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秋思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秋思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秋思》是一首敘事抒情詩,詩人張籍借助日常生活中一個小小的片段——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客居他鄉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這首詩。讀準詩中多音字的讀音。
2、通過看注釋、查閱資料、邊讀邊想象等方法,感知詩的大意。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詩句的意思。
3、在反復誦讀中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4、初步體會詩人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多種方法,理解詩句含義。
2、體會詩人思鄉懷親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理解詩題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首思鄉詩《泊船瓜洲》,請一位同學來背一背。(生背誦)
師:在這首詩里,是什么勾起了王安石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呢?(生回答)
師:像這樣抒發思鄉情感的詩歌我們把它叫作“思鄉詩”。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思鄉詩,它是唐朝詩人張籍寫的《秋思》。(板書:秋思)(生齊讀詩題)
師:詩題怎么理解?(生交流)
師:在秋天里思念家鄉,這樣的思念應該是悠長的,所以朗讀詩題時,可以把秋思這兩個字稍微拉長一點,這樣就更有味道了,請大家再試一試!(生再次齊讀詩題)
二、讀通讀順,讀出節奏
(一)指導讀準多音字
師:嗯,有點味道了。課前已經預習過詩歌,我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生讀詩歌)
師:你們覺得他讀得怎樣?(生評價)
師指導讀準多音字“重”。
師:“重”在這兒的意思是——那么“意萬重”就是——
(生交流)
師:沒錯,“意萬重”就是想說的意思很多,這是虛指。你看,根據多音字的意思來確定多音字的讀音,這可是一個很好的方法。用上這樣的方法,我們再來讀讀第四句詩。(生齊讀)
(二)讀出節奏
師:讀得正確,也讀得流利,不過,朗讀古詩還要能夠讀出節奏來。現代人朗讀古詩,常常根據音節或意義來劃分節奏。如果按音節劃分的話,七言詩每句多為四個節拍。如果按意義來劃分的話,七言詩每句多為三個節拍。知道了古詩的朗讀節奏,大家就可以選擇喜歡的一種練習讀一讀,一會兒我們來展示。
(生自選節奏練習朗讀)
師:讀得真投入!誰愿意來讀一讀?其他同學可要認真聽,看能不能聽出他是采用第幾種節奏來朗讀的。(指名朗讀)(生齊讀)
三、感知詩意,體會詩情
(一)感知詩意
師:聽你們朗讀詩歌真是一種享受。這樣讀著讀著,詩句的意思應該也有所了解了吧!請大家同桌之間相互交流。
(生練習說詩句意思)
師:誰來試著說一說詩句的意思?(生說自己對詩句的理解)
師:基本上把詩句的意思說出來了。關于詩句的意思,我們先說到這兒。我想,隨著閱讀的不斷深入,你們對詩句的理解還會更加到位的。
(二)體會詩情
1、品讀“見秋風”
師:同學們,這首詩只有28個字,卻飽含著詩人那濃濃的思鄉愁緒。是什么引發了詩人的這份思鄉情感,讓他急著給家人寫信呢?請大家默讀古詩,找出其中原因。(生默讀)
師:讀著詩句中的“見秋風”三個字,你有什么疑問嗎?
師:這個問題提得好!都說風兒是看不到、摸不著的,可詩人為什么卻說見到秋風了呢?展開想象,此時此刻詩人獨自站在洛陽街頭,瑟瑟秋風吹來,他可能會看到什么?
指導學生想象,讀出“洛陽城里見秋風”中的憂傷和孤獨。
師:都說詩中有畫,瞧,你們已經讀出畫面來了,了不起。通過這樣讀詩句想畫面,我們就會明白秋風看不到,但是秋風帶來的蕭瑟景象卻處處可見。現在,讓我們帶著這種憂傷,這種孤獨,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聲音壓低點,努力讀出詩人的內心感受。
2、品讀“意萬重”
師:正是這樣的憂傷,正是這樣的孤獨,使得詩人思緒萬千,此時此刻他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師:用詩句中的字眼來說,那就是——(作家書)詩人提起筆來,千言萬語涌上心頭,他可能會想起——(想象張籍的思念)
師:那他又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請拿出練習本,任意選擇一個寫信對象練習寫話,幫張籍把想說的話寫下來。(生練習寫話,師巡視指導。)引導交流。
3、品讀“說不盡”
這樣的感覺——(生齊)復恐匆匆說不盡。
師:這說不盡的是什么?(生交流)……
4、品讀“又開封”
師:正是這許許多多的說不盡,使得我們又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一起讀——(生齊)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行人”是指什么人?
古時候沒有郵局,也沒有郵遞員。老百姓的家書往往只能托人捎帶。對于一個漂泊在外的游子來說,遇到一位可以捎信的人,是非常不容易的。
師:就是因為這個不容易,所以張籍才會有這樣一種感覺——(生齊)復恐匆匆說不盡。
師:就是因為這個不容易,所以我們才會看到這樣一個畫面——(生齊)行人臨發又開封。
師:誰來告訴大家什么是“又開封”?又把信打開,讀著“又開封”,你又看到了什么畫面?張籍為什么又開封呢?現在,老師就是行人,你們就是張籍,我想采訪一下大家,誰愿意接受我的采訪?(師采訪學生)
師:其實我們可能很難理解張籍此時此刻的心情,相信了解了他的經歷,你會明白他內心的情感。張籍其文學成就極大,但仕途卻并不順利。由于家境貧寒,他很小就遠離家鄉,四處求學、作詩,也數度返回故里,一直沒有找到立身之所。三十歲左右,他得到韓愈的賞識和推薦,后來憑借自己的才華考取功名,卻又默默地做了十年九品芝麻官。創作這首詩的時候,他在外漂泊又已近十年。十年來,他無時無刻不想起故鄉,想起家中年邁的父母,想起兒時一起玩鬧的兄弟姐妹,可是這一切都只能深深埋藏于記憶深處了。而這一封家書不知道要何時才能送到遠隔千里的家人手中。
師:聽了張籍的介紹,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十年了,十年沒回家了,難怪他會這么思念家鄉,這么思念親人。而這樣的思念就蘊含在“作家書”中。像這樣通過敘述一件事情來表達情感的抒情方式,我們把它叫作敘事抒情。
(板書:敘事抒情)體會到詩人這剪不斷理還亂的思鄉愁緒后,如果讓我們再來讀讀張籍的這首詩,大家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一起讀——(生齊讀)
四、總結課堂,布置作業
師:背誦《秋思》。其實像這樣表達思鄉懷親的詩歌還有很多,課后請同學們找一找、讀一讀、背一背。
板書設計:
秋思
唐張籍敘事抒情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思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夠做到課堂之上熟讀成誦。
2、理解重點詞語,感悟文章內容,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3、通過適當的'回顧與拓展,深入感悟古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切入主體,理解內容,通過多層次地朗讀,理解重點詞語,感悟作者的思鄉之情和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表達方法的歸納與應用。
【教學策略】
從語言文字入手,緊抓重點詞句,反復咀嚼、品味、朗讀,引領點撥學生把握詩詞意象,提升感悟內涵;同時通過同類詩詞的拓展,豐富感悟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讀圖導入,感情鋪陳
教師出示月夜的課件,學生用富有形象性的語言描述所看到的景象。之后,學生展開聯想,從月夜想到團圓以及古詩《靜夜思》,體會詩人借明月、思故鄉,回顧借景抒情的表達方法,引入《秋思》。
二、設疑誦讀,切入主體
1、解題入詩:學生讀文題,理解含義,引出質疑:詩人是借著秋天的景色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嗎?
2、初讀釋疑:學生帶著要求自由讀詩,匯報的時候,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并抓住“重”字進行古詩文的回顧與遷移,豐富學生對于古詩字詞的理解與認識。
3、切入主體:回憶質疑,撥云見日,通過學生的小組討論與交流,明白這首詩主要是借寫家書來表達對故鄉的思念。
三、理清脈絡,感知全詩
提出問題:是什么引發作者寫這封家書?寫完家書的結果又如何?讓學生再次細細讀文,之后進行反饋,師生共同理清文章的脈絡,整體感知詩文的內容;同時,詩人身世的介紹,有助于理解詩人創作此詩時的心境,也對深入感悟這首詩的思想感情起了鋪墊作用。
四、深化體會,品讀悟情
抓住文章中的重點詞語,再次深刻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意萬重”“說不盡”“又開封”的層層遞進式的剖析,并配以多層次、多形式的有感情朗讀,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了詩人將自己的對故鄉的思念,都濃縮在這封家書之中,而內心的矛盾體現在“又開封”這一細節動作上,從而更加深切感受作者對遠在千里之外家人的牽掛。
五、歸納總結,比較明晰
表達方法的介紹與總結。由《靜夜思》的借景抒情,引發《秋思》這首詩的表現手法是什么的疑問。在總結板書,回顧整體的基礎上,將文章的表現手法與學生共同總結出來。之后出示兩篇詩作:高適的《除夕作》和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讓學生借助學到的知識進行辨析比較,從而深化了對表現手法的認識。
六、誦讀提升,感悟升華
通過多樣的、大量地朗讀、誦讀、背誦,學生在教師深情地引領下,再次入情入境,用飽滿的感情朗誦《秋思》,在學生感情的高潮結束本節課的教學,給學生對于思鄉這一主題有更多的思索。
【秋思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天凈沙·秋思》教學設計10-02
《天凈沙·秋思》優秀教學案例03-06
秋思唐詩06-25
《天凈沙秋思》原文12-09
《天凈沙秋思》古詩賞析07-23
中秋思鄉詩句09-21
《天凈沙-秋思》練習匯編03-20
秋思原文和注釋10-12
《謎語》教學設計02-23
《影子》教學設計11-19