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陳情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陳情表》是出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5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這個單元學習古代抒情散文,主要目的是領略“辭”“序”“表”等不同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讓學生在體會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礎上,掌握借助背景材料來分析理解作品的鑒賞方法。
這篇文章是李密向晉武帝上的一篇奏章。主旨是申述自己“不就職”“乞終養”的想法。朝廷征召,李密作為蜀漢舊臣,如不應召,則有自矜名節、不與朝廷合作之嫌。但相依為命的祖母老邁,又不能遠離出仕。李密本著以情動人的目的,從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層層推進,悉心說服武帝體恤下情。結果武帝不僅同意他的請求,還“賜奴婢二人,使郡縣供祖母奉膳”。本文是學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抒情技巧的典型范例,同時有助于學生加深對“忠”“孝”含義的認識,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學情分析
經過前四個必修模塊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閱讀淺易文言文的基礎,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大體讀懂文章內容;基本學會梳理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以及句式的意義或用法。學習本文,學生一般能感知文章的主旨,并會受到形象、生動的語言的感染。但文章古今異義詞很多,雖有注釋,仍會給學生閱讀造成障礙。理解本文縝密的構思、委婉的表達以及古人寧可不做官也要奉養長輩的“孝情”則是學習的難點。
指導思想
一 依據課標的精神和要求制定教學目標,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正確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用教材教”,利用這個素材和思路,達到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
二 教學應突出本文的語文科特點:文言文、文學作品、略讀課文。注重課文整體把握和體驗,關注學生能力的遷移,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評價、點撥的作用,并利用班級多媒體提高課堂效率。
三 閱讀鑒賞,“讀”是“賞”的前提。特擬本文的教學方法為:自主(自學)——討論(小組學)——交流(師生學)。課前預習要求為:1.結合頁下注,疏通文意。2.思考文章內容(寫什么?怎么寫?為什么這么寫?)。學生如果預習不深入,就可能缺乏情感體驗和思想感悟,就難以達到有價值的表達和交流。為拓展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特預設一些輔助性討論問題。
教學目標
一 認知目標
1.重點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2.“表”的文體風格和語言韻味。
二 能力目標
1.通過自主探究、小組討論、師生交流,學習以情動人的語言表達技巧。
2.通過誦讀,豐富文言語感,提高誦讀能力。
三情感目標
了解以情動人的重要性,理解“忠”“孝”的含義。
重點與難點
重點:結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時代背景,解讀作者之“情”,體會本文“悲惻動人”的原因。
難點:理解本文多角度、層層深入的陳述方式,體會情之深,理之透;理解“忠”“孝”的含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 基礎知識學習。
二 鑒賞文章的思想情感和行文思路。
過程設計
一 導語與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習過諸葛亮的《出師表》。千百年來,人們常把它和李密的《陳情表》并提。原因何在?這節課讓我們一塊走進《陳情表》探個究竟。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文心雕龍章表》中說,“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表”這種文體一般以向皇帝陳情為內容,如《出師表》。
(解說:有關作者和背景知識,可根據需要,適時穿插。)
二 預習檢查
1.基礎知識(展示投影,學生思考回答后,教師予以相應的'評價、點撥)
(1)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終鮮兄弟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 除臣洗馬 四十有四
(2)翻譯下列句子,并解釋加點詞語
慈父見背 舅奪母志 晚有兒息 形影相吊 察臣孝廉 舉臣秀才 除臣洗馬 不衿名節 聽臣微志 拜表以聞
(解說:了解學情,夯實基礎。正音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因義定音的認識,并為誦讀作準備。詞義解釋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拓展,如聯系《孔雀東南飛》中“見”的用法;聯系“媳”的造字法理解“息”的義項。)
三 分組討論
要求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默讀全文。然后分組討論:
1.疑難文句。
2.文章內容:“陳”了哪些情?是如何“陳”的?為什么要“陳”這些情?
(教師巡行,傾聽。)
四 全班交流
1.針對上述討論內容,各小組選派代表匯報結果,展示其個性化解讀。
2.教師對交流結果進行評價、點撥。
3.教師用多媒體逐層展示“板書”,進行小結(見“板書設計”),并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學習本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表達技巧:要想讓別人真正體諒自己,聽從自己,必須先動之以深情,而后才能喻之以大義。
五 學生有感情的自由誦讀課文,體會作品的情感。
六 作業布置
1.《晉書·李密傳》中說,武帝讀完《陳情表》后贊嘆道:“士之有名,不虛然哉!”請你站在武帝的角度,談談本文深深打動他的原因。
2.整理文中的古今異義詞、虛詞“以”的意思用法。
3.熟讀背誦課文。
(解說:作業1變換角度設問,訓練分析、綜合、應變能力,深化對文本的理解,力求突破重難點;2、3為識記之用。)
【附】輔助性討論問題:
(根據學生討論交流的情況決定是否使用和使用方式。)
1.李密申述祖母需要自己終養的理由有哪些?
(文中概括性的語句是: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1)對己恩深(2)境況凄涼(3)供養無主(4)孝乃人之本性
(解說:引導解讀作者多方陳述之“孝情”。)
2.假設你是晉武帝,正與李密面談,李密直接提出盡孝的請求,你會答應他嗎?
不會。晉武帝建立新晉,希望招攬人才,收買人心,而李密卻欲“徇私情”,不“報國恩”。自古“忠孝不能兩全”,為什么不舍孝而全忠呢?何況既然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么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是不是“矜守名節”,不與新朝合作呢?
(解說:引導學生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時,應結合作者的身世和作品的時代背景知人論世,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和行文思路。)
3.對李密來說,祖母老邁,自然不當遠仕;但得罪圣上又會招來不測。在這樣一個兩難的境地里,言辭不可不慎。只表達“孝”情顯然是不夠的,那么,李密是如何說服晉武帝的呢?
(1)開篇痛陳凄苦身世,把對方帶進悲愴酸楚的環境氛圍之中,以激起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
(2)對朝廷的征召表達隕首難報的感激之情,討取歡心。
(3)用晉提出的“以孝治天下”的治國綱領為自己“辭不赴命”辯護,為“終養”找出一個響亮的“法”據。
(4)直陳“少仕偽朝”之事實,剖白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二在圣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表白無意抗旨,讓晉武帝消除疑慮,明白自己的忠心,排除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
(5)以祖母病篤慘境打動晉武,讓他明了祖母病重是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
(6)以年齡對比的方式說明盡節日長,報劉日短,從而提出先盡孝后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使“理”更加周全。
(7)以“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起誓動情。
(解說:引導學生理解本文層層深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表達技巧)
【高二語文《陳情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二《陳情表》教學設計10-03
高二語文《陳情表》教案設計10-24
高二語文《陳情表》教學案例05-14
人教版高二語文《陳情表》教案設計10-24
高二上《陳情表》教學設計12-04
高二語文陳情表教案09-05
《陳情表》優質教學設計04-23
《陳情表》高二語文教案01-08
高二語文《師說》教學設計11-18
高二語文《雷雨》 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