)板書
小猴子看到了哪些東西,從老師的卡片把它們選出來。
三、深入學習,具體感知
(一)教師指導,學習第一自然段
1、請學生齊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看看這個自然段有幾句話。注意把生字讀準確。
2、小猴子下山來到的`第一站是哪里?(課件出示玉米地)
3、看圖學習句子:玉米結得又大又多(課件出示玉米圖片)
填空玉米結得又()又()
4、玉米結得這么大這么多,小朋友們,如果你們看到了當時會是什么心情?心里面會怎么想呢?(學生自由回答)
5、“非常”小猴子和我們一樣看到玉米也很開心,很高興。課文中的“非常”我們可以把它換為“很”就容易理解了。
6、小猴子看到這么好的玉米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在課文中畫出句子。請生回答。
掰扛(板書)教師演示,配圖。
你看小猴子多高興啊,我們應該怎樣讀這一段話呢?(動作表情高興)
7、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這個自然段的內容:(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課件出示)
(二)師生合作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學生讀這一自然段,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
2、小猴子扛著玉米走著走著又來到了(桃樹下),它看到了什么?
課件出示桃子圖片,桃子結得又()又()(學生齊聲回答)
3、思考:它看到桃子后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怎么知道的?它又是怎么做的?
扔摘(板書)
4、請一位學生來表演。注意神態和動作。
5、用一句話概括()看見(),就()。學生思考討論匯報。課件出示
(三)討論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1、將學生分為2組,分組討論學習。
2、第一組:小猴子是怎樣走到瓜地的?
地里的西瓜結得怎么樣?
小猴子是什么樣的心情?它又是怎么做的?(畫出關鍵詞)
用()看見(),就()來概括這個自然段。
第二組:小猴子是怎么樣往回走的?
小兔子是什么樣的?
小猴子是什么樣的心情?他又是怎樣做的?(畫出關鍵詞)
用()看見(),就()來概括這個自然段。
3、教師參與討論,給予指導。
4、請學生匯報結果,教師評價總結。
(四)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
1、師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2、小猴子追到小兔子了嗎?那小猴子回家時有沒有玉米,有沒有桃子,有沒有西瓜?都沒有,它是(空著手)回家的。最后小猴子什么收獲也沒有。
(五)復述課文
這篇課文我們已經學習完了,同學應該也已經很熟悉課文的內容了,那下面哪位同學愿意扮演一回小猴子,給我們把課文演一演,老師這里有頭飾和卡片。
(你扮演小猴子,你扮演小兔子)
四、小結
(對照板書)小結。
思想教育,小猴子扔了玉米摘桃子,扔了桃子摘西瓜,見到兔子又扔了西瓜追兔子,結果卻什么也沒得到。小朋友們可不能像小猴子一樣做事三心二意,看到什么都想要,沒有明確的目標,這樣到最后只會和小猴子一樣。做事時一定要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事。
五、鞏固練習
1、連線
捧著玉米掰兔子
小猴子抱著桃子小猴子摘西瓜
扛著西瓜追玉米
2、照樣子寫句子
(小猴子)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看見(),就()。
()看見(),就()。
六、作業
把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說給爸爸媽媽聽。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明確的目的,辦事要專一,有始有終。
2.看懂圖意,能夠回答課后問題。
3.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4.學會10個生字,學習由生字組成的新詞。用“真”、“非常”練習說話。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猴子什么也得不到的原因;掌握好生字的音、形、義。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正確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涵。
教學準備
與課文相同的5幅插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課堂。
(板畫一座山)這是一座山,山上住著一只小猴子,(出示猴頭)你們看它可愛不可愛?有一天,小猴子想下山去玩,臨走時媽媽對它說:“你下山的時候……”可是小猴子根本就沒聽見媽媽的話,一溜煙向山下跑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板書課題)。
二、指導看圖,初步理解文意。
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些地方呢?(出示五幅圖)誰能用一句簡單的話把每幅圖的意思說一說?誰能把五幅圖的意思連起來說一說?(板書:玉米地、桃樹下、瓜地里、回家路上)
下面我們看課文是怎樣寫這五幅圖的。
三、圖文對照分析課文,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涵。
(一)初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讀音,給課文劃分小段。
(二)分小段讀課文,用“誰到過什么地方做了些什么事”的句式說一說1~4小段的意思。
小猴子每到一個地方都想得到更好的東西,可是最后它怎么樣呢?(什么也沒得到)你是從哪知道的?指名讀第5小節。
(三)為什么小猴子最后什么都沒得到?
1.看圖:小猴子每次到過的地方相同嗎?它每次摘的東西,扔的東西相同嗎?
2.指名再讀1~4小段。
(1)從圖上看玉米、桃子、西瓜長得非常好,小白兔也很可愛,課文中是怎樣具體來寫的'呢?細讀課文,找到“又大又多”、“扛著”、“又大又紅”、“又大又圓”、“蹦蹦跳跳”、“真可愛”。
(2)指導朗讀,讀好這些詞和句子。(板書:掰玉米 扔 摘桃子 扔 摘西瓜 扔 追小兔 不見了。)
3.看圖:前4幅圖和第五幅圖比較,小猴子的表情發生了什么變化?說說第五幅圖小猴子的表情是什么樣?問:為什么高高興興的小猴子最后變成這樣了呢?(因為什么都沒得到)為什么?同學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只好”是什么意思?說明什么?指導朗讀好這句話。
(三)小猴子下山的時候媽媽曾經和它說了一些話,可是小猴子沒聽見,現在它落得兩手空空很后悔,很想知道媽媽到底對它說了什么,你們能幫助小猴子,告訴它媽媽說的話嗎?(揭示課文內涵,小結后板書:做事要專一,有目的,有始有終)
(四)再讀全文,進一步理解文意。
(五)發散思維:下一次小猴子再下山時它會怎么做?板書設計
8.小猴子下山
第二課時
一、上節課我們分析了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知道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專一,有目的,有始有終。這節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學好這課書的生字,還要練習朗讀課文。
二、指名朗讀課文。要有語氣,有感情。
三、學習生字。
(一)認讀生字卡片。要求:讀得正確,聲音宏亮。
(二)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1.筆畫易錯的字。“非”,筆順是這樣:。“片”,最后一筆橫折要一筆寫成。練習用“片”口頭組詞。“瓜”,第三筆是豎提,不要忘了點。“兔”,第六筆的撇要一筆寫成,不要寫成一豎一撇。“真”,中間是三個橫,不要寫成2個橫,下面是八字底。
說一說這些字怎樣記,易錯的地方是哪兒?指導書寫并板書這些字。
2.與舊字換一部分組成的字。“常”,與“黨”上面相同,下面不同。“非常”就是特別的意思。“著”,與“看”下面相同,說說哪一樣,哪不一樣。讀輕聲zhe,區分和“這”的用法:“這”一般用在一句話或一個詞的最前面,而“著”用在詞的后面。“圓”,說一說與“園”的區別。組詞。
指導書寫并板書這些字。
3.“得”,怎樣記這個字?在課文里讀de,它還是“得到”的“得”。“可”,寫時注意第一筆的橫稍長。
指導書寫并板書這些字。
三、熟讀這些詞。
板書設計:
8.小猴子下山
(用田字格黑板板書這些字)
第三課時
一、進行鞏固詞語的練習。
(一)進行各種形式的讀詞比賽,目的:看準字形。
(二)猜字游戲。
(三)把生字卡片擺在黑板上,說出一個字后立即找出這個字。目的:記準字形。
二、完成課后練習。
(一)填空.P20/2
步驟:
1.讀句子。地里的什么又大又多。樹上的什么又大又紅。瓜地的什么又大又圓。
2.明白填什么后填在書上。
3.完整地讀句子。
(二)完成課后練習3。
步驟:
1.讀句子,進行比較,哪個好,為什么。
2.理解“真”、“非常”的意思。
3.練習用“真”、“非常”進行說話。
三、指導完成作業及本課練習冊。
板書設計與第二節課相同。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 12
教學目標:
1.會認"掰、扔、摘、捧、抱、追"等生字,會寫正確書寫"掰"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結合插圖講述故事。
3.通過理解"小猴子為什么會空著手回去"懂得做事情要有計劃、有恒心、能堅持這一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小猴子的"掰、扛、扔、摘、捧、抱、追"等動詞。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
師:動物王國里有很多小動物,今天我們就請來一位動物朋友,它聰明、伶俐、會爬樹、愛吃香蕉,你們猜猜,它是誰?
生:小猴子。
師:沒錯。就是聰明調皮的小猴子。你聽過哪些和小猴子有關的故事?我們來交流一下。
生:《猴子撈月》、《十二生肖》、《孫悟空大鬧天宮》
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個和小猴子有關的故事。
二、導入新課:
師:小猴子在參加完動物王國的大會以后呀,覺得動物王國有點無聊,所以呢,他就想下山玩玩。下山后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8課《小猴子下山》。
(一起板書課題。)
師:猴子的猴是反犬旁。很多小動物的名字,都是反犬旁,比如狗、狼、貓……
(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師:請同學們打開書,用手指著課文中的字,聽故事,思考:小猴子下山都去了哪里?
1、小老師帶拼音領讀生字:
猴結掰扛滿扔摘捧瓜抱蹦追
2.解決問題:
師:剛才同學們邊聽邊指,聽得非常認真,小猴子下山后都去了哪里呢?請你在樹上標畫出來。
誰來交流一下?
生:玉米地--桃樹下--瓜地里--樹林里
三、精講課文
1.講讀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在玉米地里小猴子看到了什么?
生:他看見玉米結得又大又多,非常高興,就掰了一個,扛著往前走。
師:小猴子看到了玉米。是什么樣的玉米?
生:又大又多的玉米。貼玉米的版貼
師:【出示玉米圖】你看,老師這里有三幅圖片,你覺得哪一幅的玉米符合又大又多呢?
生:第三幅。
師:同時符合大、多兩個特點,就叫又大又多。你還能從書中找到又……又……的詞語嗎?
生:桃子又大又紅、西瓜又大又圓
師:你還能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生:又大又甜。什么又大又甜?3-5人說。
……
師:小猴子來到玉米地,看到了這么多的玉米,什么心情?
生:非常高興。
師:那你來高興的讀一讀吧!
師:我采訪一下你,小猴子,你喜歡吃玉米嗎?特別喜歡。那你打算怎么做?
生:我要美美的吃一頓!
師:看到這么大的玉米小猴子是怎么做的?
生:掰、扛。
師:大家來表演一下怎么掰?兩手分開就是掰。你瞧,我們的祖先就是根據人的動作來創造了掰這個字,讓人一看這個字,就能明白這個字的意思啦。
仔細觀察這個字,是什么結構?
生:左中右結構。手+分+手組成了掰。
師:誰是火眼金睛,發現了什么小秘密?
生:兩個手不一樣。左邊的手最后一筆變成了撇,右邊的手最后一筆還是豎勾。
師:你是個會發現的孩子。再仔細觀察這三個部件,要寫好,還需要注意什么?
生:部件要緊湊。右手最長,然后是左手,分最短。
師:請看老師示范書寫:
學生當堂書寫。
點評:一人。
師:小猴子掰下玉米,扛著往前走。(出示PPT:扛著往前走)
扛。(出示字卡)這個字就是扛。你看小猴子是怎么扛著玉米的?(找學生表演)
沒錯,用肩膀來承擔物品,把東西放在肩膀上,就是扛。這么大的玉米,當然要扛著走啦!
來,高興的小猴子,你來讀一讀吧!
生:讀。
2.講讀第二自然段:
師:小猴子扛著玉米高興地下山去了。它又到了哪里?請同學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桃樹下)師:他看到了什么?
生: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
師:滿樹的桃子,說明什么呢?樹上桃子結得很多,而且又大又紅!
師:這里有一個生字:滿這個字,你看,它是三點水旁,原來指的是水裝滿了容器。這里就是指樹上結了很多很多桃子。
你還會說一說嗎?
滿樹的()
滿()的()
生:滿樹的`蘋果、滿樹的杏子、滿樹的葉子、滿樹的櫻花……
生:滿桌的好飯、滿天的星星……
師:看到這滿樹的桃子,小猴子高興壞了。它是怎么做的呢?
生:他看見滿樹的桃子又大又紅,非常高興,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師: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第二句話。你能快速找到小猴子的動作嗎?
生:扔摘
師:請大家看一看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點?
生:都是提手旁。都表示一個動作。(表演動作)
3.自讀3、4自然段。
師:接下來,小猴子又去了西瓜地和樹林,它分別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事?請你自己大聲朗讀第三、第四自然段。用橫線畫出看到了什么。用三角符號標出小猴子的動作。
(學生朗讀)
師:首先,小猴子來到瓜田和樹林,分別看到了什么?
生:小猴子看到了滿地的西瓜。
生:小猴子看到了一只兔子。
師:小猴子看到大西瓜和小兔子以后,都做了什么動作?把你標畫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生:捧、扔、摘。抱、扔、追。
師:孩子們,看到這幾個字,你有什么發現?
生:都會表示動作的詞。
生:前面四個字都是提手旁。最后一個字是走之旁。
師:為什么追是走之旁,其他字是提手旁呢?
生:因為捧、扔、摘、抱都是用手做的動作。而追是用腳做的動作,所以偏旁不一樣。
師:是呀,走之旁字大都和走有關。我們了解了造字的規律,就更容易記住這些字了。
師:大家看這兩個句子。誰能來讀一讀?
生讀:小猴子捧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小猴子抱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
(出示字卡)
捧、抱。
師:老師能不能把句子換一下?
小猴子抱著幾個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
小猴子捧著一個大西瓜往回走。
生:不可以。
師:為什么?
生:捧在手里的東西都是小的。抱著的東西都是大的。
師:那你還可以說,捧著什么?
生:捧著糖果、捧著幾個棗。
師:你還能說抱著什么?
生:抱著大南瓜。抱著大石頭……
4.練習鞏固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表示動作的詞語,你全部都掌握了嗎?老師要考考你。
你能正確連線嗎?(指名上臺圖文相連)
師:讓我們把動作送回文本中,再一起來讀一讀吧!
齊讀三四自然段。
5.總結提升
師:捧著桃子的小猴,看到西瓜,就把桃子扔了(摘版帖),看到兔子又把大西瓜扔了。(摘版帖)最后,小猴子最后追到小兔子了嗎?
生:沒有。
出示最后一段。
小兔子跑進樹林里,不見了。小猴子只好空著手回家去。
齊讀
師:小猴子為什么最后空著手回家去了呢?
生:因為他摘一個扔一個。看見新的就不喜歡舊的了。喜新厭舊、半途而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師:最后空手而歸小猴子會是什么心情呢?
生:懊悔、不高興。
師:帶著懊悔、沮喪的心情讀一讀吧!
師:如果你是小猴子,你給他出出主意,怎么能最后不空手而歸呢?
生:背著一個筐。
生:摘一樣,拿回去一樣,再回來摘。
生:只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拿,不拿那么多。
師:是呀!認準目標,做任何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廢,堅持下去才能滿載而歸。半途而廢只能空手而歸。
四、拓展
過了一個星期,小猴子又下山了。這次,它又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你來編一個故事《小猴子下山》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學設計04-26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04-25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04-25
《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05-02
語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學設計4篇04-26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4篇04-25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設計3篇04-25
一年級下冊語文《小猴子下山》教學反思03-20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猴子下山》教案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